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贵溪市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21 15:50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贵溪地理位置概述  
贵溪,江西省辖县级市,由鹰潭市代管,座落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东界弋阳县、铅山县,南邻资溪县、福建省光泽县,西连金溪县、余江区、月湖区,北毗万年县、弋阳县。全市面积2480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16个镇、4个乡(当中1个民族乡)。截至2020年十一月一日零时,贵溪常住人口为54.05万人。  
贵溪自唐永泰元年(765年)建县,1996年撤县设市。境内有沪昆铁路、皖赣铁路、鹰厦铁路、沪昆高速铁路等四条铁路,以及320国道、206国道和沪昆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  
二、名字由来  
康熙十一年(1672年)版县志中记载:“何言乎贵溪?或曰旧治须溪萦环如带,县以溪贵也,或曰溪产香草,溪以产贵也”。“贵溪”由此得名。  
三、地方文化  
道教文化  
汉永元二年(90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龙虎山创立了天师道,一脉相承65代不衰(第65代天师张金涛是贵溪人),被世人称为“南张北孔”。  
理学文化  
贵溪是心学之源,理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创办的象山书院,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名扬宋室。陆九渊与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红色文化  
贵溪是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诞生地,曾是中央苏区的东大门。
  
四、贵溪畲族马灯舞(第三批省级)  
贵溪畲族马灯舞,亦称灯舞。是畲族古老的地方舞种,历史悠久,由元末传至今日,它是畲族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制造出来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结晶。  
马灯舞表演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多彩,乡土气息浓郁,是畲族人民谢祖祭祖、新春闹春、庆贺丰年、喜迎贵客时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日前在贵溪市樟坪民族乡仍保留这一传统民间舞蹈艺术。  
明代中期,畲族人由福建迁入贵溪,分散居住樟坪江浒山半山腰。为防御灾祸,不受外族人威胁,镇守族土,保佑畲民安居乐业,畲族长者从旧地请(搬)来了祖先圣人坐阵案头,“设坛”开始跳马灯舞,保佑畲民安居度日,从此以后他们日子果然过得太平。为报谢圣祖赐福之恩,每到年终,畲族老艺人都要动手扎制不同颜色马灯和彩蝶灯、鲤鱼灯、花钵灯,边唱边舞向神灵敬跳,从初一开始并到村村寨寨户户跳灯拜年祝福。直到元宵谢灯,将灯具焚烧表明敬献给先祖神灵,从此之后畲族人兴起了传统跳灯的风俗习俗。  
五、贵溪錾铜雕刻技艺(第四批省级)  
铜雕工艺是中国流传甚早且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长期以来,经过各代艺人们的不懈努力,精湛的铜錾技艺的结晶纵情发挥在饰满层层叠叠繁缛历美感图放的铜器上,在享受美的艺术中充分彰显其古色古韵,纹饰清楚、形象传神、新颖别致集为一体的艺术魅力。  
现代铜雕工艺是优秀的文化结合现代艺术风格的一种延续和发挥。它即传承了古典金属装饰艺术的时代风格而又体现了当今社会文化的美学追求,是传统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完美融合的一种纯手工技艺。  
贵溪铜之道工艺有限公司在汲取、发挥传统铜雕技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挖掘和创新,逐一构成自我特有的“錾雕”技法。其手工生产的铜雕工艺品亦与现代机械制作工艺品有着无可替代的本质分别,极富审美和传世收藏价值。其作品及工艺也曾多次在全国、省、部级历届工艺作品大赛中荣获金、银大奖,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及赞誉,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颇有影响,雕刻的《佛牙舍利塔》、《降龙罗汉》作品均被新家坡佛牙寺和中国工艺美术馆长期收藏。  
