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安县地理位置概述
乐安县,隶属于
江西省
抚州市,座落于
江西省中部腹地,
抚州市西南部,东邻崇仁县、宜黄县,东南连宁都县,西南接永丰县,西北靠新干县,北毗丰城市。县域面积2412.6平方千米,设9个镇、7个乡,176个行政村(社区)。截至2020年末,乐安县常住人口为30.79万人。乐安建县于公元1149年(南宋绍兴十九年),江西最负盛名的临川文化、庐陵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境内古村古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存丰富,流坑村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流坑古村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中国首批传统村落,被誉为中国古代乡村文明的“活化石”。乐安傩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吹会(古代宫庭音乐)、装故事(民俗活动)、罗陂庙会、蛋雕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乐安是一处旅游秘境,全县有千米以上山峰17座,“千古第一村”流坑古村、“千年古樟林”牛田古樟林、“千尺飞瀑群”金竹瀑布、“千仞道仙山”大华山等景点举世闻名。乐安同时也是一块红色圣地,留下了4000多条红军标语,有“红军标语第一县”之称,建成全省首个红军标语博物馆。公溪镇享有“中国铀都”之称,辉煌时曾被称为“乐安县的小香港”。乐安县是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华民族文化生态名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江西十大特色美景县、
江西美满平安县、赣中地区极具投资潜力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
二、乐安县历史文化
乐安县境内古村古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存丰富,流坑村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中国首批传统村落,龙图学士和刺史传芳牌楼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役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乐安傩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吹会(古代宫庭音乐)、装故事(民俗活动)、罗陂庙会、蛋雕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乐安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之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一部分。在《
江西革命烈士名录》中的乐安籍烈士就有2260多名,建国初乐安籍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将军衔1人,少将军衔1人,大校军衔2人。
三、乡射遗乐
流坑村座落于乐安县西南部,钟灵毓秀,资源丰富,被列为国家级文物爱护单位,誉为“千古一村”。古时的流坑村因文教发达、仕官辈出,村中遗存的民间艺术起到厚重的文化沉淀,是探究乐安民间艺术不可多得的资源宝库。“乡射遗乐”即是这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据流坑村族谱记载,流坑的“乡射遗乐”是明末在南京任刑部尚书的董裕带领族中子弟到宫廷乐队学习所得,并世代传承至今,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乡射遗乐”之所以延续至今,是因其独特的演奏内容和形式。“乡射遗乐”俗称“小吹会”,演奏乐班通常由9至12人组成,主要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唢呐、板胡、高胡、月琴等。演奏的主曲牌有:“朝天子”、“风入松”、“浪淘沙”等。从其音乐曲牌名称、风格以及乐队所使用的乐器,能领会到古时皇家宫廷音乐的浓厚色彩,表演曲目较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典民族音乐的精华。单从其音乐风格来对照,应属于宫廷音乐中的“朝会乐”或“朝宴乐”。
“乡射遗乐”有其独特的演奏形式。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乐班全体人员头戴礼帽,身上穿着长袍马褂,到村中大戏台进行盛大的音乐演奏。而在平常,每当村中有大型祭祀活动或村中有地位、有权势的人遇有喜事时,乐班人员须穿戴整齐,在两个高脚提花大灯笼的引领下,一路吹打到演出场地,先由班首装香点烛,燃放鞭炮,并高声报出喜庆人家的姓名和喜事或祭祀活动的内容,而后再根据主人的要求或祭祀活动的内容演奏不同的曲牌,气氛庄重热烈。
“乡射遗乐”的传承同大多数民间艺术一样,只是口授心传,这对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加上历史等诸多因素,“乡射遗乐”濒临失传。日前,流坑的“乡射遗乐”乐班仍有活动,但规模缩小,艺人大多数是古稀、花甲之人,年轻人大多迫于生计,或其他因素都没有继承和学习。“乡射遗乐”仅限于流坑一地演奏,不准出村活动,还规定不得将音乐传授外村人。所以,培养和组建新的乐班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为爱护和传承好“乡射遗乐”,2005年,乐安县投入40多万元资金,组织文化工作者用近三年时间对“乡射遗乐”进行抢救性挖掘和整理。数次派员深入到流坑村进行实地采访、记录,先后完成了“乡射遗乐”最具代表性的“朝天子”、“风入松”、“浪淘沙”等三首曲牌的记谱、录音,组织和指导流坑村乐班进行系统的演奏排练,日前乐班人员已能熟练演奏以上曲谱。2007、2008年,流坑演奏班的民间艺人区别在流坑文馆、县影剧院和
抚州汤显祖大剧院等地进行了公开演奏,美妙的旋律仿佛让人置身于古代皇宫宴会之中,使更多的人欣赏到这一独具魅力的千古绝响,濒临失传的皇家绝响重放异彩。2008年六月,“乡射遗乐”被列入
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装古事
装古事是连山壮族一种群众性的民间游艺活动。装古事主要扮演神话传说故事人物形象,活动多在每年春节期间的夜晚举办,以一个或几个村寨联合组织游演。装古事队伍少则100多人,多则达500多人。由灯色队、古人古事化妆队、锣鼓队、八音队、舞狮队和其他艺术表演队等组成。
五、乐安罗陂庙会(第三批省级)
