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铅山县
地理位置概述
铅山县,隶属
江西省
上饶市,位于武夷山脉北麓,东连广信区,西接弋阳县、贵溪市,北靠横峰县,南临福建省武夷山市、光泽县。全县总面积2178平方千米,下辖8个镇、9个乡,178个行政村(社区)。县人民政府驻河口镇。2021年末,铅山县户籍总人口为48.07万人。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置县,因永平镇西四里有铅山,遂以山名县,隶信州;1949年五月铅山解放以后,隶属
上饶地区、
上饶专区、
上饶市。县域总面积为2178平方千米,基本地貌特征呈南高北低。
二、铅山畲族民歌(第三批省级)
江西少数民族以畲族为主,畲族聚居区以铅山为最,铅山则以太源畲族乡为最。太源畲族乡座落于铅山县西南方,位于闽、赣两省边界,武夷山北坡山区,总面积78.5平方公里,人口1710人,当中畲族同胞230户,861人,姓氏为雷、蓝二姓。太源畲族乡的畲民大部分从福建汀州府(今汀州县)迁来,小部分从福建省建阳县、上杭县及本省贵溪县迁来。最早迁入太源畲族乡石潭坞的蓝姓畲民,是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18代。
畲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雷氏族谱》载,高辛皇帝三公主回山主理盘瓠丧事:“殡后长腰木鼓,长笛短吹,男女连声歌唱,窈窕跳踢,舞弄者不可以及”。畲族传统民歌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代代相承。畲族民歌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叙事歌、杂歌、仪式歌。日前,收集整理到的铅山畲族民歌主要有叙事歌:史诗《高皇歌》;杂歌:娇恋、崇安歌、锁歌、灯歌?采茶、小调;仪式歌:丧歌?功德歌、宗教歌、婚仪歌等8个歌种的21首传统民歌。
畲族传统民歌没有瑰丽的词句, 采纳朴实无华的语言传播演唱。畲家把唱歌视为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不可缺少的。他们以歌代言,以歌为媒,在
丧葬祭祀活动中,他们又以歌代哭。畲家的传统民歌主要保存在老人的记忆中,少有文字和曲谱记载。
三、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
铅山,座落于
上饶市境内,以盛产连四纸而闻名。该地的纸业在宋元时期就蜚声内外。高濂《遵生八笺》把“铅山纸”列为元代精品,赞之“妍妙辉光,皆世称也”。宋应星《天工开物》有几处记载铅山造纸,对连四、柬纸作了解释,并赋予很高评价。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也谈道:“明朝中叶,……有些城市的商业也日趋繁荣了。当时工商业发展比较明显的城市,除去南北两京外,大致分布在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等三个地区,当中以江南地区最为繁华。在这里,已经构成为五大手工业区域,即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二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它们之间已保持了极密切的商业联系。”清代中期,纸业人口已经占到当地总人口的十之三四。在1937年的粤湘鄂赣特产联展会,连四纸得以盛大推介:“
江西为旧式手工业造纸最繁盛区域,其纸质之优,亦甲于全国。全省83县产纸者占半数以上,而以铅山、万载为最。……当中以铅山连史、关山与泰和之毛边为最著。除销全国外,兼有较多量行销日本、南洋等地。”随后的商务印书馆版《辞源》专辟“连史纸”条:“纸的一种。原称连四纸,又名绵纸。原料用竹。色白,质颇细,经久色质不变。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产
江西、
福建,尤以
江西铅山县所产为佳。上等品名棂纱纸,其次为连四纸,或称连四,今讹称连史纸。”鼎盛时期,铅山境内产连四纸的纸槽有1400余张。
铅山连四纸品种很多,经常见到的是一般连四。其他还有龙排连,纸幅与一般连四相同,但厚两倍,宜书宜画,可作信笺。改良连,纸幅、纸质与一般连四相同,添加了明矾、松香、陶土、小粉等,质地厚而细,纸面光洁,不渗墨、晕墨,可书画、印刷、钢笔书写。海月连,在赛连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纸质不透水,适合刻画、印刷、钢笔书写。大匹纸,又名画纸、冲宣,白度与一般连四相同,但较厚,民间用来印刷谱牒,又称谱纸。
