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峡江县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24 13:30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峡江县地理位置概述  
峡江县,隶属江西吉安市,因巴邱镇玉峡两岸群峰夹赣水,江面狭窄而得名,座落于吉安市之北,位于赣中腹地,介于北纬27°27′50″至27°45′20″,东经114°53′21″至115°31′57″之间,全县总面积1287.43平方千米。峡江县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截至2018年,峡江县辖6个镇、5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县政府驻水边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十一月一日零时,峡江县常住人口为149954人。明嘉靖五年(1526年)四月,析新淦扬名、断金、玉笥3乡和善政、太平、上安国乡各一部分共24都置峡江县,属临江府。新中国建国后属吉安地区。2000年五月十一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吉安地区,成立地级吉安市,峡江县属吉安市。峡江县有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京九铁路、赣江水道4条水陆交通大动脉纵横县境南北。2019年三月,峡江县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爱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0年七月二十九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二、峡江玉笥山传说  
玉笥山的传说,是千百年来流传于峡江县玉笥山地区的神奇民间故事。集天地山川、人文荟萃于一身,每个景观都有动人传说,这些传说有道佛神仙、精怪,有人间名人高士,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道德理想、处世价值、人格魅力,有神仙惩恶扬善;有僧道行善积德、普渡众生;有1恶霸欺压百姓被惩处;有文人落难隐世、有举人金榜许愿、有騒人墨客赋文题诗;有百姓平民渔、樵、耕、读;有道士1飞升、点石成峰,有隐士捣药炼丹为民治病、驱除瘟疫等优美传说。  
这些传说成为庐陵文化的一抹亮色,是江右文化、赣江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民间传播,延续了玉笥山口头文学的传承,使广大百姓受到真善美的心灵洗礼,懂得积善传家,忠孝慈祥,善恶报应的道理,从而培育教化文明。  
三、峡江打蚌壳  
“打蚌壳”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舞蹈,该舞蹈始于明朝,至今约四五百年。相传舞蹈起源于当地流传的一个古老而漂亮的《蚌壳仙子》传说,并与一年一度庆贺新春佳节、祭祀赣水龙王及祖先神灵等相关,表达了人们歌颂美好爱情、憧憬幸福生活、祈盼赣江水面平静无水患、年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等美好意愿。  
该舞蹈以民间锣鼓唢呐吹打乐伴奏,所用曲牌为《打蚌壳》,一段音乐多次反复,节奏明快,悠扬流畅。表演时,配以情绪、节奏富有变化的锣鼓点和唢呐声。蚌壳舞步优美,俏皮灵便,渔翁风趣幽默,百折不挠。舞蹈内容带着神奇色彩,表演又滑稽有趣,观看演出时,群众喜气洋洋,笑声接连不断。  
