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集美区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4-21 16:30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集美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半岛西北面,居闽南金三角中心肠段,地处东经117°57′—118°04′,北纬24°25′—24°26′,西北与漳州市长泰区接壤,东北与同安区交界,西南与海沧区毗连,东望翔安区,东南由厦门大桥及高集海堤衔接厦门半岛,海岸线长约60千米。福厦、厦漳高速公路,鹰厦铁路,319国道、324国道过境,距厦门高崎机场5千米。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河流、水渠、水库装点其间,海岸线长约60公里。四季温和,雨量充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温21℃,年降水量1100毫米。辖区面积276平方千米。  
二、文化  
集美历史文化沉淀极为丰厚,具有文化中心、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等良好的文化设备。“学在村中,村在学中”和独具的侨乡文化特征,为投资区的软环境披上了全新霓裳,提升了集美的文化品位和对外影响力,是福建省文化先进区、一级达标文化城区和厦门市肉体文化建立先进区。  
2018年,市图书馆集美新馆开馆,成为全省单面子积最大的公共图书馆。胜利举行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第二届集美学村文化艺术节、国际集美节等品牌活动。胜利举行第二届嘉庚论坛。集美大学、集美中学建校100周年岁念大会顺利召开。  
截止2020年底,辖区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街道文化站4个,社区综合文化效劳中心43个,“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机”15台。图书馆每周开放59小时,全年365天无休开放,为大众免费提供图书借阅、材料查询等效劳,馆藏文献资源总量达36.12万册,2020年共借阅图书25.02万册次(其中分馆3.47万册次),全年共接待读者14.37万人次(其中分馆0.83万),展开各类读者活动近67场(其中分馆3场),参与读者1.18万人次。  
2020年共举行全区性文化活动26场,全区基层文体活动65场。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文化馆以线上为主,展开了线上公益艺术培训12期、线上战“疫”原创作品宣传43期、线上战“疫”书画展3次、线上周末音乐会等。下半年,依据疫情状况,文化馆陆续展开线下公益艺术培训,盘绕国庆、农民歉收节、总分馆制等展开系列的综合文化活动,举行戏曲进社区、学校、爱欣公寓等。全年展开的文艺活动观看达2189000人次。  
三、厦门歌仔说唱  
歌仔说唱是传播于厦门、漳州及台湾等地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源自宋元时期。它以丰厚、生动的闽南民间语汇为歌词,以浅显易懂、易学易传的闽南民歌、民谣为曲调,汲取戏曲、南曲、南词的养料,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时传唱和发明而逐步丰厚和完善,成为福建的四大曲种之一。言语生动诙谐、平仄押韵,唱腔漂亮,中央颜色浓重。  
四、大使公信俗  
凤山祖庙位于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灌口街北侧的凤山上,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1621~1644)。祖庙建筑由山门、前殿、天井、后殿、左右厢房和庙前日月亭组成,占空中积达1567平方米。据《同安县志》和《凤山祖庙碑志》载:明朝时,深青驿站“有四川灌江县人为丞”,驿吏“奉二郎神炉”。崇祯年间,“丞殁,遭兵燹驿废,神炉弃道旁,猎犬将其衔至凤山,卧守不离”。乡人感到惊异,就筑一小庵置祀,后将小庵改建成庙宇,即凤山庙。民众不知此神为何像,有神现梦于耆老,曰:“明日(三月初七)有官过此,即予像也。”至期有世职指挥大使过其地,少年美仪容,遂塑像肖之,呼为“大使公”。  
灌口凤山庙供奉的大使公即四川都江堰二王庙的李二郎。凤山庙香火兴隆,山下构成集市。为留念来自四川灌口的神,该集市名为灌口镇。祭奠大使公的节日有: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即指挥大使显形以塑造金身之日,称年祭(公祭);每年农历五月初四为大使公圣诞日,祖庙举行浩大的祭典;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为“天公日”,祖庙举行浩大的庙会及大使公文化节活动,其间,各种民俗扮演和文化活动热潮迭起、奇光异彩。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闽台交流的日益频繁,每年前来祖庙朝拜的台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域和国度的参访团纷至沓来。近年来,应台湾等地分庙的约请,祖庙也屡次组织“大使公护驾团”,赴台湾等地停止巡境和文化交流。  
五、闽南童谣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停止创作和传唱的汉族儿童歌谣,它盛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裔华裔的寓居地。闽南童谣是闽南歌谣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老百姓集体创作聪慧的结晶。闽南童谣内容丰厚多彩,充溢童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儿童的学问。入选了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停止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它盛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裔华裔的寓居地。历代闽南百姓依据儿童的了解才能、心理特性,用丰厚多彩、生动生动、诙谐幽默的闽南方言词语、俗语等,用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音乐美的韵语战争仄节拍停止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时修正、补充。因而,闽南童谣是老百姓集体创作聪慧的结晶。  
闽南童谣内容丰厚多彩,充溢童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儿童的学问。有些闽南童谣是随同游戏趁韵而作,使儿童玩得愈加快乐;也有的特意运用拗口语句,借以锻炼儿童的说话才能;还有的是母亲育儿童时随口哼唱,让孩子终身都思念着母亲的暖和。更有一些闽南童谣表现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的历史,记载了两岸人及华裔多年的艰苦和斗争。  
六、礼仪忌讳  
婚嫁忌讳:婚嫁忌在四月(“四”与“死”同音)、五月(“五”与“无”同音)、六月(俗谓“六月半娶半年妻”,不能白头偕老)、七月(鬼月,俗谓“七月娶鬼妻”)、九月(“九”与“狗”同音,俗谓“九月狗头重,死妻又丧夫”);双喜不对冲,同月喜事不相贺;忌与新娘新郎生肖相冲相克者列席婚仪;迎亲忌遇出殡(大不吉)。  
孕产忌讳:孕妇忌看砌灶(否则生儿兔唇),忌参与红白喜事(因身不洁),忌看布袋戏(否则产软骨儿),忌吃兔肉和姜母(否则生儿兔唇、畸指),忌在娘家消费(会带走娘家福运,招致娘家衰落);  
忌在孕妇房内剁肉、杀鸡鸭、修理物件和挪动大件家具(否则惊扰胎神,招致难产或产儿畸形);  
月子里忌冷水洗濯(否则患风痛),忌外人进入产房(血光秽气,不洁)。  
丧事忌讳:停灵忌猫近尸体(否则尸体颤抖或起立追人);  
