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新余市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20 20:19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新余市地理位置概述  
新余市,江西省辖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座落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赣铁路西段,全境东西最长处101.9公里,南北最宽处65公里,东距省会南昌市150公里,东临樟树市、新干县,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南连吉安县、安福县、峡江县,北毗上高县、高安市。新余市总面积3178平方公里。  
新余市地貌,根据江西省地貌图划分,隶属于赣西中低山与丘陵区,地貌基本形态有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岗地、阶地、平原6种类型。新余市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起到四季分明,气候温柔,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较短的特征。袁河是流经新余市的主要河流,属赣江水系,横贯东西,境内河段长116.9公里。2018年,新余市石竹山—上高县樟木桥探明世界最大硅灰石矿。  
二、新余市文化事业  
2017年,新余市年末拥有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4个,文化馆4个。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3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7.7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3.21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0%。  
截至2018年末,新余市拥有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4个,文化馆(站)42个。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7.93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3.31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5%。  
国家一级图书馆:新余市图书馆、分宜县图书馆。  
三、新余市方言  
新余市城区及渝水区各乡镇从外省外县迁来的人口颇多。该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在长期一起生活、交往中,语言互相渗透,亦与邻县语言互相影响,慢慢构成新余方言。新余方言是赣语的一支,起到赣语的一些一起特点而又多赣中地方色彩,亦有其自我的特色。就语音来说,古全浊塞音、塞擦音,不管平仄都读送气清音。  
四、新余市戏曲文化  
清康熙年间,“花鼓灯”随赣南和闽西的移民传入赣中一带,同治至光绪年间,与新余戏剧灯彩及传之当地的江浙小曲相合,演变为新余花鼓戏。新余花鼓戏音乐以小调杂调为主,骨干音是6,1,2,作为大调的本调(骨干音是5,1,2)的介入,剧种音乐有了发展。新余民间花鼓班所唱曲调有“哀音调”、“十调扫坟”、“十杯酒”、“补背裕”、“三伢子锄棉花调”、“卖布调”、“盘广货调”等二百余首。主调为“哀音调”(即新余调),有单曲,也有多曲联唱形式,腔体较原始,字多腔少的曲目较多,音乐伴奏单调无华,不必锣鼓,仅仅有上下两把胡琴,正弦与汉弦结合,其调不喧,演唱效果柔美多情。  
五、新余市宗教文化  
新余道教,始于西晋。唐宋以来,修院建观,金元进入鼎盛阶段。明末以后,慢慢衰弱,但民间的丧葬、斋醮、祭祀、节令、祷雨等道教活动,仍然流行,直至建国初期。新余道教,分“全真”、“正一”两大派,均奉以太上老君、玉皇大帝为最高天圣,但也崇敬观音菩萨和地母娘娘。其经书为《太上老君经》、《华岩经》、《三元经》。全真派为出家道士,蓄发须,头顶挽髻,素食,重清修。明末以前,仙人、真人,历代辈出。如晋朝王朔、唐代陈太素、宋代黄真人、明傅同元真人、七雨道人等。  
佛教传入新余,始于隋代(611年)。据同治《新余县志》载,隋大业年间(611-618年),在县西门外百步许,邑人唐兴舍宇为寺,故名唐兴寺。宋开宝(969-976年)年间,改为安和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赐额“崇庆寺”。因近龙泉,故称龙泉山。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天王殿、大雄殿,后昆卢阁,花雨台,左右钟鼓楼,东接兰堂佛教书社,西枕木鱼山冈,最为一邑之胜。  
六、渝水凤凰戏牡  
凤凰舞(又名凤凰戏牡)是渝水区城北街道办事处(原沙土乡)夏家村万姓祖传的民间灯舞。该舞原系宫廷灯舞,起源于明初,明崇祯年间传入万家,距今约三百余年。据《新余县志》和万姓家族古谱记载,明朝进士、翰林院编修兼兵科给事中万发祥回乡省亲时,经皇帝恩准,将凤凰舞全套人马(舞者、乐队、道具)带回家乡——夏家村表演,并将该灯舞表演要领、乐队演奏技巧和道具制作技术传授本族万姓青年,所以,人们又称“凤凰舞”为“万家凤”,凤凰舞传入万家后,经过艺人的接连不断加工演变,现在已发展成龙凤呈祥的龙凤灯舞。  
凤凰舞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起到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灯舞,它可在广场、街头表演,亦适当舞台演出,风格喜庆热烈,场面栩栩如生,技巧慎密精湛,成为新余人民祈求风调雨顺、幸福生活的传统节目,一直流传至今。  
因为夏家村万家位于城区,青壮年大多在城里忙事业,加上老艺人年事已高,有些已相继去世,又因为受技艺不外传祖训制约等种种因素,凤凰舞自1986年录像并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至九十年代初,近20年来,从没有表演过,濒临失传危机。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文化部门的多次努力,才动员传承艺人万发瑞、万水生将灯舞的道具制作、表演技艺传授给本族年轻人,凤凰舞这一古老珍贵的民间灯舞才得以重放光彩。  
七、毛衣女下凡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的一种类型。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也叫天鹅姑娘、羽衣仙女、仙鹤女等。  
中国毛衣女故事的最早记录,见于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故事梗概是:豫章新喻县有个青年,看见田里有六、七个年轻的女子,他不晓得她们是鸟变的。于是匍匐前去,拿到她们中间一个女子的毛衣,藏了起来。等他走到跟前时,别的姑娘都变成鸟飞走了,仅仅有这个姑娘不可以飞走。这个青年就把她带回去作了妻子。随后,毛衣女生了三个女儿。一次,她让女儿问爸爸,才获知毛衣放在稻堆下面,她穿起来就飞走了。不久,毛衣女把女儿也接走了。  
在敦煌石室中收藏的唐代句道兴《搜神记》中,有一篇《田昆仑》,是毛衣女故事比较发展的形态(罗振玉《敦煌零拾》七),除了和干宝《搜神记》相同的情节外,又讲述了毛衣女后代的种种活动。  
中国汉族、纳西族、苗族、傣族等民族中间,都有这一类型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以上文献所记相近,但又有多种不同的异式。  
这个故事反映一般劳动者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和曲折的生活经历。因为故事产生较早,流传时间较长,现代流行的故事内容比较复杂,当中广泛地附有变形、禁忌观念,有些异式还反映中国西南高原早期刀耕火种生产方法和服务婚习俗等。  
毛衣女类型的故事想象丰富、情节变幻,起到较强的艺术魅力。因为当中包含某些古代观念和习俗,也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9世纪末以来,中外学者如英国的哈特兰德,日本的西村真次,中国的钟敬文等,都注意到这种故事的搜集和研究。  
