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溪县地理位置
松溪县座落于福建省北部,县境介于东经118°33′~118°55′,北纬27°24′~27°51′之间。按公路里程计算,东去庆元县城48千米,东南至政和县城27千米,西至建阳县城107千米,北抵浦城县城75千米。县域面积1043平方千米。
二、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松溪县全县文化系统共有文艺业余表演团队16个、艺术表演地方1个,美术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9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总量9.1万册。高山转播台1座。共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节目1套,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1%;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1套,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1%。
三、松溪节日习俗
春节
俗称“过年”,是松溪一年来最隆重的节日。初一早晨男性起来做饭。初一至初三都吃素食。素菜用冬笋、芹菜、紫菜、油炸豆腐、豆腐干拌和,俗称“拌鲜”;素羹用线面、冬笋、豆皮、菠菜、紫菜与米汤共同煮熟。初一,不管老少多在家过年不外出。初二“出行”。出行时,先根据哪一门进,就到哪一门的城门外去烧香点烛,而后带小孩到亲戚家拜年,俗称“初一年初二客”。初三,人们多上街买糕、碗、豆腐称“出财”,取高(糕)升、稳(方言同“碗”)妥、有后(方言同“后”)之意。从初二至正月十五,民间有宴请新客之俗。即宴请去年结婚的新娘和新郎。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旧时城关由四隅街坊轮流主持庆贺元宵活动。街上用大毛竹搭牌坊张灯结彩,俗称“灯竹”。人们上街观灯称“走灯竹”。初六城关的龙灯队要上来龙山杀猪祭神,俗称“兴龙”。乡间还常因“兴龙”争“
风水”打架闹事。正月十二到十八城关要请戏班演戏,经费由上年有喜事的人家捐助。元宵夜,设家宴“过月半”,大街上有舞龙、打狮、走鲤鱼、说评话等活动。建国后,元宵节多举行游园、灯谜、舞会、书画展览等活动。
二月二
传说是土地公的生日,又说是土地公的晒银日,通常是晴天。这天要吃薄饼,并将春节留下的酒浸的鸡头、鸡屁股、鸡腿祭土地公。
立春
旧县志载,古时立春日,群众“抬土牛于县衙前,五更时鞭策之,称鞭春”。清代和民国时,民间用红纸条封包小泥牛和一株青菜于案前,燃放鞭炮接春。建国后,民间还保留迎春习俗。
清明
清明节前后,从三月初旬到立夏,人们携带儿孙到郊外祭扫祖墓,在坟上设祭、挂白纸。回来要把祭饼分送邻居,还带回红杜鹃花和白花各一束,以兆办事如意“红白皆中”。建国后,民间仍保留扫墓挂纸之俗。机关、团体、学校每年组织干部、工人、学生祭扫革命烈士陵园。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民间流行包粽子、门口挂菖蒲、艾条,小孩的额头和大门要用雄黄写上“王”字以“祛邪”,烧艾叶熏房屋角落,喷雄黄酒驱蚊蝇。午餐吃薄饼、粽子和黄瓜煮田螺,传说这天吃田螺能使眼睛璀璨。从初四至初七,城关南门大桥下至西门浮桥河段,有龙舟竞赛,极盛时参赛龙舟有13条之多。晚上或下午,江西会馆或城隍庙要上演全本《白蛇传》。建国后,过节习俗已简化,街坊龙舟在“文化大革命”时全被破坏,划龙舟活动尚未恢复。
七月七夕
农历七月七日夜,旧时妇女有设香案祀祭织女星,背月穿针乞巧等活动。建国后此俗已废。乡间很多地方仍保留炒桃仁和豆子让青少年吃的习俗。
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七月半”,旧时城关设醮,请和尚念经超度“亡魂”。七月十二至十五,家家户户堂前置祖宗牌位,备素食馒头糕点祭祖。十五日夜,烧“元宝”“纸钱”送祖,俗称“祭阴婆”。建国后设醮已废除,民间仍有烧香化纸等祭祖活动。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节前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月饼。中秋夜,城关街道有说评话、唱曲、猜灯谜、摆古董等活动。家家设宴作食,晚饭后吃月饼赏月。建国后,县文化部门组织多种文娱活动。80年代,由县政协等单位,联合举行中秋茶话会,邀请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共庆佳节。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旧时民间有以茱萸泛酒祭祖,文入学者聚会登高赋诗等活动。建国后,学校多组织学生秋游。1988年起,重阳节为省府规定的敬老日,各单位、村镇还向老人赠送寿面,寿糕等礼品。
立冬
立冬日,民间有“补冬”之俗。家家户户打麻糍粿、吃鸡鸭补养身体。冬至各家各户做米丸(冬至丸)食用。拣死亡大人的骸骨,也只能在这天内进行。
闰月
民间普遍要请出嫁的姑姑、侄女、姐妹、女儿等娘家吃午饭,叫“吃后头午饭”。只能请午饭,不可以留吃晚饭,午饭中需要有泥鳅煮豆腐一碗。
除夕
松溪县称“卅日暝”。过年前十二月中下旬,各家各户要扫尘,俗称“掸尘”。传说灶君爷一年结束要上天向玉帝奏本,因为灶君记性不好,平常家里吵骂或不和善之事被他晓得,就用乌烟点抹在墙壁等处。所以,在灶君上天奏本之前,把墙壁各处扫尘一次,点抹也就扫光了。扫尘之后,把新的灶君像贴上,并安下心来上对联:“上天奏善事,回驾赐祯祥”。横批:“招财进宝”。从农历十二月下旬起,民间就忙着准备过年。家家户户买年货、贴春联,还要煎糖、舂年锞、蒸年糕、做削脍、肉丸等食品。女婿要给岳家送礼品,俗称“送年”。年前要“分岁”,即祭请“家神”。分岁的时间没有定期,迟早要看立春来定。分岁之后,就不再杀生。卅日夜,点燃岁香、岁烛,备鸡、鸭、鱼、肉,祭天谢神,迎新“灶君”,合家团聚吃年夜饭,俗称“过大年”。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小辈压岁钱。灶堂的炭火要煨着,保持火种接连不断,俗称“炼岁”。青少年到各家收集旧的竹灯架,垒叠焚烧,称“烧灯塔”。富户商号多在除夕掌灯,作一年最终一次讨债,无力还债者,则躲藏在外,被讥为“做皇帝”。到了“通书”规定“关大门”的时辰,各家放鞭炮“关大门”之后,债主终止讨债,躲债人才敢回家。除夕夜,人们多通宵不睡,俗称“守岁”,含祝愿老人长寿之意。建国后,年俗依然,迷信活动已显然降低。
四、松溪酒话
山里的汉子爱喝酒,山里的媳妇会酿酒。
每年新谷归仓,松溪差不多家家酿酒,户户飘香。大户人家酿五、六坛,小户人家酿二、三坛。就是不会喝酒的人家也要酿上一坛,用于待客或做为煮菜的佐料。
松溪人酿酒是很讲究的。
酿酒的时间通常在立冬的第一场雨之后,此时的秋水已被冬水更换,所以曰之为“酿冬酒”。水,也十分讲究,要用井水或泉水,河水或自来水是不必的。平常一坛酒,用米八斗,水一担。当然有的富足人家要酿好酒,则水、米的比例就得相应小些。
坛子,是事先准备的。用草木灰退酸、洗净、晾干待用。糯米蒸熟后,起锅时要点香,先给灶神奉上一碗,祈求能酿出好酒。假如酒做的不好,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当然万一失败,酿成米醋也是上好的佐料,只不过一大坛的醋不知那个猴年马月才可以享用完毕。
松溪的红酒,颜色沱红,如窖藏多年颜色转为暗绿。有一种叫“桃花酒”的酒,是用酒当水,再放糯米二次重酿,其香气四溢,味觉绵长,算是酒中精品了。
在封建社会,盐、酒、绢、茶的赋税是很重的。传说有位县令所以上书朝廷说:“松溪位于荒僻、山高水冷、水田均散落山垅之间,每年惊蛰至春分之间、耕田时,常有水牛冻死,家酿酒乃为饮牛之用,要求免征税赋”朝廷派人暗访,松溪果有惊蛰之日打糍粑热红酒喂牛的习俗,便下旨免去松溪的酒税。
实际上,当地的山民因为常年在山、水间劳作,腰腿痛、关节炎是个很普遍的经常见到病,于是在酿酒时便加入一些中草药。松溪县酒厂曾引用县城南郊的“招凉”泉水,配上药方酿出过“金缨子”酒、“金刚刺”酒、“鹧鸪”补酒,一时行销八方,声名远播。
红酒还飘扬着松溪民间风俗的馨香。旧时,松溪民间人家头胎婴儿出世,做父亲的要随带两个蛋、鸡头、鸡腿、鸡屁股和半瓶红酒到婴儿的外婆家报喜。生男孩的,酒瓶嘴插红纸团,生女孩的酒瓶挂红纸丝。外婆家一看到酒瓶的装饰,便晓得生男生女,马上把瓶中的半瓶红酒添满让女婿带回。松溪产妇在“坐月子”时,每日需要多吃红糖酒,以利身体的恢复和哺乳,一个月下来至少一大坛。故而,在酒席中劝已育妇女喝酒时,常常以此为其有酒量的“证据”,进行打趣。
