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石台县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4-18 16:41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石台县位于安徽省南部,皖南山区西部。东与黄山区接壤,南与黟县、祁门县相连,西与东至县交界,北与贵池区、青阳县为邻。天文坐标为北纬29°59′—30°24′,东经117°12′—117°59′。全县东西最优点70.7千米,南北最宽外46千米,总面积1413平方千米。  
二、石台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在石台县境内属民间吹打乐,是一种应用皮鼓、铜锣、铙钹(大小两种)响板、云板、笛子、二胡、嗽叭等乐器配合演奏,节拍明快,音韵漂亮。  
石台十番锣鼓,依据县志记载及民间的传播,确证该打击乐在境内的历史非常长久。新乡村唐家班传下来的十番锣鼓中有一乐曲名《昭君》,该曲记载的是汉代王昭君公主出塞的故事,明吴应箕在《卷园集·序》中说:“吾邑民歌乐诵之十年如一日”,充沛阐明了本境民歌、乐曲之多之美。同时,十番锣鼓也普遍运用到婚丧喜事之中,至今仍是因循,由此可见,十番锣鼓在境内是广境内传播的十番锣鼓内容丰厚,方式多样,充沛发挥各种乐器功用,且配合紧凑,听之悦耳,时愉快、时消沉,音韵漂亮之极,是灯会、庙会等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项目有“一枝香”、“水莲花”、“十样景”、“望不时”、“昭君”、“大开门”、“小开门”等品种。在丁香镇柏山村的十番锣鼓中,还溶入说书内容,其内容普通都是随时期开展而编,只是音韵不变。  
十番锣鼓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民间曲艺、乐曲的代表,充沛表现了广阔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同时它关于我们研讨中央乐曲、文化、历史有重要价值,十番锣鼓以其漂亮的音韵为广阔人民所喜欢,至今仍在不同的场所演出,极具艺术传承价值。  
三、石台民歌  
石台民歌指石台当地民间艺人自编自唱的一种民间歌曲。明代时,石台一带传唱民歌成风,民国前后,当地演唱艺人多达上百,民歌也多达上千首,曾呈现“户户都有民歌手”的盛况。  
石台民歌品种繁多,包含山歌、小调、大五句、小五句、高腔、长腔、号子等,多运用固定的曲调,因人、因事、因时、因地不同,歌词内容和演唱作风也有所不同。采茶、种地、背纤、打柴、婚丧嫁娶、谈情说爱都可入歌,自在生动,有的高吭,有的消沉,有的愉快,表现了劳动人民应情而歌,应事而歌的特性,具有浓重的中央民间音乐特征和言语艺术魅力。  
石台民歌歌词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有的劝诫人们弃恶从善、抛陋习、走正道,有的讴歌时期、鼓励人们奋进,是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生活的反映,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珍贵财富,极具研讨、自创、传承价值。  
四、石台雾里青绿茶制造技艺  
石台雾里青绿茶制造技艺是石台县传统的绿茶制造技艺,主要在皖南一带,尤以石台(古称石埭,1965年更为现名)为之最。雾里青茶园位于海拔千米的高山云雾之中,终年被云雾覆盖,所以当地人称此茶为“雾里青”。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时,全国名茶37个品目,其中“嫩蕊”即为当地人所称的雾里青。南宋大诗人陆游、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在其著作中都有相关记载。可见,石台雾里青绿茶制造技艺有上千年历史。石台雾里青是皖南储叶老种类,由百年以上野生茶树群落采摘鲜叶制成。