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载县地理位置概述
万载县,隶属于江西省
宜春市,座落于北纬27°59′37″~28°27′48″,东经113°59′13″~114°36′11″之间,与北京同属东八区,但平均日出时刻比北京迟22分钟。位于江西省西北边陲,锦江上游,峰顶山以北,东邻上高县、宜丰县,南接袁州区,西连湖南省的浏阳市,北毗铜鼓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十一月一日零时,万载县常住人口为486435人。万载县境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2公里,总面积1719.63平方公里,当中城区面积10.6平方千米。县城距江西省南昌昌北国际机场185公里,距湖南省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68公里,距宜春明月山机场42公里,距沪昆铁路(“浙赣线”)的宜春火车站39公里,距沪瑞(“昌金段”)高速公路26公里。320国道和“湘赣”、“芳万”两条省道穿境而过。
二、万载县文化
2018年万载县共有各种文化机构3个:文化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7.2万册,图书总流通量20万人次,乡镇综合文化站17个,农家书屋184个,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67家。全县通广播行政村181个,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覆盖率达96%以上,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167个,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06万户,当中乡村用户3.56万户。
三、万载花炮制作技艺
万载是全国五大花炮传统基地之一,万载花炮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清道光年间,万载花炮便已“通行南北,商贾络绎”;光绪年间,“男妇大小均藉此以资工作”。清末民初,全县花炮专业人员有3000人左右,在职人士达数万人,爆竹庄近千家,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县城及县城以西的株潭、黄茅一带。
万载传统花炮生产所用的原料土纸、黑火药均为当地所产。当中土纸为滚筒之料,选用的是本县仙源、官元山、茭湖、赤兴等山区生产的表芯纸。与其他产地的土纸相比,万载产的表芯纸制作的花炮响声脆悦,响炮后纸皮炸得更碎。制作黑火药所需的1也是本地原料通过传统的技术制作出来的,产品结晶芽粗、白净,是上乘之品,制成的鞭炮响率高,无杂质,有香味。
万载传统花炮生产过程有70多道工序,大致可归类为纸筒制作工序、火药(硝)制作、引线制作和成品制作等四大工序。
纸筒制作工序,主要包括撑表芯纸、压平、修纸边、裁纸(包括开大和、开小和)、绑纸、沾水、搓筒;撑红皮纸、压平、裁纸(包括开大和、开小和)、制米粉浆糊、糊筒、打角、摔平、绑绳、腰筒;再摔平、刷水、修筒、齐头打墨、凿筒、晒筒(或焙筒)、清筒、封纸、开筒口等。火药(硝)制作工序,主要包括驳土墙、打碎、浸泡、过滤、加竹碱、熬硝、过滤、清除盐渣等杂质、再熬,起锅凝固、再熬,起锅凝固、打碎、再熬,熬干后翻炒,加硫磺、杉木炭搅匀、磨碎等。引线制作工序是将谷皮捣碎,与胶叶等在水槽中混和,淌水、引纸晒干、裁割、扎头、上硝、浆引、捆绑、切断。成品制作工序,主要是将瓷土加热焙干、过筛,纸筒顶部上瓷土、上硝、敲打、上黄土、摔实、喷水、凿实、钻眼、栽引(或称插引)、铡头、结鞭、包装等。
制作花炮需要的器具主要有纸筒制作器具(短刀、长刀、擦凳、擦芯、焙锅、四方焙笼、麻绳、腰筒、木斗、木方、磨刀石、长凳、竹镰、木架、竹签、木盆、筅帚等)、黑1器具(锅、锅铲、盆、镰铲、石磨、漏斗、桶、舂碓、石臼、秤、撮斗、筛箩、勺、毛竹耙、硝竹筒、毛竹槽笕等)、花炮制作器具(筒口钎、木方、九齿铁钎、铁钻、钻板、锯齿铡刀、麻线、竹盘、搓凳、木尺、六角形土沓等)。
这样制作出来的花炮外观结边整齐、板密、筒体脚齐,点燃后响声连贯、脆悦,响声好、响率高、有香味。花炮制品规格不一,主要可按“响数”、纸的长短、结鞭形式等进行划分。按“响数”分,有16响、20响、40响、100响、200响、500响、1000响、2000响、3000响、5000响、10000响和寸金等。按纸的长短划分,有3裁、4裁、9裁等规格。按结鞭形式划分,则有平边、立边(顿边)等规格。
1951年,康乐镇成立工农花炮社,接着又在康乐、株潭、黄茅等乡镇组建花炮生产合作社,但产量并不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跟随烟花新品种的引进和产品的出口,万载花炮产量逐年增加。1979年,万载“文明塔”牌花炮出口。20世纪80年代,部分工序由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迈进,花炮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在职人士达到15万人,花炮企业有600多家。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湖北、广东等20多个省市和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20多个国家。
万载花炮制作长期以来只能依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流传。制作艺人们分散在各花炮生产厂家,如潭埠万新花炮厂、昌荣出口烟花鞭炮厂、华泰花炮厂、荣兴花炮厂、金沙出口花炮厂等,每个厂家都有其生产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有黄万新、温水根、黄文华、徐观发、李冬生等。
万载花炮生产在社会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与花炮相关的民俗活动举不胜举,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四、万载得胜鼓
