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新干县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24 16:04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地理位置概述  
新干县,隶属江西省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北部,赣江中游。东与宜春市丰城市、抚州市乐安县相邻,西与新余市渝水区交界,北与宜春市丰城市、樟树市接壤,南与永丰县、峡江县毗连,总面积1248.29平方千米,下辖1个街道、7个镇、6个乡。县政府驻金川镇淦中路6号。截至2020年十一月,新干县常住人口为28.60万人。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立新淦县,隶属九江郡。2000年,撤销吉安地区,设立地级吉安市,新干属之。京九铁路、105国道、赣江水道、京港高速铁路纵贯新干县境南北,县城到赣粤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为10千米。  
二、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末,新干县共有艺术表演团1个,文化馆(站)14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县广播电台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9.55万册,比上年增长0.5%。  
三、地名由来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因在淦阳镇(今樟树市)设新县城,故取县名为新淦县。 
四、文物古迹  
新干县有县级以上文物爱护单位19处,当中,牛头城址和界埠粮仓遗址等2处为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文昌塔、惠政桥、麦床毛泽东旧居、萧公庙遗址、吴家窑遗址、中洲邹氏祠堂、李家门祠堂、陈家村石梁桥等8处为省级文物爱护单位,城头村维摩桥、潭丘花屋、何家山塔、石牌坊、流觞曲水石、湖田监军城址、长排通津桥、坑口桥、岳飞点将台等9处为县级文物爱护单位。  
五、新干竹马舞  
新干竹马舞,又叫“神马”、“马舞”、“马灯”、“竹马灯”。源于北方(河南、山东等地)的“跑驴”、“赶驴”(二人台)。起初叫“神马”。玩者扮作多种“神仙”,骑马游春,走村串巷入户,向人们送福音、赐吉祥,谓之“神马送春”。跟随时间推移,竹马舞接连不断发展丰富起来,成为“一大四小”完整系列,是江西典型民间舞蹈的代表。  
新干竹马舞由一大“五马送喜”和四小“五马送子”、“五马拜寿”、“五马迎亲”、“五即将梁”一套完整系列组成,喜庆气氛热烈,表演风趣、形象。深受老俵欢迎。  
新干竹马舞是庐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其艺术、发扬其特点,在原有“五马迎春”的基础上,深化改进,自成体系,保留特色,可进一步丰富充实庐陵文化宝库。  
六、陶母教子故事  
陶母湛氏,是东晋名将陶侃的妈妈,以教子有方、宽厚待人著称,与孟子的妈妈、欧阳修的妈妈、岳飞的妈妈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  
湛氏,出生于三国时期吴国的新淦县市南村(今新干县金川镇),家境贫寒,早年丧父,从小跟妈妈学习纺纱织布。湛氏十六岁那年,被吴国扬武将军陶丹纳为妾,生陶侃。几年后陶丹病逝。因为时局混乱,家道中落,湛氏只好携陶侃回新干娘家,以纺织谋生,供陶侃读书。童年时的陶侃贪玩,读书不必功,湛氏用织布梭子启示陶侃,使其明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道理,陶侃从此非常珍惜时间,发奋苦读,终于成才。  
一天大雪,陶侃的朋友鄱阳孝廉范逵来访。陶侃因家贫,没有什么款待朋友,心中焦虑。妈妈看在眼里,安慰他说,你只管留客吧,我会设法款待好你的朋友。她悄悄剪下头上的长发换成酒菜。又卷起铺床的干草切细,喂范逵的马。范逵事后感叹:“非此母不生此子!”  
