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城厢区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4-23 10:48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城厢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台湾海峡西岸,兴化平原中部,南临深水良港湄洲湾,中心位置位于北纬25°25′00″-25°30′00″,东经118°56′15″-119°3′45″之间;总面积509平方公里。  
二、文化事业  
2014年,城厢区中华五帝文化和蔡襄宗亲文化联谊活动被国台办列为重点对台交流项目。组织企业参与深圳、厦门文博会获2金3银2铜成果。胜利举行全省油画职业技艺大赛等大型油画产业活动10多场次,胜利承办第九届全省焙烤技艺竞赛。新建一批文化激情广场、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多功用体育健身场所,文体场所掩盖率达97%。  
三、复茂饼家制造技艺  
复茂绿豆饼是传统的汉饼,开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该产品几经改进,才有了往常“绿豆味浓,外皮香酥”的特征。从清末民国初,复茂首创人郭诚猷就开端开发此产品。复茂百年大礼饼不只是福建地域(闽东南地域)男女订婚的聘礼之一,同时也是出嫁女儿、外甥女每年中秋节孝敬母亲、舅母的特征礼品。礼饼重糖、重油,是能长期保管的高能量食品,是闽东南沿海地域的渔民出海打鱼常带的点心。礼饼壳薄如纸,馅饱味香。主要是用白膘肉制馅,晶莹光亮,吃起来幽香适口,是我国闽式重糖、重油糕点的种类之一。废品中包含油砂糖粉,熟猪油,白膘肉,精粉。所用的糖,必需经过特殊熬制成翻砂糖;猪油必需是新颖干熬猪油;油膘必需去膜除筋,使口感无粕无渣;精粉是选用面筋含量中等的面粉;其它还有西河红枣、炸花生仁、芝麻、核桃仁、桂圆肉等。在经过精心的制造、制馅、包制、烘烤后,礼饼方能恰如其分,香甜细润,多吃不厌。  
复茂绿豆饼工艺复杂,技术精深,具有较强的技艺性特征和民俗性特征,在民间礼俗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外型各异,颜色斑斓,具有欣赏性,其工艺与历史研讨触及民俗学、美食学、工艺学、营养学等诸多范畴,福建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组委会授予“指定专用糕饼”。  
四、闽台送王船风俗  
“送王船”是盛行于闽台沿海渔港渔村的民间风俗,至今仍保存着浓重的原生态方式。  
“送王船”风俗最早可追溯到明初。厦门“送王船”以同安西柯镇吕厝村、海沧钟山村、湖里钟宅村3个中央的范围较大;在海沧说到范围大小石塘范围最大。该风俗普通3到4年举行一次,经过掷筊肯定在固定农历月份中的某一天举行。  
每到送王船的日子,常能吸收闽南地域及台湾地域上万大众前来观看。活动当日,众多村民在领队的统一指挥下把重达几千斤的王船扛到宫前广场上,由水手上船竖起桅杆与船帆,落下铁锚,做好“王船”出海飞行的准备,此为“王船出栈”。同时配有舞狮队、舞龙队、高跷队、大宣扬、凉伞鼓、民间乐队、拍胸舞、蜈蚣阁等60多个“阵头”扮演,组成汹涌澎湃的游园队伍,为“王船”开道引路。祭拜典礼后,礼炮齐鸣,“王船”开动,在一片喝彩声中,飞行在“人潮”之上,开端环村“巡境”,许多大众手持香火,跟随“王船”,局面蔚为壮观。当日晚上,满载着渔民祝愿的“王船”被送至海边化火燃烧,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五、莆田留青竹刻  
“留青”是与书画、雕琢相分离的一种共同竹雕手法,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发明。  
