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是山东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石油基地。1983年十月十五日,
东营市正式挂牌。
东营是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故里、山东地方代表戏曲吕剧的发源地和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崛起地。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3个区、2个县。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土地总面积8243平方公里。总面积8243平方千米。
东营座落于山东省北部,北靠北京、天津,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衔接环渤海地区与黄河流域的重要战略节点,是山东半岛城市群重要沿海港口城市和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城市,是黄河流域重要出海通道,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东营是全国文明城市、全世界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21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双拥榜样城、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二、东营文化事业
截至2016年底,
东营市有专业文艺团体4个,社会文艺团体259个,电影放映单位20家。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已建成或在建博物馆及纪念馆11家,当中国有博物馆及纪念馆8家,非国有博物馆3家,已建成并开放博物馆9家,正在筹建或还未实行对外开放博物馆2家。广播电台6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9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有线电视用户28.79万户。传统舞蹈“利津虎斗牛”入选山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利津水煎包制作技艺入选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承办了山东省第三届吕剧艺术节,举行了“吕剧在故乡”2017迎新年吕剧名段演唱会。另外,各项评比提交作品中1件作品获得“中华颂”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银奖,1件作品获得山东省第三届吕剧艺术节一等奖,1件作品获得第九届泰山文艺奖三等奖,1件作品获得山东省第二届艺术精品调研优秀展演奖,2件作在山东省第三届小品新作大赛中获奖,24件作品获得山东省第28届电视艺术“牡丹奖”,11件作品获得2015年度山东广播电视节目奖,21件作品获得2015年度山东省县(市区)广播电视节目奖。吕剧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化而来。发源于东营区时家村(1138—1913年属乐安县,1914年后属广饶县,1983年建立东营市后属牛庄区,1987年七月归属东营区),始成于1900年,当时被艺人们称之为“化(上)妆扬琴”,而民众则以“跑驴戏”、“捋戏”或“小戏”等称之。
三、东营吕剧
东营区是“吕剧故乡”。为发展繁荣吕剧文化,该区举行了首届吕剧文化艺术节,展出了戏装、道具、乐器等百余种起到浓郁民俗文化特色的吕剧物品,生动再现了吕剧的起源和发展,还推出了13场吕剧精品剧目和庄户剧团剧目,使这一起到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种得以传承弘扬。
吕剧是中国起到较大影响的地方戏曲剧中之一,已有100多年历史。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它以“化妆扬琴”的表演形式,活跃在乡村场院、集市和济南市各个小剧场。上世纪50年代后,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它很快成为雅俗共赏、引人入胜、受到广大群众爱慕的山东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吕剧原名“坐腔扬琴”、“化妆扬琴”,是由发源于200多年前的山东扬琴发展演变而来,并汲取了民间艺术花鼓、小曲、扽腔等。
