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福安市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16 15:04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福安市地理位置概述  
福安市(古属福宁府福安县),福建省辖县级市,由宁德市代管。座落于福建省东北部。位于鹫峰山脉东南坡,太姥(mǔ)山脉西南部、洞宫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6°41′~27°24′、东经119°23′~119°52′之间。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东邻柘荣县,西连周宁县,北接寿宁县、南接宁德市。福安市气候温暖湿润,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天气温度13.6℃~19.8℃,年降雨量1350~2050毫米,无霜期平均为287天。辖13个镇5个乡4个街道,另设有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市人民政府驻城北街道中兴西路16号。截至202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福安市户籍总户数199031户,总人口676624人。福安文化积淀,有历史名茶坦洋工夫茶韵,还有瓜溪“活化石”刺桫椤、柏柱洋明清古民居、溪塔葡萄沟、仙岫畲族风情等构成“红、茶、古、畲、廉”的传统福安文化。福安市境内有沈海高速、宁上高速、福泰高速、温福铁路等公路铁路穿境而过。  
二、文化  
截至2016年,福安市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2个,影剧院4个,国家二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调频广播发射台1座,广播节目2套,电视转播台1座,数字影院1座,县级广播室1个,乡镇级广播室19个,村级广播室439个。数字电视节目208套,乡镇模拟电视4套,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55%,全市有线电视用户8.5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1286公里。  
三、福安过年的风俗  
春节,福安俗称“做年”。  
“做年”,是福安民间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阴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它的主要节期。其实,福安人过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真正把“年”过完。福安“过年”,除了有春联、守岁、拜年等与四海八方大同小异的习俗外,也沿袭一些地方民俗特色,亦可圈可点。  
除夕“接年驾”  
福安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县(市),聚集了6.8万畲族人口。大年三十晚上做大年,是“过畲年”最庄重的仪式。各家厅堂中庭柱上都亮出“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名传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的对联,在中庭横眉上贴上“凤凰到此”或“麒麟到此”四个大字,在神坛里也贴上“汝南蓝氏(或冯翌雷氏或颖川钟氏)历代远近一派宗亲之香位”的字样。  
除夕,按户募捐一定数量的钱、米,由值祭者购买三牲(猪肉、鸡、鱼)、福礼(海藻、豆腐、粉丝、黄花菜等)、茶酒、香烛、纸钱及糍粑等,送到村里神宫进行供祭。做完满福,家家贴春联,以红纸条封坛坛罐罐及仓库,表明仓盈库满。当晚,户户分回从神宫里所得的食物,煮酒吃大年饭(团圆饭)。饭后,大家环坐在篝火旁“守岁”,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来到。  
除夕,子时正点,家家户主手点香,到大门外燃放爆竹“接年驾”,以求新年五谷丰登,大发其祥。  
初一讨彩头  
大年初一,一早起来,大人小孩先喝一杯甜蜜蜜的糖茶,谓之“做年茶”,寓意“尝好处”。做年茶,由辈份最小的媳妇泡花蜜茶或冰糖茶水依次敬奉,还要多出一盏,称“添丁茶”。大家美滋滋的喝起了糖茶,也都祝愿大家的生活每日都能甜滋滋的。  
初一早餐吃素  
喝过“做年茶”,春节第一餐,福安人不可或缺的“彩头”食品是“红头菜面”,寓意“鸿(红)运当头”。  
新春第一次出门叫“出行”,要取吉利方向,象征做事“好彩头”之祝愿。回家后,吃糍汤一碗,叫“行时”,取“时运亨通”之意。吃年糕,取“步步登高(糕)”之意。  
初二不拜年  
福安的初二,俗称“做白年”、“白年日”,是祭奠死者的日子。旧县志有“二之日,有新丧之家,设奠延吊”的记载。这天早晨,“白年”之家大门孝灯高悬,大厅设灵牌、挂挽联,供猪头等祭品,点烛焚香哭祭亡灵,全家举哀。这天,全县各个村镇鞭炮不响、锣鼓不惊。不是过“白年”的人家,亲朋戚友之间,忌讳串门走动,也是不拜年的。据说,“初二不拜年”的特异习俗,竟然还是全国至今为止唯一的倭寇侵华民俗纪念日。  
旧时,“做白年”贴联是有讲究的。白联,表明这家有人去世不出一年;绿联,表明这家有人去世两年;黄联,表明有人去世三年。三年后,就又能够贴红春联了。现今,“做白年”人家故意在红春联顶上镶上一道两寸长的白边,以示心有余哀。这红白相间的“白额春联”分外醒目,提示家中“做白年”。福安正月初二“祭年”的习俗,既祭奠先灵和缅怀历史,又给予寄予勿忘国耻。年俗的背后,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成了人们世代延续的传统。  
初五开年驾  