万载得胜鼓,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大型民间吹打乐。整个乐曲主要来源于民间灯彩和民间锣鼓,即从“花灯、龙灯、狮灯、战鼓、十样锦、三百鼓”等锣鼓经中提炼出来的。乐器的编配分打击乐和吹奏乐两组。打击乐有:晋鼓、排鼓、战鼓、堂鼓、班鼓、木鱼、铜铃,还有音高不同的大小锣、钹、铛、云锣、飘锣、铓锣等。吹奏乐有:大小唢呐、笙、竹笛、铜号筒等。
乐曲表现古代将士出征、凯旋、荣归、庆功场面,演奏风格粗犷有力,音乐红火,富有气势,使人为之振奋。乐曲一开始,先擂晋鼓三通。后来号筒、先锋号角声和庄重的大鼓、海螺、礼炮声交替出现;继而鼓号齐鸣,乐声大振,高亢宏亮的大小唢呐和整个乐器齐奏《出兵牌子》的散板,嘹亮有力,气势雄伟,宛如千军万马簇拥主帅胜利归来。后来打击乐演奏“急急风”、“闹台”把乐曲推向热潮。中间部分,乐队分“粗吹锣鼓”和“细吹锣鼓”两组,并作种种变化,使音色和力度富有层次和对照。在演奏上,充分发挥唢呐接连不断连奏,与笙、笛及色彩乐器的断奏法相对照,使乐曲庄严、肃穆,听起来细腻;打击乐则以闷击和放音相对照,节奏铿锵,丰富了打击乐的表现力。在音乐处理上,小唢呐、笙、笛联奏出欢快、优美的传统民间曲牌《得胜令》、《急三腔》等;色彩璀璨而有新鲜感。在乐曲速度的处理上,注重了快与慢的对照,使乐曲波浪迭起,起到新的推动力。后来,排鼓由慢渐快奏出精彩的华彩乐段,丰富了整个乐曲的演奏技巧。尾声部阵阵号角,爆声齐鸣,乐器齐奏曲牌《得胜令》,全曲在异常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万载得胜鼓,通过民间艺人的接连不断创新,在保留原有精华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二胡、弹拔、低音等乐器,使整个乐曲增添了色彩,从而又丰富了乐曲的气氛。1993年在宜春地区“特色文化”展演中,万载得胜鼓一举夺冠,荣获编排奖和演奏奖;2002年全市首届艺术节和全省音乐舞蹈艺术节上,又旗开得胜,连连获奖,获得到观众阵阵掌声,并得到了省内外艺术家的一致欣赏。
五、万载夏布制作技艺
据传,南北朝时期,江西万载乡农蔺思源,发觉富有韧性的草本植物苎麻,并将它的表皮剥下,用以编制帷帐,效果很好。此后,万载地区汉族劳动人民慢慢改进绩麻之法, 采纳清纯的苎麻纤维织造夏布。万载地区的夏布织造技艺流传至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在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名录。
万载夏布,“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如罗绡”,其纱质细软、边缩平坦、编织均匀、色泽清秀、不皱折、不变形,易洗涤、凉快清汗,饮誉全国,在唐代就被朝廷列为贡品,还曾在1940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夺得金牌,远销海外,是江西三大特产之一。
万载夏布织造全部由手工制作,分绩纱与织布两大部分,细分工序达几十道。绩纱要用手工将湿麻劈成细缕,并拈成细纱,通常一天能绩二三两纱,精工出细活,若要织出高扣数精品夏布,一天难绩一两纱。织布有经纱、刷浆、上机、织造四道工序。当中以经纱、织造为难。经纱多为男性,在阴凉的地方,将纱丝丝入扣,用细白米浆刷纱。织布多为女工,织时亢热、寒冷都不适合。夏布用途广泛,可作床上用品、褥垫、墙布、门帘、工艺品、工业用布等。
夏布织造技艺所要用到的生产工具主要有刮麻具、刮浆板、纺砖、绕线架、结纱钉杆、料缸、扒头、经纱架、刷子、刷机、扣、羊角、拖耙、分铰棒、搁凳、织布机、梭子、打纬刀、挑经刀、引纬杆、经纱导棍、卷布导棍、剔纱刀、撑杆、吊棕杆等。
据1940年版《万载县志》记载,万载夏布有两大特色,为它埠所不及:一、苎麻质量坚刚,外地浣麻多用漂粉与酸水等,我县山间多清泉,浣濯便利,天然创造,无俟药品参加其间,自然化刚为柔,表现雅洁之色。二、成布之后,它处用硫磺烟薰,以求一时之美色,我县对此作法则历来严禁,故愈服则色愈出。
可见,承载千年传统手工制作精髓的万载夏布织造技艺,不但凝结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和聪慧才智,并且是传统布艺的典型代表。
六、万载开口傩
万载“开口傩”又称“跳魁”,是当地民间驱鬼逐疫、祈福求平安的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民众“祀杨吴将军欧阳晃”为傩神,俗称“欧阳金甲将军”。据清道光版《万载县志》载:万载有傩约在元末明初。
万载位于赣西边陲,西接湖南浏阳,古为“吴头楚尾”之地,境内气候温柔,物产丰富,素有“富万载”之誉,县民崇尚文明,“跳魁”之风盛行,其活动范围遍及乡间和邻县。早在1940年全县已有傩神庙9座和17支傩队,最早的属潭埠镇沙江桥傩庙,始建于明代初年。1949年后“跳魁”之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几经沉浮,屡落屡起,很多老艺人冒险保存傩面具、服装、道具等,精神堪嘉,遗存下来古老傩面具等,已成艺术珍品。日前,万载“开口傩”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今又重现异彩,国内外3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万载“开口傩”的活动情况,1992年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1990年十二月27幅傩照顾邀前往美国纽约、洛杉矶展出,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东洋文化研究所博士田仲一成、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广田律子女士先后多次来县考察傩舞。台湾《大陆奇观》摄制组专程来到沙江桥拍摄制作成《万载傩舞》风光专题片。2005年六月万载傩舞参加在南昌举行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荣获“傩文化展金奖”、“中外傩艺术展演银奖”和“民间艺术表演优秀表演奖”。