松溪还有一种叫“白水酒”的酒,主要产地在旧县的游墩一带,其酿造工艺与红酒相近,只是使用特殊的白曲进行发酵,酒精度在二十度左右,略为粘稠、味甜。且当地人喝酒论碗不管杯。真是“一碗壮筋骨、二碗热肚肠、三碗想上床”啊。
“朋友来了,有好酒”,当地人好客,“菜是没有,酒管够”。一碗红酒炖蛋放上乌糖,是对你最大的敬重。出门日久的松溪人,问他最想什么?常有人回答“家乡的酒”。很多驾驶员都给他们捎过家乡的酒,这捎去的酒中注满了父老乡亲对在外游子的深情与关爱,是充满了叮咛与问候的无言的家书。
五、松溪提线木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日前松溪县已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当中,市级文化遗产提线木偶作为松溪县民间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榜上有名,是一项指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松溪提线木偶,于清代由江西传入。其唱腔属弋阳高腔的赣剧曲调(俗称江西路)。解放前,松溪提线木偶,当地俗称傀儡戏,在城关演出是很常常的。东门菩萨庙就是提线木偶的演出“基地”,在那里一演就是几个月。另外,每当“佛期”(即:菩萨生日)在不同的庙宇都有演出。有些大户人家小孩过生日,老人做寿“还愿”,也要请傀儡到庙里演出。傀儡戏尽管称其为“戏”,但还保留着古代方相驱鬼“丧家乐”原始封建宗教形式的痕迹,除娱乐以外还有被当作“禳炎祈福”之用。
建国初,松溪县提线木偶艺人中数叶袍仁一家最强,本地人称之为“老六仔”。一家四兄弟都会演傀儡戏,不但松溪有名,并且在建阳水吉镇,浙江庆元县等地颇有声望。据说叶袍仁一家的傀儡,对阵时会耍大刀、会撑开绸伞,感情逼真,惟妙惟肖,他们还有出口成章,随编随演的才可以。
松溪提线木偶演出设备十分简陋,俗话说:“十支竹竿三领被,搭成一个八封棚。”除六十几个傀儡外,仅仅有一块两尺多见方的“底幕”,也为表演者遮身之用。表演者通常仅仅有两人,一人在前台控制傀儡,且不管戏文中什么行当,何种角色,都能随故事情节的推进而随时转换,演绎十分完美;另一个坐后台配合戏文手脚并用,打锣击鼓兼帮腔,技艺十分娴熟。这两人大多系师徒或父子,他们默契配合为人们所赞美。
现在,松溪提线木偶剧团仅存路桥、车上、渭田和城关北门“四班”,当中路桥提线木偶剧团最为著名。剧团由5人组成,66岁张义仔任团长,出演将近30载。张义仔是继承其父亲张信忠的提线木偶艺术,张信忠曾在乡间演出提线木偶30年(1956至1986年),张义仔的儿子张启信又继承了前辈的提线木偶艺术,2011年开始也可以独自上台表演,可谓是三代提线木偶艺术世家。
张义仔1965年曾在松溪县越剧团当了一年的学徒,1966年参加文艺宣传队,为以后的木偶戏表演打下基础。1976年,张义仔尾随父亲张信忠学习木偶戏,父子1981年外出演出,1985年张义仔单独上台表演,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表演经验。2013年,张义仔成为南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张义仔的路桥提线木偶剧团现保留剧目30多本,有历代积蓄的传统戏和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神话剧,如《封神榜》、《白蛇传》、《包公72判》、《岳飞传》等,剧本文学性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张义仔的木偶形象完整,有两套木偶共八十几个,制作精美,神韵含蓄,栩栩如生。木偶长约1.6尺,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张义仔演出时,演员配音通过后台扩音设备播出,使舞台效果语调高亢,跌宕多变,道白、唱腔(傀儡调)以“官话”(土腔一般话)为主,有的时候夹杂方言,颇为风趣。
近些年,松溪县路桥木偶戏团,遇重大民俗节日和庙会、香期,常到寺庙、街头演出,时常结合计划生育、护林防火、推广烟草生产等进行政策性宣传,也会到邻近县等地巡回演出,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慕。
六、传统良俗
兴学奖学
松溪县历代有尊师重教、献田捐资兴学奖学等风尚。
继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湛卢山筑精舍讲学之后,地方人士先后在湛卢山麓及城关创办湛卢书院,聘请知名学者来县掌教。元、明、清三代,各乡里普遍开办书院与社学。民国时,创
办相当多学馆与私塾。民国14~20年(1925~1931),县人陈澄于大同街居所创办国学馆,为地方培养很多国学人才。
历代县内各大姓祠堂都设置“学田”或“书灯田”,奖励考中功名或升入各级学校的本族青年。60年代以后,县内各大队以民办公助方法,集资修建砖木结构的校舍,并划出一片茶山、果园,给学校作为劳动生产基地。80年代后,各行政村,还特意为考上中学或大中专学校的学生设置奖学金。
八月开路
每年农历八月初一,是松溪县乡村迎接秋收的传统“开路日”。这天,家家户户各出一名劳力,参加本村修路、修桥、洗井、通渠等义务劳动。由村中上一年有娶妻、生儿、建房等办喜事的人家备午餐款待,称办“开路饭”,菜肴不拘,主人可量力而行。这一习俗,至今仍盛行。
修桥铺路
历代群众把修桥铺路视为“积阴德荫后代”的善举,都乐意赞助。据旧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县内79座古桥、两座浮桥、五处古渡和由县城通往邻省、邻县四境的石砌大路,全是群众捐款建造的。县内规模最大的平政桥,最初为宋代绍兴年间县人李叔安、李自南捐资所建。明代隆庆年间,旧县小町村杨晋惠父子三人不仅独资重建平政桥,还在河东建造一座防洪桥卫,受道府的表彰。明洪武年呵,县人范文正捐资建造七座桥,被誉为《七桥居士”。建国后,除国家投资兴建的公路与桥梁外,多数乡村都集体投资投工,以民办公助形式兴建简易公路和机耕道。2004年,全县行政村实现了公路硬化“村村通”工程。
营造“
风水”林建国前,相当多乡村都有一片古老的杂木林,俗称“
风水”林,村里订有乡规民约,严禁乱砍滥伐。每年冬天,全村劳力都要上山开防火道加以爱护。
救灾济贫
松溪县历来有积谷救灾扶贫济困的传统。宋、元、明、清各代,县里普遍设义仓、预备仓,积谷防饥。明清两代,还设“举子仓”六处。救济无力抚养子女的贫困户。明代正统年间,夙希达、叶贵等人捐谷干石济贫赈灾,皇帝下诏书旌为义民。旧时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富裕人家都要事先准备好钱米施舍乞讨的,有的乡村还留有“乞丐田”收租用于施舍。
保护耕牛
松溪县农民素有保护耕牛习尚。小牛出生要喂饭团。四月初八定为牛生日,这天要让耕牛歇息,还要喂糍粿。立冬、冬至、惊蛰都要喂米酒和糍粿,以爱护耕牛。
七、松溪旧婚俗
婚姻问题是人生的—件大事。松溪县地方习俗把结婚佳期说成是:“大登科三元及第,小登科洞房花烛。”还有一句口头禅:“做过婿,考过试,死了没悔气。”这都解释婚姻之事至大,需要谨慎处之。
旧婚俗总的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要权衡势利与门庭,挑选门当户对来结亲。旧社会妇女在“三权”的压迫下,受“三从四德”的约束,在婚后仅仅有“嫁狗跟狗走,嫁鸡随鸡飞”,幸福与痛苦,更是一嫁定终身。
现就旧婚姻的嫁娶历程形式区别述介于下,作为掌故,使后人略知过去乡风民俗旧习之梗概:
1、规范婚嫁。经双方家长允许,当年插茶定婚,次年纳彩遵聘,要写天地书“卜云其吉,文定厥祥”于面上,内写生庚和四六对仗句。三年或更长一些时间,才迎亲过门,当中有年已及笄和弱冠定婚,也有指腹为婚的。完婚,要坐花轿,戴凤冠霞帔,选请全人接亲、牵婚,要吃团圆饭,拜堂告祖。牵入洞房时,点燃花烛,要吃“交杯酒”,口念“糖交墨,墨交糖”,互换交杯喝。还要“掷床”,内容为诗话,祝福“百年偕老”、“早生贵子”等。掷床时手把瓜子,边念边撒瓜子于兰床。翌日中午,“庙见”请新娘。除请亲友吃喜酒外,还有请亲家喝会亲酒。请女方六亲九眷,要备全帖,礼节盛大,酒席丰盛。仅仅有名门富豪人家才会请会亲,通常小户人家则铺排不起。
2、入赘:即男方到女家落户,俗叫“上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因女方父母没有男孩,招郎入赘,生育子女随母姓,作为接代宗支;另一种是女方发夫死亡,子女多且幼,招夫养子,帮助其赡养家庭生活,生育子女随父姓,亦有办酒。
