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会昌县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23 16:03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会昌县地理位置概述  
会昌县,隶属江西赣州市。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南靠广东,为赣粤闽“三省通衢”。全县国土面积272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269个村(居)委会。会昌是客家人集中聚居县。95%以上人口均为客家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十一月一日零时,会昌县常住人口为451513人。会昌县古称九州镇,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县,会昌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中国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中国第二批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江西省商品粮基地县。矿藏有锡、岩盐、萤石、石灰石、稀土等。特产有会昌米粉、会昌酱干等。境内有323国道、206国道、赣龙铁路、成厦高速、济广高速穿过。会昌县是革命老区,存有会(昌)、寻(乌)、安(远)中央县委旧址、中共粤赣省委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名胜古迹有汉仙岩摩崖石刻、羊角古城堡、会昌山森林公园、汉仙温泉等。  
二、会昌县文化  
乡村文化活动由乡镇文化站组织、指导。每逢节日喜庆,乡文化站都会组织多种文化娱乐活动。在乡村,一批优秀民间艺术得到弘扬。各地民间灯彩(龙灯、马灯、狮灯、香火龙等)、民间舞蹈(花鼓)、民间演艺(木偶戏、帐子戏等)、民间剧团等活跃在民间,以其淳朴的乡情、热烈的气氛、吉祥的祝愿、生动的故事感染着万千群众。会昌为客家人聚居县。千百年来,客家人勤劳、勇敢、敦厚、朴实之风,代代相传,其独特的风情民俗,大多得到保存沿袭。改革开放后,大批青壮年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区和全国各大中城市,或务工、或经商,并在异地他乡的生产生活中感受文明新风。  
2018年,会昌县文艺创作获市级以上奖项15个,当中国家级1个、市级14个。年末全县拥有各种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1处。年末全县拥有有线电视用户4.08万户。  
三、会昌踩鼓(第四批省级)  
会昌踩鼓(俗称脚鼓)是典型的道教音乐,其特色是演奏时手脚并用,用脚操纵鼓的声音、节奏、轻重,以表现道教音乐的神秘色彩。  
演奏者把脚放在鼓面侧边,手拿鼓槌开始演奏,通过手脚配合表现节奏、轻重、音色等艺术特色。脚抬起,右手鼓槌敲鼓为“咚”,脚放在鼓面上,左手鼓槌敲鼓为“沽”,脚沿着鼓面中心游动,鼓槌轮敲鼓则是“长沽”。节奏类型多样化,如(备注:省略号是指延长、渐强、渐弱符号):  
沽沽|沽咚|沽沽|沽咚║  
沽咚|沽咚|沽咚|沽O║  
沽…咚║  
咚咚咚|沽O║  
咚咚咚咚|沽……║  
会昌踩鼓有一套基本固定的程式,依次为:申文、敬坛、呈祠、莲灯、超度(施法)、咒水、请神。踩鼓演奏技法主要有:“三火爆”、“三大挑”、“一小挑”等。牌工有《文公走索》、《雪花飘》、《画眉跳架》、《王婆骂鸡》、《枫叶声》、《四门子》、《千秋岁》、《玉芙蓉》、《赣州歌》、《四季板》、《九腔》等。  
会昌踩鼓表演是民俗文化中的艺术奇葩,在民间深受群众的爱好,在丰富文化艺术形式和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中发挥了重要效果。  
四、会昌赖公庙会(第四批省级)  
会昌县翠竹祠赖公(俗称“显应公”)庙会(俗称“菩萨出街”)是一项流传延续500余年的民俗活动。  
