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高安市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25 18:55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高安市地理位置概述  
高安市,江西省辖县级市,由宜春市代管,座落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南昌市西部,属长江中下游平原,距离南昌42千米,面积2439.3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高安市下辖2个街道、21个乡镇、1个垦殖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十一月一日零时,高安常住人口为744694人。高安建县始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取名建成,唐朝武德五年(622年),为避太子李建成名讳,改建成为高安,1993年高安撤县设市;高安是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中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国汽运大市、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中国书法之乡。高安市有巴夫洛生态谷景区、华林寨—上游湖景区、元青花博物馆、贾家古村等景区。  
二、高安市文化事业  
2018年,高安市文化馆免费开放实行常态化,开设各种培训340余人次;迎接招待全市26个业余文艺团体及个人近2000活动人次,举行各种群众文化活动32次,观看人数共计17万人次,参演人数0.3万人次,获国家级群文系统奖2个,省级奖次2个;发表江西省群众文化馆等新闻稿件9篇。市元青花博物馆共免费迎接招待国内外观众294536人次,吴有训科教馆迎接招待海内外观众11.8万人次;电影公司全方位开展电影放映达4859场,受益观众达到45万人(次)。图书馆迎接招待读者183000人次,流通图书189000册,举行读者视听活动48场,共有读者6000余人参加。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共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2余次,开办各种培训30余场次,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户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累计200余次。  
三、高安市本土方言  
高安的本地方言主要是赣语,另外,在高安华林乡还分布有客家方言。  
四、高安市结婚习俗  
在高安、丰城等地乡村中曾流传着一种古老的婚俗,即“九道婚俗”。这一风俗虽不乏封建落后的内容,但它凝集着历史,体现了一时一地的风俗民情;从它的变迁中,我们更不难听出时代进步的足音。  
所谓“九道婚俗”,就是一对夫妻从结识到结婚需要的九道正规礼仪,这“九道婚俗”区别为:相亲、过门、订亲、送日子、圆房、哭嫁、婚礼、闹房、回门。  
所谓“相亲”,即为第一次见面。男女双方选个好日子和地点,然后,男女双方及双方父母、媒人和男女双方嫡亲属约8-10人到选定地点见面。如男女双方均表明没意见,男方当时就要向女方付上见面礼,见面礼通常数额不大,聊表心意而已。事后,由男方出钱宴请双方全部到场的人。  
所谓“过门”,就是男女双方到对方家去认门认亲。“过门”的日子也是要择良辰吉日的。先是男方备上几斤肉、几斤面条、几块糕点来到女方家,女方家爆竹迎接,杀鸡招待,然后由女方父母带男方去认识女方本家亲属。男方到女方家通常是早上来,并且需要是2个成双数来。吃过早饭,男方再邀请女方到自我家去吃中饭,女方家也需要成双数人来到男方家。女方来到男方家,男方父母必然要向未来的儿媳妇送见面礼,有送钱的,有送手镯、耳环、戒指的。女方回家,男方还需要打发女方一身上好质量的衣料。  
“订亲”,即是男方向女方付足一定数量的“礼金”。“礼金”多少由男方女方一起拟定,通常金额较大。除下“礼金”,男方还需要向女方家送去猪肉200-300斤,面条100斤。“订亲”之日,女方家要宴请全部亲戚和全村人。“订亲”之后通常来说基本确定夫妻名份了,双方没有特殊理由,不得罢婚。  
“送日子”:“订亲”之后,男方能够确定个日子作为结婚之日。男方到女方家把女方的生辰属相抄来,即为取“庚贴”。“庚贴”需要用红纸写,写了后再请算命先生按天干地支和金、木、水、火、土五行阴阳说合八字。男女双方“八字”合了,互不相克,那么选定一个黄道吉日再用红纸写上结婚日子送给女方家。若女方家接受了,双方就都会投入紧张的嫁娶准备工作中。  
“圆房”:婚礼前一天,晚上男方家在新床四角区别燃上四支蜡烛,然后选择二男童二女童区别坐在新床四角,请村中年纪、辈分大的婆婆主持圆房,说些吉祥、如意话,当然多是早生贵子之类的话。  
婚礼前一天晚上,在女方家也有一道习惯,那就是“哭嫁”。这一晚,母女俩同床共枕,妈妈哭着向女儿交代一些为妇之道、居家过日子的经验,教导女儿要孝敬公婆、团结邻里、夫妻和睦等等。妈妈还要向女儿赠送一些压箱钱或其它一些金银之类的饰品。有些快要出嫁的姑娘还制作了很多手工精湛的鞋垫,在这天夜间也会一并压在箱底。结婚这天,母女俩再一次抱头痛哭。还有些地方的嫁娘从结婚头一天起就用节食或干脆什么也不吃的方法来表明对父母的不舍和依恋。  
当然,最热闹、最盛大的还要属结婚这天了。男方家请来一班吹鼓手,十几个青壮年肩扛长杠浩浩荡荡开向女方家。来到女方家,女方家把一系列嫁妆(诸如:桌椅、沙发、挂衣柜、电器之类)所有,挪到门口用长杠绑抬。新娘头戴红盖和新郎相携,或坐汽车、或坐自行车、或骑马。一路吹吹打打来到男方家。先是拜天地祖宗、后拜客。拜客时顾客应向新夫妇赠送拜礼钱,多则不限,少亦不怪,随客心意。拜堂完毕,双双入洞房。新娘则把从娘家穿来的红袄绿裤红鞋收起来,这些衣物是万万不准再带回娘家的。否则,女方有克夫或被休之嫌,娘家则有招惹霉气之嫌。  
结婚的当天晚上,不管贫富,都要请锣鼓来闹新房。众人们簇拥着新郎新娘唱歌,跳舞,猜谜语,散烟敬酒,玩起来热闹有趣。闹新房时,大多数地方只炒米花,煮豆子,烧茶备酒款待来宾。待新人玩累了,众人才散去。  
结婚后三天,新婚夫妇双双出门,男的看望岳父岳母,女的看望双亲、哥嫂、弟妹等亲人,俗称“回门”。回门那天,男方要向女方双亲赠送礼品,女方娘家则酒席迎接。当天下午,夫妻需要归家,风雨无阻,不得留住。  
“九道婚俗”在这些地区流传了数百年,现在的年轻人中,更多的人已不再热衷于这样繁琐的礼俗了,但他们的父辈却大多是从这九道婚俗中走过来的。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时代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回忆历史,更能使我们感到昔日的封建,激起我们对今天的自豪和对现代文明的热爱与憧憬。  
五、高安市过年习俗  
为庆祝春节,通常在腊月三十晚上,全家人要欢聚一堂吃“团年酒”。可是,在高安市伍桥何家,至今还保留着腊月二八过大年、吃团年酒的习俗。  
相传,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1521年),伍桥何家有一横行乡里的恶霸,叫何老财。何老财为人刻薄心狠,对自我的亲外甥也照样盘剥压榨。他的外甥叫雪苟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华林农民起义领袖胡雪二)。雪苟子和一些贫苦农民被何老财盘剥得无法生活,被迫上了华林山,竖起了“杀富济贫”的大旗,而且决定大年三十晚上对何老财动手。谁知走漏了风声。雪苟子带人杀来时,何老财早于腊月二八同全家人吃了团年酒,二九便带着家小偷偷逃到了高安县城去。从那以后,何家人便把大年三十看成是不吉利的日子,为了避开这个不吉利的日子,他们把过年选在腊月二八的晚上,以后渐渐地成为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六、高安市寿诞习俗  
旧时生育,重男轻女。小孩下地,父母即持酒两壶,送外婆婆家报喜,俗称“报牙酒”又名“光眼酒”,酒壶上贴红条纸,壶嘴上柏叶;壶盖上,生男婴,放撮黄烟;生女婴,放撮食盐。婴儿生下三天后,父母开酒设宴,俗称“做三朝”。另外“满月”、“满百日”、“满周岁”都要做酒设宴。俗语说:“周岁一桌酒,十岁邀亲友,二十岁办美酒。三十无人知,四十无人晓。五十杀只鸡,六十方可做,七十满天飞。”但女孩在一星期岁后,每逢生日,只能吃一双鸡蛋,男女到了六十岁,称“花甲”老人,子孙视家境情况,酌情办酒庆寿。赃官劣棍之家,则借机大敲竹杠,民国19年十月,村前恶霸张三为母做七十寿庆,办酒300余席,请2个京班唱戏,一连军队站岗,强近佃户送厚礼,没赌抽头,搜刮民财上万元(银元)。  
七、高安市庙会习俗  
新中国成立后,跟随经济条件好转,劳动人民为自家长辈庆寿者很多,堂前陈列寿烛、花,寿肉,寿面、寿鞋、寿被、彩爆等物,程序为:放爆竹、吃寿面、拜寿,进宴,向老人敬酒,女婿为岳父母祝寿,须备办肉、面、寿烛、寿花,寿鞋、寿被等礼物,1985年秋,新街乡大港喻村有一在台人员从香港回家省亲,为母做八十大寿,请酒30桌招待贺客,晚上放映电影款待全村人,以尽海峡两岸亲友相聚之乐。  
旧时庙会甚多,宗旨形式各异,然多带有迷信色彩,或公开借神惑众,或趁机大开赌场,上湖乡,每年九月十一日,以菩萨骑马,婴儿坐神轿游街串巷为吸力,招来远近赌徒;四周农民,亦赶来朝拜,祈祷神佑。另有“沐恩弟子”,请班唱戏,酬神谢恩,谷称“还愿”。街市商贩云集,热闹异常。  
县城每年八月二一,古谭菩萨“过巷”,乡民趁此进城,顺还一些农产品工艺品、生活用品到市交易。南北两市,地摊毗邻,喊买叫卖,人声鼎沸;兼有傀儡杂耍,看“西洋镜”,哄乐逗趣。  
其它圩镇,多借庙会之机,以销售当地土产,交换物资。三月八日华阳“马会”,集四方之马客,进行马匹交易;大城的“斗牛会”,招来远近耕牛,“斗年”取趣,且以此比较牛之优劣,选择更换耕牛;村前,伍桥,汪家以推销竹木树料,农具,米谷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迷信,利用庙会日期,进行物资交流,活跃城乡经济。也就是当今的高安人所说的“当街”。  
八、高安市上梁习俗  
民间造屋,向上“上梁”之俗,称大厦落成之喜。上梁之日,东家做酒设宴,诸亲好友登门道贺,竖扇上梁时,吉炮轰天,观者甚众,木工以鸡血祭梁;东方披红拜梁。  
木匠喝彩:“伏以呀!”  
