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龙海区风水民俗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8-12 15:07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龙海区地理位置  
龙海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漳州市东部,西北南群山环抱,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北和芗城区、龙文区、长泰区相接、西与南靖县、平和县毗邻,南与漳浦县相接,东与厦门市海沧区、思明区相望。介于北纬24°11'~24°36',东经117°29'~118°14'之间,总面积980平方千米。  
二、民间信俗(保生大帝信俗)  
大道公,生前姓吴名本,北宋泉州府同安县白礁村人,生前为济世良医,受其恩惠者无数,其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举世闻名,民间称其为吴真人,尊为“神医”。历代皇帝接连不断加封,最终一次封号就成为今日称呼—“保生大帝”,随时代的变迁,与大道公信仰相关的祭祀习俗,也慢慢构成,成为当地影响最大的民俗活动。  
保生大帝信俗包含祭祀、进香、祈求药签、巡游等内容,其起源可追溯至北宋中期。明代后期及有清一代,保生大帝信仰随开垦者渡海流入台湾。现时中国大陆及台湾的保生大帝祭祀均延袭古制,与地方民俗相结合,构成一套带有闽台地域特色的祭典仪式,在海内外极具影响力。  
保生大帝姓吴名本,北宋同安县白礁乡人。他精通医术,以高超的医治手段救济生民,被民间私谥为“医灵真人”,身后又得到历代褒封。明代永乐十七年(1419),朝廷敕封吴本为“恩主昊天金阙御史慈济医灵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在民间,保生大帝又被称为“吴真人”或“大道公”。  
慈济宫座落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东鸣岭山麓的岐山,九龙江北岸每年前往青礁慈济宫保生大帝祖庙朝拜的海内外香客达十几万人,青礁慈济宫所以而成为世界保生慈济文化的中心。  
白礁慈济宫座落于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白礁慈济宫吴真人诞辰祭典仪式是海峡两岸民众一起奉行的一种传统祭祀仪式,参加者以龙海人为主,延及海峡两岸民众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  
农历三月十五是吴真人诞辰日,民间照例举办自宋代即构成的吴真人诞辰祭祀仪式。祭典由多个环节构成,首先鸣钟九响,擂鼓三通,然后鸣炮,与祭者分香,行上香礼,再向吴真人献花、献茗、献果、献牲、献财帛,向吴真人暨列位尊神行三跪九叩礼,恭读疏文,恭化财帛,望燎。接着进行绕境活动,巡游队伍蹈火出阵,以白礁慈济宫宫旗、神童阵、肃静牌、神像、凉伞为前导,同时配以全套乐队。祭典期间还开展民间文艺活动,漳州木偶戏、南音和来自台湾的芗剧等都参加表演。  
保生大帝信俗涵括了闽台民间文化、闽台历史、民间医药、民间艺术、民间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内容,起到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闽台地方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三、漳州水仙花雕刻技艺  
漳州水仙花的栽培和雕刻自明景泰年间延续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水仙花雕刻技艺,主要 采纳钢铁制成的刻刀、刻片、刻钳、刻剪、修叶刀、刻针等八种工具,经过花匠们雕刻的水仙花,造型逼真,千奇百怪,大体可分为兽型、禽型、生活型、人物型、象征型等五大类。经雕刻师精雕细刻后,其神韵更胜似仙女降落人间,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令世人百赏不厌,历代文人墨客称之为“凌波仙子”。  
水仙花的雕刻造型,其目的是通过刀刻或其他手段使水仙的叶和花矮化、弯曲、定向、成型,根部垂直或水终生长,球茎或侧球茎按造型要求养护、固定。水仙花雕刻造型主要是对花、叶的雕刻,使花、叶达到艺术造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雕刻的机械损伤、阳光和水分操纵等办法实现。雕刻时,使器官的一侧或一面受损伤,在愈合过程中,受伤的一侧或一面生长速度减缓,未受伤的一侧正常生长,即生长速度较快。这样,叶片或花梗就发生偏向生长,即向受伤的一侧或一面弯曲。利用植物的趋光性操纵水仙花生长是造型的另一手段,向光面细胞的生长速度较背光面细胞的生长速度慢,所以就构成了植物弯向阳光的结果。  
同时,水仙花雕刻时间的挑选也十分重要,雕刻前需要进行时间预测,即雕刻后经过水养,能使之在预定的时间吐蕊开花。确定观花日期后(元旦、春节或喜庆日),再根据哺育水仙花地方的温度、光照等情况挑选雕刻日。从雕刻日起,经过水养,调整造型到第一朵水仙花开放称“养育期”;从第一朵花开放到大部分花朵开败,失去观赏价值时称“观赏期”;在通常情况下,水仙花的观赏期在12天左右,最佳观赏期在70%~80%的花朵开放,其余的花蕾含苞待放,这时花香味较浓,有花、有蕾,给人以奋发向上,欣欣向荣之感。  
漳州水仙花雕刻技艺印证着先民的聪慧才智,其造型多样、手法丰富,有一定的工艺价值,并且作为一项水仙花产区支柱经济产业,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民俗风情  
1993—2020年,龙海境内仍然传承传统的民俗与闽南方言,跟随时代的变迁,民俗与方言有稍微的变化。  
    民间的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和岁时节俗大都体现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以及敬天畏神的内涵,蕴含复杂的社会生活内容及浓烈的感情色彩,慢慢融入新的节日喜庆活动。龙海民间的礼仪习俗表现在生产、婚嫁、生育、寿辰、殡葬、祭祖、庆典、交往等方面。传统的农业社会在礼仪习俗上其细节还反映诸多禁忌,乃至陋习,对百姓的生活影响深远。当中,婚嫁、生育、殡葬是人生最看重的礼俗。  
    改革开放后,境内乡村生活水平已经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人们注重在生产活动之余,开展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龙海民俗活动充满乡土气息、别具村野风情。至2007年,全市在不同岁时进行的多种民俗活动有30多项。  
    龙海民俗活动是境内群众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构成的,是千百年来由闽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融合衍生出的非物质文化。她形式很多种,五彩纷呈,与民间岁时节庆习俗、民间祭祀紧密相关。有反映生产劳动情景和场面的舞蹈、竞技等民俗活动,以龙舟竞渡、跑旱船、秧歌舞等最具代表性。旧县志有《竹枝词》道“端阳佳节可人天,溪北溪南竞斗船;金鼓声喧齐喝彩,锦标争夺看谁先?”这正是龙海九龙江两岸人民赛龙舟的写照。有反映人民群众传统文化生活的,如大鼓凉伞、舞狮、舞龙、斗花(水仙花雕刻)、斗风筝、扎彩棚等。还有反映人民群众曲艺说唱活动的,如锦歌弹唱、芗剧(歌仔戏)、布袋木偶戏表演等。龙海的民俗活动还因区域不同,会有所变异,如沿海地区的水族舞、丘陵地区的盾牌舞等。民间信仰的差异性也产生不同的民俗文化活动,非常是庙神崇拜,起到浓厚的地方宗族文化和宗教文化色彩。在传承旧风俗的同时,融入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后,政府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新风俗,非常是在建设美满社会与社会主义新乡村活动中,构成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风气。  
    龙海方言是闽南次方言漳州话的主要组成部分,保留很多古汉语语音特点和词汇;跟随经济文化交流,也增添一些一般话和网络语言。龙海话在中老年人中间传播比较稳定;青少年中间或多或少受一般话的影响,非常是幼儿推广一般话,有的甚至不讲龙海话。应当在推广一般话的同时,重视闽南方言的传承与爱护,非常是在少年青少年中间推广闽南方言,教学方言童谣。  
