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平地理位置概述
乐平,江西省辖县级市,由景德镇市代管,江西省计划单列市,座落于江西省东北部,位于鄱阳湖盆地边缘与赣北丘陵接界处,跨乐安河中游,介于东经116°53’—117°32’,北纬28°42’—29°13’之间,总面积1980平方公里。乐平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冷暖交替,温暖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截至2017年,乐平辖2个街道、15个镇、1个乡;另辖1个高新园和1个工业园区等2个乡级单位,市政府驻洎阳街道。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十一月一日零时,乐平常住人口为753787人。东汉光和元年(178年),建置乐平县,县城立于银城堡(今德兴市银城贩)。因县城“南临乐安江,北接平林”而名“乐平”。1992年九月二十一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乐平县,设立乐平市。境内有景鹰高速、昌德高速途经,皖赣铁路由北向南穿境而过,通达苏、浙、沪、闽、粤,乐德铁路东西穿境而过。乐平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古戏台博物馆”,素称“赣剧之乡”,是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乐平有乐平古城、观音阁、东山寺、乐平古戏台、红十军建军旧址等人文景点,有文山石林景区、历居寺、洪公祠、洪岩风景名胜区、翠平湖等自然旅游景点。
二、文化事业
乐平是洪马文化的诞生地。南宋风节名臣洪皓出使金国被扣留15年全节而归,史称“苏武第二”;南宋史学家马端临用50年时间写成《文献通考》,史称“三通”之首,被誉为“洪公气节、马氏文章”。同时乐平是“中国古戏台博物馆”,素称“赣剧之乡”。仍保留400余座融建筑、雕刻、工艺、绘画、文学于一体的古戏台,建筑时间始于明清,跨越500余年,多为砖木建筑,分为宅院台、庙宇台、会馆台、祠堂台和万年台五大类。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被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乐平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
截至2017年末,乐平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演出538场次,观众达101万人次;电影院和影剧院3个,公益电影放映5596场次,观众人数91万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书册176千册;公共博物馆1个,馆藏文物2479件;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人口150万人,通广播村300个,广播喇叭1200个;电视台1座,电视覆盖人口93.2万人。
三、历史文化
古瓷窑址
南窑唐代瓷窑址,座落于乐平市东南6公里接渡镇南窑村甄皮山。1964年发觉,属唐代青瓷窑,窑址东西约120米,南北约150米,堆积层最厚处达15米。从采集的标本看:器形有碗、盘、钵、壶和窑具等,当中以碗、盘、罐居多。窑起到匣钵和垫托。器物胎厚质粗,施蟹壳青褐釉和黄褐釉,釉均不及底。该遗址无文字记载,据传说是在黄巢起义时废弃的。1983年十月发布为乐平县文物爱护单位。
闵口古瓷窑址,座落于乐平市北35公里的涌山镇闵口村五幛庙山,1982年发觉,属宋代影青瓷窑,窑址面积约1800平方米,瓷片堆积达1.5米。窑址未经发掘,从拣选的遗物标本分析,器物以碗、盘、碟、盏为大宗,全属影青瓷。胎质坚白纯细, 采纳一器一匣的仰烧法装烧。
