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浮梁县风水民俗

  • 风水民俗
  • 2022-08-17 16:28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地理位置概述  
浮梁县,隶属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座落于江西省东北部,赣、皖二省交界处,介于东经117°01′-117°42′,北纬29°09′-29°56′之间,总面积2851平方千米。浮梁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截至2019年,浮梁县辖10个镇、8个乡,另辖2个乡级单位,县政府驻浮梁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十一月一日零时,浮梁县常住人口为280376人。战国时,浮梁县县域属古番。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浮梁。1988年十月十一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置浮梁县。浮梁县境内有高速公路进出口6个,206国道横跨全境。浮梁县有宋代佛塔、浮梁古县衙、东埠古街、宝积禅寺等风景名胜区,当中浮梁古县衙1987年被定为江西省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浮梁县曾获“2019年度江西省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等荣誉称号。  
二、文化事业  
2018年,浮梁县组织送戏下乡84场次,送新型数字电影进村、进学校2456场次,自办文体活动91场次,免费开放165家农家书屋。
  
三、浮梁县过年习俗  
浮梁百姓的传统观念,对过年是相当重视的。平日,一家人粗茶淡饭,或三餐,或两顿,只要能填饱肚子,好像就可满足。但一到了年关,当家的就会盘算一年的收入支出,该收的要去收回来,该给别人的,也应在年前结欠清晰,万一还不清的债,也要和别人打好商议,商定还款时间,绝不等别人讨债上门,有失脸面。忙完了这些事以后,那就是准备年货了。  
办年货是过年的物质准备。按照旧的习俗,通常商家在除夕中午打烊关门,直到正月初七才恢复营生。所以,家家户户都得备足节日期间祭祖敬神、款待顾客、走亲访友和自家人食用的物品,包括柴火木炭、畜禽肉蛋、蔬菜水果、大米白面,烟酒糖茶、香纸蜡烛以及小儿玩耍的灯笼玩具等等。条件好一些的人家,还要给老人小孩添置新衣新帽新鞋袜,全家人过年一新,不但图个吉利,也是令人感到光彩的事。实际上,置办年货,农家早在夏收或秋收时节就已留心准备了。比如,夏秋的瓜子、南瓜子、葵花子、黄豆、花生、芝麻、勾粟、板栗等收回家晒干后便储藏起来留到过年用;春季的油菜子、秋季的油茶子收刈采摘晒干后便送到油坊兑油,平常只兑回一部分供平常生活用,其余的便储放在油坊里,等到过年再去兑回家;秋季收获的红薯、南瓜,要拿一部分切成片晒成红薯、南瓜干,还要晒一些南瓜豆豉、茄子豆豉留到春节食用;到了打霜时节,又用糯米蒸饭,经过霜冻后晒干,留待春节时炒成冻米;收获黄豆后,又要用一部分烧熟,再放一些笋干、辣椒、五香、八角之类的调味品,晒干后便成了香味扑鼻、鲜辣可口的果品;白露以后,许多农户便要采摘柿子,削好皮后晒软,再制成柿饼,用柿子皮盖好后装进竹篮,然后吊放在堂前的横梁上,等到过年拿出来食用时,柿饼上面已长出了一层白霜,整个柿饼是白里透红,香甜可口,人见人爱;还有绝大多数农家都要腌制种类繁多的腌菜,比如盐齑、黄齑、萝卜菜腌菜、春菜腌菜和酸辣、豆角、酸藠头、酸南瓜片、黄瓜条以及懒人菜,这些酸菜在过年的桌子上摆出来最受人们的欢迎,最能吊起人们的食欲和胃口,在浮北西湖的酸菜中,还有一种腌制的“母子”酸辣椒,即在红辣的肚子中装进跺碎了的红辣,然后腌制,出缸时不但红黄鲜嫩,油光水花,吃起来更为香脆辣甜,令人垂涎欲滴。  
过了腊八,时节深冬,浮梁农家老百姓便开始杀猪、熬糖、烫粉皮、蒸早米糕、糍糕、发糕、做豆腐和买年货。杀年猪在浮梁老百姓的家中也是一件大事,先要准备借好杀猪凳、杀猪缸、烧好滚水、请好帮手。屠手杀猪时要放鞭炮,猪杀倒后要用剪刀剪下一撮猪尾巴尖上的毛放回猪栏内,以祈福下一年度养出更好更多的生猪。开膛破肚处理完猪的脏器后,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基本上是将整头猪分为猪头、颈圈、蹄包、前夹、后腿、猪脚、腰刀等部分后挂起来晾干,留一部分新鲜肉过年,大部分腰刀、腿鳖就腌制起来,节后晴天再晒干成腊肉,供平日食用。条件差一些的人家则要想法卖出一部分猪肉,用卖肉的钱开销所欠下的债务和置办其他年货。条件很差的贫苦人家,则将大部分猪肉卖掉还债,家中只留少数一点肉和猪杂过年。浮梁历来是个礼仪之邦,非常重视亲友和邻里感情,不论贫富,杀猪的人家都会请屠户、长辈亲友和邻居到家中吃“杀猪饭”,喝酒猜拳,把杀年猪的过程搞得热热闹闹,衬托出过年的节日气氛。这种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的优良传统一直流传至今没有改变。  
浮梁人熬糖的原料主要是糯米、大麦芽、爆花、芝麻、大豆粉、花生、粟米等,熬糖的工艺也较复杂,时间大致是一夜一天,多数人家是自我熬糖,也有部分是请当地名师到家里来加工。第一天晚上,主人把糯米蒸成饭,然后和清水、大麦芽混合在几口大锅里,盖上锅盖,灶内仅存一些用灰盖住火苗的炭火,低温在锅中焖到早上,然后用榨床蔑包榨出渣来后,再烧明火逐渐煎熬,通常要到黄昏后才熬成糖稀,熬糖师傅用一双筷子在锅内沾上一些糖,提起来用力吹上一口气,根据糖成形的情况来推断是不是已到火候。假如到了火候,便把糖用瓦钵盛起来,再根据事先炒好的爆花、冻米、芝麻、豆粉的数量情况和主人的意见,区别下锅提炼拌和。爆花糖、芝麻糖、冻米糖、粟米糖等提炼后要用木制糖盒压紧压平,然后用糖刀抽割成一条条后,再切成一块块小片。豆糖就直接在案板上揉和后切成一块块长条,然后再切成一根根小方条后并用手工拧出一些花样。假如是做米糖,师傅则要把糖稀加温后挂在一根专用木棍上反复拔拉,直至把糖拔成白色后,再用木棍敲打成一寸长左右的糖棍,然后装入有冻米的瓶罐中储存。有的人家熬糖时,还要在糖中加进一些白糖,使多种各样的糖吃起来更加鲜美。  
