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闽清县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4-20 11:18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闽清简称“梅”,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中下游,距省会福州50千米,全县总面积1466平方千米。  
二、闽清池园陶瓷制造工艺  
池园陶瓷历史长久,清乾隆元年以后,池园陶瓷以德化和广东制瓷工艺的有机分离,景德镇制瓷技术的引进,陶瓷制造技艺不时创新进步,陶瓷消费不断处于鼎盛开展时期,其传统陶瓷制造技艺,特别是制造特型及碗类产品,技艺精深,独具一帜,传统陶瓷消费和技术的坚实根底,促进和推进闽清电瓷、建材瓷、高频瓷、工艺瓷的不时开展。池园传统陶瓷制造技艺依托长期纯熟操作和理论经历控制技艺,为现代陶瓷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改造打下根底。  
三、闽清民俗忌讳  
1、盘碗堆叠  
盘碗堆叠,指饭桌上盘碗能够堆叠退走。同样是红喜事,重生儿的“三旦”酒、“满月”酒,盘碗可重,寓有“连生贵子”的意义。老人的寿诞,席上盘碗可重,寓有“年年庆祝”的意义。  
2、筷子忌敲饭碗  
古代人祭死人的时分,就是把筷子插在碗中间。所以老人们就是比拟忌讳。一双筷子,俗称“倒头饭”(意义是死者的饭吃到头了),如今许多中央还保存着这个风俗,以表示对死者的祭奠,所以大家对饭碗中插筷子很忌讳。  
3、喜红忌白  
闽清人崇尚红色。从红贴、红包、红烛,从红花、红肚兜、红寿幛,不管节俗还是喜庆,都崇尚红色。除了丧事披麻戴孝,以“白”致哀示孝之外,普通生活上防止运用白色的物品和穿着。  
4、燕窠结梁应维护  
燕子作窠要衔泥结在人家的屋梁门椽上,所谓“空梁落燕泥”,便是家门昌盛、喜气盈门的标志。许多维护燕窠的,多在燕窠原址加钉了木块,让旧燕重来垒筑新窠。  
5、渔家作客不翻鱼  
渔民最忌的是“翻”和“覆”口头语禁用,一些行为上也忌及。如吃鱼,见到全条的,只吃上面的一边,忌把下面的一边翻过来。同时碗碟不能覆,锅鼎不能覆,也跟不能翻鱼吃一样有忌讳的。  
四、闽清县结婚风俗  
100年前,闽清婚姻是全包办的。青年男女没有交往,只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靴头对靴头,草鞋头对草鞋头”。父母请媒人奔波于门第、财富相当之家。媒人因跑腿多,难免托故在男女家中吃饭,故有“媒人顿、百二顿”之俗语。谈对象第一步多是男家托媒向女家提亲,要姑娘的生辰八字,俗称“起贴囝”。把这“贴囝”让算命先生“合婚”,看看双方年龄、属相配对不配对,姑娘“八字”“清洁不清洁”,有否带“剪刀爿,铁扫帚”之类恶煞。为了谨慎,再把这男女“八字”,同压在祖先香炉下,三日内无“冲破”(家中人畜物件无损)算是凶兆,也算是祖宗“检查”经过。假如认定能够结亲,男家便遣媒往女家议聘。议聘内容主要有聘金、饼肉、绸色、布色(布料)及妆奁等。东桥、下祝等“江北”地域还加“五海”(目鱼等海干货5种)。  
彩礼各地不同,各时期也不同。20世纪20年代以前普通聘金二三百块银元,40年代中期货币贬值,彩礼改用谷子,普通三五十担。当然也有较文化的,只领一两百斤饼肉还办些嫁妆。妆奁有“全红”“半爿红”“铺陈箱”数种(全红,办4架橱;半爿红,3架橱;铺陈箱无橱,只要被毯、椅斗、皮箱),豪富之家还办“随车”(办田产、婢女)。婢女、田产怎样“搬”法?婢女坐小轿,田产用特制的“脚桶”抬稻根,一颗稻根代表一亩地。贫富不同,嫁妆各异,但镜箱、灯、马桶必备。由于镜可镇妖,灯谐音“丁”(子息),旧时妇女不出门,马桶当然更必要了。  
接着就是订亲,也称“插定”,这典礼在女家举行。写明“议单”,交出彩礼的一半,称“上半礼”。但俗例“拘礼不拘办”,就是女家要的统统写明,男家一定要交,女家办什么不得计较。如今“议单”只写项目,早年议单还加文绉绉的八股序头。如:“盖天地之正气,应阴阳之配合,良缘由凤缔,佳偶自天成。二姓好合,柯人之伐,夫妇匹配,偕秦晋而成婚。是以三财彩备,六礼婚成,允之柯议,杜诸后言,永以为好也……”看来早年不乏“先冤家,后亲家”之事。为免争议,送礼收礼双方都有文书。  
女家将男家送来的礼鸡礼饼分送给亲戚晚辈。回礼者按送礼等级备衣料等送贺,称“添箱”。最亲的亲人、亲戚在姑娘出嫁前宴请一次,称“起轿骹”,这是“送别宴”,也是人情世故。  
嫁娶多在秋冬举行,因而时人们有余暇,且粳秫谷已收成,以便酿酒及办宴。为肯定婚期,男家要预先将择定的日子单遣媒送女家,并付余下的财礼,称“下半礼”。如遇父母之丧要在百日内完娶而提早,或因准备不及而延期等特殊状况,要再遣媒阐明。  
早年婚姻不自主,姑娘多有怨气,故出嫁前有“骂媒人”的风俗。姑娘当众指着媒人骂:“媒(人)媒伓(不,音因)是,由于毛米落喉咙,故此四处去骗。乱讲奴夫是洋下,实践家在深山角角垅。前门老虎过田垅,后门鸟囝啄秆芒。”“会做媒坐长头桌,(不会,音卖)做媒坐尾桌,乱作媒毛敢上桌。”骂了媒每也骂父母:“爹娘目圆奢(眼倾斜),只看番钱一又一,毛管女囝有食共毛食(不论女儿死活)……”字字血,声声泪,这是对当年不合理婚姻的血泪控诉。  
结婚前一天,男家动人马、带花轿、金鼓班(乐队)、礼书大帖(结婚证书)、“过门担”(猪肉等)到女家。妆奁当日搬回,金鼓班当夜留女家吹奏。彩礼有欠者一定“合清”,由于俗例“赊猪赊羊不赊诸娘”。女方回赠礼鸡一合,鸡用红线扎脚,俗称“红线羁脚”。  
结婚当日,姑娘每卧床不起,称“赖床”。“赖床”有两种缘由:一是当时人封建思想严重,太早起怕人说“不正派”,“爱做新妇”,“昨夜是躺在‘鼎面’上睡的”(鼎面即锅盖,因煮早饭,故锅盖要早揭);二是难舍骨肉深情,总想多拖延一些时间。所以“江北”地域花轿多拖至黄昏动身,男方有提火把接轿的风俗。  
时间迟了,如姑娘又赖着不起,母亲急了,每是长歌当哭地催道:“日头且顽弯(又高又大)呶妹啊!今旦是我妹结婚好日子呶妹啊!我妹着起来梳妆呶妹啊!”梳妆照例是选“好命妇”。“好命妇”用布线捻去新娘脸上的汗毛,称“开脸”,意味处女生活的完毕,再不是黄毛丫头了。接着就拜跪父母及内外亲晚辈准备动身,受拜者给“磕头礼”(红包),几不拘。那年代人迷信,姑娘出嫁,除打办嫁妆外,还送“花”(竹尾枝叶上饰绸花、爆米花等)、苎根、芋头、五谷种和夹骨肉、针线箩、鞋袋囝、苎线、碎布等“衣食头”,以示新娘如种子能在新地扎根,开花结果,做个和睦团结、节俭持家的好媳妇。娘家怕这又怕那,又怕家门“风水”被“拔”走,又怕路上遇邪,所以想出种种镇邪避鬼措施。如为防娘家“地气”被“拔”走,姑娘由长兄背上轿;为防路上有“煞气”,姑娘头盖红罗,胸挂“照心镜”(铜镜),颈挂桂圆串;花轿出门,兄弟便“拉轿”三下,有的痛快把大门关紧,不让“财气”溜走。花轿所过村庄,沿途有“看新娘”的风俗。假如两轿相遇,双方互放鞭炮,以取吉利。当午,女家办“出阁酒”待客。  
男方迎娶,准备更充沛。结婚前夕,便“刣猪谢天地”,报答“天地”鸿恩,并张灯结彩,贴门联,褙新房;为避邪,新房门贴“张仙师(道教开创人张道凌)骑虎”等图画。奇异的是旧时红联为何都留“白头”?据讲这是一千多年前的遗俗:南唐兵下入闽,把当地无诸国的后嗣都杀了,还要与他们妻子成婚。妻子们不从,提出要为其夫“做孝”的先决条件……所以红联都留二三寸白纸头。结婚前晚,新房开端“安床”,就是铺好新的“荐铺”  
(有草垫的被铺)。床下放芋种,床上新郎有“好命人”伴睡,以示新郎能像“好命人”一样福寿双全,多子多福。据考证这“安床”是“教囝做郎罢”,是性学问“传授”。因旧时人早婚,对性学问一无所知,故“传授”很有必要,可后来却流于方式了。  
结婚当日,男家喜气盈门。花轿将至,亲族要持高照(长柄的大灯笼)、火把接轿。男家当然也注重防煞避邪,凡与新娘属相相克的亲属要逃避。厅堂准备齐米筛和“火鼎”等物。“火鼎”内放木炭、茶叶、盐等物件并升火制煞。一对男孩持灯笼分立轿左右。“伴房嫂”(喜娘)边掀轿摘新娘颈上的桂圆串远抛,好让孩子们争抢,边扶新娘下轿跨米筛绕“火鼎”三圈,以示跨“日月”,过“火焰山”。接着请新郎“揭盖”,就是新郎一手拿厘戥(称钱、分、厘的小秤)一手握尺把新娘头上的黑纱揭起。“伴房嫂”唱吉词,每唱一句,观众随喊一句“好呀!”吉词有“揭盖揭得高,新郎官起厝连买田”“揭盖揭得矮,新人明年做奶奶”等。“奶奶”有两层意义:一是生孩子当母亲,一是丈夫当官了,本人也有了诰封。一切吉词,三句不离买田、建屋、生囝、中状元之类俗人的最高愿望。从中亦可看出当时的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眼界。拜堂按“一拜皇天二拜祖、三拜公婆四夫妻”的程序停止。接着就是公婆给新妇“授簪”,掌管人去“拖”晚辈让新郎新娘来拜跪。城关地域还增加个“传袋”,就是在地上传铺花袋,由“好命人”持龙凤烛引新郎新娘进洞房,以示结婚是为了“传宗接代”。  
新郎新娘进洞房并坐床沿时,新郎要牵新娘裙襟而坐,表示女听男话,女服于男。这其实是旧社会全国性的男尊女卑的“杀威风”风俗。婚宴开端,宾客在厅堂开宴,新郎新娘等在洞房饮“合欢酒”,名为“合卺”。当晚,喜娘递新郎一块插针红布,新郎给红包(据讲早年这布本是白的,因一新郎发现其妻“无血”,疑非处女,致新娘自缢,故后来改为红布了)。红布为何插针?听说是为新婚夫妇做爱时防发作“上马风”之用。新郎若发作“上马风”,人事不知,射精不止,新妇即用针刺腚部,新郎受刺痛,即从昏迷中醒来,精止有救了。另外,招呼一多兄弟的孩子进新房向新马桶小便,称“开桶”,取意生男。“开桶”前内放的桔子和“花彩”(红包)归男孩。  
翌晨,伴房嫂扶新娘去厨房拜“灶神”,动一动厨具,名曰“出灶”,也是新妇料理炊事的“上岗礼”。与唐诗上说的“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的风俗相符。  
结婚当日晚宴后要“闹房”。“闹房”有“三日无大细”之俗,即结婚当日起三天内不管长幼,不管内亲外眷均可参与“闹房”。“闹房”前新房紧闭,“闹房”的带头者(俗称八仙头)在房外唱“房诗”。“房诗”丰厚多彩,作风各异,但都强调内容好,有格律,有押韵几方面。  
“房诗”有四字句的,如“手拍房门、福寿双全,早生贵子、连中‘三元’;有五字句的,如“拍门响连声、门联灼灼新,新人生得好、可像观世音”;有七字句的,如“三拍房门喜盈盈、男才女貌结成亲,金鸡俯首迎婚礼,喜鹊登梅报佳音”“五拍房门响旁旁、满座春风喜气昂,自在恋爱感情好,夫妻恩爱百年长”“九拍房门九件全、九世同居张家门(指张公艺),九门提督甘国宝、九十九子周文”……  
唱“房诗”者多凭诗本唱,直唱得“守门者”称心才开门,这倒没什么;问题是进房内,带头唱诗者还得将预放在床上的物件即物吟诗,唱一首,搬出一件,这颇需才情了。床上物件全取完后,“闹房”的人才干看新人,才能够要新郎新娘演戏谑性节目,大家戏谑欢笑到深夜。从婚礼典礼看,内容是封建礼教,宗教迷信,男女性爱等的“大杂烩”。透过“大杂烩”的外衣,从中依稀可看到上古婚姻的痕迹。据郭沫若考证:新娘头上“揭”的盖是上古社会抢亲的蒙头巾。当堂交拜,当时就是当场交配,洞房即山洞。闽清婚礼似乎也不乏此类痕迹。迎亲打头的高照清楚是族外婚夜晚抢亲留下的火把影子。桂圆串摘下,不正是解开抢的“新娘”的套颈绳吗?“火鼎”的火既是上古婚姻的圣物,也是迫婚的“威吓物”。压而不服,“新娘”被关进山洞。久叩不开,最后不是主人率众“破门而入”,逼新娘“就范”吗?其中也不乏性文化、性学问、性演示和生育常识的“传授”。从这角度看,闹房“做戏出”为何言语粗俗,总喜欢盘绕性爱的拥抱、接吻等动作出题或演示,就不难了解了。  