丰源古瓷窑址,座落于乐平市东南45公里十里港乡丰源村灯盏山。1987年在勘察瓷土矿时发觉,该窑址烧造时间较长,自宋至明,鼎盛时为元代,属青瓷窑,面积达5万平方米,堆积层达2—3米。以烧造青、褐釉瓷为主,有少量黑釉器。器物有碗、盘、高足杯、盏、碟和罐等。 采纳印花装饰,有菊花,莲瓣花、缠枝叶花、铜钱花等。器物胎釉肥厚,瓷质纯细。匣钵多呈圆桶状。1983年十月发布为乐平县文物爱护单位。
窑上青花瓷窑址,座落于乐平市东南4公里接渡镇窑上、窑下和华家村。乐平县志记载为明代嘉靖青花瓷窑,民间传说当时有18座大窑,1962年调查时尚存5座窑包。1982年复查时仅在窑上村见到2座。窑址分布在乐安江河北岸的冲积平原上,产品主要有碗、盘、碟、杯、壶等民间日用器皿。青花彩绘有人物、动物、花卉、庭院和八卦铜钱,变形梵文等纹样。碗心多写:“福”、“寿”、“善”、“光”、“高贵佳器”、“玉堂佳器”、“永靖镇造”、“南溪”及“大明年造”等款名。胎质有粗有细,粗胎质地较厚重,釉汁青灰色,青花较淡;细胎质地白而薄,釉色晶莹、色调明朗。另外,也有少量单色釉,如粉青釉瓷器。历史上与该窑同窑口的尚有匣厂,张家桥窑址。1983年十月发布为乐平县文物爱护单位。
老北街
乐平市区老北街,这是一处在历史上以商业为主,集民居、民俗文化为辅的历史街区,范围是南以翥山东路(原东大街)划线,北至菖蒲塘至老公安局一段环城长寿路,西止洎阳北路(原北大街),东至为民路,总面积约30公顷。该区内呈里坊格局,规划有序,纵向巷道主要有老北街、长沙巷、周家巷、富贵巷、万寿宫等,横向巷道主要有典当巷、柴巷口、成佳巷、菖蒲塘巷、花园巷等。当中以老北街保存得最为完整,它全长580余米,宽4米,原为长方形花岗石地面,沿街两面店铺、民居、祠堂、庙宇、古井、水池、巷道、茶肆、作坊等建筑鳞次栉比,约70%以上是明清或民国时期的古建筑。老北街始建于南朝,鼎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东晋太兴三年(319年),处北街中段的安隐寺,时为赣鄱大地两座名寺之一,乐平“大寺上”也所以得名。南朝时,鄱阳王萧恢在万家寺建玉脂泽庄园,从而奠定老北街之基础。唐朝中和三年(883年),乐平县治由众埠铜山港口迁到老北街所在地花靥镇,北大街由此成为县城发展之原点。
古戏台
乐平,位于赣剧之乡——江西的东北部,当地有412座造型优美、风格各异的古戏台,散布于全市各乡村,建筑时间从明清至当代,因其数量众多、艺术绚丽、风格独特而被建筑专家誉为“中华一绝”和“江西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乐平也因之被称为“中国古戏台博物馆”。古戏台雕梁画栋,髹漆飞金,乐平古戏台是融建筑、工艺雕塑、美术和文学于一体的民族文化遗产和国内罕见的文化旅游资源。
乐平古戏台具代表性的有涌山昭穆堂祠堂台、项家庄五桂堂祠堂台、车溪敦本堂戏台、南岸双面台、浒崦名分堂双面戏台、戴村上房戏台、戴村中房戏台、坑口万年台、韩家万年台、观峰张家万年台、横路万年台、南界首万年台。
车溪“敦本堂”戏台始建于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清朝嘉庆年间重修,是一至“由戏台、看台、宗祠、箱房等组成的仿明代宗代祠堂建筑群,保存有相当多石雕、木雕、砖雕等艺术精品,是单面祠堂的典型建筑群。
观音阁
观音阁座落于乐平市区小南门原轧花厂东侧。原有一古庙,建于宋朝以前,庙门上嵌有“香林古刹”石刻匾额。该庙堂多次兴废易名,古名“香林寺”,后改“香林庵”。庙门上的石刻对联云:“香篆氤氲浮梵寺,林花葱郁护禅关”,就是庙名的题咏。清朝雍正五年(1722年)知县沈嘉征主持重修此庙,即改名观音阁。
洪公祠
洪公祠座落于洪源仙境所在地的峁山洪源村炮台山,是中国南宋风节名臣、史称“第二苏武”的洪皓的故里。洪皓及其三子洪遵、洪适、洪迈建树颇丰。洪皓所撰《鄱进集》、《松漠纪闻》,洪迈所撰《容斋随笔》等影响颇深。
四、生活习俗
衣着服饰
乐平市民穿戴为汉族通行款式,没有显然的地方特色,历来这么。改革开放后,市民衣着服饰变化较快,中等收入家庭已达到“丰衣”程度,富裕人家开始追求高档和名牌,贫困市民也很少“缺衣”,衣衫槛褛者已很少见。青年乃至中年男女衣着服饰都以新潮为主流。中山装几近绝迹,仅有少数老人间或穿着。女人大部分佩带珍珠或黄金首饰,年轻女性化妆外出已成时尚。饮食乐平市民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大米饭(粥),自制咸菜、自腌咸鱼腊肉。菜肴调味尚辣。这些传统习俗至今无大变化。城市市民早餐吃咸菜喝稀粥的习惯已经改变,多数是吃面食早点。乐平传统的特色食品糕果仂、麻糍、狗肉已经商品化,想吃都能买到。