浮梁乡村老百姓还有烫粉皮的习俗。烫粉皮的主要原料是早米、红薯、玉米和荞麦。做法是先把大米、玉米和荞麦等磨成浆,再一点点舀进用铁皮做成的烫盆,荡匀后放到烧开了水的大锅内烫成薄皮,然后晾晒到半干,再把它剪成一块块,最终再晒干备用。浮梁的粉皮的吃法基本上是三种。一种是直接下锅煮软后加些作料做早餐或款待来客,它和煮面条一样的方便,又非常可口,有些病人在病中或恢复期间就爱好吃这种米做的磨浆粉皮。第二种是用来做菜,可炒制也可做成汤,其滋味也鲜美嫩滑。第三种是在烫粉皮时加入一些芝麻,晒干后用油炸发后做茶点,又脆又香酥,颇为顾客所爱好。浮梁的早米糕做法东西南北、近郊和乡村有些差异,但其原料主要都是早米和咸水。浮北蒸早米糕所用的咸水原料,大多是取材于当地,用油茶子壳或芝麻秆为主烧灰,然后制成咸水(加热过滤等),和浸透了的早米掺和着磨浆,再下锅抄浆至可捏成粉团后,用甑蒸熟,倒入糕盒中压紧压平,用刀切成一墩墩备食。而浮梁其他一些地方蒸早米糕所用咸水原料,实用油茶子壳和芝麻秆烧灰的,也实用稻草烧灰或用稻草烧水的,磨浆、抄浆的做法也基本相同(也有舂粉不磨浆的),但抄浆之后是做成一个个“草鞋饼”的模样,下甑或蒸笼蒸熟后备食。  
浮梁的早米糕(粑)起源很早,炒煮均可,滋味清香,很有特色,做早餐或做点心均可。浮梁糍糕(也叫糯米糕)的做法基本相同。其原料主要是糯米掺一些早米,比例有七三的,也有八二的,其程序是浸米、洗米、舂粉、蒸糕等过程,蒸好后倒进糕盒挤压平坦,稍凉后用鱼尾糕刀抽成长条,再冷后切成一不不(音墩),糕体裂纹后再用冬水浸泡留用。浮梁糍糕主要用来做早餐,它的特点是方便、耐饥,吃起来嫩滑有味,顾客来时,用冬笋或青菜炒上一盘,吃起来又别是一番洞天。浮梁乡下也有一些老百姓煮烯饭或烧泡饭时,切几片糍糕放进去,搞点酸菜、霉豆腐一下,既方便,又可以充饥,一举两得。所以,千百年来,浮梁节前蒸糍糕、吃糍糕的风俗也一直延续至今。过年除了蒸早米糕、糍糕,浮梁的老百姓还要蒸发糕。顾名思义,“发糕”的含意就是期望家庭发达、子孙发达、事业发达。蒸发糕的主要原料就是早米,早米浸泡软和后磨浆,然后加入一些酒和“发糕娘”,通过一个晚上的发酵,第二天早上就能够用蒸笼蒸了。这种发糕蒸的时间还能够加进肉末、碎辣、萝卜、虾仁、糖等佐料,也可加点一些红绿颜色,不但吃味很好,松、软、香甜,外观也很美丽。正月顾客来拜年时,喝过茶、吃过糖果糕点,上的第一道点心,就是发糕,这里面既表明对顾客的欢迎和尊重,也表明对顾客的美好祝福。发糕另一个效果就是作为礼物回赠顾客或亲戚,有的时候也会在酒席桌上出现,它和红烧肉同时被送到桌上,除了祝福发达的意思外,用发糕沾着红烧肉汤吃,既不油腻,又有还有一番味道。  
浮梁的豆腐非常好吃,它是过年少不了的一道好菜,有苦槠豆腐、油渣豆腐、虾米豆腐丝,还有霉豆腐、酱豆干等品种。在浮梁乡村,差不多家家户户都种大豆,它不必施肥,又不占主要位置,菜园里、坡地上、田畦地头、边边角角都可种植,营养价值也很丰富。许多人家都购置了石磨、木桶和渣片吊架、石膏。一年下来,多的人家千把斤,少的也有百来斤。多的能够卖一些,留下来的能够熬糖、烧豆、做豆腐;少的也基本够自我全家人食用。浮梁人做豆腐多数沿用传统做法,泡豆、磨浆、冲浆、过滤、点卤、压豆干,并且许多人都会自我做,原汁原味,香味扑鼻,外形美观,口感滑嫩,家家户户过节时,绝对少不了这一道传统美味。浮梁老百姓节前还要炒爆花、炒冻米和芽米,这些成品既可做熬糖的配料,又可装碟上桌,成为茶点,饿了还可用热水泡点冻米充饥。爆花冻米都是小孩爱好吃的零食,它是历史久远的“膨化食品”。早在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其《石湖集》中就记述了上元节吴中各地爆谷的风俗,而那时,浮梁也早就有了用糯谷打爆花的习惯。对古人爆米花的记述,清代赵翼曾在《檐曝杂记》中收录了一首《爆孛娄诗》(孛娄即指爆米花),很有一些乐趣。诗云:东入吴门十万子,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妆饰诸儿女,数片梅花插鬓斜。爆米花不但可食,古人还用以占卜求福。准备年货是忙煞人的,尽管是准备吃食为主,但体现了浮梁人对年节的极度重视和传统继承。民间有一句“真忙摘茶叶,假忙三十夜”的谚语,道出了过年主要是为了准备吃喝,但也不差于摘茶时的忙碌。前者是抓住时机采茶赚钱,后者是过时过节的必要消费,但这两者都是人生不可偏废的两项内容。而过年最忙的是乡村中的妇女,事无巨细都要她们去料理,年货准备中的大部分事情,责任都在她们身上,一直要到除夕夜吃完岁酒,她们还要料理家人洗澡换衣。传统中的大年初一,虽有不动刀铲、不倒水下地和不扫地的风俗规定,实质上就是给这些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无法歇息的乡村妇女放一天假。但是,这天假,也会跟随顾客的串门和亲友的走动,而往往不可以如约兑现。过年是盛大的、热烈的,但也是忙碌的、辛苦的。  
四、浮梁青狮白象灯(第四批省级)  
瑶里镇长明村所属谢家园自然村,该村村民古代绝大部分为“施”姓。该村的地形,村前有一大一小两座山丘(像两头昂首蹲坐的狮子),村后有一座大山(像一头大象),后面的大象紧紧护着前面的狮子,构成了“大象护狮”这样一种独特意形,“狮”又与该村“施”姓谐音,即“大象”之神灵护佑着“施”氏村民。该村村民即此命名他们的灯彩为“青狮白象灯”,该灯彩活动始于宋仁宗年间,仅在0期间中断,改革开放后又恢复了这一有着特定含义的灯彩活动,活动延续至今已有960余年。每年正月,瑶里镇长明村都会举办《青狮白象灯》灯彩活动,村民用迎舞青狮、白象灯来恭祝祖国国泰民安。  
