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上犹县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22 14:12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上犹县地理位置概述  
上犹县,隶属江西赣州市,位于赣州市西部,是赣江支流章江源头,面积1543.87平方千米,辖6镇、8乡。2020年末,常住人口为26.85万人。上犹于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建县,有西晋摩崖石刻、宋代东山寺、明代文兴塔、登龙塔等文化遗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上犹是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有名有姓革命英烈2199名,开国将军4名。厦蓉高速穿境而过,被纳入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上犹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也是“中国玻纤新型复合用料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漂亮乡村创建先进县”。以水丰电足著称,有湖泊、水库、山塘1600多座、大小河流610条,有大小水电站46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4座,森林覆盖率达81.8%。达到国家1至5级标准的景点162处,有五指峰、阳明湖、森林小火车、赣南树木园、古冰川遗迹燕子岩等。素有“水电之乡、茶叶之乡、旅游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美誉。  
二、上犹县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末,上犹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出173场,同比增长8.8%;文化馆、博物馆各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17.7万册。全县拥有广播电视台1个,电视差转台1座,调频广播发射台1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9%,年末全县数字电视用户2.28万户(不含自停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9%。  
三、上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年,上犹红茶、绿茶两项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遗扶贫工坊,赣南客家家训等6项技艺习俗入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四、上犹县名字由来  
因境内有大山,状似犹蹲,高耸于场治北面,古称大犹(猷)山(即今油石嶂),山下有犹水(即今油石河)。治所建于大犹山之南,犹水口上侧,故名上犹。  
五、上犹县风俗民情  
1、哭嫁  
上犹客家新娘在过门的前一天晚上,于娘家伤伤心心大哭一场,谓之“哭嫁”。父母焚香祭祖,禀告女儿快要出嫁的消息。女儿哭述亲爹亲娘、哥嫂弟兄以往的好处,对过门以后的陌生生涯感到惶悚和惊恐。客家哭嫁的歌词哀婉凄绝,自成体系,表达出旧时代女子婚姻不可以自主的悲哀心情,听者也随之泪眼婆娑。客家哭嫁还喻示着女子的贞洁,所以哭得越是长久和动容,越是能导致人们的同情和好感。  
2、门匾  
上犹客家门匾习俗最先起源于客家先民南迁后方便“同宗认祖”。其内容或展示客家人迁徙发展的历史,或叙述先辈的嘉德懿行,或表达房屋主人的行为处事准则,意在褒扬先辈功绩,垂训后人创业,起着“姓氏标徽”的效果。  
3、酒令猜拳  
上犹客家人过年过节,办婚事,做生日,乔迁新居,迎神赛会等宴席上,亲朋在饮酒时,爱好猜拳行令,相互吆喝。客家人的酒令由一至十罗列:一帆风顺,二度梅开,三羊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禄大顺,七星伴月,八仙过海,九九重阳,十全十美。另有酒令是:一品高升,双生贵子,三星高照,四季平安,五子登科,六六顺心,七巧成图,八仙庆寿,九九长长,十分幸福。酒令每个数都以祥和吉利的话表明对主人的祝贺,猜拳时只准出右手,手指上二下三,如猜错或指头出错者,则罚佢饮酒。  
