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鱼台县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10-05 10:42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鱼台县地理位置概述  
鱼台县是山东济宁市辖县,位于鲁西南,座落于鲁苏两省交界处,微山湖西岸,因境内遗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素有“鱼米之乡、孝贤故里、滨湖水城”之美誉。鱼台县座落于山东省西南部,东临南阳湖、昭阳湖,南与江苏省沛县、丰县毗邻,西与金乡县接壤,北以新万福河为界与任城区隔河相望。县域位于东经116°23′—116°49′,北纬34°53′—35°10′之间,南北最大距离23.5千米,东西最大距离37.5千米。行政区域面积653.07平方千米。总面积654平方公里,人口48万,辖9镇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234个行政村。  
鱼台是“千年古县”,是儒家“孝贤文化”的特色文化区域,运河文化、湖西红色文化、湖渔文化、民俗文化等也独具特色。鱼台是孔子著名弟子,七十二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的故乡,“五里三贤”“芦衣顺母”等佳话流传不衰。水资源总量5.04亿立方米;煤炭总储量48亿吨,探明储量5.4亿吨;钠盐、石油、天然气、铁等矿产也有较大储量。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是全国棉花百强县、全国食用菌优秀主产基地县,拥有“鱼台大米”“鱼台龙虾”等5个中国地理标志爱护产品。滨湖大道直通济宁,济徐高速贯通南北,枣菏高速横贯东西,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17条河流纵横交织,通航里程220余公里,年吞吐量过亿吨。境内数百条沟渠连贯相通,千余方池塘星罗棋布,12万亩生态湿地风景如画。  
二、闵子骞的传说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1,冬季,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骞严寒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闵子骞崇尚节俭,鲁国要扩建新库房,争取他的意见时,他批判说:“原来的库房就很好,为何再劳民伤财去改造?”孔子赞成他的意见,赞扬说:“这个人平常不乱说,讲出话来就非常正确。”  
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治理费地。开始时闵子骞不允许,对来人说:“好好给我辞去这个职务,假如再来,我就离开此地到汶上去(暗指离鲁奔齐)。”可是随后经孔子劝说,还是任了费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村名闵子庄(今闵家寨)。他管理费地很有成绩,但看不惯季氏行为,最终毅然辞职。由此能够看出闵子骞刚正不阿的品行。  
闵子骞曾随孔子去列国游学,病卒于长清县内。闵子骞葬于何地尚无确址,但他儿子闵沃盈葬在闵家寨却是人所共知。所以,闵家寨闵子祠成为海内闵氏续谱处和祭祀处。其面积约有二十余亩,曾十一次重修,有碑碣百余通。正阳门三间,上悬乾隆皇帝手书“笃圣祠”三个金光大字,今尚有遗址。  
济南也有闵子骞的纪念祠堂,位于百花公园西侧。推开两扇虚掩的木板门,向南而行,就可看见一个高约两米的坟堆。在坟堆四周,立有数十尊石羊、石马、石狮、石龟、石佛、铜佛。此处还立着刻有“首批市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的石碑。据说,文革前(60年代)闵子骞墓规模还很大,当时墓区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200米。墓堆封土直径七八米,高十几米,周围还有合抱粗的古树30余棵,历代碑刻10余尊。文革时整个墓区遭到严重破坏,祠堂被拆掉,碑刻被毁,古树被砍,仅剩两棵,封土被挖去烧砖瓦,空暇处还建了鸡舍。文革后,很多居民多次呼吁,相关部门也做了努力,但至今未能修复。据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的同志推荐,文物部门日前已着手研究方法,准备让沉寂多年的闵子骞墓重见“光明”。  
三、李阁镇木板年画  
李阁镇的木板年画主要在曹庙、陈集两个村发展较久远,影响力较大。现在两村仍存有大量木板年画的刻板,陈集村仍有人在制作木板年画。  
陈集村的木板年画始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约有120多年了,传到现在,已有五代人了。第一代人叫陶西仲,第二代人叫陶守伍,第三代人叫陶兰田,-人有陶庆祥、陶家祥、陶亭林等,第五代人有陶运海、陶运航、陶子龙、陶伟等。起初,陈集村仅仅有陶家一家做木板年画。到民国时期,木板年画在本村快速发展到近20家,当时盛极一时,而陶家开的“南画店”则名气较大。  
最初的时候以年画和神为主,多贴于门板上和房内墙上,也有少量的中堂大画,用于祈求平安好运或敬奉,其次是戏出。木板年画线条清楚,色彩明媚,即可以表现口传于民间的民俗故事,又可以印制神话人物,民间气息浓郁,道德宣传份额较重,如“王华买爹”、“燕青买母”、“丁郎刻木”、“劈山救母”、“鞭打芦花”、“王祥卧鱼”等“二十四孝”的故事和历史典故、戏出等,一直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慕,对倡树非常好的民风具有踊跃的效果。尽管,木板年画发展到今天,其作品多用于乡村发丧时贴制纸轿和罩子,但其表现内容上并没有迷信的色彩,而多以故事的形式宣传中国传统的民族道德中“忠、孝、仁爱”等思想,在特定的时间和地方,以这种特定的形式来宣扬这些思想,其教育的感染力是无形而又至深的,对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了踊跃的推动效果,对于传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就今天来看,无论其表现形式,还是艺术审美,都有其较重的文化艺术价值。陶庆祥曾多次在我市文化艺术节民间艺术展中获奖,其多幅作品被济宁市博物馆收藏,陶家祥还被济宁市文化局授予“民间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四、鱼台县麦秆画  