五、龙海岁节风俗  
春节  
从农历正月初一日至初三日,俗称“新正”,今谓春节。是民间最为重视的节日,千家万户,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享尽天伦之乐。初一日古称“元旦”,“履端”。人们拂晓即起,穿戴一新,燃放鞭炮。晚辈首先向长辈拜年。该日早餐通常不煮新饭,仅吃除夕的“余饭”,取来年“有余”的吉利;还吃一点甜面线,叫“长寿面”,寓合家安吉长寿之意。从这天起,不讲不吉利话,不互相吵架,父母不打骂儿童。并且这天不扫地,不汲水,不乞火,不缝衣,大事歇息、饮宴、游逛。亲友相遇于途,互道“恭喜”,相邀宴饮,称为“喝春酒”或“喝年酒”。谒亲访友,礼尽于诚,主人则备福圆及茶料待客,携小孩者馈以红柑,数必成双,或馈红包。过去绅商世家,多遣晚辈持帖或名片互相拜年,不用亲行,谓之“飞帖”。初二日亦早起,做“头牙”敬祖先。夫妇携带儿女谒岳家,岳家则要办筵席请女婿。其他活动如初一日,补其未尽。初三日不再早起,春节气氛稍减。现在相当多群众从这天起就恢复劳动。  
建国后,春节初一至初三日定为机关节假日,城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各级领导也利用这个机会登门拜访关怀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推动下,民间的封建迷信活动及褥礼,已大部降低或废除。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俗称“元宵”。百姓家要以清茶、龟�敬帝君,仍迷信之俗。还要吃牡蛎煮面线,谓“蚝仔面线兜,好人来相交”。这天晚上,过去为闹花灯、看新娘的良宵。凡新婚之家,要张灯结彩,敞开大门,让新娘盛装立于厅中,任人观看品评。此夜俗谓子女迟睡,妈妈可长寿,故为儿女者多深夜始睡。现在元宵节举办花灯展览、灯谜会猜、舞龙弄狮等,热闹非常。  
三月节  
农历三月初三日俗称“三月节”,古称“上巳节”。民间以面粉煎成圆形薄饼,再以各种菜肴混合作馅(通常以笋丝、豆芽、豆干、牡蛎、猪肉、蛋丝等),卷包成条,叫做“润饼”或“薄饼”,以祭祀祖先,也当一次改善生活。  
清明节  
农历三月清明节,家家户户插柳枝于门外,谓能辟邪。此节活动重点是扫墓,新丧之家,必备牲醴酒肴,亲祭墓所,称为“上墓”。旧墓不限于本日,但最迟止于立夏日。这天,俗谓百虫启目,妇女停做针工,说是恐伤了虫目。过去里巷妇女有的靓妆盛服,联袂出郊踏青,此风现已无存。  
新中国成立后的清明日,学校、机关、社团,多集体举办扫烈士墓、献送花圈或种树纪念等活动,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俗称“五日节”。相传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这天,人们都在门前悬挂艾叶、菖蒲,取“艾剑蒲鞭”驱鬼祛邪之意。又以雄黄酒洒泼屋墙角落,谓可消灭毒虫。妇女以五色丝线,系于小儿臂上(男左女右),寓长寿之意。有的妇女制小绣囊,内包雄黄、五香末,或以线织成虎头形胸佩,让青少年佩挂,以辟邪秽。另于该日午时正,汲水贮瓮中,加封久存,叫“午时水”,或再投入刺瓜浸渍,叫“刺瓜水”。遇有发热生病者,饮之可清热退火。是日家家吃粽(有咸棕、豆粽、肉粽各种)、吃卤面。各乡还有竞龙舟之举,延至月终。  
现在,这个传统节日,还保留着划龙舟、吃粽子的风俗,龙舟竞赛已成为一项水上体育运动。其他风俗多已淘汰,少数尚存。  
六月半  
农历六月十五日称“六月半”。俗以粳米圆荐神,叫“半年圆”。习尚封建,但吃圆仍饶有风趣。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日晚上称“七夕”,是神话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间。民间女子于月下乞巧。持熟豆相饷,谓之结缘。此俗已废。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日古称“中元”,俗称“七月半”,是个迷信的节日。是日备牲酒肴馔,祭祀祖先。各乡社街巷并按各自的传统日子(七月中之一日),作“孟兰盆会”。延僧念经,设食施舍无祀之鬼,超度无主之魂,谓之作“普度”。并搭台演戏,大宴宾客,竞先炫耀,所费颇多。这个陋俗将跟随科学的发展和群众思想醒悟的提高,而慢慢废除。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称“中秋节”。民俗要吃月饼和糍粑赏月。也以月饼为赠送品。过去夜里用月饼赌“状元筹”,以助清兴。豪绅世家,还有宴会。迷信者说此夜签卦最灵,故以种种形式,卜一年之休咎。民间谓子女迟睡,可保父亲长寿。还有,这天又俗为“土地公生”,过去要以糍粑、月饼祀“福德正神”,并演戏酬神,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建国后慢慢废除,只保留吃月饼和糍粑赏月的健康内容。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民间以芋头、番薯及甘蔗、红柿饼、花生荚、柚子等九种果品祀神,家人分吃,并以芋皮薯皮涂门槛,谓之剥鬼皮。这天有登高之举。青少年争制纸鸢乘风散放为乐,叫做“放风筝”。有的还在上面挂哨子,让它迎风响叫;夜里则系挂灯笼,闪耀空中。以上风俗现在多已不存。  
冬节  
农历十一月里是“冬至”季节,俗称“冬节”。这天各氏族皆祭于家庙。家家制糯米圆荐神,叫做“冬节圆”。吃了,谓之“添岁”。今民间尚存此俗。  
尾牙  
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俗称“尾牙”。百姓家要具肴馔祀神焚纸,晚餐合家欢宴。旧时商户东家还要宴请所有经理、店员,叫“做尾牙”。尾牙放鞭炮,谓之“头门炮”,意味着春节快要来临,可开始准备年货,添置家什器皿,购买食品衣物。进入下旬,慢慢繁忙。要制备年糕、茶料,采办礼品,馈赠亲友,谓之“馈岁”。  
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俗称“祭灶节”。传说家家户户都有一对灶君,是天上派来监视人间的灶神,每年这天,灶神都要上天向玉帝汇报一次这户人家得到善恶表现情况。灶神二十四日登天,正月初四日才回来。灶神动身前,百姓要备牲醴、焚甲马,为其饯行。这些传说自是荒诞无稽,但解释旧社会行贿受贿之风盛行,连鬼神也要贿赂。在此期间,各家还要进行大扫除,换门联迎春节。此节现已不太盛行。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小月二十九日夜为“除夕”,俗称“过年”。据久远的民间传说,“年”是一种野兽,每逢这个时候,它就出来祸患群众,所以,家家户户主动出击,以放鞭炮贴桃符来惊走这坏东西。此日,全家团圆,祭祖先,祀神,谓之“辞岁”。傍晚,盛备美酒佳馔,案下置炉火,合家拥炉欢饮,称为“围炉”。宴后,燃放鞭炮,焚烧旧灯架,拣列其炭十二块,视其红黑,以验来年的晴雨。同时尊长要给未成年儿孙“压岁钱”,习称“红包”。一家人各就所好,纵情欢乐,最早午夜才就寝,谓之“守岁”。现在一些迷信陋俗已废除,但仍不失为全年最繁忙的一个节日。  
六、龙海现代民间绘画  
龙海现代民间绘画由农民画演进而成,是乡村群众美术创作活动发展的产物。建国初期,在县文化部门的组织和文艺工作者的辅导下,哺育了一批土生土长的农民业余美术作者,农民画开始出现。这些作品在技法上 采纳单线勾勒、稍赋淡彩,在构图上写实带夸张,简洁透彻,有的还以诗配画的形式体现,深受群众欢迎。如九湖乡吴样创作的《山区新貌》、《找窍门》等作品先后被选送参加华东地区、省、市级美术展览,1960年以其先进事迹作为福建省文艺代表赴京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被誉为“农民画家”。“大跃进”年代,受全国“诗画满墙”活动经验的影响,县文化部门为配合运动在全县掀起了群众性的创作壁画热潮。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初,一些农民作者如黄清垂、肖青枝等接受比较正规的培训,开始向讲究透视、构图严谨、工笔重彩、画面绚丽的年画发展,他们创作的《山村电影队》、《船上故事会》等作品被选送参加省级美术展览。  
改革开放以后,跟随乡村经济的复苏,党和政府对乡村文化工作的重视,农民画创作出现新的生机。在市文化馆的精心组织和培训辅导下,建立了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起到一定创作能力的作者队伍,创作的作品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民间绘画的基础上,逐一转变并构成名副实际上的现代民间绘画。1989年一月,龙海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8年十一月,龙海再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绘画)之乡”。  
