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漳平市风水民俗

  • 风水民俗
  • 2022-08-15 14:26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漳平地理环境  
漳平,位于戴云山、玳瑁山和博平岭三大山脉结合部。九龙江北溪横切中部,将漳平分成南北两半。地势由南、北向中部河谷倾斜,呈马鞍形。中部沿江两岸为漳平市地势较为平缓的河谷、丘陵地带。北部以新桥溪为界,东缘属戴云山脉南端的西南坡,西缘属玳瑁山脉的东南坡。两坡相向,构成狭长的新桥溪河谷地带。其东,戴云山支脉两支由大田和安溪入境,向西南延伸至九龙江北岸。两支脉间,构成溪南溪河谷地带。其西,有玳瑁山支脉由北部的永安入境,分两支向南延伸至南洋北部。两支脉间,有双洋溪蜿蜒南流,构成赤水、双洋等山间盆地。九龙江以南,大部分地区为博平岭山脉所盘踞。地势高峻,四周群山耸峙,下浙溪流经中部,构成平均海拔750米左右的永福山间盆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九龙江河谷趋降。  
二、九龙舞  
龙腾狮舞,灯如花、人如潮。传统的元宵佳节之夜,漳平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过去丰收的一年,喜迎奋进发展的新一年。  
为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漳平市委宣传部、文体局等相关部门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相关部门单位和乡镇组织了民俗踩街活动。  
“菁城龙到了、电厂龙到了、女子舞龙队到了……”舞龙队跳起了欢快的身姿,飞龙在街、飞龙盘旋,九条飞龙蕴蕴含着九龙江畔的漳平腾飞的气息;民俗踩街队伍依次入场,身形矫健、神态高扬,引得两旁如潮观众如雷掌声。  
九龙江畔长龙跃,火树银花漳平城。晚上在双塔的映衬下,漳平上空升腾起多彩缤纷的礼花。“潘洛之夜”大型焰火晚会,将漳平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渲染淋漓,将元宵喜庆气氛一次次推向热潮。  
圆满的月高悬空中,似中央、省、龙岩市各级对漳平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九龙江边灯光辉煌闪烁的双塔宛如漳平“项目带动、品牌带动、环境推动”的举措,鲜亮、连续。 
三、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  
漳平水仙茶,是漳平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漳平九鹏溪地区是漳平水仙茶主产区,其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构成了漳平水仙茶独特的品质。水仙茶饼更是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极具浓郁的传统风味,香气清高幽长,起到如兰气质的天然花香,味道醇爽细润,鲜灵便泼,经久藏,耐冲泡,茶色橙黄或金黄,细品有水仙花香,喉润好,有回甘,更有久饮多饮而不伤胃的特点,畅销于闽西各地及广东、厦门一带,并远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中国农副产品博览会金奖。  
独特的色、香、味得益于九鹏溪两岸土壤、水、空气的优越立地环境条件。漳平市座落于福建中南,闽西东部,闽南金三角北端。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市境界处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热湿润,雨水充足,冬无寒冷,夏无酷暑。年平均天气温度16.9℃-20.7℃,降水1450-2100毫米,无霜期251-317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853小时,有助于作物多熟和林木速生,适合各种动植物生长繁育。为茶叶的生产提供有利的自然条件。  
漳平水仙茶叶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厚重的茶文化。从元代就开始了茶叶种植,到明清时期已有相当规模,并有了特意茶叶加工作坊。而在境内出土的明代紫砂茶壶,解释漳平很早以前就盛行功夫茶、讲究饮茶文化了。漳平双洋中村茶人邓观金于1914年用独创的工艺创制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类——水仙茶饼,在漳终生产的数十种乌龙茶品种中,堪称一枝独秀。  
