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昌县地理位置概述
广昌县,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置县,因“道通闽广,郡属建昌”而得名。座落于
抚州市南部,武夷山西麓,总面积1612平方千米,下辖6个镇、5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十一月一日零时,广昌县常住人口为204375人。广昌县是江右民系重要聚居县,也是中国白莲之乡。广昌是全国最大的白莲科研生产中心、集散中心和价格构成中心,被誉为“中国白莲之乡”和“中国莲文化之乡”。广昌白莲最早始种于唐朝仪凤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历代“贡品”,是国家地理标志爱护产品。当中姚西莲海景区成功挑战“世界最大莲池”吉尼斯世界记录,莲作文化系统被列入全国第四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昌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驿前镇明清古建筑群和流传600多年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昌孟戏”。
二、广昌县文化事业
2016年全县影剧院1个,电视台1座,网络公司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2.35万册。
三、广昌县民居建筑
广昌驿前镇驿前村里有相当多建成于明清两代的古代民居,多为石屋,这些古石屋非常牢固,屋内画梁雕柱,门前屋后雕花砌图,气宇轩昂,美观慷慨。虽岁月久远,仍可见当年之堂皇。驿前村原是繁忙的古代邮路,当年商贾云集,人、车、船、马南来北往,熙熙攘攘,故称“驿前村”。现在,这里早已不是热闹的古驿站,而是一个僻静宁静的村庄,但也不时有蜂涌而至的游人搅热这片香馨的荷花古地。“清吸盱源”,又名“船形屋”,官宅,是明代按察使赖某的省亲别墅。船形屋临江而筑,一眼望去酷似一艘逆风而上的官船,前舱、后舱、甲板、船篷,惟妙惟肖,上有亭式屋顶、藻井,楼顶重檐,气势磅礴,造型秀媚堂皇;门楼上的“清吸盱源”和溪水遥遥相对,寓意博深,包含着此船汲取着万物之灵,抚源之精髓。另外,这里还有“金鳌鱼”、“云衢公厅室“、“奎壁联辉”、“赖布政祖庙”、“君子攸宁”、“石屋里”、“亦忱甫居”等等明清古民居。
2019年,“奎壁联辉”获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四、广昌县莲神太子庙会
广昌县是中国著名的白莲之乡,广昌赤水镇太和村村民也是世代种莲,相传在隋唐年间,适逢强梁为害,村民被迫逃进山林,忍饥挨饿,苦不堪言。突然,山林里飘来阵阵莲花的清香,七个孩童腾云驾雾向村民飞来,他们身背莲花篓,头戴莲花帽,胸系莲花兜,手持莲花棒。原来他们是七位护莲神童,奉王母娘娘之命,前来救助村民。他们打败强盗,帮助村民重建家园。数年后,又逢农历六月廿四,一场大雨使当地山洪暴涨,这时漂来一株古樟,奇怪的是它一直在漩涡中循环往复,竟没有随河水漂走,村民顿觉此古樟与村子有缘,便将它留了下来。这天夜间,众乡亲同做一梦:荷花七仙童化作香樟,再临莲乡降吉祥。于是,村民们请来木雕师傅,把古樟雕塑成七尊菩萨,作为“莲神七太子”的化身,并在大禾港畔古樟循环往复之处,依山傍水,建起一神庙,供奉“莲神七太子”,并取名“莲神太子庙”。
村民们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称为“荷花生日”,又叫“莲花生日”,亦叫“莲花节”。久而久之“莲花生日”就成为了这里莲农酬莲神、庆丰收的传统节日,成了传承千年的古老习俗。即使在文革破四旧时期该活动都没有终止过。非常神奇的是每年举办游莲神太子活动的前一天下午都会下雨把大街小巷冲洗的干干净净。节日当天,该村家家户户加工印有莲花图案的糍粑,馈赠亲朋好友,以示纳福驱邪、吉祥幸运之意。农历六月二十六日,纪念“莲花生日”的活动达到高潮。这天莲农们便举办莲神太子庙会,祭祀莲神,庆祝丰收。从早晨起,莲农成群结队,汇成“长龙”,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彩旗招展,抬着莲神七太子塑像的轿子前呼后拥,串村上街游行。入夜,庙台戏楼,灯火闪烁,弦歌阵阵。持续几天,多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将人们对莲的崇拜演绎得淋漓尽致。
五、广昌白莲生产技艺与习俗(第二批省级)
