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上饶市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9-01 18:53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上饶地理位置概述  
上饶,古称广信、信州,江西省辖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之一。截至2021年,上饶市下辖3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常住人口643.7万。2021年上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43.5亿元,同比增长9%。  
上饶座落于江西东北部,北纬27°48´~29°42´,东经116°13´~118°29´之间,东连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汇处,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上饶名山胜迹众多,早在唐朝就已是旅游胜地,历代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留下的观光游记、诗词歌咏数不胜数。境内拥有丰富的山水景观、红色革命遗址和古色文化遗存。上饶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佳浙商投资城市”、“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中国最佳闽商投资城市”、“江西省区域发展的四个重点城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8年度《中国国家旅游》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  
二、上饶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上饶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9个。广播电视台12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1万户,当中,数字电视用户31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出版各种报纸0.21亿份。  
上饶市文体活动好戏连台,第二届市运会成功举行,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演出圆满成功,信州区荣获“全国先进文化社区”称号,玉山县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15年年末,上饶市共有建设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3个。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12座,广播电视台12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96万户,数字电视用户69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6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  
国家一级图书馆:上饶市图书馆、上饶市信州区图书馆、弋阳县图书馆。  
三、上饶方言  
上饶市境内市民语言丰富多样、通行汉语。各种方言汇合上饶市。  
1、上饶西部赣语区鄱阳、余干、万年、弋阳、横峰、铅山人口约354万人  
2、上饶东部吴语区广信区、信州区、广丰区、玉山县、人口约235万人。在一些地方还包含了一些方言岛,通行闽南语、赣语、客家话。  
3、上饶市北部徽语区德兴市、婺源县,人口约92万。  
四、上饶文化遗产  
1、十大文化瑰宝  
弋阳腔、河红茶、连史纸、朱子理学、鹅湖书院、瓦屑坝、湿法炼铜、禅宗黄龙派、仙人洞遗址、道教文化。  
2、全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万年稻作文化系统  
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傩舞(婺源傩舞部分)、弋阳腔、徽剧(婺源)、徽州三雕(婺源三雕)、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夏布织造技艺、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五、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  
铅山,座落于上饶市境内,以盛产连四纸而闻名。该地的纸业在宋元时期就蜚声内外。高濂《遵生八笺》把“铅山纸”列为元代精品,赞之“妍妙辉光,皆世称也”。宋应星《天工开物》有几处记载铅山造纸,对连四、柬纸作了解释,并赋予很高评价。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也谈道:“明朝中叶,……有些城市的商业也日趋繁荣了。当时工商业发展比较明显的城市,除去南北两京外,大致分布在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等三个地区,当中以江南地区最为繁华。在这里,已经构成为五大手工业区域,即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二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它们之间已保持了极密切的商业联系。”清代中期,纸业人口已经占到当地总人口的十之三四。在1937年的粤湘鄂赣特产联展会,连四纸得以盛大推介:“江西为旧式手工业造纸最繁盛区域,其纸质之优,亦甲于全国。全省83县产纸者占半数以上,而以铅山、万载为最。……当中以铅山连史、关山与泰和之毛边为最著。除销全国外,兼有较多量行销日本、南洋等地。”随后的商务印书馆版《辞源》专辟“连史纸”条:“纸的一种。原称连四纸,又名绵纸。原料用竹。色白,质颇细,经久色质不变。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产江西、福建,尤以江西铅山县所产为佳。上等品名棂纱纸,其次为连四纸,或称连四,今讹称连史纸。”鼎盛时期,铅山境内产连四纸的纸槽有1400余张。  
铅山连四纸品种很多,经常见到的是一般连四。其他还有龙排连,纸幅与一般连四相同,但厚两倍,宜书宜画,可作信笺。改良连,纸幅、纸质与一般连四相同,添加了明矾、松香、陶土、小粉等,质地厚而细,纸面光洁,不渗墨、晕墨,可书画、印刷、钢笔书写。海月连,在赛连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纸质不透水,适合刻画、印刷、钢笔书写。大匹纸,又名画纸、冲宣,白度与一般连四相同,但较厚,民间用来印刷谱牒,又称谱纸。  
铅山连四纸的创造纯系手工操作,有160多道工序:一、竹丝纸料制作工序:砍竹条,坐山阴干,赶山断条,叠塘冲浸,清水漂塘,剥竹壳,洗晒竹丝,踩竹丝缸,浆竹丝,霉塘,槌竹丝,摆洗、挂晒竹丝,浆灰清,蒸煮灰清,出锅摆灰清,摆清塘,洗净晒料,过初煎,作漂塘,出锅扯水,晒初煎料,棍抽初煎料,做料饼。二、纸料漂白工序:漂黄饼,拣复煎料,过复煎,出锅扯水,漂复煎饼,拣白饼,过白煎锅,出白料,拣水料,打料。三、制纸浆抄纸工序:洗浆,放大槽,兑纸药,抄纸,榨纸,整纸,进库。纸料需要经过几个月日晒雨淋而自然漂白。生产周期大约一年。创造过程中的技术关键一是水质,凡冲、浸、漂、洗所接触的水均不可以被污染,洗浆及以后工序要求特别苛刻,须 采纳当地泉水。二是配药, 采纳当地特产水卵虫树制成,其他稍次。  
铅山连四纸有典型的特征和独到的价值:以特定时段的毛竹为原料,用本地柴烧石灰霉塘,用竹碱、木碱蒸煮,用水卵虫树提取配药。对水体酸碱度要求高,各个程序依靠自然活水以及自然力完成。连四纸质地洁白莹辉,细嫩绵密,平坦柔韧,防虫耐热,不变色,被称为“千年寿纸”。它是中国传统手工业的杰作,对承继和传播中华文明发挥了极大效果。以往的鸿篇巨著、名贵典籍有相当一部分使用的就是连四纸,相当多书画、印谱、拓本也依托它得以印刷、流传。同时连四纸制作工序众多、复杂,要求细致严格,难以全部用现代技术取代。  
六、婺源徽剧  
婺源徽剧,江西古老剧种,属皖南徽剧的一个支流。以婺源县为中心,流行于赣东北的浮梁、乐平、鄱阳和浙江开化等地。  
清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后,皖南地区创办的老庆生、彩云、同庆、大阳春班,被称为京外四徽班。嘉庆三年,婺源人曹振镛回乡祭祖带来了皖南徽班华廉班进入婺源。光绪年间,京外四大徽班陆续在婺源落地生根,跑遍了全县全部的城镇与山村。据不全部统计,从乾隆至民国,先后有三十余个徽班在婺源组团演出,当中最大班社人员达一百八十余人。  
婺源徽剧的声腔曾有“先唱老石牌,后唱梆子腔”之说。即是先从安庆传入石牌调,再唱皖南的梆子腔。其后汲取了昆腔、高腔和皮黄戏,又受乐平、德兴饶河班的影响,婺源徽班高腔,弹腔、昆腔并蓄,花雅兼备。  
婺源徽剧的声腔,有大鼓伴奏,人声帮唱的弋阳腔,演出“西游”“目连”大戏,也有小锣、小鼓助节的徽州腔;演唱传统折子戏,昆腔、武戏较多,奏以唢呐与笛子,与苏昆迥然相异,拨子、高胡托腔,以梆击板,曲调高亢、激越,剧目有《告御状》《滚鼓山》等;吹腔,海笛伴奏,曲调婉转优美,剧目有《乌龙院》《奇双会》《百花赠剑》;西皮,板式完整,剧目《红梅山》《阴阳界》等,二簧,端庄凝重,有《双尽忠》《八卦图》《甘露寺》《三哭殿》《户家庄》等;四平调常与二簧合用,又称二黄平;梆子腔,板胡伴奏,文戏较多。昆弋腔,主乐多用曲笛,偶用唢呐。既保留曲牌体制,又构成吹腔雏形,体现了联曲体向板腔体的过渡,剧目有《伯牙访友》《昭君和番》等。花腔小调,兼唱滩筑与南词,剧目有《闹花灯》《打花鼓》《落湖船》等。徽剧丰富多彩,雅俗共赏,今存传统剧目三百多出,以皮黄、吹拨居多。  
