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赣县区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22 19:16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赣县区地理位置概述  
赣县区,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座落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中部,赣江上游,东邻于都县、安远县,南接信丰县,西连章贡区、南康区,北与兴国县、吉安市万安县接壤,总面积2993.09平方千米,占赣州市总面积的7.6%,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8%。下辖12个镇、7个乡。赣县区因《山海经》所记“南方有赣巨人”而得名“赣县”,境域形似人耳状,风景优美,景色宜人,被誉为“客家摇篮”、“千里赣江第一县”、“中国板鸭之乡”;赣县区境内有白鹭官村商周遗址、南朝齐墓、汉朝契真寺、唐朝宝华寺、晋朝储君庙、文昌阁、客家文化城、白鹭古村等人文景观和樱花锦绣公园、大小湖州、道士庄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  
二、赣县区历史文化  
擂擂茶  
擂茶是一枝独秀的奇葩。这一习俗通常只在客家人中存在。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边擂边接连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待钵中的东西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品擂茶,其味分外浓郁、绵长……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又一说,擂茶源于中原,盛于长江中下游,至今仍流传于闽、粤、赣客家居住区。  
踩高跷  
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间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因为演员踩跷比通常人高,便于远近观赏,并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所以深受群众爱慕。  
中秋佳节烧瓦塔  
在赣县区梅林镇、白鹭乡、田村镇等一带,当地客家人在一古庙前举办了盛大的民俗表演烧瓦塔活动,以喜迎中秋佳节的来到。  
手工造纸工艺  
手工造纸又叫“土法”造纸,是指由发明造纸术经历代流传的,不必机械或仅用非常简单机械的手工造纸方法。  
迎彩灯  
“迎彩灯”作为赣南客家人的传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赣南客家人祈福的一种形式。  
抢打桥  
抢打桥,是赣县白鹭村独有的一种古老的习俗。正月初七迎彩灯结束后,紧接着就是有一群赤膊短裤的彪悍后生,簇拥一个“井”字形的粗大的木架——打桥,窜到祖堂——世昌堂上,点烛焚香之后,礼炮轰鸣,鼓乐喧天,众手高擎打桥,三起三落,重重地击地三下,雷爆般怒哄三声:“发!发!发!”人潮便决堤山洪般地涌出祖祠来到祠外广场。参加争夺的勇士使出吃奶的力气,把打桥抢往各自的目标——事先拜托他们帮忙的,准备领打桥的那户人家。  
打桥象征“打(大)发”,大家都以领到它为荣。特别是那祈求添丁生子的家族,愿望更加迫切,企图领到打桥,带来好运、心想事成。想领打桥的人越多,抢打桥之战就越激烈。抢打桥经常通宵达旦,才见分晓。原先各为其主的勇士们,此时一起到唯一幸运的那户领“打桥”者家中,握手言欢,开杯畅饮。末了捎上东家慰劳的两筒麻饼,回家养精蓄锐去了。  
放“添丁炮”  
“添丁”寓意着人丁兴盛、家族繁荣。在赣南客家的老辈人习俗规矩里,过去一年里,谁家生了男孩,在来年的正月初二到元宵散灯的时段,家族中的长辈约定好日子,到村里的家族祠堂中请喝“添丁酒”、放“添丁炮”,为添丁接喜迎兴盛,也为过年增添了喜庆气氛。跟随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人们燃放“添丁炮”,更多要表达的是对国富民强、兴盛发达、迎春接福的欢跃之情。“添丁炮”,这一传统民俗,正在以一个新的起点,继续响彻赣南的村落,寄托着期望与幸福。
  
三、赣县区东河戏(第四批国家级)  
东河戏,发源于江西赣江源头章、贡二水交汇处的赣县东河流域,故而得名。  
大约于明代中叶,赣东北的弋阳腔传至赣南乡村,出现清唱弋阳腔高腔的坐堂班。清初产生了演弋阳腔连台大戏为主的高腔玉合班,清康熙兴国县令张尚媛《六言诗》注曰:“里人演剧,十日或十二日一本者为大戏。”大戏者,当即指此。  
清顺治十一年,又由赣县商贾带回的苏州艺人组建了家族昆腔班,取名凝秀班。康熙二十四年,游客钟元弦于赣州域里看了《邯郸记》,并写下《客邸招饮观黄粱剧》诗句记叙。明末清初,高昆两班活跃于赣县、兴国各地。  
清康、乾间,邻地的宜黄腔和北方秦腔、梆子乱弹腔开始传入赣南,继有西皮调从广西传进,至此,一个兼唱高腔、昆腔和皮黄乱弹诸腔的地方剧种便慢慢成熟而最终定型。  
东河戏的剧目,高腔至今保存了明代弋阳腔连台大戏《目连戏》等27本、单折戏46本;昆腔剧本有《双熊梦》等整本五种,单折80出,并且皆标工尺曲谱。弹腔剧目有191个正本,208出单折,大都是蟒袍大戏。  
东河戏舞台艺术集高、昆、乱声腔之大全。高、昆曲牌多达229首。连台大戏古朴雄浑,气氛热烈,保持了弋阳腔锣鼓伴奏,人声帮腔的特点。传统剧目又有青阳、四平两腔的委婉转折,一唱三叹。高腔曲牌,笙簧同奏,细腻典丽,世称赣昆;乱弹腔,板式多变,繁音急弦,与高、昆二腔竞相媲美。在表演技艺上,以钉耙长索、耍牙转眼和《五台会兄》十八罗汉桩的造型最为精彩。  
四、赣县云灯(第四批省级)  
田村云灯起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2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赣县田村、白鹭、南塘等东河片一带。与田村东河戏“凝秀班”有着密切联系。每年春节期间,大家都会敲锣打鼓,举着灯笼去拜年。为了恭候新年,人们拿着写有“恭喜发财、四季平安”等字样的牌子,化妆成“八仙”到各家拜年,深受村民的爱慕。各姓祠堂每年春节都要邀请戏班唱大戏,按田村的风俗,戏班没有灯彩是不可以进祠堂演戏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凝秀班”老艺人们根据东河戏传统剧目《白蛇传》的“水漫金山”一场水族舞中的“水旗”变“云牌”,由此“云灯”这一独特的灯彩艺术形式就正式构成。解放后,因为种种因素,受到了极大的破坏,逐渐的走向衰落。自改革开放后,“云灯”这一优秀的民间灯彩又得到了恢复、重视。一九八四年省、地群艺馆还进行了专题录像,区别在2001年、2009年还参加了赣州地区民间民俗调演,区别获得了表演奖、导演奖、音乐奖、优秀民间灯彩奖等奖项。特别是现在跟随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接连不断提高,对精神需求更加迫切,“云灯”这一独特的灯彩艺术更进一步地得到发展壮大,现在不但限于在乡村有云灯表演队,县城的几个社区都成立了云灯表演队,凡喜庆节日、开张庆典、大型节日活动等等都有“云灯”表演队的出现,从而这一民间灯彩得以发扬光大。  
五、赣县田村花灯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  
田村花灯历史悠久,它始于唐,盛于宋,鼎于明清。田村花灯秉承了中原灯彩艺术之精华,跟随时代的发展,经过历代艺人的实践创作,集剪纸、纸雕、彩绘、填绣、挤粉、染片、硬化等众多民间艺术于一体,造型奇特,制作细腻,装饰精致,堪称“江南一绝”。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当时是客家先民在节日喜庆的一种形式,其源流可追溯到汉代。皇宫和一些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便在自家门口挂上几盏宫灯,借以炫耀门楣。随后民间的有钱之人也竞相仿效。  
