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广饶县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9-24 15:24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广饶县地理位置概述  
广饶县,隶属山东东营市,座落于山东省中部偏北,东营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7′~118°57′、北纬36°56′~37°21′之间。行政区划代码370523。北连东营区,南靠淄博市临淄区,东与潍坊市寿光市接壤,东南与青州市相接,西面和博兴县毗邻,东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总面积1166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街道),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53个村(居)。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十一月一日零时,广饶县常住人口为521742人。广饶县,秦设县,古称乐安、千乘、琅槐,是兵圣孙武故里、吕剧发祥地和齐笔原产地,被联合国地名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  
二、广饶县名人故里  
广饶是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思想家、兵圣孙武的故里,也是汉相倪宽故里,是山东地方戏曲吕剧的发源地(牛庄镇时家村,现已划归东营区),是中国四大名笔齐笔的发源地,素有“孙子故里”、“吕剧之乡”、“齐笔发源地”之称。  
三、广饶县文物考证  
秦代实行郡县制,分山东之国凡七,泰山之北为齐郡,县境属齐郡。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广饶县,此广饶县名之始。西汉时,今县境为齐、千乘两郡属地。据《汉书-地理志》齐郡领县十二,千乘郡领县十五。县境在齐郡者有广饶、钜定及利县的东部,在千乘郡者有琅槐及千乘的东部。所以,西汉时,今广饶县境为两郡五县之属地,即:南部广饶县、西部利县、中部钜定县属齐郡,东北部琅槐县、西北部千乘县属千乘郡。  
广饶县,故城(一说为古乐安城)址在今城北二十里许。后为侯国,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封甾艹川靖王之子刘国为广饶侯。利县,故城在今城西北二十余里的利城村(属博兴)东。钜定县,故城在今城东北四十里巨淀湖西北。《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三月耕于钜定,即此。  
四、广饶结婚习俗  
1、相亲  
子女尚未成年,媒人上门说亲。相亲前双方老人首先对双方的基本条件、年龄属相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一经满意,双方约定时间、地点相亲。  
2、相家  
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经媒人沟通,谈妥条件后,由男方挑选吉日,筹备宴席,礼金、礼品(通常为“三金”)等,邀请女方家人到男方相家。席间,双方互换喜帖,喜帖用大红纸,上书男老亲家、亲家姓名、排行、正亲家等。  
3、择日  
双方达到结婚年龄,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谈妥条件后,男女双方经媒人撮合,挑选黄道吉日,确定结婚日期,领取结婚证。黄道吉日由男方提出大体时间,请风水先生提供详细时间。也叫看日子。  
4、定聘  
结婚前,男方备好聘金、四色礼、上轿红等礼品,写好由男方挑选的黄道吉日,送到女方。女方按照男方选定的黄道吉日,准备姑娘出阁。结婚日期已经确定是不可以变动的。  
5、迎亲  
黄道吉日的早上,男方带车队、鼓乐队、到女方迎娶。旧社会骑红马(称大娶)或花轿迎亲(两个花轿迎娶称大娶)。迎亲车队、人员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新郎到新娘家迎亲程序繁多,一是车队到新娘家花车停放也有讲究,花车车头要冲喜神方向(喜神方向由男方请风水先生确定);二是叫门(需掏红包若干,直至女方堵门的中意方能开门);把新郎拒之门外,名曰“憋性”;三是讨喜:新郎叫门,此时新娘之兄妹、晚辈、好友等应刻意阻扰,经新郎乞求后以九九九元红包礼成交,意为长长久久;四是男方设宴招待新郎(新郎做主赔位置);五是照相留念;六是求婚(新郎向新娘献花、献歌、下跪、表态等直至新娘中意);七是向父母行大礼;八是由新郎抱新娘上花车,新娘脚不可以着地。意思是脚不沾娘家的土。以上程序,由男方傧相(也叫拿红毡的)详细负责。  
新娘离家也有讲究,一是有新郎偷筷子的习俗,是快生子的意思;二是有泼水的习俗。谓之“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也有不让泼水的,意为姑娘永远是娘的小棉袄;  
婚礼队伍在迎娶的路上也有讲究,一是路过桥涵需要燃放鞭炮、扔红包;二是遇到新娘要相互交换礼物;三是迎娶队伍往返不走同一条路(意为不重婚);四是路过村庄有拦车讨喜的习俗,这时傧相拿出喜烟、喜糖、分给大家,鼓乐队演奏节目,让大家欣赏;五是一个村有多个结婚的有枪头的习惯(谁第一个下车,谁家今后日子过得好)。  
6、婚礼  
新娘到新郎家,一是新娘不下车先首先燃放鞭炮;二是接着由新娘的婆婆抄车;三是有接媳妇的负责把新娘接下车;也有的地方要让花车(轿)在门前停一会儿,谓之勒性、憋性、顿性,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绵软,进门后服婆婆的管教;四是拜堂,有司仪主持通常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和夫妻对拜;五是入洞房(由新郎抱着新娘进入洞房)。六是挑盖头,旧社会新娘出嫁盖着红盖头,送入洞房后由新郎用秤杆把盖头挑下来(意为称心如意);七是迈火盆,有的地方在新娘入洞房的路上有迈火盆的习俗(意为辟邪和红红火火之意)八是撒麸子,在新娘向院内走时,一路向其身上撒麸子、彩色纸屑、栗子、枣、花生等,取有福、早生贵子、男女花生之意。九是吃合婚饺子。合婚饺子有娘家准备,数量为新娘年龄一岁一对。  
7、送闺女  
机关新娘出嫁有伴娘相伴(通常是同学二人)乡村有小饭相伴(通常是新娘的年轻嫂子,有儿子的最好);有送客相送(通常是娘家哥二人);还有有两个男童压车(男女双方各一人)。  
8、看闺女  
早饭后,送客伴娘等娘家顾客返回女方后,新娘娘家男女长辈若干人,(数量不等)带着礼品(通常是手巾、火烧、糖方便面等)到女方看闺女。  
9、分礼儿  
男方前来贺喜的女宾(新娘的长辈和嫂子)给新娘喜钱,然后,将女方带来的礼品分给前来贺喜的女宾和为婚宴服务的相关人员,称为分礼儿。分礼结束,男方设喜宴招待娘家和全部来宾。  
10、送大饭  
晚上,娘家准备酒菜一桌装入食盒,请两名壮年抬着,由娘家兄弟二人送去,由新郎新娘赔餐,一直到深夜。这种风俗主要是爱护新娘。  
11、闹洞房  
新郎同学晚辈待送大饭的顾客离开后,开始闹洞房。  
12、洗手  
闹洞房的离开后,新郎全家与新娘用下合婚饺子的饺子汤,同用一盆水洗手,同用一块毛巾擦手。取婚后全家和蔼和睦之意。13吃宽心面  
宽心面有娘家准备,洗手结束一家人一口吃宽心面,意为宽心之意。  
14、祭祖  