婺源徽班曾有严格的传统戏俗,每到一地演出都要举办一种请神进场观戏仪式:旧时婺源徽班尚有“破台“习俗,凡是新台,演出前一天要做道士法事。戏台香案上并放五只大碗,碗中区别装有一鸡蛋一只,正梁挂着红彩,由五个演员扮东、南、西、北、中五方猖神,打着火把,舞着铁钗、锁链、木牌,纵身上台,捅碎碗中鸡蛋。接着一位身穿八卦衣、头戴道士帽的老生,举着宝剑挥舞四方,画符于壁上。再由身穿红蟒、脚踩高跷的旦角踩瓦块,跳加官。后来,王灵官上场,左手握金鞭,右手举火把,于出场门大放焰火,满台通红,甚为壮观,最终由净角扮演姜子牙出场演唱《渭水河》,祝颂周朝创业八百年,以示祠堂戏台千秋,家族永固,村庄福寿大吉。“破台”规矩繁杂,气氛严肃、庄重。这些仪式,都是弋阳腔目连戏演出的遗存,传统悠久而古老。  
1956年成立了婺源县徽剧团。收集传统剧本490余个,曲牌80佘个,脸谱52个,保存了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并得以继承与发展。  
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艺人江湘璈、江裕民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七、弋阳腔  
弋阳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南宋中期,兴起于浙江的南戏经信江传入江西,在弋阳地区结合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元末明初孕育出一种新的地方声腔弋阳腔,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列为当时的四大声腔。弋阳腔以弋阳为中心,主要在江西省内的贵溪、万年、乐平、鄱阳、浮梁、上饶等一些地区传承延续,明代前中期曾流布及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及北京等地。  
弋阳腔剧目分连台大戏和传奇本两大类,前者包括《三国传》、《水浒传》、《岳飞传》、《目连传》、《封神传》等,后者包括《青梅会》、《古城会》、《定天山》、《金貂记》、《珍珠记》、《卖水记》等。自诞生以来,弋阳腔即以其“杜撰百端”的连台大戏和“错用乡语”的艺术特色在民间广为流传。弋阳腔的脚色分为小生、正生、老生、二花、三花、小旦、正旦、老旦等行,其唱腔结构最初 采纳曲牌联套体,演出时仅辅以锣鼓而不必管弦伴奏,演员一人演唱,数人接腔,构成极富特点的“徒歌、帮腔”演唱方法,明代中叶又发展出打破曲牌联套体制的滚调,进一步增强了声腔音乐的戏剧性和表现力。在广泛流播的过程中,弋阳腔繁衍出各种变体,由此构成高腔体系,对南北各地的四十几个声腔剧种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地方民间戏曲的发展进程。  
弋阳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它对中国戏曲特别是中国地方戏曲发展的奉献是无可替代的。弋阳腔延绵至今,显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近二十年来,因为各种因素,弋阳腔的传承步入困境,演艺队伍严重老化,剧团名存实亡,相当多优秀剧目和唱腔曲牌濒临失传,即使在其流行地,弋阳腔也多年不可以与观众见面,陷入了被人忘记的尴尬境界,这种状况需要导致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利措施加以改变。  
八、婺源三雕  
婺源三雕,即古建筑中砖、石、木三种民间雕刻艺术的总称,多运用于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和牌坊等建筑上的装饰部件。在婺源凡有古村落、古建筑的地方就有美不胜收的婺源三雕。  
婺源三雕艺术的出现,最早见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沱川理坑余懋学“尚书第”建筑上的装饰画。清顺治十六年(1659)余维枢新建的“司马弟”标志着婺源三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婺源三雕依托徽派建筑达到鼎盛,其相关技艺主要分布在江湾镇、思口镇、龙山乡、沱川乡、浙源乡、清华镇、华莘乡、镇头镇等部分乡镇村落。  
婺源三雕集美学、力学、数学、历史典故、生态伦理于一体,起到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其雕刻手法风格迥异,各种雕刻手法可不拘一法地混合并用,使作品达到空灵剔透的效果。  
婺源三雕中的砖雕,广泛用于徽派建筑中的门套、门楣、屋桅、屋顶、屋瓴等处,非常是在古建筑中的门楼、门罩。其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典雅而庄重。砖雕的制作工艺流程为采砖、打磨、绘稿、雕刻和拼装等,其雕刻手法有平雕浮、雕浮、立体雕等,砖雕用料提取于本地产的水磨青砖,砖质松脆纤细。婺源民居中的砖雕制作极其考究,磨制青砖,一个熟练工匠一天只同意磨出三块成品。多一块为减工,少一块为偷懒。  
婺源三雕中的石雕,则用于牌坊、勾栏、踏步、柱磉、门框和大门两侧下端石等。而以鹃浮雕和圆雕两种享誉甚高。其制作工艺分取材、造型、打磨、绘图、雕刻和拼装等五个流程,因石雕题材受制于雕刻用料和雕刻器具的限制,故不及木雕与砖雕细腻繁琐。主要是动物、植物、博古纹样和书法数种,整体艺术古朴、恢宏,石雕用料一为青黑色的黟县黑,一为绿色的茶青石,最好的是青田石。  
婺源三雕中的木雕,大多饰于建筑内的屏风、栏柱、额坊、梁柱、斗拱、窗栏等处。其制作工艺流程分为:选树取材、锯板、晒板、创磨、绘图、雕刻和拼装等七个步骤。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博古纹样和书法等。木雕取材要求甚高,大型雕木如梁、柱等一定要用百年以上的枫、樟、柏、槠等为主。  
婺源三雕是徽派雕刻艺术的精华。沱川理坑的“尚书第”和“司马第”的砖、石、木三雕透现出官宅的威严、堂皇和不可侵犯。汪口“俞氏宗祠”被誉为三雕的艺术宝库,这座清代建筑内部的三雕精美绝伦,细腻精致,走廊、斗拱、大梁等处全都雕以卷云、奇花异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人物故事等造型,层次分明,形态逼真,立体感强。洪村民宅内的一幅教子图,堪称当今江南最大的一幅水磨青砖雕中的精品,作品的附近周围刻着生生不息、吉祥如意的“回”字纹,花叶扶边,鱼跃龙翔,全以镂空雕的手法,精细入徽,流畅剔透。理坑的“九世同居”木雕作品,汇合了浅雕、神雕、透雕、镂空雕等多种技艺,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富贵、祥和、飞檐翘脊、雕梁画栋的画面,无论是绘画、寓意、雕刻、磨砂都极具工整、娴熟。笔法规范严谨,刀工切意透滑,1比例、结构皆符绳墨法度。  
三雕艺术是婺源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它随徽派建筑的兴起而生气勃勃,借助于线条造型和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而异军突起,成为誉满天下的杰出工艺。历经数百年传承,名匠辈出,主要有刘三元、程开功、董启明、汪雷久、杨四弟、王天昌、滕保卿等。  
九、婺源绿茶制作技艺  
婺源座落于赣浙皖三省交界。茶叶产地依山傍水,滩环深溪,壁生云海的优越自然环境,湿润肥厚的土地,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公元760年前后,茶圣陆羽论述茶叶出产地时,称“歙州茶生婺源山谷”,表示婺源当时已是歙州的主要产茶地。公元865年杨华所著的《膳夫经手录》记载:“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创造方法如《茶经》所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穿之、封之制成饼茶。  
明代炒青茶代替了蒸青茶,沈周在其《论介茶别论后》写到:“武林之龙井,新安之松萝,其名大噪”。婺源及休宁当时都属安徽新安郡。婺源绿茶在松萝茶创造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如:小锅杀青、小桶揉捻、干燥低温长烚等特点。  
婺源绿茶,每年在“春分”前后开园,开园第一天篮底垫红纸,进园放鞭炮。采摘时,按一芽一叶标准;清明后,按一芽二叶标准,保持分期分批采,先发先采,后发后采,不符合标准不采。采下的鲜叶不过夜, 采纳独特的手工技艺进行制作,详细程序为:摊青,晾去茶片表面水份;用铸铁锅杀青,每锅二斤;清风,杀青叶在篾盘中扬簸几次,清除碎片灰尘;热揉,在中间附有棱骨的篾盘中揉捻,热揉能揉出茶汁;烘或炒坯,揉叶及时上竹制烘笼烘或锅炒坯,然后分初干、再干。  
婺源绿茶 采纳了独特的手工制作技艺,使绿茶既有碧绿的色泽,紧细圆直的外形,又有香高味浓醇的内质。早在公元1127年,南宋建炎初年《京史·食货志》记载,婺源的“谢源”茶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与紫笋、阳羡、日铸、双井、黄龙诸名茶齐名。1915年,婺源绿茶获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金奖。  
为做大做强茶产业,近些年以来婺源把绿茶产业作为全县三大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打造,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16.5万亩,当中良种茶园7万多亩,已颁证的有机茶基地5万多亩。所生产有机茶品质优良,大部分销往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其主要品种有:仙枝、丫玉、茗眉、毛尖、云翠等等。  
十、稻米习俗(第四批国家级)  