赖公(显应公)在会昌民间流传甚广,始于明代成化年间。据旧志记载:“金保舍人,名垒,邑庠生。赖神祠之建始于垒。”明正德年间,因南赣巡抚王阳明在会昌翠竹祠(即赖神祠)祈雨应验,从此名声大振。清咸丰年间,赖神又被拥戴为成功抵御太平天1队入侵会昌的神明。同治年间,会昌士民奏请禀报朝廷给赖神赐封。同治三年(1863年)十二月,穆宗皇帝御批:以神灵助顺,加江西会昌县赖公祠封号,曰:“显应”。从此,赖公又称“显应公”,成为赣闽粤边际地区享有盛誉的地方神袛。  
明清以来,会昌城乡每年农历七月初六定为庆祝赖公诞辰,举行隆重的庙会活动,时间四天(农历七月初五至初八)。庙会以祭祀娱神为主题,活动内容主要有:祭神祈福、游神、娱神活动、品尝客家小吃等。  
会昌县翠竹祠赖公庙会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广泛,参加活动的人数众多,满足了人们的宗教需求。在历代统治阶级和地方1、士绅的推动下,通过庙会活动来整合和凝结不同的社会群体,以构成美满的社会秩序,为当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历史参考,起到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庙会娱神活动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过火链、烧花架、起马脚等,民俗活动如祈福、谢福、打醮、祭祀祈愿、开五行、游神(菩萨出街)等都起到很高的民俗传承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翠竹祠的主要作品,如菩萨、游神轿子、灵刀、道教法器、经书等,都起到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五、赣南客家匾额习俗(第四批国家级)  
会昌匾额源于传统的祠堂建筑。祠堂内祖先牌位、某某堂号和祠堂内悬挂的功名匾、寿匾等匾额。自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县以来,会昌县就有悬挂匾额的习俗。会昌匾额凝结了深厚的客家文化,起到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寓意深邃、效果独特等鲜亮的特点,体现了会昌客家民俗追根寻源、崇文重教、踊跃入世的文化特质。  
会昌匾额起到很强的民俗性,从规制到仪式都有一套独特的程序。在祠堂内挂匾额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如《会昌县萧氏宗祠治理章程》规定,在萧氏宗祠挂匾,需要符合条件,由本人须向宗祠理事会提出申请,理事会审核后,由理事会定制匾额(经费由申请者负责)。  
会昌匾额挂匾需要按照既定的民俗仪式进行,主要有:申请、定匾、择吉日良辰、游匾、祭匾、揭匾、挂匾、办酒席等程序。  
在会昌,民间宗祠挂匾的习俗一直沿袭传承下来。相当多乡村祠堂至今仍保存了一部分明清、民国时期乃至当代的堂匾,悬挂在各个姓氏的宗祠内。这些匾额得到民间百姓的普遍认同,因而正在会昌民间逐一恢复、沿袭与延续。会昌额匾起到重要文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当代乡村文化等研究价值,导致了一批专家学者的兴趣和关注。  
六、会昌县丧葬习俗  
1、建国前,县人“重死轻生,厚葬薄养”,对葬礼极为重视,致有“生时不孝顺,死后哄鬼神”之谚。未成年者及非正常死亡者方可草草掩埋。人死在外,不得抬入家门,一切从简。老人去世,葬礼繁褥。  
2、小殓  
男死称“寿终正寝”,女死称“寿终内寝”。临终时移体至厅堂,咽气后由亲属为逝者穿寿衣。寿衣逢单数,衣上口袋要撕去,以免有碍后代。外裹“抖尸被”、“盖面被”。入棺暂不加盖,称“小殓”。报丧孝男孝女跪请家族长辈主持丧事。请阴阳先生择定大殓成服扶枢还山吉期,然后印发“讣闻”,派人遍告亲友。如丧母,须及时向“外家”报丧。接讣告者须给报丧人吃红蛋。  
3、大殓、成服  
由“八仙”(抬柩者)给逝者盖棺,钉棺,称“大殓”。“母死怕外家,父死怕叔伯”。母死,大殓前必先让外家过目。外家对逝者的寿衣殓具,常诸般挑剔,如系暴死,更常寻衅闹事,甚至导致诉讼,闹得丧属倾家荡产。大殓后移柩大门外,上铺红毡,但不得着地。“八仙”在灵掌前给孝子孝孙披麻戴孝,叫“成服”。丧属须反穿衣着,孝子腰围稻草绳,手持“孝杖棒”(父死用竹,母死用桐)。  
