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浦城县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13 14:44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浦城县地理位置  
浦城县座落于福建省最北端,为闽、浙、赣三省七县结合部。北部、东北部、东部区别与浙江省的江山市、遂昌县、龙泉市接壤,西北部与江西省的广丰区毗邻,东南部、南部、西部区别与省内松溪县、建阳市、武夷山市相连。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11′—118°49′,北纬27°32′—28°22′之间。县治驻南浦街道,坐标介于东经118°31′—118°33′之间。县城距省会福州市218公里(直距,下同),距南平市驻地150公里,距邵武市123.5公里,距武夷山市54公里,距福安市赛岐港(距浦城最近港)155公里;距浙江省会杭州市302公里,距江山市89公里,衢州市120公里,温州市207公里;距江西省会南昌市271公里;距上饶市80公里;距上海市464公里。境内面积3383.02平方公里。  
二、浦城县方言  
浦城是福建西北边境县份,正好座落于闽浙赣三省接壤的一块三角地区。三角的北部楔入浙江与江西的吴语区域,东侧为江山、遂昌、龙泉,西侧为广丰、上饶,都是说吴语的;南部受本省闽北方言包围,松溪、建阳、崇安都说闽北方言。所以,浦城县境内方言尽管复杂,大致也可分南北两大类:县城南浦镇以及北部十二个公社说的是吴语的浦城方言,南部的石陂、水北、濠村、山下、临江等五公社说的是闽北话的石陂水北方言。浦城方言又可分南浦(南浦镇、水南、万安、富岭、莲塘、永兴、古楼、仙阳等公社及管厝旧作“处”公社南部)和大北小北(管厝以北称小北,忠信以北称大北,包括忠信、官路、盘亭、九牧等公社)两种口音。忠信镇约1000人说的的方言与浙江省遂昌县、龙泉市边界连片,俗称“福建腔”,属于闽西客家方言,与连城县口音相近。  
三、丹桂茶制作技艺  
桂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属木樨科,是常绿乔木,浦城人也称桂花为木樨。  
浦城丹桂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南京林业大学桂花研究中心经系统调查后指出:浦城县现有桂花品种20个,当中有12个品种首次在浦城发觉,其还将浦城丹桂品种正式命名为“浦城丹桂”。自古以来,桂花就与浦城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共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浦城桂花构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亮的地方特色,并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丹桂产业和丹桂文化。浦城人民不但喜桂爱桂、植桂赏桂,还制造有相当多与丹桂相关的芳香美食、生产技艺、传统习俗、园林艺术、文艺作品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当中最有特色的是木樨茶(丹桂蜜浸)。  
木樨茶创造手工技艺有拍打、捡花、烫花、漂洗、沥干、拌糖、装罐等工序。中秋时节,在红灼灼的丹桂树下,铺上谷席,用长竹竿在树枝叶腋间轻轻一扫,丹桂花便飘零在谷席上。花采回后,用鹅毛羽柄轻轻筛选丹桂,把花蒂枝屑、不明艳花朵剔除,然后将丹桂在冷水中洗净入锅。锅中水先烧煮近沸,丹桂在热水中稍烫片刻,这时间需把握精确,稍一不留神,就容易将丹桂烫过、烫老。捞起冷却后,再倒入冷水中静置数小时,最终用冷滚水漂洗一次,沥干,挤去水分,加入一定比例的白糖,充分搅匀混合,便成蜜浸丹桂,最终装罐密封,置阴凉干燥处备用。技艺高者做的木樨茶可保存数年不坏,冲泡后的丹桂又如朵朵鲜花一样,立体、清秀、饱满。  
浦城丹桂文化代代相传,根植于民间,丹桂茶手工技艺母传女,婆教媳,至今浦城城乡不论是女公务员、教师、医师,还是家庭妇女,大部分都掌握制作技艺。  
四、浦城剪纸  
浦城民间剪纸,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代代传承,已成习俗,至今,全县19个乡(镇)、街道都有剪纸能手,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多达百余。每逢大年佳节、娶媳嫁女、生诞喜庆、乔迁新居、祠堂祭祀等都要置办酒宴,并请来“剪花婆”、“剪花嫂”剪就多种纸花,大者盈尺,小者方寸。用以布置新居、新房,装点各色菜肴、祭品等。另外,民间还用剪纸美化生活,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窗子上贴满各式窗花,一家一户就是一个小型的剪纸展览,一村一寨便成了民间剪纸艺术的世界。  
浦城剪纸的特点,一是以字组画,画中有字,字中有画;二是独幅纹样居多,这与剪纸多用于点缀和装饰喜庆之事的用品相关;三是谐音寓意。四是传统文化印迹显然,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的花样占有一定数量;五是代代相传,花样以原生态流传居多。浦城民间剪纸历史悠久,西晋时剪纸技艺从中原传入,后经清代名臣、文学家梁章钜大力推广,在人们平常生活中运用广泛,渐成习俗。每逢大年佳节、娶媳嫁女、庆生贺寿、乔迁新居、祭祀庆典等都要置办酒宴,并在各色点心、菜肴、所送礼品及厅堂地方等,都用剪成的红色纸花赋予打扮和点缀,既烘托喜庆气氛,也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浦城民间剪纸 采纳墨蜡拓花样,纸捻固定等传统工艺制作,通过母传女、婆传媳等形式传承。  
