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云霄县风水民俗

  • 风水民俗
  • 2022-08-11 16:33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云霄县风水民俗开漳圣王巡安  
云霄历史悠久,唐代名将陈政、陈元光父子在此设郡置县,传承中原文化和农耕技术,历代王朝褒封,后人为追缅其开漳业绩,建庙祭祀,奉为神明,尊为圣王而构成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每年元宵节,当地民众一直用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的特殊方法,来缅怀开漳先贤建漳立郡、惠及民众的丰功伟绩,表达对陈元光的崇敬和怀念情怀。  
云霄县风水民俗潮剧  
潮剧为福建地方戏曲主要剧种之一,也称泉潮雅调、潮音戏、白字戏等。广泛流布于漳州市的诏安、云霄、东山、漳浦、平和、南靖等县,广东潮汕地区以及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华人聚居地区。  
潮剧作为古老的剧种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南戏弋阳诸腔(正音戏)的遗响。萧遥天在《潮州志》中的潮音戏寻源一节写道:“晚明,正音乃自浙东、赣南趋闽南,接诏安、东山诸县而至……混入土语土音……实为潮音戏萌蘖之初征也。”也就是说,流入闽南、粤东的弋阳诸腔——正字、四平与当地民间小戏、民间音乐进一步结合,产生易腔、易调的变化,并慢慢演变为以闽南语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所以有“正字母生白字仔”之说。清朝曾任广东学政的李调元曾说:“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曰潮州戏”、“潮音似闽”。  
潮剧集诗、歌、舞、戏于一体,表演美妙传神,音艺俱佳,起到较高的艺术价值。潮剧音乐兼容并蓄,兼采闽南及潮汕一带泉腔潮腔、民歌小调、民间大锣鼓音乐、庙堂音乐及高腔、昆曲、梆子、皮黄腔等腔调,对研究闽南语和闽南地区古老乐种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后,云霄、诏安、东山、平和等地成立了专业潮剧团,在漳州地区,专业和业余潮剧团达200多个。跟随潮剧团体至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区的演出、文化交流,潮剧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联结海外侨胞亲情乡谊,以及祖国统一大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效果。  
云霄县风水民俗结婚篇  
在云霄县云陵开发区树洞村,新郎却要在脸上抹墨汁或锅底黑灰,弄得跟包公似的。而新娘也需要忍受马头锣在耳边猛敲。昨天中午,一对新人结婚,热闹的场面引来村民围观。  
昨天中午,在树洞村吴氏祠堂前,大家的目光落在一对新人上。新郎西装笔挺,一头短发,十分精神,不时露出羞涩笑容。一旁的新娘一袭红衣,非常喜庆,面对亲友祝福,笑语盈盈。中午12点,只见主持人拿出一盒黑墨汁,蘸满双手就往新郎脸上抹,额头、脸上、脖子都不放过,新郎转眼就成了个大黑脸。另一个小伙子则拎着马头锣,在新娘耳旁猛敲,引得围观的村民阵阵喝彩。  
“抹黑脸的婚俗仅仅有我们村才有。”村民吴先生推荐,这是对婚礼的见证,以此驱邪除秽,祈求日后平安无恙。  