房舍
最具地方特色的是“四间房式”(4房1厅)民居。该建筑形式已被日本一博览会以“江南农舍”典型收入展览。90年代民居建筑慢慢突破传统款式,青砖灰瓦慢慢为平顶楼房所替代。据不全部统计,90年代以来全市乡村新建的房舍已超过新中国成立至80年代末建造民舍的总和。过去乡村盖新房注重“
阴阳风水”,忽视总体规划。现在这种旧观念已开始淡化,转而注重规划,注重全村整体安排。
五、传统节日习俗
乐平
民间重视的传统节日除春节(民间仍称“过年”)、端阳、中秋外,还兴冬至、清明祭祖,元宵合家团聚。
春节是民间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外出的人通常都赶回家乡团聚“过年”。但过年的礼节少了,禁忌少了。乐平正月初二只给头年新逝的亡人灵位拜年,不可以随便走亲戚,更不可以对活人道“拜年”。这一禁忌至今依旧为大众所保持和遵守。
元宵节属广义的过年范围。乐平元宵旧时闹花灯,现在已不多见。还有一个特点是元宵节不吃元宵(汤圆),只吃糯米果和饺子。
清明节祭祖风气日盛,许多旅居外地的人都回乡祭祖,旅居海外的也有少数人回乡祭祖。
端午节是划龙船的节日,原来划龙船的风气很盛。
中秋节风俗在民间已经慢慢淡薄,连月饼消费都比以前少了。但送礼风气依旧。
冬至除祭祖外,乡村宗族还有敬老活动,多数大村庄冬至那天都办酒席款待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包括本村本姓居住在外的老人。所以,冬至能够说是乐平民间的“老年节”或“敬老节”。乡村宗族还有冬至为新生儿和新媳妇上谱的风俗。
六、民间饮食习俗
水桌酒
是独具匠心的乐平酒宴,以每道菜均带汤水而得名。过去每逢红白喜事,均以水桌款待顾客。先将办喜事的数十斤乃至上百斤猪肉切成若干长条状,放锅内用水煮。掌握好火候,及时把煮熟的肉捞出,无论肥瘦,均切成长约四寸、宽约二寸的肉块装碗,每桌8块瘦肉在上,8块肥肉在下,用小碟盛酱油蘸食。肉汁则用来煮豆腐、海带、粉丝、粉皮、油条、肉丸、猪肝等菜,通常每桌10道汤菜左右,多则16道,因菜肴均用汤水制作的缘故,菜均不必盘装,一律用碗,故称为“水桌”酒。
白切狗肉
乐平白切狗肉选用本地农家优质土狗,通过特殊工序蒸制而成,从选料、宰杀、清蒸、白切到佐料,各道环节都十分讲究。《本草纲目》"狗肉"条: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宜肾,补胃气,壮阳道,暖腰膝,益气力,补五劳七伤……。狗肉中富含蛋白质、少脂肪,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十几种氨基酸。狗肉性温味甘,起到很高的药用价值,不但蛋白质含量高,并且蛋白质品味极佳,尤以球蛋白比例大,对增强机体抗病力和细胞活力及器官功效有显然效果。乐平白切狗肉因其制法技艺、食用方法独特,更具色泽晶莹、香味弥久、油而不腻、鲜嫩爽口、温中带补、健肾强筋的特点,自古以来就远近闻名。乐平白切狗肉制作时 采纳传统的大铁锅密封清蒸,约两小时后方可出锅,狗肉出锅后呈金黄色,清香入脾。待狗肉略微冷却后将其切成片状,蘸以土制酱油吃了,酱油中附洒新鲜大蒜、姜丝及辣椒等作料。乐平白切狗肉又以接渡镇咀上邹家村烹制的为最,相传该村同一个家族的邹姓师傅能蒸出地道的乐平狗肉。师傅们凭借一手传内不传外的祖传绝技,闻香就知狗肉是不是熟烂。连用的刀,也是李洪村的万铁匠一家所打。“一把稻草秆蒸熟一只狗”更是狗肉师傅的看家本领。乐平自古就有“狗肉不上桌”的说法,意指通常不上正宴,又指因滋味太好,等不到上桌便抢吃光了,如是四五个亲朋、三两个挚友,随聚随食,再伴饮少量白酒,其情其景其味更有一番境界。
高桥饴糖