陶侃经人引荐去外地做官,临走时,湛氏拿出一个包袱给陶侃让他带上。陶侃到任后打开包袱,里面包着一坯土块、一只土碗和一块白色土布(俗称“河布”),陶侃领悟了妈妈的良苦用心,随后他在仕途上不负妈妈所望,做到正直为人,清白为官,世代赞誉。  
陶侃在寻阳做鉴察鱼梁官吏时,派人送一陶罐腌鱼给妈妈。妈妈把原罐封好交给送来的人退还,同时附了一封信谴责陶侃,说“你做小官,拿公家的东西来送给我,不仅对我毫无裨益,竟然增加我的忧虑。”  
教子惜阴、截发筵宾、送子“三土”、封坛退鱼乍等陶母教子故事,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展示了古代贤母湛氏善良敦厚、正直无私的高尚品德。陶母教子故事,从魏晋开始流传至今,在其故里新干更是妇孺皆知,脍炙人口。近些年以来,新干县宣传文化部门编写了《陶母传奇》、创作演出了《陶母截发》,四集持续故事《陶母传奇》在吉安电视台《庐陵时闻》中播讲。  
七、新干剪纸  
新干剪纸是农耕社会产生的一种民间艺术,据考证,新干大洋洲出土的商代青铜、玉器文物纹饰,就是原始的新干剪纸雏形。  
自古以来,新干剪纸主要是平民百姓操办“红”、“白”喜事不可或缺的装饰品、既节俭又有用,为群众所爱慕。新干剪纸在民间发展,内容多为图案纹饰,婚嫁喜庆、年节及丧事等民风民俗,特别擅长表现“红”、“白”风俗,如妇女的拦裙花,头盖花,新房门帘,小孩的帽子,口枷花,春节的彩帘、丧事的灵屋、寿鞋、鬼衣、鬼钱等,民间剪纸渗透在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新干剪纸的内容也注入了新的元素,表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群众爱好的大红大绿气氛,又有寓含着福份、财气、兴盛等美好愿望,传统风俗与现代生活相互结合、渗透,融为一体。  
新干剪纸形神兼备,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或刻刀,几张素纸,凭着心灵手巧和对生活的感悟,剪出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的艺术作品,有奇花异卉、家畜珍禽;有人物典故、民间传说;有生劳动场景;有的时候事政治、家事国事,涉及广泛,内容丰富,凭剪纸在人自由想象发挥。新干剪纸多角度多  
层面反映了当地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代表作品有:  
1、传统作品  
《鸟儿骑牛娃伴归》《双凤串牡》《老鼠醉酒》《十二生肖》《门帘》《家禽图》《荷茶仙子》《孔开屏》等。  
2、现代作品  
《蝴蝶》系列、《绿色家园》《农材新风》《饲鹅图》《喜狗闹春》《双鱼吻偶》《恭喜发财》《斗牛》《橘农乐》《金牛银鸽》(庆香港回归)《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等。  
新干剪纸,以族传、家传或自学互教为主,技艺相传,师承关系有断有联,考证起来没有完整的线索和脉络,境内的剪纸艺人星罗棋布,构成了分散的剪纸群体,家传的有七琴镇洪家材的李绿祥及其女洪桂英和孙女林丹;自学、互教的有方祥云、周春生、张伟良等。洪桂英是起到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她创作了大量剪纸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成为新干出神入化的“一把剪”。  
新干剪纸包含了农民朴实的思想、道德、信仰、追求和愿望,起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形式多样,生动传神,寓意吉祥。  
八、新干守岁习俗  
守岁是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也是新干人过春节时在除夕之夜的一项重要活动。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  
上了年纪的人守岁,是“辞旧岁”,为的是守住快要过去一年中的最终时光,有珍爱光阴的意思;  
年轻人守岁,一方面是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另一方面是为了和父母长辈共同守住时光,为父母长辈延年益寿。  
对于大部分新干人来说,在我们的童年,记忆里除夕之夜都是在严寒的夜间,外面也许下着雨,也许飘着雪,也许雨和雪都没有,但刮着寒风。老屋里的一炉炭火通红,温暖如春。人们围着火炉吃瓜子聊天,聊过去一年的收成,聊明年的打算,也聊小儿童的未来。吃累了,聊累了,就拿起火钳加一两块木炭,然后看着木炭在火星中逐渐燃开,从一丁点的星火慢慢蔓延出一团火红。一年当中最安定最温暖的时光,就这样伴着炭火逐渐走向尽头。  
围着火炉的时光,手脚和脸慢慢变热,心也越来越热。小儿童无需考虑作业还没有做完,一心张望着接下来的压岁钱,父母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说起不合时宜的话题,说的更多的是鼓舞和心愿。  
老一辈的人,在守岁的时候,会讲究一些莫名其妙的规矩。这些规矩,在小儿童看来,是那么郑重而且严肃。例如,不准说不吉利的话,连不吉利的字也不要说。假如不小心说了,大人们就会低声呵斥,然后以一句“这个蠢子”、“这个傻瓜”做结尾。  
直到夜深得透底,守岁也就能够结束了。人们在长长的哈欠之中,将炉火盖灭,放一挂震天动地的爆竹,封住财门,再甜甜睡去。多年以后,我终于晓得,守岁的“守”,实际上是守候、守望的“守”,而守岁的“岁”,则是那个岁岁平安,岁岁如意的“岁”。  
新干县城乡村都有有“守岁”习惯。每年除夕夜间,合家围坐火炉旁,品茶叙话,直至午夜,意为“守财神”;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点起璀璨的蜡烛,男女老少欢聚在共同守岁。守岁是习俗,既有对逝去时光的眷恋之情,也寄予着对新生活的美好祝福。  
九、新干县春节习俗  
​春节又称年节,萌芽于先秦时期,构成于汉武帝时代。年节习俗随岁月的变迁,经历了持久而复杂的发展、变化、日臻丰满的历史过程。  
上古时期,人们的原始信仰是年节构成的重要原因。那时,人们相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认为日月天地之神、动植物之神以及祖先的神灵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于是,在自然节气变化、农事活动等一些重要日子里,人们都要举办多种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敬重和敬畏;非常是在年终岁末,还要举办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俗称腊祭。腊祭之日,要给祖先和各路神灵陈献祭品,以吹打奏乐、吟诵祝辞等方法感谢神灵保佑取得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然后,全家族的人饮酒欢聚,纵情狂欢。  