八、夏布绣  
夏布绣又称夏布刺绣,质地粗犷古朴、经纬分明,绣面配色淡雅、质感强烈,造型淳朴自然、栩栩如生,感情色彩浓郁,广泛应用于服饰装饰、喜庆婚嫁、生儿育女等方面。造型上,夏布绣有显然的环境界域性、寓意体现出纯净的乡土平民性、象征中的世俗生活理想性、造型风格的自然真实性和布局结构的雅俗共谐性,充分体现了夏绣的厚重历史感和文化底蕴,起到极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九、仰天岗双狮吐球  
双狮吐球又名章家狮,是今新余市城南四眼井一带及仰天岗北麓下枥村章姓家族祖传灯舞,从南宋(1205年)传入至今800多年。它是一种祈福求顺的民间舞蹈,承载着新余居民间相当多历史文化信息。  
该舞由新余古县城北门(今新余市区城南玉几山巷、万家巷、四眼井一带)玉几山下的章家村发源。耍新年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也是春节期间较普遍的一种娱乐活动,有舞滚龙、打拳、唱三脚班、花鼓戏、滚狮子、打麒麟、玩凤凰灯等,那时地方花鼓演出等活动频繁,县城附近村庄每逢“菩萨出案”“天花会”、正月元宵等节庆时,朝拜场面尤为壮观,南宋章家一个大官从外地把狮舞引进章家村,经族人改造与创新为“双狮吐球”,每当表演于街头时,观众拍手称赞,因影响深远,与古县城万家村的凤凰舞被民间并称为“章家狮,万家凤”。清雍正初年,该舞随一支章姓迁居传到仰天岗山脉北麓下枥村,该村村西北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白鹭山,山中栖息着上万只白鹭。双狮吐球在这个风景独特的章姓小村得以发扬走向鼎盛,而县城章家村因城区生活的变化,舞狮活动慢慢停滞。  
双狮吐球由黄绿雄雌两狮一对组成,每狮由两人握狮把配合表演,出场领舞1人,乐队4人,总计9人参与。该舞有明显的个性、风格特点,摒弃了一般狮舞中狮子凶暴、威猛的习性,而致力于刻画雄雌狮子间的温顺亲昵。两狮表演与众不同,主要为0毛抓痒,逗乐戏耍,特别口中含球、吐收自如,内置小灯,入夜闪烁的独特技法,为国内独创,起到极高的艺术价值。该舞道具工艺精细,狮身由99个篾环串联而成,伸缩自如使狮身有长短变化,外用黄绿彩纸(布)剪成狮毛状黏贴而成。狮头用一个“︺”形竹片操纵下巴活动,并设有“吐球”机关。狮头狮尾绘有多种多种图案,狮尾垂直约1米高,四肢用篾织成筲箕形状。  
十、新余夏布刺绣  
夏布刺绣是用绣针穿引丝线,凭借绣针往复穿刺,引导丝线在夏布面料上留下针迹,以线迹的细密罗列组成栩栩如生、绚丽多彩的画面或图案的手工技艺。夏绣在传承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多 采纳平绣针法,是在刺绣过程中使用最多的针法之一,起到绣面平坦、线迹精细、针法丰富的特点,宜于塑造多种形态,运针方法、起针、落针都在图案的轮廓边缘,针脚罗列匀称、线迹平行、不重叠交织,纹样之间的线条,靠明显底面来表现,俗称“水路”。平针绣中包括齐针、搀针、抢针、套针、施针、接针、旋针等各种针法。根据图案等的不同,灵便运用针法。夏布刺绣配色淡雅、水墨形态表现分明。  
夏绣产生于民间,起源于北宋初年,千百年来,民间妇女的夏绣多为贴近民间装饰,喜庆婚嫁、生儿育女、祈富增寿之类,人们通过夏绣的“松鹤延年、莲藕荷花、金鸡报晓、鸳鸯戏水”等图案来表达吉祥宝贵、事事如意等心中美好的祝愿。夏绣经过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创新已构成了自我独特个性和风格,现已发展成为全国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品种之一。  
渝州绣坊座落于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夏布之乡”的新余市内,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有着千年苎麻种植和加工历史,苎麻是生产夏布的主要原料。夏布俗称麻布。明代《明太祖实录》:“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有司亲临督劝,惰不如令者罚”。政府已经十分重视麻的种植。清代黄原裕《种苎麻法》:“豫章织绩苎布工细甲天下”。麻纺织业已到了鼎盛时期。跟随麻纺织业的发展,夏绣在民间也随之应运而生。据《宋史?职官志》和明代董其昌《筠清轩秘录》等都有相关的记载。  
夏绣的最大特征,在于粗犷古朴、经纬分明、自然清楚,对照强烈使绣面构成独特的艺术效果,体现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构成了独特个性和风格。因而夏布刺绣一直被人们视如珍宝,深受人们爱慕。  
十一、分宜凤阳唢呐  
分宜县凤阳乡风光秀媚,颇具田园特色。凤阳乡人秉性淳厚、爽朗,乡风纯朴、尚礼,对生育、婚嫁、祝寿、节日、丧葬、迁居等均有庆典的习俗。这里的人们爱好舞龙、锣鼓、唢呐等民间艺术,他们自娱自乐,陶醉于田园山林。特别是吹奏唢呐,更是老幼皆喜,唢呐班遍及各个村落,技艺名播四方,誉为“凤阳唢呐”。凤阳唢呐颇具地方特色,早期由民间艺乞流传于宜春分宜交界地,距今已有130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凤阳唢呐就以家族传承方法构成派别,接辈传辈,没有间断。现在主要流传于分宜各个乡镇集镇。凤阳唢呐起到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乡村艺术的民间文化代表,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了重要的文化推广效果;是构建人性化社会中的一种独具代表意义的文化载体形式。凤阳唢呐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跟本地民俗有着紧密关系。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凤阳唢呐已构成了自我独特的演奏风格,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因其传承均为家族口传身授,没有被外来音乐影响或同化,其乐曲结构、曲牌名称、旋律特征、表现风格、演奏技巧等,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原始风貌。全部的凤阳唢呐曲,不管从何而来,在流传中经历代艺人们接连不断丰富发展,已成为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本地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有别于其它鼓吹乐的主要特征。  
十二、分宜木砻制作技艺  
木砻是民间用于谷类脱壳,使谷壳和米粒分离的工具,分宜方言称之为“推子”,又名磨。木砻的制作工艺在当地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  
木砻使用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亦有记载,它作为碾米的生产工具,是农业社会生产的一大进步。  
跟随碾米机器发明的来到,曾广为流传的推子已渐被取代,然而因为推子碾出的糙米没有破坏米粒的表皮,这种古老的碾米方法碾出的糙米是酿酒的最佳用料,木砻碾出的米能够用来酿酒,酿出的酒有一股独有的清香,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木砻碾出的米还能够制作米粉、年糕等一系列米制品,由于木砻碾出的米全部是手工碾制,所以其制品也有无污染、环保等特性。所以推子在一些乡镇沿用至今,如湖泽镇等地一直流传下来。  
作为碾米的生产工具,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制造并经历一代代的接连不断加工和提炼,它的出现是当时用碓舂米的一大进步,成为乡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活用具。  
十三、分宜夏布制作技艺  
夏布是一种将天然苎麻纤维通过手工纺织加工而成的平纹布。苎麻纤维细长,质轻,强力大,光泽好,其构造中的空隙大,透气性好,传热快,吸水多而散湿快,是天然纤维之王,有“中国草”之美称。这些特性使其制作的布料牢实耐用、挺括滑爽、透气排汗,用途广泛。可作高档的服装、床上用品、褥垫、墙布、门帘、工艺美术品面料。  