六、上犹县结婚习俗  
1、相亲  
相亲,亦称“提亲”“看亲”或叫“看妹崽子”,即古礼之“纳采”。妹子快到结婚年龄时,父母择日做米粉丸,分送亲友,表明女儿已长大成人,能够许亲。男子成年当婚时,其父母就托媒人(推荐人或媒婆)了解哪家有合适的妹子,请去说合求婚,媒人便奔走撮合,四方游说。如找到门当户对,年龄相当,非同姓同宗就告知双方约定时间、地点见面,称“相亲”,以示明媒正娶。见面时,男方必备礼物,在媒人和内亲陪同下与妹子相会,并送上见面礼,礼金额要有一个“九”作尾数,如九、十九、九十九,由于“九”同“久”谐音,图吉利。  
说婚事前,赣南客家人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时兴“查家”或称“看婿郎”“查家门”“探人家”。是时,男方家除备丰盛茶点、酒席招待外,还需再次给女方及随同亲属每人红包一个,以示“认亲”。  
2、送庚帖  
送庚帖,即古礼中的“问名”。男女双方经过了解之后,基本允许相亲了,男家便择吉日,由媒人持庚帖到女方家传庚,女方随将婚姻当事人的姓名及出生的年、月、日、时转换为干支标注的生辰八字填到庚帖上,交给男方家,以便后用,曰换“年庚”,亦称“传帖”。  
3、定婚  
定婚,赣南俗称“签红单”,古礼中为“纳吉”。上犹县营前镇的定婚是:男方收到当婚妹子的生辰八字后,尊敬地把它放在神台上,持续3天家中无人生病,无打破碗碟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即表示祖先和神明允许这门亲事。男家便请人推算合婚,叫做“合八字”。假如双方的八字无相冲、相克,男方即日备果酒等礼品,向女家“报好”,婚姻就正式定下来。定婚后,男女双方家议定彩礼和嫁妆之事,用红纸写好,故谓之“签红单”。  
4、睄节  
睄节,客家人俗称“送果子”“送定”,亦是古礼之“纳征”。定婚后至结婚前,男方要在端午、中秋、春节3大节日送礼给女方,就是给岳父岳母送年节。睄节送的礼物各地有不同的习惯,如上犹县端午节除送“三牲”外,还有一套夏令衣着、一把雨伞、一把扇子、一顶草帽、鞋面布、苧蔴和粽子。中秋礼物大致与端午节相似,粽子改为月饼、柚子等。送年节要一套冬服、一把雨伞、一只火笼、鞋面布、棉花、苧蔴若干和“三牲”,另加年果年糕。假如不睄节,又不报日迎亲,女方则认为婚事有变,能够另找对象。所以赣南客家人非常看重睄节,理由就在这里。  
5、报日子  
报日子也称“送日子”“定佳期”,即古礼中的“请期”。男方择定迎娶日子后,要在半年前(最迟一个月前)告知对方,并得到女方允许后才可以正式定下。如会昌县客家习俗,男方要付清“长庚钱”(聘金)后,就能够选定迎亲日子。女家若允许,就在帖上写“遵依告期”或“谨遵台命”,若不允许,就写“另择佳期”或“碍难从命”。普遍的习惯是在报日子时,把聘金、礼物共同送去,基本付清,有的因一时付不清,也只能欠下少数,但迎亲前一定付清。迎亲佳期确定后,男女双双到当地政府登记结婚,领取结婚证书,然后区别向亲朋好友发请帖,筹备婚礼事宜。  
6、迎亲  
迎亲俗称“归门”“归亲”,女方称“出嫁”,古礼为“亲迎”“合婚”“完婚”。迎亲是婚俗六礼中最终一礼,最盛大,最繁琐,是整个婚嫁的高潮。  
送请帖:客家地区习惯“请亲贺十”,其意是办亲事,如婚嫁,要先请后贺,不请不贺。做寿(“贺十”,即为贺寿)是先贺后请,不贺不请,所以结婚需要发请帖。请帖是有讲究的,亲家、内戚的请帖其内容、格式、款式都有严格规矩,所以,大凡办婚事,都要请“先生”专事书写。如男方请“送嫁郎(新娘兄弟)和女方请新女婿,都须用全帖,五页(折成五叠),意为五子登科,还要附上催帖。请帖面上的红签写“全恭”两字,红签只能比帖套略长。但如过长,意为“贪食帖”,过短,则为“乌龟帖”,受者则认为其刻薄而拒赴席。  
安床:安床是男家很重要的一件大事,它意味着新婚夫妇未来“长命美满”“多生贵子”,所以要择选良时缝被叠褥,铺垫新床。宁都县客家习俗要请“契爹契娘”铺床,铺床时还要请人喝彩。是夜新床需要双人入睡,且有男童。同时,屋里屋外,布置一新。布置怎么样,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但贴红双喜是一定要的。  