万年座落于江西省东北部,乐安河下游,鄱阳湖东南岸,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区。当万年仙人洞的原始先人移植下第一棵水稻时,华夏原始的农耕文化--稻作文化从此开始。一万多年前,原始先民就过上了“饭稻羹鱼”的农业生活。据历史文献记载,水稻一直是县境内主要栽培作物。在长期的水稻耕作实践中,原始的民间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沉淀,逐一构成了万年人歌谣、节令、风俗、耕技等方面的起到地方特色的稻米习俗,很多稻作文化习俗至今仍沿袭不衰。  
万年贡米米质优良,形似梭、白如玉、香软可口,营养丰富,食用鲜美,其稻谷抗病、虫、寒能力强。从南北朝开始,就是特产,明朝正德七年,万年县建治之年(1512年)获“万年贡米”之称。到明末清初,万年贡米被列为“国米”,成为人们放心喜食的米中精品。万年贡米生长哺育对气候、土壤、水源等环境有着独特的要求。几百年来,万年人民总结出一套从良种哺育更新、播种移栽、田间治理、收割贮存到精制加工等传统贡米生产技术。万年稻米习俗及贡米生产技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民俗和我们生存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在整个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重要的农业研究价值和可观的经济价值。日前,因为优质稻新品种如林涌现的竞争,加上万年贡米种植区域的局限,生产治理技术的保守和滞后、稻米习俗逐一退化,万年贡米的传统工艺和贡米文化出现濒临消亡的现象。为给这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其代代相传,特将“万年稻米习俗及万年贡米生产技术”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  
十一、婺源歙砚制作技艺(第一批国家级)  
砚,起到有用和欣赏的双重价值,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起源,能够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婺源制砚历史从唐开元(713—741年)中叶至今已有1200多年。  
历史上婺源属安徽歙州(后改徽州)之辖地,歙砚石材产于婺源县龙尾山,古时“以州名物”,故婺源所产之砚称为“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制砚石材产于婺源县的龙尾山,故又称“龙尾砚”。歙砚以其优良的材质、美妙的天然纹理、精美的图案纹饰,获得到历代人们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朝廷的贡品。宋人李之彦在《砚谱》中曰:“李后主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歙砚石质坚韧、润密,纹理漂亮,敲击时有清越金属声,贮水不耗,历寒不冰,呵气可研,发墨如油,不伤毫,雕刻精细,浑朴慷慨。歙砚雕刻经过历代砚雕名家的辛勤耕耘也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涌现出相当多名家高手,并构成了各种流派。雕刻技法和设计继承传统之精华,又弃其俗气、匠气,使这项传统工艺更具收藏价值。婺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灿如繁星,“婺源歙砚制作技艺”便是当中的一朵奇葩。  
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二、鄱阳脱胎漆器制作工艺  
鄱阳,自古即有“舟车四达,重贾辐辏”之名,手工业一直发达。该地的脱胎漆器制作已风行达千年之久。据专家考证,鄱阳脱胎漆器起于先秦,经历代传承,到晚清又有飞跃。那时的鄱阳到处遍布髹漆技艺工匠及作坊,仅鄱阳镇一带就有髹漆店30家。1915年,张席珍携带鄱阳脱胎漆器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得褒奖,遂使之名声大振。1949年前后,该地区髹漆业者达80多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鄱阳脱胎漆器成为江西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大宗,产品达300各种。先后销往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量达6.6万件(套),创汇百余万元。跟随现代科技的发展,产业由兴变衰,鄱阳脱胎漆器厂也告倒闭,很多工人改行。二十一世纪初,在各方努力下,江西鄱阳脱胎漆器有限公司开办,漆器制作技艺又逐一开启新的时代。  
鄱阳脱胎漆器种类许多。从胎骨分,包括木胎、竹胎、皮胎、夹纻胎、藤胎、和积竹胎等,最流行的是木胎。在制作工艺上,有雕花、镶嵌、和贴金等手段。它最明显的特点是轻巧玲珑,色泽如镜,古朴高贵,神韵典雅。脱胎漆器成品不怕烫、不易破碎,盛放食品不走味,防腐、耐酸碱。既可作工艺观赏品,也可用作家居有用品。  
脱胎漆器是在模具上用夏布或绸料漆裱,连上数道漆灰料,干固后脱除内模成型胎壳,然后经过多次填灰、上漆、打磨、装饰而制成。它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整体加工,对器具较小的用木头挖凿, 采纳研制、雕刻、鉇制等手段;另一种为分体加工,然后粘结成整体。发明脱胎后,器形较大或较为复杂的,仍然需要通过模胎、割胎、粘胎等工序。鄱阳脱胎漆器的独特还在于其脱胎法 采纳凝固成形,省去了割胎,粘胎等流程,只需要一次成形。这种工艺,增强了脱胎漆器的坚固度,并且使内壁光洁无痕,成形简单快捷,工艺至瑧至美。它的所有生产过程有近80道工序,主要包括:制漆—制模—脱胎—上漆—打磨—装饰—退光等。  
鄱阳脱胎漆器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发展,它已经慢慢提高完美,成为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它集美术、工艺、技术为一体,既有有用价值,也有收藏价值。  
十三、樟村板灯  
樟村板灯是江西省玉山县的一个文化遗产,樟村板灯的种类丰富多样,下面推荐主要的四种:  
状元灯,相传是樟村当年一名读书人赴京殿试中了状元,乡亲们为欢庆这一吉事,特请人制作了状元灯。据说,举了状元灯,能沾才气。  
子孙灯,指灯头后二桥板灯,寓意子孙满堂。唐末,战火四起,瘟疫横行,人丁稀缺,樟村百姓为求人丁旺,送瘟神,便制有子孙灯。  
酒瓶灯,谐音是“久平”。盛唐时期,天下太平,樟村百姓期望国家能长久太平,安居乐业,又因当时制灯者爱酒如命,故特制酒瓶形的灯。  
花篮灯,是当年一采花女子首创,她突发奇想,感觉把灯做成花篮形放在自我的1里应当很美,便用竹蔑编织成花篮形框架,外糊纱纸,加彩绘,篮底、篮沿附近周围区别垂有玫瑰红和黄色丝穗,棱角分明,造形美观,做工精致,一盏灯可从中分为两半,外面向观众,实如2个花篮。不久便流传开来。  
关于元宵节张灯的来历,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祭祀太一(天神),一说是源于道家,一说是源于佛家。宋人洪迈在《容家随笔》中写道:“汉家祀太一,以错时祀至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源于道家说则认为,道教以三元配三官,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且正月十五为天官赐福之日,元宵节又俗称上元节,所以正月十五日张灯应是道教的产物。而源于佛家之说者,在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神威,并且据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十二月三十日,即东土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燃灯法会,佛教东渐,正月十五燃灯之风随之而来。东汉明帝时,印度高僧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到中国来传教,遇到道家的责难,结果在宫廷中与道士比试法力,烧经像无损而发光。汉明帝惑于佛法,敕令正月十五日佛祖神变之日燃灯,以表佛法大明。  
据史料记载,元宵张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明亮,极为壮观。宋代时期赏灯风俗更浓,汴京灯会形式多样,极为盛大热闹。辛弃疾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把当时灯节景观描写得淋漓尽致,生动而壮丽。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接连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里燃灯,蔚为壮观。非常是那精致、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热潮。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据《燕京岁时记》中所载,当时灯会盛况是“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笙歌聒耳。”民间有句老话叫“上元节的灯,中秋节的月”,可见清时的灯节,给人们留下的印象至深至美,景象不凡。  