新婚第二日下午,新婚夫妇在家人的陪同下,到祖坟祭祖。据说这样百年之后,能够入祖坟,否则将成为野鬼,无家可归。  
15、回门  
结婚三日,娘家父亲将女儿接回娘家。结婚六日娘家娘将女儿送回婆家。乡村有这样的说法:“爹接娘送,一辈子不长病”。新婚九日新郎新娘一块回娘家,当天夫妻一块返回婆家,称回门。现在通常是婚后第二天,新娘新郎一块回娘家,当天返回婆家。  
16、闹喜  
广饶还有闹婆婆公公、闹姑爷的习惯。现在也有闹叔(婶)伯(伯母)哥(嫂)的。来看新娘的人,向新郎的长辈讨喜钱、喜烟、喜酒、喜糖。从锅底摸一把黑灰把婆婆公公抹成花脸,也有打夯的。婆婆公公不但不恼,竟然高兴,抹得越多解释越有人缘。  
17、婚宴  
广饶新婚喜宴通常为四盘糕点,四荤、四素、四个大件、八个大碗,也有的外加四盘水果。俗称“八大碗宴席”或馃子圆边席。席间,新郎新娘及其父母、哥嫂依次敬酒。  
18、酬谢宴  
为感谢亲朋好友对新婚的祝福,新郎新娘的父母区别举办酬谢宴。参加宴会的亲朋好友要掏红包。酬谢宴通常程序是:新人及父母入场;单位领造成贺词;新郎新娘向父母行大礼、向亲朋好友鞠躬致谢;喝交杯酒;父母及新人敬酒等。  
19、婚前准备  
一是新郎新娘准备,迎亲前夕,新郎新娘都要“盘头”。新娘的盘头是请化妆师完成,主要包括化妆、梳头、披婚纱。旧社会主要开脸(用细绳绞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新郎理发、刮脸、着西装革履。旧社会在礼帽上扎一圈红髻线,插上两朵红玫瑰花,身穿长衫马褂;二是请总管,婚礼之前要请亲戚朋友或街坊邻居一起来帮忙。主持操办喜事的头目称为总管,由他按照主人家的意图来安排各项事宜,诸如写(贴)对联、喜子;写(下)请柬;备车(轿);请乐队,联系宴席(请厨师);安排红柜(帐房先生)、服务人员、迎亲、送亲、宴客、陪客、录像、照相等等。三是新婚除夕新郎门上还要放一对红砖,砖上裹上红纸,贴上喜子,绑上一双新红筷子,由属龙、虎的二人去安放在门两边,新娘进门后放在房顶上,据说能够避邪。这场喜事办得是不是红火热闹,主人家花钱多少是不是得当,亲家宾客是不是中意,礼仪是不是周到,就全看总管的能力了。四是行家礼儿,过去(文革前,现在乡村也有)临娶的前一天,新郎要换上新装,鼓乐相随绕村挨户行礼,称为行家礼,意思是恳请亲邻在婚娶的日子里多多帮助。有的地方只给本族的人家行礼,谓之演礼。五是压炕,新婚除夕晚上新房有父亲(或叔伯)与新郎同住,称压炕。  
五、广饶吕剧  
齐鲁大地上的地方戏历史传统悠久,品种繁多,据相关资料统计,大约有30种之多,占全国戏曲.总数的十分之一。这些地方戏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民间演唱和花鼓秧歌艺术形式演变而来的剧种,如吕剧、两夹弦、五音戏、茂腔、柳腔、柳琴戏等,另一类则是属于梆子系统-索系统的剧种,如山东梆子、莱芜柳子、枣梆、柳子戏、大弦于戏、罗子戏等。  
吕剧吕剧是山东起到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在山东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仅有8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黄河下游地区广饶、博兴一带,原称“化装扬琴”或“琴戏”,滨州地区称“迷戏”,也叫“捋戏”,因伴奏主乐是坠琴,拉时接连不断地上下捋弦,胶东半岛称作“蹦蹦戏”。1900年前后,广饶县著名艺人时殿元(1863—1948)等,第一次把山东琴书改作化装演出,他们用竹、纸、布作用料,巧手扎成一驴子,并加以彩绘。由崔乐兴扮二姑娘,把“驴子”分两截用带子系在腰间,做骑驴趱跨状;时殿元头戴破毡帽,腰扎白围裙,鼻眼之间用白灰抹成小三花脸,扮作挥鞭赶驴的王小。在坠琴、扬琴、三弦、笛子、板鼓等乐器伴奏下,二人且歌且舞,表演活泼生动,使多年坐唱的琴书顿时活了起来。“听见旺相(艺人薛金田的外号)唱,饼子贴在门框上”,足见当地群众痴迷到何种程度。此后,琴书艺人争相效仿,流行地域快速扩大到惠民、潍坊、烟台地区的30多个县份。吕剧在建国后定名,经过改革创新,发展迅猛速遍及全省,影响所及北至黑龙江,南至江苏,西至新疆,均建有吕剧艺术表演团体,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年轻剧种。  
吕剧的渊源是山东琴书,不管是音乐唱腔,还是演出剧目,都与琴书有极为紧密的血缘关系。它的音乐以板腔体为主,间或插用一些曲牌,基本唱腔主要是[四平]和[二板]。[四平腔]由“凤阳歌”衍生而来,节奏为一板三眼(4/4),速度变化幅度较大,快唱叫[快四平](一板一眼),慢唱叫[慢四平](一板三眼),既可叙事亦可抒情,能够表达多种不同的感情内容。[二板]则由“垛子板”衍化而来,节奏为一板一眼(2/4),快唱则有板无眼(1/4),称为“流水”。在基本腔的基础上,又汲取梆子、茂腔、京剧的唱腔音乐,制造了[反四平]、[反二板]、[二六板]、[摇板]、[散板]等。所以,吕剧曲调虽少,但富于变化,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无华,优美流丽,绘声绘色。并且,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吕剧传统剧目以生活小戏为主体,计有80余出,均构成于化装扬琴时期。它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反映了下层人民普遍的平常生活,内容表现家庭伦理、风土人情、恋爱婚姻、儿女情长.“三小戏”占有很大比重。如常常上演的剧目有《王小赶脚》、《三打四劝》、《小姑贤》、《爱女嫌媳》、《双0》、《王汉喜借年》、《王定保借当》、《兰桥会》、《空槽记》、《打蛮船》、《站花墙》、《双生赶船》、《小秃闹房》、《拿懒汉》、《王天保下苏州》等。经过历代艺人的千磨万击,大部分戏故事性强,情节细致生动,群众语汇丰富,表演朴实自然,没有严格的程式规范,比较生活化。因为吕剧运用齐鲁乡音表现民间生活、民俗民情,充满人民的感情和生活气息,故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它的一些优秀剧目,如《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西垅地》、《逼婚记》、《小借年》等,相继被搬上银幕,流传塞北江南,远播港澳地区,饮誉海内外。吕剧被国家列为保留剧种,山东省吕剧团也是国家的优秀地方剧团之一。  
六、孙斗跑驴  
孙斗跑驴,兴起于一百多年前的孙斗村,表演风格热闹、幽默、滑稽。跑驴中的驴形道具用竹、纸、布扎成前后两截,下面用布围住,色状为黑白两色。跑驴大多为双人表演,一人扮骑驴妇女,把驴形道具系在腰间,上身做骑驴状,以腰为中心,左右小晃身,下身用颤抖的小步蹭动,模拟驴的跑、颠、跳、踢、惊、犟等动作和神态。演员上下身动作的强弱、大小、高低要相呼应,并与另一扮演赶驴的人相配合。赶驴人的赶、拉、牵、撵等动作主要表现一种憨厚、质朴的形象,表演夸张、活泼、风趣、诙谐。跑驴通常都是表现一对乡村新婚夫妻在回娘家的路上,过沟、爬坡、驴惊、抢救等经过,有说有舞,诙谐风趣。跑驴主要伴奏乐器有唢呐、小鼓、大钹和小钹等,烘托表演的气氛和节奏。  
近些年以来,孙斗村的跑驴队员们一有空就凑到共同,研究跑驴表演的一招一式。他们在原有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由原来的一骑一赶的单驴,发展到当今的对驴和驴队。对驴是由两个骑驴者衣着一红一绿,二人轮番上场表演,女演员架驴云步上场,勒驴嚼口亮相,一勒一抖,宛如真驴登场,毛驴栩栩如生。赶驴者挥鞭赶驴,驴着鞭抖膀,时而弹蹄尥蹶,时而撒欢窜跳,场面十分活跃。而驴队则是由多对驴组成,统一做勒嚼、挥鞭、踢腿等动作,驴群与赶驴者组成了一个壮观的舞蹈群体,气势宏大,摄人魂魄。  