传说瑶里村曾住着两兄弟,哥哥叫青狮,弟弟叫白象。他俩自幼就没有了父母,全靠众乡邻接济照应才长大成人。一年,以瑶里村外窜来了一群妖怪,当中要数妖怪花虎,蛟龙三王最为厉害。它们经常出没村中偷袭人畜,扰乱了村民们的宁静生活,寻得人心慌慌,民不聊生。村中的相当多青壮年为了赶走这群妖怪,奋起与妖怪们抗争,都战死于妖怪的魔掌之下。青狮、白象两兄弟看到死去的众乡邻,真是痛在身上,急在心里,心里想:这群妖怪魔法高强,单靠死拼硬碰,是无法战胜妖怪的,需要要有真本领,才可以战胜妖怪,替众乡亲报仇,恢复从前的宁静生活。于是,青狮、白象兄弟俩辞别众乡邻,外出拜师学艺。青狮、白象兄弟俩三年中足迹天下名山大川,遍访名师学艺,学得十八样兵器样样精通,而且兄弟俩在一位仙人的点化下,青狮学到了“霹雳”剑法,白象学成“掘地神功”。三年后,青狮、白象回到了瑶里。这时的瑶里已被妖怪们弄得十屋九空,一片凄凉的景象,村民正生活于水火之中,青狮和白象见此情景,万分痛心,决心消灭妖怪,替乡亲们报仇雪恨。在乡邻的指引下,青狮和白象找到了妖怪的洞府,经过一场激战,兄弟俩杀死了众小妖怪,妖怪花虎、蛟龙二王见斗不过青狮与白象,便想逃走,青狮和白象岂能放走这两个祸患乡亲的妖怪?最终,青狮在汪胡境内截住了花虎,白象在铁炉拦住了蛟龙,二对二地激战起来,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苦战,青狮最后用“霹雳剑法”杀死了花虎,花虎的身躯便留在了汪胡境内,变成了一座山峰,即当今的虎头山。白象用“掘地神功”挖通了河道,放干河水,捉住蛟龙,并处死了蛟龙。蛟龙的身躯于是化作了一道山岗,就是座落在铁炉村后的神龙岗。青狮、白象兄弟俩杀死妖怪之后,也因筋疲力尽,刚刚走到村边,便区别倒在了瑶里村南村北,安静地睡去,任凭众乡邻怎样呼唤,兄弟俩再也没有站起来了。哥哥青狮于是化成了村北的狮山,弟弟白象化成了村南的象山。千百年来,青狮、白象兄弟俩便时刻地震慑着外来的妖魔鬼怪,日夜镇守着瑶里的南北大门,佑护着瑶里众乡亲。至今,瑶里乡村仍保留着迎舞青狮、白象的习俗,每年正月,村民都用迎舞青狮、白象灯来怀念青狮和白象。  
五、浮梁珍珠灯(第四批省级)  
浮梁县兴田乡潭口村的民间舞蹈《珍珠灯》灯彩活动历史悠久,它始于唐玄宗年间(公元712-765年),一千多年来,浮梁县兴田乡潭口村一直保持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举行这一灯彩活动,从没有间断过。《珍珠灯》始称《五谷丰登灯》,到北宋真宗年间,改用皇帝所赐之名《珍珠灯》,灯队中增加了半副銮驾灯(即:大刀、铜锤、斧钺灯各一对)。这样既附有庆贺色彩,又附有浓厚的祭祖色彩,既附有感谢皇帝赐名的盛恩色彩,又附有威严的皇权色彩。在中国众多灯彩中,由皇帝赐给灯名的仅有少例。为维护其严肃性,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日三个晚上舞灯。《珍珠灯》因是皇帝赐给潭口村全体村民的御用灯彩,仅仅有潭口村村民享此荣耀,规定灯彩只能在本村舞,不得出村庄。《珍珠灯》灯彩活动包括起灯、祭祀、游灯和表演活动及收灯,有一整套严格的规定和规范的程序。整个活动过程环环相扣、井然有序、有始有终。  
六、浮梁功夫红茶制作技艺(第二批省级)  
严台村天祥茶号工夫红茶制作技艺,跟随红茶生产的发展而传承和改进。  
严台村是座落于浮梁县东北部的一个自然村,它的东、北、西三面都与安徽省祁门县境毗邻,村周高山重叠,森林茂盛,其地形、地貌和非常好的气候、土壤最宜于茶叶种植。据资料载,清道光年间,这里有优质茶园4000余亩,为这里红茶生产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使这里的茶叶生产一百余年久盛不衰。它的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在当时整个祁红茶区是手屈一指的。  
严台天祥茶号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以它技艺的独创性、技艺的科学性和技艺规程的严谨性构成了它独具特色的先进性,对推动红茶生产技艺水平的提高作出了明显奉献。  
技艺的独创性:在萎凋方法上,他们根据当地春天气候规律,将传统的“单式萎凋”改成“复式萎凋”,以保证当天的鲜叶完成萎凋工序;在揉捻方法上,将手揉法改为脚揉法,幸免了因手腕的力度不够,而使条索难以构成和条索不密切的缺陷。  
技艺的科学性:他们从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一套科学的揉茶法,即轻~重~轻~和慢~快~慢~抖散反复三次可得到理想的条索。  
技艺规模的严谨性:从收采茶工采摘的鲜茶起至成茶包装止,每一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严密把关,一丝不苟。由此可见,严台村的工夫红茶手工制作技艺在当时具领先地位,所以,1915年获得首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七、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  
史书称“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即浮梁的古称。在浮梁境内,现存五代、宋、元以降的古瓷石矿坑、古窑址为数众多。古时浮梁农户采挖瓷石,利用水碓碾制瓷土,或自制瓷器,或供给制瓷工匠,早已成为他们在农作之余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浮梁使用水碓的历史悠久,伴跟随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全过程。清代朱琰所著《陶说》、清代蓝浦所著《景德镇陶录》均有记述。  
浮梁使用水碓的历史悠久,伴跟随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全过程。史书称“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即浮梁的古称。在浮梁境内,现存五代、宋、元以降的古瓷石矿坑、古窑址为数众多。这解释,古时浮梁农户就已经开始采挖瓷石,碾成瓷土,或自制瓷器,或供给制瓷工匠,早已成为他们在农作之余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清代朱琰所著《陶说》称:“土人籍溪流设轮作碓,舂细淘净,制如土砖,名曰白不(敦,上声。凡造瓷泥土皆从此名。盖景德土音也。)”。清代蓝浦所著《景德镇陶录》称:“陶用泥土皆须采石制练。土人设厂采取,籍溪流为水碓舂之,澄细淘净,制如砖式,曰白不。”这些记述就是当时利用水碓生产瓷土的真实写照。在瑶里、鹅湖、庄湾、湘湖、寿安、三宝蓬等地,少量农户仍在闲暇时间,利用水碓生产瓷土。  