“年”在最初B时间概念,而是指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如“五谷大熟为有年”。中国在夏朝已开始用“年”来表达时间的含义。从夏朝开始,各朝各代使用的历法不同,岁首的日期也所以变化,例如,夏朝岁首为正月,秦朝则以十月为岁首。岁首不固定,年节习俗就很难固定。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太初历》,这是一部阴阳合历的历法。《太初历》把正月规定为岁首,使一年的开始与二十四节气的开端相对应。这样的规定,非常有助于安排农事活动,所以,即使后世各代对历法多次进行修改,但始终沿用“正月为岁首”的规定。《太初历》的颁行,使得年节习俗最后定型,代代相传,并延续至今。  
但是,汉代时的春节B指正月的年节,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曾是很重要的民俗节日,称为立春节或春节。在立春节,皇帝亲率众臣参加迎接春季来临的仪式。民间也有相当多活动,例如“打春”,“咬春”等等,现在民间仍广泛流行的立春吃春饼,就是延续“咬春”的习俗。南北朝时,“春节”泛指整个春天。因为年节与立春节在同一时段,民间也愈来愈重视年节,“立春节”迎春纳福的主题自然而然地融入年节,致使“立春节”渐渐消逝,立春也就仅指节气了。  
历史上,春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先秦时期称“元日”、“上日”,汉朝称“正日”,魏晋南北朝时期春节的名称是“元辰”、“元正”,唐宋时期主要把“元日”称为年节。还有,历史上把“元旦”称作春节的情况也很普遍。辛亥革命以后开始把“元旦”称作公历新年。  
清朝末年辛亥革命以前,中国使用的历法被俗称为农历。农历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1912年一月一日中华民国改用公历纪元,从此,公历一月一日称“元旦”,农历“元旦”则改称“春节”。但是,传统年节观念根深蒂固,民间仍然过农历新年,并以“过年”相称。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九月二十七日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 采纳公元”。1949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政务院会议又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当中区别规定了春节和元旦等法定假日的放假日期。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名称更广泛地在全国使用,于是一年之中出现了两个新年:公历新年元旦和农历新年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结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予,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构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些年以来,跟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快速增长,对亲情、友情、美满、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聚的优秀传统文化,明显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盛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宁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接连不断发展壮大。  
十、新干县清明节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起到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拖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当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相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实际上,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接连不断变换,所以,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际,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由于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因为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实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实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另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随后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随后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慢慢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管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因为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经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来到时,能够与寒食节共同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解释从那时起清明开始起到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慢慢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但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办,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全部了。  