“噼里啪啦……”正月初五,畲族乡村的山坡上响起一阵阵的鞭炮声。是日,人们拂晓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得越远越好。人们从初一至初四已经四天没干活了,日出之前放鞭炮后,要努力干一天活。正月初五,是畲族群众“开年驾”(送年)的日子。  
初八走八寺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而每年正月初八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传为“诸星下界”之日,故在这天祭祀星君(即顺星),便或许获得星君的垂佑。所以,人们有到观庙星神殿去烧香顺星的俗传。在福安,民间至今尚在流行的“初八走八寺”习俗。  
每年正月初八凌晨四五点,信众(多数是中老年妇女和上年纪的老翁)就会穿戴一新便呼朋引伴,肩跨香烛袋从附近周围地区集聚,共同前往八座寺庙烧香祈愿。  
十三请林公  
在福安,林公是百姓心中的平安爱护神,与妈祖、陈靖姑同为民间三大信俗文化。  
据记载,林公原名林亘,生于宋庆元年间。曾在当地兽害纷起时驱逐野兽,瘟疫横生时救助乡民。后人所以奉之为神明。  
每年正月十三,民间至林公祖殿请林公的信众们,神铳开路、胸挂文明签、高举神旗、邀龙迎架等。林公香火节民俗活动,经常吸引相当多游客。  
十四奶娘节  
福安一带畲族将农历正月十四定为奶娘节。这天家家必备两斤重以上的喜烛一支,献给“奶娘宫”,点后余下半截,次日早上起来,在本宫奶娘塑像前,点燃茗香一把,连同半截喜烛提回家里,以示奉祀奶娘香火,能保男女老幼平安。  
凡设有“奶娘宫”的村庄,每隔二、三年的正月,要请巫师,组织人马去古田县临水殿“请正身”一次。整个节日连续三天,热闹非凡。  
元宵猜灯谜  
元宵节,俗称上元节,是中国最古老的夜的节日。元宵灯谜活动,历来是福安一项传统文化活动,已成为新春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届元宵灯谜节,福安都会有百来家单位出谜题数万条,吸引众多灯谜喜好者猜谜游乐。当今的灯是愈发精细,声、光、电集合出耀眼的绚丽来。“百鸟争春”、“三星赐福”等花灯,寄予着人们新春的美好祝愿。  
闲逛在流光溢彩的场景,除了兴致勃勃观赏花灯,还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轮番上场。南湖村民舞龙舞得活灵便现,抖擞了龙马精神。  
四、福安市丧葬习俗  
葬礼是殡殓祭奠死者的礼俗。福安民间葬礼既有社会习俗的特点,也混杂着信仰及迷信的成份。它由送终、停尸、  戴孝、守灵、出殡、墓葬几个阶段组成。  
送终停尸  
病人弥留之时,亲属须赶到现场,听取叮嘱,送别死者,俗称“送终”。人咽气后,即在大门口贴出白纸讣告,俗  谓“门白”,并派人通知相关亲属,叫“报丧”。人死后尸体不经前厅而由左右侧边门并经露厅入后厅灵床安放,俗称  “停尸”,经过露厅,须撑雨伞遮住尸体。假如人死在楼上,不可以经过楼梯移尸,需要撬开楼板,用绳索吊下死者尸体,按以上规矩移尸后厅。  
整容入殓  
人死后,死者的亲属须到水井或溪河点香烛焚纸钱向龙王买水。按死者年龄倒入相应杯数的水,放入柚叶烧汤,为死者作象征性沐浴,由儿子和媳妇前三后四,拂拭其背,然后换上预制的殓衣(俗称“寿衣”、“老衣”),殓衣上不能有字迹,少则五层布,多至十三层布,取单不取双,穿上鞋袜各一双,整容毕,让死者手握桃枝、以草木灰为实的粽子,口含冰糖,脚朝后天井方向仰卧灵床,在灵床前点起油灯,焚烧纸钱,举家哀哭。除酷热天外,通常停尸三天后即入殓,如遇“重丧”、“三丧”忌日,则不可以哭亦不可以殓。 
棺木有海棠式和长方形两种,入殓前须用桐油、蜊灰、面粉熬成油灰漆刷,俗称“布柴”。入殓前,孝子须屈膝给收殓者捧上甘草茶、蛋和红包,收殓者将甘草茶倒一些入死者口中,踩破茶杯,拣一碎片放于棺内,并用筷子量死者鼻子,看安放尸体的位置是不是端正。然后折断筷子,留取半截,半截夹上瓷杯片放入棺中。接着收殓者将寿被和“荷封”  
(麻布制成)盖到死者身上,将长出部分剪下,留给遗属作荷包和包鞋戴孝。盖棺后,子女手执哭丧杖举竹篾之类燃起阳火把绕棺材行三圈,叫“环柴”,然后在棺木上点起油灯——俗称“柴头灯”。殡殓才告结束。  
戴孝守灵  
父母死亡,儿女须戴重孝;夫亡,妻不用戴孝;妻亡,夫不用戴孝;小辈亡,长辈不戴孝。长辈死,全部小辈都得戴孝;长孙,长侄要戴重孝。戴重孝者须着麻衣麻鞋,通常戴孝只穿白,束白布条,或佩戴白纱、黑纱,在鞋头嵌一块白布即可。戴轻孝数日后即可脱去,戴重孝头发须留蓄四十九天,有的须“百日”、“周年”或“三年”后方才脱孝。  
人死后,在厅堂设神主牌位,俗称“灵牌”。人亡七日,多请僧道诵经(拜忏)超度亡灵,俗称做道场,又叫“过七”。人亡三年,亲属除灵脱孝叫“做三年”。殷富之家逢“三七”、“五七”、“七七”、“百日”、“周年”都要做追荐佛事。做过道场,就在大厅设神主牌位及帘桌,早晚供祭茶饭,有供四十九日的,也有供百日的,此后每逢初一、十五日定期上供,直到三年为止。1949年后,跟随后厅棺木及时安葬,孝帘供祭的已渐稀少。  
出殡墓葬  
境内旧有停棺三年后出殡之俗。直到民国年间,城乡还比比皆是停放棺柩,棺柩停放日久朽腐散裂,极不卫生。故民间有人死后七天内下葬不择日子、不看风水之说。通常穷人家,遇丧事,暂时择地掘一墓室,草草安葬,俗称“做红  
冢”。待日后再修墓面,或修好新墓后,再捡骨殖重行墓葬大礼。当地坟墓多依传统构筑,由墓室(通常平行两个)、墓碑、墓坪、墓面组成,外观颇似靠背椅。明以前用石,清以后始用三合土砌筑。除“寿坟”外,通常砌好墓室即可下葬,日后安放墓碑,继修墓面。在砌墓室时,须埋下文房四宝、七宝,墓身大小,清以前有规定按品级,民国以后视身份和经济能力自定。  
墓室砌就后,即可择日出殡。出殡时亲属披麻戴孝并于灵柩前设祭品,按亲疏辈份依次上前拜祭,俗称“哭祭”。然后“发引”,前面以带枝叶竹竿上挂蓝白布条(即“引布”、“功布”)下系大锣,由若干人扛着鸣锣开道。继以挽联、挽幛,死者遗像及神主魂轿、香亭、乐队、灵柩、死者遗属、送葬来宾等。灵柩在哀乐声中抵达墓地,停棺墓坪,廉村、赛岐以下有潮水的地方,等候涨潮时刻进葬。没有潮水的地方挑选良辰进葬。葬前先用儿子衣着揩拭墓室。封墓  