云霄县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汤毓贤推荐,此习俗与云霄树洞村仙人峰闽越族先民遗留下的古岩画有极大关联,“树洞村乃是仙人峰古岩画所在地,是闽越族先民曾经的聚集地。”仙人峰上的岩画分布广,当中有的像人,有的像动物,也有的如字似画,还出现几处属古我们最为注重的“繁殖崇拜”图形。他判断,抹黑脸的婚俗可能为该村村民沿袭闽越族先民的文化,反映出闽越族先民的原始思想意识和宗教信仰的内涵。  
云霄县风水民俗饮食篇  
1、烧窑鸡:烧窑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烧窑鸡的味道别致,肉质鲜嫩,香气异常。  
2、绿豆粉粿:绿豆粉粿是云霄的传统风味小吃,晶莹剔透,柔韧有弹性,冰凉滑嫩,滋味鲜美。  
3、米梭:水晶饺子,本地名“米梭”,其外皮晶莹剔透,软适爽口,皮面点缀一条小沙虾,馅有萝卜、虾仁、猪肉等,滋味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  
4、云霄萝卜糕:萝卜糕也叫菜头粿,菜头可不是蔬菜的头,而是白萝卜的叫法。蒸好后的萝卜糕,切成一块一快,反复煎炸后酥脆金黄,沾醋或者番茄酱、甜辣酱入口,外焦里嫩、香而不腻。  
5、云霄水圆仔:云霄水圆仔又称大肉丸,是一道福建云霄的传统小吃。色泽洁白,脆嫩鲜美,据传,云霄水圆创刊是从广东潮汕传入的。此后,制作方法经云霄人改造,遂构成独特的风味。  
6、云霄煎饺:特色美食,她的特色是用猪油煎,芳香四溢,回味无穷。  
7、云霄水面:云霄水面的做法相当讲究,和好面粉后,要搅出筋来才可以做面条,并且只添加些许的碱和食盐,最大限度保持了自然原味,再用擀面棍子做成扁扁的、长长的片状,然后用切面刀切成条形,放入水里煮,捞起来配上蒜头油、葱头油、加些手工肉圆,现在有的还加海鲜、猪内脏等,再加入事先熬制好的高汤,滋味鲜美无比。  
8、云霄枇杷:云霄枇杷,福建省云霄县特产,起到风味和品质俱佳、果实柔软多汁、细嫩化渣、易剥皮、甜酸适度、风味浓、香气足等特点。  
云霄县风水民俗春节篇  
正月初一  
初一早晨,一家人起床梳洗后,穿上新衣,给家长长辈拜年,长辈就会给个红包。  
吃完早餐后(通常吃青菜粥,菠菜、豆腐,并且要吃得干干净净,以后出门才不会下雨~!!)。出门走家串户拜访亲戚好友。  
假如有顾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顾客“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别忘了,初一这天是不扫地、不倒垃圾的。怕把财气扫没了。  
正月初二  
初二是“女婿日”,全部出嫁的女儿在初二需要跟有“半子”之称的女婿和儿童回娘家探亲。有句俗谚:“有父有母初二三,无父无母斗担担”,意思是说:娘家父母还健在的媳妇,初二、初三一定会有人前来接回去“做客”,娘家没有父母的媳妇,只好继续留在婆家做活,帮亲友中回家做客的人抬担子。  
女婿上门给二老拜年,须送上烟、茶叶、等丰盛的年货,然后欢欢喜喜地在岳父岳母家吃一顿团圆饭。  
正月初三  
初三这天大家通常都睡得很晚。  
据说,以前对去世未满一星期年的亲人是在初三这天举办祭奠仪式的,这天不爱好别人来拜年。兴许是从除夕到初二,一直是忙碌并高兴着,有些累了,初三不互访拜年(现在习俗也没有这样硬性规定,随意就好),刚好能够好好地歇息一下,所以闽南顺口溜有“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得饱”的说法。  
正月初四  
这天是“迎神日”,亦称“接神日”。据说,农历十二月廿四日家家户户把诸神送上天庭,让这些神仙在天上欢度春节,同时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人间善恶诸事。  
正月初五初六  
大家过节后开始忙事了,商铺开张,农民下地,所以闽南顺口溜有“初五过开(过完节日,准备干活),初六养肥(积蓄肥料,以备春耕)”的说法。  
正月初七  
这天是众人的生日,俗称“众人生”,也叫“人日节”、“人胜节”、“人庆节”等。传说,女娲于第七天造了人,所以这天是我们的生日。  
初九拜天公!  