在市场上饴糖有许多种,但高桥饴糖尤有特点。它色泽红润,甜而不腻。主要制作方法有浸泡、蒸料、作坯、熬糖四个过程。首先把大米放入缺内加水浸泡1.5~2小时,并反复搓洗,然后捞起用清水洗净,涤去水。然后将泡过的大米用大火蒸煮70~100分钟,米熟透后把米取出,倒入清水缸内浸泡,让其充分吸水,约10~15分钟,饭粒开始膨胀取出,重新猛蒸1.5~2小时,将米饭取出,倒入木桶内扒散。待略微冷却后,将预先制好的麦芽浆(大麦或小麦置于28~30℃的室温下催芽,芽长1.5~2厘米时粉碎成浆)均匀地硒在米饭上,反复搅拌均匀.当米饭还未全部冷却时,快速入缸密封发酵.12小时后,发酵基本全部,把65公斤沸水倒入坯料中反复搅动,使其冲发坯料,再密封1~2小时,坯料自动浮上水面即可。最终把发酵后的坯料过滤取汁,除去浮渣入锅熬制。熬制时前、中期大火猛熬、后期文火慢熬,而且边熬边搅拌。当汁液变稠,呈黄色时用瓢勺舀在模具中,快速灭火,即成。大米饴糖起到润肺、滋补、化食等功效。
油条包麻糍
它为乐平民间小吃,将新鲜滚热的麻糍平铺在两根或数根刚炸好的油条上,洒上白糖和熟芝麻,再将油条对折,构成油条包麻糍,然后放在白糖和熟芝麻上一滚即可以吃。油条包麻糍吃起来香甜可口,老少皆宜,既有油条的香脆,又具麻糍的香甜。将两者合理匹配可谓相得益彰,此小吃始于何年,无人知晓,但历经长久,流行不衰。
塔前糊汤
它源于清末年间,以其诱人的香味、美味的口感以及起到开胃、消食、醒酒等功效而被作为饭席的必备汤品,同是也享有“塔前糊汤,百米飘香”的美誉,是一道起到地方特色的保健汤、可口汤、舒心汤。主要配料有:猪肝、瘦肉、冻米、香菇丁、豆芽末、笋末、生粉、猪油渣及香葱一些。主要做法是倒入一些食用油,等油6成热后,将猪肝、瘦肉放入锅内翻炒一下,然后将香菇丁、豆芽末、笋末也放入锅内翻片刻,并放一些盐、生姜、味精等配料,直至炒出香味就出锅备用。然后将锅洗干净,放入食用油,油6成热后,放入约500毫升水,煮沸为止,然后将炒好的配料倒入沸水中,用勺搅匀散开,不可以让配料结成块状。将生粉用凉水搅拌均匀,缓缓倒入水中,同时用勺子不停的搅动,直至锅内出现泡状为止。最终将猪油渣、冻米放入锅内,煮上1分钟就可起锅。起锅后,放入一些葱末,并在汤的表面放些麻油,即成。
七、婚嫁习俗
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已成主流,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式的包办婚姻已趋向消亡。旧时通行的表兄妹通婚习惯,现在已基本不存在。
对于新婚,多数家长和当事人都注重聘金、彩礼和嫁妆。城镇青年结婚彩礼嫁妆都非常丰厚、豪华。乡村大部分还行“包娶包嫁”风俗,结婚的喜宴费、嫁妆费所有或大部由男方承担,也有极少数富裕农户以丰厚的嫁妆(包括摩托车乃至汽车)为女儿配嫁的。
婚礼仪式变化很大宴客酒筵豪华,贺礼宾客广多,迎亲用轿车,婚礼仪式全程摄像,喜筵在酒馆办已在城镇已成风尚,乡村婚礼还有少数人家行“坐花轿”、“拜天地”礼节。
八、生寿习俗
乐平民间历来重视生寿庆祝,从满月、周岁到耄耋之年,虚岁逢十(60岁以上逢九)必祝。乡村60岁以上老人庆寿大有复古之风,儿女拜寿,送寿幛、寿匾,吹弹鼓乐,甚是排场。为数很多的基督教信奉者行西洋风俗,以蛋糕祝寿,唱祝寿歌,吹蜡烛。还有许多人并非基督徒,也以蛋糕祝寿,唱祝寿歌,而且是每年生日都庆祝。有合家庆祝的,也有邀请朋友集聚开生日PARTY的.但更多的是置办酒席,大宴宾客。
九、丧葬习俗
城镇市民、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在政府的提倡下大都行火葬。
城乡葬礼都崇尚盛大,大摆酒席,名为“吃肥肉”。城镇、机关部门葬礼则举办追悼会。城镇市民和乡村都行祭奠之礼,乡村还行复古的“拜诞”、“做斋”甚至“开堂点主’,仪式,奏乐唱礼。
十、其他喜庆习俗
新屋落成及迁居或购买新住宅迁居时通常都举办庆贺礼仪。亲友都具礼品礼金祝贺。旧时建新居(木结构房屋)“架梁”时,亲友都来送礼“贺梁”,东家备酒席宴客。现在建木结构房屋的差不多没有,“架梁”、“贺梁”礼仪随之消逝。乐平民间迁居进屋(进新居)有一个禁忌,即农历正月、七月不移居,俗谚谓“正七不移居”。不但民间这么,机关、企事业单位建办公大楼,乃至桥梁、道路竣工也都举办剪彩仪式。
自恢复高考以后,考上大中专学校的学生家长都备酒席宴请老师,亲友也来贺喜送“程仪”。起初是部分考取大学的学生家举办这种活动,随后逐年增广,录取中专、小中专乃至考取技工学校都举办这种庆贺活动。还有,改革开放以后,城乡青年参军入伍的家庭摆酒席宴客的风俗也慢慢风行。
十一、古戏台营造技艺(第四批国家级)