盛世张灯,樟村板灯相传始于盛世唐朝,兴于明清,尤以清康乾为最。樟村板灯之源据故老相传:唐末中原动荡,中原各族南迁,有四省九地之难民避祸迁入雁门(樟村古称:因西南山口似门,多大雁,故名),各地难民人员纷杂,互不往来,纷争四起。时有婺源南田迁之叶姓先祖,修桥铺路,广行善事,亨有盛誉,其借上元祈福禳灾之机,传上古天地大旱,龙王违天条降雨,被剁18节撒向山野,召全村每户出一板凳,以锄棒为柄,串成长龙,以祈龙王重生,齐心协力佑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从此村民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因叶氏义举,后人立义坊以记之,惜悔于后世战火,然板灯习俗由此流传。明永乐年间,永乐皇帝乐元宵观灯,故明旨民间闹灯,以示“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之意。并赋联曰:“月明灯明,万民一统,君乐民乐,永乐万年。”此联至今在樟村各村居仍有流传。百姓为遵其旨,求来年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制“五谷灯”(喻五谷丰登之意),每至元宵,辄举灯夜游,欢庆佳节。清末太平天国时期,民生动荡,瘟疫横行,无人举灯,至夏末,瘟病仍盛,临江社何姓村民曰“板灯”不举,则“瘟神”不走,集18桥板灯成礼祀,时盛夏,烛不化,疫病嘎然而止。始有“万年灯”,喻“人丁不灭,万年点灯”之吉意。  
十四、铅山石塘桥灯(第三批省级)  
石塘桥灯是一项包含了灯、戏、舞等传统民间艺术的表演活动,起到浓厚的民俗色彩。石塘百姓为求来年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每到正月初六,就举办灯会,而桥灯都是做为压轴戏,所以又被称为“缀大灯”。石塘桥灯工艺独特、制作精致、式样繁多,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各种灯具已成为融手工、书、画等各种艺术于一体的传统灯艺品。石塘桥灯盛会是由当地民间组织自发倡议举行的,有自我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方法。桥灯会共分为五组灯,区别是桥灯、龙灯、生肖灯、花灯、财神爷灯。参与表演人员约六百人,当中桥灯规模为193板,每板长1.6米,加上龙头和龙尾共约长320米。现在,石塘桥灯表演主要分布在石塘街道、港背村、彭村,以石塘街道为主要集中点。  
十五、广丰五都蜡烛会(第三批省级)  
广丰以农为本,重耕教读,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中和节,都要敬奉土地诞辰,举行盛大的祭社活动,尤以五都最盛,当地人称之为蜡烛会。届时每家敬献红烛一对、金鱼一缸,齐聚本家族“福德祠”(即土地庙)举办隆重的祭祀庆典。二月初二时还有一项内容就是“龙抬头”,全镇还要举办祭龙活动,预祝一年复始风调雨顺,大地丰收。各乡镇村庄的舞龙队伍争相竞技。各家各户在这天还用面团制作成多种昆虫模型,如蜻蜓、蚱蜢、知了、青蛙等,盛于清洁瓷盘,鼓乐1,象征百虫复苏,迎接春季的来到。蜡烛会这天,白天演戏,晚上张灯。现场红烛摇曳、金鱼摆尾,全镇多种民间技艺也挑灯夜游。多种车灯、马灯、飞禽走兽灯、人物灯皆装机关,能走能飞,争奇斗艳,热闹非凡。  
五都蜡烛会,是一次群众性的传统节日,一庙谒祭,全街往祀,一地举行,四方聚乐,看蜡烛,观金鱼,赏花灯,听戏曲,男女老幼,尾随百虫游街串巷,簇拥欢腾,乐在当中,它与元宵闹灯,端阳竞渡,中秋赏月,组成了广丰五都民间节日的四大景观。五都蜡烛会后又进入县城永丰镇,衍变为元宵蜡烛。  
广丰县城元宵节蜡烛会也是以大蜡烛为主体,多种古玩工艺美术品陈列为衬托,结合民间香会班、串堂班乐队演唱,彩灯舞姿,放盘花等多种文艺活动,而构成的大型灯烛娱乐盛会。元宵蜡烛会大约萌芽于明代,盛于晚清至解放初。五十年代以前,年年举行蜡烛会已成为广丰县城的民间习俗,且影响到全县各乡镇村落。每逢蜡烛会期间,沿街庙宇和水井皆设台布置香案,陈列多种工艺品,并点燃多种大型蜡烛。民国时期,县城各街及主要巷弄建有神庙十九所,水井十个(每个水井均设有“井坛公”)这些庙宇、井台就是摆设蜡烛会的场地。井台上的蜡烛会通常从十四日开始,因要用木板桌子盖在井台上摆设,故要周围群众备足两天的用水,才可以开始布置。另外还有多种彩灯进城表演献技;香会班、串堂班到处吹奏演唱;成千上万乡民进城赶会,欣赏蜡烛会风采。县城展示出一片热闹欢乐景象。  
十六、铅山河红茶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  
河红茶全称河口红茶,其得名是因明清时期,中国的茶叶对外贸易进入增长期,而产品多以集散地命名,因为闽赣皖各地名茶俱在铅山河口镇包装集散,然后分销各地,故统聚武夷山脉各产茶地而精制的红茶又名曰“河红”。河红茶是中国最早出口的红茶,受到欧洲上流社会以及皇室的爱慕。河红茶色泽乌润,高山韵香显然、十泡过后会出现薄荷清香;味道醇厚、甘甜爽滑;汤色红亮、浓郁、清澈、有光圈;杯底香浓郁。稠度好,回甘快好。茶汤甜醇,泡浓有粘稠感,广受国内外消费者好评。  
2010年该技艺被列入第三批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类别:茶叶产品名称:铅山河红茶登记证书编号:AGI01105农业部部公告号时间第1925号(13.4.15)人文历史简介铅山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铅山茶就成为贡品。《铅山县志》中记载:“早在宋代铅山就出产周山茶、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明代宣德、正德年间(1426-1521年),铅山又有小种河红、玉绿、特贡、贡毫、贡玉、花香等名茶。”自明嘉靖起,河口即逐一成为南方内陆水运中心和茶纸加工、转运的贸易大市场(《中国通史》),河红茶也由此跻身全国乃至世界贸易大宗。《铅山县志》载:“至万历间(1573-1620年),“河红”茶名声远播,外地商人纷纷来河口、石塘、陈坊等地订购。”据明万历版《信州府志》载:“河红茶乃为国内最著名之红茶,且为华夏首次问世之华茶。”  
地域范围  
铅山县位于江西东北部,南以武夷山为界与福建毗邻,华东第一峰——黄岗山穿界而过,北临信江,东近浙江。铅山河红茶地域爱护范围包括天柱山乡、篁碧乡、太源乡、湖坊镇、葛仙山乡、英将乡、武夷山镇等7个乡(镇),爱护范围座落于东经117°44′03〞—117°70′41〞,北纬27°48′19〞—28°31′77〞之间。爱护面积1200公顷,年产量27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外形金毫披露,条索紧实、匀整,色泽乌润;汤色红浓、清澈、甜香高长;味道醇厚、回甘快好。2、内在品质指标:水分2.3%—4.5%,水浸出物35.6%—45.5%,总灰分4.5%—6.1%,茶红素2.3%-3.7%,咖啡碱3.1%-4.6%,茶多酚7.1%-8.9%,氨基酸2.2%-3.6%,总糖2.8%-4.1%。3、质量安全要求:①铅山河红茶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T391-2000)的要求。②铅山河红茶生产需要符合《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288-2002)的要求。  
十七、铅山畲族民歌(第三批省级)  
江西少数民族以畲族为主,畲族聚居区以铅山为最,铅山则以太源畲族乡为最。太源畲族乡座落于铅山县西南方,位于闽、赣两省边界,武夷山北坡山区,总面积78.5平方公里,人口1710人,当中畲族同胞230户,861人,姓氏为雷、蓝二姓。太源畲族乡的畲民大部分从福建汀州府(今汀州县)迁来,小部分从福建省建阳县、上杭县及本省贵溪县迁来。最早迁入太源畲族乡石潭坞的蓝姓畲民,是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18代。  
畲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雷氏族谱》载,高辛皇帝三公主回山主理盘瓠丧事:“殡后长腰木鼓,长笛短吹,男女连声歌唱,窈窕跳踢,舞弄者不可以及”。畲族传统民歌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代代相承。畲族民歌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叙事歌、杂歌、仪式歌。日前,收集整理到的铅山畲族民歌主要有叙事歌:史诗《高皇歌》;杂歌:娇恋、崇安歌、锁歌、灯歌?采茶、小调;仪式歌:丧歌?功德歌、宗教歌、婚仪歌等8个歌种的21首传统民歌。  
畲族传统民歌没有瑰丽的词句, 采纳朴实无华的语言传播演唱。畲家把唱歌视为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不可缺少的。他们以歌代言,以歌为媒,在丧葬祭祀活动中,他们又以歌代哭。畲家的传统民歌主要保存在老人的记忆中,少有文字和曲谱记载。  
十八、玉山横街茅楂会(第四批省级)  
横街位于玉琊溪峡口水库以东一华里,东距玉山县城十二公里,自古以来为我县西乡水陆交通要道,是前往三清山、怀玉山风景名胜旅游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  
横街有座“桑田古庙”,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二前后举办隆重的庙会。时值茅楂成熟季节,庙会上有大量茅楂出售,成为庙会的一大特色,人们约定俗成地把桑田庙会称之为茅楂会。  
据桑田庙遗存碑文记载,桑田庙始建于唐末,后几经兴废,现存庙宇为清乾隆四十四年重建,清咸丰、宣统年间两次重修,抗战时期山门,戏台及前殿被日军炸毁,现尚存正殿和后殿。庙内供奉蔡灵相公等众多1。(相传,蔡灵相公是横街当地人,自幼爱好拜佛,乐善好施,后在外为官,生平修路、架桥、摆渡、扶危济困等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感动了玉皇大帝,玉帝派三清祖师度他成仙,得道后与三清山黑脸道士斗过法,处处维护百姓利益。于是人们建庙供奉他)。每年农历八月十二蔡灵相公生日这天,人们抬着横街华云殿内供奉的潘大元帅、三清祖师等众1,以及附近二十四村抬来的神像土地公共同齐聚桑田庙大殿,为蔡灵相公祝寿,办道场举办祭祀打醮仪式。之后,鸣炮奏乐,披红挂彩抬着众神像到街上1(称巡佛)。沿途住户、店铺在门前设香案焚香鸣炮叩迎,虔诚舍缘。以求神灵保祐买卖兴盛,五谷丰登,平安吉祥。并从初十开始请来戏班在庙内戏台演戏,多的直至八月十五结束,这就是桑田庙戏会。  