3、上半门。也有两种形式:女方发夫在,长期患病,对子女无力抚养,生活艰苦,经夫妇二人允许,女方愿意招壮汉维持家庭,生育子女归男方。另—种是男方发妻无生育,经人推荐,自愿到女方家,而女方有夫在,贴些衣着银钱,专为欲谋他人借种“继嗣”。须经两家双方允许。
4、童养媳。收受重养媳情况不—,有男孩多,娶媳妇负担不了;另一种为家生女孩多怕赔嫁,或者无偿送人,或收受对方少量钱物;又有—种收受人家,生育男女都遭夭殇,愿收他人女孩作为养女,后来生男孩顺利养大,改作童养媳。以上三种童养媳,在父母选好良辰,让子媳结婚,由分房住宿,改为合房同眠,俗称“拼房”,并办酒请客。
5、二婚。男已婚,女已嫁,有育子女和未育子女之分。夫妻间正常死亡,夫死妻嫁或妻亡夫娶,俗称“二婚亲”。可是二婚新娘,不可以在娘家或夫家上轿,要出嫁的头一天晚上,住宿在庙宇或粪塘间过夜,翌晨上轿抬走。
6、续娶。一对夫妇婚后,忽在青壮年丧妻,后来又娶个媳妇叫“继娶”。过—些年,妻又病故,须人照料家务,不得已又央媒撮合,再找青壮女子结婚叫“再娶”。有子女的则随母改嫁,于是一家有同父异母兄弟姐妹。如系前后夫死了,女的又嫁给人,区别叫“继字”
和“再醮”。这是男女双方已婚嫁后又婚嫁,即再婚醮的称谓。
7、偏房和纳妾。在官绅富豪家庭,原配夫妇未生子女,征得发妻允许,娶一闺女叫“偏房”,称夫发妻为“大娘”或“大姊”。如又未能生育,于是又继续再娶,叫“纳妾”。新纳之妇,区别称长次为“大娘”、“二娘”,或“大姊”、“二姊”。这样的家庭,因有三房四妾,兔不了彼此嫉忌,互相倾轧,同室操戈,日夜斗气,有的时候闹出大小争锋,笑话百出,被人传为茶余酒后的淡资。这是旧社会婚姻制度的产物。
8、凶娶。早年定婚纳彩,不曾迎亲过门。蓦地遭逢父或母死亡,征得女方家长允许,举办结婚。或以父母病重,危在旦夕前迎娶。前后两种均属凶娶。若公婆亡故,新来媳妇要披麻戴孝。但是也有父母病危之时,侥幸以凶娶而转危为安的,则合家庆幸。尚有一种双方儿女已定婚,未曾迎娶和出嫁,男女—方有父母或祖父母病故,男的到女家,女的到男家凭吊送殡,行祭礼时,内套红外披白,戴孝志哀,今仍沿袭这习俗。
9、卖妻。卖妻有几种情况:一是妻子不贤;二是赌博、吸鸦片债台高筑难偿;三是男的有姘妇,姘头导致与原妻不和,争执打架,以致生出卖妻恶念。夫卖妻时,妻不知卖与何人。卖妻要立“卖妻文书”,价有数十至百元(大洋)不等,当场画押按拇指印,随付卖身价银。
10、失婚与填婚。男女双方,经媒说合,父母允许,已纳彩送聘,待选吉期婚娶,不幸中途发生灾变,男女蓦地一方病故,叫“失婚”,仅仅有另行嫁娶。大家闺秀—般不愿嫁给失婚男子,小家碧玉或以其男方有钱有势,也有肯下嫁的,这叫“填婚”。
11、冲喜婚。男女双方早经六礼纳彩,待选良辰迎娶,不料男方病魔缠身,时重时轻,以为邪祟作怪。亲友计议,认为“小登科洞房花烛”,吉星高照,邪魔畏避,于是经女方家长允许,选定良辰吉日,提前迎新冲喜。男女名虽结婚,实未同床,以期冲喜婚后,新郎能病脱灾离,化险为夷后再同罗帐。
以上婚嫁习俗,有的已废,有的仍旧沿用。而婚礼上所不同的,有烦琐和简单,铺张和节俭,全部以富贵贫贱而定。
八、生育
出生
松溪县民间头胎婴儿出世,做父亲的要随带半瓶红酒、两个蛋、鸡头、鸡屁股、鸡腿等物到婴儿的外婆家报喜。生男的酒瓶嘴插红纸团。生女的酒瓶嘴挂红纸丝。外婆家看到酒瓶的装饰,便晓得生男还是生女,马上把瓶中的半瓶红酒添满让女婿带回,把事先做好送给外孙(外孙女)的衣、帽、裙、袄、连同鸡、线面和红酒,装担送往女婿家。
产妇一个月内多吃鸡、线面、鸡蛋、桂圆干和红糖酒。生男先吃嫩母鸡,生女先吃公鸡。婴儿在别人的房屋出生,要杀公鸡挂红布放鞭炮,给房东“挂彩”。
满月
婴儿满月要剃去胎发,第一胎婴儿满月要办“满月”酒。外婆家要给外孙(外孙女)送新衣着、新鞋帽、红蛋、粽子、七层糕,当中食品由男家分送吃满月酒的宾客和近邻。
周岁
第一胎婴儿周岁要宴请亲友,称“做卒(加“日”字旁)”。外婆家除了送新衣着、新鞋帽外,还要送银手镯。外孙假如肖“猴”,还要打一条银项链让外孙戴上,意在锁住“猴子”不让跑掉,以保平安。
九、生日寿庆
民间除婴孩周岁“做卒(加“日”字旁)”外,10岁、20岁及成年人30岁生日的宴请活动叫“做拾”。唯40岁生日因忌“四”与本地话的“死”字同音,不举办宴会。
从50参起每增十岁的生日宴会叫“做寿”。
做卒(加“日”字旁)、做拾、做寿概不发请贴,亲友要事先送礼祝贺,与婚嫁收到请贴后再送贺礼习尚不同。这就是“请酒贺拾”之俗。
十、婚嫁
建国前,男婚女嫁仍多沿用封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旧习,礼仪繁,多带迷信色彩,建国后已有重大变革。
提亲
男女经托媒说合,双方父母允许后,是先送庚贴算命对庚,合则商量定婚日期。建国后,算命对庚之俗已不流行。
定亲
又称“下定”,男家要做肉丸(取团圆之意),备六碗菜(取六合六顺之意),宴请媒人与亲友。将定亲首饰、男女双方庚贴“天地书”、六样干果装在一个特制的“红桶”内,由媒人送往女家。中午女家也备六样菜请媒人和亲友,赴宴的亲友均不送礼。
70年代后,民间定婚仪式有“大定”和“小定”之分。“大定”则男女两家设早宴,女方备午宴,定亲男女青年入席后,男(女)家的长辈要区别给“见面礼”,定亲礼品仍由媒人送到女家,但提红桶之俗已废。“小定”双方都不请客,男女青年会见当面赠送纪念品,商量相关婚嫁事项。
送帖
又称送“日子单”,或者称“送银”。男家备早餐请亲友,将写上结婚日期的红贴连同聘金礼品,交媒人送往女家,女方备午饭迎接招待。早餐与午餐菜肴与定婚一样。
迎亲
旧时,结婚的前一天,男家要给女家送一坛“离母酒”。等女儿生儿童时,娘家又要用这个坛子装酒送女儿。渭田一带还要送一对“离母鸡”和两尾“离母鱼”。“离母鱼”肚子要剖洗干净,鱼煮好要把鱼头给新娘的父母吃,这就是俗话“生女儿吃鱼头”的来历。
结婚日,男家雇花轿鼓乐、举大灯笼到女家迎亲。抬新娘嫁妆的人同行。
结婚日中午,女家设“离母宴”送新娘。午后新娘要理去汗毛,梳装装扮,辫子要挽成发髻穿上新绣鞋,戴上风冠霞帔,拜别父母长辈,然后由父兄抱上花轿。新娘的小弟坐小轿送亲叫“做舅仔”。
建国后,挽发髻,戴凤冠霞帔,坐花轿等旧俗已废。新娘多由女友数人陪伴(当中一个撑伞)步行或坐车到男家。
婚礼
旧时,花轿到男家,新郎要站到楼台高处,以示“男尊女卑”,门前放鞭炮接新娘的同时,撒食盐于火盆中发出爆响声,取“大发”之兆。司仪引新人在鼓乐声中拜堂成礼。后来喜宴开始,乐队弹唱侑酒,小舅坐厅堂首席,新郎要到席前端菜敬酒。新娘的公婆要给小舅送红包。
建国后原有男尊女卑,迷信习俗,拜堂礼仪多废除,其它习俗依然。
拜门
婚宴开始,新郎要给宾客敬酒,后来即坐蓝顶大轿,仍由灯笼鼓乐前导到岳家“拜门”。旧时做新郎叫“小登科”。相传知县遇到新郎拜门的仪仗也要让路。当晚岳家以丰盛的酒席请新郎,由本家长辈作陪,席间岳家直系长辈,要给新郎送“见面礼”,上菜过半,新郎辞席坐原轿回家。
建国后,送“离母”菜之俗依然,拜门之俗已废,改为当天岳家设午宴请新郎。
倒茶
婚宴之后,男家长辈们要到新房,由婆婆推荐与新娘见面,新娘以糖茶迎接招待。长辈们吃茶后,要在杯内放一红包。
闹房与掷床
倒茶之后,长幼亲友都能够去闹新房,向新婚夫妇逗趣。俗话说:“三天新娘没大小”,“闹房闹喜越闹越喜”,旨在增加热闹气氛,但有的因戏谑粗野,竟然闹得不欢蔺散。
临睡前还要请长辈念吉词撤瓜子于新人床上,以兆早生“贵子”,俗称“掷床”。当晚洞房灯光不熄,若有人偷得新娘的绣鞋,第二天新郎要办酒赎取。建国后,掷床与偷鞋之俗已废。
下厨
次日早晨新娘要到厨房象征性做些炊事操作,建国后此俗已废。
十一、丧葬
旧社会,民间丧葬礼俗,男女有别,按死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繁简不同。
送终老人临终,子女亲属将病人移至厅堂,守候在旁聆听老人交代后事,家属都要到场送终。老人咽气后,子女下跪哀哭,给死者梳头、洗脚、更衣。在死者脸部蒙一块白布,俗称“孝布”,同时点香、烧纸,在死者脚前点一盏灯。
报丧
父母死亡的当日,孝子反穿上衣,胸前挂细麻束,向近亲长辈及舅家报丧。丧家门口张贴讣文,大门两旁贴白纸孝联,门上贴“严制”(父丧)或“慈制”(母丧)的白条,以表哀悼。建国后,报丧之习依然。
入殓
棺木颜色按死者年龄区分,未成年用白坯,中年用黑色,50岁以上老人用红色(现今一律涂红色)。入殓时,由子女抬尸入棺。假如死者有直系长辈健在,要给死者戴白帽服孝入棺,并将死者蒙脸白布取下撕成细条,分给子女扎在手腕上,俗称“孝带”。长寿死者,在胸前放一束麻线、入殓时,取麻线供亲友邻人索取给小孩戴,期望小孩像老人一样长寿。
吊唁
盖棺之后,横置棺木于厅堂,以挽幛白布搭起灵堂定期开吊。亲友来吊唁时,孝子按长次顺序,跪地迎送,孝女则在屏后啼哭。富裕人家还要举办诵经及施斋食活动。建国后此俗已废。
出殡
出殡之日,家祭之后启灵。灵枢经街道路口要设路祭,女儿要备素烛,猪头上供,孝子伏地陪祭。