1997年经县农业局申报,国家授予分宜县为全国唯一“中国夏布之乡”称号。分宜起到全国最大的夏布染缜加工企业,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向朝廷进贡精制夏布。宋时袁州知府刘克庄在进贡《表》称“袁郡之邑,向进苎布,今俱归分宜督办”。  
明崇桢年间,科学家宋应星(奉新人)在任分宜教谕时期,对种麻织布进行实地考察,在其名著《天工开物》中就有“腰机”和“夏布”两章,图文并茂,真实地阐述这种麻织布情况。现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还珍藏着当年乾隆下江南时从双林调走的一匹夏布。  
夏布、煤炭、石灰石是双林镇三大支柱产业,全镇优质苎麻种植面积666.67公顷,80%以上农户从事夏布和与之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农民纯收入有49%来自夏布生产。分宜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苎麻夏布生产。农户种麻,绩成麻纱,再织成夏布。  
20世纪以来,在工业纺织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夏布这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手工技艺正濒临失传。  
夏布的深加工,苎麻产业链接连不断延伸,提高了苎麻的附加值。企业漂染成彩色夏布后,再加工成家纺产品出口创汇,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各国。市场经济效益非常好。  
十四、分宜赛龙舟  
龙舟赛是一个融和民俗、竞技、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以单片桨叶作为推进方法,利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船体向前的集体运动。划前先将龙舟用软蔑捆紧并用桐油涂抹,到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二日,先把龙舟划往分宜的昌山庙朝神,并供“三牲”酒礼供品,以谋图神保佑该船平安无事,速度快。然后于五月初五日开始在洋江河自由轮番竞赛,优胜者本村自行庆功,街墟店铺馈赠包子,每年观众不下万人。洋江自宋雍熙年间建乡以来,居住在此的人们便利用两江交汇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端午期间赛龙舟,慢慢发展成为代代相袭的习俗。史载“分宜西邑,袁水纵贯之,端阳,民竞舟于其上,万人空巷。”  
洋江历来盛行龙舟竞赛,江河两岸站满观众,成了洋江乡至分宜的一道风景线。因为端午节的习俗,人们在游戏之前都要举办祭祀活动,把粽子、糕点、鸡蛋扔到河里,祈祷这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十五、新余花鼓戏  
新余花鼓戏是江西的大剧种,新余花鼓班所拥有的剧目近二百多出之多,当中,处于花鼓灯早期,带着生活水露、原始活力的小戏剧目有一百六十多出。  
人们一直只知有赣剧、采茶,实际上,以新余市为中心的新余花鼓戏,呈辐射状,向东流入清江、新干、丰城,向南蔓延至峡江、吉水、吉安,向北衍至上高、高安,向西倒流万载,存在着历史久远、师承清楚、剧目繁多、声腔强大的一路花鼓,其势荡荡若渝河之水,播洒所至,远在抚州的乐安亦有其浪迹。早在清康熙年间,“花鼓灯”随赣南和闽西的移民传入赣中一带,同治至光绪年间,与新余灯彩及传之当地的江浙小曲相合,演变为新余花鼓戏。  
因为汲取外来剧目与发展本剧种独有剧目,才使得这路花鼓拥有“单台”、“对子”、“三小”;“半班”、大本、连本及旦戏、丑戏、生戏俱全,或喜、或悲、或正,风格炯异、自成体系的众多剧目。代表剧目有:《三伢仔锄棉花》、《补背褡》、《卖花线》、《王先裁衣》,《算命》、《看相》、《送瓜》等。  
十六、渝水民间谚语  
自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来,在新余这块古老土地上,先民辛勤劳作,倔强生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制造了辉煌的历史,积淀了多元的文明。  
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加工业、采掘业和冶炼业,开放的佛道风气,使新余地区经济发达,黎民富庶,思想活跃,文化鼎盛,人才辈出。新余地区先后有进士及第者350多人,官居三品以上的5O多人,位列宰辅者7人。这方热土,不但孕育了《天工开物》那样的科技巨著及汉牛充栋的诗词歌赋、华章典籍,还制造并流传大量充满乡土气息的草根文化。在新余人民群众中口口相传的民间谚语,就是这种草根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新余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余民间谚语,数量大,流传久,且以其独特的魅力传承至今。期间不乏有所消亡,但诸如“公母日(除夕)满天光(天晴),陈谷堆满仓”,“人是鬼精龙,越累越英雄”等经典谚语则一直在民间口口相传。究其因素,相当多民间谚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且寓意丰富、言简意赅而又不乏为人处世、适时劳作的传世之言。内容涉及气象、农事、卫生、学习等诸多方面,俨然是人们口头的“百科全书”。  
近些年以来,坊间很多有识之士走村入户、耳听心记,收集和整理了许相当多多的民间谚语,为保存、推广流传在新余辖区的民间谚语这一古老而宝贵的乡土文化资源做有益的尝试和努力。  
十七、渝水观巢推车灯  
观巢推车灯是流传于渝水区观巢镇一带的传统灯彩。它以浓厚的乡土气息,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而著称。观巢推车灯通常在春节期间进行表演活动,每年旧历正月初二、初四在本村表演,谓之“拜年”;“八朝”(旧历正月初八)过后,开始走村串户,最初只攀同族,后因群众爱慕,慢慢打破常规,邻近村庄也连年走访,成为促进友谊的纽带,但灯艺只授同族,从不外传。载歌载舞是观巢推车灯的特点,男女对唱虽是喻物唱景,也有表明男女恋情之意。舞蹈始终以“茶花”为中心,组成多种生动活泼的画面;有大的转动、小的转动,也有大、小交差绕转,中间穿插比较复杂,舞蹈动作幅度尽管不大,但步法不时变化,舞姿十分优美,歌中有舞、舞中有歌,使整个舞蹈丰富多彩,且轻松活泼。  
“观巢”,是因鹳筑巢而得名。置“乡”始于清乾隆52年,因经济繁荣、人文昌盛发展成镇;因植被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而扬名。观巢镇座落于市区西北面,东北与下村镇交界,东南和城北街道办事处接壤,西北与欧里镇相连,西靠分宜县,南邻界水乡,集镇距城区仅10公里。  
十八、新余市结婚习俗  
在新余的乡下,传统婚礼依旧受到重视,他们有足够的基础和条件完成这一仪式,婚礼的细节是不是到位也被他们看做是一件“面子事”。实际上在乡村地区,繁琐的说媒、上门也很少有人家去实施,媒人这个职业日益稀少的年代,更多的是由男方长辈(叔叔或者婶婶)代为完成,但提亲的这个人一定是个成熟稳重、儿女双全的人,这样才会给对方极大的信任感。  
说媒之后,男方要携带面条、猪肉、四样点心以及红包到女方家做客,商量结婚事宜、彩礼金额以及择吉日,女方会准备丰盛的筵席招待男方亲友,在开饭之前还要燃烧鞭炮,以示欢迎。  
结婚的吉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选一个好日子让小两口到民政局登记,第二种是正式婚礼的日子。最常使用的是第二种,登记只要小两口商量好就能够去办了,由于老一辈人看中的是婚礼酒席的日子。  
在传统的习俗中,迎亲多为半夜,要趁着天黑,这被称为是“抢头婚”,寓意吉祥顺利,万事如意。但跟随时代的发展,这一习俗也逐渐发生着变化,特别是生活在城市的男女,她们更期望自我的婚礼变得从容有序,同时也为了照应上班族的需求,会将迎亲的时辰安排在中午。  
迎亲的时候,新郎也需要注意一下,女方家会有一男童抱着果盘给你吃,你一定要吃下一颗,同时给对方一个红包,在新余结婚风俗中,这是非常重要的。  
十九、新余市丧葬习俗  