入殓防人影入棺(否则生人灵魂被摄入);  
忌与丧者生肖相克者送殓;  
吊丧忌说“死”字,能够“老了”、“去了”替代;  
居丧不拜客,居丧、吊丧不入别人居(因身不洁);  
死于村外,忌运尸入村;参与丧葬或服丧期间,忌穿红装彩服。  
七、丧葬风俗  
境内丧葬:旧俗有移厅、初丧、入殓、停柩、出山、入土、守孝、祭奠、拾骨等。解放后,丧葬普遍实行火葬,入殓、停柩、入土、拾骨等典礼去除,遗像替代木主,丧事从简。  
移厅:病者弥留之际,将睡铺连同病人移至祖公厅(正厅)特别搭架的“过身床”。如病危者尚有直系晚辈在世,普通不搬进正厅,只能移至偏房(袖房)。临终,亲人围立送终,不可当面号哭,并为其立遗言和穿寿衣,寿衣三、五、七件不等。寿衣应先由孝男或其他亲人反穿于身,然后脱下,一次性正穿在病危者身上。  
初丧:病者气绝,应将厅堂的天公炉、烛台、神像、祖先牌位、红对联、大镜等遮掩,挂上孝帘。尸体复以薄衾,前遮帏白。死者脚后供米饭一碗,上插筷子单支,鸭蛋一粒,俗称“脚尾饭”;点油灯一盏或白蜡烛一支,俗称“长明灯”,并不时地烧香和烧纸钱(冥钱)。门前摆放供桌,桌正中供暂时纸扎牌位(魂帛)或事前准备的死者遗像。大门边,摆放纸糊轿子,前后站立纸做的“轿夫”,此为丧家标志。亲人换穿麻衣孝服,鞋头罩麻,分头向亲朋报丧。报丧只在门外告知,不进家门。被报者,以清水或汤茶给来人漱口,以添“彩气”。  
入殓:分小殓和大殓。小殓为给死者“乞水”(到河边将铜钱投入水中买水)净身和穿衣,也称“张穿”。大殓在正厅或祠堂举行。入殓时,供祀菜肴12碗,荤素各6碗。长子抱尸首,其他子女四或六人抬尸身,平放棺内,尸体两侧分置死者先前所爱之物、生活用品及其他陪葬品,富者多为金银珠宝玉器。子女、媳妇及儿孙辈跪哭,生肖与死者相克者逃避。棺木有十合、十二合、十六合之别,通常用杉木制造。棺内四壁糊以文纸或黄纤纸。子女跪拜,亲属致祭,向遗体辞别后盖棺。死者父母健在的,入殓后父母手持木棒敲打棺头,谓“敲棺材头”,意为责其未能尽养老送终之孝道。死者为妻子,丈夫身背包袱,手持雨伞从棺上跳过,称“跳过棺”,意寓离散两断,今后续弦别来纠缠。  
出殡:先行殡祭,诵读祭文,家人哭奠。起棺后,鸣炮开道。外甥提白灯一对为前导,沿途撒纸钱,名曰“买路钱”;尔后依次是香亭(焚香点烛)、像亭(死者遗像或木主)、挽轴、乡音民乐、彩旗、送葬亲友、师公、灵柩。柩尾系结执绋,由孝眷牵拉,含挽留死者之意。八人或十六人抬棺,柩覆棺罩,棺罩上部为彩扎宫殿和古装人物,下部垂下绣帘。棺罩上放彩扎不祥物,男用麒麟,女为凤凰。后代披麻戴孝,送殡亲友披孝巾或佩黑纱随行,直至墓地。  
入土:死者殁后,请风水先生选地测向,择日开土挖圹(墓穴)。灵柩须在太阳落山前入土。棺木落圹时,孝主取墓土一撮,带回灵前炉内作插香用。落葬之前,木主(神主牌)上的“主”字暂写为“王”字。入葬后,以五牲或三牲祭拜墓旁“后土”(土地公),并举行“点主”典礼。孝主身背木主,面对太阳下跪,点主官(德高望重者或风水先生)先用朱笔在“王”字上点上红点,再用墨笔复以黑点,使“王”字成为“主”字,俗称“成主”。自此,木主即成附有死者灵魂的神主牌,供日后奉祭。神主牌由孝男双手捧回,称为“返主”。“返主”普通不走原路,遇过桥、拐弯,须提示死者灵魂。丧家女性齐集户外路口哭迎木主。神主请回后,安放于正厅灵桌,供上祭品,点燃香烛,丧眷跪拜,称“安灵”。晚间宴请亲友,最后一道菜为“红糟肉”(红酒糟猪肉),与宴者必食。  
祭奠:葬后每七天的最后一天均须祭奠,称为“做旬”,共七旬。一、三、五、七为大旬,二、四、六为小旬。头旬及七旬由儿子主祭,俗称“孝男旬”;三旬由已嫁女儿主祭,称“查某仔旬”;五旬由已嫁孙女主祭,俗称“查某孙旬”;其他只作普通祭奠。大旬较盛大,做尾旬时要烧“灵厝”,供死者灵魂寓居。另有做功德者,多在三、五、七旬,亦有在百日、周年时做的。范围大的在广场搭起楼房庭院式的竹架纸扎灵厝,死者纸像“端坐”其中,两旁“仆役”服侍,厝内摆放各种“家具”,厝外有路、桥、车马和街市店铺,均以纸扎而成。最后熄灭“灵厝”和“新床”,表示子孙怀念感恩之情,愿死者早日升天转世。“做功德”时间有一天一夜、三天三夜,也有七天七夜的。  
拾骨:拾骨时间普通在死者葬后三年、五年或七年的清明前后十天内,也有另择吉日吉时的。届时,死者亲属请土夫掘坟开棺,将尸骨捡出整理曝晒,用红丝线按人体骨骼穿连,放入特制的腰鼓形陶瓮,俗称“凤金瓮”。亦有将骸骨贮入小棺,谓之“金棺”,再迁葬于新穴或合葬在他穴。  
特殊丧葬:死者殁后,若一时无适宜墓穴下葬,暂停厝野外,砖砌瓦盖,称“万年藏”。年幼夭折,不用棺木,不入祖坟,装入陶瓮埋于海滩或荒地,叫做“瓮棺葬”。短命轻生,非正常死亡者,丧葬不遵礼仪,敷衍了事。旧时,媳妇若被优待致死,娘家来人“讲人命”,俗称“做娘家人”。来者众多,来意不善,婆家须热情款待,承受对方请求和厚葬条件,否则大打出手,翻桌摔柜,使男方遭受损失和侮辱,直至请德高望重者调解,承受娘家条件方止。若村人死于村外,尸不入村,停尸于村口路旁,入殓、出丧只能在村外搭棚举行。  
八、寿诞风俗  
寿期:60岁以下庆祝诞辰叫“做华诞”,60岁后称“做寿”,80岁为大寿,88岁为“米寿”(“米”字上下拆开为八十八)。按俗,12岁、16岁、20岁、30岁、36岁的男人均要做华诞。男孩年满12岁,也称“本命年”。是日,男孩穿红背心、红裤衩,扎红腰带,俗称“扎红”,以此消灾避祸。男人30岁,岳父母为其做华诞,称“女婿寿”。民间逢十岁做寿或华诞,有提早一年过的风俗,叫“做九不做十”。民间以为73岁和84岁为老人生死坎,故要做大寿,助其过难关。富者庆寿三日。  
寿礼:民间做寿,贺礼普通以寿幛、寿联、寿酒、寿烛、寿桃、寿面为多。达官富人以金银珠宝、不祥饰品为寿礼。寿桃,习用面粉蒸制成红色的桃形糕,九只相迭为一盘,三盘并列;寿面,长三尺,每束百根以上,盘成塔形,罩以红绿镂纸拉花。  
祝寿礼仪:寿堂中设拜垫一块,用于来客拜祝,右首设拜垫数块,用于儿孙陪祝。寿星正坐高堂,夫妻白首齐眉者则同坐。供案两旁,男左女右,若受贺者尚有晚辈健在,须让晚辈坐于受贺席上。直系亲属拜寿,在上午寿宴行进行,远亲或朋友则随到随拜。拜寿照例是两揖三拜。凡客拜,儿孙皆须行礼;女客则由媳妇、孙女行礼。礼毕,再谢。如遇平辈拜寿,受贺者须起身请对方免礼;若晚辈中有未成年的小孩叩拜,寿星要发给红包。祝寿者,或吟诗诵词,表示恭喜。拜寿后有的还携全家于寿堂祭拜寿星或麻姑神像,由寿者先上香,随后儿女亲友依次跪拜行礼。礼毕,设寿筵宴请宾客。寿酒必先敬寿星,然后宾客共饮。吃寿面时,线面切忌剪断,要当心绕筷抽食。大寿寿仪,寿堂正面悬红缎“百寿图”或“一笔寿”等庆寿图,两旁为寿联。案前,置蜡烛、花筒、香炉等益寿饰物。女性大寿,则悬挂彩色“五蝠捧寿图”,供“麻姑”一尊。案头供品男女寿星均为寿桃、寿面、寿酒、寿点各五碗。新中国成立后,祝寿旧俗鲜见。做寿者,普通只在酒店设宴恭喜,贺者随带贺金、华诞蛋糕等。  
特殊寿俗:旧时,集美50岁以上老人做寿,有做寿衣、寿材、寿冢的习俗。寿衣,50岁或60岁华诞,子女择吉日为父母缝制寿衣,备逝世后衣着。衣料以棉布、麻布(夏布)、绸为主,忌用缎子(谐音断子)。寿衣做成后,每逢岁时季节或喜庆日子,老人均应衣着。民俗相传老人寿终后于阴间同享。寿材,也称棺材,普通选在闰月加工。当日,富家挂纱灯,燃龙凤烛,献寿桃和净水,烧香化表,子女迭次叩拜,并为双亲或木匠敬短命酒。平民,只点清油灯,其仪礼大致相仿。做寿材开端,木匠先用锛子将原木(普通用杉柏)砍一下,以木屑飞出的远近,来占兆人寿的长短。寿冢,生人在世时,须请风水先生择好坟地,建好墓形,待逝世后安葬。夫妇一方先逝世,葬时也为活着的一方造好墓穴。阴寿,为死人做寿。在家做者,子孙着彩服、设寿堂,宗族及亲友登堂拜寿。以敬祭为主,冥寿礼不送对联,可送寿屏。普通只在牌位或遗像前的供案上摆上酒菜寿面,烧香点烛,同时敬奉祖宗。子孙先后跪拜,烧冥钱,放鞭炮;在寺院做的,必拜忏,一日、三日、七日不等,以圆满之日为正日。  
九、生育风俗  
怀孕:称“有喜”或“有身”、“有了”。旧时,民间以为女人怀孕后,便有胎神在,须常敬奉胎神。注重孕妇的作息和饮食,用中药十三味煎汤炖鸡食用,可安胎补胎。经过观孕妇起步先动哪只脚,或看孕妇的肚形是尖是圆,来揣测生男生女。  
消费:旧时,孕妇分娩多在家中,预先请好专司助产的“拾子婆”(接生婆)。产前,烧香求神拜佛,给产妇服中药“生化汤”,保佑母子安全。刚出生的婴儿穿衣不穿裤,衣裳用母亲出嫁时衣着的“肚裙”改制,外用布包裹。小衣裳不用纽扣,俗称“和尚裳”。婴儿的伎俩和脚腕系上红丝线。婴儿初乳,哺以甘草黄连汤、珍珠粉。先以风葱在粥汤中泡过,拭擦乳头,再让丈夫或邻居小孩先吮一口,才给婴儿哺乳。出生时退下的胎衣(厦门话“威”),盛在特制的陶缸里,用大红纸封口扎紧,置于海滩水边,任海潮漂去。  