峡江打蚌壳舞蹈经历了明代、清代、民国等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至民国时基本定型并达到鼎盛高峰期。新中国成立后以后,与之关联的祭祀活动等彻底消亡,而打蚌壳舞蹈作为珍贵的民间艺术而保留了下来。
  
四、峡江米粉的制作技艺  
据《峡江严氏族谱》记载:浙江桐庐严氏第二十二世严陶为峡江米粉的创始人,1368年,陶公的曾孙严日勤移居峡江龙下村,以制米粉为业,600余年来,这一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一直在龙下严氏一族以家传或师承方法世代传承,至今仍有12户龙下严氏第三十四世族人承袭祖业,保持用传统方法生产米粉。龙下村也成为峡江传统米粉的主要产地。在《峡江县志》第十五篇“土特产”第一章“农副产品”第一节中有记载。  
峡江米粉洁白细嫩、柔滑爽口、久煮不糊、久炒不碎、余香绵绵,以其独特的食品风格而久负盛名。  
五、峡江擎香龙习俗  
峡江擎香龙又称舞草龙,为峡江县湖洲村特有的传统民俗。湖洲村位于峡江县东北,全村以习姓为主。自宋代以来,该村便有舞草龙送龙神的传说和擎香龙活动,一直延传至今。据《峡江县志》载:“传统灯舞是正月元宵玩布龙,八月十五玩秆龙(河东地区),其舞弄套数大体相同,只是布龙用灯光,秆龙用香火。”峡江擎香龙习俗主要有扎龙、起龙、舞龙、接龙、蓄龙等内容。  
扎龙在习氏大祠堂内完成,精选当年收割、有韧性的稻草搓成龙脊,由村里编织技艺好、有声望的老者一起扎制龙头龙尾,扎制好的龙头朝南安放在大厅中间,龙身绕祠堂安放;八月十五傍晚起龙,当晚舞龙队员在族长带领下习氏祠堂列队供香叩拜,后在草龙身上插满香炷出行;舞龙则先走村界田畴阡陌交通,次走村内祠堂、庙庵,再走村串街,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村民幸福安康,人丁兴盛;擎香龙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要燃香放爆接龙,并为香火龙补插一支支香炷;香龙最终回到祖祠,并在祠堂内做盘龙、腾龙等造型,后将草龙送入祠堂前的沂河中,让它回到“龙潭”,是为蓄龙。  
历史渊源  
湖洲村位于峡江县东北,毗邻新干县,是古石阳县县治旧址所在地。湖洲村历史悠久,北宋庆历五年(1045)吉州刺史习远(字有毅)在此肇基。自宋代以来,该村便有舞草龙送龙神的活动。在古代,舞香龙最早为求雨仪式,后慢慢发展为八月十五庆团圆,贺丰收,祈求幸福美满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据《峡江县志》载:“传统灯舞是正月元宵玩布龙,八月十五玩秆龙(河东地区),其舞弄套数大体相同,只是布龙用灯光,秆龙用香火。”湖洲村位于赣江东面,东面其它乡镇擎香龙活动早已消逝,唯有湖洲村传承至今。据传南宋时期的某一年天降大雨冲没村庄百姓淹死,第二年又干旱,庄稼颗粒无收,原来明月山里有龙眼泉,泉水被一条修炼上千年的蛇精吞了,它一呼气这年全村水灾,一吸气全村旱灾,弄得全村人无法生活下去。村东北大山里住着一条青龙,同情村民,便摇身一变化作一个后生,带领村民共同赶走蛇精,村民为纪念这条青龙和庆贺丰收,每年八月十五都有要舞香龙。  
基本内容  
擎香龙主要有扎龙、起龙、舞龙、接龙、蓄龙等内容:  
1、扎龙。将当年收割完的稻草经过晒制、选择、去杂后,精选出有韧性、不易断裂的稻秆搓成绳索,绳索为龙脊,可根据舞龙队员的多少而确定长短,龙头龙尾由村里编织技艺好、有声望的老者一起扎制。这一套扎制过程都在习氏大祠堂内完成,扎制好的龙头朝南安放在大厅中间,龙身绕祠堂安放。  
2、起龙。八月十五傍晚,舞龙队员穿戴整齐,在祠堂列队于习氏祖先牌位前,在族长带领下供香叩拜,然后在草龙身上插满香炷。由族长喝彩,众人跟着唱和。于是点燃香炷,由龙头引路从祠堂鱼贯而出,劲鼓、大锣响起,爆竹声声,人声鼎沸,并到护龙庙祭拜青龙,然后香龙出行。  