莲,属睡莲科,又称荷花,古代亦称芙蓉、芙蕖、菡萏等。广昌白莲种植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始于唐代仪凤年间(公元676-679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明正德《建昌府志》载:“白莲池在广昌县西南五十里,唐仪凤间市民曾延种红莲,当中数年变为白,于白莲中得金范观音像,后一年,白莲又变为碧”。清同治《广昌县志》也载有“满县花枝放呈祥”的描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境,每年的夏秋之时在广昌比比皆是。广昌白莲传统生产技艺自隋唐起源,经历代传承与发展,逐一构成了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间技艺。广昌白莲的生产与加工,包括白莲品种选育、莲田选址、移栽及田间的精细治理,及至采收后,又要经过脱籽、去壳、去皮、浸泡、漂洗、通芯、烘焙、退热、包装贮藏等十多道工序,每个过程都有严格的讲究和要求,需要有经验的莲农言传身教、师脉相承。
在一千多年的白莲生产历史中,广昌人与莲结下了不懈之缘,莲农们出于对莲的崇拜与呵护,在民间慢慢构成了一整套与莲相关的民俗。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莲农们称是莲花生日,要举办莲神太子庙会,庙会以游神、祭神、娱神三步曲为主线,吸引了赣、闽等数省边际人们参与,热闹非凡。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学士马元浩见此情景深有感触地说:“全国处处有莲花,唯独广昌有莲神”。又如莲花古镇--驿前,因千百年来盛产白莲和构成白莲集散销售圩市而闻名于世。至今保存的五十余栋明清古建筑群中,比比皆是的雕刻精美的莲花装饰图案,因而名声在外,近几年来,省、市相关部门已把驿前作为“中国莲文化的发源地”,向社会推介特色旅游,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至,
江西省人民政府也于二00三年发布驿前为全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还有广昌民间莲花灯彩,如手提莲花灯、肩挑莲花篮、莲蓬灯、莲碗灯、莲藕灯等,颇具地方特色。
广昌县塘坊乡一直流传着“木偶戏”,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或是“线戏”,是在木偶的重要关节部位如头、背、腹、手臂、手掌、脚趾等各缀丝线,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据考证,塘坊木偶戏起源于汉朝,西汉大将陈平制成木头人,虚张声势,然后领兵连击,将来犯的匈奴击溃。后人据此将“木偶”翻为戏,演变成塘坊木偶戏,一直流传至今。
“木偶戏”由木偶、控制演员、配音演员、和乐队四部分组成。
木偶由木头雕刻而成,工艺精良、风韵各异,每个木偶象征一个剧中人物。重要关节部位如头、背、腹、手臂、手掌、脚趾等各缀丝线,演员拉动丝线以控制木偶的动作,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非常鲜亮,表演时有喜、怒、哀、乐坚毅的动作,有能唱善白的语言。木偶的头、眼睛、嘴巴、手、足都能活动自如,唱白时嘴巴跟随曲调的旋律起闭。眼睛也跟随表演的动作转动。从目光、动作可看出木偶高兴还是忧愁、是愤慨还是憎恨。木偶的手还能送物取件、击鼓弹琴、骑车划船、跃马扬鞭皆能动作敏捷。表演时有乐器配套进行。
塘坊木偶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出现在舞台上时,就与民间宗教信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塘坊乡各村,寺、庙由信仰而引发了多种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凡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会请木偶戏演出,主要是人员少、花费小、小型简便,既热闹又实惠,娱神又娱人,深受群众欢迎。塘坊木偶戏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中国古代戏剧文化的精髓,起到广泛的音乐、文学、戏剧、美学、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七、广昌孟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昌孟戏,是一种专唱孟姜女故事的戏曲,世称“孟戏”。
广昌位于赣东抚河上游,百姓礼佛甚笃,每岁菩萨生日,便要举办迎神赛会,聚众演剧。明正德(1506~1521年)《建昌府志》载:“广昌县近年市民,互相纠敛钱财,宰杀猪羊,扮装各样戏文。近而抚(州)、赣(州)、饶(州)、信(州),远而闽浙等处军民商贾,莫不1,动至数百千人,这么者,半月乃罢。”
至明万历间,又兴起了一种“神戏”,尤以甘竹镇的舍溪、赤溪和大路背三村最盛。三村纷纷组建戏班,设立宫庙,祀奉秦朝蒙恬、王翦、白起三元将军。每至正月新春,各择吉日,游村出赛,鸣锣开台,搬演孟姜女连台大戏,一年一度定为俚俗。