夫妻同居后,大功告成。接着就是搞好联姻工作。新娘离家,难免心焦,回家看看,很有必要。新郎既是岳家的“半爿囝”,上门拜见,也天经地义,也契合人情道理。这项人际工作主要有两次:一是叫“请转马”,旧称“回鸾”。婚后二天或三天,新娘兄弟二人提鸡面请新郎新娘“转马”,男方备宴招待“亲家舅”。旧时人早婚,故新女婿动身前,父母要指导些民俗礼节,免落入对方强“灌酒”等圈套,出洋相,留下“傻女婿”的笑柄。新女婿到岳家后,叩拜祖先、岳父母;岳家也备宴请女婿,并送小鸡一合。如三日内“转马”的黄昏即回,第四天“转马”的能够过夜。二是翌年正月,岳家还有“请回门”之例。新婚夫妇再回岳家,备粉干、饼等礼品分送岳家亲人,回礼者要轮番请女婿,俗称“春酒”,也称“扛顿”;最后岳家也备宴回请办“春酒”的亲人,谓之“回敬”。  
“五四”运动以后,闽清风化渐开,千百年来的封建礼俗开端松动。因闽清出外营生的人越来越多,见识增加,也大大促进了婚俗的变革。学问界开端初兴“文化结婚”,倡导婚姻自在,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童养媳等旧婚俗遭到冲击。“文化结婚”典礼是向天地、祖先、主婚人行三鞠躬,新郎新娘相互鞠躬,主婚人、证婚人、宾客致词,新郎答词,新郎新娘向亲友行礼等。  
抗日战争迸发后,福州两度“陷落”,局部省城机关学校迁来闽清,又促进了闽清习俗的革新。普通婚姻多由媒人撮合,再经过父母和配偶同意,虽少有自在恋爱而分离,但婚前男女间多有“对看”或“偷看”之例;结婚年龄也相对进步;“骂媒人”“赖床”“背上轿”“过火鼎”等旧俗逐渐丢弃;新娘盖头罗也换成“抛帽”,大襟婚装也改成旗袍,学些新式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公布了《婚姻法》,倡导婚姻自主,违者给予法律制裁,传统上包办婚姻和迷信礼俗逐渐清除。50年代中期,社会呈现了不要彩礼、不办嫁妆、新娘不坐轿的新气候。结婚之日由引见人、新郎带队到女家接亲,新娘由女伴陪同步行到男家。结婚不办酒,只分发些糖果而已。这当然也和当时收入有限有关。  
60年代,闽清已呈现“看家当”风俗。提亲时,引见人带姑娘及家人去男家理解家庭情况,并吃顿饭,男女青年已有时机接触交谈,这是一个进步。但因当时生活艰难,加上“文革”大乱,故致旧婚俗又回潮,女方又开端索彩礼了。起初为“三个五”(礼金500元,礼饼、礼肉各50斤),后来涨至“三个七”,再后来饼肉也涨至一两百斤。“江南”一带,70年代还新创了“见面礼”(红包)。“见面礼”起初只给岳父母,后来扩展至几十份,且写在彩礼“议单”上。饼肉除局部索实物转发亲友换取“添箱”外,其他都折价抵礼。聘金加抵礼,竟是一项可观的收入。故当时嫁女颇有赚头。当然也因姑娘文化上下而异,文化越高越不让领钱,故有“小学女,千三三;中学女,五百三;大学女,贴被单”之民谣。  
变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好转,财礼也进一步进步。迎亲已时兴用小型拖拉机。女家新创向男家索“三机一转”,要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物件做女家办男家的嫁妆。实践上是用男家的钱做女家面子的婚俗。90年代,城乡经济又上台阶,财礼也再上台阶。除进步财礼外,还素要彩电、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金手镯等高档物品;还时兴洞房要新盖、家具要新潮、酒席要大办、迎娶要汽车的风俗;城关和“江北”一带还要男家出钱为女家办“出阁酒”之俗,虽说可免聘金这项,可一启齿都是一二十桌,比聘金贵得多;此外还有“过门担”(肉)、鸡、糖、烟、“花彩”等许多项,七算八算娶个媳妇要好几万。解放前“高价女”最多也不过50担谷子,而今单女方就拿走一两万,折算谷子达300多担,比旧时贵得多,又形成男方新的“结婚难”的现象。这能怪女方吗?不能。早年人穷,嫁女有的为过日。今日大家生活好了,谁还要卖女赚钱呢?没有。多数人是贴钱,爆发户贴得更多。由于他们都以为女儿也是儿,家业也应分一份。故有人办存折,办套间,办摩托……讲实惠,男方最合算,娶了媳妇又得财,又使家庭“现代化”。但经济不好的家庭,一次性抠出那么多钱也够呛了。这能怪谁?主要应怪当前婚俗崇奢不崇俭。  
眼下婚事虽存在铺张,但男女青年已完成婚姻自在,父母不再包办了。婚期多选节日,婚礼文化时兴,新郎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新娘婚纱旗袍,潇洒大方,昔日低眉羞怯之气荡然无存。我曾见一新娘下轿车就揽上妆奁中的布娃娃,噔、噔、噔地同新郎携手上厅堂举行婚礼。这大胆的举措,坦诚的婚育认识,难免惹起宾客们会意的笑容、衷心的祝愿。这是社会进步、经济开展的标志,当然也是肉体文化获得的结果。真正到达早年理想婚姻“握手初行对等礼,同心合唱自在歌”的地步。有的游览结婚,有的集体结婚,婚俗已有一定的变革。但因地域不同,文化不一,有的婚礼虽充溢“洋气”,难免还夹杂些拈香拜跪什么。有的村庄旧俗还不少。好像厝同年婚嫁者一定要“先嫁后娶”,姑娘出嫁还有“拔衣食”风俗。过去“拔花轿”,如今花轿改汽车,汽车拔不动,只好不拔,但“拔花担”(装衣料的层篮担)的旧俗依然坚持。  
特殊婚姻  
因受封建礼教、儒家伦理、社会经济等要素影响,旧时闽清也呈现一些特殊的婚配方式,有的以至是变态的、不合礼俗的、违犯法纪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缘由形成的:  
因受家庭经济影响的:(1)童养媳。思索到家庭贫穷,孩子长大后无钱娶亲,只好自幼抱养女孩。及龄后可免花彩礼,只需在元旦,男女共拜祖先、公婆后即算“圆房”结婚。(2)“上门”。又称“入赘”“招亲”(闽清人称姑娘招婿为“招亲”,妇女招夫为“上门”)。因无力婚娶,男只好就婚于女家,男改女姓,成为女家的一员。(3)“桃花夹竹”。如甲方只要母女俩乏人奉养,乙方只要父子俩无力娶媳。甲方给乙方一定条件,到乙方相对成亲。这样两家合一家,处理了婚姻及供养问题。(4)对换亲。亦称“姑换嫂”。两家对象都难找,双方议定,将甲家的男女与乙家的男女互换成亲,到达互为夫妻,彩礼互免的目的。(5)收继。俗称“接针”,又称“接亲”。如哥不幸死亡,弟又无钱娶亲,为免一嫁一娶的费事,弟便与嫂成婚。(6)典妻、租妻。甲方无力娶亲,只花少量钱去租妻、典妻。期满取赎,妻回乙方,所生之子留甲家传宗接代。无力取赎者,妻永留甲方。(7)共妻合养。兄弟(或几个人)无力单独娶妻,只好几人合娶一妻,也算“多夫一妻”吧。  
因受封建礼教影响的:(1)早婚。因家庭富有,又受“早子早福”“多子多福”的封建思想影响,父母包办,让未及龄的子女结婚(普通十五六岁就婚配)。(2)“指腹为婚”。男女双方世谊情深,当两家妻子怀孕时就相互商定,若生一男一女则结为夫妻,这是未出世先包办的婚姻。(3)“未婚节孝”。又称“迎白裙”。即两家订婚后男的死亡,男方照样迎娶,由亡夫姐妹抱神主牌拜堂,女的只得穿白裙终身守寡,为“未婚节孝”名声而断送青春。  
因客观缘由及本身质量问题的:(1)“三卖”。“三卖”普通有两种:一种系本身条件差、四处被人厌弃,被卖了一次又一次;一种是本人贪图吃苦,三心二意,嫁了一回又一回,寻觅更优裕的婆家。所谓“嫁使嫁得熟,没鸡也有肉”。(2)“三妻四妾”。一男和几女婚配,男子有钱又贪色,娶了一个又一个妻妾。(3)“四目”。丈夫健在,妻子不办离婚手续擅自与人结婚,两夫四目相对,嫉恶如仇。  
此外,还有“一出”,指寡妇改嫁,旧俗以为非黄花闺女,是“次品”;“拍蚀角”,指童养媳未婚夫死改嫁,旧俗以为死了夫的不圆满,缺了角;“作填房”,指嫁给死了老婆的;“带子嫁”,指丈夫死亡带子出嫁,少领财礼,夫家要养“寄生子”16岁后回原夫家……一定好听的名词。不过,这些婚姻自身并不违法,也无质量问题,只是传统民俗上无故受歧视了。  
特殊婚姻方式多样,品种繁多,有的是远古乱婚时期留下的陋俗,有的是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它应用特殊方式处理特殊条件下的人群婚姻问题,有积极的一面,但大局部是畸形婚姻,是不安康的,是违犯伦理道德的,为新《婚姻法》所不容。由于它多是封建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如寡妇改嫁,多是被人当商品买卖。每是夜间,被男方“夺亲队”用篾圈、被单捆绑劫持而去。有的到拜堂时才发现丈夫老傻病残,就像祥林嫂一样大喊大叫,拜不成天地。塔庄早年一寡妇被抬进男家大门才发现上当,便大喊:“进葬呀!进葬呀!”一句话揭露了旧礼教坑害妇女的吃人实质。可闹有何用?对抗激烈的,请专职的“劝事婆婆”一劝,不服也得服。  
由于那时期妇女无独立才能,无经济权,加上缠足跑不得,只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那年代用砒霜煎“鼠菊饼”毒杀亲夫风闻似乎特别多,这大约和不合理的婚姻有关吧。更严酷的是传统礼教请求妇女“三从四德”,丈夫死了要“守节”,不再嫁,要立“贞节坊”。烈节者当场为夫殉节。当年坂东有个“莲姐”的为夫殉节,惊动一时,但实践上她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特殊婚姻又产生不少迷信的风俗。如寡妇出嫁,便设计出“骗鬼”之俗:预先在三岔路口为寡妇亡夫设供烧纸,左近安“火鼎”及篼;趁“亡魂”享供之际,寡妇甩下衣服、鞋子等亡夫熟习之物,急速跨过“火鼎”上篼而去;以为这样“亡魂”过不得有火焰的“火鼎”,又找不到妻子,只抓住妻子的衣服、鞋子等物……据讲这样就可摆脱前夫“鬼魂”跟踪作祟。姑娘死了,又有父母为她“设策”之俗。据讲姑娘死了,皇帝会敕封她为“二花鬼娘”,准她变成“美女”自找对象。因而墓地要建在通衢大道上,以便“据道选夫”。男子被迷、重病在床、胡言乱语……男家必请道士念咒与鬼娘“和解”;“和解”不成,便甩“法把”(据讲内藏天兵)拨兵驱鬼,组织人马大轰大嗡(又赶又呼喊),称“喝亡”;道士如制服不了,最后必发狠在鬼娘坟上“订钉”,使之永世不得翻身。所以有的父母怕亡女遭“订钉”,死亡时即花钱“招夫”,夫抱女神主牌同亡女“拜堂”并“骑棺”,以示已成“有夫之妇”,不再是“鬼娘”了。真是可笑之极。  
五、塔庄十月八民俗文化艺术活动  
俗称“十月八”  
具有浓重的闽清外乡气息  
始于清乾隆己亥年间(公元1779年)  
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祖先选择  
农历十月十七、十八、十九日  
在玉屏山下大王坪前搭戏台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十月八”民俗文化节发源地塔庄玉屏山下大王坪的大王宫(闽清文化馆供图)  
旧时还有  
春赶“十八坂”,秋看“十月八”  
的民间俗语  
据“十月八”民俗文化艺术节担任人黄希引见,在古时,毗连的县、乡镇的远接近戚会在这几天走亲串戚、看戏祈神,于是衍生出了摆摊设点售卖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以及各种小吃的风俗。  
为了传承民俗文化  
丰厚大众文艺生活  
2017年,塔庄镇举行了首届  
“十月八”传统文化艺术节  
尔后,在每年的  
农历十月十七、十八、十九日  
塔庄镇都演出着  
精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至今已是第五届  
11月21日  
第五届“十月八”  
民俗文化艺术节如期而至  
在农历十七日当天早上  
塔庄镇的民众们就开端了  
盛大的踩街活动  
同时还举行了以各村  
为单位的“鼓板”竞赛  
繁华特殊  