“天公生”(玉皇大帝诞辰日),古人认为天是最大的,“天公”即玉皇大帝主宰着一切,所以,敬“天公”是最为神圣的大事。这天,人们通常都早早起床(平和县城通常是凌晨),要挂上灯笼,称为“点天公灯”,在厅里摆上一张八仙桌,桌上靠后摆上一道纸糊的高大“天公座”。桌上摆上“三牲”(大猪头、大猪脚、鸡或鱼等)及其他食品、果品。  
正月十五  
这天是“上元节”,也称“元宵节”。到了元宵,平和人的春节喜庆气氛又到了一个小高潮。这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吃汤圆、闹花灯、闹元宵。  
云霄人仅仅有过了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个年才算是过完了哦。  
云霄县风水民俗景点篇  
一、云和诏县委成立地旧址  
云和诏县委成立地旧址座落于云霄县和平乡通贝村乌山十八间。  
1934年十月,红三团六连指导员卢胜奉命率部挺进乌山,开拓了以云霄半岭、桥头为中心的乌山革命根据地。1935年秋,从浮凤苏区实施战略转移的潮澄饶红三大队、特务大队及饶和埔县委仅存的三位县委老前辈也先随后到乌山,与卢胜部会合。为加强对云和诏三县交界地区的领导,1935年十月,闽粤边特委常委何鸣在乌山十八间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云和诏县委,任命蔡亚民(蔡蔚林)为书记,陈耀潮兼任组织部长,陈老诏任宣传部长,原潮澄饶县委书记调特委工作,任特委驻云和诏特派员。1936年二月,蔡亚民因在肃反中受疑而出走香港,由特派员张敏兼任县委书记。云和诏县委隶属于闽粤边特委,下辖7个工作区,共建立了100多个支部,发展了500多名党员。云和诏县委直接领导下的乌山革命根据地,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南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承接粤东和闽西两大根据地的战略枢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云和诏县委先后隶属于漳州中心县委、闽南特委、闽南地委。云和诏县委领导英雄的乌山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抗争,直至闽南全境解放  
云和诏县委成立地座落于乌山十八间的山洞内,四周山木林立,因现代生产活动,主要是当地群众开采水晶,已将遗址破坏,现场未能发觉相关历史遗迹。  
二、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座落于漳州市云霄县和平乡通贝村乌山共头里。  
1946年十一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撤销闽粤边临委,成立闽粤边工作委员会,同时宣布撤销闽南特委,成立闽南地区委员会(简称闽南地委),隶属闽粤边工委,陈文平任书记。1947年五月,闽南地委改隶属闽粤赣边区工作委员会,地委领导班子也相应进行调整,卢叨正式从边工委调回,任闽南地委书记,陈文平任副书记。1948年八月,成立中共闽粤赣边区委员会,书记魏金水,闽南地委书记卢叨、副书记陈文平等15人为委员。至1949年九月十九日漳州解放前,闽南地区党组织得到空前发展,闽南地委下辖中共平和县委、中共诏安县委(原云和诏县委)、中共靖和浦县工委、中共永和靖县工委、中共南靖县工委、中共漳南工委、闽西南白区共产党组织、中共安南同县工委、中共安溪中心县委等;人民武装力量发展为5个团,2个独立大队及云和诏、永和靖、惠安、泉州工作团计6000多人-,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闽南全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闽南地委刚成立时,驻地设在乌山人床石,1946年十二月转迁南靖树海,1947年下半年迁回乌山人床石,后迁至观音坐莲,再后迁至共头里(今卢叨墓所在地)。1949年三月转迁树海,同年八月迁南靖县水潮地区,漳州解放后迁入漳州城。为了缅怀先辈,激励后人,1996年,云霄县人民政府在乌山下的和平乡兴建乌山革命纪念馆,同时对原特委书记卢叨住所、电台室、前哨报社、军械处、伤兵处以及雷公陂-战和坪坑伏击战旧战场等当年乌山游击队生活、战斗的地方一一凿刻标明,供群众参观仰慕。2000年,云霄县委投资10多万元对纪念馆进行修葺、整理,开拓了老游击队员之家暨乌山革命历史陈列厅。  
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乌山革命纪念馆(含天然石洞)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共设三个展室,展出图片1000多张,实物100多件,主要内容为红三团、红五团、红九团、独立营和闽南支队等在乌山开展艰难卓绝斗争的大量革命史料、文物、图片。  