罗陂庙会也称“朝神庙会”,是当地一项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民俗活动。此活动十年举行一次,规模隆重,远近闻名。罗陂乡座落于乐安县西南部,距县城90余华里,与永丰县交界,所以,有“边贸市场”之称。罗陂庙会融商品交流与群众娱乐为一体,举行期间,邻县各路客商云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罗陂庙会活动历史悠久,据罗陂古村兆兴房草谱记载,明崇正年间,罗陂陈氏三十一世(惟荣),因家境衰败,后经道士指点迷津,修建神台,雕塑菩萨,诚心敬神,并挑选黄道吉日演神游街,方人丁繁衍,兴盛发达。此后,世代延续至今。
罗陂庙会活动不但规模宏大,并且内容丰富,影响面广。它的主要特征是参与人数众多,有近千人参与。同时,活动的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庙会前一星期,要请道士为菩萨“招兵”和“点光”,其意是拥有兵马的菩萨才起到爱护村民的神灵。庙会正式开始时,数十支神铳和100余面旗帜为“菩萨”开道,接着八乘雕刻精美、描红鎏金的神轿,以及三部案(神)器、四台“故事戏”、一台“秋千”等,沿着主要街道和村中街巷,边走边表演,场面十分壮观。非常是“秋千”很有特色,它宛如一个可转动的巨大风车,四个方位区别绑扎一名体重相等的盛装青少年,转动起来宛如荡秋千通常,很一番情趣。整个活动结束后,由主事人将菩萨放回神厅归位,多种器具放在祠堂保管,房人分工负责,每日早晚开放,供信徒敬香朝拜。
罗陂庙会不但是乐安一项历史较长的民俗活动,也是一项保存较为完整的道教祭祀活动。其道士为菩萨“招兵”和“踩碗仔”等仪式,对研究当地道教文化起到较高的价值。其次,可转动的秋千是一项创新,这在江南一带还比少的见。伴奏音乐都是民间流传的古曲经典,且村人会者甚多,对研究罗陂文化的历史渊源,有着重要的依据。
建国前期,庙会在罗陂十分盛行,后因文革器具大部分被焚毁。所幸改革开放后,非常是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力度接连不断加大,罗陂庙会这项民俗活动重逢盛世,但因相当多老艺人年事已高或去世,庙会应对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的危机。
六、乐安蛋雕(第四批省级)
乐安蛋雕是本土的一项优秀民间传统美术,它起源于明清时期民间送“彩蛋”习俗。在民间,每逢端午节或嫁娶添丁的喜事,亲朋好友、邻里之间都要送”红蛋”,寓意“喜事同享、圆圆满满”。随后,人们为了创新,有的把蛋染成五颜六色的“彩蛋”,或在蛋上画上多种花卉、图案、祝福字语。为了便于收藏,民间艺人又将多种图案雕刻在蛋壳上,慢慢构成一种独具特色、起到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蛋雕”艺术品。
因为蛋壳工艺品在正常的状态下能够保存上百年。所以在世界工艺美术舞台上,“蛋文化”非常流行。即便是现在,“彩蛋”在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都是吉祥、祝福的礼物。
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的乐安蛋雕,是鳌溪镇邹氏祖传的独门技艺,以选料讲究、造型生动、雕刻手法细腻等特点著称。它主要分山水、动物、人物三大类:人物蛋雕作品从古代帝王将相到现代名人,个个形象逼真;动物蛋雕作品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山水蛋雕作品融名山大川于方寸之间,让人如临其境。
乐安蛋雕技艺是一项流传民间的珍贵工艺美术,起到较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自从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展览以后,导致中外游客的极大兴趣,被相关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雕刻艺术之一”。
2013年,乐安蛋雕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乐安打船歌习俗(第四批省级)
乐安打船歌习俗是流行于乐安县西南部牛田、万崇等乡镇一带的民俗活动,起源于乌江南畔的水南村,据水南村史记载,打船歌习俗系该村张姓始祖世延公于唐开元年间传入,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过去,因为乐安位于山区,陆地交通不便,内外交流运输主要靠境内的一条主河流——牛田河(又称乌江、恩江)展开。历史上一年一度的“交皇粮”,以及靠撑船放排出外谋生的,涉及千家万户。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远行的船队一路顺风顺水、平平安安归来,当地群众在船队出发之前,要举办一番盛大的仪式。这场仪式先是到村内供奉神像的祠堂、庙宇中燃香点烛跪拜祷告,然后抬着“吴仙真人”、“土地神”、“五皇太子”等七尊神像到村中主要巷道巡游一番。所到之处,家家户户倾巢而出,燃香点烛放鞭炮,跪拜敬神,场面十分壮观。“游神”结束后,神像送回祠庙归位。晚上,村民们则围坐在共同唱“船歌”(当地俗称“打船歌”)。
“打船歌”现今保存下来的歌词有167句,皆为七言词句。表达的大多是“祈求神灵保佑、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内容。曲调起到“船工号子”的特征,粗犷、大气、尾音悠扬。伴奏乐器为一鼓一锣(鼎盛时期尚有胡琴、笛子、月琴、唢呐等),伴跟随围观群众的吆喝声和阵阵“神铳”鸣响,构成一番独特的气氛与风韵。
“打船歌”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进行,要连唱三晚,第四天凌晨,全村男女老少至村口送船队出发。这时,请来的道士画上一幅很大的“船型图”,图上标有多种神鸟、符号,然后挂在柴棚上烧化(称为‘化舟’),村民们即敬上一碗酒(壮行酒),一碗茶(平安茶),一碗热粥(思乡粥),船工们喝完酒、茶、粥,精神抖擞出发了,乡亲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恋恋不舍挥手送别,整个“打船歌”活动就此结束。
2013年,乐安打船歌习俗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乐安傩舞
乐安县傩舞有三派:流坑村的玩喜、罗山村的戏头鼓和东湖村的滚傩神,当中尤以滚傩神历史最为久远,自始至终只在村内杨姓族中流传,概不外传。
东湖村滚傩神的起源不见文字,据老艺人杨毛生(1918一2002年)回顾说,东湖村滚傩神的领班需要由念过书的人担任,称为“先生”,一代一名“先生”,“先生”去世后才可以另选接班人,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存留的傩书中记载有200多位,最终一位姓杨。由此判断,至少约有千余年。杨姓不是江西土族,而是从甘肃辗转迁徙而至,先居流坑,后移东湖,延续至今。