4、安灵、堂奠  
厅中设灵堂,由孝子当天跪写灵牌。亲友吊唁,须携“奠仪”、(用白纸包)、挽联、香烛、冥镪等物。孝子孝孙跪地号哭谢吊,无人搀扶不得起身。堂奠又叫“家堂祭”。吹班在下厅奏哀乐,孝男、宗族、戚族、外家、生前友好等顺序随礼生唱赞进行祭奠,丧属在孝幔内跪谢。除家祭外,富裕人家还有于扶柩还山途中举办祭奠,叫“拦路祭”。超度请僧人、道士为死者念经诵咒,行“烧官钱”、“沐浴”等仪式以超度亡魂,俗称“做半夜光”。有钱人家则夜以继日请僧道做法事,称“做斋”,有的长达七日七夜。  
5、出柩  
出柩前,棺木上矗纸扎白鹤、仙童,取“驾鹤归仙”之意。抬棺木杠称“龙杠”,绳称“龙索”。“八仙”抬棺起柩后,孝子孝孙沿棺号哭,亲戚世友擎竹幛列队送柩。至村外,由僧道诵经咒,“八仙”引孝子捧灵牌沿棺做法事。行别棺仪式后,送柩者即可归家。由僧道、鼓吹引孝子由别过路的人家祠安置灵牌。安葬毕,备盛宴谢“八仙”,每肴必双碗。旧时“八仙”多为义务性劳动,不取酬劳。近年始有发给工资。旧时富豪之家,为挑选坟山或等待吉日,常停柩在家几年不葬,今无此俗。做七葬后,以死亡日始,每逢七日,丧属备香烛至坟前哭奠。四十九日为“满七”,须在坟前烧化冥镪及纸扎冥具。明、清时,孝男百日内不得剃头,民国时改为四十九日。今已无此忌。  
6、检骨改葬  
安葬后八至十年,需要挖出遗骨,安置特制陶器(俗称“金罂”)内重葬。再筑永久性坟墓(非正常死亡者除外)。此俗原为客家人丧葬一大特点,称“二次葬”。起由于祖先南迁时背负祖宗遗骸随行,积久成习。后己失去原故意义,反因寻觅风水宝地,辗转改葬;亦有寄在陡崖下,等待“宝地”,久而不葬的,实为一种陋俗。  
七、名人  
陈士法:原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  
赖声川:台湾舞台剧导演,艺文工作者,表演工作坊总监。  
八、会昌县饮食习俗  
1、凉拌豆干:会昌有酱干之乡的美称。会昌豆干由大豆和天然香料加工精制而成,风味独特。豆干柔韧Q弹、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2、牛腩炒粉:会昌有“中国米粉之乡”的美称,中国米粉在江西江西米粉出会昌,会昌米粉制作已有上千年历史。口感爽滑柔韧,富有弹性,极富嚼劲。  
3、酸水:这可是会昌的一绝,这是用在老坛子里浸泡大菜已经发酸的水,和萝卜、芋子、菜头共同煮成的,滋味酸酸的,闻起来酸,吃起来香。  
4、青椒炒蛋皮:蛋皮薄如蝉翼,软绵平滑,匹配辣辣的青椒,是一道很下饭的菜。  
5、凉拌香芋丝:香芋丝油炸过,拌上香菜、芝麻油和红椒,酥脆爽口,色香味俱全。  
九、会昌县著名景点  
(一)汉仙岩  
汉仙岩座落于会昌县筠门岭境内,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赣南最典型的丹霞地貌。相传这里是“八仙”之一的汉钟离-成仙的地方,所以景区内除了千奇百怪的丹霞石景,还能看到一些和八仙文化相关的景观,通过雕塑了解相关传说故事。  
景区内游玩以步行为主,山中几处较为难走的关隘,有点探险的感觉。过两块大石头合在共同的合掌门,便正式开始了汉仙岩的游览。这个门非常窄,仅容一个人小心翼翼的爬行。后面是一块天井似的空地,石壁上有相当多题刻,最引起注意的是文天祥题的“天子万年”。后面的游程中,鹞子翻身最为危险,而走过一线天就是一处垭口,左边是通往山顶的路。山上有一座庙宇,据说烧香许愿很灵。  
属省级风景区,会昌汉仙岩座落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因相传八仙之一汉钟离在此得道成仙而得名,这里奇山异石,风景千姿百态,秀中蕴奇,置身其间举目所见,皆为奇景,共有36景,因景中有景,景景有传说,诸如大象出山,僧帽石、石笋峰、鹰蹲石、狮石、龟石、虎头石、猴子望月、石龙升天……这些景点均自然天成,状比人态,禽兽万物,栩栩如生,令人遐想联翩。  
景区中诸多绝壁险峰,直插云天,危岩突兀,翘首仰望,似摇欲坠,心胆齐颤,一线天如刀切一缝,窄、深、险、幽。汉仙岩的各个景点,兼具险、奇、秀、美特色。  
地址:赣州市会昌县筠门岭境内  
(二)羊角水堡  
