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南昌县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17 14:32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地理位置概述  
南昌县,隶属江西省南昌市,座落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南昌市南部,东接进贤县,南邻丰城市,西、北与新建区隔赣江相望,东北濒鄱阳湖,三面环抱南昌市主城区。县域总面积1810.7平方千米,下辖1个街道、11个镇、7个乡。2020年末,南昌县户籍总人口为106.45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6257人。南昌县境内有105国道、316国道、320国道和京九铁路、浙赣铁路、浙皖铁路穿越县境;境内有向塘铁路货运编组站;县城距南昌市中心15千米,距昌北国际机场30千米;赣江水道直达长江;赣粤高速公路、浙赣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南昌县曾涌现了晋代著名道家创始人之一的许逊,宋太宗时任副相的陈恕等一批名人贤士。境内有古建筑、古遗址30多处。  
二、文化事业  
2020年末,南昌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电影院9家;乡镇文化站17个,乡镇民间剧团9个。全年共送戏下乡70场,送电影下乡3269场,送书下乡3.01万册。年末广播电视覆盖率为100%。
  
三、名字由来  
南昌县因位于中原的南方,“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得名。  
四、南昌旧时民俗和习俗  
旧时南昌已为江西省会,交通便利,五方杂处,一切的一切都很复杂,兹篇所记,系仅本地土著而言。  
南昌产米,杂粮也很多,乡人除耕种外,多从事肩挑货贩,有的云游异地,经营商业。闽、湘、川、鄂无处不有南昌人足迹。在省会商业中,亦有南昌帮,如钱业、盐业、疋头业、南货业,均有相当势力。  
城市中妇女,除极少数担任职业外,大多无所事事,或八圈麻雀、或涉足影院,以资消遣。乡村妇女则较勤劳,织布、织毛巾、打蔴鞋,直到很晚才歇息。  
乡人招待顾客,大概以四盘两碗,菜必丰盛,但方块大肉,颇不合通常人的口味。平常客至,其较亲切者,也必杀鸡作黍,入门时且须煮汤进之,盖不这么,是慢客也。  
迷信之风盛行,如小儿生后多拜乞丐为干父母,或认僧尼为师父,乳名通常都取做贱狗、牛子、和尚、告化子之类,在晚上不敢携带出门一步。小儿病了则叫魂收吓,无奇不有,又有如求药签、降马神、解太岁、符水治病,在城市中也是经常见到的。  
祀神以许真君为盛,还有南海观音、天花圣母、纯阳老祖香烟亦旺,对先人则重清明扫墓,中元烧包。  
乡间以犯奸为耻,查获淫妇则系诸祠堂中,杀猪分肉,名曰吃臭肉。对相奸者,且有种种私刑罚,甚则致死。但是采茶戏到处演唱,濮上桑间,不堪入目之事,固屡出不穷。  
下流社会多以骂人为口头禅,甚或用秽语,令人难堪。又好殴斗,但不经一击,所谓秋白梨,就是好看不好吃者。亦多口喊打而不与交手者,又所谓铁嘴豆腐角是也。  
旧时,南昌相关生儿养女的习俗也是极多的。  
妇女怀孕三个月后,女方家长要给女儿、女婿送来单人床,目的是让夫妻临时分居,以利胎儿的发育。临产前,娘家要给女儿送婴儿用的衣被、抱裙、尿布和产妇吃的鸡蛋、红糖等营养品,并附上红漆竹筷十双,名曰“催生”,祝愿孕妇早日生育,顺利生产。  
催生风俗除了向产妇表明非常好祝愿外,对生男生女更是关怀倍至,孕妇达月(预产期),娘家来女儿家催生,妈妈进门见女儿站着,便认为生男之兆,坐卧着则是生女之兆。又如外婆家送催生物时,第一个叩门而入者男客则生男,女客则生女等。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陋习。  
婴儿出生后,男方要及时向女方送喜果,报喜信,还要办“但盛宴”,请至亲好友,以示庆贺。亲友要赠送鸡蛋、挂面、红糖或婴儿衣帽。主人也要备桂圆和染红的熟鸡蛋回敬。在这期间,又有所谓“开奶”、“踩胎盘”、“讨百家饭百家衣”等习俗。婴儿生下的第三天,名为“洗三”,女客参加祝贺。主人请接生婆以槐之、艾叶、黄连、葱蒜等煎水,给婴儿洗浴。家人和亲友往盆里放鸡蛋或金银饰物,名曰“添盆”。洗浴后,家人用两条红带系在婴儿双腕上,期望其镇惊和健康成长。“洗三”后,婴儿出生的第七天,曰“一腊”,九天为“过九”,十四天为“二腊”,二十一天为“三腊”。到一个月为“满月”。亲朋聚集,带来吃、穿礼物祝贺“满月”。主人煎香汤于盆内,放钱、干果于当中,用彩线绕盆,曰“围盆红”。长辈以钗搅水,曰“搅盆钗”。亲友又要以钱或金银钗撒于盆内,谓之再“添盆”。洗儿后,再剃胎发,将发存入小盒或搓丸,用彩线系绕挂于室内高处,或婴儿摇篮床上,并把婴儿抱入别室,名叫“移窠”。到一百天,为“百岁儿”,又要大摆宴席,请人为婴儿剃头,脑后留一撮毛发曰“百岁毛”。到了一星期岁,婴儿第一个生日,称为“满周岁”。除了大宴亲友外,还要“抓周”,在婴儿面前放置多种物件,任其抓取,用以判断婴儿未来的志向。  
跟随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相当多不康健和愚昧迷信的习俗,已被淘汰。当今,民情中也有在婴儿出生后,亲友给儿童送衣物、玩具,给产妇送滋补营养品。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  
五、南昌春节食俗  
除夕  
“四盘两碗”曾是年夜饭的经典菜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地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黎传绪告诉我们,中国有句俗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除夕晚上的团年饭需要全家到齐,围桌团聚,先放鞭炮,然后吃饭。团年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晚餐,旧时南昌地区的标准制式为“四盘两碗”,寓意“六六大顺”。  
“四盘”是指红烧鲤鱼、炒和菜、蹄花和小白菜心,“两碗”是指鸡汤和糊羹。当中,红烧鲤鱼当天是不吃的,寓意“年年有余”,另外,老南昌还相信,鲤鱼能听懂人话,它将把人们在饭桌上许下的心愿带到“龙王”那里;炒和菜是南昌一道特色菜,用豆条、肉丝、笋丝、芹菜、大蒜、红萝卜丝、黄花、墨鱼丝等菜和在共同炒熟做成,故名“和菜”,寓意“和蔼生财”;蹄花完整烹制,取骨、打花包,里面放梅干菜;小白菜心清炒,象征“青青吉吉”;鸡得用阉鸡,整只烹制,用炭火逐渐炆熟;糊羹由薯粉、鸡杂、肉丁、荠丁、花生丁、豆干丁等煮制而成。  
“四盘两碗”是旧时南昌人家年夜饭的经典菜式,但B一成不变的。就菜品而言,“四盘两碗”还有一些其他版本,例如红烧鱼、豆腐条烧鸡、炒节节高、炒青菜、牛肉炒米粉、炒年糕;就数量而言,也有人家年夜饭吃十个菜,讲究一点的甚至有十八个菜,这十八个菜中,炒青菜、炒年糕、红烧全鱼、炒米粉、和菜、八宝饭、糊羹是不可少的。“糊羹是南昌的特色美食,它在大年三十晚上至少要出现两次,一次是在开始喝酒前,任何人先吃一碗糊羹暖暖胃,还有一次是在守岁时,全家老小也要吃一碗糊羹。”黎传绪说。  
初一  
早上吃青菜煮年糕,寓意“青青吉吉”生活“年年高”  
大年初一的早餐,老南昌非常有讲究。60多岁的居民朱先生告诉我们,以前大多数人家大年初一早上吃青菜煮年糕、青菜水泡饭以及面点,“一定要吃青菜、白豆干之类的菜,寓意‘青青吉吉’,生活‘年年高’”。有的老人初一不沾荤,表明一年的“素静”。据推荐,春节吃年糕是南昌人的风俗之一。人们用优质大米和糯米匹配磨浆沥干水后,做成长条形状蒸熟,这是过年必备的食物,寓意“年年高”。  
大年初二一早,全家吃虾米、粉丝、蔬菜,连同吃剩下的菜共同和煮,叫做“金钩银丝挂元宵”。朱先生说,“金钩银丝挂元宵”名字很好听,但实际上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年夜饭剩下的菜,尽管这么,在物质缺乏的年代一家老小也吃得津津有味。  
