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永新县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24 16:52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永新县地理位置概述  
永新县,隶属江西省吉安市,座落于江西省的西部、罗霄山脉中部,毗邻湘东,南接井冈山市,西邻湖南省茶陵县,西北与萍乡市莲花县接壤,北毗安福县,东连吉安县,东南邻泰和县。全县面积2195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0个镇、13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永新县常住人口为39.39万人。永新县古称楚尾吴头,东汉建安九年(204年)建县,县名来源于《大学·礼记》,寓意为“日永月新”。永新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是中央苏区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湘赣革命根据地湘赣省委驻地,是三湾改编、龙源口战斗所在地。境内有湘赣省委机关旧址,三湾改编旧址等红色景观400多处,革命文物1万余件。永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位居吉安市第一、江西省第四。  
二、永新县名字由来  
永新县名来源于《大学·礼记》,寓意为“日永月新”。  
三、永新县庐陵文化  
永新县历来重视教育,人文鼎盛,有“团箕晒谷也要教崽读书”的古训,流传着东汉孝义感天、南宋忠义三千血等义举,有着“忠、勇、信、义”的人文精神,是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书法)之乡。  
四、永新县红色文化  
土地革命时期,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创建时期的重要区域,毛泽东曾“看永新一县,要比一国还重要”,并在《井冈山的斗争》中确定了“用大力经营永新,制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的斗争”的战略方针。在永新县发生了著名的“三湾改编”、“龙源口大捷”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留下了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彭德怀、陈毅、王首道、肖克、王震、胡耀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  
五、方言  
1、赣方言  
永新话属赣语吉茶片永新小片,分东乡、西乡、南乡、北乡四个小片。  
东乡人发音多和县城发音类似。同时,通常县城话也视为东乡话的主流发音。  
西乡发音非常,有托长音的特色。龙门镇和台岭以及里田镇比较接近。沙市镇以及龙田等地方又是一个音。到了文竹,乌石山等地,靠近莲花县,又有不同。  
南乡音调比较多,因永新南乡比较狭长,各处方言与西乡和东乡又有所分别,尖团分化显然。  
北乡以芦溪乡,象形乡为主流。莲塘乡有跟龙门镇接壤处,发音接近于西乡。  
2、客家方言  
永新县客家方言分布在坳南、曲江乡,客籍人口约2000人。  
六、永新三角班  
永新三角班是集永新民间舞蹈、民歌、山歌、说唱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合湘剧、赣剧(当时称“弋阳腔”)等剧种的表演风格,衍变而成的地方小剧种,主要流行于永新、莲花、宁冈、安福等县。  
清初,永新民间有一种灯彩舞蹈,叫“采莲船”,在正月闹元宵中,由一旦一丑扮演,小旦彩衣彩裤,坐于花船之内,小丑手执桨板,作划桨表演,船内船外,一唱一答,边走边摇,俗称“踩彩船”。随后汲取湖南花鼓戏和赣南采茶戏的表演风格,渐而衍变为一旦一丑一生的三角班。  
永新三角班只限三人表演,时间可长可短,还可根据观众情绪和要求任意发挥。内容包罗万象,语言诙谐幽默,乡土风韵浓厚。每句曲调可分成若干个乐段,后面都有一声“咿呀哟”的高音变调拖腔。曲牌主要有《十打》《五更鼓》《下象棋》《妹子曲》《摘茶子》《双采莲》等。问世不久,流入湖南茶陵、衡阳、攸县、炎陵等地。这些地方,至今还流传着永新三角班的一首歌谣:“咕啦三角班,行头自我担,只要挑得来,至少唱一晚”。那时湖南戏班子在演出时,小丑常在表演中说:“手拿三弦板,口说四乡话。衡州牛家拐,长沙讲官话,醴陵咯是咯,江西哇咕啦”。“咕啦”就是永新县的一句独特土话,意为“什么”或“这个”。三角班的曲调不仅运用山歌、说唱、民间小调进行再制造,就连本地的口头禅,也融化成曲调,如《戒洋烟》中的“戒洋烟调”就有永新乡村流行的口头禅“死绝逃亡,埋人扛丧”。  
永新三角班多在农闲、节庆、庙会、造房、建祠、修谱或乡村红白喜事等期间演出,春节前后更是走村串户演出的最佳时机。小小地方戏,深受农民群众爱慕和欢迎。随后诞生的赣西采茶戏的主要发源戏种。1840年,老艺人戴桂莲的曾祖父刘先庆,带一个湘剧半班到永新演出,后在永新高市上门入赘,搭起“庆喜班”,长期在赣西城乡巡演。期间,他把赣剧(当时称“弋阳腔”)、湘剧的表演风格渗透融合到永新三角班之中,从而使永新三角班增加了行当,由“三角”变成了“多角”,开始上演大戏,如《梁祝》《孟姜女》等,并最后演变成了“赣西采茶戏”。  
七、永新盾牌舞  
盾牌舞是流传在江西永新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它集武术、杂技、舞蹈与音乐为一体,动作粗犷、雄健、彪悍,队形变化多样,起到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战斗气势。  
据永新县志记载“在明朝以前,盾牌是境内流行的一种武术器械,供习武防身所用”。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藤牌总说”第十一节记载:“以藤为牌,虽不可以御炮火,而夭石、枪刀皆可蔽,所以代甲胃之用。”是一种古代士兵操练演习阵式的训练方法。对照南塘村吴氏族谱记载:“盾牌相传汉始,丙辰年(明正统元年1436年)吴氏第九代简易公落住永新南塘村,已传二十九代。”距今约七百余年,与县志记载相符。也有人认为盾牌舞起源于清代,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一部分流落到此地的太平军将士为了防身自卫,经潜心操练而成。随后,当地一些尚武群众将它加以提炼提高,慢慢演化成一种既具观赏价值又可以健身娱乐的民间舞蹈。  
盾牌舞有一套传统的、颇具庄严和悲壮色彩的表演形式。其风格特点为动作幅度小、频率快,表演时要掌握“推、挡、搭、架、逼、闪、跌、滚”八字诀,习练前有一套令人肃然的仪式,舞者要在族长的带领下杀雄鸡祭祀祖先牌位,其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出生男儿”,显然是古代士兵出征前祭祀仪式的遗风。盾牌舞的主要内容表演两军对垒破阵,相互攻守,变幻莫测,共分八个阵势,即四角阵、长蛇阵、八字阵、黄蜂阵、龙门阵、荷包阵、打花阵和收式,动作粗犷、雄健,队形变化奇特、壮美。盾牌舞的音乐也独具匠心, 采纳民间打击乐伴奏,绕场子时常击[翻鸡毛]鼓点,有的地方加入丝弦乐和吹奏乐,当中有种“呐子”的音乐,声音尖细、高昂,极具穿透力。盾牌舞的音乐吸取灯彩中的唢呐曲牌[锣腔]、戏曲中长音加花的[南路散板]和国术中的快板锣鼓等,跟随情节的发展,时如急风暴雨,万马奔腾;时如丽日和风,信马由疆;时如小桥流水,莺歌燕舞,加上表演过程中接连不断响起的铿锵的短刀响环声和演员们“嗬嗬”呼喊声,为整个演出营造了无比激烈的气氛。  