座落于江西省东南部的会昌县筠门岭镇(距县城56公里,东毗福建,南临广东,扼闽粤赣三省咽喉,为交通要冲)羊角堡村。该村距筠门岭10多公里,处湘水上游,紧邻省级风景名胜汉仙岩。羊角水城堡,汉仙岩脚下的湘江绕城堡而过,宛若一只羊角,城堡则依着羊角水而筑。这是赣南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村落,它独特的地理位置,由于扼湘江守会昌,自古以来便是兵家重地。  
江西南部与粤、闽边界线上有数百条大大小小的道路彼此相通,延伸着客家人迁徙的脚步。赣南客家古村(镇)甚多,其历史成因诸多,大多数古村(镇)因道路处于关隘或要汇之处而构成,部分由于军事、商业、围屋原因构成。  
府志载:“会昌羊角水,扼闽广之冲,为南赣咽喉重地”,作为江西东南通往闽粤的水陆交通要道——羊角村,很早就有依寨屯兵据守的兵营。明成化年间,在羊角城堡建提备所,屯兵百人,作为通常的防守和暸望。每当遇有大队“流寇”来到时,官兵只能紧闭城堡以自守。羊角城堡邻近有村民千户,自成化年间至嘉靖初期,村寨差不多每年都要被“流贼”掠劫一次以上。这种掠劫、骚扰和破坏性,给当地带来灾难和惶恐不安。为了寻觅安全住所,躲避战乱,一些人迁徙外乡。而当地大姓望族与富绅地主则期望利用羊角城堡的地理险峻,把城堡扩大,让整个羊角村的市民都住到城堡里去,实行兵民一起防御。于是,嘉靖二十年,他们一致推举当地的绅士周廷试为代表,专程到赣州府拜见南赣巡抚虞守愚,哭诉其求。虞守愚亲往羊角村考察后,耳闻目睹当地驻军和民众的强烈要求,深为感动,于是上奏朝廷,很快得到批准。  
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在南赣巡抚虞守愚、兵备副使薜甲和会昌守备等官员的详细组织下,开始实施筑城工程。羊角村的附近周围民众对修筑城堡赋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仅用短短的近两年时间,一座“周三千尺,高三丈,辟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的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城堡在闽粤赣边陲要津之地拔地而起。  
据明代欧阳德《羊角堡城记》记载:整座城堡约占地7.4万平方米,城墙辟有防御和进攻用的垛口564个,城堡内街坊巷陌纵横交织,卵石铺成的大街小巷四通八达,曲径通幽。明清两朝,羊角城堡内先后有兵署、卫衙、公馆、宗祠、码头、圩市等诸多公共地方,堡内军民、商贾杂处,因位于水陆交通之要道,在城堡东侧辟有羊角圩,过往的货船、客商、骡马、挑夫等川流不息,热闹非凡。羊角城堡成为闽粤赣客家地区一座集防御、治安、商贸、宗族、民居等融为一体的典型乡村城堡。  
清顺治年(1648)戊子兵变,年底羊角堡被攻破,垛口炮台尽皆颓塌,守备营署也被毁,把总靳养蒙战死。康熙4年守备杜应元主持重修。  
古城堡虽经历了400多年沧桑,几毁重建,至今仍可从遗址中见到当年的规模。  
现在,城堡村市民有1000多人,大多为周姓,据传是周亚夫的后裔。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周氏宗祠,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进深29.8米,宽17米,占地面积506.6平方米,红石制成的门框,上下厅布局建筑,门外檐梁正中竖立双柱斗拱,内部装修有藻井、轩棚、倒板及缕雕精美的木拱、雀替等,整座建筑美观庄重。  
(三)盘古山  
佛教胜地——盘古山,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盘古山”这个地方,盘古文化广为流传。典籍上具体记载“盘古山”的有北宋的罗苹《路史·前记一》。书上写道:“今赣之会昌有盘古山,本盘固名,其湘乡有盘古保,而雩都有盘古祠,盘古之谓也。”民国之前,会昌行政区划为劝乡、湘乡、浮乡、化乡、承乡等五乡。湘乡管辖县城以南地区,盘古保是当中的一部分,座落于当今的筠门岭镇盘古村。类似名称的还有盘古村、盘古隘、盘古嶂等。会昌盘古山座落于筠门岭镇南7公里处的民范村。自古就有著名的盘古十景,曾经游历过盘古山的历史名人不可计数,留下了很多诗歌和文章,充实了盘古山的文化底蕴。宋代山上建有浮屠宫,现存眉林寺,寺内有《盘古寨门碑记》等石碑9块,当中5块为清康熙年间的。另据会昌县旧志记载,筠门岭镇有盘古山眉林寺,为会昌名寺。南宋进士曾作《盘古山记》一文云:“其出盘纡,崚峥”,“本盘固,固讹为古耳。”清代朱微曾作《盘古山》。盘古山四壁陡峭,东临湘水,奇峰突起,独冠群山。山顶布满苍松翠竹,居中坡度较平缓,形似一个周长5公里、直径1.5公里的大圆盘。山顶可攀援处都筑有牢固的山寨,唯西南有一条凿石磴道盘岩壁而上,人称“自古盘山一条路”。  