据材料及实物考证,国人应用竹材雕琢,始于唐代,但因竹子不易保管,很难传下来。从明代开端,文人艺术家们在前人的根底上又有所开展,把竹刻从比拟简单的、以适用为主的工艺品,进步到比拟细致的,以观赏为主的艺术品,并逐步构成了一种特地艺术,具备了一定的范围。到了清代,雕琢的方式更是有了较多的变化,产生了深雕、透雕、圆雕、阴刻、留青等诸多雕琢手法。  
莆田刘氏的留青竹刻运用描、刻、挖、刮等技法,应用竹皮与竹肌不同的色差,分离中国画的笔墨元素,注重刀法跟绘画笔法理论的统一,巧妙地在薄薄的一层竹皮上做文章,表现笔墨、意韵和刀味。刘氏留青竹刻大都刻在笔筒、臂搁、镇纸、折扇等之上,成为文人案头之雅玩;而且能够跟木工艺相分离,以深色硬木作底座背景,镂刻屏风、插屏、挂幅之类作品,小件用牙玉、黄杨木等淡色物质作镶嵌色,谐和而饶有画意,艺术效果更好。经刘氏七代传承持续至今,经过近百年的开展,其作品精巧绝伦、鬼斧神工,既有北方版画之粗旷,又兼有南方丝绣、绘画之秀丽。  
留青竹刻开展到了近代,在艰辛的历史环境中承传有序,并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分离现代审美情味而有所创新。留青竹刻的作品珍藏的越久,留青的竹皮、竹筠、竹底之间的颜色越谐和鲜明,竹底经过自然氧气过程的时间越长越红,外表视觉效果更佳,具有较高的艺术、珍藏价值,极大地丰厚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内涵。  
六、南少林武术  
普遍传播于莆田民间的南少林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主要品种之一,其来源于南方少林寺僧武术。莆田南少林寺的前身“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至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封为大将军的少林寺方丈昙宗担任惩治海盗,昙宗派十三棍僧之一的道广率领500僧兵入闽平乱,1停息后,李世民恩准在福建修建少林分寺;寺名九莲山少林寺,世称南少林寺。在明代末年的反清复明运动中,莆田南少林寺被清廷重兵围歼焚毁,寺中武僧流散隐入莆田民间,于是少林寺武术开端在莆田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莆田南少林传统武术品种繁多,共计六十余种。民间以家传和师徒传承的方式,以身作则,并配合拳谱、刀法、棍法等经谱教习,传承有序,脉络明晰。在全国武术界影响较大的武术品种有南少林“三十六宝”拳术、南少林鸣鹤二十八宿拳术、南少林韦陀拳、南少林铁砂拳、南少林单刀等。其中,不少武术项目在近几年举行的省级、国度级或世界性拳术竞赛中夺魁斩金,惊动武坛。  
南少林武术虽在莆田民间传播甚远,但南少林武术的来源——莆田南少林寺却到近代才被重新发现。1986年,莆田市文物普查时,在荔城区西天尾镇的一个山村里,不测地找到了南少林寺的遗址。音讯传开,立刻在海内外惹起了宏大惊动。1992年8月8日,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准在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并礼请学诚法师为南少林寺方丈。尔后,莆田市体育部门组织了屡次南少林武术在莆田民间传承的普查工作搜集;并举行了五届范围浩荡的南少林武术节,发掘出南少林武术在莆田民间传播的种类套路多达六十多种,其代表性传承人的精深武术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武术竞赛0取得了两百多项重奖,展示了莆田南少林武术的风采。  
莆田南少林武术不只在近代反动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体育和健身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莆田市已举行四届南少林武术文化节,面向世界,以武会友,产生了普遍的影响。尤为重要的是,南少林武术在发扬祖国传统武术,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进步人民大众的安康程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七、婚嫁礼俗  
