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黄县地理位置概述
宜黄县,隶属
江西省
抚州市,位于
江西省中部偏东、
抚州市南部,东与南城县、南丰县相邻,南与宁都县接壤,西与乐安县、崇仁县毗邻,北与临川区相连,县域面积1944平方千米,下辖8个镇、4个乡、2个垦殖场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共有139个行政村、13个社区。2020年末,宜黄县常住人口为201127人。
宜黄县为江右民系聚居地,建县于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因县治设于宜水、黄水汇集处而得名。宜黄有“戏乡”之称,是二黄腔(宜黄戏)的发源地。宜黄曹山寺则是禅宗曹洞宗的祖庭。宜黄县地形地貌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概况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宜黄县风景名胜有军峰山、曹山景区、观音湖、棠阴古镇、太极岩石巩等。
二、宜黄县名字由来
宜黄县因县治设于宜水、黄水汇集处而得名。
三、宜黄县禅宗文化
宜黄县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始创于唐代的曹山寺是佛教禅宗曹洞宗的祖庭,成立于2016年的曹洞佛学院是国内首个以宗派命名的女众佛学院;创建于南北朝时期的石巩寺,是马祖第一道场,并被宋仁宗敕封为“
江西第一名山”。
四、宜黄县文化遗产
宜黄戏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京剧“二黄腔”的源头,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最初由宜黄班演出;民间流传的禾杠舞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宜黄神岗傩舞(第四批省级)
神岗傩舞是流传于宜黄县神岗乡的一种民间舞蹈,分为长枪、短棍两大类型,以祈福祛邪逐疫为主旨,动作原始古朴稚拙。
据《宜黄县志户口田赋》记载,明永乐年间,灾疫严重,人们跳傩以逐疫。《宜黄县志》记载:相传明代初,新丰护竹一带为祈祷华光神,每于其生日(农历九月二十八),由二人戴面具,一饰华光,左手掌印,右手执剑;一饰妖魔,表演诛妖,作多种舞蹈动作,以锣鼓伴奏。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直至现在,神岗傩舞每年正月初一开始,一直要跳到正月十五。开傩须进行请傩仪式.初一先在各祠堂门前跳,跳完后,面具、锣鼓、服装要还原放回行宫,便结束了初一的跳傩。初二起,就可直接上行宫启箱,从上到下,挨家挨户接着跳,完后,主人又要鸣放鞭炮送傩神,再到另一家。农历正月十五日,跳傩结束,十六日上午十时左右,要在晒谷场上作表演节目跳给大家看,称之“拨拢”。
神岗傩舞分长枪、短棍两类,长枪必带号诗(贺词),短棍则没有。长枪动作粗犷,幅度大,舞起来一阵风,干净利落,出手不凡,意蕴驱邪威力强;短棍动作风格与其相反,多悠娴、文静,幅度小,主要用于祈福纳祥,并伴有诙谐情趣,跳起来亦庄亦谐,意境文雅清静。
傩舞用打击乐伴奏,仅仅有大锣和鼓,锣鼓点子比较简单,节奏根据节目不同而变化,有的一个节目中根据不同的动作,节奏也有变,四个角落变换舞动,意在驱鬼逐疫不留邪角。
神岗傩舞所有是表现驱鬼逐疫和祈求五谷丰登、猪肥牛壮,人人平安的内容。
2013年,宜黄神岗傩舞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宜黄戏
宜黄戏,
江西古老剧种之一,发源于赣东地区的宜黄县。