从大年初二开始,人们开始走亲戚拜年,家家备有新年果盘,盘中装有糖果、花生、瓜子、水果等,有的装有橘子、荔干、桂圆,谐取“吉利”之意。招待上门贺年的来客,要敬上有红枣和青果的元宝茶。去亲戚家拜年,通常都携带糕点礼品,表明“送财”,受拜的亲戚,要烧汤煮面,每人一碗,每碗中配有三个秤砣蛋,还要摆腊盘、斟酒、盛饭款待顾客。顾客回家时,主人回赠糖果糕点,俗称“换财”,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糕点是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上面贴一片红纸。这个礼包平常是不会打开的,就在亲朋好友之间转来转去。以前我有一个淘气的邻居,偷偷将礼包里面的糕点吃掉,换上石头和沙子,他们家大人也没发觉。”朱先生笑着说。  
初七  
“上七大似年”,家家户户吃七宝糊羹  
南昌人拜年有一句俗语:“初一的崽,初二的郎,初三初四女看娘。”初二这天,新婚女婿携妻初次上门,需要带上两条大鲤鱼,“鲤”“礼”同音,“鱼”“余”同音,意为尊重和祝福。还要带上蹄花,表明常常孝敬岳父岳母,带上高档的水果点心,表明新婚女婿的富有和敬意。岳父母见女婿进门后,先是煮三个秤砣蛋一碗面,然后杀鸡、杀鸭做酒招待。  
大年初五上午,商店开张营业,以迎“利市”。这天乞讨者很活跃,拿着面粉捏制成的金色或银色的元宝,向商家乞讨,一些经营业主极为欢迎,乐于施给,并燃放爆竹迎送。下午吃“财神酒”,店主和伙计能够毫无拘束地痛饮一番,互祝新的一年中,“买卖兴隆通四海,财源茂密达三江”。  
正月初七,南昌人叫“上七”,有“上七大似年”之说。居民杨奶奶告诉我们,南昌人非常重视这天,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做丰盛的酒宴款待亲朋。在乡村地区,人们白天舞狮子,晚上舞龙灯,其热闹程度不亚于大年三十。“初七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香喷喷的七宝糊羹。每年正月初七,我们家都要做糊羹,据说这是南昌人的习俗。七宝糊羹是用七种带叶子的蔬菜做成的,吃了它来年老人会身体健康,儿童会聪慧懂事。”杨奶奶说。  
元宵  
“元宵之宵,不吃就馊”  
正月十五是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俗称元宵节,是春节最终一个高潮。黎传绪说,旧时南昌人过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吃元宵汤圆,预示一年家庭团团圆圆、生活美满。  
老南昌章爷爷告诉我们,以前他们家都是自我制作元宵:“自我磨糯米粉,自我动手做。通常不包馅,煮熟时撒上一点糖,或者用蔬菜、肉汤煮着吃,滋味非常鲜美。”章爷爷说,他小时候最盼过元宵节,一大家子人坐在共同制作元宵,家长里短,有说有笑。等到热滚滚的元宵端上桌,儿童们一个个馋得流口水,大人便会端起碗喂他们吃,一边喂,一边说:“慢点,慢点,别烫着!”除了自制元宵,人们也会去商店购买成品元宵,以前是散装论斤称的,随后出现了包装精美的速冻元宵。南昌人比较喜欢吃芝麻和白糖馅的,酒糟汤圆的销售量也非常大。  
吃完元宵汤圆后,人们就上街观看彩灯表演。旧时南昌灯市花灯品种繁多,有彩色玻璃、白玉、瓷器、彩纸、绢丝、绸缎制作的各式彩灯,放灯时,还要配以舞龙、舞狮、舞蚌壳等表演。多种表演队伍走上街头,从洗马池、瓦子角到万寿宫一带,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到处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看完灯回到家,一些人家又会煮元宵,一家老小围坐在共同吃宵夜。南昌有一句俗话:“元宵之宵,不吃就馊”,意思就是元宵是春节最终一个节日,标志着春节的结束,节日里准备的食品都应当吃光,否则就会坏掉。“过了元宵罢了灯”,元宵闹完后,南昌人的年事活动也就基本结束了。  
六、塘南贺郎歌  
塘南贺郎歌流传于南昌地区乡村,是举行婚庆礼仪、洞房花烛之夜必备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其曲目众多,歌词文采飞扬,表现形式丰富、气氛热烈。既有一人独唱部形式,也有众人一起喝彩环节,是南昌县地区婚庆喜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  
塘南贺郎歌多为一人领歌,众人喝彩,并有唢呐伴奏。以唱两首贺郎歌吹奏两首唢呐伴奏音乐交替进行为表演形式。贺郎歌的曲调固定,但是歌词却千变万化,丰富多彩。这些优美欢快的曲调都是劳动人民长期积蓄的智慧财富和知识结晶,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七、三江抬故事  
三江抬故事自唐末宋初便流传于三江镇南街村,每年正月十三和农历八月十八是三江镇南街村蔡家举办抬故事的日子,至今已流传近千年之久。  
抬故事,顾名思义就是将打扮成故事里人物的演员,用故事架(一张四方的桌面,面积约130cm*130cm,四个桌腿很短,约20cm高;四周围了一圈矮矮的铁栅栏,约10cm-15cm高,以保障演员安全;桌面中间竖有一到两根木桩,用来固定站在桌面上的演员,使其保持站立姿势不滑到;故事台左右两边套有麻绳,供扁担穿过)抬起来,到处1。抬故事的内容取材于历代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古典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或情节,是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习俗表演。  
八、新干摇钱树  
摇钱树,又称莲花落,源于宋,形于明,盛于清,源远流长。《新淦县志》记载“竹龙又替水龙船,斗巧争奇色色鲜,笑煞城东王老爷,听人齐唱落离莲”。“落离莲”即莲花落,时为盲人行乞而唱的劝世戏文,以扬善贬恶、因果报应、吉祥口彩,拜求施舍为主。两人一伍,一唱一帮。演唱者手执一常青树枝,上缀相当多红色纸花,枝丫间用线串铜(明)钱,摇动时“嗦嗦”作响,以助打节拍,故又称摇钱树。  
新干摇钱树经过长期发展和变化,与江西其它地方的莲花落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的差异性,构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以“本调”“哭调”为主要唱腔,汲取民间小调、采茶戏音乐,且用方言说唱,加之拍击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引人入胜婉转流畅,生动风趣;演唱形式多样,擅长叙事抒情,有精短的颂吉板口、精彩曲折的说课子、还有抒情的小曲小调;演唱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主要是一些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改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民风民俗,是传统文化和地方风俗的历史见证。  
九、安义唢呐  
安义唢呐是在清朝初期,由湖北两个行乞王姓的民间艺人流传过来的。唢呐吹奏用于做屋奠基、上梁、修谱、寿诞、店铺开张、进香祈愿、祭天求雨、结婚、丧事、抬菩萨等。喜庆时就吹奏《高腔》《小汉》《洗马》《小桃红》《闹扬洲》等,吹奏时配上节奏明快的小堂鼓、小钗、碰铃、云锣、以创造热闹气氛,给人以欢快、祥和、幸福之感。悲伤时则吹奏《上岗台》《孟姜女》《哭皇天》、《怀胎》等,吹奏时配上小锣、大鼓、创造深沉、缓慢的气氛,给人以痛切、肝肠欲断的情调。  
作为第一批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义唢呐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踊跃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进一步加强爱护和传承。  
十、进贤文港微雕  
微雕,是一种以最小的刀具锋毫在最小空间创作最小浮雕、立体雕、篆刻、平面图文雕,肉眼无法看清,需借助高倍放大镜才可以看清晰的艺术作品。微雕艺术则是一门集雕刻、书画、细作、静功等多项技艺于一体的高难度综合艺术。微雕艺术品取材广泛,随意性强,可见物雕物。微雕艺术家首先需要是书画家和雕刻家,还体现作者的意志和意图。微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的精髓,历来被世人珍爱,屡居国礼首位,常被国内外有识之士收藏。  