麦秆画是中国早已失传的隋朝宫廷工艺品。20世纪80年代,艺术工作者研究挖掘了这一中华绝技,并借助现代化技术推陈出新,使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瑰宝重放异彩,被文化部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鱼台县麦秆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樊心玲把两者有机结合,以麦秆为原料,经过浸泡、熏、蒸、漂等多道工序,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纹理和质感,将一般的麦秸巧妙制作成古朴典雅、惟妙惟肖的工艺精品。  
五、绾结葫芦技艺  
绾结葫芦技艺在清代流传较多,民国年间大多失传。楚元彩将绾结葫芦的技艺重新挖掘整理出来,并有所创新,应当说在国内的绾结葫芦技艺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齐鲁电视台、济宁电视台曾先后专题报道过楚元彩的绾结葫芦艺术。日前楚元彩有两个亲传弟子,赵银刚为鱼台人,楚善伟是楚元彩的儿子,多年来一直尾随楚元彩从事该项技艺。  
鱼台县张黄镇赵庙村的赵银刚掌握了绾结葫芦这门传统技艺,并绾结了相当多葫芦作品。其代表作品有《金龙狂舞》、《吉祥奥运》、《祖国团圆》等。其2007年底0完成五环葫芦作品,五环葫芦作品是五个葫芦绾在共同,象征奥运五环,寓意“吉祥奥运在中国,世界和平大团结”,2008年该作品被中国奥帆博物馆收藏;2009年作品“呼唤”被中国葫芦博物馆收藏。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媒体对绾结葫芦艺人赵银刚有过精彩报道、齐鲁晚报等多家报刊对其作品及事迹进行过刊登。  
六、文物古迹  
古遗址  
栖霞堌堆、前李堌堆、左堌堆、香城堌堆、徐庄堌堆、后骆庄堌堆、文集堌堆、马堌堆、极亭、武棠亭遗址、宁母亭、方与古城、旧城、重乡故城遗址等  
古墓葬  
樊迟墓、勺头刘宋墓、随集汉墓群、谷亭西支河汉墓群、张澄甫等  
古建筑  
鱼台孔庙大殿、闵子祠、超化寺、太公庙遗址、鱼城清真寺、梁子祠、翟氏家祠等  
古石刻  
汉画像石、唐楼台出列图浮雕、大唐方与县故栖霞寺讳堂佛钟经碑、唐栖霞寺讲堂佛经碑、唐密多心经碑、元赤琖公墓铭碑、鲁隐公观鱼处碑、明王世聪墓志铭、韩氏墓碑、至圣先师孔子赞并序碑、康熙御碑、汉杨叔恭残碑、麒麟画像石、龙头碑、明天启四年律碑等。  
栖霞堌堆遗址:座落于太公庙南2.5千米处,皮李公路北侧。遗址高出地面约14米,顶部面积990平方米,底部东西长110米,南北宽90米。遗址顶端至8米以下,为龙山文化遗址;8米以上6.5米,为商周文化遗址;顶端往下1.5米为唐代遗址。顶部原有栖霞寺,曾为鱼台十大古景之一“栖霞返照”。1992年发布为省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重乡故城遗址:座落于罗屯镇驻地西南5.4千米。为商代至汉代文化遗址。据考,此村春秋时为重馆,后建重乡邑。明代改称文香社,后所以地残存旧城海子,故又称香城海。遗址高出地面0.5米,长60米,宽50米,面积3000平方米。土质为灰褐土、红淤土。出土文物有鬲足、豆把、甑口沿、陶壶、陶罐、陶马、陶人、铜镜、铜佛像等。  
鱼台孔庙大殿:座落于鱼城镇中院内。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主体建筑大成殿长23.7米,宽15.3米,高15.5米,占地面积362平方米。为五脊歇山式,七楹四十二柱,单层飞檐。殿两侧东西两庑各九楹,前有戟门、棂星门各三楹。中为泮池,东西列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节孝祠。殿东北有启圣祠,后有明伦堂,堂后有敬一亭。1945—1948年,附属建筑相继拆毁,仅存大成殿。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闵子祠:座落于山东省鱼台县张黄镇大闵村内,为清代建筑,为纪念孔子弟子闵子而修建的,201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樊迟墓:座落于鱼台县张黄镇武台村西南20米处·墓暴露在地面为土丘状·高出地面0.8米,周长10米·樊子名须字子迟·春秋末年鲁国人(亦说齐国人)出生于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丙申春任北樊庄(今济宁任城区南张镇).当地现存有樊三公(樊子六世祖)冢,樊子父亲樊皮等樊氏汉墓群,俗称樊家堌堆·汉代樊迟十一世孙樊宗,樊岩在樊迟墓旁修建了樊庙,樊府,樊林,树碑于墓前,规模可观,历代祭奠。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演武坡:唐·贞观17年(公元644年)李世民不纳朝臣意见,执意御驾东征。是年太宗派大将张亮、薛礼率战舰500艘,士兵四万三千人;派李绩率步骑兵六万及一部分胡兵,合势东征,在此练兵,这里就是演武坡故事的发源地,给此地留下一个带有历史印迹的名字——演武坡。  
七、民俗文化  
曲艺  
山东清音、坠子、落子、山东快书、湖滨大鼓  
民间文学  
闵子骞传说、樊子迟传说、宓子贱传说、鲁隐公观鱼处的传说  
民间美术  
木板年画  
民间音乐  
夯歌  
传统舞蹈  
跑竹马  
传统医药  
红丹膏药  
传统手工技艺  
绾结葫芦、梁公砚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独杆子桥  
山东清音  
又名“平调三弦”、“平调清腔”,是山东省内稀有曲种之一,流传并盛行于鱼台及附近周围地区主要乐器是钢板、钢棍,伴奏使用扬琴、大阮、坠胡、二胡、木鱼等,主要板式和曲牌有起板、评调、大小清腔、串子、大小曲溜子、平头、彩腔9种,经典剧目有《刘公案》《白蛇传》《盗灵芝》《雷峰塔》《合钵》《三省庄》《莺莺听琴》等以及新编剧目《买嫁妆》,故事有头有尾、短小精悍,情节曲折连贯,唱词通俗易懂。山东清音曲调过于委婉,适于唱短小精悍的故事,难唱大书,经典剧目多是中篇唱段,慢慢被琴书、坠子取代,其传承和发展应对巨大挑战。2016年,山东清音被列入山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闵子骞传说  