1918年后,吕剧小戏班陆续进入济南。“七七”事变以后,特别到新中国成立前两三年,艺人生活极为艰难。1948年,化妆扬琴艺人重建“义和班”。1951年十月,正式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吕剧专业剧团———济南鲁声琴剧团。1953年定名为济南市吕剧团,而且将化妆扬琴正式命名为吕剧。1956年济南市吕剧团转为国营剧团,2001年建团50周年之时改名为济南市吕剧院。吕剧唱腔是板腔体结构,由“四平”、“二板”及部分曲牌构成。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易学易唱。其优秀演出剧目《逼婚记》等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济南市吕剧院挖掘、排演、创作和移植了200多台剧目,多次获得国家、省和市级奖项,为剧种的繁衍传承作出了奉献。
四、枣木杠子乱弹
“枣木杠子乱弹”俗名“小调”、“杂八调”。属传统民间曲艺范畴。始创于大明初,发展于清康乾盛世。至今三百余年。其曲调系历代无名艺人随意哼成,又经接连不断加工,口耳相传,流传至今。唱腔十分优美动听。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誉。唱词之来源有三:一是民歌民谣,系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无固定形式,触景生情,即兴演唱。如《光棍哭妻》、《寡妇五更》、《拙老婆做鞋》、《大闺女做梦》、《馋夫人》、《正对花》等》。二是断章于优秀剧目,如《许仙游湖》、《张生戏莺莺》、《砸面缸》、《蹦情》等。三是源于历代文人墨客之诗词歌赋,如《满江红》、《四大景》、《四小景》、《四季相思》、《鸳鸯扣》、《溶金钱》等。当中不乏明清时期举世闻名的名士李象先先生的大作。
起源
“枣木杠子乱弹”流行范围以大王镇大王西村为中心,覆盖方圆十余华里。有剧情中所反映的风俗人情,方言土语为证,如“根半腿”、“撅噘着个腚”、“腰就粗的那六筲子瓮”……
演奏时伴奏乐器甚多,以扬琴、挫琴为主,二胡三弦为辅,佐以笛子坠琴月琴。“枣木杠子”即一枣木梆子。若掌鼓板者,为乐器演奏之指挥,故名“枣木杠子乱弹”。
发展
历经承先启后,流传下来至今可演唱的历史剧目有48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挖掘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枣木杠子乱弹”先后被列入重点发展对象。1995-2001年采集和整理剧目文献的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好几年。县文化馆曾派杨光同志发动李中清、李中道、李保祯、曲锡纯等老艺人一方面筹备汇演,一方面组织年轻人李云太、李湘山、李家正、李湘东、李廷良利用农闲和晚上,进行传授学习。同时由李中清口授,李湘东逐句记录,始有原用料存世。
1967年八月,六名老艺人先后赴县、地区及省参加民间艺术汇演。在省剧院的领奖台,“枣木杠子乱弹”脱颖而出,受到领导和评委地高度评价,并荣获一等奖。
1960年,老艺人李中道改编创作了“枣木杠子新唱”、“广北四季调”,古为今用的唱出了广北人民的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间,“枣木杠子乱弹”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入冷宫。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艺术领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挖掘和发展工作。大王西村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以李云太同志为首,组织业余文艺宣传队,一方面继承学习了传统的优秀剧目,并根据党的大政方针和开放发展的大好形势,先后表演了数十个“枣木杠子新剧目”,大张旗鼓地宣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好形势。当中《歌唱十五大》、《喜迎-》、《-放光芒》、《两亲家夸大王》、《婚育新风进万家》等相当多优秀剧目多次赴县市参加演出。当中,《近亲早婚十不全》曾代表东营市赴省参加汇演,获三等奖。2001年整理出版了《大王西村文艺剧目汇编》一册,40余篇,数万字。2004年第二册文艺汇编问世。枣木杠子乱弹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焕发青春,发扬光大。
五、东营霸王鞭
霸王鞭是一种舞蹈型的运动,是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又称打连厢、打花棍、浑身响、金钱鞭等。
霸王鞭历史悠久,流传很广,在清代相当多著作中对它都有记述,如毛奇龄的《西河词话》中记载:"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名连厢词者,带唱带演,以司唱一人,琵琶、笙、笛各一人,列坐唱词,……此人至今谓之连厢,亦曰打连厢。"康熙年间李振声的《百戏竹枝词》中记有:"徐沛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这种舞蹈使用的就是霸王鞭。