微雕在四海八方分布很广,而进贤县文港镇的毛杆微雕瑰伟绝特,“首创紫竹笔微雕艺术之最”(世界基尼斯)。  
以周信兴为代表的“文港微雕”,除紫竹、红木、牛角、骨、大提斗笔、象牙等多种材质的毛杆微雕艺术外,还有竹简、林简、金石、印章、玉印章、象牙印章、象牙制品、多种材质茶壶、吊坠、陶瓷、毛发镶嵌印、米粒象牙等多种微雕艺术。其“一微、二祥、三绝”的艺术特色,成为“华夏笔都”一个金字招牌。  
文港微雕几十年来所创作的多件经典作品,区别被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为中国民间美术非常是微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奉献。  
十一、南昌锣鼓十八番  
锣鼓十八番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器表现形式,南昌县八一乡胡华村、塔城乡凤岗村、冈上镇黄台村等地都有锣鼓十八番。流传至今已经有300年历史了。其曲牌众多,打法多样,气氛热烈,表现丰富,形式多样。即可单独表演,也可为民间舞蹈伴奏,是南昌县地区欢庆节日、婚庆喜事中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锣鼓十八番平常以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云锣七件为一套;每一个曲调叫一个“牌子”,或一个“番子”,传统的锣鼓演奏曲牌有“喜笑颜开”、“细雨点花”、“九连环”、“蜻蜓点水”,“金雀报喜”,“凤还巢”,“鱼咂嘴”等十八个番子,统称“锣鼓十八番”,成为民间定型的锣鼓经,一定要按照传统的锣鼓经演奏,绝对不准错不准乱。十八番根据其所用乐器的不同,可分为“清锣鼓”和“丝竹锣鼓”两大类。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为“清锣鼓”;兼用丝竹乐器演奏则称“丝竹锣鼓”。这些技艺是劳动人民长期积蓄的知识结晶,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流传在南昌县地区的锣鼓十八番演奏技艺精湛,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代中后期就在南昌县流传。据胡华锣鼓十八番第十四代传人胡长生老人推荐:锣鼓十八番自其祖先在此定居开始就有,世代家族相传,构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演奏技艺。  
十二、南昌祭轿  
祭轿是流传在南昌县八一、莲塘、向塘、武阳等地的一个人生礼俗。它流传至今大约200年历史。男方在迎娶新娘的那天,对快要去接新娘的轿子的一种祭祀仪式。  
祭轿仪式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洒酒祭轿;在轿子里外洒上自家酿的白酒,寓意祭拜天地。二、燃烛照轿;用点燃的红蜡烛在轿子里烘一烘,寓意红红火火。三、彩绢掸轿。用彩绢对轿子的里外掸一遍,寓意去旧来新。全过程唢呐和锣鼓伴奏,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人们对祭轿这一婚仪是非常虔诚的。洒酒祭轿以求天助神佑,赐给新婚家庭幸福美满的生活。照轿、掸轿则是驱邪除晦,永保平安的意思。所以,娶亲的人家挑选执仪者是件很谨慎的大事情。他们挑选的标准是全村公认为是有福有命的中老年妇女,需要是多儿多女,子孙满堂;她和家里人都无病无灾;要三代以上同堂才可担任这婚仪的执仪人。妊娠者、居孀者、戴孝未满者不仅不可任执仪,就连喜堂也不可迈进半步。于是村里的中老年妇女也以能担任执仪为荣耀了。  
过去,各乡镇的祭轿程式都有些不同,八一、莲塘镇的小蓝村等乡村较为繁琐,另加的动作许多,比如两执仪者交叉斟酒,又如每逢做动作二执仪相遇时,都要互道“万福”。而武阳等乡村则简单相当多,他们将照轿、掸轿等动作合并一道做了。所以,这种程式没有一个规范化要求,更不需要严格的节奏,只要二执仪事先操演和在执仪时相互关照一下就能够了。  
十三、进贤文港毛笔  
进贤文港镇座落于江西抚河下游东岸,时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  
文港毛笔制作器起到30各种,制作原料主要为优质山羊毛、山兔毛、黄狼尾毛、香狸子毛以及植物竹等,制作工序有126道,主要分为芯毛制作、护毛制作、草灰制作、笔杆制作及芯杆组合、治笔、包装制作等六大工序。每一道工序又可细分为众多小工序。工艺纯熟,配料均匀,制作精湛,集毛笔之四德“尖、齐、圆、健”于一身,融有用、欣赏、收藏于一体,刚中有柔,能硬能软,吸水请强,书写流利,锋如一根线,下笔铁划银钩,收得拢,撤得开,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文港毛笔品种繁多,笔类齐全,式样新颖,大如扫帚小如针,长短兼备。品类有狼、紫、鸡、羊、兼五毫;装潢分黑、白、花、炕四管;笔锋则有红、绿、黄、白、青、蓝、紫七色。近些年以来制作的“纯净紫毫”“七紫三羊”“墨翰”等名牌传统产品,名扬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受欢迎的出口品种还有“书家妙品”“百花争艳”“进贤独秀”“白云狼毫”“羊毛小楷”“极品纯净狼毫”等十九个。日前文港毛笔年产量达120万支以上。  
文港毛笔制作自古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父传子,母传女,世代相继。新中国成立后,在进贤县文港镇成立了专业化生产的李渡毛笔厂。现在,文港毛笔作坊现有2378家,在职人士14000余人,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文港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工艺创新,笔头色彩斑斓,七色俱全;笔竿形态各异,情趣万千,涌现了周鹏程、邹农耕这样的毛笔制作技师。  
十四、进贤木板活字印  
进贤白圩木版活字印谱技艺,是在梨木板上刻好阳文反字之后,锯成单字,用刀修齐,统一大小高低,然后排字,行间接以竹片,排满一版框,用小竹片垫平并塞紧后涂墨,铺纸印刷,字模 采纳明朝官方字体——老宋体,印于宣纸之上。整个做谱工艺流程有15道工序和158个字的捡字口诀,这些祖传的捡字口诀,有平有仄,就像一首古代的律诗。  
进贤县白圩的传统技艺木版活字印谱完整地记录了木版活字印刷的全过程,原汁原味,起到极高的人文价值,是活字印刷术源于中国的最好实物明证。进贤县白圩乡木版活字印谱,现尚存三套完整的常用印谱木活字,总计21万个以上。  
十五、进贤梅庄花棍  
梅庄花棍又称“打莲花”,起源于元代,是流传在进贤县梅庄镇、二塘乡、南台乡等地的一种民间舞蹈。最早的“花棍” 采纳池塘中的真实带花莲杆,作祭典、迎神之用,后经民间艺人革新,改用带节鞭的小山竹棍,两头止挂数枚铜钱,再配以红色麻线穗须,并在“花棍”表演中加入茶灯舞,构成一种别具特色的“花棍舞”,广泛应用于多种喜庆活动之中。  
舞蹈简洁明快,生动活泼。表演者持一根制作简便的“花棍”,伴随音乐节奏,穿插于灯彩队伍中,打出各种不同的茶。花棍挥舞,穗须飘逸,煞是好看。参演人数可多可少;集体表演时,则要求动作一致,步调整齐,花棍上的铜钱跟随舞蹈“嗦嗦”作响,使节奏更加强而有力,气氛烘托得十分热烈。  
它分为单人花棍、双人花棍和集体花棍。单人花棍由一武生扮相者表演,其手持花棍在急骤的锣鼓声0场、亮相,步移身转,棍影随人,动作复杂多变,洒脱朴实,刚柔并举的功夫,令人赏心悦目,精神振奋。双人花棍由男(小生)女(小旦)扮演,分出场、对打、造型三个程序。小生夹棍摇扇行矮子步,小旦持棍甩动纱巾走莲花碎步,花棍相击,边敲边唱,动作诙谐,充满乡野情趣。集体花棍则人数不限,众人依一定队形罗列,舞随乐起,讲究整齐划一,夹带长吼短令,昂扬激烈,煞是壮观。  
音乐上, 采纳《一双绣鞋》《白牡丹》《纱中扇》《十二月花》《好一个杨树青》等民间茶灯小调,加上锣鼓、二胡、喇叭等伴奏,把节日的喜庆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梅庄花棍,乡土气息浓郁。经过数百年的延伸承传,构成了独特艺术魅力,至今活跃在村镇,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慕。  