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乌山革命纪念馆于1985年六月被云霄县人民政府发布为云霄县文物爱护单位,2009年十二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爱护单位文物爱护单位,2003年十月被中共漳州市委、漳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为市级文物爱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十二月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十一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2010年六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发布为福建省第一批党史教育基地。  
三、饶和埔游击队交通站遗址陂下碗窑  
饶和埔游击队交通站遗址陂下碗窑座落于云霄县下河乡陂下村三斗种自然村。  
1933年,饶和埔县委先后派出地下工作人员阿生、林大术和林坤桃,在云霄县的仙石、陂下、龙透一带发动群众,宣传革命真理。饶和埔游击队余丁仁部和红三团也常常到这一带活动打土豪,镇压-地主武装,推动仙石地区农-动生气勃勃。为了方便与红军游击队间的联络,从而更好地开展革命工作,有效打破国民党-派的经济--,饶和埔县委决定由县委筹集资金在陂下村创办“福成昌公司”,将其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点和交通中转站。公司平日由县委书记刘锡三和县委委员张华云以夫妻名义治理经营,主要生产碗、杯类器等。饶和埔县委利用这个窑场,生产瓷器供县委使用、销售瓷器筹集革命经费,还通过其订阅敌人报纸、采购县委所需物资、搜集敌特情报,并及时转送县委机关、联络漳州县委交换情报,为闽南革命的开展发挥了巨大的效果。1947年,因为叛徒告密,福成昌公司被国民党查获,碗窑场被破坏,生产停止。到1949年云霄解放后,窑场重新恢复生产,后于1985年停产。  
饶和埔游击队交通站旧址陂下碗窑占地3.5亩,现代生产劳动已将原址破坏,原址大部分被改为养猪场,仅存小面积现场采集部分瓷片和窑具。  
四、坪水乡苏维埃政府纪念碑  
坪水乡苏维埃政府纪念碑座落于云霄县马铺乡坪水村。  
1934年三月,靖和浦县委常委林路、五区区委李若松受靖和浦县委的指派,到坪水村加强革命工作的领导。同年四月,在此成立中共坪水支部,书记何照,党员有7人。八月,林路、李若松根据形势发展和群众要求,领导农民在坪水楼成立坪水乡苏维埃政府,在云霄县竖立起第一面红色政权大旗,提出分田口号,经党支部研究,推举何意担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何两花担任妇女主席,何志成担任军事委员,何照担任土地和经济委员,何水泡担任赤卫队长。十月,在党支部和乡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有130多户500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500多亩土地。十一月十六日,云霄县保安队长张建率一个中队的保安队,汇集何姓四大房封建族长组织的地方武装,共数百人,对坪水村进行疯狂进攻。因为力量悬殊,赤卫队长何水泡、妇女主席何两花等壮烈牺牲,革命力量遭到极大摧残,地主豪绅乘机抢回被土改分掉的土地,农-动临时被镇压下去,革命活动临时转入隐蔽。2009年八月,为纪念在农-动中牺牲的革命前辈,云霄县人民政府在马铺乡坪水村建立了坪水乡苏维埃政府纪念碑。  
坪水乡苏维埃政府纪念碑整体以党旗的造型设计,高3.4米,宽2.2米,中嵌朱红磨光装饰岩石,正面镌刻镰刀斧头图案和“一九三四年坪水乡苏维埃政府纪念碑”金色大字,背面刻写坪水乡人民革命斗争史实。  
五、坪坑战斗战场遗址  
坪坑战斗战场遗址座落于云霄县和平乡桥头村坪坑自然村  
1948年一月七日,驻乌山地委机关接到水晶坪群众密保,获悉敌企图于翌日将驻水晶坪之保二总队第二大队部和第五中队调往公田,会合公田驻军“进剿”在八仙山-活动的游击队。卢叨、陈文平、李仲先、王汉杰等接到这个报告后,经过分析认为群众密报的情况可靠,马上研究伏击计划,决定由云和诏游击队配合闽南支队,在坪坑村后路上伏击该敌,同时组织60多名民兵牵制驻公田之保安团团部,防其增援。为了保证伏击获得全胜,卢叨等领导人作了精密部署。闽南支队和地委机关长李仲先带领,埋伏在路左一条杂草丛生的水沟旁,任务是迎头痛击敌人,夺取敌人机关-;第二冲锋组,隐蔽在路右旁的树林里,任务是用土炸炮轰击敌人队伍;第三冲锋组,埋伏在一、二班前面的小山坡下,如发觉敌人,则摇手巾为号,发起进攻。3个冲锋组出发前约定了战斗讯号。卢叨和王汉杰带了1个号兵,站在坪坑村对面山上指挥作战。一切安排就绪,当晚11时5分,队伍摸索到指定地点埋伏妥当,只等敌人前来落网。一月八日上午9时许,敌人开始从坑尾村向坪坑村方向出发,队伍稀稀拉拉,连挑夫共有63人。闽南支队指挥部在山头上察看,敌人的尖兵和后卫都受到游击队的火力操纵。10时20分,敌人走到坪坑村旁的草地上,进入游击队的火力圈内,有的面向树林小便,有的脱棉衣,所有行李则放在地上。这时,在山头上指挥的卢叨决定用出敌不意,先下手为强的方法,果断地命令司号员吹起冲锋号,埋伏在树林里的0-组,马上向密集在草坪上的敌人扔出土炸炮,炸得敌人到处乱窜;埋伏在水沟旁的-班,如下岗猛虎,一跃而上。