东家应彩:“好啊!”  
“手提金鸡凤凰叫,  
好啊!  
祭梁金鸡吉星到,  
好啊!  
……。”  
一呼一答,独具风韵。  
木工一边喝彩,一边将麻糍向下面猛撒,村童乡妇,轰然而抢,热闹非常。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建造新房,按照建房规划设计施工,不再按旧俗请“地仙”择基,巫道择时,鲁班选师启“太岁”动土,然“上梁”之日,依旧讲穷,是日,亲朋戚友赶来送礼道贺,帮忙竖扇做工,梁木涂染红色,上写造屋人名及年月吉日。至今有些地方仍存有“上梁”、抢麻糍之风,有的则以糖果代替。  
九、高安土城斗牛  
土城斗牛是这个村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历时多久已无从考证。  
土城斗牛与当地的万里庵庙会和“吃新节”习俗融为一体,一年一度,时间是农历五月十五日这天。据《高安县志》载:乡人选“辛酉”或“已酉”吃新,先盛饭三盅,上插稻穗,烧香鸣爆,供神敬祖,谓之“朝禾苗”。“吃新”即品尝新上市的蔬菜瓜果;敬祖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五月十五日这天,附近周围四面八方的村民都蜂涌而至,来到土城万里庵“朝禾苗”,赶庙会,将带来的几根已灌浆的稻穗供奉在菩萨前,祈祷年丰岁顺。村上的每家每户都要大摆酒席款待亲友,席上除鸡、鸭、鱼、粽子、发糕、油糍外,更主要的是专门采来的新鲜蔬菜瓜果。亲朋欢聚一堂,共话桑麻,其乐融融。吃新后就去玩斗牛。斗牛是赶庙会、朝禾苗、吃新节中最吸引人的活动。2010年六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高安土城斗牛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高安锣鼓戏  
高安锣鼓戏是高安古老的地方戏剧种之一,因演唱时不必管弦乐器伴奏,仅用锣鼓击节而得名。该剧种萌发于清康熙年间,由民间茶歌和灯彩衍变而来,汲取了大量高安瑞河戏的艺术精华,因其唱腔深厚悠扬,表演洒脱粗犷,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而深受群众爱慕,在历史的舞台上流行了三百多年。  
该剧种萌发于清康熙年间,源于民间灯彩和采茶,故俗称“灯班”、“采茶班”,经历了单台戏、对子戏、三小戏、袍带戏四个发展阶段。在清光绪至民国初期进入鼎盛时期。据统计,这一时期有名班社共21个。艺人160余人,演出地域由高安辐射至奉新、上高、新建等县,后又扩展到新余、修水、德兴等地。  
高安锣鼓戏的表演洒脱粗犷,富于生活情趣和田园风味。早期锣鼓戏班社多属于业余性质,只在秋收以后和春节间组班演出,“唱戏唱到莳田边,丢掉锣槌忙作田”,就是当时业余班社一边种田一边唱戏的真实写照。锣鼓戏的部分剧目中还夹伴特技表演,如吐火、玩蛇、耍伞等,以求活跃气氛,引人入胜。  
民国以来,因为1反动统治者散布“好男子莫看《三国志》,好女子莫看采茶戏”的谬论而遭禁演,锣鼓戏越来越衰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所剩不多的锣鼓戏艺人进行登记,编成演出组下乡巡回演出,1953年,高安曾派出演出一组即高安锣鼓戏班到奉新发展。但该戏班中道没落,于1985年解散。高安锣鼓戏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仅仅有几个业余锣鼓戏班在高安民间顽固地生存,急需抢救爱护。2013年八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高安锣鼓戏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一、高安上湖灯彩  
上湖灯彩是江西省高安市上湖乡在民间自古流传下来的以纸扎灯为道具而载歌载舞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  
高安自古歌舞昌盛,灯彩盛行。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8年)《瑞州府志》和清同治《高安县志》以及随后的史料上,能够得知,高安灯彩种类繁多,有龙灯、狮子灯、跑马灯、蚌壳灯、茶灯、日月灯、鲤鱼灯、流星灯、猴子跳圈、麒麟灯、象灯、采莲船、板凳龙等,茶灯和板凳龙载歌载舞,其他灯彩只舞不唱,有的灯彩有人物有故事。每入夜,笙箫鼓乐,歌吹连云,灯影连陌,舞姿兢艳。尝走村串户有远达一、二十里者,每每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上湖灯彩是一支能够把灯彩这项民间舞蹈持之以恒地传承下来的主力军,上湖灯彩主要集中在塘南村和丁家村一带。他们每隔五年就会于正月初一到十五受邀或者出访表演大型灯彩盛会——“闹花府”组灯,当中表演最多的是茶灯、蚌壳灯、板凳龙、狮子灯和龙灯。平常地方举办大型庆典活动,也会调度上湖灯彩参加演出,当中板凳龙多次参加高安市和宜春居民间文艺调演而获奖。  
上湖灯彩,贴近民众,贴近生活,雅俗共赏,为广大群众所爱慕,其表演动作和伴奏音乐起到较高的艺术价值,是高安地方戏(高安采茶戏)的艺术源泉。特别在当代乡村为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日前,上湖灯彩也濒临消亡境界,主要表现在表演活动很少进行、表演队伍青黄不接、表演市场日益萎缩。为了爱护和传承上湖灯彩这项宝贵的传统表演艺术,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已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爱护措施。相信上湖灯彩这支珍稀的民间艺术之花,能够在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浇灌哺育之下,花开常盛。  
十二、高安字门拳  
高安字门拳是流行活跃在江西省高安市及附近周围县市的一种民间武术,是南拳的一种,又叫“八法拳”,民间多叫“打狮子”,每套拳术的手法和身法,都是用一个汉字来命名,所以叫字门拳。高安字门拳自古有之,民间传说是武当道师高安蓝坊人葛先师所传。民国期间设有官方特意武术机构和民间国术团体,拳术主要是‘字门拳’。1974年创办县武术班后,1984年成立县武术协会,各乡镇成立了武术分会。民间多半利用集镇物资交流日和春节期间举办武艺表演以。  
高安字门拳精深博大,刚柔相济。之外家功为主,兼修内家功和点穴功。兵器有刀、枪、剑、戟等二十余种,包括家里的板凳和生产农具。拳术方面讲究八大手法、八大身法和八合硬门功夫,八大手法用八个汉字命名为:推,残,援,夺,牵,捺,逼,吸。八大身法用八个汉字概括为:方,圆,扁,侧,吞,吐,浮,沉。八合硬门功是五虎下西川、孔门穿针、六部头、双拳等。字门点穴功是字门拳的深奥功夫。  
高安字门拳攻可搏击,守可防身,更重要的是练习字门拳能够强身健体。字门拳是一种练拳与练气相结合的拳术,“文人弱士皆可练习”,长久练习能够加强自己调节功效,改善自我免疫能力,解除动脉血管阻力,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高安有80多万人口,管辖23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传习高安字门拳队伍。2010年六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高安字门拳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三、高安骨伤医术  
高安骨伤医术是高安传统医药的文化瑰宝,著名的邹氏骨伤医术就是当中的典型代表。  
高安骨伤医术伴跟随高安字门拳武术发展演进了上千年。高安武术历史悠久,自古有之。较有名气的拳师多有一套跌打损伤的医术传承后世。高安邹氏骨伤医术的鼻祖邹耀宗在清朝末年拜民间拳师夏忠和著名道人曹复良学习武术和骨伤医术,后又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儿孙们。当中发展兴盛的有邹盛接、邹盛狮和邹振环三支传承体系,邹盛接和邹盛狮区别在南昌青云普和下沙窝一带、邹振环在高安及宜丰新庄一带负有盛名。邹氏骨伤医术以正骨精准、药用奇效、康复快速而深受百姓赞许。  