做月内:又称“做月子”。月内产妇要暖补,宜静养躺卧,忌动七情六欲,普通不出房门,不迎冷风,不沾冷水,俗曰“月内做得好,缺点会减少”。通常以公鸡、猪内脏、黄花鱼为主补食物,鸡蛋、瘦肉、牛奶、面线为平常食品,黑麻油、龙眼干肉、老姜母、乌糖(红糖)、马蹄酥、橘饼亦必食,不宜吃白菜、萝卜等生冷蔬菜。每日正餐外,还有定时点心。内房除伺候的专人外,外人不宜进房。进房之人,月内不得触摸供品和敬奉神灵。  
做三朝:小儿出生第三日,先以酒菜祭神和“床母”,后由接生婆为婴儿洗浴,意为洗去婴儿前世带来之污垢,使之今世安全吉利,俗称“洗婴”。午时,酒席待客,曰“三朝酒”。同时,备油饭、油炸饼等礼品送娘家、媒人及亲友邻里,收到油饭之人,则还以米、面或红包。  
做满月:满月之日,产妇抱婴儿出房,为婴儿剃胎发。用鸡蛋、鸭蛋、荆介(中药去风)和水煮成“剃头水”,自水中捞起鸡、鸭蛋在婴儿脸部、身上滚动比划,口中吟“鸡蛋面、鸭蛋身”,赞颂婴儿健美,再将蛋黄葱汁涂沫头顶以去污垢。剃落的胎发,用红纸包好和石子(加重用)放置厝顶,书香门第用来制造毛笔。家中请弥月酒,外婆家送弥月礼。  
做度际:即做周岁。小孩周岁,外婆家送衣帽、鞋袜、手镯、银锁(上镌“长寿富贵”)、玩具等。婴儿穿戴衣裳鞋帽和饰物,由大人扶抱着,一脚在门内,一脚在门外,大人朗声念道“出有得吃,入有得吃”,俗称“接脚”。过后,取一托盘,内置弓箭、印章、算盘、钱币、文房四宝等,由小儿恣意抓取,视其所抓之物以卜其志向出路,名曰“抓周”或“爬龟”。是日备酒庆祝,晚辈送红包。  
特殊哺育:孩子出生后,体弱多病或有冲忌,恐其夭折,须将孩子寄名于神或僧、尼为弟子,至成年完婚后完毕,曰“寄名”;因无子,或以兄弟之子,或以别人之子为己子,或因孩子体弱多病,过房异姓,以保康宁,谓之“过房”;担忧孩子难养、短命,认多子者为干爹、干妈,也有父母辈相处甚好而结成干亲的,称为“拜干亲”。境内还有念符治婴儿“夜哭症”和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戴“百家锁”等育儿风俗。  
十、婚嫁风俗  
集美民间传统婚姻,男孩普通以24岁至26岁,女孩以18岁至20岁为多,有谚语云:“二十五男人是真铜(童),二十五女人是老人。”婚俗项目繁多,过程繁琐,大致可分六礼、嫁妆、上头、迎娶、拜堂、闹洞房、归宁等七个环节。  
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项礼节。“纳采”也称合婚,俗称呼媒。由媒婆到女家诉述男方求婚之意,并将男、女方年岁与生肖请算命先生合婚;若女家合意男方,同意“东床之选”后,则双方互交年庚“八字”,即“问名”;如“八字”相合,男方将占卜姻缘凶兆告知女方,并备礼送往女家,女方回礼,便为“纳吉”;女家收回礼饼等食物,分赠亲友及邻居,以示婚姻已定,出嫁有期,是谓“纳征”;“请期”,近代称“催妆”,男家择定迎娶吉日,照会女家,双方准备嫁女迎亲;“亲迎”也称“迎亲”,由男方备鼓乐仪仗彩舆和花轿到女家迎娶。  
嫁妆:女家在嫁女前夕或当日,男方用春杆抬礼物至女家后,将陪嫁物品带回。旧时,女方陪嫁品有木炭、铅钱(铅片)、肥豕(野生植物)等不祥物12种。嫁妆除家具、收妆台、床上用品、金银首饰外,红漆马桶必备。桶内放红枣、花生、橘子,以兆“早生贵子”,也称“子孙桶”。富人陪嫁除生活用品、金银首饰、银两钱币外,另有田园厝契及婢女作为陪嫁,今人或以工厂、股权作陪。  
上头:称行成人礼,即在婚期前夜或当日清晨,将男女双方头发梳理为成年人的发式。新娘“上头”前,请“好命人”(夫妻保老)“挽面”,即用纱线绞去脸上汗毛。女子出嫁时第一次“挽面”,称“开面”。  
迎娶:结婚之日,新郎由媒婆引路携花轿前往女家。迎娶队伍前导举“字姓”灯(书有男家郡望、姓氏),轿前悬挂两盏红灯。后有鼓乐,沿途燃放鞭炮。  
至女家时,女家关闭大门,媒人敲门,女家问曰“何事?”媒人答“娶新娘”。女家稍启门缝,媒人依礼送红包一个,旋即门复关。媒人重新叫门,如此三次,方开大门迎客,俗称“拍门娶新娘”。新娘入轿,离家不远即从轿中扔出一扇,俗称“放心扇”,意在让父母放心。新娘进男家前,须先跨过冒烟的火炭,送嫁姆念道:“跨炭熏(烟)、年年春(剩余),明年抱干埔孙(男孙子)。”新娘新郎进入洞房,坐于铺有黑布裤的板凳,同吃鸡蛋煮糖甜点,迎娶典礼毕。  
拜堂:堂前置祖先牌位或遗像,燃香、鸣爆、奏乐。拜堂司仪多为福寿老人,司仪唱拜堂词,新郎新娘依序拜天地,拜高堂(父母),夫妻对拜,行跪拜大礼,礼毕回房。现今婚礼拜堂,改行鞠躬礼。  
闹洞房:新婚日宴终客散后,素日好友于洞房内组织逗乐活动,添加新婚繁华氛围。内容有新郎新娘引见恋爱经过、唱歌、给客人点烟、共咬一块糖等。闹毕,友散,夫妻行合卺礼,即喝“交杯酒”,寓意婚后同心同德,百年和合。旧时,后溪等地闹洞房称“吃冬瓜”,由宗亲晚辈作“冬瓜诗”,如“月圆花好是良时,新婚夫妇笑嘻嘻,虔意请我吃冬瓜,先请太公钓鲤鱼。”诗毕,新娘扮姜太公,手持带火钓钩,立于高处,新郎口叼香烟扮鲤鱼蹲地,直至新娘将新郎香烟点燃。  
归宁:婚后第四天,小舅子偕“母仔”(褓母)请新娘回娘家做客,称“归宁”。新娘须于当日天亮前赶回,娘家送甜米糕、红枣、带壳花生、连头带尾的甘蔗等,意为夫妻幸福甜美,自始自终,早(枣)生贵子,多子多孙。有的带回一对或两对“鸡桃仔”(鸡仔),也称“娶(带)路鸡”,置于新房床下,公鸡先出,寓意新娘头胎怀男孩。  
特殊婚俗:集美特殊婚俗有纳妾、入赘、指腹为婚、换亲、抢亲、童养媳、冲喜、休妻等。男子正妻之外另娶女子为配,称“纳妾”,亦称“讨小老婆”或“娶小姨”。妾的位置较妻子低。纳妾者主要为达官贵人、富家子弟,为妾者多为社会位置低贱的贫家女子。纳妾通常只举行简单的典礼或直接以财物购换,有的直接纳随嫁婢女为妾。新中国成立前,富人具有三五个妻妾亦属正常。新中国成立后,纳妾现象消逝。  
男子到女家落户,称“入赘”,俗称“招子婿”,也称“卖大灯”。旧时,赘婿均出自贫家,因出不起聘礼而以身质于女家,位置相等奴仆,生子随母姓。随着《婚姻法》的施行和观念的改动,赘婿已为人们所承受,男女对等,相互尊重。  
两女同时怀孕,指腹商定,产后若为一男一女,则结为婚姻,称“指腹为婚”。普通是亲朋好友,双方为亲密两家关系,给未出生的子女预订婚约。  
男子求婚艰难,且已年长,尚未婚配,父母求媳心切,采取的姑嫂易亲法,称作“换亲”。联姻事宜就绪,或因彩礼缺乏、婚期难定,或因男方内行不修、外貌不扬,女方有意拖延婚期或另择佳婿,男方即备花轿、打手上门劫持新娘,谓之“抢亲”。  
贫困之家和客姓棚户为俭省娶媳开支,为幼童抱养的小媳妇,叫“童养媳”。订婚以后,男子病危,提早结婚,称“冲喜”。妻若嫉妒,多口舌,不顺父母,不能生育,或有淫癖、恶疾、偷盗,丈夫据其一,均可遗弃之,名为休妻。男子丧妻再娶,称填房。  
女子已订婚,未婚而亡。到原定婚礼日,男方仍像迎娶新娘一样,用花轿将女子神主牌抬回家中,举行拜堂典礼后,将神主牌送入祠堂,名曰“娶鬼妻”。行此典礼后,该男子方可另娶别家女子。  
新式婚姻:以爱情为根底,自在恋爱,倡导晚婚,注销结婚,为新式婚姻主要方式。婚姻关系确立后,即着手筹备婚房,置办家俱。在乡间多由男方料理;在城市则由双方共同筹措。旧时繁文缛节大为简化,但男方仍遵求婚、送日子、送彩礼等主要礼节,女方亦有陪嫁之礼。花轿已被彩饰轿车替代,迎亲车队张扬过市,沿途鞭炮不绝。拜堂演化成简单的婚礼,城镇多在宾馆饭店举行。礼堂内张灯结彩,大红喜字高挂,程序大致有主婚人讲话、双方父母讲话、互戴戒指等。婚礼完毕后,举行宴会,款待亲朋好友。  
现今倡导寡居老人再婚,再婚者普通不再举行婚礼,多为双方亲戚聚宴庆祝。  
十一、集美区饮食风俗与特产  
1、海蛎煎  
鸡蛋搅散,参加大量新颖海蛎,以油煎之,摊成一盘饼样上桌,再用厦门特产的甜辣酱蘸食。海蛎的鲜味、鸡蛋的浓郁,最关键再加上辣椒酱,就搭配成圆满的组合。  
2、土龙汤  
土龙学名“食蟹豆齿鳗”,凶猛爱偷吃,养蛏户说起它来恨得牙痒痒土龙汤,不用说,在厦门生活过半年以上的人,没吃过也听过了。去过海沧海鲜一条街的人,更是对土龙汤滋补和美味津津有味。  
3、新村琯溪蜜柚  
琯溪蜜柚属亚热带常绿小乔木果树,树冠圆头形,树势强,枝条开张下垂,枝叶茂密,叶片大,长卵圆形,叶经揉后无刺激性滋味。琯溪蜜柚果大,1500—2000克,长卵形或梨形;果面淡黄色,皮薄;果肉质地柔软,汁多化渣,酸甜适中,种子少或无。  
4、花生汤  
花生汤是厦门风味共同的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厦门方言有一句: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它谜普通地揭出花生为人人所喜欢。闽南籍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自然、幽默的笔触抒写了花生的多种烹调和吃法。  