山门  
这是入山的山门,是一道牌坊式的,明清时期的石山门,高5.4米,宽4.6米,仿宫殿式石檐,精工雕刻,中门石额横刻“盘古山”三个大字,上下雕刻八仙,双龙戏珠等图案,解释它与八仙有不解之缘。这道石门是会昌县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登高观日  
盘山四周都是陡崖峭壁,东临湘水,挺拔高雄,可谓“独冠群山”。每日早上起来,从山顶观看日出,在云海中能够看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景象十分壮观。游客如有兴趣,能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一番。  
夫妻银杏  
这是一棵雌雄同株古银杏,当地人称白果树。白果树又叫公孙树,意思是公公种树,孙子才可以享受果实。在科学界又有活化石之称,至今这种古树比少的见。据说这棵白果树栽种于唐朝,已经有一千三四百岁高龄。民间传说何仙姑与古佛斗法,拔下头上的银针去刺古佛,古佛抢过银针,往盘山一扔,落地生根,变成了一棵银杏树。  
眉林寺  
眉林寺始建于明嘉靖壬午年(1522),当时全寺有36院,共计300多间房子,僧尼300多人,是会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所佛教寺院。寺庙内现在仍存有《盘山寨门碑记》等多方,因为风雨剥蚀以及人为原因,字迹已经含糊不清。现在仍存的两进三开间,应是近代建筑。平常香客不多,但是每逢庙会,游客、香客不下千人。  
仙人井  
传说井中泉水与湘水相通,湘水清则井水清,湘水浊则井水浊。  
双乳峰  
形象逼真,极像少妇圆鼓鼓的双乳。当地人称“奶头山”。  
红军英勇就义遗址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22师64团2营6连在盘古山与-军队军殊死搏斗,最终弹尽粮绝,红军人誓不投降,集体跳崖,英勇就义。假如有人将这段史料整理改编出来,肯定十分精彩。狼牙山有五壮士,而盘古山却有数百壮士,其悲壮惨烈的场面,我们可想而知。  
(四)文武坝红四军军部旧址  
文武坝红四军军部旧址座落于会昌县文武坝镇东街11号,年代为1930年,2018年三月,发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红四军军部旧址(大成殿)始建于北宋晚期宋贞年间(1102-1106),至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县令张琯倡议重建,历三年始成。乾道九年(1173年),知赣州府军州洪迈在《赣州会昌重建学记》一文中记述:重建县学之事,由县令张琯深倡其始;继任县令沈玲臣实终之。重建后,其规模还旧贯今、百楹翼如、魁伉阔阔。  
直到元代至正中(约1353年),县学被大火烧毁。知县常方壶重建,改为州学,明洪武元年(1368年)裁州复县,复称县学。明洪武戊申,知县张桂徒于东北隅,壬申火。永乐癸未,知县王文孜重建;成化壬辰知县梁潜购千户白琼故宅,易城隍庙地、扩而新之。明万历四十三年(1625年),知县冒梦龄重新修建,门始南向、中为先师庙、东西为庑,前为庙门、右为启圣祠、左为乡贤门;庙后为明伦堂、左右为进德育才斋,后为敬一亭、尊经阁,阁左为教谕厅、为讲堂、为祭器库;阁右为训导厅、为馔宅,两翼为疑业舍,庙门左右为儒学门。天启甲子,知县梁弘建改东向。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庚寅,知县王洵,在全县士民的要求和支持下,从废墟中重建县学署,鸠工兴建先师庙,两庑及仪门、左右为名宦、乡贤两祠,前为棂星门,仍改南向;整座学宫圣殿岿然,桥、池、门庑一如昔制,左为明伦堂,后为尊经阁、名宦、斋祠、庖库第兴创;至此,会昌学暑自宋以来,屡经损毁、重修、扩建,建成相对完备、规划宏恢的县级学暑。  