孙斗跑驴是黄河流域比较完整、起到典型民间艺术形式的杰出代表,其重要价值体现在:一、文化价值:孙斗跑驴是鲁北地区较为典型的民间舞蹈文化,它既体现了本地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文化交融的历史脉博。跑驴作为民间艺人传承的民间舞蹈文化所蕴储的文化空间、历史遗存、民间民俗文化的构成,对黄河流域和鲁北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研究无疑是难得的宝贵财富。二、社会价值:跑驴是一种喜庆的象征,对于弘扬民俗文化、增进美满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效果。三、有用价值:在地区经济建设中,能树立区域形象,打造文化品牌。  
日前,孙斗跑驴于2010年八月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十二月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进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七、大码头苇编工艺  
大码头镇编织苇席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明洪武年间,大码头镇是退海、湖之地,苇蒲丛生。所以苇编制品也成为大码头镇一带百姓的支柱产业,因为当地芦苇资源丰厚,当地的世世代代靠的是家族传承,凭的是个人悟性,家家户户、男男女女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在从事苇编业。解放后,艰难时期,这里百姓用编织的苇席到胶东等地换回粮食、地瓜干等,养活了这方土地上的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码头苇席在全国享有盛名,年产苇席300多万张,产品销往河北、河南、安徽、东北三省、本省各地市,还曾大量出口朝鲜的仁川、俄国的海参葳等地,建国初期成立码头苇席生产合作社,大力发展苇席编织,当地及附近沿海的苇草不够用,就用桓台马踏湖、博兴锦秋湖的苇草,随后还不够,苇草采购队伍把触角伸向江苏射阳、安徽巢湖,甚至到全国芦苇产量最大的新疆博斯滕湖,并派出40多人在新疆博斯滕湖加工苇草,将席篾打捆,用火车不远万里发往辛店站然后运至广饶码头一带,以此来供应编席之用,这种形式延续十多年,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疆草”才停止往广饶码头发运。  
近几年,芦苇编织工艺跟随日月的更迭,不再是大码头镇上农家人谋生的手段,昔日制造出富足生活的苇编大户、销售大户慢慢消逝,传统的苇编工艺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八、陈官短穗花鼓  
陈官乡座落于广饶县境北部,距东营市中心20公里,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26个村,2.3万人。这里孕育诞生了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短穗花鼓。最近,短穗花鼓入选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官短穗花鼓起源于明清时期,清朝道光年间广为流传。短穗花鼓原是旧社会流浪艺人借以乞讨谋生的手段,每逢青黄不接之际或灾年,艺人们就背起花鼓,四处逃荒,往往师徒、兄弟或父子组成一班,或跑坡或设地摊演出。长年的流浪生活,使艺人们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和绝技,闲时便互相交流和比赛鼓技,日久天长便构成这么一种技艺独特的民间舞蹈。  
“打场脚微颠、八字腿弓箭、击打头略晃、跑鼓轻如仙”。短穗花鼓的动作奔放、舒展。它的非常之处在于用以打鼓的不是鼓槌,而是系在鼓槌一端的鼓穗。两根三寸长的短杆,各系六十公分长的短鞭,短鞭中间部位两个猫耳朵,猫耳朵上系两个灯笼穗,表演时迎风飞舞,鞭头手工加工成疙瘩穗,穗头十二公分,用于击鼓。花鼓在腰间是活动的,并不固定,在跳动中用鼓穗打鼓没有高超熟练的技能是办不到的。  
短穗花鼓原形是一人打鼓,一人伴唱,伴唱者手击小镲,伴唱一些传统段子,唱腔都是乡味十足的民间小调,如“串九州”、“枕头记”、“十二月”等,唱久了艺人们也可以即兴表演,随口就来。短穗花鼓的击鼓套路有三四十种,像张飞骗马、苏秦背剑、就地十八滚、鲤鱼倒卷帘、菊花盖顶、二龙吐须等。  
陈官乡陈官村张家是当地的花鼓世家。20世纪初,张延水在长期的乞讨生涯中练就了一身花鼓绝技,并接连不断改进技巧,翻新花样,提高表演水平,成为当时名震鲁北、胶东一带的民间艺人。其子张洪祥(1914-1995)、张洪果(1929-1991)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打花鼓,技艺也颇高。1956年,张延水的徒弟李宏元(1912-1976)曾以表演“短穗花鼓励”先后在我省首届民间艺术汇演和华东地区文艺汇演中两次夺魁。中国著名舞蹈家张毅曾不远千里来到陈官乡学习短穗花鼓,并于1957年在前苏联的第六届青年联欢节上大显身手,荣获金奖。随后,经过1,三年自然灾害,又加上0,短穗花鼓应对失传危机,相当多老艺人相继去世,而年轻的继承人少之又少。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全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李守信参加全国民间舞蹈集成的编纂工作,曾跟短穗花鼓传人张洪祥共同生活过三个月。当时已经是65岁的老艺人重登舞台,十分钟的表演震惊了李守信。为将短穗花鼓发扬光大,张洪祥把短穗花鼓的技艺精华都传给了李守信,短穗花鼓这一民间技艺才得以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永久流传。  
短穗花鼓动作难度很大,流传很少,前些年花鼓传人张洪祥、张洪果兄弟俩还在的时候,培养了5个徒弟,都是女孩,有三个已经嫁到外村去了,剩下的大徒弟张淑兰和二徒弟张玉梅则嫁在了本村。张洪祥兄弟俩过世后,当时身为陈官乡文化站站长的张兆海(2006年,被发布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便挑头搞起了这一舞蹈的继承与发展。他们通过研究,对短穗花鼓的表现形式做了创新改进,突破了原来一人打镲说唱、一人击鼓表演的传统,改为一人唱或两人对唱,多人以镲、锣、钹、唢呐和大鼓等伴奏,数人乃至几十人集体表演,使之更能营造欢庆的节日气氛,适应广场表演。短穗花鼓也由过去的打着花鼓要饭变成了今天打着花鼓庆祝,用鼓声歌声来歌唱幸福生活,歌唱美好明天。  
九、齐笔制作工艺  
广饶齐笔制作历史更为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齐国笔乡”的美称,齐笔制作工艺考究,从选料到成品经100多到工序,成品丰颖尖锐、修削整齐、丰硕0、健劲有力,起到尖、齐、圆、健之四德。  
十、中赵鼓乐  
锣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其历史悠久,分布极广。相传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有鸣锣击鼓取乐的传统,并把它引入了军事领域,以振奋斗志。锣鼓乐器,不仅应用于戏剧舞台之上,更是民间不可或缺的道具,无论是玩龙灯、跑旱船、还是踩高跷、扭秧歌都离不开这些乐器的助威、助兴。  