高安骨伤医术邹氏门脉最少有九大独门医术堪称中国民间医术中的传统珍宝。一是“阴阳八把锁”,针对突发性病危、昏迷休克的高危病人施以人工抢救,让患者“起死回生”,该回生术在中国民间已濒临消亡。二是五步手法医治肩关节周围炎。此医术多次在全省、全国外伤、骨伤科作学术交流并取得一定成果。三是“拔伸捺正”正骨法。以传统手法准确、快捷地复位骨折、脱位。四是望眼诊伤,这也是中国民间十分珍稀的一种诊伤技术。五是“七雄丹”炼制法。此丹药特意应对顽强性老伤。六是“九龙接骨丹”炼制法,这种丹药配合传统的人工接骨复位法,幸免患者因开刀、钉钢板带来的肉体上和资金上的高昂代价。七是“见肿消散”炼制法,此药对医治软组织损伤有特效。八是跌打损伤膏炼制法,这种膏药针对多种损挫伤,陈旧性伤痛有特效,对颈椎、胸椎、腰椎等疼痛以及骨质增生均有一定的疗效。九是止血散炼制法,这种内服散,能够有效制止五痨七伤出血。  
但是跟随现代医药和高新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真正的高安骨伤传统医术日趋萎缩,特别是代价高昂的西医骨伤开刀手术正在取代中医传统人工复位疗法,造成一些起到人性化的、耗费低谦的传统医术濒临消亡。  
高安骨伤医术,博大精深,旷世珍稀,体现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医药的优秀成果和文化精髓,都属于急需抢救的宝贵遗产。2013年八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高安骨伤医术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四、高安道情  
高安道情是高安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古老说唱形式。它源于民间艺乞。据老艺人相传,初为瞽者走街串村说唱谋生的渔鼓。清末时期,民间艺人渐弃渔鼓,改用箱琴、令尺和木鱼伴唱,并由行唱变为坐唱,称之为“坐堂戏”,演唱者主要是盲艺人。  
高安道情说唱时多为一人,仅以一把箱琴、一把令尺、一只木鱼伴奏,也能够多人组合演唱,分担角色,装男扮女,陈情叙事,说唱相间,杂以口技,插科打诨,并增加锣钹、鼓板、唢呐、竹笛等乐器,气氛更为浓烈。也有技艺精湛者,一人同时演奏十来项乐器,唢呐、胡琴、竹笛、鼓板、锣钹一齐上,令人称奇。  
高安道情的基本调式为[太平调]。[太平调]是高安的北路道情曲;有[新太平调]和[老太平调]之分,各有板式。[新太平调]在[老太平调]的基础上发展为八种板式,即起板、平板、二六板、武板、悲调、喜调、苦调、行阴调,其旋律凄戚哀怨,缠绵委婉,丝丝入耳,扣人心弦。  
高安道情的题材多为传本故事和民间传说。传统曲目有《八美图》、《十美图》、《薛仁贵征东》、《罗通扫北》、《李三保下山》等。  
解放后,高安道情得到了党和政府重视。1951年,高安县政府成立了“高安道情改革委员会”,1954年成立了“高安县盲艺人曲艺队”,队员至今一直保持30人左右,每年市(县)人民政府拨专款由市(县)文化馆负责对曲艺人员进行业务辅导培训和考核。在“二为”和“双百”方针指引下,高安道情于传承中接连不断创新和发展,“乡下狮子”登上了大雅之堂。《为钢铁而战》、《妈妈手捧石榴果》、《张榜招亲》、《鱼塘明月光》等多个新创高安道情区别参加全国、全省曲艺汇(调)演获得演出、创作、音乐等奖项。2006年,高安道情参加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调演获得一等奖。2008年五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五、高安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是在明清时期的高安民间歌舞、灯彩、傩歌傩舞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汲取了瑞河两岸的瑞河戏、锣鼓戏和丝弦戏等剧种的有益成分演绎而成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以其“语言通俗生动,行腔淳婉清越,气韵刚柔相济,表演质朴优雅”的艺术特色而饮誉江西戏坛,成为江西艺苑中一枝古老而娇艳的山茶花。  
高安采茶剧团于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上庐山(献演传统小戏《四九看妹》)、赴上海(演出现代戏《小保管上任》)为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和华东地区献演,受到了毛泽东、1、1、1、1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0华东局领导的高度欣赏,在上海演出导致轰动,区别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个国家媒体对高安采茶戏作了专题报道,而且三次晋京表演,荣获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百戏长廊稀有剧种非常演出奖等奖项。到日前累计有《打猪草》、《补背褡》、《罗帕宝》、《孙成打酒》、《游湖》、《断鸡》、《四九看妹》、《秋收时节》、《乡潮》、《寒儒求监》、《春渡》、《四季看花》、《拐杖情》等30余个剧目获得省级或国家级奖项,先后培养和造就了200多名艺术人才,如谌国泰、黎花英、罗运憨、吴其多、彭金花、彭金成等几代高安采茶戏表演艺术家,为高安采茶戏获得到崇高的声誉。  
高安采茶戏源远流长。高安东邻省会南昌,西贯湘鄂川黔交通要道,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设县建城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上有名的“江右上县”。元代著名戏剧家、音韵学家、《中原音韵》的作者周德清就诞生在高安。清代乾隆年间有诗云:“绛云春半酒旗风,尽醉流觞看赛洪……”,嘉庆年间又有诗云:“市上新来三角班,家家唱到即予缓。彩灯童戏才搬罢,又抱竽笙出近关”。“洪福班”、“赛洪班”都是有名的瑞河戏班,锣鼓戏三角班是高安采茶戏随后汲取过来的剧种。按高安地方习俗,正月唱新年戏,二月唱花朝戏、娘娘戏,三月唱财神戏,四月唱青苗戏,五月唱端节戏,六月唱荒戏,七、八、九、十月唱庙会戏,十一月唱娱乐戏,十二月唱封箱戏,差不多月月都有戏演。高安境内的农民业余剧团,也由解放初期的5个,壮大到鼎盛时期的288个。高安附近周围十来个县市,如上高、宜丰、铜鼓、宜春等地也相继成立了演出高安采茶戏的专业剧团,还有丰城、新建、萍乡、新余、抚州等地至今流行演出高安采茶戏的习俗。高安采茶戏专业和业余剧团每年都要深入这些地方演出百多场。  
长期以来,高安采茶戏之所以能唱响大江南北,是由于高安采茶戏起到极大的开放性。高安采茶戏的前身是高安丝弦戏,高安丝弦戏在高安地方灯彩的摇篮中诞生、吸吮着各种古典大戏的养料成长壮大。清朝末年,高安人每逢春节就要举行花灯大会。高安灯彩种类繁多,有狮子灯、跑马灯、蚌壳灯、茶灯、采莲船、板凳龙等等,有的灯彩有人物有故事。例如茶灯表演是由8个女孩手执茶灯边舞边唱,每唱完一段即摆出一个字,四段唱完就摆成“天下太平”四个字。“板凳龙”表演则是由“萝卜相公”领着两个小旦和一个小丑,以一个类似板凳的“泥鳅龙”为道具而载歌载舞。民国初期,高安灯彩艺人开始摹仿学习瑞河戏、锣鼓戏等大戏编演剧目登台表演,并汲取了高腔戏、皮簧戏以及道教高腔和地方土调的有益成份,从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安丝弦戏即高安采茶戏。高安采茶戏很快由小生小旦小丑的三角班衍进为须生、婆旦、花脸等角色齐全的小半班,由两把胡琴伴唱的灯歌小戏发展为有吹打拉弹伴奏的地方大剧种。  
别看高安采茶戏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剧种,实际上起到较强的制造性。早期的高安采茶戏根据民间仿本《今古奇观》、《善恶箴鉴》和地方传说自编自演了一批整本大戏,如《眼前报》、《青锋剑》、《鬼断家私》、《退妻得子》、《瞎子伸冤》、《烈女救夫》等几十个独具特色的传统剧目,连同从其他剧种移植改编剧目有300多个。在音乐方面以灯歌小调、采茶本调为主旋律,也制造了正调、板腔体、板式、场景音乐等系列音乐群体。  
另外,高安采茶戏还起到一定的恒定性和观赏性。高安采茶戏的融合剧种锣鼓戏尽管历经了几百年的衍进发展,但始终保存了地方小剧种从民歌体向板腔体衍进时期的艺术形态,为研究中国戏剧发展保存了珍贵的艺术史料。其表演或婀娜多姿,或风趣诙谐,或优雅飘逸,或雄浑刚劲,尤以特技见长,有矮桩功、帽子功、胡须功、饮酒功、纺纱功等等。其音乐或婉转悠扬,或高亢激越,或缠绵悱恻……欣赏之余无不让人回味无穷。例如丑角夏咏泰,以其丰富而诙谐的表演被首都文艺界誉为“江南名丑”,旦角彭金花,以其清越而悠扬的唱腔深受高安其附近周围县市广大群众的爱慕。  