田村花灯的品种繁多,别具特色。最早的是五彩灯笼,宫灯、走马灯,后逐一发展了花篮灯,风景人物戏曲故事灯、宝盖灯、牌楼灯、龟纹灯、麒麟灯、狮灯、象灯、云灯、莲灯、架花灯等各种类型花灯。田村花灯发展鼎盛时期可分为“宫灯式、花瓶灯、楼阁式、花篮式、古亭式、牌坊式、象征式、花船式、鼓灯式、禽式、兽式、虫式、鱼式、花草、树木、珠式、球式、香包式、吊牌式、器皿式、龙灯式、走马式、提龙式、架花式”等25个品种之多。  
田村的中秋花灯节按传统习俗三年(每逢子、卯、午、酉的年份)举办一次,逢灯节年八月初一早上出灯悬灯,直至八月十五晚上落灯焚灯整整历时十五天,其悬灯规模:按传统习俗,凡街道住户至少每两户一盏灯或一户一灯或一户几盏灯,悬灯时并用白布或黑布盖满街道上空,布下悬上各式花灯,使之更为壮观,同时也可幸免雨天淋湿花灯。这种悬灯方法,被后人称为“瞒天过海”。  
当今的田村花灯,既继承了传统的花灯艺术特色,又有民间艺人在花灯上的创新和发展,把现代的高科技与古老的花灯艺术融于一体,更显得绚丽通明,光彩夺目。  
六、放“添丁炮”  
异彩纷呈的年俗,是赣南客家人的盛事。每年春节,来自四海八方的摄影家和民俗研究学者相约赣南,不辞劳苦,游走在赣南的围屋、乡村田园,寻找独特的客家年俗,而独特的客家“添丁炮”场景更是他们不会错过的。  
“添丁”寓意着人丁兴盛、家族繁荣。在赣南客家的老辈人习俗规矩里,过去一年里,谁家生了男孩,在来年的正月初二到元宵散灯的时段,家族中的长辈约定好日子,到村里的家族祠堂中请喝“添丁酒”、放“添丁炮”,为添丁接喜迎兴盛,也为过年增添了喜庆气氛。跟随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人们燃放“添丁炮”,更多要表达的是对国富民强、兴盛发达、迎春接福的欢跃之情。“添丁炮”,这一传统民俗,正在以一个新的起点,继续响彻赣南的村落,寄托着期望与幸福。  
七、赣县区结婚习俗  
许多人对于赣县区的第一印象非常直观,彩礼高,甚至能买一套房子。的确,高额的彩礼是赣县区结婚风俗中的一种,可这也与其余城大同小异,中华民族讲究礼尚往来,更何况是娶妻生子这样的人生大事。不过,跟随理性婚姻的逐渐深入,高额彩礼的新闻也渐渐少了起来,现在结婚更尊重新人之间的想法,彩礼给多少通常会坐下来逐渐谈拢。  
 
在赣县区,结婚前的上门相亲非常重要,通常当小两口有了一定感情基础,而且双方老人也都赞同这门婚事之后,男方父母会选择一个带8的日子,携带烟酒等礼品前往女方家提亲,在当地又叫做上门相亲,这个相并非是让对方老人相自我的儿子,而是让女方家长看一看男方家长的精神面貌,能否在婚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公公婆婆。  
 
在相亲的过程中,如双方没有明确反对意见,就能够将结婚日期、摆酒事宜、彩礼金额书写在一张红纸上面,当然这红纸是需要男方父母带去了,顺序也要依次排开。这里要单独说一下,赣县区至今还有保媒拉纤的说法,假如有媒人引荐,那么要支付2000-3000元的红包,假如没有,这笔钱就算省下了。  
 
迎亲的过程与附近周围地区类似,新郎需要撞门,需要给伴郎红包,需要在新娘面前接受考验(找鞋),当一系列的考验通过之后,新郎就能够端着面条美美的吃上一口了。吃饱了之后,新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交给新娘的哥哥,由他代替自我将新娘子抱到车里。  
 
赣县区结婚风俗固然传统,可也为时代做出了让步,由于在当今的年轻人眼中,婚礼承载的更多是小两口的爱情,至于仪式反到不那么重要。  
八、赣县区丧葬习俗  
1、于都道教的渊源、派系及教义  
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后期,沛国丰人张陵于顺帝时修道于蜀中鹤鸣山,自称是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1)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基本经典,传播五斗米教,标志着道教的创立。后来,道教广泛传播,遍及大江南北,成为与儒、佛并列的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那么,道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于都的呢?1992年新编《于都县志》说道教传入时间未祥。我们能够看看道教在赣县区的足迹,也许能得到一些答案。东晋时,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葛洪曾来到赣县区,并在平固(今兴国县)结庐修道。清同治《赣县区府志》有载:“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究览典籍,好神仙导引之法,尝过平固,见山水灵秀,结庐其地,凿池洗药,留诗曰‘阴洞泠泠,风珮清清,仙居永劫,花木长荣’”。(2)作为道教的一代大家,葛洪在晋代就在于都邻县兴国从事道教活动,这无疑会增进道教在于都的传播和发展。唐代,道教受到李氏王朝的看重,其势力发展迅猛,位于偏远的于都县也不例外。同治《于都县志》记载了一位真人梁守朴的事迹:“梁真人,名守朴,唐时于县北斗山紫霄观学道。道既成,闻于朝,遣殿使持节来召”。但他不愿奉召,于是略使小技,“遂登木杪,接浮云而去。使惧无以复命,自刎山下。相传今祠祀北斗山神即使也。”(3)在于都的道观学道而成的梁守朴能名闻于朝廷,并施道法而致殿使自刎,由此可见道教在于都的发展程度。到了明代,更是名道辈出。如赵宜真,先好儒学,后“弃儒,从曾尘外者学道,初授清微诸法,闻张天全得长春邱真人之道,因又事焉,并熟金蓬头,金液内外丹诀,又师李全究白玉蟾之学。”(4)可谓是道教各派之集大成者。他在洪武年间定居于都紫阳观,修炼还丹,以道法为百姓服务,并广收门徒。他的弟子刘渊然、邵以正及其再传弟子喻道纯等都是名震京师,荷九重眷。刘渊然在洪武癸酉年(公元1393年)被明太祖召至京,见于便殿,赐号高道。洪熙间(公元1425年),封为“冲虚至道,无妙不为,光范演教,庄静普济长春真人”,(5)领天下道教事,赐二品银章。邵以正于宣德二年(1427年)召至京,七年(1432年)授道录司右正一,正统十二年(1447年)升左正一。景泰二年(1451年)赐号“守元冲靖高士”。后因奉旨祈雪有功,封“妙悟静虚宏济真人。”著有《忠孝录》、《名医纂集》等书。(6)喻道纯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召见便殿,授“体元守道悟法高士”。成化十一年,复封“安恬养素,冲虚湛然,演法靖化普济真人”,领道教事,赐二品银章。受统治者恩宠至极。(7)名道士的迭出屡现,增进了道教在于都的发展。  
道教在持久的发展历程中有相当多派别,它们相互消长又相互融合。于都道教属于何派系?它又是什么时候从何地传过来的呢?就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于都道教协会筹办小组的几位负责人及刘石城、刘志文、张秀龙、曾金宝等几位道士,并翻阅了1999年于都道教协会筹办小组编写的《话说道士》一书。书中说:“道士分为五阶:天真道士、神仙道士、出家道士、在家道士、祭酒道士。……在我于都县范围内的主要是散居正一派道士,即在家道士。”既然道士主要是散居正一派道士,那么于都道教也属散居正一派了,这与赣县区客家人宗教信仰的特点不谋而合的。客家人素有勤劳刻苦、自强不息的精神,即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信仰宗教,寻找精神慰藉,但是又不全部甘于消极颓废,逃离尘世。这种能够散居乡、镇、村的正一派道教既满足了他们精神有所寄予的心理需求,又符合客家人的传统精神,因而散居正一派道教能在于都得到广泛传播。  