赵家大鼓发源地是广饶县乐安街道中赵村(原名赵家村),自明末清初以来构成独特的风格和风韵。大鼓音调穿插变化,花样翻新,鼓点彪悍,节奏优美。  
早在清光绪二十二年,即公元1896年,赵家村敲的锣鼓乐谱就因别具格调,名言四海;至1987年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里有闹花船、玉狮子、绿狮子等相继登上舞台。传至民国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早已红遍大江南北,鼓手赵经通,锣手赵会林等更是家喻户晓。抗战时期赵家大鼓更成为鼓励战士斗志,庆祝凯旋的利器。建国后在党和政府关心下,赵家大鼓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和弘扬。赵来时、赵可仕、杨长修等相继接过赵家大鼓的大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赵家大鼓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点扶持。村民排练、学习全套的《锣鼓乐谱》,并在此基础上接连不断发展、创新。通过村民的挖掘、整理、传承,使得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十一、古河道狮子舞  
古河道狮子舞分布在东营市广饶县花官镇古河道村,辐射影响东营、潍坊、淄博等地市及胜利油田部分地区。  
“狮子舞”又叫“跑狮子”。小狮子由一人舞,大狮子由两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狮衣,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狮裤和金爪蹄靴。领狮人着古代黑缎武士装,手握旋转彩色绣球,配以“清堂鼓”鼓点,融入京剧“冲头”、“次鞭”、“四击头”等鼓点,逗引狮子演出。演出动作有小(单)挠痒、大(双)挠痒,跳方(长)桌、跳狮子,生小狮子,双狮夺球、10狮争球,动作数量有走、站、跳、翻、挠、抢、抖、滚甩、0毛、转、摆、拜等10余种,做“十字串花”、“剪子股”、“步步高”、“轱辘线”、“盘长字”、“丫丫葫芦套盘长”等花样。狮头、狮衣、绣球所有自制。  
传说满清入关定鼎北京后的某一天,古河道村庙里病倒了一位“老僧人”,奄奄一息之时被村民救活,为报恩便传授武术和狮子舞,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旧社会,逢荒年旱月,以另外出卖艺度荒,逢年过节到外村“拜年”,也为庙会助兴和出大殡演出。  
建国后,作为六区、花官区、花官公社、乡代表队,参加市、县民间艺术调研、农民艺术节,多次获奖。2000年,作为广饶县代表队到东营市参加展演,受到领导和观众的好评。逢年过节、庆典、结婚等,都有舞狮助兴娱乐演出,成为当地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  
古河道狮子舞经过接连不断创新发展,构成了“江北狮子”的独特一派,动作十分鲜亮,表演不受场地、时间限制,有无锣鼓伴奏都能演出,狮子多寡皆行,在东营、淄博、潍坊等地市及胜利油田深受欢迎。古河道狮子舞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深受人们的爱慕。它对研究黄河沿岸的民间艺术,了解民间艺术发展规律等起到宝贵的历史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二、老汉摔跤  
大码头镇小码头村“老汉摔跤”已有近二百年历史,起到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素有“梅花一摔”之称,多次参加省、市、县演出并获奖,享有盛誉。  
早在清朝末年,河北一义和团姓王艺人,以表演“老汉摔跤”卖艺逃荒至小码头村,表演形式滑稽幽默,令人叹绝,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慕。与小码头村梅花拳传人王佃林结拜为兄弟,成为王佃林家的房客,姓王艺人将老汉摔跤技艺传授给王佃林后,他们两人在小码头村拉起了民间艺术队伍“王家班”,每逢过年过节他们演出队走村串户到附近周围村庄进行演出,演出的内容有“秧歌”、“高跷”、“旱船”、“丑婆”、“骑驴”、“竹马”等民间艺术丰富多彩,非常受欢迎的节目是“老汉摔跤”,他们两人常常把“老汉摔跤”节目作为压轴戏,备受群众的爱慕。民国年间,大码头老汉摔跤受广饶文化影响,又经传承人与梅花拳技艺相结合,至建国后老汉摔跤技巧又有新的突破,更能体现出地方表演风格,现在大码头老汉摔跤表演队有8人,平均年龄38岁,由大码头镇小码头村传承人王洪涛、王利泉组织。  
十三、钟家竹马  
广饶县乐安街道钟家村民间艺术“竹马”也叫马灯。该艺术来源于清朝同治年间,钟家村任长华在北京京剧三庆戏院时,把本艺术传入该村。该艺术从制作到演出有一整套阵图。它的演出名称起源于京剧的《昭君出塞》。整套演出由12人组成为一组,马灯为10匹。本艺术传入钟家村后,最早由钟凤采﹑钟从亮﹑任树同,组织人员演练。  
自马灯艺术传至钟家村,由钟凤采等人按阵图演练成功,每年冬闲时进行排练演出。跟随历史的推进,原来的人员慢慢老化﹑去世,为了不让民间艺术失传,村里又推出新一代传承人,相继有:钟瑞龄﹑钟学文﹑任振岳等人;再随之后:钟树田﹑任其太﹑钟世来;继之后:钟耕元﹑钟世荣﹑钟世广等人继续传之于后人。2008年演出,最年轻的钟根宝﹑任庆志﹑钟增元等新一代传人。  
马灯的制作传承:马灯的制作,早期有钟梅龄。他去世后,由他长子钟承业来继祖之业,制作马灯的工作。他制作马灯一直到七十年代末,在他年老之时,最终传授于钟安国﹑钟绵祯。  
钟家村位于县城西侧,多有历史遗迹,其“钟家遗址”是市级重点文保单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优美的民间文化,“跑竹马”在这方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得以传承和发展。  
十四、东北西地弓拳  
东北西地弓拳,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在广饶县东北西村李氏家族世代相传至今,历史至今曾流传到滨州博兴县、潍坊市、寿光市、青州市、胶州市、淄博临朐县、临沂市等附近周围地市。  
地弓拳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有名的武术之村东北西村得以传承保留至今,以前共有八十多套,到文革结束时,还有66套,现在基本保留下来和还能挖掘出来的有53套,并且是枪、刀、剑、戟、流星、拐子、梢子棍、双怀杖、锏、鞭等十八般兵器样样都有,并且还有古怪稀奇兵器,日前在全国壹个拳种中还能保留50多套套路的也是很少见的,应当说是当今国术宝库中壹大瑰宝。  
地弓拳主要的基本-有:地弓站桩、撑弓、拉弹劈、趟子捶、劈七枪等,其基本功动作要求甚严,架式要沉实灵敏,招式特点是“身正步稳重,动势紧凑灵,拳架舒展大,威猛刚强激,步法进退巧,变化鬼点多”。其风格雄强粗狂,招式妙捷,刚柔相兼,开始先柔,后越打越刚,全套以刚为主。势法凶狠多端,近身短打,远身远打相融,招式壹环套壹环,手眼身法、步伐浑然壹体,拧翻靠打,闪展腾挪,进退起伏,攻防技巧独具特色,明虚暗实,搏击场面十分激烈。  
近些年以来,在各界的关注下,“地弓拳”得以弘扬和继承,还有一些很好的套路有待进壹步挖掘整理,“地弓拳”被山东省定为优秀拳种,新老拳师们在国际国内比赛中频频亮像,多次摘金夺银,导致了武林界的领导和权威高手的注目,地弓拳——这颗国术宝库中的明亮明珠将重放异彩!  