但是,跟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大潮的冲击,地方传统文化失去大量的空间和市场,高安采茶戏也一度走向低谷。高安采茶戏老艺人相继去世,原生态的表演艺术濒临消亡。乡村戏台颓废坍塌、城市剧场破损失修。表演队伍青黄不接,音乐人才后继无人,编导人才多年空缺。农民业余剧团也频频锐减,步履维艰。  
为了爱护和扶植高安采茶戏这株古老的艺术之花,高安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1987年开始,每两年举行一届瑞州文艺节或高安采茶戏艺术节,并将高安采茶戏申报为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项目。在资金投入方面,从2003年开始,市财政每年投入70多万资金用于高安采茶剧团发放工资、添置设施、排演剧目、改善条件等支出。在人才哺育方面,高安采茶剧团通过省文艺学校、高安师范联合办班和随团培训的形式培养了三批青年演员,文化主管部门重点扶持金花艺术团、八景艺术团、新街艺术团、夕阳红艺术团等15个农民业余剧团。  
今年来,高安采茶戏作为江西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风雨兼程,创作演出了相当多优秀现代剧目和古装剧目,并将系列剧目制成唱片、磁带或光盘,向全国公开发行,仅2006年至2006年就有36个剧目摄制成VCD光盘,影响颇大。  
2011年五月,经国务院批准,高安采茶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这株古老的山茶花在新的春季里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灿夺目的光芒。  
十六、高安腐竹制作技艺  
高安腐竹是高安传统的豆制食品,成品形状酷似竹条,故名腐竹。高安腐竹制作技艺是高安民间独有的传统手工艺。  
高安腐竹有“素中之荤”的美称,起到极高的营养价值。它口感独特,风味纯正。可煲可炒,食用方便,久煮不化,过餐不糊。吃起来虽韧却柔,软嫩可口,兼有止咳清痰,解毒养胃之功效,受人青睐。  
高安腐竹以高安优质大豆为原料,并用高安偏软的地下水, 采纳独有的制作工艺生产出来的成品,才是地道的“高安腐竹”。  
高安腐竹制作技艺独特。整个工艺流程主要为:清洗→脱皮→浸泡→磨浆→滤浆→煮浆→提皮→烘干等八道工序,当中每道工序都有详细要求,不得马虎,否则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甚至血本无归。  
高安腐竹制作技艺一直是传统手工操作,史料记载“锦河高邮对岸渡口是最早高安腐竹产地之一,吴国珍老人用平底锅烧稻草,日投黄豆15斤,得腐竹10斤……”随后出现了小型腐竹厂,“瑞州府排楼下由鞠炳坤等七位师傅办起了小型腐竹厂”。至1919年,高安腐竹生产以兴隆腐竹坊最有名。1954年以兴隆腐竹坊为基础,建起高安腐竹厂,年产腐竹约20吨,1958年高安腐竹厂搬迁现厂址,之后生产规模接连不断扩大,工艺接连不断改进,传统工艺与现代机械作业相结合,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日本、美国等海外国家。1985年高安腐竹厂将高安腐竹商标注册为“大观楼”,而且被国家评为振兴老字号工程“中华老字号”品牌。高安腐竹先后多次获国家级奖励,1994和2001年还荣获第五届、第七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高安腐竹正式成为高安的龙头企业。日前高安境内的高安腐竹加工厂及作坊有30多家,传统的高安腐竹制作技艺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2010年六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高安腐竹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七、高安市丧葬习俗  
在高安一带依然保留棺木土葬的乡村地区,“八仙”是指家族中处理丧事的一帮人,他们负责从入殓、出殡、下葬等一系列程序,由于丧事都是宗族内部事务,所以操办丧事的都是同姓同族人员,外姓人员只能以亲朋好友的顾客身份吊唁,所以,在宗族群居的村庄,“八仙”通常由村庄内各房各支按人员多少由成家立业的中青年男子义务组成。杂姓混居的村庄或者小村庄拼凑不出“八仙”人数的,那么他们仅仅有杂姓混合组建“八仙”队伍,或者请其他村庄同姓的家门帮忙,亦或请邻村的“八仙”帮忙。  
丧事上“八仙”通常为八人,刚好聚满一八仙桌,因为现代棺木均是暂时伐木而做,未能及时风干,所以较重,而现代人又没有做惯体力活,还有,丧家为了面子显示实际上力,“八仙”人数也由原来七八十年代的八人增加到十六人,近些年有些地方“八仙”人数增至二十四人。今约定成俗构成制度。  
“八仙”的工作是义务的,但“八仙”在丧事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丧宴上一切都是以感谢“八仙”为主的。如,在高安宴会上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宴会要等“家公(外公)”、“母舅”来坐宴席上筵,方能开席,但“八仙”就可不理这一套,由于“八仙”是帮助丧家出力处理丧事的,所以“八仙”比通常的顾客(又称“客仙)要先开席吃饭。“八仙”吃的饭菜佳肴,要比顾客吃的饭菜丰盛(红烧肉就两份大盘)。并且“八仙”席上要有专人款待,负责给“八仙”们泡糖水、斟酒、倒茶、上菜、上茶点、糕点、瓜子等,要让“八仙”吃好、喝好。在高安大多地方,通常都是晚上举办丧礼,次日早上九点前出殡抬棺木上山,非常是次日早饭,仅仅有“八仙”是正儿八经的酒宴且率先用膳,送葬的顾客开饭时间比“八仙”晚,假如“八仙”们吃完准备出殡,那么送葬的顾客就得丢下碗筷,赶紧跟随“八仙”给逝者出殡送葬,顾客要想不饿肚子就得抢着吃、赶紧吃。  
丧家为了感谢“八仙”辛劳之情,通常买些衣着、鞋子、烟、毛(浴)巾等赠送“八仙”。为何会买以上东西?由于抬棺木需要承受巨大之力,非常乡下田间和山间小路,有的时候棺木没抬平衡,上千斤的棺木就会压向某一人,“八仙”肩膀常被磨破皮、衣着被磨破弄脏,鞋子也会弄坏,尽管义务帮助丧家,但总不可以让“八仙”自我受损失,所以,有钱的丧家会买些西装、皮鞋,通常的丧户则买一般的迷彩服、解放鞋。而浴巾则是用来扎腰用的,浴巾的效果是扎在腰间,抬棺木时供旁边的“八仙”抓扶,以便保持队形,掌握平衡,毛巾则是用来擦汗用的,香烟则全部处于感谢之情,通常给每位“八仙”赠送两包香烟,一包价格高的,一包价格低些的,有钱的丧家会买中华加芙蓉王等高档烟,通常的丧家则只买金圣加庐山牌香烟。赠送给“八仙”的物品多少、价格贵贱,全部提取丧家的经济实力,“八仙”通常不计较。  
“八仙”在逝者去世时,协助丧家亲属帮助逝者用艾叶泡的水擦身洗澡、穿寿衣、进材(入殓)等,然后帮助丧家把下葬用的石灰石挑运到山林坟地,然后挑水把石灰石冲洗成石灰泥浆。然后回丧家协助丧葬中的多种礼仪,出殡前,“八仙”需用竹篾扎龙杠(又称子孙杠、长尺),并浇湿抬棺木的用具(祭杠),然后把龙杠用长凳支撑摆放好,再从灵堂里抬出棺木放在龙杠上,最终用绳索像编织中国结一样,用活结把棺木绑扎在龙杠上,出殡时,“八仙”领队“掌彩”,内容多恭维丧家之词,如“伏羲!天地开张,日吉时良。先人平生福德好,今朝跨鹤登天堂,孝男手持主丧杖,披麻戴孝守灵旁;孝女孝媳穿孝服,思亲百世实难忘。众位八仙齐把灵车扎,力索花在金棺上,白鹤展翅棺头立,幡旗飘飘在前方。亲朋戚友来送葬,护送仙体入仙乡。八仙八仙,听我言章。喝了东家扶重酒,肩抬灵车要稳当;莫道他人的生身父母,宛如自我的爹娘。转弯抹角,大家商议;上墈下岭,切莫慌张;跨沟过缺,小心提防,安全送达牛眠地,金棺落在正中央。风水宝地福人登,子孙幸福万年长!孝子贤孙前面带路走,众位八仙同心抬起来!嗬——!”。领队每说完一句,剩余众八仙则应声附和“嗬!”,最终结束时“嗬”声拉长加大音量。  
喝彩完毕,鸣锣、放爆竹、吹喇叭、奏哀乐,“八仙”抬起棺木,这时支撑过棺木的桌子则需推倒,长凳也需用脚踢到,“八仙”抬着棺木准备出发时,需要先进行左右摆动三下以上(龙摆尾、回龙杠),送葬队伍依次行进。前为嫡孙举引路幡,也成“招魂幡”;次之为挽幛队、亲朋好友、喇叭、哀乐队,最终为打铜锣鼓的、散纸钱的等走在棺木后面。孝子手捧哭丧棒,嫡长子或嫡长孙端着逝者灵位或遗像,紧靠棺木前面行走。  
“八仙”在丧礼中的服饰:身上穿着丧家发给的服装,腰系浴巾(以前为罗布帕),脚穿草鞋,不过现在不兴草鞋,就算配发草鞋,也是绑在腰上,实际中以穿解放鞋为主,小腿位置像红军一样用白布条裹扎。“八仙”头戴布做的帽子,现在通常是里面白色帽子上,外叠加红色的帽子,也就是两个帽子叠起来戴。假如逝者有曾孙,则在白帽子外叠加绿色的帽子。据说该帽子做法为“天盖地”,起到镇住一切邪气的功效,所以“八仙”们一直要把棺木下葬后,才可以摘取“八仙帽”。  
为何称抬棺木的人为“八仙”呢?  