进行这一运动时,一手的手指上扣着绣有多种图案的方巾,另一支手执鞭的中端、鼓或竹片,也有双手各执一鞭的。舞起来时,以鞭击打或碰击臂、腿、肩、腰、背、脚心、膝、胯、肘、手掌等部位或地面,两人以上舞蹈时经常互相对敲,跟随跳动的步伐,这些器械发出整齐有节奏悦耳的响声。表演者人数不限,可一个人打,男女双打,也可集体分组对打。表演者者按一定套路有规律、有节奏地挥舞击打,构成一套跳跃、舞打的持续动作。步法有立、跪、蹲、坐、卧、行进、停留、跳跃等多种动作。击打分十二下、十四下、十六下等,使鞭两端交替接连不断地碰打自我身体各处,也可棍与棍、棍与地碰击。男女对打和集体对打,有"背合背"、"心合心"、"脚勾脚"、"凤穿花"、"五梅花"、"双采花"、"一条街"、"龙吐水等竞技动作和舞打队形。霸王鞭运动量大,有跳跃、下蹲、转体以及相当多舞蹈动作,舞蹈时用霸王鞭环绕身体的主要关节碰击发出的响声和由此引动上身的拧、摆和小腿的变化和双脚的跳动,构成各式各样的动作。
《霸王鞭》舞曲调多为民歌小调,节奏鲜亮,风格欢快、潇洒。内容大部分反映劳动和爱情。并穿插多样的舞步和队形。当表演进入0时,节奏加快,动作幅度增大,穿插自如,气氛活泼、情趣热烈,是一项手、脚、腰、身、头同时参与运动的传统的歌舞活动。《霸王鞭》舞本就乡村农民为纪念霸王而创编,民俗性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一是活动通常在春节期间玩耍,烘托节日气氛;二是活动的开始仪式之中因其为节日和祭祀之用,以给予了一定的驱邪纳福的民俗色彩。
《霸王鞭》作为一项民间文艺活动,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活动本身就要有一定的艺术性,不管从服装道具、表演套路、音乐制作等,均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民间老艺人对霸王鞭这一民间传统舞蹈奉献颇大,在原有的基础上,接连不断的进行改编,创作,再加工,使霸王鞭的形式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观赏性更强,深受百姓爱慕。
霸王鞭舞作为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在时间、空间以及开展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变迁性、依附性等特征展现了其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蕴和艺术特质。但是因为霸王鞭年代已久,在大型的节庆活动中已被现代形式的歌舞表演所取代,造成霸王鞭这一民间舞蹈慢慢衰落,几近应对濒危的状况,并且日前传承人甚少以及许多套路都已失传,要慢慢恢复和成立相对稳定的表演队伍很难。
通过普查了解到霸王鞭的濒危状况,日前地方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爱护措施,对该舞进行了一系列加工整理,从表演人员的服装、道具到舞蹈套路和音乐等都进行改编和提高,使该舞重新焕发艺术魅力!
六、龙居的传说
龙居店传说主要流传在东营市西部和滨州市东部地区。龙居镇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渊源流长。相传,宋朝以前龙居叫郎家村,村里有个杀猪卖肉的,是远近闻名的肉霸,他卖肉只砍一刀,只少不多,人们送他外号“郎一刀”,赵匡胤在后周为将时,随周世宗东征,从这里路过,听说有这件事情后,他就和随从共同去“拜访”,果不其然,赵匡胤就把这个“郎一刀”给打死了,并在这住了一宿,随后,赵匡胤做了宋朝开国皇帝,人们把“郎家村”改叫龙居店,沿用至今。
龙居的传说作为东营区人民的一起宝贵文化遗产,口口相传,为东营区龙居镇的命名增添了一抹绚烂的色彩。收集整理并提炼故事精神核心,在此结果上进行发掘转化,并使之成为其他文化表达形式的精神沃土,是切实可行又起到建设意义的。同时,这则民间传说也成为了东营区龙居镇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七、东营结婚习俗
定亲
东营地区的人是先经过提亲的,这个提亲都是自家的亲戚感觉某某不错和自我的侄子很合适,于是和兄弟弟妹商议上门去女方家提亲。双方父母感觉两家是门当户对,男女双方也允许,便能够选择一个吉利的日期正式的定亲。
彩礼
当代的东营地区的人结婚都是要彩礼的,彩礼都是双方共同商定好的,礼金一定要是吉利的数字,并且女方第一次到男方的家中去,男方的父母都是要给见面礼的。等到领证后还要再买些衣着以及化妆品给女方。
婚礼
婚房布置是有讲究的,要十八铺十八盖,当今的数量可能没有那么多了,但是最起码的是要有两铺两盖的。并且还有些地方是盆装麦子插大葱,葱白上面系红绳的做法,都是寓意落地生根,红火喜庆。还有还有在婚床的脚边摆放一块长方形的踏脚石以寓意吉祥。迎娶新娘的时候要求新娘车盖红布,过桥过路要放鞭炮扔钱。新娘上车后娘家人要车后泼一盆水表明女儿是泼出去的水等等。
八、东营丧葬习俗