浮梁传统水碓建造技艺的主要工序包括:1、确定水碓形制。由用户与工匠一起商定。2、选址。以水量充沛、又不易遭受洪水冲击的河(溪)岸为佳;3、选料。水车、车轴、碓臼多用松木,其他构件多用质地较硬的杂木。4、建造。以一至多名木工为主,先区别制作构件,最终安装到位。一个直径4米的大水碓,需4个工匠,耗时二十多天尚可完工。  
2021年五月二十四日,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申报的水碓营造技艺(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八、浮梁县结婚习俗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共同吃汤圆,表明离别,妈妈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有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平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人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由于新娘头顶不可以见阳光,另一方期望像这位女人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5.礼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酬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7.不说再见:当全部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酬谢。  
9.燃炮:礼炮车  
九、浮梁祭祖习俗  
第一种祭祖形式通常在家中进行。有一部分人家在堂屋中悬挂着祖先画像,但多数人家是供奉着祖先的牌位。牌位是有规格的,在那高一尺二寸、宽二寸的小木牌上,正面写着近祖官位、姓名字号,背面写着祖先的生卒年月。大凡子夜前后,开门以前,祭祖的活动便开始了。祖宗牌位前摆好了佳肴酒水果品多种祭物,点燃香纸蜡烛后,家长率子孙们行叩祭礼。古时,对祭礼的行为也有严格的规定:站着的时候要恭谨,弯腰垂首;上前的时候要和颜悦色,高高兴兴;供奉祭品以飨祖先时,要诚心诚意,谦谨恳切;退下去的时候,要俯首帖耳,不可以随便走开。有的地方称祖宗为家亲,礼拜起来分外尊敬、虔诚。从初一到初三,每天晨昏,祖宗牌位前香烟缭绕,孝顺的子孙,作揖叩头,祈求祖先给他们带来好运。通常人家堂上供奉的祖先大抵是最亲的,如已故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等,神牌上大都照规矩写着“显考某某公”或“显妣某某夫人”字样。有的人家,则做一个总牌位,正中写着“某某堂上历代祖宗之神位”。拜飨祖先,大都只拜三代,到曾祖为止。但也有一些人家有贴香火之俗,用以表明对列祖列宗的崇敬和思念之情。详细做法是用一整张红纸,上端书写“万年香火”或“光前裕后”四个大字,正中写着“某某氏堂上历代远近昭穆宗亲之位”之类字样,左右写一副对联:“香炉接连不断千年火,玉盏长照万载灯”。香火通常贴于中堂,或家主人认为最神圣的墙壁上。在北乡城门村有一部分人家的香火壁上还可看见贴有联文:“千载神明昭日月,万年香火镇天地”、“敬五宇修其天爵,明三纲教以人伦”、“天地人三才并茂,君亲师一体同心”;“五行司火德,八卦离宫”和“普照思光远,资生惠泽长”等等。  
十、浮梁县饮食习俗  
1、板栗烧鸡:将板栗晒干后,和当地农家鸡辅以辣椒、大蒜等佐料烧制而成。  
2、米粉蒸肉:用新鲜荷叶垫底,蒸出的米粉肉滋味鲜美、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醇香开胃。  
3、碱水粑: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最为正宗,味泽鲜美、口感爽滑,碱水粑炒鸡蛋是最原始的做法,辅料以小青菜、香菇片、青红椒等。  
4、景德板鸡:为熟食,冷餐、熟食滋味俱佳、清香爽口、鲜味纯美,为瓷都一绝。  
5、饺子粑:江村乡古晚大米磨制而成,红的用白萝卜丝、虾皮做馅,绿的用韭菜、豆干做馅,外观晶莹剔透、口感滑腻筋斗,是早餐、夜宵的首选。  
6、严台大包子:以鲜肉、鸡蛋、香菇、葱、蒜等为馅,皮薄肉厚,咬一口满嘴流汤,肉香四溢,乃食肉动物的首选。  
7、冷粉:日产量3余吨,食用人数高达20万,和咸盐菜、桔子皮、香干丁、榨菜丁、香菇蒂、芝麻、甜萝卜丁等拌匀即可。  
8、江村煎饼:口味各种,经常见到为韭菜豆干、萝卜虾皮、包菜等,口味酥脆、鲜爽开胃。  
十一、名人  
赵慨  
赵慨(2世纪60年代至3世纪10年代时人),生卒年月不详。字叔朋,又名万硕,晋代人,番县东部(今浮梁县域)。东晋时,他官居五品,先后在今福建、浙江、江西等地为官。因生性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为奸妄所不容,遂退隐家乡。他熟知越窖青瓷的烧造技术,便把这些技术与当地的制瓷技术结合起来,为景德镇瓷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奉献,当地陶人对他十分仰慕,纷纷拜他为师。后世瓷工崇拜他,建庙供奉,尊为师主。  
明代詹珊撰写的《师主庙碑记》载,明仁宗洪煕元年(1425年),少监张善到景冶陶,始在御器厂内建师主庙。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太监邓康在景德镇,为便于镇民祈祀,便把师主庙迁到御器厂东门外,以后又多次修葺。自明代以后,庙中香火接连不断,每当陶瓷行业举办重大活动时,都要供奉师主神位。  