乐安滚傩神有一套完整的祭祀仪式和表演程序,正月初二起傩,先由族长至傩神庙燃香膜拜,请出傩神,然后开始跳傩。共有八个节目,十八副面具。外出行傩时通常只表演“鸡嘴”和“猪嘴”,这是乐安滚傩神中最具特色的两个节目。跳傩者眉间画一道符,身上穿着黑衣黑裤,红褂红裙,衣背上写有“西川启教妙道真君”字样。手持马枪、棍杵、弓箭等,威风凛凛,舞蹈古朴粗犷,刚柔相济。基本动作有揠步、踢腿蹲裆、反弹射箭、拂脸甩手、三关手、五辽拳、掌诀、剑诀等,都附有特定驱邪的意义,变化繁复,原始神秘。
东湖滚傩神面具独特,“鸡嘴”、“猪嘴”都用樟木或柳木雕成。“鸡嘴”分成三个部分,上部称“额子”,两眼挖空,便于观视,两边耳翼,用线绳系在“额子”之上,“下嘴”由两片半圆形的木盒组成,中间挖空便于透气。“猪嘴”面具的“额子”与“鸡嘴”相同,“下嘴”则为一个长圆形的猪嘴形状,中间也是镂空呼吸。额子上面刻一字,其含义有二:一为镇煞辟邪,保佑妇女安胎催生;一为逐疫制鬼,以息疟疠。整个面具结构,灵动活脱。
东湖村的傩神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庙门书有“傩神古庙”字样,两边对联为“傩驱瘟疫丁盛畜旺,神佑乡里邑立村宁”,字迹依稀可辨。
东湖滚傩神历来只在杨氏家族内部传承,从不外传,世代相袭。
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名人
黄法氍(521年—577年),字仲昭,南北朝梁陈时的军事将领。死后追封为司空,溢号“威”。
孙鲂(940年前后在世),字伯鱼,乐安(一说南昌)人,为五代南唐著名诗人。
董敦逸(1031年—1101年),字梦授,牛田流坑村人。先后任工部侍郎、翰林学士兼侍讲,元佑六年(1091)任监察御史。
董德元(1107年—1174),字体仁,牛田镇流坑村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恩科状元”。登科后,历任承仕郞、礼部员外郞、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左仆射等职。
曾丰,字幼度,号撙斋,是南宋重要的理学家,与陆九渊,陈傅良,谢谔,欧阳朴等当时的著名理学家都有交往。乾道五年(1169)进士及第,历任永州教授、赣县丞、义宁知县、浦城县令、琼州通判、德庆知府等职。晚年筑室撙斋,以诗酒自娱.著述丰富.有《缘督集》四十卷.
吴澄(1249年二月三日—1333年八月五日),字幼清,晚字伯清,
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奉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董裕(1537-1606,一说1546-1606),字惟益,号扩庵,为流坑董氏二十一世孙。乐安招携港田村人。明代学者、大臣。万历年间官至刑部尚书。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举,隆庆五年(1571)考中进士,次年任东莞县令。万历二年(1574)升御史大夫,后“入掌河南”,亲自受理相当多冤案,获“再世包公”之称。因为他执法严明,触犯宦官利益,被降为大理寺少卿,数年晋刑部尚书,后告老还乡。次年病逝于乡里,追封为“太子少保”,赐敕葬,祀乡贤。著有《扩庵吟草》、《易经注释》等。
谢绶(?~1502),字维章,号樗庵,明乐安县鳌溪西坑人。任刑部员外郎、郎中,以治狱公正严明,审慎廉清著称;担任广西副使,平定少数民族起义;任陕西省参政,赈济灾荒,兴修水利,人称其德;后为云南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湖广巡抚,平息边乱,安抚民生。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追赠太子少保。
王长贵(1836年—1894),号鼎臣,湖坪乡人,清同治三年(1864),在陕西投效清军黄军门绿营勃勇右营,为清将穆图善幕下。征战沙场,屡立战功,由右哨官升任把总、千总、守备、都司、参将等职。
黄火星(1909年—1971年),号以和,龚坊镇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厦门战役。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陈晔光(196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十、乐安县饮食习俗
1、乐安霉鱼
乐安霉鱼,又称"状元鱼",相传是南宋高宗赐名,属乐安本土的传统风味名吃。将鱼剖除腹腔内脏物(有的还将鱼头切去)倒挂晾干后,切成块,加盐拌匀,待两三天后再拌辣椒粉,并逐块放入干净的瓶中,加入一些烧熟的菜油,加盖封存,通常在15至20天后,即可按需量取出煎或蒸制,供食用。用植物油煎熟霉鱼块,加一些水、葱或蒜、酒酿、味精混匀,至沸,即可以吃。
2、乐安驴肉
乐安驴肉,是乐安当地的特色菜肴,以纯真茁壮的毛驴, 采纳百年老汤新水,配以芳香天然佐料20余种卤制而成,卤成后的驴肉色泽鲜明,浓香四溢,味美可口,风味独特。
3、乐安竹笋
乐安竹笋,江西省乐安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乐安竹笋产自乐安县招携、金竹、南村、谷岗等东南部山区湿润的红壤和黄壤林地,其外形完整、大小均匀,口感鲜嫩爽口、清香自然、营养丰富,可做多种精美菜肴。
4、霉豆腐
乐安百姓通常都有自制霉豆腐的习惯,将黄豆为制作原料的豆腐切成小块后放在适合的温度下待其霉化,然后蘸上备好的调料(食盐、辣椒粉等)放入密封罐,倒入麻油、烧酒,密封放置两周左右即可使用。乐安霉豆腐与其他地区制作的相比更为香辣可口,风味浓郁,深受当地市民以及到访顾客的爱慕,成为乐安滋味之一。
5、泡粉
泡粉是
抚州人最钟意的一种早餐,乐安人们一样爱好吃泡粉,晶莹发白的优质米粉,倒进熬制了四五个小时的大骨汤或鸭汤作为汤料,滋味极其鲜美。
6、乐安南瓜饼
把南瓜去皮去籽,直接上笼蒸,蒸烂取出,捣烂,然后加入糯米粉,拌匀,拌匀后用手取适宜量用双掌搓圆,搓圆后用掌打成饼状即可,再把制作好的南瓜饼拿到太阳下晒就能够了,晒硬了就能够想吃就吃,当零食吃也行,通常是用来做菜吃的,是一道非常可口的下酒菜。
十一、乐安县著名景点
(一)流坑古村(千古第一村)
流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座落于牛田镇东南部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建村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间(937-943),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流坑为董氏单姓聚族而居血缘村落,全村以董姓为多,家族尊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为始祖,但宗谱可考的开基祖则为南唐时的董合。
宋时,流坑以董氏科第而兴盛,成为江南大家族聚居之地,时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和“欧(欧阳修)董(流坑董氏)名乡”之美称。