大约在明万历年间,发脉于甘肃南部的西秦腔,由北而南,带来了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和以唢呐伴奏的二凡两种曲调。进入宜黄后,废除了唢呐和笛子,改由胡琴伴奏,构成了以二凡为主体的板腔体音乐,时称“胡琴腔”。清乾隆李调元《雨村剧话》曰:“胡琴腔起于江右(即今江西),今世盛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又名二簧(黄)腔”。不久,这种胡琴宜黄腔便快速传遍安徽、江苏、湖北、陕西、河南、四川,并进入北京。戚震《北京百六竹枝词》中记:“宛转珠喉服靓装,弋腔秦调杂宜黄”。京都的宜黄、弋阳、秦腔三者并胜。
清末的江西宜黄戏,班社如林,流播广大,仅在
抚州地区就有六顺、春和、合顺等十九个戏班。
宜黄戏的剧目极为丰富。今据清光绪七年(1881年)的一份剧目单所示,当时即有整本戏七十种,单折戏一百八十二种,大都以历史故事为主。当中从明代西秦腔继承下来的剧目有《清官册》《五雷阵》《四国齐》《闹沙河》《肉龙头》《松蓬会》《万里侯》《下河东》《双救驾》《打金冠》《打登州》《雌雄鞭》《庆阳图》《孟津会》等。这些剧目,都是清朝乾隆年间花部乱弹的名剧。
宜黄戏的音乐包括二凡(二黄)、凡字(反调)、唢呐二凡、西皮、浙调、南北词等,而且还保留了西秦腔时代的吹腔,俗名“平板吹腔”。
二凡亦作“二犯”,是宜黄戏的主要曲调。二凡的反调,称“凡字”,又名“还魂腔”。唢呐二凡,以唢呐为主奏乐器,宜于高亢悲壮的情绪。
宜黄戏的乐队有胡琴(木杆木简,略大于京胡)、二胡、月琴、三弦,合称“十一根弦”。
宜黄戏的角色分工较细,生行有正生、老生、小生、末;旦行有正旦、小旦、老旦、二旦;净行有大花、二花、三花、四花。早年的行当和弋阳腔一样,都是“九角头”,随后增加了末、二旦和四花,变成“十二行”。各行的表演程式,都很规范而严谨,有些剧目仍保持了清代初期的剧本关目和排场,其《龙凤阁》一剧,较京剧多出《赵飞搬兵》《抱龙登基》等场次,在舞台表演上还汲取了民间艺术的营养成分,如《四国齐》的点马,扮演骑兵的六个演员,身扎马形,状于马灯,作出种种跑马动作。又如《万寿图》中“三星献寿”的面具化妆和《卖花女》的“跳判”动作,保存了民间灯彩和傩舞的演法。判官不带面具,蹒跚而舞,全身穿戴臃肿,肥臀突肚,红袍乌靴,象简尖纱,跟随鼓点左跳右奔,有的时候口中还要喷出火焰,火星飞出数尺,丝丝有声,历来为乡村观众喜闻乐见。
宜黄戏剧团于1989年撤销解散。现在仅仅有一些乡村业余演出队。
2006年被列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宜黄禾杠舞
流传于宜黄县河东一带。是山区人民世世代代在山上砍桠柴,利用禾杠和柴刀打着节拍进行歌舞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
据宜黄县兰水乡农民吴家福推荐,禾杠舞是由禾杠歌演变而来的。禾杠歌是以歌为主,禾杠的表演很简单,将禾杠拿在手上或在肩上,用柴刀进行单一的敲打,仅具有山歌的击拍效果。随后,人们渐渐不满足这种简单的艺术形式,有人对禾杠歌进行了改进,利用柴刀面碰擦禾杠发出的音色、音调来丰富禾杠歌的节奏韵律,使禾杠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同时禾杠的表演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表演者一边敲击禾杠,一边唱歌,一边舞蹈,同时还参加多种形式的对歌,就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禾杠歌最后演变成了禾杠舞。
《禾杠舞》的特点是生活化、劳动化。以柴刀、禾杠为乐器,人数可多可少,动作幅度不大,脚步自然,多走方步。它的行腔比较自如,一字一音,节奏平稳、轻快、机灵,用柴刀的各个部位敲击禾杠,打出舞蹈和歌腔的点子和节拍。最常用的有“5/8”、“4/8”节拍,歌词内容无定规,歌者多触景生情,借物表意,从而使整个舞蹈充分反映了乡俗民情,显示出了一种活泼的乡土风
格。《禾杠舞》影响最大的是一种以山歌《卓望山上》为主调的《禾杠舞》。