陶玉  
陶玉,生卒年月不详。新平镇钟秀里人。因新平镇在昌江之南,也称他为昌南镇人。他精于制瓷,是唐代著名制瓷高手。  
陶玉出生在一个陶瓷世家。他因受家庭影响,从小就对制瓷感兴趣,加上机敏伶俐、聪明好学,不怕吃苦,很快就练得一手好技艺,并掌握了配料、烧练等方面的工艺技术。他制出的陶器“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与众不同,十分精致,得到人们的爱慕,远销关中平原。唐武德四年(621年),他载运自我制作的瓷器进入京都长安,并进贡朝廷。因为陶玉所烧制的瓷器素润莹洁,瓷质接近珍贵的玉器,故当时被誉为“假玉器”从此昌南镇的瓷器饮誉海内。人们也就把陶玉烧造瓷器的窖,称之为“陶窖”。关于陶窖,《景德镇陶录》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钟秀里人陶氏所烧制”。清道光《浮梁县志》载:“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载瓷入关中,称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名天下”。  
十二、特产  
浮梁茶  
“浮瑶仙芝”成品起到条索紧细、白毫显露、香气清香持久、汤色清澈璀璨、味道醇厚鲜爽、叶底嫩绿匀亮等特点。该产品在“1991年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评比中被评为“文化名茶”,后又被农业部评为金奖。  
“瑶里崖玉”茶属典型的高山名优茶,为AA级绿色食品。浮梁茶外形美观、色泽嫩绿、银毫显露、汤色清澈、香甜鲜醇、清香持久、起到独特的兰花香味,常饮有益身心健康,为茶中珍品。产品荣获1994年中国国际饮品及技术展览会金奖,1997年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  
野生中药材  
浮梁县境内野生植物共有木本类、藤本类、草本类、水生植物等217科,788种,主要药材品种有天然野生粉防杞、海金砂、大活血、台乌、黄精、百部、灵芝、前胡、桔梗、七叶一支花、玉竹等大批品种,都是道地药材,它们质优、蕴藏量大,而且适合种植的各种中药材年产量在200吨以上,当中,粉防杞30吨、海金砂20吨、大活血50吨、台乌50吨、黄精20吨、百部30吨等。  
鹅湖镇大米  
鹅湖镇大米,产自高岭峰下。鹅湖镇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湿度适合,属酸性结晶类风化麻砂泥土壤,附有大量的有机质和速效氯、磷及全钾;无所有污染的山溪水灌溉生产出来的大米,米粒完整,光滑透明。  
十三、浮梁县著名景点  
(一)高岭·中国村景区  
高岭·中国村座落于浮梁县鹅湖镇,距景德镇市区40公里,景区占地面积26平方公里,是依托浮梁“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资源优势,打造特色鲜亮、业态丰富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整个景区以发展“生态农业、瓷茶文旅、论坛培训、运动康养、旅居文创”五大业态,重点构建“一环两带,六园一区”的空间布局。“一环”即总长近40公里的旅游环路;“两带”即东西两条兼具防洪、灌溉的滨水风光带;“六园”即“高岭花海、浮梁茶海、香樟林海、村长学院、智慧农园、界田小村”;“一区”即“综合服务区”。  
(二)浮梁古县衙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座落于江西东北部,距景德镇市仅8公里。浮梁,孕育了蜚声中外的瓷都景德镇;浮梁,一个让您在人文与自然组合中流连忘返的地方;千年积淀,浮梁古县衙一路耀眼生辉!  
古县衙景区内有保存完好的五品古县衙、宋代佛塔—红塔、有气势雄伟的古城门楼、堪称世界一绝的历史文化长廊、正在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千年瓷坛、体现喜庆浪漫爱情的千禧良缘广场、凸显陶瓷精品的魁星阁、明清官窑(中央电视台热播电视剧《大瓷商》拍基地)、浮梁茶馆、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计时仪器—土圭、圭表、日晷以及千年古井—汤公井、正在规划建设的休闲胜地韵琴湖和浓缩宗教文化的西塔寺...  
浮梁古县衙为江南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县衙,被誉为“江南第一衙”,1987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唐朝元和11年(公元816年),因水灾迁浮梁县城于现在浮梁旧城处,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至民国四年,长达1100余年,县衙屡毁屡建。现存古县衙,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近两百年历史,占地64495平方米(相当于95亩),规模雄伟。  
红塔原名为西塔,始建北宋初年(公元961年),距今已有1053年,是江西省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塔,称“江西第一塔”。1959年被列为首批江西省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明代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重修过一次。因为塔前在唐代建有一座寺庙叫西塔寺,所以,根据先有寺庙后有塔可推断出此塔的目的是为传播佛教,即为一座佛塔,佛名为“大圣宝塔”,并载入中国七十二座古塔史册。  
景区内独具特色的升堂审案表演和古代武士巡游、当一天县官、宣讲圣谕、射箭等活动,让您亲临历史意境,一日走千年!  