民间送殡亲属服饰有严格规定,配偶丧亡,夫或妻均不服孝不送葬,直系子孙身穿白袍披麻布,腰系草绳,脚穿草鞋,头戴孝圈,手持孝杖。女儿、孙女、儿媳等内眷头披麻布。女婿、孙婿、侄儿等则头戴白方巾身穿白衫,其余送葬亲友头戴白方巾,腰系白布带。未过门成亲儿媳、孙媳、女婿、孙婿等人身穿孝服外,手腕扎一红布以示分别。
孝子(孙)低头执孝杖,走在灵柩之前,其余送葬亲友都跟随灵柩之后。棺至城门口,孝子要跪地谢客,送葬亲友与仪仗撤回,孝子与内眷扶柩上墓地。
安葬毕,孝子披红布持香火、灯笼随道士与乐队吹吹打打回家,称“
接风水”。
当晚吃素,次晨吃荤,各备五碗莱答谢送葬亲友,俗称“开荤”。
建国后礼仪简化,“
接风水”已废,当晚只备一餐荤菜宴请送葬亲友。
埋葬
本地埋葬方法通常在郊外山坡挖洞穴或拱砖窑土葬,有的丧家三年后的冬至日,开棺收骸骨于陶质骨瓮(俗称“金瓮”)中,并择地安放,俗称“拾金”。建国前,难产妇人去世要抬棺至郊外烧毁,建国后已无此俗。皈依佛门的去世叫“归西”,不啼哭,不管男女缚尸于木龛中,由亲属抬到郊外焚化。90年代后,全县逐一推行火葬。
做头七
死者亡故的第七天,请僧道设道场诵经追悼“亡灵”叫做“头七”,当晚要给死者烧纸钱和纸扎的房屋、车马、童仆等,俗称“烧库”。死者若是已生育妇女,要加做“忏血盘”道场。基督教徒去世无此习俗,多在家中举办追思礼拜。
十二、宗族家庭习俗
宗族
松溪县市民多系古代中原南迁汉族后裔,宗族观念浓厚。
陈、叶、魏、吴、李诸姓,同为松源名门望族。各宗族有族谱、祠堂、族规、字行。由辈分高,年纪大有德望的人为族长或房长。民国时,城关有各姓祠堂26座,当中陈氏祠堂4座,叶氏祠堂3座,吴氏祠堂2座。各祠堂选理事1人专责治理。农历正月初二,族人齐集祠堂向祖先牌位跪拜,并到祖坟叩祭,俗称“叩新年”。参加祭祖坟的人,都能够得到若干赏钱。每年清明节与重阳节,各祠堂要举办祭祀、扫墓及宴会活动。宴会在祠堂中举办,按字行辈份及长幼次序入座。各祠堂均置田产,田租用于春秋祭祀的叫“祭田”。用于奖励读书的叫“书灯田”。田产多的祠堂,每年清明节或腊月二十四要分胙肉,按人丁和功名、学历、职位、节妇等不同待遇分发。
建国后,土地改革时,祭田一律没收,各祠堂房屋收为公产或分给农户,全部族规、宗法及祭祀活动所有废除。
家庭结构
建国前,民间以多子多孙,四代五代同堂为荣。家长权力甚大,子女唯命是从,不得违抗。“五四”运动后,受新文化思潮影响,大家庭慢慢析离。
建国后,成婚子女多与父母分居。80年代,厉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儿童,三口之家的比重增加。
分家立户
家庭中兄弟分家,俗称“分阁”,通常由父母主持,请母舅、叔伯长辈、地方上有声望的人士或乡政府成员监督公证。财产用协商或抽签办法解决,父母留一份产业自养或由兄弟轮流供养。父母应给每个儿子准备一个新饭甑,长子分得原有厨房锅灶,俗称“长子不离灶”。分家的协议书俗称“分关”,应由父母及公证人签押生效。
建国后,乡村分家立户多沿用旧俗,城镇市民或干部儿子分家,财产分配由家庭协商解决。80年代,民间分家慢慢废除旧俗,按《婚姻法》、《继承法》办事。
宗祧承嗣
明清时代,民间传统规定,仅仅有儿子能够继承祖业家产。无子嗣者,多立兄弟之子为继子,或抱养异姓的螟蛉子,以继承宗桃与家业。无继子者,义子(女)供养义父母者,也有得家产的权利,但不算宗桃,不载入族谱。民国时期,民法尽管规定女子有继承权,但多未执行。
建国后,政府发布《继承法》。规定直系子女、配偶和办理法定手续的养子(女)均有继承权,凡继承纠纷均依法裁决,废除旧的宗法承嗣制度。
十三、松溪城关庙会习俗
庙会,也叫擎(举)佛,是较大庙宇的祭祀神祗、消灾求福的迎神活动。如东岳宫三月二十七日,五显庙四月初八日,城隍庙四月初十日,华光天王庙四月十六日,佐管林一圣都管大王庙七月初七日,上街薛圣公王庙八月十五日等,均有庙会活动。但是活动规模大小各有不同,其主要活动有设醮,问佛许愿,还要祭祀(包括会餐)、抽傀儡、演戏、擎佛、走佛、送福船等活动项目。
设醮:即是设坛祭祀,请和尚或道士念经。过去习俗例规:各主祭庙设醮都要请城隍佛陪祭。在十字街头(皂夹巷头)搭一个楼台,迎接城隍佛和七爷八爷(大头鬼、无常鬼)安置在楼台上供祭。假如是上直街群众设醮,城隍佛的脸朝向上街:若是下直街群众设醮,缄隍佛的脸朝向下街。楼台上置有祭桌摆设香烛祭品,设念经的祭坛和摆设做法事的器物。
和尚或道士每日早上晚边,都要做法事,并到各家各户门口“洒佛水”,为各家各户消灾保平安。沿街各户大门口要设一张小桌供一个小神座祭祀。
许愿和还愿:信男信女们对神佛的求助,假如愿望实现,承诺以什么物品钱财报答神佛恩泽,叫许愿,也叫“下摘(假借字即许情愿思)”。所求如愿以偿,许愿者则要还愿(下摘)。许愿的内容,有求治病的,有求长寿的,有求生财的,有求全家安康的。许愿的财物,小则一斤灯油,一只公鸡,一个猪脚或一个猪头,或是麻糍锞,馒头等等,大则有捐现金几十元以至成百上千元或重塑金身,修造庙宇的。也有许愿演几场戏或抽几天傀儡等等。到了还愿日期,还愿者会事先向庙中主事通气打招呼,以便主事安排各家各户的祭祀活动。
这项活动是庙中的主要经费收入,小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甚至几万元。朝拜信徒不仅是本城区人,也有乡下的信男信女,也有邻县外省的信士慕名朝拜还愿。
佛期这天,无论本地信徒或外地信徒,凡进庙朝拜还愿者,庙中主事都要款待吃饭,哪怕是要饭的乞丐,也能够上桌吃饭,这叫吃佛饭人人平等,佛度凡人无权势钱财之分。有的庙还把饭菜送到监狱里给犯人吃。小的庙有几十桌人会餐,大的庙有一百多桌人会餐。民国初佐管林庙曾经开过一百二十多桌,真是热闹非凡。
演戏、抽傀儡:是敬神酬神的活动,这一热闹场面也增加了庙会的欢乐气氛。时间上,抽傀儡通常都是半个月到一个月,而演戏只演三天。
擎佛:即抬着神佛上街游行,是整个庙会中的高潮。
通常各大庙的庙会均有这项活动,游行队伍的规模,各庙有所不同,小则几十人,大则几百人上街。昔日,松溪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平日里根本没有什么文化活动,而擎佛是最热闹的娱乐活动。这天,全城万人空巷上街看擎佛,近郊远乡的人也纷纷赶来,真是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游行队伍的阵容有:开路神、开路锣鼓、銮驾队、乐队、彩架、佛号、七爷八爷(大头、无常)、和尚或道士的法事队,最终是八人抬的正神佛轿。
走在最前头的是开路神。扮演者身穿戏袍,头戴戏帽,挂大胡子,穿黑鞋子,脸上化装黑脸大花,手提木制银锏,有马骑马,无马走路,威风凛凛,走在队伍最前头开路。
后来,是开路锣鼓,大锣直径有50—60公分宽,两个人抬着走;大鼓直径有80—100公分宽,也是两个人抬着走。锣与鼓要有节奏地“咚咚—-哐,咚咚——哐”地反复敲打着。开路锣鼓后面是銮架队。
銮驾队分两排走,每人手上区别举着“肃静”、“回避”牌,以及刀枪锤锏戟等木制武器。接着是锣鼓班,每班有锣、鼓、钹、小锣等器乐。锣鼓有相当多班,除城内东南西北四门四班外,如庙会主事有情面,可把水南、河东、长巷、垅尾,甚至大布的锣鼓班请来凑热闹。除安排在銮驾队之后的这一队外,其它各锣鼓班穿插在游行队伍中,通常是穿插在队伍头尾和彩架中间。
其后是“佛号”,佛号即是佛的封号,人们一看佛号就晓得今天是什么菩萨上街。东门五显庙的佛号是:“玉封上善华光天王五显大帝”十二个大字,而东岳宫庙的佛号是:“玉封幽冥世界东岳大帝”十个大宇。每字写在布上,用一大篾圈框住,挂在一根长竹竿上。竹竿顶上安有一个旌旗头,头后牵着两条白布,中间用一根叉子叉住佛号竹竿和白布。抬佛号要四个人,举佛号一个人,举叉一个人,拉白布二个人,构成三角形前进。
佛号后是彩架。彩架是特殊制作的架子,上铺木板如一张长方桌子,架上有两三个男女儿童,扮演《十八相送》、《断桥会》、《穆桂英挂帅》等戏剧场面,根据角色造型或站或坐
和舞剑抡刀形态制作安装的铁架,将扮演的角色在铁架上绑坚固定,以免摇晃摔倒。架上四周制作有假山假树,凉亭、花鸟等景物相衬。过去城内有几家特意制作彩灯彩架的店铺。彩架通常有4—8架,每辆彩架是四个人抬着走。每一彩架后均有一班锣鼓队。
彩架之后是七爷八爷,即是大头鬼无常鬼。大头鬼,是黑脸的箩筐大的鬼脸头面具,像个娃娃头,衣着也是黑色的。用竹篾做一个架子,黑衣着套在架子外面,再架在扮演者身上,戴上鬼脸头面具就成了大头鬼。扮演者的眼睛只能从鬼脸头面具的嘴吧看路。鬼脸头的脑后有一个通气洞,观众都可伸手入通气洞去装扮演者的脑后。扮演者看不清是谁打他,只好满街乱跑去追打别人。俗例规定:“大头鬼只准在街道上走,不得上台阶走到人家的大门口,否则要被罚,轻则放鞭炮替人家挂红布,重则要请道士念经消灾。这打大头是小儿童最爱玩的噱头。无常鬼是穿白色衣着,很高,有三米高,也是用竹篾做骨架,白衣着套在外面。头很长,一条红红的长舌头大约有10公分伸出口外。戴的帽子有50~60公分高,帽前写有“一见大吉”四个字。衣架中间有一根竹扁担给扮演者挑着,扮演者要蹲下,把衣架套上后站起来,眼睛是从无常鬼肚子开一条缝隙看路。身旁有两个人扶着以免上半身倒下。脖子上挂有一大圈光饼,约有百把块。当扮演者换人蹲下时,胆大的小孩能够上去抢光饼吃。