2007年,“浦城民间剪纸”区别被列入南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浦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五、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原名:传子木偶戏)为浦城文人制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诞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演出节目自隋朝开始,一朝一朝按次序传演,直到明朝为止,内容为每朝历史故事,故称传子。  
清顺治时,浦城绅士王明秀酷爱戏曲,常集友吹唱,后根据《水浒传》人物命匠人制作108个木偶,罩以戏曲服装,称108将,又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每个木偶配一块提线板,板上拴11根提线,木偶操持灵便自如。有一木偶称郭公,浦城话称王乞止,类似戏班中的丑角。  
提线木偶戏节目繁多,按朝代分期,节目内容基本分三大类,一是上天类,神仙佛祖故事;二是宫廷类,帝王将相故事;三是民间类,渔樵耕读故事。唱腔为江西弋阳赣剧高腔,同时又唱歌谣,称歌谣腔。歌谣18首,男女声歌谣各9首,用渗有浦城方言的“官腔”演唱。唱词由创始人王明秀编写为四言八字唱词。其道白用渗有浦城方言的“官腔”,惟郭公上场用浦城方言。  
提线木偶戏班艺人4-5人,当中主台1人兼报幕,上手1人操器乐,鼓师1人,提线1-2人,每人均要会唱。  
浦城提线木偶戏自王明秀开始,至今已传至第10代。第一代王明秀为师太祖,第一代至第六代由王氏一脉家族传承,第六代王元吉,第七代传外姓,为浦城莲塘松树夵项新炎。第八代姜安民,浦城永兴岭头人,现已100岁,尚健在。第九代叶营贵,浦城城关人,师传为班主。第十代叶杨忠,浦城人,1973年出生,初中文化,是现在提线木偶戏班最年青的传承人。  
浦城提线木偶戏起到受众广泛、艺术生动、传承历史等特征,爱护、抢救提线木偶戏,起到艺术价值和有用价值,对丰富和提高闽北地区乃至中国木偶剧史,构建美满社会等将产生踊跃效果。  
2008年,“提线木偶戏”被列入南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传子木偶”申报)。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六、浦城闽派古琴  
闽派古琴创始人为祝凤喈。祝凤喈,字桐君,约在清嘉庆五年(1800年)出生,闽北浦城城关人。写下了古琴理论不朽名著《与古斋琴谱》一书,咸丰五年(1855年)在浦城出版。  
闽派古琴第二代传承人为张鹤。于同治三年(1864年),经祝凤喈鉴定后,刊行《琴学入门》一书,系统传播祝凤喈的琴学理论和操琴风格。  
第三代叫陆琮,字少云,他是张鹤的弟子,其主要奉献就是帮助其师张鹤校刊《琴学入门》,为闽派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做了相当多有益工作。  
跟随《与古斋琴谱》和《琴学入门》的传播,使闽派古琴走向大众,私淑弟子日众,民国期间,浦城的李迪瑚就是当中的一个代表人物。李迪瑚为闽派古琴艺术的第四代传承人。李迪瑚能诗善文,非常爱好古琴,在家里设置琴楼,而且对古琴研究颇有心得,其古琴专著有《酌海楼琴言》、《酌海楼琴谱》五卷。  
浦城县图书馆收藏有大量古琴书籍,如清康熙徐青山的《大还阁琴谱》、清嘉庆吴虹的《自远堂琴谱》、清同治秦维瀚的《蕉庵琴谱》、清末杨宗稷《琴学丛书》以及《与古斋琴谱》、《琴学入门》、《酌海楼琴谱》等等。在浦城博物馆现存清代古琴两张,一张为无名琴,一张镌有“养心”二字。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识谱:祝凤喈首创在减字谤旁注“工尺”谱,这是以前诸谱所未有的。通过教人念工尺之法,是学琴者的捷径。琴曲有天然节奏,惟有心领神会,操之极熟,才可以轻重疾徐,自然合拍。但初学者,非有一定节奏按谱鼓曲,殊难成音。祝凤喈以工尺传其高下,板眼节其长短,学者先念工尺,次习手法,按谱而鼓,弹数次就能成谱。工尺法有利初学者快速入门,有功效双倍之效。  
指法:琴为弦乐,需要按弹,才可以成音。琴音上下相需,刚柔相济,寓轻重疾徐之节。祝凤喈深入研究各家指法,对不明的地方进行注释,提出自我的看法,对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并给图标注指法字母,使学者不致混淆,初学者开卷即有一目了然之益。  
祝凤喈家传琴曲秘谱6首,均音色优美,雅静动听,没有靡靡俗韵。  
2005年,“浦城闽派古琴”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七、浦城包酒制作技艺  
浦城包酒历史悠久,明万历《浦城县志》有明确记载:“色似琥珀,其味醇浓,俗名‘七倒金’”。清朝著名学者梁章钜(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评价尤为明显,他数居浦城,必饮其酒,每为之倾倒,并赞之:“余谓必求琥珀光者,惟浦城之红酒(包酒)足以当之,似此色香味俱佳,再得藏至五年之外者,当妙绝天下矣”;“若贮至十年,恐海内之佳酝,无能出其右者矣”。  
浦城包酒酿造的特殊技艺在酿酒业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当地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爱护和传承浦城包酒有其历史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浦城包酒酿造的特殊性丰富了中国制酒业的内涵,有显然的地域代表性,充分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酿造和饮用在当地人们现实生活中有着普遍性,家庭作坊和一定规模的企业均可生产,其生产习俗和消费习俗成为本地民俗文化重要象征。现有包酒品牌“柒斗金”、“渔梁驿”、“桂花露”等。  
工艺流程为:选用浦城优质糯米——山泉水浸泡——蒸煮成饭——淋水摊凉——杀菌落缸——糖化发酵——加入谷烧——陈化贮藏——过滤罐装——成品出酒。  
2010年,“浦城包酒制作技艺”被列入南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八、浦城灯戏  