清明节随后还汲取了还有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办,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季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因为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丽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法吧。所以,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经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办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游览,不必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构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保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天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其实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结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漂亮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今天的清明节,依旧在人们的平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是我们过节的主题。  
十一、新干县端午节习俗  
​在古代,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宰相宋建议要避讳,就把“端五”改为“端午”,此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其由来,说法不一,当中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最大。正是因为屈原的缘故,端午节也所以被称为“诗人节”。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楚秦争霸,楚国大臣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他主张举贤任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怀王稚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保守派的反对,他们接连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但屈原矢志不改,“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因此态也!”没有放弃对未来道路的探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秦国接连攻占了楚国8座城池,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识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仅不听,竟然将屈原逐出楚国都城郢。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羞悔交加,忧郁成疾,3年后客死秦国。楚顷襄王继承王位不久,秦王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抱负远大而壮志难伸的屈原,在被流放到远离京都的沅、湘流域途中,终日忧愁,经常独自徘徊江边。一天,一位在江边垂钓的渔夫问屈原为何这么失意落魄,他叹气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下了《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不朽杰作。在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攻破的噩耗后,屈原仰天长叹不已,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激流滚滚的汨罗江。这天,正是夏历的五月初五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屈原以死来保持自我的理想,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到宋代,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并下诏将五月初五日定为“端午节”,谕令各地官府组织纪念诸如赛龙舟之类的活动,以纪念屈原。宋人梅尧臣在《五月五日》诗中吟道:“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元明之时的贝琼写有《巳酉端午》吊屈原诗:“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表达了诗人们对屈原的同情与悼念之情。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在中国江苏、上海、浙江一带,通常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因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乃投奔吴国,助吴王阖闾伐楚,五战而攻入楚都郢。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阖闾为越王勾践战败,受伤而死,子夫差继位,立志报仇。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军大败,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太宰受越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历镂”剑,令其自刎。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死前交代邻舍人:“我死后,请挖出我的眼睛,悬挂在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军队入城灭吴!”说罢,自刎而死。