3、舞龙。擎香龙队伍先走村界阡陌交通、田畴沃野,感谢带来五谷丰登,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再走村内祠堂、庙庵,感谢祖先和诸神保佑全村平安和顺,人丁兴盛。然后走村串街,祈求家家户户和睦、幸福安康。  
4、接龙。擎香龙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要燃香放爆,并为香火龙补插一支支香炷。舞龙队伍浩浩荡荡,香火旺盛,在锣鼓声中不时表演各式动作,走、跳、搭、跑、翻、滚、串、游、扫等。远看火龙时而腾空、时而翻滚,气势非凡。  
5、蓄龙。香龙最终回到祖祠,并在祠堂内做盘龙、腾龙等造型。最终,将草龙送入祠堂前的沂河中,龙潜于渊,村民认为龙离不滚水,让它回到“龙潭”,来年为村民降雨降福。  
六、江西吉安峡江县订婚要花多少钱问答篇  
问:我是江苏南京的找了一个吉安峡江的女朋友今年打算在五一订婚想问下吉安的朋友大概要准备多少钱我家不是很富裕中等水平就能够了  
答1:你好,我就是吉安峡江的,这边的风俗通常是男方出彩礼、酒席、首饰、嫁妆等,你们肯定不会在峡江安家的,所以嫁妆应当是不必的。这样的话,所有办下来2-3万应当够了。(彩礼通常女方会用买东西陪嫁或者现金压箱子的方法退回来的)  
答2:看女方家长看待钱情况了,这个你能够跟你女朋友协商一下。  
要是准备是“卖女”的话,肯定要价高,要是准备“嫁女”的话,肯定是儿女开心就好了。我一同事结婚,给聘礼8888元,但是岳父送雅马哈摩托,松下洗衣机,空调,伊莱克斯的冰箱,联想6800元的电脑,2万块的实木沙发~!  
真的,要看女方家长的心态的。女方家境太差的话,应当没什么东西送,还会要钱多。女方家长要是好的话,就算穷,他们也会说:“给多少聘礼,就给你们办多少嫁妆”,然后他们也就是不收你的钱,不卖女!  
要是你碰上卖女的。呵呵。。。。。。。祝你好运!不过多和你妻子协商还是比较好的。。。。。  
七、峡江县丧葬习俗  
丧葬风俗在峡江县中有着较长的历史。山区群众一律以土葬形式,主要是这里森林资源丰富,山中土地资源丰富。在丧葬中,大致分为:奔丧、入殓、守灵、安葬等四个程序。  
奔丧:俗叫“报丧”。老人死后,孝子身穿素服,头脚(鞋、帽)用白布挂号,表明有丧事,先报家庭(本村)来看守尸体(守夜);再到主要亲戚各家报丧。由主要亲戚和家庭长者商定封棺(入殓)、做“倒地饭”等相关事宜。  
入殓:俗叫“封棺”。入殓前应备好棺、椁,棺是外甑,椁是内甑(俗叫逍遥床),椁是很少人准备的,棺木是不可少的。假如是女的,需要经过外婆家检查棺木和衣着等才可以入殓。入殓前的衣着,通常称男单女双。在做“倒地饭”时,商定安葬时间等一切相关事宜。经济十分艰难的家庭,则不做“倒地饭”。  
守丧:也叫守灵。封棺后家族回去,孝子亲自守灵,寝苫枕块(仪礼、丧服),不可以离开灵堂,有人来吊唁,随时跪拜酬谢。  
安葬:通常择期安葬。有些特殊情况,不择吉期,三日内安葬,叫做"三日无忌"。旧社会安葬,通常都要做道场。做道场时,道场程序、道法由道士自作主张,很少人知情。孝家只备灵屋、库箱等物烧给亡人。祭礼有大祭、小祭之分,大祭要三讲三读,请有知识的人士若干,俗称“礼生”。假如“点主”、“告东方”更须请有资望、有政治地位的人来主持,在本地有声望的族长公等才可以举办。小祭只请二、三人即可,这种形式为一般人家所采纳,旧社会安葬后,孝子需守孝三年,谓之守丧,筑墓室而蜗居。  
解放后,进行了殡葬改革,土葬革除了相当多陋习,不论何人,只开一个追悼会,以寄予人们的哀思。  
八、峡江县名人  
北宋:峡江三孔——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  
明:曾樱、练子宁、何昌言、金幼孜  
民国:胡冠南、廖子清  
体育:童非  
影视:符涛  
九、峡江县饮食习俗  
1、龙下传统米粉:峡江县水边镇龙下米粉以当地优质大米为原料,用当地清洁的深井水源,经浸泡、磨浆、滤干、煮馃、舂馃、榨丝、漂洗、摊晒、开浆、扎把等十余道纯手工传统工序制成,以其洁白细嫩、柔滑爽口、久煮不糊、久炒不碎、余香绵绵等特点而久负盛名。  