1、送终: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难免一死,可对长辈的死,家人是很讲究的。高龄老人过世,讲究的是要有子女在场,看着老人死去,这就叫为老人送终。假如一位长者,因为生急病暴病而死,或者患慢性病在不知不觉中死去,其子女一个都不在场,这个长者死去,人家就要议论,一是称此长者无福气,连送终的人也没有一个;二是要议论他的子女不孝,老人死去都不晓得。人们俗称的寿终正寝就是指老人过世时有子女在场,如无子女在场则视为不吉利。在此风俗的影响下,所以通常人家在高龄老人病危期间,子女们再忙也要守在老人身边,直到老人过世,子女们才放心。凡遇到这些子女,人家就会议论说他们是孝子孝孙,当然,若遇到那些患慢性病的老人蓦地病故,即使子女不在场,人家也会谅解,人们俗称的长病无孝子,但对送终的风俗至今未变。  
2、哭丧:高龄老人或长辈过世,女人子女在场一见老人断气就要放声大哭。这种哭由老人的女儿哭,儿媳妇哭,如亡者是男人,还有其妻哭,这时的哭叫“哭丧”,这种哭丧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哀悼和悲痛;二是以哭声惊动左邻右舍,表明其家死了人,人家就会闻声而至,表明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安慰。旧时风俗中的哭丧有三种,一是在死者刚刚断气时的哭,二是在死者入殓时的哭,三是在亲朋好友来吊唁时的哭,非常是吊唁者来吊唁时家人的哭丧,迷信风俗中有“破法”之意,假如吊唁者来吊唁时没有家人哭丧,吊唁者就认为是晦气,所以,在死者的灵堂里,始终不可以缺人,有的人家在灵堂里总要安排一个帮忙人,只要看到有人来凭吊死者,他就会高声地叫一声“哭两声”,这时死者家属听到叫声,即将就要哭嚎几声,这种哭嚎声,有的地方叫“嚎丧”,嚎丧通常都不是出于内心,而是出于礼节,但不管是哭还是嚎则都叫“哭丧”。旧时的哭丧和现时不尽相同,旧时的哭丧大多数发自内心,由于旧时的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一身中既受尽了生活苦难折磨,同时又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折磨,她们深受种种磨难和苦楚,一旦遇到父母或丈夫的过世,她们的哭丧就会联系自我的悲惨遭遇,趁机悲哭一番,以发泄胸中的苦楚,她们的哭通常都是如诉如泣,悲悲切切,涕泪具下,即使是对凭吊者来时的哭,也是十分悲伤的。现代人哭丧就不同了,非常是一些年轻妇女她们对生活苦楚毫无感受,即使亲人过世,通常只能干嚎几声,甚至干嚎都不会,她们既不会哭,又不会嚎,更不要说诉,有的只会啜泣,或叫泣不成声。现代人不会哭丧,但也想出了办法,他们在灵堂里播放哀乐以代替哭丧。也有的化钱请特意的哭丧婆代哭。  
3、到头更饭与行粮瓶:更饭是鬼饭的俗称,烧到头更饭和作香更饭这种民族传统风俗,是对死者和长辈死者表明孝敬。凡是逢年过节,或四时八节祭奠亡灵,俗称祭祖作香,认为子孙在祭祖作香时,祖宗的亡灵都要回来吃饭,这种祭祖作香饭俗称更饭。到头更饭的说法不同于通常人们所说的更饭,所谓到头更饭是指某人过世,家人要为死者烧最终一顿上冥间时吃的鬼饭,这种饭就叫到头更饭。烧到头更饭,民间传统风俗都很讲究:要求死者的长子即称孝子,头戴孝帽(白帽),身穿孝衣,手拿盆或碗到不同姓氏的七家人家去讨“七姓米”回来烧到头更饭。烧到头更饭时,把讨来的七姓米放入锅中加少量的水,然后只拗一个大草把,由孝子跪在灶门口点火烧饭,边烧边喊“××亲人,儿子为你烧更饭拉”,等到一个大草把烧完即成。还有再煮一个鸡蛋,把更饭和鸡蛋共同盛到一个碗里,然后,在死者入殓后放在死者棺材底下,待死者出殡前将此到头更饭倒入“行粮瓶”中,和死者的棺材或骨灰盒共同埋入土中,表明死者在阴间有饭吃。烧到头更饭此风俗至今未变,这也许是民间传统中人们表明对死者的一种恭敬和安慰吧。“行粮瓶”,旧时把它称作是死者的“粮仓”,旧时用一个小陶罐来做行粮瓶,当死者发丧出殡前,由风水先生将死者的到头更饭放进陶罐,另加上米、麦、红豆、绿豆、黄豆、芝麻、栗七种粮食,然后用红纸青线封口,在死者出殡时共同埋入土中,行粮瓶都埋在死者的棺材头坑前的小孔中,现时则埋在骨灰盒正面的小孔中。  
4、种火:种火是丧事风俗中带有迷信色彩的传统风俗。旧时,凡死者入土、新坟墓堆好后,死者的亲儿子们需要在当天晚上,带着纸钱和稻草到上去烧化,这就叫种火。种火有两层意思,一是为死者暖身,二是为死者烧饭。这样的种火要经过三天,并且第二天要比第一天晚,第三天要比第二天晚,在第三天种火,烧过纸钱和稻草后要放一包火柴,并对着死者的坟祷告:“××亲人,从今以后就不再来为你烧饭了,以后你就自我烧了吃吧。”到此,为死者的种火仪式就算结束,此风俗纯属迷信,但因前人留下的风俗,至今依然。现在,各地建了安息堂,此风从此绝迹。  
5、送饭:为死者送饭的风俗纯属封建迷信。此风俗在旧时比较流行。何谓送饭?按封建迷信的说法,人的死是到其阳寿终止那天,阴间阎王命鬼使“判官”在其生死簿上将其名字用红笔勾掉,然后判官再命鬼使牛头马面、捕快到阳间将其魂魄拘到阴间受审,在受审前七天之内(民间俗种头七),其魂魄并不直接带往阴间,而是押在旧时的家庙,又称本庙里,好比是阴间的看守所,在这七天之内,死者亡魂将在家庙里受到家庙鬼使的种种鞭苔,为减轻死者的罪行,死者家属需要要在死者亡故的当天或第二天到家庙去送饭。送饭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多烧纸钱,在焚烧时要向家庙鬼使通禅:什么“请差人马快对××亲人吊低点,打轻点,我们给你作揖,我们给你送钱”之类的话,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就是给冥使行贿,以便使死者减轻罪行;二是给死者送上路饭,预防死者在路上受饿。为死者送饭风俗,在1952年大破封建迷信,大拆庙宇后,曾有一度收敛,由于当时的全部小庵小庙的菩萨都被打掉,人们想为死者送鬼饭也没有地方。然而人们的封建迷信一时不可以根除,没有了菩萨,人们就把饭送到原来的小庵小庙的门口以了心念。文革后,这种送鬼饭风俗就绝迹了。到了七十年代末,各地又掀起了一股建庙风,送鬼饭之风死灰复燃,一些神汉、巫婆、佛头趁机大肆活动,他们(她们)把过去早已打倒的封建神权在暗中宣扬,各自在划定的迷信势力范围内,从中组织迷信者到处做佛事赚钱,并宣扬神权。按旧时神权的体制,各自划定管辖范围的所谓家庙。所以,都又恢复了送鬼饭的旧风俗。为死人送鬼饭其实是旧时神权统治的死灰复燃。旧社会,中国人民深受“四权”的压迫,这四权就是:政权、属权、夫权、神权。现时,神权在各地死灰复燃,一方面是一些人打着宗教信仰的幌子,大搞各种迷信活动,从中赚取昧心钱。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干部、共产党员他们遗忘了自我的信仰、信念和宗旨,他们也热衷于迷信,他们把自我的成长,把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把自我发财致富都归功于神,归功于菩萨保佑。所以现在他们对迷信旧风俗的神权统治都信以为真,这也是一种信仰危机。从当前的送鬼饭风俗中,非常是一些领导干部都值得好好地反思。  
6、告状(发耗):这里的告状,不是诉讼告状,而是民间丧事风俗中死者的女儿、儿媳妇在自我的亲人死后回娘家或回婆家向家人告知公婆或丈夫亡故的消息,民间称告状,好比为死者发讣告。目的是让家人晓得,某人已经死去,那么被告知者就需要在当天赶到死者家为死者凭吊,假如女儿、儿媳妇不回家告状,亲家是不可以上门吊唁的,非但亲家不可以上门,人们还会说她们忤逆不孝。事至当今,告状之风在乡村仍然盛行,并且也很讲究,告状者需要身穿重孝,回家告状时需要跪着向父母告知,这就是民间的丧事告状。  
7、吃卷床夜饭:“吃卷床夜饭”是在民间丧事风俗中,在死者死的当天晚上入殓前请村上人吃的一顿晚饭,民间俗称卷床饭,有的地方不吃卷床饭而吃卷床面。何为卷床饭?民俗中,在死者入殓后,死者生前睡过的床上用品都要席卷出门,放到离村不远的三叉路口烧掉,这俗称卷床。卷床在旧时的含义是让死者把生前的东西共同带上阴间路,以便让死者在阴间继续使用。实际上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实际上卷床的真正含义还是出于卫生,大凡死者通常都生有疾病,有的甚至是传染病,死者去世后在他的遗物上很可能沾染着病菌和污秽之物,为防传染,入殓后将死者床上的东西席卷出门付之一炬,这样到是很卫生的。在卷床当天,死者家属需要请人帮忙入殓,那就得准备卷床夜饭供人家吃。旧时的卷床夜饭比较简单,通常连家属亲戚在内也不过二、三桌。但现时却大不相同,由于死者家属为死者办丧事仪式的全过程都要在这天晚上议定,所请的帮忙人也需要到场,加上当今的村上人多,一顿卷床夜饭,小的村起码要八、九桌,大的村加上当晚来吊唁的亲戚,通常都要十六、七桌才够。再说卷床夜饭的规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时的卷床夜菜通常都是两荤两素加一个豆腐,现时丧事人家的卷床夜菜,用起了冷盆热炒,规格稍微低于丧事正日的酒菜,并且丧事的铺张浪费程度也越来越大,吃卷床夜饭的风俗无形中加重了死者家属的经济负担,但因旧风俗的影响,人们也只能不得已而为之。  