广昌三村的孟戏剧本,渊源有自,不尽相同,赤溪两夜本,六十四出,舍溪较赤溪多出《开山》《打钱》《赐福》三折,为六十七出,连演两夜半;大路背三夜本,六十八达岭出。据老人传说:舍溪、赤溪的唱本、道具与神像,是从洪水中所得,长期来,由少儿戴着面具打扮演出,当属傩戏一类。大路背一路,移植于明《长城记》,当中《送寒衣》一场,与晚明刊本《摘锦奇音》《词林一枝》《尧天乐》同出一源,所唱[山坡羊][下山虎][驻云飞]六首词曲全部一样,即系青阳腔一派。三种剧本的重点场次也有差别,舍溪、赤溪明显“杀坏杞良、葬夫跳海”的情节,大路背则以宫殿赐带、携骨还乡为结局。但三路的孟姜女都姓许,孟姜女传为许姓,最早出现在明代万历之时,广昌三种“孟戏”,便是晚明戏曲的遗存。
三路“孟戏”音乐,均唱曲牌体南北曲,俗称吁河高腔。明嘉、万年间,广昌及附近周围地区的多种戏声腔频频入境,如弋阳腔、青阳腔、海盐腔、徽池雅调、陇东调、昆曲,相互交流,急遽融合,新腔老腔共存一体。舍溪、赤溪高腔曲词浅显,音调平平,“滚唱”接近口语,很少联套。大路背高腔,文词雅致,唱腔委婉,曲牌结构严谨。三路孟戏都以小锣小鼓伴奏,干唱帮腔,唱词间常插入道白,有唱有念,起到“夹白混唱”的特点,在几个单音或短小腔句之后,蓦地用小嗓翻高唱出“衣”音,别有风韵。
广昌孟戏的传承以社区为单位,一村一庙,一庙一班,世代相传。各村的代表人物有赤溪的曾珍生(鼓师),曾礼仁(小旦);舍溪的魏士元(小生)、方正兴(小旦);大路背的陈立庆(鼓师)、谢梅生(小旦)等。
2006年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广昌县结婚习俗
水上花轿迎亲是古代水上交通不便时留下的一种传统迎亲方法。
江西省
抚州市广昌县杨溪乡为传承中国古代民间婚俗文化,在抚河源头竹筏漂流景区举行水上花轿迎亲表演活动,村民们身上穿着传统服饰,吹着唢呐、抬着花轿,组成了一支水上花轿迎亲队伍,由专人负责水上安全,现场为前来休闲观光的游客演示传统农家“接亲”婚俗活动,既丰富了景区的旅游文化内涵,又提高了景区旅游人气,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七月九日,身穿着古装的花轿“迎亲”队伍撑着竹筏,沿着
江西省
抚州市广昌县杨溪乡东坑村抚河源头顺流而下,与河两边非常好的生态环境相映成景。
2021年七月九日,
江西省
抚州市广昌县杨溪乡抚河源头,一对身穿着古装的“新人”,从水上竹筏安全上岸。
2021年七月九日,
江西省
抚州市广昌县杨溪乡抚河源头传统花轿迎亲表演现场,坐在花轿内的“新娘”开心掀起帘子向外眺望。
2021年七月九日,
江西省
抚州市广昌县杨溪乡抚河源头水上迎亲婚俗表演现场,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拍照。
九、广昌县饮食习俗
1、勺仔糕:把浸涨的大米磨成米浆,放入葱盐,用平勺盛好放油锅炸。满口留香,让人回味无穷。
2、盅仔糍:粳米浸泡后磨成米浆,放入适量的糖,可挑选放入酵粉,将米面和成团,软糯可口,唇齿留香,放入一个个盅子型的容器里蒸熟。
3、碱糍:在每年中元节期间制作,最初是用作祭祀先祖的祭品,逐渐演变成一种地方小吃。
4、芋苞:把芋头煮烂、剥皮、捣烂,适宜加水、加盐、搅成糊状,用小勺子舀进沸腾的油中,待其呈金黄色即可,外表酥脆、内部清香。
5、七层糕:用粳米浸泡后,共研为细末,加白糖适量,加入芝麻红枣等作为辅料,蒸熟,待冷后压平切块即成,香甜怡人。
6、辣椒饼:把红辣椒剁成泥,拌入一定比例的糯米粉,加适量水调匀,然后放适量的盐和味精,油一些,再次拌匀,食用时取出切片,沸油煎炸,香酥可口。
7、肉卒仔:瘦肉萝卜切成片,四季豆切成丁,葱花适量,炒熟与红薯粉拌匀,做成一个个丸子上屉笼蒸。若能再用油锅煎炒一番,顿时满屋飘香,令人垂涎欲滴。
十、广昌县名人
连仲默,元代古陵安里(今头陂乡)人,编撰成广昌县第一部县志。
揭暄,明末清初天文、数学、兵学大家,其所著的《揭子兵法》博大精深,是在继承《孙子兵法》等军事思想上的创新和发展,被誉为兵学瑰宝。
何文渊,旴江人,明代吏部尚书。
赖巽,驿前池源村人,明代诗人,官至云南按察使。
十一、广昌县著名景点
(一)广昌县莲花科技博览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广昌莲花科技博览园座落于广昌县盱江镇小港村境内昌厦公路旁,莲花科技博览园以子莲科研为主题,集子莲科研、良种繁育、科普培圳、莲文化展示、休闲观光。园区占地140亩,工程总造价约1500万,2008年动工,2009年竣工投入使用。博览园包含科研试验区、莲种资源区、良种繁育区、中外莲种博览区、温室区、办公治理若干功效区域。华东地区最大专类莲花科技博览园。中外莲种博览区引种200多世界国家和地区400多有代表性的莲花品种,盛夏七月百花齐放,竞相争艳最佳观赏季节。
园内设有荷风桥、荷韵亭、曲桥、方汀步桥、爱莲广场、莲文化碑柱、景墙、木框架青砖道、廉洁石、太阳能除虫灯。
莲文化展厅分前言、莲史脉络源流远、领导关心映心迹、白莲科研谱新章、特色莲俗佑安康、莲姿卓雅艺天成、党建引领莲开发、结束语八个推荐板块。
(二)驿前古建筑群