铅山连四纸的创造纯系手工操作,有160多道工序:一、竹丝纸料制作工序:砍竹条,坐山阴干,赶山断条,叠塘冲浸,清水漂塘,剥竹壳,洗晒竹丝,踩竹丝缸,浆竹丝,霉塘,槌竹丝,摆洗、挂晒竹丝,浆灰清,蒸煮灰清,出锅摆灰清,摆清塘,洗净晒料,过初煎,作漂塘,出锅扯水,晒初煎料,棍抽初煎料,做料饼。二、纸料漂白工序:漂黄饼,拣复煎料,过复煎,出锅扯水,漂复煎饼,拣白饼,过白煎锅,出白料,拣水料,打料。三、制纸浆抄纸工序:洗浆,放大槽,兑纸药,抄纸,榨纸,整纸,进库。纸料需要经过几个月日晒雨淋而自然漂白。生产周期大约一年。创造过程中的技术关键一是水质,凡冲、浸、漂、洗所接触的水均不可以被污染,洗浆及以后工序要求特别苛刻,须 采纳当地泉水。二是配药, 采纳当地特产水卵虫树制成,其他稍次。
铅山连四纸有典型的特征和独到的价值:以特定时段的毛竹为原料,用本地柴烧石灰霉塘,用竹碱、木碱蒸煮,用水卵虫树提取配药。对水体酸碱度要求高,各个程序依靠自然活水以及自然力完成。连四纸质地洁白莹辉,细嫩绵密,平坦柔韧,防虫耐热,不变色,被称为“千年寿纸”。它是中国传统手工业的杰作,对承继和传播中华文明发挥了极大效果。以往的鸿篇巨著、名贵典籍有相当一部分使用的就是连四纸,相当多书画、印谱、拓本也依托它得以印刷、流传。同时连四纸制作工序众多、复杂,要求细致严格,难以全部用现代技术取代。
四、铅山石塘桥灯(第三批省级)
石塘桥灯是一项包含了灯、戏、舞等传统民间艺术的表演活动,起到浓厚的民俗色彩。石塘百姓为求来年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每到正月初六,就举办灯会,而桥灯都是做为压轴戏,所以又被称为“缀大灯”。石塘桥灯工艺独特、制作精致、式样繁多,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各种灯具已成为融手工、书、画等各种艺术于一体的传统灯艺品。石塘桥灯盛会是由当地民间组织自发倡议举行的,有自我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方法。桥灯会共分为五组灯,区别是桥灯、龙灯、生肖灯、花灯、财神爷灯。参与表演人员约六百人,当中桥灯规模为193板,每板长1.6米,加上龙头和龙尾共约长320米。现在,石塘桥灯表演主要分布在石塘街道、港背村、彭村,以石塘街道为主要集中点。
五、铅山柳木蒸笼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
河口镇历史上被称为
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素有“八省码头”之称,先人曾用“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来描述河口镇当年经济之发达、市场之繁荣的盛况。河口镇在历史上,曾对江西乃至江西诸省的工商业产生过广泛影响。
河口镇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四面八方有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手艺人前来落脚谋生。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星村,有一帮会制作柳木蒸笼的、有传统手工艺技能的人来到河口落脚谋生,有的在镇上娶妻生子,于是,制作柳木蒸笼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在河口镇传承下来了,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建国前,河口镇上已有七、八家生产柳木蒸笼的商家。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河口镇上的柳木制品业工人,组成了“铅山县油漆柳木合作社”,生产柳木蒸笼和其他柳木制品。后经
江西省手工业治理局批准转为“
江西省铅山县柳木蒸笼厂”,有30多名工人。
柳木蒸笼以柳杉,又名水杉为原用料,这种木材产自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一带。河口镇上生产的柳木蒸笼品种多、规格齐全,小的直径仅仅有3寸,大的直径可达3尺3寸。产品除供应国内需求外,还出口到日本、新加坡。北京人民大会堂曾使用过河口生产的多种规格的柳木蒸笼。
2010年六月,铅山柳木蒸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铅山河红茶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
河红茶全称河口红茶,其得名是因明清时期,中国的茶叶对外贸易进入增长期,而产品多以集散地命名,因为闽赣皖各地名茶俱在铅山河口镇包装集散,然后分销各地,故统聚武夷山脉各产茶地而精制的红茶又名曰“河红”。河红茶是中国最早出口的红茶,受到欧洲上流社会以及皇室的爱慕。河红茶色泽乌润,高山韵香显然、十泡过后会出现薄荷清香;味道醇厚、甘甜爽滑;汤色红亮、浓郁、清澈、有光圈;杯底香浓郁。稠度好,回甘快好。茶汤甜醇,泡浓有粘稠感,广受国内外消费者好评。