8、入殓:入殓风俗无论在旧时还是当今,其手续之烦琐是相当多的,真是五花八门,现时不仅未变,并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入殓程序有移尸、卷床、布置灵堂、放千张眼、点更饭长命灯、秤衣、穿衣、放置垫背钱、买水、洗脸、梳头、入殓、与遗体告别、盖棺、守灵等等。全部这些仪式都由村中茁壮老人并懂得入殓者负责操办。移尸:就是移入灵堂。在死者的遗体移动前,主持人需要口含烧酒向死者周围喷洒,用现时的话来说就是具有消毒的效果,可在旧时的含义是驱鬼镇邪。酒喷过后,开始移尸,如死者有多个儿子,则需要长子抱头,末子抱脚,次子抱腰。主持人用一根白布带系在死者的腰里,然后大喊一声“起”,并同时把一片瓦用力在死者床上碰碎,跟随“起”“碰”之声发出,大家齐心协力把死者从床上抬起并移到灵堂,放在棺材盖上等待下一步的仪式进行。在这一步,乡村风俗中讲究儿子们的“抱头抱脚”,一是表明儿子们的孝顺,二是表明死者有福气,如没有儿子,抱头抱脚则由女婿或侄子、外甥们来担任。设灵堂:旧时富户人家设置的灵堂庄严肃穆。首先是将棺材放在灵堂正中偏右,在棺材前设灵台,灵台上放着死者的遗像,灵台与孝堂之间用白布帐曼隔开,帐曼上有亲属送的挽联,旧时灵前不放花圈,花圈到60年代才有,灵堂里还准备着千张眼即竹筛子,筛子里放着剪刀、尺、秤和死者的寿衣。入殓时,全部家属和亲朋好友都要拿着三支清香,表明为死者上路送行。穿衣:旧时为死者穿衣也有许多陈规陋习。如孝子头顶筛子跪地默哀,为死者穿衣者从筛子中取出秤,再把死者的衣着用白布带系好,挂在没有秤砣的秤钩上,这时孝子问“衣有多重?”?秤衣者高呼“一秤到稍”!表明死者的寿衣重量足够到阴间享用。秤衣完毕,接下来是为死者穿衣。但因死者身体已经僵硬,如一件一件地为死者穿那是十分费事的。旧时是将死者的寿衣先由长子把它一件一件地套起来,然后由孝子抱头抱脚,并喊一声“起”,趁尸体略微抬起时,由穿衣者把衣着塞到死者的身底下,然后把死者的手放进衣袖管,衣着向上提到位。上衣穿好,裤子比较好穿,只要从下往上地套上去就行。为死者穿的衣着一是要逢单数,如五件、七件或九件,二是不可以有纽扣,迷信说法有了纽扣就表明在世时与人结下的仇恨来到世也不可以化解掉,所以死者衣着的全部纽扣在穿衣着时都要剪掉,即使贴身衣着的纽扣也要剪掉,此风俗至今未变。死者所穿的衣着都没有纽扣,上衣贴身也是靠一根用七根蓝线拧成一股系在死者身上,这股蓝线系在死者身上也不可以打结的。  
9、洗脸、梳头:旧风俗为死者洗脸得由孝子先为死者买水,他们要带了重孝到河边去向所谓的河神买水,买水时要向河神祈祷,并还要付钱,旧时付钱都是向河里掷几枚铜板,现时买水都要向河里掷几个硬币。当洗脸水买回来后,孝子用块白布,一只木梳,跪在死者的头边,先为死者洗脸,洗脸时要喊“××亲人,儿子为你洗脸”,洗脸讲究按顺时针方向擦三转,然后再为死者梳头,同时也要喊“××亲人,儿子为你梳头拉”,梳头讲究梳三下,梳完用力把木梳在棺材盖上敲断后扔掉。入殓:旧时入殓死者都用棺材,那事先要做好多种准备,如:用黄纸钱包石灰包,用黄纸钱包草木灰包,准备好垫背铜钱七枚。旧时用的铜钱通常挑选康熙通宝、顺治通宝,或者更古老的钱币,总之越古越好。这些垫背钱表明死者到了阴间有钱用。入殓开始,旧时先在棺材底部铺一层石灰包,一层灰包,然后放上一层纸钱,再把死者的垫被铺上,并在垫被上按前四后三的北斗七星图案垫上七枚垫背铜钱。接下来,主持人用一片瓦在棺材盖上用力敲破,高呼一声“起”,孝子抱头抱脚,主持人手提白布带提腰共同将死者尸体抬入棺中安放好,再盖上死者的盖被,同时帮忙人将部分死者的陪葬品放在死者身边,周围再放入石灰包,草木灰包,将死者拥紧即算完成。现时因推行火葬,死者身边不再放置随葬品和石灰包,草木灰包。但近几年来,一些从事销售丧事物品的人,又推出了纸塑简易棺材,从前的那一套。石灰、草木灰包不见了,但在死者周围却用大量的纸钱来拥紧死者。入殓结束,棺材才可以得正(即放置中堂正中),这时,主持人招呼死者家属绕棺材转三圈,以示向死者告别,然后再把棺材盖上,此谓盖棺定论。旧时盖上棺盖后用三支爬头钉和一支子孙钉将棺盖钉牢,现时纸塑棺材盖棺后用封箱胶纸封合。整个入殓仪式才所有结束。入殓结束后,还要在棺材底下点上放有到头更饭和油盏的长命灯,在棺材盖上放上千张眼,据迷信风俗传说,这些东西都是为驱邪神来犯,当然这都是封建迷信的旧风俗,但人们还是照样的继承下来,这叫“上代传下世”,照办吗,看来要想改变这类旧风俗是相当不容易的。  
10、看风水、戴孝帽、搁三朝:在民间,有请风水先生看风水的旧习俗,这是指丧事人家的看风水。此风俗从旧时盛行到60年代末,文革期间基本绝迹,到70年代末,看风水旧习俗又开始抬头,现在可说进入了盛期。凡是谁家死了人,总要请风水来看坟穴,尽管现在推行火化,但死者的骨灰盒还是要埋入土中,所以人们还是要请风水看坟穴。这些从事风水职业的人,一到主家首先摆出一付风水先生的架子。为死者择坟穴时,祖传也有很多名堂。大凡风水穴,都是按风向水向挑选,他讲究的是风有来路(七十二路),水有去向(三十六向),风一直路,水路去向都有一套讲究,关乎家人今后的平安、发达或衰败。最好的是前有出路,后有靠山,按此大前提挑选是风水是第一关。接下来是定向,所谓“此穴”对主家来说是不是经受得了,也就是说,你主家是不是有这个福气,这就要定向。这一关就需要按死者的生辰年庚和其长子的年庚进行推算,再得出死者葬的方向,如:子午向,乙丑向,丁卯向等等,这些向都是用夹盘上的指南针来确定。当风水择准了向,就在这个穴位的两头钉上向桩,坟穴就按此向桩为死者开坟穴即开坑。到此风水先生择坟地才算完成。现在各地安息堂建成后,看风水就按骨灰盒正中线来定向,至于选项坟穴也只能取消。但日前较富人家又热衷到公墓去买坟穴,这时,他们又开始请风水选项坟穴和定向了。戴孝帽和戴孝的风俗,也是从古到今的一个民族传统。某家死了人,为表明哀悼,家属、至亲都需要戴孝和戴孝帽,孝帽分辈份,子戴白帽,孙戴红帽,重孙戴蓝帽,重重孙带灰帽(人们常说的灰灰孙就是这个意思),此习俗传到文革就绝迹,以后丧事中推行了戴黑纱,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开始了穿白衣,戴白帽,一切都恢复了老的风俗传统。搁三朝:在乡村,人死后都有搁三朝的习俗。所谓搁三朝,就是死者从断气时算起,要在家里搁置三天才可以出殡入土,现时叫火化。有的人家为等远亲归来,也有搁五朝的,还有一些迷信人家,要请风水先生或算命瞎子排定搁置的日期,这就出现了搁七朝的。凡搁三朝也好五朝也好,这都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非常是长辈,死后千万不可以马虎,人们认为,不搁三朝就是对死者的不孝。旧时有早死夜拖的说法,即白天死,晚上就拖出去埋了。那通常都是指那些无儿无女的人死后才早死夜拖。  
11、五谷仓、掮幡竹、开坑:在民间丧事风俗中,传统的程序多得五花八门,死者入殓后,当中做“五谷仓”也是一件很要紧的事,五谷仓:是放在灵台上的一件祭品。这五谷仓是用砻糠做的,它表明是死者的谷仓,其做法也很讲究,通常乡村中的老年妇女都会做。它是用四层方块白布和一块尖角白布拼做成的,四块白布大小不一,底层一块约九寸,再是七寸,五寸,三寸,制作时将每块白布的四角缝合构成尖角,中空填满砻糠,一块小角布也缝成尖角,这填砻糠得由死者的女儿或儿媳妇填,如无女儿或儿媳妇,则由至亲中的女人来填,填时要边哭边填,并哭喊着“××亲人,我为你做五谷仓拉”,哭一声填一把砻糠,直到把四块布和一块尖角所有填满,然后把它们一层一层垒起来成一座宝塔形,尖角放在最上面,这就成了五谷仓。五谷仓放在死者灵台的右上角,待死者出殡时,由一人托着,当出殡主持人敲碎瓦片时,就有人来抢五谷仓,当中的一只尖角由托者拿着放在死者牌位的子孙钉上,其余各层由人抢走。旧时人们有抢了五谷仓的白布带回家给小孩做填底布,说是能驱邪,现时人们抢了都是丢掉,此风俗纯属迷信。丧事人家用的掮幡竹:原出于古代的招魂幡。死者在出殡前,人们都要为死者准备两根带叶的青竹子,青竹子取回后由风水在掮幡竹上进行一番布置。风水将两张三寸见方的红纸折成三角形,然后在三角形的底边上粘上一张飘带,飘带上各写着丁财两旺、吉祥如意,制作好的飘带区别用线系在两根竹子上,这就做成了掮幡竹。在死者出殡前由两名青少年掮着走在前引路,直奔埋死者的坟坑。当死者埋好后,帮忙人为死者堆好新,然后将掮幡竹插在坟墓的两头。不过,这时的掮幡竹上已经挂了相当多抛坟用的东西,旧时上面挂小团子,俗称抛坟团,现时通常不必小团子,而是改用枣子代替,等到新坟做好,就开始抛坟。抛坟就是将带来的糯米小团子或枣子撒向新坟,表明给死者享受。但乡村风俗中有抢抛坟团的习俗。旧时有种说法,吃了抛坟团能辟邪驱鬼神。现时已不同了,等到抛坟时,即使带了相当多枣子去抛坟,可一个小儿童也不会去抢,由于当今的儿童对枣子根本不感兴趣。开坑:就是为死者埋葬棺材或骨灰盒的墓穴,这就是土葬风俗带来的结果。开坑的传统习俗上也很讲究,旧时开坟穴,通常派五人,现时派三人,开穴人数为单数,迷信习俗逢单不逢双。开穴者带一壶黄酒,一个冷盘菜,三个爆竹,开穴按风水事先看定的地穴,在向桩范围内开坑,开第一块土前先放爆竹,然后,将第一块土放在另一处,以便孝子上坟时带回家。坑开好后,开坑者将带去的酒菜吃光,同时将坑底留下的脚印用钉耙铲掉,迷信的说法不可以将生者的脚印留在坑底,否则对生者不利。俗语所说的:落魂收脚迹。就是指这个意思。  
