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宁都县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22 15:18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宁都县地理位置概述  
宁都县,隶属江西赣州市,座落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罗霄山脉特困片区县。截至2021年十月,宁都县下辖12个镇、12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十一月一日零时,宁都县市常住人口为702394人。宁都历史悠久,是中原先民南迁的早期居住地和集散中心,是赣闽粤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属纯客家县,被誉为客家祖地;宁都人文荟萃,涌现了清代闻名全国的散文家魏禧、清代江西山水画始祖罗牧等名人大家。自宋至清,中榜进士132人,当中状元2人、探花1人,居赣南之首,被誉为文乡诗国;宁都革命热土,是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是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的指挥中心、主要战场、巩固后方,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成立了少共国际师,被誉为苏区摇篮;宁都资源丰富,有耕地80多万亩,年产粮食8亿斤以上,占赣南总产的五分之一,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县,被誉为赣南粮仓;宁都生态优美,县内主干河梅江河是赣江流域最长、面积最大支流,592.02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纳入赣江源头爱护区范围,是实至名归的赣江源头。  
二、宁都县文化事业  
2019全年新增2处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宁都入选国家首批革命文物爱护利用片区县。红色文物“一部半电台”入选“新中国70年,70件最震撼网民的镇馆之宝”。中村傩戏获得全省首届傩文化比赛三等奖。23篇文艺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完工。  
2020年,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等52处文物列入江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爱护目录,小源毛泽东旧居等12处文物列为市级文物爱护单位。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85亿元,增长12.7%。  
三、宁都县客家祖地  
宁都曾是早期的江西文明。大量的谱牒研究和田野调查证明,中原汉人唐宋时期南迁进入客区,最早定居在宁都一带,站稳脚跟养足实力后,慢慢向闽西,然后向粤东推进。宁化客家公祠所列一百多个客家姓氏中,有好几十个是自宁都迁入的,如赖氏、廖氏、邱氏等。到2012年全县客家姓氏130多个,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98%。孙中山先生前35代先祖孙誗于唐朝末年被封为东平候,定居宁都。  
宁都是中原先民南迁的早期居住地和集散中心,是赣闽粤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属纯客家县,现有130多个客家姓氏。境内客家遗存十分丰富,客家民俗文化光辉灿烂,至今保存有千年古村田埠东龙村、孙中山先祖东平侯孙誗墓,宁都道情被列为全国地方戏曲独立曲种,客家傩戏、竹篙火龙、桥帮灯、采茶戏等入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荣获“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称号。  
2013年一月六日,文化部正式发文,允许在江西赣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爱护实验区”。  
四、宁都县文乡诗国  
“诗国”之称始于宋代,“文乡”之誉添于明清。南宋时成立的“江湖吟社”享誉全国,清初创立的易堂学馆位列当时“三山学派”之首。这里人才辈出,涌现出清代闻名全国的散文家魏禧、清代江西山水画始祖罗牧、肉眼发觉新星的天文学家段元星、最早分离并在果子狸身上发觉SARS冠状病毒的微生物学家管轶等名人大家。自宋至清,宁都中榜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130人,居赣南之首。  
五、宁都县红色文化  
宁都是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是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少共苏区中央局诞生地;是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江西军区驻扎地;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指挥中心、主要战场、1931年十二月十四日,国民党26路军1.7万余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的率领下,举办了震撼中外的“宁都起义”,诞生了红五军团,1932年十月,中央苏区中央局在东山坝小源召开了全体会议,史称“宁都会议”。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全县有5.6万人参加红军,有名有姓的烈士1.6万多人,建国初期授衔的宁都籍将军有13人,从“宁都起义”部队走出的开国将军有30人。  
据统计,散布在全县村村寨寨的旧址、旧居多达300多处,仅毛泽东同志旧居现仍存31处,相关的红军标语、壁画、文物等多达2000余件。  
六、宁都大沽古教花灯(第四批省级)  
大沽古教花灯,于清道光一十三年起源于大沽乡的古教村。据村人相传,是年村中发生大旱,农作物无以耕种,人畜饮水也很艰难。后来,村子中人畜患病,全村处于岌岌可危之中。此时,外地来了一位刘姓青年,带领村人制作花灯,进行祭祀活动。灾情得到缓解之后,从此花灯便在这个村流传了下来。村人为了纪念这个为村子带文化的年青人,便用这个年青人教授的花灯,每年以纪念“青年祖师”的形式,纪念这位年青人。按时间推算,项目从起源到现在有100多年的历史。项目在传承过程中,在“文革”时期曾经停止了十年。  