中国几千年来儿女婚嫁之事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肯定,境内亦不例外。虽城镇与郊区、乡村有些区别,乡村普通都是由父母包办,县城除读书人和个别经商人之外,大多数仍由父母包办,婚嫁均有古代“六礼”的痕迹。有些特殊的是明代莆田士大夫倡导的冠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倡导婚姻自在和婚事新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维护男女在婚姻上的合法权益,制止婚姻买卖和干预婚姻自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开展,婚嫁风俗有所革新,大局部青年男女先恋爱后结婚,还倡导婚前体验,并到民政部门或乡镇(办),办理结婚注销手续,领取《结婚证书》。从20世纪50年代起,新娘就不再坐红轿或花轿,而是撑红伞步行到男家。80年代后,以汽车代轿,接新娘的小车还要装饰一番。城区酒宴多在酒家举行,郊区、乡村还在男方家里举行。90年代后,在妇联、青年团、工会等部门的倡导下,有的青年男女举行文化婚礼,双方合照(女方要穿上时兴的婚纱),互赠留念物,以茶话会代婚宴。此外,还有旅游结婚和集体婚礼也渐受年青人的欢送。  
说媒儿女长大之后,父母托媒人代为物色对象,媒人为了赚取媒礼,想方设法,甜言蜜语,“玉成其事”。  
相亲父母托媒人说亲后,即可代儿女登门相亲(普通是男方到女家相女儿)。相亲中,对方要煮线面或鸡蛋当点心款待;相中后,才吃下对方的线面或鸡蛋,就算初步中意;如不中意,对方煮的点心就不能动。  
送庚帖男女双方家庭同意这门亲事,就经过媒人互送年庚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时—庚帖)。男方把女方的庚帖放在箸笼里,经过三天三夜,若家里平安全安没有发作什么事故,就以为此女可以服家。此后,双方还要各自请算命先生推算八字有无冲克、合婚的吉凶等,这叫“断八字”。  
(以上说媒、相亲、送庚帖属于议婚阶段,俗称“说亲情”,契合古代“六礼”中的“问名”和“纳吉”典礼)。  
订聘断过八字后,如双方称心,就商定聘金、嫁妆,然后择吉日订聘,俗称“贺订”。普通男家选定“双日”,请亲戚中以为命运好妇女6-8人,身着红色衣裳,持雨伞带上局部聘金和金银首饰,送到女家。女方家要放鞭炮,把糕饼果品等礼物分赠给邻居、亲人,表示女儿已许配于人,然后宴请男家“贺订”之人,并给每人一封红包。这一礼俗与古代“六礼”中的“定盟”相合。  
择日俗称“看日子”,男方请择日馆选定结婚佳期,以红贴传告女方,女方则要准备嫁妆,临嫁前女方亲人要为出嫁的姑娘赠送衣饰、红花、香粉等以示恭喜,俗称“捧花粉”。男方在结婚典礼上也要戴结婚礼帽,穿上婚装新衣裳。  
出嫁女儿出嫁须穿红装,头戴“新妇罩”(红色幔巾),由“能嫂”陪伴,辞别父母(父母逝世的,应该哭别,以示孝道),然后带着“新娘妈”,上轿而坐。轿门要用红头绳系住,用红封条封住,挂一块染红猪肉。中途不能下轿解手以防“白虎”伤害。新娘忌见星星,红轿或花轿须在日落星现之前抬到夫家。  
迎亲婚期到时,男方家送去猪腿、线面、红糰、白糕等礼品,交齐未交足的聘金;女方把新娘装扮一新,坐上红轿或花轿,抬往男家。新娘轿抵达前,男方家一切亲人都要避开,避免冲克;灶里的火也要扑灭,以免新娘见火日后火气大。一切备当,燃放鞭炮,新娘由“能嫂”扶进新房,此后举行结婚典礼。  
结婚俗称“成人”,这天子夜时分,厅堂挂起新郎“表轴”,并由两位“命好”的男女给新娘、新郎“梳头”,俗称“象头”,此后人们离去。结婚典礼,普通在古厅堂上,由“能嫂”给新郎、新娘作礼仪指导,先拜天地、祖宗,再拜父母,然后夫妻互拜,饮交杯酒,行合卺礼,再去敬拜本家晚辈人,受拜人回敬以“红包”,俗称“拉大拜”,最后共进洞房。洞房门楣上挂兰布,并系上一丛刺草,一块肉,以防妖邪入门。当天中午饭、晚饭都要办喜宴,喜筵上,娘舅被尊为“上宾”,坐上首席,俗称“横头位”。筵间新郎、新娘频频向客人敬酒,分喜糖、香烟。  