六、贵溪畲族上刀山(第四批省级)  
贵溪畲族上刀山是畲族雷、兰、磐中姓氏族内世代相传的一种古老跳傩仪式,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被畲族人民作为驱邪纳福、保一方平安的一种祭神仪式传承至今。  
上刀山表演过程古朴原始、粗犷奔放。赤脚上刀山的动作,以边表演边舞蹈的形式上刀山、下刀山,拔刀表演动作及表演风格,在中国傩舞表演中实属罕见,刀山傩舞以其古朴的表演形式,在畲乡及附近周围地区影响较广,深受广大百姓爱慕。  
畲族上刀山的表演主要分布樟坪畲族自治乡,畲族自治乡位于我市南部,明代中期畲族人由福建迁入贵溪,分散居住樟坪江浒山半山腰。  
贵溪畲族刀山傩舞的价值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起到民间原生态历史、研究、科学学术价值。  
2、民族文化艺术发展延伸价值。  
3、对研究民族民间舞蹈发展演化、传承的价值。  
七、节日习俗  
立春  
又叫“新春”,即迎春日。迎春仪式盛大,俗语“新春大似年,钵子大四沿”。厅堂设供桌、燃香烛,供桌上插年花,置两盆移栽的红梗白菜,称“春不老”,菜上柬红纸,书“迎春纳福”,另摆袖子一对,上贴大红“喜”字。  
除夕  
除夕前进行一次大扫除,打扫厅堂、卧室、厨房、猪牛栏,清理门前场地、阴沟,洗刷锅台、碗橱、碗盘杯盏碟,擦洗门板、家具,谓之“擦尘”。除夕日门外贴春联,厅堂贴年画,摆供桌,烧纸香,放鞭炮祭祖。晚饭后各房室灯火彻夜通明,曰“摘岁灯”。合家围坐火炉(南乡山区燃松明子)“守岁”,长辈给儿女分送“压岁钱”。子夜吃岁酒,菜肴颇为丰盛。临睡前再放鞭炮“封门”,“封门”后所有人不得随便出入。解放前穷人负债,除夕夜是这一年讨债的最终时机,故债主催逼甚急。负债人留妻儿在家,自我临时躲避,谓之“做皇帝”(自己解嘲之意),封门之前才溜回家中,债主亦无可奈何。  
春节  
大年初一,燃鞭炮“开门”。洗漱后,全家大小邀集紧邻去“出行”,实际上是去门外大路边放鞭炮,燃香纸,向四方作揖礼拜,预祝一年中去四方均大吉大利。初一一天荤菜不上桌,食青菜、豆腐、油豆腐、粉丝等素菜(此俗近年渐改,亦食荤)。早饭后,晚辈依次向长辈拜年。同辈相见,互相拱手,恭喜发财。此后数天,民间娱乐活动不止。初二日始,亲友间携带礼品相互走访,称“拜年”,通常至元宵节前结束。但初三为拜孝年。  
元宵  
正月十五入夜,家家灯火通明,门前挂红灯笼,各房室及猪牛栏也点有灯火照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旧俗闹花灯,名目甚多,有狮子灯、龙灯、蚌壳灯、罗汉灯、畜族马灯、高跷灯、浮船(旱船)等。“城郭之内,颇尚奢华,元夕张灯……无不靡丽争胜……”(清同治版《贵溪县志》)。“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灯会绝迹,唯演样板戏及小节目。80年代以来,跟随电视、录像等慢慢进入市民家庭,元宵花灯已罕见,城镇多以放焰火礼花表明喜庆。  
清明  
以“前三后七”天为扫墓期,贵溪人称扫墓为“吊亲”。新中国成立以前,乡村同姓本族各房公祖留有会产田,“吊亲”期间,家中不举火,不管男女,合房聚餐,吃“清明会”(新中国成立后无此俗)。乡村于清明节前一天做“清明”,过“寒食节”。“吊亲”时担土修坟,竞比高大,意谓后代子孙繁衍昌盛。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各家门前挂菖蒲、艾叶,吃粽子、鸡蛋、大蒜,喝雄黄酒。小孩脸上抹雄黄以“避邪”。信江沿岸村民,每年还举行形式多样的龙舟比赛。  
月半  
即七月十五,佛家“孟兰”节。当晚于路口烧香焚纸、供酒饭,施舍饿鬼,故名“鬼节”。新中国成立后此俗渐淡。  
中秋  
买月饼赏月,合家团聚。乡村有“摸青”、“烧瓦子灯”习俗:小孩晚上合伙到野外“摸”青豆、花生、红薯,用火烧熟吃;或“摸”香橙、袖子、甘蔗。吃多少,“摸”多少,主人见了,一笑了之。青年已婚妇女则“摸”回枣子、袖子,意取“早子”、“又子”。  
庙会  
旧时,本县城乡庙宇寺观众多,民间朝神拜佛盛行。朝拜日期或是“神灵”忌日,或约定俗成。香客们斋戒三天,届时净身更衣,携带供品,从四面八方云集一处,焚香跪拜,求财祈福。香客少时数百,多时成千上万,于是设摊摆铺、杂耍卖艺的买卖人便随之而来,商品贸易活动相伴而生,构成大规模的民间集会,俗称“庙会”。本县较有名的庙会有:  
上清宫庙会  
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举办,地点上清镇;  