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毁。明清时,村中有识之士接续祖业,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并发展竹木贸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荣兴旺。从宋初到清末,村中书塾、学馆,历朝接连不断,明万历时有26所,清道光时达28所。
全村曾出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簿、教谕,超过百人。江西省有30名以上进士的村子仅有4个,流坑村是当中唯一一个文物遗址保存这么完好的古村落。明代旅游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历,赞:“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见《徐霞客游记》第147页,上海古藉出版社版)这里说的“五桂坊”,就是为表彰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董氏一门五人同时中进士这一盛事而建的纪念牌坊--“五桂齐芳”,历史罕见,可谓殊荣。
近千年来,流坑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江西属独一无二,在全国也属少见。
流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举世闻名。至明代中叶,从南京辞官回乡的刑部郎中董燧带领族人,用将近二十年时间对流坑村进行了彻底改造。首先,他们在村子西南方用人工挖掘出“龙湖”,将湖水与乌江联为一体,使乌江和龙湖像护城河一样把流坑环抱当中,既利于居住,又利于农耕。
村子经董燧重新规划、改建后,原来密如蛛网的小巷,慢慢构成“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较宽街巷,使整个村子构成“七横一纵”的梳子形状。每条巷的巷口都直对乌江河岸,而且都建有一个码头。在古代中国,仅仅有大城市才可以建设这么多的码头。这些码头既给交通带来了便利,又可以使河风顺畅地进入村中,从而调节村子的温度。
董燧等人还在流坑村地下建设了一套十分科学的环保排水系统,这些水道至今还在发挥着效果。巷口首尾皆设门及望楼,用于村人关启防御。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分区居住,一如唐宋时代的里坊规制。各房派宗祠与各房派族众结合在共同,宛如众星拱月。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北,其他宫观庙宇均建于村外,以符合古礼要求。全村外有乌江、龙湖围绕,内有村墙门楼守望,很像一座小小的城池。
村中,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巷道内鹅卵石铺地,住宅、宗祠临巷而建,占地361万平方米。村中现存500余幢建筑中,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当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
这些传统建筑中,有古典风范的民居建筑,有雄伟壮观的宗祠建筑,有幽雅别致的庙宇建筑,有功效各异的文化建筑,如纪念性楼堂、书院、戏台、牌坊等,还有店铺、水井、桥梁、古墓、古塔遗址等,能够说,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基本类型在该村都能够看到。计有戏台、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宗祠48处,庙宇8处。
另有古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葬、古塔、古村门等遗址32处。村内还有颇多的因为数代同堂或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构成的建筑群组,重要的有18组,如“大宾第建筑群组”、“星第门建筑群组”、“思义堂建筑群组”和“处仁门建筑群组”,数幢建筑前后相连,左右相通,合纵连横,曲折多变,出入是门,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给人构成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其规模气势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流坑古村的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布局简洁,朴实素雅。外看,通常为长方形平面,用空斗砖墙围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坡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有阶梯形、弓形、云形,翘-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还能挡盗防贼。入内,其格局多为二进三开间,一堂一厅,明代多前堂后厅,清代多前厅后堂,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堂,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并依使用目的之不同,用木质装修的“宝壁”、屏门、隔扇将厅堂内部自由分隔,下堂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轩,形制秀美且富于变化。卧室楼高一层半,下层居住,上半层放置什物,厅堂没有分层,显得高大宽敞,气势极为堂皇。室内地面,以长条青砖横向错缝铺砌。神龛设在厅堂宝壁两边侧门的上方,左边神龛内摆有先祖牌位,旁有香烛插座、长明灯、铁铃,下有短梯,供人家上灯祭祖之用。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既供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居宅通常都有前门后门,前门通正厅,后门连便厅或厨房。明代和清代前期正门多为侧入式,清中期以后大门通常开在中轴线上。门的形式各异,以一字门、
八字门、牌坊式门、凸入式门和门罩式门较为普遍。明代民居堂前多置照壁,照壁上的砖雕壁画十分精美;清代民居堂前多带庭院,庭院前有砖木结构门楼。