庙会期间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来此上香看戏,庙内烛火辉煌,香烟缭绕,戏台上鼓乐喧天,台下人头攒动,农副土特产交易旺盛热闹非凡。附近人家好客向佛,盛情招待来庙会上香看戏做买卖的亲朋好友。人们用这种特殊的方法表达着庆祝丰收,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成为地域特色丰富的传统民俗节日。时值茅楂成熟季节,市场交易旺盛,习惯上被叫成茅楂会。  
十九、玉山罗纹砚制作技艺(第四批省级)  
玉山县座落于江西省东北部,东临浙江,西接安徽,南连福建,素有“两江锁钥”、“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门户”之称,交通通讯很发达。怀玉山脉横贯县境西北部,是赣、皖、浙三省的天然屏障。主峰云盖峰海拔1538米。山高谷深,云遮雾罩,林木葱茏,潭瀑溅玉。这里因古代江右四大书院之一的怀玉书院和方志敏清贫故事发生地而闻名于世。人文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在这莽莽崇山峻岭中蕴藏着丰富的优良制砚用料——罗纹石。  
玉山罗纹砚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因石质纹理如丝罗状故名。南宋理学家朱熹《怀玉砚铭》载“……广信怀玉之脉,山产石,制之为研,曰怀玉研……盖歙砚之佳者……”所以又称怀玉砚。罗纹砚历史悠久,据清同治《玉山县志》载“……罗纹石,唐证圣年前已采之,石之属体,青而带白,纹直而理精者,山沙溪岭,可研……”。因其石质优良,制作精美,自古以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成为案头起到有用和鉴赏价值的文房用具。砚台这一中华文明特有文化载体,其本身所积淀的精湛制作技艺,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项宝贵财富,它将千锤万凿出深山的原石,经过制坯、定型、雕琢、打磨、砚盒制作、包装等十多道工序的精雕细琢,成为一件集有用和观赏价值于一身的传统书写用具和精美工艺品,当中凝结了制砚艺人的聪慧智慧和辛勤汗水。  
罗纹砚的制作技艺世代传承,一块平庸的石头,经过石刻艺人的精雕细琢,用艺术想象力给予它鲜活的生命。使罗纹砚在承担传播文化使命的同时,其本身也承载了精湛优秀传统雕刻艺术。给人以美感和艺术的享受。所以,罗纹砚的雕刻技艺起到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十、上饶结婚习俗  
1、结婚前一天准备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方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送给女方,俗称:送菜和抬嫁妆。就是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女方嫁妆)等带回男家。  
2、迎亲在凌晨  
迎亲。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通常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通常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3、拜堂时新娘要念念有词  
结婚当天,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二十一、上饶市丧葬习俗  
后事料理的仪式通常是由长者主持的。首先,将死者擦身换衣,擦身换衣通常是由家中的长者料理的,也有由雇佣斋公来料理的。这个衣着叫“寿衣”,有的长病不起的深知自已久不人世,早就吩咐女儿预备好了的,衣着数量通常是上三下四,既三件衣着,四条裤子,然后将死者搬进厅下堂前,迷信死者在睡床上死,魂灵将被吊在床上,不可以超度。再在逝者身上盖上一块红绸“水被”,头下枕块瓦片,点三根香,念诵安息,谓称念“倒头经”。并在死者脚下放一碗盛满呈半圆形的饭,饭上插三根香,这碗饭叫“头边饭”。  
人死了不是七刻埋葬的,一是要选定时辰,二是要等待远他乡的家人及亲戚朋友来奔丧。故此还得守铺,家人身穿孝服轮流守候在死者旁边,孝服以深色为主,不适合穿冷艳的服饰,现在通常是戴个黑袖纱为记,孝子孝女通常要戴七七四十九天才可以脱孝。  
时辰到了就要入棺材,现在推行火葬了,就送七里门火葬场。为说旧俗,就以棺葬为例吧。棺葬的繁文缛节的仪式许多,现已简化很多。把死者放进棺材也叫“关敛”或“下材”,孝子们要打若干个石灰包,石灰包是用草纸包着石灰放进棺内,由于石灰是消毒避湿的,故此棺内放石灰包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有的把死者生前爱好佩戴的遗物,例如:手表、钢笔、香烟等东西放进棺内。之后木匠钉棺材钉,这叫“盖棺定论”。  
二十二、上饶过年习俗  
信州区  
农历十二月最终一天为除夕民间称之为过年,过年这天傍晚,家家户户设供桌,置三牲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敬神祭祖,俗叫请年。  
然后,摆设筵席,合家团聚,俗叫吃年饭,饭后,各人将饭碗盛满饭,俗叫存仓。当晚,全部房间灯烛通明,大人小孩玩到深夜,俗叫守岁,守岁时,晚辈给长辈呵头辞岁,长辈给小孩压岁钱。是日,外出的人尽可能赶回家过年。  
广信区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拂晓即起,开门放鞭炮。全家大小步出大门朝拜四方天地神,口念一年四季,方方大利,谓之出行。初一日,习惯吃素一天,有警戒晚辈少贪口欲,克勤克俭之意。  
新年新岁,人人都说吉利话,亲友相遇,互相祝福,互道恭喜发财。大姓宗族要上祠堂,先祭祖后分饼,按男丁每丁一双,称丁饼;有功名的按等第增发一双,称功名饼。  
广丰区  
旧时习俗,无论城镇乡村,人们拂晓即起,开口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越响越好,兆一年之吉祥。接着,全家大小老少走出大门,焚香鸣爆,朝四方拜揖,祈祷神明,保佑合家清吉、四方大利,是谓出行。  
出行回厅,家下晚辈分向长辈拜揖,称拜年;长辈用大红纸包好钱币分给晚辈,叫压岁新年新岁,大家都说吉利话。亲友相见,相互作辑,互道恭喜发财。  
二十三、名人  
境内仅历代宰相就有23人,进士2097人(含武进士56人),当中有名可查的1515人(内含武进士35人),状元13人(含武状元3人),榜眼6人,探花5人,传胪2人,文武举人2710人。铅山县有“隔河二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之说。婺源县有“兄弟三进士”、“三代四进士”、“一门十一进士”、“六部四尚书”之传。仅婺源1县,收入《辞海》的7人,载于《中国名人大词典》的150人,登在《中国文学大辞典》的20人收入《中国国画大辞典》的17人,编入《中国医籍》的医家86人,选进《清代名墨谈丛》的墨家38人。  
汉有吴王夫差七世孙,人尊“番君”,先为衡山王,后为长沙王的吴芮。晋有“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的政治家、军事家陶侃;其母湛氏,是中国古代三大贤母之一。隋有农民起义领袖,后称元兴王的操师乞及拥众10余万称帝而国号楚的林士弘。唐有“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吉中孚,有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唱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始出其诗的王贞白。  
北宋有“佞人初若可悦,而其患在后;忠言初若可恶,而其利甚溥”,历任兵、刑、礼、吏四部侍郎的彭汝砺;有精于胆水炼铜技术,著有《浸铜要略》一书的张潜;有铲除宿弊,裁减浮费,为朝廷增23万缗,毫无所私,生8子,“一门九进士”出自其家的赵士礽。南宋有世称“江右二宝,胡伸汪藻”、著有《浮溪集》60卷的汪藻;有假礼部尚书、充大金通问使、羁金14年,在名利面前多次拒降,所生三子世称“鄱阳三洪”的洪皓;有官至龙图阁学士,为官清廉、不畏权势、通《易》精天文的周执羔;有为民请命、重视人才、著作甚丰的施师点;有官至宰相,能直言,敢任事,兼文武,著作丰的赵汝愚;有集理学之大成的哲学家、教育家的朱熹;有著有称为“南宋第一书”——《救荒活命书》的董煟;有工诗善词尤精音乐,一生贫困,布衣终身的姜夔;有散家财募兵抗敌,倾家产助友拒降,以绝食而亡的谢枋得。  
明有杀富济贫、除暴安民、聚义抗租、举旗起义的农民起义领袖王浩八;有继承袓志,不惜巨资,倾注心血,整修名胜三清山的王祜;有不为流俗转移、不为富贵贫贱动心的理学家胡居仁;有致力修复都江堰、深受群众称颂的四川副使吕翀;有以双筷代笔,山水人物点染入神,时称“绝技”的汪都。清有过目成诵,所著《古韵标准》,对中国古韵有重要创见,著作甚丰,仅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就有27部的江永;有“中国词曲最豪者”,诗与袁枚、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之一的蒋士铨;有制成提水抗旱的“龙骨车”和了解星象运动的“中星仪”,当知县人称“齐青天”的齐彦槐。上饶籍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的有动物学家陈桢,著名医学家黄家驷,昆虫学家杨惟义,气体动力学家俞鸿儒,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等10余人。区境曾使唐代写出世界第一部《茶经》、人称茶圣的陆羽驻足多年;是南宋爱国将领、大词人辛弃疾长眠的地方;是主持修建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工程师、获周恩来称为“中国人的光荣”詹天佑的祖籍。  
上饶著名企业名人实用友软件创始人、董事长王文京;江西博能集团董事长温显来;江西新金叶集团董事长叶礼平;上海观山月集团童国雄;中智互通投资控股集团陈新;上饶曙光医院院长,全国知名不孕不育专家邱永生;中国网库集团王海波。  