青泥岗庙会  
每年农历八月初二日举办,地点罗河乡青泥岗;  
仙人寺庙会  
每年农历八月十九日举办,地点童家;  
王前庙庙会  
每年农历九月初一日举办,地点河潭乡王前庙。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弃迷信,从民俗,改各地庙会为物资交流大会,并将原青泥岗、仙人寺、王前庙集会点,区别改移至县城雄石镇、鹰潭镇(今鹰潭市区)和泅沥乡王湾村(乡政府驻地)。  
祭灶  
农俗腊月二十三,灶王上天向玉帝奏票人间善恶。当晚,农家于灶头置果品祭灶神,祈祷“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冬至  
旧时乡村于冬至日开阔堂祭祖。祭品丰厚,仪式盛大,凡男人均参加,行跪拜礼,读祭文,按男丁人口发“人丁饼”、“人丁肉”;各房首一起查看词堂有无崩塌破败处,发觉即予修缮。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废除。  
生产习俗  
烧秧田元宵节之日,农家各备一束稻草,焚烧秧田田畔,割去田畔间杂草。然后烧纸燃香,祈求神灵辟害驱虫,保佑秧苗纯净。  
献谷种浸种日,农户装上一小碟谷种,取一小束剪修整齐的稻草秆(象征耕牛),贴上红纸条,敬献于中厅祖宗灵位前,请祖先在天之灵护佑“五谷丰登,耕牛茁壮”。也有在立春日献谷种的。  
开秧田早秧开插时,农户拔一小撮秧苗倒扔在屋梁上,谓之“满梁”(粮)。  
八、宗教信仰  
道教  
儒释道,当中道以教的形式流传,源自贵溪龙虎山汉代张陵,后人称其为张道陵或张天师。张陵在贵溪修道后赴四川奉行布化。死后子张衡孙张鲁继之。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兵汉中,张鲁降曹。其子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自是历代天师居贵溪龙虎山行道修炼。随有大上清官,嗣汉天师府的兴替。明代施耐庵著名小说《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即源于此。天师道教自汉末迄至1949年已传63代。  
张道陵(34-156),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留候张良九世孙,生于吴之天目山。通达五经,曾入太学,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后弃官隐居北邙山(今洛阳北)。汉章帝、汉和帝征沼皆不就。与弟子王长杖策入淮,经鄱阳(今波阳),溯流至云锦山(今贵溪龙虎山)炼丹,修长生之道,三年丹成。闻巴蜀诊气为害,遂与弟子赴四川鹤鸣山(一作鸽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传道。  
永和六年(141年)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汉安帝元年(142年)张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重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于汉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布化行道的地区机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嘱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张陵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授民取盐之法,后人称"陵井"(用咸井水熬盐)。百姓得其益,奉之为天师,弟子户达数万。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并立条制,使诸弟子随事轮流出米绢器物樵薪等;不施刑罚,以善道治人。使有疾病者书记生身以来所犯之罪,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不得复犯罪,以生死为约。  
张陵奉《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并著《老子想尔注》,宣扬人君按"道意"治国,则太平;循"道意"治民。民即寿考。  
陵死,传子衡,称嗣师。衡死,传子鲁,称系师。  
佛教  