流坑的古民居虽外观简朴,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及彩绘、墨绘、书法于一体,工艺精湛。木雕、木刻,斜撑、雀替、门窗格扇这些构件都经过精雕细琢,题材丰富,手法多样,家家户户都不相同。砖雕、砖刻、石雕、石刻、彩画、墨绘等装饰比比皆是。明代民居“怀德堂”(“凤凰厅”)照壁上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的“麒麟望日”镶雕,工艺精湛高超,国内绝无仅有,堪称国粹。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门头、墙壁上刻有很多题榜、名额,有匾额188块,楹联72副,门头墙壁的多种题榜362方,祠堂名额近60处,计682方(处)。在流坑的民居中,60%的厅堂有堂名匾,用“家家有匾,户户存联”来形容,毫不为过。这些匾、联皆有来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或表主人之身世,或显家族之荣耀,或体现儒家传统的道德思想,或反映“天人合一”美好情境。流坑村古建筑起到浓厚的地方特色,专家学者曾概括为“既非官非民,又亦官亦民;既非城非乡,又亦城亦乡”,代表了江西本域传统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古建筑及遗址总面积67284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组群完整,街巷仍为传统风貌。难得的是,遍布全村的匾联,丰富的家谱记载,给村中的古建筑留下了确定建设时间的有力佐证,使绝大多数古建筑都有准确的建造年代。另外,村中较好地保存了一批有确切纪年的明代及清早期的民居建筑,自明万历至清乾隆几无缺环,这对于研究民居建筑由明代向清代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起到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岁月里,流坑董氏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结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村中封建宗族活动的遗存比比皆是,非常是那版本众多的谱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难得的人文景观。现在仍保存有明万历十年族谱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多种宗庙祠堂58座。在民国时期被北洋军阀孙传芳部队焚毁的董氏大宗祠----“敦睦堂”遗址更是一绝,五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岩石柱,像是流坑的“图腾”,深沉而内敛,朴实而厚重,无言傲视着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
1990年秋,江西省著名历史学家周銮书到流坑考察,写下《初访流坑村》一文,掀开了这个久藏深闺的古典村落的面纱。1996年初冬,国家著名文物、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等考察流坑村,认为流坑村“是中国文物爱护、历史文化地区爱护的一个重要发觉”。同年十一月十九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江西千年古村流坑,中国古代文明缩影》一文,导致全国轰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的-当即作出重要批示,使流坑村的爱护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和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1997年八月初,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专程考察流坑村,对流坑古村赋予了高度评价,并挥笔为流坑题词:“千古第一村”。同年八月二十二日,江西省政府特批流坑村为江西省历史文化爱护区,发布21处古建筑为省文物爱护单位。2001年六月,流坑村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2003年十月,流坑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交通
自驾:青原汽车站-乐安县潭港镇的三叉路口下车(约120km,3小时)-流坑古村
景点位置
江西抚州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
(二)金竹飞瀑景区
金竹瀑布群,座落于乐安县金竹乡畲族聚居地的吓通村境内,距离县城72公里。该山山势雄峻,古木参天,山泉甘冽,绿意盎然,自然构成形态各式各样的大小瀑布的总落差,高达400多米。其瀑布之多,总落差之大,在全国都属罕见。当中,气势磅礴、飞珠溅玉、形态奇妙、特色鲜亮的瀑布计有狗脑瀑、点光潭、双龙潭等。总面积67平方公里,包括由13个景点组成的虎啸瀑、雷打石和幽谷飞濂等三个景区和景区外的独立景点董尚书墓。
1、虎啸群瀑。是金竹片区的代表性景点,座落于金竹畲族乡流舍村民委员会的吓通村,总落差96米,分为三级,瀑底为深潭,雨季瀑面宽在15米以上,形态优美壮观。更令人叫绝的是旋转水流强烈冲刷在花岗岩中构成的壶形洞穴(壶穴),瀑布下面可见的有3个,洞口小而肚子大,口径在2~3米,深度估量在2米左右,其口像是有人用圆划过一样。该景区共26条瀑布,分布在总落差400米和总面积1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附近摇钱山上,分布着牛鼻洞、神仙洞、棋盘石等多处景点。景区内长藤高树茂盛,竹林遍布,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高达90%,生态环境极佳。村民不多,全为畲族,民风朴实,热情好客。
2、雷打石景区。紧接着虎啸群瀑景区西南面,占地约10平方千米,地域属深丘村民委员会,由桥下雷鸣、雷打石、天女散花和神龟探水4个景点组成,包含内容丰富的石景、水景和生景,当中的雷打石景点实际是一个石景、生景高度集中展示区。
3、幽谷飞濂景区。由幽谷飞濂、淑女怀春、龙都口、古木迎宾、猴子望月等5个景点组成,环绕联村村委会所在地中村四面分布,占地约20平方千米。幽谷飞濂是一连串瀑布、水潭、岩石景观组成的景观群,其环境幽雅、深邃的程度更甚于虎啸群瀑,唯规模略小。
4、董尚书墓独立景点。座落于片区北面招携镇禄元村,占地面积不大,但周围环境幽雅。董尚书名董裕,为明代刑部尚书,其墓由工部所建,董尚书墓的修建和爱护,反映古代人民对于为自我做了好事的清官的怀念与崇敬。
金竹飞瀑景区夏天凉快宜人,避暑纳凉小庐山,冬天大雪纷飞,经久不化,南方赏雪极佳之地,这里有浓厚的畲族风俗、有完好的革命遗址
毛泽东、
朱德等革命领袖旧居。
(三)蝶栖谷景区
蝶栖谷景区座落于大华山南麓,毗邻南村乡努坪古村、东元湖。区占地面积约3000亩,总投资约6亿元,以道家著名典故“庄生梦蝶”为设计理念,以延长停留时间、延续旅游消费、提高文化价值为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集道文化体验、生态度假、山地运动、主题商业等功效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精品民宿(仿古圆顶土坯房、铝合金别墅、小木屋等个性民宿)、玻璃栈道、玻璃滑道漂流、野外CF穿越火线、亲子乐园、果园采摘,龙井茶园,禅宗养生、高山蹦极、游客服务中心及大型停车场等相关设施。
(四)大湖坪古村