道教正一派为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三山”符录派系的总称。于都的正一派究竟是从哪一山传过来的呢?笔者所走访的道士,包括于都道教协会主要负责人张秀龙先生都说是从龙虎山传过来的张天师正一派。(据称以前相关这方面的记载,但在文革时期被烧毁,所以其传入年代、师承等问题尚需进一步考证。)这些道士的说法是有一定根据和道理的。首先,张天师龙虎山正一派自唐至明都受到朝廷的恩宠,领全国道教事。唐玄宗在天宝年间册封了正一派的张陵太师,谓:“后汉张天师,教达元和,德宗太上,正一之道,幽赞生灵。”(8)促使了正一派在日后的兴旺。经过两宋期间十几代张天师后嗣的努力,龙虎山正一派终成为官方所指定的道教诸派首领,被视为道教正宗。元明时期,从第三十六代至五十一代天师,代代皆受到当朝皇帝的隆渥,皆被封为天师、真人或太真人,主领三山符录,掌管江南乃至全国的道教。于都道教自称是从龙虎山传过来的,等于说自我出身于名门正宗,故道士们自称是张天师龙虎山正一派,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依附名门的心理使然。其次,正一道适当于都客家人的民情风俗习惯,正如明太祖说正一道是“特为孝慈子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哉!虽孔子之教明,国家之法严,旌有德而责不善,则尚有不听者,纵有天听,行不合理又多少。其释道两家,绝无绳衍纠缪之为,世人从而不异者甚广,官民之间,若有丧事,非僧道难以殡送。”(9)正一道以斋醮祈禳为职事,擅长于符录法术,形式简单易懂,内容迎合现实,这很适当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因而于都客家人容易接受并信奉正一道。最终,正一道的“三山”中龙虎山离于都最近。龙虎山在江西贵溪,在“三山”中是唯一与于都地域相同、距离最近的一山,这有助于道教的传播,特别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更是这么。关于于都道教以上来源的说法,也能够从同治《于都县志》得到一些印证。如“刘渊然,赣人,初为祥符宫道士,师陈方外,受先天正一雷法。”(10)名道刘渊然所受的“正一雷法”,正是正一派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汲取了内丹、禅宗与理学,把道教传统的道与其相融合,并顺应内丹术兴起之趋势,学修内丹,改进符录道法而构成的新道法。这解释,至少在明初,于都道教中就有正一派了。  
据刘石城、曾金宝等道士说,于都散居正一道主要有灵宝教和普安教两派,分别它们的标志主要是看做香火时打鼓手的坐向,灵宝教的打鼓手面外(天),而普安教的打鼓手面向里(地),但他们做香火时的功课、科仪都相同。《经》主要有《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尊经》(10卷)、《太上三元三品三官真经》(30卷)、《太乙寻声救苦宝经》(90卷)、《南无大慈太悲观音救苦妙经》(120卷)、《冥府硖石血湖经》等等。《忏》主要有《太上慈善九幽拔罪大法皇忏》、《太上慈善道场三元生天减罪水忏》、《太乙慈父东宫救苦宝忏》、《太乙冥府十殿朝王忏》、《冥府硖石血湖圣忏》、《东狱圣忏》等。《科》主要有《颁赦科》、《拜奏科》、《冥路科》、《召亡科》、《车夫科》、《蒙山科》等等。正一道在于都的主要活动是做香火,其目的是超度亡灵、祈求福祗。我们能够从他们的《经》、《忏》、《科》等看出于都正一派的一些教义:  
第一、以“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为首的多神崇拜。  
“三清”乃三洞之尊神,统御诸天神灵,为神王之宗,飞仙之主,宇宙万物皆为所创。除“三清”以外,天神、地祗、人鬼、诸仙真、历代有名的帝王将相及思想家等都被视为神灵。如在《拜奏科》中道士要拜奏的神有:帝师先天玄元六上帝;高上各霄七天尊;大罗法界的诸天大帝、丞相、宰辅帝君及一些上帝天尊;法主九天雷祖、太阳神、月亮神及满天星君;天、地、水三宫及上清诸阶法主,上圣高真;诸位开先始祖大教主;各方雷神、冥府各王、各官;城隍社官;地方各案尊神等等近千尊神。还分了等级,拜奏时通常位尊者居前,位卑者居后。  
第二、对其信徒特别是道士有一定的戒律。  
对通常的善男信女提出三皈五戒。在《冥路科》中提及,“三皈”指:一皈依道,二皈依经,三皈依师。“五戒”指:一戒不可杀生害命,暗抢杀;二戒不可偷盗,谋财害命;三戒不可冤天恨地,忤逆君亲师;四戒不可大称小斗,掺砂和有;五戒不可奸淫改椿限。对道士的要求更高,如张宇初的《道门十规》中规定道士“凡系本宗科典经书,斋醮道法,词意榜语,义当贯熟该通,潜心究竟,出处默语,修习为常。行有余力,若有儒之性理,释之禅宗,更能融通一贯,犹为上士。”他认为一名合格的道士最起码要熟悉本教经典道法,要成为“上士”则得能融会贯穿道、儒、释。于都道教协会筹办小组在1999年针对道士编写了《道教三皈依戒与九真妙戒》。书中“三皈依戒”是:第一皈身,太上无极大道,永脱轮回,故曰道宝;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曰经宝;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师,不落邪见,故曰师宝。“九真妙戒”是指:一者克勤,爱国守法;二者敬让,孝养父母;三者不杀,慈救众生;四者不淫,正身处物;五者不盗,惟义损己;六者不嗔,凶怒凌人;七者不诈,陷贼害身;八者不骄,傲忽至真;九者不二,奉戒专一。对于道士除了要求皈依道经师三宝外,在个人修养、救度众生上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第三、于都道教汲取了佛教的一些教义,宣扬灵魂说和因果报应说。  
从道教的一些经文来看,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死,且有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假如生前积德行善,那亡魂就能超度并顺利投生;假如生前行凶作恶,那亡魂就要历经磨难且不得投生或投入牛猪等畜生类。道教在其经文中描绘了十八练狱的苦楚,令人望而却步。如在《十王忏》中有:“拷番前项,连枷带锁;铜椎铁棒,刀山剑树;铁灌匣床,盍石镕铜;炉炭锅汤,锯解磨档;油煎火熬,破肚翻肠;剐皮剜眼,割舌悲哀;灰河畜生,寒水风霜;孤生独死,枉死跌伤;绞车血湖,奈河桥上;邦都禁洞,阿鼻狱堂。(11)以上诸狱,苦痛难当。之所以要经历这些磨难,是生前做过种种恶、造过种种孽的恶果。如搬弄口角是非,撒谎骗人得割舌;女人因血污秽阳间,死后得经硖石血湖之狱。人生前难免会有过失,那么每人的亡魂都要经历种种阴森恐惧、残酷无情的炼狱,更有甚者不得投生。亡魂要幸免这么遭遇,生人仅仅有请道士做香火,通过念经拜忏做科来清除其罪愆,减免冥府要遭受之苦。  
第四,其宗旨是安魂度亡,赐福于人,劝善戒恶,驱邪祛淫。  
于都道教协会筹办小组宣传的《道行修养》中说“道教素以敬天祀祖,修道行教,济世利人为宗旨。道教斋醮科仪的目的是道士通过诵经拜忏,祈祷神明,达到内以解脱生身以来诸多罪过,外以阐扬祖师无上大道。朗诵仙经,能够使心兴神明相交通,是修道者欲登仙境的阶梯。”他们宣扬的这些宗旨能够从一些经文中得以体现。如《度人经》中说“凡诵是经十遍,诸天齐到,亿曾万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升朱宫,格皆九年,受化更生,得力贵人;而好学至经,功满德就,皆得神仙,飞升金阙,邀宴玉琼也;上学之士,修诵是经,皆即受度,飞升南宫;世人受诵,则延寿长年,后皆作尺解之道,魂神暂灭,不经地狱。”(12)诵念道经,既可度亡、延年,又可升仙。拜忏是忏悔生前过错,以清除死者罪愆,赐福后代。如《十王忏》说“今为亡者,稽首志心,哀告上帝,俯伏颁恩,超赦亡者,离苦上升,一念皈依,万类咸享,孝等祥庆,保后安定,免灾除殃,家兴人泰,祸殄灾消,拜忏已功钦,四奉众高真,十王神拱扶,万神眼洞明,无灾也无障,永保道心宁。”(13)道士念经拜忏除度亡赐福外,他们的《经》、《忏》、《科》等都宣扬一种“倾土皈仰,咸行善心,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媚;言不华倚,口无恶声,齐同慈祥,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大平”(14)的思想。道教通过深入民间的种种斋醮科仪,在很大程度上对劝善戒恶、安宁社会起着踊跃效果。  
2、于都客家人的丧葬礼仪及道士在当中的效果  