到了晚上  
塔庄镇人民剧场内  
塔庄镇的民众们  
齐聚一堂观看文艺晚会  
舞蹈、朗读、武术扮演等精彩扮演  
取得了现场观众的连连掌声  
农历十八日开端  
还有四场精彩的  
古装闽剧演出演出  
六、闽清出行风俗  
闽清清自古地瘠民贫,特别清道光年间,人口激增至10万多,单靠原来的农耕势难维持,故许多人需向外开辟。他们营生的道路主要是:①工艺串乡;②去江河搞水上运输;③去南洋开荒,种树胶;④长途挑货物出卖劳力;⑤上京出国、经商求学等。因域内山高沟深又无车缺马,故闽清过去只要以下几种交通手腕:  
(1)步行  
行人背包袱、挑行李,沿村道、古道而行。古道(官路)创始于宋代,顺地势取捷径迂回于崇山峻岭中,山间有凉亭。古代闽清有两条重要官路:第一条是福延大路(即西驿道),由福州至南平,为唐元和二年福建察看使陆庶所建,是福州通向闽西闽北和出省晋京的交通要道。路宽6尺,多铺石块,全长200余公里,穿越闽清县境35公里。据讲早年举子上京考试即走此道。道路是:从县城动身沿小箬、大箬、安仁溪、嵩滩铺、牛头塘至水口宿夜,算第一站,去北京共72站。第二条是闽清通福州的要道。全长75公里。从县城动身经溪口、上埔、渡口,渡江至梅埔、石湖,入闽侯汤院,接西驿道至福州。此外,还有闽清至古田、闽清至永泰、闽清至尤溪三条古道及乡村纵横交织道路若干条。近在咫尺步行难免要过桥搭渡。桥多木板桥,每桥用若干块“桥透”接成。每一“桥透”用几块杉木厚板拼成,普通0.65米宽,4米长。桥下置3米高的木“桥脚”。“桥脚”与“桥透”,均用绳索拴连,走起来略可颤抖,使人提心吊胆。渡是指人过溪要搭的舟渡。普通小溪无桥多涉水而过,大溪多有桥,无桥也有渡。渡船每船可载10多人,有“渡伯”特地摆渡。当地人每年收“渡谷”5斤左右,外地人收“渡债”若干。人工摆渡慢吞吞,等渡常常等得心烦。如有急事赶路,又红日西沉、云烟四起,更是无忧无虑。虽万唤千呼,但何济于事?每有“渡头落日人呼急,溪口烟生客到迟”之叹。尤当游子远行,又遇山洪爆发、浊浪排空、桥冲渡停,涛声怒吼,满目潇然,深感“出路半朝难”之苦。  
(2)坐轿乘篼  
篼是简式“竹轿”,用两人抬(轿四人抬),形如靠背竹椅,下设“脚踏”,晴雨天加竹骨“布罩”。闽清较大的村庄都设“扛轿馆”(多附神庙旁),常住轿夫,供役用。因当时官僚、豪绅、阔商、缠足妇女、新娘、老中医及妇女恶死的“外家人”都要乘篼坐轿。乘篼坐轿虽舒适,但普通人坐不起。最低每“铺”(10华里)要二斗米(12斤),算是当年高工价。故有“一扛扛、二染缸、三当店、四盐仓”的俗语。  
(3)乘鼠船和木帆船  
鼠船是闽清山溪的小木船,长二丈四尺,高、宽二尺五六寸,是浅水窄港的轻骑兵,只需有三尺宽、一尺深的水道即可通行,可载客10人或运货千斤。过去全县20多处街镇有鼠船码头。清末民初,鼠船可通建溪、沙溪、富屯溪源头。可惜上水速度太慢,但下水可日行百多里。早年邑人去南洋多步行或搭鼠船到县城,从县城搭“平水”(木帆船)下福州,再由福州乘汽船至马尾至厦门转香港,坐七昼夜洋船到新加坡,再转目的地。  
因水路飞行多有风险,陆路过溪渡水,又怕上游洪水突发被冲,加上社会不安定,故人们对出行每有恐惧心理。为了避凶趋吉,便产生了种种迷信风俗。如出门有“忌日”:有“七莫去,八莫转”(逢七逢八日不能出行,因七与死人“过七”“喊七”音同,八有“八败”之说,不祥);“逢四日莫出门”(因“四”与“死”谐音,不吉);“初一、十五日莫出门”(因初一、十五神鬼活动频繁,出行怕冲撞神鬼);“红纱日不宜出行”(历书上载“红纱日”不宜出行,俗有“红纱红纱,有去没回家”之说);“有不祥预兆不宜出行”(如蛇、虫入宅,碗碟突破,有人讲毒话等均以为系神灵预告);省璜、塔庄一带还有“初八、十四、二十三,男人出门无钱赚,女人出门无囝生”之忌语。因而,民间又有许多免灾避祸“措施”。如:小孩出门前母亲要把床草席翻起,并喊“吓弟今天去……中央”;小孩回家后,母亲说“吓弟转梨”之类话,然后将被席盖好,以免“魂掉外地”。撑船的人“水面讨食”忌讳更多,不但船有“二师父”(探花府郑一郑二郑三三位师傅里的郑二)神龛求庇护外,每天清早开船前多不讲话,更不能讲“拍破(翻船)、蛋(方言同浪音)、死亡”等话;吃饭时不能吃蛋或用碗掩盖或拖动,因“掩盖”暗示翻船,“拖碗”暗示船搁浅“犁”拖。假如有些话非说不可,也应用避讳语代之。如:人翻船到寸草俱无的地步,只说“寸草”,不说“俱无”;船触礁漏水要急拿“洋油箱”的白铁片钉牢堵洞,但只能说取“安全箱”片,不能说拿“堵漏片”。去南洋的人,动身前更是谨慎,每是求神靠佛,神庙烧香许愿;如船过“白犬”岛,或“七洲洋”遇风暴,平稳凶猛,便高喊“神灵保佑”;安全抵达目的地,信札回家,家人即备礼向神灵“还愿”。  
随着社会进步,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县内建成梅湖公路,闽清呈现了第一辆汽车,可惜因抗战路毁车停。新中国成立后,交通事业得到很大的开展。1959年,外福铁路通车,接着先后建成各级公路71条,大小永世性桥梁489座,其中有两座跨江大桥,使通途变通途。火车、汽车等各类机动车南来北往,摩托车、轻骑、自行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去年又开建京福高速公路。历来交通闭塞的闽清山区成为四通八达的中央。由于人们文化程度不时进步,废除迷信,崇尚科学,许多陋俗逐步废除。  
七、闽清过年风俗  
和北方在农历腊月廿三日祭灶(小年)不同,闽清人祭灶与过“小年”是两码事,祭灶是腊月二十四(今年是2月9日),闽清人将过小年称作“做小岁”,是在农历元旦的前一天,比方,今年元旦是农历三十日,那么,风俗上的“小年”也就是农历二十九日,这一天,以挂灯笼、祭祖先、放鞭炮、玩烟花等方式过小年。  
祭灶·来历  
祭灶是闽清传统节俗,即祭奠灶君,送灶王爷上天。传说灶王是玉皇大帝派往各家的“察看员”,承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的神。人们把这个决议一家祸福的灶神尊奉为“一家之主”,称为灶君、灶王、灶王爷等。祭灶,就是为灶君饯行。  
祭灶·旧俗  
俗话有“官三、民四、科题五”之说。指当官者廿三祭灶、老百姓廿四祭灶,水上居民廿五祭灶。祭灶分两天举行。廿三夜祭荤灶,廿四夜祭菜灶。这种风俗不断保存到清末之时,进入民国以后,又逐步演化为十二月二十三日祭荤灶、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素灶(只拿水果、蔬菜等素食祭灶)。往常人们生活节拍快了,一年中只祭一次灶神。  
祭灶·供品  
祭灶的祭品很有考究。古时用黄羊,后民间改为糖饼等,用黄羊传说希望得到富有生活。如今祭灶供品有灶糖灶饼(年糖年饼)、甘蔗、尾梨(荸荠)、菠薐菜(菠菜)、芹菜蒜、腐竹、桔子、海蛎、豆腐、烰豆官(炸豆腐干)等等。  
祭灶·典礼  
祭灶时,焚香点烛,斟满美酒。家人忠诚地叩头、祈祷。  
在祭供时,小孩们便唱着祭灶歌:“祭灶祭符图,灶前蜀隻铜香炉,元宝是侬折,金裤是侬糊。灶君上天言好事,灶妈落地保估侬,保估侬爹务钱赚,保估侬奶福寿长,保估侬哥讨依嫂,保估侬弟读书真聪明”。  
祭灶时的灶糖、灶饼都取用麦牙糖,祭毕还抓一把糖在灶门嘴涂一遍,意义是把灶君嘴巴粘住,让他少说话,以免言多必失。  
祭拜后,将旧的灶君纸烧化,送灶君上天,再贴上新“请”回家一帧新的灶君像(不能说“买”),预告元旦马上就要到来了。  
1.供品甘蔗要带蔗头  
祭灶要特地供甘蔗,而且一定要完好地保存甘蔗头。  
相传宋代,有个叫郑性之的落魄书生。祭灶时他买不起供品,他就把人家砍掉的甘蔗尾捡回去作为供品。祭灶时,他写了一首诗:“一只乌骓一条鞭,送你灶王上青天。玉皇若问人世事,就道文章不值钱。”后来此人当了高官。往常福州人爱用带头的甘蔗祭灶,这样才有“节节高”和“金榜题名”之意,寓意吉利。  
2.供品要有尾梨  
供尾梨(荸荠),则是为了取其福州方言“尾来”的谐音,寓意“好运从年头不断持续到年尾”。  
3.祭灶旧的灶君  
“灶君花”就是红彤彤的木刻印制的灶王爷画像,也称作“符图”,每年司命灶君的姓氏也不同。各家祭灶终了,要将旧的灶君花撕下随金银纸箔一同化掉,再贴上新的灶君花,以示送旧迎新。  
4.正月初四迎新灶君  
如今大家都晓得,农历十二月廿四日这天黄昏祭灶送灶君,却疏忽了正月初四早上的迎接灶君,有送必有迎,因而,正月初四早上大家起床后,呜炮、焚香,摆上桔子、花生、瓜子、水果等,对着回銮就位的灶公神像拜一下,就算完成了“接灶君”典礼。  
5.花脸壳  
在小年前几天,祭灶前外祖父母要送灶糖灶饼和花面壳(面具)给外孙、外孙女。老人们的说法是,戴上“花脸壳”瘟神就看不到孩子的面目,能保佑安全,表达了他们对小辈的保护。  
祭灶那天外公外婆会给小朋友们分灶糖灶饼,甜甜的糕饼,单纯的幸福,可能就是闽清人记忆中的“年味”了吧?  
八、闽清丧葬风俗  
“养老送终”自古以来都是晚辈对晚辈责无旁贷的义务。晚辈临终,子孙眷属须日夜守护在病榻前。若子女在外地  
工作,须设法(如派人通知、写信、打电话、发电报等)把他们召回。子女闻讯后,必需尽快赶回侍候老人,即便远隔重  
洋在异国他乡,也要尽可能地回家为老人送终,以尽为人子的孝心。若病危老人是女性(如母亲、媳妇),还要及时通知  
娘家,不然会受抱怨以至发作纠葛。  
老人咽气时,若一切的子孙都在病床前目送他(她)终了人生,世人则会以为老人是有福气的“好命人”。若有子孙  
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会被视为“不孝”,人们也会为老人感到遗憾。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老人逝世是祖宗召他(她)到  
阴间一同生活,咽气时若子孙不在场,其祖宗在阴间就不认他们为本人的子孙。  
在福建有些中央,送终时忌讳子女在场。永定等地,老人若预见本人会死于“带禄时辰”(一天中的某一时辰),子  
女要避开。在上杭,与病危者生辰相克的亲属,即便是夫妻关系,也不能近前送终。否则,俗信对生者不利。  
搬铺  
又称徙铺、出厅、入厅堂。中国古俗很考究寿终的场所,即所谓“死于适室”,“寿终正寝”。福建自古以来也十  
分考究“寿终正寝”,病危时要把病人从偏房寝室及时地搬铺到正寝(正厅),志称“疾笃迁居正寝”。俗信正厅是房子  
中最崇高的场所,寿终于此是“死得其所”,死后在阴间才能够与祖宗、亲属聚会。若寿终于偏房侧室,死者魂魄会滞  
留在寝室床架上,不易超度转生。故在民间(特别是乡村),老人病危时,只需神智苏醒,常常会本人请求到厅堂去。若  
寿终于偏房寝室,子孙也有照顾不周之嫌,会招来非议。  
搬铺在民间普遍视为礼遇,旧时上寿的人(年满50岁且有子女者)才有资历搬铺到正寝。在晋江,未满36岁就当了祖  
父、祖母而又未满50岁就逝世的人,也有资历搬铺到正厅。不过,若病危者父母健在,普通不能搬铺到正厅,只能搬到  
后厅或下厅。通常若寿终于偏房寝室,不能再移尸正寝,但在福州、建阳、邵武、光泽等地,没有太严厉的规则,初丧  
时髦可移尸正厅。  
搬铺正厅前,须将厅堂神龛里的神像、神主(公妈牌位)、香炉及正梁上的天公炉、天灯等一概用白布遮盖,或迁移  
他处。搬铺时,通常由长子抱头,次子抱身,女婿抱脚,其他亲属帮助,战战兢兢地平抬到正厅的铺床上。抬病人的方  
向是头部在前,脚部在后,绝对不能相反。没有儿子的,福州一带是由女儿抬头,其他亲属帮助抬至大厅,有的中央则  
由侄儿担任搬铺。长乐县的规矩与他县不同,若是父亲亡故,由长子背到厅堂,母亲病危,则由媳妇背去正寝。搬铺  
时,通常要用雨具遮住头部,而且忌讳碰到门框墙壁。在武平,搬铺过程中,病人若拉小便,被视为凶兆,但拉大便则  
被视为吉利。  
在正厅搭铺安席也有种种规矩。床板多为3块,床铺不能靠墙,病人仰卧,头部向厅口,脚部向厅后。男性铺位设  