5、赖厝埕扁食  
扁食就是北方人说的馄饨。厦门的扁食在馅料上和北方不同,用的是新颖瘦肉和扁鱼干合在一同打成肉泥,再用薄如蝉翼的面皮包裹成粒,汤是用猪大骨熬出来的,吃的时分再装点些青翠的香葱或芹菜末,撒些胡椒粉,滋味清甜鲜美,让你忍不住想吃第二碗。  
十二、集美区著名景点  
(一)厦门理工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被誉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的国度中心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效劳”的办学理念,遵照“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究产学交融、校企协作、对外协作三位一体的效劳中央开展道路,建立“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程度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1981年建校(前身鹭江职业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并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2011年,成为教育部“杰出工程师教育培育方案”高校和国度首批“效劳国度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讨生教育试点高校”。2012年,顺利经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13年,获批为“福建省重点建立高校”。2016年,入选教育部、发改委“十三五”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交融开展工程项目建立高校(全国100所)。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  
学校现有集美、思明、厦软三个校区,占空中积1927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4.3万余册,电子图书531.9万册。信息化、数字化校园高起点建立。学校现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资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光电与通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峡商贸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数字创意与传播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软件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研讨生学院等19个院、部。  
学校现有2个专业硕士学位受权范畴(车辆工程和电气工程),56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经、管、文、艺、法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20508人(含研讨生284人,留学生113人);专职教员106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员占比44.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员占比为90%,“双师双能型”教员占比42.3%,享用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方案4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度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12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学校的“教员开展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  
(二)集美大学  
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重点建立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国度海洋局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办学始于著名爱国华裔首领陈嘉庚先生1918年兴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兴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1994年,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集美航海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兼并组建集美大学。学校以“诚毅”为校训,在长期办学理论中坚持“嘉庚肉体立校,诚毅品德树人”,在海内外享有普遍名誉。  
学校现有21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及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根本构成了经济、法、教育、文、理、工、农、管理、艺术等综合性的专业构造体系。有8个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其中2个特征重点学科),1个水产学科博士后科研活动站;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应用经济学、体育学、数学、中国言语文学、生物学等9个硕士学位受权一级学科点(掩盖56个硕士二级点);有30个硕士专业学位范畴,散布在农业、工程、教育、税务等4个类别。  
学校有教职工2300余人,专职教员1500余人,高级职称教员800余人。享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度级人选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6人,入选福建省优秀人才、出色科技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奖等高层次人才项目85人次,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水产学入选福建省企事业人才高地。  
学校现有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6000余人、各类研讨生1200余人。学校具有3个国度级专业综合变革试点项目,6个国度级“杰出”人才培育方案专业,4个国度级特征专业、1个国度级教学团队、2个国度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度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度级大学生校外理论教育基地,省级特征专业建立点和省级专业综合变革试点各11个,省效劳产业特征专业8个,省创新创业教育变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应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以及奥运会、全国大-会等严重赛事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得到社会普遍好评,就业率常年坚持在90%以上。  
地址:厦门集美学村(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三)陈嘉庚先生故居  