2009年五月二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漳平水仙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爱护。  
四、漳平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俗称五月节。自古以来,漳平的百姓往往在端午这天为家人非常是儿童们消灾,因此家庭主妇们在端午节前几天,就拿上儿童和其他家人平常穿的一件夏装(最好是新衣)到寺庙交给道士,并交上一定的香油钱,道士便在端午节这天上午将收到的衣着集中放在佛像前,诵经消灾,在每件衣着的领子内侧盖上该寺院的佛章,据说这么便可确保此人祛灾平安,此习俗漳平人称“过午时”。  
当天,每家每户早早地在家门口悬挂艾草驱邪,并在中午12点整,在阳光直射井底时,用桶下井取水,称“午时水”,而后倒入大锅,加入艾草,烧开一大锅的艾草水,用以全家大小擦洗沐浴,以此驱魔避邪、消疮止痱,消火减躁,强身健体。沐浴后,全家大小都要穿上新夏装,假如能穿上经道士消灾盖章过的衣着则最好不过了。  
还有,在端午这天的一大早,相当多人家都会有烧香祈福的习惯,他们在家里大厅正中放上一张大桌,摆上鸡鸭鱼肉、水果、糕点和粽子等供品,而后焚香点烛烧纸,祭拜天公,祭拜祖先,祈求全家富贵平安。  
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漳平和其他地方一样的风俗,但在包粽子方面,漳平有自我独特的区分与讲究,当中四月底包的是“假粽”,五月初一包的是“乖粽”,初二包的是豆粽和甜粽(糯米磨成粉),初三包的是碱粽,初四包的是咸粽。所谓“假粽”,是用竹叶包谷皮,然后放置屋外数处,据说这样能够祛除蚊虫,幸免蚊虫叮咬。所谓“乖粽”,是五月初一特意给小儿童吃的,据说小孩吃了后就会变乖听话,“乖粽”用料与通常粽子相同。“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说法;还有包粽谐音“包中”,民间说法是包粽能使当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儿童高中。  
五、漳平市结婚习俗  
20世纪90年代开始,男女双方经人推荐或征婚认识后,经过一段时间隔触互相了解,如故意结合,由男方择定吉日(通常是初一、十五或带“六”、“九”之日,寓意顺利和长久)订婚。男方按商定的聘礼如数送到女家。女方将花生、糖果、女儿饼、冰糖面线等分送给近亲长辈和邻居。男女双方互赠信物,时兴拍婚纱照。此后,逢年过节,男方均须给女家送礼,通常是送鸡鸭鱼肉,女方衣物等,谓之“送年”、“送节”。  
结婚日期,通常由男女双方商定,工薪族多挑选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乡村还有请运势先生择定《合婚吉课》的。日子择定后,以男方为主筹办婚事,装修新房,购置家具,女方则以置办嫁妆为主。21世纪开始,在工薪族中,大都由男女双方一起商议筹办。结婚前一天,男方依约备办鸡鸭鱼肉、米面蔬果、酒品饮料等送至女家,给女家办出嫁酒宴。称“入门笑”。当晚,女家办出嫁酒宴;男方布置洞房,放炮安床。次日凌晨,由男方派接亲队伍到女家迎娶。20世纪90年代后,城镇多乘轿车迎亲。新娘出门前先沐浴梳洗、换上婚纱或红色喜服。辞别父妈妈人,随置办的嫁妆,与新郎共同乘车出门。嫁妆多为彩电、冰箱、洗衣机之类,以及生活用品。21世纪开始,一些生活优裕家庭,将小汽车、电脑,甚至商品房、存折等给女儿陪嫁。  
新娘进门时,男方父母应回避,忌对冲,以防日后不和。当天,男家举行婚宴。城镇多在酒家举办。新郎提前到酒家门前接受亲友贺礼和祝福。宾客到齐后,由礼仪小姐引导新郎、新娘步入宴会大厅,由主婚人致贺词,然后新郎、新娘向父母敬酒和互喝交杯酒。礼毕,燃放鞭炮开宴。乡村多在新郎家中宴请。宴席出白斩鸡时,由新郎、新娘向宾客敬酒。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简便起见,很多亲家商定,将结婚酒与出嫁酒合办,男家、女家各自请自我的亲戚朋友赴宴,贺礼也各自收纳。散席时,新郎、新娘须提前到门前送客。当晚,一些地方仍有“闹洞房”的习俗。直至子夜方鸣炮安寝。翌晨起床后,新娘入厨沏茶,并向公婆伯叔敬茶请安。受敬者以红包作谢。婚后第三天,新娘偕新郎回娘家。近者需接连三趟,远者则不苛求。岳父母则盛宴招待女婿。满月时,岳父母等到女婿家作客,送女儿未出阁前使用的物品,主要是旧衣物。男家置酒宴盛情迎接招待。  
入赘和寡妇再婚,礼俗从简。若男女双方均为基督教徒,则从教礼教规办事。  
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富裕户为炫耀财势,请客送礼,大操大办,奢侈铺张,耗资巨大;有些有权势者,则广发请柬,借机敛财。多数人仍崇尚简朴,不办酒者亦有之。  
六、漳平市丧葬习俗  