闵子骞是孔门四大弟子之一,被列为圣门十二哲之首,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也是历史上十二哲中唯一入选二十四孝人物之一,是2500年以来闻名华夏的著名孝子,是中华传统伦理、孔子孝道文化、与时俱进先进文化的生动艺术体现。2007年,闵子骞传说入选济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8年,闵子骞传说入选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木版年画  
鱼台木版年画有手绘、木板套印、木印填色三种表现方法,以线条粗犷、色彩绚丽、造型简练、构图饱满、装饰性强为特色。装饰手法上突破传统,丹作底色,色彩强烈富丽,人物衣饰上的花纹用线条流畅的写金描银渲染,俗称“写花”,极富民间画的风韵,且可印制大幅作品,为其他地区民间年画所罕见,起到鱼台本土文化的明显特征。流传至今大多已失传,唯有李阁镇陈集村陶家依旧在传承着这项濒危的传统技艺。2007年,木版年画入选济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夯歌  
鱼台夯歌起源久远,是本地劳动人民和民间曲艺者的合成制造,流行于微山湖西平原及附近周围地区,是在建房打夯时人们喊的起到一定的音乐节奏的劳动号子。夯号分为大中小三级韵律,大部分夯号演唱者是夯把式,也有的夯把式因年老体弱,不可以再扶夯把,只演唱夯号。其节拍规整,音域适中,对照度很强,音乐坚定有力。通常以一个领,众人合的形式来表现。2009年,夯歌入选济宁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坠子  
坠子的前身是流行于河南的道情和"莺歌柳"两种曲艺形式。其唱腔可归纳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4部分,在主体唱腔进行中,根据唱词中不同句式的格律,使用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拙十字、寒韵、滚口白等唱法,产生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异,表现不同的感情。鱼台县传承的坠子是由道情改唱而来的,多用简板演唱,方法是单口演唱,由1至2把二胡伴奏。2009年,坠子入选济宁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绾结葫芦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以葫芦为主体,衍生出各种艺术,当中绾结葫芦是一项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绾结葫芦在民间被称为“打结葫芦”或者“系扣葫芦”,唐朝就已出现,清朝曾流行一时。因为绾结葫芦技艺难度高、只在家族内传承等原因,导致绾结葫芦技艺在民国后几近失传。张黄镇赵庙村村民赵银刚是这项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的传承人。2011年,绾结葫芦入选济宁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湖滨大鼓  
宋代时说唱大鼓已在山东境内流传,明代流行于鲁西南地区,在微山湖西岸融合本地的文化特征后构成独具特色的大鼓说唱形式,清中叶始称“鱼台大鼓”。上世纪七十年代经整理发掘后称“湖滨大鼓”。湖滨大鼓的演唱形式多为单人站唱,演唱时演员左手操简板(或月牙板、梨花板),右手执鼓楗击小盘鼓,演唱多用慢腔、平腔、快口等。演唱风格明快有力,唱腔简洁,似说似唱,风韵独特。非常鲜亮生动地表现了鲁西南湖区人民率真、豁达、明朗的性格特点。演出时也可有专人操弦伴奏,伴奏乐器主要为:扬琴、三弦、二胡、阮、琵琶等。2015年,湖滨大鼓入选济宁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古琴制作  
古琴作为中华先贤的修身之器,是推行礼乐文化的重要工具,它“形神兼备,天人合一,德艺相容,心声契合”,从萌发阶段起,就不只是一件单纯的乐器,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古琴长约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宽六寸象征六合;面为弧形,象征着天圆;底板为平,象征着地方;琴面有十三个徽位,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及闰月;古琴最初由五条弦,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条弦,武王伐纣时,为了提高士气又增一弦,所以古人又称“文武七弦琴”,后加的文武二弦又象征君、臣之合恩。2018年,古琴制作入选济宁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锔瓷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讲得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锔瓷。焗瓷是一种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针一样的锔钉修复起来的技艺。锔瓷作为民间传统技艺,展现给世人的不但仅是古代先民对自然界的崇拜与对自然资源的珍视,也体现了长久秉持的一种保物惜福的生活态度,同时它还蕴藏着中华民族恪守千年的勤俭美德。2018年,焗瓷入选济宁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布贴画  
布贴画是民间很经常见到的一种手工艺,它以粗布为原料,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 采纳不必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布块,创作出画面起到浮雕感的画面。鱼台布贴画是在传统民间剪纸、刺绣、壁画、布贴工艺的基础上,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以剪代笔,以布为色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布料的天然纹理和花纹,选取轻薄到厚实的布块,用布贴的形式表现类似工笔画的艺术风韵,起到笔墨不可以取代的奇效,集工艺性、艺术性为一体。2018年,布贴画入选济宁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抡铁花  