2002年,上饶评出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吴芮、张潜、洪迈、朱熹、辛弃疾、姜夔、江永、蒋仕铨、詹天佑、方志敏。  
二十四、上饶市饮食习俗  
1、灯盏果,是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能够根据个人爱好撒上香菜、葱花、辣椒粉等佐料,也可盛一碗骨头汤,在汤中放点醋、香油、酱油、辣椒等配着吃。  
2、弋阳年糕,江西上饶的特色美食,白洁玉润、柔韧爽滑,滋味非常好吃。  
3、婺源汽糕,是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的特色小吃之一,将米浆上火蒸好之后,切开后,刷上辣椒油吃了令人回味无穷。  
4、铅山烫粉,是上饶市的传统特色小吃,种类非常多,如雪菜肉丝烫粉、猪肝烫粉等等,滋味非常好吃,鲜香可口,汤鲜味美。  
5、广丰炒粉,是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吃了软硬适中,入口爽滑,香味独特,深受人们的爱慕。  
6、粉蒸肉,是江西当地大部分省市的特色美食,在立夏这天,当地人们有着吃粉蒸肉的习俗,称之为“撑夏”,制作时瘦肉与肥肉参半,口感糯而清香、五香味浓郁。  
7、弋阳扣肉,是江西的一道特色名菜,也叫经国扣肉,主料是精挑细选的五花肉,加上梅干菜等辅料,同时多种味精、白糖和盐巴也要调配好,倒扣蒸制而成,浓郁香软,肥而不腻。  
8、软炸白肉,上饶特色美食,实际上就是将猪肉连同猪的皮放到锅中油炸,在猪肉和猪皮外面挂上芡汁,吃起来浓香四溢,油滑而不肥腻。  
二十五、上饶市著名景点  
(一)婺源江湾景区  
江湾景区,座落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境内东北部,面积27.4平方公里,2001年六月二十日建成开放,距婺源县城28公里,距风景名胜区黄山96公里,离景婺黄高速公路道口1公里。  
江湾  
江湾是一座起到丰厚的徽州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村中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萧江宗祠、江永纪念馆、南关亭、北斗七星井等景点。为展示婺源的文化特色,江湾景区新建百工坊、鼓吹堂、公社食堂等景点,让游客体会旧时手工艺匠人的传统技艺,观赏徽剧、婺源民歌等传统剧目,起到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江湾景区为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景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一月十六日,江湾景区被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用时参考  
3小时  
交通  
在婺源长途汽车站乘直达江湾的班车可达  
门票  
单独购票60元/人;通票:210元,5天有效(通票包含14个景点:李坑、江湾、汪口、卧龙谷天然氧吧、江岭、灵岩风景区、百柱宗祠、思溪延村、严田古樟、文公山、石城、彩虹桥、晓起、鸳鸯湖)  
开放时间  
7:30-17:30  
景点位置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  
导游:  
江湾建村于唐朝初年,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的河弯处聚居,逐一构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村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  
看点:  
自唐以来,江湾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水陆交通要塞,成为婺源东大门。  
推荐:  
这里山水围绕,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文凡鼎盛。绿茶、雪梨久负盛名。还孕育出了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明代隆庆年间户部侍郎江一麟.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等一大批学士名流,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书乡”代表。村中至今还较完好地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还有东和门、水坝井等公共建筑物,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二)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座落于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县的交界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这些头衔让更多的人晓得她的存在。虽比不过黄山的羞,庐山的奇,但三清山独特的花岗岩峰林地貌,一年中200多个云雾天气,让三清山自古就享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之殊誉。  
三清山有着相当多造型奇特,形神兼备的奇石,巨蟒出山、司春女神、猴王献宝、玉女开怀、老道拜月,都是三清山标志性的奇景。  
栈道是三清山另一特色。阳光海岸座落于三清山的东部,与三清山西海岸、三清宫两大景区构成一条海拔1600米的高空环型旅游线路,是观赏三清山东部瑰丽风光的最佳之处。当中叫绝的有以下几大奇观:日出、壮阔云海、百里松林、危险刺激的索桥透明玻璃观景台、幽深峡谷、不同角度的东方女神和巨蟒出山等等。  
西海岸座落于三清山的西部,是三清山最为开阔的景区,平均海拔1600米。西海岸有四大奇观:高空栈道、云海、大峡谷、古树名木群。闲逛在海拔1660多米的高空栈道上,一边是陡崖绝壁,一边是幽深的峡谷,远处是连绵群山,这种体验不容错过;西海岸的云海特别壮观。除了一般的云海,还有轰鸣的“响云”、汹涌的“瀑布云”等;当你站在栈道上俯瞰大峡谷,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三清宫是三清山人文景观集中的景区,仅仅有游览三清宫,才可以发觉道教文化在塑造三清山的品性中所具有的重要效果。三清宫景区古建筑群的“先天八卦”布局方法非常值得细细玩味,它是整个布局的核心,其它建筑环绕这个核心往八方辐射,各占一卦的位置。三清宫景区的景点造型设计非常非常。这里的建筑规模都不大,但在造型上却有很高的造诣。风雷塔的设计、龙虎殿的选址等,都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运用和对“天人合一”的追求。人文、自然景观浑然交融,不分彼此。  
西华台景区座落于三清山北麓,是宋明以来的登山石级古道,范围从汾水村至风门。西华台景区以田园风光和幽静古道为胜。步云古道早在唐代就是信州太守王鉴退隐之处,这里水转山环、梯田如画,岭上人家是畲族村寨,至今保持着非常淳朴的民风。  
玉京峰景区是三清山最高而又最中心的景区,海拔1816.9米。所谓“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观山不至顶,总有些缺憾。仅仅有站在玉京峰顶,俯瞰脚下千山万壑时,三清山的壮阔才会完整展现。除了顶峰的壮丽以外,玉京峰景区内的云海、雾涛、日出、日落,一样气势磅礴、绚丽多姿,玉京峰正是观日出、日落的绝佳位置。  
三洞口景区座落于三清山西部,最可观之处在于幽谷与瀑布。这里有三清山最大最深的沟壑飞仙谷,最深处垂直切割为1000米,是百川汇合之穴,形如迷宫八卦阵,地形复杂奇险,沟壑纵横交织,断层极多,人不可以通行。这里也有三清山景区内最为奇特的瀑布“八祭龙潭”,龙潭瀑布高约30多米,远远望去宛如一条白龙闪耀。瀑布水帘中隐约可见一龙头,探首峭壁外,龙头、龙目、龙嘴惟妙惟肖。  
玉灵观为三清东麓登山游人必经之路,休憩之所。观中有清泉一股,由石隙用竹管引入水池,供人引用,长年不竭。此处松篁茂盛,景物清幽,于路转峰回处,有小石桥跨涧而过,古木参天,绿荫覆盖。林中鸟声唱和,令人尘烦尽洗。观南谷中,石峰石笋,拔地而起,高的有六七十米,低的二三十米,参差高下,蔚然成“林”,为三清山奇特的“石林景观”。人游其间,纵横交织,宽者如通衢,窄者如小巷,高如摩天大厦,细小者如碧玉琅矸,使人如同进入神话世界。  
简单地游玩都需半天时间,若要细细观奇山,看云海,看日路,至少需要一至两天的时间。婺源与三清山相隔不远,假如到了婺源,去一趟三清山,是不虚此行的。  
(三)龟峰  
龟峰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它座落于江西省弋阳县城区西南部,总面积136平方公里。  
龟峰风景名胜区有三奇:一景区为独步天下的龟形丹山之奇,有“中华丹霞精品,东方神龟乐园-”之美誉,奇峰处处,美不胜收;二景区为天造地设的洞穴佛龛之奇,碧水丹册,奇洞成群,“中华第一佛洞”南岩、禅宗古寺双岩、“飞来禹迹”龙门岩,象三颗明珠镶嵌在清丽、柔媚的龙门湖畔,古代洞穴文明遗迹比比皆是;三景区为千古流传的志士仁人之奇,叠山书院折射出铁脊忠魂谢叠山的爱国丹心,方志敏纪念馆展示红土地的无尚光荣与骄傲,千古名曲弋阳腔唱不尽弋阳奇人的千古风流。龟峰,集自然精华,纳人文风采,聚天下名山之雄、奇、俊、秀为一体融五千年历史、宗教、养生、民俗文化于一炉,是一处不可多见的人间胜境,一个魅力无穷的旅游区,使历代名人接踵而来,赢得“江上龟峰天下稀”(明。李梦明)0、“殊照长城壮汉关”(明。高明)、“大地文章集龟峰”(江西第一任省长邵式平)和“龟峰峦嶂之奇,雁荡所无”(明。徐霞客)的由衷赞美。  