盾牌舞在永新一带家喻户晓,曾有“不练盾牌不是男子汉”之说,非常是元宵“出灯”必不可少,深受民众爱慕。它是赣西南山区民俗民风的一个历史缩影,表现出激发民族斗志和凝结团结的精神。其队伍庞大,阵式有序,起到较高的艺术造诣,同时,她又是全民健身娱乐的体育竞技。  
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永新石灰脑传说  
刘沆(994-1060年),字冲之,号庐山,永新县埠前镇三门前村人。北宋政治家。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第二名,成为吉安历史上第一个榜眼。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  
刘沆为人刚正,为官清廉,为民作主,深得民心。据《宋史·刘沆传》、吕惠卿《刘沆神道碑》、周必大《祀后隆堂本末》以及《永新县志》的记载,刘沆做了好些值得称道的事情,当中最明显的是抑强、排难、救弊、正时、荐贤、兴修水利等。  
人们敬重刘沆品德,更对永新人继承刘沆爱国爱民、刚正不阿的精神,一样赋予了极大的钦佩。所以,人们便把永新人统统尊称为“石灰脑”。  
九、永新红军斗笠的制作技艺  
斗笠是用竹子、箬叶、油纸等编扎制作而成,用来遮风挡雨的生产、生活用具。据《永新县志》记载,永新南乡斗笠生产始于东汉建安九年(204年),历史悠久,做工精细,成本低廉,轻便耐用,是久居山乡、勤劳勇敢而又极富制造力的永新南乡一代代斗笠制作工匠们智慧的结晶。  
“小小斗笠头上戴,避雨遮风防日晒,千难万险全不怕,彻底打垮反动派。”红色歌谣的传唱,使永新南乡斗笠因支援红军而声名鹊起。1927年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永新三湾,南乡人民为支援红军,动员了相当多编斗笠能手,编织了数以万计的斗笠,送给红军战士遮阳避雨。所以,南乡斗笠又被称为“红军斗笠”。它伴跟随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走长征,经抗战,迎解放,一直走进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传承红军精神的活样本。  
永新红军斗笠的制作技艺,从原材选料到加工成品,要经多道工序。做斗笠的竹子通常选用山上自生的白竹仔,嫩滑,生篾率高,编织出来的模子耐用。主要的制作工序有:“剖篾”“编模”“打云刀”“贴油纸”“夹竹叶”“贴字”“缠边”“打顶”等。  
永新多山,自古盛产竹木。南乡一带山区(今之才丰、烟阁、在中、龙源口、三湾等5个乡镇)堪称竹的海洋,多种竹子满山遍野、铺盖天地。丰富的竹资源为南乡人制作斗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质优便宜的原料,增进了地方特色鲜亮的南乡斗笠(即今人所称的“红军斗笠”)制作技艺的诞生。南乡人制作斗笠的历史十分久远,永新县志载曰:“斗笠产于南乡……始于东汉……”。据此猜测为2000余年。  
南乡一带制作生产斗笠尤以龙源口镇的泮中村、黄琪村、南塘村等为最。据说,当初仅有李姓一族掌握了这种技艺并从事生产。跟随人口接连不断增加和产品的日益远销,陆续有李姓、吴姓、尹姓等七八个大村的大姓家族学会了制作技艺,稍后又快速扩散到整个南乡五大乡镇。据说当时南乡编织斗笠成风,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孩童,差不多人人会编,个个会织,而且编织技艺也接连不断提高,做工日趋精细,斗笠越做越轻薄、结实、秀美。以农耕为主的南乡山区,编织斗笠成了当地农户每年冬闲季节的主要副业,成为每家每户一项不可缺少的、赚钱糊口的重要手段。每年忙完秋收,人们便相邀上山砍伐竹材,采集箬叶,然后男性操刀剖篾、刮篾,老人和女性编织,七八岁的小孩帮着整理、铺摆箬叶,全家动员,其乐融融。大家不辞劳累忙活一整个冬季,编织好的斗笠整整齐齐地码放家中,来年开春后每逢墟日便挑起斗笠赶往墟场售卖。  
永新南乡斗笠被人亲切地称为“红军斗笠”是在一九二七年。当年毛主席带秋收义部队来到永新三湾创建井冈山革0据地,南乡人为支援红军,全体动员,连夜奋战,编织了大量的三角平顶斗笠,并缀以明艳的红五星和“红军万岁”字样,送给红军人手一顶,大受欢迎。乡亲们的大力支援令战士们倍受鼓励,士气大增。此后,这种南乡斗笠成为红军的常规装备,并很快演化成红军战士的一种特定标识。根据地军民还编了歌谣传唱:“小小斗笠头上戴,避雨遮风防日晒,千难万险全不怕,彻底打垮反动派。”随后,经时任0中央政治局委员兼0湘赣省委书记的任弼时同志提议,将永新南乡的这种斗笠定名为“红军斗笠”。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军队没有遗忘井冈山的艰难岁月和永新南乡人民的大力支持,将红军斗笠送进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和宣传、展示。  
历史上,南乡一带山区经济一直比较落后,除了耕种几亩薄地外,唯一可挣钱的副业就是编织斗笠,故而直到解放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斗笠生产在整个南乡一直没有终止过。改革开放以来,跟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法的改变和多种新式雨具的涌现,斗笠的市场需求快速降低。在广大城乡,南乡人制作的斗笠已成为极少数老农的习惯性用具和一些外地游客猎奇、怀旧和装饰、欣赏的收藏品,南乡斗笠创造业已处于严重濒危之中,宝贵的红军斗笠制作技艺应对失传的惊险。  
十、永新子和调  
永新子和调起源于“永新山歌”。永新山歌是广大乡民即兴表达的一种口头文艺。它源于生活最底层;乡民们在野外劳作时,在村巷休息时,都会即兴编唱出抒发内心情感,心愿的歌谣。他们都是随口哼唱。只要感觉好听就一传十,十传百地广为流传开来。这当中有轻松、诙谐的山歌对唱,有挖苦、讥笑、打浑的集体对唱或单个哼唱,有表达爱情的单唱和对唱,有表达不平的讽喇漫骂的独唱和婚娶的哭啌,赞调……这些歌如诉如泣,感人心脾。  
因为永新山歌产生于民间,日积月累,山歌的名目也就十分繁多。“子和调”一代一代在广大民间传承下来,至今,永新的全部山歌仍然都统称为“子和调”。  
十一、永新小鼓  
永新小鼓原名“唱号音”。小鼓演唱时间和地点自由,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街头巷尾、厅堂广场皆可见小鼓说唱,民众喜闻乐见。它的唱腔脱胎于渔鼓,句式和板腔结构同渔鼓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发展变化。曲调跳跃起伏,跌宕多姿,能叙事也可以抒情。其曲调称为小鼓调,属于板腔体结构,又分为平腔(包括平腔小快板)和高腔两种,以平腔为主。  