项目从起源至今,其传承区域以古教村口为主,大沽村的仙石下、何脑、蝴蝶再等地也有传承,其传承的形式和内容与古教一致。  
古教花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是当地人为纪念自我所崇拜的人,而构成的一种民俗文化表现形式,从项目中所使用的话语到活动全过程,差不多是“当地化”,和外界雷同的少的,有较高的民俗学价值;同时有一定的艺术表演的特征,从其花灯表演的队形、步伐和举灯人的神彩来看,有舞台表演的痕迹,能够看作是舞台艺术构成的前奏,另:其花灯的制作造型古朴,富有较高美感,有一定的艺术学价值。;同时该项目对当地的新乡村文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这一表现形式流露的内容中看,是符合构建美满社会内容要求的;二是该项目传承地中的群众将其活动列入了自我参与的文化活动中的最为主要项目之一。  
七、宁都刘坑竹马灯舞(第四批省级)  
宁都刘坑竹马灯舞,是一项非常独特的,为祭祀活动而兴起的舞蹈习俗。传承在江西宁都刘坑村。既87岁的传承人罗科海回顾,他们懂事起,听老辈说,项目是为禳神祈福,从现在本村委会的七里村小组请师傅来教授,七里师傅又说,是清朝中后其从宜黄学来的,而宜黄又是从四川灌口“清源祖师”那里传来的,相传有上千年历史。“文革”中断十年,1977年恢复。  
整场活动,以当中的武功舞台表演的“洗马拆牌”为最核心的内容。  
“洗马拆牌”,这是一项融武功与舞台表演为一体的民间舞蹈习俗。从洗马生活场景模拟,到武术动作表演,都富有舞蹈美感。动作刚劲有力,有着力和技的美。情态照顾,传神准确。动作变化、过度、罗列、造型都有自然顺畅之美。  
刘坑马灯舞习俗,包含着浓重的客家情绪,对于客家研究有资料价值;是一项独特的民间舞蹈习俗,对于现代舞蹈形式和内容的研究、创新有重要的资源和参考价值;其习俗在当地祭祀和祝福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过去,在宁都每年各地的民间演出活动开始前,都要请马灯队进行“洗马拆牌”的表演,既有生动的武功舞台表演,又代表着“清源祖师”(戏神)化身到场。所以马灯队的“洗马拆牌”表演习俗,在宁都的影响力很大。  
八、洛口南云竹篙火龙(第二批省级)  
宁都洛口南云竹篙火龙构成和保留在宁都洛口南云村。这里座落于宁都北面的65公里处。南云四面环山,山青水秀。在这里居住着因战乱而南迁的卢氏家族。为抗击瘟疫的侵蚀,他们制造了竹篙火龙这一象征力量和抗争的形式。瘟疫消逝后,他们将这一活动形式保留了下来,并接连不断的改进,以资纪念和娱乐,于是构成了今天这样一项独特的、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式样。  
竹篙火龙活动,包括火龙虎的制作,火龙虎活动的仪式及其表演等两大部分,其活动形式的古朴、雄浑、绚丽,有着震撼人心的艺术的美。  
对竹篙火龙的抢救、爱护、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是其独特、古朴、雄浑的艺术式样,它应是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魂宝,是我们在文艺创作中创作大气、朴实作品的典范;二是其内涵生动地展示了客家人的生存状态和不屈的奋斗精神,是宝贵的客家民系活动研究资料;三是其奇异、独特艺术式样是难得的旅游文化的资源。  
九、石上曾坊桥帮灯(第二批省级)  
石上曾坊桥帮灯,保留在宁都县石上镇池布村的曾坊村小组。这里是由客家人开发的地区,为纯客家村。石上曾坊桥帮灯,已有400多年的传承历史。据曾氏家谱记载,曾坊村曾氏来自东鲁的客家。相传曾氏第十三世孙曾据在汉朝为官。公元9年王莽废西汉帝自称帝改朝,曾据忠于汉朝,举族离京南下渡长江,落脚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后经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明末清初,曾顒公来曾坊开基,不忘祖训忠于汉朝,在村东头建起了汉帝庙,塑汉帝神像——菩萨供祀。  
曾坊桥帮灯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其制作工艺精细,制作桥帮灯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这项民俗活动最具艺术制造力的一环。制作桥帮灯的详细过程有做桥帮、削天心钻、搓稻草绳、捆扎灯框、糊灯框、灯花剪纸、安插蜡烛、贴灯花等步骤。非常在灯花剪纸中,全村男女老少都要从事这项艺术创作。非常是灯上剪贴的灯花,传统的构图多是蕴含意味的线条,带给人们的是妙趣横生的艺术联想。  
十、宁都鼓子戏(第二批省级)  
宁都鼓子曲,传承保留在宁都县城境内。宁都鼓子曲是一种以口头说唱为主,配以表演者自我击节的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语言为宁都地方方言。当地人把宁都鼓子曲叫做渔鼓、话文、道情、嘭筒、竹筒鼓等。说唱表演者,在20世纪末以前多以一人说唱,二十一世纪初起,有编排成多人说唱。其说唱生动,语言流畅,曲调委婉优美,能演唱历史,能说唱故事,能描叙人物,其表现力非常强。  
十一、宁都石上割鸡担灯(第三批省级)  
石上割鸡担灯是一项典型的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其传承在江西宁都石上村,已有1000多年的传承历史。相传有一户李姓人家,夫妇的年龄皆近五十,一直没生得一男半女,心中忧郁。一天,妻子睡中做得一梦,说河边有汉帝庙,自我便进到里面朝拜,随后便得了一子。梦醒之后,夫人便将梦境告诉了丈夫。这李姓人家有万贯家财,丈夫便说:假如真能生得一子,一定要在妻子梦境所说之处建一座汉帝庙。并塑汉王金身,每年一定前往杀鸡朝拜。不久,妇人果然怀孕,第二年生得一子取名李汉灵。儿童出生后,夫妇果然依诺而行。在儿童周岁时,妇夫带着儿童前往朝拜。李汉灵成年之后结婚,十年之中生下三对双胞胎六个男孩,随后又生两个女孩。从此李家处事越发仁义。最让村人感动的是,他家出资架起了大河之上的木桥,方便了两岸村人往来。大家见李家对汉帝庙虔诚的朝拜,家境接连不断兴望,便认为汉帝庙灵验,纷纷前往朝拜。在每年元宵,会拿着供品,提着灯笼前往朝拜。跟随活动的接连不断进化,活动中有了世灯、龙灯、担灯、马灯,活动声势越来越浩大。  
改革开放以后,活动的各个程序接连不断变得精细。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县文化部门和镇文化站长期赋予了关注。现在每年活动开展时,来自各地的电视报纸我们、摄影家、作家、民俗工作者都在两、三百人之多。  