十五、乐安苇编技艺  
东营市的乐安苇编历史悠久,是山东苇编手工艺品的重要产地,它充分展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漂亮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构成的民间艺术,起到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一代代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用熟练的技巧对芦苇和编织工具的掌握和利用,是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表现方法。体现了东营人民淳朴、淳厚、真诚、勤劳、好学的品性。  
资料显示,座落于渤海之滨的东营拥有天然芦苇草场50万亩,年产优质芦苇亿万公斤以上。因为芦苇起到的韧性、柔轻、防潮的自然特性。苇编制品天然环保、结实耐用、美观慷慨。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后李文化时期,东营南部广饶地区就有先民们在这里开疆立国,繁衍生息。《尔雅》中记载:以木曰扉。以苇曰扇。和周礼记载的;天子八扇、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解释。具今3000多年前,代表权利的地位的仪仗扇是用芦苇编织而成。一直到80年代前,人们用芦苇编织的生产生活用具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包。遮雨的苇笠、铺炕的炕席。针线箔箩子、放洗漱用品的梳架。盛放杂物的筐。挂墙上的粉筐子。放盐的盐筐子、筷笼子。元宝筐、篮。鱼篓、螃蟹笼、捕鱼的筌、过节时的苇扎灯笼。苇编是东营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3000多年的口传身授,薪火相传,它慢慢与民间生活密切相连。在当地苇子会被分为两种,不可以用于编织的俗称野苫;打成箔盖房子。一种叫做家苇,是能够用于苇编的。加工苇子也根据需要编织的制品不同分为生苇和熟苇。用穿子加工好的苇蘼子,能够直接编织筌、元宝筐、灯笼等称为生苇。浸泡后用碾子碾压后的苇蘼子称为熟苇,用于编织苇席等。在东营地区,通常女人从事熟苇的编织,男人从事生苇的编织。  
据淄河店村徐氏家谱记载和老辈人讲述,十六世徐夏辉娶三水村刘氏为妻,刘氏是乐安苇编的佼佼者,那时苇编制品以自我家庭使用为主,为了让苇编制品更加耐用和卫生,刘氏发明了 采纳盐水蒸煮的方法处理蘼子然后编织。从此,历经了第一代徐夏辉、第二代徐长庆张氏、第三代徐阑芳郑氏、-徐华仁高氏、第五代徐炳南孙氏,  
乐安苇编技艺在徐家代代相传。到了20世第六代传承人徐舜臣(1908—1994),15岁就凭着苇编手艺闯关东,并在东北娶妻韩氏,后因日本的侵略回到老家,日本入侵广饶后,为了躲避日本抓捕手工艺人,徐舜臣不在对外编织,只将手艺传给了嫁到稻庄镇皂李村的女儿徐俊凤(1937—2005),徐俊凤白天生产队干农活,晚上编织苇草编制品贴补家用。80年代之前,苇编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苇编制品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包。第八代传承人李光祥从小就尾随妈妈徐俊凤学习苇编,18岁时,到东营的酒店打工,酒店精巧的盘饰,食雕,面塑。让李光祥认识到了手工艺的重要性。去河北学习了芦苇画的制作,2012年开始,为了传承爱护乐安苇编技艺,李光祥成立了公司,特意从事乐安苇编的传承爱护工作。  
现今的乐安苇编技艺以熟练的、特意化的技巧,对芦苇原用料和编织工具的掌握和运用,完整传习了先人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表现方法,折射出劳动人民的淳朴、真诚、勤劳、好学的品质。因其与先民生产生活方法息息相关,对存留乡村记忆及传统生产生活模式有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起到较高的民俗研究价值。与通常的传统技艺相比,苇编的造型主观性更加明显,是民间有用技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有机结合,也是有用性和审美的有机结合。苇编所表现出得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及理解能、造型能力,起到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苇席与土炕结合对风湿关节炎的辅助医治效果,对芦苇的综合利用起到一定的科研价值。项目于2015年入选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湿地芦花飞雪,自然资源与我们智慧的碰撞——乐安苇编,在东营区这片土地上,依旧保留传统器具的生产工艺,为东营区人民存留美好的乡村记忆。同时,慢慢转型为工艺美术创作型的生产,使用传统工艺创新苇编、苇画题材,让现今的东营区人民从中获得更多美的享受。  
十六、广饶县棒槌花边  
广饶县棒槌花边,系抽纱工种的一种。是 采纳上等棉线,按照图样的布局,用数十个特制的小棒槌手工编织而成,故名棒槌花边。因早期成品大多为长条形且纹样似雕刻的楼梯等的栏杆纹饰,所以,棒槌花边被广饶群众称作“栏杆”。产区主要在李鹊镇、大王镇、稻庄镇,起到构图新颖,结构严谨,线条流畅,疏密有致,层次清楚,玲珑剔透,清淡素雅,秀媚多姿的特点,深受人民群众爱慕,外国朋友称它为“精致的工艺品”。  
棒槌花边是广饶县的传统手工工艺品,已有百年以上历史。花边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梭子长条小花边、棒槌长条花边和青州府花边大套。梭子长条小花边是从古代一直传下来的传统工艺,俗称“栏杆”,19世纪末叶,广饶劳动人民将传统工艺与西方技术结合起来,编织成功了棒槌长条花边。之后,工艺制作、编织技术接连不断改进,终于制成了花边大套,因当时广饶县归属青州府管辖,故称为“青州府花边大套”。  
广饶棒槌花边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有助于民营个体和乡村闲散劳力的组织与发挥,有助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  
踊跃挖掘和发展广饶的棒槌花边等传统民间工艺品,对广饶县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遗产的爱护与开发都起到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十七、内画鼻烟壶  
书画是世界文化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内画却是中国独有的一门民族艺术,被誉为“鬼斧神工的艺术”,堪称“中国一绝”。  