漳平老一辈人讲老者逝世叫“百年之后”。昔时,如遇老者病危,子女眷属应守候在家。临终时尤应服侍在榻,直至病者气绝,此谓“送终”。  
l、停尸。病者气绝后,旧时要焚化纸轿、纸马、纸钱,俗称烧“起身盘缠”。有的要边烧边念“观音经”。旧时益阳一带,死者气绝时,大人小孩皆不许啼哭。气绝后,全家要跪地念一阵“阿弥陀佛”,方可举哀焚楮。衣衾棺木,俗崇奢华,丧具也多讲究。装殓时,官宦富豪要着官服。常人无论男女,多着道服或常服。道服之帽。称唐中。衣称道袍(圆领大袖)。鞋称寿靴(鞋底用墨点七星)。衣着多少不定,有多至10余件者。但忌双数,恐蹈重丧。衣质以绸绢为上(贫则用布),不着毛羽,恐死后变为禽兽。棺内被褥称寿被。衣上不必纽扣,以绳系之。据说用扣,会去子孙福禄。衣着忌用补痕者,说是幸免子孙目疾。从床上将死者抬到地上,称“下榻”。“下榻”后,应在死者脚头点长明灯,也称“引魂灯”、“引路灯”。据说阴曹地府内漆黑一团,死者亡灵要借助于灯光才可以看清道路。日夜有人看守尸体,习称“守灵”。守灵期少则一日,多则三、五、七日。然后择吉日出殡。穷人办丧事,则尚简朴,不事铺张。治丧守灵少则一天,多则二天。  
2、丧礼。昔时举办丧礼,贫富有别。有钱人家办丧礼,空棺材抬进门时要燃放爆竹。棺材进中堂后,要上覆红毡,内放陈石灰和右膏粉,厚约数寸。尸入棺后,用皮纸裹若干石灰包(包数如死者岁数)塞在尸棺空隙处,再盖上寿被,有的还用皮纸为鱼鳞状搭盖其上,称“鱼鳞甲”。盖棺后用麻石生漆封棺材口。贫者殡殓,大都只用石灰塞尸,也实用石膏和皮纸做“鱼鳞甲”的。安化、桃江等山区县,民间起尸入棺时,往往习惯于请道士诵咒画水书符,称“上材”。也有请先生赞礼者,称“起尸入殡礼”,或叫“盖棺礼”。  
旧时举丧,通常请道士超度,即设灵堂于中堂,儿孙皆着孝服,腰系草绳,脚穿草鞋,其他晚辈也头顶白布孝巾。邻居亲友持祭幛、挽联、纸烛、鞭炮前来吊唁。富豪女婿实用猪羊祭席前来祭奠者,即应民间“养女一口气,一床被窝,一堂祭”之说。另外,众乞丐闻讯,也多赶来吃“烂肉”,即所谓“人死饭甑开,不请自我来。“每当人来吊唁,孝子要一一磕头回谢。  
出殡,俗称“出门”,也叫“发引”。凡出殡,必择吉日,大多在寅卯时辰之间进行,由道士启法事,取先入柩时所置棺下那碗净水予手上,另一只手握马糖(茶叶、大米、草筒)念念有词,霎时大声叫道:“八大金刚齐出力……”殇夫抬棺起步,道士用脚将搁棺材的长凳踢倒,并在棺后撒马粮念词,送至大门外,将手持的净水泼掉,用力将碗砸碎,俗称“打煞”。与此同时,烧纸钱香烛,并杀雄鸡抛地(打点菩萨的佣人),如鸡头向外,碗打得越碎越好,预兆吉利。  
送殡。贫者出殡,或只用长行执事,仪仗不多,或仅由孝子捧灵位持引头幡走在灵柩前。  
富豪人家则大多借机夸耀,前用大锣开道,御牌执事,或幅鸾甲,或全副鸾甲,以及主轿、灵亭、影亭之类,灵柩由8人、12人、16人抬。如有僧人、道士送葬,则步行于灵亭主轿前。其余送葬者皆步行当中。凡出殡队伍路经亲戚邻居屋旁时。亲友或设路祭或放鞭炮迎送。这时孝家往往送上一包香烟一条毛巾以示回谢。抬棺者一路上往往要停下来几次,这时孝子要磕头敬香烟。死者的女儿女婿要一条条的香烟敬给殇夫们。  
下葬。旧时,人死入葬前,部分人崇尚择地,“风水”之说颇为流行。也有人于生前先行择地,预先挖成坟坯者,称“打马迹”。埋葬死者的墓穴,先由地生划定山向,称“开井”。当灵柩送至墓地,即备置香烛、楮钱、鞭炮及三牲酒礼设祭。大户人家举葬,往往请地生奠祭后,在棺盖中线上架八卦指南针盘,校正葬向,以便“入穴”“落棺”。但民间忌讳“落棺(官)”,故称“下寺”。下葬后,再用石灰拌黄土筑于棺材周围,称“筑墙”。然后加三合土,筑成凸形瓦状,最终堆黄土。夯实即成。  
烧灵屋和烧烟包。在举行丧事期间,多请来花匠扎灵屋。灵屋用竹条为骨,用花纸糊成多种形状,灵屋里扎实用具衣物等等。所花钱越多,灵屋的规格越高。通常是下葬完毕即烧灵屋,先堆放稻草以及死者生前的衣着等,再把灵屋置其上点火焚烧。下葬完当天晚上,还要送烟包,即用稻草扎一条长练,所扎的稻草股数大致多于死于年龄数,将烟包围于坟堆上点燃。据说死者是多少岁,就只燃多少股即自行熄灭。晚上还要于坟旁送亮(点两支蜡烛,点三根香,放一挂鞭炮),要保持七天。  
来年清明节,要立墓碑。但通常穷户,则少有立碑者。  
七、漳平市饮食习俗  
1、永福清汤粉:用猪大骨熬制成高汤,加入新鲜湿米粉,撒上一些芹菜丁,还可根据顾客口味添加卤料,味道咸香爽口,别有风味。  
2、米浆粿:是福建漳平的一道传统风味小吃,用米浆蒸制而成。入嘴飘香,口感滑嫩。  
3、菜头馃:将萝卜洗净锉丝,同肉丁、虾米、香菇碎片,胡椒粉等佐料共同炒蒸,然后放在米浆中搅拌均匀,再放下蒸床蒸熟,切成菱块,蘸料吃,有的也用油煎过来吃。  
4、米圆子:圆子是漳平的一道传统特色美食,意味着团团圆圆。米圆子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汲取,老少皆宜,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慕。  
5、油炸粿:又名油浆粿、油制粿,是漳平城乡人家的小食品。油炸粿要趁热吃,入口时又脆又香,很耐咀嚼。  