十二、宁都中村傩戏(第一批省级)  
宁都中村傩戏,保留在宁都黄石中村村。这里是古代中原通往中越的咽喉之地。中村傩戏已有700多年的传承历史。其表演形式原始热烈火爆。既有原始粗犷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音乐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宁都中村傩戏在宁都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当地村民每逢过年过节,用来祈福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以动作原始优美而著名。中村傩戏被称为“戏曲活化石”,表演当中包括禳神祈福、傩戏表演两部分。既有原始粗犷、热烈火爆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兼有锣鼓伴奏,人声附和等表演形式。巫傩是中国远古先民的宗教仪式,有学者考证,它源生于新石器时期初叶,从相当多历史记载中可勾勒出巫傩的早期形态:巫师头戴面具,身上穿着“玄衣朱裳”“黄金四目”,执戈持盾,率百余名小隶脚踏罡步,口作傩傩之声以驱鬼逐疫,场面宏阔森严。远古鸿蒙,世袭传承,傩事活动差不多遍布中国各大区域,众多民族。跟随社会进步、演变,有些地方已经失传,有的地方仍有傩戏活跃在山野乡间。  
十三、宁都采茶戏(第二批省级)  
宁都采茶戏,最初称“灯子戏”;接着称“三角班”;进而称“半班”、“半整杂”;解放初称“宁都地方戏”;1955年遵照江西省文化局统一规范称“宁都采茶戏”。是一种从音乐、表演、语言、剧目、到相关习俗,都有其独特性的戏剧样式,1955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335个独立的剧种之一。  
宁都采茶戏,孕育于清乾隆中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承表演活动以解放后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最强盛。“文革”时曾停止传统剧目的演出活动,八十年代得以恢复。现有“宁都采茶歌舞团”,和各乡镇近20多个乡村业余剧团在进行演出活动,其传统剧目有近200个。移植剧目近百个,创作现代剧目上百个。其演出范围除宁都本县,还包括宁都县附近周围县市及广东、福建的相当多客家聚居地区。  
十四、宁都县结婚习俗  
1、定亲下聘  
当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决定成亲时,在婚礼前夕,男方给女方家送礼,即“大聘”。聘礼多少,因人而异,通常是鸡、鸭、鱼、肉、糖、饼、瓜子等,但数目需要取双而忌单,多种礼品也在取吉祥之意。而女家接到财礼时,通常不可以所有收下,要将当中一部份食品退回男家,其余的礼饼、食品需分赠亲友、邻舍们吃,以示女儿出嫁有期。  
2、陪家贴喜  
女儿要出嫁了,家里都要送些东西给她,俗称“陪嫁”,它通常是剪刀、尺子、雨伞、桶、口盅、牙刷、面巾、棉被、枕头等平常用品,这是必不可少的。当中要有一个袋子,以示有后代。还有给新娘压箱线,另外棉被中还要夹个红包,那是给铺床的全福人的,被子通常要在十月里做好,忌九月里做,由于有“十月套被十相出(连生十子),九月套被九女星(连生九女)”之说。  
迎亲那天,由古到今都有贴“喜喜”字的风俗,家门、屋门、新房内墙上都要贴,有些还写上祥和喜庆的对联,贴在门框上。贴红双喜据说是北宋王安石“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大登科与小登科,双喜临门而流传下来的。  
3、出门撒花  
新郎前去迎娶新娘有人燃放鞭炮,但新娘家不应燃鞭炮。在新娘家喝了嫁女酒,通常在过了十二点才出门。这时新娘不应与父母相见,恐冲克了父母。新娘是至尊无比的,连皇帝见了都要下马。出门前,新郎通常会给新娘家人分发些红包,伴郎还要将从男家带来的一壶水倒到女家的水缸里,谓之带“金银水”,有借水得财,互相带财发家之意。新郎吃的那碗饭也要剩点,留点给娘家,不要全带走,这些都有迷信色彩,但风俗这么,否则哥嫂会不高兴的。出门时,由伴娘为新娘撑着伞向前走,新娘千万不要回头,谓之“不走回头路”,路上遇上别人的喜车,新郎新娘要下车与对方互换红包,谁出手快,谁就最吉利。假如遇见出殡的,娶送亲人员均须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啦。”以图个吉利。  
喜车驶近新房,便由男方亲友一路燃放鞭炮引向新房。新娘下车由全福人(即上有丈夫、下有孙男弟女之人)挽入新房,有些全福人会说:“今日新人远降来,喜神福神两边排,开门两厢皆为吉,今请新人下轿来”等吉利话。新娘前行,有撒彩纸的人紧随其后,随路撒路撒播,边撒边说:“一撒如花似锦,二撒金玉满堂,三撒百年好合,四撒升官发财,五撒夫荣妻贵,六撒永结同心,七撒福寿安康,八撒子孙兴盛,九撒凶神远避,十撒吉祥如意。”  
4、拜堂燃烛  
婚酒上,在唱礼官的唱导下,新郎新娘从坐满五男五女的新娘桌上出来,男左女右立于堂前,进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三拜完毕,女子正式成为男家一员,夫妻双方有了人伦之义。新人回洞房,洞房里要点两支红烛(今人以两盏油灯代替),红烛要长明不熄,通宵达旦。它象征夫妻生活,假如基本同时燃尽,便意味着夫妻白头偕老,和好百年,若一支先灭则预示着一人先死。若未燃尽却灭,则寓“半路夫妻”之意。所以,人们往往把两盏灯挨放在梳妆台上,而且还要在旁边堆放一些糖饼柑桔、瓜枣、银币、柏枝等,以示夫妻圆满,相偕百年。  
5、铺床撒帐  
铺床要看时辰,由全福夫妇铺,边铺边说吉利话,文雅点的便说:“蚊帐挂得高,十子九登科,蚊帐挂得圆,十子九状元;床头一块鸳鸯枕,床尾一块鸳鸯被,鸳鸯枕连着鸳鸯被,夫妻恩爱永不离。”粗俗点的便会说:床头指一指,床尾一泡屎。总之是些祝早生贵子夫妻恩爱的吉利话。  
铺好床,便将枣子、花生、榄子、糖饼瓜子等撒到上面,让一群“小不点”上去争抢,新郎还要抢一颗枣子或榄子给新娘吃,寓早生贵子之意。然后便是闹新房。  
6、闹房取乐  
新婚之夜,亲朋会聚新房、戏谑百端,谓之闹洞房。闹洞房的形式很多种,实用一根红线拴住一只果子高高挂起。让新娘新郎同时咬的,平常女比男矮,这时就要新郎半蹲抱住新娘配合好才可以咬到,提果子的人要是恶作剧,往往令新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咬到果子,应了果然得子之意。也有将一根筷子插入啤酒瓶内,让新人用舌尖一起将其夹顶出的,因为新人又羞又笑,加之旁人总摇动瓶子,要将筷子顶出,委实不易。筷子出来了,便寓子快出之意,洞房内的气氛便达到了高潮。另外,还有喝交杯酒、推荐恋爱经过之意、听洞房等种种形式,俗谓:“闹喜闹喜,越闹越喜。”总之在众人的哄闹声中,洞房风光,闺帷燕婉,夫情妇意都在这天得到最充分的展示,而无忧无虑的快乐单身生活也在这一片哄闹声中划了句号。  