敌人来不及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已有20人当了俘虏。当游击队在清理战场,处理俘虏和收缴战利品时,躲进坪坑村楼内的敌人开始开-射击。原来当游击队伏击敌人时,在混乱之时有七八个敌人携带一挺轻机-躲进坪坑村楼内,紧闭楼门,妄图顽抗。为了幸免楼内群众损失,游击队在楼外对敌人高声喊话:“优待俘虏,缴-不杀”!但敌人置之不理,继续向楼外扫射。游击队不得不赋予反击,用新缴获的轻机-与之对射,并派几名战士匍匐前进,爬到墙边,抓了几捆柴草佯作焚烧房子,另派几名身强力壮的战士奔向大门,进行强攻。打开楼门后,投出几颗手-,吓得敌人慌了手脚,伏地就擒。10时50分,战斗所有结束。此次伏击战,活捉省保安总队第二大队少校大队副郑汝勤以下官兵27名,毙敌7名,缴获捷克式轻机-3挺、长-27支、手-21枚、-5000余发,以及--和其它军用品数十担。闽南支队则无一伤亡,打了一次成功的伏击战。  
坪坑战斗战场遗址现已被开拓为农田和果园,在原址处立了一座纪念碑,碑高1.5米,宽1.2米,正面刻写“坪坑伏击战”。  
六、闽南支队成立遗址  
闽南支队成立遗址座落于云霄县和平乡通贝村乌山坪水西山岩葱仔寮。  
1947年六月十八日,中共闽南地委书记陈文平参加闽粤赣边工委扩大会议,此次会议确定了今后党的总任务是“制造闽粤赣边区人民解放军和解放区”,制订了“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决定快速集中队伍与-派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总队(总队长刘永生、政委魏金水、副政委朱曼平),下辖粤东、闽西、闽南3个支队,共2000余人。七月,根据边区工委的指示,闽南地委在南靖树海召开会议,决定结束埋藏,快速集中队伍,为开拓闽南武装斗争新局面而奋斗。会后,卢叨、卢炎、王汉杰等赴乌山水晶坪召开会议,闽南地委机关也从南靖树海迁回乌山。卢叨回乌山后,重新担任闽南地委书记,陈文平为副书记。此次会议决定快速把分散各地和从菲律宾归国的军政骨干集中起来,筹建闽南支队。八月一日,在乌山坪水西山岩葱仔寮集训的钟骞支队指战员30多人,经过整编,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总队闽南支队(简称闽南支队),由李仲先任支队长、卢叨任政委、王汉杰任副支队长(不久改任副政委,由吴扬继任副支队长)、陈文平任副政委。闽南支队共30多人,编成3个班,有长-30多支和一批土炸炮。  
闽南支队成立遗址因现代生产的需要,大部分已被开拓为果林。  
七、闽抗第3支队北上抗日出发地遗址  
闽抗第三支队北上抗日出发地遗址座落于云霄县下河乡陂下村。  
1932年四月,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五月中旬,东路军总部派张长水、陈桃庆等20多个连排干部加强闽南红军游击队的领导,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3团(简称红3团),团长冯翼飞,政委王占春(兼),共有5个连,750多人。1937年七月“漳浦事件”发生后,红3团仅存由卢胜带领的20多人,七月十八日,重建红3团,团长兼政委卢胜,全团整编为一个连三个班近30人。1937年十月,为了进一步唤起民众,开展抗日活动,闽南特委机关所属的红3团改称“闽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3支队”(简称闽抗第3支队),支队长卢胜,参谋长王胜,指战员150人,进行抗日活动。至十二月,第3支队已扩展到300余人,人均有1杆-和20发-。1938年一月六日,新四军军部从汉口移驻南昌。闽抗第3支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第1营。下旬,卢胜率领闽抗第3支队在陂下集中,作北上抗日的准备。在此期间,云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踊跃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青年学生上街下乡宣传,商人开展募捐,妇女为快要北上抗日的子弟兵制军衣、做军鞋、备军粮。三月一日,部队开赴皖南抗目前线。  
闽抗第3支队北上出发地遗址的第3支队原办公处现为观音庙,原部队北上抗日的出发集合地现已浇筑成水泥地。  
八、陈元宰烈士纪念亭  
陈元宰烈士纪念亭座落于云霄县和平乡通贝村乌山上。  
陈元宰烈士,1907年出生在云霄县城关溪美街,1925年泉州培元中学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军,在厦门投入工农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李联星等同志到漳浦创办醒民学校、组织农会、开展抗捐抗税斗争。1928年他典卖房屋土地做革命经费,并带领父母和弟弟参加革命,为地下党工作,在厦、漳从事通往中央苏区秘密交通工作。1930年调往厦门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干事、厦门市委常委,配合陶铸组织领导厦门劫狱斗争。同年八月任漳属特行委书记。1931年初在厦门被捕关押于福州监狱,被判无期徒刑。