2010年该技艺被列入第三批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类别:茶叶产品名称:铅山河红茶登记证书编号:AGI01105农业部部公告号时间第1925号(13.4.15)人文历史简介铅山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铅山茶就成为贡品。《铅山县志》中记载:“早在宋代铅山就出产周山茶、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明代宣德、正德年间(1426-1521年),铅山又有小种河红、玉绿、特贡、贡毫、贡玉、花香等名茶。”自明嘉靖起,河口即逐一成为南方内陆水运中心和茶纸加工、转运的贸易大市场(《中国通史》),河红茶也由此跻身全国乃至世界贸易大宗。《铅山县志》载:“至万历间(1573-1620年),“河红”茶名声远播,外地商人纷纷来河口、石塘、陈坊等地订购。”据明万历版《信州府志》载:“河红茶乃为国内最著名之红茶,且为华夏首次问世之华茶。”
地域范围
铅山县位于
江西东北部,南以武夷山为界与福建毗邻,华东第一峰——黄岗山穿界而过,北临信江,东近浙江。铅山河红茶地域爱护范围包括天柱山乡、篁碧乡、太源乡、湖坊镇、葛仙山乡、英将乡、武夷山镇等7个乡(镇),爱护范围座落于东经117°44′03〞—117°70′41〞,北纬27°48′19〞—28°31′77〞之间。爱护面积1200公顷,年产量27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外形金毫披露,条索紧实、匀整,色泽乌润;汤色红浓、清澈、甜香高长;味道醇厚、回甘快好。2、内在品质指标:水分2.3%—4.5%,水浸出物35.6%—45.5%,总灰分4.5%—6.1%,茶红素2.3%-3.7%,咖啡碱3.1%-4.6%,茶多酚7.1%-8.9%,氨基酸2.2%-3.6%,总糖2.8%-4.1%。3、质量安全要求:①铅山河红茶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T391-2000)的要求。②铅山河红茶生产需要符合《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288-2002)的要求。
七、铅山县过节习俗
铅山传统风俗习惯,过时过节有许多。当中要算年节最盛大也最繁复,有请年,接灶神,守岁等习俗。年前数日至半个月,家家户户便都要打扫卫生,张贴年画和置办年货。外出他乡的游子,这个时候也要往家赶,以便过年那天能与父妈妈人团聚。待到了年三十(或者廿九日),一早就要请“年”。“年盆”中间摆放猪头,四边再摆上鸡、鱼等菜,上面覆盖一张红纸剪的年花,寓意富贵年华。
请年按先前的规矩要三请:
一要请社公。即由男人当家人捧着年盆到社公庙去祭拜,感谢社公公的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请花朝门。各家带着年盆与同宗一块到老屋厅堂或祠堂祭祀,由族长公公或有声望的家族老人主持,祈求宗族昌盛、人丁兴盛;
三请香火堂。老屋厅堂或祠堂请过了,各家将年盆端回来摆在自家厅堂香火案上,再次祭拜。这一年家里有婚丧嫁娶等添丁减口的事,要向祖宗一一祷告,以保佑合家平安、生活富足。请年现在简化多了,很多人家将“年盆”摆放厅堂香火案,祭拜一下就完事了。
接下来恭迎灶司公下界。灶司公不是腊月廿三(或廿四)那天到天上去了吗?这时要把他请回来,还得在吃年夜饭前就完成了。详细做法,先将新买的灶司公像和“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对联贴在灶前,再摆上三牲祭品,点然香烛敬拜,福佑全家人新的一年吃用不愁。该仪式多由家庭主妇主持。请完了年,也接到了灶神,这时全家人才围坐到一块,团团圆圆享受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现在过年吃年夜饭,人们必不可少要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节目。而以前没有电视机看,人们吃了年夜饭,便是一家大小围坐在火盆的四周“守岁”。期间,除了讲古说笑,大人们还会把家中全部房间的灯都点亮了,彻夜不熄,名曰“照岁”,象征一年光明,无病痛。还会将剥了豆子的豆莆放到火盆上烧烤,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谓之驱“年”,以求合家幸福、岁岁平安。
时近子夜,附近有鞭炮声响传来,人们便将写有“封门大吉”的红纸条贴在大门的两侧,而后放一挂鞭炮把门关了,是为“封门”。在乡间,特别山区乡村,此时要在自家大门口烧旺火。柴是平常就准备好的大柴,有的甚至为树兜。有人家还砍了松油柴片,为的是将火烧得更旺一些。不太一会,整个村子便到处熊光烈焰,为大家送上新年红红火火的祝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了除夕便是春节。一早各家各户陆陆续续打开大门,设糕点果子盘摆上桌上。而后燃香烛,放鞭炮,以谢天地宅神,名曰“开财门”。早上通常吃面条,表明“长福长寿”。这天熟人见了面,要互道一句恭喜发财,儿童更是忌讳说不吉利的话。更主要的是,这天要禁止泼水,洒扫,甚至都不同意家人在外面大小便,谓之“聚财”。
旧时店铺不过初三日不可开门营业。初二日起,亲友们开始相互拜年。通常拜年为拱手,晚辈给长辈拜年则要下跪。这时候的长辈要以红纸包钱给晚辈,意为“压千千岁”。永平地方还有“发笔”的习俗。即这天家长要携子带酒至文昌宫拜谒孔夫子,归家后读书三遍,写字数页或作诗一首。这么这般,子嗣便会读书了。开店做买卖的人家,初五这天要“敬财神”。所雇店员伙计比较多的大商号,还要请酒,以决定人事去留。快要发狠能干的留下,人懒又淘气捣蛋的辞掉。故这天被人们称为经营业主的财神日,和店员伙计的晦气日。