其他相关推荐  
婚嫁程序:旧俗“三茶六礼成亲”。“三茶”,即三次送礼。宁都客家人对结婚、做屋等馈赠礼品中要有一项茶叶,故俗称“送茶”。“六礼”,即婚嫁过程中的门项进程。  
1、纳彩,男方托媒去女方提亲。  
2、问名,问女方名字及生辰,俗称“开小八字”。  
3、纳吉,男方卜得吉兆,双方八字相合,男方备礼通知女方,决定成亲。  
4、纳征,男方给女方送彩礼(要礼金、衣衫、食物),俗称“开红贴”、“开大八字”、“大定”、“过定”,今谓“订婚”。  
5、请期,男方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求其允许。俗称“报日子”、“定茶”。  
6、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通常称为迎新。民间俗称男方叫“归亲”,女方叫“行嫁”、“归门”。今谓“结婚”。  
婚嫁礼仪:过去时兴“花轿”,男方发轿到女家将新娘抬回。上轿之前,女方一家要号啕大哭,俗称“哭嫁”。说是不哭会使外氏穷。新娘进门后,拜堂,饮交杯酒,用新草席铺地为道,踏在席上走进洞房。迎娶时,男方要出各种财礼给岳父母的“辞神礼”、给侍娘的“插花冖”、首士的“开剪礼”、厨师的“开杓礼”,以及小孩凑热闹的“开门礼”等等。请客送礼的习俗是“先请后贺,不请不贺”。拜堂时,长辈要送拜礼,名叫“贽敬”,俗称“拜见”。  
招亲:旧时,男到女家招亲,俗称“招郎”。  
改嫁:旧时,寡妇改嫁,非常艰苦,俗有“嫁次老公出道世”的谚语。约定再醮日期,需要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家,偷偷溜出村庄(绝不可以经过“后龙山”)。到了半路换鞋上轿。改嫁的寡妇人称“夜桥婆”。  
十五、宁都县丧葬习俗  
宁县丧葬礼俗源远流长,宁县人对丧葬也极为重视;  
宁县人过白事的花纸活,也是民间文化瑰宝的一部分。  
纸做的鹿、鹤、马、羊、孔雀、凤凰、童男童女,现在还有彩电、卧车、小楼房等,凡能代表福、禄、寿的无奇不有。  
宁县过白事的纸活非常讲究,出纸的筒子纸分为软顶硬顶,非常奢华的腰楼带牌楼。  
纸活用茜芨或芦苇扎制,彩纸、剪花表糊而成,有五供养、四合头、小七星件、大七星件、十供养、十全等。“五供养”为上平房、左右侧房、门房、小花架5件;“四合头”为两层上房、左右侧房、过亭共4件;“七星件”是在四全头的基础上增加“灵堂”、接应幡、“人”(伺候逝者的金童、玉女)和“马”(逝者的乘骑)三件;“十供养”是在“七星件”的基础上增加“轿车”、“鹿”、“鹤”、“靠山”、转灯等;“十全”是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纸活,除“十供养”外,另加守门狮子、硬灯照等。  
主孝子献饭,面食、面塑、三牲(猪、羊、鸡)全献。  
孝子上香焚纸后,由长子头顶献品逐步向灵牌前摆放,鼓乐齐鸣。  
献品中的面塑堪称一绝,山石田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无一不有,制作精致,栩栩如生。  
花花纸,花馍都是以民间的最高艺术形式,寄予对逝者的哀悼  
丧葬以祭祀、缅怀等感情为基础,民间丧葬形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形式(土葬、火葬、水葬等),各地兴起、承续、发展、积蓄而成的丧葬文化和习俗。  
丧葬既成文化,与传统的孝道祭祖、死者为大、思想感情相关,目的是前传后教而约定俗成。  
看着这诸多孝子贤孙,有这么多后辈来祭奠缅怀自我,我想逝者心里也会得到一丝安慰了吧。  
逝者入土为安,一辈子结束了,可新的生命还在延续,终会有一茬又一茬的新人绵延不息,永无止境。  
十六、名人  
儒学盛,人才出。自宋至清,全县科考中榜进士125人,举人413人,贡生、秀才千余人,其人数之众居赣南之首。进士当中,状元及第者2人,探花1人(即宋皇祐五年状元郑獬、景定三年特科状元谢元龙、明成化五年探花董越)。  
自唐至清,进入仕途官达四至一品的高级职官67人,成为朝廷文臣武将者有:南唐礼部尚书衷愉,南宋理宗帝所拜右丞相崔与之,宋代太常寺卿黎尧、尚书仆射刘越驭、胡承憨,明代弘治工部尚书董越等文臣;南宋抗元英雄陈继周、尹玉;明代卫国将军卢述、抗倭英雄陈勉;清代军功显赫的大将军叶信等武将。  
见诸史册记载的文化名流有:五代十国时期的“廖氏文学集团”(廖匡图、廖正图、廖邈、廖融、廖凝),北宋的“孙氏五贤”(孙长孺、孙立节、孙勰、孙虑、孙登科),南宋的“曾氏祖孙”(曾兴宗、曾原一)和“宁都三肖”(肖立等、肖士赞、肖土资);明末清初的“宁都三魏”(魏禧、魏祥、魏礼)和“易堂九子”(“三魏”和李腾蛟、邱维屏、曾灿、彭任、彭士望、林时益);清末的“宁都三邱”(邱璧、邱和鸣、邱珍)以及民初“宁都教育精英”(邱灏、邱椿、邱燕、邱敬慎、蔡爱仁、温晋城等)。  
另外,尚有文学家杨益、董越、董天锡,翻译家孙伯颜,江南山水画宗师罗牧,蚕桑博士李安、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教授管轶等。历代文化名流学者留下传世诗文、论著1200多部(卷),蜚声海内,影响数百年。  
十七、宁都县饮食习俗  
1、宁都肉丸:特色小吃,脆嫩Q弹,鲜香味甜。  
2、芋仔泥鳅:特色美食,芋仔绵软,泥鳅滑嫩,汤汁香浓有味。  
3、大块鱼:特色美食,鲜香味美,香美可口,营养丰富。  
4、擂钵空心菜:特色美食,香脆可口、风味极佳。  
5、宁都3杯鸡:传统美食,鸡肉酥烂,香味四溢。3杯鸡尝来香味浓厚有层次,甜香、麻香、味香、肉香。  
6、酒糟鱼:特色美食,酒香四溢、甘甜咸香。  
7、豆巴:传统小吃,香酥可口,非常好吃。  
8、赣南脐橙:特产水果,含糖量高、非常甜美。  
9、肉圆粿:特色美食,口感劲道、滋味浓郁。  
10、芋包:传统小吃,口感软糯、焦香可口。  
十八、宁都县著名景点  
(一)朗际牌坊  
肖田乡朗际村中·清代·省级文物爱护单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建。四柱三间石坊,面阔5.7米,通高7.7米,占地4.56平方米。有“旌表儒童肖行三之妻黄氏坊”铭。梁坊柱问榫卯连接。底设石门槛。坊顶有脊,龙首吻饰,中央饰怪面兽,两端有悬鱼,坊浮雕花卉。  
(二)江背古村  
宁都县石上镇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山川秀美,风光无限。客家人世世代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自然留下相当多古文化的历史印记,石上江背村就是当中之一。  