再后,则是和尚道士队伍,手拿法器口中念经,分两排走在香炉前头。香炉很大很重,要两个人抬。香炉后面是乐队,有笙萧、笛子、二胡,唢呐等乐器吹奏,分两排走在佛轿
前头。佛轿便在欢快悠扬的音乐声中缓缓行进,所到门口,大家都要插香线放鞭炮迎接。佛轿八个人抬,轿两边有2~4人扶轿,以防佛座倾斜倒下。佛座后有一人擎着一把大凉伞撑罩佛项。凉伞后有一人挑着大箩筐,沿途收集各家各户敬送的香线黄纸。最终还有一队锣鼓队殿后。
走佛:走,方言音找,跑的意思。当游行队伍行到回庙最终路段,距离庙门100-200米的地方停下来,准备擎佛的最紧张场面——走佛。这时,全部工作人员退出,只剩下抬佛座四人,开路三人,保卫4—8人。抬佛座和开路的人,要选赛跑强手担任。这是一项百米赛跑的表演。
走佛前要把佛座的轿顶,轿框等一切附件所有拿掉,佛帽佛袍也脱下,只剩下穿内衣的光头佛坐在佛座上。将佛的腰部用红绸带绷紧绷牢,以免走佛时神佛摇摆或甩倒。开路的三个人,各有分工,第一个人叫头杠,手拿佛杠,第二个人手举佛帽,第三个人手棒佛袍,每人相距一米,跑在佛座前开路。而保卫人员则赶向前面,驱逐站在街中的人避到街道台阶上,并沿线站岗护卫。
走佛开始时,以单声响的大鞭炮为号令,也有的打猎火铳为令。第一、二声预告准备,第三声炮响过,抬佛的像脱缰野马冲前狂奔到庙门口。这是擎佛最动人心弦的场面。到庙门口后,神佛衣着穿好归入原座,擎佛活动所有结束。
“走佛”这词成为松溪人比喻结束的口头禅。凡某一项活动结束、散场,常说“走佛了”。也有将这种场面作比喻嘲讽一些人的不良行为,如形容对集体劳动不踊跃,比喻为“出工新娘上轿,收工菩萨入庙”。“菩萨入庙”即收工时像走佛那样迅猛奔回。新娘上轿则是慢吞吞的挪动脚步。
送福船:是设醮中最终一项活动,活动时间是晚上半夜十二点。
福船的船底用门板,船身用竹篾做骨架,用纸糊成。船中放着纸糊的人和纸钱,以及纸糊的鬼怪等。由两个人抬着小跑步直往城外河边。走在福船前头的也有两个人,一个拿着竹苈(竹篾做的浅边圆匾),另一个人拿着竹竿敲打着。竹苈的响声和驱逐的喊声和在共同像赶猪一样,一路打着、喊着向城外跑去,以表明赶鬼出城。福船后面则是道士法师三四人,击着法器,法师口念真经舞手跺脚,跟在船后,边舞边跳地向前走,一直把船送到河岸码头,船中点着火后,往河里推去。“纸船明烛照天烧”,让恶魔瘟神随波逐流没入东洋大海。
以上六项庙会活动,不是每一庙都有六项活动,有的庙仅仅有设醮,还愿两样活动,要较大的庙才会有以上六项齐全活动。
解放后,庙会活动已消逝。有的庙宇已拆毁建设他用。如东岳宫在东门外,解放前夕,大殿被火毁荒废,六十年代辟为马路和建设土产公司等厂房。薛圣公王庙,在上大街(衙门口),为一小庙,1964年拓宽街道时拆除。华光天王庙,在红旗桥头原平政门(南门)城楼,1964年拓宽街道拆除。城隍庙,在南街三角坪、城庙下巷口,现为城关粮库。佐管林一圣都管大王庙,原在西门城墙边,现为县交管中队址。有庙会活动的六个庙宇中,现在仅存东门头的五显庙,但现在已不举行庙会活动。
打狮子
所谓“打狮子”,实际上是武术、杂技表演。
其表演程序是:首先“打沙袋”,也叫“打溜心”。表演者飞舞着一端捆有沙袋的绳子打圈圈,让观众腾出一块空地,便于下面表演。紧接着是来个五大套:(一)舞大刀。有独舞和对舞(如“打四门”、“倒割韭”、“太公钓鱼”等;(二)舞钢叉;(三)舞双尺、双钩、三节鞭;(四)打钉耙;(五)比棍术。然后刀对棍,钩对刀,钩对棍的轮番对打。武术表演完,进行杂技表演,有桌上功(在八仙桌表演空翻、钻火圈等)和地上功(表演“枭子翻身”、“金鸡倒立”等),接着戴上猴面具表演猴拳,模拟猴子的动作和滑稽表演。最终出“狮子”表演狮舞。
“打狮子”都在每年正月进行。表演前要到各家各户下“红帖”。“红帖”上写着“新春大发”、“恭贺新禧”的字样。收下“红帖”的那家,就得在“狮子”没来之前备好鞭炮、“红包”、茶点等。锣鼓敲到哪家,哪家就得燃放鞭炮迎接。“狮子”在大厅上表演,收“红帖”的人也同时收下“红包”。
看灯竹
“看灯竹”,实际上就是“闹花灯’。每年一次由城关东,南,西,北门轮番举行,轮这门公推一人为首,由为首者到本门范围内的每家每户收集资金,组织人员上山砍毛竹,请纸扎师父制做花灯。砍毛竹有个规定,譬现在年是轮到北门,其毛竹需要到由北门出城的朱坑、堑上、花岩等地的山上去砍,而这些乡村需要免费让人砍去毛竹。假如跑到其他门外的山去砍,那将会发生一场没完没了的纠纷,其
风水被破了那是担当不起的。
到了正月初十过后,就得将砍来的毛竹在本门范围内的主要街道每隔一段搭起一个“灯竹”(实际上就是两根竹子拱起的拱门)。正月十五这天就将扎好的花灯悬挂在“灯竹”上,其花灯造型不一、品种繁多,绚丽多彩、颇为壮观。经常见到的花灯有:鲤鱼灯,寿桃灯、桔子灯、孔明灯(走马灯)、西瓜灯、八瓣灯等。入夜,人们涌向大街,纵情玩赏,通宵达旦。
装架
所谓“装架”,就是在两米见方的木板上,装饰着多种“布景”,由两个或三个小女孩扮成戏文中的人物(如《白蛇借伞》),站在(或坐在)景物之中,由四个人抬着过街游行,与现代的“彩车”相似。
十四、松溪正月舞龙的习俗
松溪县人口以汉族为主,据调查,多数是晋时中原南迁的遗族,沿习中原一带的民风民俗。每年中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但数正月舞龙灯最为红火。
按古制规定,城乡分为东西南北四隅,每年一隅“进”(晋升),一隅“煞”(凶神)。农历的午、寅、戍年为东隅“进”,北隅“煞”;已、酉、丑年为南隅“进”,东隅“煞”;辰、子、申年为西隅“进”,南隅“煞”;卯、亥、未年为北隅“进”,西隅“煞”。经过六十年又周而复始。逢“进”的隅,大舞龙灯;犯“煞’的隅,不适合舞龙。所以要舞龙先要查一查当年是哪一隅“进”,哪一隅“煞”。比如2002年是农历辛已(马)年,是东隅“进”,北隅“煞”,意思是东门大利,能够兴龙,西门、南门也能够舞龙,唯独北门不适合舞龙。逢“进”的一隅,除舞龙外,还要在本隅街头,用长毛竹扎起高高的彩门,张挂多种花灯,俗称“灯竹”。元宵夜,人们要上街观赏龙灯、花灯,俗称“走灯竹”。
旧时,各街、坊、村常按市民片分成几个班,每班公推出正副理事(俗称缘首),轮流主持该村当年的多种庆典(包括舞龙灯和划龙船等)活动。农历的春节是农闲,组织龙灯队舞龙庆贺元宵,既增添欢乐气氛,又能够到外村游春,青年人都乐意参加。原先舞龙的人除吃一两餐外无其他酬劳,舞龙的“花红”(即红包)收入除开支外,悉交集体使用。近年则普遍通过舞龙集资,用于办—些公益事业。
龙灯扎制有相当多程序。华丽威武的龙头长约1.5米,龙眼睛嵌入手电能射出亮光,龙须用染成绿色或黑色麻线傲厩。龙珠用铁丝绕成的圆球,外蒙红布,能绕轴转动。龙尾绑着几片铁树叶,拖得很长。龙身有七段,是在木架上蒙上画有龙鳞的黄布制成。整条龙,连龙头、龙尾和龙身一共九节。扎好的龙灯通常放在庙中。因群众认为龙须能治妇女不育,会来盗剪,所以要管好防盗。
龙灯制好后,还要炒煎“油索”。“油索”是龙灯内照明的燃料,用棉纤搓捻成20公分长的索条;再放锅中用桐油、硫黄煎炒制成。“油索”炒制的火候要求很严格,炒得太老很快就烧完,炒得太嫩容易熄火。标准以夹在灯内铁夹子上舞动不熄灭为准。另外还要制备大小红灯笼各一对。大红灯笼是龙灯队的标记,直径约80公分,贴上“庆祝元宵”、“xx龙灯”几个金字,行进时走在前头,停止时用三条竹片搭成三角架,支撑在街道上。小灯笼似细长的椭球,直径约20公分,贴的金字与大灯笼相同。由送龙帖的人与收“花红”人在串街过户时提着,以显示龙灯队管事与收银钱人的身份。
舞龙前先估量好当天夜间能走几个街、村,能舞几户人家,就送出多少张龙帖。龙帖是用大红纸印制,正面有“恭贺新春”,左下方有“XX龙灯参拜”的字样。有的年份来访的龙灯许多,一些贫困人家出不起舞龙的“花红”,到了晚上便关起大门,将送来的龙帖夹在门缝归还,表明不迎接招待。
松溪民间认为经过接龙神(俗称兴龙)的龙灯才有灵,所以舞龙前都要举办盛大的“兴龙”仪典。“兴龙”要挑选吉日,在本村的“
风水宝地”举办。旧时,松溪城关东门村龙灯队在舞龙之前,要在来龙山举办兴龙盛典。这天龙灯队要抬一头活猪,举着灯笼,敲锣打鼓从“龙尾”处上山,在玉帝庙行香作揖,杀猪祭神。他们先将猪刺一刀,让猪血洒在龙头与黄纸上,俗称“打花”,而后让猪滚下山去。迎祭礼毕,回到村中,村民要放鞭炮接龙,龙灯队要将洒有猪血的“打花”黄纸分给各户。当晚用已宰的猪,设酒作食,宴请舞龙灯的全体人员,俗称“吃兴龙酒”。解放后“兴龙”习俗已淡化,一些乡村龙灯队尽管还是按照旧俗举办“兴龙”,但时间改在舞龙结束之际。
正月初一过后,龙灯队的理事便提着小灯笼到各村、各户送龙帖。送龙帖人入户向户主说声“今晚xx龙灯来拜年啦!”。早年要用两包糕饼将龙帖压在厅堂香炉下,送糕是含“高升”之意。户主不接龙应马上将龙帖与糕一并奉还。户主晓得今晚龙灯来拜访,要备鞭炮,茶点接龙,还要包一个“花红”等他们来取。乡俗规定,龙灯除在本村活动外,能够到没有龙灯的乡村去舞。有龙灯的乡村不迎接招待外村的龙灯。