我们铅山有些地方非常作兴过小年,甚至小年过得比大年都还要热闹。譬如陈坊、湖坊一带。小年通常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也有放腊月二十四的。挑选前者,是传说这天灶司公要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并传达民意,户家设香火为他祭送。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灶司公专管吃饭,可见他有多重要,以致那时我们将厨房叫做“灶门底”。灶门底的东西,无论碗筷勺铲,这天都不可以乱动的,就连说话都得轻言细语,怕惊扰了灶司公,等会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你坏话,新的一年你家运就不好了。至于过小年为何更热闹,是由于过大年吃年夜饭就只是一家人,一两桌足矣。而过小年要邀请众多亲友参加,得有好几桌,吃饭的人一多,自然就热闹了。
过小年放在腊月廿四这天,据说县西南部山区有个传说。即以前这里有一户人家欠了东家钱,实在还不起了,快到年关就欲出门躲债。可年还是要过的,便提前在廿四日这天全家人简简单单过了一个年,而后离家去躲债。地方上有人看到了,出门躲债也学其样提前在廿四日这天过年,逐渐地成为了一个风俗。
也有小年放在廿七日这天过的,如篁碧乡的祝、林两姓家族所在的村子。由来恰恰相反,不是去躲债,而是去要债。祝、林两姓多为富农地主,靠出租土地和放贷钱粮过日子。山区人家分散,他们为了能有的时候间和精力在年关几日把租金与钱粮收上来,只好提前三天把年先过了。
八、铅山县饮食习俗
1、铅山烫粉:米粉煨烫后加配料而成,熟而脆嫩、香而不腻,集鲜、香、辣、滑于一身。
2、灯盏粿:因外形呈灯盏状而得名,外皮由大米制成,馅以香菇、鲜猪肉、黄豆芽、鲜竹笋等制成,大火蒸半小时即可。
3、肉圆粿:将芋头、肉末、香菇、荸荠、冬笋等切丁用山粉拌匀,配上上辣椒、大蒜等分成小块蒸熟即可,既有芋头的原味又有猪肉的腴美,香气扑鼻、柔软嫩滑、清甜香糯、回味无穷。
4、蛋煎麻糍粿:将手工麻糍粿裹上蛋液煎炸至酥软,再裹上一层白糖,成品软、脆、香、甜、糯,现炸现吃最佳。
5、熬笋:选用当年春笋加入辣椒,在新鲜的腌菜汁中熬煮入味,香嫩脆滑、回味无穷。
6、千层糕:亦称米糕,原料为大米、糯米各半,浸泡水磨后放入糖或盐,舀入蒸笼蒸,待第一层凝聚后再舀第二层,通常以七层为度,蒸熟即可以吃。
九、铅山县名人
刘辉(1031—1065年),原名刘几,字之道,陈坊沽溪人,北宋学者。
费宏(1468—1535年),字子充,号健斋,又号鹅湖,晚年自号湖东野老。
江西省铅山县福惠乡烈桥人,明朝状元,内阁首辅。
蒋士铨(1725—1785年),字心余,又字苕生,号清容居士,晚年号定甫。永平镇人。清雍正三年(1725年)十月二十七日雨夜降生于南昌,适逢响雷,因得乳名“雷鸣”。
陈仁洪(1917—1990年),江西铅山人,1955年九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七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十、铅山县著名景点
(一)铅山葛仙山
葛仙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座落于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脉。站在主峰眺望四周,近观九条支脉如九条苍龙,盘旋腾跃,乘云奔来,气势宏伟,人称“九龙窜顶”。
远视可见武夷山主峰黄岗山、
上饶灵山、弋阳圭峰。远望葛仙山如同一巨鳌,耸立于峰峦豁谷之中,奇秀峻绝,东晋初,著名道士葛玄来到葛仙山,炼丹传教,遂使葛仙山成为名闻赣、闽、浙的道教圣地。
葛仙祠北宋元祜七年(1092),在葛仙山之香炉峰建葛仙祠,后经南宋、元、明几代扩建,遂成一气势宏大的道教建筑群,除大葛仙山殿外,有三官殿、灵官殿、地母殿、玉皇楼。葛仙祠座北朝南,依山筑阁,铁瓦石门,殿内神像森列,古匾横陈。
寺院周围分布着迎客松、试剑石、上马石、下马石、舍身石、息心岩、仙人足迹、飞升台、洗眼仙泉、龙池等古迹。历年来,善男信女不绝,特别是每年的六月初一为葛仙山的“开山门”之日,十月初一为“关山门”之日,八月二十相传是葛仙寿诞,还有七月十九、九月九等诸日,朝山进香者常达万人以上。
地址:中国江西省
上饶市铅山县中部
(二)石塘古镇