江背村坐落在石上镇的西北方向,距石上镇约有9.5公里。早在公元949年,从山西、河南一带为避战乱迁来的了七八户刘姓人,在这里居住了六七十年后,他们认为这里山高路不便,生产发展不起来,又迁往别处了。但到了公元1107年左右,辽、金两国争战,所以,又有从山东逃往宁都琳池定居的曾姓人,因始居琳池的曾姓人繁衍较快,后就分了30多户曾姓人迁到东山坝的小源村,当中有一名叫曾霸公的又从小源来到江背。在他眼中,江背这里山好、水好、土地好,活像一个小盆地,风水也不错,所以就从小源村带着他的家人、兄弟等,先后有十八九户人家迁徙在此定居开发,直至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经过世代的繁衍生息,曾姓族氏已在江背开基有四十多世祖,现拥有270余户,1400多人口。  
江背从明清时期就建造了20多栋大屋和十一个祠堂;村口还建有一座石拱桥,桥面上加建了一个凉亭,名为“进士亭”;在这石拱桥旁还建了一个“白石仙庵”和一个有六层屋高的水口阁,而且村口建有一座“汉帝庙”等建筑。  
这些大屋、祠堂、水阁、寺庙等建筑,风格别致、工艺高超,刻有很多木雕、砖雕、壁画等珍贵图案。据说当年那些富家门第、有财之翁常怀感恩之心,好做善事,更能救困济贫,使得整个村里历来就有艰难相帮、美满平安之习俗,故村口建的“水口阁”,又名为“慈恩阁”。此阁早已被县、市文物单位列入了重点古建筑爱护。  
还有,村里人为感念先人的功德,在村子附近周围还种上了17棵樟树,以表明村里出了17户大富翁,同时也美化了村庄的环境。现在你一进村就可看见那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参天古樟树,依旧是那么青翠茂密。因为这个村的自然环境优美,人们才说此处风水好。村里还流传有四句顺口溜来概括江背景观:“三面青山一江流,龙腾虎跃霸水口。水阁压在虎身上,万年富村青山楼。”  
江背村,在历经千年之久的历史长河里,还有过相当多美好的传说,如“牛贩子与白石仙”、“长工赖子与出酒井”、“七个后生寻红军”等等,都的脍炙人口的佳话。  
江背村人特别尊崇汉帝王,自村里建起了汉帝庙后,非常制作了一种灯饰,叫做“扛灯”,用来在节日里拜谒汉王时,进行游灯活动。这种灯有四层,高达1.8米左右,围宽1.3米;它的外观全都是用多种精美的花样剪纸裱糊的,有古代的才子佳人、神话故事人物、名花贵树、百鸟动物等图案,把这“扛灯”打扮得花红柳绿,美轮美奂。这“扛灯”内设有二十多只油碗,当每年正月元宵节时,“扛灯”游村就把全部油碗灯点亮,凭借火的热能,推动灯饰上的多种图像自行转动,整个“扛灯”则会展示出一幅幅动画般的漂亮画面。同时,在游灯活动中,还有很多的菩萨轿及鼓乐队,排成阵阵长龙,徐徐跟进。游灯时,村里还会点放神铳,家家户户燃放鞭炮,以示庆贺。晚上村里还请戏班唱戏,整个村里热闹非凡,节日气氛十分浓郁,更彰显出客家民俗的无穷魅力。  
(三)带源古村  
早就听说过,带源是一个千年古村,它隐藏在宁都县肖田乡境内。村里有相当多老巷、古屋,甚至是古老的水井、池塘等,古意浓厚,古风幽幽,是座典型的客家村落。于是,终于忍不住前往访古寻幽。  
正是初冬,暖阳懒懒地照着。周围大山上一棵棵红枫像高举着的火炬,很是耀眼,田野里却显得有些萧条。村口,高高耸立着两座青灰麻石垒砌,两柱一门梁柱式结构的牌坊,-“敕赐”和“旌表尚义”几个醒目大字,这就是有名的“管敏春尚义坊”,建于明朝正统六年。再往前走,便是“管氏大宗祠”,古祠结构端庄,外观雄伟,飞檐翘角,浮雕醒目,造型别致。据说,唐末年间,管氏先祖南下来到这里,开基创业,从此子孙繁衍,人丁兴盛,至今已有49代,整个村子人都姓管。  
迈着急切的步子,我们走进了这座鲜为人知的古村,走进了带源的历史。令人诧异的是,村里反而有这么多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大多都是明清时代的,一栋栋都散发出久远的陈年气息,带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有的老屋已经坍塌,形销骨蚀;有的老屋仅用一两块麻条长石支撑着门框,摇摇欲坠地静静地晒着暖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荣耀和今天的败落,痛苦无助地守护着最终的尊严,但更多的老屋还是保存得相当完好,雕梁画栋,木构廊檐,石墙显赫,古韵浓郁。那些院落里铺就的青石板,平平坦整,古朴雅致。一条条鹅卵石巷道四通八达,错综复杂,仿佛巷巷相通,道道相连。更使人感到惊讶的,是村中那一口口古水井,都用麻石作井栏,青石板作井台,虽古色古香,但却水清如镜。村前有一条小河,河畔还有许多池塘……想这带源村人是极讲卫生的,掘水井取水饮用,自然是最最干净的了。  
村人推荐,村里原有古祠80余座,最大的管氏大宗祠有9栋13厅、108间房,村前还有“保东门”门楼,村后有“关门阁”,都极有气势,是进出带源村的必经之处,惋惜都毁于岁月风雨中。村里现留有9井13巷,村前一条古驿道连通南丰、宜黄两县。能够想见,当年的带源村是何等的繁荣富庶,村人自产自销,自得其乐!还有那村口的尚义牌坊,据《宁都直隶州志》记载:“管敏春,正统六年捐赈谷一千二百石,旌表尚义,建坊。”可见,带源村先人起到见义勇为之举,可泣可歌。  
走在带源村的巷道里,我经常会不自觉地伫立几分钟,总期望自我的情感能与古老的历史相连接,我会把脚步稍停地放慢,努力体会门窗的栅栏缕刻,每一条巷道的鹅卵古石,都会让我浮想联翩。是的,窄小的巷道,凹凸的麻石,还有那废颓如老人牙齿通常的古祠,心是无法平静的。远处的山是蓝灰色的,古村也是蓝灰色的,二者浑为一体,苍茫深厚得让人感到历史可触可摸沉甸甸地托浮在天地之间,真像一坛陈封了多年的老酒,尽管装璜古旧了些,却是颇堪寻味,极耐品尝的。闲逛这里,心肺中能够汲取的,是悄然袭来的幽幽古气,让人有种走进明清白话小说故事里的感觉。特别是落日斜挂村头,小河苍苍茫茫如带缓缓东流,宏伟古老的牌坊便在村头投下黄昏的剪影,这时,那种宛如归化到历史中通常的情愫,便会被渲染得淋漓尽致。而当晨曦撩开朝霞面纱时,一栋栋古老高大的祠堂便最先沐浴在晨曦中。是的,在带源古村,留给人最深的印象便是古朴的情趣和古幽的情思。  
当然,现在带源人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大大地改善了。一条水泥公路连通乡村,让人羡慕不止。还有通讯、电力、电视等现代科学也与古老文明已经接轨。更让人兴奋的是,带源人爱护古文化遗产的意识非常浓厚,他们更期望能够完美地把这座千年古村保存下来。  
穿行于这座千年古村,能够说带源印象一直起伏在我的情感中。即使带源村人朴实,但他们对家园厚重坚守的精神,一直让我敬佩不已。老年人述说起往事时,常常一脸地骄傲;就连那些天真无邪的儿童,也从他们的笑脸中,能够感知客家古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岁月的履痕,无时无刻地在村人言行中露出朴实的质感,好厚重好厚重!  