万载“开口傩”共有16个表演节目,差不多每角必唱,动作古朴粗犷,在赣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傩文化史、探索傩舞发展、傩戏构成有着重大的艺术价值。
七、万载花灯戏(第二批省级)
万载花灯戏,旧称花鼓灯。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风格独特,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古老剧种。1999年,被列为全国360多个地方剧种之一,入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
万载花灯戏历经“灯戏”“三角班”“半班”三个发展阶段后,慢慢构成了一种在声腔、表演诸方面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其语言生动朴实,唱词通俗易懂,表演优美活泼,以歌、舞、技并重。讲究虚拟夸张,形象逼真,始终保持着载歌载舞的灯彩艺术形态。花灯调节奏丰富,“强弱强”三拍子,独具特色。唱腔 采纳自然发声,一律本嗓演唱,加之花灯锣鼓经的配合,显得温和舒展,协调美满。
在表演艺术上,它极具地方特色,构成了鲜亮的艺术风格。其行当包括生、旦、净、末、丑等,每个行当的表情附有喜、怒、哀、乐、爱、恨、恶、忧“七情之色”。每个角色须符合人物性格,以手、眼、身、发、步来表现内在情感。其唱功包含气息、吐字、甩腔三大基本功。非常讲究咬字准确,字音清楚,不飘不倒,轻重有度,可谓“字正腔圆”。其念功分为“京白”“韵白”和当地方言三种,非常讲究念白的韵型;花旦:端庄、活泼;文小生:文雅、洒脱;武小生:英武、豪放;老旦:龙钟、技雅、严谨;净:醇厚、宽亮、粗犷、威严;文丑:尖细、润华、左腔。其扇功,生、旦、丑各具特色,小旦扇要“圆”,小生扇要“活”,小丑扇要“花”。其帕功主要有顶盘式、打伞式、飞碟式、旋转式;其步功项目繁多,有“旦步”“丑步”“公子步”之分。
花灯戏音乐有传统声腔和新腔两大类。传统声腔又分为花灯调类、杂调类和本调类。花灯调多以民歌、灯调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组建了县属专业花灯剧团。在专业作曲者与演员的一起努力下,将花灯歌腔加以发展,使其入戏,使板式更为丰富,更适当剧情和人物表情的需要,因而构成了花灯戏新腔。
花灯戏的伴奏主要有胡琴拉和唢呐吹两种。锣鼓经是花灯戏的重要部分,其锣鼓点有100多个,主要有头类点子、锣类点子、闹台。乐器有打击乐和管弦乐两大类。
万载花灯戏经历了兴衰起伏,已生产剧目200多台,创作本戏20多个,自创小剧40多个。现在,活跃在民间的花灯剧团有2个业余剧团和一个国营专业剧团,有演员60余人。万载花灯戏在湘赣地区深受欢迎,出县上省,屡屡载誉而归,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在中国地方戏曲中有较大影响。
八、万载罗城扎粉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
万载罗城手工扎粉为万载知名特产之一,它以色白如银、条素柔韧、入口爽滑而著称。其加工技艺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色彩,其主要产地在罗城镇泰溪河两岸的拂晓村、罗城村,拂晓村上碓、辛家两个自然村是其发源地。这两个村庄座落在漂亮的泰溪河畔,有一间12个碓臼的水碓房,其侧又有大片河滩,便于晾晒扎粉,这里既是罗城扎粉的发源地,又是罗城扎粉最有名的产地。
罗城手工扎粉名扬宜春市,被广大消费者赞不绝口,其加工技艺非常传统,主要原料是产量高、口感差的稻米,这种大米出粉率高,扎出来的粉口感好。主要加工工序为:浸米、磨浆、做团、舂团、扎粉、晒粉、扎把(分装),主要工起到木桶、石磨、水碓、竹筒、铜筛、木架、大锅、梭箩、大脚盆、竹帘等。其把品质差的早禾米加工成柔韧爽滑优质食品,蕴含了严格的、科学的加工技术,并大大提高了早稻大米的附加值。
传统手工扎粉起到白如练、韧劲、爽滑的特点才算合格,制成之后每页扎粉长约25㎝,宽约20㎝,每一扎分量区别是2公斤、1.5公斤、1公斤。
九、万载纸棚山歌
万载,地域广阔,山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有近乎口语质朴、音调粗犷的“急板山歌”;有高亢璀璨、热情奔放的“客家山歌”,真可谓山上唱山歌,田里唱田歌,驾船唱船歌,采茶唱茶歌,耍灯唱灯歌。但颇具地方特色的“纸棚山歌”,乡土味尤为浓郁。万载土纸(即表芯纸)自古至今,是本地一大特产,素有“纸乡”之称。
“纸棚山歌”流行于万载的高村、茭湖、仙源、赤兴一带,它地方特色浓厚,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联,息息相关。从歌词角度来看,虽象民间口头文学,但每首山歌都有其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深刻地反映着广大劳累大众的精神风貌。如“恋郎嗳恋做纸郎,做纸郎子有恋场,初一十五打牙祭,赛过几多财主人。”它不但反映了纸棚工人的恋爱情感,并且还表现了纸棚工人的乐观情绪。“一月做纸是春社,保佑竹子满山发,保佑竹山多生笋,赚钱正等今年来。”它表现了纸棚工人祈盼来年风调雨顺,能赚钱养家糊口。同时,那“纸棚隔屋隔得近,棚下言语切莫听,亻雁早晨早起累到夜,黄柏树下苦弹琴”,“今日拉棚冇得料,定转拉棚聊几工,焙纸吾到纸骆在,赚钱吾等今年来。”它不但反映纸棚工人困苦的生活境况,还揭露了纸棚工人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不满。
“纸棚山歌”的音乐旋律优美流畅,音型、节奏特色分明,音乐主要以“6˙1˙2”为主音,音调、节奏与地方语言紧密结合,听起来使人感到舒畅,易于上口流行。
因为历史的变迁,特别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曲意篡改利用,在有些“纸棚山歌”中,带有封建意识,沾染黄色、腐朽的基调或迷信色彩。因此,在传唱“纸棚山歌”时,应加以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这一来自低层群众的民间艺术重放异彩。