十六、南昌塔城豆鼓制作技艺  
豆豉是江南百姓十分爱慕的传统食品,出产地众多,南昌地区中首推南昌县塔城乡豆豉品质量佳。《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的诗句。这里的“大苦”,据说就是豆豉。至今,江西人还有喜欢吃豆豉的习惯,如“稻香园豆豉”,就是地方名优特产之一。  
塔城豆豉手工精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塔城豆豉第二十一代传人李保根推荐:宋末元初始创制豆豉为业,经世代相传,慢慢构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风味特产“塔城豆豉”。工艺考究细致,不含所有人工防腐剂,起到营养丰富、附有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口感宜人、风味独特的明显特点,豆豉一直广泛使用于中国烹调之中,如:豉汁排骨、豆豉鲮鱼、豆豉辣椒蒸蹄膀、豆豉炒腊肉、香辣豆豉酥鱼、豆豉辣椒五花肉、豆豉苦瓜、剁辣椒豆豉鱼头等佳肴都是以豆豉作为主要调味品。豆豉不但能调味,并且能够入药。中医学认为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头痛、胸闷烦呕、伤寒寒热及食物中毒等病症。  
十七、进贤李渡道情  
李渡道情是江西省的一种民间曲艺,相传起源于唐末,构成于宋代,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主要分布在江西进贤县李渡镇及其所辖的各个村落,亦传及附近周围乡镇,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传承历史。  
道情相传起源于道家所唱法曲,后发展成为乞讨者敲竹筒沿门乞讨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其早期形式是,上门行讨时,乞讨者一边敲击竹筒,一边说唱几句顺口溜式的好听话,所持竹筒还顺便用于驱逐恶犬。大致在宋元时期,李渡镇的民间艺人,把竹筒的筒口蒙上蛇皮或猪尿泡,自编台词,自创小调,将其移植至镇上的茶楼酒馆里表演,“李渡道情”于是正式定型。因为形式新颖,唱词多反映乡风民情,深受顾客欢迎。一些没有固定地方的民间艺人便走街串巷,走村串户,上门说唱。因李渡镇位于抚河东岸,过往商船络绎不绝,三个货运码头长年拥挤,人流量很大,非常好的文化和地理环境,为李渡道情的生存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民国末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公路、铁路运输的兴起,加上多种文化生活的丰富,李渡镇道情说唱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少数盲人仍在乡村借此谋生。进入新时期以来,为发掘这一传统民间文化表演形式,政府文化部门下力气对李渡道情重新整理编排,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新风、贴近百姓生活的新节目,搬上舞台演出,深受好评。  
李渡道情主要表演形式:一是单人道情,由一人持道筒坐着边打边说唱,不受场地限制,机动灵便,无固定剧本,爱好听什么便唱什么;二是多人道情,通常为四男四女,有固定的剧本和音乐,边说边唱边表演,效果更佳;三是舞台表演,根据剧本选定演员人数、性别、服装,用载歌载舞形式,按规定程式说唱表演。  
李渡道情生在民间长在民间,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富有独特的民间地方色彩。从发展、演变的历史能够看出,李渡道情起到极强的生命力,最初是穷人讨饭的一种说唱工具,尔后演变成茶楼酒肆坐场说唱,到走街串巷说唱,最终发展到在舞台上演唱,并给予新的形式与内涵。它演唱的人民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有很强的针对性,很受群众的欢迎。李渡道情看似简单、单调,但要说唱好B件容易的事,它的艺术价值就在于说唱贴近群众生活、轻松搞笑、诙谐幽默、引人入胜,它近似相声,但又不同于相声,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十八、南昌县结婚习俗  
1、订婚:从婚事确定之后,男方择吉请“领东酒”,又叫订婚酒,酒席上,男方将已经商定好的聘金、金银首饰、三代全贴送到女方。女方又将自家的全贴交给男方。酒席完毕,男方还要请媒人将“龙凤贴”送到女方,婚事到此才算最终谈妥。  
2、行聘:结婚前,男方向女方送聘礼,俗称过礼,又叫纳彩。聘礼有现洋、布匹、衣着、鱼、肉、面、饼等。家境好,鱼、肉、面、饼都要成百,俗称“百肉百面”。  
3、坐床:新人进洞房,床上坐着五男二女,歌手唱“坐床彩词”,一边唱一边向床上抛红枣、花生、桂圆、瓜子之类食品,儿童们抢食,以示早生贵子。  
4、婚礼:结婚前一天,要举办婚礼,男的戴冠,女的头上戴妍,所以又称作冠妍礼。新郎先向天地、祖宗叩头,感谢他们的保佑,再向父母叩头,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再向同族长辈叩头,感谢他们的关怀和教诲  
5、迎娶拜堂:这天男方用花轿到女方迎亲。花轿分三等级:高级花轿装饰华丽,轿外四周是红色绫罗,上绣龙风呈祥,鸳鸯戏水,喜鹊闹梅,牡丹等图案,仪仗全副,执事、轿夫一律着装为红色礼服。  
十九、南昌县丧葬习俗  
“葬礼”是人们对灵魂不灭的期许  
南昌居民俗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梅联华推荐,在以往几千年的历史中,绝大部分人都不认为死是生命的终结,而把它看成是人生旅程的一种转换,即从“阳世”转换到了“阴世(冥界)”。“所以,人从死去的这一刻起,也意味着踏上了新旅途,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从死亡到丧葬的礼仪,即以此种观念为出发点,葬礼被看做是将死者的灵魂送往死者世界必经的手续。”  
而葬其实是人们对我们灵魂不灭的幻想,详细又影响到三种丧葬观念:让死者回归大自然;保存尸体,以求灵魂不死;弃其朽肉,让灵魂脱离尸体而再生。所以,又衍生出土葬、火葬、水葬、树葬等形式多样的丧葬形式。  
旧时丧葬礼仪繁琐  
从丧葬礼仪结构上可将这些活动分为葬前礼、葬礼、服丧之礼。据清代同治《南昌县志》记载:临终,丧主及以次男女皆跪哭,撤卧荐,携纸钱出村外焚之,凡服内亲属随丧主向社坛香烧乞水,回至房中,抬尸入殓床,启尸于堂中之殓床。前设灵位,以纸为之,即魂帛之意。含尸金银币外,兼用茶叶米。  
南昌民间对死者进行吊唁,又称“白喜事”。吊唁者都穿白衣,以志悲伤。旧时,南昌的丧葬礼仪,有一整套的礼节,主要有举丧、守灵、入殓、出殡、安葬、关山、接七这7个步骤,而礼节细化甚至能够多达14个环节。当中又以入殓、出殡、安葬、做七过程最为繁琐,守灵则最为劳民。  
守灵三天  
人死之后,由其亲属将遗体移入厅堂草席上,设置灵堂。如死在外地则不可以进屋,在屋外另搭灵棚。灵堂前挂白幔、设灵牌、香炉、酒杯、供果、三牲、斋饭等物。灵柩用两条长凳承放,男停堂东,女停堂西,子媳穿白长衫、披麻布,着白袜、草鞋或缀白布鞋,戴竹箬丧冠,挂一朵白花,父丧冠左,母丧冠右。孙辈均穿白布孝服。亲友们在出殡前要不分日夜一直守在灵堂。  
寿衣“七上八下”  
给死者更换“寿衣”、包裹尸体、装入棺材的全过程,谓之“入殓”。按照南昌乡俗,给死者换“寿衣”,要先选择吉日良辰,决定入殓、出殡、下厝时间。由孝男孝女去帮其换衣。寿衣的颜色,需要是青色(即黑色),意为“轻松愉快去阴间”,并且需要是上穿七件、下穿八件,谓之“七上八下”,寿衣的布料是绸料或布料,换上寿衣以及布袜、布鞋,口中放一银币,俗称“下含”后,由孝子抱抬死者头部,女儿或女婿捧脚,放死者入棺,再在死者身上铺上“百子寿被”,最终盖棺,钉上四枚“子孙钉”。  
出殡请“八仙”  