石塘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上是闽赣交通要道和货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之一,(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二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和铅山的造纸业)。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一书中所指的铅山造纸业也就是在石塘镇。石塘镇素有“武夷山下小苏州”之称,2003年七月,石塘镇被评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座落于铅山县东南40公里的半山区。相传五代前(907-960)村北有方塘十口,随后根据“十塘”的谐音,故名石塘。整个石塘镇有8个行政村,1个街管区,53个自然村,计有3900户,15000人,当中集镇人口5500人,总面积为54平方公里。城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在铅山,石塘是仅次于河口的一个千年古镇,一条铅山河将石塘与河口两镇密切连接在共同。石塘镇在明清之时也是一个纸张、茶叶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从武夷山进入
上饶后,这里是最近的一个水运码头,铅山河在这一段叫做石塘河,所以武夷山的大量岩茶,在山西晋商万里茶路上通过古驿道由南而来,运抵石塘后,就能够在这里装船改旱路为水路运到河口,再装大船起运。在我们所熟悉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有一段这样的剧情,说的是乔志庸经过茶道到武夷山贩运茶叶,而我们现在到的石塘就是水运的必经之路。
实际上石塘镇最著名的还是它发达的纸业。清人程鸿益的《铅山竹枝词》有一段说的就是石塘手工造纸的全过程。在铅山,石塘与陈坊、杨村两地曾经同为铅山的三大纸产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连四纸制作技艺就在此地。石塘位于武夷山北麓的外围,丘陵多,植被茂密,并且青竹遍地,所以,造纸所用的原用料竹丝,取之不竭,还有山间多种作为纸药的毛冬瓜等植物,用之不尽。丰富的水资源更为制料抄纸提供了优质的水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个石塘纸业的王国。石塘出产的手工纸曾达到二十余个品种,如“上关”、“毛边”、毛六”、“毛八”等都享誉全国。当中的连四纸质地洁白如玉,细嫩坚韧,永不变色。素有“寿纸千年”的美誉。是写字作画、印刷古籍的上品。明崇祯年间出版的《十七史》名史扉页就是 采纳连四纸印刷的。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选用的也是连四纸。
除了纸文化之外,石塘也是赣东北苏区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1931年四月二十七日,方志敏率红十军进攻闽北时,攻占了石塘,建立了石塘港背乡苏维埃政权。1931年一月,在里洋村的观星岭成立了铅山县第六区苏维埃政府。1932年春(四月),又在港背成立了第九区苏维埃政府。1937年秋,闽赣各路红军游击队奉命下山,在石塘镇集中,并开展整编成立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
(三)鹅湖山
【鹅湖山概况】
鹅湖山又名荷湖山,在江西铅山县永平镇北十五里。《铅山县志》载:鹅湖山在县东北,周回四十余里。其影入于县南西湖,诸峰联络,若狮象犀,最高者峰顶三峰挺秀。《鄱阳记》载:山上有湖多有荷,故称荷湖.。东晋人龚氏蓄鹅,其双鹅育子数百,其成翮乃去,更名湖。晚唐诗人王驾有著名的七绝《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鹅湖寺与鹅湖书院】
鹅湖山北麓原有鹅湖寺,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四学者在鹅湖寺会讲,史称“鹅湖之会”。四人殁后,信州刺史杨汝砺在鹅湖寺西立祠以纪念四贤,为书院前身。淳祐十年(1250)江东提刑蔡抗视察信州,专访“鹅湖之会”旧址,深为叹服,于是奏请朝廷赐额为“文宗书院”。
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增建“会元堂”。
明景泰四年(1453)重建后,称“鹅湖书院”。清熙五十六年(1717),书院“辟旧址恢扩之”。
康熙帝亲书“穷理居敬”匾额与“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楹联。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修为现在建筑格局:院墙前临照墙,墙内左义门、右义门。建筑共六进:一、头门;二、青石碑坊;三、泮池,池上有雕栏石拱桥,泮池两各有一碑亭;四、仪门,三楹,两翼有庑廓;五、会元堂,五楹;六、御书楼。东西两廓各有读书号房20幢。书院东、西碑亭内和仪门两边走廊上,保存着十几块明、清两代碑刻,当中有江西巡抚白潢撰文《颁赐鹅湖书院御书记》一碑,具体记载了
康熙皇帝御书和悬挂仪典盛况。淳熙十五年(1188),辛弃疾与陈亮鹅湖同憩,瓢泉共酌,长歌相答,极论世事,成为流传青史的又一次鹅湖之会。从此鹅湖名播海内。
【青史留名鹅湖之会】