永新小鼓传统表演的段子有三百多个,分为大型连本和小段子两种。大型连台本均为传统曲目,小段子中又分传统曲目、苏区曲目和现代新编曲目三大类。其内容大都是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男女爱情、伦理道德等,宣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具一定的社会教化功效。永新县现收藏有永新小鼓手抄本五本,小段子三十多个。  
跟随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永新小鼓的内容、形式等也在接连不断变化和发展,创作成果颇丰。2005年永新小鼓《宝朵接婆》,荣获全国第五届曲艺艺术节精品奖,2007年入选全国第八届艺术节,荣获第十四届“群星奖”。2010年永新小鼓《宝朵招工》入选第九届艺术节,荣获第十五届“群星奖”。  
永新小鼓,原名“唱号音”。是江西永新当地一种土生土长的民间曲艺。据《永新县志》记载,“唱号音”约产生于清朝乾隆(1740)年间,其祖师爷为出生于1722年的欧阳承相。他略通文墨,不幸因病造成双目失明,被送入“圣恩堂”(永新北门的盲人院)。他在渔鼓说唱的影响下,发挥自我的才华,另辟蹊径, 采纳永新号子、山歌,运用地方方言把他晓得的民间传说、看过的戏文和附近周围听到的现实故事编成小段子,用渔鼓改装成牛皮小鼓(更便于盲人携带、演唱),自敲自唱,走街串户,自谋生计。因为他的演唱很受欢迎,名气大增,很多盲人纷纷前来拜师学艺,于是,这门说唱艺术得以代代相传。  
永新小鼓自欧阳承相创艺后,经历代艺人心口相传,且只传盲人,不传他人,至今已有十代,传承了270余年。  
在1953年前,永新小鼓一直沿袭“唱号音”旧名。1953年四月,永新县文化馆举行第一期盲人艺术学习班,当时的永新县宣传部长张涛(后任江西省文联副主席)在观摩后指示:“永新唱号音很有特色……在全国都是大鼓,唯独永新是面小鼓,就叫永新小鼓吧。”“唱号音”就此改名为永新小鼓,并一直沿用。  
十二、永新牛田草席制作技艺  
牛田草席制作技艺流传于永新县曲白乡牛田村。这里山高林密,气候宜人,土质肥壮,该村百源山流下的水和特殊土质滋生的丰富的野席草,是编织草席的天然原用料。  
牛田草席的制作始于明朝中期,历史悠久。传说清乾隆年间纪晓岚来到牛田,验证牛田草席的特色后,便专门带了一床献给乾隆皇帝,皇帝睡后龙颜大悦,特下旨牛田村每年进贡20床。  
牛田草席的传统制作选料严格,方法独特,工艺精细。剖席草是一项周密度高的技艺,要做到均匀恰当,不簿不厚。编织时,添草、压草都要力度相等,密度相等,不可以用力过大,也不可以用力过轻。而晒草和晒席更要掌握火候,不可以太久,也不可以太短,对日光的掌握要恰到好处。  
草席美观慷慨,经久耐用,柔软舒适,水泼不漏,小孩撒尿后也只要抹干仍幽香长存,是纯天然产物。  
十三、永新和子四珍的制作技艺  
永新“和子四珍”,即永新乡村民间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爱慕和欢迎的四种特色风味小吃食品——酱姜、酱萝卜、橙皮(永新当地俗称“陈子皮”)、蜜茄。其加工制作技艺约产生于东汉前期,至今已2000余年。  
四种永新民间特色美味之所以冠以“和子”之名,与唐时永新民间杰出女歌手许和子和唐明皇相关。最初,永新酱姜、酱萝卜、橙皮、蜜茄等被人称为“永新四珍”。到了唐开元年间,许和子因善歌而享盛誉,被唐皇召入宫献艺。许和子平日酷爱品食永新四珍,遂将其带皇宫。永新四珍的美味大受唐玄宗及其皇后、李白等权贵名人的爱慕,唐玄宗将其定为贡品,并专门赐名为“和子四珍”。  
“和子四珍”取材便利,经济实惠,既有果脯类食物的共性,甜而不腻,可直接食用,又有干货酱制保健类食物的特性,可与荤菜蒸、煮、烧、炒吃,具养胃健脾、滋阴补虚的药理功效。  
古老的永新和子四珍制作技艺大约诞生于东汉,距今两千余年。所谓“和子四珍”,是永新当地民间自古以来家家户户每年腌酱、晒制的四种疏果制品——酱姜、酱萝卜、橙皮(俗名:陈皮子)、蜜茄。这四种制品区别是用嫩生姜、白萝卜、橙子、茄子、糯米、蜂蜜、白糖等为原料,经过腌、酱、晒、蒸等复杂工序制作而成。既有果脯类食物的共性,又有干货酱制类食物的特性;既可直接生吃,又可入菜肴烹调后熟吃;即可以开胃解馋,又有强身健体功效。特别用于蒸鸡、蒸肉、蒸泥鳅等,极具滋补、养胃健脾、滋阴补虚等养生保健奇效。  
关于和子四珍,在永新广大乡村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而神奇感人的故事:东汉建安年间,永新县有个孝子为治0的长年咳病,尝尽百草却夙愿未了,竟然在一次尝草中,误食毒花而不省人事。孝子之心感动天地,玉皇派一神仙下凡,传授给他制作四珍的技艺,并教他以此为药治好了妈妈的顽疾。善良的孝子将自我制作的四珍送给那些与妈妈病情相似的穷苦百姓,把他们从死亡的边缘挽救了过来。四珍奇效轰动了四里八乡,人们纷纷上门求教。善良的孝子常常有求必应,毫无保留地把技艺传授给他们。从此,四珍在永新县普遍传开,人们争相制作,竟蔚然成风。  
和子四珍名字的由来则有另一个传奇:唐开元年间,永新出了一位非常优秀的民间歌手许和子。某年,许和子被招入宫献艺。临行前,父母恋恋不舍地赠送了一大包精心制作的四珍。许和子来到皇宫,依旧按照在家乡时的习惯,早喝酱姜汤,午喝橙皮水,三餐不离酱萝卜,蜜茄日日不离口。这样一来,许和子秀色不减,身体常健,唱起歌来更是中气十足、激越悠扬、婉转绵长,甚得唐明皇宠爱。一天,皇后杨贵妃头昏,请来相当多御医都无济于事,许和子按家乡的土办法,用酱姜煨热,切成两片贴在皇后太阳穴上,反复几次后,皇后的头昏病反而消逝得无影无踪,唐明皇大喜,马上下旨将永新四珍封为贡品,并赐名为“和子四珍”。皇上的看重增进了永新民间制作并食用四珍的热情,连附近周围许多县市也纷纷效仿,争相学习和仿制。但惋惜,不知何故,他们至今也未能如愿,始终制作不出正宗的和子四珍来。就这样,永新和子四珍一枝独秀、独领1数千年,成为当地独有的、享誉四海的名优特产。  
历史上,“和子四珍”制作技艺在全县相当多乡镇广为流传,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尤以澧田镇的枧田村制作历史最长、制作工艺最正宗、产品质量最佳。早年,家家户户每年制作的和子四珍主要供家人平常或年节时品尝、解馋,或款待贵客、馈赠亲友,通常1商品销售。建国以后,出现了一些家庭小作坊或私营小公司,小批量地生产和子四珍并就近销售。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永新县将和子四珍作为地方知名土特产,加强了推介宣传和品牌打造力度,整合资源、扩大生产,建起了澧田镇枧田和子四珍制品厂等,所生产的“和子四珍”产品不仅远销四海八方,还打开了国际市场,特别深受港台同胞等欢迎。  
十四、永新县结婚习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过去,男女授受不亲,需要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可以两相结合,因而便有了“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的说法。  
永新县的男娶女嫁习俗,旧时主要有以下程序:  