龙海现代民间绘画发端于乡村,渊源于龙江大地古老的乡风民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闽南民间历来盛行雕塑、剪纸、刺绣、彩扎、花灯和木版年画,多为祈福求祥、驱鬼避邪,表达并满足人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盛”、“丰衣足食”的理想和愿望。这种传统的文化心理对龙海现代民间绘画作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在传统民间美术造型上吸收营养,融合现代艺术观念,描绘现代生活,在艺术上已日臻成熟。在创作题材上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蕴藏着作者对家乡山水、劳动生活的深厚感情;在创作技法上构成一种时空自由的独特表现方法,构图奇特稳重,人物谐趣横溢,彰显出雅拙兼蓄的审美情趣;在作品主题上充分抒发了作者对劳动的赞叹和奋发上进的乐观信念,讴歌火热的生活和展现当代农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龙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龙海始终保持现代民间绘画的创作展览,参加各级展赛和理论研讨活动,承办“福建省第三届现代民间绘画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龙海现代民间绘画》画册,拍摄农民画家和系列活动音像资料;在乡镇建立创作活动基地,在《龙海乡讯》网建立专题栏目,在《龙海市图书馆》网建立“龙海现代民间绘画”专题图片展览。  
漂亮富饶的龙江大地哺育了智慧、勤劳的龙海人民,纯朴瑰丽的民间艺术滋养了一批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从田头地角一步一步地跨进艺术殿堂。多年来,全市共有四十多位作者的作品参加省级以上的展览,有六人加入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十四人加入福建省农民书画研究会。1990年,市文化馆高建国被文化部群文司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优秀辅导员”称号;1995年,市文化馆黄长寿被福建省文化厅授予“现代民间绘画优秀辅导员”称号;2005年,作者郭水根被评为“漳州市首届十大民间青年文化艺人”;2006年,作者郭水根、连文祥被授予“漳州市十大杰出民间文化传承人”称号。全市共有二百多幅作品入选省级和全国展览,三十多幅作品在国家级展览中获奖,部分作品出国展览、入编画册、被外国友人购买收藏。2006年四月,作者蓝溪泉创作的《祖地乡情》作为龙海市的礼物赠送给回乡谒祖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福建日报》、《厦门日报》、《闽南日报》、《海峡都市报》、《海峡导报》、《东南早报》、《漳州广播电视报》、《福建乡土》等报刊及漳州电视台、龙海电视台多次对龙海现代民间绘画进行报道,龙海现代民间绘画已起到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龙海现代民间绘画的繁荣发展,为龙海市构建美满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特区营造了非常好的文化氛围,具有了踊跃的效果。  
七、常春岩上闹戏钹  
常春岩佛祖庙,座落于龙海市东泗乡虎渡村常春山,是闻名闽南的百年古刹,也是香火鼎盛的佛教朝拜圣地。常春岩寺庙始建于明代正德丁卯年(公元1597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二00三年再次组织修建,其间历尽沧桑。2004年十二月,常春岩被龙海市人民政府确认为“龙海市第六批高级文物爱护单位”,并立碑存照。  
驱车直达常春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百年古刹。整座寺庙雕梁画栋,琉璃彩瓦,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殿堂中如来佛像神态安详,十八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寺庙四周,苍松翠柏围绕,古木参天。山后一块“仙人石”,石头上脚印依稀可辨,传说是当年观音菩萨在山上留下的足迹。这里怪石嶙峋,煞是好看。寺庙前,奇花斗艳,芳香扑鼻,沁人心脾。当中一株老茶树尤为引起注意,据说有千年历史。山脚下,是一片翠绿的荔枝海,好一派浓墨重彩的山水画。  
常春岩坐东南向西北,人杰地灵,三面环山,树木茂密,果树成林,环境幽雅,堪称佛门之修行圣地,常春岩开基祖先香花僧人,带着十八般武艺和浑身佛门绝技,当中最明显的独门技艺就是“戏钹”,以及经书和中医学秘方验方来到龙海市东泗乡虎渡村常春岩,授徒传艺。所传的中医学秘方验方就是日前国内外独一无二的“男女发育转大丸”、“千锤膏”。香花僧人到常春岩传授三徒,平日除传经诵佛外,亦传授三位徒弟习武事农,个个都是文武兼备,且精通医学,常春岩以武僧的武技(戏钹)武术和行医济世之名,流传闽南和南洋一带,代代相传至今。  
常春岩历代多出高僧,当中以妙通僧人最为著名。传说他武功精湛,练就一身轻功,能脚踩水田间的稻茬过田地,不沾一点泥水;能踩在瓷茶壶上戏钹(单击俗语称“弄镂钹”)。现在常春岩每逢佛祖生日,就有常春岩第二十二代弟子甘亚瑞等四名僧人来此地表演绝活“戏钹”,经常引来无数香客驻足观赏。这“戏钹”可是闽南一带稀有的民间艺术呢!龙海市电视台还特意到常春岩拍摄了“常春岩上戏钹人”的电视台专题片。  
戏钹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既是一种技巧很高的武艺,进行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也是每逢重大节日、传统节日上街献艺,增加节日气氛,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又是适应佛界活动的一种内容,佛祖生日、上元、中元、下元、寺庙庆典、超度亡灵等多种活动均可参与。戏钹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技巧较多,表面看似易懂,实为奥妙,学而艰辛,一整套功夫非三至五载难成,且经济效益甚微,差不多无人问津,正应对绝迹之危。所幸的是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戏钹已被列为“漳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春岩还出了许多名医。常年生活在常春岩的僧人,潜心研修医学。当中妙春和尚最为出名,当地百姓甚至几十公里外的群众,一遇上疑难杂症,都要雇轿夫请他出诊。疗伤用的“常春岩膏药”效果奇好,据说把寸钉钉木板,贴上此膏药,片刻即可把木板中的铁钉拔起,疗效十分神奇。日前流传至今约有“黑膏药”、“壳仔油”、“男女转大丸”等。  
为弘扬民间文化,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八节),即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日,全部常春岩佛门弟子聚集在共同,有文僧人在佛祖前诵经,武僧人进行戏钹、杂技表演,还有木偶戏,芗剧演出,四方香客云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诵经声、锣鼓声、鞭炮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游客还能在此美美地品尝一番热腾腾的“腊八粥”。  
常春岩治理者们对常春岩现已制订出了未来总体发展规划,将大成殿等建筑列入文物爱护范围,并将其作为戏钹的主要活动地方,让戏钹的组织者和操练者能够常常在常春岩进行排练与表演,使“戏钹”这门技艺不致失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常春岩会是一个人们避暑休闲、寻幽访古的好去处,而“戏钹”这门技艺也可以继续散发它的艺术魅力。  
东园戏钹  
戏钹属于一种佛门杂技,存在于民间已是非常罕见,是值得抢救与扶持的项目。常春岩开基者是香花僧的传人,又是漳州五云派之潜云派系。  
