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西海岸新区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9-16 16:57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西海岸新区地理位置概述  
西海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享受省级行政待遇。2014年六月三日,国务院允许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座落于胶州湾西岸,包括青岛市黄岛区所有行政区域,当中陆域面积约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  
西海岸新区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山东省重点开发区域,打造山东新高地。是中国自贸区青岛门户。是国务院批准的第9个国家级新区,处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内,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核心地带,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起到贯穿东西、连接南北的战略优势,是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欧亚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  
二、西海岸新区文化事业  
2018年末共有各种文化机构30处(含镇街综合文化站),当中区级文化机构4处(文化馆1处,博物馆1处,图书馆1处,茂腔艺术传承中心1处),镇(街道、园区)综合文化站26处。共举行群众文化活动1.7万场,地市级以上发表、参展(演)作品300件。2018年全年共开设《西海岸新闻》、《民生新闻坊》、《翻牌赢大奖》、《生活帮》等37档自办栏目,全年自办广播节目《行风热线》、《早安关注》、《吃在西海岸》、《法律时间》等11260小时,自办电视节目《新区创富志》、《科教西海岸》、《时尚生活》、《财经360》等1473小时。辖区有线电视全覆盖,有线用户达到26.7万户,当中高清用户达20.2万户。  
三、西海岸新区过年习俗  
青岛西海岸新区民间称元旦为“阳历年”,通常不太重视,甚至没有什么庆祝活动;而把腊月二十三称为“过小年”;除夕和春节称为“过大年”。但其实所说的过年并不但仅是指正月初一这天,也不但仅指除夕那一日,而整个农历腊月和正月,都处于年的氛围之中。由于这两个月是一个旧年尾、一个新年头,属辞旧迎新的两个月。民间有谚语“进了腊月就是年”、还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反正进入腊月门,年的气息就会渐渐扑面而来,人们开始为过年做准备—“忙年”,直到除夕吃了年夜饭。正月里就是通过吃喝玩乐、走亲访友、亲朋聚会等形式庆贺新春。实际上过年过的就是气氛,享受的是准备的成果。  
新春贺岁主要环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而展开。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喜庆气氛浓郁,内容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年俗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形式内容基本一致、大同小异,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特色。在持久的历史发展及传承过程中,已构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相当多习俗还相传至今,如送灶王、扫尘、办年货、贴年红、祭祖、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分压岁钱、放爆竹、磕头、拜年等。  
忙年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开始忙年。男士赶年集,置办年货,主要购买鞭炮、香烛、烧纸、封窗纸、报纸、日历、年画、灶妈儿(灶神像)、窗旁、窗花、门对(对联)、福贴等。肉鱼及蔬菜之类易腐食品尽可能接近年前购买。女士则主要负责打扫卫生、做衣着、蒸干粮等家务。  
二十三--过小年,祭灶,又称“辞灶”  
是日要把灶台刷干净,提前摆置酒肉、糖果、两双筷子等供品,晚饭时煮出水饺后,把旧的灶妈(又叫灶王、灶君、灶神)取下烧掉(待除夕日再把新灶妈贴上),供上两碗水饺(由于有灶王爷、灶王娘二人),烧香、点烛、烧纸、放鞭炮。  
民间传说:灶王爷将于这天去天堂“开年终总结会”,主要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善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好酒好菜盛情招待灶神,为其送行。灶神“吃了人家的嘴软”,就不好意思讲坏话了。祭灶时要一边磕头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说着多种祈祷的吉利话,据说有人这样祈祷:“灶王爷、灶王娘,吃了古扎(水饺)上天堂;上了天堂多说好(话),少带是非多带粮;大米白面不嫌后,玉米地瓜也将就……”目的就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口安康。  
二十四—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是过年除旧布新的主要习俗之一,我们俗称“扫屋”。这也是人们素有的传统习惯,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习俗寄予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打扫环境,清洗多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和“晦气”统统扫地出门,寄予了劳动人民的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二十五--做豆腐、糊窗户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作豆腐”。豆腐谐音“都福”,过年吃豆腐,寓意全家人“都有福”,表达了人们祈福旺来年的心愿。  
还有一说:“二十五,糊窗户”。由于旧时农户家的窗户是木棂子的,秋末冬初天气凉快时就要用封窗纸(白色薄纸)封上,过年了要除旧换新,换上新的封窗纸,这就叫糊窗户。  
二十六—割年肉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意思是这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由于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一般老百姓的日子比较贫困,家里的人口又多,所以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略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粗茶淡饭,牵强填饱肚子,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不论怎样也要操持点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所以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可以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二十七—天下集、宰年鸡  
在各地乡村,这天到处都是大集,主要是以前忙碌来不及购买年货的,和以前集市上购买年货时漏落物品的人,数一数算一算,过年用的烟、酒、鱼、肉、鞭炮以及走亲访友用的礼品是不是购买齐全?统统查漏补缺。  
还有民谚“二十七,宰年鸡”,就是提前把过年吃的鸡杀掉、收拾干净,免得除夕那天活多忙不过来。  
二十八—把面发、挂年画、贴窗花  
年谣云:“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把面发、打糕蒸馍是指家家忙于发面,蒸饽饽(白面馒头),统称“干粮”。人们纵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寿虫”及其他小动物等多种造型。还要蒸糕(高粱或小米糯米)、蒸黄儿(即豆包,外皮是白面,内包压碎的瓜干、豌豆、红豆等馅)、发米面(用玉米面做的发糕),总之做下一个正月吃的面食。所谓挂年画、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窗旁、窗花和多种春节张贴之物。  
二十九--蒸馒头  