其消费技艺非常讲究,选用高山云雾茶叶,依照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10般传统手工技艺,经过37道工序,精心制造而成。做好成型的雾里青,还要停止手工分捡,只留一个青翠多毫的嫩芽。每500克雾里青废品茶有两万到两万五千个芽头,有“安徽第一芽”之誉。雾里青全芽肥嫩,茸毫披露,嫩香耐久,滋味鲜醇,汤色浅黄亮堂。一粒粒丰满的茶芽竖立杯中,上下浮动;更有一缕白色的雾气袅袅上升,经久不散。石台雾里青绿茶制造技艺的主要价值为:一、历史文化价值。从中可展示我国传统绿茶制造技艺的长久历史渊源及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水平上传承着中华文化。二、美学艺术价值。雾里青是传统绿茶中的极品,其制造过程、办法,雾里青茶的形、色、香、味都极富美学、艺术观赏价值。三、科学价值。石台雾里青茶树的育种、栽培,10般手工技艺、37道工序都极富科学性,最大水平地保证了茶的质量,对现代绿茶制造具有自创作用。雾里青茶从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起,就被列为朝廷贡品。经过石台榉根关古徽道销到大江南北。清乾隆年间,雾里青茶由“哥德堡号”运到瑞典,再由瑞典分转到欧洲其他国度,其影响水平之大,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五、石台目连戏  
石台目连戏是指明代祁门清溪郑之珍依据当时社会盛行的杂剧、变文、传说的目连戏根底上,借以目连救母的故事,于1579年间在石台秋浦之剡溪(今石台大演新农)编撰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戏文》)。该戏上、中、下三卷104折。戏文中所写的各种地名、方言、民俗习气、故事和传说均在当地广为传播,如《王婆骂鸡》、《尼姑下山》、《行路施金》等。所以郑本目连戏在石台的演出,遭到普遍喜欢,剡溪一带纷繁树立目连戏戏班,有剡溪唐家班(后改为同乐班)、高田班、红和班等。目连戏在石台能够演出三天三夜、四天四夜、五天五夜、七天七夜等数个独立成章且又互相连接单本戏曲,白昼唱“平台”,晚上打“目连”,从天演出到天堂中,兼以各种玩、杂、耍扮演,道具除服装外全部为实物。唱腔以高腔为主,音乐表现方式为明代中叶的弋阳腔,“一人启齿,众人相帮,不托管弦,锣、鼓助节”,且有着严厉的演出规矩的特殊传承方式,具有诡异的演出作风和浓重的中央颜色,自明未至解放前夕演出不断长盛不衰。  
六、石台油坊榨制技艺  
石台油坊榨制技艺是指石台境内过去普遍存在的木榨制油的整个工序和技巧,在九十年代以前,这种传统的古油坊遍及县域各地,为当时当地的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当,并起到了不可短少的作用。古油坊制造场景慌张有序,打油号子、牛拉碾子、铿锵的油锤声随同着浓郁的油香飘散在人们的生活里,是乡村的一道景色线。油坊随同着劳动人民的劳作一同走过岁月,成了人们生活不可短少的局部。随着消费力的开展,科学的进步,进入九十年代后,这种古油坊榨油消费工艺逐步被机械制造所替代。古油坊榨制的油质纯味香,其质量远远非机械榨制油可比。因而这种因循到八十年代的古老工艺不能失传,有很大的维护价值,目前石台县已对现有的几座老油坊开端了全方位的维护。  
七、石台唱曲  
1、项目引见  
唱曲,又称“坐唱”,普通以7—9人为班,以生、旦等行当为主,锣、鼓等乐器伴奏,不搭台、不化装,自打自唱的民间戏曲扮演方式。起初出自昆曲的徽调坐唱。明代中叶,由石台县珂田乡(今仙寓镇)的幸福村、台山村逐步盛行于全县境内的每个村落乃至东至、祁门等地。当时有名气的有珂田卢家班、大演唐家班、占大李家班等。明剧作家王骥德《曲律》中所载“两头蛮”即为石台唱曲。  
2、内容  
石台唱曲有大戏和小戏之分,遇什么活动,唱什么曲目,有《四喜》、《暖房》、《长春》、《张仙送子》等百余个。曲调有徽调、涓调、江西调和石牌调,并吸收傩的高腔、道士腔和民歌、山歌等声腔,如“二黄”、“西皮”等。器乐曲牌有[喜孜孜]、[小开门]、[大开门]等。扮演分吹、拉、弹、唱等方式,并加以打击乐伴奏。  