闹洞房晚筵完毕后,要等到首席那桌吃完起坐时,才干放鞭炮宣布散席,由新郎、新娘及其晚辈恭候大门口送客。之后,“送房兄”带人涌进洞房,导演“送孩儿”、“做经文”、“送房”等闹剧。直到更深夜阑,有的以至闹到第二天雄鸡唱晓才歇。  
回门俗称“转马”,也称“请回马”或“请仔婿”。婚后第二天,新娘偕同新郎坐轿返娘家,拜见娘家晚辈亲友,娘家要设午宴招待。当天下午,新婚夫妇双双回家,并带回雌雄鸡两只及红纸封腰的甘蔗两棵,因古时要骑马,故称为“转马”。  
做十四日婚后第十四日,岳父母家备办礼盘,分别装入衣料、食品,到女婿家送礼。衣料供新娘及公婆、妯娌做新衣,希望一家人和睦相处。  
送年暝新娘第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廿五日,娘家要备办一担盘给女婿家送礼,俗称“送年暝”。礼物有面、猪蹄、红糰、年糕(意粿)、荸荠、红萝卜、福橘等。还有一对大红绸布、金字的“红紫灯”,由一个6-7岁的男孩送上门。第二年起,年年送的只是白纱彩绘的灯笼1对,加上1对小灯笼,俗称“灯仔”,寓意“年年添丁”。  
八、生育风俗  
怀孕,叫“有身喜”。新娘当月怀孕的叫“入门喜”,怀孕初期生理反响,俗叫“病仔”。孕妇房中床柜不得乱挪动,墙壁不能乱钉铁钉,怕惊扰和伤害“胎神”;少干粗重活,怕惹起流产。产前例行向他人家讨乞其小儿穿过的小衣服,留待婴儿出生后再穿,因初生儿皮肤幼嫩,穿上洗过质柔的旧衣服,一是使婴儿更舒适些;二是寓意生男之兆。同时,让小孩子从小穿上陈旧衣服,还寓有希望孩子从小就养成节俭朴素的美德。产前还需备好一些“月内料”,为坐月子时用。  
孕妇按预产期生育的叫“足月”、“顺月”,提早生的叫“没足月生”,拖后生的叫“拖过月”。婴儿生出叫“出世”,大人要牢记其出生的年、月、日、时,俗叫“生辰八字”。  
产妇坐月子叫“做月内”,普通为1个月,其食物都是高档营养品,为蛏干、虾肉、红菇、黄花菜、猪肉、鸡、鸭蛋等。每餐搭配几样下锅。叫“炖砂锅”。普通吃干饭,不吃稀饭,早、午、晚还配有点心,故有“三顿饭、四顿点心”的俗谚。产后10天,亲友于双日送食物给产妇补养,叫“送加”,物品丰厚多彩。  
婴儿出生后,要蘸黄莲汤几滴于其口里,以消火退毒,并向临近产妇乞乳汁喂之,称之“食安全”,3天后开奶。  
婴儿满月叫“出月”,家庭要办牲礼敬神祭祖。外婆家要备办婴儿的手镯、脚镯、银锁、衣帽等以贺喜。用五味草、灯心草烧汤,水中放红钱12枚,请有福气的老妇为婴儿剃头去秽发、沐浴洁身。父亲用朱笔在孩子头上“画桃”,祝其聪明短命;母亲给孩子头上插柏,抱孩子与晚辈见面,晚辈要送“红包”为见面礼,然后把孩子第一次放在“摇篮”中安睡。  
孩子出月时,家庭要做“红龟”、煮红蛋分给亲友以谢“送加”。有的还要办“出月酒”,宴请亲朋好友。此后给孩子合名,男的取福寿之意,女的取金珠之义。有排行的,按辈份命名,不能和家人同名。  
婴儿满四个月,叫“做四月”,以熟“羊尾”或“猪尾”往孩子嘴上抹一下,俗叫“开嘴”,开端吃荤了。  
孩子周岁,叫“抓周”、“对戴”,莆俗叫“毛戴”。用大“笠狐”1个,置笔、书、算盘、刀、尺、红龟于四周,让孩子坐在中间,表示其任取一二物,以卜凶兆。如抓到书,是聪明好学之兆;抓到“红龟”,则预示短命。外婆家送来的竹制的“椅子轿”1只,以示孩子能够坐轿子了。家庭要分“红龟”给亲友和邻居,共祝各家孩子安康生长,亲友回送“线面”两束,也寓大家短命之意。  
九、丧葬风俗  
旧时丧葬风俗较为冗杂,普通分为以下几个程序:  
移床病人临危,从房间里移到厅堂,男的在左女的在右。  
换衣病人断气前,家眷要给病人改换衣服,其衣服叫寿衣。  
送终病人断气后,用白布给死者蒙身盖首,在床前点燃长明灯,全家人男去冠,妇披发哀哭,直到发丧。  
洗身孝男到河沟边用铜钱向水神买水,为死者洗脸、洗脚、洗手。  
入殓死者洗身后,子媳要为其穿上寿衣、寿鞋,清代以前,官吏死亡,要穿上官服、顶戴,富家大户还要用整匹白绫包扎尸身,称为“殓身”。此后死者亲属把棺材抬至厅堂,择时入殓,亦称入木,入木时有的中央请法师“洒净”。子孙披麻戴孝,子辈穿麻衣,孙辈穿白衣,鞋上缀片麻布,孝男孝媳在伎俩套上串带铜牌的白带圈,丧父套于左,丧母套于右,哀哭声声,向遗体辞别。之后,孝男捧死者头部,孝媳抬死者脚腿,把死者置于棺内,遮上“水被”,然后盖上棺盖钉牢。此时,八字冲犯的人要避开。  