“雩俗,佳者昏礼,而不佳者莫过于丧礼。”(15)丧礼在雩俗中与婚礼相提并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于都客家人遇亲人亡故,都要举办程序复杂、庄严肃穆的丧葬礼仪。因为散居正一道的斋醮科仪及教义与民俗相近,请道士做法事是不可少的。笔者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同时,于2000年二月全程考察了发生于于都县梓山镇固院村的一场丧葬礼及其道场,现将所见所闻所感描述如下:  
人死了,第一步是进间庙、送终。同治《于都县志》记载“亲死,子泣拜,以钟于寝前,如亲寿数叩之,谓之送终。”(16)据本地人所述,这个习俗古今是大同小异的。亲人将死,其孝子孝孙们趁其未断气之前帮其穿上寿衣,及时送到祠堂的间庙(如没祠堂,则停在室内),这是为了使亲人能进入列祖列宗行列,没有做到这点是大不孝的。进了“间庙”后孝子就置钟于亲人旁敲108下,谓之“送终”。如没有孝子送终,这会令死者难以瞑目,生者遗憾平生的。入殓之前,除了在死者头顶放一盏长明灯为其亡灵照明外,还得由孝子或族上男子守在间庙的尸旁。因为死者是在未全部断气前送入间庙的,间或会有过一天半夜苏醒过来的,当地称之“还阳”,守尸人也就转悲为喜,但这种情况是少之又少的。“冬二日,夏一日率就殓。”(17)人死后需要在短时内入殓,以免尸体腐烂发臭。但入殓的时日需要请道士挑选,千万不可以选在犯煞之日之际之刻入殓,这对死者生人都是极为不利的。假如在一两天之内都犯煞的话,只得采取“偷殓”的形式。所谓“偷殓”就是不准奏乐、哭奠,得悄声无息地将死者“偷入”棺中。自入殓开始得请两位“礼生”。礼生通常是由当地有文化有名望的人担任。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写告文、祭文和在入殓、盖棺、安灵、变服、鸣恸、请柩、告举神、路祭、救苦、告后土、落葬请柩、谢坟圆地时主持“小三献礼”及堂奠时主持“大三献礼”。  
某人死后,第一件事除了报母舅外就是请道士,由道士择入殓、出殡的时日。做几天香火,由死者亲属的经济状况和孝心来定;从哪天开始起香火,则由道士的忙闲及出殡日期来定,通常是在出殡前结束香火,所以起香火在入殓前或入殓后。  
于都县梓山镇固院村的这位死者是男人,2002年二月十六日去世,享年66岁,有资格进祠堂起香火,。于都客家人有个习俗,不满花甲(60岁)或死在外面的人都不可以进祖祠的。他家做的是一个大燃灯(相当于做了一个通霄),二月十八日起香火,也是在那天晚上7:15分入殓的。笔者亲临现场察看了做一个大燃灯的全过程。  
二月十八日午时,只听得祠堂里鼓乐齐鸣,嘹亮的锁呐声、激越的鼓声、锣声,组成一曲难得的民间音乐,不知事的人根本就想不到会是死了人做香火。这谓之“打闹子”,既为了安宁亡魂、惊醒祖宗、通知神仙,也意味着开始起香火,这就给村里的人通风报信,吸引了一些人来观看。  
笔者闻乐前往。但见道场设在祠堂中厅,厅中设一香案,香案最前面有一排神像,中间为救苦天尊,左一为三姓真人(张、葛、许三姓),左二为祖师公公(地方神),右一为三官人(天、地、水三官人),右二为观音菩萨。听道士说,这些神像是最基本的(即做一个大燃灯时用的),做多些时日的香火,神像也更多。神像前面有些斋祭品,有米酒、豆腐、腐竹、米饭等,再有一香炉。道士有四人(有一个文书)道起到木鱼一只,校一副,大锣一面,中锣一面,架子鼓一面,锁呐两把,小闹子两对。  
道士们打完闹子后,就由一个领头道士穿上红道袍进表一次。所谓“进表”就是在锣、鼓、“小闹子”齐奏的小乐中,众道士齐念《拜奏科》的内容,念完后把事先写好的“文书”(包括死者姓名、性别、死的日期时刻,还有仅仅有道士们才看得懂的符录),在有锁呐加入的大乐和一阵爆竹声中烧掉。据道士们说,这是发文书给天上神仙和堂上祖宗,让他们都能来道场超度亡魂,使得亡魂能顺利升入天堂,并加入列祖列宗行列。进完表,道士们就回去吃午饭,好为下午更重要的功课打下基础。  
午饭后又是一阵“打闹子”,拉开下午功课序幕。下午主要是做“三经四忏”的功课。“三经”指的是众道士齐念的《观音经》、《三官经》、《东宫经》(如死者是女人则念《血湖经》)。念经,就是通过道士们的口,把某天尊、上帝说的经文说与主管死者灾福的神仙,要其高抬贵手,放亡魂一马,使其得以超度升天,并赐福其后代。如《三官经》全名是《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命(度亡)妙经》,其内容主要是说救苦大仙召集天、地、水三官人,听善男信女斋戒念经,他们已皈依三元,所以要灭掉死者罪愆,超度亡魂,免受地狱之苦,而染疾将丧的人通念此经,则是“恶疾不缠,吉星相护,凶妖退散,万祸永消,千祥云集,通天界福。”(21)而且念了此经后,“宅舍光明灾难无侵,万神拥护鬼祟永灭,神力扶持随心应口。”念经的度亡、赐福的功效,在道士的经书中认为是毋庸置疑的。“四忏”指拜《太上慈善道场三元生天减罪水忏》(上、中、下三本)和《太乙慈父东宫救苦宝忏》(如死者是女的,则拜《冥府硖石血湖圣忏》)。拜忏时,由一道士穿上红道袍,领着孝子跪拜在香案前,众道士就念《忏》文。拜忏的意义能够从道士口中的《忏》中看出。他们认为人生在世,犯一些过失是在所难免的,即使是搬弄口舌,踩死一只小虫也是种罪过。人死后就要忏悔生前的罪过,否则亡灵在冥府会受地狱之苦及其后人也会所以遭灾,这就得由孝子代替死者跪拜,并通过道士这一中介,把自我的忏悔和诚心表达给天上众神,使死者众多罪孽都能灭除,亡魂得到超度,且后代也可以免遭灾难并受神灵保佑。做完这些功课之后,在晚饭前还得进表一次。  
晚上又是一种锣鼓锁呐齐奏的“打闹子”做开场白,稍后就由一道士穿红袍进表一次。稍息期间,在灵桌下摆三盏油灯,意为灵魂还生(方言“三”与“生”同音);在棺材边摆七盏,是产肉体已死(方言“七”与“绝”即死同音);灵桌前空地上摆九盏油灯,此为穿灯之用,共十九盏油灯。油灯摆好之后,一道士身穿青袍,手执长白旗,扮成“青衣童子”,领着孝子到灵桌前请到灵牌至道场,“青衣童子”把长白旗交给孝子后,换上“宝刀”,口中念念有词,并在刀上画符,后就带亡灵在灵桌前九灯四周游走。先拜四角,每拜一角要先走圈,每到一角,“青衣童子”都是用刀比划,口中念念有词,后一鞠躬,最终走至灵桌正对面时让孝子下跪,而“青衣童子”只身回到道场,“开通冥路”的科仪就正式开始。“开通冥路”即过阴府十殿,每过一殿,“童子”都让孝子跪在灵前,而道士们则在道场上念《冥路科》。念时道士分两组,一组念上两句,另一组则接念下两句。在小乐的伴奏下,用当地方音唱腔唱出一问一答式的经文,非常悦耳动听,假如不是在那种阴森森的氛围中听来,差不多认为是在听民间对歌。等念到赞词时,全部乐器齐奏,大乐声中“童子”手执白旗去接孝子捧着的灵牌,从左边去,绕右边回到道场,念一段后又带孝子到灵桌前跪下。每过一殿都要烧冥钱,放鞭炮,“童子”还要把上有死者姓名、死期和道士画有符的“文书”烧在灵前。过殿的过程皆一样,仅仅有所念的内容不同而已。开通冥路,实际上就是由道士扮成的“青衣童子”作为引过路的人,带领亡魂参拜阴府十殿王,即“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伍官王,五殿阎殿王,六殿变成王,七殿泰山王,八殿平等王,九殿都市王,十殿转轮王”,(22)使得众王都认识亡者,愿谅其生前罪过,免其苦难,超度生方。过完十殿后就烧笼,至此,一个大燃灯就宣告结束。  
做一个大燃灯是于都客家丧葬礼仪中最经常见到的一种。做一天半香火,除经忏多些外,科仪上多了“蒙山施舍”即超度孤魂;做两天三夜的,又多了“禁坛洁界”即驱邪祛淫,“放河灯”即超度陈魂;做三天四夜的,另增“莲灯搭祖”;做四天五夜的,又增“九曲黄河”,“水火炼度”;做五天六夜的、七天七夜的还得增“打砂破狱”。也就是说,做香火的天数越多,道士做的功课越多,难度也越大,其安灵赐福的功效也就越大。  
散了香火,即可出殡(日期由道士择好)。出殡是于都丧葬礼仪中场面最大、繁文缛节最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道士除了在祠堂大门上用斧头锤上符录外,差不多就能够收拾行李回家了,而由礼生来唱主角。出殡前把属于死者的东西,如挽联、花圈、祭文等等都放到下厅。死者的配偶(死者是女人则不同)、儿女、儿媳妇、子孙等都要披麻带孝,孝衣孝帽都是纯白色的,如没有孝衣的,则可把白衬衣翻过来穿,且不可有袋子(口袋),避“带子”之讳。手拿“孝山竹”,腰别“管绳”(稻草做的腰带),脚穿黑鞋(上别一小白布),孝子还得在孝帽上扎一个用稻草扎的“钓鱼具”。一些送殡的亲戚朋友只须在肩上搭块白布就行了。  