灯戏是浦城地方民间剧种,尤以忠信镇客家人聚居地下庄村最为流行。马灯戏最初形态应是乡村灯会的一种娱乐形式,与正月闹花灯、舞龙灯差不多,但不同的是,“灯”只是形式,“戏”才是内容。因为马灯班和马灯戏源自民间灯彩,在大年百姓庆典系列里扮演了重要角色,更大程度地满足了民众娱乐需求,因而在整个乡村民俗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马灯戏大型剧目不多,主要是折子戏,其演出内容包括天上、人间、鬼域三界。马灯戏最早建立在民间歌谣基础上,以浦城民歌和江南曲牌中的马灯调为主,兼汲取松阳调、相思调、婺源调等。其道白地域风格明显,以土官话为主,参插浦城方言,使道白显诙谐、幽默,让人笑口常开。当赣剧、三角戏传入浦城时,马灯戏很快汲取了赣剧的南词北调和三角戏中的干唱形式,从而接连不断丰富和提高了浦城马灯戏艺术。  
九、浦城肉燕制作技艺  
浦城肉燕加工制作历史悠久,因其细而润滑、脆而爽嫩、入口时有燕窝的滋味称为燕丸,是本地区民间婚嫁喜庆寿筵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名菜。肉燕含太平吉利之意。肉燕上桌,宴席开始,“无燕不成席”、“燕丸上桌放鞭炮”成了规矩。  
制作工艺为:  
1.将猪后腿精肉取下筋膜。  
2.用木锤将肉捶成肉茸。  
3.放入精选的上等薯粉擀成薄如纸张片状食品称燕皮。  
4.用鲜五花肉、葱白、荸荠切为馅料,投精盐、味精拌匀。  
5.取燕皮包馅料,燕皮中腰要捏成花瓣状。  
6.下滚汤锅煮熟,用漏勺打入放好葱花和调料的高汤中。  
7.不可以使用含渣的薯粉,猪肉一定要 采纳当天宰杀的后腿精肉,包装时尽可能抖去燕皮上面的浮粉。  
8.燕皮制作工匠注意的是,除后腿肉外不可以用其他肉,肉质一定要新鲜,现宰猪现取肉。薯粉一定要洗淀干净的薯粉,不可以有渣。  
“无燕不成席”。燕上桌放鞭炮。“肉燕”在我县热销,也是我县食品格业中的著名特产。它细而不腻,柔而脆嫩,鲜味可口,宛若燕窝,兼有荤素风味,乃“荤素合璧”,为佳品,成为婚丧庆筵席中不可缺少的一碗名菜。进筵时,肉燕先上,主人始劝酒,盛筵当中,若缺肉燕就不算筵席。  
早在清末,我县就开始肉燕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我县最早的肉燕加工店有庄义兴,李永盛,姚金盛,姚舍寿,孟得全等六家。他们都是清末明初加工肉燕的名手,现在我县的肉燕生产者,都是他们的徒孙。庄义兴等老一辈在进行肉燕生产过程中,操作认真,加工细致,产品色白,皮薄,完整无破碎,不带粉面,一向名闻省外。所以福州生产出的肉燕也挂牌“浦城上白肉燕。”  
肉燕的主要原料是鲜嫩的后腿猪肉,取去肥瞟和皮膜,取其精瘦部分,用木棰捣成肉茸,撒上薯粉合坯,用圆木棍反复压碾成为薄片,其薄为纸,然后折叠切断晾干,这样通过一番操作,即切成一坯肉燕,切片称为燕片,一坯肉燕重约四斤,精肉一斤半,薯粉二斤半,每斤约有一百张燕皮包瘦肉荸荠葱头馅心。皆是我县筵席中的主菜。称“太平燕”  
十、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原名:传子木偶戏)为浦城文人制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诞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演出节目自隋朝开始,一朝一朝按次序传演,直到明朝为止,内容为每朝历史故事,故称传子。  
清顺治时,浦城绅士王明秀酷爱戏曲,常集友吹唱,后根据《水浒传》人物命匠人制作108个木偶,罩以戏曲服装,称108将,又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每个木偶配一块提线板,板上拴11根提线,木偶操持灵便自如。有一木偶称郭公,浦城话称王乞止,类似戏班中的丑角。  
提线木偶戏节目繁多,按朝代分期,节目内容基本分三大类,一是上天类,神仙佛祖故事;二是宫廷类,帝王将相故事;三是民间类,渔樵耕读故事。唱腔为江西弋阳赣剧高腔,同时又唱歌谣,称歌谣腔。歌谣18首,男女声歌谣各9首,用渗有浦城方言的“官腔”演唱。唱词由创始人王明秀编写为四言八字唱词。其道白用渗有浦城方言的“官腔”,惟郭公上场用浦城方言。  
提线木偶戏班艺人4-5人,当中主台1人兼报幕,上手1人操器乐,鼓师1人,提线1-2人,每人均要会唱。  
浦城提线木偶戏自王明秀开始,至今已传至第10代。第一代王明秀为师太祖,第一代至第六代由王氏一脉家族传承,第六代王元吉,第七代传外姓,为浦城莲塘松树夵项新炎。第八代姜安民,浦城永兴岭头人,现已100岁,尚健在。第九代叶营贵,浦城城关人,师传为班主。第十代叶杨忠,浦城人,1973年出生,初中文化,是现在提线木偶戏班最年青的传承人。  
浦城提线木偶戏起到受众广泛、艺术生动、传承历史等特征,爱护、抢救提线木偶戏,起到艺术价值和有用价值,对丰富和提高闽北地区乃至中国木偶剧史,构建美满社会等将产生踊跃效果。  
2008年,“提线木偶戏”被列入南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传子木偶”申报)。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十一、浦城清明节习俗  
浦城将清明前三天后四天定为清明期。  
在这期间,具备三牲酒醴、清明粿、香烛纸箔,到先茔扫墓祭祖。  
祭祖时,先清除墓周杂草并培土,而后摆出祭品,焚烧纸箔。焚烧时,先在焚烧处划一个圆圈,以示能使墓主收到冥纸。  
祭毕,在墓头、墓首压纸钱,称“压白”,表明有儿孙祭祖。  
旧时,有祭产的宗族,在祠堂合族食“馒余”,称为吃清明。  
解放后,祭扫祖墓习俗相沿,但慢慢简便。有的不备三牲酒醴、香烛纸箔,只是除草培土,献上花篮。  
除各家祭祖外,并兴起祭扫烈士墓,敬献花圈,缅怀革命烈士,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清明时节,杜鹃花(清明花)盛开,参与扫墓的少年青少年,都喜采摘杜鹃花带回。  
清明节这天距离上年冬至106天,是大地春动的时节。浦城处于明丽春光之中,风和日丽,春花烂漫,溪水清澈,柳丝飘拂,人们心情舒畅,郊游踏春的兴趣十分浓厚。所以清明节又渗入游春的娱乐活动。浦城有春游的习惯,清浦城人王道隆的《北郊春行》这首诗描绘了春景的美好:“曲曲溪流处处花,鸡声人语入桑麻。天然一幅王维画,扑树桥边卖酒家”。  