门时,须往做墓师傅嘴里塞肥肉,如死者配偶不是同时下葬,则其墓室中,需要挂上八卦钱,点上七星灯,并放入鸡蛋两个,将来开穴,以鸡蛋能否孵化成鸡,视为儿孙能否繁衍昌盛的预兆。葬毕,地师张伞站立坟头,高声拿腔说吉利  
话,俗称“喝龙”,同时撒上五谷、竹钉、钱币等物,象征五谷丰登,人丁兴盛,财源茂密。这时儿子们争相捡拾,或由舅舅平均分给,儿子们将内装有五谷的香火袋,带回家中,挂在楼仓内。  
封过墓门,取下“引布”、“功布”,换上红彩,送葬者脱去孝服换上喜服,妇女则换穿红裙、红袄;儿女媳妇各提马灯一盏,上贴写有“百子千孙、五代同堂、长发其祥”等字样红纸条。同时儿子们区别将点亮的“斗灯”和撒上食盐的烧红炭钵装入箩筐中挑回。斗灯和火钵的数量按儿子的人数定。这时,乐队改奏喜乐,送葬队伍列队回还,俗称“回龙”,亦称“回虞”。到家后,大厅高烧红烛,供起祭礼,亲属来宾区别上前行跪拜礼,号称“虞祭”。祭毕,摆上俗称“搓圆”的汤圆,招待亲友来宾,并设午宴或晚宴,宴谢亲朋,丧葬至此,服满孝除。  
五、福安平讲戏  
平讲戏,由明末清初时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并结合屏南民间的“驮故事”表演艺术慢慢构成。平讲戏系闽剧前身之一,也是闽东地区独特的地方剧种,因其道白、腔调平俗如讲话,故而得名“平讲”。  
平讲戏属高腔系统,由永嘉戏、弋阳高腔、乱弹和民间小调组成,唱腔多汲取民歌俚曲、道腔释乐,主要的传统剧目有“七双”、“八赠”、“廿一杂”等。其以福安方言演唱,表演方法原始粗犷、简朴、通俗,乐队仅用“刀鞘板”配合锣鼓打出节奏,随后加入京胡、毛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服装也很简陋,通常以印花土布缝制戏衣;化装仅用“厦门桃”点缀面部,因起到大众化特点,深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福安戏剧文化历史悠久,唐代薛令之(福安人)《草堂吟》云:“携琴独理仙家曲。”明代冯梦龙所撰《寿宁待志》载:“福安里一都二甲西溪楼下村出戏子;大家有喜庆,好事者则于福安迎之演戏。”清末民初是福安平讲戏发展的全盛时期,在福安一带演出的班社中,平讲班社占去十之八九,著名的班社有“三和顺”、“新长兴”、“留洋班”、“新玉春”等,当中以“新长兴”最负盛名。中国戏曲志所编的《中国戏曲志》载:清代福安莲蓬头村,林聚利招集闽东八县平讲戏艺人组建了“新长兴”班,成为闽东北著名的平讲戏“长班”,广泛流行于闽、浙、赣。福安平讲戏在民国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前进入式微阶段。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至1964年间,其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重视,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福安于1960年三月成立了“福安县平讲剧团”,挖掘、整理传统剧目23本,曲调24支,排演《采桑》《赠钗》《断桥》等,赴福州参加全省戏剧会演,受到统一认可。  
福安平讲戏是闽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剧种之一,富有鲜亮的剧种特色,保存了古朴粗犷的表演风格,起到古代戏曲的审美观赏价值;对于研究闽东历史文化、地方戏曲与民俗活动、剧种间的文化交流,非常是与闽剧的渊源关系,以及民间戏曲的“草根”艺术特色等都起到重要的参照价值,对于福建稀有剧种的研究和爱护起到文化参考价值。 
六、畲族银器锻制技艺  
福安银制品加工制作工艺,始于明朝,为福建银雕工艺的代表。是当地银矿产与畲族风俗结合的产物,其工序包括:熔银,打坯、雕刻、防腐等;工艺严谨考究,传承有序;产品起到清纯、创新、精细、动感的特点。当代工艺师林仕元研究改进了银雕工艺流程,使之更加完美。  
七、闽东根雕技艺  
唐朝年间畲族入迁福安、蕉城一带,畲族根雕便在当地传承繁盛,其透雕与浮雕相结合并施以全彩的手法盛极一时;此后,福安、蕉城的根雕工艺又汲取了闽北的以剔铲阔略、保留疤结木纹的手法,构成了富有地域艺术风格的根雕工艺。  
福安的根雕以其独特的平削凿木法、凸削凿木法、凹削凿木法、火攻法、土埋法、配方法、水磨法等自然雕法,不露雕痕,凸显根料天然造型,其注重天然美与人工美的巧妙结合,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天人合一、神形兼备。它既从色、形、质、味、韵等方面保留了根料的自然天趣,同时加上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充分体现出根雕艺术的神奇魅力。在福安楼下、坦洋、廉村等古民居群中,至今保存精美完好的窗棂雕檐,足见其精湛技法。清末民初,福安楼下村人彭泽春向到当地承揽木建工程的浙江东阳的木雕艺人学习,其吸收了东阳雕刻技法后,还以独创的木雕平削凿木技法名扬乡里,在村里民居的建造、雕刻中留下辉煌一笔。其后,彭泽春的孙女婿刘梅仙继承了木雕技艺,改良木雕平削凿木技法,运用于根雕创作。上世纪60年代,刘梅仙传技于子刘解放,使根雕技艺继续得流传。  
除福安根雕外,宁德蕉城一带也流传有根雕技艺。其在创作上强调根材的天然造型和风韵,在工艺上 采纳传统古法工艺处理,注重表现根材的本色、纹理,端庄凝重、古朴高雅,且无副效果,地方特色明显。其次,这些根雕作品巧借朽木残根的形态特点,运用现代雕塑的思维方法、造型风格和表现手法进行构思立意,对舍去的截口和需要改变原有形态的局部,运用现代雕塑的多种技艺进行加工,不留刀痕凿迹,起到较高的技术价值。蕉城根雕的著名艺人有屠一道,其将根雕技艺传于张长青,后者又传叶石和。  
闽东根雕技艺多运用象征、抽象、变形、夸张等手法,以有限表现无限,简约凝练、蕴意深远,气势宏大,既有浓郁的天然根味,又隐显美妙诱人的现代雕塑艺术的气息,展示了根雕艺术从拙朴的民间艺术到高品位的雕塑艺术的过渡融合,起到较高的艺术价值。  