1930年四月十七日,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第三纵队和军部,首次来到会昌,驻在“孔圣殿”内,时间一个多星期。毛泽东在这里住的时间虽短,活动的内容却很重要,他在这里接见过盘古山矿工和清溪农民代表三百余人;接见了寻乌红五十团新编第二营指挥员和安远二十三纵队的指战员。四月二十日,在孔圣殿门口召开了斗争土豪的群众大会,毛泽东对群众作了重要讲话。  
(五)留守苏区中央机关旧址  
留守苏区中央机关旧址群(含留守苏区中央总供给部旧址、留守苏区中央国家银行旧址、留守苏区中央运输连旧址、留守苏区红军供销合作社旧址、留守苏区中央兵工厂旧址、留守苏区中央军区政治部旧址、留守苏区政治保卫局旧址),2018年三月,发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留守苏区中央机关旧址群座落于会昌县白鹅乡梓坑村,旧址为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土或砖木结构,建于清末、民国时期,各旧址间相距2公里范围内。整个旧址群,建筑面积约为2300平方米。旧址内留有苏区标语,由总供给部、中央国家银行、运输连、供销合作社、兵工厂、政治部、政治保卫局等旧址组成。1934年十月十三日,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在瑞金宣布成立,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陈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  
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1934年十月二十二日在于都宽田成立)的主要任务是领导留守苏区的党、政、军工作,掩护主力红军和中央机关安全转移,保持游击战争,打击进犯苏区的敌人。白鹅梓杭村方圆约5公里,与于都黄龙相邻,距井塘村仅20余华里,水陆交通便利,加上白鹅的革命群众基础好(1931年十月,白鹅建立了区革命委员会),又位于深山密林环抱,较为隐蔽和安全,客观上为部分留守中央机关驻扎于此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1934年十月,中央苏区主力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漫持久征。历史清楚地记载,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转移后,为了配合主力红--移,爱护根据地军民,一大批苏区干部和红军战士继续留守在赣南,领导根据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为了保存实力,1934年十二月四日(农历十月二十八日),在时任中央政府副主席项英的率领下,苏区中央政府从瑞金迁到了梓坑村的一个小山窝里,将中央政府的各项工作保持到1935年二月十八日(农历一月十五日),并与仅一山之隔的黄麟乡井塘村里的党中央分局和军区遥相呼应。  
(六)会昌护生寺  
会昌护生寺,原名护生庵,座落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5华里,地形平整,汽车可直达寺前。  
护生寺,始建于明朝(1368年),开山始祖为成与和尚。据说成与和尚出家前是个福建木材商人,有一次,他的木排泊在林岗坝湘江河上等水,晚上听见岸上有鸡鸣狗吠之声,似有人村,而白天并没有发觉村舍,岸上是一片荒地、沙滩,荆棘丛生。一连几个晚上都是这样,商人甚感奇怪,于是上岸认真察看,发觉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后山连绵起伏延伸而来,临水而止;河滩两侧,山峰突起,如钟似鼓,分明是左右护卫;宽阔澄碧的湘江河,宛如长龙蜿蜒而过;前山岗峦簇拥,中案朝拱。相传,每逢春夏大雨之际,水涨沙滩高,从不会被大水所冲淹。他想如能在此建寺庵诵经,真是自我的造化,也是一方百姓的福德因缘。于是商人向菩萨祈祷,这次若能一帆风顺则捐资建寺庵,并出家侍佛。几天后,木排顺风顺水,直达南昌,并高价出售,令他惊喜的是,木排卖掉一层,又从水中浮起一层,因而大赚一笔,回到林岗坝,马上兴建寺庵,取名护生庵,乃祈求菩萨爱护众生之意。  