十二、浦城福文化  
“福”是中华民族吉祥文化中最明显的祈愿用语,祈福是炎黄子孙最原始,最一般的精神活动之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华夏儿女千古不变的追求目标就是“造福”和“享福”。  
“福”文化,既承载着沧海桑田的历史沉淀,也承载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睿智。在中华五千年文化中,汉字“福”字使用频率很高。古往今来,人们对人生福祉,家庭康宁,社会安宁,有过许多的梦想和概括,当中影响最久远,最广泛的“五福”,最早见于儒家经典《书经·洪范》。“福”文化经过持久的提炼和升华,演化为“福、禄、寿、喜、财”,凡有人们生活的地方,必有“五福”之风俗,所以,“福”文化成了世界文明的文化遗产之一。  
浦城县的“福”文化,从馆藏文物到不可移动文物,从民间习俗到乡间地名都有体现,特别在古建筑砖雕、石雕、木雕物件中,“五蝠(福)临门,蝠(福)从天降,蝠(福)在眼前”等纹饰图案较为经常见到。  
浦城县现有登记在册的文物点中,名称带“福”的文物点有6处,区别为仙阳镇仙南村的“福秧垄遗址”、水北街镇上山桥村兰坑自然村“集福桥”、富岭镇上桥村花桥自然村村头“福隆桥”、枫溪乡岱后村北面岱后溪上“福安桥”、枫溪乡黄坛村外村自然村新桥头溪上“福寿桥”、忠信镇坑尾村的“福清山古道”。木雕构件中有富岭镇山路王氏宗祠的大殿花窗雕刻“福”纹、莲塘镇西岩村新兰自然村新清庵“蝙蝠”窗花。石雕构件有莲塘镇官桥村“福”字石雕;装饰方面有濠村乡溪口村中村自然村刘氏宅第影壁“福”字纹和枫溪乡岱后村三将军庙照壁“福”字纹装饰。  
馆藏文物有雕刻“福”纹的玉佩、“福”星塑像、福寿瓶等可移动文物。  
十三、蒲城县结婚习俗  
民国年间,男方去车轿、乐队迎亲,大宴宾客。新娘穿红袍,戴凤冠,顶盖头,被花轿抬回。迎亲时,男方选家族中或至亲中一个男孩抱红公鸡或镜子同往(取吉祥之意)。到女方家祀其祖先,便宴款待,然后催妆三次,女方出辞祖先和父母,父赐以酒,送女出门,女随其兄后上轿,亲友送客同往。县东乡送女先导者为锣鼓车,在系着串铃的骡马大车上,载着锣鼓手,沿途敲打。到男方村后,停车轿于巷口,由宾相(伴郎)领新郎出门敬礼迎接,然后“拜花堂”,“入洞房”。新婚三夜,邻舍男女,不分老少,都来闹房。多说民间小曲和猜迷语,表演趣剧。新婚次日早上起来,新娘回娘家,叫做“迎食”或“回门”;下午,女方家特具食品、衣物馈送,叫做“送饭”。第三日,女方家备帖请新郎吃酒席,叫做“请女婿”,亦连同酬媒或谢媒人。旧时寡妇再嫁,财礼更多,甚至讨要“城门钱”、“上车钱”等。  
解放后,按照婚姻法,结婚时男女双方需要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乡村在领证时,男方要给女方一些钱,或给女方买衣料等物。男方还要宴请推荐人,商定结婚日期,取得女家允许后,方可结婚。迎娶时,在70年代以前多用自行车或手扶拖拉机,80年代以后多用大小汽车。结婚之日,新娘、新郎身穿新时装,胸前戴红花。举办结婚仪式时,先宣读结婚证书,证婚人还要讲话祝贺。宴请来宾时,新郎、新娘要一直宾一一敬酒,新郎在向新娘家女宾敬酒时还讨要手帕,新郎家长辈和亲戚也要给新娘见面礼钱。有些地方还有新娘讨要“进门礼钱”和“下炕钱”的风俗。为了提倡婚事文明从俭,预防铺张浪费,80年代初,在城乡曾组织举行过集体婚礼,但未保持下来。近年婚事大操大办之风有所抬头。  
十四、蒲城县丧葬习俗  
旧时老人亡故,通常需要沐浴,穿好寿衣,停放于铺有谷(麦)草的床板上。入殓后,谷(麦)草再铺于灵堂两边地上,以备守丧子孙跪垫之用,在“摔纸盆”时,谷(麦)草一并焚于村、巷十字路口。传说古时妇女分娩时身下垫干草,使新生儿落于草上,叫“落草”,所以在守丧时要“跪草”,附有报恩之意。至于棺椁、衣衾、坟墓则视各家经济情况而定:富裕之家有棺有椁,棺内重底重盖,甚为讲究,木材多用柏木;通常人家仅仅有棺无椁,木料多用松木,颜色通常为漆黑。衣裳多是单、棉、夹三件或五件,质料多用丝绸,被褥大都用绿红绸子,有些地区是女儿献红被子。墓室通常是土穴,富裕之家则为砖箍墓室,达官贵人与巨富则修建陵园、石砌墓室、铭志树碑,甚至雕刻石人、石兽供奉墓前。人死后多数为第二日入殓。入殓时,女的娘家人,男的外家人需要到场,有“男凭外家,女凭娘家”之说。三日成服,七七设奠。各七期以“三七”为重,俗为“安家”,通常均邀亲友参加。各七期中如逢农历七或八的,还要由死者的女儿插纸旗于路途和坟上(迷信说法:“逢七逢八,阎王爷拷打”,故插旗以便死者藏身)。百日期、一星期年、二周年均设小祭,至三周年则禅祭,俗叫“脱服”。有的地方人死数天还要掐算时间“出殃”。葬礼、打墓、抬灵、下葬、起冢等事项,均由孝子(指死者子侄人等)邀请邻里相助,邻里无不乐从。灵柩出门,铭旌导前,继承人(多为长子)在孝服上另加斩衣,上书“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等字,披于肩上,头戴麻冠,顶纸盆(俗谓死者之锅)摔于村巷十字路口。此为财产继承权问题,有为争顶纸盆而起争端的。出葬时,主妇以衣襟盛墓土一把而归,碰见灵柩即撒,也表明继承财产的意思。名门望族送葬时,葬仪比较讲究,多延请有功名地位的文人赞助,举办“点主”(或叫“题主”,即于葬前或葬后书写祀奉的神主牌子,于墓前题主,叫做“悬棺点主”。实际上神主牌子上应写的字,事先就已写好,唯独缺少“神”字的一竖和“主”字的一点,届时只须补写上去,叫做“穿神”、“点主”。再在祀奉人姓名上面用朱红写上一个“孝”字)、三献(进献三次:一次奠酒,二次献饭,三次献茶)等。举行葬礼和过三周年,通常都请乐人,有的请皮影戏或大戏。  
解放后,通常干部和工人去世,在葬前开追悼会,举办新式葬礼,但有的还是沿用旧习。1976年八月,县政府在上王乡兴胜村附近(渭清公路西侧)修建公墓,征地13.6亩,先后埋葬职工7人。1979年筹建殡仪馆(火葬场),1980年十一月竣工,馆址设县城东南双酒胡家村北,离城1.5公里,投资40万元,建筑面积1887平方米,内设骨灰堂、办公室、殡仪室、殡车、火化炉。1982年元月试化,三月正式对外,截止1990年底,已火化尸体217具(农民55,干部、工人、市民162)。乡村绝大部分还不习惯火化,继续沿用土葬。有的地方近来大操大办葬礼与三周年,铺张浪费成风,不看家庭经济状况,通常都要摆宴设席,请乐队,映电影,有的还请大戏班子,摆“二十四孝”,送葬车队庞大,讲究排场。  