旧时,年老死在家中,停灵在堂屋正中间,俗称“寿终正寝”。人死了,忌说死字,通常说“老了”、“走了”、“过去了”、“回去了”、“去世”、“逝世”、仙逝、与世长辞了等。停止呼吸叫“倒头”,应当说咽气了,有的时候候,连咽气也不忍说,只说准备后事吧。
老人在停止呼吸之前,儿女要亲自给洗脸,洗手、洗脚、净身(擦身子),然后给穿上寿衣,寿衣称“送老衣裳”,通常是蓝缎子或蓝布做的,穿上寿袜、寿鞋有的地方也称寿鞋为靴子,带上寿冠即寿帽。寿衣、寿帽、寿鞋在老人病重期间已准备就绪,也有暂时到寿衣店选购的,上面都绣有寿字。穿送老衣着,通常只穿单数,忌讳穿双数。穿戴完毕,把死者抬到灵床上,停灵。
认为假如停止呼吸后再穿戴,死者就得不到了,即死者的亡灵就带不走了。灵堂设在堂屋中间,按方位摆放。死者头垫寿枕,束双脚,白纸蒙面或蓝布蒙身,头南脚北,仰面向上。燃“长明灯”,摆上“打狗饼”,盛“倒头饭”,立“影身草”,灵前放“老盆”,孝男孝女举丧、烧纸钱、喊路。
东营地区用红线系铜钱(俗称制钱)放入死者口中,有仿古人含玉之意。死者的两手,一持打狗“鞭”,即用棉花絮搓成的棉条段;一握打狗饼子,即按死者寿终时的岁数数烙制的小面饼,用线串成串,挂在死者的手腕上;有的还在死者袖筒内装些茶叶。据说人死之后有三魂(俗话有三魂六魄之说),一魂驻守尸骨,一魂转胎投生,一魂奔赴西天。而西天路途遥远,又有恶狗拦路,一旦遇到恶狗,便能够用鞭子打它们,同时把打狗饼子扔出去喂狗,以便趁机脱身,顺利到达西天冥国。
入敛成服死者人棺,谓之“大敛”、“成敛”。棺材是死者的房子,俗称“棺木”、“木头”、“盒”,要用上等木料,精心制作。旧时,对棺材的质地非常讲究。一是木材的品种,多以柏木、桐木为佳,柳木次之。二是棺材板的厚度,6寸最好,这个厚度做成的棺材叫“天地六”,次者为“天地五”。三是漆工,里外面都要漆,最好的是朱红色的漆,漆前先灌桐油,可防潮防水,要漆五六遍,至发亮,敲上去有嗡嗡声。在棺材的前脸上还要雕一个繁体的“夀”字,也有篆书的。寿字要漆成红色。
死者遗体入敛,须俟子女等亲人到齐之后举办。大敛告成后,由孝子中的长子跪求族长,乞仪丧事。再有宗族长辈领着长子跪请执事人等,由男大老执(总理),女大老执(副总理)和通常执事组成。执事分管买办、记账、报丧、烟酒席宴、祭奠、丧礼、孝服等事宜。
成殓后,灵柩前挂幕幔或垂竹帘,幕幔前置祭桌,桌上摆祭品,两边置烛台,中间放香炉。祭桌后设灵位或悬挂遗像。灵柩两边铺苇席,有钱人家席上铺毡或地毯,通常小户铺麦穰。孝子、孝妇、孝女日夜守候在灵柩两侧直至出殡。
穿戴孝衣、孝帽称“成服”,“丧服”亦称“戴孝”。旧时有五服制,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统称为“五服”。以穿戴多种不同的孝服,标明与死者的关系远近。在东营地区,常听人说,我们还没有出五服来,即是指近门近支,能穿着服孝。
敛告成,孝男孝女亲眷均成服后,还要给孝男孝女砍制哀杖。哀杖又称“哀棍子”,通常为柳木的。在砍制哀棍子时,全家无论有多少孝男孝女,需要从一个柳树枝上砍下来,以表明是近门近支,是“一支子”人家。所以,大孝子(即死者的长子或长孙)的哀杖最粗,以下按年龄、辈数,逐次变细。
死者刚咽气不久,还未来得及停灵,左邻右舍、附近的亲朋好友,非常是妇女三三两两相约,来到死者家里恸哭抚慰,问及死因,以表明亲邻和睦相处,一家不幸,众家同哀。表达人世间的人情味和亲情味,俗称“哭丧”。
九、东营过节习俗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致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每逢春节期间,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几千年来,从毛笔书写到彩纸印刷,春联的形式接连不断演变。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年味是中国人骨子里永远的珍藏。
年夜饭是居民全年吃得“最长”的一顿饭,也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物资缺乏,吃得“一清二白”,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进入八十年代,肉、蛋、禽等渐渐丰富。九十年代,菜肴变得更加多样。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家乐、拼桌……年夜饭的吃法花样接连不断翻新。