假如腊月小,二十九就是除夕了,那多数是在二十八当天发好面接着把馒头蒸熟了;假如腊月大,三十除夕,那二十八发好的面,能够在二十九蒸,所以有“二十九蒸馒头”之说。总之,不管哪天蒸,这过年的馒头一定要蒸好,这可是家里的“脸面”。谁家的馒头蒸得大、蒸得好,在新的一年里,谁家就会蒸蒸日上,讨个好彩头。  
过年--岁除、祭祖、贴年红、除夕、守岁  
岁除,时值农历年的最终一天,腊月三十(或二十九),那天晚上叫“除夕”,意为“岁除之夜”,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  
这天是过年的高潮阶段,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自古就有贴年红、祭祖、团年饭、守岁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贴年红  
年红即春联、福贴、门神、年画、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都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有些如年画、窗花等前几天已经贴好,除夕日上午重点是贴春联、福贴等,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祭祖  
除夕祭祖由来已久,是过年重要习俗之一。中华民族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忘祭拜祖先,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  
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以前有宗祠的到宗祠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没有宗祠的到祖墓祭拜。现基本祭拜方法是在除夕日午饭后,男士们领着儿童和本家人共同,成群结队,带着贡品、酒菜、烧纸、鞭炮等到祖坟祭拜,名曰“领”(请)老爷老妈(列宗列祖)回家过年。这一仪式尽管也叫“上坟”,但上坟者并不悲哀,甚至儿童们提前穿上过年的新衣着,像参加大型活动,兴奋异常。全部坟茔处鞭炮声声、烟雾缭绕,展示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祭拜回家后,要在堂屋正面挂竹子或将祖先牌位摆在正厅,摆供品,点蜡烛、烧纸、燃香,然后祭拜者按长幼顺序进行跪拜。之后从年夜饭到初二送年这阶段每顿饭前,都要先供上饭菜再祭拜一番,初一晚辈来拜年时先在厅前给祖先磕头祭拜,然后再给长辈磕头问安。  
年夜饭  
除夕日晚饭,合家团圆、同席共欢,美味佳肴尽为所享。这是乡村人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餐,有的家庭为了给五更吃饺子腾出更大的空间,把这顿好饭改为午餐,而晚餐吃的简单一点,甚至有的干脆不吃晚饭。通常傍晚时分就不出门了,开始在家“守岁”,彻夜不眠。全家人包饺子,并在饺子中包入几枚硬币,吃到硬币者,新的一年里有钱花;有的包上红糖或白糖,寓意吃到好处;还包些元宝形的饺子,寓意招财进宝。水饺包毕,小孩到院中燃放几个爆仗,当听到谁家放爆仗了,就意味着包完水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有了电视,全家人包着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午夜十一时半,主妇开始烧芝麻秸、豆秸煮水饺,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烧豆秸,出秀才”。十二时许,盛上饺子,敬天地祖先、祈鬼神,鸣放鞭炮,阖家团聚,吃团圆饭,说吉利话,新岁即始。  
磕头  
吃罢团圆饭,大人带头到堂前给老爷老妈(祖宗)磕头、给在世的长辈磕头,接着晚辈们依次给祖宗和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  
压岁钱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能够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子女睡熟后,把压岁钱放在他们的枕头下,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守岁  
除夕守岁也是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大年夜遍燃灯烛,这叫“点岁火”、“燃灯照岁”,据说这么照岁之后,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吃罢团圆饭守岁、彻夜不眠,是由于院子里挂的灯笼不要熄灭,直到天亮,每个房间也要整夜灯火通明,以前照明用的煤油灯需要及时加油,厅堂上点燃的蜡烛需要有人照看、燃着的香“尽”了要及时更换,从安全角度讲守岁是很有必要的,从娱乐方面讲,全家人欢聚一堂说说笑笑到天亮也是其乐融融。有很多地方有拜年趁早的习俗,吃罢年夜饭接着去给自家长辈拜年,这样年长者要随时迎接招待拜年者,是不可以睡觉的。  
拜年、贺岁、走亲访友  
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春接福、祈求丰年的主题。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鸣、烟花飞舞、辞旧岁、迎新年等多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  
拜年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给本家长辈磕头问好、去亲朋好友家和邻居家祝贺新春。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法。  
正月初一天刚亮,男女老少衣着更新、涂脂抹粉,装扮得整整齐齐,自家弟兄姊妹成群结队、走街串巷,举办拜年仪式,先拜本家长辈,后拜邻里,互道“过年好”或“恭禧发财”。青少年走街串巷捡拾小爆仗。旧时,老者端坐炕上,小辈则进门磕头问好。老者家中都备好香烟、茶水、糖块、花生、瓜子之类,许多地方还保留喝酒的习俗,晚辈来拜年时,自家较近的婶子大娘把提前准备好的几个小菜端上来,每人喝上一杯。长者对来拜年的幼小晚辈还赐以“压岁钱”。  
送年  
初二晚上,再次包水饺,鸡叫前煮熟,在堂前供上几碗,点燃蜡烛、烧纸、敬香,再度鸣放鞭炮,这就是送年。  
出门儿  
西海岸新区正月里走亲访友叫做“出门儿”,自初三开始,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携带礼物登门拜年,饮酒取乐拉家常。到岳父家拜年需要在正月初三或初四,余者不管。亲戚多者走亲访友要一直进行到正月十几,有的也连续到二月初,正所谓“有心拜年八月十五也不晚”。  
整个正月,凡新年后第一次遇见对方,必定互道“过年好!”甚至二月二相遇坐在共同还说“过年好!……今天是正月……三十二……给您拜年了……”  
进了腊月门,言谈举止要谨慎,假如不小心说出“死、病、老、完、破”等不吉利的字眼,会有人提示“快过年了,不要胡说”。平常说话很随便,但过年一定要谨言慎行,特别是除夕晚上,千万不可以随口乱说。  
西海岸新区民间过年禁忌主要有:  
1、不准说不吉利的话,正像歇后语所说“大年五更死了驴—不好也要说好”。据说除夕之夜百神下界,不可以得罪,非常是小孩,言行禁忌非常多。大人忌呼小孩乳名(怕犯祖先之讳);蜡烛被风吹灭了忌说“灭了”;香燃尽了忌说“完了”;水饺煮破了要说“挣了”;吃水饺吃不到钱不可以说“没有钱”;不小心摔碎了饭碗要快说“岁岁平安”;儿童说了不吉利的话,大人要马上说“童言无忌”……。  
2、春节前蒸馒头蒸裂了,不说“裂了”,要说笑了。  
3、从年除夕至初二送年之前,不论地面多么脏,都不可以打扫卫生,直至送年以后,卸下竹子,就等于老爷老妈们走了,次日早上才彻底打扫。非常是初一,有俗传这天是扫帚生日,不可以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这天也不可以往外泼水、倒垃圾。现在相当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  
4、家遇丧事的家庭,三年春节不贴春联、不挂年画,假如想贴,只能贴蓝色纸黑字对联。身戴重孝者,三年内正月里不要出门拜年,不到邻居家串门。  
5、春节前立春,要赶在立春前打扫房屋,小儿童剃头也不可以在立春后剃。  
6、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在娘家过春节。  
7、吃饭时忌用筷子敲击饭碗;忌将筷子竖插在饭上;饭后忌将筷子横放在碗上;忌将碗扣过来;别人没吃完饭,不要将饭碗摞起来;把一条大鱼翻过来要说调过来(渔民最忌这一条)。  
8、正月十一是庄稼生日,这天不要动针,怕扎了庄稼芯。  
四、西海岸新区喝酒习俗  
1、喝酒的同义词  
文雅的说法叫喝酒、饮酒;古代说法叫品酒、吃酒;西海岸方言叫“哈酒”;一口喝完一杯叫干杯、或干了、满了、碰了、闷了、见个底儿、使起来。  
喝醉了叫喝高了、喝大了;自称醉啦、一醉方休、哈草鸡啦;别人说得好听点叫沾酒了、木哈着;难听一点的说法哈妈儿啦、哈奶儿啦、又弄大了。  
酒量大的人叫酒缸、酒桶;常常喝醉的人叫酒鬼、酒头鬼、醉汉头。  
2、何人喝酒?什么时候喝酒?  