提亲新中国成立以前,永新人最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到了一定年龄,由父母托媒说亲,双方故意后,写下生辰(俗称“八字”)请算命先生合“八字”,推算是不是有“生肖冲克”现象。永新当地流传:“从来白马怕金牛,羊鼠相逢一旦休,蛇见猛虎如刀割,金鸡见犬泪相流,灵猴与猪不同圈,蛟龙玉兔不到头”。如“八字”相合,双方正式见面,中意后定下亲事,即定亲。  
开亲双方定下亲事后,择定吉期,做开亲酒。男方将彩礼送往女家,谓之“下定”。彩礼多少双方商定,贫者只送象征性的彩礼,富者彩礼丰厚,有鸡、鸭、酒、肉、布匹、现金和金银首饰。下聘后,男方每年还需要在端午、中秋、春节给女家奉送“节礼”走动。此俗在我县仍旧流行。选定婚期,也称报日、择吉等。事先要请算命先生择定吉日,用红纸书写,男方备礼请媒人陪同送到女家。  
迎亲女子出嫁,有哭嫁的习惯。女子过门的前一天,要请女伴作陪,新娘唱哭嫁歌,表明对父母、亲人及乡亲的依恋,亲朋好友都会送上一份礼金,俗称“叫包礼”。迎亲之日,男女双方都设宴款待亲朋好友,男方叫“收亲酒”通常在中午、女方叫"嫁女酒",通常在早上。旧时,男方接亲,不分贫富,皆有花轿,伴以唢呐、鼓乐将新娘接回。新娘出轿,要由叔叔或哥哥抱出门。花轿到后,放鞭炮,由男方姐夫抱入厅堂,以免以后婆媳不和,被家婆骂媳妇是走上门的贱货。新娘下轿抱进门后,由同亲的人搀扶,行至堂前,行拜堂礼。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父母),然后夫妻交拜。拜堂后又由男方姐夫把新娘抱入洞房,也有恶作剧者在抱新娘时有意将新娘的头往门框上碰一下,意为见高识低;男方家的女人长辈还会向新娘头上撒米,意为杀威风。新娘进门后有当天不吃婆家饭的习俗,如吃了男家的饭,以后就会一辈子要吃男家的怄气饭,也有“好女不吃两家饭”之说。在新婚头一天夜间,新郎家还要选一名身体好、儿女多的中年妇女,给洞房铺床,边铺边念:“铺床铺床,儿孙满堂,先生贵子,再生女郎,福贵双全,永远吉祥。”并在铺好的新床上放上红枣、花生、桂圆和煮熟的鸡蛋(永新人称蛋为“子”),寓意“早生贵子”。  
永新人结婚,除了在屋里屋外贴上大红喜字和婚联以外,还要在迎接新娘的花轿抬回之前,在祠堂或新郎家大门正上方挂一个米筛,米筛里面用绳子拴挂一把米尺、一面镜子和一把剪刀。意在新娘到婆家后要有像米筛筛米那样的耐性,改掉缺点,做到家庭和睦,同时要学会织布缝衣和女性需要做的事情,并逐一使自我像明镜那样光彩照人,温和贤惠。反之,那就会像剪刀剪丝线那样剪断与新郎两人之间的姻缘——休妻。这种婚俗,很多村庄还一直延续至今。  
在接亲前,除了请好锣鼓唢呐和抬轿、扛嫁妆的人之外,还要请四名会唱歌的客娘去同亲。到了女方家门口,同亲的客娘要先唱一首歌才可以进女家门。女方也有四个送亲的客娘在一边陪座,上完茶,便开始对歌。一方唱一支另一方要回一首,直到分出输赢。对歌输掉的一方,民间称为“背鼓板”回去,意为“跌鼓”。新娘出轿,要外穿青衣,内套蓝衫(文革后此俗已废,都穿上代表喜庆的红衫),上路时身背铜镜,表明客娘的心还在娘家,走了一半路程后,同亲的人会提示新娘:新人要移镜了。新娘此时把镜子移在前胸,表明心向男家。因为收亲的日子都是挑在黄道吉日,有的时候同一天一条道上来来往往要过好几路亲。两支接亲队伍如在路上相遇,俗称“撞轿”。过去的习惯是谁家的新娘站得高,谁就大吉大利一帆风顺,所以往往两家要争个高低,甚至动手打了起来。比输了的新娘会哭哭啼啼,生怕以后兆头不好。也有以和平协商的方法,把旗放下来,各走一边,互不占道,互不争高,以示两家都好。迎亲队伍中全部的嫁妆要由裁缝固定绑好。嫁妆中大到衣柜,小到针头线脑包括油灯,新娘进门后,不可向男方家婆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颁布了新婚姻法,男女双方始有婚姻自由,订婚前需要互相见面,如中意,互赠定情之物,然后扯衣裳(买订婚衣料),照相(照订婚照)。但各时情况不同,先是乡村订婚,既看人才相貌,也看家庭条件,兄弟多,房子少,媳妇通常不好找。20世纪50年代,乡村姑娘大都想找有工作的,当时有“一工(人)二干(部)三教师”和“跟个当兵的怕打仗,跟了学生怕上当,跟个工人最稳当”的说法。20世纪60年代艰难时期找的是:“听诊器,方向盘,供销社的采购员”;文化大革命前后,受“左”的思潮影响,则以家庭成份为重,地、富、反、坏等“四类分子”子女找对象比较艰难;“文革”期间姑娘找的是:“造反派,工人阶级,当兵的,提了干的”。居住城镇者,找对象通常不找乡村的,讲究“双职工”。20世纪80年代,姑娘找对象流行的说法是:“大学生、技术员,专业户赚大钱,没文凭的靠边站。”  
陪嫁妆在新中国成立初至20世纪70年代讲究箱子、衣物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跟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常讲究“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如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大衣柜、小立柜、写字台、高低床、梳妆台、床头柜等。还有陪嫁电视机、电冰箱等多种家用电器的,还要给新娘子买“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近些年以来独生子女结婚,又有买房、买车作陪嫁的,其开销很大。  
婚礼前后的其它习俗:  
开脸  
开脸是旧时女子嫁人的标志之一。开脸,便是去除脸部的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的仪式。开脸又称“线面”、“绞脸”,开脸通常在出嫁前进行。开脸人须是父母子女双全的妇人,用起到镊子、五色丝线或钱币等。我县平常都是在女子出嫁前由女人长辈施行。女性一生开脸一次,之后如有离婚改嫁等不再开脸。开脸的操作程序如下,先用粉涂在脸部,特别是头发边缘处涂擦。之后用红色双线,构成交叉的三角,两手各拉一个头,线在两手间绷直,另一个头用嘴咬住、拉开,成“十”字架的形状。这时,只需双手上下动作,那红色双线便有分有合。线挨到人的脸部,便可将汗毛绞掉。另外,眉、鬓角也要修整。  
解菜与落油  
婚后的第一天,男家要请厨师做好一桌(多者达二十大碗)美味菜肴,由新娘过目清点,新娘看菜后给厨师红包。当日,由新郎亲自给岳父家送去。这样一种习俗叫“解菜”,有的地方叫“解出堂食”。岳家除了回几道菜以外,其余菜肴,请服内至亲一起进餐。新郎返回时,岳家至亲(兄弟姐妹或姑母等)同来男家看望,俗称“落油”。男家盛情招待。留宿接餐,返回时信物打发(回筐)。  
回门  
结婚后若干天内(有的是第二天,有的是第三天,多则一月)新婚夫妇共同到女家拜见长辈和亲友叫“回门”。回门时女婿要备上礼物,同妻子共同前往岳父家。这是婚后第一次归宁,女家待之,礼数甚周。  
送年节与沤点心  
婚嫁之年的年关来临,女家备办好仪物(花篮、竹笼、雨伞、喜瓶、喜果、家禽、猪肉等)给婿家送去,叫“送年节”。俗话说:“娘送女一年,女送娘无了年。”“娘送女一年”说的就是这一次“送年节”。婚嫁后的第二年春插前,女家又要来看望闺女,并带去菜肴,俗称“沤点心”。  
等姑郎  
婚嫁后的第一个春节期间,岳父家派人把女婿迎接到岳家去,这一礼仪俗称“等姑郎”。等姑郎之日,女家请士绅和老成(60岁以上之长者)分几递鞭炮相迎。女婿一进岳家门,便在已设好的香案桌前顿首礼拜,接着晋见岳父岳母。见毕,二老将红包赠给女婿。尔后,女婿高呼:“贺喜!拜年!”岳家留宿数日,盛情招待,请客作陪,宴席以女婿为首席。宴后,女人拜访服内至亲(即上服内至亲家拜年),有的地方要拜谒全村各户,一小部分地方还要拜谒族长。至亲之家要接餐(宴请姑郎),请客作陪。数天后(通常二至三天),男家专人前来迎接女婿回还,岳家仪物打发。  