在正厅左侧,寿终于此称“寿终正寝”。女性在古代不搬铺正寝,近代以来也搬铺正寝,但铺位设在正厅右侧,寿终于  
此仍称“寿终内寝”。  
搬铺正寝后,子孙眷属时辰守护在病人身旁,不能喧哗,无论多么悲伤,应尽量防止在病人跟前哭出声来。  
搬铺风俗至今仍在乡村普遍盛行,以致于一些老人病重期间担忧不能“寿终正寝”,不愿住院治疗。  
凡被搬铺正寝者,自知己不久于人世,神智尚清者,常常要召唤子孙交待后事,分配遗物,俗谓“分手尾”或“分  
手尾钱”,晚辈须肃然倾听遗言,尽力照办。在霞浦等地,要请理发师傅为临终者理发,病人神智苏醒的,由病人本人  
选择,否则由家眷请平常经常为他理发的师傅。理发师来后,要用蛋、酒盛情款待,理完发后除了送给红包(内包若干  
元钱)外,还要用红纸包裹剃刀,俗称“挂红”,并送给一顶白布做的幅子,出殡时理发师傅亦须前来送殡。福州义  
序、城门一带,晚辈临终时,子女要把生姜和跳蚤各放在其手中握住,寓意死者没有空手而归九泉。龙岩等地则将纸钱  
放在其手中或衣袋里,以示其终身有吃有用。  
初丧  
古代,病人在弥留之际或初丧,要举行招魂典礼,称之为“复”或“复魂”。招魂典礼由巫祝掌管,亲属身穿特殊  
服装,从房屋的前方爬上屋顶招魂,手拿死者的衣服面北呼叫(假如死者是男的,便直呼名字,共呼三长声),以期死者  
魂魄返归于衣,然后从屋的前方下来,把此衣服敷在死者身上。这一风俗明代以后逐步消逝,但在福建一些中央尚有影  
响。  
初丧时,孝眷必呼天唤地号啕大哭,呼叫死者名字,除了悲伤外,还希望经过呼叫声把死者的灵魂叫转回阳间。在  
诏安等地,招魂时先焚香祈祷一番后,唤来一只狗,用陶瓷器皿猛击它,使狗疼痛发出惨叫声,陶瓷器皿也落地有声,  
然后孝眷才可放声大哭,俗谓之“开声”。在大田,属龙、蛇、鼠生肖的死于午未日,属虎、马、兔生肖的,死于子、  
丑日,属牛、鸡、猴生肖的人死于酉、戌日,属犬、羊、猪生肖的人死于卯、辰日,孝眷不能哭丧,待忌辰过后才可号  
哭。  
与古代招魂礼俗相反,在福建民间更普遍存在的是送魂礼俗。闽南一些市县,病人弥留之际或初丧,要请僧道诵念  
“往生咒”,悬挂“幡仔”于带叶竹枝上,希望亡魂早归阴间。  
闽西北一带还要燃烧纸衣、纸人、纸屋、纸轿等,让死者带去阴间,有的中央在纸轿里还写有死者名字或放有照  
片、画像,意味送亡魂上路去阴间。在福州,病人初断气时,请僧道诵经,将灯挂在架上不停地转动,子孙眷属环绕死  
者号哭,俗谓“搬药筛”。其费用由出嫁女担负,无出嫁女则由丧家自傲。此俗在明代即已盛行,明代谢肇淛云:“闽  
俗于初属纩之时,有女适人者,则婿家延巫,置灯轮转之,男女环绕号哭,谓之药师树。”  
福建绝大多数中央在病人初丧时,要在遗体的足部下方(有的中央在遗体头部上方)点一盏油灯或一支蜡烛,称“长  
明灯”或“脚尾灯”、“脚尾烛”,此灯火不能熄灭,一连点七天七夜,寓意为死者照明赴黄泉之路。同时要点上冥  
香,焚纸钱,供上一碗干饭,饭上插一双筷子,放在死者的头部上方,俗称“枕头饭”,又称“走路饭”。在泉州等  
地,初丧时,孝子立刻到街上买一陶钵,装上土,并捡一瓦片,陶钵放在遗体前用于插香,瓦片用来烧纸钱。烧纸钱时  
哭道:“给你买路走,给你买路过”。寓意为死者去地府时提供买路钱。在当地,所供“枕头饭”上加一熟鸡蛋。在上  
杭,初丧时,孝眷要将空饭盒放在锅里煮,俗称“驳气饭”,寓意子孙后代绵亘不绝。  
报丧  
报丧又称讣告、讣闻、报亡、报死等,闽南一带忌讳说“死”、“亡”字,又称“赶生”。报丧旨在告知亲友参与  
丧事,同时通告与死者有相冲克的人(如孕妇)不要近前。报丧之俗历代相沿,并构成一定规则,很受民间注重。  
福建的报丧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死后(或第二天)鸣铳炮或鞭炮以通告亲友邻里,同时在丧家门上张贴讣告。讣告方式各地不同,福州一带一  
般用白纸写上“某府某某公(夫人)丧事”,或“某府某某公(夫人)千古”之类字样,张贴在门框上,然后用兰墨水圈起  
来,待出殡后将讣告用红笔或墨笔划掉。讣告上的字数按“生旺死绝”四字推衍,循环往复,最后一个字以套上“生”  
或“旺”为佳,若碰到“死”或“绝”字,须增删字数使之合套“生”、“旺”字。若90岁以上死亡,而配偶健在、子  
孙满堂者,门框上所贴的讣告用红纸书写,表示死者乃有福有寿之人。旧时有钱人家,还要在大门上挂两盏素色大灯  
笼,上书“某旬寿考”或“某旬寿妣”和“某代其昌”、“某代同堂”。在福清,门上讣告普通要写“严制(父亡)或  
“慈制”(母亡)字样。松溪与福清大致相同,若父亲逝世,用长方形白纸写“严”、“制”二字贴在大门两旁,若母亲  
逝世,则写“慈”、“制”二字贴在大门两旁。在龙海等地,丧主须撕去原有的红纸门联,然后用白纸条贴成“×”符  
号,若父母中一人尚健在,则只贴“/”符号。在长汀,讣告贴在村口等交通要处,上面写明死者的生卒年、简历、成  
殓和出殡时间等,并在门前挂一对素色灯笼,贴上“读两年礼,终三年丧”之类的门联,以志哀悼。  
现代城镇工作人员死亡,由所在单位发讣告,一方面把讣告邮寄或电告死者的生前友好,或在报纸上登载讣告。另  
一方面在单位的大门口张贴讣告。内容不外是死者的生卒年、病因、主要工作阅历和对国度的奉献,向遗体辞别或召开  
追悼会的时间、地点等。  
第二种报丧方式是由族人持丧帖书或口头到亲友家报丧。旧时丧帖书有一定程式,遣词用句和称谓都非常讲究,父  
亲逝世,要写“正寝”、“严制”,自称“孤子”。母亲逝世,则写“内寝”、“慈制”,自称“哀子”。若父母双  
亡,自称“孤哀子”。结尾用词又按丧服轻重分别写上“泣血稽颡”、“稽首”、“抆泪”、“拭泪”、“泻泪”等  
等。  
分发丧帖书的风俗各地不大相同。在惠安,报丧者不能跨入报丧对象的家门,只许在门口喊叫,阐明因由,分发给  
丧帖书和“头白”(送葬时缠在头上的白布条)后,讨取清水漱口,以示祓除不祥,同时讨取几角钱以讨吉利,就匆匆离  
去,故当地骂那些来去匆匆的人为“报死”。在福清、厦门、莆仙等地,报丧者能够进入报丧对象的家门,并一定要吃  
些东西,至少要抽根烟、喝杯茶才离去。在上杭,报丧者每到一家,都要吃两个鸡蛋,还可得到一个红包。在大田,报  
丧者手持雨伞,径直进入报丧对象的厅堂,将雨伞倒置于厅堂的香案下,对便当知亲戚家发作丧事,必用米粉、红蛋等  
款待来者,吃完点心后,报丧者才细致告以有关状况,忌讳说“死”字,普通用“老了”、“过世了”来替代。若是到  
死者的出嫁女儿家报丧,其女儿应痛哭一场,否则报丧者以为不吉,要将上衣的钮扣咬掉一个以禳解。在龙岩,无论是  
睛天还是下雨,报丧者都必需带上雨具(如雨伞、斗笠),进入报丧对象家前,将雨具放在门外,进屋吃完点心后(一定要  
吃光),再将丧帖放在椅子上(不能放在别的中央),告以有关状况。  
第三种是孝子亲身到亲友家报丧。在闽西北,母亲亡故,向外祖家报丧普通要由孝子亲往。在泰宁,孝子孝孙须披  
麻戴孝到外祖家报丧,先谒拜外祖家的祖宗牌位,然后再向外祖父、外祖母或母舅等禀告家母的病因、治疗经过及死亡  
时间、后事布置等。在松溪,普通由孝长子披麻戴孝到外祖家报丧,哪里见到外祖父、外祖母或母舅,就在哪里就公开  
跪禀报。若平常不孝,外祖家人则迟迟不把孝长子扶起,让他不断跪在那里。在顺昌,由一名深谙丧礼的叔伯父率一切  
孝子、孝孙到外祖家报丧,进入外祖家后,先在厅堂上烧香、点烛,众孝子、孝孙下跪痛哭,由叔伯父禀报病因、治疗  
经过及病故时间等。在闽南、南对等地,向外祖家报丧虽不由孝子亲往,但须尽快派一名德高望重的族人前往。这也有  
种种严厉的规矩,在华安,报丧者进入外祖家时须脱鞋,将讣告压在大厅的香炉之下,不能直接递给。外祖家要送给报  
丧者两个红蛋,一条毛巾。客家人向外祖报丧,要把丧帖书放在一个专用的铁匣里呈递。外祖家接讣后,要煮甜线面加  
红蛋款待报丧者,并送一红包。  
小殓  
以衣衾裹尸谓之小殓。在尸骨未寒时,亲属要为死者浴尸。福建许多中央自古以来就盛行“乞水”风俗,“乞水”  
又名“请水”、“买水”,即向水神乞水浴尸。乞水时,孝男在前,一手持钵,钵内放一块白布条,另一手持幡,孝女  
随后,哀哭前往河边或井边乞水。乞水时须下跪,投入水中的铜币(今用硬币)普通是12枚,且用红丝线缠住。汲水时,  
口中念道:“水神水神(或土地公)向你买水。”请水到家时,其他孝眷伫立门前迎水入宅,将水倒入新瓷盆中,用白布  
沾水,父亡由儿子浴尸,母亡由女儿或媳妇为之梳洗,普通只是意味性地擦洗几下。志称:“拭尸体前三后四。”浴尸  
水不能随意泼倒地上,俗信活人踩到浴尸水,脚会裂开。在莆仙一些中央,特地熬煮五味水(五种青草药熬成的汤水)为  
死者净身。俗信浴尸便于死者往西方乐土。  
浴尸毕,古代有捆殓之俗,称“袭绞”,即用布条裹尸。为死者更衣,俗称“穿寿服”、“套衫”等。寿衣的层数  
多忌偶数,普通是上衣七重,裤子五重。闽南、兴化一带的方言“九”字与“狗”同音,故寿衣忌九重。在连城等地,  
寿衣却不忌讳双数,60岁以上死亡的男女普通是上下各6重。穿寿衣时,孝眷都要在场。一边穿,一边哭喊,通知死者  
穿第几层了。寿衣的里面几层不用钮扣,而用带子打死结。在诏安,给寿衣打结时,口中常常念道:“活人打活结,死  
人打死结,剩下的由子孙得。”把打结后剩余的布条分给孝眷。穿好寿衣后,外面多用带子或绳子将死者的双手固定在  
胸前。在霞浦一带,死者“两脚平列,系以红绳,即礼瞑目之巾缁方尺二寸,又履綦结于跗连絇,使不相离。手一桃  
枝,贯以光饼三或角黍一,旧传至冥途驱鬼饲犬。”闽南一些中央,在穿寿服时还举行“套衫”典礼,通常在门口插一  
枝青竹竿,正厅里放一面用竹蔑编成的扁平器物(俗称“笳箩”),内放一张矮凳子,孝男戴笠足履,口咬“红包”,在  
别人的辅佐下,将寿衣逐件穿在身上,然后把斗笠扔到屋顶,脱下寿衣,又称“试衣”。据传此俗始于清初,寓意作为  
明代遗民至死也“头不戴清天,脚不踏清地”。  
福州等地净身更衣是在病人咽气行进行,俗谓来不及净身更衣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内疚和遗  
憾。母亲逝世,由女儿担任穿寿衣,若无女儿者,由义女承当,死者所戴耳环等装饰品由穿寿衣的女儿所得。死者所盖  
布单由女儿购置,俗称“水被”。福建民间普遍盛行“殓忌裘”的风俗,即不用裘皮物作殓服,此俗源于佛教来世转生  
之说。《稽古灵》云:“俗惑释氏转轮之说,裘属兽皮,虑转生为兽也,故不以衣死者。”在浴尸更衣之后,古代还有  
“饭含”礼,即在死者口中放入少许珠银碎屑或少许饭团,志称:“饭含,用米数粒、珠银屑含于口中。”古人以为,  
饭含是尽孝之道。福州一带在死者口中放一个熟鸡蛋,并用口罩或白布绑牢,以防秽物从口中流出。  
守灵  
浴尸更衣后,设灵堂守灵,俗称守铺,由孝眷日夜守护在遗体旁,以表孝心。志称:“既殓,设灵位,请邑绅有品  
望者题旌,谓之书铭。灵旁燃灯一,光荧荧昼夜不息,曰幽冥灯。孝子日夜守灵次,三时上食。”  
灵堂以庄严为基调,挂青、黑色孝帐,设灵位,竖神主牌。神主牌又称“木主”,古称“祔”或“祧”,长一尺二  
寸,宽三寸,上方削去两角,呈半圆形,下方有一底座,上书死者姓名、字号、生卒年等,旧时当官的还要写上官衔、  
爵位称号。神主牌上的字数有一定程规,各地不同。兴化一带按“兴、旺、衰”三字推算,循环往复,最后一个字不能  
套在“衰”字上。泉州则按“兴、旺、衰、微”四字推算,含“兴、旺”为佳,否则犯忌。在永安,则按“生、老、  
病、死、苦”五字推算,最后一个字要套上“老”字为佳,俗谓“合老”。神主的“主”暂写成“王”字,待回龙后请  
有名望的人用朱笔加一点为“主”字,俗谓“点主”。在漳对等地,不设神主,而用素绫或白布扎成灵座,俗称“魂魄  