驿前古建筑群座落于江西省广昌县驿前镇,明、清赣派建筑。含“赖巽家庙”、“赖瑛宗祠”、“清汲旴源”、“君子攸宁”、“奎璧联辉”、“亦忱甫居”、“龙峰拱秀”、“奉先思孝”、“石屋里”等九处古建筑。为抚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爱护单位。当中“奎璧联辉”、“清吸旴源”、“石屋里”民宅被列为江西省省级文物爱护单位。驿前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驿前古镇,因宋绍兴时曾设谨节驿于此,村庄位于“梅林驿站”前而得名。驿前在明末清初尤为鼎盛,圩市有36座半祠堂,24座庙宇,72家酒店,200余栋商邸、民宅。
现存古建筑以明、清时期为主,由53幢单栋古建构成,主要集中于驿前街道东面一线,是江西省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民居古建筑群之一。
日前保存较好的还有2000多间房共4万多平方米。有姓氏宗族的祠堂、家庙,有达官显贵的官邸、别墅,有商贾店铺和生产作坊,以及文人挥毫遗存的十数处石刻题额。其高墙深苍,飞檐翘脊,曲径通幽,几进庭院,木刻、砖雕、石雕古朴典雅,栩栩如生,堪称江南明清建筑的上乘佳作。
在这些古建筑群中,最具典型风格的有:
“奎璧联辉”
又名七幢厅堂,清代民居。建筑布局独特,店铺、住宅合二为一,占地面积1881平方米。有大小庭院两处,天井11个,房间32间,进深七进。屋前巍峨耸立的门楼,全是用青条石头砌成,两侧及门额周围的青石上,雕有栩栩如生的荷花、古钱、凤凰、文房四宝和禽兽等图案。门额上题着“奎璧联辉”四字,字体雄健,书笔遒劲。该建筑群中的木雕、砖雕、石雕图案比比皆是,精美绝伦。尤为明显的是莲花图案,无论是数量还是形态,在全省仍至全国都属罕见。专家评论说:“通常莲花图案都与佛教相关,在驿前古建0-现大量的莲花图案应是与当地的种莲历史相关,是一种独特的乡土文化现象。”
“清汲旴源”
又名船形屋,临江而筑,一眼望去,酷似一艘逆水前行的古时官船,前舱、后舱、楼上、楼下、甲板、平台、船篷,惟妙惟肖。重檐亭式屋顶,为水阁式观景建筑。相传此为明代云南按察使赖巽(驿前池源村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探亲别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50平方米。穿斗式结构,有大小厅堂,厢房36间。
大门建在屋中堂右侧,中部为正厅,亭式屋顶、藻井、楼顶重檐,气势恢宏,藻井绘有缠枝牡丹图案,其他檐板刻有流云、花卉、人物图案,造型富丽堂皇。门额书“清吸旴源”四字,包含着此屋汲取抚源之精华,孕育出千万明臣、才子、佳人,“清”代表清正、廉洁,“吸”代表晋升、步步高升。整座船屋用杉、桉、桦接合,柱梁楚楚,古朴庄重,雕工精湛,剔透有致。因水路交通方便,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后改为“青楼”。
“石屋里”民居
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建筑用材独特,整个石屋所用用料全是石头。门坎、檐板、神龛、房柱、照壁、屋檐、门楼以及地面等, 采纳光滑细腻的四方石块磨光而成,故名“石屋里”。进深三进,占地1075平方米。屋内16根大石柱,高7.8米,牢牢地擎着屋顶的大石梁。
据说,当年主人兴建房屋时,一根石柱就得耗费一根金条。雄伟的石屋看不到一丝半点粗糙的建筑痕迹,石块之间衔接无缝,照样雕龙镶凤,流光溢彩。双门楼居正厅右侧,上刻有“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福禄寿喜”等图案,石柱座上八面玲珑,雕刻有狮、象、鹿、鹤、莲花、文房四宝、花卉等精巧吉祥图案。其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古朴典雅、栩栩如生,风格独特,屋内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堪称江南建筑一绝。
“进士第”官宅
为清代滨州知府赖晋之府第,主人为清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官居镇洋知县、滨州知府。官宅坐西向东,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49.5平方米。门楼建于大门左侧,上刻“进士第”正楷三字。藻井安正厅左侧,上刻喜鹊衔梅、蜂、猴、牡丹、人物等图案,雕工精细,独具匠心,象征封侯拜相、喜事盈门。
“奉先思孝”
又名八轩公祠,清乾隆庚申五年(1740年)建,为砖木结构,一大门,二小门。门楼上用砖雕凑成“奉先思孝”四个正楷大字,上有双凤朝阳、铜钱、梅花等图案,是古代宗族敬神祭拜、扫墓、婚丧喜庆等活动聚集之地。
“亦忱甫居”
座落于驿前村中心,坐西南朝东北,面广五间,进深四间,中有天井,长5.7米,宽2.2米,面积为390平方米。砖木结构,古朴典雅,环境幽静。其门额为石质,高0.64米,宽1.85米,上书--“亦忱甫居”四字,字长0.32米,宽0.26米,右题庚申季春月吉旦,左下方是清代广昌籍文学家黄永年所题,字体遒劲挺拔、飘逸洒脱。该屋系赖姓所居,与忱甫同属一宗,抑或为赞颂其屋主情操高尚,黄永年援引“忱甫”二字,以示景仰。
“赖巽家庙”