《卓望山上》属矮腔山歌,曲调优美。全曲调共分八小节,歌唱起来亲切朴实,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慕。
八、宜黄县过年习俗
宜黄县筹备过年。从农历十二月开始筹备过年,家家户户打扫卫生,筹办年货。乡村时兴杀猪、腌腊肉、灌香肠、酿米酒、打糯糍、做芽糖、炒盐酥豆、炸薯片等,解放前后各家妇女需日夜赶制合家新衣,现改为进城购买过年所需物品。
送社君。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晚餐后,各家厨房打扫分外干净,灶龛前供放糖果,灶下焚香烧纸,祈求灶君“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
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为过小年,出嫁的女儿在娘家过完小年便返回婆家过大年,又称送姑节。过小年礼仪较简单,菜品没有大年丰盛。
大年。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六至三十日,各户可任选一天过大年。过大年礼仪盛大繁琐,从清早忙到深夜,如贴对联、煮年饭、办酒席。晚餐,全家吃团圆饭,菜肴丰盛,以有剩余为好(象征来年富裕有余)。乡村保留装年盆(将猪头、雄鸡、鲤鱼放在盆内),祭祖点香,跪拜叩首,以求平安。
除夕。农历年最终一晚,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乡村还时兴在门窗、谷仓、猪栏、大件用具处贴上红纸,火笼装满炭火,水缸蓄满水。临睡前由家中男长者放鞭炮后亲手关闭大门,称“封门”。“封门”后全家看电视或谈天说地,俗称“守岁”。
新年。农历正月初一拂晓,各户由家中男长者亲手开启大门并鸣放鞭炮,俗称“开门”。这天人们穿新衣,晚辈向长辈拜年,同辈间互祝新年吉祥。有些家庭初一早餐吃素食或长者初一全天素食。初二上午可到亲戚家拜年,女儿回娘家拜年居多。初三不拜年,初三要把三天聚集的垃圾倒掉,称“送穷”。
注:现乡村初一到初三还保留在厅堂点香燃烛,摆放茶酒、鸡、肉、鱼及果品,祭祀祖宗,俗称“装天香”。解放前仅仅有族中男丁参加,女眷要回避,解放后男女均可参与。
从初四至十五日,亲友、邻居互请“团年酒”或“新年酒”。
元宵。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乡村有灯彩活动。
九、宜黄县结婚习俗
宜黄迎亲嫁女风俗,流传于全县境内及附近周围县。过去为适应封建礼教,迎亲嫁女制订了一整套仪式,区别为起嫁、出嫁、拦门、拜天地,贺郎词,闹洞房,还有相对固定的音乐唱段和婚礼彩词。如《拦门》:周公起礼有拦门,一拦贵子二拦孙,三拦长命保富贵,四拦夫妻满堂红。还有《哭嫁歌》《贺郎词》《撒帐歌》,通常均有固定的唱腔,《贺郎词》往往即兴演唱。
2019年十月,宜黄迎亲嫁女风俗列入
抚州市第五批市级项目名录。
十、宜黄县丧葬习俗
宜黄地区成年人去世时,点“归山烛”,焚化“纸钱”以送终。将遗体移至堂前,并向亲人报丧。次日小殓(亦有当日,谓之热殓”。入棺前,由孝子“买水”(汲河水)给死者净身,更换服饰,然后封棺,称“关掩”。再在厅堂中摆设祭品,点“长明灯”,亲人守孝。富宦之家设孝堂,延请和尚、道士念经,做道场。
墓地先由
风水先生择地。掘穴时长子掘地三下,算是奠基。第三天出殡。旧时富家有的存棺三年始葬。送葬者穿白衣、戴白帽,孝子、媳妇披麻戴苎,长孙抱灵牌,子执“福杖柴”,两面锣、两只喇叭开道,沿途放鞭炮、撒“纸钱”。所过之处,邻居均朝灵柩撒大米,至村口或岔路停棺。送葬者除孝服,从另一条路返回,谓之“转灵”。然后吃送葬酒。宜黄俗,如死者年过八旬,可开怀痛饮,猜拳行令。乐安俗,死者家人给邻居送一碗“百岁饭‘,以示逝者对他们的最终酬谢。棺木入穴时,用雄鸡血洒穴内四周,并竖祭文,叫“号诗”。赣抚平原坟墓多掘朝天井式,堆土成丘。乐安等山丘为洞穴式。崇仁许坊还有岩葬之俗。人死后七天为“头七”,每隔七天都于灵前焚化“纸钱”祭奠。七七四十九天为“満七”,拆灵堂,移灵牌于厅侧。周年忌日,给死者“上堂”,初丧期的祭奠活动结束。