烧卧褥席孝男孝媳搬出死者用过的卧席、被褥,送往野外燃烧。  
买路钱棺材抬上山安葬时,同族下辈人要去送葬,孝男头戴“草圈、麻帽”,手执“孝子鞭”,沿途分发“银纸”(即“买路钱”),俗称“放纸钱”。但起棺时,每过个门槛,要把用红纸封成一束的3根干稻草用力斩断,以示“斩草断根。”  
进葬把棺材置于墓穴内,竖立墓碑,然后在墓穴前摆祭品祭奠。葬毕,素服换上吉服,脱下黑纱火化,头上插柏,以示生者安全,长寿“百岁”。  
立灵位安葬后第二天,在厅堂为死者设灵堂点香立灵位。每日向死者“上饭”哭灵,第三天上山探墓、培土,俗叫“三天看墓”。墓地未定的在原野“寄厝”,俗叫“寄利厝”。第六天为死者立“木主牌”,正面写“显孝□公讳□□府君神位,不孝男□□奉祀”。反面写生卒年、月、日、时。木主牌请长者“点主”。大户人家请名人用长约一二丈黄绸或黄布书写死者“功德”,俗叫“铭旌”。这两项所写字数,俗以“兴隆衰”3字循环、计算,不能用“衰”字之数。  
做七死者49天内,7天一祭,俗称“做七”。第一个七日叫“头七”,最后一个七日,叫“尾七”。服丧期间,家眷不能穿红衣,过年不贴红联,不参与赴宴饮酒等。  
起服死者谢世100日,要请僧人诵经或做“道场”,超度亡灵。之后撤除灵堂,家眷换素服为吉服。清代以前旧制,官员父母死亡,要辞职回家守孝,在墓旁筑庐守墓,3年后才干起服复职,称为“丁忧”;民国以后,这种制度废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号召变革传统丧葬风俗,用追悼会替代吊丧,用花圈挽联替代香烛、银纸,用戴黑纱、白花替代披麻、戴孝,用遗像替代木主牌。20世纪80年代后,还倡导“厚养薄葬”,老人逝世,礼仪从简,改土葬为火葬。90年代起,全区施行殡葬变革,实行火葬,严禁土葬。  
十、寿庆礼俗  
俗称“做十”。不管男女年满五十岁开端祝寿。女“逢十”男“逢九”即女50岁、男49岁(均为虚岁),寡妇也逢九就能够“做十”。以后每逢“十”寿庆1次,男女同庚,称为“双寿”。由下一代为其举行。寿庆时,要办“寿面”、“寿桃”祭祖敬神,亲友要赠送贺轴、贺幛、寿酒、寿糕以示恭喜。已出嫁的女儿要送来祝寿礼盘,含有食物和衣料等。有的中央下辈人要在寿庆这天停止拜寿,受拜者送“红包”,作为回礼,最后宴请祝寿之人。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经济条件不时改善,祝寿人家有所增加,有的还在酒家宴请,表示谢客。  
“做十”日期普通选在农历八月或十二月,初十或十二日,寓意“双双”吉利。20世纪末始,“做十”日期逐渐改在正月初六,便于子女“元宵节”后出外工作、就学或经商。  
十一、乔迁风俗  
乔迁俗称“过厝”。新盖房屋落成,家人喜迁新居,谓乔迁之喜。亲友要送礼品,表示恭喜,礼品有贺幛、镜屏、灯笼、红烛、鞭炮等,主要设宴款待,俗称办“过厝酒”。但菜肴中不能用醋调味,由于“醋”和“厝”谐音,吃醋为不吉利。  
十二、谢恩、拜忏典礼  
谢恩是一种较大范围的酬愿典礼,多与拜忏一同搞。普通人们在发家致富之后或做寿时常常要“酬报天恩”“超荐祖先”,所以亦称喜庆之俗。典礼常持几天,设坊建醮分为“经筵”与“忏筵”两局部。“经筵”是由道士掌管,旨在“酬报天恩”,设在新厝厅堂上;“忏筵”是由和尚掌管,旨在“超荐祖先”。两者亦可借寺庙中举行,但一切用具必需是新制的,不能带“秽气”,以示忠诚。亲戚朋友例须办盘担、布幛等致贺,主人则于中午举行宴请,俗称吃“供”,吃素菜,不办荤菜。  
十三、城厢区春节风俗  
1、扫巡兴化话把大扫除叫“扫巡”。  
这是个良好的卫生传统。俗语说:“千补万补,洗净见先祖”、“扫巡四面光,洗净见祖公”。扫巡日普通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十日至二十日户都选个“双日”中的大晴天(“双日”是莆仙大众的吉利数码),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户外,先洗净让太阳曝晒,一求干,二消毒。然后室内再“扫巡”。  