“过年好”“给您拜年了”。正月初一,人们见面时,都会互致这样的新年问候。传统拜年礼仪分三种:一是叩拜。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要行叩首大礼。二是躬身作揖。通常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俗称“吉拜”。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辈间的拜年。传说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天当作岁首,称为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农历年的开始,又称为“三元”。这天也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亦称“三朝”。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拂晓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并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在过去,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并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由于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累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全部的小孩拿出自我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地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可以留到明年,需要以“碰灯”的方法销毁。
十、东营饮食习俗
1、烧鸡
东营传统小吃,肉质鲜美、回味无穷。
2、东方对虾
东营特产海鲜,个大肉肥、滋味鲜美。
3、龙居丸子
东营特色小吃,滋味鲜美、香脆可口。
4、三疣梭子蟹
东营特产海鲜,个大肉肥、滋味鲜美。
5、驴肉
东营特色美食,肉质鲜美、滋味浓香。
6、清烩海参
东营特色美食,滋味鲜美,营养丰富。
7、水煎包
东营特色小吃,皮薄馅多、香而不腻。
8、黄河口蜜桃
东营特产水果,肉汁甜美、营养丰富。
9、清蒸刀鱼
东营特产海鲜,深受当地人爱慕。
10、辣炒花蛤
东营特色美食,鲜美可口,非常好吃。
十一、东营名人
古代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乐安(今广饶)是闻名中外的“兵圣”孙武(孙子)的故里;汉代,有经学家欧阳生、倪宽,当中倪宽在汉武帝时官至御史大夫,并对中国历法的进步做出很大奉献;元代,有一代名将护国上将军綦公直;明代,明成祖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封藩到乐安,后夺位失败。有学者李舜臣和以刚正著名的“铁面御史”成勇;清代,有学者李焕章,“杨州八怪”之一的乐安县令李方膺,名泽后世、为官清廉的隋藏珠,古钱币学家李佐贤,农民起义首领李金鳌等。
近现当代史上,有追随孙中山的辛亥革命著名人士邓天一,著名革命烈士李耘生、李竹如,抗日名将李玉堂,中央广播事业局党委第一书记丁莱夫,国家劳动部副部长刘子久,当代文学批判家李长之,吕剧创始人时殿元,东路琴书代表人物商业兴,山东快书“杨派”代表人物杨立德,苎麻纤维专家酆云鹤,治黄特等功臣于祚棠,“人民的好警察”聂士兴,“铁人式的好工人”王为民,“联合国彩虹行动推广大使任昱铭等。
十二、东营著名景点
(一)东营新世纪广场
东营新世纪广场简介新世纪广场是东营市的人民广场,东营市的标志性建筑,座落于东营市东成中心位置,广场于98年三月开始建设,九月二十八日竣工。新世纪广场总面积为170000平方米,由中心广场和四座建筑物:市委、市政府综合办公楼,市法院,市检察院,新世纪门组成,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广场由北京中房集团设计事务所设计,风格端庄、慷慨,几大建筑物以浅陀色为基本色调;整个广场美满统一。市委、市政府综合办公楼座北朝南,高度为73.3米,地上17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为29000平方米。两侧辅助建筑略呈围拢状。法院、检察院办公楼区别座落于中心广场东西两侧,成品字形构图,中心高度为35.2米。两院办公楼从四面看都是山形、寓意执法如山。两院办公楼上方区别饰有圆形、方形装饰图案,寓意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中心广场占地3.2万平方米,当中绿地12780平方米,绿地覆盖率49%。广场南端,有两个巨大的电子显示屏用来转播电视节目。广场正中有一直径28米的旱式音乐喷泉,中心水柱喷高21米。新世纪门座落在中心广场南侧,宽度为40米,高度为16米。新世纪门既可作为市委、市政府综合办公楼的屏风,又可作为广场南面胜利大街的底景。
景点位置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利大街
(二)东营河口生态游乐园