抡铁花是鱼台县鱼城镇中东北村元宵节的传统节庆活动,属于民间烟花会中的一种,在中东北村历史久远。最早能够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当时是为了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免于火灾而祭祀“火神”。作为一种传统节庆活动,抡铁花表演时,先逐渐转动花架,使花筒内燃烧的木炭产生离心力向四周甩溅铁花,跟随转动的速度增加,花筒内温度升高,碎铁融化、铁花飞溅,整个场地中央金花四射、流光溢彩,构成一座光线交错的光环,景象壮观。抡铁花须在夜晚进行才可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表演时,先由3至5人逐渐摇动,出现“繁星”闪闪;接着出现“小鱼儿”飞窜;大约30分钟左右开始甩花,当火燃烧正旺时,摇动花架的速度慢慢增加,平均6至8人一组轮流转动,跟随速度的加快,金色的铁水被一层层地甩出来,火树银花,耀眼夺目,气势磅礴,景象之美之壮观,令人惊叹。2018年,抡铁花入选济宁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梁公砚  
梁公砚是古代澄泥砚的一个品种,是古代澄泥砚中的名砚,梁公砚质地坚细,表面滑腻,色泽蕴润,造型多样,烧制工艺较精,经常见到的有三足鼎形、四足长方形等,砚背多有铭文,铭文内容多以崇儒劝学为主,存世量稀少,以其制作精良、品貌华贵为世人所称道钟爱,且价格昂贵。2014年秋,谷亭街道银都小区工地施工时,集中出土10多方款识为梁公砚的残砚。为切实传承发掘爱护利用这一珍贵文化遗产,谷亭街道从2020年四月组织文化站及研发团队进行复原研发,一块梁公砚的成型需要经过22道工序,找泥、晾晒、沉浮、浸泡、雕刻、打磨、烧制、水磨、包装等,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从一块胶泥到精美的梁公砚,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经过接连不断的实验,终于用当地的胶泥烧制出做工精美、原汁原味的梁公砚。  
八、孝贤文化  
鞭打芦花(芦衣顺母)  
闵氏先祖是鲁国第四代国君鲁闵公,为躲避战乱,举家迁居鲁国武棠邑闵染坊(今鱼台县张黄镇大闵村)隐耕为农。[28]相传,闵子骞七岁时,其生母姜氏病故。不久,继母乐氏进门,又生二子。一年接近年关,其父携三子外出访友,闵子骞赶车,行至半路,天气骤变,寒风刺骨,闵子骞手指冻僵,将牛缰绳和鞭滑落在地,牛车翻倒。其父见状非常生气,以为闵子骞懒惰无用,拾起牛鞭抽打,不料鞭落衣绽,露出芦花,芦英纷飞,其父见此惊讶不已。撕开其他两个儿子的衣着,皆是丝絮。这才恍然大悟,急忙返家,鞭打后妻,当场写下休书。闵子骞长跪在父亲面前,乞求父亲不要赶走后母,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闵父遂罢,继母深受感动,痛改前非,待三子如一。  
五里三贤、五里三进士  
闵子骞十五岁时,投师孔门,成为孔子的首批弟子之一。孔子逝世,弟子守墓三年后,为躲避战乱,闵子骞同樊子迟(樊迟)、宓子贱自鲁国都城(今曲阜)迁移至棠邑(今鱼台)设坛讲学,从学者数百人,因三人居所相距不过五里,故称“五里三贤”。  
明代天启年间,旧城北王集的王四聪乡试、会试连中,声名籍甚,初任户部郎署,后迁永平知府,顺治八年奉旨入乡贤祠。清顺治十五年,旧城里刘芳声与同乡朱之玉同榜中进士。世人称王、朱、刘为“五里三进士”。  
后世纪念  
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位帝王对闵子骞嘉封,当中宋度宗封其为“笃圣”,清康熙三十八年封闵子骞第65代传承人为世袭翰林五经博士。为弘扬孝贤文化(“孝”是精心侍亲,“贤”是德才兼备),2008年以来,鱼台先后成功举行了三届中国(鱼台)孝贤文化节。2017年举行了纪念闵子诞辰2553年公祭活动暨2017年中国(鱼台)孝贤文化论坛。  
稻改精神  
1964年以前,鱼台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在鱼台县委的“稻改”号召下,1964年冬到1965年春,全县大干150多天,付出劳动日286万个,开挖干支斗渠7296条、2753千米,完成土方工程1500万立方,砖石工程8.5万立方,修建渠系建筑物3500余个,疏通旧河道4条、100多千米,新建、改建排灌站46座,把荒湖涝洼建设成体系的排灌系统。1965年即取得大丰收,每亩平均收成330斤,总收成1.15亿斤以上,鱼台县由解放以来一直靠吃统销粮的缺粮县一举变成了余粮县。1968年,鱼台县被评为山东省榜样县,成为全省农业学习的典型。1973年十二月一日,《人民日报》报道鱼台县1970年以来粮食总产以40%的速度增长,1972年粮食总产达到2.63亿斤,亩产第一次上纲要,提供商品粮6320万斤,是山东省人均向国家奉献商品粮最高的县。四十余年来,鱼台县整挖了十七条河流,建排灌站182座,打机井万余眼,渠系联网配套,构成湖、河、站、井、沟、渠、路、林、田一体化格局。“稻改”见证了鱼台人民同心协力、众志成城、艰难创业、改变现实、造福后代的实践,居弱图强、同心协力、艰难创业、拼搏奉献的“稻改”精神成为鱼台的精神符号。  
九、鱼台县结婚习俗  
在山东鱼台地区民间订婚的手续并不复杂。媒人征得两家的允许,都认为"门当户对"、"才貌相当"之后,只需两张"媒人柬"即婚妁,请媒人吃一顿酒席,这婚事便算定了。不过在年龄方面,女的常常比男的大一二岁乃至于四五岁,据说这样是预备着早娶亲早中用。而非常注重的是年命的合不合。所谓年命即是十二属相。假使一个是寅年生人属虎,一个是未年生人属羊,即使门当户对,才貌相当,而由于年命的相克,也决不可以定婚的。  
婚姻订就之后等到男的长到十六七岁,至多到二十岁左右,就要迎娶了。结婚的日期通常由男家决定,男家多半在结婚的前三四个月里看定日期,告诉女家以便大家在这个期间预备嫁妆。"闺女出门,粪堆也撅三天嘴",所谓撅嘴是生气的样子。陪送嫁妆在女家认为是极大的事情。中产之家,在木器方面至少要陪送一只大橱,一只条几,一张方桌,一张抽屉,两条睡凳,两把椅子,一只衣柜,一只皮箱。在衣着方面衣箱衣柜中总须要填得满满的。  
迎娶有大小之别,贫寒之家都用小娶,抬一顶轿子,由压轿的乘到女家,这轿由新妇乘回来而压轿的则换乘车子。中产以上的人家都用大娶。大娶是抬两顶轿,有鼓乐有旗锣伞,声势非常显赫。路途稍远些的都要头一天过轿。这两只轿一只由新郎乘着,一只由压轿的乘着,须在夜色模糊时走到女家,女家设宴招待。  
十、鱼台过年上坟习俗  
说起鱼台过年的习俗,许多项目是和喜庆、娱乐分不开的。唯有上坟,作为后人祭祀先祖的重要仪式,不可或缺,且最具庄严肃穆之感,让人在欢跃的氛围当中,能懂得对岁月的敬畏,对先人的感恩,最让人萦怀。  
过年上坟,是男性们的事。当一个家族的男丁们齐刷刷地跪拜着这些荒草寒烟里的先人,才可以体现着一个家族的绵延不息,人丁兴盛。  