湖坪乡座落于乐安县西南部,东邻招携镇,南接永丰县南坑乡,西靠万崇镇、罗陂乡,北连牛田镇,距县城49公里。政府所在地大湖坪古村为全市最大的王姓聚居村落,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村落,古村自然村辖4个村委会(西头、东山、汉上、街上),全村有2267户,10086人。古村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5年),千余年来,古村接连不断演变发展,历经浮沉,名人高贤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恰似赣抚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散发着熠熠光辉。建村之初,王氏先民顺三条溪流设置村庄排水系统,使村庄逐一建设成为“川”字形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一直保留至今,展示出最原始的风貌。古村现存传统建筑近200处,当中保存较为非常好的明清古建98处,一片片古建筑群落,在一排排池塘的映照下,特具古典风韵,蔚然壮观,无不昭示着湖坪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古村在2012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评为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并被住建部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爱护名村。
古村所存古建大多为清代各个时期所建,共有3处省级文物爱护单位文物爱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爱护单位文物爱护单位,古韵遗风犹存。在现存传统建筑中,既有单体建筑,也有建筑组群,其类型主要有:宅第、祠堂、书院、牌坊、神庙、戏台。规模大小不一,以祠堂最大,当中又以国宝公祠最具代表性。该祠与附近周围两座祠堂相连互通,总占地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面积之大、保存之完好在全市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古村中另一类极具特色的古建便是牌坊,这些牌坊,既体现着湖坪王氏绵长的历史和繁盛的人文,又使历代村民耳濡目染,备受文化的熏陶、功名和节孝的感召。在这些牌坊中,还有相当多古代“圣旨”留存于上,极具历史研究价值,数量之多在全县都是独一无二。
上世纪三十年代,湖坪成为“红、白”政权交替、风云际会之地。1933年五月至七月,红一方面军在总政委周恩来、总司令朱德的指挥下,命令所属第三军团驻乐安湖坪,第五军团驻乐安善和,区别进行整编,史称“大湖坪整编”。朱德随红一方面军总部进驻善和,周恩来随红三军团指挥部进驻湖坪。湖坪的国宝公祠、子祥公祠和善和的安下祠堂是红军的主要驻地和活动地方,在这里红一方面军成立了"东方军",进行了东征誓师大会,红三军团兼东方军总指挥彭德怀传达了"筹款百万、赤化千里"、"把红旗插到福建去"等东征指示,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动员报告。“大湖坪整编”是中-史、军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在湖坪的历史上更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页。1985年十一月十九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军委纪委书记、中顾委委员甘渭汉来到乐安,专门前往湖坪考察;1999年五月二十日,原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震前往湖坪考察。他们故地重游,回顾往昔峥嵘岁月,都感概万千,并向湖坪村民致以亲切的问候。
(五)善和村朱德故居
沿乐安县省级风景区“流坑——金竹”的万银公路而行,你会看到湖坪乡的一大片蚕桑产业旅游观光园。这里桑树绿意葱葱,泉水潺潺成溪,水中走蟹游鱼,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河,河上有着一座500余年历史的古石桥,石桥连接的另一端便是当年“朱德捡田螺”的村庄——善和村。
正是田野青青时节,我们慕名来到善和村,只见炊烟袅袅,旧屋新舍相挨,宁谧祥和,小桥流水人家美景映入眼帘。村里有一栋雕龙画栋老屋,村里人称它为“善和村庵下大屋”,它便是朱德故居。
走进庵下大屋,深情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听村中一位80多岁的老人给我们讲“朱德捡田螺”的故事。70余年前的1933年五月至七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在湖坪乡善和村一带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军事整编,即“大湖坪整编”。时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随总部驻在善和村庵下大屋。此间适逢传统端午节,没有菜肴,朱老总和直属工兵连的战士提着竹篓,有说有笑地下田去了。没用多久时间,就捡了一大竹篓田螺。会餐时,朱德看了看大家,说:“同志们,我们还少点什么?”战士们说:“酒!”朱德点点头:“是呀,没有酒怎么行呢?”说完,他在通讯员耳边轻声说了几句,通讯员笑着点了点头,即将跑到伙房,不一会儿提出一桶“酒”来,给每人倒了一碗。大家一喝,原来是茶,都笑了起来。这时,朱德说:“过去有首古诗,里面有一句说‘寒夜客来茶当酒’,看来茶是能当酒的。”战士们一边喝着,一边说:“能当,看来这比杏花村的酒足饭饱还美呢。”朱德和战士们共同边吃边聊,到午后才散去。
现在的老屋依然完好无损,屋内还保存有多处红军标语。老人说,村里至少保存有当年红军写下的标语一百多条。所有书写在村中六栋百年老屋的大门两侧及外侧墙壁上,虽历经70多年的风雨洗礼,仍清楚可辨。其内容有“扩大民族革命战争”、“保障分田胜利”、“扩大工农武装”、“保障土地革命”、“巩固苏维埃政权”等。
听完故事,老人带我们行走在善和村中,还发觉村中老屋多处门楣上,保存着色泽明艳的彩绘门神画。画上身穿明代服装的武士,高约70厘米,手持宝剑,神情端庄。虽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门神的色泽却始终不改。据相关专家判断,该房屋至少有400多年的历史,彩绘门神亦是明代末期以前的产物。该彩绘门神的发觉,对研究古代绘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在善和村,你还能参观到两个明代的建筑,一是在明代末年,为了方便村民来往,村中一寡妇穷毕生积蓄,建成的石桥风采依旧。古石桥旁边,是一座建在祠堂内的古戏台,古戏台顶部的三个连接的藻井,见证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六)大龙山