有人说丧事不吉利,为了雅观,给他们送了个雅号“八仙”?实际上不然,中国人信奉道教,八仙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丧事中抬棺木的人称作“八仙”全部是受道教文化影响而衍生出来的。  
人死后的世界在道教和佛教的影响、浸染之下构成发展起来的。在民间的信仰中,死后的世界主要指阴曹地府,但同时还有天堂、仙境。旧时挽联常有“瑶池添座”、“蓬岛归真”、“蓬山鹤史”一类的词句,这里的“瑶池”、“蓬岛”、“蓬山”都是仙境。传说瑶池在西方昆仑山上,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蓬岛、蓬山代指蓬菜三山,是东海的仙山,是八仙常常居处之地。瑶池、蓬岛皆为仙人所居之处。人们幻想死后羽化登天,得道成仙,便将其作为死后的世界。天堂是玉皇大帝管辖的地方,常有人成仙登天来到这里,例如奔月的嫦娥、《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也有被从天上贬谪下凡,投胎转世的,如《西游记》里的天蓬元帅——猪八戒,还有《镜花缘》里的百花仙子。正是因为这种升迁谪降,人们设坛作醮,礼忏拜祷,期望死后升入天堂,天堂便成了死后的世界。仙境、天堂这类死后世界起到浓厚的道教色彩。  
传说八仙区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因为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晚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国相当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俗称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篮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文艺作品中以八仙过海、八仙献寿最为有名。今西安市有八仙宫(古称八仙庵),其主要殿堂八仙殿内奉八仙神像。就像观音菩萨成为中国人心中佛教的代表神仙。  
自古人们都期望长生不老,什么炼仙丹、找仙药,例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驾鹤仙去”的句子就能体会古人的想法。就是生时成不了仙,死后也渴望能羽化成仙,能到南山、东海的仙山,而东海仙山是八仙常常居处之地,再说八仙是道教的代表神仙,所以你要想成仙,仅仅有找道教的八位仙人了。那些逝者死了想成仙怎么办?那就按照他的意思送他成仙,要想去仙山只能八位仙人送,凡人是去不了仙地的。民间自然就衍生出“八位仙人”护送棺木里的“仙体”登“仙山”。所以抬棺木的人就这样被称作“八仙”了。  
十八、高安市饮食习俗  
1、高安腐竹:将腐竹用冷水浸泡8~10小时,用刀切成8~10厘米长条,加猪筒骨熬制的高汤,经两小时以上焖制而成。口感富有弹性,汁汤浓厚。  
2、高安腌粉:腌粉也就是拌粉,是优质晚米做的米粉,久泡不烂、韧而不硬,拌着吃,滋味非常好。  
3、湖田挂面:挂面俗称油面,因黄沙岗镇村村制作挂面,尤以湖田村制作精细,故称“湖田挂面”。选用精面粉为原料,掺以碘盐、食用油等配料,由手工制筋,悬挂晾干而成,呈丝状或带状。  
4、太阳薯粉丝:以当地特色红薯淀粉加工制作而成。食用价值高,被誉为“长寿食品”。粉丝细嫩柔软、粗细均匀、绿莹晶亮、润滑可口。  
5、南瓜酱:南瓜酱是从明清时候流传下来的传统地方特产,精选优质南瓜,经过配料、切料、熬煮、晒制等一道道严格而传统的程序制作而成。  
6、高安三糖:高安三糖包括芝麻糖、花生糖、寸金糖。选用优质原料经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起到松脆爽口、香气宜人、甜而不腻的特点。  
7、苦楮豆腐:苦楮豆腐是高安伍桥有名的农家小菜,它来源于苦楮树所产的苦槠子。苦槠子暴晒之后,去掉种皮,再将里面的种仁浸泡、磨浆,置于锅中煮热沸腾,待熟制之后,蒸发出一些水分,等到置冷成型之后,即为粉褐色的豆腐。  
十九、高安名人  
幸南容(746年—819年),又名幸显,字惕微,高安洪城(今高安市华林山风景名胜区)幸村人。唐国子监祭酒,桂岩书院创办人。  
陈邦瞻(1557年—1628年),字德远,号匡左,江西高安荷岭上寨村人。明万历26年进士,史学家,明朝重臣。历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兵部左侍郎兼户工两部侍郎等职。天启三年(1628年)卒于任上,诏赠兵部尚书。  
朱轼,江西高安人,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因其曾担任乾隆皇帝的老师,死后归葬家乡时乾隆皇帝御赐其“帝师元老”的称号。  
吴有训(1897.4.26—1977.11.30),字正之,江西高安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辟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大学“以高水平科研支撑的高质量大学教育体系”的创建者和实践者。  
杨实人(1906年—1999年),高安市城郊西门大路杨村人。20世纪60年代曾任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离休前任中共上海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组成员。  
贾石(1919年—1988年),原名贾守厚,高安市新街景贤贾村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国外贸易司副司长,先后担任国家对外贸易部二局局长、部长助理、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国家进出口治理委员会和外国投资治理委员会副主任,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以及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常委,中国香港非常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等职。  
胡昌升,男,汉族,1963年十二月生,江西高安人。现任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二十、高安市著名景点  
(一)巴夫洛生态谷旅游景区  
巴夫洛生态谷旅游景区座落于高安市以东、南昌市以西的大城镇昌西文化产业园内,致力于打造一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景区一年四季均可享受到唯美的田园风光,春可赏花踏青、运动、野营,夏能嬉水观荷、避暑垂钓,秋可采莲摘果、登高赏菊,冬能养生进补,观赏蝴蝶。  
1、百牛竞耕  
包括大禾堆•农耕文化村、耕春岛•垛田景观区、鱼跃•垂钓乐园三部分,一起构建“勤耕春前片片土,笑采秋后粒粒珠”的农耕景象。数百亩名为百牛竞耕,古村,在垛田我们可观赏花船漾波、芦苇成片、菊花满坡,也能够和亲朋好友共同划划小船,深入感受“垛田、桑基鱼塘”传统农耕模式,一览水乡田园风貌。  
2、荷色生香  
荷色生香座落于中港河下游西岸,面积近千亩,南北长约2.5公里。区域种植精品太空白莲,套养各种水产,构成种莲产籽、观荷赏莲、鱼肥莲壮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荷叶墨绿如画,莲花香醉游人,此地既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色,亦有月下荷塘“蛙声蝉鸣”的宁静,更有“荷花宴”让你感受“舌尖上的花香。”  
3、大禾里•民俗  
它连接了嬉牛记•第三空间与荷色生香,这里有新中式风格民宿、乡村酒吧、古法酒坊、红砖博物馆以及荷田景观亭台,它的古韵民风,无不呼唤游客驻足停留,亲身体验,偷得浮生半日闲适。民宿创建保留原乡村建筑让旅游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12栋乡村风情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法经营,让身体舒畅也让心情愉悦,享受漫食、漫游的生活,不管往北、往南,都能方便自在,这趟旅程是田园之旅、是心灵之旅,更是旅客难忘的假期,为旅客提供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  
4、嬉牛记•青少年第三空间  
这是一个融合耕牛传统农业文化元素的青少年自然教育体验营地。第三空间里有嬉牛广场、嬉牛之家(服务中心、售票点、更衣室、淋浴间)、劲牛列车(火车站)、秋千广场、旋风足球、自然狂想曲(包括:积木世界、声波阵列、打击乐、分子攀爬、轻功水上漂、陷落沙坑、轮胎乐园)、乐牛组合(蹦床、摇摇乐、跷跷板、及星空攀爬等)、野奢步道、森林剧场、勇士能量站(--木屋)、森林装置艺术展、亲子农园、勇士之路、童乐牧场、ATV全地形车、童梦果园、勇闯松林阵(树上拓展)、树屋部落、巧牛•陶艺研习场、巧牛•红砖艺术馆、陶艺世界(陶艺文化广场)、神牛闹海(大海啸)、青少年水寨、乐牛水荡、水上迷宫、水上漂浮乐园、亲水服务中心(水乐园内部商业服务及现场治理服务等)、生态停车场(仅限中小学研学团队)等27个项目,一起构建综合服务区、生态童玩区、树上拓展区、嬉水游乐区、耕读研学区六区,寓教于乐,让儿童切身体验户外运动带来的乐趣,用自我双手探究周围的世界。  