出殡时,要行堂奠礼。死者的女眷们就哭在棺前,假如有儿媳妇、女儿不哭的,族长或母舅能够用“孝山竹”将其敲哭,谁哭得越响,表示谁越有孝心。而孝子孝孙及死者较亲的亲戚则在礼生的主持下依次行“大三献礼”(略)。堂奠的告文与入殓、盖棺大同小异,只是因事略有不同;而祭文更具文采,不但简括了死者生平,又表达生者悲痛之情,可谓一首小散文诗。如梓山镇固院村有一男人去世,他生前为教师,其三个儿子一直很和睦,其幺子在外闯业,礼生为其写的祭文为“呜呼!严亲遽忽赴泉京,可怜儿女泪淋淋;吾父教儿诲不倦,才有和睦大家庭;小三欲展凌云志,报父一片春晖心;奈何苍天召父去,跪哭灵前希尝歆。”(24)  
堂奠之后,则是行“小三献礼”,辞堂请柩。柩由“四大金刚”用手抬到祠堂外的空坪上架于两长凳之上。女眷们继续跪哭在柩前,而孝男们则又行“小三献礼”,告举神,其意思是祷告举神大力士尊神要托起死者之棺,平平稳稳上山。之后,“四大金刚”大吼一声,一脚将长凳踢翻,起用扛山棍,一股作气抬起棺材。人们说假如长凳没有一脚踢翻,对死者及生人都是不利的,而且抬扛人心里绝对不可以疑心棺材的分量,一疑真会加重,让其无法上路。由吹鼓手、鞭炮手开路,棺材居中,其后跟着由死者长孙或女婿或外孙双手捧着灵牌且用黑伞遮荫,接着孝男、亲眷、亲戚朋友,浩浩荡荡一队人马按既定路线送死者上山了。路上还有路祭、救苦、女眷跪哭,孝男行“小三献礼”。救完最终一个苦时,除“四大金刚”及一些人送棺材到坟地上以外,其他的人就能够回家吃出殡斋饭。灵牌则由黑伞遮住原路返回,置于祠堂上厅的灵桌上,以便朝夕祭奠。棺材抬到坟地上,什么时候落葬,得由地理先生择好时日。落葬请柩、谢坟圆地时,都得行“小三献礼”。在圆地时,地理先生站在坟头高举一只雄鸡,高声唱喏着赞词,谓之“呼赞”。之后是发粮米。死者的子孙,儿媳,女儿等都跪在坟前,前面放一手帕或围裙,地理先生在任何人面前放上一把之后,高声问道:“子孙米要不要?”众人急忙应答:“添子添孙,还要!”一个人分到粮米越多,其子孙、福气也越多。圆地之后,历时多日的丧葬礼仪就基本结束,死者亲属也能够轻舒一口气。至于“三七”“月半”“冬至”“烧新年香”等作为丧葬礼仪的一种延续,仅是一些简单的祭奠罢了。  
3、对于都客家人丧葬礼仪的几点认识  
以上我们对于都客家人的丧葬礼仪及道士在当中的效果作了探讨。以下就于都客家人的丧葬礼仪的特色以及丧葬礼仪习俗长期存在的因素、功效和消极面谈几点认识。  
于都位于赣县区东部,与赣县区河东片诸县交往紧密,因而其风俗习惯除反应了河东片的一些特色外,还有其固有的特点。仔细考察于都丧葬礼仪,发觉它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源渊流长且非常普遍。据梓山固院村的老人们讲,本村至开基以来就盛行举行丧葬礼,且繁文缛节更多。死了人的人家差不多都会办丧葬礼,并都请道士起香火做法事。没有钱的人家即使是借钱也得做个通霄或“大燃灯”;有钱的人家,做几天几夜的香火是经常见到的。而据悉,别村的情况也大致相同。像刘石城、张秀文都是出身于道士、锁呐世家,据他们说,他们的前辈们及他们自我的主要宗教活动就是度亡做香火,包括做暖谱香火和死了人起香火做法事,而后者是最主要和平常的。同治《于都县志》载“雩俗,佳者昏礼,而不佳者莫过于丧礼。……而相习行之,久成为俗,无有能不染者。”(25)其历史之悠久和举行之普遍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相互渗透。丧葬礼的操办,已经成为于都客家人的风俗习惯,而请散居正一道士们起香火做法事,也成为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带有浓厚的宗教信仰色彩。因为于都客家人勤劳、善良、正直、孝顺同时又相信人有来世和因果报应,所以他们容易接受且信奉散居正一道的教义,使得散居正一道能在于都广为传播,以至道士在丧葬礼中起举足轻重的效果。宗教与风俗相得益彰,使得散居正一道在于都有广阔的市场,也使得丧葬礼仪经久不衰,家喻户晓。  
第三道儒融合表现显然。笔者在考察丧葬礼仪过程及礼生、道士的文字资料中,比较强烈地感觉到了道儒密切相联且相互融合。在丧礼的过程中,儒教的“礼生”和道教的“道士”相处得非常融洽,他们共同在祠堂里各忙其事,道士们时不时叫礼生们抄抄写写,而礼生们需要更多的空间做事时,道士则自觉停止做功课,让其一个清静、开阔的空间;礼生们也绝不会干扰和影响道士们做功课。从礼生的祭文、告文和道士们念的《经》、《忏》、《科》等文字资料中,能够发觉他们的观点有相当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礼生相信有神鬼、灵魂,提倡人们积德行善,孝敬父母,与人为善,品格端正,这可从祭文和告文中得到反映;道士更是宣扬神灵鬼怪、灵魂不死、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之说,从而劝戒人们要修善行好、敬祖祀宗、敬老爱幼,在《水忏》、《十王忏》、《血湖忏》等《忏》书中这些思想最为显然。道儒之所以能在丧葬礼仪中达到这么完美的结合,这与客家人信仰的多元性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与道儒皆为中国“土特产”,容易相互融合不无关系。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丧葬礼仪在于都客家人中经久不衰,广为流传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  
首先,对亲人特别是对父母的怀念之情的驱动。客家人大都是勤俭持家的,忙碌一生,忽因年老或染疾撒手人寰,其亲人非常是子女定会深感悲痛;客家人又是最重人情和孝敬父母的,死者儿女和亲戚心中的悲凄无以言表,用一定的仪式来表达是合情合理的。从礼生的告文和祭文中差不多可闻悲歌声声,可见泪水淋淋。而正一派道士宣称,通过起香火,做法事能够使死者的罪愆一笔勾销,其亡魂可得到超度升天,且还能够赐福后代,这种慰藉和期望正好符合死者家属的心态。正是这种怀念死者、祈求福祗的心态驱动于都客家人死了亲人都会操办一场由礼生和道士主持的丧葬礼仪。  
其次,对鬼魂说和第二世说的相信。于都大部分客家人相信有鬼魂,“生人魂”之说广为流传。如在2003年四月的一天深夜,笔者的家人及左邻右舍都听到窗外有狗狂吠不止,这已是很久没有的事,因而导致人们的注意。次日便听说村上有一老妇人去世,大家说那是那位老妇人的“生人魂”去收脚步,被能察鬼魂的狗看见而狂吠。村里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七十年代的一天凌晨四、五点钟,两个十三、四岁的名叫刘金凤和刘美凤的女孩提着马灯赶早拾粪,在屋背的一口小池塘边看见一老太婆在洗衣着,她们暗想她定是半夜尿了床,于是跟随其后想看个究竟,但跟到一个屋角,老太婆忽而消逝,吓得他们毛骨悚然,夺路而逃,向家人哭诉,其家人安慰说这是老人的“生人魂”,假如被人撞见而且说破了就会没事的。次日果然听到那位老人当晚病得奄奄一息,但天亮后又逐渐转危为安,几天后竟奇迹般地好起来,又多活了几年。那两个女孩也所以得到了老人家两碗荷包蛋吃(此故事由现居固村下曾屋的刘金凤提供)。正是人们相信鬼魂说,以致人们也相信第二世说,所以死者的亲属期望通过丧葬礼仪这种形式,让死者晓得自我的孝心,也让死者带上一些随葬品,能在阴间过上好日子;特别是期望通过道士起到神秘宗教色彩的做香火,使亡魂得到超度,以便顺利过上第二世的幸福生活。  
最终,攀比心理作祟。婚礼和丧礼在于都称为“红白好事”,这是人生最重大的两件事。丧礼假如操办得过于简单寒酸的话,不但显示自我孝心不够,并且最主要的是,这是非常有失面子的。正是这种“争面子”的攀比心理,使得人们死了亲人都会操办一场丧葬礼,甚至不惜借钱竞相多做几天香火,多请几桌斋饭,多置一些随葬品,把场面搞大。  