即使岁月无语,但历史却无法虚构。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千年古村在岁月中辉煌的光环,也触摸到了慢慢远逝了的那份客家文化的真实与神圣。当然,我们的此次来,抑或我们的再次光临,并不可以扬起这座千年古村多少尘埃。由于我们只是岁月中的一个匆匆过客,能写下这篇小文,心已足矣。  
(四)宁都金精山碧虚宫  
宁都金精山碧虚宫,座落于江西赣州。西汉初年樵女张丽英上山砍柴遇到南极仙翁,获赠两颗仙桃,张丽英吃下一颗仙桃,顿忘饥渴,形态飘然,从此以后,不吃不睡,移居金精山-,后得道成仙。她施医施药,为民解痛除病,造福于民。张丽英真人飞升后,金精山建灵泉观,供奉了张丽英造像。宋徽宗闻知金精山灵泉观历史长久,且每逢旱年,求雨必应,赐封张丽英为“灵泉普应真人”,并亲书匾额悬挂于洞内御书。从此,金精山名闻天下,慕名前来修道、朝拜者纷至沓来,香火极盛。宁都金精山原有灵泉观、三清宫、阳灵观等道观,现有碧虚宫、云台宫、清微宫三处道观。  
刘渊然真人早期在赣南的修道岁月,为其以后成为掌教真人打下了坚定的基础。随后真人谪居滇南,为滇南百姓解除病患,所赖者就是早年学到的道术。刘渊然真人离开后,其弟子宝光真人住持洞内宫中事务,使道观日益昌盛起来。《金精山记》载,其时金精山有阳灵观、真人洞、御书阁、葆光亭、凌烟亭等建筑,信众上山者络绎不绝。明末甲申之变,其他地方的道观遭浩劫,而金精山虽蒙难而道教活动却未曾中断。清代,刘渊然真人第十三代传人李子诚继任道观住持,重振金精山道业,潜心-气功,治病救人,名扬四方。  
(五)东龙村  
东龙村坐落在宁(都)、石(城)交界的一片海拔500米左右的山间盆地上,四周青山环抱,清溪环流。据考,东龙村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967),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该村最大的特点是其“以人为本”的村落布局及“天人合一”的传统建筑理念。自建村伊始,李氏先祖们便依据周围环境的特点,在诸多山岭中挑选了来路最长、山势最为宏伟的东龙岭、南桥岭作为该村的两大龙脉。当中一处,依照龙脉走势,高低错落地建成连片屋场,屋场中开掘出上百口大小不一的池塘,穿插当中。同时还从南、北两面的高山上引出两条清溪,弯弯曲曲地从村边流过,构成“山环水绕”之势,从而把整个村落融会在一片青山绿水之中。另一处就是宗祠。与宗祠相对应的是村中最大的神庙:玉皇宫。  
东龙村面积仅仅有2.5平方公里,但现存一大批古代建筑和景观,构成了自我的“十景”文化;它用一方山水养育了无数俊杰,仅明清两代就出过科举人才400多名;它文化底蕴深厚且传承完整,历史悠久的客家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异常活跃……被专家称为“江南第一宗祠村”。  
在客家人最早聚居发展的宁都、石城两县交界处,有一块海拔500米左右的山间盆地,盆地四周青山环抱,清溪围绕着一座千年古村——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  
唐代,这里叫东屯。客家先民从宁都东面去福建,东屯隘口是捷径。北宋乾德初年,在石城半迳定居的李翊俊来东龙打猎,看中了这块青山福地,举家迁至此地定居。因其“东南有一脉群山,蜿蜒起伏,形如卧龙”,改名东龙。  
用时参考:3小时  
交通:自驾  
门票:无  
开放时间:全天  
景点位置:江西赣州宁都县东龙村  
(六)宁都梅江国家湿地公园  
梅江国家湿地公园主要包括宁都县境内的梅江、团结水库及其附近周围水源涵养林,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3′34″~116°6′8″,北纬26°14′44″~26°58′50″。规划总面积6345.8公顷,当中爱护保育区5165.4公顷、恢复重建区256.0公顷、宣教展示区625.2公顷、合理利用区288.1公顷、治理服务区11.1公顷。  
梅江湿地公园以中国亚热带典型的大江大河源头区原生态的河流湿地—梅江和水质优良的库塘湿地—团结水库为主体,以洪泛平原湿地、牛牿湖和草本沼泽湿地为补充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为特色,湿地生态系统在中国南方低山区起到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湿地公园内湿地总面积为4471.3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70.5%。  
(七)宁都青莲古刹  
江西省重点佛寺——青莲古刹座落在宁都城西20公里的莲花山。蜿蜒5公里的莲花山,翠峦叠嶂,气势磅礴,逶迤回环,状如莲花。山上古木参天,茂竹蔽日,山泉淙淙,鸟鸣空谷。随季节的变化,时而去雾缭绕,山色模糊;时而烟消雾散,碧空如洗;常年展示出幽深雅静、扑朔迷离的景色。  
古刹历史悠久,高僧辈出。据县志及寺碑记载,青莲古刹是由开山始祖青莲和尚(派名智遁)在西晋泰始二年创建的,历时1700余年。明朝无际大师(派名醒悟)曾受明英宗器重,于正统六年二月二十二日下旨召见,封“万寿禅师”,并赐半副銮驾。清朝无伪法师(派名真惠)德高望重,于干隆十三年奉知县暨全县缙绅公举为本寺方丈,其善行悉载《传灯支录》。解放后,全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释印慈担任过住持。  
青莲古刹开始建在现寺宇左边二百余米远的大窝底,历时一千多年,至宋被毁。数百年后移至现处,复建寺宇,经400多年,保留至今。其间,天灾-,屡经沧桑,多有修葺。从现存寺碑记载中得知,明嘉靖、万历年间和清道光、同治年间都重修或扩建过寺宇。“文革”后,陆续修建,先后新建了伽蓝殿、客房、厨房、款待所、方丈室等。特别昌在1990至1993年间,新建起藏经楼和大雄宝殿,全用金黄色琉璃瓦,飞檐翘顶,溢彩流金,与古朴庄重的明清建筑互为衬托,相映生辉。  
寺宇坐西北,朝东南,整个建筑联成一体,占地面积3200多平方米。建筑群体分前、中、后三幢十殿。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右边有三圣殿、斋堂。左边有观音殿、韦驮殿、祖师堂、伽蓝殿。傍出建有方丈室、款待所。天王殿是寺宇的门面,大门上方出自古人之手的“青莲古刹”四个隶书大字,引起注意。殿内正面中央,弥勒佛盘腿而坐,形象憨厚慈爱,笑容可掬。威武英俊的韦驮,手持金刚杵,背靠弥勒佛,屹立其间,威风凛凛,按佛家所说,他时刻警卫着寺庙安全,爱护着佛、法、僧三宝。两旁高丈余的四大天王,铠甲耀眼,金刚怒目,且透出一股慈悲之意,使人可畏又可敬。大雄宝殿庄严肃穆,宗教文化色彩浓厚。高悬在殿门与殿堂上方的“大雄宝殿”“佛日增辉”两块楷书大匾额,区别是清代翰林书法家谢远涵和清代书法家李惟修题写的,属古代书法精品。高大的木质殿门,精雕细刻,玲珑剔透,古色古香“文革”后重塑的三宝大佛和十八罗汉,庄严慈爱,心形逼真,金碧辉煌。佛像后面的佛光,座下的乐座及殿中的龙泉香案,均耗尽艺人心血,幅幅浮雕中的人物故事,飞禽走兽,花卉鱼草,活灵便现,呼之欲出。装饰大殿的刺绣品——幔、幡、宝盖,色彩斑斓,巧夺天工。整个大殿中的装潢陈设,一件件都是起到欣赏价值的艺术品。藏经楼宽畅璀璨,简洁慷慨,有海外捐赠价值20多万元的缅甸玉石卧佛和《藏经阁》陈列其间,为古寺增色很多。  