佛门杂技戏钹相传是十八罗汉之一的手持铜钹尊者所创,即是香花僧人,在民间辗转流传,由香花僧人在常春岩口传身教流传下来。常春岩始建于宋朝,系宋朝南少林开基漳州即同时开基常春岩。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也就是腊八节),全部常春岩佛门弟子聚集在共同,有文僧人在佛祖面前诵经,武僧人进行戏钹、杂技表演,还有木偶戏、芗剧演出。各方香客、游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有诵经声、锣鼓声、喝彩声、鞭炮声,热闹非凡。  
常春岩自始建后,于1958年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破坏,所幸常奉岩的戏钹武技和祖传秘方“男女发育转大丸”、“千锤膏”验方被廿一世传人甘清泉爱护并流传至今。佛门杂技戏钹的传播伴跟随中医秘方验方流传,且所传的中医秘方验方却是在民间日前国内外独一无二的“男女发育转大丸”、“千锤膏”,这对研究武僧的佛门杂技武艺和行医济世中医秘方验方的关系,是在相当多内涵值得研究。  
戏钹的主要价值在于一是这是一种技巧很高的武艺,进行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二是每逢重大节日、传统节日上街献艺,增加节日气氛,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三是适应佛界活动的一种内容,佛祖生日、上元、中元、下元、寺庙庆典、超度亡灵等多种活动均可参与。  
常春岩戏钹表演分为三组:  
第一组:吐珠、弄花、单�、虎翻墙、单背、双背、单�(可加虎翻墙、�茶、嫦娥照镜)、披翔。  
第二组:赶单竹带钵、单竹过五指山、单竹过五官(也可用双竹过五官,可加摇莲花)、接竹(可加鸡啼谷、目连挑经、喜鹊过枝)、刀枪技(可加碗、盘,或其它杂技)、锣技、软竹。  
第三组:吐珠背(可加单腋背、直铜倒、双腋背、连环钵、虎上叉、顶篮、下地牡丹)、�输、下地照镜(可加咬钵)、翻转钵、摇珠(可加狮咬球)、叫鸡入袖(收尾)、上大人(脚站在药缺罐上)、抛番薯片、食指击破甘蔗块,收式。  
戏钹艺人日前还掌握着铙钹的各种技巧:弄花、大抽、虎翻墙、单背、双背、披翔、赶竹、过五指山、过五官、双接竹、刀枪、弄锣、咬钹、上大人、软竹等等。  
吹鼓伴奏:解放后失去流传形式,1988年八月重新恢复吹鼓伴奏队。  
佛门杂技之一的戏钹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技巧较多,表面看似易懂,实为奥妙,学而艰辛,一整套功夫非三至五载难成,且经济效益甚微,差不多无人问津,将应对绝迹之危。为解救中华佛门绝技戏钹之文化遗产,应当加以抢救并扶持之,让这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流传于世并发扬光大。  
传承谱系  
常春岩戏钹及杂技香花僧人和吹鼓一整套人如下:  
一世到十八世,年代久远,历史变迁,已不可考。  
十九世释妙兴传顺源、释妙通传释清泉;二十世传人释妙兴,戏钹武艺精通,镖和铜钱用手随发出百发百中,可在几十步远入木三分之二,有次出请和泉州同行在海沧为谢宝珍之母做功德,围观观众人山人海,其大轴抛得太高,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把“拉钹”(戏钹用具)刮飞了,眼看就会落下来砸伤人的,围观的人都惊呆了,他不慌不忙把手里的另一个“拉钹”抛出,击出后两个“拉钹”同时掉落在离围观群众以外,清除了一场惊险,围观群众都拍手叫绝,谢先生看了也赞不绝口。演完之后,谢先生就对他说:师父,象你这么好的功夫为什么不到南洋去发展,如你要去南洋,只要在厦门有船要去南洋你就说要找我,他们一路会款待你的,且会直接把你带到我那里的。妙兴接受谢宝珍的劝说,去了一趟南洋。但他并没有去找谢先生,有一天,谢先生遇见了他,就请释妙兴师父去做客。因谢宝珍亲眼目睹他的功夫,就开始组织南洋的十三坡头的华人跟其习武,以强身健体,并观看他的戏钹表演,常春岩戏钹武艺也在南洋传播。常春岩的秘方“男女发育转大丸”由释妙通监制,出口南洋,供不应求,后因当地战乱,音信全无。  
廿一世甘清泉传甘亚瑞(又名潘承瑞)、袁北仔;廿一世主持释清(1917~1987),七岁时跟释妙通师父上了常春岩当徒弟出家,师父很爱好他,就让他上常春社私塾学堂,后又送他到南山寺深造(跟随后的南山寺主持“传正”同学),学业完了回常春岩。由于他“聪颖过人”习武诵经,研究医学、天文、地理,在十五岁就可做坡度亡灵等佛事,当上“午夜卷首座”,十六岁开始被出请“戏钹”,十八岁进“骨伤科”均可自行帮人诊治和做佛事的“乙天首座”,廿二岁就可替病人看病,内外科、妇幼科、针灸等行医济世。寺中的秘方“男女发育转大丸”、“千锤膏”及验方医治效果好,随后就任常春寺主持之职。解放后还俗。甘清泉继续在家行医济世,到1958年前往福建省中医学院进修,经考核后获得中医“医师”职称,分配到榜山卫生院,1960年龙溪县和海澄县合并时,并成龙海县后,因当时户口由市民迁回老家东园大队,后因户口不让迁出,大队争须医务人员,就这样在东园大队及枋林大队合作医疗站工作,在这段期间在东园公社卫生院培养了一批批赤脚医生,又在建南溪桥、西溪桥、八引、卓岐等处服务民工。直至1979年福建省卫生厅召令,调往龙海县第二医院,恢复国家干部医师资格,1985年九月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从事中医药工作三十年,特授予荣誉证书。”  
八、龙海大鼓凉伞  
大鼓凉伞是福建闽南一带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民间舞蹈大全》记载:“大鼓凉伞亦称‘花鼓阵’,主要流传于漳州市和龙海县九湖、颜厝、程溪一带。每逢喜庆佳节、迎神庙会,该地区乡村村村都表演这个舞蹈,扎根之深、影响之广,可谓家喻户晓。”  
龙海县座落于福建闽南九龙江中下游的漳州平原,由历史上的龙溪、海澄两县合并而成(1993年六月撤县建市),是大鼓凉伞的发祥地。相传明嘉靖年间,名将戚继光率部入闽抗击倭寇,为沿海人民解除了深重的灾难。百姓感恩戴德,擂响金鼓迎接凯旋,以凉伞为得胜归来的将士遮阳,以蒲扇为得胜归来的将士驱热,以赤诚之心挑茶献果犒劳得胜归来的将士。于是,民间艺人吸收了生活源泉,进行艺术构思,创作出民间舞蹈“大鼓凉伞”。大鼓凉伞表演的原型是以欢快热烈的情绪、粗犷豪迈的节奏,由八人出场表演。一将士(鼓手)身背战鼓,一村姑手撑罗伞,伞绕鼓转,翩翩起舞;一老大妈手持蒲扇为将士煽风驱热,一老大伯肩挑竹篮为将士送茶献果;后有四个男女,手持铜锣,跟随鼓点,敲打铜锣,绕场伴舞。大鼓凉伞主要以鼓伞为核心,以其他人物为陪衬。当中“大伯大妈”以戏曲里的彩旦和三花丑行当进行表演,穿插当中,插科打诨,谐趣横生,为舞蹈增添生气和情趣。大鼓凉伞生动地体现了百姓对其爱护神的感恩心情和祈盼平安的强烈愿望,情趣并融,以其锵锵鼓声和粗犷豪迈、亦谐亦趣的翩翩舞姿凸现艺术魅力,在百姓心里产生共鸣。大鼓凉伞最早在龙海的九湖、颜厝、程溪至各乡镇村社流传,相当多村社由“�会”家长主持,选拔社里有艺术素质的男女,购置大鼓凉伞,操办大鼓凉伞队,有的摹仿自练,有的请师传教。大鼓凉伞成为各地迎神庙会、“挂香”、“过火”、“荡神”、“送王船”等民俗活动以及喜庆节日中进行文艺踩街的主要表演项目。  
大鼓凉伞的兴旺时期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当时各地生产大队都在兴办乡村俱乐部,纷纷办起文艺演唱队、大鼓凉伞队等民间文艺活动队伍。据不全部统计,当时全县大鼓凉伞有一百多支表演队伍,两千多名表演人员,出现兴盛态势。可是好景不长,在“文革”期间,大鼓凉伞也被作为封建迷信的产物而禁锢,伞折鼓毁,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有些地方恢复或重新组织大鼓凉伞队,在一些节庆日子、乡村宫宇庙会、企业工厂奠基开业时出阵,但此时的大鼓凉伞已慢慢失去原有的表演艺术元素,只具有排阵势、造声势的效果,不可以导致观众的共鸣,其生命力岌岌可危。所以,在这一时期里,有很多民间文艺工作者踊跃想方设法振兴大鼓凉伞,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创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龙海芗剧团、龙海五中先后创办“大鼓凉伞队”,并邀漳州著名舞蹈教师执导教授,对大鼓凉伞表演的形式内容进行改革创新,继承传统精华,注入时代气息,激发艺术活力。  
1、在原创结构上进行形式重构  
尊重原创模式,继承传统精华,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把握住大鼓凉伞粗犷豪迈、气势恢宏这一基调,环绕“鼓伞”这一对主角进行形式重构,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鼓伞表演人员的增加,由原来的一鼓一伞发展到多鼓多伞,最多达到二十多对;二是表演角色的转换,把“大伯大妈”这对角色换成了“漂亮村姑”,把四男四女敲锣伴舞改成一色少女翩翩起舞;三是明显鼓伞对舞,调整伴舞角色。以多鼓多伞的对舞、群舞为主轴,把其他伴舞调整成:设置一个以古代元帅打扮的男子擂打高脚大鼓,两边各一名敲锣打钹的校尉,既成战场上击鼓鸣金的主帅,又是舞场上的司鼓指挥,因而使大鼓凉伞的鼓伞主舞更加明显,更加协调统一。形式重构后,既保留大鼓凉伞的原生风韵,又增添了恢宏热闹的看点。  