夫差闻子胥死前之言,大怒,令人取子胥尸体装入皮革中,于五月初五日投入大江。伍子胥含冤死后,“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传说中伍子胥变成了“波涛之神”。这样,在江浙一带,端午节就成了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在浙江的东部地区,当地市民把过端午节看做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据史书记载,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年仅14岁的曹娥,沿江号哭,昼夜不停。过了17天,在五月初五日这天,曹娥也投入江中。又过了五日,曹娥终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江面。此事传到县府,县令为之作文立碑,以颂扬她的孝行。在今浙江绍兴,尚存曹娥之墓,现存曹娥碑相传为晋代王羲之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将她曾居住过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则更名为曹娥江。  
在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而龙舟竞渡活动,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历史。勾践战败被俘后,在吴国过了3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数年后,终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昭彰勾践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初五日这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尽管说法比较多,但时至今日,端午节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屈原以及他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他胸怀祖国、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缅怀。同时,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是民间一年一度的“卫生防疫节”,人们在这天都要打扫庭院、悬白艾、饮雄黄酒。节日期间,同学们要环绕人与自然美满共处这个主题,踊跃组织和参加一些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科普宣传活动,强健体魄,娱乐身心,提高科学意识。  
十二、新干县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源自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古人经长期察看认为,月亮的运动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所以祭月就成了祈祷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周礼》记载,中国周朝时就有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周天子每年秋季都要举办“夕月”仪式。春秋战国时,日月神区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北魏、隋唐以来,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人们为了祈求月神为农业发挥有利效果,或为了庆祝丰收,酬谢月神的保佑,便更加重视祭月、拜月礼俗,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中央政府祭月的坛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祭月拜月的同时,又出现了赏月的习俗。晋代文献中已有中秋赏月的记载。  
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到了明清,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一般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上升为与新年、清明、端午并重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圆之日,又是亲人团聚、团圆之际。自古以来,团结、团圆、庆丰收,就是中秋节的主题。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由家人团聚、团圆、和睦相处,达到社会美满、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十三、新干县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在南北朝时期的著作中就已经提到了。最早在屈原的《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但这里的重阳还不是指九九重阳节。  
三国时期曹丕写下的《九日与钟繇书》有这样的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好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到了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这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到了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全国上下共同庆祝重阳节,而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多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共同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然盛行。  
民俗专家推荐说,古时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包括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趣味活动。  