礼仪
旧时讲究辈份大小、长幼有别的规矩。同家族按辈份大小排序,有“幼童公公,白发孙子”的现象。长辈在场,晚辈只能侍立,不得落坐。嫁娶仪典,舅舅是亲朋中最尊者,俗称“天上雷公,地下母舅”,必坐首席。新媳妇或小孩第一次上门作客,要鸣爆迎接,送回时赠送钱物。亲友逢灾遇难,要登门探望,并予以援助。节日间,互相赠送礼物以表祝贺。
新中国成立后,丧俗从简。多以追悼会的形式寄予哀思。1980年后,
抚州、宜黄县城等地多实行火葬。
十一、宜黄县名人
侯叔献(1023—1076年),字景仁,宜黄县新丰侯坊人,宋朝水利专家。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始任雍丘县尉,改桐庐县令。熙宁六年(1073年),迁河北水陆转运判官兼都水监。熙宁八年(1075年),主持引汴入蔡工程,使航运畅通。
谭纶(1520—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宜黄县谭坊人。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曲活动家。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黄爵滋(1793—1853年),清代官吏、诗人。字德成,号树斋。宜黄县城人。官至礼、刑二部侍郎。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踊跃提倡禁烟的先驱者之一,与林则徐、邓廷桢等均为禁烟名臣。
欧阳渐(1871—1943年),字竟无,近代著名佛学居士,欧阳竟无一生著述甚丰,晚年自编所存著作为《竟无内外学》,凡二十六种,三十余卷,均由支那内学院蜀院刻印,今则有金陵刻经处新版本流通。
十二、宜黄县饮食习俗
1、宜黄鹅颈
鹅颈是宜黄县的传统特色菜,是用豆腐皮卷上肉馅,然后切成小段,可炸可煮,是宜黄办酒席不可少的一道地方菜,滋味香脆可口、老少皆宜,受到许多人的爱好。
2、薯粉饺
薯粉是宜黄县的一大特色,之所以叫薯粉饺是由于饺子皮是由薯粉加芋头做成的,然后包上馅料做成,口感顺滑,芋香回味,堪称水饺之王,非常的好吃,到了内黄一定要尝一下。
3、宜黄米粉
大多数宜黄人都是吃着宜黄米粉长大的。宜黄米好、水好,决定宜黄米粉也更好吃。宜黄米粉加工厂特別多,而最好吃的米粉还是棠阴人加工的。
4、豉渣饼
豉渣饼与传统美食豆渣饼是两种不同的美食,其是由豆渣发酵后,掺入糯米粉、辣椒粉、盐捣匀,切片晒干,下锅煎炸而成,滋味香脆可口,咸辣开胃。
5、薯粉圆
不仅烹煮容易,运输方便,保质时间长,并且口感滑润,香Q有弹性,和所有一种点心食品或饮料匹配都有它特色的美观和口感。
6、冻米肉丸
冻米肉丸,是宜黄县的传统名菜,既是小吃又是佐餐下酒的佳肴,为粉蒸食品,冻米松软,肉丸鲜嫩,沾白间红,十分美观。
7、墨鱼粉皮
将熬煮出的墨鱼浓汁浇灌于酥脆香嫩的粉皮上,再加上香葱姜丝的调料,瞬间浓香满嘴四溢。
8、炒麦鸡
麦鸡丁入锅炸至骨酥,混合葱花姜末鲜汤,再由湿淀粉勾稀,浇在豆腐丁上,放上麦鸡即可。此菜制法独特,麦鸡酥香,豆腐鲜嫩,冷热适中,别具风味。
十三、宜黄县著名景点
(一)曹山景区
曹山景区,座落于宜黄县凤冈镇陈坊村,距宜黄县城8千米,规划面积为9平方千米,主要景点包括曹山宝积寺、曹山农禅小镇、曹山文创街区。旅游布局分为“一拳五指”,即以曹山寺旅游核心景区为领航功效,布局农禅小镇度假区、曹山佛学院修学区、康疗养生健康区、森林生态游憩区、集散辅助功效区共五大旅游功效区;2018年一月,宜黄曹山景区被江西省旅发委评为江西省4A级旅游景区。
曹山宝积寺简称曹山寺,为已有1200年的江南古寺,是中国三大古书—《辞海》、《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宗教辞典》都有全面记载的名刹古寺。它坐落在宜黄城西12.5公里的形如莲花瓣的曹山之中,占地52亩,山林400多亩。