2、在内容编排上灌注时代气息  
通过形式重构,把表演内容拓宽,灌注时代气息,使舞蹈的“快节奏、多变化、情感浓、气派大”之势与当代人的情感更加融洽,与时代脉搏更加合拍。在编排上,有十八对鼓伞和一套“司令大鼓”共四十人出阵,那咚咚响鼓大有排山倒海、惊天动地之势,场面煞是壮观。在舞蹈节奏上注重行云流水,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急缓相融,即有威武雄壮、刚劲洒脱的群舞,又有婀娜多姿、轻盈飘逸的对舞。在舞蹈表演上明显了舞蹈的整体美、队形的变幻美和个人的形体美,既有群舞的雄姿丰韵,又有团体操的规整飘洒,充分体现出民间表演艺术的魅力。  
3、在节目包装上逐一趋向时尚  
“大鼓凉伞队”表演者都是清一色的俊男靓女,他们的鼓伞、服饰、道具通过整体设计、合理匹配,在自己包装上更臻完美,趋向时尚。加上他们精巧完美的表演,自然而然得到当代人的青睐和看好。1995年元宵,组队参加“中国・泉州广场文化艺术节”比赛,荣获表演、创作二等奖。  
经过改革创新的大鼓凉伞,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在民俗节会、奠基庆典、广场文化等活动中频繁亮相,大显身手。  
九、龙海彩扎艺术  
彩扎是闽南时兴的乡风,自宋代发明造纸术以来被广泛应用,至今已有千年传承史。龙海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县级市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乡风民俗使民间艺术有了生存的沃土,彩扎艺术遍及城乡。  
据《龙海县志》记载,民国时期,石码从事纸扎工艺有10家、海澄有6家,在艺术上较有名气的有连凤师及胡英才、刘土塞师徒,他们糊扎的人物禽兽形象逼真、彩灯艺棚精彩动人;解放初,石码、海澄纸扎店继续经营,艺术上有所创新;1964年,石码陈耳钩创作的《青石狮》、《老农喜丰收》,参加省工艺品展览受到好评;1978年,县布制厂设绸扎工艺车间;1979年陈耳钩作品《群狮》在省工艺美术创作会上被评为优秀作品,当年,工艺车间有190件绸扎工艺品经厦门外销香港、新加坡;1987年二月,海澄张家苗制作的彩扎《妲己听琴》作为福建民间美术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其巧夺天工的技艺导致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认可。  
龙海彩扎最为明显的是“棚仔艺”和“结彩楼”,是民间流传下来起到特色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  
棚仔艺(又名蜈蚣棚),它集民间工艺制作、民俗文艺表演于一体。相传棚仔艺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早期,由角美镇锦宅村人进士及第黄民光首创,在宫廷内庆典时的一种表演形式,后传回家乡锦宅村,成为村人挂香请神时用的一种民俗活动。棚仔艺形状象蜈蚣,可长可短,根据资金、表演场地而定。每节长2.5米,宽0.45米,厚0.1米,木板质地,前后两端各有插孔,可与其他节衔接连成一体。木板两侧用细竹棍扎成栏杆,并套以棚盖,然后用彩纸、彩绸扎成花鸟鱼虫进行装饰,五颜六色,绚丽多彩。头、尾部分则用细竹棍和竹片绑扎而成,然后用彩纸、彩绸装饰,现在已演进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龙头、龙尾造型。每节由4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抬着,棚上可坐两个13岁以下8岁以上的小孩,打扮成戏剧人物形象,前后左右还有锣鼓队、八音队、南音队、宋江阵、彩旗队相伴,阵势浩大。棚仔艺通常为10~12节,最长达20多节,在参加大型庆典活动时就有这么规模。  
结彩楼是一种集建筑、彩塑、花灯、游艺、戏曲、书画、纸扎、雕刻和剪纸为一体的综合性、多样性、群众性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活动通常挑选在秋收过后,时间大多连续10个昼夜之久,是人们对风调雨顺、百业丰收、太平盛世和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庆祝和追求。结彩楼从明代开始时兴,清代以来,特别是从清康熙年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已进入闽南各县的兴旺时期。龙海的浮宫、海澄两个镇都曾经结过彩楼,而且延续至今。  
龙海彩扎艺人多以经营纸扎店为业,差不多遍布全市各乡镇,经营范围通常以灵厝与偶人为主,逢年过节或民俗活动时亦承制花灯、艺棚、彩楼等业务。  
烧灵厝与偶人是乡村人们的一种祭祀习俗,寄予着生者为死者祈求冥福的心愿。虽经“文革”期间的禁锢而未能中断,至今仍在乡村盛行。  
花灯虽是闽南彩扎艺术的特色,但并非是龙海的强项,通常仅仅有在元宵期间或乡村的“普渡”、“灯照”等民俗节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时才可以用上。  
艺棚、彩楼往往依附于节俗庙会活动之中,制作工程量大,耗时耗力,是彩扎艺术的综合体现,需要多名彩扎艺人的紧密配合,分工制作后组扎而成。当中必有一个身怀绝技且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主持设计,组织施工。如:现年76岁的民间艺人张家苗,11岁时就开始拜师学艺,至今已从事彩扎活计65年,彩扎技艺样样精通,享誉漳厦地区及潮汕、龙岩一带,常常应邀带徒外出承制大型彩扎工程。2005年,海澄城隍庙结彩楼就是由张家苗主持设计并带领十多名彩扎艺人制做而成的。彩楼高达18米,分为三层六卦,呈宝塔形,以竹木为骨架,综合彩布、彩纸、彩塑等艺术,彩楼上有数百个人物、动物、植物等造型,姿态万千,栩栩如生,色泽明艳,气韵流动,题材很多种。另外,还有上百幅绸画和数十盏花灯。气势宏伟,精彩纷呈,堪称闽南绝艺。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政府文化部门就开始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调查、研究与爱护,彩扎作为民间艺术的主要门类之一也名列当中。但因为在“文革”期间,彩扎(除花灯以外)被作为封建迷信的产物而禁锢,部分富有才华的彩扎艺人相继去世,原有拍摄、记录整理的相当多历史宝贵民间艺术资料档案或毁坏或失散,以往长期从事民间艺术研究工作、积蓄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相继调离或退休,致使彩扎艺术的传承与爱护工作出现了断层现象。  
改革开放以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龙海纸扎店重新开业,彩扎工艺品入选各级民间美术展览,“棚仔艺”、“结彩楼”和“花灯展览”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也相继恢复。  
新世纪以来,龙海市贯彻实施《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爱护条例》,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市文联联合举行“龙海居民间民俗文化节”,集展览、表演、踩街为一体,角美镇锦宅村的“棚仔艺”应邀参加活动,展示民俗文化风情,促进民间艺术交流;龙海市文联、市文化馆协助海澄城隍庙策划举办“结彩楼”活动,使这一传统民间习俗在中断六十年后得到恢复,进一步提高龙海彩扎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龙海剪纸  
剪纸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民族艺术长河里一朵绚丽的浪花,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说起剪纸,多数人会想到北方非常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处处能够看到红红绿绿的剪纸,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所以剪纸又有“活化石”之称。  