2、峡江鮰鱼:鮰鱼其肉质细嫩无细刺、胶汁爽口、肥而不腻,营养价值极高,非常适用于老年及妇女、小孩食用。  
3、峡江鲥鱼:鲥鱼,古称鲋,它体扁而长,腹薄如刀,色白如银,身带银光,形态漂亮,古人又称之"银光鱼",是中国极其名贵的鱼类。鲥鱼广布于中国的东部及南部沿海一带,在海中生活三到四龄,性腺成熟,于每年春天四、五月间,自大海上溯到长江、鄱阳湖、进入赣江,在中游的新干、峡江一带产卵。  
4、店头丝糖:在峡江,店头丝糖是一种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有着600多年历史。店头糖丝细如发丝,松脆滑润,香甜可口,入口即溶,深受当地人们爱慕。  
5、峡江杨梅:峡江杨梅以个大、肉嫩、质甜等特点和绿色无公害品牌惊“艳”四方,远销省内外,受到人们的统一认可。  
十、峡江县著名景点  
(一)玉笥山景区  
座落于峡江县城西南3公里处,面积108平方公里。兀立于赣江东岸,背临峡江,绵延数十里,风光漂亮,气候宜人,是赣中一颗明珠。元代大诗人揭斯在《承天宫记》一文中写道:“天下称名山在大江之西者有三:曰匡庐、曰总领事皂、曰玉笥,而玉笥尤为天下绝境。”玉笥山被中国道教称为三十六洞天中的“第-秀法乐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八郁木福地”。玉笥山原名群玉山,由于北山遍地都是青黄红白黑五色石,故称“群玉”。玉笥山自秦代以来,历为方士、道士修真炼丹之所.成为江西道教名山。相  
传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南巡时,路过此山,忽天降玉笥,遂改称玉笥山。  
玉笥山为道教名山,景区道教文化底蕴深厚,被道教列为第十七洞天——大秀法乐洞天,第八福地——郁木福地,山里最盛时有两宫、两祠、三庵,六宅、九亭、十二台、二十一观、三十六坛和五百道士在此-。现存的云腾飚驭祠为唐玄宗敕建,宋真宗御题匾额。还存有江西省内现存最古老的裸垒隧道式石拱桥和建于明代的环玉阁。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梅福、葛洪、汉武帝、朱熹、黄庭坚、解缙和王阳明等历史人物历代羽客贤士、达官文人皆游过此山,并留下众多诗赋,现存有三百多篇。玉笥山自然生态非常好,森林覆盖率达86%以上,多处保存原始森林,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氧离子六万余个。有覆箱、太白、元阳、送仙等三十二峰,有典型喀斯特意貌、神态毕肖的紫霄石、龟石、温涧石、鹤石、仙人石和泰石,是生态休闲的最佳选地。景区1993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1995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9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介绍: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八月初一、九月十九是玉笥山景区庙会,(最近两三天,需删除)每日都有上万人进山朝拜,场面热闹壮观。  
景区地址:座落于峡江县水边镇  
景区交通:从市青原车站乘客车至峡江县城,从县城乘公交车或出租车经会仙路可达景区。自己开车沿樟吉高速或105国道至峡江县城可达。  
(二)湖洲古建筑群  
湖洲古建筑群(含花门楼、庭院、榜堂、继美堂、古戏台、习氏大宗祠、长乐庵、天府庙、古民居群、习振翎中魁立石、书院)  
湖洲村座落于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水边镇,整个村落95%上都是习姓市民,大概有1000多户人家。以前湖洲村叫花门楼,随后由于历史变迁的缘故,花门楼改为湖洲村。古村内聚集着近600户3000多名习姓村民,保留着众多都属于明清时期建筑。  