6、风鸭糊:用番薯粉与剁成碎块的风鸭肉,和之以冬笋丝、香菇片、碎肉、大蒜及食盐、味精等佐料拌煮成糊状而成。风鸭糊状似粉冻,要用汤匙舀着吃。舀一勺风鸭糊送入嘴中,霎时会感到满嘴的糊冻香味在淌出。  
7、糯米糍:永福糯米糍用精选糯米制成,加上炒熟的花生粉、黑芝麻和白砂糖,装盘时呈丸子状,洁白柔软,糯性好,香甜而不腻,非常爽口。  
8、宁洋风鸭:宁洋风鸭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肴,属于闽菜系。产于福建闽西漳平双洋镇(旧时宁洋县), 采纳地方传统工艺和科学配方,适时精制加工而成,加以精美包装,成为色泽金赤润亮、味美香醇的地方风味。  
八、漳平市著名景点  
(一)九鹏溪  
推荐九鹏溪水上茶乡九鹏溪风景区座落于漳平市南洋乡,是漳平天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九鹏溪景区距漳平市区28公里,省道208线永(安)―漳(平)公路纵贯其间,交通十分便利。景区面积1800公顷,主要特点是奇山、秀水、茶园、密林、珍禽(鸳鸯),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等功效为一体。明代大航海家王景弘经过这里走向世界,旅游家徐霞客曾两度泛舟游览九鹏溪。  
相传有九只大鹏偶然路过此地,见到此处风景旖旎,久久不肯离去,并从此栖息下来,于是后人就将此地称为九鹏溪。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的九鹏溪一年四季都适当游览,素有水上茶乡、世外桃源之称。  
水上茶乡九鹏溪风景区座落于漳平市南洋乡,是天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九鹏溪景区距市区22公里,省道永(安)—漳(平)公路纵贯其间,交通十分便利。面积1800公顷,主要特点是奇山、秀水、茶园、密林、珍禽(鸳鸯),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等功效为一体。明代大航海家王景弘经过这里走向世界,旅游家徐霞客曾两度泛舟游览九鹏溪。  
九鹏溪层层叠叠的茶园随山势起伏,山风吹拂,宛若绿波荡漾,连空气中也布满着清幽的茶香,在此作一番亲近自然的野游,置身在翡翠碧绿的茶园茶丛中,令人心旷神怡。九鹏溪两岸山势险峻,古木参天,多是葱茏的原始阔叶树林。原生态的森林环境,造就了幽爽清新的空气,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9820个以上,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九鹏溪景区于2004年正式开发,已建成九鹏溪食府、公馆茶轩、茶田观光、水上别墅等景区服务设施,开通往返14公里的水面游览线路。景区环绕“水上茶乡”定位,以水体景观为主体,融合森林旅游、人文旅游等特色,充分发挥茶山水景特色,依山筑景,傍水生趣,别具一格,别有情调。  
景区内有九鹏索桥、渔人码头、公馆茶轩、水岸茶园、霞客广场、渔舟唱晚、画舫游湖等景点。  
九鹏索桥,下至落霞亭,据说傍晚时分可欣赏落日红霞,另有一番情趣。经玉泉过九鹏索桥,摇摇晃晃,身影婆娑。登燕子山,走宁洋古道,凭吊明代东西洋巡检司遗址(1446-1568年),感悟人世沧桑。在钓鱼台凭栏垂钓,掬水触摸凉爽,与大自然亲密无间,乐趣陶陶。  
渔人码头,渔人码头渔人码头是在百年古渡公馆渡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休闲、游乐地方,也是凭吊往昔的好去处。这里,能够通往湖里进行水库捕捞,廊桥里能够观赏鹏溪夕照,屏椅上休憩、茗茶,乘坐游船欣赏两岸风光,脚踏鸭子船,划龙舟。临水设有垂钓区、烧烤区,亲水栈道散步。  
公馆茶轩,古时候这里是宁洋县和漳平县的交界处,既是军事要塞,又是闽西北通往漳厦的水路要道,两县公文亦在此交接,所以官府在此设立公馆即驿站,供来往-歇息及处理公文,公馆茶轩由此得名。公馆茶轩,是游客品茶、休闲、观赏水光山色的休闲地方。  
画舫游湖,九鹏山面积1800公顷,集奇山、秀水、茶园、密林、珍禽于一身。明代大航海家王景弘经过这里走向世界,旅游家徐霞客曾两度泛舟游览九鹏溪。水上茶园种植面积100多亩,茶山一年四季景色宜人,非常是到了清明时节,茶山云雾茫茫,采茶女采茶于茶树之间,茶歌悠扬,茶客们上山问茶、品茶,可谓别有一番茶山情趣。  
水岸茶园,“睦里制茶十八馆,人来客去日夜忙”。水岸茶园种植水仙茶一百五十亩。水仙茶,属乌龙茶,中国茶叶博物馆有收藏和展示,是中国名茶之一。“莫道乡下粗茶烂,送到番边正吃香”有着品质天然、纯洁香味、经久耐泡、方便携带、止泻、提神、养胃、助消化,清热降火等功效的水仙茶,殊荣绵长,-总理曾把她作为国礼推荐给外国友人;时任省委书记项南作了重要指示;茶界泰斗张天福、相声大师姜昆为之题词。  