5、知味•美食商业街  
知味街连接嬉牛记.青少年第三空间与花天果地,12间店铺以现代与古典碰撞、乡村与文艺结合的方法,将沿途原民居改造为起到乡村文化特色美食街,并引入“朱公席”、“全牛宴”、“龙虾馆”等起到赣中地域特色和高安历史文化特色的餐饮,配套露天音乐吧、啤酒烧烤等休闲业态,“民以食为天”,解决人们的温饱,给人鲜美的口感享之余,将一种人文关心渗透当中,使人陶醉回味。  
6、花天果地  
花天果地东望荷色生香千亩荷田,西接乐龄特区百顷森林。依托优美的自然地形曲线,于其东部建设纯美的绿茵草坪与浪漫的玫瑰花园,并辅以五彩花田;于其西部建设甜蜜的景观果园、葡萄园。当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景区核心景观罗曼草坪,它面积达118亩,是国内景区最大的、同意游客踏青健足的一处景观游赏草坪,中心建筑魅彩冷艳、塔楼挺拔,草坪中间幽幽湖水映衬蓝天,草坪-森林拱卫,游客徜徉其间,坐卧休憩、造型美拍、风筝嬉戏、高歌欢语,放飞心情,趣味无穷。于此,可赏玫香、可尝果芳;可踏草绿,可闻乐音。鲜花、绿草、蜜果与音乐、电影、艺术共同交融,是游客最佳的生态观光休闲体验空间。  
7、若春茶园:  
茶园建设于巴夫洛最高点,形若一轮飞碟置于茶林掩映的小山之巅是从山坡下部开始挖沟筑梯田,为防水土流失,茶道馆四周环绕着茶树,四围设有9间客房,茶园内备有高安白茶和国内多种上品好茶,经有专业茶艺师冲泡,浅吟低品,解暑忘忧,端坐木屋茅亭,时而听不远处高铁呼啸而过,寓动于静,别有一番风味。  
8、蝴蝶谷  
巴夫洛蝴蝶谷占地面积500亩,以“爱护自然生态环境,普及科普教育”为宗旨,拥有全世界唯一的悬浮式空中观赏蝶园,以创新、互动、科技和四季观赏为特色,被誉为中国观赏规模最大、最起到国际水准的蝴蝶观赏园,拥有国内200各种活体蝴蝶及国内外昆虫标本近2000种,是集蝴蝶观赏、科普教育、亲子休闲、生态哺育、蝴蝶工艺品研发于一体的蝴蝶主题乐园。谷内也设有生态观赏区、蝴蝶放飞区、标本展览区、昆虫科普区、休闲购物区、互动游乐区、蝴蝶养殖区等7大功效区。  
9、蝶舞萤飞•房车营地  
房车营地连接着花天果地与蝴蝶谷,内设有50辆房车,地势开阔平整、通风、生态环境优美,紧邻自然人工水域,夜幕降临,与至爱亲朋仰观星空穹庐,烧烤歌舞狂欢,可赏玫香、可尝果芳;可踏草绿,可闻乐音共享原野至美。房车是移动的家,那么房车营地就是移动之家的停靠点。  
10、竹笼架•农夫市集  
竹笼架•农夫市集位于巴夫洛生态谷东部,靠近景区游客中心,展示了来自精品果蔬园内自我生产的新鲜瓜果,有葡萄,西瓜,桃子,西红柿,桑葚,甜瓜,黄瓜等,可供大家采摘或购买!市集以“打造友善田野、平享健康生活、伙聚邻里乡情”为理念,保持“自产、自酿、自做、自创、自售”的“五自化”原则,保持“生态•健康•安全”的标准。  
11、智慧农业展示中心  
巴夫洛智慧农业展示中心,是以拥有起到原始性创新知识产权的数字传感器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自动化、模块化一体式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包含了以展示培训为目的的智慧农业展示厅,以推广应用为目的的标准生产示范棚,巴夫洛智慧农业示范项目通过自我的集成示范,实现生产领域的智能化、经营领域的差异性以及服务领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务,从而推动农业产业链的改造升级;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保障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业竞争力和保证农业可连续发展。  
交通指引  
宜春市·高安市·大城镇·迎宾路166号--巴夫洛生态谷  
开车线路:  
自驾地图导航搜索:巴夫洛生态谷:  
①320国道从景区正门东侧横穿而过,座落于大城镇西側约5公里。  
②自昌栗高速而来,在祥符出口处下高速,进入320国道,向东北方向(南昌方向)行驶约5公里即到。  
③自昌樟高速而来,可在胡家坊高速出口下高速,经S220省道(或在丰城高速出口下高速,经S222省道)进入高安环城东路,然后右拐朝东北方向行驶进入320国道,行驶约12公里即到。  
(二)畲山贾家古村  
贾家古村座落于江西省宜春高安市新街镇,是日前中国保存最大、最完好的生态古村落群的典型代表。面积约500亩,有民宅500余栋,当中元、明、清古民宅300余栋,保存完好且有堂号的119栋。  
旅游区包括贾家古村落建筑群和生态园林两部分。古村有“关内”和“关外”之分,九处关门现存三处,古巷道铺满青石板;房屋建筑主要有宗祠、雨亭、大堂、官厅、客厅和民居等六大类;现存古民居300余幢,当中140余幢为元未明初建筑;书院、庵堂、寺庙、道观有十八处,六所书院错落有致地散落于村中,寺庙道观分布在村庄周围;村南立有象征畲山贾家兴盛发达的七级玉塔。村外阡陌纵横,生态园田掩映在绿树丛中,多种鸟儿嘻戏其间;村北的稳泉、庐泉环村交汇于千年古桥,构成江南小桥流水古诗画。贾家是个融合佛教、道教和儒教的江南古村落,构成独具特色的畲山贾家地域文化,配以绿色生态园林,构成现代人寻找古朴田园生活的理想之所。  
畲山贾家古村景区位于江西省高安市,距市区25公里。介于省会南昌与仙女湖的中段(各距80公里),离赣粤高速公路胡家坊出口仅13公里,全程高胡一级公路。浙赣铁路支线穿越其境,东西有协塘、珠山两个火车站,各距2公里。  
景区总面积8.5平方公里,是中国生态古村落的典型代表,位于江南却兼具北方风格,现保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300余幢,当中有堂号的房屋达119幢,明清建筑140多幢,有“江南古村望畲山”之说。古村立于畲山山麓的“凹”形处,似金盆落地,依山傍水,座北朝南。八处关门把古村分设为“关内”和“关外”,7所书院错落有致地插置当中,12处寺庙、道观分布在村庄周围;村外阡陌纵横,生态园田掩映在绿树丛中,多种鸟儿嘻戏其间;村南立有象征畲山贾村文化兴盛发达的七级玉塔;村北的稳泉湖(温泉)、芦泉湖环村交汇于千年古石桥,悠悠注入肖江,涌向赣江。古村与村内的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融合成独具特色的畲山贾村地域文化,配以绿色生态园林,组成江南小桥流水古诗画,构成现代人寻找古朴田园生活的理想休闲胜地。2001年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农业开发办把这里定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5000亩绿色生态田园环抱古村庄,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曾亲临古村庄视察。其后,这块中国江南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集元、明、清于一村,融儒、释、道于一体的千年生态古村落终于为世人所熟知,并拉开了旅游开发的序幕。2007年六月古村被列为中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九月列为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省文物爱护单位。2013年三月,被评为江西省乡村旅游4A级点。2013年五月,贾氏宗祠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经过多年的旅游开发,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提高,构成了以村庄内的古居、古祠、古巷、书院和四周的寺庙、道观为主要内容的古村品质游;以村北芦泉湖水上娱乐和稳泉温泉疗养为内容的休闲度假游;以田园农耕、果园采摘为内容的农家乐体验等。主要旅游景点有:翰第阁关门、贾氏宗祠、怡爱堂、文昌宫、翠竹禅林、皖月轩书院、普贤禅寺、芦泉湖、稳泉温泉、山背野果林、玉塔和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高安采茶戏、农耕活动等。  
地址:宜春市高安市新街镇贾家古村  
(三)华林寨-上游湖风景区  
华林寨——上游湖风景区是江西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距高安市区23公里,离南昌市80余公里,座落于高安市西北部九岭山脉东南支脉华林山,从南昌市区往西北方向沿三二○国道至高安,也可从赣粤高速直下而至,昌栗高速、昌铜高速穿境而过,并在附近设有互通口,纳入了南昌一小时经济圈,武汉、长沙3小时经济圈。沪昆客运专线擦肩而过,并在市区设站,距离上海、浙江等三小时车程。  
景区属江西最古老的花岗岩体型低山地貌风景区,主峰华林寨海拔816.4米,是高安制高点。唐宣宗避难华林看到此地重峦叠翠、群山环抱、位置显要时曾赋诗云:灵岫摩天空,鸟道入云际。  