12、吹鼓手与乐苏班:旧时丧事风俗中都有请吹鼓手和乐苏班的习俗,以增加丧事的气氛,吹鼓手民间俗称吹打,乐苏班又称江南丝竹,这两个班子其实是民间的祭祀队伍。吹打由三至五人组成,他们使用的是唢呐和四件打击乐器,他们到丧事人家后专司吹吹打打,增加丧事的热闹气氛,同时也吹奏一些哀乐,如哭七七,丧事祭拜曲子。旧时穷人家也有少数人家请吹打,大户人家更不必说。请乐苏班的丧事人家就比少的,由于乐苏班组成人员起码有七人,多到十三人组成,他们使用的乐器除打击乐器外,主要是有江南丝竹的多种弦乐器,如二胡、三弦、琵琶、月琴、京胡等,乐苏班的人员需要精于演奏江南丝竹的多种乐器和地方曲牌,并且能唱各种戏曲,他们不但能奏能唱,并且精于自拉自唱,所以,他是属于高雅的民间文艺。乐苏班不但为丧事人家演奏,并且还能为氏族祭祀、庙会吹拉弹唱,这种人员实属民间艺人。旧时能请乐苏班的人家通常都是大户人家。吹打和乐苏班在解放初期还有,到六十年代末就没有了,七十年代初期,丧事人家的祭祀由军乐队来代替,所谓军乐队的称呼其实是错误的,军乐队是指军队的仪仗队,民间的所谓军乐队,其实是一支哀乐队。民间的这支哀乐队,起初仅仅有五人组成,他用一支圆号、大号、大鼓和唢呐四件西洋乐器加一件民乐器吹奏,刚开始请的人家还比少的,到八十年代,只要哪家有丧事,这哀乐队是必请的。八十年代末,这些哀乐队又有了发展,他们的人员增加了,在他们的队伍中出现了弹唱人员,弹唱的内容通常都是地方戏曲,其实这种哀乐队兼有旧时的吹打和乐苏班的双重效果,所以现时请哀乐队的费用比以前翻了几翻,高的通常需要几千元,当然这笔钱通常都由死者的女儿们买单。现在甚至还发展到用礼炮车。  
二十、新余市饮食习俗  
1、仙湖米粉鱼  
仙湖米粉鱼是江西新余特色美吃了一。以草鱼为主料,配上自制米粉,以、葱、姜、鸡精、胡椒粉、料酒调味后,用水煮过的荷叶包好,蒸制而成,荷香鱼嫩、造型美观。  
2、新余炒粉  
炒粉在新余,吃货中的最爱,城南城北的大街小巷遍地开花,许多人早餐的首选就是炒粉。  
3、电厂螺丝  
说到新余的美食,想到的第一个就是它。名气和美誉度并存,来了都不会失望,一份螺丝必不可少。螺丝本无大味,除了吃螺肉的紧致口感更,吃的是螺壳里带的汤汤水水。电厂螺丝的滋味,鲜香味十足,辣味十足唇齿之间,轻轻一嘬,螺肉应声入口汁香四溢,到了新余不来一份绝对惋惜。  
4、麻辣鸭三件  
麻辣鸭三件就是鸭头、鸭翅和鸭掌,当地人也爱好称之为新余夜宵三件宝。将鸭头、鸭翅和鸭掌下水汆后,加入秘制卤水小火卤制一遍,上桌前还需在辣锅里滚个十来分钟,口味集香、辣、麻、咸、酥于一体,尽管很辣,但常常让人停不下筷子,吃了还想吃。  
5、清蒸翘嘴鱼  
清蒸翘嘴鱼是是一款菜品,是以翘嘴鱼等作为主要原料,通过清蒸的方法制作而成的特色美食,它的脂肪含量低,肉质细嫩,起到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是对人体有益的一种美食,吃多也不会发胖。  
6、新余蜜桔  
新余蜜桔起到果形端庄整齐,色泽靓丽,果皮极薄,肉质细嫩化渣,汁多、少核,含糖量高,酸甜可口,风味浓郁等独特品质。  
二十一、名人  
卢肇:字子发,袁州(今江西新余)人。在唐武宗李炎会昌三年(843年)状元及第,且是江西第一个状元,咸通歙州刺史。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北宋时期江南第一个宰相。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成珪结交,时人谓之“五鬼”。  
刘敞: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临江新喻(原江西新余市,今樟树市黄土岗镇)人。  
黄子澄:向明惠帝(建文帝)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伴读东宫,课教太孙,累得提高,直至任太常寺卿。  
严嵩:明朝权臣,字惟中,号介溪,新余分宜人,专国政达20年之久。  
宋应星:中国第一部科技巨著《天工开物》的作者。  
晏斯盛:字虞际,号一斋,江西新余人,清朝官吏。  
张春发:字兰陔,江西新余市人(渝水区罗坊镇堆上张家村),晚清著名将领,历任广东陆路提督、湖北提督、云南提督等职。抵御外来侵略、抗击俄法侵略者,受册封建威将军、荣禄大夫,赏袭云骑尉世职。  
傅亚夫:江西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人,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陆军大学11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师长,台湾“总统府”第二局中将局长等职。  
傅抱石:著名国画大师,“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  
何大一:著名医学教授(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发明人),美籍华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二十二、新余市著名景点  
(一)花园山庄  
花园山庄座落于新余市仙女湖若虹群岛东面的半岛,背山面水,坐东朝西。因为它在花园林场之内,又是专供度假休闲的佳所,自然免不了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所以得名为花园山庄。  
江西新余市  
(二)新余抱石公园  
为纪念新余籍国画大师傅抱石所建的抱石公园,座落于江西省新余建设路西端的龙虎山,距仙女湖18公里,占地面积29.13公顷。这是中国首座以美术家名字命名的公园。是江西省重点文化设施之一。公园的设计与布局,力求体现傅抱石先生“阳春白雪”类的艺术风格,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以“雅”置景。现已建成傅抱石展览馆、东大门、南大门、钦风楼、醉笔楼、抱石湖、双亭出水、水榭思石、曲廊夕照、坚石关、三笑桥、红雨桥、青少年乐园、邀月亭、留芳亭、高风亭、观鱼池、花圃房、仰德亭、听涛亭、对奕亭、碧海松涛、艺峰塔等景点和五千米游步道。东大门牌楼通高13.5米,面阔30米,是一座三间四柱七楼的门楼式牌楼。正背两面楼匾都是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中国政协副主度赵朴初居士题写的“抱石公园”四个金色大字。左次间与右次间的正、背楼匾区别镶嵌的四幅瓷板画,仿自抱石先生的力作《春》、《夏》、《秋》、《冬》。公园南大门牌楼所书“抱石公园”园名出自中国美术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吴作人先生的手迹。从东大门西进,拾级而上,便有一个小出丘,其上建有园中位置最高的楼阁──钦风楼。它是一座四重檐歇山式仿古建筑,其风格全部仿自虎瞰山上的魁星阁。因其高耸入云,故此景为“高阁凌霄”。它的一楼开有二个券杉雨所书“钦风”二字楼匾,两旁竖嵌“远仁怀德,景贤钦风”这副新余市最短的楹联。出钦风楼沿西北下坡,再向西缓坡上行十步许,道路北侧有一座重檐四方亭──二湘亭。这是根据抱石先生《二湘》画意设计的。亭旁塑造有舜妻──湘君娥皇、湘夫人女英的圆雕像。二湘亭立于莲池之中,以曲板小桥接岸,其匾额为中国版画协会幅主席赖少其先生所书。其楹联则为“袅袅湘莲尧日映,飘飘吴带舜妃来。”因为亭畔莲荷在阳光下芬芳馥郁,故景为“湘莲映日。”与二湘亭隔道相望的,便是园林建筑小品──桐荫消夏。所谓桐荫消夏,顾名思义,是一处暑夏纳凉的佳所。它以铁管、铁棂条做成仿竹篱笆,漆上绿色;内设花圃及二层方池;池中架石为山;最里层则筑有“桐荫消夏”钢筋水泥仿竹园林建筑,平面呈丁字形,中国科技协会教授沈左尧先生书有楹联:“酮荫消夏凤凰集,松阁论诗麒麟游。”由“桐荫消夏”北下,可入青少年乐园。园中游娱设施丰富多彩,有猴馆、秋千、骑马、溜溜板、翘翘板、秋千船、猴拉车、碰碰车、摇摆机、哈哈镜、电动马车、欢乐海洋、空中游戏机,等等  
景点位置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建设路西端龙虎山  
(三)罗坊会议纪念馆  