当夜幕来暂时,龙灯队由一对大红灯笼前导,敲着锣鼓向目的地出发。到乡村的闹市中心要舞一通,遇到水井要绕井一星期,有人放鞭炮欢迎也要就地舞龙,鞭炮声不止,舞龙不停。两条龙灯在街道相遇常把龙头举高争个高低。龙灯到各户参拜时,由送龙帖人引路,首先是提小灯笼的理事与收“花红”钱的人入户收钱登帐,收回龙帖。后来龙珠引龙头入户。到了厅堂,龙头先向神龛作揖而后起舞。舞了几分钟,龙头钻过由龙尾与龙末段搭起的龙门出户而去。本村龙灯到外村去舞,不可以在外村住宿过夜,即使夜深路远也要赶回。户主给龙灯队的“花红”,是随户主的家境,龙灯队理事、送帖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而定的。假如舞龙或送帖人是姻亲内眷,这是亲戚来拜年,户主要备酒设宴或做夜点盛大迎接招待,还要给龙头挂一段红布,俗称“挂彩”。
旧时,每年元宵之夜,松溪城关都要举办舞龙比赛。通常年份参赛的龙灯有好几条,遇到大兴舞龙的辰龙年,参赛的龙灯多达数十条。入夜,四街观众人涌如潮,鞭炮锣鼓声喧天,参赛龙灯施展多种特技,纵情腾舞。松溪舞龙有“转四门”和“穿段子”等套路。解放后,舞龙比赛多由县主管文化的单位主持,聘请相关主管领导及有经验的人作裁判,对前三名当场颁发奖品与奖金。此时四街掌声雷动,把元宵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松溪民谚说“初七龙船十八灯”,到正月十八夜,舞龙所有结束(近年舞到正月十五元宵夜)。次日要将龙灯送往河边,将龙布拆下烧毁,将各龙节的骨架存放于神庙内。
十五、松溪端午节划龙舟习俗
端午节划龙舟是民间纪念忧国投江的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习俗,这一民俗传入松溪年代久远。
每年农历五月初四至初七,松溪南门平政桥下至西门浮桥河段都举办民间自发组织的龙舟竞渡活动。清末民国初,全县有十三条龙舟,各龙舟船头的颜色不同,各有自我的龙旗、船身和下水码头。但龙舟的体形、结构与船上的设施基本相同。组织机构龙船班,尽管属于不同的街、坊、巷、村,但活动日程、经费筹措、竞赛规则都有统一的规定。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县只剩下九条龙舟。
龙舟前脖子以30度的仰角伸出长约4米,顶端装龙头,长长的龙颈可触及浮桥板,比赛的胜负,就是以船脖子碰浮桥板响声的先后决定的。龙舟头是用轻质木头雕制,长约1。5米。龙鼻卷翘,鼻尖伸出两根长长的、藤条做的胡须,末端装上一个小木珠,在龙舟划行时,两条胡须随风起舞,煞是好看。龙角漆白色,多数成月牙状。龙船体约5米,横以隔板,分成7对座,能够坐划手14人。比赛时,通常只坐划手12人。船尾绑着一条很长的舵,站一个舵手、坐一个鼓手,比赛时,用鼓声来统一划船的步调。船桨柄成“丁”字形,桨的一面成弧形,一面平直,平常以弧面划水,在比赛冲刺时则转桨以平面划水,加快船的速度。龙船身是本县水南造船厂或河东造船厂创造的龙船,以水南造船厂创造的龙船质量最好。
农历四月中旬,当年轮值各龙船班的缘首们,就要把龙舟头抬出,置于街头商号的柜台上,让群众晓得端午节秧到要划龙舟啦。接着要进行提龙船酒、修理船身、油漆龙船头、选定舵手和划手等工作。提龙船酒、劝募经费是缘首的任务。缘首们要到本村一年中有喜事的人家,请他们当场认办龙船酒或捐助经费。承办龙船酒和捐款数目,要用红榜发布于街头。募来的钱用于各项开支,结束时要将收支帐目发布。
农历五月初二,举办龙舟下水仪式。首先由道士主持请神祭龙头,而后敲锣打鼓,举着龙旗,抬着龙船头到溪边码头,由道士念吉词,把溪水洒在龙头上,再挂上一束五色纸带,象征龙船下水。还要抬着龙头、举着旗帜,在本街、本坊游行。初四下午,各条龙船头披彩带,身展龙旗下水,在鞭炮声中,水手们个个精神抖擞,高呼“嘿着!嘿着!”的号子。据老人云,“嘿着!嘿着!”的号子原来是由“捞着!扒着!”的呼喊演变而来的。意思是要捞着、扒着沉江的屈原大夫。
农历历五月初四到初七下午,平政桥一年—度的龙舟竞渡,是山城一件盛事,城关与郊区万人空巷,扶老携幼前来观看。从平政桥下起顺水划行到西门浮桥止,赛程约1千米,每次只能容两条龙船比赛,谁跟谁比,由双方协商决定。赛船到大沙乌虎滩时,水浅流急,又是一个直角大弯度,常出现两条赛船快速靠拢扭在共同,使比赛中断。这时两船划手常互相指责对方有意“搓船”,争执不休,甚至举桨大打出手。船到了大沙便直入石壁潭,快到终此时得胜船的划手们举桨高呼“赢了!”,同时插上龙旗,擂起鼓,大放鞭炮,欢天喜地向起点大桥下划去,到平政桥下还要绕桥礅转,欢呼不已。输船只能偃旗息鼓,鼓逐渐地驶回。
初七下午,群众都赶来观看龙船的最终决赛,兴致非常高。大约四时左右,比赛所有结束,各龙船都要高举龙旗、凉伞、锦族,敲锣打鼓在河面巡游,俗称“游龙”。顿时,河上彩旗飘飘,锣鼓声、鞭炮声,山鸣谷应,此起彼伏。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了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活动。
“游龙”之后,各龙船返回本街、村。龙头在庙中祭供后,仍置土地神龛顶上,龙船体则抬上岸,藏放在一间长方形的土墙屋内,船身翻转用木架悬空支撑以防潮、防腐。当晚,本街、本坊的公共地方或神庙中灯火通明,罗列着一席席丰盛的初七船酒,犒劳划龙船的全体人员,大家行令猜拳,尽兴而散。
解放后,端午节划龙船,作为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被保留下来,但祭龙头,请道士念经等仪式已废除。文化大革命期间龙船被当作“四旧”彻底受到破坏,加上河床变化,端午节划龙船的习俗已不再现。
十六、饮食习俗
主食
松溪县历来以大米为主粮,不管城乡三餐都吃干饭,仅仅有荒年和贫苦人家才吃稀饭和杂粮。建国后,也仅仅有机关干部和部分市民早餐吃稀饭。
菜肴
建国前,人民生活困苦,平常菜肴以青菜、瓜、豆为主,逢年过节才吃鸡鸭猪肉,但妇女青少年忌食狗肉、山鸡、鳖。通常宴席只用“八大碗”,定婚用“六大碗”,出殡用“五大盘”。建国后,人民生活逐年改善,平常佐餐开始讲求营养,肉类副食晶增加。宴请之风很盛行,莱肴达十几、二十几碗。
糕点松溪县年节喜庆,各有独特糕点。过年要做“肉丸”和“削桧”(俗称小角);端午节包粽子;七月十五中元节,做豇豆削桧、豇豆丸、七层糕、碗子糕、鲤鱼饼、荷包饼等祭祖;中秋节做月饼;‘“春社”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农妇采招菊或金樱花和米浆烙制“社饼”,送出嫁的女儿;立夏日,采艾的嫩叶捣烂做“立夏粿”。冬至日用糯米、大米掺合磨浆、装袋压干,做“冬至丸”。乡村通常多用糯米蒸熟舂烂,做麻糍粿待客。
饮料
民间平常迎接招待顾客用清茶,正月用糖茶。酒类有地产米烧、红酒和低度甜白酒,建国后增加多种瓶装酒。80年代,流行啤酒和多种饮料。
十七、服饰习俗
服装
清末、民国初,通常群众穿大襟短便装,士绅及读书人多着长衫,并以长袍马褂为礼服。妇女着大襟花边齐膝大褂和长裤,衣料多棉麻织品。20年代以后,知识界青年男子多穿中山服,女子多穿旗袍,男学生穿三个口袋的学生装,女生着蓝或白上衣、黑裙。30年代,初中学生着黄色童子军服装。建国后男子多着灰色或蓝色中山装,女子着列宁装。“文化大革命”时期,男女学生、干部多着草绿色军服。80年代后,服装款式多样,色彩缤纷。
鞋帽
清末、民国初,男子多穿双鼻布鞋,雨天则穿布面木屐。戴瓜皮帽或纱帽,士绅及知识分子多戴礼帽。40年代以后,木屐慢慢被橡胶雨鞋及多种胶底运动鞋取代。知识界开始流行皮鞋。50年代学生和干部多戴灰或草绿色军帽着解放鞋。
发型
清代,男子天门剃光,脑后留长辫子,少女留短辫,妇人挽髻。民国时政府下令剪辫,男子理平头或分头,女子理齐肩短发。40年代,有少数时髦女子烫发。
首饰
建国前女子流行戴耳环、戒指、头钗、手镯。
十八、松溪禁忌语
松溪县有着1700多年的建县历史,地方语言极为丰富。民间有大量的俗语、谚语和歇后语。这里记述的是松溪民间常用的禁忌语。
所谓禁忌语,是平常生活中人们所禁忌的用语,往往把人们认为不吉祥、不受欢迎的语言,另一种方法甚至用相反的意思表达出来。
旧社会,医疗技术落后,把妇女生儿童看成是“芋叶养水”的险事,忌讳极多。去产妇家探亲,忌问“生出来没有”?只能说“恭喜了吧”。假如婴儿生了,就回答“恭喜了!”;假如没生下来应说“快啦!快啦!”。
人家办喜事,忌开玩笑或说口头禅,流露“死人”、“打短命”、“短命鬼”等不吉利的话。
人家盖房屋,切忌说“倒了”,“烧了”等不吉利的词。
在别人家里做客,主人给你挟莱,不可以说“我不吃”,应当说“我有了”,或说“不要客气”,然后把菜挟回菜碗。吃完饭,不叫“吃完了”,要讲“吃饱了”。东西吃完后,不叫“吃完了”,应说“吃好了”。
顾客多次来访,忌问“你又来了”。只能说“你来了,请坐!”