跟随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重阳节被给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中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现代与传统巧妙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十四、新干县元宵节习俗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旺,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持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尽管仅仅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以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由于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种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随后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予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十五、新干县七夕节习俗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跟随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相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当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里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随后,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共同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当今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由于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性相关的节日。  
十六、新干县特产  
商洲枳壳  
商洲枳壳,江西省新干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商洲枳壳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宋朝时被列为贡品。其外观表现出皮青肉厚、色白质坚、芳香纯正、果肉翻肚如口盆、果瓤横切似菊花的特点,在长期的中药临床应用中,起到破气、行痰、消痞的功效,疗效显然好于其它同类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2006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商洲枳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爱护。  
三湖红桔  
三湖红桔,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三湖红桔是地方特色柑桔良种,因原产、主产于新干县三湖镇而得名。三湖又称“商洲”,被誉为“红桔之乡”。三湖红桔历史悠久,在宋朝已列为贡品进贡朝廷,南宋诗人范成大就写过《清江道中桔园甚夥》一诗。三湖红桔果色鲜红,果肉脆嫩,甜酸适度,风味浓郁独特,营养丰富。  
2010年四月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三湖红桔”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爱护。  
十七、新干县名人  
聂福如,1966年九月生,江西新干人,1988年十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七月参加工作,现任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一级警监警衔。  
廖璟,江西新干人,1950年十二月参加工作,1956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宜春地委调研员。  
肖文荪,1964年九月生,江西新干人,1986年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八月参加工作。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毕业,曾任冶金工业部人事教育司机关人事处处长、国家经贸委办公厅正处级秘书、助理巡视员。  
十八、新干县著名景点  
(一)莒洲岛  
莒洲岛座落于赣江新干荷浦段江心,东西两面区别与  
105国道和赣粤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隔水相望,总面积4.5平方公里,享有“千里赣江第一洲”之誉。莒洲岛与岳飞点将台隔河相对;下游3公里处为曾坊洲岛,全岛遍植多种水果;顺江而下,东西岸区别为青铜文化遗址公园和“中国红桔之乡”三湖的数万亩红桔。岛上赣派古村落、寺庙、古牌坊旧韵犹存,全岛80%为次原始森林、桔林和古树覆盖,樟楮茂密,河水清澈围绕,洲滩千涛相依。环岛长堤外有3.5公里长的千亩优质沙滩,沙质洁白而细腻,是天然的淡水沙滩浴场。近日可建成中国区域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区;中远期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  
(二)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  
新干青铜博物馆座落于新干县大洋洲程家村劳背沙洲,距105国道400米,离赣江1公里。共出土青铜器475件,玉器100多件,陶器300多件另外,还有骨镞5枚,生砂660克。当中青铜器数量超过河南殷墟妇好墓(460余件),名列全国第一,有青铜瓒、提梁方卤、青铜豆、中华钺王等国内珍稀品种。大洋洲商代墓的发掘,是中国江南考古的重大突破。它充分证实南方地方在商代一样存在着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为揭开三千年前长江流域文化之谜提供了重要依据。  