罗坊会议纪念馆座落于江西省新余市东20公里的罗坊镇袁河之滨,北临清萍公路、浙赣铁路,交通极为便利。该馆始建于1973年,1976年国庆节开馆,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是一组颇具民族风格的以四合院为主体的建筑群。馆内辟有园圃、池塘、花木葱萃,妙姝亭立(指塑像);四隅、廊沿则瘦竹挺秀、盆景争奇。无论何人,无论何处,俯瞰该馆,皆为掩映在桔林环抱中的清香世界──一处令人肃然起敬的革命圣地!该馆下辖陈家闹罗坊会议旧址、院前村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彭家洲兴国调查会旧址......等八处革命纪念地。馆中分设六间展厅,第一至第四厅罗坊会议陈列,第五、第六厅为新余地方革命史陈列。另外,还有影视厅、图书资料室、电话间、迎接招待室、会议厅。全馆版面展线长180米,面积800平方米,运用文献、照片、油画、国画、水彩画、雕塑、屏风、灯箱、幻灯、图表、复制品、珍贵文物、电视录相等各种艺术形式,讲解自动化,并配以“声、光、电”等现代化表现手法,重点推荐了毛泽东、-、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930年十月在罗坊的伟大革命实践以及新余地方几十年的革命斗争史。其陈列形式新颖慷慨,整体性、组合性兼而有之,色调既活泼明快又美满统一,又不失几分庄严肃穆,使人有亲临其境的感受。1930年十月二十五日,为了决定红军的行动方向,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毛泽东在新喻县罗坊陈家闹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议,史称罗坊会议。罗坊会议纪念馆是一个专题性的党史纪念馆,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又是新余市的一个小巧玲珑的观光胜地!开馆十八年来,迎接招待了来自四海八方的无数参观者,有白发苍苍的老红军、老干部、更有天真未泯的少年青少年。另外,该馆还以它的清幽和圣洁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高人韵士、诗翁画客!相当多书法名家,如林散之、武中奇、沈左尧......等纷纷为该馆挥毫题词,留下墨宝!新余市政府和全体新余人民更是视该馆为新余市的光荣和骄傲!每当节假日,观众云集,沐浴先烈光辉,缅怀先烈的业绩,感悟“社会主义好”的微言大义!决心将革命精神世世代代弘扬光大!  
景点位置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  
(四)新余孔庙  
孔庙,东吻魁星阁,南拥袁河之水,座落于新余市二中校园内。唐大历间(766-779年),知县杜臻创建,有大成殿五间,中虚八楹。此后屡有兴废,为崇学尊孔,宋至清共十九次维修,李大有、谢谔、章颖等十二人先后有记。孔庙包括棂星门、状元桥、泮池、大成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廨舍、明伦堂等建筑,环以宫墙。基信体建筑大成殿,前置牌匾,中揭“大成殿”三字,殿中楣高悬康熙至同治七帝御书的“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圣集大成”、“圣协时中”、“德齐帱载”、“圣神天纵”七匾。宫墙两门,分挂“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二匾。清末以来,孔庙日趋朽败,1982年文物普查时,除大成殿、大成门及两庑残存外,附属建筑及文物毁灭殆尽!为使孔庙免于泯灭,1987年四月,开始维修孔庙。修复后的孔庙通面阔21.5米,通进深60.25米,通高14.6米,其主体建筑大成殿面积约500平方米。整个孔庙的建筑风格保持了清代孔庙建筑的特征。  
(五)孔目江湿地公园  
孔目江湿地公园是江西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座落于新余市仰天岗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563.9公顷。依托新余的妈妈江———孔目江,有河滩湿地8000余亩,水田湿地3000~4000余亩,这是一个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其间水网密集,多种动植物资源丰富。以优越的湿地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爱护为前提,以改造为重点,崇尚天人合一的道家宗旨,以湿地风光和田园风光为特色,通过发展水景观光、休闲娱乐、湿地游憩等旅游项目,把公园建设成一处既美化城市又净化水源的城郊生态型湿地公园,成为新余的“绿色之肾”。  
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湿地景观丰富,是由河流、湖泊、库塘、泉眼和水田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堪称中国南方乡村湿地组合的代表和乡村湿地文化的典型。  
孔目江湿地公园将通过有效而且科学的措施爱护其湿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湿地对水源地的爱护功效,优化新余生态环境,为城市市民提供非常好的饮用水和休闲旅游地方。日前,公园已建成4000亩人工湿地景观,并向公众开放。  
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爱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面积、爱护水质最直接且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前,全国获批的国家湿地公园有18处。江西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和建设湿地公园潜力巨大。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对丰富江西湿地爱护治理利用形式、树立示范起到重要意义。  
(六)邓家老屋  
这座古宅名叫邓家老屋,又名邓家围屋,原名立三堂,其历史能够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当时有个叫邓勋的商人,随父辈从广东嘉应州(现为梅州),迁于分宜白田村,并在袁河两岸做油买卖发家致富,尔后定居于尚睦村,在此建起了这幢客家风格的老屋,始建于乾隆中期,经过十六年至嘉庆十年(1805年)方建成竣工。老屋占地约十五六亩,四周以砖墙环绕,据说有99间房,从外面看,很像一个环形防御堡垒,现在住了约1百多人,都是一个家族。  
清朝古民居观家大屋座落于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是起到200多年曆史的清朝古建筑群,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雄伟的规模、保存完整的艺术雕刻品,显示了较高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是一幢起到地域性的大型古民居。整个建筑结构呈典型的广东客家土楼风格,与当地传统风格建筑完美地融合。交通:分宜-湖泽公交车美食.购物.住宿  
可在当地吃农家饭,镇上有旅馆,有土特产卖。  
(七)新余崇庆寺  
自古以来,江西新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它既有着比建县更长的佛教传播史,又产生了悠久的佛教文化传统。跟随佛法东渐,佛教在赤县神州遍地开花,新余地区也沐浴在法雨兰香之中,以致高僧大德、法门龙象相继而起,名山古寺、宝刹禅林凌云烁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当中最著名的便是饱经沧桑的千年古刹——崇庆寺。  
崇庆寺原座落于新余县城西门外百步许(即今新钢总厂苗圃内)。隋朝大业(611年),邑人唐兴舍宅为寺,名唐兴寺。宋开宝(968-976年)间改为安和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赐“崇庆寺”额。因近龙泉,故称龙泉山。元代中后期,崇庆寺进行了维修。诗人傅若金在他的两首纪游诗中,盛赞新修的崇庆寺“绀柱明蛛网,青莲映玉台”、“半岭晨飞锡,诸天昼夜花”的庄严妙景。元末壬辰年(1352年)寺庙毁于战乱。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前天王殿、大雄殿、后毗卢阁、花雨台、左右钟鼓楼。东接兰堂书社,西枕木鱼山冈,最为一邑之胜。邑人刘松有联句咏曰:“龙泉寺古山连郭,花雨堂虚月到钟。”  