实际上,在龙江大地,古老的乡风民俗中,也能够寻到剪纸艺术的踪影。散居在龙海各个乡镇的民间剪纸艺人一直在用自我的方法将这项民间工艺传承下去。简练的线条,明快的色调,极富概括力和想象力的构思,是“剪纸”永不褪色的魅力,剪纸艺术一样在龙海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非常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部分剪纸艺人将这项古老的艺术带入了课堂,让剪纸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弘扬乡土文化,并让儿童们在艺术教育的体验中获得成长的乐趣。  
龙海的剪纸艺术兴许谈不上历史悠久,也没有剪纸艺术之乡的美称,那么,龙海剪纸艺术的魅力在哪里呢?那就是这里的剪纸不在于一小部分艺术家的精益求精,而在于对民间美术的继承。这是龙海剪纸艺术与其它地方剪纸流派的不同之处。由于传承,让龙海的剪纸艺术走出了一条更为广阔的途径。  
青年剪纸艺人柯秋珍在龙海首创剪纸特色教学班,她不但用灵慧的心剪辑出了一个漂亮的世界,并且在民间艺术的传播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奉献。由她编写的《剪纸学案》成为校本课程,在相当多乡村小学得到普及。  
认识龙海的剪纸,不当要从那些或大或小,或圆或方,形态各异,生动逼真的作品中去了解,更要走进那些剪纸艺人的世界。在那里,不但有对生活的理解,对自然美满的崇尚,还有对艺术的追求。  
活灵便现的《十二生肖》组图,彰显地方特色的《水仙情结》,喜庆吉祥的《凤凰报春》《喜鹊登梅》《金玉满堂》……每一幅剪纸都传递着一份寄予,龙海的剪纸起到闽南风情,剪纸艺人多以山水、花鸟、动物、人物等为主要内容,融剪、刻技艺为一体,给予民间剪纸以新的时代内容,线条流畅,纹理清晰,类似国画又不失剪纸趣味,起到审美风格。剪刻工艺极为精致,精细处有如发丝,刀法畅如流水,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起到极其精美的装饰效果。  
“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应当用剪纸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龙海的剪纸在刀味与纸感上非常讲究。刀法上做到了“稳、准、巧”,阳纹剪纸做到线线相连,阴纹剪纸做到线线相断,产生一种“千刻不落,万剪接连不断”的效果。因为强调装饰性,龙海的剪纸还起到画面均衡,美观慷慨,线条粗细相宜,色彩鲜亮,柔和协调等特点。源于民间,还原自然,这是剪纸所追求的写实。认识龙海本色的剪纸,感悟从纸片到艺术品的奇迹,能够真正领会到郭沫若先生所说的“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不朽。”  
在今天,多种艺术形式活跃在现代化生活的大舞台,高雅的,通俗的,粗犷的,精细的,享受多样的艺术带给我们的惊喜,品味民间美术的恒久魅力,感悟龙海剪纸于朴实中所传递的对生活美好的憧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赏心悦目”间得到延伸……  
十一、龙海畲族的渊源和风俗  
畲族是龙海县的主要少数民族。据1985年十月统计共有2504人。聚居在港尾乡红星、新厝一带的为蓝姓畲族(已获批准恢复畲族民族成份);在海澄镇屿上等村的为钟姓畲族(尚未获批准恢复畲族民族成份)。在这些村庄中间,历来就有着优美的传说和民俗,从中能够看出,龙海畲族和汉族一样,都是“龙的传人”。  
关于畲族的族源问题,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古时分布在两广及闽南“百越”族的后裔;有的认为即是“闽越”族的后代;也有的认为是湖南长沙一带迁来的“武陵蛮”。唐时还称为“蛮獠”,因其在宋代农业生产中还是 采纳畲耕,即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故改称为畲民。畲民主要分布在现今福建、广东、江西、浙江、安徽等五省山区,以福建、浙江为最多,自称“山客”。  
唐以前,福建的畲民深受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常常以武力抵抗封建王朝的地方政权,汉族统治者也无法予以遏制,他们驻这一地区的军队,只能驻守在九龙江以东,“阻江为险”,“插柳为营”,与“蛮獠”相对峙。唐朝建立较为强大的中央政权以后,为了巩固对东南边陲的统治,唐政府乃于总章二年(669年)和仪凤二年(677年),先后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军队来到闽南进行剿抚,陈元光在他进一步夺取军事上优势的同时,保持对“蛮獠”实行招抚政策,他本人以及尾随他们父子入闽的军民,所有在这一带落籍,使这一带成为汉人和当地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传说陈元光为了促进畲汉和平相处,大力提倡畲汉通婚。他带头娶了一个“种”姓(“种”与“钟”谐音)畲族妇女为妻,同意这一畲妇先披麻戴孝祭别祖先,然后披上婚礼盛装,这样内白外红地举办婚礼。旧时代新娘的白衬衣需要妥为保存,死后方穿在身上装进棺材,这意味着死后要回娘家与亲人团聚。因为长期战乱,畲族男子多战死或逃亡,致使畲民女多于男,而陈元光部下,也因为长期戍守闽疆,多数成为胡子兵,因而闽南到处有怨女旷男。陈元光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鼓舞他们互相婚配,但此时此刻,这些未婚的大男大女们都已成了老翁老婆了,因而,旧社会称丈夫为“老翁”,称妻子为“老婆”,而不论新婚夫妇是老年、壮年还是青年。至于夫妻间互称“爱人”,这是解放后的新名词了。  
经过陈政及其子孙三代人的努力,使闽南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1300年来,汉畲两族人民长期杂居融化,畲族的婚丧习俗已慢慢和汉族相同,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互相学习,互相增进。非常是解放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两族人民不分彼此,同心同德,为龙海的振兴做出了重大的奉献。  
十二、龙海畲族民俗  
第一节、新婚标志  
畲民新婚时,需要在大门上和床眉上粘贴“凤凰到此”、“麒麟到此”的红字条。据相关古籍记载及海澄钟姓畲民口述,海澄畲族搬迁路线,大体上由长汀迁潮州凤凰山,再迁漳浦、海澄定居。“凤凰到此”除了象征祥瑞以外,又解释海澄畲族搬迁路线,因为想象中麒麟的形象,非常是头部和尾巴都象龙,所以“麒麟到此”一样除了象征祥瑞以外,也象征着畲族是龙的传人。  
第二节、认族亲暗语  
旧时代,畲民认族亲需要出示三个指头,或写一个“汝”字,或说“一根竹劈成三条半篾”,都是暗喻蓝、雷、盘、钟三男一女是同根同宗的意思,老大蓝、老二雷、老三盘都是男姓,老四钟是女姓,以后繁衍成相当多支派。  
第三节、不屠狗、不宰牛  
渔猪时代的狗和农耕时代的牛,都是重要的家畜。非常是狗,不仅打猪时候需要它,部落间战争也需要它。和平日子驱赶猛兽,保卫牲畜都需要它。因而畲民非常重视狗,不宰牛不屠狗是畲民的传统习惯。千百年间,畲民禁屠狗,禁吃狗肉,狗死必在它的脖子上系以黄色纸,抛进江河水流处付之东流,因为狗在人们生产、生活上占有这么重要地位,因而畲族把狗当为图腾神。  
第四节、祖训、寨规  
屿上村钟姓畲族族谱有祖训十二款,寨规十条规定,主要内容是:  
1、祖训十二款:家规当法,家法当守,耕读当务,勤俭当为,族谊当敦,嫁娶当慎,诏而无贫,富而无骄,远族当亲,祭扫坟茔,宝藏谱谍(缺一款)。  
2、寨规十条:清螽,除奸,去恶,严獒,服训,守御,备防,定赏,明罚(缺一条)。  
第五节、其他习俗  
1、“血”新婚和“吃酒令”  
港尾蓝姓畲民有“‘血’(闽南音,意思是把人抬起抛上)新婚”古俗。女婿于举办婚礼,欢庆喜宴之后,同宗众亲人就围拢过来。协力把新郎抬起,并高高向上抛去,然后又协力把新郎簇拥承接下来,说是抛得越高越庆幸,但曾所以不慎失事导致悲剧,1946年蓝守仁先生倡议废除陋俗,此俗才废止。  
新婚女婿要参与“吃酒令”活动。假如酒令诗吟不好要罚饮白米酒三大碗,这项古俗最近几年(廿世纪六十年代)才废止,这里举两首酒令诗为例:其一:春来檐前雨滴豆,夏来田里蛙尼藕,秋来池中浪忌决,冬来梧桐叶落四摔。滴豆、尼藕、忌决、四摔,滴滴豆豆,尼尼藕藕、忌忌决决、四四摔摔。(注:滴豆、尼藕、忌决、四摔都是闽南音,都是形容声音、音响)。  
其二:春是正、二、三,夏是四、五、六,秋是七、八、九,冬是十、十一、十二。三二正是春,春是春游青草地,地草青游春是春。六五四是夏,夏是夏赏绿荷池,池荷绿赏夏是夏。九八七是秋,秋是秋饮黄花酒,酒花黄饮秋是秋。十二、十一、十是冬,冬是冬吟白雪诗,诗雪白吟冬是冬。  