景区总面积178平方千米,辖三大景区:上游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华林山风景名胜区和伍桥景区。六处独立景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朱轼陵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吴有训科教馆、省级重点风景名胜点大观楼和七星堆古墓葬群、团山寺大惨案抗日战争纪念墓、瑞相禅院。  
风景区四季宜人,饱揽秀甲江南的湖光山色和水上、山地休闲运动于一体,被誉为“赣中休闲胜地,南昌西郊花园”。景区主要特点是奇石洞天、翠湖幽林、史迹胜地,以“耀邦祖籍圣地,运动休闲乐园”为主题,辟有登山攀岩、石洞探险、原始森林探秘和上游湖水上运动休闲等游览项目,景区共有华林徽派古镇、华林胡氏祖居地、华林造纸作坊遗址、主岭飞瀑、八百洞天、上游烟雨、桂岩书院、瑞相禅院、朱轼陵园、团山寺纪念墓等50余个景点。  
景区自2003年正式接游以来,共迎接招待海内外游客400余万人次,景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受到广大游客的好评,有力的推动了高安旅游业的发展。  
日前,高安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造以华林寨——上游湖风景区为核心的“绿三角”生态经济圈的决策部署,重点发展“绿三角”生态旅游经济,加快发展休闲旅游、花卉苗木、现代农业,全面推进景区建设,确保2016年将华林寨——上游湖景区打导致国家4A级景区。  
(四)高安市博物馆  
高安市博物馆原座落在高安市筠泉路交叉口,面积约1300平方米。他的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高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1980年十月正式命名为高安县博物馆,1993年十二月八日更名为高安市博物馆。高安市博物馆的老馆为砖混结构,长期以来,因为设施简陋(2002年经建筑质监部门鉴定为CU级危房),上等级的文物无法上线展览,造成1980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发觉的高安元代窖--花釉里红等精品瓷器无法与国内外观众见面。博物馆为了确保“国宝”文物的安全,只好一直将其深藏于地库中。  
为了满足国内参观者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及国外游客慕名而来目睹“国宝芳容”的愿望,2010年高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建一座与高安馆藏文物相搭配的博物馆—高安市博物馆新馆。2012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江西省文化厅(赣文博字[2012]67号)》批复允许在原高安市博物馆基础上成立“高安元青花博物馆”,与高安市博物馆合署办公和陈列展览。高安市博物馆新馆于2015年七月二十五日正式开馆。  
高安市博物馆、高安元青花博物馆座落于高安市瑞阳大道674号,为一座起到元代历史文化符号特色的博物馆。有馆藏文物1万余件,尤以1980年发觉的高安元代窖藏文物轰动海内外,该窖藏共出土瓷器239件,含元代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磁州窑4个窑口的器物。当中元代窖--花、釉里红瓷器属罕见的元代极品。器物完整、器型硕大、品种较全、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馆藏元代青花瓷器数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名列第三、中国第一;馆藏元代釉里红瓷器数量世界排名第一。精品文物先后出展日本、法国、美国、北京、上海、青岛、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高安市博物馆与高安元青花博物馆合二为一办公陈列。展馆由一楼的序厅、历史文明厅、历史人文厅、暂时展厅、多媒体厅和二楼的元青花一厅(国宝厅)、二厅(元青花鉴赏厅)构成。展览 采纳了国内一流的设施设备,同时以图版、文字、立柜和先进的三维投影等声光电展示手段,尽量的展示藏品的历史文化底蕴。  
展馆由一楼的序厅、历史文明厅、历史人文厅和二楼的元青花一厅(国宝厅)、二厅(元青花鉴赏厅)构成。  
1、序厅主要运用浮雕艺术表现的方法来体现馆藏元代青花釉里红国宝特色。序厅两侧以高安古城浮雕和宋代史学家《资治通鉴》编修者刘恕、一般话始祖元代《中原音韵》著作者周德清和近代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为主题陈列,并辅以光电等手段明显其展示内容和效果。观众来到序厅宛如到了历史的殿堂。  
2、历史文明厅主要展示高安从旧石器时代至元明清时期出现的历史文明以及古遗迹等的人文文化,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生动。其主要展示手段以图版、文字、实物、立柜、雕塑、声光电等为主。  
3、历史人文厅主要展示高安自古至今的历史、人文、戏曲、民俗等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生动。其主要展示手段以图版、文字、实物、立柜、雕塑、声光电等为主。  
4、元青花一厅所展藏品以图版、文字、立柜、壁柜、场景和声光电等展示手段准确地再现了高安元代窖藏从发觉到研究的整个过程。深刻的揭示了其历史和文化内涵,并以近日的研究成果尽量的还原出窖藏主人和窖藏器物的用途,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元代青花的典雅端庄、造型优美、器物完整、器型硕大、工艺精湛、内涵丰富无一不让世人为之震惊。  
5、元青花二厅陈列的是一些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所藏的元青花精品、名品的仿复制品,是一比一的比例精确复制的,共有30多件。同时运用图版、文字、立柜、光电和三维投影等展示手段,尽量的展示了元青花从创烧、定型、发展、外销的过程。深刻的揭示了元青花其历史、人文、政治等文化。让观众来到元青花二厅后不必出国门、馆门就能够欣赏到英国、土耳其、伊朗以及国内各大博物馆所藏的元青花精品瓷器,让中国元青花文化的魅力在高安元青花博物馆得以全面传承和发扬。与此同时元青花二厅还开拓了真假元青花瓷片实物对照,其主要目的:1、增进专家学者对元青花真假的深入研究;2、增强广大收藏喜好者及观众辨别真假元青花的能力。  
本馆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重点博物馆”、2009年五月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0年被江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江西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其“江西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宣传基地”、2015年被国家旅游发展委员会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五)八百洞天  
八百洞天座落于高安市城西北40公里处的华林山李家岭山腰,距离南昌100公里,全程国道,交通便利。(明)洪应明著《白话仙佛奇踪》载,蜀人李真,号紫阳真君,历经夏、商、周三朝八百年,动辄日行八百里,故人称李八百。其在世时,曾在华林山石室修道炼丹,后丹成升天,八百洞天所以而名。  
八百洞天之美,美在其山之青。景区内山高入云,古木参天,山花吐艳,苍松斗妍,怪石林立,如入仙境。  
八百洞天之美,美在其水之秀。景区内高山流水,泉水叮咚,罅隙而过,有声无形,湖中泛舟,其乐融融。  
八百洞天之美,美在其洞之幽。景区内石洞相连,层层相叠,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游历洞中,恍若迷宫。  
八百洞天之美,美在其林之静。景区内森林茂密,竹林迎风,巨藤如莽,鸟呜林静,千年黄荆,堪称一绝。  
风光无限好,山水相连情。日前,景区已开发最具原始风貌的景点20个,另有依湖而建的迎接招待中心,可一次性容纳百人吃、住、玩;傍山而立的小木屋,冬暖夏凉,令人体味深山而居的静谧,超然与惬意。纯绿色山野饮食,更为游客提供了品味山间美色,享受浪漫人生的便利。  
洞天八景:仙洞迷津、仙藤横空、仙杖黄荆、仙湖荡舟、仙松迎客、仙剑试石、仙室丹香。  
风光无限好,山水相连情。日前,景区已开发最具原始风貌的景点20个,另有依湖而建的迎接招待中心,可一次性容纳百人吃、住、玩;傍山而立的小木屋,冬暖夏凉,令人体味深山而居的静谧,超然与惬意。纯绿色山野饮食,更为游客提供了品味山间美色,享受浪漫人生的便利。  
地址:宜春市高安市华林山李口村  
(六)景贤贾氏宗祠  