在狱中他领导“政治犯”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受尽酷刑,致患重病。1933年由组织营救出狱,被派往连江任中共连江县委宣传部长,主持县委工作,兼任闽东红军独立十三团参谋长,为连罗苏区的建立做出明显奉献。中央红军长征后,连罗苏区沦落,他由组织掩护突围回厦门,抱病上乌山与闽粤边特委取得联系,继续为党工作。1939年十月病逝,年仅32岁,1957年被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为革命烈士。鉴于陈元宰烈士默默无闻干革命,碧血丹心为人民的革命精神和业绩,及其子女的忠孝之心,经陈元宰烈士子女的申请和上级相关部门允许,在乌山风景区建陈元宰烈士纪念亭,该纪念亭从2006年五月开始动工,2006年九月三十日竣工。  
陈元宰烈士纪念亭为六角亭,中间立一座纪念碑,正面刻写“烈士永垂不朽”,背面刻写陈元宰烈士的事迹。  
九、西林五通庙  
西林五通庙座落于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年代为清。  
简介:又称广平尊王庙,唐开漳将士入漳后塑周亚像奉于庙中,元至元年间增祀“五方之神”五显帝,现存清代建筑。坐西向东,建筑面积465平方米。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带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歇山顶。殿内尚存古朴浑厚的石梭柱和覆盆式柱础。  
2013年,西林五通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爱护范围:庙四周各外延30米。  
十、西林张氏家庙  
西林张氏家庙座落于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年代为清。  
简介: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清同治三年(1864)重建,1945年重修。坐西朝东,为单进带门楼建筑,前有旷埕,围墙照壁围合。主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家庙系台湾西林张氏和张廖氏共有的祖庙。  
2013年,西林张氏家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爱护范围:家庙四周各外延20米。  
十一、云阳方氏宗祠  
云阳方氏宗祠座落于云霄县莆美镇阳霞村,年代为清。  
简介:由方氏家庙孝思堂、支系宗祠咸正堂、致爱堂三组建筑组成。孝思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现存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由泮池、照壁、前厅、主堂和昭德将军祠等组成,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主堂和昭德将军祠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均抬梁、穿斗式梁架。致爱堂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78平方米。主座面阔三间,当中前厅进深二间,主堂进深三间,均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咸正堂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坐北朝南,由祠埕、前厅、主堂和西侧厢房等组成,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主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均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  
2013年,云阳方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爱护范围:三组建筑附近周围各外延20米。  
十二、燕翼宫  
燕翼宫座落于云霄县云陵镇去平路,年代为明、清。  
简介:原系开漳圣王陈元光府邸,后改祀陈元光祖孙四代,又名开漳祖庙,俗称王府。唐垂拱年间(685—688)始建,宋末焚毁,明初重建,几经重修。现存主殿和后殿,坐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915平方米。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梁架,木构件雕刻精细,主殿屋脊保存明代建筑特征。  
2013年,燕翼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爱护单位。  
爱护范围:宫南、北、西墙各外延15米;东由照壁外延25米。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