龟峰由两大景区构成。一景区龟峰景区,为自然地貌景观游览区,以千姿百态的龟形丹山称奇,主要景点有双龟迎宾、老人峰、三叠龟峰、老鹰戏小鸡、童子拜观音、四声谷、将军楼、天女散花、百年道、十八罗汉、南天一柱等,最高峰骆驼峰,海拔418.6米,为景区最高峰。奇峰怪石,象形独具,维妙维肖,有“中华丹霞精品、东方神龟乐园”之美誉。  
龟峰空气清新,树木葱郁,四周因山峰环绕,构成盆地气候,冬暖夏凉,加上山势不高,游路平坦,以前一直为疗养院,适当老人、小孩游览,是休闲度假、会议、疗养的最佳地。  
龟峰景区主游线由五条构成。A线:从桂花园上,经振衣台、观景台、一线天、四声谷至将军楼,游程大约需40分钟,游线轻松,景点集中,像老人峰、三叠龟峰等标志性景点都在当中,将军楼有捷径下山至桂花园;B线:从将军楼起,经龟背石,上老鹰戏小鸡峰,从好汉坡下,游程大约需1个小时左右,较为轻松。当中老鹰戏小鸡峰上下台阶近似于90度,有惊无险,但建议有恐高症和心脏病的朋友从峰下绕道而行,最后是在一个地方集合的。好汉坡景点集中,可观老虎赶羊、巨象峰、雄狮回首、望郎峰等,是留影的好地方;C线:从好汉坡起,经玉兔峰、舍身崖、十八罗汉,到南天一柱、伊丽莎白女王像、天外来客,游程大约需1小时左右,体力耗费较大,景观较A、B线宏伟,视线开阔;D线:从南天一柱、八戒害羞峰起,登龟峰最高峰骆驼峰,从清水湖乘船抵龟峰入口处,游程大约需3个小时左右,体力耗费大,建议上午攀登,先从清水湖乘船至山脚,从山背攀登会比从山前登轻松一些;E线:从将军楼起,至天女散花、百年道,抵龟峰外湖,游程大约需40分钟左右,为当年徐霞客所走线路,是龟峰最早的游线。  
二景区南岩景区,为佛教文化游览区,以渊源流长的洞穴佛龛文化称奇。主景点有南岩寺、龙门湖、文星塔、天然山体卧佛。  
南岩寺晋代就有僧人在此修行,以天然巨石岩洞为依托建寺庙,唐末宋初时期僧人在岩洞内依岩壁雕有佛、菩  
萨、罗汉等造像,现保存完好的有四十余尊。造像历史悠久,内容完整,布局合理,雕刻技艺精湛,就单体洞窟而言,堪称第一,被专家们称为“中华第一佛洞”,在《中国文物词典》中被列为江南“第二大重要石龛”。  
南岩寺附近周围有二十二个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散布在山的脚脚落落,原为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战备仓库,现已开发的有佛史洞、佛传洞、观音洞。  
龙门湖原为小(一)型水库,1958年建成,总库容195万立方米,集水面积3.5平方公里,因有山体蜿蜒盘旋于水面,从上空看像一条巨龙卧在水中,故名之。湖水清澈,碧波荡漾。天然山体卧佛就座落在当中。卧佛全长416米,身宽68米,于2000年八月被十世班禅画师、全国政协委员尼玛泽仁首次发觉,因整座山体天然酷似释迦牟尼涅盘像而得名,后经福建惠安石雕厂稍加修饰,使其更加形象。  
文星塔,屹立于县城西南乌溪古渡山巅,信江葛河水口,又名珠子塔,建于明天启年间,文人墨客称其如“插天之笔,着地金鞭”,古代民间视为吉祥之物,主宰功名禄位之神。传说赶考前在此苦读一夜书,能金榜题名,功成名就。文革期间被毁,2000年社会各界筹建,2001年十月二十六日动工,200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竣成,十二月二十八日对外开放。  
龟峰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它东临三清山,南接武夷山,西邻龙虎山,北靠景德镇,位于“三山一都”中心位置,并与之构成一条迷人的旅游风景带;它西距华东铁路枢纽鹰潭站46公里,北至浙赣铁路复线弋阳东站12公里,东到上饶站及名闻天下的上饶集中营56公里,距梨温高速公路弋阳出口处9公里,320国道直达景区门口。  
景区荣誉  
2010年八月,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2007年十一月,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2007年四月,被评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2004年一月,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1年十一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2001年六月,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0年十二月,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城南信江南岸圭峰镇。  
类型:国家公园地质地貌山世界自然遗产  
(四)汪口  
导游:汪口古村落,由宋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于大观年间始建,距今有1100余年历史。因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  
汪口推荐:  
汪口座落于县城东北30公里处,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宗祠内凡木质构件均饰以雕琢,有多种图案一百多组。刀法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细腻纤巧,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雕刻艺术宝库”。宗祠构造十分宏大巍峨,主祠堂高达三层。牛腿雕刻威严,月梁造型古朴。在这古老的祠堂中,每年的祭祖仪式仍在进行。祠堂 采纳的是祭祀中最高级别的“周礼”。在旅游黄金周,祠堂都会进行定时现场表演。  
用时参考  
2小时  
交通  
在婺源长途汽车站乘坐始发的婺源公交专线前往可达  
门票  
单独购票60元/人;通票210元,5天有效(通票包含14个景点:李坑、江湾、汪口、卧龙谷、江岭、灵岩风景区、百柱宗祠、思溪延村、严田古樟、文公山、石城、彩虹桥、晓起、鸳鸯湖)  
开放时间  
7:00-17:30  
景点位置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  
(五)横峰葛源景区  
葛源镇座落于横峰县北怀玉山余脉磨盘山盆地中,距县城35公里。东接上饶县,西接弋阳县,北枕德兴市。因漫山遍野生长着野葛,又处溪水源头而得名。葛源镇为全国重点镇、江西省200个重点建制镇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江西省魅力乡镇”、“江西省生态乡镇”,2017年年初被选为全省3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之一;2018年年初,被评为全省7个农业产业强镇。  
2016年二月由江西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成立葛源国家4A级旅游景区,葛源是著名的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红色省会”,是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中唯一的“苏维埃榜样省”。境内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国家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一处5个景点,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现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50余处。当中列宁公园是中-史上第一个公园。同时,葛源镇还有保存完好的集市商埠特色的明清三条古街、白石书院旧址、万年戏台等古意盎然的历史文化景观,小黄山、仙岩洞、狮子岩等自然景观,以及万亩葛园、10万亩油茶基地等生态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每年吸引10余万名游客来此休闲观光旅游。  
横峰县倾力打造葛源“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这块红色名片,成立红色旅游项目领导小组,争取红色旅游建设项目,把红色旅游资源爱护和景区开发建设列入重点建设项目,投资12.14亿元用于红色旅游开发建设。利用葛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块金字招牌,向国家相关部门申报了2亿多元的项目资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旧址景区治理委员会”,并划拨专项资金,加大文物、旧址的爱护、治理和旅游业综合规划、开发,着力打造“红、绿、古”结合的特色旅游产业。  
(六)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  
灵岩洞座落于“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婺源境内的灵岩洞森林公园内,灵岩洞内分“灵岩洞群”、“石城古树群”、“石林奇观”三个景区。灵岩洞群由36个溶洞组成,日前已开发且对游人开放的仅仅有当中两个:涵虚洞和莲华洞。相比之下涵虚洞更为好看,也是游玩的重点。和大部分沉积而成的钟乳石、石笋为主的溶洞不同,灵岩洞内是流水冲击石灰岩构成的石芽、石林景观。另外,洞群间保留有“岳飞游此”、“吴徽朱熹”等唐代以来的游人题墨2000多处。景区附近周围一些古村落、名树古木也值得一看。  
导游:  
江西省婺源县灵岩洞森林公园是1993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的“国家森林公园”,又是1995年经省政府批建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内分“灵岩洞群”、“石城古树群”、“石林奇观”三个景区。  
推荐:  