景区内活动安排:每日9:30、10:30和14:00、15:30免费观看县官升堂表演。  
浏览古县衙署圣地品味人文历史精华  
2019年十月七日,浮梁古县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名单。  
(三)高岭•瑶里风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矿山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座落于闻名遐迩的瓷都东北端,距景德镇城区50公里。位于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递和宏村)的中心,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日前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  
1、概况  
瑶里,古名“窑里”,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景区四季气候宜人,森林茂盛,覆盖率达86.3%以上。区内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树、香榧树、金钱豹、娃娃鱼等国家珍稀动植物180各种。境内最高峰五华山海拔1618米,是景德镇昌江的东河源头。  
瑶里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是西汉长沙王吴芮、南宋开国侯李椿年、清朝工部员外侍郎吴从至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和邻里。开国元帅陈毅曾在此工作和生活过,并领导了新四军改编。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是人们享受大自然的绿色仙境。她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融历史与民俗为一身,是旅游休闲、访古修学、寻幽探奇的绝佳之地。  
2、悠远的陶瓷文化  
瑶里境内山高林密,盛产制瓷原料—高岭土,虽经数百年采掘,至今仍蕴藏丰富。其境内高岭村是古代景德镇制瓷原料的产地。十八世纪初,“高岭”之名传播国外,成为国际黏土矿物学通用术语——“高岭土”的命名地。高岭孕育了瓷都,瓷都把高岭推向了世界。高岭导致了世界陶瓷界的关注,相当多专家学者接踵而至,他们追踪溯源,寻幽探秘,著书立说,让世人对高岭多了一份了解,多了一份执着。  
3、古朴的明清风韵  
始建于西汉末年的瑶里古镇,群峰环抱,如画如屏,南踞象山,北卧狮山,瑶河穿镇而过。数百幢明清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一律的徽派建筑风格,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  
这里有展示徽派“三雕”艺术的狮冈胜览、程氏宗祠;有展现封建家族礼仪思想的进士第;有再现革命斗争历史的陈毅旧居、抗日动员大会会场、红军游击队驻址;有印证往日繁华景象的明清商业街、徽州古道;有反映瑶里风土人情的灯彩、地戏,等等。  
明清商业街是古徽州大道上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全长一千多米,分为上街头、中街头、下街头三段。昔日有上百幢店铺鳞次栉比地分布在街道两旁,至今仍保存较好,当中以景德镇市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明代商店最具特色。  
东埠古街是浮梁四大古街之一,由古街、古桥、古码头等组成,是明清之时装运高岭土之地,因运输繁忙而成街。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和青石板上独轮车辗出的凹痕,是古代东埠码头装运高岭土繁忙景象的真实记录。  
4、秀媚的自然风光  
瑶里最为秀媚的景色当数汪湖生态游览区和梅岭休闲度假区,那里山峭林密,景色雄奇,95科648种木本植物在这里健壮生长,数百种野生动物在林内繁衍生息。那里既有流泉飞瀑、奇石洞天;又有千年樟群、原始森林;集山、水、岩、林为一体,聚险、奇、峻、秀于一身,汇四季景色变幻为一时,是一处寻幽探奇的旅游佳境。  
座落于汪湖生态游览区的南山瀑布群,由南山瀑、石花瀑、飞龙瀑、飘锦瀑等四段瀑布组成。瀑布群全长400多米,落差达220米,主瀑宽70米。一水四瀑,首尾相接,从大到小,先急后缓,若断若续,时隐时现。四瀑景致,瀑瀑不同。  
汪湖生态游览区的另一处景点——原始森林、天河谷,气候湿润,植被完整,从阔叶林到针叶林,从藤蔓乔木到花草灌木,色彩斑斓,层次分明,俨然一座天然植物园。  
瑶里风景名胜区集山岳、林海、瀑布、峡谷等自然风光和古镇、古窑址等人文景观为一体,山水、人文俱美,原始、古朴、清静,一年四季气候适合,是享受大自然洗礼的绿色家园,是访古探幽、感悟天人合一的佳境。  
(四)景德镇名坊园  
景德镇名坊园坐落在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的,汇合景德镇的名人名坊,致力于传承和爱护中国陶瓷传统技艺,打造一个“浓缩版的景德镇”。制瓷技艺被誉为“手工艺术”,当代陶瓷生产的机械化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陶瓷的手工生产,但又不可能全部取代。分工细致、七十二道工序的手工技艺是景德镇陶瓷的灵魂,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光大景德镇制瓷技艺成了当代景德镇人肩上的重任,名坊园便是由此诞生的。  
名坊园,是景德镇市委市政府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大对历史传承爱护,加快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指示而精心打造,并旨在归集和爱护传承手工制瓷经典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2012年开始酝酿,2013年八月正式动工建设。为省市两级重点调度项目。  
实施该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立足景德镇“千年瓷都”特有的历史文化优势,充分挖掘陶瓷文化底蕴,在紧跟国际国内高端市场对陶瓷文化创意产品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以“海选”方法,归集、抢救和爱护散落在景德镇市内古街偏巷的知名手工制瓷名人名作坊,吸纳各产瓷区知名手工作坊,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模式,按照“生态园林”、“花园工厂”、“博物馆群”、“高端市场”等理念,努力创新历史文化爱护传承机制,着力构建陶瓷文化产业经营新业态,构筑既明显景德镇传统特色,又在国际国内极具代表性的“手工制瓷基地”,使名坊园成为传统制瓷的“技艺高地”,传统陶瓷文化集中展示区和旅游新景区。  