布”,上面写明死者姓氏名号等。在城镇,灵堂上供遗像,遗像两旁写遗训或孝眷对死者的追悼之词,并挂有挽联、挽  
幛等,显得更为庄严严肃。  
灵堂上设香案,供果品、香烛等。清代守灵,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寝苫枕块,啜粥茹素,以示沉痛哀悼。近现  
代,大多在灵床前另搭一床铺,或在地上铺些稻草,睡在那里守护。往常,以孝眷轮番坐在遗体旁守护为常。守灵的职  
责还有二个:一是保证脚尾灯(长明灯)长明不灭和香火不时。在福州,“脚尾烛”点到一半时须吹灭另换一支,出殡时  
将剩下的那半截烛分发给子女,寓意子孙绵亘不绝。二是避免猫和老鼠接近尸体,俗信猫(特别是白蹄猫和短尾猫)从尸  
体上跃过,尸领会变成僵尸跃起扑人,此时只要急中生智,将扫帚或枕头之类的物体扔给僵尸抱住,才可脱险。霞浦一  
带又云,属鼠的死者听到猫叫会跳起来抓人,所以常常在尸体旁放一把扫帚或一捆草,以防不测。此传说的意图是要孝  
眷们时辰守护遗体,以尽最后孝心。  
哭丧  
亲人逝世,孝眷悲哀,以哭声来表达哀悼之情,称为哭丧。哭丧通常是边哭边诉说死者生前的劳绩和对死者的眷念  
之情。有些中央哭丧时有一定的音调和内容,音律消沉,句末常常有拖腔拔调的韵律和装饰音,许多妇女特别是四五十  
岁以上的乡村妇女能依据这种调式,随口填词编唱,或寄予哀思,或诉说身世,或发泄内愤。  
在福州,民间传播有《十诉苦情》、《十二月孝敬歌》、《不幸歌》等,均很感人。因不同对象,哭的内容也不  
同,如对上寿的人常常哭唱道:“哎呀,娘奶(或郎罢,福州方言,娘奶是母亲、郎罢是父亲)呀,汝的终身又勤又俭,  
没吃过补、也没过一天好日子,怎样一病就走去,留下男仔、女仔好苍凉……。”要是“少年亡”,哭调更为凄切:  
“短命呀,汝一病就去,误了三等四等人。汝不顾父母年迈,佬妈后生伲认真(小)。汝不顾青春年少……。”  
女儿哭唱其父:“十层楼梯只是柴。哎呀,我的郎罢呀,你亲手栽树成林,砍木造梯多苦辛。就像你辛劳培育子女  
长大,终身没吃没补,埋在田园,四季不闲。往常你归土去,不幸男女怀念在心。叫我郎罢你不应,见我郎罢造梯的影  
子你不现……。”童养媳哭唱其婆婆:“要诉苦情当年事,哎呀,我的婆婆呵,当初在你手下,你那柴做心肝,铁铸五  
脏,不顾风霜雨雪,不问寒暑冷暖只需我做牛做马……。”早晨供饭汤时唱道:“早晨起来思量我亲奶娘(或郎罢),上  
汤上桌,心酸好苍凉……。”出殡前祭奠亡魂的哭唱多为褒词:“父像南山青松柏,四季常青荫后人。好让男仔多出  
息,好让女仔有富荣……。”或“奶像萱花长青草,一年绿满荫后人。好让家庭出息益,好让子孙享安宁……。”  
在闽南,出嫁之女接到讣告后,沿途号哭,称“哭路头”,家人接入厅堂后,哭得更为凄绝:“我的父(母)呵,亦  
无可加食(多活)十年八年,可来成子成儿呵,我的父(母)哟……。”闽东地域有《四十九孝歌》,守灵期间每天朝夕哭  
唱。有些中央哭丧时不能擦鼻涕,任其拖到地上,显得愈加悲切。旧时在闽南一带还有雇人来哭丧的。近年来,福州一  
带则用录音机录下哭丧过程,以供送葬时沿途播放。  
哭丧自古以来都有一定惯例,《礼记》中有“妇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人出寝门见人不哭”的记载。福  
建大多数中央也有“临丧不笑”、“望柩不歌”等说法,俗忌泪水滴在尸体上,穿寿服时不哭,盖棺安钉时不哭,深夜  
不嚎哭等。  
大殓  
将遗体放入棺材,谓之大殓,又称入殓。通常在死后第三天举行大殓礼,有的中央则视时节而定。龙岩的俚语曰:  
“春三,夏一,秋五,冬七。”  
大殓前,要举行向遗体辞别典礼等,各地习俗不一。在闽南普遍盛行“辞生”风俗,即入殓前要设供案,上供12碗  
菜肴,由道士逐碗敬献给死者,口念各种吉词。在闽东,祭品由出嫁女备办,主要有猪头、鸡鸭、肉燕、墨鱼等,或7  
碗,或9碗,只能是单数,由丧眷先祭拜,继而由亲友轮番祭拜。在福州等地,入殓前在后厅放一张太师椅,先请一位  
“好命人”(有妻儿且暮年幸福的老人)端坐片刻,然后再抬遗体上太师椅坐上一后儿,俗谓“坐案”,再意味性给死者  
喂面,并将煮熟的鸡蛋封在嘴上,包扎起来。不少中央在入殓前要做醮超度。在将乐,常常要请称为南摩仙的巫师做  
醮,供奉雄鸡和米斗,点燃“七星灯”(在一棵树上点燃49盏灯),俗称“照米斗”。  
大殓前,不少中央有“放手尾钱”风俗。主事在放手尾钱财时,口中念吉词云:“米斗响,有钱千万来买田;放手  
尾,子孙得家伙(家产)。”或念道:“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孝眷视手尾钱极为保重,出殡时手上系以手尾钱  
(孝男用白带,孝女用青带)送葬。在霞浦等地,将“水被”或在寿服的衣袖上剪下一小块,分给孝眷,俗谓“分手尾  
物”,其意与“分手尾钱”相同。  
棺木多是预先备办,普通上50岁的人就有资历预制棺木。棺木的资料以楠木为最佳,其次是杉木,最次为松木,大  
多数棺木用杉木做成,棺木普通长约8尺,宽1.6尺(盖宽1.8尺),帮高1.05尺,由四块木板做成的称“四甲”,六块板做  
成的称“六甲”,“八块板”做成的称“八甲”。“四甲”为上等,“六甲”次之,“八甲”又次之,用越多木板做成  
就越次。做棺木多选择闰年停止,“取增长日月之意。”做棺木的工钱多由女婿承当,棺木做好时,出嫁女要备办祭品  
来恭喜。棺木大多要油漆成朱红色,特别是古代有停柩待葬之风,棺木要屡次油漆,即便尸体腐朽也不会走漏出来,俗  
称“金漆棺”,贫者则油而不漆。棺头要写上“福”或“寿”字,男性用的棺木写“福”,女性用的写“寿”。然后将  
做好的棺木竖立在前厅或家中,贴上红纸或披上红布,俗称“竖寿”或“竖喜寿”。  
男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左侧,女性用的棺木竖立在右侧,不能颠倒。尔后,不能随意挪动,更不能翻开。入殓时,已  
备好棺木的人家在放倒棺木时要用盐米撒棺木,以防“中煞”。在闽南等一些中央,棺木是暂时购置的。亲人死亡后,  
立刻派人到棺木店购置,俗称“买大厝”,沿途逢过桥或十字路口,须放一些纸钱或放一块红布条,俗谓“放纸”。丧  
家须在村口或巷口烧纸钱,跪迎棺木入屋。入殓时,棺材内普通要放些草木灰或冥银、碎纸、木炭之类能吸水的东西,  
再铺上草席或被单。闽南一带有“乞火灰”和“放七星板”之俗。“乞火灰”即向左邻右舍乞讨木灰。孝眷在门口迎草  
灰入宅,铺于棺底,主事口念吉词曰:“一斗变十斗,一石变十石,富贵有了,子孙吃得到。”七星板是一块长约1  
米,宽约0.2米的薄板,上面有雕琢北斗七星,七星上镶嵌银元或铜板,俗谓“安古铜,代代子孙中状元”,“安七  
星,子孙富贵千万年”。旧时富有人家在棺底必放七星板。闽南地域在纳棺前还有“收乌”(又称收祸)风俗,即由道士  
手持桃枝,沾着“法水”遍洒室内外,同时撒盐米,用菜刀砍门槛,俗谓此举可祓除不祥,确保全家安全。在厦门,主  
事者手提小香炉,在遗体上绕圈净身,以示驱赶魔鬼,纯真亡魂。随后又提香炉在棺内绕数圈,以示祓除棺内秽气,口  
中还念吉词道:“净身子孙发了金,净厝子孙旺旺富。”  
移尸入棺多由长子抱头部,次子、女婿依次抱腰部、脚部悄悄放入,个别中央用麻绳套尸体放入棺内。移尸入棺  
时,须用雨伞斗笠之类的雨具遮盖遗体头部,俗谓若死者见到天日,日后会闹鬼。孝眷的眼泪忌讳滴在遗体上。遗体在  
棺内的位置也有定规,俗云:“男顶天,女立地”。即男尸的头部要顶着棺材上端,而女尸的脚部要顶着棺材下端。放  
好遗体后,盖上水被,以白布盖住面部,据传此俗源于清初,表示作为明代遗民无颜见九泉之下的先祖。在漳平,亲友  
吊唁时送来的“被仔”要逐条盖在遗体上。主事者要对死者唱明某条“被仔”是某人送的,唱到某人时,不唱姓名,只  
唱称谓。俗信唱姓名会被死者摄去魂魄,到阴间作伴。  
棺内常常放有一些随葬品,诸如手帕、头梳、玉器、纸钱、纸糊的金童玉女等等,以及死者生前喜欢的小物品,各  
地习俗差别较大。在松溪,棺内除放纸钱外,还放一个装有木炭的火笼,少许食盐,一把扫帚。在大田,放有扇子、桃  
枝等。在武平,随葬品普通是炒熟的稻谷、麦子、豆子、缺口的陶盆陶罐,还有砍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筷子等。  
在闽南,盖棺前要举行“割阄”礼,即用麻缕或白纱线的一端系在死者手上,另一端则由孝眷和亲朋好友各执其一  
段,然后主事者口中念念有词:“生者犹生,死者自去。生死殊途,从此割断。”同时将麻缕或白线一节节地割掉,每  
人再将手中的那段麻缕或白纱线用纸钱包裹后焚化,俗信这样就能够与亡魂隔绝交往,免受惊扰。夫妻中一人先逝世,  
另一人拟再娶或再嫁,须在入殓时,手持雨伞,背负包袱,从棺内跳过,口念到:“跳过棺,走过番。”据传此俗源于  
飘洋过海而客死异国的侨胞,他们临终时思念故乡,嘱其亲属招引亡魂回“唐山”,表示此去山重水复,永难相见,认  
为这样亡魂不会再来纠缠,能够安心续弦或再嫁。  
在同安,抬尸入棺时,孝眷跪在棺材下方(棺材放在两张长椅上),厅前放三张草席。入棺后。孝眷到第一张草席上  
跪拜7下,起身掀开水被,接着持冥香,拿一杯酒灌入死者口中,大哭三声,表示人确已逝世。然后相继退到第二张、  
第三张草席上跪拜。此后其他亲属依次跪拜。此俗相似于古代的“属纩”。闽东一带有“辞棺”风俗,即纳棺后,孝子  
将少许冰糖(或甘草汤)放入死者口中,再斟少许酒灌入,寓意祝福死者在阴间过上甘美日子,并祈求亡魂保佑生者生活  
幸福。在福州,要用米筛摆上与死者子孙人数相同数量的祭品和筷子,孝子孝孙作吃饭状,俗谓“吃干饭”。  
盖棺前,许多中央盛行“巡棺”风俗,即孝眷按亲属排列,手持冥香和纸钱,绕棺数圈,瞻仰遗容。绕棺多是先逆  
时针绕三圈,再顺时针绕三圈。有的中央只正反各绕一圈(古田),有的中央巡棺多达一百余圈(永春巡棺108圈、安溪巡  
棺120圈),有的中央则是在盖棺后才巡棺(龙岩)。在霞浦,棺材两头各燃一火把,由两人擎举,孝子膝行从棺材一端绕  
到另一端,不能绕过棺材头部。在漳平,盖棺前要举行“谢世奠”,宣读祭文。  
盖棺时辰大多由巫师择定,沿海一些中央俗定在涨潮时辰盖棺。盖棺或由乡村中德高望重的绅士担任,或由特地为  
人办丧事的人(俗称土工)担任。盖棺时,孝眷及旁观人远离棺材,忌讳人影倒映入棺内。俗信生人影子倒映棺内,魂魄  
会被死人摄去,日后会肉体错乱等。与死者生肖相冲克者也不能在场。  
盖棺后即安钉。在闽南,孝子捧木盘,上面放一把斧头,跪呈安钉者。先由舅父意味性地在棺材四角各安一根钉,  
然后由安钉者钉牢,边钉边唱吉句;“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有福禄;二点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三点西  
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四点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五点中央戊已土,子孙寿元如彭祖。”最后留一根松  
动的钉子,由孝子或孝孙用嘴把钉拔起,吐在放有木主、五谷、铜钱、冥香的斗中,寓意“出丁”(“钉”与“丁”同  
音)。在漳平,若母亲逝世,安钉须由外祖家认可,孝子捧出有一把铁锤、四枚铁钉、一对蜡烛、一包红包的盘子到外  
祖家的晚辈面前。等他拿起红包,用手在铁锤和棺盖上触摸一下,才能够盖棺安钉。在古田,盖棺安钉后,要请乡绅宣  
读祭文,文曰:“泣泾颡血而言曰:凶积厥职,祸延我父(母)。一疾遽婴,九泉弗起。兹值盖棺,千秋已矣。父(母)即  
天地耶,何恶至此?呜呼,哀哉,尚飨!”  