八、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坦洋工夫”属全发酵茶,因发祥于福安市白云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故而得名。坦洋村以白云山脉为其天然屏障,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村有个胡姓的人家, 采纳手工搡揉、发酵、烘培精研红茶获得成功,其产区慢慢遍及闽东诸县,坦洋工夫红茶声名鹊起。最鼎盛时期,村中一条不足一公里的街道,就有茶行36家并设洋行,年雇3000余人,年产茶5万多件,产值100多万银圆。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坦洋工夫茶每年出口上万担,远销荷兰、英国、法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更为荷兰、英国等国家皇室贵族所青睐。公元1915年,“坦洋工夫”红茶与国酒茅台酒共同在万国博览会上赢得金奖,跻身国际名茶品牌之列。  
坦洋工夫茶制茶过程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步骤,先使新鲜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适度氧化,再做成有条索的红毛茶,保持芽叶完整,红色红汤。然后,再经过筛分、切断、风选、拣剔、复火、匀堆等工序,分成各个级别的商品茶。坦洋工夫茶严格拼配取料,以确保“色艳香浓,鲜纯清甘”的品质。其外形条索圆紧匀直,色泽黝黑油润,叶底色佳耐泡,汤色红艳璀璨呈金黄色,有桂花的浓郁芬香,味道鲜浓、醇厚、甜和,既适于清饮,又宜于“调饮”,调和糖和牛奶。坦洋工夫红茶也被当地茶农称为“乌龙”、“乌茶”,起到怡神益脑、养颜美容、降血压、减血糖、暖胃促消化等保健效果。  
“坦洋工夫”的历史悠久辉煌,在唐代就有野生茶树供制工夫红茶,并远销日、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成相当大规模的茶市。它以“坦洋菜茶”为主要品种,其独特的品质深得西欧、俄罗斯、阿拉伯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的消费者爱慕。  
九、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  
巫舞是原始社会的产物,闽东畲族巫舞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奶娘催罡巫舞是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主角是汉族地方女神陈靖姑,又名陈十四娘,闽东民间亲昵地称为“奶娘”。表演流派属于正乙道中的武堂(又称武科),全舞始终环绕塑造陈靖姑的形象而展开,体现了畲族原生态的舞蹈形态和音乐风格。  
十、宁德畲族三月三节俗  
“三月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踏青节”,也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在宁德畲乡,“三月三”又称“乌饭节”和“对歌节”,每年的这天,畲民便三五成群聚集在共同,以独特的形式来庆祝节日:举行三月三盘歌会、吃乌饭、请畲族巫师跳巫舞祭、畲族传统舞蹈、金斗洋武术竞技、喝宝塔茶等。  
十一、福安畲族医药  
相传福安畲族来自广东潮州凤凰山,始迁于唐代,距今己一千多年历史,福安畲族医药历史悠久。  
畲医认为人的生命活动由气、血、筋、脉来维持。若气血不足、痧气侵蚀,会造成脉络滞阻,并诱发多种痧症的发生。痧症的畲治疗疗能够分为针刺、挑针与挑病珠、放血与拔火罐、刮痧、撮痧、淬痧、搓痧。  
六神即是六脏(心、肝、肺、脾、肾、胆)的简称。畲族崇尚六神,认为六神受损就会得六神病。畲治疗病往往把时辰连在共同诊断,按照十二时辰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周而复始。六神病需及时 采纳六神草医治,根据不同时辰,不同部位,不同症状,辨证施治方为有效。  
十二、福安结婚习俗  
1、恋爱习俗  
尾随现代文明之大流,绝大部分青年男女遵守《婚姻法》。他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双方基本为自由恋爱,婚姻自主,长辈干涉不多,包办更少。他们在平常的学习、工作、旅游、娱乐等场合彼此认识后,进行正常交往,加深了解。这时,多数男女会带对方见过自我父母,并告知对方家庭的基本情况。一旦得到双方父母默许,习惯上女方便会和男方建立恋爱关系。  
2、谈婚论嫁  
恋爱一段时间后,正常情况女方父母会通过女儿与男方的关系,让男方父母请媒来提亲。男方托媒到女方提亲,要提前告知女方详细时间,来时会带来一些礼物,男方父母亦可同往,并从街上买来一张空白的《礼单》到女方家,让女方父母填写《礼单》内容(实际上事先双方心中均有数)后,连同准新娘的“生辰八字”由男方带回,用以挑选婚期。  
《礼单》包含多项内容,当中主要的一项是“礼金(聘金)”。此项金额该填多少,因人而异,假如是开明的女方父母,都会认为女儿出嫁不是在卖商品,至亲都是一家人,“礼金”一栏通常会填写“随意”二字,以示让男方量力而行。女方礼金“不标价”,也免得被男方要求“打折”带来尴尬。其余各项可按基本所需填写。  
男方确定订婚、结婚日期后,会告知女方详细时间,并按时举办订婚和结婚仪式。  
3、婚检领证  
男女双方正常都会晓得这两项程序。当中,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当事人去相关民政部门进行婚姻登记并领取《结婚证》是最重要的。登记填表、拍照办证通常都得排队,应当安排半天时间前往办理:  
4、订婚仪式  
男方按《礼单》内容,送礼到女方家,并带去结婚吉日良时安排。  
5、准备嫁妆  
现在女方的嫁妆,再也不是古时福安旧俗的“三十六杠满路红”,也不是我们当年结婚时的“三转一唱”了。当然,这得男女双方商议而定,量力而行才对。为简便,女方的大件嫁妆,假如在本地订购的,能够随时让商家提前直接送到男方家并安装,剩下的小件嫁妆,待结婚之日或提前一天到女方家运取就行了。至于嫁妆和箱底钱的多少?是不是力求盛大、攀比和炫耀?全凭女方意愿,古时福安就有一句“有人讨礼金,没人讨嫁妆”之说。  