陈嘉庚先生故居坐落于集美镇后尾角,今嘉庚路149号,是陈嘉庚先生寓居过的中央,1918年建成。故居是一座两层小楼房,1938年被日本飞机炸毁,后重修,直到竣工后才重修居宅。  
现故居是1980年按小楼原来格局修缮的。故居按先生暮年寓居状况陈列,并收藏有手稿、衣服及日常生活用具等遗物。二层的会客室、餐室、工作间、卧室等,均按陈先生生前原样摆设。  
故居西侧的一座三层楼房为“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陈列馆”,共以“经商南洋,情深乡国”,“倾资兴学,百折不挠”,“热诚爱国,鞠躬尽瘁”三局部陈列,展示出陈嘉庚先生运营实业的聪明才智,勤劳简朴、倾资兴学的高尚品德和热诚的爱国情怀;  
交通:乘坐18路公交车能够抵达;抵达集美学村后,步行即可  
地址:厦门市集美区嘉庚路149号  
类型:名人故居历史建筑  
(四)陈嘉庚留念馆  
陈嘉庚留念馆位于陈嘉庚留念胜地内,建筑主体秉承独具特征的闽南建筑作风,与集美鳌园、嘉庚公园调和统一,交相辉映,构成一个较为完好的旅游留念胜地。  
留念馆以十年为一个自然段,记载了每个自然段陈嘉庚有代表性的事情,并配有他不同时期的照片,使观众对陈嘉庚的生平有一个概括的理解。  
集美是著名的爱国华裔首领陈嘉庚先生的故土,这是一座现代化、高规范、高程度的陈嘉庚留念馆。  
建筑秉承独具特征的闽南建筑作风,与集美鳌园、嘉庚公园调和统一,交相辉映,构成一个完好的旅游留念胜地。  
地址:厦门市集美区鳌园路24号陈嘉庚留念胜地的嘉庚公园内  
(五)南顺鳄鱼园  
南顺鳄鱼园坐落于龙舟池畔,与世界最大的泰国-北榄鳄鱼湖-共同协作,于1996年初开工兴建,2000年1月首期工程根本完成,并向社会开放。  
南顺鳄鱼园从普通的喂养,扮演欣赏,购物留念-渐渐地开展到室内表面演一体化,博物馆的系列化、鳄鱼制品多样化、科普教育专题化、游客参与兴趣化、员工的管理标准化为一体的旅游科普胜地。  
园内占地45000平方米,其中室外占地25000平方米,室内面积近20000平方米。室外设有4个大范围欣赏池,并建造了大型的可供孩子们穿越匍匐的鳄鱼雕塑和各类大小的鳄鱼模型。同时,还建有休闲观海亭两个。室内设有观海休闲区、扮演区、鳄鱼欣赏区及多功用录像展播厅。  
博物馆更全面展现了鳄鱼从筑巢、出生到生长的全过程。园内鳄鱼种类繁多,共有大小鳄鱼3000多条,将近30种,分别来自20多个国度,有泰国暹罗鳄、非洲尼罗鳄、变异畸形鳄、珍稀白鳄和国度一级维护动物中国扬子鳄等。  
另外,还有较小的仅有30公分的袖珍鳄鱼,院内设备以及范围在国内首屈一指,也是全国范围内最大的室内-鳄鱼园。  
旅游南顺-鳄鱼园,游客能够购置本公司提供的新颖鸡肉亲身-逗诱-鳄鱼捕食,在惊险中感受-鳄鱼贪食凶暴的一面,同时还能够-察看鳄鱼是如何进食,真是其乐无量。  
美食园更是园内独一的鳄鱼佳肴食府,餐厅内推出了特征佳肴的-鳄鱼肉系列,鲜美可口的鳄鱼大餐供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品味。室内还展现着中国目前最大、运营种类最齐全的鳄鱼-皮制品商场,种类多样、样式齐全,有鳄鱼皮,鸵鸟皮,晰蜴皮,珍珠鱼皮等旅游留念品。  
中国目前最大、制造最完好的鳄鱼标本也在此与观众见面。在这里,游客还能够经过各种室内设计和布置,亲身感受一番泰国的民俗风情。  
南顺鳄鱼园更是省、市科普教育基地。注重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科普教育,集学问性、兴趣性、参与性为一体,是厦门南顺鳄鱼园最具特征的工作。  
地址:厦门市集美区龙船路旅游商城A幢鳄鱼园大厦  
(六)集美鳌园  
鳌园由门廊、留念碑、嘉庚墓组成。园内的众多雕琢是福建石雕艺术的魂宝;  
集美解放留念碑,是鳌园的主体建筑。正面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留念碑”。毛主席为一个镇题写解放留念碑碑名是仅有的一次;  
原为集美东南海滨的一个小岛,岛上有一小庙,叫鳌头宫,又名千里宫,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摧毁。1950年,陈嘉庚先生在废墟上兴建了鳌园。全园占地近9000平方米,由门廊、集美解放留念碑、陈嘉庚墓三局部组成。园中建筑和雕琢,均表现他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思想,包含中外古今、天文天文、科技文教、书法绘画、动物植物、工农业消费等诸多方面,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个博物大观。  
门廊长50米,中式庑廊,四向通透,两壁镶嵌58幅历史人物故事的青石镂雕,是鳌园653幅石雕的精髓。门廊外的围墙,有各种石雕291幅,还有全国各界名人名流名家的书法楹联题刻,书法上乘,刻艺精深,是福建石雕艺术的珍宝。  
行过门廊,即可见鳌园的主体建筑-集美解放留念碑。碑高28米,用花岗岩建成,意味中国0经过28年斗争,获得了人民民主反动的成功。碑名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反面是陈嘉庚先生撰写并手书的碑文。碑座石栏,刻着各种珍禽灵兽和奇树异草。  
转过照壁就是陈嘉庚先生的陵墓,墓坐子向午,呈寿龟形,墓盖用十三块六角形的青斗石镶拼而成。墓栏屏风内壁有15幅陈嘉庚先生传记浮雕,陵墓前是一座长方形拜亭。陈嘉庚先生陵墓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交通:从集美学村后步行过去,鳌园就在集美中学的旁边;  
地址: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学村  
(七)厦门市园博苑  
厦门市园博苑,全称厦门国际园林博览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部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7年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举行地,位于厦门杏林湾。由原先的杏林湾中洲及左近岛屿和湾西、湾北海岸线上的局部地域组成;开工建立时人工开凿河道,把中洲及左近岛屿统一规划为九个岛,由16座桥梁互相衔接,构成“水上园博园”。总面积10.82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5.55平方千米,水域面积5.27平方千米。  
厦门园博苑景区面积是10.82平方公里,陆空中积为5.5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5.2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接近全园面积的一半,是世界上无独有偶的水上大观园。园博园以宽广的杏林湾水域为背景,由5个展园岛、4个生态景观岛和两个半岛组成,自然构成多岛构造、众星拱月的园在水上、水在园中的景观特性。  
厦门园博园的大门像两只展翅的白鹭腾空而起,又像两片白色的花瓣,怒放在园博园。作为园博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园博园大门――花之门将厦门的市鸟白鹭与洁白的花瓣分离在一同,突显了厦门园博园的地域特征,让人进园时就眼前一亮。  
建在主展馆东面内湖中的音乐喷泉,是华南片区范围最大、技术含量最高、视觉效果最华美的大型音乐喷泉。音乐喷泉配合激光扮演、特征灯光和艺术喷火等高科技效果,为观众奉上大型视觉、听觉盛宴。  
2100米长的园博大道从大门向大海深处延伸。说是大道,其实是一个带状景观公园,依照金木水火土的理念设计建造。园博大道把9个岛屿串成了一条独具南国特征的珍珠岛链,各地园区鳞次栉比分散在园博大道两侧,游人置身其中就能领略到园博园别样的风情。  
园博园按中国古典园林流派,分离现代园林作风建造了北方园、江南园、岭南园、民族风情园、国际园、闽台园等10大园区,每个园区都有各自十分鲜明的特征。  
(八)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  