上路:婚期的上午,男家成群结队,两根斑竹枝叶上披着红条布连成的彩旗,一对纸扎姓氏大灯笼,带上花轿、扛盒和一只活公鸡,一路上鸣爆鼓乐发往女家,有的还放鞭炮。南康市等地还有抬一坛酒去接亲,待新娘回门后生有男孩时,女家再将此坛酒回礼由男方抬回。男方去接亲的人通常为亲朋好友,当中有族中德高望重的称主事先生或称“马鞘”,有吹倌、轿夫、伴娘、媒人等,人数则需要逢单,如9人去,10人回(含新娘)。沿途热闹异常。  
进门:男方接亲队伍行至女方家时,女家儿童往往会拦轿或把大门紧紧关闭着,这时男方领队的“马鞘”会从口袋里掏出红包(或硬币),从门缝里塞了进去,许久门内还会有人嚷道:“添子添孙啊。”“马鞘”又塞进红包,门才打开。  
施礼:接亲队伍进入女家后,“马鞘”就开始忙于多种各样的尽礼数,即给新娘父母的“恩恤礼”、厨师的“厨师礼”、帮新娘妆扮的“整容礼”、提水洗浴的“沐浴礼”、新娘弟妹的“兄弟礼”或“姐妹礼”,以及调解女家喜事的“主事礼”等,礼节繁多,礼数不到不发亲。  
开面:开面又称挽面,即新娘在出嫁前一天请富态命好的妇女用纱线绞去面部的汗毛,为其开容,意指姑娘长大成人,能够出嫁了。  
哭嫁:哭嫁是“迎亲”中最壮观的场面。开始由新娘哭,连哭带诉,有板有眼,然后妈妈、姐妹及亲友女人陪哭。常言道:“新娘不哭,娘家冇福”。此时,亲友们往往一边劝教,一边给新娘“扎腰包”即赠送红包。  
对轿联:花轿是接亲时特殊而富有代表性的标志。轿门上还有张贴出  
征对的习俗,意在增添喜气色彩和避邪效果,同时体现客家文化丰富的内涵。  
轿联是男方出上联,女方对下联。男方出对,在发轿前是保密的,花轿出发时才贴上,所以女方无法早作准备。轿联是客家先民继承优秀文化遗产而制造的一种精神财富,虽仅对偶两句,但颇见其文学素养,也给婚礼增添了喜庆色彩和乐趣,同时还有珠联璧合的美好含义。  
发亲:发亲时,喜娘(伴娘或主事娘)给新娘盖上红头巾、顶筛,由娘舅(兄弟)背或抱或扶着踩米筛。背或抱是上古抢婚的痕迹;踩米筛是表明娘家对出嫁女的祝福与思念。人谓米筛是千里眼神之象征,过去客家先民背井离乡千里客居,时时处处祈望千里眼神的保佑。新娘上轿时,女家还须陪送一只活子鸡,即未生蛋的母鸡,与男方送来的公鸡相配成对回送男家,称之为“带路鸡”。同时,在回送男方的礼品中,还备有红枣、花生、桂圆、豆子,其意即婚后“早生贵子”;有的地方还会备柑子。在客家语中,“柑”音同“官”,意为期盼后代长大为官。体现赣南客家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传统文化与习俗。在寻乌县还有一种特殊的“蔬菜嫁妆”。  
回程:迎亲队伍所经过之处,热闹的锣鼓和唢呐声响引得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赶来观看评点。接亲队伍若在途中遇到刚竣工但未剪彩通行的桥时,按赣南客家传统习俗是能够通过的。  
在石城县的客家山区,习惯子夜出阁,天明至郎家,谓“暗里投光”。夜间迎娶之俗,自周朝开始就有。客家人迎娶仍承袭周俗,白日为阳,夜里为阴;以男性为阳,女性为阴,“阳往阴来”就是指白天新郎去接,晚间新娘归来。  
礼赞:花轿抬到男家时,亲朋鼓炮相迎,而公公(即公爹)婆婆(即婆母)及新郎兄弟却要临时回避,说是不相撞为的是日后和睦相处。礼生右手持刀、左手执一雄鸡走向花轿前,拖腔拖调地高声赞道:“日起良辰大吉昌、新娘归门正相当……”赞毕,把大雄鸡斩杀,围轿一圈,称其“围轿”,并由二男童“拜轿”。礼后新郎启开轿锁,背出新娘。  
坐性:新郎把新娘背下轿后,用贴有双喜大红字的米筛挡住脸面来到厅堂门口,放在事先备好的簸篮内椅子上或坐在倒箩筐上,称其“坐性”。意为“坐落新娘的急性子”,日后孝奉公婆、和于妯娌。  
拜堂:厅堂神桌香火高照,红烛闪光,唢呐吹奏,新郎新娘步入堂前,由主婚礼生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新郎新娘虔诚地拜毕后,在亲朋好友簇拥下双双进入洞房。  
入洞房:洞房内,早已在新人床上撒满果糖、花生,小孩争着抢拿,意为日后甜甜蜜蜜,早生贵子。新郎新娘并列床前就坐,时由两位德高望重者,一个端装有两碗鸡腿的盘托,一个提热水酒进来,叮嘱新郎新娘共饮,称“公婆餐”。两碗鸡腿需要是同一只鸡的,意寓同心同德,百年好合。  
酒宴:拜堂后,大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称“归亲酒”或“喜酒”,这是结婚喜庆的正席,按顺序舅公、老表、姑爷、姐夫、家族、朋友入席,待唢呐高奏、鸣爆后开席。  
开席后上了四大碗菜,父母引新郎新娘出众,逐桌与亲朋好友见面,敬酒,以示感谢。  
酒兴后,待舅公起身,门前鸣爆,渐散席。  