十、万载县结婚习俗
1、万载县新人的新床上要放上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用他们摆放出早生贵子四个字。是对新人美好的祝福。
2、新郎去迎接新娘的时候是要吃红枣桂圆蛋的,亲戚朋友也是要吃的。
3、出发前新人是需要给父母敬茶的,听从父母的教导
4、新郎接亲时候的人数一定要是双数,不可以是单数,接亲时候的车也同样,是要双数不可以是单数的
5、新郎是要抱着新娘直接从家里到婚车上,中途是不能让新娘落地的,这样的寓意就是能够白头偕老。
6、新人的婚床要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来压床,其他人是不能坐在新床上的。
新郎在接亲的时候,是要带一对一公一母的鲤鱼的;还要带用红纸包的花生、芝麻、红枣、茶叶等等。
7、结婚的前一天两位新人是不能见面的。
8、在婚礼当天,新人是要给双方竟然父母敬改口茶的,然后父母都会给新人红包。
还有要注意接亲,万载县婚礼接亲有5大讲究
1、双方婚前的接触
这个婚前的接触,非指身体或者是心灵上的接触,而是指让两个人的
八字先接触下,看看两个人有没有哪里不宜,或者是两个人在共同会缺少什么。看看是不是有能够化解的办法。
新娘婚礼当天的衣着是有口袋禁忌的,所以不可以有口袋,是为了幸免带走娘家的财运。婚礼当天新娘也是不可以穿旧鞋的,婚礼当天全部要穿的鞋都需要是新的。新娘在进新郎的家门时,是很忌讳脚踏门槛的,是要直接跨过去或者让新郎背着进去。
3、婚车的挑选
在湖南,婚车的挑选也是很重要的,不是说越贵的车越好,而是要根据新郎新娘的命格五行来挑选有利他们的颜色的婚车。不同命理的五行的人应当挑选适当自我五行的颜色的婚车。
4、婚车的行驶路线
在迎娶新娘的途中,假如自我的婚车与别人的婚车相逢,这是被称为喜冲喜的,是比较不吉利的。这个时候能够用双方媒人各自预备好的花作为交换,这样能够幸免不吉利的发生。婚车的路线要尽可能避开医院、法院、寺庙等不吉利的地方。
5、新人上下车的讲究
新娘和新郎通常是坐在头车的后排作为,伴郎通常是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到达婚宴场地的时候,都是伴郎先下车,然后带后排替新郎开车门,新郎再绕到另一边为新娘开车门,而且搀扶新娘下车。
十一、万载立春习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万载人把立春看得分外重要,他们认为立春的这天决定着一年的运气和吉祥。所以,家家户户都要举办热闹的接春仪式。在这个时间来到之际,万载的每家每户要先准备好清脆鲜嫩、干干净净的四根葱,四根蒜,四根芹菜和四片大青菜叶,用红纸按各种包成四份,区别用四个盘子托着,然后把它们摆在堂屋正中的桌子上,安排好之后再拿出一只鸡蛋和一挂鞭炮,准备接春,等待立春时刻的来到。
立春时刻,家家户户点燃鞭炮,整个村庄鞭炮响成一片。人们在家门口插上一柱香,虔诚祈祷,然后把鸡蛋竖起来立在桌上,根据鸡蛋站立的情况来预测一年的运气。假如鸡蛋稳稳的立在桌面,就是大吉大利;假如像不倒翁摇来晃去,则预示着来年会有些坎坷;假如鸡蛋没有办法在桌面立定,解释运气不佳。当然,不论接春的时候鸡蛋能站多久,人们的心中都是喜气洋洋的,毕竟春季来了,一切都能够重新开始。
十二、万载县饮食习俗
1、万载罗城扎粉:罗城扎粉是万载县的地方特产,以纯大米为原料,以百年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以其香纯和韧性而闻名。不含所有防腐剂和添加剂,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按烹饪方法可分为炒粉或煮粉,滋味鲜美,口感纯正,确属难得的美味佳肴。
2、万载南酸枣糕:万载南酸枣糕是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的特产。南酸枣糕选用百年南酸枣树所结野生南酸枣为原料,经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入口由酸而甜,纯滑柔韧,口感独特。
3、万载扎肉:扎肉是用新鲜的五花肉用水煮至八成熟时捞起,接着放到水酒里滚几下,然后再放到炎热的天气油锅里炸至焦糖色,待肉皮变成红黑色花纹则捞起,复置于清肉汤中,凉了改刀成菱形块,将肉在锅里用八角等佐料烧好,取出装入碗,然后蒸之即可。色泽红亮晶莹,肉醇香爽韧,肥而不腻,烂而不糊。
4、万载块鱼:新鲜的草鱼切成均匀块状,鱼块抹上酒酿和盐再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撒上葱姜等调味品后蒸熟即可,是万载人民逢年过节和酒席宴请必不可少的美味。
5、油卷:油卷是万载民间一道盛行的特色名菜,因选用八种用料精制而成(猪肉、猪网油、笋干、生粉、蛋清、葱姜、马蹄、酒酿),故又称“八宝油卷”。
6、万载百合粉:万载百合粉乃特选上等百合,经现代高新技术加工提取,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白洁细腻,晶莹剔透,青腴宜人,为纯天然绿色食品,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时餐及保健最佳食品。
十三、名人
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南唐宰相——宋齐丘
南唐尚书吏部郎中、保大十年任袁州刺史——李征古
五代十国文学家——徐铉、徐锴两兄弟
元末明初《元史》史学家——黄盅
明代刑部左侍郎——郭瑾
清代有地理学家——李荣陛
历任礼部工部侍郎——辛从益
“江右人杰”——彭寿颐
清末湖北随州知府——龙赓言
广州护法非常国会议员、黎大总统府顾问——谢济沂
西北师范学院教授、画家——汪岳云
中国心理学家——郭一岑
词学家——龙榆生
作曲家——辛沪光
庐山画院院长——杨豹
1993年荣获微书项目吉尼斯世界记录——谢水林
上海交大人文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才
江西师大教授——郑晓江
1994年就载入美国《世界名人录》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张剑红