6、梳妆待嫁  
结婚日期接近,男女双方应提前联系化妆师,届时新郎新娘装扮美丽举行婚礼,那是需要的哦:  
7、迎亲方法  
福安日前绝大多数男方挑选单数五辆以上小车去女方迎娶新娘,是不是兴师动众?是不是大讲排场?那得看男方对办婚事的的观念、财力等决定。  
8、结婚仪式  
这个场面大家经常见到过,自古至今,可大可小规模的婚礼、婚宴在福安是免不了的,你懂的。仅仅有婚后夫妻相敬如宾,开心、快乐,感觉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十三、福安市饮食习俗  
1、穆阳线面:历史悠久可追溯至680年前,纯手工制作,由发、捶、挤、搓、拉等九道工序精作而成。  
2、穆阳烤肉:上世纪初,创办至今,先是作为拌面饵料,后演变成烤肉店。  
3、穆阳扁肉:其烹调技艺代代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手工制作而成,皮薄肉多,咬下去非常有嚼劲。  
4、畲家三宝:乌米饭、菅叶粽、糍粑被称为畲家三宝,福安畲族人的智慧给予糯米不同的味觉体验,黝黑发亮,清香软糯的乌米饭;菅叶粽柔韧香溢、米香中夹着甜味;糍粑匹配上花生、芝麻、黄糖等佐料粉,吃起来柔韧鲜滑,香甜可口。  
5、福安炖罐:不管是早餐还是点心,吃面条、米粉、粉干的同时,都会来一碗药膳炖罐热汤。  
6、溪柄豆腐干:以味美可口、风味独特驰名闽东,是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韧性极好,咀嚼时会有细细的磨砂感。  
十四、名人  
薛令之(683年-757年),字君珍,号明月先生,长溪西乡石矶津(今福安市溪潭乡廉村)人。高祖薛许,曾任隋户曹司理,父薛法超以文章名世,唐肃宗追赠其为侍讲国公。  
陈最(生卒年不详),字季常,长溪县西北乡廉村(今福安市溪潭乡廉村)人。宋宣和三年(1121年)中进士,授官新昌(现浙江新昌)县丞。  
王定国(1126年-?),字安卿,号不欺居士,长溪县黄崎镇(今福安市下白石)人。少年有大志。绍兴中(约1146年),向朝廷提出《边宜十策》。任上政绩明显,官终奉政大夫。  
赵万年(1168年-?),字方叔。祖籍浙江衢州,移居长溪县西乡富溪村(今福安市溪潭乡溪填村)。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赴闽北从朱熹学,深得朱熹欣赏。庆元二年(1196年),应武举试得中,任襄阳制置司干办官。  
杨复(生卒年不详),字志仁,号信斋,宋长溪县西乡杨澳(今福安市甘棠镇杨岙)人。少时聪敏嗜学,博闻强记。  
黄干(约1152年~1221年),字尚质,福建长溪西乡察阳(今福安阳头)人。祖父黄奎在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因遭洪水由蟠龙(今福安市白沙坂)迁居察阳。父黄参,以耕种、打鱼为生。  
十五、福安市著名景点  
(一)福安白云山  
白云山座落于福安市西北部,因白云常绕而得名。白云山后峰西坡有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的“冷水寺”。寺前有“天池”,盛产午时莲。该莲十分奇特,每天午时伸出水面开花,花开时噼啪有声,花呈白色。白云山气候独特,除千变万化的云海奇观时常可见外,在仙顶峰还可看到罕见的“佛光”。山中天气温度低于外界6-8度,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白云山周围有鲤鱼溪、八仙过海、九龙洞、锁泉寺、太后公厅、五显大帝宫等景点。景区中常有猕猴出没,“九龙洞”处有一条二级瀑布,落差80来米,瀑布穿潭入石。此处鲤鱼溪可与周宁鲤鱼溪相媲美。  
(二)穆云畲族乡生态旅游区  
穆云畲族乡生态旅游区是国家级AAA级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畲族风情浓郁,特色景点举世闻名。景区座落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级景区——福安白云山脚下,交通便捷,是闽东北亲水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份,2013年开始启动建设,主要由溪塔葡萄沟和虎头桃源两大景点组成。溪塔葡萄沟美在溪山秀媚,美在畲族风情,美在满溪满涧的葡萄,村中绵延7公里的水上葡萄沟素有“全国三大葡萄沟之一”的美誉;虎头桃源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详。村中畲民以种植“穆阳水蜜桃”为主,是“穆阳水蜜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桃花盛开时节构成“沃野千里,竞相绽放”的景象。跟随近几年来穆云畲族乡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更多的游客纷至沓来,迎接招待人数逐年上升,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景区。  
(三)福安廉村  
廉村,原名石矶津,座落于穆阳溪西岸,福安市区西南方向,省道下浦线绕村而过,现有人口2600多人,耕地面积1100多亩,系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故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水碧山青。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村中学子薛令之考中进士,成为“开闽第一进士”,官至左补阙兼太子侍讲。因薛令之为官清廉,其学生唐肃宗(当时皇帝)为嘉叹恩师廉洁、刚直的高风亮节,赐村名为“廉村”,是中国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庄。  