1989年九月,在新干县大洋洲镇程家村发觉并科学发掘商代大墓,震惊中外,该墓出土多种质料遗物1368件,当中青铜器475件,玉器754件(颗),陶瓷器139件。当中尤以青铜器引起注意,当中数量之多、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堪称江南商墓之冠,在全国也属罕见。这批出土的青铜器中,四足铜甗、乳丁纹虎耳方鼎、伏鸟双尾虎和玉器的神人兽面形玉饰、侧身羽人玉佩饰更是被评为“国宝”。大洋洲商墓这一重要发觉,不但弥合了江南文明历史的断层,并且与四川盆地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交相辉映,谱写了中国商周青铜文明的新篇章,是“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觉之一”、“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觉”,堪称“中国青铜第一”“江南青铜王国”。  
为更好地展示青铜文化,2003年六月新干县在遗址旁建成占地面积53000平方米的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并对外开放,2009年二月被省委、省政府发布为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县委、县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对青铜博物馆进行升级改造,并在商代大墓遗址上建成一个遗址展示馆,于2019年八月重新开馆。  
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陈列布展以江南青铜王国为主题,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展馆区,主要通过高仿青铜器、玉器和陶器来展示大洋洲商代大墓文化内涵,宣传新干的青铜文化;第二部分为连廊,是连接青铜馆和遗址展示馆的通道,辅之以星空顶,宛如穿越时空的隧道;最终一部分为遗址复原展示区,将商墓遗址用方形坑形式爱护起来,按照当年考古出土现状将商墓进行复原展示。辅以声光电技术,共展示物品高仿青铜复制品、玉器及商墓及牛头城址出土陶器200余件。青铜馆自建成以来,每年迎接招待观众达14万多人次,已成为展示、宣传、参观我县青铜文化的重要窗口。  
乘车路线:从新干县城出发,沿105国道往北行16公里便到景区入口。  
(三)新干县博物馆  
2003年六月,新干县博物馆建成开馆,该馆占地面积82亩,主馆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馆舍造型为出土青铜器卧虎方鼎型。正面大门两边饰以兽面纹壁图,边柱装饰有乳丁纹。鼎足上立伏鸟双尾虎,馆上方以四根斜梁擎起双面神人像的羊角,并竖有一神人像的圆形管插,标志着天圆地方,吉祥如意。  
新干商代大墓座落于大洋洲镇程家村委会的涝背沙洲上,至今已有三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该墓葬发觉于1989年九月二十日,当时群众正在沙洲上取土堆固赣江堤,无意中挖出了几件青铜器,得到消息后,县里及时采取了爱护措施,并由省考古工作队来到大洋洲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科学发掘。  
大墓出土文物十分丰富,有青铜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356件,当中以青铜器特引起注意,其数量之多、纹饰之美,造型之奇,铸工之精,不但在南方地区,就是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新干商代大墓被评为国家“七五”期间十大考古发觉和“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觉”之一。  
2003年六月,在大墓墓址旁建成新干县博物馆。  
展览分为六个部分,即“器以藏礼——青铜礼器”、“兵戎征伐——青铜兵器”、“渔樵耕织——青铜农具、工具、陶瓷器”、“狞厉之美——美石玉器”、“天人合一——青铜神器”和“王气南来——青铜器综合”。  
伏鸟双尾虎:长53.5、高25.5厘米、重6.2千克。形类虎尊,坦腹、底不连,内空。虎身体庞大,怒目狰狞,虎视眈眈,作半起欲奔之势。  
四足铜甑:通高105、甑口径61.2、鬲高39.5厘米,重78.5千克。为甑、鬲连体式。甑为盘口,立耳,斜腹,箅已失,但有箅托一星期。口沿外侧饰斜角式雷纹。通体饰牛首纹四组。  
双面神人头像:通高53、角距38.5厘米,重4.1千克。扁平,双面人头形,上宽下窄,中空。方銎。形象狰狞、恐惧、诡怪。  
侧身羽神人玉饰:通高11.5、身高8.7、背厚1.4、胸厚0.8厘米。呈枣红色,纯润无瑕,属青田玉。用圆雕加浮雕琢成,作侧身蹲坐状,两侧面对称,“臣”字目。在腰背与臀部刻出鳞片纹,两侧及腿部用圆雕技法雕出羽翼。链环与羽神人为同一块玉料雕成。  
2018年九月,被确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新干县博物馆座落于江西省新干县滨阳路。  
(四)萧公庙遗址  
萧公庙在新干县大洋洲镇程家村委会萧公庙村小组旁,供奉的是水神萧英侯伯轩及其后世嗣神。西面紧邻赣江,遥江对望即是著名的红桔之乡、小南京三湖街。东靠赣江大堤。  
省级文物爱护单位萧公庙,始建于景泰七年(1456年),距今500多年,1993年重建,2010年修建。古时萧公庙“庙宇浩大,雕梁画栋,舟楫画舫不绝于岸,祭祀谒者接连不断于路”;有众多官绅文人遗墨宝作辞颂。今旧址尚存古代青石栏杆、一对狮子、大型铁锚和已作为菜园围墙的古砖石。重修后的庙宇由主堂和观音堂两栋建筑构成。庙内供奉着以下神像:有“男妈祖”之称的萧天任及其祖父萧伯轩、父亲萧祥叔、妈妈,聂公、张公等水神,观音娘娘等。  
据《重刊大洋洲萧侯庙志》(初刊于明天启辛酉1621年,末刊版于清光绪丁未1907年)载:萧伯轩,北宋新干人,其祖允康公,父兰芳公,原籍河南开封祥符县人。父兰芳公曾任吉州刺吏。萧伯轩喜神仙术,因往临江访金凤州谢真人,爱新干山水之胜,遂自吉州移居新干大洋洲。晚有神职,能知前事。元大德十年(1306年)坐化而去。乡人祀为水神。元至大二年(1309年)封为“五湖显应真人”。至其后英佑侯萧天任,志载有阴护郑和下西洋之功,又神助明英宗北狩被围,暗护其复辟之功而封“灵通广济显应真人。”明成化20年(1484年),诏令新干县令具牲祀而祭,其影响所及上至川贵、下至湖广各水系皆置萧公庙,与清江晏公同为水神祭祀之灵。  
萧公信仰跟随江右商帮的发展和“江西填湖广”而传到全国,相当多地方都有祭祀萧公或信仰萧公的庙宇或塑像。  
央视《国宝档案》栏目于2006年播出了两集专题片《大洋洲萧侯庙志》。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明朝天启年间刊印的《大洋洲萧侯庙志》,记载了元明时期“三世仁侯”——萧氏三代的神迹。该志有众多官绅文人遗墨宝作辞颂,是今日研究水神崇拜、民间祀神、道教文化的极好资料。  
(五)惠政桥  