厦门老院子景区属于国度AAAA级旅游景区,包括“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和《闽南传奇》秀的两局部,为厦门市严重项目和福建省文化产业十大重点项目。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以浓重的地域特征集中展现了闽南文化精粹;《闽南传奇》秀是将高科技技术、前沿时髦艺术及千年闽南文化故事相分离的传奇演艺,是极具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旅游景点,填补了目前厦门及周边旅游景区中极度缺失的重要旅游板块。  
渔村文化区  
夕阳西下洒落在院子前的大榕树下,光影稠密腾跃不止,远处海平线上一艘艘渔船满载而归。“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化八千年。自汉朝以来丝绸之路上各国频繁往来,民族文化丰厚。闽南地域东临大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闽南人很早就开端开展商贸,停止海外贸易,经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立足海上丝绸之路地点,生动描写了百年前闽南渔家百姓寻常的生活场景,用故事将各个场景串联起来,从多个角度展现闽南地域的特征民俗文化和南洋文化,诠释海上丝绸之路显露的岁月沧桑以及留下的厚重人文历史。  
妈祖文化区  
闽南沿海乡人多往海洋开展,但海洋生活风险较大,故多数拜仰神明来保佑,特别航海人依托“妈祖”导航,宽慰旅怀,祈求安全。妈祖是海峡两岸人民忠诚信奉的海神,闽台一体,信众之多,有如过江之鲫,故有“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四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建有世界无独有偶的“三面妈祖”水中显圣的大型动态音乐景观,已获国度多项创造专利,妈祖神像高32.3米,扮演时加以新颖奇特的灯光、音乐、舞美及挪动平台的巧妙分离,将吸收海内外众多的妈祖信众来此顶礼膜拜。  
南洋文化区  
在明末到清末这段历史时期,国内战乱不时,生灵涂炭。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慌乱穷困,为了营生,改动命运,规避战乱,闽南地域的老百姓开端下南洋。在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简直众所周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歌正是闽南人“爱拼敢赢”的性格写照。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生动复原了闽南人“下南洋打拼”的生动情形以及南洋打拼归来后报答家乡的爱家爱国情怀。翻开历史的篇章,当我们探寻闽南人脚印的时分,不只能从他们身上感遭到一种“爱拼才会赢”的肉体,也能深入感遭到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经济繁荣和中西文化交融。  
闽南文化区  
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理论中,不时发掘、发扬、发明,并吸收采用了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要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开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中央特征、共同的性格和丰厚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立足闽南,生动再现了闽南地域特征民俗文化。宴请全村的长桌宴、重修宗族祠堂以光宗耀祖、闽南独具特征的婚庆风俗还有闲暇文娱土城炮砸灯笼等游戏,让广阔游客能更好的认识闽南。  
始祖文化区  
炎黄子孙  
,华夏文化。姓氏呈现最早的民族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二帝,而炎黄子孙繁衍出一万一千余姓氏。历史上,黄河中下游中原屡次发作内乱、战乱和北方民族的入侵,难民开端进入福建,成为最初的闽南始祖。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寻根溯源建有中华姓氏文化园,包含先祖殿、始祖殿、姓氏来源殿和家训堂,经过始祖和姓氏这一纽带,凝聚国人力气,让广阔游客遭到爱国、爱乡、爱家情怀的薰陶,“不忘祖德,不舍亲谊”。  
建筑文化区  
一缕轻风,朱漆剥落的木门悄然开启。红砖古厝是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而中原一带“院子”作为中国建筑主要形态,从《楚辞》记载的“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已历经近2500年。沉浸在仪礼、标准和自然认识之中的院子,早已内化为中国文化基因。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取名“老院子”,古朴中交融中原院子文化基因,建筑作风采用闽南最具魅力的嘉庚建筑作风。整体建筑上表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具有共同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特征,浓缩表达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静、豁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美妙愿望。  
餐饮购物区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是集旅游、休闲、餐饮和购物于一体的休闲文化旅游景区。景区建有800㎡装修最为奢华的自助餐厅和3000㎡面积最大、最具民俗特征的团餐厅,最多可包容2500人同时用餐。同时配套建立占地达5000㎡的闽台特产购物区,品类齐全,商家云集。温馨的用餐环境、休闲的购物气氛、一流的效劳水准,绝对给您全新的景区文娱休闲体验。  
地址:厦门市集美区华夏路9号(厦门北站南400米,软件学院对面)  
(九)厦门诚毅科技探究中心  
诚毅科技探究中心由厦门住宅集团旗下厦门万舜文化产业投资开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位于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路339号。中心为现代嘉庚作风建筑,总用空中积2.0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8万平方米。  
中心特征  
中心盘绕“航空航天、航海、自然灾祸、信息通讯”四大主题,设有七大展区(幻想启航展区,星际探究展区,航空实验室展区,航海实验室展区,海洋总发动展区,自然启示录展区,沟通无限展区),具有五大国内首创的中心展项(“X-Flight时空探险”特种影院,“欢乐光阴之旅”特种影院,天宫一号,巨型滑梯,中庭光影秀),配套主题餐厅、休闲咖啡吧和科普商城,共同构成了全国首家以“探究”为主题的室内大型科普乐园。  
中心亮点  
X-Flight时空探险:国内最大无轨5D骑乘项目,由中航工业集团基于世博会中国航空馆捐赠设备全新晋级打造。  
天宫一号:国内独一航天主题仿真互动展项,由中国航天集团打造,1:1再现天宫一号与神舟飞船对接场景。  
欢乐光阴之旅:国内首创科幻遨游互动项目,经过全息影像、裸眼3D、体感互动等光电技术震动呈现探密外星的欢乐光阴旅程。  
中庭光影秀:国内场馆最大达300平方可上人空中LED屏,分离中庭空间,定期演出科幻扮演秀。  
巨型滑梯:国内目前最高的室内滑梯,由德国设计制造。  
联络我们中心肠址: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路339号  
(十)集美嘉庚园  
嘉庚园位于集美鳌园北侧,门与鳌园相连,是后人为留念陈嘉庚先生兴办教育、培育人才、造福社会而兴建的。依照传统园林规划,把留念性、文化性和游乐性有机地融为一体。  