唐宋时期,这里人才辈出,文风大振,出了33位名进士而以“进士村”远近闻名;明清时期,这里成为交通要道和重要物资集散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成为闽东革命根据地基点村之一。  
现存的古城堡、古官道、古码头、古祠堂、古民居、古木雕、古石雕、古字画以及大量的民俗文物,尽显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走进廉村,依旧可见到这座建于明代的廉村古堡,四周城墙围绕村庄,像一道牢固的防御系统,爱护着这个村庄。城内依旧保留着当年由细小鹅卵石而成的石径街道,街道两旁古老的石刻建筑,无不令人过往的游人称赞叫绝。  
明月祠  
明月祠,原建于建于明正德八年,后失火烧毁,于乾隆四十三年重建。“首登皇榜自古八闽无双士”就是说薛令之是福建省的第一位进士,“帝赐廉明至今华夏第一村”就是说中国皇帝以“廉”字赐名的村庄就一个廉村。这里还保存一对珍贵的文物,是明万历27年青石浮雕香案,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上面这些精美的雕刻,都是吉祥物,如“鹤”和“龟”,代表长寿:“鹿”福禄寿喜,高官厚禄;双龙戏珠,麒麟送子,喜鹊报喜。还有一个刻有莲花、牡丹等,莲花代表清廉、清纯、而牡丹则象征着富贵。  
下面摆设的14块展板,左边的展板展示的是薛令之的生平推荐,右边主要展示薛令之的诗词以及历代名人赞叹传承“苜蓿廉臣”薛令之和廉村的诗词及史载。  
古城堡  
廉村的古城堡,它建于明嘉靖39年(公元1560年)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我省保存较完整的古堡之一。它的周长1200多米,呈椭圆形把廉村围绕一星期,现存有6个城门。在古代,这里是一个非常发达、繁荣的古镇,建城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低于倭寇,加强海防。  
凤池  
凤池,是廉村休闲地方。古时候廉村的读书风气很浓,当时的读书人读累了就在凤池这边歇息,赏荷花。现在凤池已经修复,池中种上莲花,有诗曰“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且“莲”通“廉”,表达廉村进士们洁身自好、为官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同时期望以古人为鉴,清清白白做事。  
景点位置  
福建省宁德福安市溪潭镇  
(四)溪塔葡萄沟  
福安穆云乡溪塔葡萄沟2A级旅游景区目前开张迎宾,这个景区包含野生刺葡萄、穆阳水蜜桃等生态观光农业和畲歌对唱、栏桥、古驿亭等民俗风情和旅游景观。非常是一条绵延5公里的葡萄沟,绿荫蔽日,溪水潺潺,实为避暑胜地。初夏时节,正值葡萄抽穗挂果期,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村的葡萄沟,藤蔓早已爬满藤架,沟上郁郁葱葱、绿荫蔽日,沟下清流潺潺、令人流连。  
“畲族精神是个宝,祖训四不说得好:一是人穷要思变,无衣无食不可以讨;二是自丑不出嫁,免得受欺又挨骂;三是宁辱不屈服,当个正义好民族;四是朋友不出卖,为人重节莫无赖。山哈祖训传至今,条条道理要记清。”这是张贴在溪塔村文化室墙上的“山哈祖训”,赫然醒目。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顾客。溪塔是个以蓝姓为主的纯畲族村落,其蓝姓开基始祖的后裔自十六世纪从广东潮州迁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持久的世代更迭中,溪塔畲民始终秉承祖训,筚路蓝缕,自强自立,开拓了属于自我的一方乐土。“自从解放到现在,溪塔村没有一个人触犯过刑律,甚至没有发生过共同治安案件,不信你能够到-门查询。”村支书吴廷禄振振有词地说。  
景点位置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五)狮峰寺  
狮峰寺。又称狮峰广化禅寺.座落于福安市柏柱洋狮峰山麓:距县城30公里。寺始建于唐景福元年(892年),原在山顶,明永乐年间(1403—1424)移建于此。据载。明武宗曾游此寺,御题寺匾“狮峰广化禅林”,并赠诗,诗中有“影动方池鱼惊客,声来半岭竹引风”之句。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修。寺院占地1.3万平方米.坐西朝东,傍山而立,建筑宏伟。虽时历千年而庙貌尚存。  
传说古时一老僧云游四方,见此处群山如拱如揖,流水如白练绕山而去,其间一山,酷似雄狮,高踞群峰之中,气势宏伟,便欲在此建庙。于是老僧便乘夜移来一香炉置于山麓一林姓人家门口。翌晨,主人见香炉遂将其移置他处;次日开门,香炉又在家门口,如是数日,林家主人诧异,莫知所以。忽闻木鱼声响,见一老僧从远处走来,遂向其请教。老僧说:“这是佛祖故意,要主人捐宅建寺。”林家主人就捐出柏柱洋林家所有田产房屋,用于建寺。寺院落成后,林家祈求佛祖指示安家之所,按佛祖所指举家分乘竹筏,由茜洋溪顺流而下,经赛岐,穿白马门至宁德七都搁浅,遂举家定居七都。据解释代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的林聪.就是林家后代。  
狮峰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观音阁四个主体建筑组成,这四大建筑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对称分置两侧,布局错落有致,古朴典雅,表现出显然的唐末建筑风格。游人进入雕梁画栋的天卫殿,但见弥勒袒腹,笑口迎人;菩萨、天王神威凛凛。过牌楼,背立一尊0韦驮塑像,仪容整肃。过天井,历阶而入,便是富丽堂皇的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前面看天王殿屋脊,重檐三迭,宛如塔楼,造型富丽。大雄宝殿内?香烟缭绕,到处一尘不染,可谓名副实际上的净地。大殿进深13米余.宽10米余,高14米。有24根方形花岗岩石柱,当中8根柱围达2.2米,高5米以上,支撑着木结构的屋顶梁椽。大殿外围尚有石柱16根,柱围11.8米,支托着飞檐翘角。大殿四周的窗梁板墙,精雕细刻着多种图案。人站在殿中,只见斗拱交迭?梁架井井,高托着正中的六角形藻井,顶部描龙画凤,栩栩如生,图案虽经年累月?尚可依稀想见当年风采。大殿属重檐歇山顶抬梁木构式,与福州华林寺大殿有异曲同工之妙。外面两重檐下均有200余根驼峰式的椽条罗列整齐地伸出,一如宋代的建筑格式。  