灵岩洞群由卿云、莲华、涵虚、凌虚、萃灵、琼芝等36个溶洞组成。洞体大者雄浑奇伟,小者玲珑秀媚。洞内泉流澄清皎洁,水石相映成趣,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有蓬来仙阁、金阙瑶池、云谷游龙、天池荷香、龙门泻玉等景观数百处。更为称绝的是洞群间保留有“岳飞游此”、“吴徽朱熹”、唐代大中十一年兼御史中丞卢潘和明代戴铣的摩崖石刻等唐代以来的游人题墨2000多处。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在婺源长途汽车站乘班车可达,车程约1小时  
门票  
单独购票60元/人;通票210元,5天有效(通票包含14个景点:李坑、江湾、汪口、卧龙谷、江岭、灵岩风景区、百柱宗祠、思溪延村、严田古樟、文公山、石城、彩虹桥、晓起、鸳鸯湖)  
开放时间  
8:00-17:00  
景点位置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古坦村西侧  
(七)大鄣山卧龙谷  
大鄣山卧龙谷景区,是“最美乡村”的骄子。卧龙谷静卧在大鄣山脉,这里飞泉瀑流泄银吐玉、彩池幽潭碧绿清新、山峰岩石挺拔奇巧、生态民情原始古朴,活脱脱一幅天然泼墨山水画、一部雄浑跌宕的野0响曲、一处都市人魂牵梦萦的乐土圣境、一处金庸笔下的人间美景、世外桃源。  
一幅天然泼墨山水画:  
景区四季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碧泉淙淙、秋天红枫尽染、冬天冰雕玉砌;高山峡谷里更是瀑布成群,彩池连环、相映交辉。紫色的山,绿色的树,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深潭构成一幅天然泼墨山水画。  
一部雄浑跌宕的野0响曲:  
谷内“树在石上生,石在水中长,瀑在岩上飞,泉在山间唱。”谷口是巧石嶙峋,溪流潺潺,枝叶扶疏,潭静池幽;深入当中,流泉随山势起伏,回旋、转折,有的时候一如素娟白练,随意漫流;有的时候又如游龙飞舞,飘逸毕现;再前行,高百米的瀑布无所顾及地喧泄腾嚣,张扬着个性。于是峡谷里水气、雾气交错升腾,彩珠晶体相互碰撞,俨然一部雄浑跌岩而又充满野性的交响曲。  
一处都市人魂牵梦萦的乐土圣境:  
大鄣山卧龙谷高达96.7%的森林覆盖率使整个景区成为天然大氧吧。加之开发者凭对大自然的设计修建了数千米合理科学而又变化多端的游步栈道、护栏,点缀旅途中的朴拙茅舍、古雅茶亭、精致石屋显得那么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八)李坑  
李坑是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建村于北宋年间(公元1010年)。  
推荐:  
这里本是个水乡小村,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前有大片油菜花田,后是徽派民居建筑。两下结合,十分有画派意境。现在整个村庄被圈起来作为旅游景点,实行门票制。春天时,前半段的田地里开满油菜花,还有拱桥、栈亭、寺庙和庭院。后半段入村后,沿街店铺林立,主要出售这里特产的徽派木雕和龙尾砚,还有众多“农家乐”可住宿、吃饭。民居中夹杂着很多明清古居,室内的雕刻十分精美。临河有很多茶楼、酒店,坐在0上,应对一派小桥流水,黑瓦白墙,倒有几分惬意。一条河流分段穿越整个村庄。能够坐长长的竹筏漫游当中。村里有青石板的路,闪烁着幽微的光泽,撑着伞散步当中,感受着四周静谧的气氛,恍如世外。  
李坑座落于县城东12公里处,是婺源东线的一个精品景区,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景区门口停车场泊车后就有人上来兜售门票,最后,原价210的套票以185成交,四人省了一顿中餐费用。进入景区,李坑标志性的牌楼矗立在面前,过牌楼就是一大片油菜花田,早上八点柔和的光线下,两位拍妻党开始忙碌地拍摄。  
李坑隶属于婺源秋口镇,建村于北宋年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村民以李姓为主。李坑村四面环山,村内古建筑保存完好,布局极有特色。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集为一条小河,小河穿村而过,小河两岸均傍水建有徽派民居,河上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桥和木桥。河水清澈见底,河边用石板铺就洗菜、洗衣的小河埠。山光水色与古民居溶为一体,相得益彰,活生生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宁静景象。  
地址: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李坑村。  
(九)怀玉山  
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江西省玉山县西北60公里处,与三清山对峙相望。浙赣铁路、沪瑞高速、景婺黄高速、320国道至玉山县城转玉童公路可达。因“天帝赐玉”而得名。唐代历年间(766—779),僧人志初始建定文寺于金刚峰南麓,鼎盛时有“三千尼姑八百僧”。宋朱熹曾在山上著书讲学,历来为儒佛教交替发展的名山。有与江南四大书院齐名的怀玉书院遗址,有朱熹、王安石、王宗沐、赵佑等历代文人雅士留下的大量诗文和摩崖石刻,文化底蕴丰富、积淀深厚。怀玉山峰峦交错,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初方志敏率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此浴血奋战,不幸被捕。为缅怀方志敏的不朽伟绩,1985年在高竹山建“方志敏烈士纪念亭”,2005年在怀玉山建“清贫碑”及“方志敏清贫事迹陈列馆”。景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属花岗岩山地风光兼革命纪念地风景区,群山环抱中的怀玉山盆地,广达6.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盛夏夜盖被,立秋桃始熟”是山中气候的真实写照,是漂亮的江南高原,是旅游度假避暑的胜地。2005年开发的太阳坑景区幽野秀险。山上有三清朝旭、玉琊擎天、灵岩飞瀑、辉山夜烛等景点24处,还有朱熹手书“蟠龙岗”、赵佑手题“高山流水”等摩崖石刻和“怀玉书院”匾额。景区“石韫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有瀑布20多处,奇峰怪石百余处,森林植物66科251种。  
怀玉山为方志敏、邵式平等领导的赣东北革0据地,怀玉山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植被茂密,森林广布,天然林以东北部保存较好,多珍稀树种,福建柏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均居江西首位,华东黄杉林面积达66.7公顷以上。在以黄杉为优势树种的特有混交林中,还有黄山松、南方铁杉、白豆杉、红豆杉、红楠、香果树、猕猴桃、大瓣红花茶花等。人工林以杉、马尾松为优势树种,油茶林分布亦广。野生动物有虎、豹、猴、梅花鹿、獐、画眉、锦鸡等。  
怀玉山经地质年代中的大规模断裂、褶皱、岩浆等活动及长期流水侵蚀效果,构成奇峰竞秀的山势,且多沉积岩和岩浆岩,富有铜、铅、锌、金、银、铀等矿产,尤以山地南北山麓地带著名的铅山和德兴铜矿为丰富。非金属矿有煤、石灰石、大理石、石棉、蛇纹石、硫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怀玉山为方志敏、邵式平等领导的赣东北革0据地。横峰葛源曾为0闽浙赣省委、省苏维埃驻地。弋阳县漆工镇是方志敏故乡和“漆工镇-”发生地。  
德兴与玉山交界处的三清山风景区,面积53平方公里,风景点有280处之多,起到黄山之秀、泰山之雄和华山之险等特征。以石峰、古松、彩色瀑布、响云、神光等奇特风景及大面积的溶洞群著名。古迹有三清山古建筑艺术、石雕、石刻、怀玉山和端明等书院旧址。  
怀玉山风景区核心景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山上原称有三十五景,日前尚存24景,当中有与江南四大书院齐名的怀玉书院遗址,有朱熹、王安石、王宗沐、赵佑等历代文人雅士留下的大量诗文和摩崖石刻,还有三清朝旭、观天灵石、灵岩飞瀑、十八龙潭等自然景观,是旅游度假、览胜探险、休闲避暑的胜地;同时怀玉山景区还是当年方志敏领导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浴血奋战和“清贫”故事发生地,先后在此建立了“方志敏烈士纪念亭”、“清贫碑”、“方志敏清贫事迹陈列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碑”等,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国家森林公园。2017年十二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十)思溪延村  
思溪和延村实际是前后两个村落,由一条小河和一条路连接。这里历史上出过许多官员和商人,所以村子里有很多豪宅。整个村落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村内以青石板铺地,古建群背靠青山,应对清溪和稻田,村庄与秀水青山的优雅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而1987年版的《聊斋》在此取景,真正使思溪延村名声大噪。还有这里也是持续剧《青花》的拍摄地。  
用时参考  
2-3小时  
交通  
在婺源长途汽车站乘班车在思溪延村下可达  
门票  
单独购票60元/人;通票210元,5天有效(通票包含14个景点:李坑、江湾、汪口、卧龙谷、江岭、灵岩风景区、百柱宗祠、思溪延村、严田古樟、文公山、石城、彩虹桥、晓起、鸳鸯湖)  
开放时间  
8:00-17:00  
景点位置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思口镇内(381乡道,距县城紫阳镇13公里左右)。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