地址:漳平市南洋乡梧溪村  
类型:山湖泊河流度假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二)漳平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  
漳平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座落于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拥有多处珍贵的红色革命旧址,当中荣福堂墙壁上至今完整保留着1929年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途经杨美村时,红军战士购买大米写的留款信。这封留款信是全国现有保存最完好的唯一一处,是当年红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历史见证,起到很高的历史价值。  
漳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红色革命旧址群的爱护和开发工作,把爱护利用与旅游开发作为实施“旅游兴市”战略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实。景区聘请三明市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处,按照《文物法》及“修旧如旧”原则,编制《荣福堂抢救性修缮工作规划》;聘请高校专家组编制《象湖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旅游规划,严格按照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从旅游交通、景区游览、旅游安全、邮电、卫生、旅游购物、综合治理、资源和环境爱护等八个方面入手,扎实开展古建筑的维修爱护、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历史文物的抢救工作;加大投入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接连不断提高规范景区服务治理水平,为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奠定非常好的基础。  
日前,景区通过打造和提高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荣福堂)、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达道堂)、红军生活体验区、红军路以及游客服务中心、星级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听红军故事、唱红军歌、吃红军饭、穿红军服、重走红军路等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体验项目。  
(三)北寮村  
在闽西深山中,有这么一处地方:它是著名的漳平水仙茶之乡,被誉为“中国水仙茶第一乡”。  
北寮村座落于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南洋乡西北部,距市区27公里,有“中国水仙茶第一村”的美称,永漳国防战备公路沿村而过,与漳平市九鹏溪4A级景区接壤,是一个省级革命老区村。全村土地面积2.7万亩,当中山地面积2.6万亩,耕地面积425亩,北寮村土壤肥壮,宜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合水仙茶种植,日前北寮村水仙茶种植面积3600余亩,现已开发了北寮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区。  
游走在茶山里,满眼青翠的茶树,青山蓝天,这里的空气可比雾霾笼罩的城市好多了,到了这里,就赶紧做个“森”呼吸吧~  
北寮村的游玩景点:  
【水仙茶主题文化公园】  
北寮村是著名“水仙茶之乡”漳平市中最早种植水仙茶的行政村之一,有“中国水仙茶第一乡”的美誉。而在北寮村的茶主题文化公园内,以栩栩如生的制茶工艺徐徐展示水仙茶制茶工序。周围山清水秀,能够更好地使游客们感受到中国水仙茶之乡的独特魅力。  
茶园观光:看完茶文化公园,感受了水仙茶文化现在就能够进行真正的茶园观光,能够体验采茶过程,感受茶园风光。  
茶圣广场:在茶园走累了,你能够到凉亭歇一歇,感受清风袭来的阵阵茶香,也能够到茶圣广场的鹅卵石上走走,释放你的压力,让你的身心得到解放。  
火龙果采摘:这里还有大片的火龙果,能够进行火龙果采摘,不但有市场上经常见到的白心的火龙果还有红心火龙果,即好吃又美容养颜。还能够体验自我采摘的乐趣。  