内画的历史仅仅有二百多年,它的起源据说是乾隆时期有一位能书善画的文人,他素有闻鼻烟的嗜好,家道中落后因为买不起鼻烟过瘾,无奈中只好把以前盛鼻烟的空水晶烟壶拿来,用竹签掏挖沾在壶壁上的烟垢来解瘾。无意中他发觉刮过的划痕竟是十分清楚的线条,于是他故意划出梅竹图案,别人看了十分爱慕,纷纷拿出自我的水晶烟壶请他在内壁作画。从此,鼻烟壶家族中又增添了一枝独具特色的艺术——内画鼻烟壶。  
顾名思义,内画就是在透明或半透明的容器内壁书画,尽管在艺术标准上与外画相同:讲究气韵、笔法、色彩、透视等,但在技法上却与外画大相径庭:首先,内画的器物大都口径很小,以传统的鼻烟壶为例,口径仅仅有五毫米左右,作画时要靠手指轻挚勾笔,屏气凝神,精确运笔,稍有不慎,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其二,内画是正面观看、反面操作。壶内笔尖向上勾画,有些程序与外面相反,如画写意花叶,外画先用色(或淡墨)画出叶形,再用重墨勾叶筋,而内画则需先勾叶筋,后用色画出叶形;其三,内画最难的地方是在作画前需将容器内壁磨砂成毛玻璃面以便着色坚固,但毛玻璃一样会造成看不清勾笔小笔尖的位置,要想画出一件精美的画面,需要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熟练的技法才行。  
绘画风格和技法上各有特色:“京派”古朴浑厚、“鲁派”秀逸飘洒、“冀派”刻画细腻、“粤派”华丽轻盈。而今,“冀派”已成为内画行业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流派。  
现在内画产品不但有鼻烟壶,还开发出水晶球、佛珠、项链、烟具、茶具、酒具、文具、香水瓶、屏风、华表、摆件等各种器形。内画艺术不但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品,还在国内外交往方面做出了奉献;相当多机关单位的庆典活动以及人们的礼尚往来,也把内画作为别具特色的纪念品。  
十八、苏氏传统中治疗疗烧烫伤技法  
苏氏传统中治疗疗烧烫伤始于民国初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三代相传。第一代传承人叫孙力田,他生性敦敏聪明,自幼饱读诗书、医书。青年时代游历于北京,偶遇一头戴道冠老者,歪倒在路旁,他忙上来,将道冠老者扶至一药铺前,给他求医喂药。道冠老者病愈后仔细端详孙力田,将自我的一些不传之秘方倾囊相赠,而且手把手教授孙力田熬制中药医治烧烫伤的方法。  
孙力田回乡后,在苏庙村悬壶应诊,是为苏氏中治疗疗烧烫伤之始,由于该方法“止痛快,不感染,愈后不留疤痕”,在三边地区(青州、寿光、广饶)越传越响。  
苏氏医治烧烫伤的药物泡制独特,每年挑选阴历六月初六的夜晚,夜深人静鸡不叫、狗不咬的时候,将采得的地道中药装入陶罐之中密闭,再深埋土中,至来年六月初六取出阴干,再与其它药物共同修合而成,修合时文、武火各炼制九次,去药渣后再加入其它药物,方可制成。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中医却应对着窘境,苏氏传统中治疗疗烧烫伤亦是这么,它的医治方法非常简便,疗效好,但因为制作方法繁琐,制成周期长,该技法亟待必要的承传爱护。  
十九、广饶县传统习俗  
1、广饶服饰传统习俗  
清末民初,县内男子多穿长袍马褂。士绅及富户的衣着质料多为丝绸,在家穿纺绸对襟小褂,外出着长衫,外套闪光缎对襟小褂,颜色多为白、蓝色。脚着丝绸或细布做的抓地虎靴子,头戴红顶子帽。冬天穿丝绸棉袍。贫者四季衣着以自织印染粗布做成,夏天男着粗布对襟短褂或汗(坎肩),颜色为黑、蓝、白。也有的农民光背披披布,既可披在身上代替褂子,又可用来擦汗。常推车、担担的人,爱好扎“助腰子”。此物宽6寸,长短因人之腰围而定,用布包上袼褙做成,有的绣有盘肠、云彩头、狮子滚绣球等图案,两端缝有带子,用时系结。冬天穿大棉袄,外套粗布对襟小褂。赤贫者穿对襟小棉袄,俗称“撅腚子小袄”。通常习惯穿大腰肥裆裤,有单、夹、棉之分。老年人春、秋天穿叉裤,也有夹、棉之分。农民干活时穿自做的浅鞋、双脸子鞋、牛鼻子鞋、虎头鞋。冬天穿棉鞋,闲居时穿“蒲袜”(用蒲草或苇穗编织的鞋)。袜为土布白袜或蓝袜,雨天穿满纳帮底的泥袜。秋天戴帽垫,冬春戴风帽、橹帽。女子上衣均右掩襟,年长妇女袖长过腕,下摆过臀,颜色多为青、蓝、白;年轻妇女多穿印花布衣着和撮花(也称“绑花”)衣着。袖不掩腕,下摆不过臀,色尚红、绿。结婚时穿红缎裙子和套子,均着大裆裤,有的上衣和裤子镶花边。脚穿绣花的红或绿色木底鞋,鞋内套穿“换鞋”,亦称“套鞋”。贫富式样相同,仅质料有粗布、绸缎之分。发型,婚前扎一长辫子顺脊而垂,婚后梳纂套网,富者戴银耳环、手镯、戒指及多种钗花。老年妇女戴“脑带子”帽,前边饰以帽花。小孩戴挽帽或虎头帽。  
中年男子多戴毡帽头、三大扇、大金边。  
30年代后,士绅名流多穿大褂,女子穿旗袍者渐多。学生尚征服,官员多着中山服。劳动者男穿对襟褂,妇女穿掩襟上衣,肥裤,裤脚扎腿,多为粗布制成。小清河以北及马头一带年轻妇女爱好穿大花图案棉袄、棉裤。鞋为圆口鞋或浅鞋。  
建国后,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农民衣着质料多为细布,粗布衣渐少。国家工作人员多穿细布衣着。  
老年男穿对襟褂,女穿大襟褂,均着大裆裤。中、青年男子穿中山服、国防服、学生服。冬天外套小大衣,戴解放帽或三大扇,脚穿球鞋或高腰五眼棉鞋。姑娘、少妇穿蓝士林上衣,棉织袜,方口或圆口鞋。女干部或女学生多着列宁服。  
70年代末,细棉布慢慢被涤纶、涤棉、毛织品所代替,流行色为蓝色或灰色。女青年多以方格布做上衣。老年人男穿对襟褂,女穿偏襟上衣,小女孩穿裙子,男女皆穿人造纤维袜、塑料底鞋或翻牛皮鞋、布鞋,线袜日少。云游网收集  
进入80年代,衣着求美观、时髦,质料讲究,色彩尚明艳。中、老年男穿国防服、中山服,女穿对襟上衣、征服裤,乡村中老年妇女仍穿偏襟褂。青年男子穿中山服、国防服、西服、学生服、筒裤、牛仔裤,冬天少数男青年穿面包服、呢料褂、活面半大衣等。  
夏穿凉鞋、塑料底布鞋,冬穿皮鞋或皮棉鞋。女青年春秋穿翻领对襟上衣、筒裤、西式裤,夏穿连衣裙、百褶裙,有的穿旗袍;冬穿呢子褂、绣花袄、人造裘皮大衣、呢子大衣等;多穿高跟鞋。冬天,女青年围方围巾、拉毛围巾,戴自织绒线帽等,男青年戴呢帽、鸭舌帽等。  
2、广饶饮食传统习俗  
广饶平常一日三餐,冬闲时有的农家一日二餐。建国前,大都以高粱、大豆、谷子为主食,南部几个乡吃煎饼,北部多吃窝头。穷苦农民多是半年糠菜半年粮。节日、婚丧食用小麦面食。主要面食有馒头、卷子、单饼、油饼、大包子、水饺、面条等。以番瓜、豆角、茄子、菠菜、白菜、辣椒、韭菜等佐食,常年备有葱、蒜、咸菜、虾酱等。建国后,人民生活逐一改善。50年代初期,以高粱、玉米、地瓜干为主粮。50年代末至60年代,地瓜种植面积增多,逐以地瓜干为主食。1970年后,以玉米为主食。  
1978年后,面食逐一替代粗粮。至1985年,全县90%的地区以小麦为主,通常农户蔬菜常年接连不断。  
群众有饮茶、喝酒之习。无论城镇、乡村,来了顾客先敬烟、沏茶,后用酒饭。通常家庭烟、酒、茶常备。  
小清河以南群众饮用砖井水。80年代始,慢慢饮用深井水。小清河以北土地盐碱,地下水质咸涩。建国前至建国初,群众饮用湾塘中储存的雨水。1956年后,多数村庄饮用黄河水。云游网.  