十五、蒲城县过年习俗  
春节,浦城人俗称“过年”。浦城春节习俗,跟随时代的变更,有些变化,增添了诸多新的内容,但更多的是承吸着历史文化的滋养。  
上年农历十二月,喜气就纷呈。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各家开始炒果子、膏糕糖、蒸年糕、做黄碱果、备办年货,同时开始打扫卫生(俗称扫尘),男性理发,置办新衣着,意蕴辞旧迎新。在外的游子也纷纷赶回过年。  
廿三日,送灶神。祀灶的起源于对火的崇拜,对用火熟食的纪念。至东汉,演绎出灶神对人降福、保佑子孙的说法,灶神慢慢上升为一家祸福的主宰,渐渐淹没了这一信仰崇拜的原意。这天,摆出供品,家庭主妇殷勤祭祷。旧时,将旧灶神焚化,称为“送灶神公上天”。  
过年前一天,是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终一天。这天,摆上供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反映中国人不忘祖的传统心理,浦城称这种形式为“烧年纸”。这天,更有一个喜庆之举,即每家每户在大门贴春联。  
吃年夜饭是除夕夜重要活动。年夜饭菜肴精心治办,合家老少,团团围座,笑语声声,其乐融融。饭后,长辈给幼少晚辈“压岁钱”,以示爱幼。捡吉时放鞭炮关大门,称为“封门”,寓珍视光阴之意。吃了年夜饭后,一家老少团聚在共同,吃果子,说好话,逾午夜不睡,甚至通宵达旦,守着新年的来临,称为“守岁”。但家庭主妇还得不辞辛劳,在厨房准备正月初一至初三的饭菜。灶事毕,用暗火闷烧巨块柴火,取接连不断烟火吉征,也意谓“养猪易大”,名为“闷年猪”。近些年,守岁时,全家观看春节晚会到深夜已成新的时尚。  
农历一月,称为“正月”。“正”与“政”两字音近,为避秦始皇名“政”的讳,将正月的“正”读为“真”(zhen),相沿至今。正月初一,人们迎来春季的欢快脚步,男男女女穿新衣、新鞋,人人满面喜气、福气。“爆竹一声除旧”,家家户户一大早就择良辰放鞭炮,开大门,表明开门大吉。  
初一不动刀,饭前喝木樨茶,表明甜甜蜜蜜。早餐大多吃除夕准备好的余饭,讨个“有余”吉谶。吃年糕,寓“吃年糕,步步高”的意思。大多素食,必吃青菜(芥菜),寓意清清吉吉。这天,晚辈向长辈拜年,表明尊老。初二起,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初三过后,亲友相邀宴请,男家近亲要请上年结婚的新娘,女家近亲要请上年结婚的新郎,亲戚均不收新郎、新娘的礼品,称为“请春酒”、“请新亲”。正月初一至初三,用语十分慎重,凡不吉利、顺当的语不说。初七起,开始舞龙灯,市民每户接龙灯进屋,说是会招致家中全年清吉。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一年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又称为上元节。华灯初上,合家团聚,举办家宴。夜幕降临,旧时,城区各社区发起舞龙灯、耍狮灯、扮戏装、踩高跷、抬台座、游旱船,称为“闹元宵”。少年则以稻草扎成草龙,和成人一样以舞龙为乐。聚众数十人,打“十番”,搬出锣鼓萧笙线竹多种乐器,环街游。是夜,鱼龙百戏、曼衍往来,火炮连天,彻夜欢乐,堪称“不夜天”。  
十六、蒲城县饮食习俗  
全县乡村习惯为一日两餐,上午吃饭时间在9点钟左右,下午吃饭时间在15点左右。农忙时在地头吃早餐叫“吃半早馍”,晚上回来吃夜餐叫“喝汤”。解放前,除小康之家一年四季以小麦为主食外,通常农家只能以半年小麦、半年糜谷为主食。冬、春上午饭多是糜面馍、小米粥,下午饭多为汤面条。蔬菜、副食极少,好一点的有一碟油泼辣子,一盘蔓菁菜或凉拌萝卜丝。调剂生活时,也吃糜面搅团、荞面饸饹、洗面沫糊等。  
解放后,跟随农业政策和粮食作物布局的变化,城乡人民的主粮也有改变。1958年前,以小麦为主粮,辅以糜谷。到60~70年代,乡村以玉米、红薯为主,小麦次之,城镇市民吃30%的定量杂粮。80年代以来,城乡吃粮渐以小麦为主,普遍改吃标准面粉和精粉。在乡村,上、下午两餐区别以稀饭、镆和面条为主,蔬菜、副食也较前增多。来客或过节,都要炒四、五盘菜,或烙油馍、包饺子。平常改善生活的饭食还有臊子面、油泼面、麻食、煎饼、面皮等。在办婚、丧、喜、庆事事时,设酒宴请客叫“吃汤水”,简单的有“五碗”、“五盘子”,丰盛一点的有“九碗四菜”,更讲究的有“十全”(也叫“九碗十三花”)。近年办酒席上菜更多,鸡、鱼、牛肉和海味上席已成为平常事。  
十七、名人  
浦城于东汉建安初年(196年)置县,历史上出过8个宰相、20个尚书、侍郎21人、4个状元、172个进士。  
见载于“二十四史”和《清史稿》者29人。历代名人之佼佼者:宋有《文苑英华》的主要编纂者、文学家杨徽之,文学家、“西昆体”诗派提倡者、《册府元龟》总纂杨亿,宋代福建人第一个任宰相的章得象,“王安石变法”实际主持人章惇,王安石变法的重要谋士章悦,政治家吴充[25]、吴育兄弟,徐应龙、徐荣叟、徐清叟父子,军事家章楶,军事理论家、中国第一个武博士何去非,艺术家章友直,理学家詹体仁,理学家、政治家真德秀;元有诗歌四大家之一的杨载;明有外交家潘赐;清有闽派古琴代表祝桐君,清代福建人第一个任尚书的祖之望。民国期间,浦城籍将军级人物有4人,厅局级6人,当中最著名的是中国度量衡局局长、化学家、度量衡专家吴承洛。  
练山甫,字补之,宋浦城人,万姓统谱记载,年十五能挽强弓,补国孜后补武学,因论弓箭法,忤神宗,罢归。后登第调泾源路总管,司教阅官,以功累官武德大夫。  
练性敏,又名练绘,字质夫,宋浦城,人少同杨时游程颐之门,颐甚器之。宋徽宗三年(1103)进士,浮沉州县,恬然安之,惟以扶翼名教为己任,官至奉议郎。  
练达,字大享,新凎人,明朝,练子宁之侄,由福建浦城教谕,升任嘉定知县,是时,因练子宁在靖难灭族诛连,与妻投浏河而死。  
十八、蒲城县著名景点  
(一)南平印象小密·中国包酒文化博览园  