曹山寺始建于唐咸通(公元870—873)年间,由佛教禅宗、南岳清源法系弟子本寂禅师所创,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系之一—曹洞宗的祖庭。
曹山原名荷玉山,四周的山就像一朵朵的莲花瓣,曹山寺便坐落在莲花瓣当中,宛如一颗莲心。正对着寺庙的山叫供养山,它的形状就像一碗盛满的斋饭,供奉着菩萨,与供养山相对的是虎山,虎山的右边是龙山,它与虎山构成了龙虎之势,与四周的莲花瓣围抱着曹山寺,让曹山寺院端正坐落在正中广阔的空间,面对供养山,构成一个天然的大佛法坛。
《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中载:祖师本寂俗姓黄,名元证,法号本寂,系福建莆田人,19岁在福建灵山出家,25岁受戒,得到江西宜丰洞山高僧良介禅师真传,来到宜黄弘扬宗法,他在曹山“法席大兴,学者云萃,洞山之宗,至即为盛”,名扬四海,被称为“曹洞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系之一,故曹山宝积寺被称为“曹洞宗”’祖庭。
宋明清历代《宜黄县志》和《宗教词典》多版记载:在中国、日本、东南亚、朝鲜多国,至今有千余座曹洞宗派系寺庙和上千万信徒。史载:宋朝嘉定16年(公元1207年),日本学僧道无(承阳大师)来华参禅,拜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师如净禅师为师3年,受禅宗和法衣而归,回日本建永平寺作为传播曹洞宗的根本道场,法系繁衍,至今教徒有800多万,寺高15000多座。
本寂禅师在曹山传法31年,弟子过百,信徒数千。公元901年圆寂后就葬在曹山寺西侧的凤形坑,享年62岁。1743年,清雍正皇帝加封为“定藏元证禅师”,祖师塔于1983年修复。
在曹山寺的后院有棵千年银杏,需五人合抱,它与曹山寺的历史一样悠久,是本寂禅师亲手栽种的,它见证了曹山寺的风风雨雨,这棵银杏曾被雷霹烧焦过,自1982年,曹山寺迎来了它的复苏契机,开始了祖庭的中兴新时期,银杏树下很神奇的发出了相当多新的枝叶,且已长成10多米高,连老树皮上也发出了新枝叶。
清初以后,寺庙一直衰落,民国时仅仅有部分殿堂和少数佛像,到1969年殿宇全毁,直到1982年,曹山寺迎来复苏契机,开始了祖庭的中兴新时期。1999年开始陆续从国内外请进20多座汉白玉佛像,成为江西玉佛最多、最全的寺院。
早在1985年,省政府把曹山宝积寺和本寂禅师墓塔列为全省第一批风景名胜点,1994年八月,县人民政府批准曹山寺对外开放。
2003年十月,宜黄县政府礼请全国佛教协会理事心亮法师亲任寺院住持。心亮法师引来了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等一批大德居士结缘曹山寺,他们决定为寺院重建赋予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持,把曹山寺建成以禅学教学为主兼顾观光旅游的佛教道场。日前,由香港旭日集团聘请的山西古建筑爱护研究所为曹山寺重建进行勘探、规划和设计工作已全面完成,教学大楼、斋堂建设已完工并交付使用。
(二)卓望山森林公园
卓望山森林公园座落于江西省
抚州市宜黄县城南部新车站旁,与县行政中心遥相呼应,海拔158米,立其上,观县城宛如孔雀开屏。宜水、黄水交会于峰下,似白练飘逸东去。山、水、城相辉映,天、地、人相融合,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当称宜黄绝景。
卓望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40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为卓望塔建设,估计总投资600万元;二期为二黄阁、山门、游步道、广场、停车场、金水桥等项目.