出殡时,要请道士念经,请“八仙”用“龙杠”、“龙绳”将棺材抬出室外,子媳、孙辈在棺材前跪拜后,按男左女右跪伏棺材两旁,丧锣一响,嚎啕大哭。这时先亲后友,依次朝棺材跪奠酒。拜奠毕,将棺材抬起,扛向墓地。此时,童男童女撑纸幡引路,孝子孝媳拄“哭丧杖”,亲友后来送葬。有的在棺材两旁拉两条白布,孝子孝媳、孝婿孝女在白布内行走。沿途敲锣、散丢纸钱,俗叫“买路钱”。在祠堂门前要稍停留,叫“朝祖”;路上有亲友祭奠要停下,叫“路祭”;过桥时要停下烧香焚纸,叫“祭桥”。直到把棺材抬到墓地。  
跟随城镇化发展,现代出殡时最受非议在于,沿途高吹唢呐,撒纸钱,放鞭炮等,创造噪音,影响城市卫生,诱发安全事故;而成群结队的送丧队伍在主干道行走,堵塞交通。  
安葬须“落土”  
将棺材埋入土中,再堆砌坟墓,树立碑石,谓之“安葬”。按照南昌乡俗,墓穴挖好后,要先燃放一挂爆竹,再把棺材放入墓穴之中。穴底切不可垫砖块,需要让棺材直接落在泥土上,俗谓“落土为安”。棺材放进墓穴后,要由孝男(长子或长孙)先铲三锹土,以尽孝道,然后跪在穴旁低头致哀,待役工填完了坑穴,堆好了坟墓,立好了墓碑之后,孝男先下跪磕三个头,接着其余子女皆一一下跪磕头,燃烛、焚香、烧纸,最终再放一挂爆竹,安葬才告完毕。  
“做七”至四十九日  
清代同治《南昌县志》记载:“凡丧必用僧,接三朝、接七。接七者,丧之七日其前夕,延僧诵经。夜半僧举灵幡迎于门外,举家哭。既入,设酒食奠。余七皆然,满七止,‘谓七七四十九日也’。惟末七不接,设果食,灭灯烛,早寝,五七必返女于家哭,无女则使侄女代之。接七者,取易七日来复义然。佛家之说死者不复。”  
南昌丧葬习俗“接七”。即人死之后,每隔七天接一次七,请僧道做道场,诵经设斋,祭奠死者,依次至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南昌地区做七,头七要在大门口贴挽联,设灵座,供灵牌,竖灵幡,受唁开吊。前四个七均要请僧人念经,通常是请四到八个和尚念《金刚经》、《地藏经》、《弥陀经》,为死者超度亡灵。在做五七时,需要由死者的亲生女儿哭灵。南昌民间认为五殿阎王最恶,听了女儿的哭声就会心软。同时,在做五七时,女儿还要烧纸箱、纸柜、纸灵屋。六七平常由女儿女婿主持。七七俗谓“末七”,又称“断七”,是做七的最终一个七日,南昌民间平常设供桌,供祭果品,焚香奠酒,燃点余烛,僧道诵经,亲友祭奠,然后撤灵堂,烧掉灵幡、哭丧棒、孝鞋等,请神主入宗祠或正堂供祀。丧事至此,则已告一段落。  
二十、南昌县饮食习俗  
1、白糖糕:南昌传统美食,软糯香甜、外酥里嫩。  
2、瓦罐汤:江西传统美食,唇齿留香、百吃不厌。  
3、粉蒸肉:南昌特色美食,酥而爽口、香味浓郁。  
4、拌粉:南昌特色美食,色泽明艳、美味可口。  
5、藜蒿炒腊肉:南昌经典美食,脆嫩爽口、滋味鲜美。  
6、狮子头:江西传统美食,质地酥软、滋味鲜香。  
7、向塘土鸡:南昌特色美食,制服无数吃货的味蕾。  
8、肉汤饼:江西传统美食,当地人非常爱好的早餐。  
9、炒螺蛳:南昌路边小吃,喝酒聊天的必备。  
10、炒粉:南昌特色美食,深受当地人爱慕。  
二十一、南昌县名人  
据光绪版《南昌县志》和其他相关资料记载,从开设科举制度开始,南昌县历代文科中取的有状元1人,榜眼2人,进士598人,举人1048人;武科中取的有探花1人;入志并立传的知名人物达1617人之多。如“下陈蕃之榻”的徐孺子,出使金国不辱使命的京镗(宰相),晋代著名道家创始人之一的许逊,以主管国家财政政绩明显而升迁至副相的陈恕(其子陈执中后承父业,直至位居相职),骁勇善战的刘显、刘挺父子,参与编辑四库全书的彭元瑞等。  
二十二、南昌县著名景点  
(一)凤凰沟风景区  
江西省凤凰沟原名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由于位于南昌县黄马乡,又名黄马凤凰沟或南昌凤凰沟。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现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十佳农庄、中国2012年度最受欢迎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也是江西省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江西省散文协会创作基地、江西省最大最受欢迎的户外婚纱摄影基地。  
凤凰沟以生态农业为主题,以农业带动凤凰沟旅游业的凤凰沟生态旅游,黄马凤凰沟风景区是集采摘、野战、观光、休闲与会议为一体的农业生态示范园。  
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座落于南昌县黄马乡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离南昌市区大约40分钟车程。  
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拥有茶叶、蚕桑、绿化苗木、果业等成熟生态产业体系,当中生态茶园2150亩,标准化高产示范桑园100亩,生态旅游果园650亩,生态景观花卉苗木基地5000亩,水面1000亩。园区内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候鸟成群,为人们享受绿色、亲近自然、感受欢乐的世外桃源。  
江西省凤凰沟园内绿树成荫,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环境幽静,空气清新,且四季有景有花,春天有让人陶醉的玉兰、碧桃、梨花、樱花及海棠等;夏天有烂漫的紫薇、木槿及荷花;秋天有芬芳四溢的桂花,火红的枫林,金黄的银杏林等;冬天有茶梅、茶花、梅花等。常年有果,冬春有草莓,夏日有桑椹、桃、杨梅、早熟梨,秋季有柑桔、柚子和柿子。整个园区具备了生态优美、科技优秀、文化深厚的特色,具备了开展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科普的非常好条件,被省部相关领导誉为“生态宝园”、“人间仙境”,并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它是我省日前最大的观光农业类人文风景旅游区,主要包括有“观赏植物展示园、生态养猪示范园、生态茶业展示园、果业展示园(百果园)、白浪湖度假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园、蔬菜瓜果展示园、农机展览馆、水产展示园(渔乐苑)和高效蚕业展示园”十大科技园区。  
观赏植物展示园:面积400亩,设有9个专类园区,当中观花如:樱花园、海棠园、紫嶶苑、玉兰园、桂花园、茶花园;赏色如:色叶树种园、珍稀树木园;还有集各种“花”、“色”与“DIY”体验之大成的园艺超市。每年的春天,漫山遍野的花迎风怒放,游客置身在花海中拍照、游玩流连忘返。色叶树种园的春天红叶宣扬新生的绚丽灿烂,将给您一种全新的感官冲击。  
生态养猪示范园:融生态养殖、观光养殖、循环农业于一体,集中展示和推广江西省生态养猪的新技术、新成果,将对江西省生态养猪的发展具有非常好的示范效果,成为国内外了解江西省生态农业发展的窗口。生态养猪示范园对青少年起到很好的科普教育功效。  
生态茶业展示园:包括生态观光茶园、茶海迷宫、茶海、茶树品种园、绿韵茶坊五大主体,兼顾科研、科普教育、休闲观光、采茶体验等诸多功效。当中茶海面积2100余亩,是凤凰沟风景区最独特、最壮观的美景,整片茶园依山势而波涛起伏,一望无垠,娇翠欲滴,可谓“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被誉为“大地艺术”。茶海迷宫面积10亩,是利用一畦一畦的茶树作为隔板按照八卦图的格式建立起来的,一年成型,两年成景,建成后游客能够到里面进行迷宫游戏。绿韵茶坊向人们展示从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精制→加工→包装→成品的手工制茶全过程,顾客们还能够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全过程,一边观看茶艺表演一边品味自我制作的新茶,更是别有一番风趣。  
现代果业展示园:果园中种植有马家柚、红心柚、新余红柚、水蜜桃、清香梨、翠冠梨、红桔、猕猴桃、柿子、枇杷、杨梅、石榴等诸多水果种类,真正做到“四季有果”。同时结合旅游开展科普教育、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活动。  
白浪湖度假村:面积5000平方米,为高档度假别墅群。包括1栋综合楼、8栋专家楼、120个床位、休闲广场、停车场、游泳池、健身房、网球场等设施。是进行培训、会议、就餐的非常好地方。  