我从记事的年龄,就开始参加这样一年一度的过年祭拜,祭拜的时间平常挑选在大年三十的傍晚,这个时候是年的新旧之交。  
我家的领头人是我大爷。我父亲这一代人,兄弟5个,在本村算是大家族。每年上坟,长长的队伍,带着鞭炮、纸钱,一直从村庄走向我家的坟地。坟地上是数个低矮的土丘,随后因为平坟,那数个土丘也不见了,只是凭着感觉确定土丘的方位。记得当年,我大爷专门领着我们一群小辈的兄弟,把这些土丘一个指给我们看,“这个,是老爷爷的”、“这个,是爷爷的、”“这个,是二爷爷的”。还有更远一些的,是老三爷爷,他没有后人,等以后上坟的时候,不要忘了也给他的坟上烧烧纸。  
最早的推荐,让我一头雾水,由于这些人,我一个都不认识。但我晓得了,一样的土丘之下,埋葬着我不同辈分的先祖。  
人生苦短,岁月流长。这样的感触大概到了中年之后才会有,当又一个新年来到,我再一次和家族的队伍走进这片祖坟,不觉让人凄然。这些年,奶奶走了,妈妈也走了,她们躺倒在这片土坟中。曾经带领着整个家族的男丁来祖坟祭拜的大爷十年前也走了,接二连三的,我的三叔、五叔,还有年龄并不太大的堂叔,由于意外的车祸去世,他们也各自在这片坟茔中找到了自我的位置。  
现在,这片祖坟的新坟、旧坟里,躺着的都是我熟悉的亲人们。  
蓦地记得有一年上坟,儿子刚刚5岁,看到大家在坟前烧纸、磕头,儿子问我:“爸爸,咱们烧的这些纸钱,奶奶真的能收到吗?”  
这个问题来的蓦地,让我没有的时候间考虑,但我还是坚决果断地回答他:“能啊,去世的人在另一个世界看着我们,这些钱当然能收到。”  
这大概才是后辈人最美好的心愿。钱不可以代表亲情,但这些纸钱能够带着后辈的祝福和心意,把思念带到另一个世界。  
这大概就是年俗里上坟的意义所在。一年的工作、学习,为生活的奔波,为生计的劳顿,终于能够隔着时空和亡故的亲人们来一次问候,道一次平安。按照年俗,子孙在这个年三十的上坟仪式中,烧纸、磕头,再恭尊敬敬地把先人们的神位请回家,然后安放在堂屋的供桌上,阴阳两界,共度新年。  
十一、鱼台县饮食习俗  
1、老街糖糕  
老街西头有家百年历史的石记永福大糖糕铺子,石记永福糖糕起源于1918年,石家人把它已传承了近百年,现在已成为老县城的标记,老街的灵魂,离乡游子和鱼台人念念不忘的美食。  
2、一品香鹅  
一品香鹅是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的特产。鱼台一品香鹅色泽光亮,口感独特,皮香肥而不腻,肉香醇正可口,骨香回味无穷。  
3、鸡汤豆腐脑  
鸡汤豆腐脑,顾名思义是以鸡汤和豆腐脑为主原料,附加马糊面、豆皮丝、海带丝、花生、面筋、芹菜、黄豆、芝麻盐等配料做成的一道菜,在民间小吃中它以清香美味极为受到当地人的爱慕。  
4、鱼台水煎包  
水煎包,汉族传统风味小吃,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东京汴梁城(古都开封),在华北和中原地区颇为流行。在河北山东等部分地区则称呼为"锅贴",主要在山东东营市、滨州市、济宁市、淄博市部分区域流传,山东主要以菏泽水煎包最为著名,鱼台的水煎包也滋味很不错,是许多鱼台人民早餐的首选,你看那些色泽金黄,外脆里嫩的水煎包真是十里飘香,让人口水直流。  
5、蒋家粥  
通常用碾成粉状的大米、小米和江米混合物制作而成。和通常汤不同之处在于喝时感觉一股糊味,因素在于熬制前先将锅烧热,再直接把加一些水的混合物倒进去,因之黏稠自然沾于锅底烧焦一部分。蒋家粥奇异之处在于不挂碗,也就是说顺着碗的一边喝罢,一点粥也不沾在上面,碗像没用过通常。  
6、汤漂鱼丸  
汤漂鱼丸是济宁地区一种老少咸宜、味美可口的菜肴。通常的鱼丸子都沉入汤内,而微山岛的鱼丸子在汤中所有漂浮着,故名汤漂鱼丸。一鲜、二嫩、三软、四漂。  
十二、鱼台县名人  
闵子(前536—前44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弟子,以德行与颜回并称,被尊为“笃圣”。有“鞭打芦花”(芦衣顺母)的典故。孔子逝世后为避战乱,与樊子迟、宓子贱迁至棠邑(今武台)办学,定居于今大闵村。大闵村建有闵子祠。  
樊迟,名须,字子迟,通称樊迟。春秋鲁国(一说齐国)人。孔子弟子。曾任“车右”,在伐颛臾之战中立下战功。后从孔子学。孔子逝世后定居于今樊庄村。武台村有樊迟祠、樊迟墓。  
宓子,名不齐,字子贱。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孔子逝世后定居于今侯堂村后的宓家堌堆。  
屈万里(1907—1979),字翼鹏,东华村人,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经学家。先后任鱼台县立图书馆馆长、山东省立图书馆馆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助理研究员、国立中央图书馆编纂及特藏组长等职。1949年赴台湾,历任台湾大学教授、“中央图书馆”馆长、“中央研究院”院士、“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等。著有《诗经释义》《尚书释义》《古籍导读》《尚书今注今译》《汉魏石经残字校录》、《汉石经周易残字集记》等。  
聂补吾(1908—1989),原名继昌,大聂村人。1932年考入北大数学系。1938年回乡参加革命。历任鱼台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宣传部长、冀鲁豫边区抗日联合会政治部秘书、鱼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湖田局局长、平原省文教厅视导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参与创建平原大学(今河南师范大学),先后任学校党组书记、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校长等职。  
金灿然(1913—1972),原名金心声,编辑出版家,唐马镇梁庄村人。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38年赴延安。历任国家出版署编审局办公室主任、图书期刊司副司长、出版局局长、文化部出版局局长、国务院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华书局总经理兼总编辑等职,创办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主持了一大批重要古籍点校和影印出版工作,使中华书局成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中心。  