名坊园项目总体规划占地面积共约1000余亩,计划入驻企业100家,总共估计投资约在40亿元。共分三期建设。当中,一期占地300余亩,入园企业28家,已基本建成。二期占地160余亩,已落户企业17家,在2017年底前可完成。三期规划占地面积350余亩,拟落户企业55家,计划2019年前完成。综合服务配套设施用地300余亩,含高档酒店、电商、培训、三产等项目。日前,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总共完成多种投入约12亿元。二期已完成企业筛选及项目规划、设计等工作,快要正式动工。三期规划、建设方法及招商等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总投资6亿元的陶瓷主题五星级“神州瓷文化”酒店也已正式动工。  
名坊园位于陶瓷工业园区东北角腹地,依山傍水,毗邻景德镇机场,紧邻景北高速出入口,不但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良,并且园内园林景观独特,公共设施配套提高,基本按国内4-5星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是“朝圣千年瓷都,领会生态环境,欣赏传承技艺,感受陶瓷文化,购买高端精品”的理想之地,被形象称为“浓缩版景德镇”。  
(五)景德镇高岭旅游景区  
高岭,座落于景德镇浮梁县瑶里镇,素有"小庐山"之称。它不但以保存完好的古代村落,充满野趣的自然生态为特色,并且是世界制瓷粘土"高岭土"命名地,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西省风景名胜区",以陶瓷文化蜚声海内外。另外,景区内还有古石亭、尾砂丘、黄梅寨、五峰亭、纱帽石、古代聚落、弥陀柱、报恩桥、金阳龙泉峡等景观。它能使游客饱览眼福,领会身临大自然美景之温馨,增长陶瓷文化知识。进入高岭,不但能饱览秀美、壮丽的自然风貌,并且还能目睹先人开山辟路、掘土成玉的艰苦与辉煌。从鹅湖镇东埠村过仿古石孔桥,沿着麻石铺砌的高岭古道而行,可见散布山间的元、明、清三代时期的古矿坑尾沙滩,攀险象环生的金鸡石,观依山临水的聚秀亭,赏状若游龙的龙口瀑布,看形如华盖的千年古樟,野趣横生。  
(六)缘源陶瓷创意园  
国家3A级旅游景区,属陶瓷工业类旅游景区。位于景德镇市国家陶瓷科技园内,距市区约6公里,是由景德镇本土陶瓷企业投资新建高档日用瓷、艺术瓷的生产基地和陶艺大师创作基地项目,着力打导致为集工业旅游、陶瓷文化传播为主题企业,乃至成为国内、国际陶瓷行业知名品牌。景区共投资1.5亿元,占地50余亩,厂房21000平方米,产品展示中心及附属办公设施8000平方米,建设有三条高档日用瓷和陈设艺术瓷生产线。  
景区集研发与生产于一体,是一家规模较大、陶瓷技艺领先的民营陶瓷企业之一,已成功申报工业旅游示范点,在2007年在市文化局主管下成立景德镇官窑陶瓷研究中心。公司拥有300余名熟练高级技工和一大批陶艺家,拥有“缘源”、“袁源”、“景雅”三个注册商标。公司主要生产高档精品日用瓷、旅游瓷,产品销往国内外诸多五星级酒店和各大高档陶瓷市场。公司还区别组建景德镇官窑陶瓷研究中心和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将官窑陶瓷和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等传统陶瓷的生产工艺融入公司产品中,从而起到强大竞争力,受到广泛好评。公司在古窑瓷厂建有5000平方米的精品陶瓷作坊,吸引了近百名全国陶艺大师来此创作。  
景区地址:景德镇市唐英大道3号  
(七)千年博大·瓷博园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属陶瓷工业类旅游景区。座落于闻名遐迩的瓷都景德镇,位于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递和宏村)的中心。千年博大·瓷博园和景德镇市博大精工艺术陶瓷有限公司厂区有机融为一体,座落于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园区唐英大道海畅支线1号,紧邻景德镇机场,距市区仅仅有3公里。景区占地面积达30000平方米。  
景区将陶瓷与旅游结合起来,融入博大陶瓷的独特的企业特征,集旅游观光、购物休闲、学习交流、艺术博览、工业展示为一体,走特色文化工业景区的道路,全面展示瓷都景德镇独特的陶瓷文化。景区内设有博大陶瓷独有的古柴窑复刻、仿古传统手工制瓷作业区、现代陶瓷生产游览区、博大艺术展厅、现场手工体验区、陶瓷艺术景观区、瓷文化历史长廊、博大陶瓷博物馆,以不同展示场景将景德镇从古到今的制瓷历史一一生动呈现。园内瓷径小路、瓷桌瓷凳、徽派水景、休闲亭廊、绿色景观星罗点缀,触目而及,构成以陶瓷为核心的文化艺术工业景区。把景德镇千年陶瓷发展史浓缩至千年博大·瓷博园中,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探寻的必经之地。  
千年博大·瓷博园开发者为景德镇市博大精工艺术陶瓷有限公司。公司以传承千年陶瓷文化,再续千年历史辉煌为己任,把千年博大·瓷博园打造为瓷都陶瓷文化大观园,为游客展现一幅鲜活的景德镇陶瓷发展史,让游客的瓷博园之旅成为探寻之旅、学习之旅、感悟之旅、艺术之旅。  
联系地址: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园区唐英大道海畅支线一号  
(八)鸿鑫阁·官窑瓷画院产业基地  
国家3A级旅游景区,属陶瓷工业类旅游景区。位于国家重点产业计划基地陶瓷工业园区内,距景德镇市区8公里。占地总面积1.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多平方米,建筑为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环境优雅俊丽,四季花木郁郁葱葱。是集参观、旅游、鉴赏、研发、生产、销售、商贸、休闲等功效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景点。  
该公司始创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多年来公司一直注重产品的开发设计,在细节上下功夫,正所谓《道德经》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易,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在同行中更是率先实施品牌战略,树立强大的企业文化形象,2008年公司在北京召开红色官窑和再造毛瓷新闻公布会,几十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在座的专家学者更是赞不绝口,同时在现场举办的捐赠仪式上,更是把红色官窑和再造毛瓷推向白热化,在国内掀起了一次红色官窑再造毛瓷收藏热。  