盖棺安钉后,孝眷将死者生前日常用品(如草席、床头板、脚尾灯、旧衣物)扔到野外,俗称“送脚尾”或“送  
草”。  
旧时,男性逝世,须请族长视殓;女性逝世,须请外祖家视殓。否则不能入殓,俗谓“男死怕亲堂(叔伯),女死怕  
外家(外祖)”。特别是外祖家视殓必不可少,俚语又云:“死父抬去埋,死母等人来。”所以“接外祖”风俗在福建普  
遍存在,且非常恭敬,闽南地域尤甚。在向外祖家报丧的同时,丧家门口须设香案准备接外祖。外祖家来人时(多为母  
舅),孝眷披麻戴孝跪在地上迎接。外祖家查明死因后,若是正常死亡,就将掩盖在香案上的红布掀起一角,擎香祭  
拜,才转身扶起孝男孝女,一同到死者铺前吊丧。若外祖家以为孝男平常不孝敬,轻则怒声呵斥,重则拳脚相加,让孝  
男不断跪在那里,直到以为惩罚够了为止。若是暴死(如上吊、服毒药等),外祖家常常要叫来一班人马前来打闹,轻则  
砸毁家具器皿,重则扒去屋顶,以至不让入殓、下葬,直至尸体腐臭,俗称“吃人命”。此俗今不多见,但接外祖仍必  
不可少。若死者娘家无亲属,则以村外蔗园代仪,即挖一块蔗头代祖,俗称“蔗头祖”。在政和,外祖家奔丧人来到  
时,披麻戴孝的孝眷须跪伏香案前。奔丧人进村时要发诗,开头一段云:“铜鼓圆圆过山东,今日打来接祖宗。接了祖  
宗千年发,千年发福万年兴”。以下每段四句,分别唱蜡烛、冥香、火炮、龙伞各一段,最后一段是:“孝子孝孙真孝  
吊唁  
吊是对死者表示哀悼,唁是对死者家眷表示慰劳。吊唁之俗自古至今在福建普遍盛行。龙岩、大田等地称为“探  
生”,崇安等县称吊唁为“拜寝”,上杭县称吊唁为“看殓”,闽南地域又称之为“探丧”。在福州等地,吊唁者通常  
要送挽联、香烛、被单、布料、毛毯之类的物品,俗称“送轴”。也有送钱的,俗称“奠仪”。丧家将戚友所送被单、  
毛毯之类的东西挂在灵堂四周,每块“轴”分别用白纸写上“某某千古”、“某某哀挽”之类的纸条。“轴”的位置根  
据亲疏关系而定,普通亲家或至亲的“轴”挂在灵堂当中或最高处。在兴化,出嫁女须备办一担祭品,诸如猪头、米  
粉、金针菜等粗茶淡饭,俗称“盘担”来祭奠。各地吊唁和祭奠所送的礼品必需在出殡前送达,逾时不能补送,俗信补  
送会再死一个人,非常忌讳。在城镇,吊唁时送花圈、挽联者也常见。  
旧时有停柩待葬陋习,故从发丧起四十九日内均可吊唁。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有些中央将吊唁时间缩  
短,依照封建礼制,凡来吊者,孝子俯伏于旁,吊毕出位叩谢,并须举哀陪泣,故有“孝子头,嗑破头”之说。若晚辈  
前来吊唁,有的中央要以鼓乐迎送。民国以后,吊唁提早到小殓后停止,普通亲友吊唁时行脱帽三鞠躬礼。  
出殡  
出殡俗称出山、送葬,行将装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前选好的坟公开葬,古代又有“送死”、“发纼”等不同称谓。  
福建素有厚葬之俗,对出殡尤为注重,它不只被视为死者的哀荣,也被当作生者的显耀。所以,旧时富豪人家不惜破费  
大量物力财力,竞相攀比,踵事增华;贫者也不得不尽力效仿,以至因此倾家荡产。依照惯例,出殡典礼普通分为辞  
灵、启灵、抬棺、路祭等程序。  
出殡前要举行祭奠,即辞灵,闽南称之为“棺头祭”或“起柴头”。志称:“出殡时以礼物祭灵柩,曰起柴头。”  
行将棺材抬至村口空阔处,设一香案,供三牲及其他祭品,并置青色纸灯二盏,上书死者姓氏名号,棺材头部朝供桌,  
尾部朝出殡方向,由孝男掌管祭奠,故又称“孝男祭”。在福州,出殡前一夜设堂就祭,俗称“加堂”、“哭祭”,族  
亲戚属多来祭奠,孝眷在棺材四周恸哭,有的人家还请来乐队奏哀乐。在长乐,辞灵典礼由孝男掌管,于厅堂设一祭  
堂,孝男将10碗祭品逐碗跪奉于灵位前,与祭者左侧为外戚,右侧为内亲。在平潭,辞灵时,亲属纷繁前来焚化纸钱,  
俗谓“送盘缠”。在闽东的霞浦等地,辞灵俗称“起马祭”。志称:“启輀之晨,移柩至大门外,覆以大红缎帷,旁之  
金绣八仙为饰,上竖纸制仙童跨鹤一。祭品盈席,孝男及全眷叩奠毕,送葬者以次行礼,俗称起马祭。”在顺昌等地,  
辞灵由丧家先祭,外祖家继之,其他戚友按亲疏关系依次祭奠。在长汀,出殡前由吹鼓手引路,孝眷手持挂满戚友送来  
书写祭文的布条,鱼贯进入祠堂,祭奠一番。在漳平,出殡前举行巡棺,典礼与闽南相仿,不同之处是孝眷一手持冥  
香,另一手持松明火把。  
在三明,辞灵典礼也相当盛大,由礼生掌管祭奠典礼,奏哀乐、上香、献爵、献牲、进馔、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  
文。祭文按亲戚不同称谓表达对死者功绩品德的赞扬,并祈告其在天之灵保佑家族兴隆兴旺,以及劝慰亡者勿忧勿怨,  
永远安息。在龙岩,辞灵后还有私谥,男性多由族长赐谥,女性多由外祖家赐谥。  
辞灵毕即启灵。灵柩多由人抬,少者4人,普通8人,多者16人、32人。个别中央交通便当的把棺材放在车上,由  
孝眷及戚友牵扶。抬棺者俗称棺夫,多由本村结过婚的男姓担任,丧家要分发给每人一红包作为报酬。福州一带的棺夫  
须父母均健在、子女双全者方能担任。大田的棺夫由同族中男性青壮年轮番担任。在莆田、仙游,丧家将草鞋和一包香  
烟分给谁,谁就是棺夫,不得推抚。在泉州一带,出殡前要宴请棺夫,孝男还要在棺夫宴食间向他们跪拜叩头致谢。在  
政和,上寿的人死亡,出殡时不用人扛,而是由孝子、孝孙及女婿等用肩抬棺,以示敬重。  
启灵时颇多规矩。在厦门、同安一带,用大绳将棺材固定在“独龙扛泉”之下,盖上精致的棺罩,俗称“绞龙”。  
起棺时,棺夫要用棺绳用力朝棺材上甩三下,俗谓通知死者要启灵了,实践上是提示欣喜若狂的亲人不要拉住棺材不  
放。启灵时,除极个别中央外,棺材头部都是朝出殡方向。在安溪,礼生抓一把盐米撒向棺木后,棺夫齐吼一声  
“起”,才抬起棺木。在霞浦、安溪等地棺木从厅堂抬出门时,忌棺木碰到门墙及其他物体,俗谓会闹鬼,棺夫须脱下  
草鞋在棺材碰过的中央擦几下以禳解。  
在绝大多数中央,殡葬仪仗队都相当盛大,队伍的排列次第也颇为考究,不但不同方言区有差异,就是同一方言区  
的不同县、市、以至不同乡村也存在某些差别。在福州市郊,送葬时,须鸣炮送行,旗幛引路,鸣锣开道。前有纸糊开  
路神一尊,寿身亭内放有死者的照片或画像,无照片者用纸糊像替代。旗幛是指彩旗和白幛,彩旗分白、兰、红三色,  
白颜色旗数与孝子孝孙人数相等,兰颜色旗数与孝女、孝孙女人数相等,红颜色旗数则与媳妇和出嫁女儿的人数相等。  
有的中央则以二个“高照”和二尊神像为前导,“高照”即大灯笼,上书死者姓氏名号和五世同堂之类的字样。神像用  
纸糊成,高达数丈,俗谓“开路神”。随后是乐队和举着绣有虎、豹、狮、象之类动物的“生幡”队,接着是由两名儿  
童抬的灵轿,内置遗像或牌位、魂帛。灵轿左右有小乐队伴行,哀乐曲调不绝于耳。灵轿之后,依次是送葬宾友、灵  
柩、哀乐队、二十四孝牌、孝眷、族党戚属,最后是挑晦饭和“百子千孙”灯笼的人群,孝男有几个,便挑几担。送葬  
队伍中还须有人特地撒纸钱和放鞭炮。长乐县的殡葬仪仗在福州方言区中是较为盛大的。随后是灵轿、乐队、灵柩、孝  
眷及送葬宾友,最后是抬着米时、粽及其它祭品的人群。贫穷人家没有这么考究排场,薄棺收殓后即葬,称“起马上  
任”,葬仪从简。  
在闽南泉州,殡葬仪仗以开路神为先导,接着是横彩,红白各一面,出殡时,白色横彩在前;归虞时,红色横彩在  
前,上书“某某出殡典礼”,用两杆竹竿撑着。随后是孝灯、吉灯各一盏,上书“三代大父”“三代大母”,如有曾孙  
则为“五代大父”或“五代大母”(普通虚增一代)。出殡时孝灯在前。接着,依次是大宣扬乐队、铭旗(由女婿、子女婿  
赠送,上书死者姓名、官衔等)、鼓乐什音钹鼓、魂轿(共两顶,一顶放死者遗像,一顶放死者魂主)、亲友族人的送葬队  
伍、灵柩、孝眷,最后是宣扬乐队。灵柩上有棺罩,棺罩前有一纸龙头,从龙头拉出两块白布条,俗称“龙须”。由孝  
眷中两位长者各拉住一块布条,俗谓“拔龙须”,“龙须”的前方是侄女婿和孙女婿,俗谓“龙目”。灵柩后面也拉有  
两条长白布条,由孝眷及亲友拉住,俗谓“挽留”,以示可惜哀伤之意。在晋江,一人鸣钲先行,一人沿途压纸钱,又  
以一人鸣钲为先导,依次是铭旗、僧道引魂、神主亭、魂轿、灵柩、丧眷及送葬宾友戚属。队伍中间有挽轴、花圈、乐  
队、高跷、舞狮队、拍胸队,旧时还有马戏、装阁等。在安溪,以火把为先导,有几个孝男举几把火,寓意为死者照亮  
通往九泉之路。随后,依次是僧道引魂、灵柩、孝眷及送葬宾友戚属。当然,在仪仗队中少不了灵轿、挽轴及乐队等。  
在漳州诏安,女婿提灯、举伞、撒纸钱为先导,随后依次是灵幡、彩旗、锣鼓、八音、挽联、铭旗、魂轿、灵柩、孝眷  
及送葬宾友戚属等。  
在闽西宁化,殡葬仪仗以鼓乐、铭旗为前导,纸扎祭品及实物祭桌、灵轿随行,送殡亲友执绋列前,女婿、外孙各  
戴白帽,腰缠黄带,族亲各戴黄帽、腰缠黄带,次第行进;后面是披麻戴孝、腰缠麻索、脚穿草鞋、扶柩而行的孝眷。  
在泰宁,送葬队伍被用两条白布拦在中间,缓缓而行,前为白彩开路,接下去是高照、铭旗、挽联、魂轴、魂轿、灵  
柩、孝眷及送葬宾友。在永安县城,旧时出殡队伍进出城门多择东门或西门,俗传“东富西富,南穷北绝”。当地还有  
所谓“取上”规矩,即殡葬时,要走逆水流方向的路,俗信这样福运才不会随着流水而退衰。在大田,送葬队伍中以煤  
油灯为先导,灵柩若用车运,上下车时,亲人常常要高喊“父(母)亲跟我们走啊!”到了坟地时,也要高叫:“父(母)亲  
到了!”在连城,殡葬队伍的前导为灯笼、火把,依次是锣鼓、执事牌、灵轿、灵柩、孝眷及送葬队伍等。在漳平,撒  
纸钱和放鞭炮者在前,白色灯笼、魂亭、铭旗继之,吹鼓手、白帐(或花圈)随后,孝眷及送葬亲友殿后。  
在闽北,出殡仪仗也相当盛大。建阳一带,出殡仪仗普通是高照前导,鸣锣开道,唢呐随后。接着,依次是开路  
神、旗幡、铭旗、金童玉女像、挽屏、白幛、供案、玉鼎、花担、香亭、灵柩、乐队,最后是孝眷及送葬戚友。在邵  
武,孝孙捧遗像走在队伍最前头,其次是孝灯、招魂幡、吹鼓手、挽联、铭旗、香亭、魂轿、灵柩,孝子执孝仗随灵柩  
之后,媳妇乘竹轿尾随。  
在闽东,出殡仪仗也非常铺张。志称:“豪富者出丧更以纸扎一神像,约高二三丈许,金面朱衣玄裳,手戈印为前  
驱,俗称开道神,并导以灯繖、彩旗全付仪仗。有职衔者则盛列衔牌,继以颜亭、香亭、诰封亭、大小宣扬及洋号鼓  
等,间有僧众以铙钹和之。期功之亲则分别执魂幡铭旌等,宾朋执绋步随,延长几里余。末后一魂轿,孝子扶柩而行,  
女眷数十人乘素舆哭送,俗称白轿。报本之礼,费虽巨,而俗不以为嫌。  
莆仙一带(特别是山区)的出殡较为俭朴,既不放鞭炮,也没有乐队宣扬。出殡队伍以“草龙”为前导,“草龙”即  
用稻草捆扎成龙形,焚其端,使其冒烟。紧接着就是撒纸钱、灵柩、孝眷及送葬亲友,沿途默默送行,不能喧哗,整个  
葬礼庄严庄严。与其他县市悬殊。  
福建许多中央都有“路祭”(又称半路祭、拦路祭)风俗,即亲戚故旧或受恩于故人者,为答谢其生前恩德特于殡葬途中  
供香案祭品祭奠。志称:“亲宾设幄于郭外道旁,驻柩而奠途中。”灵柩到时,须停留受祭,孝眷跪拜陪祭,并以白布  
等作为答谢。在福州,路祭有固定的次第排列,先女婿、次孝女,然后才是亲戚故旧,路祭的次数只能是单数。在邵  
武,路祭是在安葬后“回龙”途中停止。  
送葬途中,灵柩不能放在地上,棺夫若要休息或遇路祭时,只能把棺材放在两条板凳上,或用上端有丫的木棍撑  
住,棺夫忌说很重,俗信否则会越来越重,送葬队伍即便走错路,也不能回头,忌反复道路,只能绕远路。有些中央灵  
柩由小路经过某些村庄时,要停鼓息乐,孝眷脱孝帽、逢人行礼。  
送葬队伍中的宾友和族人,大多只送到村口即返回。丧家要给送葬者每人一份小礼物,诸如用红纸包裹的几个硬  
币、红织带、手帕等,讨个吉利。丧家女眷也不上山,半路折回。送葬到山上的戚属宾友也要给“红包”等礼物,在政  
和每人分给火柴(也有分糖、分光饼的),寓意“兴旺”(“发”与“划”同音)。  
下土  
又称下葬,即掩埋灵柩,或将灵柩放入墓圹中。贫穷之家依然采取掘地而葬,所谓“葬不为圹,但掘地而埋,垒石  
以识之。”而富豪人家则不惜重金用砖、石或三和土(即石灰、沙、土三者和合)营造坟墓。近年来,不惜花重金筑墓之  
风又起,每座坟墓少者花数千元,多者上万元,相互攀比,以至有三十来岁预筑坟墓的。城市中有些人虽火化,但仍有  
人在乡下购地筑坟以安葬之。  
在福州,棺木入圹前要在坟墓前祭奠一番,将灵屋等迷信品焚化,燃放鞭炮,由长子率孝眷绕墓一周或三周,撒些  
沙土在棺材上,然后再将灵柩推入墓圹,封上墓门,再以三牲祭土地公,送葬者吃米时粿,讨取吉利。闽清县在入圹前  
要在圹中点一油灯。罗源一带孝男须脱下孝衣拭净棺木才入圹。长乐一带棺木入圹时,礼生高喊吉句,其别人大声喝  
彩。福清等地孝眷要在墓前巡棺三匝,然后入圹。  
在莆仙一带,灵柩抵坟墓后,孝眷及送葬者须向灵柩行礼(旧时行跪拜礼,今多改为鞠躬)。风水先生将灵柩推入墓  
圹后,在墓门快封好前,孝子用衣襟掬上一些沙土撒向棺木,说声:“父(母)亲,安息吧”之类的话,再封锁墓门。然  