1999年获英国阿伯丁大学博士后,现任深圳市国土局市政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桥梁总工——彭栋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706所副所长、中国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小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杜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张翼翔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王宗槐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谢胜坤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罗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彭盛
十四、万载县著名景点
(一)竹山洞风景区
竹山洞风景区是赣西颇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名胜区,座落于江西省万载县东南部,是赣西颇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名胜区,距县城10公里,距宜春市42公里,距沪瑞高速宜春入口40公里,距南昌市170公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景区内有四大地质奇观:长达3985米的地下长河型溶洞、面积达4000多亩的石笏石林、约4公里长的特大山体卧佛和鲁塘温泉。在三平方公里内同时拥有四大地质奇观的景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属罕见。竹山洞于2006年九月作为江西溶洞的代表荣获“江西十大特色美景”称号,竹山洞风景区2007年十一月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拟建成综合性、多功效、高品位的生态旅游、田园旅游、度假旅游娱乐旅游景区。
(1)竹山洞:
清朝时万载有个文人叫张鏊,写过一首《暮春游竹山洞》的诗,开头两句就是“怪石层岩护竹山,洞门虚敞几重关”,充分解释竹山洞很早以前曾满山是竹。它南北各有一个洞口,洞口一水逶迤自南而北。水随石而转,石因水而活,水石交辉,透溢着万千灵气。竹山洞素有“洞奇、水秀、石怪、色艳”四大特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塑艺术精品,是人间仙境。洞内迷人的景观使人留连忘返,“水滴石高”的秘密让人惊叹不已。它洞口宽大,穹顶高耸,曲径通幽,洞中有洞;洞内长河清澈见底,忽滩浅流急如万马奔腾,忽潭深水静似天镜普渡众生;无数钟乳似天帷,众神如人间苍生,形真意切,栩栩如生;洞壁岩石缤纷五彩,时晶莹剔透白如玉,偶万紫千红紫如嫣,蓦然间岩黑如黛,再回首石黄如金,俨然人间天庭,千年龙宫。洞内恒温18℃,冬暖夏凉无寒暑,实为人间御寒避暑之胜地。
洞外景色漪丽迷人,山上怪石嶙峋,神猫护洞,天狗望月等景观让人目不暇接。
①寿星指路
此景点为竹山洞第一景观,正面看去,一位老寿星正手捧着仙桃在笑盈盈地望着你,他光秃的头顶,眼角长眉高挑,下巴长须飘飘,左手端一只硕大的仙桃,右手拄着龙头拐杖,形象极为逼真,活灵便现。若你是有缘人,无论你心中有多少解不开的疙瘩,想不明白的事情,只须向仙翁顶礼膜拜,便能和他心神交汇,心意相通,让你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②阡陌良田(平湖秋月)
据说是龙王的女婿农耕之处,这里有良田百亩,南北为“阡”,东西为“陌”,阡陌纵横,宛若人间田园,实际上,这些状似梯田的坑坑洼洼是经过附有碳酸溶液的水长期冲刷侵蚀而成。此景点奇异之处是:每年年初,此处积水甚多,人间便会水灾为患,反之则是天下大旱,颗粒无收。
③金牛回首
一块巨石横亘在路中央,形似一头大水牛卧在草地上(且是一头怀了孕的大母牛),歪着头,正悠闲地饮水吃草,其憨态可掬,令人忍俊不禁,牛头上有鼻子有眼,惟妙惟肖。这块巨石历经千万年才成牛形,颇有灵气,游客见了此牛更会财运亨通,吉星高照。
④竹山洞“三关”
竹山洞流传着一个优美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此洞埋伏着一条巨龙,它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有一年,秋旱连绵,禾苗干枯,十里八乡的农民齐集洞前向神龙求雨,谁知他全然不理百姓死活,躲在洞里埋头大睡,道法高强且富有正义感的“龙眼”道士便率领众灾民打进洞去,神龙大怒,引发大水,“龙眼”道士施展法术搬来巨石,又将手中法器“米筛”和“令尺”先后抛入水中,总算挡住了大水,滔滔洪水变成涓涓细流,灌溉洞外万顷良田,这就是“令尺关”、“米筛关”、“乱石关”的来历,号称竹山洞“三关”。
⑤千佛崖
此处三十米长的陡崖上,布幔低垂,红烛高照,-成排,有菩萨,有罗汉,有仙姑,有道童,故名“千佛崖”,佛光烁烁,香气缭缭,似能听到佛的低语,神的启发,如梦如幻,宛如佛界仙国通常。
⑥万载百合
这是一只硕大无比的“万载百合”,它吸取竹山洞的灵气,历经千年万载生长而成,万载百合由于沾了仙气,所以起到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补中益气、延年益寿以及抗癌等功效,它不但是明清两朝万载进献给朝廷的贡品,解放后的1959年和1970年中央庐山会议也调用了万载的龙牙百合粉供会议食用。日前,这只巨大的百合,已经申请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它将走向世界,扬我万载美名。
⑦亿年灵芝
道教追求最高境地是“长生不老”,服用灵芝可延年益寿,所以灵芝一直被给予神化,它是神圣、高尚、风调雨顺、举国吉祥的象征。竹山洞内这株紫褐色有漆状之泽、齿轮清楚的亿年灵芝生长在这样一个古老、神奇、幽深的环境中,更体现了其本身的诡秘、传奇!