清朝顺治年间,当代高僧玉琳国师的嗣法门徒闲谷大师应会昌知县的邀请,来寺驻锡-,并修茸扩建。寺庙座西朝东,砖木结构,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祖师殿、地藏殿、钟鼓楼、僧寮等大小殿堂80余间,占地面积约8亩并有谷田20多亩,放生鱼塘4口,建筑精致,规模宏大,寺产丰饶,在本县实属罕见。  
“文革”期间,古寺也难逃浩劫,寺内菩萨被毁,香火断绝,寺院荒凉,成为县农场和良种场的用地及用房。古寺经历劫难后,1988年,因某单位兴建办公楼,把这一所千年古寺毁于一旦,只留下比比皆是的石墩、石门、石窗,向人们默默地展示古寺的兴衰。  
1977年,经省、县主管部门的批准,古寺成为合法的佛教活动地方,由释继法法师出任住持至今。  
(七)西岩广缘寺  
西岩广缘寺,座落于会昌县城南48公里处。奇峰异石拔地而起,碧水环流,山环水绕之间,一座巨岩宏伟巍巍,酷似罗汉,巨首端然,双肩宽厚,面南跏跌而坐,脐间内收成一大岩洞,洞宽四千余平方米。洞内寺院便是广缘寺。寺院远处,左有云蒸霞蔚的紫云峰,右有雁展如屏的凤凰顶。近处,奇峰叠翠,异石形奇,狮虎龟蛇,钟鼓烛笋,鬼斧神工,形神毕备。  
早在一千多年前,便有引者在两岩结庐修道。明朝末年,眉山尧和尚卓锡西岩,始建寺院,云集僧众百余。在后山峰顶修建观音殿,共七十余名比丘尼清修。至今墙基犹在,断碑尚存。  
广缘寺历经几百年风雨,累遭劫难,法师来时,已荒废多年,瓦砾遍地,荒草没膝,仅剩一殿,墙裂柱斜。法师住破房,睡稻草,缺油少盐,时有断粮。因为经济落后,当地群众对出家人不理解,见到法师常指指点点。法师不畏艰苦,开石担土,种菜,种五谷杂粮,农禅并重,解决给养。法师还普施法雨,连年举行学习班,打佛七,随缘随机方便开示,给敬老院老人诊病施药,施钱施物,劝导念佛。  
常引法师当时来到广缘寺,详察山寺,细观四方,不由赞美:好个灵山胜景,洞天福地。当下发愿,立定脚跟,西岩修行,重兴山寺,终死一生。常引法师插草唱缘,十方募化,殚心竭虑,重建寺院。  
1997年,常引法师修建简易僧寮房、客堂、斋堂、闭关房。2002年,大雄宝殿竣工。现在,常引法师还在筹备修建钟鼓楼、天王殿、祖师殿、念佛堂、老人进修院和后山观音殿等殿堂。  
常引法师精勤修持,声名远播,当地信众日增,广东省各市县、香港特区,海外加拿大等地的信众也慕名而来,纷纷皈投、依止、信受、护法。16年来,常引法师为法忘躯,终不负当年的誓愿。  
现在,常引法师担任江西省会昌县西岩广缘寺住持、云南省鸡足山牟尼庵住持。  
(八)会昌山  
省级森林公园。它坐落在会昌城外贡水北岸,绵水与湘水在其脚下汇集。距瑞金约45千米。是休闲型风景名胜区,也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  
会昌山,平地拔起,一山雄立,岩幽林深,风景奇秀,由毛泽东的词《清平乐·会昌》而得名,更是因毛泽东这首光辉词章的发表而驰名中外。  
会昌山原名明山、南山、岚山,俗称岚山岭。座落在会昌县城西、贡江北岸,与老城区仅一水相隔,是会昌县城西北隅的天然屏障。海拔400.1米,周围30公里,满山绿树,郁郁葱葱,是江西省级森林公园。这里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风光明丽,鸟语花香,自古就是人们避暑休闲的游览胜地,历代文人骚客留下许多题咏:“万里碧云净天宇,千山木叶堕霜红”;“回忆茫茫意无限,高歌一曲夕阳风”;“崎岖上山颠,蜿蜒入天半”;“塔影倒清影,汇流奔白练”。  
这里气候宜人,风光明丽,鸟语花香,主要植物有松树、枫树、杉树、竹子。会昌山自古就是人们避暑休闲的游览胜地,历代文人骚客留下许多题咏:“万里碧云净天宇,千山木叶堕霜红”;“回忆茫茫意无限,高歌一曲夕阳风”;“崎岖上山颠,蜿蜒入天半”;“塔影倒清影,汇流奔白练”。1927年八月三十日凌晨,南昌八共同义部队南下与-军队在此展开激战,-、-、叶挺、-、贺龙、陈赓等多位元勋参加了战斗,这是南昌起义军南下途中一次大捷,在0军事史占有重要的地位,会昌山由此被称为“军旗飘扬的地方”。山上战壕、防空洞等遗址尚存。半山寺始建时间无考,重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当时香火十分旺盛。1932年七月,红军第三十五军后方医院迁到该寺,粤赣军区成立后改名为粤赣军区医院。医院先后治愈伤病员数千人,为保卫中央苏区作出了奉献。毛泽东、-等都曾来此看望过伤病员。医院旧址保存完好,已复原陈列。1934年七月二十三日,毛泽东登上此山并写下了闻名中外的《清平乐·会昌》,当中“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被誉为绝唱,表达了词人豪迈的革命精神,岚山岭也从此改名为会昌山并闻名。半山腰是为一块地势平缓的宽阔地,住有农家,种植着大片柑橘。现在建有旅游公路、游步道、电视塔、诗词碑、革命烈士塔和休闲健身设施等。站立山巅,举目四望,会昌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引颈高歌“风景这边独好”。  