喝酒者多为成年男士,少数女士,未成年人不可以喝酒。  
时间:多数在午餐或晚餐前。一小部分有酗酒不良习惯者早餐也喝,有的晚上睡醒一觉起来喝上一口,有的随时随地见酒就要抿上一口。  
逢年过节要喝酒、家人团聚要喝酒;同学同事战友亲朋聚会要喝酒;街坊邻居有喜事丧事(红白喜事)要喝酒;家中来了顾客、到别人家做客要喝酒;平常“闯门子”遇到饭点、正月里“出门儿”走亲访友要喝酒;请别人办事、别人请自我办事要喝酒……凡是除在工作单位吃工作餐,凡是与除家人之外的人共同用餐的场合,餐前必喝酒。正所谓“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事”。  
3、酒宴名称:  
春节前后喝年酒、多种节日喝节庆酒、全家人共同喝团圆酒、亲朋好友相聚喝感情酒、周末假期喝闲酒、同学战友重逢喝聚会酒、谢师谢友谢领导谢同事喝感谢酒、酒席上遇到陌生朋友喝认识酒……  
除了平常的酒局外,最经常见到且最盛大的是参加喜宴喝喜酒。  
男婚女嫁喜庆酒:同辈结婚(男娶妻、女出嫁),晚辈结婚(娶儿媳、嫁女儿)都要举行喜宴。婚前说媒、定亲、投契、送日子、看喜、送大饭等程序都要小范围的请相关人员喝酒;结婚当日举行大型婚宴,邀请全部亲朋好友喝酒庆祝;婚后举行酬谢宴,对相关需要感谢的人员再次重点感谢,请有事未参加婚宴的人员进行补课。  
喜添宝贝满月(或百日)酒:家中添丁,生儿育女,包括喜添孙子孙女、外孙子女等,当儿童三日、满月或百日时,亲朋好友来庆贺,喜主就要准备酒席。  
喜贺生日庆生酒:过生日现已成为人们表达亲情、友情、爱情的方法。小儿童一星期岁抓阄、十周岁长尾巴、十八周岁成人;成年人本命年、整十年大庆等。而现代人多数是年年生日年年庆,目的无非就是借此机会邀朋友一聚喝个小酒。但一小部分人过生日也有讲究,什么年龄做(过)生日,什么年龄不做,如:五十以前不做、做七不做八、男子做九不做十、女子做足不做零、百岁嫌满不做寿等等。  
老人寿辰拜寿酒:中国人自古就有给老人祝寿的习俗,老年人在50、60、70、80岁等生日(通常在整十虚岁前一年,即“做九不做十”),称为大寿,由儿女或者孙子、孙女出面举行,邀请亲朋好友参加酒宴。  
金榜题名庆祝酒:儿童高考、中考取得好成绩,升入高一级学校,开学前要准备一桌或几桌喜酒,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同时嘱咐儿童好好学习、学业有成。  
仕途高升祝贺酒:事业有成、工作出色得到提高(升职)、晋级(晋升职称)等,亲朋好友也要为其祝贺。  
喜报丰收庆丰酒:农民朋友在秋收结束、入冬前后,置办一桌酒席,邀请部分相关邻居和朋友喝上几杯,一是庆祝农忙结束、粮食丰收,二是感谢帮忙、表达谢意。  
新屋落成上梁酒:在乡村,盖房子是件大事,而在盖房子过程中,上梁又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梁这天,不但要鸣放鞭炮,还要操办上梁酒,以示上梁大吉。  
喜迁新居烧炕酒:房子盖好装修完毕,举家迁入新居时,要操办进屋酒,来者称喝烧炕酒,一是庆贺新屋落成,并志乔迁之喜,二是祭祀神仙祖宗,以求保佑。这一习俗延续下来,至今人们搬到新楼上,尽管没有“炕”可烧,但仍然要喝烧炕酒。  
盛世庆典开业酒:无论做什么买卖,店铺开张,作坊开工之际,经营业主要置办酒席,邀请亲朋,鸣放鞭炮,以志喜庆贺。  
朋友远行送行(或壮行)酒:有朋友远行,为其举行酒宴,表达惜别之情。  
外出回归洗尘酒:朋友外出归来,要举行酒席,为其接风洗尘,清除疲劳。  
礼尚往来回敬酒:“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礼尚往来理亦然”。朋友之间以诚相待、以礼相待。朋友请你,你喝了朋友的酒,你也要找适宜机会回敬朋友,请朋友喝酒。  
……  
总之,喝酒的名堂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不胜枚举。  
4、酒桌座次:  
在酒店,酒桌通常是圆桌或八仙桌,酒主(主陪)要坐在面对房门的位置;酒主右手边是主宾位置、左手边是副主宾位置;副陪一定要坐主陪对面,即在门口上菜的地方,由于副陪主要负责点菜、沏茶、斟酒、陪酒、结账等服务工作;副陪右手边是三宾、左手边是四宾;主宾右边是三陪、副主宾左边是四陪;三宾右边是五陪、四宾左边是六陪;其他随机而坐。这与整个青岛甚至山东酒场的座次安排基本相同。  
假如是在家里比较宽敞的客厅摆宴席,也参照以上安排。  
乡村家庭通常在炕头上喝酒,主宾要坐在门口正对着的位置,其他宾客坐在主宾的两边;主陪在门口正对主宾,多数在炕前站着,尽管也有凳子,但既要服务又要敬酒,坐着的时候很少;其他陪客坐炕沿或在炕前坐凳子。假如主人家请长辈或年长的来陪客,那就让其坐炕上靠近主宾。  
当然,实际的酒场不一定这么严格,只要主陪、副陪、主宾、副宾位置确定后,其他位置都能够随便坐。  
5、酒桌上的规矩:  
东道主应当提前到达酒宴现场,在门口等待,并为来宾引座。假如主陪有事,那么副主陪要在门口迎接顾客。迎接时要握手表明欢迎,握手礼要轻柔。  
引导进屋之后,要主动把陪顾客员推荐给来宾,同时邀请主宾推荐来客。  
来宾应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在落座时要谦逊,即便你贵为主宾,到了酒桌前,也不可以往主宾位置上一屁股坐下,而要谦逊客套一番,推让一下,再坐在该坐的位置。  
其他陪客等宾客、长者、领导、女士坐定后,方可入坐。坐姿要端正,与餐桌保持适合的距离。  
宾朋皆坐,喝茶、寒暄、聊天,上第四(或第六)道热菜后,尊长或主陪便会提议同饮,饮毕吃菜,斟满酒杯,同饮第二杯,第3杯……。  
年轻人在酒场上要注意一些基本的礼节:  
以前好多地方有“父子不同席”的讲究。  
主陪和顾客没落座前,小辈不要抢先坐下。  
要腿勤手勤赶眼色,主动给顾客添茶倒酒。  
新菜上来后,主动沿顺时针方向转到主客面前;转桌时要确认没人在叨菜。  
吃菜时,要等主陪和顾客伸筷,才去叨菜,特别上来大鱼,不可以先伸筷子。  
不该你讲话时,不要乱发言,非常注意在别人讲话时不要插嘴。  
轮到你敬酒时,通常要先给全部人倒满酒,然后回到自我座位上,双手托住酒杯,站起来,环视全部人一圈,说一番话,然后按顺序一一和别人碰杯、饮酒。敬别人酒时,自我的酒要一饮而尽,这叫先干为敬。  
碰杯的时候尽可能把自我的酒杯下移一些,使自我的杯口稍微低于别人的杯口,再同顾客碰杯。碰杯时,能够象征性的和对方轻碰一下酒杯,不要用力过大,碰出很大的响声。假如和对方相距较远,可用酒杯杯底轻碰桌面,以示碰杯。正确的碰杯既是酒场文化的一种表现,更是必要的待客之道。  