等来亲  
婚嫁后的第一个春节期间,男家派专人把姻家恭迎到家来拜年(做客),俗称“等来亲”。“来亲”由三人(也有三人以上的)组成。“来亲”去时带好喜瓶、仪物和红包。  
男家请士绅和老成分两递,打拱作揖相迎,鞭炮喧天。“来亲”进男家们,先向中堂打躬作三揖,然后向姻家拜年、问安。女婿向“来亲”中之长者行晋谒礼(双膝一跪),长者送红包给女婿。男家对“来亲”非常盛情招待,宴席以“来亲”为首席、佐席、三席,陪客满座,至亲接餐。民间云:“来亲来亲,狗头蛇行”,意为来时有模有样,席间如不胜酒力,就要赶快开溜。对来亲有的地方留宿,有的地方则当日返回,皆随乡俗和路途远近而定,但走时,需要赠仪物打发。  
其它婚俗:  
改嫁以前,永新妇女受封建礼教束缚,夫死不可以再嫁,须在家守节,即所谓“一女不嫁二夫”。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封建礼教,在永新树立了很多“节妇”典型,使许多少妇终身寡居,遭受虐待,没有人身自由,备尝人间辛酸。即使偶有寡妇改嫁,也有诸多关卡,层层阻止,实为难事。有的婆家贪图重利,娘家又常索取财礼。村中也因陋习索财,多方阻滞。当事人先要给村中管事的人送上礼,求其不要滋事。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提倡婚姻自由,守节旧俗已破,寡妇改嫁一样被认为是喜事。  
童养婚旧时,有的贫苦之家唯恐子女长大后无力嫁娶,在子女七、八岁时,即许婚配,男方将女方接到家中抚养,待他们成年后再择吉日完婚,此谓之“童养媳”。童养媳一到婆家就得干活,学做针线,时不时的还要受家婆虐待,甚至打骂,很是凄苦,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婚姻法》就宣布废除童养媳,规定婚姻的法定年龄是解放女人的第一个标志。  
招郎招郎也称“上石”,是永新人的一种传统婚俗。招郎即是男嫁女方,既无三查、六礼,也无繁琐的结婚程序,男女各方亦没礼物过往,通常各人自理。婚前订立婚约(俗叫合字),写明以后子女和财产的继承问题。旧时女方需要请家族长辈前来商量招赘相关事宜,当中相关条件是子女需要改称女方姓氏,取女方的辈份,这样才能够得到女方家族兄长的认同,获得本族男性同等待遇。新中国成立后,新事新办,废除了这些不平等的人生权利。但婚礼通常还是由女方承办,并提倡独女户家庭男到女方落户。  
转房婚是指长兄亡故,小叔与嫂子结为夫妇,这样使财产、劳力、后代子女都不至于流失,永新历史上有少数地方盛行转房婚,现在转房婚的习俗在极一小部分乡村还存在。  
 婚姻的礼仪,在古代通常沿用“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后世通常分为议婚、行聘、过庚、迎娶、合卺阶段。  
附:“六礼”简介  
中国古代婚嫁礼仪中的“六礼”简介如下:  
1.纳采  
纳采就是男家向女家提出缔婚要求,相当于后世的“提亲”、“说媒”,有的地方也叫“行聘”。这是古时婚嫁礼仪中必办的第一件事。  
纳采是“纳其采择之礼”的意思。《辞源》:“纳采,古婚礼六礼之一。男方具送求婚的礼物,即行聘。《仪礼.士婚礼》:‘婚礼:下达纳采,用雁。’《疏》:‘纳采,言纳者,以其始相采择,恐女家不许,故言纳。’”纳采虽属初次,但为了表明对对方的诚意,通常也送礼物给女家。现时,有的地方俗称“见面礼”。  
2.问名  
若女家收下了男家纳采的礼物,接下来就是婚仪的第二步----问名,即请媒人持帖去问女方的姓名及年庚八字。这相当于后世的“请八字”。问名,还包括问清女子为谁氏所生,是亲生还是收养,是正室所生还是继室所生。  
古时纳采所携礼物为雁(雁就是鹅,也称舒雁),问名也用雁为礼物,或许古时纳采、问名是共同进行的。后世的纳采问名就是一次完成。有的地方问名之后,男女家双方要交换“草帖子”,也就是互相通告各自的情况。  
《词源》:“问名,旧时婚礼中六礼之一。男方具书,派人送到女方,问女之名。女方复书,具告女之出生年月和生母姓氏。纳采问名本为一个使者执行的事,所以也合称为纳采。《仪礼.士婚礼》:‘宾执雁,请问名。’”  
3.纳吉  
纳吉是以年庚来占卜,卜得吉兆之后,男家备彩礼通知女家,决定双方缔结婚姻。《辞源》:“纳吉:古婚礼有六礼。纳币之前,卜得吉兆,备礼通知女家,婚姻乃定。《仪礼.士婚礼》‘纳吉用雁,如纳彩礼。’《疏》:‘未卜时,恐有不吉,婚姻不定,故纳吉乃定。’”  
纳吉是定婚的标志,相当于后世的“订婚”或今时的领取结婚证,双方都受到了社会伦理的约束。婚姻的终止再不是随便的事情,而要经过双方协商或外人调解。所以,纳吉是比较重要的礼仪。  
4.纳征  
纳征是男女双方缔婚之后,男家送聘礼给女家以行文定之礼,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过礼”、“过顶”、“下彩礼”,有的地方俗称“开亲”。《辞源》:“纳征:古婚礼六礼之一。也称纳币。纳聘之意。《仪礼.士婚礼》《注》曰:‘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疏》云:‘纳此,则婚礼成,古云征也。’”又“纳币”条:“即古婚礼六礼中的纳征。纳吉之后,择日具书,遣人送聘礼于女家,女家受物复书,婚姻乃定。亦称‘文定’,俗称‘过定’。”  
这项礼仪完成之后,男家才能够把女方娶过来。所以,纳征是中国婚姻习俗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具特色的一环。也所以,中国的传统婚姻被称作“买卖婚姻”。  
5.请期  
纳征之后,男家择定结婚日期,请求女家允许叫“请期”。《词源》:“请期:古代婚礼,纳征后请女家允许婚期。”  
请期的程序是:男家经过占卜,择定结婚(即迎亲)日期,口头或书面告知女家,征求女家的允许,即“下婚书”,相当于后世的“下日子”、“送日子”、“探话”等。女家能够允许男家所择日期(吉期),也能够不允许而提议另择日期(吉期)。  
6.亲迎  
亲迎就是迎亲。经男女两家允许结婚日期之后,男方备彩礼上女家迎亲,《词源》:“亲迎:结婚六礼之一。夫婿于亲迎日公服至女家,迎新娘入室,行交拜合之礼。”这是婚礼的最终一道程序,相当于后世的婚礼大典,或狭义的婚礼。  
古时的婚礼大典不是一天就完成的,有的时候要连续两三天,近世婚礼多为三天:大典之前的一天,女家派人来“铺房”或“暖屋”,男家给女家送“花筵礼”,(有的地方俗称“过鱼肉”);中间的一天是迎亲日,迎来新娘拜堂合,这是正式的婚礼大典;第三天回门。有的地方婚礼为两天,有的仅仅有一天。  
婚礼的正日,从迎娶到送房、闹房,其间仪俗丰富多彩,名目繁多。  
古时迎亲有贴“轿封”之俗,男方请花轿去迎新娘,事先在轿门贴上对联,但只贴上联,下联要女方根据上联内容对上。实际上这是穷酸文人的一种显摆,以示男方家族文脉根基,乃诗书礼义之家风。女方回轿联也不示弱,尽可能对得工整。这种习俗多少给婚礼增添了一些文气内容。相传一李姓男家去迎亲,轿封上的上联猛的写出三个皇帝名字,即:“李渊李旦李世民”。谢姓女家一看傻了眼,这上联可是人间到顶了,顿时没了文词对上。只好暂时包银到邻村请秀才帮忙,秀才一看上联说:李姓出了皇帝,谢姓没有,只好用天地来对,才可以盖住,于是写下“谢天谢地谢皇恩”的正联,也算对仗工整,寓意吻合。旧时趣话增笑耳!  