2、祭灶公。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祭拜时烧一纸线,送灶公上天是祈求玉皇赐福,饥寒交迫。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风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称“二十五日头”。这一天,普通是大晴天,相传为“天官赐福”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发善心积德的日子。凡种种缘由向神许愿的金钱、谷物,都要主动送到城隍庙(或村里宫庙),由经办人化为施舍给穷人、乞丐。这一天必需做好事,如债务未清者,也不能讨债。  
4、辞岁。  
“元旦”前一天,俗称“小除”,户户放鞭炮,贴新春联。当晚,家家户户堂上点花烛,叠红橘果如塔状,上插“三春”纸花,供“隔年饭”于灶头,备办丰厚祭礼和“贡银”,祭奠天地神,名为“辞年”。元旦俗称:“做岁”,元旦夜叫“三十暝”。逢小月叫“廿九暝”,全家同桌饮宴称为“围炉”,宴席菜普通备10碗,鱼不切尾,螃蟹要10脚全。饮宴完毕,大放鞭炮,晚辈要给儿童分压岁钱,普通彻夜不睡,俗称“守岁”。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进步,成年的晚辈常常给年迈的晚辈贡献压岁钱。以表孝道。  
5、过年时,莆田春节风俗每有做“红团”和“番薯起”,一以孝敬祖先,二为时令口福,三取一家人红红火火、大吉利、大安全、大团聚之意。“红团”皮的制造是有一番技巧的。把糯米浸水后,捞起沥干,用手工舂成米的粉末(俗叫“米祭”),一筛再筛,取其最细的粉末,晾干备用。用时,参加适量的开水和“食物红”一同揉匀成粉红色的团皮,搓成圆长条,再以手摘成等量的一块块的团皮块。“红团”的馅大都是甜的,也有咸的。甜的加红糖就行;咸的则须参加葱花、香菇丝和捣碎的炒花生米等调味品,别有乡土风味。“红团”的馅分三类:一是以绿豆为馅(绿豆去砂和杂质,洗净去壳)。俗叫“绿豆馅”;一是以糯米为馅,俗叫“糯米馅”;一是以番薯干粉为馅,由于从前山区和沿海地带,少产稻米,全年主粮就是“番薯”、“番薯干”。“做岁”时做“番薯干馅”的团,倒是不忘苦日子的朴素民风。“红团”和“番薯起”是莆田人家“过年”时的共同美食文化。  
炸豆腐是莆田风俗必备的美食,香喷喷金灿灿的炸豆腐,寓意不祥和富贵。过了油,香喷喷的炸豆腐就做好了,刚出锅的炸豆腐香气四溢,非常美味。炸豆腐是莆田人过年必备的`美食,香喷喷金灿灿的炸豆腐,寓意不祥和富贵。  
6、元宵从正月初六起为至廿日为“元宵”。每个村落日子不同,以正月十五日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为元宵正日,俗称“元宵心”。元宵节在莆仙相当繁华,固然莆仙各地闹元宵的时间、内容、方式不完整分歧,但均表现“以神为主,神民同乐”的基调,乡村尤为突出。各村(过去叫“境”)各宗簇盘绕各自的村社闹元宵,为期普通3天,有的还结合闹元宵。乡村中庆贺元宵,普遍演戏酬神,并在“行傩”之外,交叉放焰火。庆贺元宵,各里社已婚男子都要按年轮番担任“福首”,担任是年向社神烧香、打扫、祭奠、珍藏社神袍服、祭器等,元宵时捧社炉随神座绕境,让各户进香。  
元宵彩架在庆贺元宵中,各地还盛行各种各样的风俗,各里社在前一年结婚和生育男孩的人家,每户须于元宵夜向神献礼,或燃点巨烛1对,称为“喜烛”,较特殊的风俗,前一年新婚的妇女,在元宵夜都盛装装扮,排坐在各自里社的庙前,让人们晤识新妇风姿。农历二月初二日是“中和节”。这一天俗称“头牙”。各户祭神祭祖先。商家备办酒席,邀店员做“头牙”。乡村里社凡在正月因大雨等缘由未举行元宵活动的,多在这一天补办,俗称“二月二”。仙游乡村把“二月二”称为“头福”。  
十四、跳棕桥  