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园:按照“田成方、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高标准建设核心区100亩,集科研育种、高产创建、生产示范、技术推广于一体,成为优质高效农业的核心基地。  
蔬菜瓜果展示园:包括蔬菜瓜果温室、蔬菜瓜果景观展示长廊和草莓采摘园。蔬菜瓜果温室内通过无土栽培、立体栽培、水培等形式进行观赏型蔬菜栽培,建立蔬果新品种研发和推广体系,构成起到较高科技含量的蔬菜栽培园。这里的草莓采摘园主要栽种红颊、丰香两种品种,每年九月开始种植,十二月就能出果,并且果期很长一直延续到次年的五月,游客能够到这里亲自体验采草莓的乐趣。草莓的营养价值很丰富,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苹果酸、柠檬酸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都比苹果、梨、葡萄好几。台湾人把草莓称为“活的维生素丸”,德国人把草莓誉为“神奇之果”。  
农机展示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展馆面积460平方米,以悠久的农耕文化为底蕴建设而成,是我省有史以来第一个农业机械专业展馆,通过对照展示现代农机与传统农具,既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又可推广高科技、高效率的现代农机。  
水产展示园:即鱼乐苑,占地面积300亩,设有4个功效区,在体验区,您能够当一天渔民,体验喂鱼、捞鱼乐趣;观赏区能够赏桑园、摘果,还可水下观赏鱼类生活,享受人在园中游,遗忘喧嚣都市,回归自然之美感。垂钓区和休闲区体验“绿色、清净、自然”之美景,享用绿色水产食品。  
高效蚕业展示园:包括果桑采摘园以及桑树品种园,当中果桑园引进栽培高产优质果桑品种6个,以供果品深加工、游客观光、采摘体验、科研、科普教育、品种繁育及推广为主要功效,实现蚕桑产业与服务业的结合,增进产业提高。  
另外,景区配套设施也在接连不断的提高,“农家乐”、特产超市、生态厕所、仿树桩垃圾桶、景观石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凤凰沟生态风景区旅游资源,提高了凤凰沟旅游的品位。  
开放时间  
8:00——17:00  
景点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蓝园大道旁  
(二)江西国鸿生态园  
江西国鸿生态园座落于风光秀媚的南昌县蒋巷镇内,生态园占地800余亩。园区内山丘起伏,树林密布,清澈小河贯通全园,空气清鲜,气候宜人。春赏花,夏采摘,秋美食,冬疗身。是生态旅游的首选之地。  
国鸿生态园区内,有着星级标准的标间、单人间、豪华套房共82间,另有四季宜人高档别墅3栋和享有田园生活返璞归真的优雅木屋4栋。其间会议室(大、中、小)能容纳280人的会议大厅及容纳60人的VIP会议室;农家特色餐厅提供赣菜特色的有机农家菜,特色野味菜和极起到蒋巷风味的红烧肉,小炒黄牛肉等。在娱乐休闲方面有生态采摘,垂钓,赏花,在养生方面有游泳,按摩,桑拿,药疗于一体的综合服务。  
湖光山舍田园农庄隶属江西国海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南昌县蒋巷镇,夹于2条赣江支流中间,接近鄱阳湖,离市区13公里,昌北机场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日前农庄已开发占地面积350亩,是一座乡村田园风情十分浓厚的天然农庄。  
湖光山舍田园农庄无论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均如同诗画般优美传奇。这里集生态农业、康体娱乐、爱心动物园小猪跳水、斗鸡、斗马等、趣味垂钓、拓展训练、赣菜美食、商务会议、木屋别墅、湖边垂钓、天然SPA水疗(正在筹建中....)、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大型文艺表演等项目为一体,并将现代化内部设施与乡村式田园风情外观完美结合,设施提高,功效齐全,为您提供五星生态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标准服务,真正打造绿色、环保、休闲、养生、动感为一体的生态度假农庄,并预期在三年内占地面积扩充到1000余亩,将成为江西最具规模的生态旅游农庄!  
国鸿生态园(路途时间:距南昌市区约20分钟路程)  
南昌→蒋巷镇→国鸿生态园→南昌  
园区内:赏园区奇珍花草及野生动物养殖基地,参观有机蔬菜大棚,桔园、葡萄园、草莓大棚→体验危险刺激的碰碰车、自由参加羽毛球、网球、乒乓球、观光自行车等四选二的休闲游艺项目→在音乐主题餐厅共享佳肴→国鸿射箭场、采摘有机无污染蔬菜→自助烧烤(送五荤四素一主食,提供烤炉和木炭)  
自己开车路线:市区进入富大有堤,过豫章桥,沿蒋巷西大道直行3公里处即到  
湖光山舍田园农庄(路途时间:距南昌市区约半小时路程)  
南昌→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新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光山舍田园农庄,在湖光山舍八亩地饭庄享用正宗赣味乡土菜→欣赏大型风情歌舞、柔术杂技表演→体验热情的水上娱乐项目→观看斗鸡、斗马、赛鸭、小猪高台跳水等农家动物表演→体验刺激好玩的跑跑卡丁车、碰碰车、空中飞椅等机动娱乐项目→采摘无公害草莓、绿色蔬菜→南昌  
南昌市外自己开车线路:  
1、火车站→八一大道→青山路→富大有路→过豫章大桥→湖光山舍田园农庄  
2、从洪城大市场→抚河中路→滨江路→富大有路→过豫章桥→湖光山舍田园农庄  
3、从西外环或东外高速路至蒋巷镇出口处下高速→蒋巷西→大道湖光山舍田园农庄  
4、从机场上高速到蒋巷镇出口处下高速至湖光山舍田园农庄  
公交车线路:南昌市内公交车线路:市内公交乘1路、2路、7路、8路、15路、16路、209路、210路、223路至青山南路口下转乘237路公交至垾上村湖光山舍田园农庄下即可。  
景点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蒋巷西大道198号  
(三)湖光山舍田园农庄  
南昌湖光山舍田园农庄由江西国海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座落於江西首府首县——南昌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新乡村建设示范园”的蒋巷镇旱上村,占地面积350余亩。位于低洼,千百年来,乃有名闻遐迩的千年鱼塘,堪称“江西第一古老鱼塘”。阡陌纵横,池塘发绿,乃名副实际上之中国江西“鱼米之乡”“江南粮仓”,是江西省农业的对外窗口。  
2007年五月,湖光山舍田园农庄在这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土地上诞生,恰似一颗明亮的珍珠。集休闲度假、户外体能拓展、浪漫垂钓、高空飞车、碧波单车、水上驾艇、温泉养身、水疗spa、桑拿游泳、康体娱乐、文化艺术学习、农业科普及农业科技研发、天然烧烤、农家别墅等于一体,称的上是一条龙服务。并与乡村种、养业融为一体,以促进城市市民对乡村与农业的亲身体验,提高旅游品质,同时增加农民收益,增进当地及附近周围乡村经济发展。显出它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健康性、参与性、观赏性及经济性的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养身的田园农庄、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博览园,更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的最佳去处。  
景点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蒋巷镇西大道18号  
(四)嵩山岩塔  
“嵩山岩塔”位于冈上镇兴乡村圆塘雷家的一个面积约600平方米的竹园内,四面均为翠竹,西侧约20米处是该竹园主人的住房。  