佛教什么时候传入贵溪,旧县志载:晋朝名僧支遁开创兴山寺。可见早在1700多年以前,佛教已传入本县境内。自唐永泰元年(765年)建县至清同治间,可考者有寺118个,庵19个。据其建造年代,以唐、宋、明三代佛事为盛。高僧名徒,亦代不乏人,如青莲寺的自性、石藏、兰谷、泅水,行济寺的孤月,万福寺的德果,太平庵的觉如等,或受皇泽御封,或为治官、名人诗赞,曾经名扬邑内外。  
清末民初,因战乱和"洋教"的冲击,佛教慢慢衰落,众多寺、庵香火渐断,圮废于荒野间。至民国后期,残存者已屈指可数,县城有青莲寺、尼姑庵,乡村以台山寺、鸣山寺较有名。  
清以前佛教徒情况已不可考。民国25年(1936年),有一名叫神光的和尚来贵溪传教,曾住于台山寺,但不久便离去。民国27年,来自抚州笔架山的7名和尚、5名尼姑到贵溪传教,象山苏家附近建了一小庙堂称"三保堂",一度使佛事风行县城。解放时,县城雄石镇有"居士"40余人,通常信徒200余人,已无受戒出家的和尚、尼姑。台山寺兴旺时曾有住寺和尚20余人,解放时仅有和尚1人,"斋公"1人。  
新中国成立后,寺庙有的分作民居,有的拆迁改建成机关或学校。民间仅仅有少数老人在家中烧香拜佛。  
青莲寺旧址在今雄石镇东门(市实验小学地)。唐大历间(766-780年)始建,称白衣寺;明嘉庆间修;清康熙十三年(1613年)复修,更名为青莲寺。正殿有观音大铜像一座,重3600斤,有民谣称"贵溪不算穷,一座菩萨三干六百斤铜"。该寺于民国31年(1942年)日军轰炸贵溪时烧毁,铜菩萨在1953年被炸碎变卖。  
台山寺坐落在距今余家乡罗湾张家村4公里处山上。该寺始建于宋咸淳间(1265-1275年)。几经兴衰,至解放。  
天主教  
天主教传播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法国人白神甫传入贵溪。光绪二十二年,雄石天主堂开始建造。其后,鹰潭、上清等地区别建立了组织和教堂,各有神甫住堂传教。有资米可查者,雄石教堂先后有外籍神甫7人,本国神甫6人;鹰潭教堂有外籍神甫5人,本国神甫6人;上清教堂有本国神甫4人。另外,天主教还在童家江背、塘湾、志光周塘、陈家山、腰沙埠黄家等地设立传教所10个,圣教会口(聚会活动点)24个。本世纪30年代为鼎盛时期,全县有教徒5000-6000人。  
贵溪天主教属余江教区,各教堂神甫均由余江教区主教委派。教堂也有各自的活动范围和地区,如北乡的官田张家、神前、库桥及南乡的杨塘王、大田陈家、西溪坝、流口等地归雄石;乌山周家、山背要家归鹰潭;上清、渐浦、历山及靠近上清的金溪、资溪县部分地区归上清。教务活动每年的四大节日(耶稣复活、圣母升天、圣神降临、圣诞节),届时各地教徒齐集教堂,举办诵经、祈祷、唱赞叹诗、领圣体等仪式。平常"礼拜"多为附近教徒参加,远地教徒则在家中进行。  
雄石天主堂旧址在今雄石镇乐街。内有主堂(约500平方米)、神甫楼(约165平方米)、学校、厨房等,还种了很多花果树木。民国31年(1942年)被日军烧毁,后重建了一些简易房屋作传教地方。建国后辟为县委机关驻地。  
鹰潭天主堂旧址在今鹰潭市第二中学隔壁。面积约400平方米。民国31年被日军烧毁,次年重建。建国后辟为学校。1984年落实宗教政策时划归天主教会。  
上清天主堂旧址在今上清外埠机关驻地。内有主堂(约480平方米)、神甫楼(约227平方米)、女堂(约350平方米)等。建国后辟为上清区工委机关驻地。现大部分尚存。  
基督教  
清光绪十八年(1892)由英国人兰牧师(译音,下同)从上海传入。初在雄石陈安桥成立教会,发展教徒100余人。光绪二十年,马葆贞牧师(英)来贵溪设经堂,并着手筹建耶稣堂。19世纪末,雄石、鹰潭教堂建成。本世纪初,雄石教堂创办了真子男子学校、顺德女子学校,并设立养老堂和稚嫩学校,曾收养老人40余人,孤儿10余人;鹰潭教堂有巴赐善、巴善子牧师(英)二姐妹住堂传教。民国8年(1919年),顾美光牧师(苏格兰)来雄石、孙牧师(俄)来鹰潭传教时,教会影响已下降,教徒亦趋于降低,民国11年,马葆贞牧师曾创办教会医院,不到三年即停办;民国15年又创办瞽目学校,也只办了两年。民国20年,柏秀英牧师(英)来赣东重振教会,在贵溪召开教徒大会,选举了5个委员负责治理传教和教会事务。民国24年,杜格利牧师(英)重来贵溪,旨在加强教务。民国31年,日军侵占贵溪,神职人员出走,教堂大部分被毁,耶稣教活动基本停止。次年,邓茂登牧师(加拿大)将鹰潭教堂地基变卖逃回本国后,当地教徒捐款复建了简易教堂,先后由项顶等人项顶等人负责传教;雄石教学劫后残存"养老堂"等几间平房,后由文牧师、达牧师(英)接管教务至解放。  
耶稣教在贵溪境内设有13个教堂,雄石教学为主堂,其他12支堂区别设在鹰潭、上清、塘湾、文坊、樟槎、鱼塘、泗沥、周坊、三板桥、白沙畈、山背付家、官庄等地。但除雄石、鹰潭教堂外,余皆构造简单。支堂除鹰潭外,通常无住堂牧师,而由主堂派牧师下乡传教。  
九、畲乡风情  