各人酒量有大有小,文明美满的酒场,应当是自由发挥,各随其量,既不逼酒,也不硬劝,为所欲为,其乐融融。所以千万不要逼别人干杯,更不可以端着人家的杯子往嘴里硬灌;他人给你敬酒,不要拒绝,假如确实不可以喝能够解释,少喝一点表明一下。自我杯里的酒不可以向别人杯里乱倒,未经允许让别人替酒是很不礼貌的。  
酒场上的好多劝酒词最好不要挂在嘴上。如:“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你不喝这杯酒,就是嫌我长得丑”、“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薄喝不着”、“男性不喝酒,枉在世上走”、“哥们儿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等等。由于你这样做有点装大头,对于不可以喝酒的和酒量小的人来说很难为情,他们心里会很不爽的。  
6、敬酒的次序:  
谁敬酒,就是谁说句话(发表敬酒词),开个头,领着喝酒。通常按照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及宾主身份为序,主次分明。“敬酒”是个谦词,小的敬大的、大的领小的,年长者、领导、贵宾等敬酒不叫敬酒,而叫领酒。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顾客敬酒,顾客要回敬主人,酒局中的任何人都有至少一次敬酒机会。一般敬酒以三次为度,每敬一次说一句话,接着喝一次酒。  
任何人敬酒时应遵循先客后己的原则,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通常先从主宾、副主宾或长辈、领导等身份尊贵者开始,其他可按照座位的次序进行。  
西海岸新区人喝酒多 采纳“3、2、1”模式(以喝高度白酒为例):  
酒宴开始,主陪首先讲话(自称敬酒),通常会先讲一下领几次(几起),或者解释几次喝出来一杯。所谓的3,就是主陪敬酒3次,大家共同喝,这3次把第一杯酒喝完。  
其次,是副陪敬酒。所谓的2,就是副陪敬酒2次,这2次把第二杯酒喝完。  
再次,是三陪敬酒。这也是酒席上的第一个高潮。所谓的1,就是三陪敬酒1次,这1次把第3杯酒喝完。  
然后是自由敬酒或单列项目。  
这样喝,是否力度有点大?所用酒杯假如是1两左右的还差不多,可是酒店的杯子容量通常是盛2、3两那种,喝3杯白酒就是7-8两,通常的酒量会被这当头三棒子闷倒的,那这个酒局怎么继续进行?  
经过改革,人们把“3、2、1”模式改的有点人性化。主陪会根据现场状况暂时制订“酒规”。假如使用半两以下的小酒杯,则一次一杯;若使用二、三两以上的酒杯,则一次一口(大约1/5杯)。喝啤酒、红酒的另行规定。  
譬如:一种比较合适的“3、2、1”模式是——  
主陪讲话,共领三次(小杯喝3杯,或大杯三次喝到中央)。  
副陪发言,敬酒两次(小杯喝第四、五杯,或大杯喝干杯中酒)。  
主陪副陪领完,大约每人2-3两酒,通常都不可以推辞。  
接着斟满酒杯,三陪、四陪依此每人敬酒一次(根据劝酒水平及个人能力决定喝酒的多少,能够一次喝一杯,能够一次一口,也能够敬酒者干了、别人随意)。  
主人敬完酒后,顾客再说话,主宾、副宾、三宾、四宾每人一次。通常不规定酒量,只表达谢意或祝福,但酒量大者为表达诚意也会“我干了、大家随意”。  
以上都是集体项目,集体项目完成后,再进行“单列”项目:主、客再俩俩穿插互敬,酒量大者可单独敬酒。  
最终一个项目,再由主陪做总结,一起干杯,名曰“满堂红”。  
7、酒席常用语:  
传统的敬酒(劝酒)词:  
在平常情况下喝酒,劝人喝一杯,叫:一心一意;喝两杯,那就说:好事成双;喝3杯:三三接连不断;喝四杯:四季平安、四平八稳;五杯:五福临门;六杯:六六大顺;七杯:七星高照;八杯:八面来财;九杯:长长久久;十杯:十全十美。一两大小的杯子持续喝十杯,大多数人也就醉了。所以通常说到“六六大顺”就不错了。  
在一些特殊的酒场,还有一些特意的用语。如:  
婚宴:祝二位新人幸福美满、爱情甜蜜、恩恩爱爱、白头到老、比翼齐飞、早生贵子、……!  
寿筵:祝老寿星身体健康,长生不老!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您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儿童的庆生宴:祝小朋友顺顺利利、健健康康、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学生的谢师宴(或升学宴):学生祝老师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老师祝学生学业有成,鹏程万里!  
同事升职祝贺宴:祝您事业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为朋友送别的宴席:祝你出入平安,一帆风顺,一路顺风!  
做买卖的开业庆祝酒:祝您买卖兴隆,财源茂密,日进斗金!  
祝贺乔迁之喜的烧炕酒:新宅好生活,真心老朋友,祝贺你喜迁新居!吉日迁居,万事如意!  
酒文化中既有劝酒词,也有拒酒词。  
社会上流传着无数的劝酒、拒酒的顺口溜,但有些听起来也太粗暴野蛮了,真有那种“舍命陪君子”的感觉。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宁可胃上烂个洞,不让感情裂条缝……”还有“半斤酒,漱漱口;一斤酒,照样走”;“不会喝酒就不会工作”;“酒场就是战场,酒风就是作风,酒量就是胆量,酒瓶就是水平”……  
本人由于酒量小、口才差,一上酒场就打怯,特别担心临到自我敬酒。站在拒酒者一边,感觉有一些拒酒词还是非常温馨又比较适应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只要心里有,茶水也当酒;感情到了位,不喝也陶醉……”还有,劝酒的也有:“感情深,不需一口闷,能够只喝一公分;感情有,一大口;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爱喝不喝—哈哈)”。  
我们西海岸乡村人也有一些简约纯朴的祝酒词:“哈酒不必词儿,硬哈一个门儿。”“举杯为碰,先哈为敬。”“少哈酒,多吃菜,够不着,站起来。”“多吃菜少哈酒,听老婆的话跟党走”。“我哈了,嫩随意!”“来来来--伙计们!杯中酒,揍三口,哈了吧!”  