公司中南海专用瓷1893号由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藏,1949号由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0001号由中国收藏家协会收藏。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公司所生产的系列产品,被评为永恒世博—中华文化艺术博览会金奖。2013年公司官派陶瓷被评为江西名牌产品。  
游客不但能够在生产车间内观赏到制作陶瓷的所有过程,假如有兴趣的话,也能够即兴操作,亲身检验下制作陶瓷的乐趣。也能够在展览大厅内欣赏到各种名人名作、仿古瓷、手绘餐具、茶具及定制瓷等。是瓷都一个十分亮丽的旅游景点。  
地址:景德镇市唐英大道6号(陶瓷工业园区内)  
(九)金竹山寨  
金竹山寨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正在创4A景区,座落于景德镇市浮梁县北部,距景德镇市区约40余公里,从景德镇市区乘车可直达景区,属人文山水型综合性风景区。金竹山寨景区长60余公里宽25余公里长,约150平方公里,景区崇山峻岭,通常山高在海拔500米以上,南部“骄顶山”最高峰达海拔1000多米。  
金竹山寨  
景区古木参天,竹影婆娑,大片原始亚热带雨林不但为飞禽走兽生存繁衍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态环境,也为濒临灭绝的“红豆衫树”和被当今生物界人士誉为“植物活化石标本”的“银杏树”的茂盛成林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红豆衫树林”,“银杏树林”自然繁衍生存的福地。  
景区内山泉纵横交织,通常泉水流量均达0.5—1立方米以上。金竹山寨风景秀媚,气候宜人。酷热的夏季平均天气温度比市区低5—8度,被游客誉为休闲度假避暑胜地。  
景区人文历史悠久,秦代梯田环山绕水,代古祭坛、明代古墓、清代禁令石碑,徽饶古道,山寨梯田,古堡、状元石、为游客昭示着远古的呼唤;四十里曹村岗历史上出过相当多名人“曹家祠堂”、“叶氏祠堂”、“陈姓祠堂”,历经数百年沧桑保留至今可供游客参观问古。  
景区自然景观巧夺天工:观音浣纱、仙人谷、虎潭惊梦、迎客松、双龙漂流、雷劈石、金鸡潭水,三龙探井,可谓鬼斧神功天造地合。  
佛教景观金山寺庙:座落于景区内小源村。景观面积:3500㎡。在距今300多年前,据传当年法海和尚在去杭州金山寺前周游到小源村化缘,小源村村民的好善勤劳淳朴,小源村的山清水秀吸引打动了法海和尚,法海和尚认为小源村从“龙脉”到“朝向”均属于一块风水宝地。指点村民修建了一个寺庙,即“金山寺庙”,籍以聚财旺丁。果然“金山寺庙”修建以后,小源村当真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人丁兴盛。“金山寺庙”更加香火旺盛。  
(十)程氏宗祠  
宗祠是一个以姓氏、宗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和组织起来的,用以宗族内的祭祖和其他公共活动的空间,它承载着一个家族的传统和文化。程氏宗祠又名“惇睦”堂,释义为“惇厚诚实、相敬和睦”,“惇睦”二字,即是程氏祖先对族内子孙后代的期许,也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育。程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代道光年间重新整修过,是当时瑶里程姓人家的活动空间,他们在这里祭祖先、议事、审断、举办婚丧嫁娶仪式,他们将之视为神圣之地,敬畏、信仰它。  
瑶里程氏以唐代开国元勋、瓦岗寨英雄程咬金为始祖。每年冬至和清明节,族人都在这里祭祀他们的先祖,当中尤以冬至节祭礼最盛大。立于程氏宗祠之中往日的祭祀场面仿佛历历在目——跪拜、上香、祭酒、奉食、进汤。“子孙入祠堂,当正衣冠,即如祖考之在上,不得嘻笑、对语、疾步。”意为晚辈进入祠堂时衣着要整齐,不可以在里面嬉笑、说话,走路的步速要慢。当然,不是人人都能亲历这个神圣的场合,宗族在挑选参加祭祀的人时也是很有讲究的——需要是秀才以上的族人,靠钱买得学历的族人也同意参加,凡没有读过书的“白生”只能在年老时才可以参加。于这庄严而神圣的祭祀场景中我们看到了古代人对与祖先的敬畏,对伦理的尊重;通过对祭祀人的限制,还宣扬了长幼有序、鼓舞读书的思想。  
无论什么时候鼓舞读书常常不落伍的教化。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对谕广训》中对祠堂的功效有这样的解释:“立家庙以蔫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家庙即祠堂,它的首要功效就是祭祀祖;设家塾、置义田、修族谱也都是宗族的任务。  
在瑶里,宗族的私塾学堂大多就设在祠堂里或附属在祠堂旁,例如这座祠堂的旁边就是程家的私塾学堂。虽说现在早已听不见朗朗书声,但是置身当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孩童们束冠礼学,跟着先生摇头晃脑的背诵唐诗宋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到海不复会”;几个学生顽皮,伏案偷偷逗蟋蟀,先生停下步子、睁眼,恰巧抓了现行,戒尺敲过一个一个幼稚的手板,先生说,“看你还淘气!”。在对于古代私塾的猜想里,好像总有李白的诗句被摇头晃脑的读出来,也总有一两个学生在先生的戒尺下重复一句又一句的“下次不敢了”。  
不知是不是应了“惇睦”二字,程氏宗祠曾经还流传着一段佳话。开国元帅陈毅来到瑶里亲自指导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当时曾在这里召开过抗日动员大会。会上,陈毅与他在国民党的胞兄陈孟熙上校握手言和,而且说:“我与哥哥,一个是共产党,一个是国民党,过去打了多年的仗,俗话说‘家不和外人欺’,现在日本鬼子打我们,所以,兄弟之间要团结,国共两党之间也要殊途同归,一起抗日,枪口一致对外”。  
在古代祭祖先、猜灯谜、发粮饼、唱大戏,除不肖子孙外,从老到幼参与当中。现在去程氏祠堂,一定要去戏台上看一看戏才不枉此行。  
戏台通常都设在门屋后,隔着天井面对享堂,为的是大家能够看到。程氏祠堂大门内的后面就是一个被称作“万年台”的戏台,这两侧高台的中部置有左右伸缩的戏台台板,演戏时伸出台板,不演戏时收回台板,伸缩自如,惋惜台板在文革时被拆除了。好在,时至今日这里的戏台上依然会响起咿咿呀呀的对白,所以没有什么能够阻挠我们去瑶里、去程氏宗祠听一听戏的雅致。假如在家里对着电视机让你感觉有些冷漠,而去电影院看电影又未免太浮躁;假如你怀念儿时远远眺望的戏台,朴素无华的舞台表演,那么,就来程氏祠堂听一听戏吧。  
景点位置  
江西景德镇瑶里镇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