该寺保持丛林清规,僧容整齐,道风严正。常年香烟缭绕,熏化心境;焚声悠扬,触感人心;晨钟暮鼓,空谷传音。朝拜进香者常年接连不断,每逢农历八月,更是热闹非凡,人如潮涌,高峰时竟夜宿2千。不分派别门庭的丛林制,吸引着诸多的佛门弟子,云游挂单的僧尼络绎不绝。这里历来是宁都的佛教活动中心,也是全省有影响的古刹。常住的40多位僧尼居士,发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佛教优良传统,农禅并重,劳作耕种,育菜种茶,粮食产量3万多斤,蔬菜、茶叶均可基本只给。  
伴跟随古刹度过的持久岁月,留下了相当多动人的传说,稀世的珍宝,奇特的胜迹。诸如“遇莲则开”,“袈裟占山”,“潭涌神运之木”,“殿架无楔之梁”,“仙女飞升”等传说,早已脍炙人口。留至近代的“四宝”金钗钟、玉石香炉、甘露宝树、鲤鱼梆,惜遭人为破坏或无声消逝。金钗钟,相传开始铸造时,一连三次均未成功,后有一位小姐摘下一枚金钗投入炉中,钟才铸成。此钟声宏异常,通体金光灿烂。抗战时,被离任的专员强行夺走,由水路外运,途中风起浪掀,船翻钟沉。玉石香炉,来自京都,重百余斤,高八寸许,宽一尺多,厚约一寸,色泽光亮,纹理细密,红脉交织。香炉在“文革”中被毁,今剩20余斤的残块。甘露宝树,原长在寺前空坪上,枝繁叶茂,状如华盖,每当炎热烈日,树底下便飘洒着霏霏甘露。后因香客互传剥此树皮煮水喝能治百病,苏区时,树皮全被剥光,树也枯死。其树桩,不腐不蚀,至今还在。鲤鱼梆,外形刻成鲤鱼状,内中掏空,发音清脆,历时千年,什么时候丢失,不得而知。寺内现存文物,有20多块明、清碑刻,一只清道光铸造的大钟,沿用数百年的大鱼饰木梆。惜在“文革”中,还砸烂了一尊铁铸大弥勒佛像,一只明造大钟和相当多历代碑刻。欣喜的是,莲花山十四景:莲峰凌霄,天湖浴仙,高山览胜,甘泉永注,祖植古树,镇山宝树,青莲古刹,月池荷香,灵塔生辉,半山梵宇,鳌鱼拜佛,洞喷灵风,太平奇洞,双龙护庵仍保留至今。供人思古,溯源,探奇,览胜,吸引历代的骚人墨客、信众游人。  
悠悠古刹,不但以其历史见长,香火鼎盛,规模较大而名闻遐迩,成为一处佛教圣地。同时,这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互为掩映,美如图画;神话传说,神密离奇,引人入胜;世所罕见的当代“中国奇尼”释宏青辟谷多年,名扬海内外;更有那清新的空气,偏低的天气温度,使人心旷神怡,凉快惬意;清甜的山泉,飘香的绿茶,使人精神倍增,舒适无比,青莲古刹又是一处人们理想的旅游胜地。  
(八)宁都县海莲寺  
海莲寺座落于江西省宁都县城繁华路段长庚门,始建于元朝元贞二年丙申(公元1296年),矩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原名“海莲庵”,民国二十六年改为今名“海莲寺”。原址地域宽广,莲花祖师、殿堂林立、肃穆庄严、街环水抱,景色宜人,素有“九曲桥下碧波涌,七宝池中夏莲香”之美称。几经岁月沧桑,饱尝时代忧患,历来为外宾现访,信众拜谒,僧侣往来必经之地。系宁都县重点佛教活动地方,中国佛教百大名寺之一。  
解放前后,“海莲寺”曾为宁都专区管辖的宁都,广昌、石城、于都、瑞金、会昌、寻乌、兴国等八县佛教驻地。由本寺月净法师任会长。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由时任国家-长戴传贤(季陶)先生欣然命笔,亲赐墨宝,题写寺名“海莲寺”至今寺匾犹存。近八十年来继月净法师之后,先后由普莲、宁学、海云、彰钦、会荣、证寿、证藏、法诵、印慈、会明、耀辉、证柱,常妙、任住持。德高望重的印慈老和尚,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省佛协副会长,省政协委员等职。  
历史悠久,兴衰有的时候。景色宜人的“海莲寺”,每当风云变幻,时过境迁,地域逐代蚕蚀,只剩亩余道场.殊为不易的文革劫难,该寺备遭罹毁,寺院被占作民房。幸有当时常住老尼印珠竭力固守,延续香灯,维护寺权,苦行度日。才使该寺1982年得以拨乱反正,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嗣后,印慈法师,将自我下放乡村养蜂积攒款及补发的生活费,倾囊捐出,对颓败不堪的古寺作了初步整修。  
1993年以来,释常妙承檐住持,应对资金短缺,地盘纠葛,各方舆论压力,再加重建古寺需要保持古色古香的建筑原貌,而本地施工队伍与这一要求不相适应等一系列艰难。面对艰难,我寺在党的宗教政策的指引下,在县委-部门的支持下,在众多诸山长老,大德高僧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现在的“海莲寺”谱写了新的篇章;  
首先我寺四众弟子,一面组织正常宗教活动,一面坚信办道创业、前途广阔、艰难奋斗、勤俭办寺、利于世人、不辞其劳、走出寺门、求助赞助。招商引资,对颓败不堪的古寺,进行全面重建,历时十年,最后从汇浙、上海、香港等地爱国居士引进赞助资金300余万元,聘请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公司,作全面规划设计。新建成了巍峨大雄宝殿,千佛楼、钟鼓楼、三圣殿、观音殿、念佛堂、斋堂、厨房、客堂、接持室、寮房、法物流通处和山门等。使得几经沧桑的古寺初具规模。同时从泰国请回玉佛六尊,从浙江请回1106尊铜佛像。从福建请回光明灯一对,为道场增光添色,重现当年风采。从300多平方和不足100万资产的“海莲寺”至今已建成2000多平方,超千万资产的“海莲寺”。并择吉于公元2002年六月一日,盛大举办了落成庆典,一座金碧辉煌,庄严肃穆,香烟缭绕,钟鼓震宇,梵声悠扬的古寺,焕发出熠熠光彩,为宁都县城新添一道亮丽的人文景现,为我县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奉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其次重建整修后的“海莲寺”应对新的课新。那就是全面整体推进地方自我建设,树立爱国爱教,活动正常、治理规范、继续为社会主义服务和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奉献。多年来,我们按照创建“五好”地方作了如下工作:  