十五、永新中秋习俗  
望月  
望月就是中秋日吃过晚饭待月亮出来的时候,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安放好一张小桌子,在小桌上摆上月饼等吃食,点燃香烛、放鞭炮,然后望月人手里拿着一柱香对着月亮躬身拜上三拜。  
拜过之后望月还没完,要等到香烛烧完才能够了。那月饼等吃食什么时候可去拿着吃呢?拜过了月亮,表明那些吃食已敬请月宫诸神享用过了,假如你想吃什么就能够去拿吃了。  
现在食品丰富,大多数人家生活条件好,望月时吃食“堆台满桌”。儿时,我们这代人处在“生产队”大集体时期,吃的东西品种少,生活条件不如现在,望月时一斤“五仁”月饼、一个柚子,假如生产队分了花生,加上一盘花生。  
搞得好的人家可能还有陈皮、酱姜、蜜饯茄子之类。至于望月选在什么地方好,这因各家的居住环境而定,假如门前有大空地,月亮一出来就能看得见,毫无疑问这是望月的首选地。儿时我家在大门上望月,现在我家在院子里望月。  
放火灯  
儿时,在老家我们几个伙伴常常在中秋节放火灯。这个好玩的游戏对于通常的儿童们来说,是有点点技术含量。  
那时的火灯,都是自我动手制作,有主体和支架两部分。主体是一个用薄薄的有光纸,密实糊成的圆筒形封了顶的开口朝下的大灯罩,支架用竹篾扎成圆形底盘,再用细铁丝十字交叉固定。然后在细铁丝的交叉点上,放置并固定松脂或浸透了油渍的布团、纸团。  
松脂,永新话哇做“松胶”,是大山里的大松树被人砍倒或死掉后倒在地面上外周腐烂了,但有的树芯没有腐烂。这没有腐烂的松树芯便是“松胶”,脂含量高,易燃。儿时“照泥鳅”也是用“松胶”照。  
放飞前先点燃稻草把火灯冲“硬”,再点燃松脂或油布团、油纸团。大纸灯靠热空气产生的升力就能够飞上天空,这与电视上看到的热气球升空的原理一样。  
假如经验不足,失败也常常发生,关键在燃料,放少了或是放多了,还或许是没固定好在上升过程中移偏了。燃料少了,热气不足、升力不够;多了,增加了自重难飞起来,并且火太大了,火灯歪着身子升空只几米高,就烧毁了。  
每当火灯送上了夜空,大家欢呼雀跃、高兴得拍手、叫好,每双眼睛都目送它上升、远离、渐渐隐没,或变成天边的又一颗星辰。  
儿时放火灯,全部是为了娱乐、为了那份有趣和好玩,全然不懂得它的来历、有用的价值和意义。  
火灯实际上是由孔明灯改造发展而来的。最初的孔明灯个头小,呈官帽形,是方的。火灯多呈圆筒形,个头比孔明灯大得多。  
相传孔明灯是诸葛亮所发明。当年他因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随后果然脱险,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它有着通风报信,传递信息的效果。  
现在我们国泰民安,相当多地方在放火灯时,人们会在灯上写上祈福的句子,放飞自我的心愿和梦想。  
烧瓦塔  
2016年的中秋节我在老家过,刚好碰上村子里烧瓦塔。我一来闲着,二则感兴趣也参与了这件好玩的事。  
这天下午,参与的人们先把村里各处的短砖头、破瓦片捡拾在共同,然后细心地搭起一座一米多高的瓦塔。瓦塔的底座是用两到三层砖头搭成的,结实而平坦,呈圆形,留出一个烧火口。  
然后在砖头底座上放置瓦片,放一片,空格一片,围成一圈。上面一圈就错开放置,让下面一圈瓦片的上面空格,空格的上面盖瓦。一圈圈收窄,依次往上搭建,最终搭建成一个空心的、下大上小的尖尖的瓦塔。  
晚饭后,村子里来看烧瓦塔的人更多了,也有抱着柴火、带着油来烧瓦塔的。怕走火引出麻烦来,平常点火、烧塔、泼油都是有些经验的人操作。  
烧塔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是泼油的时候,待塔身烧得有点红时,将一小碗油往尖塔上一泼,顿时,呼的一声轰响,一蓬火苗蹿起,冲得老高,儿童和妇女们惊叫着后退、闪开。  
烧得通体火红的瓦塔,映红了大家的笑脸,也映红了周围的墙壁,着实是一道令我难以忘怀的漂亮景观。  
打龙灯  
现在中秋节打龙灯的“龙”是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经常见到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  
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飞腾跳跃,时而飞进云端,时而入海破浪。时至今日,舞龙经过接连不断发展和改进,常常成为一种起到观赏性的竞赛运动。  
儿时,我在老家中秋节打龙灯的“龙”是村子里二十多个儿童“1”字形排成的。排在前头的第一位个子大一点,为“龙头”,手里拿一个挥动能发出“叽喳”声的器具。  
这个发声器具是我们自我做的,制法是:取半个竹筒,直径约10公分,长约5公分。接近直径的两端用烧红的铁丝各烙一个小孔,然后串入一根铁丝并两头折一下固定(铁丝穿过一个孔后要嵌上几个铜钱)。  
跟随有节奏的“叽喳”声,大家重复齐声念道:“龙灯,龙灯,嗬呀嗬”。中秋节前几天至中秋日的每日晚饭后,我们村子里的20多个儿童就是这样在大小巷子里“打龙灯”。  
盾牌舞  
盾牌舞我们北七都没有这个习俗,主要流传在龙源口、烟阁等南片诸乡。它集武术、杂技、舞蹈与音乐为一体,动作粗犷、雄健、彪悍,队形变化奇特、壮美,起到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和磅礴的战斗气势。  
十六、名人  
永新县走出了“贺子珍三兄妹”、王恩茂、“佛光”将军张国华等41位开国将军,谭启龙、李立等正省部级干部,以及计算机专家洪加威、国画名家刘勃舒、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等一批国家级文化科技人物。  
十七、永新县饮食习俗  
1、酱姜:永新酱姜、橙皮、蜜茄是一组风味独特、老幼皆宜的珍贵传统特产。酱姜历史悠久、选料考究、工艺精湛。传说,唐开元年间,歌女许和子被选入宫时,因长期食用橙皮和蜜茄、酱姜,保持歌喉清亮而压倒群芳。  
2、橙皮:是采摘果实还刚构成比拳头稍大点的柚橙,带青皮切成月牙形的薄片,与铜器共同煮(为了使橙皮保持肉白皮青的原色)之后,在流动的山泉水中漂洗,拧干,再拌上白糖晒干。年轻的姑娘出阁前都要制作特产,待过门后的新年款待顾客。  
3、蜜茄:又名九蒸蜜茄,色如琥珀,味甜似蜜,吃了提神补气,是冬令佳品。蜜茄,取优质未成熟的茄子和上等蜂蜜(或白砂糖),用传统工艺九蒸九晒精制而成,俗称九蒸蜜茄,成品呈深咖啡色,视之清亮透明,闻之香气扑鼻,吃了味甜蜜口,可谓色香味俱全,是一种很有名气的特产,加之营养丰富,感观诱人,有高雅食品之称。  
4、酱萝卜:每年的7到九月,在永新县城乡,那制作酱姜和酱萝卜的情景,能够说是一道美丽的景观:一排排酱钵整整齐齐地安放在各家的屋顶上、院墙上、晒场上……到处是压压挤挤,色泽浓褐的酱,在阳光下散发着醉人的香味。酱制的过程,比制橙皮复杂多了,并要求严格讲究清洁卫生。  
5、精薯粉丝:精薯粉丝是近年开辟的新产品,为省内特产之一。主产于永新县藤田乡。它以鲜红薯为主要原料,经过洗刷、打浆、沉淀、过滤、取粉、漂白、蒸粉等传统工序, 采纳独特制作工艺而成。  
十八、永新县著名景点  
(一)三湾改编景区  
有着“中国红-旅第一村”之称的三湾村座落于永新县的西南面,这里青山围绕,郁郁苍苍。1927年九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这里后,对部队进行了一次改编,这就是党史、军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是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党指挥枪”思想的发祥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  
三湾景区座落于永新县三湾乡,距县城37公里。1927年,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的文家市收集了余部,决定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乡村革命根据地。九月二十九日至十月三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在这里进行了闻名遐迩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整编了组织,把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二是在部队建立各级党组织,把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是在军队中实行民主制度,在连以上成立士兵委员会,破除旧军队的习气和旧的带兵方法,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开。  
群峰环峙,风光秀媚的三湾村,坐落在永新县西部的九陇山北麓。1927年九月二十九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进行了起到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1927年九月九日,毛泽东亲自领导了湘赣边境的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国民政府警卫团,有平江、浏阳、醴陵等地的农军,有安源的工人武装。各路起义部队经过艰难的战斗,在浏阳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作出了向井冈山进军的英明决策。经过长途跋涉,艰难转战,部队于九月二十九日到达永新境内的三湾村。  