董小吾(1920—),原名董慎吾,谷亭和平村人,现代剧作家。1938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后又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历任晋西北八路军120师359旅剧社副社长,晋绥野战军战斗剧社副社长,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团长,总政文工团第一副团长兼歌舞团团长等职。作品有话剧《南京与重庆》、歌剧《新旧光景》《刘胡兰》、歌曲《黄继光》等。  
郭路生(1948—),笔名食指,籍贯王庙镇程庄寨村,生于朝城县(今并入莘县),当代诗人,模糊诗代表人物。其作品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广为流传。2001年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代表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等,被称为“新诗潮第一人”。  
李贯穿(1949—),王庙镇三教堂村人,当代作家,80年代文坛鲁军代表作家之一。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任鱼台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后调入省作家协会,任作协理事、创作室副主任。1988年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出版诗集《正是梁上燕归时》《洞天》《天下文章》《天缺一角》《鱼渡》《无边波澜》《水性》《迷蒙之季》等。  
苏小明(1957—),山东鱼台人,海军政治部歌舞团演员,歌唱家。在北京海军大院长大。1975年进入海政歌舞团。1980年在北京“金秋新星音乐会”上演唱《军港之夜》一曲成名。  
另外,还有革命烈士马霄鹏、郭耕夫、聂峨亭,教育家赵紫生等。  
十三、鱼台县著名景点  
(一)印象永安景区  
鱼台县印象永安旅游景区座落于鱼台县罗屯镇,距鱼台县城18公里,S33高速金乡东出口2公里,紧靠S251省道。该旅游景区深入挖掘香城海极国国都,吴庄斜街迷宫、沈集康熙御书贞节碑、古北田寺、随海抗日惨案纪念馆、罗屯党史教育馆等历史文化遗存遗址,通过发展乡村游、民俗游、研学游,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  
罗屯镇印象永安旅游景区主要以传承红色精神、爱护古老技艺和打造独具特色的鲁西南乡村旅游经典为目标,现景区内正在开展随海惨案纪念馆、罗屯党史馆参观及其木板年画印刷体验活动,景区在传承红色经典、古老文化符号、古老技的同时,使游客不忘初心,坚守本心,即可以欣赏漂亮乡村,感受民俗文化,又可以接受红色洗礼。  
地址:济宁市鱼台县罗屯镇  
(二)鱼台太公庙  
姜太公庙座落于李阁镇驻地东北,距镇政府4公里,据考证,此座姜太公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虽经历代多次修葺,但大殿、配殿、山门仍毁于民国的兵患水灾。现存庙宇为2002年由姜太公141代孙姜广祥等族人筹资(在其旧址)重建(太公庙占地3000平方米)。景区自2010年开始迎接招待游客,2012年被济宁市人民政府批准为文物爱护单位。  
地址:济宁市鱼台县李阁镇太公庙村  
(三)演武坡文化主题公园  
演武坡文化主题公园座落于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谷亭街道演武坡村,为AA级景区,总面积300亩,当中水面180亩,绿化面积120亩,园内有宁母亭、飞龙桥、薛礼桥、饮马泉、望月湖等主要景点。演武坡文化主题公园基础服务设备完善、功效提高,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设施配备到位,能为游客提供水上娱乐、垂钓、农家乐等服务。  
(四)旧城海子遗址  
鱼台县旧城海子钓鱼台风景区座落于鱼台县王庙镇旧城里村一带。东西长2200米,南北长1400米,有水面积高达280万平方米。旧城原名黄台市,因黄水不没而得名。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始迁县治于此。历史景点及名人众多,著名的景点有“龙台飞雨、古塔凌云、金沙晓行、龙台飞雨、郎桥夜月、蒲海青烟、荷河归帆”等,历史名人有:孔子七十二贤之孝子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等;现代名人有戏剧家董小吾、书拥屈万里等。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七月,黄河决口于铜山县的孙家集。九月十三日,洪水灌城,官舍民房所有崩塌,城址沦为湖泊。1985年发布为市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2009年十一月被省旅游局命名为农业旅游示范点,2010年被评为AA级旅游风景区、旅游下乡工程示范点。  
(五)五里三贤景区  
鱼台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举世闻名的“孝贤故里”。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东夷太昊部族聚居,从境内栖霞堌堆等古遗址中,曾研究发觉鱼台先民制造的龙山文化、商周文化等早期文化。此地,春秋时为棠邑,战国初称方与,秦一统天下,又置方与、湖陵二县,直到唐宝应元年(762年),因遗有鲁隐公观鱼台,始称“鱼台”。至今,“五里三贤”的佳话依旧流传不衰。“三贤”是指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皆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中人,孔子逝世后,闵子骞守墓三年。此后,为躲避战乱,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自鲁国都城(今山东省曲阜市)迁移至棠邑(今山东省鱼台县)设坛讲学,从学者数百人,因他们三人居所相距不过五里,故称“五里三贤”。当中闵子骞德行卓著,孝行最为明显。一个冬季他与父亲赶车,因为天冷手没牵住缰绳,父亲鞭抽之,打中后母为他做的“棉衣”,芦花飘散,父亲惊悟,非常生气,决定休妻。骞跪父力劝:“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至此,父母皆被其感化,终致一家和睦。这就是流芳千古的“芦衣顺母”的故事。孔子曾赞扬曰:“孝哉,闵子骞!”  