闹洞房:“闹洞房”是婚礼之余兴。即新婚之夜,亲戚朋友、邻里叔伯兄弟、男女老少都能够进洞房与新娘嬉戏取闹。俗话说:“新婚三日无大小,众人围着新娘闹”。又说:“喜闹喜闹,越喜越闹;不闹不发,越闹越发”。“闹洞房”不但能延续喜庆气氛,促进新娘与亲朋好友的友谊和了解,且有为新婚夫妇驱邪避凶的功效,因而“闹洞房”在赣南客家地区长久传承,世代相袭,至今尚存。  
“闹洞房”习俗在赣南各地大致相仿。石城、宁都一带,闹房开始时,先鸣炮,喝茶,主持者诵道:“伏以,日吉时辰大吉昌,此刻闹房正相当。一祝夫妇偕老,二祝子孙满堂,三祝荣华富贵,四祝金玉满堂,五祝五子登科,六祝财宝金箱,七祝文官拜宗,八祝武将封王,九祝子孙光前裕后,十祝十全十美万年昌。”接着便是嬉戏之言:“红蛋人人发一对,金桔个个发一双,金桔红蛋拿来发,闹房闹到半夜就散场,金桔红蛋若不发,闹房闹到大天光。”完毕,闹房开始。  
在安远、信丰一带的“闹洞房”,往往是要把新郎新娘请出厅下来。  
厅堂,灯火辉煌,喜字高挂,“口”字形的桌上摆满了烟茶糖果和酒菜,众人围桌而坐。此时,各式节目开始了。各式节目中最有趣的要算“喜相逢”和“姜太公钓鱼”,这也是赣南河西片较有代表性且保留至今的节目。  
“闹洞房”通常闹到深夜,结束时喜放鞭炮,点心款待,宾主欢心而别。  
长长的迎亲队伍,按照客家人的婚俗礼数热热闹闹地向着远方的新娘家进发。  
迎来的新娘要跨过点燃的竹子火,一则驱邪,二则往后的日子才可以红红火火。  
七、上犹县丧葬习俗  
“一七”通常叫“头七”或首七,平常在第六天就开始,据《上犹县遗风》上说:做七须在第六日上,故名曰“敲六头儿”,要用土地庙的和尚来做,首七要敲打。内容是拜十五忏,挂功德画,张挂榜文,只是不放焰口,只观一下灯就结束。  
二七在死后第十四天,杭州的遗风认为二七与煞期不远,所以要兼做煞七的法坛或轮做送七,相对而言,二七的做法比较简单。  
三七由和尚念受生经,晚上要放焰口,焰口是梵语的音译,就是佛教中地狱里饿鬼王的名称,据说它肚大如山,喉咙细如针,一切饮食到了它的嘴边,都化为灰炭。也有的说焰口渴望饮食,所以口吐火焰,因而被称为“焰口”。而当地的习俗对放焰口则是从实际意义上来理解并执行的,死者的亲属为了幸免死者投生饿鬼,因而遍施饮食于鬼神。仪式是这样的,通常在黄昏时候,丧家取一些干净的水,和一些米饭糕饼之类,右手按器,口念咒经,随后改为口称如来佛的名号,再取出食器,把这些食物都倒在地上,意思是布施和超度了饿鬼。  
做四七时大多由亲戚朋友出钱请和尚念经,还有家人也准备酒食、供羹饭、焚纸进行祭奠。  
八、上犹县节日习俗  
上元时节送灯忙,鼓铿锵,钹张扬,爆竹腾烟,唢呐动山乡。狮象麟龙齐舞蹈,欣岁稔,乐时康。  
添丁长桌满祠堂,饮琼浆,劝飞觞,起坐喧哗,喜笑遍禾场。月上柳梢人未散,烟花起,映流光。  
这首词是读了我的旧同事学剑兄的词作《江城子·忆元宵》后,即时创作的。他的原词如下:  
田村入夜钹声扬,族人忙,聚祠堂,阵阵铜锣,鼓动小山乡。火舞灯龙祈岁稔,轻点步,意将狂。  
铺张米馃近邻庄,酒虽凉,醉儿郎。手足情浓,推盏话农桑。月色杯中藏不住,星已坠,梦尤香。  
当中我尤爱他的结尾:“月色杯中藏不住,星已坠,梦尤香。”  
我这首词是纯粹写实的,没有半点夸张。  
送龙灯,在我们上犹又叫送灯神,送龙神。这一习俗,在客家赣南多地都有。在上犹,主要是北路一带的习俗——从上犹县城出发,有两条主要的公路通向各乡镇,一条是向西的路,连接梅水、水岩、营前等地,一条是向北的路,连接油石、社溪、寺下等地,而这两路的方言、风俗也迥然不同。  
“五里一风,十里一俗”,这用来形容赣南山区的风俗多样性一点也不错。送龙灯这一习俗在北路的各乡、各姓氏间也是有些差异的。  
送龙灯大多数是在正月十六这天,也有在正月十五的。在我们客家人认为,过了元宵节,新年就算是结束了,所以我们把元宵节叫做“出元宵”,在营前一带有民谣曰:“过了元宵节,火烧门联纸,大人做工夫,细伢子捡猪屎。”意思是说,出了元宵,大人小孩都要开始忙着农事生产了。所以,送龙灯就是新年最终的狂欢。这天,人们往往要舞上一整天的龙灯,入夜后,将龙头和龙身架高高挂起在祠堂阁楼,而用来糊龙身的彩纸或稻草,则送到河边祭烧掉。意味着送完了龙灯,锣不再起,鼓不再敲,要专心农事了。  
赣南客家人宗姓观念很强,送龙灯也是这样,都以姓氏为单位,这也就是习俗略有差异的因素。送灯神这天,往往是要置办“添丁桌”的。在过去,凡是上一年家庭中添了男丁的,就要置一整桌酒馔送到祠堂,让全宗姓的人共享盛宴。到现在男女平等的年代,并且生育率也比过去低,大多数宗姓都改成不管添了男女性口,都要献桌。也有的宗姓对此做了区分,添男丁的家庭负责酒菜肉食,添女丁的家庭负责果盘茶点。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热闹的节日,其热闹程度,是要超过除夕的。假如说过年是以家为单位,那过元宵就是以姓氏为单位,称为“闹元宵”确实一点不为过。  