五、西海岸新区结婚习俗  
过去,西海岸新区乡村每个村里差不多都有几个专业或非专业的媒婆媒公。所谓专业,就是常年以此为生,非专业通常都是偶然间将自我各方认识的亲戚朋友进行撮合,构成了婚姻。男女青年到了婚嫁年龄,父母会托人说媒,条件好的,也有媒婆媒公主动找上门来保媒。谈妥后双方允许,确定日期“相亲”。古代则不需要,全部是靠媒人作保,也叫保媒,也由双方父母指婚的。相亲通常是女青年同其父母到男方家,察看男方青年的长相,家庭情况,包括屋内摆设和卫生,当然双方也要打听对方的为人处世情况。双方相看好后,交换生日时辰,为的是男女双方相互确定一下命理和属相是否犯忌。属相相剋叫大煞,命理相剋叫小煞,素有“大煞不煞小煞煞”的禁忌。  
定亲  
也叫投契。双方选好吉日,男方办好彩礼,主要是女方提出的必办物品,如衣着、嫁妆、礼金等。彩礼分为几“色”,一色共两份:通常有猪肉两刀(每刀5斤);鱼(鲤鱼或黄花鱼)两条;喜饽饽(贴喜字)20个;粉条两捆(各2斤);红糖(糖块)两份(每份2斤);大米或面粉两袋(每袋20斤);烟酒茶等各两份。还有女方要求的衣着或布料(分冬夏各两套)。礼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通常是99元,199元,299元,有九九长远之意。九十年代后通常是1万零1百或1千,意为万里挑一。2000年后是3万1千8,意为三家共同发,也有6万6,意为六六大顺等等。上世纪80年代,许多女方家庭在彩礼以外,还增加了一个结婚需要的条件:这就是所谓的“三转一扭四固定”(自行车、缝纫机、挂钟、收音机、大衣橱)。  
送日子  
男女订婚后1~2年内,男方要准备送日子、娶媳妇。根据男女青年的生日时辰,找人按照天干地支(金、木、水、火、土)推算出结婚日期。由媒人先去女方告知,女方置酒备菜。到这天,男方家长要带上礼品到女方家,谓“送日子”。送日子后,女方家挑选双月双日,找自我信任的全命人(有儿有女)妇女,帮助缝衣着,做被子等,婚期接近再做茶果等最终的准备。女方找人做嫁衣、缝被子,最怕、最忌讳的是那些懂得使“言凉”的妇女在跟前,所以,也会找上特意的人紧盯着这样的人,以防他们从中“使坏”。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西海岸新区一带还有一个风俗,女青年要出嫁,一个月之内不出门,要在家“捂白”,以求出嫁时容颜净美。  
迎亲  
也叫娶媳妇。上世纪的六十年代(1964年)“四清”前,迎亲这天,男方家要找四抬(人)花轿,吹吹打打到女方家里迎媳妇。女方家则安排人员负责抬嫁妆。娶亲下午,根据路程远近确定起步早晚,新娘由自家兄弟背上花轿,西海岸新区新媳妇过门都在傍晚。上午出嫁的女性,仅仅有二婚的女性才可。出嫁女在走出娘家门登上花轿时,女方父母要在出嫁女的背后泼一盆水,意为: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女子出嫁要由女方找男女各二人陪送,还有小客一员(12岁左右男童),叫门童。  
起轿后,一路上,鼓乐在前,嫁妆紧跟花轿,陪客尾随其后。傍晚时分,到达男方家门口,司仪高喊“落轿”,鞭炮鼓乐齐鸣,红毡辅地,由男方两名壮实妇女为嫁客,架着新娘,在新郎的红彩带牵引下跨过门口马鞍,马鞍上披一红花被子,须大步迈跨,意指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男,再跨过一盛有木炭火的盆,含意是红红火火。新媳妇刚过大门,由本族长辈压喜砖,把一块用红纸包裹的土坯或砖,放在门楼上,用意辟邪。院子里供桌上摆放蜡烛、花瓶、喜饽饽,点燃三柱香,三打纸,等喜主跪地三叩首后,司仪主持拜天地仪式:“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入洞房”。入洞房前要挂门帘,挂门帘的人是女方家的哥或弟,挂时用低语念:“上八仙,下八仙,我给新人挂门帘,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出状元”。挂门帘的人,男方喜主要送上红包。  
男女入洞房后接着喝合婚酒、吃“上床面”。上床面是由外姓人家做的四碗手擀面条,每碗两个鸡蛋,用托盘从新人头上递过,意为“出人头地”。洞房内点燃两支红蜡烛要燃至第二天,叫“长命灯”,整个婚礼仪式礼成。接下来就是闹洞房,这是乡村传统婚礼中一个比必不可少的习俗,有人闹洞房解释这家人为人好,也图了个喜庆热闹。  
婚后第二天,新媳妇由小姑子或其他同辈人引领,向公婆、爷奶、姥爷姥姥、舅、姑、姨等长辈依次“请安”(问好),并敬烟、敬茶。午饭后,按辈分远近分送茶果,茶果主要由小麦、糯米、黄米、面粉加鸡蛋、白糖等油炸而成的面食点心,有反合、狗腿、大、小棋子、扭花、蛋匹之类。长辈要给回礼钱,数量不等。  
婚后第三天,喜主要到故去先人的坟上烧纸放鞭,并在坟头顶压一张带喜字的红纸,也叫压红,告知先人们:你的后代子孙,已经娶亲成家,祈求在天之灵多多保佑。这天,女方的姐妹兄嫂等,还要来探望出嫁了的新媳妇,也称看三。  
婚后第四天,新婚男女要一起到女方家拜望长辈,也称为认亲。至此,整个婚嫁过程所有走完。  
婚礼,是一对新人人生的重要里程碑,无论是多么讲究、多么排场,都是一时的风光,恩恩爱爱过日子才是人们最好的祝福!  