大雄宝殿后面便是法堂。法堂为单檐歇出顶木构建筑,进抹13米,高9米。法堂两厢有花圃、僧房、客寮、厨房等。1933年十二月,福安、霞浦农民代表150余人在詹如柏、叶飞、曾志主持下在此开会,会议决定成立闽东红带总会和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解放后,福安县民政部门在此立碑爱护。  
法堂之后是观音阁,阁前有清池,池内放养着红鲤鱼。池畔有山茶、牡丹、腊梅等花卉。观音阁旁有千年古柏1株,高14米,老干新枝,生机勃勃。据寺僧云:未有此寺,先有此柏。明代宁德佥事陈褒游寺有诗云:“驺蹄暂尔驻松关,风味群僧一样山。岭树初抽云外色,庭花争破雨中颜。阜财正想南风爽,随柳应惭小子闲。极目西峰更西处,愁怀无那更须删。”  
狮峰寺面对风光旖旎的柏柱洋三十六村和柏柱水库,南有榕头村的古榕奇观,它与五谷仙宫、兴云寺、福庐寺等古迹连成一片。这里又是闽东革命的发轫地之一。它不但能给人美的享受,还能给人革命传统教育。  
(六)四春公园  
富春溪两岸青山,一路绿水,流经福安城区。在富春溪畔日前已开发了“四春”公园,四个公园有分有合,情景呼应。  
富春公园座落于福安市区,以地居富春溪畔而得名。民国29年,辟为“中山公园”,后废。1982年重建,面积20多公顷,成为一处依山傍溪充分体现自然景观的森林公园。据旧《福安县志》载,从前富春溪常有洪水为患,为预防水患而广植树竹,严禁砍伐,积年累月,构成茂盛的防洪林带。而今富春溪畔古木参天,修竹成林,有松、樟、枫、桦、柏、相思树、风尾竹、红豆等20各种,杂以四季花卉,满园飘香,环境清幽。酷暑时节,公园内的天气温度要比园外低5C一6C;这里溪滩宽阔,溪水潺潺。远处仙岫峰直耸云天,近处龟湖山静卧水边,堪称避暑佳境。  
公园的门楼均仿明代建筑风格,铺金黄色琉璃瓦,配以桔红色宫墙,显得古朴幽雅。在园内竖立着一块约4平方米的大理石词碑,四周环植绿竹,碑体如同一枚小型张邮票,中嵌方形的墨色大理石。光洁的石面上镌刻“传邮万里,国脉所系”3个镏金大字,左下端落款“-”。民国29年,福安人林卓午任西安邮务总视察,参加会商“抗战后方通邮协议”;同年五月九日,-题词赠他。1981年,林卓午的子女将周恩宋的墨宝捐献给国家。1981年五月九日,邮电部因此发行纪念邮票1枚。1990年,当地政府在富春公园立碑纪念。  
园中小道均以卵石铺砌,道旁设石桌石凳。园内有龙凤假山、荷花鱼池、曲桥、花圃,还有龟鹤雕塑、熊猫戏竹雕塑和迎春亭、龟湖轩、放龟台、古炮台等景观。公园南面就是“韩阳十景”之一的“龟湖夕照”:一怪石如龟,探鼻水中,每当夕阳西下,湖光石影,令人叫绝。  
满春公园满春公园在富春公园对岸,总面积40多公顷,园中百年古树比比皆是,有“城中原始森林”之美誉。园中有樟、松、榕等古树,苍劲古拙,或如老翁垂须,或如翠盖华亭。内有形似“牛头”、“童子”、“达摩面壁”、“罗汉打坐”、“灵龟”、“灵蛇”、“龙风门”等奇特树木。  
阳春公园总面积约70公顷,园中有大片防洪林带,主要有松、柏、桦、风尾竹等。  
迎春公园以仙岫山为主,园内百各种树木竞相生长,花卉丛生,林间栖息有穿山甲、黄鼠狼、鹧鸪、云雀等数十种野生动物。这里气候独特,“韩阳十景”之一的“仙岫晴云”即在此。春夏之时,云雾霏霏之际,在顶峰天鼓石上还可看到“佛光”。  
景点位置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陵园路35号  
(七)福安金钟山风景区  
金钟山风景区座落于福安市西北部,距晓阳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北邻寿宁,西靠周宁,东濒闽东最高山白云山,南接九龙,海拔在700米到1150米之间。风景区以晓阳镇首笕自然村、首洋行政村、金钟区、霞亭峡谷等为中心,总面积20多平方公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奇的福安市金钟山风景区,但多年来这个风景区却是一直养在深山人未识。  
金钟山风景区,奇峰排列,怪石嶙峋,山间龙潭,瀑布成群,陡崖峭壁,峡谷洞穴比比皆是。有6大峡谷、8处奇滩、36峰、36崖、36洞、36瀑、48潭、72奇石等自然景观,还有古老神秘的金钟寺,千年古刹锁泉寺,极富传奇色彩的首笕自然村,生态完好、古迹丰富的首洋行政村等人文景观。总共12个景区,111个景点。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飞同志,曾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指挥游击战争,过着以崖为生,以洞为居的革命生活,留下了很多动人的革命斗争故事。  
高海拔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构成一个高山绿地,气候冬暖夏冷,十分宜人。满山遍理草木葱郁,四季野花争妍斗艳,漫野翠岭碧崖,山间飞禽走兽活跃。一年四季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暮霭晨雾,若隐若现,奇幻百出,宛如仙境,不禁令人忆起杜甫的诗句"始如云水峡,忽尽下牢边"。站在"画眉跳架"的陡崖边,倾听霞亭谷间的一泓清流夺路而出,水声隆隆如雷贯耳,震耳欲聋。登上金钟山顶,展现在眼前的是几棵从石崖缝长出的古松,它们仿佛在向人们招手问候,酷似黄山迎客松。金钟山风景区既拥有秀媚的天然风景,又有相当多珍贵花草树木,如红豆杉、野生荔枝等,是当代典型的多元素自然风景区。  