畲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古籍广东潮洲凤凰山,隋唐时期,畲民就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处繁衍生息,不入户籍,生活起到流动性。明代中期,居住在广东潮洲、福建汀洲一带的畲民,不堪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先后在浙南、闽北和赣东北的铅山、贵溪等地迁徙。迁来贵溪的畲民有蓝、雷二姓,至今已二十四代,主要聚居于樟坪畲族乡。畲族,是个热爱自由的民族。他们自称“山哈”(畲语意为山客),不入户籍,“不入版图”,以山林为家。为了躲避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他们祖祖辈辈频繁迁徙,但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不可以忘掉自我的语言和腔调。“离府不离腔,离腔回不了乡”,只要能说畲族话,就能找到同族人。畲族,是个非常勤劳的民族。“畲”字来历古,意为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来做肥料。唐刘禹锡“竹枝词”有云:“山上层层桃李花,云开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宋范成大“劳耕畲”亦云:“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从这个民族的名称来看,就体现了畲族人民的劳动本色。  
十、名人  
夏言,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内阁首辅。  
徐九思,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水利专家。  
徐贞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水利专家。  
彭程万,滨江乡人,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历任江西都督、国民党江西省参议会参议长。  
桂永清,原鹰潭镇人,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  
黄维,原盛源乡,现流口镇人,中华民国十二兵团司令长官,俗称“黄维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  
十一、饮食习俗  
1、米粉蒸鸡  
祖国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在新鲜鸡肉中放入料酒、姜米、半匙葱花、酱油、盐拌匀,码味半小时以上,加入米粉、汤拌匀,放沸水蒸锅中蒸约四十分钟,取出后即可上桌。  
2、萝卜丝煎薯粉  
萝卜本身水分含量高,制作本菜品时,需将萝卜切丝后放入热锅中翻炒使其失掉部分水分后装出,薯粉经加水调制成糊状后,与萝卜丝混合。下锅煎成饼状至色泽金黄,撒上葱花即可出锅。本菜萝卜的水分中和了部分的油腻,煎后的薯粉外酥里嫩,让人齿颊留香。  
3、捺菜浆蒸蛋  
蛋制品因其制作相对较为简单,且营养丰富,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众多营养成分而成为家常菜。而捺菜浆蒸蛋这道菜相对来说制作复杂一点,主要因素在于腌菜浆的取得。捺菜浆提取制作腌菜时的汁水,滋味酸香,与蛋液混合在共同上锅蒸成固态。本菜品滋味酸香,健康。老少皆宜。  
4、麻叶粿  
滋味的美好与青绿的颜色是贵溪好几代人的一起记忆。小时候在田垄上嫩绿的鼠曲草和麻叶是伙伴们争相采集的。那不但仅意味着美食,更是对辛勤劳动的犒赏。  
5、麻糍  
麻糍是一种由糯米加工制作而成、带粘性的甜食,。过去在乡村,农民在新糯米收到家后的空暇季节或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以打麻糍来增添丰收的欢跃,享用丰收的硕果,营造春节气氛。现在麻糍渐渐演绎成了点缀生活的美食小吃。打麻糍粗略分为蒸、舂、整、晾四道工序。麻糍打得越烂,麻糍就越"糍"。  
6、贵溪捺菜  
新鲜的芥菜切成长段,在夏季经阳光晒干水分,拌入大量的粗盐。辣椒粉,装入大瓦罐中压实,密封,来年春节开封,香味扑鼻,全部味觉感官瞬间被激活,让人不自觉地流口水。  
7、红烧狗肉  
将狗裉毛洗净后,悬于稻草火上烤至金黄色,然后将狗肉入锅用茶油爆炒到断血水,放入葱姜、八角、桂皮,舀入清水,放在文火上炖焖,待炖熟后盛入盘中。起到健胃补肾、强身健体的功效。  
8、黄鳅炆芋  
泥鳅,号称“水中人参”,贵溪方言称为“黄鳅”。黄鳅与芋头二者结合可谓是水陆结合而相得益彰,黄鳅的鲜与芋头的甘匹配,使得黄鳅炆芋这道汤滋味鲜美且营养丰富。  
9、罗塘河鱼  