据说,要置办添丁桌的家庭往往在送龙灯这天的凌晨二三点就起来准备了,各色菜肴、酒食、茶点,一点也不敢马虎,这是要宴请全村人的,不拿出最好的一面来,在全村人面前也抬不起头。各添丁的家庭间,不但比谁家送的酒桌好,还要比谁家送的早:谁家送得早,毫无疑问,人们就会说,呀,这家主妇满能干,“扫辣”(客家话:干活干净利落,或指性格泼辣)。  
酒桌送到了祠堂,全宗姓的妇女们也开始了忙碌。收集了各家的八仙桌,拼成一条长龙;收集的各家碗碟匙筷摆上来,茶点摆上来,选定的几个大主厨在祠堂的厨房里乒乒乓乓地剁鸡斩肉……一派人声嘈杂,却又在大主厨的指挥下有条不紊。  
既然名为送龙灯,当然要舞龙灯了。过了这天,再次起舞时已是来年了。上犹传统的龙灯各色各异,实用彩纸裱的,实用稻草扎的,有长龙,也有分为五节、七节、九节的,龙头也不象大多数图片、视频中的那么精致花哨——当然,也不是没有那种,不过那都是从外地“引进”来的,不是本乡本土的龙灯。在我的词作中有句“狮象麟龙齐舞蹈”,这也是有来历的。上犹有一个独特的传统灯彩,叫“九狮拜象”,由九只狮子,以及麒麟、彩龙和白象等吉祥动物组成。象是北方灯彩所没有的,这是客家人南迁过程中融合当地文化的产物。“拜象”寓意拜为卿相,体现了客家人重耕读取仕的思想。不过这B上犹北路的民俗,而是上犹西部(以营前镇为中心)的民俗,我这么写是为了糅合上犹的多种民俗元素。  
舞龙灯的人也是有讲究的。无论哪个姓氏,基本上送灯这天舞龙头的需要是家中有男丁的壮年人,在过去,舞龙身的也需要是家中有男丁的壮年人,现在有的宗姓也能够不讲究了。这些都是封建时代重男轻女的遗风,也许将来会有所变革吧,毕竟现在已经在悄悄变革了。  
在妇女们忙着准备菜肴的同时,祠堂的锣鼓铙钹唢呐也不闲着。“鼓铿锵,钹张扬,爆竹云腾,唢呐动山乡”。无论南北,唢呐绝对是乡间音乐的主角。其声高亢嘹亮,最能烘托热闹气氛。唢呐一响,整个山村就欢腾起来了。人们从祠堂请出龙灯,穿过田堘阡陌,每家每户门前舞起来,所到之处,必有成串成卷的大红鞭炮迎接。山村里到处升腾起袅袅烟云,布满着硝磺燃烧后的香味。  
送龙灯的重头戏,是在入夜时分。全村人在祠堂热热闹闹地聚餐,男性们一碗一碗地喝着客家米酒。喝到酣时,推杯换盏,觥筹交织,行酒猜令,好不热闹。做得好的客家米酒,入口甜醇,没喝过的人都把它当饮料,可是当你几碗下肚,就必然后悔起初对它的藐视,这酒的后劲最是绵长。在赣南西部几县中,又尤以上犹米酒的劲儿最大,最绵久。这一场面,我和学剑兄的词作里都有描述。圆月当空时,龙灯开始了最终的狂欢。伴着咻咻升空的烟花,映着明月,和着欢快的唢呐铙钹,龙灯舞得更加起劲。全村人聚集在祠堂前的禾场上,围着腾挪闪跃的龙灯,赞美着空中灿烂的烟花与皎洁的月光,尽享新年最终的快乐时光。新年的尾声,也就在这热闹中合上了帷幕。  
九、上犹县饮食习俗  
包米果  
包米果是上犹客家饮食中最具特色的食品,其做法很简单:把大米用冷水浸一天一晚,尔后磨成米桨,把桨均匀地淋在用竹篾编织成的圆形汤皮簸箕内,待桨薄薄的淌满簸箕面时,就放在锅里用旺火蒸熟,就成了汤皮,然后用篾子划成若干小块,从簸箕内撕下,加上炒熟的佐料、肉馅,包成长方形,涂上点香油或熟茶油,就成了香味可口,起到浓郁地方特色的包米果了。  
过去江西上犹的客家妇女,人人都会做包米果,好不好吃拿什么做出标准呢?就是看其做出来的包米果滋味好坏,来评价这个妇女是不是认能干。手艺差的包米果,磨出的桨粗,蒸出的汤皮皮就厚,调料不好吃。手艺好的包米果,磨出来的米桨细嫩,蒸时要用竹片火,蒸出来汤皮如纸且透明,并且囗味适中。  
包米果的佐料可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以绿色青菜为主;夏秋两季以瓜类为主;冬天以包心菜、箩卜为主。香料可用:韭菜、大葱、大蒜等,若加上炒熟的瘦肉馅则滋味更好。  
说起包米果的由来,这里还有个故事。据《上犹县志》载:南宋灭亡一个多月后,蒙元先后率兵攻打上犹城县,城里人死不降元军,元军恼怒不已,城破后进行了报复性的屠杀,全城死者有一千三百余人,当时有个幸存的客家媳妇,劫后寻觅食物,惊喜地发觉有一盆水浸着的米,用力一擦,全成了桨。用老办法煮饭是不可能的。怎样煮来吃呢?当年县城的背面山上,古木参天,干竹子遍地,有的是柴火。她动一动脑筋,拿一个本来是用来晒米谷的簸箕,淋上米桨,烧起旺火,蒸熟后,包上一点腌菜萝卜之类的,尝了一囗感觉十分好吃,这位客家媳妇还请左邻右舍的村民来吃,都说滋味很好,大家都说她心灵手巧。问她用什么东西盛米桨蒸个?当时她不直说,而用手比划着说:[园(元)篾(灭)!]导致众民一阵开心的笑。也附和着说:[元灭!元灭!]  