于都客家人普遍操办由礼生和道士主持的丧葬礼仪,除了以上因素外,与丧葬礼仪本身起到一定的功效也是分不开的。其功效表现在:第一、满足死者亲友的心理需要。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永辞人世,他(她)的种种好处便涌上其亲友的心头,而以前的恩恩怨怨也就一了百了。采取某种仪式来弥补这种失落、悲痛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而作为架起阴阳两界桥梁的丧葬礼仪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正如固院村人(包括一些年青人)所说,操办丧葬礼只是为了心里好过一些。第二,起到教育世人的效果。在丧葬礼中,孝子的跪拜、女眷的跪哭(不哭的得用“孝山竹”将其敲哭)都宣扬了一种孝敬父母长辈的风气;而道士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做香火的民间形式,以悦耳动听的方言唱腔唱出通俗易懂的《经》、《忏》、《科》等,宣扬了积德行善、敬宗祀祖的思想。他们还通过一些骇人听闻的阴间地狱的演说,从反面教育人们要行善。如于都俗语“打花使刁(说谎搬弄口角是非之意),割舌封喉;做恶造孽,千刀万剐”就是从道经中转伸过来的。第三、发扬孝顺和睦的社会道德。在丧葬礼中,礼生主持的行礼和道士的度亡科仪,都要其孝子三跪四拜,把孝敬父母的美德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操办过程中,相当多繁杂的事情要大伙商议帮忙,使得平常有矛盾的兄弟、叔侄都淡忘前嫌,携手共事。在于都办“红白好事”特别是“白好事”是由本姓本房的人相互帮忙,事情办砸了是丢一姓一房的脸,令旁人瞧不起的。这无疑就增进人们的和睦团结。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丧葬礼仪消极的一面。首先,它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丧葬礼仪中择日、做风水、忌讳等等把一些毫无联系的东西联系在共同而成为一种对活人的束缚,这全部是出于一种迷信心理。而通过道士做香火念经做功课,就能够解除死者的罪愆,亡魂受度、生人受福,更是无稽之谈。甚至有的道士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甚是荒唐可笑。如“水火炼度”时道士“过火焰山”。他们自称是神灵附体,事实上所有人都能过的,由于青砖上是木炭而非煤炭,即使旁人看来火焰熊熊,实际上温度并不高,且脚在上面停留的时间不长,根本不会被烫伤的。其次,它是一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浪费。办一场丧葬礼,动以千数计。固院村有位80多岁的老人亡故,做了一天半香火,从丧礼开始到圆好坟地,共用去了7200多元。当中给道士596元,礼生150.4元,丧礼中祭品约1520元(包括工钱),做风水约1742.8元,其余的置办酒席和杂用。她有四个儿子,都是村上首富,这些钱对他们来说容易支付,但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却是难以承受的。而另一村民的丧葬礼共用2400多元,当中付给道士296元,礼生64元,丧葬祭品等688元(包括棺材钱和一些工钱),做风水698.8元,剩余的为办酒席和杂用。他有两个儿子,都是靠手艺吃饭,特别是幺子有点残疾,这笔钱对他们来说是种沉重的压力。除了经济上的负担外,在精神上也是种折磨。丧葬礼历时多日,且都在一种压抑、悲痛的氛围中要完成种种毫无实际意义的礼仪,这简直是种精神的催残。再强壮的男子一场丧葬礼下来都得瘦上几圈,许多人说这是种花钱买罪受。“死了爷娘,失势三年”,说的就是这种双重的但无实际意义的浪费导致的后果。  
4、小贴士  
丧葬礼仪是赣县区客家人风俗习惯的一部份。而于都的散居正一道以其独特的教义和仪式,深入民间,与丧葬礼仪这一习俗相结合,使得于都丧葬礼仪颇具特色。它的长期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自我功效。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跟随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丧葬礼中相当多不切实际甚至是封建糟粕的东西会慢慢被人们抛弃,特别是道士的做香火,这种花钱骗死人、害生人的举动,越来越令人反感、生厌,最后会被人们摒弃的。  
九、赣县区饮食习俗  
1、黄元米果:黄元米果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是赣南客家人十分爱慕食品和送礼待客的上等佳品。黄元米果原用大禾米加工而成,黄气香质软。制作黄元米果要先用黄元柴灰加滚水过滤成灰水,冷却后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摊开晾干后又蒸熟置于大石臼内,用硬杂木棍捣烂成团,起碓后,用手揉搓均匀,切块做成多种形状的米果。做好的黄元米果色黄味鲜,平常用灰水浸没,藏于缸中,可留至第二年夏季。有的切碎晒干,再用沙炒或袖炸,做成多种类型的果品。起到柔软细嫩、熏香味鲜、爽口久藏的特点。  
2、赣县板鸭:赣县板鸭以传统的加工艺程序为基础,对毛鸭选种、育肥、腌制、加工、凉晒等技术,进行了较科学合理的改进,构成了板鸭独特的生产工艺。板鸭素以“色、香、味、型”俱佳而著称,起到“形如月琴,皮张洁白,毛脚干净,尾油丰满,肉嫩骨脆,盐味适中”的特点,在南方腊制品市场上享有很高盛誉,被人们称为“腊味之王”。  
3、赣州蜜饯:赣州密饯系国优省优天然食品,以李、梅、桔、瓜和蔗糖、蜂蜜为原料,用科学方法精制。主要品种有南酸枣糕、脐橙糕、胡萝卜糕、南瓜糕等十几个果蔬糕类和丁香李、相思梅、鲜杨梅、长寿果、美味果、桔饼、金丝密枣等几十种凉果类密饯系列产品。  
4、鳝鱼馓子:制作时将熟鳝鱼片拌淀粉,面粉揉搓油炸成酥条,先炒玉兰片、香菇、姜、菲,下高汤后将鳝鱼、馓条入锅,团粉勾芡,撒上胡椒粉即可。  
5、湖江鱼丝:湖江鱼丝是赣南的名优特食品,以鲜活草鱼肉质和优质红薯淀粉为主要原料, 采纳传统方法,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工艺精制而成,不含所有色素和添加剂,源于自然,风味独特。富附有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微量元素、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起到烹调便捷、易存耐藏等特点。  
十、名人  
曾几(1085—1166年)南宋诗人。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  
钟崇俨(1778—1858年)白鹭乡白鹭村人。与儿子钟谷同为为东河戏奠基人。  
刘大煜(1906—1982年)田村镇,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赖传珠(1910—1965年)大埠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罗亦经(1911—1991年)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  
廖容标(1912—1979年)韩坊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徐光华(1913—2010.6.6)河南省军区政治部原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吴保山(1915—1972年)南塘镇清溪村人,总参谋部三部原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谢镗忠(1916—1989年)南塘镇人,武汉军区政治部原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游好扬(1916—1991年)沈阳军区原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钟登华(1963年—)梅林镇人,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任天津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2016年九月,任天津大学校长。  
十一、赣县区著名景点  
(一)客家文化城  