第一次鹅湖之会------朱陆讲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五月,吕祖谦在福建与朱熹二人合编《近思录》完稿后,邀请朱熹前往鹅湖寺与陆九渊、陆九龄进行学术讨论,意欲调和朱熹和陆九渊兄弟在学术上的分歧。时朱熹奉祠家居崇安。朱熹接受邀请与吕祖谦同至鹅湖寺。六月初,二陆亦欣然应邀前来。两方在鹅湖展开了激烈的辨论。有刘子澄、赵景明、潘叔度,陆九渊的门人朱亨道、邹斌等学者参加旁听。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鹅湖会上朱陆就“教人之法”展开辩论。朱熹主张“先致知而后存心”,强调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迪内心潜在良知。陆氏兄弟则主张“先发明人本心”,
“先存心而以易简自高”,反对过多读书穷理,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吕祖谦则对双方的观点“甚有虚心相听之意”。他对朱陆的评价是:“元晦英迈刚明,而工夫就实入细,殊未可量。子静亦坚实有力,但欠开阔。”陆氏门人朱亨道在《文集》卷三十六中记述说:“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先生更欲与元晦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复斋止之。赵、刘诸公,拱听而已。”朱熹随后回顾道“始听莹于胸次,卒纷缴于谈端。”可见大师们析辩之认真,激烈。
<第二次鹅湖之会------辛陈之晤>
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从故乡浙江永康专程来江西访问辛弃疾。时值辛弃疾病中,“我病君来高歌舞,惊散楼头飞雪”,知己相逢为之振奋。两位壮怀激烈文采飞扬的爱国词人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性之所至拔剑起舞。纵情倾诉报国之志。陈亮“逗留弥旬乃别”。离去次日,辛弃疾意犹未尽,复又追赶陈亮,他追到鹭鹚休时,雪深泥滑不可以前行。挽留陈亮未遂,辛弃疾独饮方村。夜半投宿于吴氏泉湖回望楼,夜闻邻人笛声凄然感伤。赋《贺新郎》词,抒发惜别之情,以渊明,卧龙自比比亮。此后,辛陈赋词多首唱和,大方悲歌令后人掩卷叹息。辛陈鹅湖之会,高山流水剑胆琴心留传千古。
(四)公果徐氏宗祠
公果徐氏宗祠座落于铅山县,时代为"清雍正六年(1728年)"。
徐氏宗祠始建于明末。清雍正六年(1728),以徐宗堂(进士,任萍乡督学)和徐宗琬为首,举全族之力,重修宗祠。将原部分木柱更换成石柱,扩大了房基面积,始为现在范围。民国中期,国民党第三战区曾占用宗祠作为军事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宗祠作为村小学教学场地,直至1986年新校舍建成后迁出。村小学迁出后,因无人使用,宗祠慢慢荒废。2007年,徐氏后裔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集资对宗祠再度修葺。
宗祠青砖外墙,内外粉白,两侧用三阶风火山墙,内部为一院落两进一天井,六柱五开间。宗祠大门用当地产的冷青石做门框,上嵌匾额“徐氏宗祠”。
进门后为一露天院落,中铺过道至前厅。前厅用前后两坡阴阳瓦屋面,中厅前檐柱为八菱形石柱,下垫八方形雕花柱础,穿插枋间雕刻花卉图案,并置雕花斜撑,雕刻精美。前轩廊用“一枝香法”,明间均圆形石柱,减柱造法,五架抬梁,石柱上阴刻三副行楷对联,字体苍劲,内容区别为:“出使仰行旌赠剑争傅吴季札,尊贤隆下榻班荆尚有汉陈番;庙貌重新愿继继绳绳世代绵延同葛藟,华堂兴在思赫赫濯濯祖宗灵爽记荷湖;山势接鹅湖七子才名齐北斗,家声副麟种六朝文望重南洲”。这些对联讲述了徐氏先祖徐孺子的高品轶事、“荷湖”先人永盛公的嫡传美德、徐氏一脉六朝七才子的光辉事迹等主题。
次间用穿斗木构,梢间用木墙围出正房。枋间雕花极尽奢华,多为花卉图,檩条多用栌斗支撑、云板装饰。两侧厢房为单坡向内屋面,小青瓦覆盖。天井后两侧为横巷,边墙处开门洞出入。后堂又称“东海堂”,三个大字雄浑苍劲。
前檐柱用圆形石柱,下垫八方形雕花柱础。前轩廊仍用“一枝香”法,明间减柱,五架抬梁,石柱上又刻三副行楷对联,内容区别为:“东海遗风亲承祖武,北城美德世蔚人文;数典难忘下榻称贤推汉武,开基有自酬庸赐弟记明时;述祖德颂宗功佑启承文世泽绵绵垂柏翳,入礼门由义路浚先接武家声叶叶振荷湖”。后堂后步架中间置神台,供奉徐儒子及开基祖等众先祖神像。
公果徐氏历史名人诸多。在清朝时期有岁进士徐宗堂和徐光啟,恩进士徐廷變和徐廷瑛、徐清溪、徐兆英、徐应昇、徐应箐、徐世岗、徐应铨、徐邦洖、徐邦洙、徐光麒、徐廷耀、徐廷瑜11位秀才。民国期间有铅山四大才子之一、鹅湖中学首任校长徐拔群,铅山县参议、石塘区区长徐光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亦是才人辈出。
徐氏宗祠坐落在公果村南侧,坐东南朝西北,宽17.36米,深35.9米,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23平方米,建筑结构简练,彰显大气,木构雕花精美,又不失灵秀。
2014年六月,徐氏宗祠被列为江西省文物爱护单位。