古戏台建筑技艺是乐平民间乡土建筑中一项重要的传统技艺。在古戏台建造传统技艺中,主要由锯工、大木工、小木工、雕工(以木雕为主,也有砖雕、石雕)、泥工、漆工、绘画工等通力合作,各尽其能,一起完成一座戏台的制作。戏台采古典牌楼式样加以雕镂、敷金与彩色,取穿斗、抬梁混合架构辅以抱檩、穿枋等,使得戏台“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冷艳”。戏台由下部宽大的台基、中部的墙柱结构和上部巍峨的屋顶三部合成,构成庑殿厅堂立面形象;戏台主要部件、构件有油梁、狮子枋、
八字枋、月亮枋、斗拱、雀替、狮撑、悬柱、吊钵、吊篮、屏风和花格窗棂等。在古戏台建造过程中其雕塑最为关键并有着其独自的特色:一是雕塑种类齐全,浮雕、平雕、阴刻和镂雕皆备,极少二次打磨,刀痕清楚有力,质感亲切;二是明显浮雕,非常是油梁和狮子枋浮雕深达2-3寸,以便民众远视和仰视,立体感强,栩栩如生;三是雕塑内容丰富,以戏文人物为主,花鸟风景为辅。
至今,乐平现存明清以来的400多座古戏台,每年仍接纳赣剧演出和其它剧种演出1000余场,彰显乐平古戏台建筑技艺的传承。
乐平,座落于江西省东北部,位于南昌、九江、景德镇的金三角地带,素称“赣剧之乡”,是赣剧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物阜民悍,文风昌盛,尤以乐平之东南乡为烈,各大姓械斗接连不断,攀比之风不绝。跟随戏曲的接连不断发展和攀比的连续高涨而兴起的古戏台遍布城乡各地,明朝至今,长盛不衰,乐平,也被称为“中国古戏台博物馆”。(吴炳黄,乐平古戏台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9硕士论文)
早在4-5万年前,乐平境内就已有了我们打制石器的文明曙光,而遍布全境的先秦文化遗址发觉有20余处。秦代之后,乐平农耕经济的发展一直走在时代前列。东汉光和元年(178年)置县,因县治南临乐安河,北接平村,故名乐平。元代以降,乐平已然杂剧盛行,立足江西本土的元代杂剧家赵善庆,乐平赵家湾村人,其《醉写满庭芳》、《骊山大德舞》等八部杂剧,被世人誉为“蓝田美玉”、“佳者足追张小山,马致远”。有了戏曲剧目,就会有演出戏台。入明之后,江南一些宗族制度比较发达的地方,纷纷“联宗立庙”,并在庙堂里附建戏台,以敬祖娱神,教化族人。于是,一种永久性的用砖、木、石材构建的戏台,在伴跟随祠堂庙宇的兴起中于乐平应运而生。
首先,乐平起到丰富的建造戏台所需要的木材物产,特别是樟木资源“甲于他邑”,这种阔叶树材质较硬,刨削后表面光泽好,纹理漂亮、耐磨,主要要用于小木作。这种非常好的自然环境也为乐平古戏台建筑技艺的产生和发展的提供了优越条件。
其次,因为民众爱慕戏剧,建造戏台演戏就成了他们代代相传,自娱自乐的娱乐方法。在乐平乡村有这样的俚语:“三天不看戏,肚子就胀气。十天不看戏,做工夫没力气。一个月不看戏,见谁都有气。”可见,乡民的精神所求、戏瘾之重。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么众多的戏迷,才使得400多座戏台笙歌接连不断,锣鼓铿锵,才使得乐平的乡风戏俗日久弥新。
第三、攀华宗,打械斗的风俗增进了乐平古戏台的发展。乐平乡村,几千年来始终保持着氏族宗法血缘传统,聚族而居、同姓一村,这种传统又通过宗谱和祠堂接连不断得到强调和巩固,戏台的出现也是这种传统外化形式。乐平人对宗族血缘看重和依赖,相关宗族的荣耀,小到添丁进口,大到升官显耀,便仅仅有通过戏台向外界纵情地展示。没有一座庄重宏伟的戏台来举办盛大的仪式,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乐平古戏台的兴起是以乐平强大的宗族势力为后盾的,又通过宗族间的互相攀比而接连不断发展的。