又名下窝祠堂,明代云南按察使赖巽家庙。宗庙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间,穿斗工结构,分上下二厅,中有天井,长22.4米,宽6米。上厅神龛右存明隆武六年施田碑一块,高0.9米,宽0.55米,厚0.13米。
赖巽(1385-1446),字宗启,号逊志,名清溪,驿前池源村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永乐十六年官拜河南道监察御史,持身廉正,察理弊端,秉公执法,颇受朝廷器重,百姓誉为“铁面御史”。后奉旨考察苏州、松江两州吏治,严惩以马良为首的贪官豪绅300余人。洪熙元年(1425)选拔监察御史,分赴府州考察吏治,奉旨巡抚湖户,对耽酒渎职的参政田刚、知府赵垒等几百人逐步黜罢。宣德六年(1431)官拜云南按察使,后卒于任所。后人为怀其功德,立赖巽家庙以祭之。
另外,古镇驿前还起到灿烂的红色文化。在土地革命和第五次反“围剿”时期,著名的高虎脑战役、万年亭战役、古楼峰战役都是在驿前境内进行的。1934年八月,高虎脑战斗结束后,红军退守驿前一带并在此宿营,当年红军主要住宿地主要是明、清时所建民居,主体建筑有赖巽家庙、大夫第、布政祖庙等10栋。现有坑埔、马房等红军住宿生活设施,并散存相当多红军标语。当中的“大夫第”是当年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
至今,相当多建筑上仍留有红军题写的标语,如:“打倒卖--蒋介石、活捉何应钦”、“-兄弟,不要自我人打自我人,北上抗日去,死了也值得”、“拥护中国共产党,打倒--的国民党”、“打倒一切的反革命的分子”等等,为研究中国革命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三)广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广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座落在盱江河畔。县城中心大街西北部一座松柏延年,环境优美的小山丘上。为了纪念我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于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份兴建,一九五八年落成。馆院内建有红军塑像、烈士公墓、总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一九八六年又将陈列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共展列了八十多名著名烈士的事迹。
纪念馆是单层宫殿式建筑,高20米,建筑面积249.9平方米。古朴庄严。迎门廊横梁红色大匾上刻着“广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十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大门两边镌刻着毛泽东同志提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馆前两边各有四季如春的小型花园。正前方沿台阶而下是一金色塑像纪念碑,馆后有一蒙古包式的烈士公墓。
馆内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正厅和左右四个展室。正厅中央是前言,简述广昌革命斗争史及本馆沿革及更新陈列的概况,两边展出苏区时期使用过的票证、武器等文物51件。正墙具体推荐了高虎脑战斗的经过,悬挂着血战高虎脑油画及张震同志的提词“向高虎脑战斗中顽固作战,英勇杀敌光荣献身的烈士们致敬”和刘志坚为庆祝高虎脑战斗胜利的祝捷歌。高虎脑战斗是保卫中央苏区阻击敌人通往红都瑞金在大道的关键—战役。在彭德怀、陈阿金等同志的领导下,于一九三四年七月中旬,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及红一军团十五师在搞虎脑一带布防,七月底至八月上旬,在高虎脑、万年亭、大寨脑三次战斗中,共歼敌九千余人,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为红军主力战略转移获得到时间,在此次战斗中,红五师政委陈阿金同志等二千三百多红军战士英勇牺牲。
第一展室座落于正厅右侧,面积13平方米,主要展列了广昌县第一个党支部—0苦竹党委的成立情况及广昌县第一、二次-会情况,简介了第一位党支部书记黄贵求等25名烈士的生平事迹。
第二展室与第一展室相邻,主要陈列了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前后牺牲的饶福林、顾作霖、李鹏举、魏桂英等三十六名烈士的斗争史迹、照片和烈士遗物10件。