(五)篁碧华氏宗祠
座落于江西省
上饶铅山县篁碧畲族乡畲族村村西的华氏宗祠,始建于道光丁酉(1837)年,是叔侄三人同赐一朝(华日新(京一郎系),道光二十四年进士,任江苏道布政使,身居二品;华祝三,道光二十七年进士,西宁知府加布政使衔,三品正堂;华立三,进士出身,任甘肃安化知县),一起兴建的一所宽宏高大的宗祠,以彰显其家族的荣耀。
华氏宗祠建筑面积1247平方米,在一条东西走向的中轴线上。大门上悬“华氏宗祠”四个大字门匾。八十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这座雄伟宽敞的建筑。祠堂内分前厅、中厅、享堂。上厅为享堂,原供奉本族祖宗牌位;中厅为祀堂,是举办祭祀仪式的大厅;前厅是吹鼓奏乐的地方。族中凡有修谱祭祖等大事时,也能够在厅内楼台演戏,台下可容二百余名观众。本族人娶亲时,新娘要在宗祠下轿,拜天地祖宗。
华氏宗祠的布局呈平面方形,坐北朝南偏西44°。包括前院、前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享堂和右边廊。
前院地面为卵石地面,-墙为卵石砌筑,尚存有七墩旗杆础,均刻有清道光年间“科举人立”、“进士人立”的字样。
前厅,为四品三间建筑,横梁、额枋以云头卷草纹雕刻,颇为华美。
祠堂门厅为四品三间建筑,四墙为卧云墙,中间高耸,两侧稍低,额枋上斗拱簇立,飞檐上鸱吻高啄。大门分左、中、右三阙,中间置大型抱鼓石一对。左右边门相对,开在边厢墙间。进门厅后,是鹅卵石铺砌的大天井。该厅用材宏大,显得气宇轩昂。
中厅为祭殿,明间悬有牌匾,文字为“秦关自古数三峰,南齐孝子善留治。”左右墙有朱熹的“忠孝、廉节”四字。墙面由糯米浆拌石膏粉装饰,墙体成青砖形。祭殿宽25米,进深7.6米,高7米,面积190平方米,天井两侧有廊坊相连,并各有花窗,用翡翠绿瓷装饰,豪华雅致。
2005年,华氏宗祠被列为
上饶市首批文物爱护单位。
(六)石塘整编旧址群
石塘整编旧址群(含:东祝宗祠、芝阳会馆、抚州会馆、武状元府第、智水仁山民宅、付家老屋、刘家老屋)座落于铅山县,时代为1938年-1940年。
石塘整编旧址群座落于江西省铅山县石塘镇石塘村,该旧址群遗存丰富,保存完好,包括:抚州会馆、东祝宗祠、武状元府邸、芝阳会馆、刘家老屋、付家老屋、智水仁山民宅、葛仙殿、寿全堂等9处古建筑。
1937年,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九月下旬闽赣省边区的红军游击队来到石塘集中整编。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黄道在石塘召开了群众大会,动员群众报名参军,组织工作组到各县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使赣东北各县掀起了参军的热潮,部队扩编到1500多人。1938年二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设三个营和一个机炮连,团部设在石塘坑背的抚州会馆。二月九日,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张云逸、副司令谭震林等同志从南昌到达石塘看望五团全体将士。1938年二月二十五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向皖南抗目前线开拔,成为新四军一支重要的武装部队。
新四军石塘整编旧址群的墙壁上,当年书写的“青年学生同胞们,努力学习革命知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标语清楚可辨,见证了当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历程,也见证了铅山人民为革命事业做出的历史奉献,是弘扬苏区革命斗争精神,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起到很高的社会价值;新四军石塘整编旧址群均为古建筑,体量宏大,工艺精湛,雕刻精美,栩栩如生,起到很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赣地清代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
石塘整编旧址群被发布为江西文物爱护单位。
(七)共大山庄
共大的全称叫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江西特有。共大是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半工半读学校,它自1958年创办,至1980年改制,历时22年,为国家培养了22万余名相当于初技毕业至大专毕业的建设人才,摸索了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成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典范,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在共大创建3周年之时,毛泽东曾欣喜地写信祝贺:“你们的事业,我是全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青年干部。我期望不仅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取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慢慢增多,至江西这样有五万人之多。”