第一、保持民主治理、健全组织、建立了学习,议事、财务、安全治理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实行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收支有帐、帐目公开,接受广大信众监督。从而在信教群众中提高威望和树立好形象。  
弟二、遵纪守法、全体教职人员爱国爱教,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拥护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一小部分违纪居士不接持。对违纪四众弟子勒令离寺。讲经说法健康文明。  
第三、正常活动、保持正常宗教活动,不传播封建迷信,自觉抵制各种-组织、并引导信教群众、常常深入开展揭批“0功”活动。保持了队伍的清纯性。  
第四、服务社会。多年来对来朝拜的善男信女,传播爱国爱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传统,重伦理道德,兴办慈悲事业,扶危济困,反对-、喜好和平的传统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自利利他、慈善喜舍的道德追求。“海莲寺”服务社会助残捐款5000多元,水灾捐款1000元,收养孤儿五人耗资15万多元,捐资不多服务社会精神是可贵的。  
第五、注重环境安全,重建后的“海莲寺”保持每天清扫,清洁卫生,耗资万元绿化美化寺庙,保持殿堂庄严、僧房整洁,时时防火防盗,清查安全隐患。  
2003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国佛协会长——一诚大和尚为本寺亲笔题写楹联。近些年以来本寺被市县评为先进道场。  
“海莲寺”虽初具规模,但离古寺规模,丛林化建设相距甚远。我们为了不负祖师重托,争取扩建到原来的范围,乃至更进一步,我们几年前已经挑选了离本专15公里的一个起到600余年历史古寺的空白地,占地50亩,(该寺年久失修已成废墟一片),计划逐年兴建大雄宝殿、念佛堂、讲堂、藏经楼、现音殿、斋堂、钟鼓楼、延生堂、功德楼、海莲宾馆、客堂、迎接招待室、寮房和山门等。建筑面积将达4万平方,估计需要资金8千万元以上。  
慈善济世,不遗余力,任重道远,再谱新篇,我们决心高举爱国爱教的先辉旗帜,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构建社会主义美满社会作出应有的奉献。  
身为佛子,欣逢盛世,自觉把握好难得的历史机缘,做好佛教自我的本份事,扩大寺院规模、一曰办道,二曰-、三曰利生,继承传统,面向当代,与时俱进,保持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奉献自我的光和热。  
(九)宁都永宁寺  
永宁寺座落于江西省宁都县城南面的水口塔旁。宁都自三国吴嘉禾五年建县以来,因交通便利,经济繁荣,而成为江西省东南部的重镇,元、清时期曾设过直隶州,1949年前后也设过专区,据说,宁都的这些发展都是得益水口塔和永宁寺。宁都城东面,梅江河蜿蜒而过,流至城南一公里处,构成一深潭,传说是孽龙巢穴。孽龙作怪,导致洪水泛滥,淹没城池。邑人受高道指点,拟在潭中建塔,以镇孽龙,遂投以大量石块,但因孽龙用妖术将石块化得无影无踪,无法立椿奠基。这时,农夫叶柏捐出自家的聚宝盆装以石块投入潭中,始得堆石成山,在山上建起了水口塔,镇住孽龙。故水口塔又叫“镇妖塔”。被水口塔镇住的孽龙,虽不敢轻举妄动,但一直耿耿于怀,总想伺机报复。为彻底征服孽龙,人们便又在水口塔南边建起“永凝寺”。自此,孽龙常受法会之甘露,圣水焰口普济之超度,不再作恶。宁都城免于水患,安稳无恙,整个宁都也日益繁荣昌盛。永宁寺与水口塔同时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因塔建寺。清康熙五年(1666年),蔡诚宇重修。永宁寺开始叫“永凝寺”,清改名“塔下寺”。“文革”期间寺院被毁,80年代重修后改为今名。寺院在“文革”前,规模不大,三间土房占地仅一百平方米左右,“文革”后重建的寺院规模接连不断扩大,至今建筑面积足有三千平方米以上,建筑质量亦今昔比。寺中现有常住人员四十多名。近年,香港居士来寺举办过水陆法会多次。广州、南昌、赣州等地居士常来朝拜礼佛,永宁寺已成为江西有一定影响的佛寺。永宁寺坐北朝南,背靠水口塔。重建后的寺院,逐年建起了大殿、真君殿、藏经室、斋堂、僧寮、客房等。前几年,因发展的需要,曾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一诚大和尚亲临现场勘测,经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并征得政府允许,绘出了扩建寺院的整体规划图。根据规划,在1996年修建了大雄宝殿,殿高二重,重檐歇山顶式样,钢混结构,琉璃瓦盖顶,仿古造型,金碧辉煌,巍峨宏伟。殿内塑起的三世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等菩萨像,尊尊妙相庄严,端庄可敬。罗列左右两边,比真人还大的十八罗汉,姿熊异,形象逼真。三世佛背后的海岛观音、飘海诸佛与山水组成了一幅气势不凡的动熊画卷。殿内还有木雕大宫灯和三张龙案香桌,均 采纳立体或半立体的浮雕图案装饰,内容是与佛教相关的故事人物和山水花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实属艺术珍品。寺院右侧,依山而建的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印慈和尚南普塔,用大理石精凿组合而成,肃穆气派。永宁寺通过十余年的筹建,已具相当规模。古今风格相融、高低错落有致的佛教建筑和最近修葺一新的水口塔,依托青山,相伴绿水,构成一幅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的优美图画。  
香烟缭绕,梵音回萦的永宁寺吸引着众多云游挂单僧尼和进香祈福的善男信女;风景如画,环境幽雅的景致也招来了更多览胜观光的游人。这不但为宁都的佛教添彩,也为宁都的旅游发展增色。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  
(十)宁都松林寺  
新建的松林寺,两栋殿堂巍峨宏伟,雕镂画砌,里面庄严肃穆,香烟缭绕,僧尼做功课悠扬动听。桥上亭台都是用柱子立起,四面无墙,乘凉观景,甚是惬意。柱子是个人捐资修建,每根柱子上都列有出资人芳名,游人享此便利,也念他们健康长寿,福气多多。  
宁都县小布镇树陂村松林寺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