“嵩山岩塔”原名“普陀佛塔”(该塔基下刻的“嵩山岩塔引”已非常明确地言明塔名),但因当地群众见塔上多刻佛龛、佛名和--,故习惯地称其为普陀佛塔。  
据刻在塔基部位的“嵩山岩塔引”推荐,该塔是当地老百姓为了驱邪、镇邪而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建造并于清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由原位置向东前移数倍至现位置的。  
处于塔基部分的“嵩山岩塔引”全文如下:  
嵩山岩塔引  
是塔也昉于嘉靖五年揆厥所自大都其间无居人□□条之属又濯濯然一童山也旅里父老嫌其荒辟谋建是以镇压之至今百余年矣高者平之下者堙之所植之木欲森托处者已成比屋似无烦是塔但以昔人之旧迹在焉因舍旧图新移前数武崇扩较前盖倍亦聊示不忘□尔时(注:碑刻上该字为上下结构:上部是“山”且中间一竖往下连接下面一横,中部是“一”,下部是“日”。经查,该字是“时”字的异体字)  
崇祯四年岁在辛未仲  
秋月仲秋日  
里人题大经  
同男秉玹重建  
永镇万年  
“嵩山岩塔”为多层楼阁式石塔,共有半层塔基,七层塔身(含七层塔檐),另加塔顶和葫芦形塔刹,塔平面为八角形(正面朝东)。  
该塔每层均由一整块红砂岩雕刻构筑而成,每层塔身均阴刻有佛名或--或佛龛,素面塔檐向上的八个面中间均凿一马蹄窝,尤具特色。  
现由下至上推荐该塔的题刻和石刻内容:  
(下面推荐的八个面顺序区别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四个面顺序区别为:东、南、西、北、)  
第一层塔身正东面为一内凹式佛龛,内刻一观音坐莲佛像,其它七个面阴刻竖列楷书“嵩山岩塔引”全文(“历史沿革”中已单独推荐)。  
第二层塔身八个面阴刻竖列楷书为众金刚名:定持笑金刚、紫贤金刚、大神金刚、青除灾金刚、辟毒金刚、黄随求金刚、白净水金刚、赤声火金刚。  
第三层塔身八个面阴刻竖列楷书为众菩萨名: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昙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  
第四层塔身四个面阴刻竖列楷书为众佛名:下方师子佛、释迦牟尼佛、上方梵音佛、中央昆庐佛。  
第五层塔身四个面阴刻竖列楷书为众佛名: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弥陀佛、北方成就佛。  
第六层塔身分八个面阴刻竖列楷书为:  
□若波萝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若□□□多时照见五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像不生不灭不干不净不生不灭是故□□无色无受□行识无也耳鼻舌身意□色声香□□法无眼□□至无□□□无无明立无无□□□□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依□菩波萝密多故心无□□无□礙故无有恐□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萝密多故得阿缛多□□王藐三提故知般若波萝密多四大神呪□力大明咒是无上呪是□等等呪呪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萝密多呪既说呪曰揭谛揭谛波萝揭谛波萝密揭谛菩提萨婆诃般波萝密多心经  
第七层塔身四个面均为一内凹式佛龛,内刻一观音坐莲佛像。  
七层塔檐上面为塔顶部分,其上部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均刻一内凹式半圆形洞穴。  
塔顶上面为葫芦形塔刹。  
1985年十二月十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南昌市文物爱护单位。  
(五)吴氏家庙  
时代:明万历至民国初  
地址:南昌县岗上镇蚕石村  
座落于南昌县岗上镇蚕石村的吴氏家庙,是岗上镇蚕石村吴姓村民的祖庙。该建筑为明万历年间始建,当中第三进为民国五年(1916年)重修。  
“吴氏家庙”占地面积达2400平方米(当中建筑面积达1538平方米),为抬梁穿斗式木架构,外墙用青灰色砖砌成。家庙门楼气势雄伟,二进“萃涣堂”和三进“崇本堂”庄严肃穆,整体为晚清风格。  
该建筑主体基本保持完好,仅钟楼、鼓楼和两边侧房因年久失修而损毁比较严重。  
民国时期,吴英甫在此创办“崇本小学”,解放后为“蚕石完小”,文革前转为“岗上中学”,1990年停办,现仍为吴姓村民的祖庙。  
“吴氏家庙”为明万历年间始建,据载在清代曾有过一次大修,现建筑的第三进为民国五年(1916年)重修,其它建筑大部为清代建筑或构件。  
“吴氏家庙”为东西纵向轴线(方向为355度),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宽)。占地面积达2400平方米(当中建筑面积达1538平方米),气势雄伟壮观。主体为抬梁穿斗式木架构,外墙用青灰色砖砌成。  
“吴氏家庙”前为一长形小型广场,南北两侧各有一(新修复的)木构门楼,人员通常由南侧出入。  
首进家庙门楼为石木结构,砖制八字门墙,青砖磨园围砌石柱,大门外左右各置一红石雕刻的石鼓,木构门楼正中上悬“吴氏家庙”扁额,很是气派。进门后为一大天井,左右两侧为厢房,厢房南(即大门两侧)为宗族的库房。  
第二进为“萃涣堂”,13开间,15列架,抬梁穿斗,是独立存在的木结构建筑,这是宗族议事及来客居住地方。  
第二进与第三进由天井连接,天井两侧区别是钟楼和鼓楼(钟楼和鼓楼损毁较甚)。  
第三进“崇本堂”庄严肃穆,5开间,13列架,抬梁穿斗,是独立存在的木结构建筑,这是蚕石村吴姓村民祭祀祖先的庙堂,中置祖先排位。“崇本堂”左右两侧为膳食地方。  
“崇本学校”座落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冈上镇蚕石村吴家自然村东侧,北傍吴氏家庙,坐西朝东,占地1000余平方米,为单层木结构建筑。学校由一栋校长办公室、一栋教师办公室和两栋(前后两排共8间)教室组成。由吴英甫发起捐款于民国24年(1935)始建,民国26年(1937)落成。解放后政府将其收为国有并改称为“蚕石完小”,文革前“岗上中学”迁到隔壁的吴氏家庙办学,贯穿后构成一个校区,1990年“岗上中学”迁出后归还吴家。  
崇本学校是研究民间办学的实证。  
2005年一月十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吴氏家庙列为第四批南昌县文物爱护单位。  
2006年三月二十六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将吴氏家庙列为第三批南昌市文物爱护单位。  
2010年五月七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吴氏家庙和崇本学校合计列为文物爱护单位。  
(六)广福永木黎村  
座落于江西省南昌市郊广福镇,为唐永王李璘故居,距省会南昌市35公里。据黎姓家谱记载和地名普查资料所记,从唐始,黎姓已居于此,至明、清已历经数朝而不衰。民国时期虽遭日军轰炸,现仍有房屋37幢,当中34幢为明末清初所建,风格古朴迥异,多为勒马式八字斗门,通常两进四厢或一进两厢带反照堂,有的两旁留有暗走巷。  
永木黎村成一扇形,村庄房舍座西朝东,呈半月形罗列(古时为了便于观戏),一口新月形池塘围绕村前。据村中老人讲,以前在池塘中有个大戏台,由两个石墩支撑,每当逢年过节,村里便是好戏连台,热闹非凡。  
古屋群中的“世科第”,寓意这里有人中了科举或做了大官。在一个刻有“卓越清贞”的牌坊上,尽管部分文字及图案已难以辨认,但被两条盘旋的巨龙拥在正中的“圣旨”二字,还是让人感受到了封建皇权的威严。在闺秀楼前,人们能够遐想当年大户人家的小姐,藏在0上对心仪男子扔绣球时的羞涩与妩媚。  