开心田园:参观大棚蔬菜养殖,百香果,多种各样的新鲜蔬菜瓜果。  
荷花观赏:炎热夏日,荷花给你带来清香,让你释放压力,清新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别样风光。  
向日葵观赏:大片的向日葵花田,欣欣向荣,美不胜收!  
骑行:爱好骑行的朋友能够租一辆自行车,沿着林间小道,感受乡村田园风光!  
民宿:这里还有乡间民宿,二日游的朋友能够在这租住民宿,感受乡村夜晚的安静祥和,让你远离城市喧嚣,体验农家的别样风味。  
农家乐:每到了一个地方,不得不提的就是当地的美食了,在这里就能够尝到地方的特色美食,有河鱼,红菇鸡汤,野生木耳老鸭汤,梨菇芋子,土鸡蛋,菜干,笋等多种特色的农家菜色。  
北寮漂流:最终也是最好玩的就是漂流了,这里的漂流是高山山泉漂流,沿路的水都是山泉水,漂流河道第一期开发2.5公里,落差99米,危险刺激。河道两边丛林密布,空气清新,是天然的森林氧吧。漂流过程中能够说是“男性欢笑,女性尖叫”!  
特产:野生红菇,漳平水仙茶,野生木耳,杨梅酒,山茶油等。  
(四)上界村  
上界位于拱桥东南部,与永福大坂和新罗岩山交界。  
近观古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荷花塘,出淤泥而不染,映日别样红。微风摇曳,婀娜多姿,令人心醉神迷。远眺青山绿水环抱,层峦叠嶂青翠欲滴,古树衬毛竹,瓜果飘香。秀色可餐一路痴迷不知返矣。  
村子的四周被黑绿的大山环抱着,一条笔直的大道在村子正前方横穿而过,路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村子的建筑,多是老式的四合小院。水塘里、大田上,小院的周围全都种上荷花。  
近些年以来,拱桥镇保持绿色发展,接连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逐一构成了以莲子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拱桥莲子属于天然环保的“绿色食品”,这几年结合生态优势,拱桥镇大打“生态旅游牌”,持续两年成功举行“荷花节”,吸引了来自三明、厦门、泉州、福州等地的游客,促销莲子产品1000多万元,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  
蕉山莲子专业合作社抓住生态旅游的载体,采取统一供苗、统一治理、统一销售的形式,使得莲子产业快速发展壮大,还注册“福上界”莲子品牌,进一步拓宽了莲子的销路,踊跃开发莲子的各种吃法,例如生吃莲子,蒸莲蓬,莲子榨汁,莲子汤,莲子粥等引导消费者消费莲子,使农业产业和旅游业进行有效融合。  
(五)漳平上林排坑水库水利风景区  
漳平上林排坑水库水利风景区坐拥高山盆地,花盛茶香,山清气爽;田园村落星罗棋布,文脉艺韵延绵,当代陆台缘文化源远流长。风景区集水文景观、天象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工程景观等众多景观于一体,拥有清亮的静夜星空、清澈的水库湖泊、清新的林间空气、清幽的山林茶园,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山抱水,水映山,山衬水”,山水相连,水0融的自然景观,是整个漳平上林?排坑水库水利风景区的核心资源。上林水库四周周围被大山怀抱其中,烟雾笼罩,宛如高山天池;排坑水库雾霭重重,云海层层,宛若瑶池仙境,附近周围山峦堆叠,茶林遍野,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掩映湖中,清新爽朗。上林水库和排坑水库构成了风景区内的主体水体景观。上林水库湖畔村野错落,青山围绕,周遭花圃遍布,清香四溢;李庄的千年水松,苍劲挺拔;排坑水库湖畔的石寨尖高耸挺立,岳山茶场井然有致。风景区内不但有绮丽的水文及生物景观,附近周围还蕴藏着众多文化古迹,文化底蕴深厚:妈祖宫、永福天后宫别具一格;毓秀塔,与妈祖宫、观音寺、燕溪桥等名胜古迹连在共同,相映成趣。一行行冒出新芽的有机茶,一株株花满枝头的紫薇树,茶的清丽,山的模糊,林的蓊郁,水的波荡,茶、山、林、湖相得益彰。  
(六)漳平市博物馆  
漳平市博物馆是市(县)级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新建的馆址座落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静和起到历史文化象征意义的东山公园风景区内。  
新建的漳平市博物馆建筑面积4223平方米,总投资430万元。其基本功效是:藏品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它将成为漳平市文化教育、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的文化展示旅游区。  