五一节期间,我约三户邻居,踏上乐安县金竹乡大龙山之旅。从乐安县城向南驱车一个半小时过招携镇便抵金竹畲族乡。从坪溪村往东驱车一小时才看到连绵起伏、巍峨耸立的大龙山。一幅大自然挥墨泼就的山水图画,赫然呈现在我们面前。大龙山座落于乐安、宜黄和赣州的宁都三县交界处,属武夷山脉。听说山上有一座很灵验的唐龙寺。
我们带着亢奋的心情沿着一条曲折陡峭的小路开始徒步。只过十几分钟,大家就汗如泉涌,气喘吁吁。映山红本在清明节过后凋谢,可大龙山上的映山红还是那么明艳诱人。一路前行,树丛中不时点缀着一些紫色的小花,与一簇簇映山红映照在共同,更是姹紫嫣红。红彤彤的野草莓,虽小却酸甜可口。绿嫩嫩的小杨梅,却只能让我们画饼充饥。
半小时后,我们登到歇息亭。歇息亭应当是几百年前古人用石块砌的,亭子顶部一块条石上雕刻着“望佛亭”。我以为即将就要到唐龙寺了,正巧一位村姑背着篾篓也来到亭子边。一打听便犯愁,望佛亭离山上的寺庙至少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看来望佛亭要改名“盼佛亭”。这位村姑自述已年过六旬,但看起来身材匀称,比实际岁数要年轻十几岁。她说只要天气好差不多每日都爱好上山,那些日子挖笋,现在采茶,端午节快到又要摘粽叶,每年下来能挣上千元。她一个人在山里常看到过巨大的野牛、碗口粗的长蛇和成群结队的猴子。可见大龙山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当我们踩着石阶、跃过清泉、翻越一个个山坡、穿过一道道密林,唐龙寺终于出现在眼前。徐徐的清风拭干了我们的汗水,朗朗的清空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势,顿时让我们心旷神怡,淡忘了疲乏。
据说唐龙寺是南唐晚期,一李姓皇帝因乱军追赶至此,被寺庙前的银杏树仙所救,故得名“唐龙寺”。所以在宋代时,这里的香火曾达到鼎盛。千年传奇,虽无从考证,可至今寺院前的银杏树仍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寺院后面的一颗巨大红豆杉也应当有千余年了。唐龙寺海拔1200多米,一前一后有两颗千年仙树守护,难怪人人都说这里的签非常灵验。寺院的后山是一片青翠的竹林,一股清泉从竹林里溢出,湍湍地趟过小溪,流入银杏树边的一口水塘。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但这里的清泉却养活着几十条鲤鱼和鲩鱼。鱼儿的游动和嬉戏清楚可见,灵气十足。
(七)乐安老街
据史料记载,乐安建县于南宋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由崇仁、永丰两县柝地而置,以乐安乡名县,驻地鳌溪镇。相传早在北宋乾道三年(公元997年),有詹姓人氏迁居于鳌溪镇,此地原仅有数户钟姓人氏居住。詹姓人氏在四面围绕的群山中发觉一块长满芦苇、较为平整的盆地,视为
风水宝地,遂大举迁徙于此繁衍生息,慢慢取代了
钟氏。称此地为詹墟,因河中有一块巨石,酷似鳌鱼,故称鳌溪。
据《乐安民国风云》一书推荐:到民国,县城鳌溪镇构成了游、何、元、詹为主四大姓氏,辅之乐、陈、胡、李、邹、黄六姓氏的格局,这10姓人口占县城总人数的90%以上。
这些姓氏以宗祠为中心,构成固定的居住区域,如詹氏在芜塘巷四周;游氏围绕宝塔巷,居于小南门和南门巷;元氏大都居住在北门和东门巷;何氏市民主要居住在西门巷。
民国时期,县城主要街道为东门口至衙前巷,全长约3华里,街道中心铺长条砂岗岩石,沿街有店铺一百来户,多数为“前店后房”结构。衙前巷是该县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砂岗岩条石路的街巷,芜塘巷的司马第由三座门门坊穿插,显示了詹氏家族不凡的气度和人文底蕴。清末民初,乐安游氏富甲一方,经营传承数代人的“游泰顺”商号是县城最大的商号,其在省城南昌有三家分号,乐安附近周围乡镇还设立了分店和毛边纸作坊17处,穿过游氏总门,可看见这两处宗祠建筑。
“游氏大祠”始建于明代,清代维修过,周恩来同志曾在此居住。1932年八月十七日,红一方面军攻克乐安城,当天晚上,苏区中央局在周恩来住地“游氏大祠”召开县城商人会议,宣传党的工商业政策,为中央苏区做出了样板。次日,红一军团指战员开赴宜黄,乘胜攻克了宜黄城。
乐安县城还有大元巷的“毛泽东同志旧居”,在抚州,仅仅有乐安县城有保存完整的两位领袖人物旧居。1932年八月,毛泽东在乐安县城最终一次指挥了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前期的一次战役——“乐宜战役”。
(八)流坑村古建筑群
流坑村有着古老骄人的历史和高度发达的文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建村(937-943),始属吉州之永丰县,南宋时割隶抚州之乐安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个村子大都姓董,是一个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董氏尊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又认唐代宰相董晋是他们的先祖。据族谱记载,董晋的孙子董清然在唐末战乱时,由安徽迁入江西抚州的宜黄县,他的曾孙董合再迁至流坑定居,成为流坑的开基祖。宋代是流坑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董氏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兴,成为江南大家族聚居的典型。时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和“欧(欧阳修)董(流坑董氏)名乡”之美称。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毁。明清时代,村中有识之士绍继祖业,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并发展竹木贸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荣兴旺。
从宋初到清末,村中书塾、学馆,历朝接连不断,明万历时有26所,清道光时达28所。全村曾出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簿、教谕,超过百人。江西省有30名以上进士的村子仅有4个,流坑村是当中唯一一个文物遗址保存这么完好的古村落,实在是难得的。明代旅游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历,赞:“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见《徐霞客游记》第147页,上海古藉出版社版)这里说的“五桂坊”,就是为表彰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董氏一门五人同时中进士这一盛事而建的纪念牌坊,“五桂齐芳”,历史罕见,可谓殊荣。近千年来,流坑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江西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的持久岁月里,流坑董氏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结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村中封建宗族活动的遗存比比皆是,非常是那版本众多的谱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难得的人文景观。现在仍保存有明万历十年族谱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多种宗庙祠堂58座。大宗祠遗址更是一绝,五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岩石柱,傲视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