客家文化城座落于赣县,占地600亩。整体设计外方内圆,整个建筑风格即秉承了传统文化建筑理念,又结合了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是国内日前规模最大、功效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观园”,是一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文化城于2003年九月开工,2004年十月竣工。整体设计外方内圆,整个建筑风格既秉承了传统文化建筑理念,又结合了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她集祭祀庆典、文博展览、商贸活动、休闲娱乐为一体,是国内日前规模最大、功效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可谓客家文化之聚焦,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观园”,是一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文化城是十九届世客会的重要参观点之一,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主会场,中国客属第三届恳亲联谊大会主会场。城内包括客家宗祠、太极广场、杨公祠、艺术长廊、客家博物馆、风情街等主要景点。  
赣南是历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历史上一直处于赣南中心的赣县,其地居赣江源头,籍舟楫之利,北扼中州,南抚百粤,东接八闽,西连三湘,加之地势开阔、土地肥壮、物阜年丰,成了最早接纳南迁中原汉人的重要一站,是客家人的主要发祥地、中转站、大后方之一。  
赣县于汉高祖6年初建县,因《山海经》所记“南方有赣巨人”而得县名,《山海经》上相关于赣县上洛山一带有“木客”的叙述,是我们对客家赣南最早的记载。  
作为赣闽粤金三角客家源头行政建制第一县,世代客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在长期艰难创业中孕育了“团结、勤俭、文明、开放”的客家精神和光辉灿烂的客家文化。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村白鹭、夏府宗祠群、田村契真寺、杨仙岭等古迹,独具风韵的抢打轿、烧瓦塔等客家民俗留传至今。  
交通座落于赣县中心地带,距离汽车站10分钟路程。  
(二)契真寺  
契真寺,位于赣县田村圩镇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汉朝古寺。契真寺初名“弃假寺”,后名“契假寺”,复改“契真寺”。现契真寺罗汉殿佛座中有五言诗云“汉代弃假寺,唐代易契真”的记述;寺内藏古联“汉朝契假寺,秦代天丛山”亦可知寺名的沿革。  
弃假寺初建于田村村北的天丛山。建寺初期非常简陋,香火不旺。汉代有十八儒生投宿于寺,遗下十八真经,即现存的十八部《佛名经》,香火始转旺盛。至唐,迁建寺于田村街市中心的铜锣窝(即今址),始改名为“契真寺”。寺自唐而来,几经沧桑,经历代修复、扩建,至民国初年有大小殿宇18座,占地9.85亩。  
传说汉代有十八儒生投宿契假寺,及曙,寺物如故,而亡其人,唯遗佛经十八卷。以人数与经数皆为十八,遂名《十八罗汉经》。又因其有灵瑞之光又名《瑞经》。明朱多炬有《瑞经记》,清顺治十三年(1656)李元鼎撰《募建瑞阁疏》,康熙时黄汝铨《佛名经应祷记》、陆长春《香饮楼宾谈记》等对十八儒生遗经的传说均有具体记述。自寺藏《十八罗汉经》后契真寺的知名度慢慢增大,唐朝已成为江南名寺。  
按传统,契真寺每年有两次佛事活动。一是农历六月初六的晒经盛会;二是农历八月初一的罗汉盛会。传说,唐末契真寺火灾,十八罗汉经飞入储潭,有直指使见舟-光,命泅者得之。至今十八灵经仍存水火痕迹。晒经盛会即源于此。按传统习俗,凡参与晒经的信士,自六月初共同斋餐素食,主晒经日,先要沐浴更衣,焚香拜佛,寺僧举办隆重佛事。晒经时由十八僧人每人持真经一本,由藏经阁徐徐步入晒场,晒经场上由当地名士和善信十八人排成一行,每人手持一个檀香炉,肃立在晒经场,恭候僧人持经来到。其时鞭炮声隆、鼓乐齐鸣、念佛声、育经声响成一片。名经正面朝阳光曝晒,背面用檀香炉火熏陶,寺僧边涌经,一边翻晒名经,祈颂天下太平,名经永存。罗汉盛会是纪念罗汉菩萨遗留真经的隆重庙会。是日从早至夜,寺中佛事连绵、灯火通明、香烟燎绕、经声嘹亮,念佛声、古乐声、鞭炮声源源接连不断。江南各地香客云集,热闹非常。若逢三年一度的中秋灯会则更为盛大,远近香客及观灯游人络绎不绝,即观赏花灯,又进香拜佛。自八月初一至十五历时半个月的花灯节有着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它集田村民间的传统花灯、龙灯、云灯、狮象灯、麒麟灯、茶--等各种灯彩于一体,伴有踩高跷、扮故事、民间武术、古典戏剧、古乐队等舞台表演形式,展现街市的盛昌景象,这更增添了八月罗汉盛会节日光辉,令游人驻足忘返。  
(三)白鹭古村  
白鹭古村至今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到日前为止,白鹭是江南保存最完好集中的赣派建筑,虽历经8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旧保存有大小不等一定规模的堂屋,祠宇共69座。  
白鹭村座落于赣南赣县东北角,接壤于兴国和万安,距赣州市约70公里。自南宋绍兴六年(1136)唐朝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的第十六世孙钟舆迁居于此,至今已有880余年。  
悠久的历史让白鹭拥有了为数很多的“第一”和“唯一”: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中国第一所期望小学,江南第一个村级民俗博物馆,故宫唯一一块遗留在外的金砖……白鹭古名居是沿着鹭溪呈月牙形分布,并且村里的四条主要街道,极似一大大的“丰”字。  
白鹭名由,很有些诗意。1986年六月版的《江西省赣县地名志》载:宋绍兴六年,钟兴由兴国竹坝迁此建村。据谱载,钟兴夜梦白鹭,飞此栖息,遂以白鹭为名。  
能以这么美妙的故事来解释祖地的名由,至少能够解释两点,一是族谱中第一个提出这种说法的人很有文化、很有想象力,二是表示白鹭村人对自我的家乡是何等的挚爱。白鹭人对家乡的挚爱在这几年白鹭的旅游业开发中得到再次升华,相当多老故事、新传说纷纷出炉。  
当中关于钟兴挑选这块地做祖地的说法有了新内容。钟兴每年从兴国竹坝赶着他的100只鸭婆来到这里放鸭,结果每日能够收到200个鸭蛋。  
更奇的是,有一年,他赶鸭回兴国前,随手将手中的赶鸭用的竹竿插入地里,次年他再来时,那支竹竿反而活了过来,迎风招展的竹枝绿叶把他乐开了怀,钟兴认定这是一个风水宝地,遂决定在此开基。那个时节,正是白鹭翩飞的日子,于是,白鹭一名叫了开来。  
白鹭的祠堂清一色连片的黑瓦青砖,风火山墙,飞檐翘角,气势非凡。堂内雕梁画栋,玉柱花窗,天井错落有致,正厅和偏厅相得益彰,住房和杂屋秩序井然。官宦人家的祠堂门口罗列着“龙抱石”和“旗杆石”、“功名柱”,上面镶刻着文字、图案,表述主人的功名与官衔。  
王太夫人祠:这是说到白鹭不得不提的一个祠堂。在封建社会,因为受男尊女卑的观念影响,也许除了贞洁牌坊,极少有以女人的名字命名建筑物,特别是祠堂。王太夫人的乐行善施一直为当地百姓所传颂。临终前,王太夫人还念念不忘建立义仓的事,并嘱咐其儿子义仓的规模每年不得小于1000担,存放于二楼,用于赈灾济贫,是以当时有白鹭无叫花子之说,据说还有很多穷人慕名远道而来。除此之外,王太夫人祠的一楼还成了赤贫子弟的私塾,理所当然,这里成了白鹭人心中物质和精神上的救济圣地。所以,祠堂的门楼也比白鹭的其他门楼更宽阔,恢弘。  
现在的白鹭乡这颗古代文化及客家文化孕育出的明亮明珠更是大放光彩。它因秀媚的风景、独有的古建筑群、醇厚的民风已成为展示赣州市客家文化旅游、寻根问祖的探源地和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赣州到白鹭,在赣州东汽车站(市内公交车一元即到)有直达车,车程约90分钟。最早一趟为早上7点,14:30为最终一趟。也可在东站坐车到田村,田村租摩托车到白鹭4元/人。田村最终一趟回东站的车为下午四点半。  
(四)石船山  