景贤贾家古村依山傍水,村内古巷道纵横交织,路面皆用青砖、麻石铺设,深深的车辙印痕是贾家村沧桑历史的见证。古村排水系统科学合理,沿用至今,村内散布着12口水塘,用以调蓄雨水、吞吐淤泥。古建筑历史悠久,庵、堂、祠、寺、观、书院遍布于古村内外,抬轿、神龛、匾额、古陶瓷、木质家具等文物众多,七级玉塔矗立于古村前的田野上。  
称贾家为现实中的“荣国府”,是说贾家的官宦发达。对此,从村民口口相传的一个掌故能够解释:由于贾信身为朝廷要员,与皇室关系紧密,贾信的父亲贾季良在入宫的时候,平常情况下只会跪拜男人的皇室成员,而拒绝向女子跪拜,理由是“左脚踏金,右脚踏银,怎肯低头拜妇人?”以显示自我的不平常。  
当然,对于这种说法常人只当传闻一听了之,不过贾家古村至今还保留着显然的官宦建筑风格,依旧能够印证这一点。“也正是由于贾家村在外任官的人多,回来以后所建房子风格多变,甚至附有皇宫建筑的元素。”刘金成说。  
最有代表性的是贾氏宗祠。走过祠前巷,就能够看到这座四进式穿堂建筑的祠堂,占地面积达到1872多平方米,分昼锦堂、拜亭、寝宫、观音堂四部分,最为关键的是,雨亭、拜亭、寝宫、观音堂都座落于南北中轴线上,甚至是廊道、庭院和厢房沿中轴线对称布局。“这显然是遵照了皇宫建筑中的对称原则,这在江南一带的祠堂中极为罕见。”刘金成说。  
祠堂建筑中的皇家风格还不止于此。祠堂建有大型雨亭藻井,呈八卦造型,分为三层,在此天井被给予了采天地之灵气、聚肥水财气于一家的传统理念。二进院为拜亭,拜亭前为斧刃砖地面,镶成八卦形图案。三进院为寝宫,是供奉祖先牌位,而这还要求具备一定成就者的牌位,才可以被放进当中。四进院为观音堂,前置太平缸一口。  
祠堂雕刻固然反映了当时工匠的技艺臻至炉火纯青之境,更透露出一种信息,贾家子孙在外致仕发达,也将所见所闻带回了故乡。  
村落建筑官味十足  
与通常古村的朴实无华相比,贾家非同通常的官宦建筑让这个村子多了一份雄壮威严。抗战期间,著名上高大会战前夕,国民党军长王耀武就居住在贾家村,在此酝酿上高大会战的部署指挥。王耀武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时任国军劲旅第74军中将军长,平常为人谦逊随和,战时雷厉风行,是国民党军八年抗战中最能打的虎将之一,1941年参加上高大会战,因74军作战有功,国民政府还特颁给74军星形荣誉旗一面。  
王耀武所住的地方就是贾家官厅“赐福堂”。官厅是迎接府、县来往官员的驿站,也是政府机关。“赐福堂”无疑是贾家村中最典型的官厅建筑,是在清早期建造起来的,面积达到700多平方米,“我们从赐福堂能够看出,重内不重外、内秀外中的儒家理念,在整个村落中首屈一指,外观上很平常,但里面建筑却十分有用。”刘金成说,当中天井处由青砖砌成福、禄、寿、喜圆形字样,两侧为封火墙翘角建筑,赐福堂装饰为木雕、石雕, 采纳圆雕、镂雕和高浮雕技法,赐福堂山墙均用条形麻石砌成,高1.5米,非常牢固,防盗性能非常好,山墙和后墙上有石刻多处,纹饰有鹿、凤、八卦、蝙蝠等。  
(七)元青花博物馆  
2006年,国家文物局将元青花馆列为国家重点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元青花博物馆的建筑外观将元代青花瓷这一极具历史文化元素符号融入当中,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园林式博物馆。元青花馆收藏有国内元代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河南钧窑、陕西磁州窑4个窑口的器物。当中,元代窖-花釉里红属罕见的元代极品:器物完整,器型硕大,品种齐全,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馆藏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数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名列第三,中国第一,其艺术性、珍贵性、完整性是不可复制的奇迹。  
(八)贾家村民居  
贾家古村,座落于高安市南面25千米的新街镇景贤村委会境内,始建于宋开宝元年(968年),总面积达8.5平方千米。  
贾家古村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典型江右古村赣派建筑群。古村分“关内”、“关外”。房屋建筑主要有宗祠、雨亭、大堂、官厅、客厅、民居六大类,被誉为“现实中的荣国府”,有民宅500余栋,当中元、明、清古民宅300余栋,保存完好且有堂号的119栋。  
贾家古村居住区分“关内”、“关外”两部分,9处关门现存3处。房屋建筑主要有宗祠、雨亭、大堂、官厅、客厅、民居六大类。现存古民居300余幢,当中140余幢为元末明初建筑;书院、庵堂、寺庙、道观18处。村南立有象征畲山贾家文化的七级玉塔,村北的稳泉、庐泉环村交汇于千年古桥,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画面。  
贾家古村古巷道纵横交织,路面皆用青砖、麻石铺设。古村排水系统科学合理,沿用至今,村内散布着12口水塘,用以调蓄雨水、吞吐淤泥。外观为封火墙,内为木质构架,分穿斗式、抬梁式。庵、堂、祠、寺、观、书院遍布于古村内外,抬轿、神龛、匾额、古陶瓷、木质家具等文物众多,七级玉塔矗立于古村前的田野上。古村附近周围植被覆盖率较高,有众多古树名木。村前不远处有稳泉、芦泉两水交汇,汇成小河行4千米后注入肖江。后龙山、三台山重峦叠嶂达十四千米直至钧岭山,村北部东有芦泉湖,西有珠山水库,水库干渠从北到南环村而绕。整个村落刚好建于“凹”形处,恰似金盆落地,明洪武年间(1368年至1398年)贾季良来此开基时即认为该地四水归内,财气风水有进无出。  
(九)华林造纸作坊遗址  
时代:宋、元、明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座落于高安市华林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东溪行政村的周岭自然村。2013年五月,被国务院核定发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经考古发掘揭露出大批与宋、元、明三代造纸工艺相关的遗迹,并且时代顺序清晰,功效相互关联,差不多能够完整再现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造竹纸”相关原料加工的一整套工序;弄清了造纸作坊遗址的整体布局状况、造纸型水碓的形态演变,提高了明代造纸作坊遗址的工艺流程,新发觉了元代抄纸房遗迹,进一步证明了华林造纸作坊始建于宋代,并对华林古代造纸的规模与商贸路线有了具体的了解。共发觉了宋代至明代时期水碓16处、沤竹麻坑20多处、槽房10多处以及蒸煮、拌料、漂洗、槌打台、烧灰坑等造纸作坊遗迹;出土了宋代至明代青白瓷、青瓷、青花瓷、黑釉瓷、白釉瓷等几百件瓷器;还出土了宋代铜钱,元代铜镜、铜盂、石砚,明代烛台等大批文物。为进一步揭示和论证其价值,高安市召开华林古代造纸作坊遗址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造纸作坊遗址为至今为止国内发觉时间最早、最完整的造纸作坊遗址,是中国考古学的新发觉、新领域,对探讨中国造纸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造纸术起到较高的科研价值。  
(十)七星堆古墓群  
七星堆古墓群坐落在江西高安市城筠阳镇东北隅,东起东方红乡邹家村周围,西至桥北新路东岸,占地面积达2平方公里。三次共发掘墓40余座,坟墓发觉和征集的随葬品累计达3000余件,文化含量极大。它是江西省文物爱护单位,高安县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座落于高安市城筠阳镇东北隅,处地砂石累累,土丘连绵。新石器时代,七星堆,俗称"鹅卵山",是一群大型古墓葬群地。东起东方红乡邹家村周围,西至桥北新路东岸,占地面积达2平方公里。  
考古情况  
自80年代初至90年代由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和高安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发掘队,前后对该墓葬群进行了三次发掘,共发掘战国、西汉、东汉、六朝、唐、宋、元、明墓40余座,  
发觉和征集的随葬品累计达3000余件。所发觉的战国、西汉和唐代墓葬多为土坑墓,东汉、晋、南朝和宋、元、明时代的多为砖式墓,亦发觉有火葬坑。当中唐代墓葬数量较多,是至今为止,江西墓葬出土文物类别最多的,有陶、瓷、铜、铁、玉、漆、滑石和金、银等器。当中有很多珍贵文物,如战国的青铜剑;西汉的青瓷鼎、钫、蛙形雕塑;草叶纹铜镜;1984年三月于高安城郊七星堆出土的西汉连珠纹昭明镜。上有铭文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象夫日月,心忽扬忠然而不泄”,十分精美。  
东汉的黑釉瓷、铜弩机;唐代的洪州窑瓷器,方形铜镜及海兽葡萄纹镜;五代的白瓷;宋代的景德镇青瓷和吉州窑的窑变黑釉瓷吕等。在发掘中还发觉有汉代大型建筑废墟,有成遍的碎瓦和拍印精美的大块花饰陶板,并发觉多处柱穴遗迹。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