习氏大宗祠座落于湖洲村偏东,离沂江岸不远,最早为明代建筑,砖木结构,歇山式,进深60.8米、面阔22.2米,建筑占地面积1349.76平方米。现存建筑实体为清代重修,内建筑为三进,中间一天井,为前厅、中厅和后厅,现状保存较为完整,宗祠功效延续至今。  
文名世第宅,座落于峡江县水边镇湖洲村东南面,包含继美堂、榜堂和门楼,作为一组古建筑群构成文保单位—花门楼。南北向,面阔7.53米,高5.6米,墙体厚0.6米。始建于北宋元丰乙丑(1085)年,初建时为木结构,元皇庆二年(1313)重修并有所扩建,明成化19年(1483)第二次重修,改木结构为砖石结构,品字形双层楼檐,楼檐均为砖雕,门楣上改书“文名世第”四字。  
天府庙座落于习氏大宗祠左边,据考证为湖洲始祖习有毅于宋庆历间任吉州刺史职满归田后修建。现存为清代建筑。砖木结构,歇山式,南北向。面阔8米,进深13.4米,一井二进。右楼阁置一大铁钟,重达千斤。  
长乐庵座落于天府庙左边,是一座清代庵建筑。南北向,砖木结构,歇山式。面阔6.5米、进深13.4米,建筑占地面积87.1平方米,一井二进。  
古戏台座落于湖洲村东面,建于雍正二年(1724),后在原基础上重新修建。古戏台濒临沂溪河,台长为13米、宽为22.7米,占地面约为295.1平方米。为六角六柱亭。  
(三)峡江会议旧址  
峡江县峡江会议旧址座落于峡江县巴邱镇横街100号。旧址建于清末,占地面积6748平方米,建筑面积598平方米,为赣中地区典型民居。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动委员会联席会议(史称“峡江会议”)于1930年十月17—十九日在此召开,是红一方面军九月间二打长沙久攻不克撤围,十月初夺取吉安后移师北上向袁水流域推进途中的重要会议。会议由总前敌委书记、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毛泽东主持。会议讨论了时局、红军行动、土地、资本等问题,通过了《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会议对纠正党内、军内左倾错误思想,胜利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奠定了思想基础。该旧址对于了解和研究革命战争史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起到重要的价值。  
(四)万宝水库  
1959年建成,座落于金江乡庙下村西部,距县城38公里。水质清澈,10里水道逶迤于群山之中湖中木筏、机船往来穿梭,水鸟阵阵。两岸峰峦迭翠,古木参天,杉林成片,间以娟秀竹林、青翠桔林、茶园。库区内动植物种类多,有豹、野鹿、羚羊、穿山甲、鸳鸯、白雀等动物,还有银杏、楠木、猕猴桃、梅等植物。水库南部紫云峰,山势陡峭挺拔,巍峨雄壮,景点多集中于此。  
万宝水库景点  
古藤  
座落于紫云峰由东南往西北第二峰半山腰,盘根错节,爬满大半个山坡,粗者直径14-16厘米。  
上洞  
座落于唐家村西南1公里处,座南朝北,洞高6米,宽6米,深15米,洞壁岩隙水叮咚。  
石笋挑松  
上洞往西40米处,一突兀如笋的巨石块上生长一棵干直枝虬的松树。  
眺崖  
座落于上洞往北偏西300米处,崖壁高50米,宽80米,陡峭如墙,人立崖上,视野开阔,远近山水景致尽收眼底。  
虎头崖  
眺崖东南面1公里处有一巨石与眺崖遥遥相对,从眺崖望去,状似一仰天长啸的虎头。  
棋盘石  
眺崖正北40米处,高30米.宽40米,石面平坦,面积约70平方米.石上传说中的牛、马、狗脚印依稀可辨。  
孔雀开屏  
座落于眺崖南侧,石呈扇面状,酷似孔雀开屏。  
狮子骑龟  
座落于棋盘石西北100米处一崖壁上,有石状如狮子骑龟。  