罗塘河鱼以其滋味鲜美,口感层次丰富著称。先将河鱼取净内脏,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后,下辣椒爆香,再混合共同,加水煮至汤汁粘稠出锅即可。  
10、文坊豆腐  
豆腐,中国特有的食物,其制作过程复杂,水质的好坏对豆腐的口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坊豆腐口感鲜嫩,与辣椒等辛料共同匹配,可谓浓淡两相宜。  
11、灯芯糕  
灯芯糕是贵溪糕类特产。它不但形似灯芯,洁白柔润,滋味甜辣,凉爽芳香,弯转成圈而接连不断,并且能够用火点燃,散发纯净的玉桂香味。  
12、贵溪年糕  
年糕用粳米磨粉蒸成的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如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十二、贵溪市著名景点  
(一)仙象神鼻  
仙象神鼻座落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镇龙虎山区,与周围景点构成象鼻山游览区,仙象神鼻被称为“天下第一神象”的仙象神鼻景观。一对巨象坚强地从群山中走来,硕大的象鼻好像从天而降,又深深地扎在大地之中,惟妙惟肖、灵性暗蕴。  
仙象神鼻是龙虎山中经典景点,可在高空栈道和西观景台都能看到此仙象神鼻,不同角度不同光景  
景点位置  
江西省贵溪市境内  
(二)龙虎山花语世界  
景点地址: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景区排衙石大道  
营业时间:  
8:30-17:30  
鹰潭龙虎山花语世界简介  
江西龙虎山花语世界景区是一个多层次、全覆盖的生态旅游度假养生综合体。花语世界景区占地1000亩,座落于世界自然遗产的龙虎山峰脚下,是龙虎山五A景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2016年正式开园的花语世界园是景区的核心,与正在建设的三大区域组成整个旅游集群。景区以花为媒,集观光、度假、休闲、餐饮、购物、民宿、微农庄、蔬菜花园、高端养生于一体,创意生态园艺生活内容,引领园艺生活成为时尚的高品质生活方法。  
江西龙虎山花语世界  
江西龙虎山花语世界座落于世界自然遗产地鹰潭龙虎山主景区排衙峰脚下,集3000余种优新花卉苗木品种,以欧式园林风格为主,强调彩色、空间的巧妙组合,体现新的园艺景观创意潮流,景观设计唯美新颖,现建有:幻影花廊、瑶池黛影、林下花境、玫瑰花园、杜鹃花园、荷塘观鱼、香草花溪、漫坡花海、阳光草坪等主题景点,特色鲜亮。  
江西龙虎山花语世界  
充分展示了“公园是舞台,花卉是演员,游客是观众”的园艺体验之旅。2015年春建成开园游人如织,花在丛中笑,人在花海行,人景合一,完美诠释了人与自然相美满的道教理念,已成为中国道教发源地、国家5A级龙虎山景区新景点,起到江南园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幻影花廊  
幻影花廊座落于花语世界园西入口,攀爬在构筑物上的立体绿化和拱形花廊,是经典与时尚的园艺表达方法,四季鲜花绿叶簇拥,悬挂植物的色彩从空中泻下,在阳光的照耀下花影摇曳,正如热情列队欢迎贵客的到访。  
林下花境  
疏林下、小径边,盛开的郁金香,按曲线飘带图案向前延伸,荷兰库肯霍夫公园原型风格在此定格,并被改良提高。花带与乔木虚实相间的关系更符合东方审美,达到了步移景异的效果,你已经与它美满的依存,留下你的身影,是你一生的经典。  
(三)龙虎山留侯家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留侯家庙实际上就是天师祖庙,是天师及家族祭祖的地方。留侯指的是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的著名军师张良,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以外,被封为留侯,世人也称张良为张留侯。而祖天师张道陵就是张良的第九代孙。这副门联就能反映出这一历史:“子房勋功御封留侯,张陵传道敕赐家庙。”留侯家庙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即公元105年,由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奉敕创建,宋理宗嘉熙年间由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大可重修,元朝至清朝也曾修葺。家庙占地面积927.6平方米,建筑布局分为头门、二门、三门、中厅、上殿等五个层次。头门、二门毁于解放初期,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三门、迎送殿及上殿。迎送殿上的这幅匾额—“玉相真仪”,为玄宗皇帝语句,旨在称赞天师超凡脱俗、不同凡响的真人仪态,亦指天师的仙风道骨之仪。上殿内供奉的是汉留侯张良及第一代、三十代、四十三代天师塑像和历代天师位牌。  