(三)法水寺
法水寺于清雍正癸丑(1733年)择地马岭。此山宜河至此北折东流,而马岭独挡。取法开界,寓水建寺,故名“法水寺”。雍正乙卯(1735年)寺庙开基兴建。乾隆壬戌(1743年)竣工,建有佛堂、小厅、书斋,乾隆乙卯(1750年)添建山门,石额“法水禅林”。
此山横江壁立,视野开阔,岭上古树参天,河中舟楫频繁。俯瞰大川,天光云影,遥望河岸,古渡横斜,燕掠长江,鸥浮远浦。山下深云漩涡涟漪,鱼虾龟鳖游集似薮。寺岭阳春烟景,鸟语雀音,古树荫森,炎暑凉快,秋来霜染枫柯,冬至雪封千嶂,四季景色宜人。
咸丰辛酉(1861年)毁于娄兵匪灾,同治壬戌(1862年)重建,同治戌辰(1868年)建起佛殿、书室、回厅、厢郭,更有一阁飞檐玲珑高耸寺外,规模堂皇。光绪十六年(1890年)寺庙又毁,后有数人为首,筹资再建,光绪丙午(1906年)鸠工润色规模一新。
寺庙寺院出过文学秀才郑翰卿、陈浩庭、纪尊伍、梅鸿恩诸人。师生在此课业间,闻樵歌牧唱,听暮鼓晨钟,闲尔步出寺外,周游山径,见异草奇花铺秀,听禽音枝头高歌;时而松涛断续,俯临江际,帆船点点,野渡自横,有的时候隔岸呼舟往来不绝。夕阳西坠,依山雾空蒙,村庄炊烟缭绕,时闻鸡犬声忽忽远送于耳。民国时日寇侵略寺庙被毁,直至解放。
1968年邱坊村开造公路,在此沿江山岩炸石,路成车通。接着有人炸山炮石,经久数年,往昔昂头的马岭已面目全非。沧海桑田,几经变革,山上古树荡无,河中舟楫断迹,世事无常多变。
2001年秋放学青少年-烧山,岭上芭茅顷刻炬尽,山火自熄,断垣墙址,残砖碎瓦,全已显露,是不是佛圣借因现址,要村民建寺?但无首无资,只好望山兴叹。后村中老人数度登山察看,无不感叹前人择此
风水宝地建寺。
后有桃陂梅焜、李任珍带领众人劈荆斩棘,除障开路,决心在旧址建庙,开始化缘筹资,兴建观音堂。于2002年冬观音堂初起竣工上梁,此是焜、珍诸人之功德。后因多种原因受阻,难以为继,焜弃权退出,请他人接管。鉴于寺庙初成,且有儒释历史,故有桃陂、邱坊、过庭热心佛事男女诸人情愿接管。于2003年春与焜订立协议正式交接。接管后成立寺务治理会,开始化缘筹资,购买建材,于农历九月十九日大雄宝殿正式奠基开工兴建,至十二月初九竣工上梁。接着观音堂装修粉刷,做地进行。后陆续兴办寺内各项设施,塑佛像,置钟鼓,做拜榻,建厨房,置炊具,做床凳,砌围墙,建宝炉等,竖架电线,挖井装管,电视音箱,植树农耕相继购办,寺庙设施初具规模。
2005年此寺经宗教局审批,属开放寺庙。此寺遵守国家宗教政策,爱国爱教,禅农并重,自力更生,合和大众,把寺庙建成树绿花香,清静庄严佛光之地,和佛教文化地方。为建设文明美满社会,弘扬佛教精神而继续努力。
(四)谭纶墓
谭纶墓座落于宜黄县二都乡帘前村鹿塘以北山上,始建于明万历七年,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神道、牌坊、墓堆,祭台踞坡地上。墓址原貌损毁严重,享堂、文官石俑等早年毁弃,后经当地政府筹资修建,谭纶墓基本得以保存和恢复,现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为抚州市市级文物爱护单位、江西省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墓地组成谭纶墓坐北朝南,由祭道、神道、墓体三部分组成。祭道:南端入口处是一对石狮守护的双层歇顶的门楼,砖石镶嵌的祭道约300米长。门楼正额挂有御制的“文武忠孝”横匾,门楼内设亨堂,亨堂里摆放谭纶塑像。
神道:约100米长,石牌坊是四柱三门为一组,共三组,中间牌坊比两边的更高更大些。每个石柱顶端均有石雕的狮、马、鹿、象区别对应压座,中间牌坊镶刻“敕葬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襄敏谭公之墓”巨匾。一条卵石拼花石板路沿左山斜坡而上,接着便是五层石板台阶。第一层设石虎一对,意示谭纶的生肖;第二层设石羊一对,指谭纶孩提时代;第三层设石马一对,寓为谭纶戎马生涯;第四层为两尊武将,高2米多,披铠甲,象征谭纶将军南征北战;第五层为两个文官,一手捧着朝简,一手扶着玉带,象征谭纶进京为兵部尚书,辅佐皇上。按当时明朝惯制,神道只能设石人二,谭纶墓却设有石人四,可见皇帝对谭纶的恩宠。
墓体墓长30米,宽20米,沿山坡砌成三层,每层高1.2米,有红石阶梯至墓顶。墓下层为墓碑,上层建有圆形雕花照壁,照壁正中刻着“奉天诰命”御制碑。墓顶石整体两层,通高80厘米,下层为扁圆形石座,上层为一球形,雕二龙戏珠图案,云彩填贯其间。整个墓葬居高临下,气势宏伟,被人们称之为“江南第一古墓”。