3、广饶住房传统习俗  
建国前,士绅富户多住青砖瓦房,院门为大门楼。门楼地基高,出进有台阶,门前两侧有石墩或石狮,迎门有影壁,壁上有“福”字。有的建有二门。院内有正房,多为台屋或厦屋,两边建厢房。大财主建有小楼。  
富户多建有四合院,北屋为正房,通常3间或5间。东、西、南屋为偏房,长者住正房,晚辈住偏房。  
贫者通常仅仅有3间正房。正房两明一暗,无偏房者,明、暗间各垒有土炕,老人居明间。儿、儿媳居暗间。房屋为砖基土墙、木架(通常为5檩,少有7檩),麦秸苫顶,木门。正房为木制窄棂窗,有的偏房为木制方棂窗。院墙为砖基土坯墙。院门多开东南或西南,贫穷户盖不起大门者则绑一柴门。小清河以北因土地斥卤、地势洼易涝、树少风大,习于盖平屋。砖基、土墙,梁、檩粗壮,屋上置以高粱秸,厚约30厘米左右,其上放硬麦穰泥,用脚踩实,后用稀麦穰泥抹平,尔后每年抹两次。屋顶可乘凉、晒粮、放柴草等。院子较小,院门多与偏房相连。习惯睡炕,睡木床者少。夏天无帐,靠点蒿绳驱蚊虫。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接连不断进行旧房翻新或盖新房,规格通常3间,砖基或石基。经济条件稍好者,砖镶窗、门,瓦檐,玻璃门窗,房屋高大宽敞。70年代末提倡统一规划。80年代,住房由各村统一规划,通常正房5间,门窗内外两开,外镶玻璃,内嵌纱网,装有铁棂。屋内水泥地面。红砖墙,缸瓦顶。有的村规划有厦檐,有的村、户兴建“锁皮厅”,少数农户盖起了二层楼。多为大门楼,铁大门代替木门。小清河北的村庄大都改为起山屋,平屋已鲜见。  
4、广饶出行传统习俗  
通常称出行为出门。旧时离家出行挑选吉日,谚语道:“待要走,三六九”,忌初一、十五。  
旧时出行行装简单,随身所带之物或用包袱包、袋子装,或用箱子盛。现用提包、旅游包、皮箱等。  
旧时,外出访亲友、上集赶会多步行。士绅富户出门坐轿车子,骡马拉。娶亲及接送顾客用木制铁瓦大车,走亲访友乘坐二把手车子。妇女及年迈体弱的老人骑毛驴,富者多骑骡马。现在,人力、畜力交通工具渐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汽车、摩托车、机动三轮车、自行车。自行车已成为群众的主要交通工具,遍及城乡村户。  
亲人远离,多置酒饭为之送行,也叫饯行,并煮鸡蛋、备食品,以便途中食用。旧时送行至门外或村头,今多送至车站、码头。  
旧时迎接顾客通常迎至村外或更远,现在通常接至车站、码头。到家后酒饭招待,名为“接风”又称“洗尘”。  
二十、广饶名人  
春秋孙武将军  
汉代孙厚将军  
汉代倪宽宰相  
魏、晋孙历右将军  
魏、晋孙旗平南将军  
魏、晋孙弼中坚将军  
魏、晋孙髦武卫将军  
魏、晋孙琰武威将军  
宋、元朱现武节将军  
宋、元赵成武略将军  
宋、元赵庭玉武义将军  
宋、元刘诠缥骑上将军  
宋、元綦公直元帅  
宋、元綦泰大将军  
宋、元綦晋昭勇大将军  
明孙仰钦后军都督  
明蒋贵平蛮将军  
明李守忠游击将军  
清成其范兵部司马  
民国邓天乙中将(孙中山侍卫长)  
民国李延年国民党中将  
民国李玉堂国民党中将  
建国后力冈俄苏文学翻译家  
建国后张太恒济南军区原司令员、上将  
建国后丁莱夫志愿军政治部主任  
建国后王林装甲兵政治部副主任  
建国后王世恩东海舰队少将副司令  
建国后黄建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少将副校长  
21世纪任昱铭《综艺之星》栏目主持人“彩虹行动”东营地区推广形象大使。  
二十一、广饶县饮食习俗  
1、广饶肴驴肉:世代相传,一直保持很好的声誉,继承了古老的传统工艺,肴制的驴肉深香馥郁、脍炙人口。  
2、虎头鸡:虎头鸡,又叫松鸡,当地人习惯称“炸鸡”。最早起源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一带,是大码头镇名吃之一,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虎头鸡其色金黄,其味浓郁香醇,口感酥爽鲜嫩,其制作包括炸鸡块和焖炖两部分,炸制后易长时间保存,也容易为行旅携带和馈送,焖炖后去除鸡肉之油腻和火气,更容易消化,老人以及幼儿皆适当吃。  
3、黄河口鳖:黄河口鳖体形匀称,背甲光滑圆润,体色明艳,高蛋白、低脂肪,附有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肉质肥嫩,滋味鲜美,起到丰富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  
4、丁庄风味排骨:据传由一位曾在部队多年服役的退伍军人运用他在部队学到的烹饪技术,结合当地传统的烹调技法,精选上等猪排,慢火细炖,并添加十几种佐料做成,不但营养丰富,并且馥郁浓香。  
5、广饶草莓:草莓产业已成为广饶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仅稻庄镇草莓大棚种植面积就有3000亩,发展草莓专业合作社8家,草莓种植基地5个,草莓种植专业村7个,广饶草莓已成为地理标志证实商标。  
6、石村麻辣鱼:广饶县石村镇位于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腹地,有很多油田工人来自四川、重庆等地,随之带来了麻辣鱼的烹饪技术,多年来又融入了石村当地鲜鱼的烹调方法,南北结合,麻辣适中,吃了口有余香,回味无穷,成为远近闻名的风味名肴。  
二十二、广饶县著名景点  
(一)红色刘集旅游景区  
东营广饶刘集红色旅游区座落于大王镇刘集村,是1925年春中共刘集支部的诞生地。刘集支部是山东省乡村最早的4个党支部之一。刘集支部旧址是广饶县党组织的发祥地,在山东省乡村党建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效果。1925年,在济南工作的中共党员刘子久、刘雨辉(女)、延伯真带着早期共产主义者陈望道1920年八月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回到家乡刘集村,并将其交给了刘集党支部书记刘良才同志保存。由此在这本“大胡子”的书的启蒙下,星星之火得以点燃。它是中国《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文译本。1976年发布中共刘集支部旧址为县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1996年发布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发布为省国防教育基地先进单位。  
刘集红色旅游区设支部旧址一处、支部简史陈列展一处。旧址内按当时生活环境条件进行了复原,在白色恐惧的年代,为掩护地下革命工作而特制的掩饰门、地道等设施再现了当年艰难卓绝的斗争环境及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简史陈列展馆系仿古建筑,顶部为仿古飞檐,外设走廊。展厅内分图画文字展、文物展两部分,形象推荐了刘子久、刘良才等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及刘集党支部的革命启蒙效果。刘集支部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使用和保存了中国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这本《共产党宣言》是由陈望道先生首译、1920年八月出版的,它是至今为止发觉的唯一由乡村党组织传播、使用和保存的珍贵文献,属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刘集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刘集人民是富有革命传统的人民。1925年春,这里建立了山东省乃至全国最早的乡村党支部之一,使用和保存了中国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培育了刘良才、刘子久、刘雨辉等一大批党的好儿女。  
大王镇旅游资源丰富,建有3万亩的织女河生态林场,建设了库容600万立方的将军湖、饮马湖,织女河与阳河相连、风水故道河与两湖相接、备战河与淄河相通。依托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张太恒上将纪念馆、中共延集支部纪念馆等多个红色景点,大王镇建立了占地40000亩的国家AAAA级红色刘集旅游景区。景区还建有拓展中心、采摘区、垂钓区、水上游乐区等特色项目,是一处集教育、休闲、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游客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还可体验当地休闲观光绿色风情。  
(二)孙子文化旅游区  
孙子文化旅游区座落于广饶县城东新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规划总面积42平方公里,以孙武湖综合开发为基础,依据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旅游度假区标准,按照生态、旅游、文化、城市的功效定位进行开发建设,规划布局旅游体验、体育休闲、温泉度假、科研教育、佛教文化、民俗风情等六大片区,重点建设孙子文化园、马鸣寺、乐安古城、孙子学院、乡村俱乐部、孙子故园等几十个旅游休闲项目,配套林场、湿地、绿道等基础设施,通过旅游项目组团开发,城市和旅游设施融合发展,打造起到影响力的文化体验基地、休闲度假胜地、旅游观光目的地及现代化服务业聚集区。  
孙子文化旅游区将文化与旅游充分融合,环绕“一廊两带三区六环”的格局展开建设,并在此格局中构建“十八百”重点项目群。当中孙子文化园占地1300亩,是孙子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也是孙子文化的聚集区和集中展示地。  
特色景观:在孙子文化旅游区内,矗立着由中外雕刻家以孙子及《孙子兵法》为主题雕刻的26件雕塑作品,诠释了一代兵圣孙武的生平故事、《孙子兵法》和兵家文化的精髓。  
游览线路:孙武祠——马鸣寺——拓展园——风情园——温泉度假中心——游乐园——生态农业观光园——沙滩浴场  