后祭土地公、修整坟墓,燃放鞭炮,表示葬礼完毕。  
在闽南,下葬前要举行净坑、净圹典礼。由礼生手持香炉,绕坟墓一周,意为祓除邪气。再将五张纸钱放入墓圹,  
寓意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然后再下葬。当然也须设供品祭奠一番。还有“点主”典礼,即请一名德高望重的  
人担任点主官(旧时多为官僚或乡绅,今多由风水先生兼任),孝男背向墓跪,反手负木主于背上。点主官手持朱砂笔在  
“王”字上点一点成“主”字,继而在朱点上点些墨,并口念赞词曰:“点天天清,点地地灵,点眼眼明,点耳耳聪,  
点主子孙兴隆。”然后将朱笔朝太阳的方向掷去。礼毕,孝子孝孙跪谢点主官。下葬后,长男捧木主并带些沙土返回,  
将木主安于祠堂,俗称“安灵置孝”。在安溪,墓门快封锁之前,留一小洞,孝男一手持香火,另一手捏二颗土粒,把  
其中一颗扔入墓圹中,口中念道:“土进去,魂出来。”另一颗土粒带回放在厅堂的香炉中,意谓亡魂归来与祖先们一  
起共享子孙的香火。  
在闽西的龙岩,下葬时,孝子在撒几把土于棺木上后,再包些土就回家,不能在场观看下葬的全过程,出嫁女儿也  
不能在娘家过夜。若是女性死亡,外祖家要割一块肉(俗称“外家肉”)回家。在永定,灵柩入圹前,要在墓圹内燃烧纸  
钱,俗称“暖墓”。在清流乡村,下葬前杀鸡祭墓,将鸡脖子割掉,让血滴入墓穴里。而在城厢,则将未断气的鸡扔入  
墓穴,任其挣扎,使鸡血溅在墓穴里。灵柩下葬后,礼生一边撒茶叶末,一边高喊:“要富要贵吗?”孝眷跪在坟墓前  
齐声应道:“要!”并用衣襟承接礼生撒下来的纸钱,寓意添丁进财。在闽东的福安,封墓门前,要祭拜一番,丧家还  
要送给来祭奠的亲族一块白布,男的3尺,女的1.2尺。并要将一块熟肉在封墓师傅嘴边意味性地来回擦几下,师傅便说  
“有了有了”,寓意日后子孙的生活会过得富有。在墓门砖砌到最后一块时,孝男按长幼次第将棺材头部上的烛火引着  
在斗灯里,每个孝男一盏,回龙后置于灶台,意为“添丁”。封墓门后,还要举行“喝龙”典礼。封墓师傅站在墓上,  
手撑雨伞,口念吉词后,将“五谷米”(钱、钉、米、茶叶、豆)撒下,孝男在下承接,装入用红布做成的“喝龙袋”  
中,挂在胸前回家。  
下葬时,忌出声,更忌叫喊活人名字,忌人影倒映入墓圹。闽南忌重丧日下葬,忌七月出葬;忌灵柩进入墓圹后再  
返工。若是浅埋(即掘地而葬,不做正轨坟墓),选定的墓圹无论土壤多难挖,也不能换中央,若遇花岗石非换墓坑不可  
时,亦须扎一个草人扔入未挖好的墓坑,并请风水先生禳解。  
回龙  
葬毕,送葬队伍返回丧家,谓之“回龙”或“回灵”,古称“归虞”。许多中央,回龙时送葬者要改装换服。在福  
州,孝男挂红彩,持灯笼,孝妇穿黑衣,着红裙,其他男性束红带、女性戴红花。如今普通是取下送葬时扎在腰上的白  
带,换上红布带,女性头上插花。福安、霞浦等地,回龙时孝眷改换吉服,所谓“脱去麻衣换紫袍”。女儿、媳妇穿红  
裙袄、红鞋袜,头缠红布带。莆仙一带将孝服装入麻袋中,带回厅堂,待“做七”时再穿。当晚女儿回婆家时,要穿孝  
服一路上哭到婆家村口,再脱下由人带回,放在大厅的桌子下。  
在惠安,回龙时,送葬者须在路边拔一根草插在头上,叫“插青”,俗谓“插青,父母会年青”,为在家父母祈  
寿。在大田,回龙时丧家要带些柴火回家,寓意子孙薪传不绝。在松溪,要在灯笼上贴上红纸条,点燃两把明火,照送  
神主回家,并将明火送入灶膛中熄灭,取旺发之意。在福清,要将一切的工具贴上红纸带回。在闽南的许多中央,回龙  
时孝子要对着神主喊“父(母)亲回家吗!”逢河过桥或三叉路口,也要通知死者“过河了”、“过桥了”、“跟我们走”  
之类的话,俗谓如此才干将亡魂引导回家。女眷捧红米丸、线面、米糕等在门外哭迎,俗谓“接主”。并将神主安顿于  
厅堂上,俗称“安位”。在福州,送葬队伍返回丧家门口时,须逐一跨过一堆正在熄灭的稻草,并到灵堂向遗像鞠躬,  
同时向孝眷表示慰劳。  
回龙后,各地都要办宴席酬报送葬宾友。旧时有些中央无论是谁,只需愿意都能够到丧家吃饭赴宴,少者要办数十  
桌,多者一百多桌。此俗在1949年后曾一度改为以粗茶便饭款待送葬者,近年来,丧事大办酒席之风又起,有些中央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回龙后还要祭奠,古称“虞祭”。《福清县志》载:“虞者安之也,虞祭则行祭礼矣。主人以下为位哭,降神进  
馔,初献、亚献、终献,侑食辞神。祝文云:惟年月日,孤子某敢昭告于某考、某官府君之灵曰:日月不居,爰及初  
虞,夙兴夜寐,哀慕不宁。谨以洁牲粢盛庶品,哀荐虞事。尚飨”。《南安县志》云:“虞祭:主人以下沐浴,执事者  
陈器,具馔出神主于座。主人以下入哭,降神、祝、进馔、初献、读祝辞、亚献、终献、侑食,主人以下皆哭。辞神、  
祝、埋魂帛。”《南靖县志》载:“既葬,反而虞。俗多信佛,昏则使僧诵经数日,设斋供拜忏,以至有打天堂,以人  
作白猿状挑经,备极谐谑可鄙者,虽禁弗戢也。”  
探墓  
葬后第三天(有的第二天或第七天)孝眷备牲礼到新坟哭祭,并勘看修整新坟,古代称“三虞”,又有“巡山”、  
“巡灰”、“巡墓”等不同称号。福建各地普遍存在着探墓风俗,以后每逢清明或立夏祭扫,也有在重阳、冬至前后祭  
扫者。  
在连城,探墓俗称“踏地”,由一位子孙满堂的老太太率孝眷上山探墓,先顺时针绕墓三周,再逆时针绕墓三周,  
老太太边走边念吉词,同时抛撒谷米花。此后站在墓顶,口念吉祠,向下抛撒谷米花。孝子跪在墓前用衣襟承接,傍  
晚,孝眷手提“轿灯”,备办猪肉、米饭等上坟祭奠后土,俗称“谢土”。在漳平,探墓毕,每人须折一绿树枝,分头  
从不同方向回家,半路将树枝扔掉,俗传这样亡魂会迷失方向,不会跟孝眷回家作祟。在仙游,头七上山探墓,除了分  
别在墓前和后土祭奠外,还要在墓后挖一条半月形的排水沟,俗谓“子孙路”。有些人家还喜欢在墓前种植芋头或在墓  
后种植松柏树。探墓返回途中,丧家普通要将果品捐赠所遇到的熟人。在安溪有“收砂”典礼,即孝眷上坟祭奠时,孝  
子用朱笔在墓碑上描红字,天文先生将爆米花抛撒在坟墓四周,并请有名望的人朗诵祭文,普通要连续念五遍。  
做七  
做七又称“做旬”、“烧七”、“旬祭”。从逝世之日算起,每隔七日祭奠亡魂一次,普通要在49天内祭奠7次,  
故又称“做七七”。做七风俗各地均有。  
旧时,福建停柩之风盛行,所谓“富家巨室则惑于风水而张望拖延,小户编氓则因诎于资财而因循耽搁。常常一室  
停数世之葬,一棺经数十年之久,迟回未葬,相沿成俗。”所以做七常常在停柩待葬期间停止。1949年以后,停柩陋  
习根本废弃,做七风俗犹存,只是移到下葬后停止。在做七时,以第一、三、五、七个“七日”祭较为盛大,其他略  
简,有些人家只做首七和尾七。漳平不做“四七”或只做第一、三、五、七四个七日祭。  
第一个七日祭又称“头七”或“头旬”。俗传至此时死者方知本人分开人世,亡魂将归宅探望子孙。为此,丧家于  
是日午夜以后开端哀哭,并延请僧道诵经致祭,焚化纸钱、灵屋等迷信品。近年来还有焚化用五色纸糊成的电视机、电  
冰箱、小轿车、飞机等家用电器与现代交  
通工具模型(放在纸竹扎成的船中焚化)。在南平,还要把送葬时扎在腰上的麻绳等物在此时一道焚化。在宁德,孝男孝  
女跪在大门口连声呼叫“父(母)亲回来啊!”,然后用斧头将一个饭碗突破,全家恸哭,再举行祭奠典礼,俗称“呼七  
日”。在福州,做头七时,要用竹竿挑灯于门口作为标志,亲朋若想“寄钱”给阴间的亲人运用,也可到做七的家中烧  
纸钱,托新亡的人带去。  
“三七”在闽南称之“查某子(女儿)旬”,由出嫁女偕女婿备办丰富祭品来娘家祭奠,常常也要请僧道诵经。旧时  
有钱人家还要请戏班演戏,剧目多为鼓吹孝道的内容。诸如《目连救母》、《打虎救度》等。  
“五七”大多数中央仍由孝男祭奠,典礼相当盛大。在漳平要举行“填还”典礼。“填还”即“归还”,意为报答  
父母哺育之恩。请僧道诵经拜忏,短则一昼夜,长则七昼夜。富有人家还要设“巡库”,即焚化许多灵厝、纸钱、纸  
人、纸马等给刚死去的亲人和其他祖先享用。在闽南,“五七”俗称“查某孙旬”,即由孙女、侄女致祭,典礼与“三  
七”略同。中午每个出嫁女须办一桌酒席宴请族人和亲友,黄昏烧灵厝,接着奉灵位入祠堂或祖庙。入祖庙后,举行告  
土地祭和安土地祭。从祖庙返回时,还要祭门神、祭土地神、祭灶神等。女儿旬、孙女旬各地时间不同,莆田“二七”  
为孙女旬,福州则“六七”为女儿旬。俗传女儿、孙女(侄女)所供奉的祭品,新亡者能够全部独得,而孝男做七时所供  
奉的祭品则由阴间的祖先优先分享,新亡者不一定能得到。  
“七七”又称“满七”、“尾七”等,典礼略同“头七”。有的中央又称“七七”为“起服”,即除去孝服,换上  
吉服。妇女在头上别一麻布,男性在衣襟上别一黑纱,以示吊唁。  
俗谓“死人快过日”,因而一旬十日缩短为七日,“头七”后又以6日为1旬,做“七七”49日实为43日。但上寿  
者常常到49日才做“尾七”。有些中央在“头七”后,男人以6日为1旬,而女人仍以7日为1旬。做七时,制止理发、  
赴宴、饮酒作乐、华装盛服等。宁化等地有“撞七”忌讳,即做“四七”那天,若逢初七、十七、廿七这3日为不吉,  
孝眷须寄居别人家中,名“走七”。  
除了做七外,还有许多其它祭奠活动。死后60日,要举行“六旬祭”,祭仪略同做七。福州在“六旬祭”时,于盛  
满清水的脸盆中放一只抽空蛋黄、蛋清貌似完好的空鸡蛋一同祭奠。俗云人死后60天,亡魂要经过阴府奈河桥,当他从  
奈河中捞起此漂浮的鸡蛋时,发现指甲全部零落,才知本人曾经死亡。供奉空鸡蛋之俗即源于此。死后百日,又要奉行  
“百日祭”。死后1周年,奉行“周年祭”,古称“小祥”。死后3年,举行“三年祭”,古称“大祥”。  
另外,有些丧家还要举行拜忏,俗称“做功德”、“做和尚”等。拜忏的时间长短视丧家经济情况而定,短则1  
夜,长则7天7夜,以至49天。拜忏充溢宗教颜色,除了请僧道设坛诵经外,还有“牵庄”、“献罗钹”、“叠桌”、  
“过奈河桥”、“走十方”、“跑特赦”、“拜血盆”等典礼。拜忏破费惊人,不但要付给僧道丰厚的酬金,请戏班演  
戏,宴请宾友,还要花巨款请扎纸艺人营造灵屋、纸俑、金山、银山、灵轿等迷信品,近年来又有扎小汽车、电视机、  
电冰箱、飞机之类的东西,“功德圆满”时,付之一炬。上述陋习古代有识之士多有鞭挞,泉州吴增鞭挞丧戏云:“流  
俗是非太倒置,作大功德竟演戏。大小班,无不备,男女眷,无不至。嬉谑笑言,嫌疑不避。毫无哀痛心,大有欢乐  
意。花费计百又计千,人多称其孝,戚友称其贤,呜呼其然岂其然。”又鞭挞烧纸云:“痴妇女,好烧纸,烧纸谀鬼  
神,鬼神反怒汝。生前真金银,死不带之去;况复假金银,死后用何处?如此荒唐太无据。舍旃舍旃,汝其毋然。费汝  
有用钱,不过变为烟。”  
服丧守孝  
在古代,父母之丧称为“制丧”、“丧中”或“制中”,君之丧为“方丧”,师之丧为“心丧”。凡居父母君师之  
丧,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贵贱之别,都要服丧守孝。福建各地亦不例外。古人以为“事死如事生”,方尽孝道。服  
丧守孝时间,根据血缘的亲疏而长短不一,最长的是丁忧(父母之丧)为三年。封建社会还构成了一整套服丧守孝的风俗  
惯制。在服丧期间,不能饮酒食肉,不能歌舞作乐,不能娶妻纳妾,不能行房事,不能访友做客。对亲友送来的红白请  
柬,可不置理。做官的丁忧要去官,回家为父母服丧守孝。除官的丁忧不能赴任,要为父母服丧尽孝。未葬时居服舍,  
葬后在墓侧搭棚寓居,不出庐寝。在服丧的头三天不饮不食,七天内只能喝粥。三年后才干除孝,恢复正常生活。上述  
礼俗,只要在某些士大夫中得到严厉恪守,而在民间并不那么遵守规制。  
古代丧服规制非常繁缛,有所谓“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不同孝服,称“五服”,  
不同身份的人穿什么样的孝服及穿多长的时间都有严厉规则。近代以来,孝服的品种与规制逐步简化。五服制已不再流  
行,取而代之的是不同颜色的孝服和戴孝的标志。  
在福州,父母亲均逝世,儿子媳妇均穿麻衣,若父母亲一人尚健在,则在麻衣上缝一小块红布。女儿穿白色孝服,  
孙子着黄衣黄帽,孙女腰扎兰布条,曾孙穿红衣,重孙穿绿衣。头上的装饰也不同,女儿头上扎的孝头绳是蓝色加点红  
色,妻子为白色,儿媳妇为白头绳或黄头绳,侄孙女扎绿头绳。在安溪,儿子、媳妇着麻衣。女婿着蓝色孝服,上缀一  
小块红布,孙婿全身着白。在永安,孝衣是用约三指宽的长方形白布缝在每天穿的衣服上。祖父、祖母逝世,在衣服的  
左右两臂各缝一块小白布,衣尾后边沿各缝上一条约一寸宽的白布,父死在衣背上缝一块小白布,母亡则在胸前襟缝一  
块小白布。如祖父母、父母双亡,儿女在衣服的左右前后、衣尾均须缝上白布,百日之内穿麻布鞋,百日以外一年之内  
穿白布鞋,一年以外三年以内穿灰布鞋。一周年后将孝服上的左右前后所缝的白布拆去,三年后则把衣尾的白布去掉。  
在古田,逢丁忧,子女辈要戴麻纱袖套,孙辈带白纱袖套。在尤溪,第一年戴“麻”,第二年“戴白”,第三年戴  