漳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新建的漳平市博物馆内拟设立漳平历史陈列馆、漳平革命史陈列馆、漳平建设成就展览馆、王景弘纪念馆、陈性初纪念馆,知青情缘馆等专题展览馆,将市博物馆建设成为向广大居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爱国爱乡情感,哺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接受教育、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日前,新建的市博物馆内已完成知青情缘馆、陈性初纪念馆、红色漳平馆的装修、布展工作,其它专题展览馆计划在2007年十月前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8∶30~11∶30,下午2∶30~5∶00(夏季为3∶00~5∶30)。周一闭馆打扫卫生,双休日和国家规定的节日正常开馆。  
(七)漳平市图书馆  
漳平市图书馆成立于1985年,1992年搬迁至新馆,是一个集图书借阅,宣传辅导,信息咨询,二、三次文献资源开发利用为一体的文化事业机构。现有在岗职工18人,当中15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馆舍面积2000cm2,阅览座席300多个,藏书7万余册,订阅报刊300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日前,我馆各项业务所有实现计算机治理,图书实行全开架借阅,年外借图书8万余册,年流通数7万人次,年代检索课题20项,年解答咨询数量800条,年开展读者活动和多种讲座、报告会10次以上。开馆时间为:每周一至日上午8:00-11:30,下午3:00-5:30,晚上7:00-9:00节假日照常开放。87年以来年年被市委市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1992年至今持续三届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二级公共图书馆”,2006年被省文化厅列入福建省第三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范点。近些年以来,我馆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保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宗旨,充分发挥图书馆阵地功效。  
地址:漳平市林兴街84号  
(八)泰安堡  
泰安堡,座落在漳平市灵地乡易坪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建成,工程历时13年。创建者许国榜,易坪村许姓十二世祖。  
泰安堡坐北朝南,东西宽37.3米,南北长37.3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来,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是一座围廊式土木结构的厅堂院落式城堡建筑。古堡呈前方后抹圆平面,据了解,是福建省仅存的两座前方后圆式的土楼之一。外墙用厚石垒砌基座,厚3.5米,高3米,基座之上夯土墙、墙体四周顶部设有34个瞭望窗和射击孔,远远望去,拔地而起,突兀耸立、青瓦粉墙的泰安里背倚苍翠葱郁的风景林,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轮鹿分明的悬山式屋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面对旷野岿然屹立,宏伟壮观。大门用花岗岩砌成拱形,高2.3米,厚3.5米,设三重双开木门,拱顶设有泄水孔,用来防范火攻。堡内为依地势起伏逐次升高而建的三院式综合民居建筑,拾级面上,布局井然有序,采光合理。外部用料运用三合土夯墙,内部用料以木构架为主。堡内建筑前后共为三进。  
(九)漳平南洋国家湿地公园  
漳平南洋国家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类型多样,湿地特征典型,湿地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高。公园作为中国南方丘陵山区河岸带退化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福建西南部以河流为主体的典型的复合性生态系统和九龙江流域上游水资源与湿地生物多样性爱护示范区,在爱护、恢复湿地资源的同时,展示漳平丰富的水仙茶文化、红色文化和花乡、画乡、茶乡“三乡文化”。湿地公园的建立,对普及湿地知识,增进生态文明、漂亮乡村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意义。  