跳棕桥,在莆田,元宵期间,不管山区或是沿海各村落,大多举行跳棕桥扮演活动。跳棕桥即棕桥舞,是莆地步区的一种民俗舞蹈。每队舞蹈者各抬一架高不到1米、宽不到30厘米、顶部饰以棕片的竹制小轿。扮演需在广场或庭院大坪上停止。扮演时,场、院中先燃篝火,一队年富力强的男性扮演者,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红色灯心绒裤,腰扎黑色布带,脚穿麻编草鞋。  
十五、皂隶舞  
皂隶舞,又称“乡人傩”,是由西汉时期的“傩舞”演化而来,属于中国古代驱邪除妖的一种民间舞蹈,也是古代官员出巡时用于鸣锣开道、张牙舞爪的典礼。在莆仙戏传统剧目演出中仍有保存这种舞蹈扮演的简单款式。  
出游队伍以“皂隶舞”请神出宫上轿,并先驱开道,随后有:大锣、大灯、彩旗、横批、宫旗、旗牌、宣传牌、金爪斧钺、龙虎旗、执事、枪班、马队、八班、神卒、管乐队等。  
十六、莆仙戏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盛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域。其戏班脚印普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裔聚居地。  
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它扮演古朴文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共同的艺术作风;其唱腔丰厚,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  
2006年,莆仙戏被列入首批国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七、莆仙木偶戏  
莆仙木偶戏古称兴化傀儡戏,俗称“柴头仔戏”,盛行于莆田市各地及其兴化方言区,是我国古老而宝贵的木偶戏剧种之一。  
十八、城厢区饮食风俗与特产  
炒白粿  
炒白粿是城厢区大众逢年过节和喜庆筵宴的一道风味菜肴。所用主料白粿,是用白棱米制造而成,其质量远胜于市场上的普通白粿。棱稻为梗稻的一种,生长期长、产量低,因此种植面积不多,但其米质的韧性、粘性和香味特优,是制白粿的稻米,城涵人称这种白粿叫“山里白粿”。山里白粿可炒可煮汤,若白煮后撒上白沙糖吃,亦别有风味。山里白粿还是山区大众捐赠亲友的主要礼品之一。  
杂烩面条  
杂烩面条是城厢区居民暂时款待来客的烦琐饮食,莆仙传统的杂烩面条上面必需用8种荤菜配料(俗称“八素”),把面条掩盖起来。杂烩面条的传统运营方式,是把配料预先按份装在碗里,让顾客了如指掌。  
油炸鸡卷  
油炸鸡卷是因其外貌像烧鸡而得名,它的制法主要是用猪网油皮卷包荤鲜馅料,故又名炸网油卷,属脆炸系列,特性是色呈金黄,外酥内嫩,此菜也是闽菜系中的名菜之一,而城厢区的调味又独具中央特征。  
术米粽  
邑人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载:“楚人是以竹筒贮米祭屈原,名筒粽。后人相承,遂用箬叶裹米而熟之,以为节物。”城厢区至今还保存这种以术米包粽子过端午节的传统风俗。  
兴化粉  
相传北宋沼闰年间(1064—1068),祖籍广东的兴化军主簿黎畛日夜奔忙辅佐钱四娘建筑木兰陂。因其母亲患病,口腻思食家乡的米粉,他遂请来师傅加工米粉,并把这种工循公之于众,在兴化世代相传,称为“兴化米粉”。  
海蛎饼  
海蛎饼用地瓜粉、豆腐为原料,拌以葱、香菜、五香、胡椒、味精等,放入特制小瓢中,用夹心鲜海蛎油炸。酥脆香甜,如沾蒜泥酱醋,愈加爽口宜人,为莆田风味小吃特产。  
莆田红团  
红团是莆田民间,每逢过年每家每户都要制造的一道特别小吃,因其表皮呈红色而得名。做红团普通在腊月廿六、廿七左右停止,印红团要准备印模,俗称“红团印”,印模中刻有“富”、“贵”、“寿”、“喜”等字样,周围还刻有花鸟、双孩儿及庆歉收等字样或图样,是过年时莆田人每家每户必备的祭奠供品。  
枇杷  
枇杷,常绿小乔,叶长椭圆形,九月十日开花,有芒香,果实于翌年4月—6月间成熟。果实圆形、椭圆形、扁圆形不等,果皮黄或淡黄色。果肉有橙色与白色两种。  