金钟山风景区正在本市旅游开发之中。从晓阳出发到首洋途中到锁泉寺,徒步再向“金钟寺”进发徒步大约2个小时。本地三轮摩托车也可到达,但路状可怕,建议徒步到达。金钟山风景区古时人迹罕至,差不多无人踏足,瀑布、奇石众多让你目不暇接,其野生生物与生态保持最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自助徒步旅游好去处。  
(八)九龙祭瀑布  
座落于周宁县东南13公里处。这里峰奇石秀、峡谷幽深,龙江溪在危崖断壁之间层层跌落,构成了九级瀑布群。推荐据相关部门测定,该瀑布总落差约300米,当中第一级瀑布落差约47米,瀑宽76米,丰水期宽达83米。飞瀑溅起的浪花高达10余米,百米开外仍然水雾布满。瀑布右上方有一个直径10余米的潭穴,在瀑布中间时隐时现,被当地人称为“龙眼”。第三、四级瀑布落差7米,瀑宽50余米;第五级瀑布被一块巨石分成两半,也称“龙牙瀑”。第五级瀑布下有一个面积达千余平方米的深潭,名“卧龙潭”。游人能够在潭中泛舟观瀑。第六至九级瀑布为“四折瀑”,亦称“四叠瀑”,落差约60米,瀑瀑相连、级级紧扣。九龙漈瀑布群为近年新发觉的罕见瀑布,现已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九)薛令之故居遗址  
闽东廉溪,溪水如玉带绕着一座古村落,这里是福建第一位进士薛令之的故里廉村。  
廉村座落于福安市溪潭镇,原名石矶津,说起因何改村名,还有一段久远的往事。据薛氏宗谱记载: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薛令之“文破八闽之荒”,考中进士,官至左补阙兼太子侍讲。唐肃宗即位后,为嘉奖恩师薛令之廉洁刚直的高风亮节,赐村名为“廉村”,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庄。  
沿溪徜徉于古城堡,有道长约1200米的古城墙,勾画出当年古村的磅礴气势,两座完好的用条石构筑的拱顶墙门巍然屹立。走进村里,古村道以3条纵向平行铺排的光洁条石为骨架,中间有序地镶嵌着拼花的细小鹅卵石。  
薛令之之后,一个村子就出了24名进士。这里的相当多古迹依旧完好,古民居、古官道、古码头……祠堂、民居大厅正中悬挂的块块牌匾,有相当多珍贵文物。“为善最乐,读书便佳”,是朱熹留下的墨宝;春、夏、秋、冬四景山水图屏,由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弟子李灿所画……  
因薛令之号“明月先生”,村里祭祀他的后湖宫也叫“明月神祠”。现在,远近十里八乡的村民仍络绎不绝前来参拜,祈求佑护莘莘学子功成名就。祠前村道拐个弯,就到了薛令之故居遗址。离故居10余米处的一口古井,当地人称“聪慧泉”。据说,村里每有贤人将出,井水便自然涨溢,等到怀着贤人的妈妈到井边喝下三口井水,井水便回落原处。  
廉村河对岸的城山村灵岩山,有一处薛令之年少读书地,人称“灵谷草堂”。草堂于唐咸通元年(公元860年)改建为寺,现存寺院建筑重修于民国初年。  
(十)瓜溪桫椤爱护区  
福安市瓜溪桫椤省级自然爱护区于1996年三月经福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9年二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为省级自然爱护区。1999年五月经福安市编委批准成立治理处,2011年十二月经宁德市编委允许,确定福安市瓜溪桫椤省级自然爱护区治理处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属我局治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下设办公室、爱护股等2个办事机构,核定财政核拨事业编制6名,治理处设立瓜溪、铜坑里两个护林检查哨卡。爱护区治理处成立以来,瓜溪桫椤自然爱护区治理得到加强,实施了爱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着手对爱护区内的核心区和地质灾害点民房实施整体搬迁,有效爱护了桫椤的自然生长环境。  
爱护区位于福安市西南部,座落于福安市溪潭镇和甘棠镇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1′10″~119°33′06″,北纬26°59′10″~26°56′23″,涉及2个镇7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816户,总人口3613人,面积1438hm2,森林覆盖率达77.29%。大面积的森林孕育了丰富的中亚热带生物多样性,优势树种以壳斗科为主,天然分布有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丛和竹林等6个植被类型,共138科322属436种。非常是爱护区内不但孕育几千株不同树龄、大小不等的刺桫椤,并且还有高达7.5米、胸径达19厘米的“刺桫椤王”,刺桫椤分布于北纬26°58',其纬度之高,全国少有,特别在约400公顷范围内,分布有4000多株古生代志留纪和下泥盆纪昌盛一时的裸蕨植物——桫椤,面积大,数量多,这在中国极为罕见。  
爱护区内植物种类繁多,风景优美,有夫妻瀑,葫芦瀑、红军潭、鸳鸯潭和水帘洞等自然景观,是闽东乃至全省生态旅游的独有特色。非常好的栖息环境为野生动物生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区内蕴藏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7目54科157种,当中兽类8目15科23种,占福建省兽类总种数的20.9%。鸟类14目27科71种,占福建省鸟类总种数的13.1%。爬行类3目8科14种,占福建省爬行类总种数的12.2%。两栖类2目4科6种,占福建省两栖类总种数的12.2%。淡水鱼类38种;昆虫纲9目45科203种。当中;国家Ⅰ级爱护动物有云豹、白颈长尾雉、蟒蛇等4种,国家Ⅱ级爱护动物有穿山甲、大灵猫、大鲵、鬣羚、鸳鸯等14种。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