漳平南洋国家湿地公园座落于漳平市南洋镇境内,涉及南洋镇梧溪、南洋、利田、党口、暖洲等5个行政村。公园北起天台国家森林公园九鹏溪景区南边界,南至暖洲桥及桥下游部分河滩地,东西至双洋河两岸。地理坐标为北纬24°12′~25°44′,东经116°50′~118°02′,公园总面积为317.28公顷,当中湿地面积112.91公顷。  
(十)龙崆洞  
龙崆洞是福建省省级风景名胜区,距龙岩城区48公里。景区内群山环抱、峰峦叠翠、景色秀媚,构成了3亿年前的龙崆古洞,洞内空间宽敞,有8个大厅,16个支洞,深达3.3公里,5.4万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层层叠叠、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水中有洞、钟0错,溪泉汩汩,洞内奇妙绚丽的石象、石蛇、石蛙、石钟等景观,千姿百态、玲珑剔透,扑朔迷离,是个天然大迷宫。  
洞外山石嶙峋,苍松挺拔,修竹成林,云海缥缈。龙蛋、龙井、睡狮岩、万竹园等极具特色的景观与龙崆古洞,构成一个独特的原野型溶洞风景区。景区内有龙吟山庄、餐饮、停车场等服务设施。  
龙崆洞也叫龙硿洞,座落于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48公里,龙崆洞流水淙淙,景色秀媚,风物宜人,有着丰富的山林景观和复杂独特的喀斯特意貌,构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经海洋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龙硿洞风景区位于武夷山脉南段,素有‘洞中桂林’、‘华东第一洞’的美誉。它四周群山环抱,苍松挺拔,修竹成林,云海飘渺,是原野型溶洞山林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洞深2000余米,最高处50米,有上中下三层,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景物奇妙,空气清新。当中最大的是观音洞,洞景开阔,可纳千人,一尊钟乳石观音,婷婷立于石壁之上,右有白须齐胸的太上老君。  
龙崆洞大洞套小洞,迂回曲折,变化无穷,除主洞外还有16个分洞:布帆洞、钟洞、龙伞洞、田螺洞、冬瓜洞、蛇洞、玉石洞等。洞内钟乳悬挂,千姿百态,玲珑剔透。洞洞相通,扑朔迷离,是个天然的大迷宫。洞外还有龙井、龙蛋石、龙须瀑、睡狮岩,龙潭湖等景观。龙崆洞是福建省罕见的天然石灰岩溶洞,相当多专家考察后,称龙崆洞为华东第一洞。  
进入龙崆洞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瓦白墙的亭台水榭式建设──龙吟山庄。四周青山翠竹石岩相抱,如一漏斗,真有种世外桃源仙境的风韵。刚入洞口处石壁上青苔碧绿喜人,迎面而来的三色门转到洞口顶壁上一些含糊不清的字迹。这三色门把洞口一分为三,中间黄色为平安门,左边为幸福门,右边为发财门。进入三色门,抬头见右手壁上平整开阔如一张大床的石洞,顶上有石状若睡枕人称仙人床。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往前走,便是许多景点都会有的“一线天”。“一线天”有点神奇,仰头不见天,亦不见阳光,只见一齿状豁口罩一团迷蒙的折射光,担负着全洞的采光通风的重任,也增添洞里的神秘气氛。  
龙崆洞第一大洞是一开阔的仙人梯田,水面晶莹清澈,田埂蜿蜒,梯次清楚,水波潋滟,映着红日白云,让人神思遐飞。出了第一个洞中洞就来到到了第二个洞中洞。这个洞中洞比前一个要宽敞得多,分两个大石坪,可容千人聚集。径边一双色巨石,上半黑如焦煤炭下半呈船形如浆色板。右边有石蛙蹲踞,前有一景河淙淙流出。再前只见一突兀奇石横亘头顶,宛若飞雁雕塑,被称之为“望夫雁”。到下层洞门,此时小径已至分岔口。岔口侧有一据说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嶙峋洞内若有光,但不见底。右边有几个景点,未全部开发可略作探险,左边还有一洞中洞。到了第三个洞中洞。便见到一蘑菇状石伞。抚摸它可保平安,故又称“护身龙伞”。接着便是以《白蛇传》神话为依托命名的石景,这便来到了第三洞中洞。在曲折迂回之中,到了出洞口,实际上仅是一暗河出口,后以人力通开与外湖相接,便可由此乘船而出。出得洞口,豁然开朗,一片湖光山色扑入眼际,方才觉悟传说中的“天上一日,人间千年”那种时空跨越感的浪漫神奇。  
门票  
40元  
开放时间  
8:30-17:30  
景点位置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