城厢区常太镇解放种枇杷,是莆田四大名果之一,果实形如古钟,果皮黄里透红,果肉脆嫩,汁多味甜,最大单果重达172克,为世界之冠。常太镇枇杷连续二次(1996年6月、2002年2月)被农业部列为“南亚热带名优作物基地”和授予“中国枇杷第一乡”。  
兴化桂圆  
城厢区华亭镇境内盛产龙眼、枇杷、橄榄等名特优水果,是“兴化桂圆”的源产地,素有“华亭桂圆甲天下”的佳誉,构成了福厦路两旁、木兰溪两岸、三紫山脉等七条果树带。  
十九、城厢区著名景点  
截至2012年,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标准》(试用稿)所列68品种型的旅游资源中,城厢区有51种276小项。全区有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省级文物维护单位2个,省级景色名胜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还有36处市、区文物维护单位及经普查注销的多处文物点。  
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市郊南门外约4公里的木兰溪下游木兰山麓下,为国度级重点维护单位。它是拦腰截断木兰溪的一座古堰,为全国现存最完好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始建于宋治平元年(1064年),2次建陂均告失败,宋熙宁八年(1075年),在今址。  
木兰陂是引、蓄、灌、排、挡综合应用的中国古代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旁有“木兰陂留念馆”。馆内竖有12块诗碑,其中有明代以来名人撰写的历次修陂碑石和1962年冬,郭沫若参观木兰陂后写的《咏木兰陂》诗碑。  
古寨  
城厢区常太镇境内有大小山峰106座,最高的古山尾山海拔832.6米。历代人民每当社会变乱之际,筑寨自保。因而,有许多地名与古寨遗址相连,如南山寨、安定寨、鼓旗寨、石狗寨、酒池寨、朝天寨等,各个寨堡残基尚历历可见。  
广化寺  
广化寺座落在城南凤凰山。现行建筑群是清光绪初年照旧制重修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端,停止了大范围的扩建。山门照壁上有中国佛教会已故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庄严疆土,利乐有情”。广化寺占地3.2万多平方米,建筑物面积1.7万平方米,全长385米。依次是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上为藏经阁)、卧佛殿(下为祖堂);两侧翼建有宽阔的石柱廊庑,东侧次第为东罗汉殿、钟楼、五观堂、伽蓝殿、尊客堂、水云乡、圆通门、溪声阁;西侧次第为西罗汉殿、鼓楼、学戒堂、祖师殿、净行堂(念佛堂)、烟霞窟、方丈室、看山楼。寺后东西两角的最高处,分别屹立着观音阁和小南山。  
泗华陂  
泗华陂位于城郊乡西北部,是莆田仅存的唐代大型水利工程。其工程范围仅次于木兰陂,在莆田四大陂中名列第二。陂长120余米,宽10米,为唐代吴兴所建。陂上的泗华溪溪床高出北洋河段3米,全长1.5公里,水面积300多亩。在泗华溪南面,有天马山避暑山庄,为清末在莆兴办圣路加医院的美国人所建。  
月峰寺  
月峰寺位于凤凰山山麓。寺创立于隋唐年间。宋代为南山十院之一。明代成化隆庆年间,曾两次修建。明代画家陈伯献曾在此地教授学徒。旧有他的达摩壁画,中间有闻天楼,为南山旅游胜处,“文化大反动”后,该寺又重新扩建。  
九龙谷国度级森林公园  
九龙谷国度级森林公园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莒溪溪南村,属亚热带海洋性季习尚候,森林掩盖率达95%以上,公园内植物共160科532种,有红豆杉、福建柏、金毛狗藏等国度级维护植物。景区内的大坑溪为九鲤湖下游,也叫“下九鲤”。景区距莆田市区32公里,素有莆田“后花园”之佳誉。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