东营河口生态游乐园简介河口生态游乐园,座落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以北,东港高速路附近,距东营市约80公里。主要以孤北水库及附近周围芦苇湿地为核心开发,故名生态游乐园。是集游览、观光、会务、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生态游乐园建立以来,始终把握“生态幽雅,自然纯朴,寓文于野”的开发思路和功效定位,依据其资源特色为河口湿地的特征及产品走向苇荡休闲游乐的趋势,仿佛为世外桃源。主要是在不破坏原始生态美的情况下,融合更多的现代原因,达到一种美满美。主要景点有:观鸟区、游船垂钓休闲区、芦荡水巷、水上博物园、水上商务船。重点推荐以下两个有特色、有创新的景点:一是水上博物园:在孤北水库船上建立一个流动的博物园,推荐黄河沿岸文化传说和齐鲁文化,带你去体验一种流淌的全新的文化盛宴。二是水上商务船:当年中国0第一次会议是在船上举办的,时至今日,却成为一种全新的会议旅游。四周芦苇飞扬、百鸟争鸣。在这样的环境下召开多种会议,会让人放松,更能够抒发自我的见解。让人体验一种难忘的会议之旅,别有一番情趣。
(三)东营清风湖公园
清风湖公园是山东省最大的城市公园,是全国首个以展现黄河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拥有山东省最大的8000平方米居民健身广场、国内最高的音乐喷泉之一、中国唯一的黄河水体纪念碑。清风湖公园座落于东营市东城,坐落在东营市政府的中轴线上,与市政府的新世纪广场遥相呼应,一起组成东营市政府核心区的标志性区域。清风湖公园的建设,聘请了中国著名的园林设计专家,曾参与主持北京中华世纪坛的环境设计、中南海、国务院和桂林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李雄博士担任总设计师,并在全市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公园占地2690亩,湖面水风光积1200亩,总投资4.8亿,分期开发。一期、二期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三期工程正在施工之中。清风湖公园以黄河文化为主题,在建设风格上,汲取借鉴了西方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力求中西合璧,用现代手法来表现传统建筑,公园的主要由健身广场、垂钓园、云帆月舫、玉带桥、“枫林爱晚”、音乐喷泉“玉龙吐翠”、“香远溢清”湖心小岛、风车广场、情人滩、明月山等。日前,清风湖公园已与其配套项目乐得家·金瀚家园、辉煌庄园、第五大街、金瀚文化术中心等建筑组团一起组成了一个总占地2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的集文化、商业、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清风湖社区,成为展示东营市城市风貌的一个靓丽窗口。
地址:东营市东营区胜利大街中段
(四)东营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
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建于1998年,2000年开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是一个起到鲜亮石油科技文化特色、集石油地质科普、石油科技博物鉴赏、石油科技展览演示及胜利油田发展历程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AAA级景点。其内设三个展览演示厅(勘探开发厅、科技成就厅、油田发展史厅)、一个科技交流交易厅和一个科普报告厅。当中三个展览演示厅知识性强,趣味性强,可参与性强,可使观光者形象而又直观地了解科普知识、科技知识和油田开发史上的动人故事。馆内共珍藏各种岩石、矿物、化石等标本及模型约600余件,所展现的人文风貌,起到鲜亮的黄河三角洲石油风土人情特征。已成为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对外迎接招待与宣传的重要窗口、科普教育的基地、科技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
景点位置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济南路258号
(五)东营龙悦湖景区(东营天鹅湖)
东营天鹅湖简介
胜利天鹅湖座落于东营市东城东南方向15公里天鹅湖旅游度假区内,是于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一处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水上游乐园,为亚洲最大的人工平原水库湖区。跟随环境的接连不断改善、美化,在每年冬天大批天鹅相约而至,景色漂亮壮观,引得游客无数,所以人们称之谓“天鹅湖”。