新干县城南门外的金川河上,有座二墩三孔的石拱桥。它建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据《新淦县志·卷一》载,“桥高四十一七尺,阔二十八尺,长二十一丈,起三拱,上履以长亭,卫以栏循。”这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命名并书题的惠政桥。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几度遭受贬滴。宋绍圣元年(1094年),复贬滴惠洲(今广东惠阳县),并以六十三岁的高龄远徙琼州(今海南岛),受尽颠沛流离之苦,身心遭受严重摧残。元符三年(1100年)遇赦返京,由梅岭入赣,顺赣江北归,行抵庐陵,有吉州司法参军谢举廉(新干人),与其有深交。来到他下榻的驿站拜访,谈话间,请求他为新干县兴建的大石桥写篇桥记,他没有应允。当船抵新干县城时,迎接他的知县竟是同窗好友张好古(江西南康县人),-相逢,情重意深,相邀叙旧。当船由赣江驶入金川河时,县城百姓千余人,伫立岸旁,齐声呼唤,请求苏轼为新桥命名题字。苏轼见此情景,深为感动,只觉群情难却,便在船舱里挥毫写下了“惠政桥”三字。后来,由桥工镌刻在桥的中拱石壁上。三个五寸见方的苏字便这样留存于新干。据传,因为苏轼行色匆匆,一路劳顿,加上三次贬滴后,身体赢弱,精神忧郁,手颤神衰,又是迫促而成,故字体瘦弱嶙峋,真是“见其字如见其人”,但苏笔之力仍然历历可辨。只是桥经历代多次维修,刻字之石藏之何处,未可知否,但“惠政桥”之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近些年以来,惠政桥已被列入县文物爱护的古建筑之一。  
(六)牛城遗址  
牛城遗址的发掘对江南考古研究有重要的效果,有望破解曾经改写了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史的“青铜王国”遗留的谜底。  
南京牛城遗址:现为大洋洲镇刘凌行政村所辖,属于平原边缘的丘陵地带,遗址上有牛城村、黄叶塘村、刘凌村。  
学界人士也许都不会遗忘那个让世人瞩目的新干大洋洲遗址,但是却忽视了在新干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遗址——新干牛城遗址。  
假如说两者关系,应当说近乎姊妹。大洋洲遗址和牛城遗址都是在新干大洋洲镇发觉的,两个遗址的直线距离在3-4公里之内,据专家鉴定都是商周时期的遗址,这样的发觉不是巧合,起到显然的相似性,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同一个文化下的两个遗址。所以有媒体和专家称“新干牛城遗址的发掘有望破解‘青铜王国之谜’”。  
新干牛城遗址经过江西考古人员的调查发觉后,最后确定牛城遗址是商周时期重要遗址,有古城墙长约3500米,面积50万平方米(有更为精确的数字是32万平方米),古城三面以水护城,北面依山筑墙,呈梯形状,在城内城外发觉大量的我们居住,生产,生活的遗存,其遗址范围之广,地层堆积之厚,让我们瞩目。  
经过江西考古工作者的讨论和研究,向上级部门申请,最后通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而且于2005年开始对新干牛城遗址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挖掘。该遗址由江西省考古专家周广明先生带队和主持挖掘,到日前发掘工作还未进入关键时期,就已经发掘出大量的遗物。  
(七)岳飞点将台  
岳飞点将台座落于新干县荷浦乡与界埠乡交界的田畔中,西倚松林山冈,东面三四华里处为赣江。点将台为土筑,共7座,当中七步台一座,五步台二座,三步台四座。七步台为主帅台,岳飞检阅将士所用,面积5500平方米,高2丈;五步台为部将王贵、汤怀所用;三步台与七步台毗邻,为岳飞之子岳云等护卫主帅用台。从荷浦到界埠还有一条宽阔的“马糟”,为岳家军用的跑马糟。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出师江西,屯兵新干,曾在荷浦、界埠一带教演操练士卒,因而建筑点将台,后岳飞精忠报国,受封为“武穆候“,现在点将台附近的武湖、穆湖、候府三个村名,即当时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而取的。  
据宋赵与时所著《宾退录》记载,宋绍兴癸丑,岳武穆提兵平虔、吉群盗,道出新干,题诗云:“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而今荷浦、界埠一带的武湖、穆湖、侯府3个村庄名称,即为纪念这位英雄而命名的。该遗址对研究岳飞生平和宋史有一定价值。  
(八)陈家村石梁桥  
陈家村石梁桥座落于大洋洲镇陈家村,跨陈家渠而建。建于清代,东南朝西北走向,是通往清江的古道。桥全长19.88米、宽1.3米。桥面由3列18块石板铺设而成(两列青石板中间夹一列麻石板平铺),每块青石长3.07米、宽0.43~0.47米不等、厚0.12米,麻石宽0.35米。桥面石板衔接处,用青石板托垫,共用5块,略宽出桥面各约0.4米,桥柱三根成“/丨\”形共计15根,其入水部分直接卡于水中松木上。桥两端用多块青石板垒砌成墩。西北侧桥柱刻有“乾隆十七年壬申岁冬月濂溪重修”字样;桥头略偏左侧修建有“三元亭”以供过路的人休憩。该桥简单稳固, 采纳榫卯结构修建,有确切纪年,为境内所鲜见。  
(九)坑口桥  
坑口桥座落于界埠镇坑口村。明天启七年(1627年),县令周文允与郡守徐鸣皋先后改修。明崇祯元年(1628年),徐少府修筑,并建亭于桥头,取名平政亭。清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潘令龄重建。清乾隆年间(1736年一1795年)周尚礼重修。清道光四年(1824年)因河水暴涨,桥被冲毁,改修石拱桥。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该桥又遭冲毁,村里人杨垂裕垒砌桥面,两端加砌石墩两座。清咸丰七年(1857年),杜福清重修桥面,铺以长方形石块。现桥长26米、宽4米,南北向。该桥历来为界埠通往荷浦、三湖的必经之道。  
1984年经新干县人民政府发布为县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十)维摩桥  
维摩桥座落于桃溪乡城头村,是通往溪下的古道,又名“姨婆桥”。据清同治九年修《新淦县志》记载,维摩桥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其后屡修屡废,直至清成丰四年(1854年由李学孔等倡修才再次建成现今形状的三孔两墩券拱石桥。该桥为三拱桥,桥面两边为红岩石,中间以条石铺设,在条石与红岩石之间又纵设条石各一列。桥体全长33米,宽3·4米,桥拱长3.2米,南北两端各设引桥区别长100米8米,桥北端还砌有一米见方的溢洪涵洞,整座桥较稳固。该桥历史悠久、造型别致,是新干县最早 采纳溢洪涵洞设计的桥梁。  
1984年经新干县人民政府发布为县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