地址:济宁市鱼台县张黄镇武台村  
(六)樊子迟遗址  
鱼台位于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东夷太昊部族聚居,从境内栖霞堌堆等古遗址中,曾研究发觉鱼台先民制造的龙山文化、商周文化等早期文化。在此,“五里三贤”的佳话依旧流传不衰,“鞭打芦花”的故事至今妇孺皆知。“三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皆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中人,且三人居处相距不过五里,故称“五里三贤”。2005年原中共济宁市委书记王玉玺亲笔为王鲁镇常李寨村题词—孝看常李寨人。2008年鱼台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举行了鱼台县孝贤文化节。  
樊子,名须,字子迟,亦称樊迟(前505或515—?),春秋末鲁国人,亦说齐国人,孔子学生。其先祖出于周太王次子仲雍支孙仲山甫(鲁献公次子),辅佐周宣王,致宣王中兴,成为一代名臣,官至卿士,被宣王封于樊,赐樊侯,建樊国。其子孙以封地为姓。历史上的樊,在今河南济源市,原为商汤王后裔七族樊氏的居地樊陂,后改阳樊。周灭商后,周武王把商裔七族交由纣王之子武庚治理。后随武庚反周,被周公旦和姜子牙征伐,其余一分为三,一部交微子由商改宋,另一部交姜子牙迁齐监管;余部交卫国,由周公旦同母弟康叔监管,为奴,姓失。  
仲山甫有三子,长子继嗣为君;次子在周为官,因不可以继嗣为君,受封于汉水上建樊城;三子居任北,原鲁献公赐于次子仲山甫的食地寿张(现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何岗、耿村一带),以父封地为姓,俗称樊三公。居地改为樊陂。后成望族。秦统一中国后,设樊县,隶属任城郡辖。  
据“宗谱”和史料记载:樊三公生子甲;子甲生伯虎;伯虎生东阳父;东阳父生公勤;公勤生皮;皮于鲁定公五年春(公元前505年)生樊子于任北樊。其祖墓冢都在今济宁市任城区西北二十里许南张镇西,文革前西有樊三公冢,樊子墓和樊氏汉墓群(俗称樊家堌堆,樊家林)。  
樊子少孔子四十六岁,十八岁时,曾去曲阜拜孔子为师,但当时因孔子周游列国未回,未能如愿。后同冉求仕于季孙氏,深得冉求信任。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春,齐伐鲁,冉求率左师御齐,樊迟为副将,他作战勇猛,率师冲入齐军,大败齐师,取得胜利,立了战功。当年秋,孔子回鲁,收樊子为徒,并为孔子赶车,不离孔子左右,是孔子晚年得意弟子之一。  
樊子勤学好问,求知心切,曾三问孔子“孝”、“仁”、“智”,当面向孔子请教种田种菜;即使在陪孔子散步午雩台下还问:“崇德”、“修匿”、“辨惑”等问题。仅三年,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精通。这是在孔子弟子中所少有的。  
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卒,樊子守丧三年。时不久进入战国,樊子为避战乱,尤为昔战齐故,曾一度在邾、陶隐居。后同闵子、宓子来棠地办学,传道济水一带(现鱼台武台),弟子数百人。世称五里三贤,既出其故。  
据传樊子来棠后,不仅踊跃协同闵子、宓子办学,还关怀当地的农业生产,他根据当地地势涝洼的特点,摸索出一套挖方坑筑台田,构成了粮基鱼塘、圃基鱼塘、果基鱼塘、桑基藕塘等生产模式,广为流传,至今还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效果。  
鲁悼公十四年秋(公元前454年),闵子、宓子、樊子驱车同去曲阜祭奠先师孔子,途中樊子因风寒暴卒于陶,终年52岁。在闵子、宓子的主持下,将樊子葬于原故居樊庄村(现鱼台县樊庄村)西南一里许的济水北岸,武棠亭下。距今已两千四百六十余年。樊子祠、府原在其故居樊氏村内,因历史因素,清乾隆四年改建在武台村中。  
樊迟墓座落于鱼台县王鲁镇五台村南50米处,西距武棠亭遗址约300米。一九八五年定位鱼台县重点文物爱护单位,2002年定位济宁市重点文物爱护单位。2005年,建国55年来第三批定位山东省重点文物爱护单位。爱护范围暂定为一万平方米。  
(七)常李寨孝贤民俗文化村  
常李寨村属鱼台县张黄镇,总人口2016人,400余户。该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养业、劳务输出为主,间有餐饮、商贸运输等。该村为著名的孝贤文化之乡。  
该村民风淳厚,唯孝为先。村头建有德行桥(又称二十四孝桥),石刻二十四孝图于其上,行人过此,多有驻足。村西古民居号称孝贤文化大院,于2004年投巨资修葺为国内知名的敬老教育基地,内设研讨创作厅、孝文化展厅、红色文化展厅、农家书屋等。有特意的孝评审组委会,举行孝贤之家、孝贤之星的评选成为常态。村里成立孝互助教育基金会和孝互助发展基金会,真正实现幼有所学、老有所养。该村被省内各相关单位指定为孝贤文化创作、品德教育、孝道教育基地。被各级政府授予孝贤民俗文化村、敬老榜样村、百孝村、示范村等称号。该村事迹受到-、梁步庭、苏毅然、王玉玺等领导同志的欣赏,并题词(-:孝贤故里,梁步庭:血染红锺,苏毅然:红色村院,王玉玺:孝看常李寨人)勉励。  
因为该村的示范带动,地方孝文化蔚然成风。鱼台县县委、政府因势利导,于2008年成功主办了第一届中国孝贤文化节。现第二届中国孝贤文化节正在筹备中。  