买卖人出门做买卖,亲友切忌问“今天不会回来吧”,应问“什么时候回来”。如遇前一句话,便认为兆头不好,而要另择日子出门。
人患病了,不叫“生病”,叫“不安乐”、“不舒服”、“人累了”。小孩生病了,叫“不乖”。
病人吃药汤,不叫吃药,而叫“吃寒茶”。
小孩食欲旺,不可以当小孩面说他很会吃,只能说“口福好”。
用工具捕捉老鼠或用药毒鼠时,碰到有人问做什么?应答拿东西给“尖嘴吃”。
农历七月十五日(鬼节)有人烧纸钱给鬼用,不叫鬼而叫“阴人”。
人死了,不说死了人,而讲“百年归寿了”或叫,“仙逝了”。买棺材,要称买“寿木”或买“寿片”,“寿柴”。老人死了,亲友来吊唁,不叫办“丧事”,通常称办“白喜事”。人死入棺(尸体安放在棺里),然后要盖棺,不可以讲盖棺材盖,要说“封棺”、或叫“把‘天’上起来”。老人死了,有的人不晓得,会问起老人情况。不说老人“死了”,要说老人家已“作古了”。遇到坟墓要迁移,需把尸骨拾起来装在陶瓮里,另选吉地埋葬。不可以说“拾骨头”,要说“拾金”,买骨瓮要说“买金瓮”。
松溪俗话有说:“有菜不吃菰,有车别坐船”。由于吃菰会中毒,坐船会翻船很不安全。所以船工非常禁忌“打”字音。比如:“小麦”也叫“麦仔”,“麦”的方言与“打”的方言是同音,故不敢说“小麦”或“麦仔”,应说“皮仔”。再如,脚上穿的“袜子”,“袜”与“打”在松溪方言中也是同音,故不说“袜子”,应说“脚筒仔”。再是,在船上就餐时,不可以将筷子放在碗上。碗上横着一双筷子表明船不会动。饭碗洗好后,不可以碗口朝下、碗底朝天的放着,这样表明会翻船,不吉利。应碗口朝上放。
十九、松溪民间棋类游戏
松溪境内除流行象棋外,民间特别是牧樵青少年还流行“长杠”、“三国”、“粪坑”和“牛角”四种土棋。它不受地点、器材限制,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棋盘可用木炭在石板、地面画成,也可用树枝在泥地面上画成。棋子到处可找,小石子、瓦粒、树枝、纸团、泥团、芦苇杆等均可当子。利用空暇时间,劳动之余在路边、凉亭、树下都可下棋玩乐。
1.长杠
“长杠”是两人对阵走的棋。每人16个棋子(先摆8个棋子),摆法如图。所有一方都可打对方一长杠(正方形四边每一边),一车轴(四方形对角线),一腿子(小正方形对角线)。“长杠”、车轴消灭对方四子,腿子消灭对方2子,摆上己方对应的子。单子被包围当中即消灭也摆上己方一子。所有一方7子被消灭另一方则为15子,对方剩下一子被赶人正中心(猪栏)为输。
2.三国
是三个人玩的棋。每人站一角,称一国,每角摆10子(各角子的种类不同),前面9于是兵卒,角尖一子(大的)称“皇帝”。1──9叫九个数字分成1、4、7,2、5、8,3、6、9三组,每人任选一组作为自我的对号。每人手中藏3子,每次发子能够0—3。三人手中发子之和属谁的对号,谁的棋子就前进一步,照这种推,直到对方前面9子(兵卒)被消灭,最终杀“皇帝”,“皇帝”未出殿架一刀,“皇帝”出一殿要架二刀,“皇帝”出二殿要架三刀。“皇帝”杀了为败(亡国),一国战败退下,剩下两国再战,最终赢的一方称三国统—。
3、粪坑
两人对下,每人三子,所有一方一子被对方二子赶到正方形角上包围了就抓到中间粪池吃屎,直到三子抓光为败。
4.牛角
称赶老鼠人牛角。二人对下,一人当老鼠持一子,另一人持2子赶老鼠,每人轮流走一步,在规定时间内,如把老鼠赶入牛角尖者为胜,赶不入牛角尖为败。
二十、松溪美食习俗
乡土风味小吃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它风味独特、脍炙人口,既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又展示独具匠心的乡土风情。
薄饼
即春卷,面搓揉醒发后手工摊于热鏊上,熟之揭起的薄片面饼,卷以豆芽、肉丝、笋丝、菇丝等熟莱,成卷筒状。亦有将卷筒入油烹炸后食用,香酥绵脆,别具风味。
小角
小角是松溪独有的名食。其配料需肥肉白一斤,精面粉半斤,白砂糖三点七五两,鸭蛋三个。做法是先将肉白用双刀剁成肉酱,然后将面粉、白糖和肉浆拌匀。再将鸭蛋烙成蛋皮,薄如春饼。最终将拌好的肉馅装入蛋皮卷成的圆筒里,一条一条放入以纱布垫底的蒸笼蒸热,即可成为金灿灿、色香味俱佳的佳肴。吃时切成小段块,它既是平日老幼皆宜的名点,也是酒席上的上品。
“小角”,原称“削桧”,顾名思义,就是将北宋大奸臣秦桧碎尸万段,削成肉浆包来吃的意思。这显然是用来纪念名将岳飞的,和各地的“油炸桧”(油条)一样。由此可见,小角在松溪的出现,至少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另外还有红豆小角。用红豆煮烂杵成浆,加入糯米粉或面粉和红糖,做成条状,外滚一层地瓜粉蒸熟。每年中秋节祭祖,家家户户都做这种小角。
蕃薯小角做法也同样,不过改用蕃薯做主料,凡老人逝世做“头七”都用这种小角做莱。
面茶
用面粉和砂糖温火炒匀,熟后再加油,有的捏成丸,有的散装在玻璃瓶里,随时都能够吃。
馄饨
本地人称“扁食”。用瘦肉杵成浆,加蛏干、猪油渣,拌均匀为馅,用薄面皮包上,煮熟吃了,既滑又香。如用油炸,再加冬笋、包菜、木耳、香菇、肉丁、葱、蒜等佐料煮之,更是味美可口。
烧包子
分甜、咸两种。甜的以肉、芝麻为馅,咸的以肉、笋、葱、蒜为馅。
馒头
红糖拌糯米以芭蕉叶垫住,上加发过酵的面做皮,蒸熟而成。大的每个重二斤,一个三五个人吃不完.一大蒸笼只能蒸三个。
蒙丸
不知何故取以此名。山粉、白砂糖、猪油搅拌后捏成龙眼大小丸子,蒸熟上盘,清香甜腻,亦为家宴点心。
社饼
春分前后采摘山野一种荆棘植物盛开的肉质白花瓣,拌入米浆,油锅煎摊成饼,别有风味,是历代先民结社祭拜土神时的祭品,俗称社饼。
艾粿
初春采摘田野新发的艾草嫩叶,捣烂拌以米浆搓成扁园饼状,蒸熟食用,有特殊清香之气。
七层糕
浸水磨浆,淋浇在铜铁方形容器,置沸水上烫熟凝固再浇一层,往复七层,熟后倒扣,切成棱形块。
盏糕
米浆发酵后盛置小瓷盏中,蒸熟满发而起的甜味点心,又称发糕。春节时家家户户皆制,取其年年有发。
油煎盏
带把铁盏先淋一层米浆作外皮,上置拌制的罗卜丝、木耳丝、香菇丝、辣椒末馅,再浇覆一层米浆。浸入热油煎炸,香酥麻辣,街头小摊即炸即食。
米冰粿
米浆渗拌黄香水(一种碱性灌木灰滤汁)、上锅加热不停搅拌,直至熟透成千糊状,盛以盆钵,凉凝胶冻状,切成条片,淋上姜葱辣酱,别有风味。
包子粿
用以上米冻果包裹酸辣腌菜、罗卜丝等菜馅,搓揉成扁园形包果,蒸熟食用,八十年代花桥墟市摊点有售。
麻糍粿
糯米浸泡后蒸熟,乘热置石臼中,木杵反复猛力捶捣,成胶粘状,挤刮成小团蘸滚炒香豆粉、芝麻、白砂糖。或用白砂糖熬猪油拌糍团,香甜宜人。
水落糕
炒米粉拌以白砂糖、芝麻,喷潮置木框中碾压密实后,切成方块,用红纸包装。
光饼
面团裹以葱花、韭菜末、肉末压成小饼,贴置炭炉内壁烤熟。脆酥可口。
芋头糕
糯籼米配比浸泡磨浆滤水,与刨丝芋头拌和蒸熟后,切片食用或油煎之。
高丽肉
将肥肉白切成条状,大小如手指,蘸以面糊,逐根放入油锅炸酥,捞起后倒入白沙糖中拌轧、即制成。高丽肉色味兼备,香脆甜美。
糟菜
松溪县乡村人家多有糟莱坛,将姜、笋、蒜杆、芋头、刀豆、芥菜茎等放入坛内,加红糟和辈糟热吃了,独有风味。家逢客来,他们就会烧起茶,炒上花生、黄豆,拿出多种糟莱赛款待顾客。
时豆乳
每年八月以后,豆腐店将当天卖不完的豆腐,用以做时豆乳卖。做法是把豆腐切成四小块,加些红粬粉、红酒、双焙酒(即白水酒)发酵一两天,闻一闻有些霉昧,再加辣椒、胡椒粉,即可卖。
酸枣膏
把野生酸枣拣回来,煮热后去皮,放在钵头里用筷子拌搅,把核去掉,再抹在木板上待干即成。滋味酸甜,吃了生津开胃。酸枣皮也可晒干,放些佐料蒸软,也是小孩可口的零食。
糯谷米花糖
它用糯谷晒得很干,放在锅里炒成花,去壳再加糖油、红糖,掺些水煮溶,再把米花倒入锅中,撤上芝麻,搅匀后捏成管状、圆形,吃时切开。
粿片、地瓜片
将米粿、地瓜切薄片晒干,放在油中炸,或用沙炒,熟后即可以吃。
豆仔串
腊月用埂豆(也叫青心豆)放在米泔水浸泡饱满,捞上阴干三天。用一种白泥去炒,加糖油、红糖或砂糖,再把豆放入拌匀,拿起即成。
豆腐丸
系用豆腐搅碎,以瘦肉丁为馅(瘦肉丁优于油),捏成桂元般大小的丸团,再在山粉中流动,使其整个表面粘上一层山粉,然后放猪脚汤或骨头汤中煮熟即可。滋味鲜美,备受老人和小孩欢迎,为我县特有的美点。
汤油茧
是夏令甜味食品,以七成糯米,三成早米磨成粉,再加水,调至能成团子为止。然后以砂糖、芝麻为馅,包成蚕茧形或橄榄形状。以滚水煮熟,并以糖水为汤,加上几滴麻油,每碗一、二十只,精致雅气,夏夜吃一碗,倍觉舒心爽气。
二十一、松溪县著名景点
(一)松溪诰屏山景区
松溪县诰屏山景区,是一处山庄式休闲农业旅游胜地。其座落于松溪县城西北处,距县城仅3.5公里,方圆数千亩,诰屏山占地面积580亩,属丹霞地貌,境内峰峦秀媚,怪石嶙峋;有32个科,64属的珍稀林木和上百种藤树的林业生态资源保存非常好,并都标上了名片牌;数十处人文与自然景观小巧雅致。该景区年迎接招待人数7300多人次,主要服务附近周围浙江、江西及本省四个地区12个县的来客,游览参观人员中,学生人数占30%多。现已成为松溪环境教育、人文科普、休闲农业的旅游产业的新支点、新特色和新的增长点。
2003年,松源镇钱桥村民刘仁东对其进行生态林业和传统农业两大旅游内容开发,并个人投资三百多万元,开发景点,开拓道路,修建景亭,建筑“森林人家”,建造游乐设施,诰屏山旅游服务得以创新、引伸和发掘。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迈上了规范化、可连续发展的轨道。日前,诰屏山景区以鲜亮的科普教育、环境生态为主题,以明显的城郊风格,以较完备的“种、养、加、游、乐”的服务项目,景区教育品牌优势显然,寓教育于休闲之中,寓学习于健身之中,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好评。
诰屏山景区的魅力来自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境内最高峰锦屏峰海拔尽管仅仅有630米,从诰屏森林人家出发登顶,穿原生态林地,在识别林间树种科属间,在聆听禽鸣兽吼之时,不需两个小时,便可及锦屏峰。力登其上,既健了身,又令人心旷神怡。