博览园以“徽派建造+苏州园林”风格呈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浦城特色文化和小密包酒文化,集生产、观光、住宿、餐饮、文化、购物等为一体,以工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助推工业的发展模式,打造“五好”即好看、好玩、好吃、好喝、好住的旅游景区,是福建省首批观光工厂之一。  
整个公园,由源远流长、千年传承、香飘万里三个部分组合而成,源远流长是通过历史的追溯来表达包酒风韵深长的记忆文化;千年传承则表现为薪火相传的包酒酿造技艺在浦城传播的文化积淀;香飘万里道出浓香四溢的酒香,自古文人墨客,到平常百姓家流传至今,还将接连不断流向崭新的未来,能够说是包酒文化的再升华。  
2017年四月,中国包酒文化博览园晋升为4A级旅游景区。  
(二)际岭绿乐园  
际岭村座落于浦城县水北街镇东部,主导产业为竹木、水稻、烤烟、生态旅游等,先后获得“福建省生态村”、“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南平市五星级漂亮乡村”等称号。村里已建成竹海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亩荷花基地、际岭境内人工湿地公园等景点。  
(三)浦城乌龙山农业观光园  
乌龙山农业观光园座落于新桥村乌龙山麓,风景优美,园内森林覆盖面积近万亩,植被非常好,规划面积约3000多亩。走进园内,可见一条清澈的小溪穿园而过,不时有几只小鱼游出水面;沿岸是几百亩连片的桂花林,在和煦的阳光下,绿得更加逼人眼;成片生长的红豆杉,红艳艳的果实,高高地悬挂在枝头;连绵起伏的原始次森林,古木参天、涧水穿谷、怪石拏云,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中泛着绿涛;林荫道上,三五成群的游客骑着自行车来回穿梭;垂钓区内,几名垂钓喜好者悠闲地坐在木椅上钓鱼……加上几栋青砖灰瓦的农家乐小院,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景区以“生态乌龙山·欢乐丹桂园”为主题形象,将景区划分为“一心一带六区”,区别为综合服务中心、奇花研学景观带、丹桂观赏区、野外度假区、大草原亲子乐园、亲水休闲区、农耕体验区、户外运动区。园内奇峰兀立,次原始森林峡谷长就达10公里。山中有奇景一线天,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在洞口下方,登玉屏道中,过小心坡、渡仙桥,有一狭长石巷,宽处不过2米,窄处仅半米,中间盘道有80多级,只能容一人通过。人行当中,仰望长空,蓝天仅存一线,若非子、午,不见月、日,故名。清人李斐有诗云:“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山中还有一乌云寺,原称乌龙岩,建于元代,于明正德三年(1508)重修,刻石记重修事,古石碑至今保存,现古寺址重建新寺,香火旺盛。山麓有条驿道自北向东南,通松溪县留源,至今石阶完整,是县内保留较好的主要古道之一。这里还流传着一段“剿匪记”,与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有异曲同工之处。据当地村民推荐,1950年四月,匪首郭水魁率残匪数十人窜到水北,在乌龙山潜藏。人民解放军和地方配合,在乌龙山一带进行剿匪,终于在1951年一月肃清匪患,从此,附近周围百姓安居乐业。  
“古寺古道、老区轶事、剿匪记等人文景观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乌龙农业观光园将这些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结合起来,注重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参与体验,将回归大自然的乡村休闲理念带进人们的生活。”景区负责人祝升逑推荐说,景区计划投资2.1亿元,建成以桂花为主,各种观光树种、绿化树种及花卉为辅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构成‘南百合·北丹桂’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日前已完成游客迎接招待中心、垂钓区、果品采摘区、野外拓展区、森林闲逛道、停车场等项目建设。据推荐,观光园仍在接连不断寻找“山水养生、森林养眼、文化养神、运动养性、物产养形、气候养颜”的全面整合,最后将把这里打导致为集观光、休闲、亲子、研学、养生、度假、运动于一体的生态乡村旅游目的地。  
(四)浦城十里莲塘景区  
“十里莲塘”是浦城县“水美城市”建设的子项目之一,座落于莲塘镇,将辖区内的“谷满山桥”、“天下闻章”、“颐养南山”、“普天一线”、“问道西岩”、“漂亮桐源”等各个景观节点串联成线,可谓“一步一景”。  
南平市旅发委201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公布公告,浦城十里莲塘景区达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允许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走进“十里莲塘”景区,每一处,都是令人流连的风景。古朴的“谷满山桥”木质廊桥横跨河面,相传,古时村民收割回来的谷子都会放在桥上晾晒,山桥村也被称为“谷满山桥”。河畔,那棵繁茂的大树仿佛诉说着不远处升腾的烟雾里山桥红糖的古老传说。不远处,“晓禾农业”现代化的温室大棚中,柔嫩的草莓鲜红欲滴,酸甜可口的味道仿佛莲塘人越来越甜美的生活变迁。四季如春的大棚里,游人不但能够欣赏各种花卉,还能够体验采摘时节蔬菜和水果的乐趣。  
沿着“怪石”林立的“章氏寻踪”,鲜红的步道在山间蜿蜒,恰似一条喜庆的红腰带系在这青山之中。循山而上,廊亭翘角飞檐,观景台古朴开阔,融入浦城剪纸元素的“喜上梅梢”灯柱别出新裁,稍作休憩,或立或坐,舒缓着疲乏的眼球,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览新乡村的漂亮蜕变。南峰寺功德院红墙黛瓦,院掩映在青山绿树间,十五子诗廊彰示着章氏一族悠远的历史和清朗的家风家训,作为章氏的桑梓之地,每年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章氏宗亲前来寻根问祖。  