(九)龙光宝塔  
龙光宝塔座落于会昌县城的西北方向约2公里,位属辛方,其星象座落于二十八宿的奎宿与娄宿之间,位于贡江的左岸,坐落在贡江边一座以中生代紫色页岩为基岩的小山岭上,是一座以关拦水口功效为主,同时具备文峰功效的“风水”景光塔。  
龙光宝塔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历经58年,于康熙壬戊(1682)年建导致功,距今有380多年的历史。龙光宝塔座落于湘江河经县城西流三里左,位属辛方,其星象座落于二十八宿的奎宿与娄宿之间。龙光宝塔塔高38.89米,塔身8面,底层边长4.61米,塔底最长对角线长12.16米,塔基占地面积116平方米,为8面9层楼阁式砖塔,内部为“壁内折上,双上双下”式结构,是赣南现存明清古塔体量最大的一风水景观塔。据史料记载,在建此塔前400年中,会昌才出过一个进士,22个举人。这座宝塔建成后至清朝末年的230年内,会昌人才辈出,中进士8人,举人35人。  
因龙光宝塔建筑年代久远,历经岁月沧桑,塔体己破损严重。为传承历史,爱护文物,顺应民意。于2008年二月二十五日成立了“会昌县客家联谊会龙光宝塔修缮理事会”,并根据国家文物法,保持修旧如旧原则,于2008年七月启动了修缮塔体工程,当年十二月竣工。  
为提高龙光宝塔园区功效,2009年五月至十二月,龙光宝塔修缮理事会组织实施了宝塔配套设施工程,兴建了二层塔台、功德碑、照壁、游憩亭2个、小广场、码头、停车场和治理用房等园区配套设施,并对园区进行了绿化亮化,使龙光宝塔园区成为融游览、健身、怡情等多功效一体的现代城市休闲地方。  
(十)洞头朱德旧居  
洞头朱德旧居座落于洞头乡洞头畲族村,该建筑始建于明朝后期,系当地畲族的蓝氏宗祠,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是畲族蓝氏在洞头最早的建筑。该宗祠座南朝北,占地面积约400多平方米,是蓝氏族人举办多种社仪及信仰的地方,在建筑风格上有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同时该建筑起到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根据洞头老人蓝昌启(苏区老干部,已故)、蓝锦长(85岁,曾担任洞头乡乡长)、兰瑞良(79岁)等人的口述,革命家朱德同志曾在蓝氏宗祠住宿,并做诗一首(现未收集到)。另外,苏区红军也多次在蓝氏宗祠内休整、招兵。  
1929年一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岗山出击赣南。二月六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红四军主力由福建省武平县的东留乡进入江西省会昌县洞头乡,经过下东坑村的会武山路(现仍保存有当年朱德走过的会武古桥)到达洞头畲族村,据说朱德当晚夜宿在洞头畲族村蓝氏宗祠,这是红四军主力第一次进入会昌县境内。相传朱德司令员经过洞头乡境内时,远望群山逶迤和连绵起伏的山河美景,不由自主吟诗赞美“山河美景在,战士雄心高”。  
1932年六月十三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从福建武平回师赣南。十八日进入会昌洞头乡的官丰、洞头村,在蓝氏宗祠短暂歇息后,经过永隆,后来部队集中在会昌的周田河墩整训。  
1934年四月下旬,红二十二师在筠门岭战斗中遭受严重挫折,师部退驻站塘李官山一带,当中一部转战洞头乡洞头畲族村打游击,并在蓝氏宗祠内宣传和传播革命火种,并休整和招兵。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