日前已知的有记载的乐平古戏台最早见于明代,这源于弋阳腔的发展和影响。乐平现存最早的戏台是明末崇祯年间的涌山村昭穆堂戏台,这是一座祠堂台。明末清初,在祠堂中多建造戏台,这可能与当时的统治制度相关。嘉靖年间,“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圣旨颁布后,一些聚族而居的宗族,纷纷兴修宗祠神庙,作为“庙貌增肃”之一部分—戏台便借机进驻祠庙,成为一族或一村人民敬神或节庆活动的重要地方。此时的戏台,整体高度不得超出祠堂正厅外,甚至是色彩、文字,也仅仅有祠堂正厅能够享用,戏台则不得配之,由于此时“戏曲和礼乐教化的结合同时也使得戏曲和神庙祭祀的关系更为紧密,戏曲所以竟然更难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戏台依附于神庙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更难发生改变”。于是,乐平的建造者就在戏台的牌楼取样,梁柱选材,雕刻技法上竭其所能,追慕戏台的气势雄伟与做工精美。
到清嘉庆、道光的时候,乐平戏台的建造,开始出现裂变:戏台开始从祠堂中剥离出来,其空间格局是戏台与祠堂大门相互正视,中间接一空旷看场。这样一来,戏台就不再附属祠堂,而是独立于祠堂以外,成为主体建筑的戏台。裂变的结果是除了一部分仍恪守传统在祠堂内造戏台外,出现了一批身附魂离式的双面台和身离魂附式的、身离魂离式的万年台。身附魂离式的戏台,打破了中国古戏台建筑以往坐南朝北,面向主殿的规制,实现了从娱神到娱人的过渡性转变,使乡村戏台真正成为公众娱乐地方,起到非常重大的意义。身离魂离式的万年台,戏台对面既没有神庙也没有祠堂建筑,是现代戏台的先驱。
晚清民国时期,尽管社会动荡不安,乐平戏台仍兴建不止,不过,此时乐平戏台建造的很多,创新的却不多。
十二、乐平人过七月半的习俗和禁忌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民间旧称鬼节,也叫七月半。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也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答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当中七月半粿仂是祭品之一。每家每户少不了的,以前,我的妈妈每年都会做七月半粿仂,七月半粿仂也叫碱水粿仂,做七月半粿仂的程序复杂呢。
1、浸泡,头天晚上把米洗净,用籼米,再用盘子装好,放水没过米即可,浸泡一个晚上。
2、磨浆,用浸泡的米用石磨磨(以前都用石磨)成浆。那时,我家有一口石磨,放院子里,每逢快到七月半非常忙,左邻右舍都来磨,有的时候甚至排队,这家磨好了那家磨,石磨一天转个不停,院子里热闹个不停。好怀念那段温馨又纯朴的时光。妈妈常常等别人磨好了,最终才自家磨,我们小孩不懂事,有点埋怨妈妈,“凭什么自家的磨子竟然比别人后磨?″现在理解了妈妈的为人。终于轮到我们家磨了,妈妈负责下料,我打下手,我帮助推磨,一会儿工夫,好神奇,一股股白白的浆液从石磨里流出,下料很关键,干了,磨不动,稀了,熬浆费时间。要以浆水刚好能从石磨里流下来为好,我和妈妈愉快的合作,石磨转得欢,推车“吱呀″响,逐渐的脚盆里的浆液多起来了,我感到吃力了,腰酸背疼,推车开始慢下来,妈妈则更用力了,额头上大汗直冒,背上的衣衫湿透了,看到这,我使劲咬咬牙,继续保持努力,石磨又开始飞快的转起来……
3、熬煮,将磨好的米浆放点食用碱,最终熬成泥状,用手能够做成粿子。所以七月半粿仂又叫碱水粿仂。我们这里又叫搭粿仂,这个过程比较长,又费力气。架起柴火,烧红锅,把磨好的浆液倒进去,开始熬煮,这时要用大锅铲不停的搅动(怕接锅巴),跟随水蒸汽的蒸发,浆也逐渐变干,搅动会越来越艰难,妈妈又热又累,每用锅铲翻动一下,都要使劲用力一下,一直要等到成泥状,用手捏捏,不粘手为止,这时碱水粿成了,能够起锅了,颜色有点黄,碱的效果。
搭好的粿仂趁热能够捏了,能够捏成多种形状,或圆或扁,或长或短,随你捏,还能够放进模具里,做出多种形状,通常我们用手捏,随手掌那么大,小儿童好奇,弟弟妹妹也用手抓一把,小手脏脏的,这时妈妈会埋怨“这么脏的手把粿仂都弄脏了,怎么吃得。″赶他们出去玩,一个个粿仂做好了,再用甑蒸,大气冲天,边蒸有股淡淡的碱香,闻到想吃,我们都迫不及待要吃。
蒸熟了的碱水粿又香又透,咬一口有韧性,蘸白糖当然好吃,可那时对于我们家都是奢侈,仅仅有蘸辣椒水吃,有点辣,但都感觉好吃。还能够炒,煮,碱水粿如何都好吃。最终留点,切片晾干,打米泡,我们那叫“猫耳朵”,甜甜的,脆脆的,我小时候最爱好吃“猫耳朵″了。想想都好吃,多少年没吃过这东西了,好怀念啊!