诰屏山景区的魅力还来自于漂亮的人文景观。仙姑茶园、壮丁崖,每一处景点,或蕴藏一个漂亮的传说,或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例证。景区明显休闲农业地方特色,明显森林人家特色,抓住“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环境教育”两大基地的主题,着力打造松溪旅游新品牌。
诰屏山景区的魅力更来自于独特的地方农家土菜。鸡、鸭、鹅等家禽,全是产自农家,或土法饲养,或在森林人家附近的果山、竹林放养。时节蔬菜全部自栽,苦菜、苦笋、冬笋、苦锥、黑木耳、蕨菜、香椿芽、岩须菜等原辅料,更全是采自于天然。在诰屏山景区,既可品尝到苦菜系列菜肴,还能品尝到竹系列菜肴,更能够品尝到黑木耳等食药用菌系列的美味佳肴。
特色旅游项目:①登高望远,江山尽揽;②松溪宋代野生茶茶园;③体验农家乐趣。
(二)塔山·文秀湖健身主题园
松溪县塔山·文秀湖健身主题公园是松溪县首个AAA级景区,座落于县城西南塔下公园,紧邻松建高速互通路口3公里,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 采纳BT投资方法,2016年已通国家3A景区验收。
景区主要由奎光塔、文秀湖环湖、松溪山庄三部分组成,是松溪县结合地方特有历史文脉,环绕生态宜居城市,重点打造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奎光塔屹立于县城西郊,松溪河与浦赛公路交汇的虎头岩上。
《松溪县志》记载,它始建于宋咸淳年间(1274年前后),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建。这座古塔为七层六面,高二十三米,从下到上,都用青砖砌成,每隔一层用白灰粉刷,构成了黑白相是的景观,分外醒目;底层南面开有拱门,内设旋式石梯,可直抵顶层阳台。
(三)龙源绿茶景区
龙源绿茶景区则座落于松溪县祖墩乡刘源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日前已建成的项目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有机绿茶青少年研学基地、生态垂钓园、茶观光园、有机绿茶体验坊、茶宴馆、茶习所等。
(四)福当山景区
福当山,又称“圣者山”,座落于松溪县河东乡的东北部,远古火山运动造就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观。景区的福文化体系包含福纳百川、百福俱臻、福满人间、福由心造、厚德养福和福慧双修等六大板块和迎福、知福、祈福、惜福、造福、传福、修福、种福和崇福等“九福”小板块。
(五)松溪梅口埠旅游景区
梅口村座落于松溪县西南部,背靠湛庐山,是松溪河在松溪境内最末端的村,也是郑墩镇海拔最低的村。梅口古时是进出松溪的码头、渡口。
梅口古埠4A级旅游项目是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影视拍摄、产业发展等于一体的田园旅游综合体项目,总投资5.5亿元人民币。项目依托当地丰厚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按照“一核一带(古民居核心区、沿河景观带)、两园三区(梅花主题公园、白云岩森林公园、游客集散区、文化体验区、养生度假区)、多节点(万前百年蔗、武举人府,前进夫妻岩,新铺农博园)的建设总体思路,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国家4A级景区。建设内容涵盖古渡文化核心体验区、梅口水街沿溪景观带、白云岩森林公园、梅花主题公园、游客集散区、健康养生度假区、白茶文化体验区及万前百年蔗、万前举人府等景点及基础设施,拟重建20余座古厝,并构成群落,配套建设客栈、星级宾馆等服务设施。2018年底,梅口埠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六)招沙甲景区
招沙甲村座落于松溪县花桥乡东部,自然景观资源非常好,东临3000亩茶州水库,南连近万亩大林坑自然爱护区,西接九蓬小武夷景观,北存畲族古代葬俗——狮子岩崖葬群,为国家级生态村,拥有茶洲水库、白马山自然爱护区、招沙甲畲族村寨、清复寺、畲乡探秘谷等文化旅游资源。
(七)白马山
白马山座落于松溪县中西部,东至旧县乡游墩村上门坑,西至郑墩镇青山村底源,南至黄沙村横坑,北至招沙甲村大林坑。总面积3250公顷,当中核心区1096公顷。主要爱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白马山座落于旧县乡境内,山上森林茂盛。四周有形似虎、狮、熊、象、龙、马等九个山峰和舍身岩、媒人岩、蜡烛岩、磨米岩、僧帽岩、弥勒岩、老佛洞等奇岩胜景。山上有六福寺(原名白马庵),山顶有清道光六年(1846年)建造的仙阁,可远眺渭田、旧县、花桥、祖墩四乡。
东至旧县乡游墩村上门坑,西至郑墩镇青山村底源,南至黄沙村横坑,北至招沙甲村大林坑。总面积3250公顷,当中核心区1096公顷。主要爱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2002年底被列入省级自然爱护区。
白马山上"雄狮"吼。白马山是松溪境内一座著名的山峰,与湛卢齐名,座落于松溪城东北,距县城20公里。自古以来,白马山就以其秀媚的自然景色,奇特的陡崖绝涧,吸引着众多的游客。白马山风光最佳处,是那岩断壁构成的相当多奇峰绝景。当中最著名的是"十头狮子",即十座山崖,十分宏伟壮观。
崖顶多青松,郁郁苍苍,枝干挺拨,枝叶茂拨,枝叶茂密,好似雄狮毛倒竖,昂首凌空,有奋然跃起之势。大狮子岩为白马山主峰,海拨1031米,状似一头昂首腾空的雄狮,向-吼,岩顶狮鼻、狮嘴隐然可辨。山中景点有仙坛,又名仙阁,以石为原料,搭建而成。仙坛门口紧靠陡崖,有一块担平如境的岩石,长约一丈,宽仅二尺,俗称梦床。传说游人躺卧其上,便可入梦游览仙境。若在山脚下仰视大狮子岩,又好似一柱擎天,状若一支点燃的红烛,故又称为蜡烛岩。
小狮子岩为白马山中风光最美的一座山崖,巨大的岩峰酷似狮头,面向长天,张口怒吼,游人至此,似可听见其吼声在谷之中、云雾以外回荡,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媒人岩是另一处小山头。山顶上挺立着一块岩石,似人形,眉眼须发可辨,栩栩如生。山上还有石室,名为老佛。高广数丈,冬暧夏凉,下为深谷,峭壁百丈,景色幽险。另外,还有弥勒岩、仙人晒谷岩等景观,也令人叹为观止。白马山中还有一座古庙,叫久福寺,(1369)扩建重修。现该寺仍为境内著我旅游景点,每当夏秋天节,朝拜进香者络绎不绝。
(八)刘源村
刘源村座落于祖墩乡西部,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现有286户,1062人,土地面积15800亩,是福建省革命老区村。近些年以来,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村、福建省漂亮乡村建设示范村、四星级漂亮乡村、南平市党建示范村、松溪县文明村镇、松溪县法制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刘源村依托独有的生态茶园和立地条件,通过“龙源茶厂”龙头带动效果,建成有机茶园1000亩,步构成“茶企+农户”的“宜业、宜游”模式,打造独有的“茶旅文化”旅游线路。按照AAA级乡村旅游景区标准,建成停车场、休闲步道、观景栈道、景观湖、百竹园、果蔬农场等休闲观光设施。
按照“明显重点,各具特色”的原则,刘源村开张的5家农家乐,设备完善、环境优美、卫生状况非常好,在菜色上各具风味,一号店的招牌菜为:红烧鲤鱼、梅菜扣肉、糍粑;二号店的招牌菜为:笋干鹅煲、黄金果、土家泥鳅;三号店的招牌菜为:肚包鸡、千层糕、干锅竹鼠;四号店的招牌菜为:农家年糕、红烧圆蹄、糖醋排骨;五号店的招牌菜为:汤圆、“有头有脸”、剁椒鱼头。
(九)松溪县万林湖水利风景区
地理位置: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花桥乡境内
景区推荐:
万林湖由8条溪涧汇流而成,构成一个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的宁静优美的人工湖泊,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可通航11公里,两岸林木葱茏,谷岭交织,山回水转。在万林湖上游招沙甲至下屯村一带,属紫色砂砾岩经风化侵蚀构成的"丹霞地貌",方园5公里地城内分散座落着相当多嶙峋怪石,奇峰异洞.诸如狮子岩、佛头岩、双乳峰、金钗裂、龟山、宰牛洞、长老洞等呈现一派碧水丹山风貌。从下岭桥到坝头有十三曲、十八弯,并且弯里有曲,曲里有弯,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时常还能见到鲤鱼打浪、水鸟惊飞、鸳鸯戏水等爽心悦目的动人画面。
特色特产:松溪小角、松溪薄饼、九龙窑瓷器、松溪火烧饼
交通路线:动车至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花桥乡
(十)袭古殿
在湛卢山凉爽寺左侧有一偏殿,叫袭古殿。这里原称欧冶祠,是后人为纪念欧冶子而建造的。也许是由于湛卢剑杀戮过多,招致民间的一些非议,因而在这里建了庙宇,用慈颜善面的金身大佛代替了杀气极浓的欧冶塑像。就连欧冶子的名字好像也感觉忌讳,而将祠堂改了名字。
但是,无论后人怎么样看待,铸剑大师欧冶子还是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留给了后人。他所铸的湛卢宝剑尽管失传,但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感受到它所发出的熠熠光辉。“欧冶一去几春秋,湛卢之剑亦悠悠。”从春秋后期到现在,二千余年过去了。历史在向前发展,后人也在接连不断地寻找那古老而灿烂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