3、意义  
石台唱曲多用于祭奠、祝寿、婚庆、贺屋、乔迁等民俗活动,扮演时间不定,以宗族、家庭结成戏班,代代相传。在历史演化过程中,会聚了戏曲、民俗、宗教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讨价值。目前,这种传男不传女的古老扮演方式已接近濒危状态,亟需维护、抢救和传承。  
八、饮食  
石台县境内以大米为主食,兼食面粉。逢年过节,夹吃面条、汤圆、糯米粑、饺子等。菜肴口味重,喜酸好辣,常以辣椒为佐料,冬季家家腌菜、腌肉、晒干菜、做豆腐乳。喜用火炉砂罐吃炖菜,俗称“吃炉子锅”。居民习气喝绿茶。  
九、寓居  
石台县民间建筑以砖木构造为主。建筑非常讲究宅基方位。旧时,凡建房均先请天文先生架罗盘定门向,若为地形所限,门向不吉,则将大门一侧内移直至对上“吉”向。这种习俗,在乡村中仍有时兴,多注重坐北朝南。建房架梁,民间视为大事,须择良辰美景,亲友要送礼恭喜,屋主要大宴宾客。  
十、茶文化  
2004-2008年,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池州市政府主办,石台县人民政府协办的“石台茶叶节”,每年四月中旬举行。茶叶节以名优有机茶及特征农产品、茶叶机械的展现展销位重点,展开“茶叶十佳经纪人”、“茶叶十佳科技示范户”评选、名优茶评选、茶叶科技与经济论坛、茶商茶农恳谈会、茶乡特征旅游、旅游推介会、石台民俗用品珍藏展、秋浦画院书画展、集邮展、摄影展、名优茶现场制造扮演、千人品茶、焰火晚会、茶王拍卖会、徽商古道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并组织一系列茶文化扮演。  
十一、方言文化  
石台县居民多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回、壮、满等,运用的言语均属于汉语方言。境内有四大方言的五种话,即:吴语宣州片的两种话及徽语、赣语各一种,另有一种江淮官话。  
石台县方言散布状况大致是:七里、贡溪、横渡、兰关的土著居民说石台话,属吴语宣州片石(台)陵(阳)小片,是宣州话的特殊一支,跟贵池灌口、安定三丰、青阳陵阳、泾县厚岸的方言比拟接近,但城关(七里一带)说赣语及江淮话的居民占多数。六都、七都、七井、河口的土著居民说广阳、六都话,属吴语宣州片铜陵、泾县小片。这种话跟泾县、贵池东部、铜陵等地话同属一类,是比拟典型的宣州话。占大、大演、珂田的土著居民说徽语旌(德)占(大)片,跟祁门安凌、黟县美溪、旌德话同属一类。矶滩、丁香、小河、莘田及七里城关居民说赣语最靠北而具有许多江淮官话特性的一支,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东南角等地话接近。此处多数居民为赣语区移民。此外,城关及县西部一些乡镇尚有局部居民说江淮官话。上述方言中,宣州话与徽语为石台县土著方言,赣语及江淮官话为移民方言。  
依据吴语学会2011年在石台展开的方言普查材料,在石台境内,有24%的人口说宣吴(铜泾片),主要集中在县域东部,言语掩盖面积占全县37%;有26%的人说赣语(怀岳片),主要集中在县域西部,言语掩盖面积占全县17%;有19%的人说徽语(旌占片),主要集中在县域南部,言语掩盖面积占全县的26%;有17%的人说宣吴(石陵片),主要集中在县城及北部地域;还有14%的人说江淮官话,这局部人大多是集中在县城的外来移民,宣吴石陵片和江淮官话的言语掩盖面积占全县的20%。  
十二、建房入宅礼  
石台县境内建亲房,亲友赠红绸、烟、酒等之类贺喜,住时新房时,贺联文“乔迁之喜”,亲友分发米相赠,以示“祝发”。  
十三、月子礼  
石台县境内生孩子没有满月前,亲友捐赠老母鸡、鸡蛋、面条、糯米、干豆角、孩子衣物等,称“月子礼”。产妇上半月吃婆家亲属的食品,下半月吃娘家亲属送的食品。今送月子礼仍盛行,但产妇分吃食品已废。  
十四、祝寿礼  
石台县境内老人过大华诞(普通为六十岁),亲友普通送寿联、寿桃、寿面、滋补品及衣物、华诞蛋糕等。  
十五、丧葬礼  
石台县境内亲友馈送香箔、食物、挽联等,儿女姻亲还要送豆米等。现送烟、酒、被面、花圈者居多。  