2、农历正月十八供奉广平尊王和七月廿七日“敬(祭祀)好兄弟”  
此两项民俗至今仍流行,正月十八日供奉广平尊王活动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隆教乡六个自然村抬着广平尊王雕像跳火堆,群众拣火炭回家放在灶腔里说是可保养大猪。正月十八日过后就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所以有“王坐殿,人太善”口头禅。(注:“善”龙海方言是疲倦意思)。  
七月廿七日“敬好兄弟”,有类似汉人地区七月“普渡”迷信活动,汉人叫做“关焰口”,畲民叫做“敬好兄弟”非常是畲族渔民,是祭祀孤魂野鬼的迷信活动。  
第六节、汉畲民俗的混同  
封建时代,少数民族备受统治者卑视,因而畲族在唐时还被称为“蛮獠”,宋时农业生产还是从事刀耕火种经营方针,即所谓畲族,因而被称为畲民,自称“山客”,他们常常以武装力量抵抗封建王朝的地方政权,汉族中央政权统治力量也无法予以遏制,他们派驻在这一带地区的部队只能驻守在九龙江以东“阻江为险,插柳为营”,以与“蛮獠”相对峙。唐朝建立较为强大的政权以后,为了巩固东南边陲的统治,唐政府才于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及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先后派陈政、陈元光来到闽南进行剿抚,陈元光在他进一步夺取军事优势的同时,也保持对畲民进行安抚政策,他本人以及尾随他们父子入闽的军民,所有在这一带落籍,使这一带成为汉畲和其他兄弟族杂居的地区。  
经过陈政及其子孙几代人的努力,使闽南经济、文化突飞猛进,一千三百年来,汉、畲及其他兄弟民族,一起为龙海地区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奉献,汉畲之间民俗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但也因为历史偏见,龙海畲民不修筑陈元光祠庙,也不祭祀陈政、陈元光。  
十三、丧葬习俗  
龙海区丧葬风俗有移厅、初丧、入殓、停柩、出山、入土、守孝、祭祀、拾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海区丧葬习俗中的封建迷信成份大部分去除。跟随提倡科学,破旧立新,人们思想醒悟日益提高。加之普遍实行火葬,已无棺材,因而入殓、停柩、入土、拾骨等仪式也不复存在。遗像代替木主,丧事从繁到简,丧礼中,至亲还有送轴,通常以花圈或钱代替。丧家在报上刊登讣告,殡仪馆设有大、中、小灵堂,供丧家举办告别仪式,开追悼会。尸体则由火葬场焚化。  
1、移厅  
移厅,也称“搬铺”。家中亲人病危,要开始准备丧事,俗称“后事”。50岁以上的老人或父母,就要移榻祖公厅(正厅)边,正厅、正寝是一家最神圣的地方,也是一种礼遇,俗称“寿终正寝”。用两板凳和3块(也有4块)床板或门板搭起“水床”,也称“过身床”。搬铺后未断气之前,家属不可以当面痛哭,病危者也知时日已到,开始交待后事,留遗嘱并期望子孙都能到齐,围在身边为其“送终”。搬铺时,如病危者还有长辈在世,通常不搬进正厅,只能搬到偏房(袖房)中去。在病危者断气之前,为其穿上寿衣,寿衣有3、5、7件不等,通常5、7件为多。穿时,要先反穿在孝男或其他亲人身上,一件件反穿,然后所有剥下,一次性正穿在病危者身上。  
龙海区风俗,死者在外属于非善终者,如溺水而死,野外吊死或车马横祸而死,则死尸不可以抬入大厅停放,只能放于檐下或柴草间,或在外另搭丧棚,丧事通常从简。  
2、初丧  
病危者断气死亡,也称“过身”开始,进入初丧。届时要设灵堂、报丧。灵堂设在正厅,又称“孝堂”,也有专搭棚子于庭旁,称“灵棚”。灵堂设在正厅要先“净厅”,即把天公炉、烛台、神像、祖先牌位、红对联、大镜等原有喜庆装饰取下(有在搬铺时已作安排),挂上孝帘(白色帏幕)。死者用白布蒙面,尸身盖上天地被,也实用原盖被单掀上蒙面。死者脚后供米饭一碗,上插筷子单支,鸭蛋一粒,俗称“脚尾饭”,点上油灯一盏或白蜡烛一支(俗称“长明灯”),并接连不断烧香和烧纸钱(冥钱)。在门前摆放供桌,桌正中供起纸做的暂时牌位(魂帛)或事先准备的遗像。两旁有“桌头娴”一对,接连不断地点燃白色蜡烛和线香,来探铺者必先拜后入内抚慰丧家。孝男孝女及媳妇、孙子都得换上麻衣孝服,鞋头罩麻,俗称“披麻戴孝”。举家大小围于死者身边嚎哭,俗称“发丧”。此时拆去大门原有红纸门联,用白色长条纸斜贴,如双亲已故就贴交叉的白纸,以示“失双头”,或在大门上挂一块白布叫“挂孝”,也是示丧。大门外边,摆上一顶半人多高纸糊的轿子,俗称“过山轿”。轿前后立有纸做的“轿夫”,旁边放着插有线香的“碗糕粿”(小碗发粿)给“轿夫”作点心。还要折几串纸元宝(银仔纸)给“轿夫”挂上,作为“工钱”。摆出“过山轿”是丧家最明显的标志,又可看出死者的性别和辈分。男人的“过山轿”为绿色红顶;女人的白色红顶。轿上还标有几代辈分,让人一目了然。另外,要派人分头去告诉亲朋好友称“报丧”。有的由孝子孝孙亲自向亲朋报丧,因穿戴孝服,不进人家,只在门外告知而已。被报亲戚,需给来者一杯清水或汤茶漱口,以添“彩气”。有的因孝服在身,不便到人家报丧,便在门首贴“丧报”(又称“报丧帖”)。有的在纸上直书“恕报不周”、“恕不遍讣”4个大字,用表明歉意的文字,来达到报丧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丧报称为讣告。亲友闻讯送“奠仪”,作为祭奠有冥纸、挽轴(毯、布之类)或现金,丧家答以毛巾或手帕和红丝线及几粒糖果。  
3、入殓  
入殓,也称收殓,分小殓和大殓。小殓就是给死者穿衣,先要“乞水”净身。“乞水”时,孝男领先,手捧一只“请水钵”(陶罐)或提一只小木桶,钵或桶中放块白布、12枚铜钱(后用硬币代替),孝妇后来,按亲疏列队至附近的溪边、河边、池边或古井边,半跪投钱水中,口念“向土地公买水”后,用钵或桶舀起水,一路嚎哭而归。到家后,在卧室门内,用白布蘸水擦洗死者的脸、手、足为死者整容。再替死者穿上寿衣后搬入正厅。从“乞水”净身到给死者换上寿衣也称“张穿”,即给死者穿上“张老衫仔裤”。民间认为用这种“长流水”的沐浴洁身方法,可使死者投生乐土。大殓就是把尸体放入棺内,也称“入殓”、“入棺”,俗称“入大厝”。大厝就是棺材,雅称寿板。龙海区迎接棺材的仪式称“接板”。丧眷披麻戴孝,列队跪伏门边迎接寿板,寿板由一队人马吹吹打打抬来。丧家先烧银纸(冥钱),并将白米一包,干柴两把放在棺材上,才抬入家门,寓载柴米归来的富足之意。另外还有“乞火灰”的习俗,丧眷要向3家不同姓的邻居乞讨“火灰”,然后把“火灰”放入棺内铺底用。  
入殓前,举办“辞生”的祭祀,用12碗菜肴供祭死者,荤素各6碗,若死者是虔诚的佛教徒,则12碗全素菜。祭时要由“好命人”或请师公(道士)逐步拿起每一碗菜,用筷子夹起菜肴,做出喂食样子,口中说着好话,将12碗菜一一敬献给死者。有请和尚诵“往生咒”经,俗称念“铺前经”。  
入殓要择吉利时辰,死者为女人,通常要有娘家亲人在场,生肖与死者相克者回避。入殓时,遗体进棺材,俗称“入大厝”,是死者迁新居的吉事,故棺盖打开时,丧眷不可以哭。遗体入棺前要举办“放手尾钱”的仪式。此仪式通常与“辞生”祭祀合在共同。即当12碗菜供奉给死者后,将死者身上余钱(有的是生前自我存放,有的是家眷在老人临终时先塞在其身上),取出按房份分给,俗称“分手尾钱”,算是死者给子孙留下钱财,“好命人”或师公口中念道:“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  
入殓前,先用呈文纸或黄纤纸糊棺内四壁,铺上“地被”,死者除穿寿衣,还戴珠宝首饰。入殓时,通常是长子抱尸头,其余子女4人或6人抬尸体,平放棺内,盖上“天被”(俗称盖“天地被”,也称“大被”)。尸体两侧还分置死者先前所爱之物和生活用品及其他陪葬品,多寡因家境和地位不同有别。富裕者常有金银珠宝玉器。  
盖棺之际,丧眷跪拜痛哭,最终告别遗容。盖棺之后,备礼祭奠,俗称“祭棺”。由亲家门方先拜,后孝男孝女、亲属等按辈分依次跪拜。祭毕封钉,棺材四角各已安上角钉,先由舅父拿封红纸、斧头,先敲一下后,由土公(也称土工,特意从事丧葬的人)钉牢,边钉边唱道:“一钉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有福禄;二钉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发财);……”。最终留一根松的,由孝男或孝孙用牙齿把钉咬拔起吐入斗里,斗中放有木主、五谷、铜钱、棒香等。也有把最终一根敲钉入一半多,留钉头在外,土工高唱一声:“出钉”(意在“出丁”,子孙兴盛)。有的则简化为直接由土工敲钉封棺。  