这就是随后被大家称为毛主席《七三O指示》的信件。
铅山共大现在改造为共大山庄,为了保持原先老共大的格局、风貌以及老建筑的原味,经营者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和资金。例如共大的客房由原先的教室改造而来,即使房间被改导致标准间的格式,不过窗子还是保留原来木头的。为了修复这些木头窗子,经营者徐总花的价格和精力远远地高于把木头窗敲掉从新做新铝合金窗子修复的价格,代价差不多是做新窗子的三倍。
兴许,在不远的将来,共大山庄能够通过建筑以及一些其他设施的恢复,渐渐地让人能够在共大感受当年共大的文化精髓和学员们的精神面貌来。
(八)稼轩吴氏宗祠
在铅山县稼轩乡横畈村瓜山下有吴氏宗祠,是当年的“稼轩府堂”旧基,“稼轩府堂”是辛弃疾会客处。稼轩曾进宝谟阁、龙图阁待制,当地人至今仍称稼轩为辛阁老。吴氏宗祠楹联为:“立祠由古址脉接花园问此地名称阁老,发迹自建阳支分江右看他年派衍横林(即今横畈)。”祠堂门前的稻田原为池塘,传为辛弃疾放养青蛙之所,称养生塘,当地群众称为蛤蟆丘。辛词《南歌子·新开池,戏作》:“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即指此塘。吴氏宗祠的右侧直至瓢泉,皆为稼轩府堂花园,花园遗址后部的山垅,现仍叫花园垅。越过花园垅口的山岗上,当年建有停云堂,又名接云亭,惜早已毁坏,仅留残砖断瓦。该山岗现名接云岗。紧邻瓢泉左边的山脚下,为秋水观,是辛弃疾瓢泉卜筑的重要建筑之一。当年紫溪河从此流过,秋水观有部分建在河面上,河道仍依稀可辨。由辛词《六州歌头》(晨来问疾)“秋水堂前,曲沼明于镜,可烛眉须。被山头急雨,耕垄灌泥涂。谁使吾庐,映污渠?”及《鹧鸪天·吴子似过秋水》“秋水长廊水石间,有谁来共听潺潺。”可知秋水观大致轮廓。在瓢泉南面半里许,隔河相望,石塘河与紫溪河汇集处,有一大型建筑群遗址,当地村民称为“稼轩公馆”,系当年辛弃疾起居处。这里现名五堡洲。稼轩公馆原为三进九厅,今仅有一房的三根粗大木柱及木门为当年遗物。另外,在五堡洲村还散存了大量稼轩公馆的石墩、石板、青砖、木柱等建筑遗物。瓢泉现在秀色依然,被发布为县级文物爱护单位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九)石塘纸号建筑群
相传在南唐建县以前,石塘村北有方塘十口,故谐音石塘。其南为武夷山镇,北接稼轩乡。元时手工造纸业在石塘兴起,及明代发展成接近诸县手工业造纸中心和集散地,亦是县内最大的乡村圩集之一。
石塘是铅山县建筑城墙的两个集镇之一,靠河一侧建有城墙,墙外为宽而深的护城沟。其城墙建于1932年,周长3。5华里,设置城门城楼6处,城楼大小约15平方米。现在保存下来的城墙余100米左右。
镇内秀水围绕青山,山,水,街同行不悖,意境深远.桐江水及三条人工渠蜿蜒流过小镇,大家或傍水小筑或跨水而建,绵延成街.
整个小镇的建筑呈纺锤形南北走向.石塘街全长1200多米,宽4-5米,所有铺以青石板,令人惊奇不已.街上的店铺鳞次栉比,相邻店屋共用一墙,温馨之极。店铺建筑为木构架砖墙,前店后堂。靠石,拱棂,走廊,商号,瓦檐均有造型各异的木雕,石雕和砖雕。闽,浙,赣融为一体的建筑艺术和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店屋的门板差不多全是杉木,镇内山上茂盛的杉树林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门板可上,可卸,店门以最大的面积向街道敞开.街道两侧的房屋都有一个屋巷的--,它们伸向街面,构成走廊,方便行人。
(十)第三战区司令部旧址群
第三战区司令部旧址群座落于铅山县,时代为1943年-1945年。
含司令长官部旧址(五都周氏宗祠)、参谋处旧址(周氏民宅)、卫生处旧址(林家新屋里)、俄国顾问室旧址(黄家老屋)、虹桥联络站旧址(叶氏宗祠)、八都联络旧址(八都村詹家五公厅)、宪兵大队旧址(八水源杨家老屋)、军务处旧址(苏家老宅)、通讯兵指挥部旧址(下畈林氏老宅)、第二十三集团军军部旧址(港沿义门第)、干部训练团旧址(鹅湖李氏宗祠)、兵站总监部旧址(本地孔氏宗祠)、战地党政委员会第三战区分会旧址(麻山孔氏宗祠)、军政部陆军担架团旧址(局里彭氏宗祠)、军政部陆军担架团旧址(中洲王氏宗祠)、军政部陆军担架团旧址(局里邱氏宗祠)、港东联络站旧址(王家老宅)、第六重伤医院旧址(萃英堂)、河口联络站旧址(邮政局)、副司令府邸旧址(骆琳宅)、后勤部旧址(陈氏宗祠及隔壁民居)、伤兵医院旧址(陈氏老宅)、监察大队旧址(西门拱氏宗祠)、士兵大队旧址(永平詹氏宗祠)、士兵大队旧址(东门拱氏宗祠)
第三战区司令部旧址群被发布为江西文物爱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