两盏灯  
狮子骑龟石西面100米处,有两块对称石头,这两块石头夜里发白光,故名。  
紫云寨址  
座落于紫云峰由东南往西北第四峰顶。相传曾有山寨王居此,今可见乱石墙基。  
岩洞壁  
座落于紫云峰西北端,整个山坡为一巨大陡峭岩壁,壁上有5洞,最上2洞相连通。两相通洞左侧一石酷似狐狸窥洞。  
走马巷  
座落于岩洞壁右端,山体陡然错断,岩石裂开,成一巷道,道长12米,宽不足1米.高18米。  
(五)金山生态休闲山庄  
座落于峡江县金江乡,占地350亩,当中水域210亩,林地140亩。山庄是依托水库及附近周围山林构筑构成集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起到浓郁乡村特色的农业生态景区。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了“水里养鱼、水面放鸭、山坡种果、库边种粮、园区观光、山庄度假”的多层次立体开发模式。已有休闲度假、碧湖垂钓、自然观光、采摘果实、娱乐健身、品尝农家风味小吃等特色项目,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养殖。2007年山庄评为三星级农家旅馆,2010年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景区地址座落于峡江县金江乡  
景区交通从市青原车站乘客车至峡江县城,转乘至金江乡的班车可达景区。  
(六)宫门桥  
宫门桥座落于峡江旅游胜地玉笥山三会峰南,福民乡楼屋得村委王家村东1公里处,距县城约13公里。  
始建于宋嘉定九年(1216),因位于“万寿承天宮”宫门前而得名。桥跨山涧水,南北走向,桥长6.3米,宽4.85米,石砌单拱,净跨3米,矢高2米。券拱分11列,每列9块, 采纳长60厘米,宽40厘米花岗岩并列纵砌法砌筑。券拱底面的券石上镌刻“嘉定九年丙子岁仲夏宫门鼎新建造”15个字,字体为楷书,每字约15厘米,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县内唯一有准确纪年的宋代古桥,保存完好。1998年五月列为县第二批文物爱护单位,2000年七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七)天宝水库生态旅游度假村  
天宝水库生态旅游度假村座落于砚溪镇,占地面积约3000亩,当中水域面积约1200亩,四周群山环抱,植被茂密,气候适合,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度假村有餐饮中心、住宿别墅、停车场地、游客迎接招待中心等基础设施和水上娱乐场、垂钓水库、蔬菜采摘园、水果采摘园、森林休闲区、名贵花木观赏区和种养体验区等游乐设施。度假村211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和AAA级乡村旅游点。  
景区地址座落于峡江县砚溪镇  
景区交通从市青原车站乘客车至峡江县城,转乘至砚溪镇的班车可达景区。  
(八)松林桥  
座落于罗田镇新江村委泉井村东南约1公里的松林洲,东傍黄金江,东西走向,残长40.7米,宽5.84米,高2.17米,跨径7.55米。桥由整齐的花岗岩砌筑,最大块的岩石长140厘米,宽50厘米,厚50厘米,体积有0.35立方米。  
桥原长不明,因年久失修,自然风化,人为等因素,致使桥孔之间连接处的桥面已破损。后黄金江改道,造成桥下无水,淤塞过半,桥面多毁,只遗存三拱券保存完整。  
据族谱记载,此桥系明初礼部尚书,大学士金幼孜夫人屠氏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建造。至今已有500余年。  
(九)石洞山景区  