殓毕,孝男孝女将死者生前所用药罐、碗筷、旧席褥草、身穿衣物、杯盆器皿等用品,送至郊外或附近僻静处焚烧,俗称“送草”,也叫“送脚尾”。门外的“过山轿”也要火化。龙海区还有“敲棺材头”和“跳过棺”的丧俗。“敲棺材头”,即死者尚有父母健在,入殓后父母手持木棒敲打棺材头,以示父母对其未能尽养老送终孝道的责备。“跳过棺”,即妻子先死,丈夫准备再娶,要身背包袱,手持雨伞,从棺上跳过。意在打起背包雨伞出外谋生,重山隔水永难相见;也有认为是离散两断,今后续弦,别来纠缠之意。  
4、停柩  
龙海区民间虽有当天入殓当天出山(出殡)习俗,但通常都停柩守灵3~7天,也有停柩到“三七”后再择吉日下葬。大多数停柩于家里厅中,孝男孝女日夜守灵。还有亲戚作伴守灵(坐冥)。守灵结束,师公以桃枝蘸清水洒厅屋,以驱凶避邪。过去,龙海区常有搁棺几个月几年不葬,甚至停柩数十年而难以安葬之事。旧志载:“厦岛人贫者十日半月即葬,房屋窄小故也。富者……,往往停柩不葬。”停柩时间长的,有移棺于宗族祠堂或公用厅堂或借厝安放。并且要定期请匠人对棺木加以油漆。  
5、出殡  
出殡,亦称“出葬”,俗称“出山”,就是把灵柩送到安葬的地点。出山之日,丧家亲属披麻戴孝,穿着丧服,丧服依古礼分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5种,区别用粗细生熟不同的麻布制成,根据亲疏远近相应穿戴。通常的亲友以白布条围戴左臂(后也实用白手帕、白纸花、小鲜花戴在胸前)。接近“出山”的时候,孝妇孝女等丧家妇女手抚棺木痛哭,孝男孝孙也跪伏于棺侧痛哭,叫“哭棺材头”。棺夫把灵柩扛出宅外,俗称“转柩”。接着举办“起柴头”的祭仪,也称“启灵”,即送棺出葬之祭。接下来钉棺盖(俗称“封钉”),丧家子孙依序排成长队,在司仪前导下,绕棺3周,称“旋棺”。然后进行“绞棺”,用粗绳把棺材缚于“独龙杠”(粗长的木杠)之上。木杠两端又横小杠,抬杠的棺夫有8人、16人、32人几种,再盖上棺罩,也称“绞龙”。棺罩上部是彩扎的宫殿和古装人物,下部垂下绣帘,罩住棺木。棺罩的顶上有吉祥物,男人用麒麟,女人用凤凰,都是栩栩如生的龙海区工艺彩扎。此时,丧眷跪地哭挽,师公作祭,送葬亲友对棺行礼。开路鼓乐吹响,出山仪式开始,出葬行列常以“开路神”(用纸糊制的高一丈多、面目威武狰狞的神像)为先导,后用“草龙”(稻草束),燃火冒烟(多用香炉燃香代替),再次是横匾,用黑色或蓝色布条,上写“×××出殡仪式”,用两根竹竿撑着。在前导下还有一对大白灯,灯上按死者的儿孙代数写上“×代大父”或“×代大母”(常虚增一代)。如系五代则大白灯上加红布半罩。大白灯通常由外甥挑着,并一路撒下纸钱,是给野鬼的过路钱。然后依次是香亭(焚香点烛)、像亭(供死者遗像或木主)、挽轴、乡音民乐、彩旗、送葬亲友、师公,最终是灵柩。灵柩棺尾系结执绋,由孝眷边走边拉,俗称“拔麻尾”,有挽留死者之意。有的是孝男、孝孙手执丧仗(俗称哭丧棒)扶棺恸哭。孝妇依亲疏辈分列队尾随在后。如富裕的大户,子孙众多的丧家,丧属走在灵柩的前面,攀拉着由“独龙杠”上的龙头引出来的两条白布而行,俗称“拔龙须”。孝主(也称丧主,通常是长子)手执“兔仔尾”走在中间,“龙须”的两端(称龙目)由女婿或孙婿或侄婿拉着。灵柩后面是民乐队,俗称“棺后吹”。“出山”队伍走过热闹市街后,孝男要跪在路旁向送葬亲友叩头拜谢,请到此止步,俗称“谢步”。亲友在路上设奠致祭者,曰“排路祭”。也有游民以排路祭赚丧家赏钱者。  
十四、饮食习俗  
1、东园绿豆粉粿:绿豆粉粿是龙海的传统风味小吃。其质地晶莹剔透、柔韧而富有弹性,其口感冰凉滑嫩、爽口而滋味鲜美。  
2、石码五香:石码五香是龙海传统风味小吃,以猪肉、淀粉、五香粉等为原料,搅拌成泥状,再用豆腐衣裹成条状,油炸后即可以吃,其外酥内嫩、醇香可口。  
3、江东鲈鱼粥:江东鲈鱼粥是漳州北溪名小吃,以江东鲈鱼为主料,配以漳州优质大米精制而成,其特点是鱼肉鲜嫩,米粒韧香,鲜香清爽。  
4、浮宫土笋冻:浮宫土笋冻为闽南美食一绝。土笋是一种产自滩涂上的环节动物,学名叫“海星虫”。土笋冻起到消化健胃、补肾壮脾、增强食欲之功效,是极佳的清补海产品。  
5、白水贡糖:白水贡糖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名点,因其产地在福建省漳州龙海市白水镇楼棣村,闻名久远而得名。其特点是香、酥、醇、美,入口自化,不留渣屑,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6、沙茶面:沙茶面对龙海人来说就是心头最温和的白月光,日日相伴,从不厌倦。选用闽南的油面,将油面和青菜在滚水里烫熟捞出入碗,趁热浇入浓稠的沙茶汤,辅料配以新鲜的,虾仁、猪肝、鱿鱼、肉羹…香而不腻,有点微辣,恰到好处。  
十五、名人  
苏静  
苏静,曾用名苏孝顺。福建省漳州市海澄县(今龙海区)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陈忠和  
陈忠和,男,汉族,1957年十月生,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人,大学本科学历,1976年六月参加工作,历任龙海东园公社秋祖农场插队知青,福建省体工队男排运动员,国家女排陪打教练,福建女排教练,国家女排助理教练,福建省女排主教练,国家女排助理教练,国家女排主教练。  
魏燕鹏  
魏燕鹏,男,中共党员,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漳州台商投资区)人,2008年参加北京残奥会荣获两银一铜并破两项世界纪录;2010年获得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第一名。201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五四奖章”、“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十六、特产  
浮宫杨梅,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浮宫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史料记载,海澄县(今龙海区)人在南宋年间就开始种植杨梅,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浮宫杨梅特点:浮宫杨梅色泽红润发紫、果大、汁多、味甜。不但附有丰富的糖、有机酸、蛋白质等。  
2010年九月三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浮宫杨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爱护。  
十七、著名景点  
龙海区旅游资源众多,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展示出滨海温泉、花果生态和九龙江人文三大旅游特色。拥有国家地质公园牛头山古火山口、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埭美古村、省级自然爱护区九龙江口红树林、普照禅寺、金谷温泉、万松关、紫云公园、百花村、瑞竹岩等一批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以及万松关休闲山庄、甘文钓鱼村、高超果蔬观光园等优秀乡村旅游点,海门岛、浯屿岛等闽南渔家风情小岛。  
(一)云盖寺  
云盖寺座落于漳州市龙海区浮宫镇田头村,始建于宋朝,是龙海区级文物爱护单位。1995年重建庙宇,创办云盖山佛光文化事业,有佛光文化城、法华院、云盖山旅游风景区等。庙宇分为中、左、右三殿,中殿为“大雄宝殿”,主神坛供奉南无本释释迦摩尼佛。其南面有座白云水库;西北侧山上有烘炉寨,为郑成功踞守厦门时重要的外围防御据点,现存外寨、内寨、中心指挥台、暗道机关和集义厅等。  
(二)白塘湾旅游度假区  
白塘湾旅游度假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座落于漳州市龙海区隆教乡白塘村。北与厦门特区仅一水之隔,南靠汕头港,东临台湾海峡,西与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接,腹地亮阔。周围还有明洪武二十年建造的兵戌古城—镇海卫、以“闽南第一峰”著称的南太武山、华东最大灯塔“镇海角灯塔”等文化历史遗址与自然景观。  
(三)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座落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漳浦县滨海地带,总占地面积318.64平方千米,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质地貌。为西太平洋新生代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构造上属欧亚板块东缘裂陷带。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