陈嘉庚先生的暮年简直把全部的精神都投入到了集美家乡的建立中了,但他不幸于1961年病逝,有许多方案中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做。他曾说过鳌园竣工后,前面的海边空地要建一个公园。夙愿未了,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为完成陈嘉庚先生遗愿,将鳌园的北侧开拓为公园,该园于1992年开工,1994年10月完工,占空中积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500㎡。  
进入园中,满眼是上下参差的亭台楼阁,是中西合璧作风的表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鳌亭”和“命世亭”,均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鳌园同时建成,是鳌园建筑景观的延伸。“命世亭”内原先树立着党和国度指导人及十大元帅的雕像,由于历史的缘由,这些雕像在1961年9月间被悄然移走,成为一件憾事。  
集美嘉庚园  
园中树立的大型石雕“桃李芳菲”和“尊师重教荣誉碑”,均从不同的视角高度赞颂了“教育为本,科教兴国”的永久主题。“尊师重教荣誉碑”的主体建筑蜡烛石雕,其高9.9米,表达永世不祥之意,又意味一把永远熄灭的火炬,是陈嘉庚先生兴办教育、培育人才和点燃本人、熄灭他人这种无私贡献肉体的缩影。  
鳌园  
鳌园由三局部组成:游廊、集美解放留念碑、陈嘉庚陵墓。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在鳌园大门口设置个大圆盘呢?其实这里面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圆盘的南侧有个小涵洞,没逢农历天文大潮时,汹涌的海水便从洞中灌入,并疾速涨满圆盘周围,此时观鳌园犹如大鳌戏珠,富有情味。  
为什么取名鳌园呢?“鳌”泛指大龟、大鳖,在闽南是不祥短命的意味。鳌园原为一座小岛,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因形如大鳖,所以称之“鳌园”。大门有幅楹联“鳌载定教山尽峙,园居宁与世相忘”。上下联首字分离正是“鳌园”。鳌园是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回国定居后为建立故土集美完成的首项雄伟工程,至1961年竣工,历时10年,占地近9000㎡由门廊、集美解放留念碑、陈嘉庚陵墓等组成。园中公有666幅精摹细琢、栩栩如生的青石雕,是闽南石文化的代表作。  
1962年,著名诗人郭沫若参观鳌园时,触景生情手书一联:“鳌园博物大观百闻不如一见,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春秋”。高度评价了鳌园博物大观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宝贵的艺术价值。  
(建园的缘由:1·陈嘉庚先生有由济南广济园联想到本人家乡,决计在家乡建一座范围更大,内容更广博,艺术程度更高的建筑,寓教于游,寓教于乐。2·立一留念碑决议终老此地,身后事本人布置,为本人建一处墓穴。做出这一决议有两方面思索:首先不会占用耕地;其次长眠在毛主席亲身题名的留念碑下,感到安心。)  
游廊  
游廊长50米。分别刻有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这是整个鳌园石雕群中最为精彩的局部,可谓上乘之作,在0期间,集美人民和陈嘉庚先生的亲族奋起维护,用泥巴将其封锁,直到文革完毕后,才使这些石雕重见天日。  
游廊两边厅墙上的石刻是陈嘉庚先生当年亲身拟定的管理规则和参观规则。两边的石壁下面是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摄影图片展,上面是精巧的青石浮雕,刻有中国古今历史故事58幅画面。左边“至诚道前知”下面的石刻分三局部,中间局部是“诸葛孔明马前课”24幅画面。前面是中国反动历史画面7幅。后面是7出传统戏曲画面。“诸葛亮马前课”是左边雕廊的中心,也是陈嘉庚思想观念的生动表现,充沛表现了他对中国0及其巨大首领毛泽东的尊崇和信任,充沛表现了关注祖国命运的赤子情怀。游廊右边“功成唯三杰”下面有20幅浮雕,全部是历史故事。  
(“诸葛亮马前课”简介:这部书听说诸葛亮所著,“马前”就是在打仗中,“课”是占卜的意义,组合起来就是诸葛亮在军帐中的占卜。这部书之前不断寄存在圆明园中,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此书也因而流到海外,陈嘉庚在爪哇时,其朋友将此书赠送给他,他经过多年的苦心研究将书翻译过来,并将其中清朝以后的段落刻在了鳌园里,以警示后人。)  
“水月有主,古月为君,十传绝统,相敬如宾;”,讲述的是清朝满汉两族的友好关系和历代皇帝的传承始末。“水月有主”能够组合成一个字刚好是“清”,表示清朝。“古、月”即胡,表示清朝满族,“为君”表示满族和汉族两族人民之间和睦相处。“十传绝统”指的是清朝阅历的十位皇帝,即:顺治、康熙、乾隆、雍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到了宣统刚好是十代,成了末代皇帝此谓“绝统”。“相敬如宾”指的是末代皇帝退位时没有遭遇到杀害,而是给与了皇帝的礼遇。“豸后牛前,千人一口,五二倒置,朋来无咎;”,论述了辛亥反动和“七七事故”的迸发因果。“豸后牛前”指猪年(1911年)之后和牛年(1913年)之前,两者之间刚好是鼠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中华民国暂时大总统。“千人一口”按次第书写,正好是“和”指1912年军阀伍廷芳到南京与孙中山南北议和。“五二倒置”意为五加二等于七,二加五也等于七,即1937年7月7日的“七七卢沟桥事故”。“朋来无咎”指结交更多的朋友,即结合中,英,美,苏等国度组成的反法西斯联盟,不论之前那些国度对中国犯过什么过错,结合起来对付法西斯。“四门罔辟,突如其来,晨鸡一声,其道大衰;”,提醒了日本进攻南京和偷袭珍珠港的侵略行为以及终告失败的历史必然。“四门罔辟”指1937年日本法西斯四面进攻南京,形成我国30万同胞被日本屠戮,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事情。“突如其来”从字面上了解是在没有充沛做好准备的状况下遭遭到中央的忽然攻击,这里指的是1941年12月8日的“珍珠港事情”,日本供认这是一次不宣而战的战争。这一天,日本的战舰载战机对美国安定洋舰队停止偷袭,形成2400人丧生,并摧毁了120架美国战机和19艘舰只。“晨鸡一声”让我们联想到毛泽东的“晨鸡一声天下白”的诗句,在这里指的是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终于获得了抗日战争的成功。这一年正好是鸡年。寓意晨鸡高唱,中国人民喝彩本人的成功。“其道大衰”:指1945年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诚后,其所谓称霸世界的“武士道肉体”也宣布沦亡。“拯患救难,是唯圣人,阳复而治,晦极生明;”,表达了陈嘉庚先生对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和新中国的礼赞。“拯患救难,是唯圣人,”指的是救苦救难的圣人毛泽东,这是陈嘉庚先生对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表达他对其的敬重之情。“阳复而治,晦极生明;”指的是经过屡次战争的洗礼。我们人民终于从黑暗的苦斗中走向光明,中华大地呈现了曙光,祖国从此取得了重生。“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讴歌了中国0及其开国元勋为国为民谋利益的崇高情怀。“贤不遗野”指政协活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0曾屡次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约请了社会贤达,名人及各民主党派来参政议政,多党协作,共商国度大事,陈嘉庚先生以为这一做法表现了中国0的博大襟怀。“天下一家”指的是世界战争大会曾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阐明世界上正义的人民都是朝着战争的防汛行进,希望完成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指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毛泽东代表国度为十大元帅(-、彭德怀、-、-、贺龙、沉毅、罗荣桓、-、聂荣臻、-)授衔,标明这些开国元勋不为名利,把终身都献给了中华民族。“无德”中的“无”字在陈嘉庚看来,是人的一种最高境地,即无私,“无”也是艺术的最高境地,即无法。“占得此课,易数乃终,千古后今,其道无量。”:表达了陈嘉庚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占得此课,易数乃终,”意即诸葛亮用八卦的办法停止屡次的占卜预测,用八卦,三十二卦算到六十四卦终于完毕,标明新中国曾经成立,希望战争不再发作,永保世界战争。“千古后今,其道无量。”意即陈嘉庚先生回国定居后,目击了祖国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共建家园的感人现象。他以为这现象是史无前例的,只要在中国0的指导下的新中国才可能呈现,而且所展示的光明出路必定是无量无尽的。这四句充沛表现了陈嘉庚先生对中国的美妙祝福。  