值得一提的是,谭纶墓全部石雕、石刻工艺精湛。石人石马石羊石虎雕工精巧,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特别是新出土的“神道碑”字小且多,是当时石刻工艺上的一大奇迹。此碑青石质,高87厘米,宽54厘米,厚3厘米。碑文为直书正楷阴刻,共33行,每行62个字,全文总计2046个字,内容叙述了谭纶生平事迹和去世后朝廷对他的哀悼,是一块于文于工都有益于后人研究的宝贵史料。
(五)宜黄革命烈士纪念碑
出宜黄县城往南走300米处,有一松柏簇拥,四季叠翠的小山冈,宏伟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巍巍耸立在山冈上。碑塔正面8个正楷鎏金大字赫然醒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该县是红色苏区,1926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宜黄潭坊建立了本县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宜黄留下了辉煌的足迹。1933年二月,蒋介石调集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红军进行第四次“围剿”,该县是反“围剿”的主战区,先后在黄陂的蛟湖、霍源和东陂的黄柏岭、草鞋冈消灭了国民党52师、59师和11师,活捉敌师长李明、陈时骥,史称“黄陂大捷”“东陂大捷”,从而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各次战役中英勇牺牲的人数共达5000余人,当中英名记录在册的有3280人。为纪念革命英烈,宜黄县委、县政府于1964年十月建成了这座革命烈士纪念碑。
此碑塔基长44米,宽24米,山下入口处建有长10.5米、高5米的钢筋混凝土牌坊。进门铺有宽4.2米的四层百级水泥石阶通道,两旁植有整齐的柏树,尽头处便是纪念碑。塔座正北碑文记叙了宜黄人民自1926年--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进行艰难卓绝的革命斗争史实,号召全县人民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革命传统。全文约720字,隶书阴刻。南面碑文为中国共产党宜黄县委员会所题“继承革命先烈光荣传统,发扬更大光荣!”东面为好黄县人民委员会所题“继承先烈遗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西面为好黄县人民武装部所题“坚决保卫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
(六)宜黄华南虎自然爱护区
宜黄县座落于江西省东部,位于武夷山山脉与雩山山脉向抚河平原过渡地带。全县土地总面积19.44万公项,当中林业用地面积15.09万公项,占土地总面积的77.6%。境内有3条南北走向的山脉,东支主峰军峰山,海拔1760.9米,中支主峰鱼牙嶂,海拔1467.9米,西支主峰大王山,海拔1136.6米,构成了东、南、西三面群山环抱,南高北低的地势。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柔,雨量丰富,光照充足。县内遍布类型多样,繁盛茂盛的森林被群落,其间生长着水鹿、苏门羚、野猪、黄麂、华南兔等各种野生动物,是华南虎理想的生存繁衍地带,历史上是我省华南虎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据县志记载,解放前宜黄县境内虎、豹比较经常见到。五、六十年代,因为人们认识上发生了偏差,将虎视为“害兽”而加以大肆捕杀。据县土产、外贸、供销等部门收购华南虎虎皮数统计,宜黄县在五十年代猎捕华南虎55只,六十年代猎捕华南虎25只,七十年代猎捕华南虎10只,占同期江西省猎捕华南虎数量264只的34%。
八十年代以后,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省内外华南虎的栖息地接连不断恶化,华南虎种群数量锐减,但在建有华南虎爱护区的宜黄县境内的神岗、新丰、中港、东陂、白竹等乡镇,接连不断有人看到华南虎的身影。九O年十一月至十二月,受世界自然基金会派遣,美国猫科动物专家伽瑞·科勒博士偕夫人摩诺女士专程到宜黄鱼牙嶂一带考察,认定我县仍存在华南虎。部、省专家通过虎迹、访问和栖息地调查,不但证明了宜黄县仍然有华南虎存在,并且还可能存在华南虎生殖种群。