三湾处在湘赣边区的九陇山区,是茶陵、莲花、永新、宁冈四县交界的地方,由陈家、钟家、上李家、下李家和三湾街组成,有50多户人家,在山区是较大的村庄。  
因为持续作战和疲劳、饥饿、疾病的袭扰,起义部队到达三湾时已不足千人。但还是起义时的编制,很多部队官多兵少,枪多人少,很不利于作战。在部队成员中,多数是经过战斗锻炼和考验的党、团员和工农运动的骨干。但也有少数未经改造的旧知识分子和旧军官出身的人,在战斗失利、环境艰难面前悲观动摇。很显然,不改变部队这种状况,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但难以适应艰难的环境,并且无法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  
面对着这种情况,怎么办?党怎样领导、建设自我的军队?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就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亲手解决这个中国革命中的重大问题,对部队进行整编。  
第二天,部队集合。大家看到,从人群中走出一位高大魁伟的同志,头上蓄着长发,身着朴素的便衣,腿上打一双绑腿,脚上套一双草鞋。他和气的态度,乐观的神情,顿时使会场沉寂的空气活跃起来,战士们热烈地鼓掌。  
毛泽东向部队全体同志解释了整编的意义,并针对少数人的悲观动摇情绪,作了鼓励人心的讲话。他说:“……同志们,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抢,这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他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个军的人。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你们都是起义出来的,一个能够当敌人十个,十个能够当他一百。我们现在有这样几百人的部队,还怕什么?……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  
毛委员一席话,把大家鼓动起来,战士们听着,不住地点头。队伍解散后,人们三五成群地议论起来。有的说:“毛委员不怕,我们还怕什么?”有的说:“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能够起家,我们几百人还不可以起家?”  
部队的情绪转变了,胜利的信心提高了。  
紧接着,部队整编了组织,把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番号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对于动摇不定的人,在做了大量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采提取愿原则,愿留者留,愿走者发给路费,并期望他们回到本地继续革命。  
很快在部队建立了各级党的组织。党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立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整个部队由毛泽东任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规定重要的问题都要经党委讨论决定,使部队有了坚毅的领导核心。  
整编中重新任命了干部。在军队内部实行了民主制度,禁止枪杀逃兵,官长不许打骂士兵,废除繁琐的礼节,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官兵待遇平等,连队建立由全体士兵民主选举产生的士兵委员会,在党支部指导下进行宣传、组织群众的工作,组织领导士兵的文娱生活,监督部队的经济开支和伙食治理。因为军队内部建立了民主制度,就一扫封建雇佣军队的一套作风,充分调动了士兵的踊跃性。  
经过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使我军成为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可靠工具。十月三日,在毛泽东率领下,起义部队以崭新的风貌,坚定的步伐,迎着朝阳,继续向井冈山迈进。  
(二)永新红枫湖  
红枫湖为枫渡电站筑坝而成的水库,从三湾汗江段至枫渡大坝全长约18公里,沿途水面平缓,深邃清绿,波光粼粼,烟波浩渺,更兼两岸山耸崖立,林木连片,景色清幽。湖面较窄,但面积不大,沿途湖汊库湾众多,蜿蜒曲折,半岛型山地较多,两岸青山如黛,又偶有泥石荒滩。  
(三)塘边毛泽东旧居  
塘边毛泽东旧居(含红四军三十一团团部旧址)座落于江西省永新县沙市镇塘边村,它是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民居,属典型的清末民初建筑。它是井冈山革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三十一团在塘边成功地开展了土地革命的试点工作,并在边界快速得到推广,加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步伐,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具有了重要效果,塘边土地革命的经验为制订我党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奠定了基础。2000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西省文物爱护单位,2005年被批准为永新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28年五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从井冈山先后三次来到永新县西乡塘边,进行革命实践和社会调查。在大屋村召开了永新县委和塘边党员会议,亲自建立塘边党支部。《井冈山土地法》这部起到划时代意义的土地法就是毛泽东同志根据塘边、秋溪、三湾等地调查和总结土地革命经验亲自主持制订的。  
当时,毛泽东在塘边就住在周香姬大娘家里,即使工作繁重,毛泽东还要保持早起看书学习。来到塘边的第二天清早,毛泽东就挑选到村西500米处山坡下读书学习。在峭崖陡壁上长着一棵四季常青的小树,树下是一块像小桌椅似的方形巨石,这就是毛泽东学习的书桌。  
巨石旁有一个泉水窝,杂草众生,乱石交织,泉水经常被枯枝败叶淤塞,一下雨水就变得混浊,水很不卫生。毛泽东对此十分关怀,为了塘边人民的身体  
健康,他亲自带领指战员把泉水窝挖成了一口水井,并在井边砌了一道砖墙,预防污水流进井里。在塘边毛泽东还与群众共同修好了从茶树至塘边上屋村组的一条石基路。  
毛泽东每日看书完后回住地,还要给周大娘挑上一担泉水。毛泽东走后,周大娘将用过的这担水桶保存到解放,献给了井冈山博物馆。  
塘边毛泽东旧居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团团部旧址是井冈山革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三十一团在塘边成功地开展了土地革命的试点工作,并在边界快速得到推广,加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步伐,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具有了重要效果,塘边土地革命的经验为制订我党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奠定了基础。所以,这两个旧址是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的重要地方,它们对研究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特别是土地革命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忠义潭  
提起永新县城西袍陂的忠义潭,就一定要牵涉到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学者贺贻孙所著的(忠义潭记》。在抗日战争期间,该文曾削石刻记在忠义潭北岸的陡崖陡壁之上,供人凭吊,以激励人们弘扬宁死不屈的精神,团结一致,抗击日军的侵略。(忠义潭记》一文还被选人当时学校的国语课本。  
忠义潭名称的来历要追溯到南宋末年,其时,朝廷政治腐败,连连败北。元兵长驱直人,直指南宋都城。朝中大臣主战的少,主和的多,惟文天祥率领众多将士殊死反抗,最后陷入孤军作战的困境。“王令已寂寞,匣中剑空鸣”,文天祥出使元营被扣,文天祥的妹夫、永新知县彭震龙心急如焚。他联络刘、颜、张、段等8姓豪杰,组成义军,声势浩大,一举收复县城。因为元兵来势凶狠,粮草充足,加之南宋将领、邑人刘槊贪生怕死,不但降元,还带领元兵攻打永新县城。彭震龙等久候援军而不至,粮尽弹绝,城陷,彭震龙被捕。元兵穷追不舍,彭的余部且战且退,最终困在县城西1.5千米处的皂旗山至陂下的渡口峡谷中,眼见突围绝望,“又不欲以颈血染敌刃”,全体将士3000人遂个个身绑巨石沉潭而亡。后人为纪念这3000将士,将皂旗山隔江相望的山岭改称“幡竿岭”,并在壮士殉难处竖起一座石碑,上刻“忠义潭”3个大字,还修建了忠义祠。  