六、西海岸新区丧葬习俗  
旧社会,相当多穷苦人家,失去亲人办丧事,举全家之力或向亲邻借贷买个棺材入殓完事,取借无门的,只好用芦席裹尸掩埋。跟随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丧葬习俗也在发生着改变,但西海岸新区乡村,有些丧葬习俗还是有所保留,非常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已经废除了的东西,又有所恢复。  
初丧  
人之将死,家人要请村里特意主事的司事客(负责出殡事务的人)帮忙安排,由子女给快要去世的人洗手净脸、理好头发,穿好寿衣。通常男穿长衫、女穿长裙,从头到脚里外换新,三至七层(套)。病人“倒头”时要头朝东,脚朝西,头下垫枕头,身盖轻被,口中噙玉鱼或硬币,手握面饼和7个小茧。  
病人咽下最终一口气后,其亲人看最终一眼,草纸蒙脸,子女哭送,然后燃放倒头鞭,并为去世亲人第一次指路。通常由长子手持木棒,在桌上连捣三下,每捣一下,要高喊一声:爷(娘),向西南!之所以要将故去的人往西南指路,据说,这是由于西海岸新区一带的乡民,大多是从云南,贵州,或者江苏一带迁民而来,人去世了,灵魂也要再回到故土。等这套程序走完后尸体入殓,过去要停尸三日,为的是让亲朋和乡邻前来吊唁瞻仰,现在改为火化,人们能够对着逝者的骨灰和照片进行吊唁。  
报丧  
逝者尸体入殓后,司事客要根据丧主提供的近亲名单,安排专人分头前往报丧,告知丧主的亲朋:死者详细死亡时间,出殡日期等。过去,报丧人都要手持贴有烧纸的柳树棍,作为“报丧棒”,路上行人和汽车都会避让,让其先行。报丧人去各地报丧的同时,司事客还要安排人搭建好灵堂,大门口要根据死者年龄虚上一岁,用相同数量的布条或纸条做上幡帐,按男左女右矗立门旁,门上贴门幡纸,以告知外来人这家正在办理丧事。这个期间,司事客要特意安排人,根据孝子多少去林中找杨柳大树砍制哀杖,只能是用一根树枝,家有几十名孝子孝孙的,需要砍下一块很大的树枝才够用。  
灵堂内,灵前要摆放供桌,放上死者灵位、油灯、香炉、五谷囤子。油灯是将食用油盛在碗内,用棉花芯点着,不出殡不可以灭。供桌前放一泥盆(老盆),盛烧纸灰。安排妥当后,根据丧主的经济状况、子女多少、逝者年龄等确定出殡的规模。经济条件好、子女多、去世的人又是高寿,当属“喜丧”,必会给安排出大殡,谓曰:“箫旌”。通常确定吹鼓手最少两棚(六人为一棚),纸草若干,男扎纸马、女扎纸牛、其他如纸楼、纸轿、纸柜、纸人等等。灵堂设立后,全部子孙要轮番在此守灵,直至出殡。  
灵位和孝衣  
制作灵位的字数要求男单、女双,男为先考,女为先妣,男写XX公,女写XX太君,据亡者年龄确定用字,60岁以上写寿享XX岁,70岁以上写寿耄XX岁,80岁以上写寿耋XX岁,60岁以下写享年,再下写年,灵位分制两个,红、白两色各一,红色灵位放置灵堂之中,同葬入坟,白色灵位送盘缠时与纸草同烧。  
做孝衣也有所区别,孝衣分五级,也称“五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是按照与死者血缘亲疏关系确定的,也是遵礼成服。孝子用一块不经裁剪的白布做长袍;孝媳、孝女白褂、白裤;孝子孝女裹头布上都要系三四根麻线,均黄纸或白布裱鞋,也有在举办仪式时赤脚的,意为赤脚配头、披麻戴孝。其他分辈份和亲近,只需头上戴裹头布,各有档次。女婿及孙女婿等只系白腰布。在西海岸新区一带,村内的乡邻都有向丧主赠烧纸的习惯,其他亲戚则需要根据亲疏关系付“人情”,也叫份子钱。  
送汤、送盘缠和路祭  
先人过世后,各方面安排就绪,孝子们要做送汤仪式。前边由帮忙人手端托盘,有烧纸、香、酒壶,二人抬桶,桶内盛有米汤,孝子们男前女后,按辈分年龄排序,到土地庙处烧纸香、撒米水,一种说法是为了逝者到阴间有饭吃,另一种说法是提前打发一下阴间的饿死鬼们,免得他们跟刚去黄泉的人抢饭吃。孝男孝女来回一路上嚎啕大哭。  
二日傍晚前,吹鼓手到达。全部亲戚族人到齐,举办吊丧仪式。孝子孝孙跪列两边。女婿、妻侄、外甥等依次吊唁,行作揖跪叩礼四次,讲究神三鬼四,跪到在两旁孝子孝孙也要随之叩头,以示还礼。仪式完毕后,亡者五服之内的全部后辈按序排成行,头戴孝缠,嚎哭着到土地庙子左右各转三圈,跪地叩拜后返回。  
二日晚饭后,还要举办路祭仪式。早有帮忙人在村中心街处设立供桌,摆有猪头、鸡、鱼、素菜、点心若干种,灵位(红色)在供品后。假如“萧旌”要设旌楼,旌用红绸布做成,写有亡者姓名生日时辰(殡葬时铺展于棺材上面),是时,长子手捧亡者灵位,孝人们一起口念着“小心”等话语将亡灵位捧出,沉稳地走出屋内,闲逛到供桌后围,举办路祭。  
礼客是路祭仪式中礼拜的代表人,头戴礼帽,身穿长褂,端坐于路祭处50米,孝子们要前去跪拜两次,才可以请出礼客,为亡者礼拜。礼客以三步一揖,跪叩三首,叫“三揖九扣”,向亡者行最高礼仪。然后脱去礼服,以一般身份为亡者行礼叩拜,随之亲朋、街邻一一叩拜,可一人、两人或三人一组下跪叩拜。  
路祭仪式结束后,由乡邻帮忙抬着纸草,孝子们后来到土地庙子处举办第二次“指路”仪式,与第一次指路所不同的是,此次指路的言词内容有所增加,由司事客指挥,其长子手拿一木棍,在木桌上每捣一下高喊一声:“爷(娘)!西南明光大路,甜处安身,苦处使钱,有人拦档,马票为证”!持续三遍。将提前写好的路单、马票,放在轿子里和纸扎人手里,共同点燃纸草焚烧,孝人们哭泣着返回家中。  
回家后分割“团圆饼”,有些村是出殡后分割。切割时,按孝子数量切割,有顺序,有规则,最终中心有八角、六角、五角不等。在切割时,根据亡者岁数,确定烧纸的数量,每一岁烧纸一张。  
出殡  
出殡是整个丧葬礼俗中最为盛大的仪式。亡者第三天,也就是三日午饭后开始出殡。本族五服以内以及全部来参加葬礼的亲朋,除女婿和孙女婿外,都要手持哀杖参加。起灵后,死者棺椁安放于槎架上(现在是灵车),上盖棺罩,由前八人、后八人共十六人轮抬,按照吹鼓手、孝子孙们、灵柩、孝女们的顺序排成长队,特意有人鸣锣开道,浩浩荡荡,走走停停。每当灵柩停下来,全部孝男孝女们都要面向灵柩跪下哀哭。女婿孙女婿们站在送葬队伍外面,有任务的要抱纸扎制品,如童男童女,没任务的只能站在路旁,称“站路旁”。行至村十字路口处,由指定继承人(无子的由过继子)将放在灵前盛纸灰的泥盆摔碎,称“摔老盆”。之后,孝女在此处跪地哭泣后向左返回,孝男们哭泣着将灵柩送往坟茔,下葬后向右非原路回家。  
上坟  
三日坟:(现在因子女多在城市工作,改作当日坟)上坟时间为下午,男打纸,女做菜,鲫鱼、鸡蛋、肉、菠菜等四个小菜,除了留下周年和十周年上坟用的一刀纸外,亲朋赠送的烧纸,要所有烧掉。五七坟:上坟时间为上午,亡者35天的前一天,也有第三十五天的,女儿们要扎纸草(金山、银山、聚宝盆、库楼等)。据说,这天死者亡灵走在阴间的路上,会登上望乡桥,回看自我在阳间的房舍和亲人最终一眼,所以这一带的人们对五七坟非常重视,子女们也哭的分外凄惨。此后,亡者百日、周年、两周年、三周年、十周年的忌日各上坟一次,有的村子根据死者忌日提前一天上坟。  
人死如灯灭,生老病死本是自然法则,人死后,举办个丧葬仪式,让死者有个归宿,是活着人的一种感情寄予,是联系和强化亲情血缘关系的纽带,也能够算作一种文化。但假如搞得复杂纷繁,甚至铺张浪费就大可不用了,故去先人的灵魂也会不安,静美最好。  
七、西海岸新区庆生习俗  
生育习俗是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海岸新区一带乡村,妇女怀孕生产期间及产后一定时间内,也有一系列风俗和习惯,包括禁忌、礼仪、起名字,以及庆祝儿童满月、生日等,所以在这里就叫做庆生习俗。  
儿童出生  