在七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要摆上三荤三素,碱水粿仂一定要有,祭拜祖先。相传那一天,地狱的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绯徊于所有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拿出祭品,恐防孤魂祸患人间,祈求平安。
十三、名人
饶娥(749—762年),女,接渡乡泪滩人,宁琼真,家贫困,勤织红,母早逝,与父相依为命,唐朝宝应元年(762年)某日,其文饶绩捕鱼,船覆人亡,尸体下落不明,饶娥放声痛哭,来回于江边寻觅父尸,三日不食而死,第四天,父尸浮出水面。县人乡民会钱葬娥及其父。此事传到官府,《唐书》为其作传,柳宗元为其提写诔文,宋朝廷赐顾“显孝”匾额,封建历朝皆将其作为以孝治天下的典型,大加赞扬,为之建庙、立碑。饶娥恸哭的河段,被称为“沮滩",一直沿用。
胡远豪(1914—1946年),十里岗乡店上村人,雇农出身。1930年十月参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历八年抗战,1946年任辽吉军分区第五团团长,同年九月四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后旗王家窝棚战斗中,以身殉职。
汪源泉(1879—1952年)宁时康,号达五,接渡乡潘村人,本县有名中医。在内、妇、儿科方面,有丰富经验,源泉行医重德,为了使穷人买得起药,他苦心钻研,以平常药代替贵重药治病,颇有成效,对就诊者所奉诊金多寡从不计较,贫者无钱一样就诊,甚得人民赞颂。
张馥(1912—1954年),字郁文,原籍江西清江,世居乐平镇,1934年考入上海暨南大学,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校方以“共党嫌疑”开除学籍。同年秋转入北平中国大学学习中文,曾踊跃投身“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后离校南下,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被捕,经李尚庸、戴良谟保新出狱,1947年又被卷入“乐中火案”重陷囹圄,1948年再经李尚庸等人担保获释。解放后,出任乐平中学校长,带病保持工作,1954年二月二十八日病逝。
余子昆(1884—1965年),字成昆,镇桥多涂家埠人,岐黄世家。医路很广,妇科尤精,对调经、种子、保胎、生化之辨证,用药皆有独到之处。不但精于医术,更注重医德,终身实践救死扶伤之宗旨。建国后,余子昆历任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等职。
徐清鉴(1928—1984年),乐港多魁堡村人,矿工出身,历任江西乐华锰矿矿长,中共江西银山矿党委书记兼矿长、江西省冶金厅副厅长、中共江西铜业公司党委书记等职,他在矿山工作三十余年,为本省铅、锌、锰、铜的开采作出了较大奉献,1984年八月病逝。
吴日新(1960—1985年),高家乡鸟树村人,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1979年入伍服役,1981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陆军学校,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救火中荣立三等功。同年七月奉令赴云南前线代职实习,任实习排长。1985年一月一日,他在坚守松毛岭的一次激战中,壮烈牺牲,荣立二等功。
十四、特产
乐平花猪
乐平花猪,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乐平花猪分布于景德镇市和万年、东乡、波阳、德兴、婺源等县。这种猪生长快、肉质好、性情温顺、适应性强、耐粗饲、无需特殊饲养,是江西省的优良地方猪种之一。
2010年0三月二十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乐平花猪”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爱护。
涌山灰包蛋
灰包蛋产于涌山镇杨潭村,有着几十年的制作历史,主要制作方法是:用荞麦杆子、芝麻杆子等灰,以及在灰里配些石灰、食盐调剂,搅拌成泥状后,再将新鲜蛋用配置好的灰包好。然后放置15—20天就可蒸熟食用,这种蛋的适用范围很广,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能够加工。
安牌桃酥
安牌桃酥因其用料讲究,制作精良、酥松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畅销国内十多个省市区,并在一些大中城市设立了代销商。安牌桃酥先后荣获省优、部优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等8项桂冠,成为名副实际上的“中国桃酥王”。
十五、乐平市著名景点
(一)赣东北特委、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旧址