常李寨村还拥有可待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革命战争年代,该村众多忠烈义士胸怀救国之志,南征北战,奉献青春年华,无一失节。上世纪三十年代,该村赵芳州、赵化范、赵紫生、赵合璧等踊跃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成为我党在鱼台境内早期党员中的重要人物。1937年赵紫生等在该村组建抗日民团,该村大批青壮年踊跃投身革命洪流,全县抗日救亡运动由此蓬勃兴起。该村组建抗日小学,宣传革命真理,为革命和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还打入敌伪内部,成功策反以壮大革命力量。他们护送-、陈毅等国家领导人过敌伪区的传奇至今仍被群众津津乐道。新中国成立后,该村的革命勋臣在各自的领导岗位上为国家建设也做出了不朽奉献。现该村建有红色革命展厅,计划进一步深挖掘,建设红色旅游爱国教育基地。  
常李寨村是我县创建的第一个旅游景点。  
(八)鲁隐公观鱼台  
鲁隐公观鱼台座落于鱼台县张黄镇武台村西。是春秋时期棠邑治所。公元前718年(春秋隐公五年),鲁隐公在武棠亭观鱼。现遗址面积1.2公顷,南北长125米,东西宽96米,高3米。土层为黑花土、灰土、黑淤土。出土文物有鬲足、鼎腿及粗、细绳纹陶器片等。北部断崖处,曾出土商代石器;西北部顶至1.5米处,曾挖出石匣墓,墓中有汉代陶器和汉画像石。1985年四月十七日,发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爱护单位,1992年六月二十日被发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亭内有超化寺,位于武棠亭遗址顶端。始建于864年(唐咸通五年)。经多年雨水冲刷和人为破坏,面积缩小近三分之一。2006年重修伽蓝殿,八月十八日正式恢复佛教活动,香火接连不断,梵音缭绕,游客络绎不绝。  
观鱼台上现存“鲁隐公观鱼处”碑,碑阳文字是崇祯九年(1639年)所刻,而碑阴所刻“重修武棠亭鲁侯观鱼处记”却是清雍正三年(1975年)撰文。明、清两代相隔99年同树一碑,实属罕见,堪称美谈。  
台上原有古柏一百多棵,文革中将粗、大、直的伐去盖房修船,现仅剩下14棵。为加强对该遗址的爱护,文物治理部门安排专人看管,并植松、柏、花、草进行绿化,现已成为一处集文物爱护和旅游观瞻为一体的园林式风景胜地。  
景区距鱼台县城10公里,距武张公路300米,距济徐高速鱼台段1.5公里。  
(九)鱼台县博物馆  
鱼台博物馆是鱼台县境内的一所地志性博物馆,座落于居民中心,免费对外开放。  
展厅共设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文明肇始,先民留痕(新石器时期),包括3个展厅。本部分主要展示鱼台地区源远流长的早期文明,通过新石器时代代表性遗址及遗迹的展示,体现鱼台地区史脉久远且具地域特色。  
第二单元:商王之都,孝贤故里(先秦时期),包括3个展厅,引入祖乙迁都的故事及代表性遗址及遗迹的展示,讲述了鱼台建城的历史背景,体现了鱼台祖先的勤劳与智慧。  
第三单元:城邑初兴--雅韵(秦汉),包括方与城遗址(县级)(秦汉)、随集墓群(省级)(汉)、大--情、匠心石韵四个部分。  
第四单元:为治水迁城大河精神,本单元引入黄河元素,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文物藏品承载着炎黄地区人民的一起历史记忆,鱼台博物馆加强对黄河文化的爱护与传承,自觉成为黄河沿线博物馆黄河文化爱护的弘扬者、参与者。  
作为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我们学校的第二课堂,博物馆始终扮演者重要的职能角色,鱼台县博物馆作为鱼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的工作中,鱼台县博物馆将继续提高免费开放水平,更多地面向社会大众,举行更加丰富多彩的公共教育活动。  
(十)鱼台孔庙大殿  
孔庙大殿位于鱼城镇鱼台二中院内。始建于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主体建筑大成殿长23.7米,宽15.3米,高15.5米,占地面积362平方米。建筑形式为五脊歇山式,7楹42柱,每柱径42厘米。单层飞檐,上覆绿色琉璃瓦,前侧正中有黄色琉璃瓦饰成的菱形图案,飞檐饰以陶制飞兽,殿脊两端“二龙”对峙,内外施斗拱,平拱双昂,五彩缤纷。殿两侧东、西两庑各9楹,前有戟门、棂星门各三楹。中为泮池,东西列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节孝祠。殿东北有启圣祠,后有明伦堂,堂后有敬一亭。文庙四周筑有围墙,大成殿正前方彩色照壁上,饰有九龙、二凤图案,形象生动。照壁前有青云桥,桥南沿鱼城东西大街北侧建有文明坊,飞檐彩绘,-“千古道源”四字。1938年五月,日军攻打县城时,炮火摧毁了大居殿正中二楹。1942年春,鱼台县孔孟学会捐资修复。1945-1948年,附属建筑相继拆毁,今只剩大成殿。1985年十月,发布为市级文物爱护单位,1994年发布为省级爱护单位。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