流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举世闻名。明代中叶,村子在族人的规划、营造下,构成了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的格局。巷道内鹅卵石铺地,并建有非常好的排水系统。村中现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当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还有重要建筑组群18处、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宗祠48处、庙宇8处。另有古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葬、古塔遗址等32处。村中古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质朴而简洁,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及彩画、墨绘于一体,工艺精湛。明代建筑怀德堂中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镶嵌的“麒麟望日”堆塑,堪称精品。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门头、墙壁上刻有很多题榜、名额,共计682方(处)。这些匾联皆有来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或表主人之身世,或显家族之荣耀,或体现儒家传统的道德思想,或反映“天人合一”的美好情境。流坑村古建筑起到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赣式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面积近7万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组群完整,街巷仍为传统风貌,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科学价值及环境与建筑艺术价值。
(九)灵应岩
中峰座落于清溪河上游灵应岩的“男根圣地”,因5000余根刻在石壁或林立于道旁的“桅子”(当地对男人繁殖器的别称)而得名。因为綦江位于渝州南大门,历来战事频繁,男性多被抓了壮丁,造成这一带在战乱时期常成为“寡妇村”。对男丁的渴求,使得妇女们在山冈上立下3、4米高的石“桅子”,求神灵保佑生儿。这一习俗始于秦汉时期,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直到上世纪中期,前来立“桅子”的善男信女仍络绎不绝。
在5000余根古朴粗壮的石刻中,部分呈“十”字形的“根雕”因为与其它“一柱擎天”的造型大相径庭,在国内也绝无仅有,其用途因而成为专家长期争论的焦点。有认为它们是“圣地”的守护神,专为驱邪而设;也有人认为它是男根的写意,体现的仍是对男人繁殖器的崇拜。
“它们与西方的十字架一样,都是一种0崇拜。”一直关注着“圣地”“宝剑”之谜的刘达临教授近期专程赶赴中峰,对“宝剑”进行了具体论证。他说明,“十”字的一竖代表男根,一横则代表女阴,二者交叉则意味着交合之意,与遍布中峰体现繁殖器崇拜的“桅子”相比,它的含义又进了一层。“古人也有自知之明,晓得单有‘桅子’是生不出儿子来的。”那些被当代女人视作“沙猪”的古代男性,早就在他们的“男根圣地”中,自觉为妇女留出一席之地。
綦江文管所所长曾先生也认为,女阴出现在“男根圣地”,至少表示了对女人在生命繁衍中地位的认同,同时也体现了古人不但追求生子的结果,他们一样也享受着生命创造过程中的乐趣,这种0崇拜已超越单纯繁殖器崇拜的意义。
古人的0崇拜情结究竟达到何种地步?綦江文管所人士推荐,遍布綦江古岩墓中的壁画中,“宝剑”形式的“桅子”比比皆是。专家说明,墓主们不但期望在活着时享受得子的快乐,还期望将这种快乐和福份世代相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十)石桥寺
石桥寺座落于乐安县鳌溪镇西南潭港至长山、白竹道旁。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此处一座天然大石从丘陵地耸起,象条苍龙腾空飞跃。构成这座石桥。传说千百年前,这座古寺炉烟飘香冲上穹苍,惊动了仙人下凡观光,一夜之间造起这座石桥,故又名“仙人桥”。石桥通高20米,桥面宽15米。桥上一条山径小道,可供游人登高眺望。距仙人桥前50步许,是石桥寺。当年寺宇宏大,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念经堂、钟鼓房及僧舍客寮等;还有楼阁三层,梵塔一座,寺宇宏伟壮观。相传南宋淳年间,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此读书。尔后旧地重游,见寺庙年久失修,遂献资修缮。其砖块上铭刻有“文天祥”三字。后经历代维修。石桥附近古迹亦多。寺旁有五色岩,传说岩洞原来很小,每日会出油盐酱醋米,可供寺内僧员食用。随后有个贪心和尚,想出更多食物,请来石匠把岩洞凿大,洞里鲜血直流,从此再不出食物,只流脏水。另外,还有石砻、石磨、牛鼻子石、老虎岩、石罗汉、石娘娘等,皆形象逼真,引人入胜。此地山明水秀,壑花翠,奇石古迹,点缀其间,风景尤见佳妙,故历代文人墨客在此读书、讲学、观光游览。宋代何大虚曾赋诗咏石桥寺:未许兴公知此山,应真飞锡于其间。阴凝黑霓落半胯,夜来银河僵一石桥寺湾。偃月光边空翠眩,回风声静雨花闲。山中仙人渺何许,支鹤三招殊未还。当今的寺庙建在石桥下,坐东向西,面宽34米,进深58米,总面积986平方米。寺前设有焚纸香炉与围墙,寺左前方建一山门和数十级台阶。前墙开有左、中、右三扇大门;进中门是大雄宝殿,正中上面座着释迦牟尼与大小诸佛17尊,左右两旁是十八罗汉佛像;殿堂两侧架设钟鼓,中央摆设神桌。入左右两门是斋堂、僧舍及香客住宿。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爱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