赣东北特委、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旧址即市区乐平市政协所在地。乐平是赣东北苏区的门户,土地革命时期。为了扩大革0据地,1930年八月二十日,在方志敏同志率领下,红军一举解放了乐平城,从此,乐平的革0据地快速扩大,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实现全县一片红,县、区、乡、村苏维埃政府相继建立,革0据地得以壮大和巩固。
1930年九月,赣东北委在加紧巩固弋阳、横峰、德兴县苏区根据地的同时,为更好开拓景德镇、鄱阳等地革0据地,进而向都昌、彭泽、湖口等地挺进,于九月十日赣东北特委由弋阳经众埠街迁来乐平县城,驻扎在乐平镇东大街周家巷口左侧大豪绅汪老伍家,当时门口挂“赣东北革命委员会”的牌子,该屋是19世纪20年代初期建成的,为木石结构,1930年8-十一月方志敏与爱人缪敏住楼上,并与邵式平、周建屏等领导常常在此研究工作。
(二)乐平革命烈士纪念塔
革命烈士纪念塔矗立在乐平市区东部登高山顶峰,1959年九月落成。坐东朝西,塔高十五米,塔基呈正方形,长宽各十五米。塔身正面题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字。纪念塔周围栏杆环抱,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宏伟壮观,庄严肃穆。
登高山遍植松柏,西麓竖一“浩气长存”牌坊。由坊门而入,登一百九十级水泥阶梯至塔基。每逢清明节,干部、工人、师生和解放军指战员,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缅怀先烈,敬献花圈。
在烈士纪念塔下,1976年兴建一座烈士纪念馆,翌年八月一日揭幕开馆。该馆保存完好的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文物有苏维埃政府的文告、印章、货币、武器和烈士名册、照片、遗物等。
(三)红十军建军旧址
红十军建军旧址座落于江西省乐平市众埠镇界首村,建筑面积近300平方米,清代市民风格,旧址内陈列了相关红十军建军的照片、图表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反映了红十军为创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卫中央苏区和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推动全民族的抗战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卓越奉献的光辉历程。众埠镇界首村是乐平马氏最大的一个村庄,共有近500户、2000人口,因其座落于乐平与弋阳两县交界处而定村名,它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基地。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简称红十军),是由方志敏、邵式平、周建屏等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力红军,1930年七月二十二日在界首村举办建军典礼而建成,军部设在界首祠堂,主席台设在祠堂外右侧的古戏台上,方志敏同志主持并讲话,全军将士在台下广场参加严肃的盛典。全军指战员共有1700余人、枪1000余支,军长为周建屏,政委先后为吴先民、胡庭铨、邵式平;方志敏、邵式平、胡庭铨、周建屏、宣大统、李文滔、李辑三、李上达为党委常委。红十军建军之前,起源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方志敏领导的弋阳漆工镇暴-动,传诵为“两条半枪闹革命”后,逐一发展起来的武装部队。红十军建军后,血战东南,屡建奇功,声威远播。随后在方志敏领导下,高举北上抗日大旗,进军皖南,历经艰险,英勇作战,为巩固和发展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配合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为全国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作出了杰出的奉献。
(四)篁坞方志敏旧居
方志敏旧居,座落于乐平市十里岗乡篁坞村中,距市区54公里。旧居属20世纪乐平东南乡典型落檐山墙式民居建筑,依山傍水,环境优雅。旧址总面积约14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平方米。
1927年,方志敏在弋阳漆工镇领导-后遭追捕,同年九月二十七日夜,由其姐夫护送,秘密来到乐平篁坞村汪歧芬家。方志敏在该村安全居住了40余天,并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1958年方志敏爱人缪敏因此写下《方志敏同志在篁坞》专著。1983年十月发布为乐平县文物爱护单位,2001年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