景点位置  
江西省贵溪市上清镇  
(四)白鹤湖名胜风景区  
白鹤湖风景区座落于鹰潭贵溪市,是鹰潭著名景点。景区内园林清幽,湖水秀美,古迹传奇,风景迷人。  
地址:鹰潭市贵溪市  
(五)象鼻山仙丹盒  
仙丹盒是在象鼻山游览区看到的龙虎山形状,众多的山头如仙丹通常层层叠叠地被装入一个盒子之中  
仙丹盒:这座山崖的顶部平躺着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盒,据说里面装满了张天师的九转仙丹,所以叫“仙丹盒”。大象的背部也有一个方盒,说是里面装的是张天师采集的炼丹用的仙药,经历了这么多年,想必仙药也成仙丹了吧。它们都是属于丹霞地貌中石墙景观类型,也就是原始地面在抬升过程中,水流沿平行发育的构造而冲刷侵蚀下切,构成北西向延伸的墙状山体,后沿横向的节理面发生强烈倒塌效果,山腰上又有沿软弱岩层冲刷溶蚀而成的水平洞穴,导致山体上部似巨慷慨盒状,顶部平缓,四面边坡均为悬崖。  
景点位置  
江西省贵溪市境内  
(六)周坊革命烈士纪念馆  
周坊革命烈士纪念馆座落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周坊邵家村中央。是建国初期江西第一任省长邵式平同志亲自考察选址的。1951年四月一日动工兴建,1952年十月竣工。该馆占地面积1376平方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馆内展线全长70米。1986年四月被贵溪县人民政府发布为县级文物爱护单位,1995年三月,被贵溪、鹰潭两级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因为老馆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2002年二月,贵溪居民政局出资在贵神公路37公里处的陈表墩山腰重建该馆。新馆占地221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展线长80米,现馆内陈列文物34件,油画19件,图片95件,牌面71块。每年迎接招待观众达4余万人。  
(七)冷水峡谷漂流  
龙虎山冷水大峡谷生态旅游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座落于江西鹰潭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龙虎山泸溪河的上游,源于武夷山脉。  
大峡谷全长20公里,相对落差120米,漂流全程8公里,用时约90分钟,漂流区内水凝碧翠,空气清新,顺水而下,妙不可言。危险处激流叠水,浪竭飞舟;舒缓处平湖揽月,温馨浪漫。主要景点有:卓玛滩、寨上滩、喜来滩、玉枕滩、鹰嘴岩及壮观的鹰厦铁路等。是击滔搏浪、挑战自己、享受自然的好去处。  
大峡谷生态游览区内生态原始自然,一望无际的竹海,飞虫鸟语,山花烂漫,珍禽野兽,隐现山中,是一座天然的生态宝库。主要景点有观竹海、看千年白果树、游横坑古村、亚洲最大的银矿、鬼谷洞等。  
(八)鹰潭上清宫  
上清宫距天师府二里,在上清镇东首,左拥象山,门对泸溪,面云林,枕台石,是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所,故有“仙灵都会”、“百神受职之所”之称。  
上清宫始建于东汉,原为张道陵修道之所,时名“天师草堂”。汉末,-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改“天师草堂”为“传录坛”;唐会昌年间,真宗赐传录坛额曰:“真仙观”。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真宗敕改上清观。正和三年(公元1118年),名上清正一宫,简称上清宫、大上清宫。“时宫中学道者常数千百人”,成了“昼夜常明羽人国”。  
因为历代封建王朝在这里大兴土木,屡毁屡建,上清宫所建殿宇就有:三清殿、玉皇殿、紫微殿、天皇殿、后士殿、斗姆宫、雷祖殿、廖汤殿、南斗殿、北斗殿、伏魔殿、三宫殿、三省殿、文昌殿、四圣殿、五岳圣帝殿、四渎殿、真风殿、留侯殿、十二真君殿、奎阁、虚靖祠、藏室、鼓楼、福地门、龙虎门、棂星门、下马亭等等,附近还建有道院三十六座以及多种附属建筑。它原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古老道宫之一。它和皇帝宫殿相比,仅矮一尺,以示分别于皇宫。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对上清宫的仙都风貌作过极为精彩的描写,从而使这座石老道宫显得更加神奇,更加令人神往。  