另外,竹山洞还有“龙门香闺”、“施礼滩”、“神龟出浴”、“海神蜃楼”、“雪松临水”、“石琴飞瀑”、“坤山夕照、紫盖浮云”等众多景点,令人流连忘返。
地址:宜春市万载县马步乡洞口村境内
(二)九龙原始森林景区
万载县九龙原始森林景区为国家AAA级景区,位于江西省万载县东北部,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当中森林面积3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3%,交通便利,与宜丰县车上乡、芳溪镇接壤,与本县罗城镇、高村镇相连,距万载县城37公里,距离宜丰城34公里,距上高县城64公里,距离宜春明月山风景区98公里,旅游区与万载至宜丰公路仅7公里距离。景区内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可供观赏,是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这里有闻名遐尔的九龙庙,传说此地山岚起伏,山峰奇特,有九座山峰形态各异,谓九条龙脉,九条龙脉的汇合处建有九龙庙,当地百姓为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都得到庙里求神拜佛。景区内水资源丰富,有山溪自西北向东南径流境内,水质好,流量大,流速或平或急,季节性变化小,已开拓8.8公里的漂流通道,是理想的夏天漂流戏水之地,山上瀑布比比皆是,主要瀑布有五处,当中以井坑瀑布最为壮观,瀑布谷深狭小,溪流自峭壁而下,如龙飞九天,造型极美。
景区内有植物135个科,13500余种,动物20个科,120各种。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给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参天的古木,常绿阔叶林遮天蔽日。珍稀树种如红豆杉、水杉、三尖杉、香榧、楠木、绿樟、猴欢喜等,使茂盛的森林增色很多。国家级、省级爱护动物有猕猴、云豹、白鹇、鸳鸯、猫头鹰、穿山甲、豹猫、花狐狸、黄麂等川流不息。当你踏入此地,如同到了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的神奇世界,令你目不暇接。
(三)仙源湘鄂赣红色旅游景区
仙源乡红色旅游景区座落于万载县的西部偏北,距县城50公里。1932年四月十二日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机关和其他省直机关由修水迁到仙源,当时,有“小莫斯科”之称。景区内现存有大量的革命遗址,“红色之旅”特色旅游的资源非常丰富,景区内的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省委红旗报社旧址等已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仙源红色景区也被被评为“江西省百姓爱慕的十大红色旅游景点”、“江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同时景区内还有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如我县第二高峰黄皮尖(海拔1182米)、拥有相当多可供欣赏的名贵古树和珍稀动物的官元山林场、景色宜人的仙人湖(潭口水库)等。
好山好水好环境,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1932年四月—1934年一月)1932年四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由修水上杉迁驻此地,下设财政、土地、工农检察、劳动、内务等9个部,领导边境三十多个县苏维埃政府的工作。1932年九月和1933年十月在小源先后召开了湘鄂赣省第二、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建设、红军问题等决议案,选举了新的省苏维埃执委,在此期间,省苏维埃政府提高了内部机构,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令条例,发展了苏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
1934年初,国民党重兵围攻小源,省苏维埃机关撤出小源,向铜鼓梓庄一带转移。旧址原为民宅,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砖木结构,总面积1010平方米。中国共产党湘鄂赣省委旧址:(1932年四月—1934年一月)1932年四月十二日,中共湘鄂赣暂时省委为了巩固修铜万根据地,踊跃向东南袁水、樟树发展,使之与湘赣苏区打成一片和中央苏区取得紧密联系,由修水上杉迁驻这里。省委在小源(仙源)期间于1932年九月召开了全省第二次党代会,正式选举了以林瑞笙同志为首的第二届省委,曾在这里召开了多次常委(扩大)会,发展了党的组织,加强了苏维埃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支持了湘鄂赣边区的工农武装割据,牵制了敌人兵力,配合中央苏区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辉煌胜利。1934年初,在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压境的情况下,以陈寿昌同志为首的新省委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省级机关主动撤出小源,向铜鼓梓庄一带转移。旧址原为民宅,总面积748平方米。
(四)万载城隍庙
城隍庙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丞冯厚礼以红巾刘仁旧居改建,座落在康乐街道龙河东岸集贤坊(今仿古街),永乐年间毁。正统10年(1445年)县丞周济重建。景泰三年(1452年)典史朱选修葺,弘治年间(1488~1505年)颓废,知县张文谋复新。正德九年(1514年)邑人辛润出资重建,前殿后寝,东西两廊,中外二门,规制略如县衙,教谕朱宪曾撰文褒美。崇祯十年(1637年),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邑人又3次捐资修建。道光十八年(1838年)拓基重修,添建头门外站亭两廊。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进攻县城,与官军交战,庙毁。咸丰八年(1858年),咸丰十年(1860年),同治九年(1870年)合县绅民迭次修复。新中国成立后的“0”期间,破除迷信菩萨尽毁。1997年捐资重修,现名万佛寺。该寺坐北朝南,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古朴典雅,五进大殿,青墙灰瓦,雕梁画栋,庙内有方形石柱17对,木柱20对,配以鼓形基座,柱正面有阳刻楹联十数副。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明代建筑风格,左右对称,现进门为第一殿天王殿(1997年新建),弥勒佛含笑端坐,韦护神英俊而立,两厢是魁伟高大的四大天王。拾级而下,有200平方米的场坪,两旁是风雨走廊。正门有雕花彩绘牌楼,两侧为钟鼓楼。进得过厅,有彩雕燕窝状顶棚(藻井),形态各异的蝙蝠,似飞似舞,象征百福吉祥。第二殿为大雄宝殿(1997年新建),释迦牟尼佛高坐正中,两边是阿楠、迦叶、普贤、文殊等佛像,十八罗汉或坐或立,造型各异。第三殿为观音殿(1997年新建),该殿四周有石雕栏杆环绕,由万载县旅台同胞刘心丽夫妇捐建的观音菩萨端坐莲台,顶棚雕刻二百龙头,围成环状,称为“龙窝”。配以草卉鳌鱼,镏金重彩,这是几经劫难保存下来的数百年工艺精品。第四殿为城隍神大殿,殿顶高15米,巨梁绘彩,高大雄伟。由民间捐资重修的城隍神像,官帽朝服,神态威严。两侧为随从皂隶各4位。面对城隍的高墙上悬挂一把巨大算盘,-“不由人算”四个大字,寓意深刻,回味无穷。万载城隍无名氏。旧志载,“咸丰六年,粤匪据城,官军交仗,屡彰灵异,今皇上颁赐宣威遏寇匾额。”最终一殿为城隍夫人殿,相传万载的城隍夫人是一位叫玉莲的民间女子修行而成。民谣曰:“花钱缠绵当红娘,玉莲有德嫁城隍,阿莲行善修行好,自选城隍做红娘。”又有一说是该女子逛庙会时,因长相姣好,被描影而去,遂塑为城隍夫人。各大殿两侧均有厢廊相连,还有地藏王殿,普庵祖师殿等建于两厢。每逢佛事,钟鼓齐鸣,观音殿是善男信女踊跃朝拜之圣地。