“兰”。各县做法不同,难以悉举。近年来,居丧不穿孝服,只在下葬时穿一天即除去。守孝期间,只是男的在胸前别  
一长方形黑徽章或别上一小块麻布,女的在发髻上扎素色绒线而已。  
在古代,丁忧须披麻戴孝,穿“斩衰”孝服三年。近代至民国时期,穿“斩衰”孝服不但不普遍,而且时间大大缩  
短,普通只要49天。1949年之后,更为简化,普通只在下葬日披麻戴孝,下葬后,即除孝服,仅佩戴黑纱或黑徽章作  
为标志。一段时间后(短则49天,长则1年至3年)将黑纱焚化,称之为“起服”。丁忧时,奉行不内寝、不饮酒食肉、不  
歌舞作乐、不访友作客、不能为官等惯例,已荡然无存。不过也构成一些新的风俗,诸如百日内(或49日)男子不理发。  
儿女凡订婚者,百日内(或49日)可结婚,称之“乘凶”或“踏孝结婚”。元宵、冬至不做汤圆,春节不做年糕,均由亲  
戚捐赠。尤溪过年时不大扫除。丁忧时,过年不贴红春联,只贴兰色或白色对联,内容多为思念逝去的亲人。在泉州,  
守孝期间,逢年过节须提早一日祭奠亡魂,俗称“节仔”。朔、望日清早,在灵位前供茶饭,俗称“孝初一、十五”,  
至3周年为止。  
九、名人  
自五代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建县起,闽清县曾出过两宰辅、三状元、198位进士,福建省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许将出自闽清坂东文定村;北宋年间的音乐理论家陈旸与其兄礼学大家陈祥道被世人称作“一朝双理学”,陈旸著有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乐书》,对我国的古典音乐用绘图方式做了细致的记载;陈祥道以《礼书》名世,乾隆年间,《乐书》、《礼书》被收入《四库全书》,对我国古代音乐理论的研讨和中华礼仪文化的开展产生严重的影响。近代有民主反动家、爱国侨领黄乃裳;现代有肝胆外科专家、2005年度“国度最高科学技术奖”取得者吴孟超院士,百岁茶叶泰斗张天福等。闽清还是福建省著名侨乡,有20多万乡亲旅居海外50多个国度和地域。当代知名侨胞有担任过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会长的张晓卿、黄双安、张仕国和刘贤威等。  
纵观闽清千余年建县历史,历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出了不少名人,但有名望、有成就、上层次,得到国度层面认可的、百姓称誉的,概括起来有“六位名人,四种文化”。  
兄陈祥道(1044年~1095年),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中进士,是著名经济学家、理学家,官至太常博士。弟陈旸(1064年~1128年),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以布衣身份中贤良科进士,世称陈贤良,是北宋著名音乐理论家,官至礼部侍郎。  
许将(1037年~1111年),闽清坂东人,官拜宰相,文武双全,廉洁营私,谥号文定,史称文定公,坂东镇文定村名由此而来。许将文采缘饰、才气横溢,年仅27岁便拔得头筹、摘得桂冠,成为了福州地域历史上第一个状元郎。  
郑性之(1172年~1255年),郑性之师从朱熹,深受赏识,南宋嘉定元年以进士第一及第,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身居要职,勇于直谏,倡议先宽法令、与民生息,以使国度恢复元气,并提出闭目塞听、稳固边防、拾掇人心、徐图恢复的战略。  
黄乃裳(1849年~1924年),坂东镇湖头村人,是著名的爱国侨领,辛亥反动志士,中国近代报业先驱,注重教育,兴修水利。其三弟黄乃模乃甲午海战殉难志士,邓世昌助手,致远号副管带。  
吴孟超(1922年8月13日~2021年5月22日[31]),闽清县云龙乡后垅村人,世界级肝胆外科专家,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院士从医74年,创建了肝胆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拓了肝癌根底与临床研讨的新范畴,荣获2005年度国度最高科技奖。中国发现的第17606号小行星被国际小行星中心永世命名为“吴孟超星”,中选打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2017年2月就被央视授予“中国最美医生”。至2017年,吴孟超院士已做了1.4万例手术,其中9600例肝癌手术,处于世界抢先程度。  
十、闽清县饮食风俗与特产  
1、盘碗堆叠  
盘碗堆叠,指饭桌上盘碗能够堆叠退走。同样是红喜事,重生儿的“三旦”酒、“满月”酒,盘碗可重,寓有“连生贵子”的意义。老人的寿诞,席上盘碗可重,寓有“年年庆祝”的意义。  
2、筷子忌敲饭碗  
古代人祭死人的时分,就是把筷子插在碗中间。所以老人们就是比拟忌讳。一双筷子,俗称“倒头饭”(意义是死者的饭吃到头了),如今许多中央还保存着这个风俗,以表示对死者的祭奠,所以大家对饭碗中插筷子很忌讳。  
3、喜红忌白  
闽清人崇尚红色。从红贴、红包、红烛,从红花、红肚兜、红寿幛,不管节俗还是喜庆,都崇尚红色。除了丧事披麻戴孝,以“白”致哀示孝之外,普通生活上防止运用白色的物品和穿着。  
4、燕窠结梁应维护  
燕子作窠要衔泥结在人家的屋梁门椽上,所谓“空梁落燕泥”,便是家门昌盛、喜气盈门的标志。许多维护燕窠的,多在燕窠原址加钉了木块,让旧燕重来垒筑新窠。  
5、渔家作客不翻鱼  
渔民最忌的是“翻”和“覆”口头语禁用,一些行为上也忌及。如吃鱼,见到全条的,只吃上面的一边,忌把下面的一边翻过来。同时碗碟不能覆,锅鼎不能覆,也跟不能翻鱼吃一样有忌讳的。  
十一、闽清县著名景点  
闽清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厚,有国度级自然维护区黄楮林、美菰林次原始林海,森林掩盖率达66.4%;有朱熹称之为“八闽岳祖”的白岩山、宋理宗皇帝御笔亲题的“白云山”,华东地域最大的水电站——水口电站和号称“天下温泉第一溪”的黄楮林温泉和大明谷、七叠温泉景区景点,还有全国单座面积最大的古民居宏琳厝等,构成了富有特征的“名山、碧水、温泉、古民居”旅游格局。  
白岩山景区  
白岩山位于闽清县东南部三溪乡境内,距闽清城关43千米,为县境东南的自然屏障。白垩纪的火山活动使白岩山从周围低山突兀而起,构成海拔1237米的白岩山。白岩山的得名源自山顶色白如玉的石峰。这是一套发育最为完好、典型的火山岩系,地质上此类地貌即以白岩山主峰石帽峰命名,称为“石帽山群”。  
白岩山景区以悬崖陡壁、层状方山和岩洞著称,有108处类人类物、活灵活现的自然岩景。其中,白岩骆驼峰以其具形具神,在远近以骆驼命名的山峰中,最为形象生动;仙人镜面对坂东平原,恒古以来当地民众在月夜里都可望着它,对着半空仙镜隐隐约约的仙山倩影发着悠远的遥想;龙洞、珍珠帘、悬鱼洞、观音岩、南蛇出洞、观音岩、仙人迹等奇特的景观都溶注着无数漂亮动人的传说;千年古刹白岩寺及白玉泉、一家仙、林小妹祠、达摩禅殿等古迹名胜无不记载着八闽文化的精髓,宋代理学巨匠朱熹对白岩山情有独钟,在其为避学禁舍官归田的十五年间,曾屡次登临并留下“八闽岳祖”的题刻。历史诸多文人墨客在尽览白岩胜景之后,热情歌颂并勒石铭颂。位于主峰之巅的“威镇南疆”题刻,更显现白岩山作为八闽岳祖的庞大魄力。  
白岩山为闽东地域海拔最高的胜地之一,与周围构成6-7℃的温差,夏季为避署胜地,冬季可一睹南疆的北国冰雪奇迹。白岩山多杜鹃花,红黄白紫多色错杂,灿漫多彩,故又有杜鹃山美称。白岩山的日出和云海波涛壮阔、绚丽多彩,雾中岩景更是迷离扑朔、腾挪生动。更为神奇的是白岩山的云瀑,若梦若幻的云雾流成的瀑布,让人想到她的上游肯定衔接着天河。放睛时分,站立山顶,前的东海、闽江、省城福州,后有戴云、鹫峰莽莽群山,游目骋怀,大可清洗胸襟。  
七叠泉  
七叠温泉景区位于闽清县塔庄镇斜洋村,是国度3A级景区。景区四面环山,林木葱郁,空气清爽,景色秀丽,是集洗浴健身、休闲文娱、餐饮住宿、会议接待、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温泉旅游度假胜地。此地温泉出水口海拔400余米,是福建省内已开发的海拔最高的温泉。  
宏琳厝  
“小小闽清县,大大六都洋”,闽清县幅员不大,地多山丘,但在县域中部,却有个出名遐迩的坂东(古称六都)平原,纵横十余里,一望无际。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当地的先民就在这块肥美的土地上刀耕火种,繁衍生息。历史以来这里是闽中地域的商贸、文化重镇。全国现存最大的古民居“宏琳厝”和书香深宅“四乐轩”就座落在这里。  
“宏琳厝”又称新壶里。位于坂东平原南部的演溪之畔。建于1795年。建造者为六都巨富黄宏琳。梅溪上游的演溪在这里打了个深湾,民间天文上视为“玉带”,宏琳厝就建在河湾内的玉带环抱里,形似玉带环腰。隔河而望,从近到远是由低到高的五重平行山脊,被称为“五重案”,“门迎五重案,前有玉带环”,背靠柯洋仙峰,古时被以为是一处风水宝地。  
宏琳厝占空中积17823.28平方米,分为前后直进三座正厝,中间设两道横街,左右各两列横厝,隔以36扇风火墙,有大小35个厅堂,30个天井,25个花圃,666个房间,住有100多户900多人。范围之大,世间少有。整个建筑按中轴线对称准绳设计建造,厝内廊回路转,纵横有序,通光采风充足,道路顺畅,房屋整体配套,行居便当,构造科学合理。房屋的装饰甚为精巧。如屋顶的燕尾脊、风火墙的墙头外型漂亮,装饰讲究;女儿墙选型奇特,绘饰华美;垂花、斗拱、门窗花格雕饰图案小巧剔透;厅、廊上方雕梁画栋,外型生动。据载,宏琳厝偌大的民居建筑,为一次性设计,一次性施工,工期为28年。  
宏琳厝设计建造上特别突出的是它的防卫功用。全宅由外到内设有厚墙重门、城槛暗室、兔耳、下马间、炮房、冲击门、墙脚攻击眼,横街头的抛掷台等多道防卫设备,全厝似乎是一座铜墙铁壁的城池。  
宏琳厝内有许多名人题匾。虎头门的“宏琳厝”匾为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所题。1939年项南率领的抗日宣传工作队住在宏琳厝足足两个月,在左近地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活动。使古老的宏琳厝与中国反动的历史紧紧地联络到一同。“庄敬日强”匾为现代文豪郭沫若所题。“圣旨”匾是清朝咸丰皇帝为了嘉奖本厝某子弟所赐。宏琳厝2005年5月被列为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建于2006年1月完工的宏琳古街系闽清县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与宏琳厝毗连,古街道全长350米,古街两侧有20300平方米仿古建筑,还建有6000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古街对面是一个30000多平方米的文娱休闲广场。政府将每年一次的大型商品买卖会坂东十八坂迁移到宏琳古街举行,规划合理,古厝古街调和统一。  
四乐轩座落在坂东平原北部,建于清朝乾隆十九年(1754年),原占空中积24500平方米,直进四座,每进七柱八扇风火墙,傍有横厝。范围庞大,不相上下,故古有“四乐厝,鸟儿飞不过”的说法。今虽有局部横厝改建新房,但其正厝保存完好。走进四乐轩,四座主屋前后正对的大门、屏门、后厅门共13道,呈不断线依次洞开,广埕大庭绵亘深远,气度特殊。其格制、装饰可与宏琳厝媲美,两厝合而为古民居建筑明珠。四乐轩为出名遐尔的书香门宅第,历史上有“书灯田”等奖学机制,全厝读书重教习尚浓重,人才辈出,厅上原有各类匾额、执事牌54块,其后嗣被称为“牌匾下的子孙”。  
此外,坂东平原上还有八闽最大的宗祠六叶祠,寨堡式建筑精品歧庐,著名神庙芝田宫,华裔首领黄乃裳、民族英雄黄乃模兄弟故居、陵园等,与当地保存下来的上百座有相当范围和建筑层次的古民居一同,组成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古民居群。阅读其间,可让光阴倒流,幽古情思顿发。  
黄楮林温泉景区  
黄楮林温泉景区素有“中国温泉第一溪”之称,现为四星级乡村旅游运营单位。地处国度级黄楮林自然维护区内,位于福建省闽清县雄江镇,距福州市区约90千米。  
黄楮林登山景区,内有丰厚的森林资源和原生态的自然植被,其间遍及世界稀有、中国散布面积最大的宝贵的树种——黄楮林,并有近二十种国度级维护动植物。景区属低山丘陵貌,沟谷纵横,峰峦叠嶂,流泉飞瀑,富含负氧离子,是自然氧吧。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