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拼音:píxiū)别称“辟邪、天禄”,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狠的瑞兽。
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传说貔貅除了开运、辟邪的功效以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效果。中国传统有装饰“貔貅”的习俗,貔貅寓意丰富,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古时候人们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
神话传说貔貅,又名天禄、辟邪、百解,共四个名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
貔貅凶狠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挠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古时候人们也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传说貔貅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这个典故传开来之后,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许多中国人佩戴貔貅的玉制品正所以典故。
一、貔貅的传说
1、姜子牙行军
貔貅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招财神兽,生活在距今约三百万年前,传说是龙的第九个儿子,麒麟的兄弟。它的典型形象为龙头、狮身、鹿耳、凤尾、羊角、虎爪。并有四十九种化身。
据史料记载,商末年时,姜子牙伐纣,有一次在行军途中遇见一只貔貅,姜子牙晓得它是凶狠的神物,就用师傅教给他的咒语将它收服,带着它打许多胜仗。随后武王十分高兴,就封貔貅一个官,官号为“云”,明间称呼其“云豹”,传说是九天娘娘的坐骑的。
姜子牙发觉貔貅每日吃许多的食物,但从来都不大小便,它唯一的排泄方法是从皮毛中分泌出来,而且汗液奇香无比,远处的动物闻到香味后自动跑来争食,反被它吃掉。后因貔貅只吃不拉,只进不出,便将它作聚财的神兽加以贡奉。
2、萧统救民
关于貔貅的另一个记载,是座落于广东省南雄市的三影塔,北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广东省仅有的有绝对年份可考的北宋早期砖塔。该塔为九层楼阁砖塔,平面六角形,高50米,全塔共挂有48个铜钟,塔檐上檐脊的端部各蹲着一只酱红色的貔貅。此塔上貔貅的来历,要追溯到南朝了。
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隐居在绍兴那里读书,有一年,始兴、南雄一带流行瘟疫,死了许多人,据说仅仅有用貔貅角磨水喝才可以治愈。萧统为了给百姓治病,从始兴到南雄去追捕一只貔貅,直到在三影塔下才将貔貅抓住。百姓得以治愈,而萧统却劳苦过度身亡,后人为纪念萧统,同时也为了寄予祛灾托福的心愿,建塔时就将貔貅放在塔的檐脊。
二、貔貅的寓意
在中国古代,貔貅在皇宫里有三个正式的称谓:汉武帝刘邦曾命名貔貅为“帝宝”,因貔貅是皇室专用之物,常将它摆放在王陵门口,书房、内务库,开国昌运侵其龙脉,非通常官员及百姓所能使用;随后貔貅又名“天禄”,即天赐福禄之意;又因貔貅专吃多种猛兽邪灵,故又名“避邪”。
在东南亚地区,人们更相信貔貅有镇宅的效果。当地的台风会给人们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人们只能祈求神灵的庇护,而貔貅,是龙的九子中最威猛的一个,而且貔貅从不主动攻击,而是坐等猎手上门,人们感觉它非常稳,就将它贡奉在万堂之中,作镇宅之用。貔貅只进不出,可用来驱邪、挡煞、镇宅,相传貔貅非常爱慕金银财宝的滋味,常咬回金银财宝来讨主人的欢心,因而貔貅神兽有旺财的功用,是个守财的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