村后有裔山,竹木成林,鸟语花香,而山后的吴家山缓丘上座落的唐永王墓,为这座千年古村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这是江西最早的藩王墓,该墓封土高2.8米,直径16.7米,宽12米,呈椭圆形。据史书记载:“永璘王,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三子,曾封为荆州大都督,及领山南、江西、岭南、黔中节度使。时值安禄山反叛,太子李亨自封为帝。李璘因违背李亨之意而被追杀至死,葬于当今的南昌县广福镇板湖永木黎村。李昕受命在此守墓,并繁衍后代,原此村叫作守墓李家。跟随时间的推移,后裔怕受株连,故取谐音,名为守墓黎家。到了清代,后裔认为“墓”不吉利故又将此村改名永木黎家,该村所以而得名。此墓为南昌市政府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永木黎村历史文物、景点众多,有保存完好、雕刻周密,并起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大夫第”、“贞节牌坊”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  
(七)亦禾庐与儒林第民居  
“亦禾庐与儒林第民居”坐落在南昌县黄马乡白城村杨家山自然村,因“亦禾庐民居”与“儒林第民居”相隔较近一起列为文保单位。  
“亦禾庐民居”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50平方。青灰砖外墙,硬山顶,大门上方有“亦禾庐”匾额。前后共两进,两进均为两层,穿斗式木结构。进门第一进有一假照壁,从两边过天井后的左右楼梯均可上楼到前楼的绣楼。中堂为五柱四间,柱下为上鼓形下八边形石础。后厢为四柱三间,柱间有上下两层雕花木枋,上层枋间中立一短柱以支撑楼板垫梁,枋间是白地墨画。该建筑雕刻精美,墨画秀气,是研究民国中期民居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儒林第民”居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35平方。青灰砖外墙,硬山顶,大门上方有“儒林第”匾额。前后共两进,两进均为两层,穿斗式木结构。进门第一进过天井后的左右楼梯均可上楼到前楼的绣楼。中堂为五柱四间,柱下为鼓形石础。后厢为四柱三间,柱间有上下两层雕花木枋,枋间是白地墨画。该建筑雕刻精美,绣楼别致,保存基本完整,是研究民国中期民居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亦禾庐民居”座落于白城村杨家山自然村17号,东面是约2米宽的石板路巷道,巷道另一侧是民居,北面隔已大部损毁的“四娇楼”与“亦禾庐”相连,西面是一个大场地,东面隔小路是民居。东北约300米是白城的商品集散市场。“儒林第民居”座落于白城村杨家山自然村18号,东面是约2米宽的石板路巷道,巷道另一侧是民居,南面隔已大部损毁的“四娇楼”与“亦禾庐”相连,西面是一个大场地,北面是民居。东北约300米是白城的商品集散市场。  
2010年五月七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五批南昌县文物爱护单位。  
(八)赣抚平原灌区水利风景区  
赣抚平原灌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747mm,年平均蒸发量为1139mm。灌区地跨抚州、宜春、南昌3个地市6个县(市、区)的42个乡镇。工程设计灌溉面积为8万hm(12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近6.7万hm(100万亩)。灌区作物以水稻为主,是江西省的粮食主要产区。  
建设历史  
赣抚平原水利工程于1958年五月动工兴建,1960年初步建成并开始受益。后经逐年续建配套与改造,有焦石拦河闸、箭江分洪闸、岗前大渡槽、天王渡船闸等主体建筑物15座,大中型建筑物290余座及小型建筑物3600余座;开挖东、西总干渠及干渠7条,总长240km;开挖斗渠以上渠道543条,总长1674km;开挖排渍渠道7条,围堵河港湖汊24处。  
灌区效益  
灌区兴建后,为灌区及南昌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撑和防洪保障。灌区农田复种指数由1.41提高到2.84;亩产由150kg提高到750kg以上;排除内涝4.67万hm,开垦湖滩洲地1.73万hm;缩短防洪堤线485km,防洪标准大幅度提高;缩短抚州至南昌水路航程100多km;每年为城镇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近5000万t;年发电量2500多万kW·h。  
治理系统  
灌区按照水权统一、分级治理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民主治理、专业治理、群众治理三套治理系统。灌区的议事决策机构为省、县(市、区)灌区治理委员会,专管机构分省治理局、县治理局(站)和乡镇水管站三级。灌区收入以农业水费为主,工业水费和各种经营水费为辅。  
(九)后万村古建筑群  
后万村古建筑群座落于南昌县三江镇三江村委会前、后万自然村,自北宋神宗年间故兵部尚书、爱国先贤万迪公始迁至此,迄八百余载。该自然村地临四县之交,秀挹三江,世代文风蔚然,忠诚义士,人才辈出,历朝金榜题名之进士,有记载就有十五人,举人秀才数百名。  
经世代经营,该村村容整肃,绿树芳草,碧水如镜,街巷洁净,古宅民舍,文物胜迹,蔚为省邑望族名胜。如万芳园之迪公铜像、道光古井、必大之门、金榜棋杆石、鲤鱼塘、双节牌坊、十八坡及明、清古建筑群,处处无不展示出三江古文化底蕴。  
该自然村自宋迄明肇基以来,世代繁衍昌盛,古建筑群蔚为大观。现存的61幢古建筑,均系砖木石结构,外墙下砌花岗岩石(角砺岩),上砌青灰色斗砖,室内铺青石地面,内部为木构建筑,梁柱粗大,梁檩均为双合梁,雕刻明窗,宅内布局通常为一、二进,厅堂侧舍,因地取势,布局合理,高大宕明。幢与幢之间巷道规划整齐,水道畅通,房室栉比鳞次,高低有序。  
明代居宅建筑结构特点:外墙多为五垛山字墙,内厅正梁作拱形,柱基为木墩,并多雕饰成垂莲成仰莲状,穿拱挑沿,通常不设雀替撑拱,窗楞雕饰,古朴精巧。  
清代民宅建筑结构特点:大都袭明代建筑风格,穿斗式,无挑沿,出现撑拱式雀替,雕饰多作云虎状,柱基通常为石鼓座,厅堂房室,布局紧凑,适用性强,闭间少。  
2002年十二月,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三批南昌县文物爱护单位。  
2011年十二月,南昌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四批南昌市文物爱护单位。  
(十)首次击落U2飞机阵地纪念碑  
“首次击落U2飞机阵地纪念碑”座落于南昌县莲塘镇岗前村(高坊岭解放军94981部队营房内)。纪念碑面向东北,由圆形基台、底座和碑体三部分组成,通高9.9米,占地面积近100平方米。  
1962年九月九日上午,一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由平潭岛进入大陆,窜入到鄱阳湖上空后蓦地掉转回头,朝向塘机场直冲过来,意欲从高空拍摄我军事基地资料。  
空军雷达部队某团接敌情通报后,马上组织相关雷达站进入一等战斗准备,高坊雷达站于7时45分发觉目标后为地空-部队指示目标。8时32分,“U—2”飞机进入了在高坊岭设伏的我地空-部队二营的火力范围。跟随指挥员一声令下,三枚苏制萨姆-直冲“U—2”飞去,刹那间连中两弹的“U—2”飞机一头栽进南昌市东南约15公里的罗家集水田里。  
这是中国击落的第一架“U—2”高空侦察机,也是世界上首次用-击落的“U—2”飞机。战后,空军给各参战单位记功,北京召开了庆祝大会,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参战单位代表。  
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解放军空军福州指挥所筹资建立纪念碑。  
“首次击落U-2飞机阵地纪念碑”于2007年九月九日在当年的作战阵地落成。  
2010年五月七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五批南昌县文物爱护单位。  
201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四批南昌市文物爱护单位。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