在那个朝代,说错了话是要砍头的。由于元朝对汉民统治十分厉害,十家人共用一把菜刀。何况这小女子还当众说:[园(元)篾(灭),不给点颜色她看看还得了?官府拿这个妇人当堂审问,巧媳妇拿出簸箕说明[园篾]之说,官府也无可奈何,只好把她放了。客家媳妇不畏强暴的故事知者不多,但从此江西上犹县客家美食-----包米果却流传开了  
黄元米果  
原用大禾米加工而成,黄气香质软,“黄元米果”,为特色食品。60年代后多用粳米精制,工序繁琐。在冬天制作。制作黄元米果要先用黄元柴灰加滚水过滤成灰水,冷却后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摊开晾干后又蒸熟置于大石臼内,用硬杂木棍捣烂成团,起碓后,用手揉搓均匀,切块做成多种形状的米果。因为做工繁琐,往往要亲邻朋友相助才会动工兴做。做好的黄元米果色黄味鲜,平常用灰水浸没,藏于缸中,可留至第三年夏季。有的切碎晒干,再用沙炒或袖炸,做成多种类型的果品。起到柔软细嫩、熏香味鲜、爽口久藏的特点  
陡水湖森林公园的百鱼宴  
千年鱼汤、石鱼鲜汤、银鱼鲜汤、鱼脑鲜汤、鲫鱼鲜汤、香酥湾鱼、香酥沙丁鱼、香酥全鱼、香酥鱼块、香酥湖虾、香酥棍鱼、香酥石鱼、香酥皇鳅、皇鳅煮茄子、香酥皇鳝、红烧鱼肚、腊肉鱼、香嫩草鱼、黄焖乌溜鱼、黄焖黄尾鱼、黄焖皇丫角鱼、水煮大瓦鱼、生煎大瓦鱼、啤酒瓦鱼、清蒸桂鱼、清蒸鲫鱼、蒸鱼干、清蒸鲇鱼、红烧鱼鳝、红烧鱼漂、黄焖桅管鱼、红烧扁鱼、红烧圆眼婆、红烧鲫鱼、醋椒鲤鱼、干煽泥鳅、炒鱼干、黄炯鲇鱼、清蒸鳗鱼、生烧湖虾。  
(取材:石鱼、银鱼、桂鱼、扁鱼、圆眼婆、沙丁鱼、鲤鱼、草鱼、乌溜鱼、黄尾鱼、枪管鱼、黄鳝、鳗鱼、黄鲇、泥鳅、虾、鱼干、鳙鱼、鲫鱼、鲢鱼、棍子鱼)  
荷包胙  
上犹客家名菜“荷包胙”是流行于原南安府(今南康、大余、崇义、上犹一带)的一道名菜。每逢红白喜事,主家酬谢亲朋好友的宴席上都少不了“荷包胙”。“荷包胙”享有盛名,与南安府“戴状元”相关。相传,乾隆时大余人士戴衢亨高中状元后,大摆宴席谢请四方乡邻。由于讲究“状元”席的排场,厨师们就用本地的荷叶把经过料理后的猪肉包成“状元帽”的形状,经蒸熟后,就成了一道色泽浅黄、香味纯正、肥而不油、甜而不腻的菜肴。  
“荷包胙”的制作讲究色香味形。各地的做法大同小异。其主料是切成方块的猪肉,配料是炒熟的米粉,再以糖、盐、酱油、胡椒粉、八角、五香粉、鲜汤等做调料。制作时要注意把这些搅拌均匀,还要腌上1个小时左右,再用2至3张干荷叶包扎成下圆上尖的“状元帽”形状,最终上甑蒸上3小时左右即成。  
艾米果  
上犹县一种经常见到小吃。非常在清明时节,田野里长满野艾叶时,大人牵着小孩出去采摘野艾叶,回来全家人共同做艾米果,吃也热闹,做也热闹,很能营造出家庭和睦的氛围。因艾米果为圆形,故又取团圆之意。做艾米果,得用糯米,把糯米浸了,磨成浆,“再用细白布袋子吊起去水分,这样磨的糯米粉就细白,做米果都得这么细白的米粉。再将采摘到的独特香味野嫩艾叶,洗净,在热水中稍煮一下,揉搓去苦味后,按一比一的比例,配上用臼碾得糯米粉,掺进糯米粉中揉,揉得艾叶与糯米粉全部融合了,就拿去蒸,然后用手使劲充分揉和,做成一个个圆饼状。还能够在里面包上些用鲜肉或腊肉、笋、大蒜等配料制作的馅,做成艾米包包,放在锅里蒸熟后,滋味甚佳。吃起来,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口感滑嫩而不腻,软中兼韧,是赣南人很爱好的一种吃法。当然,也能够用油炸。据说,这种小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一直长盛不衰。  
石鱼  
石鱼又名千年石鱼,是生长在上犹高山清水湖泊的一种虎科幼鱼,因头部有石粒状物质而得名,陡水、龙潭、南河、仙人陂、罗边等五大库湖是上犹石鱼的主要产区。乾隆年间,这里的石鱼曾为贡品,被皇室所珍爱。  
玉兰片  
以竹笋为原料精制加工而成,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山珍。相传,北宋文学家苏轼吃了玉兰片之后曾风趣地说:“要不俗,须吃竹”(指玉兰片);南宋大诗人陆游曾称赞玉兰片“味抵驼峰牛尾狸”。  
上犹玉兰片是用冬笋尖制成,形如象牙,通明如玉,质地脆嫩,味鲜美而清香。它营养丰富,还附有天冬酰胺,是一种纤维素丰富,而脂肪和淀粉含量极低的天然食品。1985年,获省优、国优产品称号。产品除行销京、津、沪等大城市外,还远销日本和港、澳等地  
汗头菜  
提起上犹客家风味食品――汗头菜,仅仅有世居上犹的客家人才可以品当中味。它似菜非菜,辛辣不辣,非常是有点患感冒鼻塞的人,吃了腌制的汗头菜,出身腻汗,便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汗头菜除了有辛辣功效的取名外,还有依照它的生长性能取名的。这似菜非菜的草本植物和人参一样,属须茎野生植物,生长环境要求很高,需要在海拔千米以上的深山,且常年有山泉的沙质土壤里。假如是伏天,略微遇上炎热的天气的干旱天气,便会枯竭而亡,不易大面积种植。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旱头”。  
十、名人  
谢肇,字景初,上犹振德里人,唐代名将。  
黄延玉,字德符,上犹备田人,五代时期上犹场主事。  
阳孝本,字行先,号玉岩,上犹县小逻团人(今上犹县安和乡联合村),南宋贤士。  
黄文杰,字显明,上犹备田人,元代创修邑志者。  
黄甲,上犹县城兴贤里人,字首卿,明代南京吏部稽勋司主事。  
蔡家轩,字基美,号玉山,上犹县城人。清嘉庆已卯(1819年)科进士,钦点瀚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工部主事,升员外郎,累迁江南道监察御史。  