在西海岸新区当地,妇女怀孕说“有喜”,妇女生下儿童叫“添喜”,给亲朋好友报信说“报喜”,亲朋好友来庆贺说“看喜”。反正生子是人间大喜事。过去,西海岸新区人也把生男孩说为“添丁”或说生了个“大小子”;把生女孩说为“添千金”。婆家人去产妇娘家报喜,人们不需要问生的是男是女,只需要看报喜人送来的熟鸡蛋就行:熟鸡蛋顶部点红,就是男儿童,侧部点红,毫无疑问,那就是女儿童了。  
小儿童出生三天叫“三日”,三日内,是不同意生人进入产妇房间的,怕给产妇和新生儿带进产后风,当然更不同意对着产妇的门口煽风。三日这天,要请本族长辈来家喝喜酒,庆贺“人丁兴盛”。还要向亲邻们分送手擀的又宽又薄的“喜面条”,谁家被分到喜面条,回时都不可以空碗,多数是放上鸡蛋五六个,以预祝儿童将来能“五子登科”和“六六大顺”,有些家里没有鸡蛋的也会放上一点钱。  
儿童出生六、九日亲朋好友要来看喜祝贺,西海岸新区也叫送“汤米”。通常是男孩二尺布,叫囤子,女孩三尺布,叫褂子,其他礼品有鸡蛋、红糖等补品。有些特殊亲戚是要另带特殊礼品的,当地流传的俗语说:“姑的裤,姨的袄,妗子的帽子戴到老。”  
起名字  
过去,儿童出生以后,有条件的家庭邀请本族最有权威的长辈,也能够请村里最有学问的老者来,为儿童起一个好名字。讲究的家庭通常要同时给儿童娶三个名字:乳名,大名,字。乳名要叫得顺耳;大名要按照本家族列排的辈和世来决定,不可随意更改,以免以后乱了辈份;字就更加讲究了,通常都是让儿童长大上学或做学问用,一定要起的高雅大气才算数。如轩、斋、堂之类。  
通常家庭或者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是没有这些讲究的,生下个儿童能够养得活才是最主要的,许多家庭持续生下几个儿童都会夭折,这主要因素是旧社会卫生医疗条件落后导致的。许多人就会给儿童起一些难登大雅之堂的名字,如狗剩、狗拉、石头,狗蛋等。据老人们说,起这样名字的家主,都是穷人家,名字起得丑怪,阴曹地府阎王爷派来绑票的小鬼都不希奇带,或者是阎王爷的卯薄上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名字,还有就是这样的名字好想好记。  
还有些家庭给儿童起名字就相对简单了,如生下第一个男孩或女孩,就从大字开始依次往下续排,男孩如大柱、二柱、三柱,女孩如大丫、二丫、三丫,生十个八个也有得名字起。还有些家庭为儿童起名,多是根据节气或者一定事件来取名,但很有纪念意义:我家曾祖父给他的三个孙子,也就是我的三个大爷起的名字就很故意思。曾祖父有十几个孙子,在他七十岁的时候,我的一个大爷出生,他就给起了一个“七十”的名字;以纪念他七十岁喜添贵孙;在他八十岁的时候又添上一个孙子,他又给起了一个“八十”的名字,所以我这个叫“八十”的大爷,从一出生也就有了还有一个外号:“小老人”。一出生就是八十,能不老吗?这期间我还有一个二大爷,由于出生在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发年糕、蒸馒头的日子,他给起了一个“发面”名字,也很有纪念意义。  
满月、百岁  
儿童出生满月,不管男孩女孩,儿童的父母长辈要给儿童剃头,也叫“去胎毛”,多是剃儿童头上附近周围的毛发,但会留下脑后脖梗上和脑门上一小撮,叫“留老毛”,有让儿童快快长大、一直到老的寓意,也有儿童发育慢,头心骨未长全,具有爱护脑心的效果。过了满月,娘家儿童的舅舅要来把娘两个搬回娘家去住一段时间,叫“搬满月”。  
等到儿童一百天,还要过百日,要摆宴庆祝,西海岸新区一带也叫过“百岁”。这天,亲朋好友要赠送手镯、长命锁、衣着等。大概是期望儿童能健康活到百岁的意思。  
庆生  
婴儿满周岁时要过第一个生日,要邀请亲朋好友一同来见证儿童成长和未来。这一习俗古代就有,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一岁定八十,这个仪式,在西海岸新区一带叫“抓阄”。儿童生日宴开始前,在桌子上摆上书、笔、算盘、秤、馒头、土坷垃等物,供小孩自我抓,以抓到的第一件为准,以此验看小儿将来能有何出息,这也叫“试儿”,是人生中第一次考试。  
桌上的物品以土坷垃最不起眼,也最不受大人儿童欢迎,儿童也必然不会去挑选,所以儿童大多会挑选较大的物品来抓,如书本,秤、算盘、馒头等,一旦儿童抓到这几样东西中的所有一样,大人们都会开心高兴。抓到秤,就会说这儿童将来能出息个做买卖的;抓到书本,就会说,这儿童是个读书的料;抓到算盘会说,这儿童大了会当个算帐先生;抓到个馒头,大人们也会说,这儿童这辈子不缺吃的了,反正都是吉祥话。这种风俗一直到今天,西海岸新区民间还一直保留传承。  
新生儿童,假如属相、命理与父母相剋,还要张罗给儿童找过继爹娘、干爹娘等习俗。但不管哪一种,生儿育女,是一个家庭的大喜事,也是长辈们的期望和期盼。生一个健康聪慧的宝宝固然重要,对儿童后期的学习教育更为重要。  
八、西海岸新区著名景点  
(一)王台当铺  
王台当铺座落于胶南市王台镇(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王台镇)中村,清咸丰年间,胶县城一位姓孙的富户于王台镇中村开设“广顺”当铺。  
清同治六年(1857),东捻军来到时倒闭。第二年,捻军撤走,黄县又一姓丁的富户(据说是位丁姓未出阁的姑娘出资“体己钱”)在“广顺”原址开设“天有”当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当铺重修(2008年十月,文物部门修缮前排正房,在梁上发觉清光绪三十三年重修字迹)。当铺南北长100余米,东西宽40余米,面积4120平方米,计一百二十二间房屋。正门面西,面广一间,进深一间,进门向右一拐就是柜台(柜台房屋即围房与大门相连)。东、西、南三面围房(俗称圈屋)为小式硬山建筑,房门内开,东面一排二十七间,西面一排二十六(一间大门)间,南面一排九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库房前三排的西山均有单间房。正房(库房)座北朝南,五排四十八间,通高7米余,檐高4.2米。当铺库房大式无斗拱硬山建筑,砖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四排立柱,檩上施木望板。墙壁石基清水砖墙,磨砖对缝。房脊高耸,无脊兽。前后出廊,无檐柱,飞椽出檐,使屋檐下构成走廊,雨淋不湿墙壁。窗户上下两层,上层小窗透气透光,下层大窗平常不开,两侧窗框的上下有两对窗挡木槽,窗上挡板,上、下窗挡棍卡在槽里,两端上锁能够防盗。民国时,“天有”当铺被乱兵抢掠罄尽而告倒闭。当铺主人将当铺房屋卖给“瑞生祥”、“永发”和庄姓三家做了居室。解放后,房屋产权由粮食部门转为市丝绸公司。房屋面貌也略有改变,青灰板瓦换为挂瓦,东面围房及东西厢房,库房前三排西房山之单间房都被拆除,但房屋尚有八十一间。王台当铺是胶南境内仅存的一处当铺,其建筑规模不仅在胶南市仅见,在青岛市也不多见。为了爱护这一珍贵民族遗产,胶南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将其发布为第三批文物爱护单位,青岛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二月五日发布为青岛市第七批文物爱护单位。  
(二)青岛灵山湾旅游度假区  
青岛灵山湾旅游度假区座落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东部海滨,北起月亮湾,南至龙门顶码头,沿海滨大道向东南方向延伸,约28.5平方公里,北依巍峨耸立的小珠山,西靠“岸海名山”大珠山,南望蓊郁青翠的灵山岛,集“山、海、林、滩、岛”等于一体。  