第三展室座落于正厅右侧,与第二展室相对映,集中推荐了原海滨区政委兼任-符竹庭烈士的光辉事迹。符竹庭同志生于1912年自幼父母双亡,1928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0,1929年升任独立团大队政、21团政委,1932年红军整编后任一师一团政委。符竹庭同志勇敢坚定,身先士卒。领导部队打了相当多胜仗。在著名的鸡公山战役中,率领一营兵力与优势敌军激战数天,取得了鸡公山战斗的胜利,1941年,符竹庭率领——五师二旅由鲁南东进滨海,发起了青口战役,以后又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使我军顺利渡过了抗日难关。1943年十一月,他与滨海区司令陈士榘一道成功地领导了赣榆战役,并取得辉煌的胜利。解放了赣榆城。不幸的是,在战斗结束后,符竹庭同志被小股袭击的敌击中,于1943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英勇牺牲。本展室并陈列有烈士遗像遗物,以及-、谷牧等领导同志悼念符竹庭烈士的提词和海滨党委、红星报写的悼念文章等。
第四展室与第一展室相对应座落于第三展室隔壁,主要展列了广昌籍已故老红军符彪、李步高等四位老红军的生平事迹供大家瞻仰。
革命烈士塑像座落在纪念馆前100米处高8米,占地面积23平方米,建于1976年,下为不磨石碑座、碑身上为象征战争年代团结如一人的红军战士和农民形象的雕像。
革命烈士公墓为砖混水泥结构,是园拱形建筑,在烈士纪念馆后侧,高2米,墓碑中央镌刻着“革命烈士公墓”六个黑体大字。两则横镌刻有毛泽东主席手书“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墓的顶端雕塑一支红色火炬,与周围碧树绿茵相应衬,分外醒目。该烈士纪念馆宏伟大壮观。庄严肃穆,松柏满园,景色秀媚,一九八七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烈士建筑爱护单位。
(四)广昌大觉寺
大觉寺座落于广昌县东盱江镇吴家岭,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现有僧尼及治理人员18人。
该寺始建于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今存佛殿既有明代构建,又有清末、民国之建筑风格。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觉寺宗风不减,有僧尼数十人,50年代中叶,僧尼被解散还俗,后来佛寺几易其主。90年代初,广昌县人民政府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批准大觉寺为开放寺庙。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大觉寺的房产权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至此,大觉寺禅风佛影再展新姿。
大觉寺是一座省内外驰名的古寺。它之所以驰名省内外,这与他的古佛、古韵、古风、古碑相关。
古佛显圣乃大觉寺的一神奇光环。清同治六年(1867)《广昌县志》记载:宋代中叶有一尊古佛,自河流而下,然后又逆小溪而上。佛像能逆水而上,这真是一件怪事。于是,人们就将佛像入口处称为“佛流口”,而将佛像所止处称为“佛流源”。县令赵彦博即在流口建大觉寺,佛流源建永兴寺,这则神奇古老的佛祖显圣故事,在抚河上游广为流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觉寺的知名度,给大觉寺置上一层神奇色彩。
大觉寺的得名也不同凡响,充满着佛教文化之古韵。有信徒问:大觉是什么含意?这首先要了解“佛”字的意义。佛即是“佛陀”的简称。佛陀乃印度之古字、古词,而佛经给它加了三层意思:一是正觉,即对一切事务之本来面目、性质、形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二是等觉或遍觉,不但自我醒悟,并且还能平等地觉他,使别人醒悟崇佛向善;三是圆觉或无上醒悟,亦即自觉之智慧和功行达到了最高、最圆满之境地。此乃大觉大悟,普渡众生!一句话,“大觉”乃崇佛之最高层次。
百折不挠,排难进取,此乃大觉寺古风的一大特点。同治《广昌县志>载:大觉寺建于宋之中叶,东胜阁生员刘万年之妻毛氏捐资营造。创建之初,佛殿僧舍及其宏壮,僧尼300余人,为江西宋代之大刹。宋末处于乱世,寺毁于兵,僧亦解散。元初,有僧在原寺旧址重建,其规模不及以前,元末复为兵火焚毁。明洪武初,有僧白云重建寺宇,因兵戈之后,财力耗费,艰难制造,寺极卑隘。但其徒子徒孙没有被艰难吓倒,而是“发积蓄,广为募化”。经过几代人的艰难努力,终于使大觉寺重现大庙气派。寺内建有金刚巅、大佛殿、法堂等,并塑佛像,建楼图,藏经典,置钟鼓。“凡寺所宜有者,无所不备。环寺之外种植竹木,滋长茂密,清阴蔽空,鸦鸣雀噪,视昔创建之初,尤增壮丽。”建得比宋代的寺庙更为宏伟壮观。
名人题记使大觉寺千古留芳。大觉寺其貌不扬,没有参天大树掩映的巍峨大殿,也没岩深谷邃的流泉飞瀑,然而它却有两件镇寺之宝:即明初吏部尚书何文渊撰写的《重修大觉寺碑记》和他题书的“大觉古寺”匾额,为大觉寺增添了光彩。《碑记》概述了大觉寺从宋代中叶至明代中叶宗风沉浮的兴衰史,描绘了当年“佛寺僧舍及其宏壮”、“佛事兴隆的辉煌”,赞颂了历代先师先祖前仆后继开创宗风、点燃佛灯的爱心善举,揭示了寺乱佛毁、世治佛兴的真谛,文情并茂,刻书刚柔兼济,是弘扬佛教文化的艺术珍品。《碑记》在“文革”之中不知去向,仅仅有“大觉寺”石刻匾额尚存避免于难。因为大觉寺历史悠久,所以被列入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和重点开放寺庙,成为广昌县的重要旅游景点。