上清宫整个建筑以三清殿和玉皇殿为中心,分八门四方。现殿宇绝大部分被毁(最终一次被毁是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因几个乞丐住在宫中烤火导致火灾)。到解放时,只存大上清宫门楼、钟楼、午朝门、下马亭未毁,但这座古老道宫的声名仍然显赫,家喻户晓,现存的东隐院,善恶井、梦床、神树和传说中的镇妖井等文物古迹,仍然强烈吸引着中外游人。  
东隐院在上清宫院内东侧,是龙虎山上清宫一座著名道院,也是上清宫日前残存的唯一道院。它创建于南宋年间,后因元世祖忽必烈对该院道士张留孙格外器重,东隐院倍加修缮,名声大振。  
现东隐院为明末清初建筑,有门屋一间,正厅三间,左右丹房各四间,后厅三间,左右耳房各一间。建筑风格古朴,院墙外有“善恶分界井”和“神树”等古迹。尽管今昔对照,面目全非,然群山环抱,云雾缭绕,仙迹缥缈,仙气犹存,站在这里,仍可领会一番仙都风貌。  
在这里需要特书一笔的,就是施耐庵在《水浒传》开篇第一回用浓墨重彩娓娓动听描写的伏魔殿的镇妖井。伏魔殿早已不存,但确有一口井仍在殿口,石栏依然,口如谷罗,井底幽深,井圈四周长有青苔绿草,确是黑洞洞地啥也不见。游人站在“遇洪而开”的洞口朝底探望,不禁胆战心寒,生怕像《水浒传》写的那样:“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冲将出来,掀蹋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弄得“夜眠不稳,昼食忘餐”。当然,游人也晓得《水浒传》是小说,是施耐庵的妙笔生花,但他对上清宫整体环境,气势的描写,将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化成牧童的妙笔,倒显得几分真实,所以,游客都要来到井口,看看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怎样从洞里冲将出来,变成梁山上的一百零八将扰乱整个天地的。  
上清宫周围还有相当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沿泸溪河而上是上清林场的林区,今后可辟为森林公园。对岸一片樟林,是当年红十军与中央红军会师之处。宫南隔河的桂洲是明代武英殿首席大学生夏言故里,这位明代嘉靖年间的耿耿名臣、朝廷宰相,因支持收复河套的主张被0臣严嵩所害,其父夏鼎之墓便在上清宫南二里处,可供凭吊。还有,环绕着龙虎山上清宫周围,还有十八道宫、八十一座道观和三十六座道院遗址,以及天师墓等等。  
(九)仙水岩崖墓群  
仙水岩崖墓群座落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18公里处,时代为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已调查发觉205座崖墓,是中国现存崖墓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崖墓大部分利用天然岩洞导致。洞穴大小悬殊,有的宽2米,有的宽58.3米。洞口朝向东南。墓门有两种结构,一种为夹板式墓门,一种为横串式墓门。从墓葬习俗来看,大体分为单洞单葬、单洞群葬、联洞群葬三种。发掘棺木41具,形式多样,全是优质的木材精制而成。随葬品中十三弦古筝是日前国内最早的木制弦乐器;纺织工具是中国乃至世界考古的重大发觉,斜织机构件的发觉,将其最早年代从东汉提前至战国时期。  
仙水岩崖墓群,为研究古越民族的族俗、经济活动、文化特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对于研究东南亚地区悬棺葬的源流、传播路线、民族迁徙和文化融合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十)贵溪天门山生态游览区  
天门山生态游览区的开发,弥补了龙虎山景区无高山峻岭之奇险的缺憾,丰富了龙虎山的旅游内涵。天门山生态游览区座落于龙虎山景区上清镇,与嗣汉天师府南北相对,相传为张天师遁化面仙进入天庭之所。  
天门山山势险峻,最高海拔1300多米,沿山而上有棋盘石、龙门石、龙井等景点28处。景区瀑布成群,形态各异,当中尤以姊妹瀑、青云瀑、浪荡矶最为称奇。天门山森林茂盛、物种繁多,动植物非常丰富,这里有樟、栲、栋、柏等数百种乔木和灌木,以及多种珍贵的中草药和奇花异草;还有熊、猴、野猪、杜鹃等珍禽异兽。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