门廊右侧刻的是优秀的民间故事组成的中国古代史,门廊左右橱窗近200幅图展现了陈嘉庚先生的巨大生平和兴办教育,公益事业的概略。  
鳌园的围墙与游廊出口处两边相衔接。初建时,围墙上全部都是水泥浮雕,历经三十年风雨剥蚀,损坏严重。1991年春节前夕,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艺术系的教员绘制草图,请惠安石雕艺人精心雕琢,将原来的292块水泥雕琢全部改换,取而代之是292块精巧的青石雕像,计有影雕0块,沉雕42块,浮雕30块。  
集美解放留念碑  
集美解放留念碑矗立于鳌园的中心,也是鳌园的主体建筑,碑高28米,意味中国0自1921年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降生,28年的斗争史,是陈嘉庚先生为我们后人建造的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有一首歌唱道:“精巧的石头会唱歌”,陈嘉庚先生正是把本人事业的兴衰与祖国的荣辱深深地记载入每块石头之中。留念碑台基的第一局部是13级台阶,阶面较为开阔,意味从1913年至1926年陈嘉庚先生的实业和办学步入了人生的高峰;第二局部共10级台阶,阶面较窄,意味1927年至1936年10年间陈嘉庚因受帝国主义财团的倾轧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收盘,办学范围减少。第三局部共8级台阶,意味八年抗日战争;最上面共3级台阶,意味三年解放战争。  
碑的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集美解放留念碑”七个大字,雄壮刚毅,鎏金溢彩,毛主席为一个镇题写留念碑是仅有的一次。碑的反面是陈嘉庚先生撰写并手写的碑文,人们常说,书如其人,果真如此。陈嘉庚先生做人耿直,爱憎清楚,因而,他的字体端庄大方,刚毅厚重。  
李济深题词上面的三块浮雕记载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右边一块为“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升旗”,右边一块为“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人民政协筹委会全体常务委员在北京勤政殿前合影”。  
1949年10月1日,嘉庚先生应毛泽东主席的热情约请,登上宏伟的天安门城楼,荣幸地参与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陈嘉庚先生看到本人的祖国和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一股激烈的民族骄傲感情不自禁。也就是在这一天,陈嘉庚先生第一次感遭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陈嘉庚先生17岁奉父命到新加坡经商,他在海外寻求救国救民道理的同时,倍感中华民族遭受着列强的欺凌,遭受着“东亚病夫”的羞耻。为此,陈嘉庚先生决意以实业兴办教育,用教育振救本人的祖国。  
博物观  
位于留念碑南侧,有一道屏风式的石壁和陈嘉庚先生的陵墓分界。屏壁高7米,宽30米,正中刻着“博物观”三字,左右各12块浮雕,内容大多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中间是地图,浮雕中间嵌着中国、福建省、台湾省三幅地图,特别突出了台湾省,反映了闽台的亲密关系和陈先生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下面还有托儿所到大学的类型和行为的标准图,显现了陈先生的对教育的注重。  
陈嘉庚陵墓  
陈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12日0∶15在北京病逝,终年88岁。当伟人的生命画上句号,人们叹之为巨星陨落。-总理为陈嘉庚先生掌管追悼会,-致悼词。遵照陈嘉庚先生的遗愿,中央特派专列火车将其遗体运回故土集美安葬。1961年8月20日下午3时,陈嘉庚先生的灵柩从北京抵运集美火车站,下午6时,我们国度在鳌园为陈嘉庚先生举行了盛大的国葬。陈嘉庚先生的遗体上掩盖着国旗。从此陈嘉庚先生就不断安歇在这里,同集美师生、父老乡亲时辰相伴朝夕相随。在20年代,厦门大学一名教受命名一种水母为“嘉庚水母”,如今在水族馆中有陈列。国际小行星协会命名天上一颗小行星为“陈嘉庚星”,这标志着陈嘉庚先生的肉体与天地共存,与宇宙共在。  
陈嘉庚先生的陵墓坐北朝南,龟寿形墓长由13块水磨石镶成,光可鉴人,墓碑为白色水磨石花岗石,墓形似马蹄,周边用15块青石浮雕引见先生前半生的重要阅历。  
陈嘉庚陵墓修成龟形的缘由:1龟意味短命与安康、不祥。2陈办实业就正像龟走路,兢兢业业。  
龟形陵墓无头无尾的缘由:陈办实业一向上默默无闻,不图名利,不不动声色。无脚的缘由:阐明四只脚扎根于祖国大地。  
青石浮雕简介  
“海地探物”、“扯取花生”、“剥取海蚝”、“掘取地瓜”四幅是少年陈嘉庚勤劳生活的写照。他生于国难,善于国难,耳闻目击国运衰微和民间疾苦,萌生了报国救乡之心。“搭船出洋”、“米商效劳”、“回梓完婚”刻的是陈嘉庚第一次出洋学习经商及回乡完婚之事。17岁的陈嘉庚去新加坡到父亲创办的米店效劳,20岁陈回乡与张宝果结婚,陈共有两个妻子,八个女儿,九个儿子,如今他的子孙主要散居在南洋及美国、加拿大。“黄梨罐厂”、“栽树梨园”、“栽树胶园”、“熟米机厂”,四幅表现陈在新加坡的斗争业绩。1904年陈兴办第一个工厂——新利菠萝罐头厂,陈把商标定为“苏丹”(阿拉伯语意为“君主”)志在攫取罐头之王的宝座,果真,由于陈运营有方,使企业利润丰厚,以后又兴办“恒美”熟米厂,当时橡胶第一次从巴西移植到马来西亚,陈--远瞩,以为橡胶业大有作为,买了橡胶种子套种在菠萝园中,种植橡胶成为他实业复兴的转机点,到1925年,他消费种类多样的橡胶制品,陈的公司的标志是个大铜钟,“铜钟”响遍海内外,代理商普及五大洲。)  
陈嘉庚先生9岁入私塾学习,承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国弱民穷,内忧外患,社会现状培育了他激烈的爱国思想。为此,他立下了“复兴祖国,匹夫有责”的壮志,决计找到一种办法和途径解救祖国,这就是兴办教育,为国育才。  
他终身奔波呼号,简直耗尽一切的精神和财力,在国内外兴办了各类学校100多所。1913年,他回乡先后兴办了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国学特地学校等,统称集美学校;1912年又兴办了厦门大学。1923年10月,经孙中山同意,把集美学校作为中国战争永世学村,集美学校从此得名。目前已成为学前、初等、中等到高等教育,体系齐全、师资雄厚的著名学村。陈嘉庚先生还赞助了福建省70多所中小学,兴办新加坡道南学校,南洋华裔中学等,据不完整统计,陈嘉庚先生终身用于兴办教育经费达1亿美圆以上,可谓倾资兴学,名垂青史。  
陈嘉庚先生作为一位华裔首领,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裔旗帜,民族光芒”,被-主席赞颂他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