(七)“八府君”祠
“八府君”祠:是棠阴吴姓(吴姓为棠阴大姓,人数最多)的大宗祠,现为棠阴小学所在地。从建筑总体上看,前半部保存较好,后半部包括天井、寝宫已毁,前院门楼已拆除,改建成了小学校舍。据《吴氏族谱·八府君传》记载:八府君为棠阴吴氏开基始祖,即种甘棠者也。其姓吴,名竦,字敬文,排行第八,故有八府君之称。此祠兴建于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庚辰岁七月,原有中厅三门、东西二廊、二十八柱、房外左右楼店、祠西厨房。八府君祠宅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中堂为三开间,步入中堂有三道台阶,中堂前是一院落,两旁设有厢房,相传每次乡试,皆在此举办。整座建筑宏观博大,其最具特色的中厅为单桅悬山顶,面阔3间,进深5间,有石础木柱30根,柱皆巨大,4根中堂立柱周长各为2.46米,专家考证为江南民居第一柱。石础周长达2.90米,有镂空宝相仰莲图饰。抬梁式构架,斗拱交叠,雀替均有精巧的花纹。前梁雕有雀、鹿、蜂、猴图案,寓喻“爵禄封侯”之意。中厅两旁为掖门,掖门外各有小天井及上下两殿,为放置神主牌位之处。中厅前为一大天井,长19.67米,宽17.46米,中有古井2口。天井旁各有28柱走廊,栏杆相连。至今,八府君祠与承恩坊仍保留明代建筑风貌,成为棠阴街上最古老、最经典、最兴旺的标志性建筑物。1933年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率红军在此召开过群众大会,为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留下了光辉的史迹。现存大量红军标语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历史见证。
(八)“日字塘”老居
“日字塘”老居:是座五开间住宅,坐落在棠阴镇下街西巷,因天井前半部为一长方型池塘,中隔长条麻石,形如“日”字而得名,现为罗姓居屋。“日”字塘以高大的外墙封闭,内屋分前后两厅,前厅设有门厅,前厅和门厅的地面以石板铺就,础柱木质,有简单纹饰。后厅础柱石。前厅和后厅以天井分开,沿天井两侧为廊,勾通“日”字塘前后两部分。天井中央设有水池,池边未设栏杆。“日”池的地形,前厅高于后厅,堂外又高于堂内,这种反常的做法,据当地老百姓说是举步出书堂,寓“出门步步高升”之意。“日”字塘的结构整齐,平面布置紧凑,功效分区明确,其构架的用材较大,柱与檩梁的连接均依靠斗拱。月梁弯部的凸曲率较大,带有明代风格,前厅 采纳的斗拱多设置于廊檐上,而后厅的斗拱设置较多,做工也很精细。前厅的立柱粗于后厅,天井两侧厢房曾修整,其余保存完好,是一典型的明代中早期建筑。
(九)石巩寺
石䂬寺座落于江西省宜黄县西南二十里处的石䂬岩下,寺周有丹霞地貌二千余亩,始建于南北朝,所谓石巩,就是天然石拱,如虹桥架空,若神龙盘踞,俨然一大奇观。
《徐霞客游记》谓其“东西横跨,若飞梁半天,较贵溪石桥,高与大俱倍之。”巩石分三叠,巩洞坐北朝南,跨径40余米,东壁高约15米,有窟,冬暖夏凉,能够依居,西壁直下山脚,高30多米,岭下有溪,清流如镜,四周周围被大山怀抱其中,峭壁兀立,古木幽苍,祥云霭瑞。
石巩寺始建于唐代肃宗年间(公元760年),佛教禅宗僧马祖道一结寺巩下,首建马祖第一道场。“石巩”即“石拱”,如桥横空,巩石裂为三叠,是丹霞地貌的最典型代表,状如太极图,跨经40余米,巩之四周有十八石峰,各具神态,世有“古八罗汉拱如来”之说。
景点位置
江西省宜黄县二都乡二都村
(十)承恩坊
承恩坊:又称功名牌坊,坐落在棠阴镇的下街口上,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是知事谭政为皇帝赏赐荣归祭祖的吴余庆而建,故坊名承恩。明隆庆辛未(1570)重建,1985年重修。承恩坊为全木质结构,坊高8.35米,宽5.1米,四柱三门三楼式。坊分3层,底层为两根1.12米长的楮木圆柱,立于基石上,每柱有两块刻花护柱石。中门高3.13米,宽3.1米。门上横额镂刻有“中宪大夫通政司右通政吴余庆”13个正楷字,字下嵌有4个木质葵花园柱。字额上端为第二层,斗拱直托檩椽,
八字檐向左右延伸而出,中央下嵌长方形额匾,黑边红底,横书“承恩”二字,遒劲俊逸,据传是吴余庆的手迹。最上层为土瓦歇山式枋顶,斗拱疏密得体,错落有致,翼角飞翘,斗拱复杂、斗拱间还有相当多下昂,顶端有鲤鱼跳龙门的造型设计,反映了当时民间工匠精湛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