避暑胜地金山峡谷藏在桐源村的深山里。峡谷长约2公里,瀑布层层叠叠,最高的落差有20多米,座落于水流源头的一处瀑布如一根巨大的银链镶嵌在石壁上。峡谷上端,还有大面积的天然沼泽地和爱护完好的自然林。与金山大峡谷相隔不远处,梵音缭绕的西岩寺不失为一处修身静心的清净之地。  
到了每年三四月间,受重点爱护的水源地东风水库库区更是风光旖旎。到处盛开的紫云英花仿佛为大地铺上一层淡紫色的花毯,每到花开时节,总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寻花而来。  
“十里莲塘”是浦城县“水美城市”建设的子项目之一,距离城关仅4.9公里的区位优势;青山围绕、良田广阔、风景秀媚的生态优势;传统与现代农业结合、姓氏与宗祠文化叠加、红色文化助力,原真完整可连续且品类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让“十里莲塘”成为浦城的后花园成为了可能。  
(五)猫耳山遗址  
时代:商  
遗址南距浦城县城约12千米,东北距仙阳镇约1千米,西北距下洋村约250米。遗迹遗物分布于猫耳山及其周围山丘上,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2005年九月京台高速公路浦城段开工,经考古调查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博物院、南平市博物馆及浦城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公路沿线所涉及的的古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至2006年,共揭露面积2250平方米,发觉商代早期陶窑9座、新石器时代墓葬2座,商代墓葬21座,以及灰坑等遗迹和大量石器、陶器、陶片等遗物。  
遗址内所发觉的9座陶窑中,有1座为圆形窑,6座为椭圆形窑,2座为斜坡式长条形窑(龙窑)。龙窑区别长5.56米和5.38米,坡度4-10°之间,同浙江上虞李家山商代龙窑相似,而时代比李家山龙窑早,起到一定原始性。窑址内出土的陶器以施黑衣的印纹硬陶为主,器形有罐、尊、釜、盆、豆、盅等,与周围墓葬及居址灰坑0-土的陶器一致,同闽北各地商代遗址出土物相似。商代早期原始龙窑在中国尚属首次发觉,且该处窑址分布集中、规模较大、窑型多样,其间还有叠压、打破关系,为研究中国早期窑炉,非常是龙窑的起源和发展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13年五月,被国务院核定发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六)浮盖山  
浮盖山位于浦城县北部边境的盘亭、官路两乡之间,距县城约45公里。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46.4米,山麓已有30公里的环山公路,可通大小汽车。它宛如一条尾摆西北、首向东南的巨龙,雄踞在闽浙赣三省边境。明朝旅游家徐霞客五次入闽,曾两次遍游山中诸景,并在山中大云寺写下了《游浮盖山记》,盛赞浮盖山“石痕竹影,娟然可爱。峰恋环列,此真独胜”。  
浮盖山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奇峰与怪石。游客在山下十余里外,远远就能望见石人峰酷似一位危冠高坐的仙翁在  
浮盖山守护着三省边境;那酷像犁头与犁伴的犁尖峰直插云天;而指节毕现的仙掌峰则仿佛向游人指点迷津;主峰碧狮峰近顶处的块垒巨岩恰似一头雄狮蹲伏,好像猛然一扑便可跃上峰顶;还有那巨岩天然累叠而成的棋盘石俨如一座巨大的城寨古堡,而游人却可沿着岩石缝隙转弯抹角地攀上峰顶……跟随坡回路转,这些岩峰因为视角的变化,在游人眼底又呈现不同的形象,令人叹赞不迭。非常在山坡茂盛的松竹丛中,那些奇形怪状的巨石,大者高一二十米,小的三五米不等,有的像伏牛卧虎,有的如球如璧,有的则如钟如鼓……,真是千奇百怪,形态各异。  
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岩,挤挤挨挨,层层迭迭,互相支撑,又构成了曲曲折折、忽明忽暗的岩洞,它虽没有石灰岩溶洞那般深幽,然而游人侧身当中却无需灯火,而又可以充分体验“洞游”的情趣。唯有徐霞客当年在寺僧引路下燃薪人游的石龙洞,乃是在钟鼓岩附近的一条深邃的岩隙,游人须从仅容一人出人的洞口悬身而下,洞内下端可容三五人,但向上愈窄,三五十米之上,仅容一人侧身立足,因洞身狭长且两壁岩石粗疏犹似龙鳞,洞顶又有一脉清泉细细而下,故古人号之曰“石龙洞”,这是浮盖山唯一的一处“暗无天日”的奇洞。浮盖山上,有一座据传始建于唐代而至今香火旺盛的梵宇——大云禅寺,这座古刹是佛教宁济宗的寺院。  
据说当年日本空海法师渡海人闽、北上中原曾经过这里。这座古刹虽历经千百年沧桑,基本上还持原有规模,除礼佛进香外,历来是文人墨客、官宦游人玩赏浮盖山风光的停靠站。当年徐霞客来游,便在寺中下榻三日。在浮盖山麓靠近闽浙两省交界处,还有一座历史上著务的关隘——枫岭关。此关地控闽浙赣三省,在公路开通之前,千百年来一直是三省人民相互往来的唯一通道。现在它的原有效果虽已结束,整个关隘仅关门尚存。但游人到此,驻足关前,脚下是两米多宽的石板古道,跳望两省的村落田园、重重山峦,今古兴亡、逝者如斯的怀古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七)南平金鸡岭  
金鸡石前面是骆驼峰,后面是刺猬山。在帽子峰旁有一大五小、罗列有序的山头,名叫五猴拜观音,传说那是被观音使了定身术的五个淘气捣蛋猴子。在金鸡石的东南侧的石岩之下,有一睡佛,全身长约5米,手枕蒲扇,袒胸露腹,笑容可掬,被称“笑佛卧岩”。岩上一个挥洒得尽致淋漓的“佛”字和刻在崖壁上的横幅:“阅尽人间0”不正是这位笑佛的写照?难怪游人到此,都爱好摸一摸他的大肚皮,或躺在他的怀里,与之共阅人间0。前人为笑佛题照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人可笑之人”。  