(五)万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万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座落于潭埠乡陂田村东南500米处的大木山下黄家屋。该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民国民居,上盖青瓦,前后分水,二进,面积为263.5平方米。后进被国民党军烧毁115平方米,前进保存完好。
万载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于1930年七月成立后,即驻赤兴书堂,后驻白水新店。八月中旬,红一军团到万载时,又移驻县城数天,后迁潭埠陂田一年左右时间。在此期间,县苏主席周达。
县苏维埃政府驻陂田时,万载苏区的土地分配,正进入重新调整阶段。曾发出《彻底解决土地问题》的通知,纠正了前一阶段按劳动力和生产工具之多寡分配土地的错误,实行按人口平均分配。随后还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全部权,“同意土地私人买卖和租佃”,从而,激发了农民革命的踊跃性。
与此同时,县苏还注重工农业生产和财政、文教等方面的工作。农业生产由政府组织群众性的耕田队、犁牛站、农器借贷所等。政府大力提倡修水利,开垦荒田,提高耕作技术,奖励耕种,不仅使苏区生产得到恢复,部分地区还超过了革命前的水平。政府还踊跃兴办造纸厂、花炮厂、碗厂、夏布厂、熬盐厂等一百多个生产单位;取消国民党政府的多种苛捐杂税,征收商业和土地累进税,贯彻合理负担。为了打击反动派对苏区的物资掠夺,粉碎国民党的--,政府还创办了造币厂,开设利群商店,发放地方公债。因为干部带头节衣缩食,群众主动捐钱粮,活跃了苏区贸易,支援了革命战争。为了发展苏区教育,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政府创办了赤色职员训练班、识字班、夜校、列宁室、俱乐部。在医药卫生方面,本着土法上马,因陋就简的原则,克服重重艰难,创立了后方医院和药业合作联社。
(六)万载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万载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座落于赤兴乡浙桥村1.5公里处的岭下杨家祠。该祠坐北朝南,背依青山,砖木结构,青瓦覆盖歇山顶,两边的山墙均是用砖砌成高达10米的“三”字形风火墙。上中下三进,青砖砌成券拱大门框。室内下进与中进之间有一月20平方米的天井。木梁穿插列架,板壁为墙,木柱擎梁。该祠面积为250平方米,中心会场125平方米。中进现已崩塌,上、下进保存较好。
万载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于1930年七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出席会议的代表有200多人。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听取了县委和县暴-动-委员会负责人的报告;讨论了全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项重要问题,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制订了相关条例和法令,选举了周达、辛克明、王建华、包小山、黄少廷等15人为首届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周达为主席,正式成立万载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此次大会的召开,是全县人民革命斗争胜利的结晶,是全县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是工农群众参与治理政权的开始。当大会召开的时候,苏区人民张灯结彩,热烈庆祝。大会闭幕那天,苏区群众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纷纷到场祝贺,欢声动地,盛况空前。万一区的群众还献给大会一面大红软绫锦旗,上书-“革命成功”四个大字,庆贺县苏维埃政府的诞生。大会召开期间,盘踞在县城的朱宝元靖卫团探得大会召开的消息,准备第二天率领团匪袭击会场,并密派便衣侦探到浙桥一带把守关口,禁止人们往来。年刚12岁的青少年团员袁才顺,为了把这一情报送给大会,便以打猪草为名,把一封密信巧妙地藏在猪草钩子柄内,冒着生命惊险通过了敌人的层层--和关卡检查。于是大会马上转移到赤兴新华洼里张家天山祠继续举办,使朱宝元的阴谋未能得逞。
(七)万载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万载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座落于赤兴乡西南新华村西北3公里处的阎王寨张家。该屋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民国民居,上盖青瓦前后分水,穿插格子窗。门首檐下的墙壁上现还保留实用石灰书写的“武装保卫苏联”和“工农--”的标语。正厅后墙内正中央还保存着一幅马克思的画像和“革命之领袖”、“扩大文化宣传”的字样。全屋面积为132平方米,保存完好。
1930年初,跟随“三•一八”、“红五月”暴-动-的节节胜利,挡在群众中的威望日益提高,革命形势快速发展,万载县党的组织也接连不断发展壮大。是年五月,全县已建立区委6个,特支4个,支部150个,党员2115人。为了加强党的领导,使党在各方面的工作适应革命新形势的需要,于1930年五月底,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万载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60余人。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时国际国内的革命形势,总结两年来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确定全县党组织的斗争任务和策略方针,选举首届县委委员,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万载县委员会。