相传很久以前,虔州贡江上行二十华里的地方有座大山,名叫石船山,山顶有条石船,千年-成精,船精在张天师家讨骗了一把扫帚作船舵也作为通行凭证,这条船精要离开此山,需要涨到淹没虔州的洪水方能航行。此事被道教第一传人杨救贫得知,他启奏玉帝后,便派雷神下界,五雷轰顶把船精劈成两半。贡江两岸的万民百姓和虔州城避免了这场灾难,为了纪念这位解救万民的杨大仙,众百姓把石般山改名为杨仙岭,并在山中建起一座杨仙庙,每天有人烧香供奉,好不热闹。  
话说杨仙岭有个义源洞,居住着相当多村民,土地本来就不多,雷劈石船精时,全部良田又飞来满田满段的石头,当时石头落在田中,象火球一样在田里烧了三天三夜,害得种田人种什么丢什么,村民无法谋生,相当多人远走他乡另谋生路,热热闹闹的村庄,变得荒芜冷落,仅留下钟勤老大爷和其它三四户人家。钟勤老大爷是个硬汉,尽管田里颗粒无收,吃野菜树根仍呆在村里,每日带着妻室儿女在田里捡石不止。有一天,杨救贫路过此地,看见山上香烟缭绕,好不热闹,山下炊烟断续,好不荒芜。他收住云头,降落下来,变成一个老叟,走来向钟大爷向道:“请问老大爷,山上香烟缭绕为了何事?”钟大爷道:“你老有所不知,上界神仙杨救贫炸了石船精,解救了虔州府和子民百姓,为了感谢杨大仙的恩典,在山上建庙供奉,所以这般热闹!”杨救贫听了乐得自在,又问道:“这个村庄为什么这么荒芜呢?”钟大爷答道:“杨大仙调动雷神炸石船精时,掉落田里的石头,到处都是,石头似火球,在田里燃烧了很久,这些土地,五谷都难种,有一部分人被饿死,有一部分人逃荒了!”杨救贫问道:“你为什么不走呢?”钟大爷坚强地答道:“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0创下的一份产业,我怎么能丢下不论呢?灾难是临时的,劳动是永久的,我们都有一双手,五谷能够种出来的!”他这种热爱家乡、勤劳勇敢、坚强豪迈的秉性,使杨救贫深受感动,并自愧地说道:“这位神仙想得太不周到了!”钟大爷说道:“是呀!雷神劈了石船精,解救了虔州城及子民百姓,这是杨大仙的大功,可是给这小地方带来了灾难,这是他的小过,功过相比,还是值得敬奉的。”杨救贫听了此话,感慨万千,自问道:“我身为神仙,本来是为民造福,没料到顾此失彼,给这个村庄带来了灾难。”他怀着愧疚的心情,向老农告辞而去。为了弥补自我的过错,他念动咒语,运用法力,向田中吹了一口仙气,田里石头随风飞上山去。他又在山顶石船下划了一条沟,一道溪流顺沟而下,使这个村庄永不遭旱灾。  
义源洞的水土蓦地巨变,钟勤老汉把山上一种野蕃薯引种在田里,秋收时获得秋收。这蕃薯又甜又香,非常爽口,象雪梨一样,便取名为“雪薯”。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发觉义源洞的蕃薯,桃源洞的荸荠,杨屋洞的茶油,实属名产,便纳入贡品,每年都要进贡皇宫。从此,赣县“三洞”便远扬天下。  
(五)储君庙  
储君庙座落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储潭乡储潭圩储君街83号,距县城西北18公里,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五开间三进四厅,面阔25.8米,进深40.72米,面积1050.57米,马头墙,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大理石铺地。大门重檐、带门廊,中柱在维修后加包青石镂雕蟠龙纹柱,月梁彩绘,平面回字型内廊结构,有序殿、储君宝殿、种德堂、功德堂、关公殿、三清殿、雷神殿等殿宇组成。始建于东晋?咸和二年(327),唐名广济庙,南宋?绍兴年间朝庭赐予广济庙匾额,清代两名并用,民国后皆名储君庙。北宋?熙宁三年(1070),察看使徐亿令州守周廷俊修葺,是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次维修。元?至元三十一年、至顺二年,明?洪武十五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嘉庆二十二年、道光二十六年,1993、2007年区别九次局部或整体维修。现保存清、民国时期石碑6品。是当地起到代表性的建筑,有一定的爱护和研究价值。  
2003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重新发布为第一批赣县文物爱护单位。  
(六)三溪道士庄  
赣县三溪道士庄位于赣县三溪乡圩镇往东十华里的道士庄,建于唐代贞观(李世民)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道士庄是道家文化胜地,相传龙虎山张天师的师傅就是在此处建观-的,可见其文化底蕴之深厚。三溪道士庄不但是道教文化胜地,并且是风光秀媚、独具特色的丹霞地貌的旅游胜地。三溪道士庄的丹霞地貌形似桂林山水,又胜似桂林山水,既似丹霞色的“火焰山”,又似突兀的“擎天一柱”。是集道教文化和自然秀媚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观光地。  
(七)赣县戚氏宗祠  
江南第一祠——赣县戚氏宗祠,汉高祖刘邦时,武将戚鳃因守界有功被汉高祖封为“临辕侯”,又因明代戚继光抗倭有功,故戚氏宗祠-为“世封侯爵”,现立于赣县湖江乡夏府村的是“世封侯爵”的戚氏宗祠追远堂,整个祠堂呈仿宋式建筑风格,气势慰然,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始建宋代。戚氏宗祠保留有相当多名人名联,如朱熹题的“忠孝廉节”四字,孙文、蔡元培题的楹联等。湖江乡不但有保存比较完整的戚氏宗祠,还有建筑精美的谢氏宗祠,两祠素有“江南第一祠”的美称。  
湖江乡旅游景点丰富,有大小湖洲,“黄泉路”上回龙阁、蒋经国创办的建国中学和兵工厂、百年南洋树、风光旖旎的库湾,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休闲、旅游佳地。  
(八)白鹭明清客家民居  
白鹭明清客家民居群,白鹭乡始建于宋代(1136年),繁华于明清的圩镇客家民居群工程浩大,占地约5万平方米,呈月牙形颁,依山傍水,风景秀媚。布局置景合理,慰为壮观。现有保存较完好的古祠堂、庙宇等69座,均青砖厚瓦,雕梁画栋、石雕、灰雕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我省保存较完整、较集中、气势宏大、罕见的一处客家古代商业集镇和客家民居群。其有代表性的建筑有:世昌堂、洪宇堂、钟崇俨故居、福神庙、王太夫人祠等。  
白鹭乡历史悠久,名人荟萃,拥有从多的名人古迹,古代建筑和古文遗址。当中较为著名的有吉塘村葫芦井、文天祥塾馆、官村商周古墓群。白鹭乡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赣南东河戏的发源地,至今还呈现丰富多采的客家民俗风情:“打轿”、“烧瓦”、“打米果”、“烧擂茶”,并伴有漂亮多姿、翩翩起舞的白鹭鸟在翱翔。  
(九)吉星龙瀑布  
吉星龙瀑布,长洛乡留田林场附近有一处名叫吉星龙的瀑布,位于高山密林,水量充沛。吉星龙瀑布共有七个瀑布,呈阶梯状分布。从一个瀑布下接另六个瀑布,可谓气势壮观,动人心魄,是开拓探险旅游和野外旅游佳地,是日前赣县景观比较著名、有气势的自然景点,是开发旅游的重点旅游开发地。  
(十)蒋经国先生旧居  
蒋经国先生于1939年三月来到赣南,故居是1940年蒋经国主持兴建的仿俄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170多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鱼鳞板墙,板瓦屋面,该建筑保存完好,为赣州市文物爱护单位  
蒋经国先生旧居,虎岗座落于赣州市东北郊,原为一片黄土冈。蒋经国先生主政赣南时,于1943年六月在此创办了“中华青少年村”。青少年新村依山临水,建筑物错落罗列有1公里长,村中青少年最多达1000多名,当中多为抗战时间无家可归的难童。1945年二月日寇进犯,赣州沦落,青少年新村停办。“中华青少年新村”是民国时期的一处重要史迹,现虎岗保留有大部分当年青少年新村的建筑物,计有坊式山门、村公所、迎宾馆、小会场、蒋经国先生旧居和3栋教室、8栋宿舍。对这些建筑物,人民政府已予以妥善爱护,将其发布为赣州市文化爱护单位。  
景点位置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花园塘1号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