石洞山景区座落于罗田镇西部,距县城17公里,主峰到洞岭海拔500米,峰回阻重,林木交翳。蝉甸江流经峡谷。山中有洞若室,人可直立入内,相传一僧得道当中,驯养二虎为侍者,僧趺化后,虎守墓3年方去。洞外有巨石,可坐数十人。明大学士解缙滞留此地40余日,仿白鹿洞故事,拟建书院,惜志未酬。后有李中1476-y1542,都察院副御史)率弟子在此讲学。在蝉甸江水出山处,有一峰,龟蚜回忆,人称孝子石。江南岸有天然石龛,名观音岩,仰瞰江上,最为奇绝。江边雷公潭,潭水清澈,声闻里许。  
(十)习振翎故居  
习振翎故居坐落水边镇湖洲村,现地址为湖洲村89号。故居为砖木结构,坐北向南,风火墙高8.6米,建筑面积为118.5平方米。  
习振翎(1757-1818)水边镇湖洲村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举人,四十九年甲辰(1784)科进士。钦点工部主事,后升都水司员外郎、创造府郎中、云南开化府、东川府、徐州府、苏州府知府。后升福建汀州、漳州、龙岩三地兵备道、山西按察使、山西布政史。无论在何职上,习振翎均能以忠君爱国为根本,鞠躬尽瘁,一直心力交瘁请辞。著有《公余集》。  
(十一)习氏大宗祠  
习氏大宗祠座落于水边镇湖洲村偏东,始建于北宋元丰乙丑年(1085),由该村第三世祖习仁德所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抬梁与穿斗相结合,小青瓦压面,马头山墙,占地面积1475平方米,建筑面积1106平方米。现建筑为清代遗存。  
整体建筑呈长方形,面阔24.15米,进深58.54米。由前院、门廊、门厅、前天井及左右厢廊、正厅、后堂组成。习氏大宗祠建筑规模较大,装饰雕刻精美,内曾保存纪昀题写的“天府呈オ”金漆凸雕匾额。主体建筑保存完好。  
(十二)两眼桥  
座落于巴邱镇洲上村委蛟岑村西南300米处,东西走向,原桥为四墩三孔,均为麻石砌筑,长39.6米,宽3.6米,中孔略高为6米,跨径9.7米,左右两孔略低为3.5米,跨径7.2米。  
桥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李师白(今戈坪乡芳洲村人)修建,原桥为两眼,后桥坍塌,重修时缩小桥拱跨径改为三孔,但桥名沿称“两眼桥”。历经300余年,保存完整。  
1984年七月列为峡江县文物爱护单位。  
(十三)福惠桥  
福惠桥座落于水边镇沂溪村委,原桥长24米,宽2米,四墩三孔,水中两墩嵌铁蟾蜍各一只,原桥面铺设木板,两旁有木栏杆,20世纪60年代末均朽,后改为水泥铺筑,桥长52米,宽4米,高5.5米。  
桥为清雍正三年(1725)曾志锐(今水边镇沂溪村人)所建,邑贡生邹轼有《福惠桥记》,远处望去,似一条绸带,飘在河的上空,虽历经200余年,仍保存完好。1984年七月列为峡江县第一批文物爱护单位。  
(十四)金坊宰辅第  
宰辅第座落于砚溪镇金坊村委金坊村,始建于清,为纪念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土曾樱而建。砖石结构,三门式,门楣上题有“宰辅第”三字,柱上刻有楹联“金门诏累颁既膺尚书又膺宰辅,坊表垂万世言在大学行在省身”,“由东鲁徒南丰分流三派,两乡贤双里学同萃一门”。牌楼宽19米,高6.02米,进深57厘米,门高2.5米,宽1.23米,南北向。  
2002年三月列为峡江县第二批文物爱护单位。  
(十五)沂溪承恩堂  
沂溪承恩堂座落于水边镇沂溪村内。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面积692平方米,前为广场,大门前立镌“圣恩”旗杆石。三间三楼式大门,青瓦白灰抹面,门ロ立扁鼓石一对。内通过天井和院廊入正厅,厅为两进井,广五间,亚字形红石柱镌刻楷、隶篆体楹联,柱坊间以狮子绣球为承托,雕工精美。厅内上悬“承恩堂”黑底金字匾,为清道光年间遗物,保存完好。  
1984年七月列为峡江县第一批文物爱护单位。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