李临驯,字友春,好葆斋,有号芷仙。清道光戊戌年(1838年)登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援职检讨,改河南道监察御史,加按察使衔,封二品军功,赏戴花翎。  
田克明,字启东,1907年出生子紫阳乡秀罗村下境,民国官员、学者。  
廖昌金,平富乡上寨村人,1964年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黄振棠,平富乡人,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是全国政协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钟元辉,营前蛛岭人,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何家产,营前蛛岭乌子村人,1961年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李伯勇,上犹县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专业作家。  
十一、上犹县著名景点  
(一)上犹县博物馆  
上犹县博物馆座落于上犹县稍口行政小区文化艺术中心二楼,成立于1992年,办公面积600多平方米,主要经营文物治理、文物爱护、文物开发利用。馆内现有基本陈列展厅1个--《犹江风物》,展厅面积400平方米,陈展内容包括《上犹历史》基本陈列和《客家文化》基本陈列;馆内文物库房一套二间,面积约2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300多件。同时,安全技防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安装,改善了文物的储藏环境。现有馆藏文物300余件,当中三级品以上的珍贵文物19件。  
上犹县稍口行政小区文化艺术中心二楼  
(二)大石门摩崖石刻  
大石门摩崖石刻座落于双溪乡大石门村门前自然村公路旁,其南靠上犹至双溪以公路,北临双溪河,高于河床1.5米。文字面约一平方米大小,刻有十四句四字诗一首,文字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石边石壁较窄,字略显小,有一指大,左边字形渐大,有的达三指宽。字体属正楷,工整绢秀;雕法为阴刻,刚健、有力度。文字内容是:青山翠色,磊落葱茏;石濑浅浅,飞龙翩翩;壁立中柱,波涛汹汹;形曰灵龟,羲文是宗;显千万世,申锡天穷;蔚起人文,有虞歌风;猗与胜地,於焉托踪。建兴二年虞去虎书。  
以上字面分析,这是一首赞叹山河、抒发文人情感的诗篇,可能出自当时不得志文人士大夫之手。作者鉴于当时国事混乱、战争频繁,文人难以施展才华,流露发泄心头不满;面对眼前秀媚山川,他期望有文人出来描绘,写出好的文章传于后世,也期望有一个重视文人、文化兴盛的新局面早日出现。  
石刻落款年号为建兴二年。查《中国历史简表》记载,历史上有三个建兴年号:一是三国的蜀国后主刘禅,一是三国的吴国会稽王孙亮,一是西晋愍帝司马邺。现初步考证此为西晋建兴年号,即公元314年所刻,距今一千六百年历史,是日前我省发觉最早的摩崖石刻之一。1983年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爱护单位。  
另离此石刻左边一米远的另一石壁右下角,用一样字体雕法刻有“泰山”二字,每字约四指大小。  
(三)红三军团政治处旧址  
红三军团政治处旧址座落于平富乡上寨村。在红三军团革命斗争中为红三军团在上寨村建立政治处所在地,是我党在当地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历史佐证,其作为红三军团政治处,同时又为当地平定了肃反,审理了AB团,解决了农民土地分配问题,整顿了队伍纪律,为充实革命队伍提供了重要力量。  
2016年县文广新局争取到国家文物局、财政部141万元国家重点文物爱护专项资金用于旧址维修。  
(四)红三军团保卫部旧址  
1932年四月十七日,红三军团政治部在营前召开西河特委、上犹崇义两县委、区委联席会议。根据中央决定,撤销西河特委,成立中共河西道委贺昌任书记、陈葆元任组织部长,谢作玲任少共河西道委书记。五月上旬红三军团政治部、中共河西道委在营前召开上犹、崇义两县苏区执委联席委会议,同时派出9个工作团开拓新区工作。红三军团保卫部对巩固苏区发展、训练工农干部、发展党组织的建设起了重要效果。  
2016年县文广新局争取到国家文物局、财政部104万元国家重点文物爱护专项资金用于旧址维修。  
(五)上寨红三军团旧址群  
上寨红三军团兵工厂旧址座落于平富乡上寨村石桥自然村村口山脚下。旧址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悬山顶,面阔四间38.1米,进深二厅,总面积544.8平方米。1931年六月红三军团兵工厂从崇义金坑迁来此屋,主要修理-械(单响、-、-)和创造-、-等,在革命战争时期发挥过重要效果。该旧址对研究红军在赣南战斗历史及-弹的创造技术起到重要价值。2005年八月列为县级第四批文物爱护单位。  
(六)营前毛泽东旧居  
营前毛泽东旧居座落于营前镇象牙村崩河堪自然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土木结构,悬山顶,通面宽六间29.7米,进深二进,中隔一天井,旧居占地面积588平方米。  
1929年一月十四日毛泽东同志率红军主力从井岗山向赣南闽西进军,从遂川进入我县营前,毛泽东同志当晚就住在此民居召开了崇、犹、康等县地下党负责人联系会,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等问题作了指示,拉开了我县武装斗争序幕。1983年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文物爱护单位。  