从坪石镇中心街处金鸡岭大门拾级而上,就可看到高耸入云,丹崖绝壁的一字峰,一字峰长350余米,宽3-6米,似一巨大屏障,它正看成墙,侧视成峰,俯瞰成龙。登上一字峰顶,那蜿蜒如练的武江,从湖南流进广东。极目湘粤,远山近河,全镇风貌尽收眼底。一字峰右侧的海螺峰、孔雀峰,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在一字峰的中段耸立着一座清秀的亭子,名“胜清亭”,在胜清亭能猎取到相当多观日的倩影,并且胜清亭的来历还有着段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抗清的传说。  
岭上至今仍留有相当多与洪宣娇的传说和相关遗迹,在点将台上矗立着一尊高大的洪宣娇塑像,她手护战刀,英姿飒爽,凝视着前方的练兵场。太平军女兵驻守金鸡岭时,这些巾帼英雄就常在此演武。当年洪宣娇女兵放兵器的岩洞又名别洞,奇特之处在于山外有山,洞中有洞,洞内过去用于储藏兵器,现在是长86米,共分16组的石刻,记叙了洪宣娇进驻金鸡岭抗清斗争的故事,图文并茂,浮雕艺术精致,人物形象生动逼真。离兵器岩百余步,是“观景亭”,游人到此,豁然开朗,每当曙光初照,可看到仙山列阵迎远客之媚态,丹霞棒出红日来的胜景。  
这里一年四季,景色不同,一日之中,早晚各异。在山庄后的山谷间,就是宣娇阁,浓荫遮天蔽日,是个难以寻找、极为隐蔽的地方。相传洪宣娇驻守金鸡岭时,在这商计军机大事。诗人李汝伦游此,命名“娇阁言兵”,并赋诗一首:“绝岩森壁诱旗飘,女将军前略试刀,谷底风随歌未已,宣娇堪作吾民娇。”  
(八)南平云峰寺  
云峰寺是金斗山内的诸胜,更有列为省文物爱护单位、被誉为古资一明珠的水北大口窑窑址,均能使人流连。寺院建高出绿畴约一丈,面积约十亩的平台上,前面有洁白围墙加橙黄色雕栏围绕。院子北面正中是内山门,上有石刻匾额“云峰院”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天童寺方丈释明旸法师亲题。寺院的结构是三时模式,中间二层是主体,分前厅、中厅、藏经楼,地面上全铺磨光花岗岩石板,美观慷慨。两侧各有四厅八房朝拱,其间各有伙巷并开有旁门通往前院。  
整座寺院面积3102平方米,布局严密、对称。中厅设大雄宝殿,是宫殿式结构,高约3丈,宽敞堂皇。厅眷塑有“双龙乾火宝”,殿顶横匾“大雄宝殿”,殿中供奉释迦牟尼等三佛,两边排列十八罗汉,全是名家重塑金身,俱用玻璃龛护。佛像高大庄严,光彩照人。藏经楼上的中厅,供奉着附近周围地带唯一的木雕千手千眼观音,高约2米  
,用以精巧木雕作框架的玻璃龛密罩,金光辉灿,慈爱端庄,给人一种慈善为怀的感觉。其余各厅,或作客堂斋厅,或供奉佛门其它菩萨。  
纵观全院,楼台殿堂重叠,花木禅房相衬,经声佛号嘹亮,香烟祥云缭绕,堪称佛门胜地,修持佳境。云峰院历经三百余年的沧桑变化,几经废兴。至民国末期只剩两间-房,一作佛厅、一作僧房。解放后,厅房倾倒,整座院基辟为田园。改革开放以后,党落实宗教政策,僧人释光兴和善信陈广青等于1987年募资修建小佛堂僧舍,后由释耀莲尼师任住持,与释耀叶等驻锡。  
广结善缘,募捐资金,历经七载,终于建成结构密切,宽敞壮观的梵宇,经政府宗教部门批准为开放的寺院。云峰院,以其独占山川灵秀的地理形势,以其悠久而耐人寻味的历史背景,以其既清幽又壮观的修持环境,吸引着众多的“三胞”及闽粤边区的游人香客来此礼佛参惮、游赏观光。  
(九)锦城遗址  
该遗址座落于浦城县临江镇锦城村。城址东濒临江溪,西倚金鸡山,南为开阔盆地,北为鸡山垅,面积20多万平方米。2003年九月八日起,福建省博物馆和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2支考古队在发觉一处秦汉时期的建筑遗址和20多座汉代墓葬。  
秦汉建筑遗址在锦城上面山,面积406平方米,在此有上千片简瓦和板瓦,瓦片长宽35厘米,厚10毫米,上刻有汉化的文字和不可辨认的文字。这小片遗址保存比较完整,全部瓦片的布局还保留当时规模的形式,就像还覆盖在屋顶上一样。在东侧开阔地上留存一段堤坝似的土墩,俗称“城墙”,夯土筑成,长30米,宽3米,为古城墙遗址,在城墙内侧发觉有残损瓦当1件,只剩下半部分。上面一左一右刻有“央”和“阳”字样,据推考为“汉阳未央”的瓦当。  
距遗址不远的金鸡山上,发掘了一大一小、相邻的2座汉代墓葬,M1墓室长6米,宽4米,深3.5米;墓道长15米,宽2米。出土汉代匏壶、陶瓮、陶双耳罐等10件。M2墓室长8米,宽4米,深5米;墓道长18米,宽2米。出土玉器、陶器50余件,当中包括玉璧3件、玉佩饰1件、陶璧3件。当中最大的玉璧直径33厘米(严重破损),另一件青玉玉璧直径27厘米,保存完好,堪称“福建第一璧”。玉佩饰散成十几个小部件,这在福建汉--古中也是首次发觉。还出土成规制的陶器,当中有5个陶鼎表示墓主身份在大夫以上。  
锦城遗址被发布为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十)浦城梨岭关  
年代:唐  
座落地点:浦城县九牧镇九牧村  
该关座落于浦城县九牧镇九牧村高步亭自然村。古时因山产梨,称梨岭;唐贞元初,林藻与其弟林蕴联袂进京赶考,在岭头题下姓名,后两兄弟均科举及第,就称为折桂岭;又岭有五显庙,俗称五显岭。关为南北走向,关墙残长30米,高3-5米,下宽9米、上宽6.5米。关门残高3.2米,厚6.5米,宽3米。在关南侧顶部还发觉营房遗址和石砌圆形泉水井一个,井深1.5米,直径0.65米,泉水清澈可鉴,甘甜爽口。据当地老乡回顾:关总长约80米。关门用片石砌成,顶为半圆拱状,关楼南面书“全闽锁钥”,北面书“越闽砥柱”。民国22年(1933),建造江(山)浦(城)公路时被毁。梨岭关规模宏大,关之四周,深坑危堑,林木精密,道路崎岖,地势峥嵘,山奇水秀,挺拔宏伟,堪称“福建第一关”。  
在梨岭有一条通往浙江江山的石砌古道,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凡自浙入闽者,由清湖渡(江山市南)舍舟登陆,连延曲折,逾梨岭而至浦城县西,复舍陆登舟,以达闽海。”。据考证,该古道始建于唐代。上下3.6公里,每级石阶长2.7—3.6米,宽0.75—0.8米。保存尚好的约200米。  
爱护范围:关墙四周各延伸20米和古官道两边各向外延伸10米。  
2009年,浦城梨岭关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