大会指出:跟随世界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工人、农民和学生运动接连不断爆发,土地革命逐一深入;红军的快速发展,苏维埃日益扩大与巩固,充分证实革命形势已进入到“成熟复兴时期”。万载的革命斗争一样也走向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的直接革命形势。
据此,大会确定全县党组织在当前的策略路线和中心任务是:加紧团结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汇集并集中一切革命的力量,以“要吃饭”、“要土地”、“要自由”“要八小时工作制”等中心口号,动员工农兵劳累群众实行地方暴-动-,推翻国民党豪绅地主的地方政权,建立苏维埃政权,以汇成边境总暴-动-的胜利。大会指出,要执行这一唯一的中心任务,需要一切工作都以组织武装暴-动-为中心。
大会开了5天,通过了《政治问题决议案》、《组织问题决议案》、《宣传工作决议案》、《苏维埃工作决议案》、《军事工作决议案》、《Cy工作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等,选举辛克明、苏仿人、黄继锄、潘益民等5人为第一届县委执行委员,候补执委2人,3人组成常委,辛克明为书记。
(八)万载文明塔
文明塔座落于城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监生易琼等捐建。道光五年(1825年)和光绪十八年(1892年)易琼后裔先后重修。塔身由砖石砌成,通高约30米,共7层。下6层为六角形(底层为基座),最上一层为圆柱形,层与层相接处有腰檐挑出;7层之上是灰色圆锥形宝盖,盖上垒有塔刹。塔座开有两门,一门朝北偏西,一门朝东偏南,门高1.8米;第2层至第6层均设有6道拱门,当中4道假门;塔内底层东侧嵌有一方石碑,上刻阳文楷书“光绪十八年岁壬辰春月立,易琼公后裔重修”。1983年初夏,县人民政府拨款整修,将塔内木梯改为铁梯。1998年县人民政府对文明塔进行了装修,在塔的各个角上装铃铛,塔基四周配有灯光设施,并将塔身漆成米黄色,被列为县城实施的10个形象工程之一。这次装修,由县电力总公司捐资18万元,南昌江西艺风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设计装修。2004年八月六日,县人民政府对该塔又进行了仿古装修,先对塔身整体清洗,再对原装修面进行铲除、修补,最终对外部整体刷涂仿古立邦外墙漆,塔身改为青砖白缝。这次工程总投资7万元,由县一建公司承修,2004年九月十五日竣工。2006年九月,又对该塔进行了通体亮化改造,夜晚灯光一开,塔顶圆锥形宝盖通明闪亮,塔身在射灯映照下,通体透亮,玲珑剔透。遗憾的是,解放后对文明塔的几次修缮,都没有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没有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古塔成了新塔。
据《万载县志》考知,此塔建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历时二年告竣。后经道光五年,光绪十八年两次较大的维修。1983年初夏,万载县人民政府拨款25000元进行了整修,塔内新装了直通塔顶的铁梯,每层塔门增制铁栏,以供游人登塔远眺。(塔名据同治版《万载县志》载“風氣所關,文明有塔”之意)
(九)中国湘鄂赣省委旧址
座落于仙源月山下王家屋。旧址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土木结构,民居建筑,房屋呈“凹”字形布局,共有5厅10房,总面积877平方米。
湘鄂赣省委932年四月由修水上衫迁驻万载小源。至今旧址中厅正墙上,依旧保留有“办公厅”三个大字。
省委机关迁驻小源后,踊跃发展党的组织,壮大武装力量,统一全省财政,奖励生产,发展文化教育,颁布一系列方针政策,有力地巩固了苏区政权。1932年九月,全省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小源水口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指示精神,确定了全省党的总任务,通过了《大会宣言》、《政治决议案》等11个文件,选举了由林瑞笙任书记的第二届省委执委。
此后,在省委的领导下,苏区各项事业迅猛发展,湘鄂赣革0据地接连不断壮大。至1932年下半年,湘鄂赣省委管辖湘鄂赣边境界区近30个县委、中心县委,党员达5万多人,主力红军至1933春发展到25000多人。小源一度成为湘鄂赣苏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省委驻小源期间,因为受“左”倾路线的干扰,在肃反工作中犯了简单化、扩大化的错误。1933年七月,苏区中央局就湘鄂赣省委和省委苏维埃政府的工作进行了特意讨论,为加强湘鄂赣苏区的工作,组织工作团于十二月到达小源。1934年一月,在小源召开了省委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苏区中央局对湘鄂赣省工作的指示,改组了省委,成立了以陈寿昌为书记的省执委。此时,-部署重兵围攻小源,一月下旬,省委决定省委机关撤出小源,向铜鼓、幽居一带转移。
(十)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座落于仙源桥头王家屋。旧址坐东朝西,砖木结构,民居建筑,风火墙,由南北两栋并列连通,前后两进,共4厅12房,总面积1023平方米。
1932年四月十二日,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与湘鄂赣省委一同由修水上衫迁驻万载小源。至今,省苏旧址南屋仍留存当年书写的“马克思路”、“列宁之路”字样。
省苏驻扎小源后,于1932年五月四日召开了第一次执委会,会议讨论和分析了当前形势,通过了工作计划。后来,省苏公布了一系列通令、法令,对裁判、教育、土地、卫生、粮食、税收等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和规定。八月,全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小源桥家山韩家祠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问题、红军问题等11个决议案。正式选举出27人组成的第二届省苏执委,主席王显德、副主席彭德怀、刘建中。1933年十月十九日,省苏在小源阳圭洞又召开了全省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议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通过了苏维埃建设、红军建设、经济建设、财政计划、肃反工作等决议案,选举出第三届省苏执委。
省苏驻小源期间,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令条例,创办了兵工厂、造币厂、被服厂、工农银行、红色医院、列宁学校、红军疗养院。发展了苏区的军用和民用工业,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在此期间,苏区的各项事业生气勃勃,湘鄂赣根据地得以发展和壮大,至1933年,管辖边境县苏近30个,是湘鄂赣苏区最鼎盛时期。
国民党在第四次围剿失败后,于1933年十二月又集结重兵围攻小源。1934年一月,省苏政府与省委一道撤出小源,向铜鼓、幽居一带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