(八)大岗山瀑布  
大岗山必武功山支脉,由宜春逶逦而来,地势而西向东倾斜。江西大岗山林业科学试验局(机关设分宜县城),是中国南方亚热带林业科研实验中心,也是中国以中间实验为主的林业综合性科研实验基地。现全民职工一千多人。其经营方针是:以林业科研为主,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走林、工、商相结合的道路,逐一开展林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运销一体化的综合经营。通过基地的科学实验,为中国南方林区大幅度提高以杉、松、毛竹、油茶为主的用材林、经济林的生长量、产油量,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建议林业资源合理经营的科学体系,为增进中国南主林业发展作出示范。实验局的林业实验基地都在大岗山(在分宜界水山塘下,还设有面积三千多亩的“树木园”,引种培植亚热带优良树种,为发展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是实验局重点科研基地),分年珠、长埠、上村、江下、山下五个实验林场,山林面积十三万五千多亩。它西邻宜春,南接安福,东连分宜的松山、大岗山,北濒江口水库,成一个蛾眉月形。  
年珠实验林场山林面积一万六千多亩。大岗山的主峰即二峰(所以称二仰峰者,强能是它毗邻宜春洪江乡的仰山,其峰高一千三百多米,因它比仰山低些,故称二仰),海拔一千0九二一点八米,就在这里。观音岩就在这峰东向的山腰,海拔七百多米。观音岩至二仰峰之间,有一片一千二百多亩的天然森林,珍禽异兽逡巡出没其间,那就是实验局的自然爱护区。交通:分宜-大岗山公交车小贴士:最佳出游时间在五月左右。景点距大岗山公交车终点有很长一段路程,需另租车上山。美食.购物.住宿  
能够在老表家吃家常饭,有腊肉,土鸡,老冬酒...有山货,土特产卖。  
(九)百丈峰  
百丈峰座落于渝水区东南部,海拔424米,相对高度300余米,主山脉为东西走向,南与峡江县、新干县交界,东、西、北三面均与本区南安乡相连,距新余市城区45公里。境内为森林小气候,年均天气温度16.8oC—18oC之间,年降雨量1573.6毫米左右,夏季凉快。百丈峰林场应“百丈峰”而名。百丈峰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935公顷,活立木蓄积92988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0.8%,主要树种为杉木、湿地松、马尾松、樟树、毛竹等。境内森林景观奇特,人文景观多彩,有皇帝洞、三县亭、东风坛、雷庙等,及白鹭候鸟小区。百丈峰交通通讯便利。公路从城区直达,正在兴建的沪瑞高速公路由东向西从山脚旁穿行而过,为森林旅游提供了非常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百丈峰非常适合徒步爬山运动,是人们森林旅游首选之地和夏季消暑休闲之圣地。  
(十)新余昌坊度假村  
昌坊度假村座落于江西省新余市北部山区,隶属于渝水区欧里镇昌坊村,距市区16公里,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仅一山之隔,面积为4.2平方公里,景区内有山林生态,湖泊生态和半人工生态的耕地800亩,森林覆盖率80%,是纯天然氧吧。休闲旅游及果树种植已初具规模,并已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化村、国家精神文明村、江西省十大美满村庄、江西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西省精神文明村、江西省十家巾帼示范村、新余市旅游定点单位、新余新乡村建设范例奖及新余市最美的村庄等荣誉称号。她山环水绕,柳暗花明,泉水叮咚,冬暖夏凉,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昌坊度假村所在地昌坊村宛如一幅漂亮的图画,开门见山,出门即水。环村大小山头36座,竹木葱茏,杂花香草,鸟韵依依,有成片狗牯柴、金银花、板蓝根、香樟、凿树、枫树、松树等植物;也有野猪、野獐、野鹿、野兔、山雀、白鹭等野生动物。绕村泉水32处,村前锦溪水四季长流不息,既是新余市妈妈河孔目江源流,又是各种本土野生鱼生殖地。公司新开拓的蛇仙湖和聚仙湖,题解为村庄添新景。湖溪岸边,杨柳依依,稻花飘香,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整个村庄自然环境特征是“楼字连绵,一江水,四面绿”。古树、古洞、古寺、古窑、古井、古祠堂,山如黛,湖似镜,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在这里肃然朝庙,热情漂流,休闲垂钓,悠然在现代农业示范园里采摘观光;在这里游文化广场,村前街市,生态果园,水榨油坊;观手工夏布,传统戏曲;听故事传说,山歌民谣;在这里品尝农家美味,融入湖光山色,享受吃、住、玩、行、购一条龙优质服务,既开心,有浪漫。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美满,爱护好动植物生态资源,昌坊度假村协助委员会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讨论,制订了乡规民约,一市严禁村民上山砍柴,严禁村民上山狩猎;二是严禁村民下水炸鱼毒鱼,严禁村民污水排放溪水湖里。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美化环境,充分利用荒山洼地开发果林湖泊。昌坊村西头太阳山是一座秃顶露岩的荒山,为了绿化环境,投资100余万元,开垦300余亩栽蜜桔1.8万株,荒山变果园。还有,村东和村西各有一块洼地,常年积水,杂草丛生,蚊虫飞舞。2005年,公司在村委支持下,将两片洼地开挖成湖,村东的叫聚仙湖,村西的蛇仙湖,湖面共40余亩。湖岸现在是最佳垂钓地,桂花飘香,蛙鸣草地,蝶舞花丛,湖水荡漾,鱼翻波浪,已成为新余地区垂钓中心。  
昌坊度假村的前身是昌坊旅游度假村筹建指挥部,她与村委会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成立于2004年五月,村办旅游的初衷是为了充分利用本村山、水、土地和历史文化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经济,改善村民生活,爱护生态环境几年来,度假村与村民100%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66.4%的农户投资参股,股金1000余万元,按照股份制企业的运动机制和公司法,汲取一部分股民参与企业治理,制订了公司章程和各项制度,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多种职能部门,办理了村民转股的多种手续,编制了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法,这是全市第一个乡村旅游专业规划,也是新余首个AAA级旅游区,受到了上级领导和业内行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昌坊度假村成立时就提出了农业旅游开发和新乡村建设“三年成规模,五年见成效”口号。经过几年努力,共筹集资金3000余万元,农业旅游已经初具规模。为了爱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文化,聘请了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规划,制度了发展计划,保持山、水、田、路、房综合管理原则,实施“五改四通一建”工程,即该路、改水、改房、改厕、改圈,通有线电视、通信息网络、通自来水,、建景区景点。度假村以“旅游兴村”定位,保持“发展为平”的理念,把村庄当景点建设。现在,全村全部房屋“穿衣戴帽”,全部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全部空地植树种花铺草。通过几年的旅游开发建设,昌坊村已是一个远近闻名漂亮富饶的村庄,在乡村旅游还未正式开业之前,慕名来考察观光旅游休闲人员每年10万人次以上。  
昌坊度假村旅游活动项目主要有:田园景色观赏、农耕体验、垂钓漂流、采果摘菜、体验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和传统乡土文化,在住宿、餐饮、交通、游乐方面也日臻提高。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