(五)高虎脑战役红军指挥部旧址
高虎脑战役红军指挥部旧址座落于广昌县南部25公里至45公里之间,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主战场之一。范围包括赤水镇以南驿前镇以北100多平方公里。1934年七月至八月,彭德怀、杨尚昆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三场大规模激烈战斗,即大寨脑战斗、高虎脑战斗、万年亭战斗。因三次战斗均在高虎脑境内、合称“高虎脑战役”,共歼敌500余人,为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的战略转移获得到时间,是红军长征前的最终一场激战,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唯一取得全面胜利的战役。至今这一带仍保留有相当多红军所挖堑壕、掩体工事遗迹及弹坑、红军标语。
大寨脑座落于赤水、贯桥交汇处,向南延伸,连接高虎脑山脉,是通往驿前、石城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为阻挠国民党军南进驿前、石城,保证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顺利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七月中旬,红三军团34师、红一军团15师(即少共国际师)在此依托有利地形布防。七月二十一日黎明,敌汤恩伯纵队主力第四师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红军阵地发起攻击,至午后1时红军向高虎脑撤离。
高虎脑海拔406米,面积4平方公里,因山形酷似昂首蹲坐的猛虎而得名。1934年7、八月间,彭德怀、杨尚昆指挥红军第三军团,凭借高虎脑有利地形,阻击六倍于我、武器精良的国民党军队进攻,打死打伤国民党军4000多人,当中团长6人,营长10多人,连、排长400多人,为中央主力红军和暂时中央机关的战略转移获得到时间。现仍有红军所挖堑壕、掩体等工事遗迹。高虎脑村附近的曾家排,曾设红三军团指挥部,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等在此指挥战斗。
万年亭是高虎脑南大岭夹山坳公路旁的一座古凉亭。1934年八月五日至七日,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在高虎脑顽固抗击国民党军6个师十数次的轮番进攻。战斗中,彭德怀的前线指挥部就设在这座古亭。当年的万年亭已在战斗中遭炮火毁坏,至今残存一石碑,碑上书-“红三军团战斗司令部旧址万年亭”。
(六)明清古建筑群
明清古建筑群较为集中于驿前街道东面一线,由四十余处单栋古建筑构成。有姓氏宗族的公祠、家庙,有达官显贵的官邸、别墅,有商贾店铺、生产作坊,以及文人挥毫遗存的十数处石刻题额。其高墙深苍,飞檐翘脊,曲径通幽,几进庭院,木刻、砖雕、石雕古朴典雅,栩栩如生,堪称江南明清建筑的上乘佳作。明清古建筑群文化蕴底深厚,为研究明清社会、思想、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提供了实物证据。现简介几栋:
"奎壁联辉":又名七幢厅堂,清代民居。有大小庭院两处,天井11个,房间32间,进深七进,占地面积1582平方米。石雕、木雕有荷花、古钱、凤凰、文房四宝等图案,雕刻精美。"清吸旴源":相传为明代云南按察使赖巽探亲别墅。座北朝南,仿古代官船之形,逆水而建,重檐亭式屋顶,占地面积540平方米。穿斗式结构,有大小厅堂,厢房30余间。藻井绘有缠技牡丹图案,其它檐板刻有流云、花卉、人物图案。
"石屋里"民居: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门坎、神龛、房柱、照壁、屋檐、门楼以及地面等,都 采纳光滑细腻的四方石块磨光而成,故名石屋里。进深三进,占地1075平方米。石门楼上刻有"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福禄寿喜"等图案,石柱座上也刻有狮、象、鹿、鹤、莲花等吉祥图案和文房四宝。其建筑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堪称一绝。
"进士第"官宅:为清代滨州知府赖晋的府第。座西朝东,占地面积449.5平方米,门楼匾额刻"进士第"。
(七)荷源公园
荷源公园占地面积600亩,总投资6000万元,以“莲”和“源”为设计主题,是一个以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以休闲娱乐为中心的集文化休闲、生态爱护、运动健身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仿古湿地森林公园。