(三)达尼画家村  
青岛达尼(大泥沟头)画家村座落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市区以西的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距市区世纪大道6.5公里。村北有松泉山,面积3000多亩,山林茂盛、植被丰厚,2004年被黄岛区委区政府确定为全面小康示范村,列入全市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同年被青岛市政府确定为青岛市级森林公园。2006年二月,胶南市达尼画家村(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被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命名为“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是山东省的唯一,全国一共6家。  
(四)青岛齐长城遗址  
青岛齐长城遗址座落于青岛市境内,原胶南(西海岸新区)、黄岛段自西而东,横贯胶南市6个乡镇和黄岛区辛安街道办事处。由诸城市桃园乡史家夼入胶南境,起自市美乡李家前夼西岭,横贯而东,经市美、六汪、铁山、隐珠、黄山、灵山卫6个乡镇,逾小珠山余脉瞅候山进入黄岛区辛安街道办事处东于家河村东北入海,历经215座山头,全长68.1公里。“缘岗峙崇观,跨谷绝惊虹”。  
(五)斋堂岛  
座落于北纬35°37′48″,东经119°55′24″,处琅琊台东南方向海中,因岛上有古斋堂,故名。  
传说此岛为秦始皇当年求仙其侍从斋戒之处。岛上有娘娘庙,相传为始皇之母斋戒居住之所,早己塌圮。岛上还有甘泉,座落于海边绝壁,相传为太后洗脸盆,另外还有黑石门等景点。  
(六)薛家岛  
薛家岛,古称“凤凰岛”,座落于胶州湾西岸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境内,与团岛隔海相望,相距2.26海里,是青岛市省级旅游度假区。东、南、北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54公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凿出一处处迷人的旅游景观,金沙滩、银沙滩是青岛优良的海水浴场,金沙滩全长3公里,呈月牙形南北展开,滩平沙细,风小浪静,水色透明,堪称岛城第一。  
(七)灵山岛  
灵山岛海拔513.6米,是中国北方的第一高岛。总面积7.66平方公里。座落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原胶南市)东南的黄海之中,距最近的陆地大珠山5.3海里,距积米涯9海里,距青岛市22海里。灵山岛常住人口2700余人。有12个自然村。海岛人以打渔和养殖为主。生活相当艰难,生活水平相当落后。岛内仅仅有一所小学和中学,所用电力也是由大珠山铺设的海底电缆。饮用水提取于水井,生活用水能够保障,但是用来灌溉农田是不可能的,即使洗澡也要节约用水,所以期望大家一定要珍惜海岛的淡水。灵山岛又名水灵山岛。  
(八)藏马山旅游度假区  
青岛藏马山乡村(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座落于青岛胶南市(现已更名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辖区),度假区规划面积占地约18.5平方公里。  
(九)城市阳台  
“城市阳台”是正在建设中的灵山湾旅游度假区的一部分,座落于新区主城区东部海滨、大卢河至风河区段,主要由海水浴场、中央湖广场、文化会展公园三大部分组成,是一处巨大的滨海公共休闲区。  
(十)唐岛湾滨海公园  
唐岛湾滨海公园,座落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是一个环绕唐岛湾两岬而建的大型海岸公园,分为北岸和南岸两个区域,起到“海上西湖”和“青岛西花园”的美誉。唐岛湾滨海公园定位是城市公园,全部资源免费对居民开放。公园在规划设计时,充分借鉴了上海世博公园和澳州凯恩斯公园、悉尼情人港等国内外知名景观公园经验,做到本土文化底蕴和自然风貌特色相结合,渔网廊架、黄岛剪纸、海草房等本土文化元素在公园建设中被很好的运用,设计方法获得“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法竞赛”环境金奖。  
(十一)银沙滩  
银沙滩景区座落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凤凰岛旅游度假区西南侧,金沙滩西南,是国家AAAA级景区金沙滩的姊妹滩,全长2000余米,呈月牙形状,东西伸展,水清滩平,是天然的海水浴场。因沙质细腻均匀,太阳下银光四射,宛如镶嵌在蓝色丝绸上的银盘,故名银沙滩。  
(十二)金沙滩  
青岛金沙滩座落于山东半岛南端黄海之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青岛开发区)凤凰岛。南濒黄海,呈月牙形东西伸展,全长3500多米,宽300米。水清滩平,沙细如粉,色泽如金,故称“金沙滩”。青岛金沙滩是中国沙质最细、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沙滩,号称“亚洲第一滩”。2008年底被评为AAAA级景区。  
(十三)小珠山  
青岛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座落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海岸新区)西部,含柳花泊街道办事处全境,并与胶南(西海岸新区)相接。小珠山属崂山山系,为燕山期构成的花岗岩山地,整个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13公里,宽约8公里,总面积约为104平方公里,座落于柳花泊街道办事处辖区40平方公里,境内有名称且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峰就有40余座,主峰大顶海拔724.90米。  
(十四)大珠山  
大珠山在西海岸新区东南部海滨,它南北长20多公里,直插入海,主峰大砦顶海拔486米,总面积65平方公里。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森林公园、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十五)琅琊台  
座落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琅琊镇,东临龙湾,西靠琅琊镇,北依车轮山,南有千古名胜琅琊台,与青岛隔海相望。区内规划有环境优雅的多功效区,是旅游名胜、欣赏风光的好去处。琅琊台古有中国五大港口之称,因秦始皇三度东临,筑台并遣徐福东度求仙,开启中日文化交流先河而蜚声海内外。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琅琊台风景名胜旅游区。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