2011年县文广新局争取到省文化厅、财政厅50万元基层文物爱护专项资金对旧居进行了全面维修,同年,县博物馆对其进行了陈列布展。2018年三月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文物爱护单位。  
(七)社下彭德怀旧居  
社下彭德怀旧居座落于营前镇下湾村社下自然村山脚下,该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悬山顶,通面宽9间35米,进深二厅,内有一天井,占地面积581平方米,1983年被发布为县级文物爱护单位。  
1932年初,红三军团攻打赣州城失利,二月九日彭德怀率部队到营前苏区休整,司令部设在此屋,彭德怀住在右厢房,长达3个月之久。其间,彭德怀同志一边整顿队伍,一边支持地方政权建设,支持群众生产运动,纠正了当地“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修建了一条十里水渠,使当地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  
2014年县文广新局争取到国家文物局、财政部59.8万元国家文物爱护专项资金对旧居进行了全面维修。竖年,县博物馆对其进行了陈列布展。2018年三月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文物爱护单位。  
(八)上寨红军医院旧址  
红三军团后方医院旧址座落于平富乡上寨村红旗自然村公路旁,该医院原称“上寨红军医院”,成立于1930年八月。1932年四月红三军团进驻此地,改称“红三军团后方医院”。内设办公室、会客室、诊疗室、药房、病房、厨房等。旧址系砖木结构,悬山顶,通面阔三间26.3m,进深三厅。月梁、屏风、门墩雕有花鸟、动物纹饰,木雕、石刻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83年四月发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爱护单位。  
2014年县文广新局争取到国家文物局、财政部131.7万元国家文物爱护专项资金对旧居进行了全面维修。竖年,县博物馆对其进行了陈列布展。2018年三月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文物爱护单位。  
(九)营前孔庙  
营前孔庙座落于上犹县营前镇蛛岭村坪子街(营前中学校园内),清光绪元年(1875年)所建。由前厅、正厅、后厅、厢房、走廊、院子组成,成四合院,总占地面积768平方米,因为年久失修,前厅、后厅早年已毁,部分走廊、厢房2007年“7.26“特大洪灾后成危房,日前只剩下正厅、左右厢房,孔庙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坐北朝南,通面宽3间17.9米,进深8.5米。正厅设有八角形藻井,藻井上有民间彩绘,十分精美,正厅两侧厢房天花板上绘有牡丹、小鹿纹饰,廊檐上有雕花异形拱,木雕、彩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孔庙是客家先人崇尚儒家思想、教化后代的圣地。日前乡村一级孔庙极为少见,但因为此地系明清时期移民的文化中心,成为上犹县的次政治中心,故建有孔庙,对研究客家移民的历史文化起到较为重要的价值。2012年由县政府出资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爱护维修。2005年八月被县政府列为第四批文物爱护单位。2014年县文广新局争取到省文化厅、财政厅80万元基层文物爱护专项资金对孔庙进行了全面维修。2018年三月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文物爱护单位。  
(十)下湾九厅十八井民居  
九厅十八井座落在营前镇下湾村黄坑口山脚下,始建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坐东朝西,砖木结构,悬山顶,两边有翘角,呈长方形,进深二厅一天井32.2米,通面宽12间47.2米,整栋建筑共有九个厅十八个天井,五十多间厢房,占地面积1519.8平方米。门额阳刻:“杨誉莆田”四个大字,青石大门两旁阴刻着门楹曰“爽垲凝祥月映浮潮千顷碧;氤氲结秀峰回举岭万年春”,神龛、门墩雕刻精美,附属文物有:清代石磨、风车等。2008年维修,保持了原貌。2005年八月被县政府列为第四批文物爱护单位。2018年三月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文物爱护单位。  
(十一)上犹东山寺  
东山寺座落于东山镇东0.5公里东山上。〔上犹县志〕始建于宋,原名慈恩庵。后久废,元复修。明嘉靖年间复建东山书院。清顺治年间重修,曾称东山庵。乾隆年间复修改名东山寺。咸丰年间被焚后重建。东山突兀临水,可俯视全城,古人诗吟甚多。今寺内壁画、雕刻及亭楼全毁,仅存寺庙外廓。建筑面积300平方米。1983年定为县爱护文物。  
东山寺座落于上犹县城东山半腰上,依山傍水。古为上犹“八景”之首,始建于宋代,原名慈恩寺。寺内原有元代至正年(1341-1368)间县尹哈麻诗刻一首,后毁。明正德年(1506-1521)间,曾辟“东山书院”于此,清乾隆年间、道光二十年(1841)两次修复,咸丰年(1851-1861)间遭兵焚被毁,后由乡绅捐资兴建,改名东山寺。土木结构,坐东南朝西北,三厅二天井,面阔24米,进深18米,占地面积423平方米。此寺自建寺以来,几经易名,为研究佛教起到一定的价值。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