在《忠义潭记)一文中;贺始孙详尽推荐了彭震龙部下3000壮士为国捐躯集体沉潭的壮举,令人读罢不禁感叹。  
除了贺贻孙的(忠义潭记),还有很多诗文留世。明代礼部尚书尹台瞻仰忠义祠后,赋诗云:“痛哭江南倒虔戈,勤王其奈宋亡何。青山乔木悲多少,碧水芳祠感故多。”  
光阴荏苒,岁月悠悠。现在的忠义潭附近,已建起雄伟壮观的水坝,春夏之交,水势浩荡,构成瑰丽的水帘景观。不远处,城防工程气势恢弘,造型别致的农民新居掩映在葱茏果木之中。旖旎的自然风光、壮美的人文景观以及可歌可泣的历史传奇,使城郊的忠义潭成为居民休闲观光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  
(五)三湾改编纪念馆  
1927年九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经过长途跋涉、艰难转战,于九月二十九日抵达永新三湾村。在这里,毛泽东亲自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在部队内实行党代表制度和民主主义,初步解决了怎么样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铸造了我军的军魂,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究和实践,是我党政治建军的开端。  
三湾改编纪念馆座落于江西省永新县三湾乡三湾村,上世纪90年代,该馆利用简易的平房作为展馆,对外展出三湾改编图片展。2003年,永新县将原展馆拆除重建,并对基本陈列作了较大的调整和修改。2005年三月,三湾改编纪念馆新馆落成并全面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3平方米。2008年,借三湾改编纪念馆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基地的契机,再一次对基本陈列进行全面调整,此次陈列改版通过图片、实物、雕塑、场景、蜡像以及声、光、电等表现手法全面体现了三湾改编的所有内容、重要效果和其精神的传承发扬。  
三湾改编纪念馆是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第一批国家国防教育基地,是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之一,是国防大学、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南昌陆军学院等众多军校、政治院校和部队的现场教学点和德育基地,相当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莅临三湾参观、调研。2007年十一月五日起,三湾改编纪念馆实行免费向社会开放,是全国第一批实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之一。该馆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学习,近些年以来,年平均观众量达38.5万人次。  
(六)南塔  
站在永新县东华岭山顶向北眺望,只见禾水河蜿蜒蛇行,杨柳岸边,一座巍峨耸立的茅塔映人眼帘,岁月的风雨吹打磨损不了它的雄姿。这座座落于城南中学校园内的茅塔,就是江西现存最早的宋塔——南塔。  
南塔属密檐式青砖宝塔,始建于北宋至道元年(995),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塔高16.5米,9级,每级的西南面均有弓形门状。级与级之间叠有腰檐,塔内第二级以下为空心,以上为实心。第一级的西面开有一门,高2米,宽1.3米,其他三面各设一假门。第二至第三级两面设一壁龛,龛内原放置佛像。第九级为圆筒形,上置铁刹,铁刹底部有一覆钵,钵上置有一个莲花座,座上为一圆筒形铁柱,有三重相轮。铁刹和相轮上铸有栩栩如生的金刚佛像和绘制精美的花纹图案。在佛像和图案中间空端处及相轮的外部,均铸有浮雕及技艺精湛的铭文。铭文共686字,分成48条,记载了建塔的发起者是大德僧原周,调度造塔工程的是和尚雯员、尼姑宝城与信尼张通等6人。古塔的建筑师是匠人赵文彻和洪寿等。建塔的经费,根据铭文所载均来源于民间捐赠。  
近千年来,南塔流传着种种传说。有相传昔时禾水河时发洪患,南塔为镇水三宝;也有相传“南塔戴周瑜之帽”,由于南塔塔顶形如古代将帅帽。近些年以来,南塔多次得到修缮,愈发英姿勃发,恍若出征之将,静静地守望一江清流,见证着禾城翻天覆地的变化。  
(七)黄竹岭贺子珍故居  
黄竹岭贺子珍故居座落于江西永新县烟阁乡黄竹岭村,始建于清晚期,系一幢米黄色的干打垒结构建筑。贺子珍于1909年在此出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贺子珍父母携全家迁居永新县城,开设“海天春”茶馆维持生计。后贺子珍一家相继参加革命。井冈山斗争时期,贺子珍及其兄妹曾回到这里,带领群众开展革命活动。  
黄竹岭村风光旖旎,村前屋后,山青水绿。黄竹岭村并不大,几十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中。井冈山失守后,国民党反动派曾先后七次对黄竹岭村烧杀,贺子珍故居被烧毁。2005年由香港企业家林永财先生捐资恢复重建,2012年七月该故居被发布为永新县文物爱护单位。  
(八)井冈山鹅岭(鹅山)  
-鹅岭景区座落于桐木岭北面,距茨坪三十公里,鹅岭海拔1408米。玉笋峰二竿,其状如鹅,所以得名“鹅岭”、“鹅山”,又因秀润如玉,故又称玉鹅岭。  
--景区终年云雾缭绕,峰峦娟美,名胜古迹遍布山峰,景色迷人。另外,还有新城战斗旧址、柏路战斗旧址等。  
--这里不但相关于鹅岭的神话传说,还有相当多文人墨客写诗来赞扬它,可见景区的漂亮。  
用时参考  
2-3小时  
交通  
座落于井冈山景区内,先要到达井冈山景区  
1、到达井冈山景区的外部交通  
2、井冈山内部交通:到达景区内,有环保车能够乘坐到达鹅岭景区  
门票  
包含于井冈山景区门票内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地址:江西吉安市桐木岭北面  
(九)海天春茶馆  
贺子珍故居——海天春茶馆座落于永新县禾川镇幸福街茅塔巷,始建于清朝末年。系二层砖木结构,一进两厅,四柱三开间,占地面积2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1平方米。该故居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损毁。近些年以来,江西省洪礼和副省长多次莅临永新视察工作,曾亲临海天春茶馆原址,并指示为进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海天春茶馆应当重建。之后,上级下拨重建专项经费150万元,县文物部门遵循原址原貌、原风格、原结构的原则,于2010年恢复重建,并对旧址进行了复原陈列,重现了该建筑的熠熠光辉。2012年七月,该故居被发布为永新县文物爱护单位。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贺子珍的父母携全家迁居县城,开设了这家茶馆,以卖茶水、杂货为主,兼营住宿。因店面整洁,加之得地利之便,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买卖尚可。后贺子珍和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及其父母都是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大革命时期,这里成为永新县共产党人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十)龙源口  
龙源口座落于永新南乡,距县城17公里。1928年六月二十三日,毛泽东、朱德率工农红军及边界地方武装在龙源口新、老七溪岭及白口一带,与数倍于我军的-赣敌杨池生、杨如轩两个师激战,打败两杨,粉碎了湘赣两省敌军的联合会剿,第三次占据永新县城,使井冈山革0据地进入全盛时期。龙源口大捷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军取得的最大一次战斗胜利,奠定了井冈山革0据地的全盛基础,在井冈山革0据地的建设中起到极为重要的地位。1953年发行的第二版叁元人民币版面就是以龙源口桥为背景。龙源口现有龙源口大捷桥、龙源口大捷纪念碑(朱德亲笔题词)、望月亭(歌曲“十送红军”原唱地)、秋溪乡党支部旧址(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亲手创建的第一个乡村党支部)、毛泽东同志旧居、秋溪-队旧址、龙源口村古街、红军战斗遗迹、龙源口湖、阿育塔、绥源山自然爱护区等景点。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