公园保持原有的自然山水风貌,结合基地原有山体和水塘特色环境,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六个“苑”:即名苑——名苑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弘扬精神文明、讴歌历史人物、借古喻今话盛世,苑中主要设计历史名人与莲相关的景观;佛苑——佛苑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尊重佛教文化,寻找与其他文化结合点,苑中主要设计与莲相关佛像,再造雁塔佛教文化景观;祈苑——祈苑设计主导思想是唯美心灵、追求崇高人生,苑中主要设计与莲相关的观音佛像等;道苑——道苑的规划设计主要以荷和以荷为背景的传说及浪漫的神话故事为主线展开,主要景观为“和合”引发的故事、“并蒂莲”、“人寿年丰”等;风苑——风苑设计主要以民俗、乡俗展开,例如在广昌已经戏剧化的“莲花灯”,“晒莲神”等点缀构成科学、现实、艺术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文化景观;野苑——野苑设计主导思想是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动态之美;静谧之美。通过六个“苑”的建设,展示出一个内有莲心、心怀善缘、源远流长的莲源文化。
(八)抚河
抚河座落于驿前镇姚西村的血木岭,是抚河发源地,《汉书·地理志》和郦道元的《水经注》均有记载。最高处为灵华峰,海拔991米。山上怪石嶙刚,且多罅隙,泉水从中喷沫而出,汩汩作响,至血木岭汇成竹管细流,开成源头活水的抚河第一流,顺着山谷构成两股溪流,一经里木庄,一经罗家地,汇成山涧小溪,流经十华里至木头坑合流,先后构成五潭七瀑布。飞瀑珠帘高挂,一泻三折。溪流经龙井、天井里构成驿前港。又围绕驿前镇,穿过高虎脑、杨溪乡等地,在赤水的石咀头与塘坊港汇集,始称旴江(旴江为抚河的上游)。旴江在广昌境内穿越驿前、高虎脑、杨溪、赤水、旴江、甘竹等6个乡镇,接纳11条港、69条溪条溪流之水,总长78.95公里,流域面积1568.5平方公里。旴江在甘竹镇罗家村流入南丰县境,再经南城接纳黎川河,经抚州接纳宜黄河、乐安河等,构成抚河,注入鄱阳湖、长江。因血木岭长有相当多野生的中药鸡血藤,山下有“里木庄”、“木头坑”等到地名,加之崇山峻岭,坡陡路曲,故取名“血木岭”。三字既概括了抚河发源地的山川地貌、植物特色,又点出古驿道的险峻曲折。
(九)驿前红四军指挥部旧址
驿前红四军指挥部旧址(秘书袭庆民居)座落于广昌县驿前镇驿前村。1934年7、八月间,在长征前夕激战中,红四军指挥部曾在此驻扎。在民居大门两侧磨光的砖墙上有一组红军标语,标语用精细不一的毛笔蘸墨书写,现有红军标语多条,并有“活捉何应钦”等。建筑座西朝东,砖木结构,占地面积594平方米。
驿前红四军指挥部旧址(云衢公厅堂)座落于广昌县驿前镇驿前村。又名双门楼,座西向东,砖木结构,清代建筑,占地403平方米,
八字形大门气势恢宏,照壁影墙用水磨石菱形镶嵌,精巧慷慨,石质门簪刻麒麟送子、人物等故事。1934年7、八月间,红军与国民党激战,先后在此设立过指挥部,现有墨书“天下为公”等。
驿前红四军指挥部旧址(迎薰民居红军标语)座落于广昌县驿前镇驿前村。主体建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379.4平方米。有红军标语多条,当中一条大型标语“红军中官兵伕薪饷穿吃一样,-里将军校尉起居饮食不同”,内容对状工整,在我省较为罕见。对当时瓦解-地方武装,瓦解敌军士气,争取革命力量,鼓励红军士气起了较好的政治宣传鼓动效果。
(十)高虎脑战斗遗址群
高虎脑战斗遗址群(含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戏台下厅堂红军宿营地、万年亭红三军团战斗司令部遗址及标志牌、大岭隔红军战场遗址战壕、蜡烛形红军战场遗址、红军将领陈阿金烈士墓)
第五次反“围剿”第三阶段期间,以彭德怀军团长和杨尚昆政治委员率领的红三军团(下辖四、五、六师),在广昌为保卫中央苏区,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激烈的殊死大搏斗,这就是著名的高虎脑战役。长达一个多月的高虎脑战役是红军长征前的最终一场激战,为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的战略转移获得到时间。
高虎脑万年亭战斗——史称“长征前夕的激战”。1934年7、八月间,第五次反“围剿”后期,红军实行“六路分兵,全线抵御”红三军团,红34师、红15师奉命在广昌县南部20至40公里境内的大寨脑、高虎脑及万年亭设防,与国民党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搏斗。一个余月的阻击战使国民党军伤亡6000余人,红军伤亡近2000余人,有效地打击了由广昌向石城、瑞金进犯的国民党军,为中央苏区主力红军战略转移进行闻名遐迩的长征获得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