地址:东营市广饶县乐安大街1678号  
(三)爱尚多肉文化旅游区  
爱尚多-化旅游区座落于兵圣孙武故里—东营市广饶县城东、华泰孙武湖温泉度假酒店对面,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是一处集多肉植物哺育栽植、旅游观光、研学开发、批发零售、农业采摘、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养生保健、园艺设计、教育实践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160余亩,拥有高标准的温控大棚11个、总面积6万平方米,多肉植物品种达400余种,年产多肉植物3600万株,为国内知名的大型多肉植物生产供应基地。  
景区总面积160余亩,累计投资近9600万元,拥有高标准的温控大棚11个、总面积9万多平方米,多肉植物品种达400余种,年产多肉植物3600万株。景区自成立以来,保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规范治理、诚信经营的原则,在广大消费者心中享有较高的美誉,现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型多肉植物生产供应基地,与全国各大知名的多肉植物销售电商保持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设立分销处,同时已开通多肉植物阿里巴巴直营店、微信店铺,实现网络门店同时销售的运营模式,年效益额达5000多万元。  
为了便于游客参观,景区建有高标准的3000平方米展厅,环境优美,展示丰富的多肉品种,也可让游客参与当中,进入基地,既可免费畅游,又可以现场选购产品,同时又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组盆的乐趣,已成为广大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受到广大游客的统一认可。  
地址: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康安路灰堆村西  
(四)青丘文化旅游区  
青丘文化旅游区座落于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西侧,东临S230省道(东青路),西靠淄河河道,南接石大路,占地面积1100亩,AAA级景区,是以大码头镇古青丘地名为依据,结合大码头镇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培训教育、拓展训练等优势项目,打造的集现代科普教育文化、拓展训练文化、农耕体验文化、民俗体验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地址: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西侧  
(五)兵圣王酒业旅游区  
东营市兵圣王酒业有限公司座落于广饶县经济开发区,现为国家AAA及旅游景区。占地160余亩,共投资1.26亿元,其建筑风格为徽派仿古建筑,目的是弘扬兵圣文化,紧紧环绕广饶县对孙子文化开发的步伐,打导致工业游项目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东营市兵圣王酒业有限公司秉承纯粮酿造的工艺和“原粮真酿”的质量宗旨,为消费者奉献更加优质的美酒。公司成立之初确定了“质量立世、品牌兴企”的发展思路,以“酿造精品,争创名牌”为目标,全力打造兵圣品牌。现已发展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最大的白酒酿造企业之一。先后被授予“全国酒行业优秀企业”、“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省楹联文化企业”、“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轻工名牌”等20多项荣誉称号。  
东营市兵圣王酒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三月搬迁新厂后,开发建设了兵圣王酒酒道馆。兵圣王酒业公司,有浓郁的“孙子兵法”的兵圣文化,以“一坊两馆三区”为主题,致力于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展现3000年兵圣王酒文化魅力。当中“一坊”是指兵圣王酒坊,“两馆”是指农耕体验馆和兵圣王酒博览体验馆;“三区”是指现代化生产区、原酒存藏区和产品展示及品鉴区。兵圣王酒博览园通过“一坊两馆三区”为游客系统地讲述了兵圣王酒的发展历程,阐述山东省著名商标产品、乐安老字号、兵圣王白酒酿造技艺的深刻内涵。自试运动以来,让游客参观酿酒过程,体验传承技艺的神奇魅力,从观光互动中学习、感悟历史文化;还能在农耕体验馆中体验采摘时蔬、手抓长耳兔等活动,满足游客休闲、观光、旅游、购物等多元化需求,是亲子游、团队游、体验游、自驾游的好去处。  
地址:东营市广饶县经济开发区踊跃路18号  
(六)千乘园旅游区  
千乘休闲观光园座落于县城西侧,紧邻汉相倪宽博士园,是由润金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投资建设的,整个园区占地516亩,计划投资1.1亿元,日前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先后被评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市级百亩矮砧苹果示范基地。千乘休闲观光园以汉文化为主体,依托汉相倪宽历史故事建设集汉朝文化博览、农事体验、近郊采摘、园林观光、休闲垂钓、马术马会、农家特色餐饮、宠物养殖展示、园艺展览及涉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流平台于一体的综合现代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园区。园区建成后估计年迎接招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人。  
公司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有三部分:一是近郊采摘区占地200余亩,当中优质苹果示范园100亩,梨桃园80余亩,均为山东省果树研究院最新研制优良品种。还有葡萄、石榴、山楂、核桃、樱桃等10个品种(占地50余亩)供游客采摘。规划占地20亩的蓝莓采摘项目正在推进中。二是建成了高标准赛马场,引进了汗血、英国纯血、阿拉伯、俄罗斯等30余匹优良名贵马匹,成为东营地区唯一的良种马匹繁育基地和马术训练场。赛马场主要为游客提供马术训练、体验等项目,同时还为广告、婚纱拍摄提供服务。三是休闲垂钓园可为游客提供草鱼、鲫鱼、鲤鱼等鱼类的垂钓项目,今后还将陆续开发锦鲤、罗非鱼、虹鳟鱼、黄河囗大闸蟹、甲鱼等特色垂钓项目,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地址:东营广饶县城西1.2公里,倪宽路以东  
(七)上农休闲旅游区  
上农休闲旅游区座落于广饶县李鹊镇,总规划面积1.8万亩,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依托黄河三角洲李鹊优质苗木基地建设打造的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园林农业观光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鹊苑观光园、博绿生态园、通达生态庄园、恒诺竹林和红豆杉养生园等。  
(八)广饶县博物馆  
广饶博物馆是全国重点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早在1956年,广饶就组织开展了由县文化科负责、有省文物主管部门专业人员参加的第一次文物普查和文物爱护工作,并结合普查举行了文物展览。  
每日11点半到下午1点半歇息  
地址:广饶县月河路270  
(九)孙武湖水利风景区  
广饶县孙武湖通过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评审,被命名为第七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孙武湖开发建设按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要求规划设计,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48万平方米,南北蜿蜒7.5公里, 采纳现代造园手法,营造景观园林80余万平方米,使整个湖区映衬在翠绿围绕之中,景色优美,被誉为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黄金两岸”。  
(十)东营历史博物馆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93年,原为广饶县博物馆,馆址座落于广饶县城月河路东侧、文化广场北部。新馆于2002年一月开工建设,2003年十月建成,总建筑面积6812平方米,全框架结构,外观庄重慷慨,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陈列总面积3500平方米。  
馆内设史前文化、馆藏精品文物、佛教造像、历史名人、古字画、民俗、地方革命史、吕剧起源于发展、现代地方成就展等九个专题,馆藏文物5000余件,当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320余件,有傅家遗址出土的史前中国最早的开颅术例证,有自龙山文化下迄明清时期各种文物精品、石造像、碑刻等,有中国最早的中文译本《0宣言》,馆藏丰富,文物珍贵,倍受美史关注,是日前鲁北最大的区域性博物馆。  
地址:东营市广饶县月河路270号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