天鹅湖作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爱护区内的主体部分,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鸟类资源。这里鸟类品种繁多,尤以国家二级爱护动物天鹅著名。每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大批天鹅相约而至,景色漂亮壮观,引得游客无数。胜利天鹅湖风景区以“大水面、大空间”为主要特色,有“七岛、六景、五特、两鲜、两唯一”的特点而闻名。当中“七岛”为:北岛、太阳岛、南岛、卧佛岛、和三个鸟岛,从空中鸟瞰如北斗七星映射地面;“六景”为:日月山、太阳岛、天涯海角、湿地动物园、卧佛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六大景点;“五特”为: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候鸟非常多、大水面环境非常好、湖鲜非常好和地理位置特殊等五个特点;“两鲜”为:空气非常新鲜、湖中鱼类和湖区野菜非常鲜;“两唯一”为:亚洲唯一一座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东营市唯一一家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胜利天鹅湖是山东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被山东省旅游局列为黄金旅游景点,并于2004年九月份获得了ISO9001:2000质量治理体系认证证书。
游览整个景区大约需要2个小时。
地址:东营市东营南二路东首
(六)天宁寺文化旅游区
天宁寺文化旅游区,座落于东营垦利区城西部,是天宁湖湿地公园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天宁寺、森林公园、民俗文化街、百龄园生态公墓、敬老院、佛学院六大区块。当中,天宁寺主要建设三个区:寺庙建筑区,由大雄宝殿、舍利塔及周围围绕的偏殿组成;生活服务区由僧房、居士房以及配套设施组成;佛教文化宣传区由佛教文化展览区和步行街组成。拟打造集民俗工艺品展示、文艺演出、地方风味小吃为特色的庙会景观聚集地。森林公园以“滨河佛教文化生态旅游胜地”为定位,以佛学文化为核心,以乡村旅游为重点,拟打造为人们熏习佛法、修身养性的重要地方。敬老院定座落于打造“田园式高档养老社区”,建筑风格以中式建筑为主,采取单户、别墅式设计,提供医疗、餐饮、保健陪护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佛学院致力于佛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打造中国佛教特意人才学习交流的重要地方。
特色景观:大雄宝殿:现为国内建筑面积最大的大雄宝殿。
舍利塔:塔高56米分9层,设有观光电梯,可观寺院全景。
游览线路:王殿—钟楼—鼓楼—地藏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住持楼—方丈楼
地址: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政府以北2.5千米
(七)东营瀚海海上休闲旅游区
东营瀚海海上休闲旅游区座落于广饶县丁庄镇西马楼村,由东营瀚海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2011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景区地理位置优越,国道新海路,省道广青路、青垦路贯通全境;距东营机场、港口不到20分钟的路程,处于东营市和胜利油田的半小时经济圈内;东临渤海湾,海岸线长11.8公里,支脉河、小清河流经全镇入海,起到得天独厚的浅海捕捞和护养优势;其东临渤海湾,海岸线长11.8公里,支脉河、小清河流途经入海。区域内河海资源丰富,蓝蛤、益蛏、河蟹等海产品享誉全国,境内有丰富贝类、盐卤、滩涂资源。当中滩涂面积15万余亩,淡、海水养殖面积4万余亩。
景区内风光秀媚,支脉河畔30公里长的芦苇荡宛若一条绿色的走廊,15万亩滩涂湿地是多种鸟类栖息的地方,远看水天一色,碧波连天,风光旖旎。在这里你能够乘着豪华汽艇,观赏两岸如画的景色和蓝天白云间海鸥的飞翔,感受漂亮的河海风光;你还能够到海滩拾贝,体验着大海宽广的胸怀,享受着大海的赏赐和悠闲的乐趣;亦或是乘船垂钓,享受海上碧波荡漾,体验收获的快乐;更能够体验一下这里“水上特色餐饮”。让游客闻着大海的气息,在大海的怀抱中充分品尝大海赐予的海鲜美味,鱼、虾、蟹、贝样样俱全,让人回味悠长,流连忘返。
经过几年的发展,景区现已拥有豪华游艇3艘,大型水上观光餐饮船2艘,海上垂钓船10艘,养殖捕捞船80余艘,泊船码头1座,并建设了办公及游客迎接招待服务中心,并通过集中讲解等方法向游客系统的推荐旅游参观内容和参观须知。景区内参观点数量在10处以上,旅游路线的安排内容丰富,已成为一处面向本地、辐射附近周围的以渔业、休闲、旅游文化为主题的观光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观光,成为东营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特色。
地址:东营市广饶县丁庄镇西马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