十六、贺婚礼  
石台县境内亲友对男家送贺联、烟、酒、钱以及糕点等;对女家送衣物、被面、枕头及梳妆用品等,称为“劝嫁”。  
十七、礼仪  
石台县民间注重礼尚交往,据县志所载,凡“冠、婚、丧、祭”都要送礼,项目冗杂。往常送礼除物品外,常另加红包。另外,民间结婚、丧葬(俗称“红白喜事)的礼仪与风俗依然繁琐。  
十八、名人  
桂仲武(约777-831年),石埭七里(今石台县仁里镇)人。唐朝封疆大吏。清《池州府志》称仲武“盖有文才而兼治术者也”。《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文献通考》等有其记。  
杜荀鹤(846-904年),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九华山叟,石埭贡溪(今石台县仁里镇)人,相传为杜牧妾出之子,唐末出色的理想主义诗人。著有《绿窗琐碎》若干卷,《唐风集》十卷。收录《全唐诗》三卷326首。后人将他的诗称为“杜荀鹤体”,与“李商隐体”、“杜牧体”合称为晚唐三体。荀鹤当年牧鸭之湖、与罗隐相遇回驴之岭均成为长林(即石台)四景之一。  
毕锵(1517-1608年),字廷鸣,号松坡,石埭河口(今石台县七都镇)人。朝廷重臣,谥“恭介”。《明史》称“锵遇事守正,有物望。”著有《偃松集》传世。《明史》、《池州府志》等有其传。  
吴应箕(1594-1645年),原字风之,改字次尾,号楼山,石埭兴孝(今石台县大演乡)人。明末著名文学家。著有《楼山堂集》27卷、《盛事集》30卷、《国朝记事本末》、《读书鉴》2卷、《友鉴录》、《留都见闻录》、《东林本末》、《续觚不觚录》、《熹朝忠节传》、《读书观止录》5卷、《宋史》50卷、《庚辛壬癸录》等。  
杨文会(1837-1911年),字仁山,石埭长芦(今黄山区乌石乡)人,清末著名的佛教居士,近代佛教复兴之父。其全部著作在逝世后由金陵刻经处汇编成《杨仁山居士遗著汇刻》,于民国八年刊行。赵朴初在重印的《净土四经》序中称:“杨仁山居士遗著,开佛教一代之习尚,为居士著作之先河,有功于中国近世佛教之开展者至钜”。  
陈一甫(1869-1948年),名惟壬,字一甫,石埭六都(今石台县七都镇)人,陈黉举之子。爱国实业家、慈悲家。著有《欧美遨游日记》(幼子陈达有记)、《石埭备志汇编》,捐资翻印清康熙姚子庄辑修《石埭县志》,刊印董汝成辑稿《石埭县志采访录》、石瑶灿续辑《石埭县志》传世。  
陈范有(1898-1952年),名汝良。石埭六都(今石台县七都镇)人,陈一甫之子,生于天津。爱国实业家。1985年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提出为爱国实业家撰写百人名录,陈范有名列其中。2007年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之际,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留念馆”完成了扩馆工程,新馆增加了“江南水泥厂难民营”展区,并展出陈范有事迹和照片。  
李诚(1906-1977年),原名泽宗,字敬夫,石台占大(今石台县仙寓镇)人。知晓国故的专家。先后写下《中国历代军事天文概论》《西汉人文表》《三国人文表》《全国各省市天文材料记要》《安徽各县市称号考释》《清代安徽学术》《李白秋浦诗注》《欧曾王三苏文评》《合肥史料辑》《合肥军事概论》《民初桐城文人轶事》《桐城派文人在清史馆》《古今名产琐记》等71篇30余万字文稿。  
苏阿芒(1936-1990年),原名承宗,笔名阿芒,石埭广阳(今黄山区广阳乡)人,生于北京。著有诗集《来自中国的诗》(上、下册,在意大应用意文出版)、《夏日的悲歌》(世界语)、《迟开的素馨花》。奥天时首都维也纳国际世界语博物馆为他塑了半身铜像。  
十九、石台县美食与特产  
1、山野土菜一品锅  
一品锅烹调考究,在火锅锅底铺上干笋子,第二层铺上块肉,第三层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层是肉圆,第五层盖上粉丝,缀上菠菜或金针菜,加上调料和适量的水,然后用文火煨熟即成。此菜乡土风味浓,味厚而鲜,诱人食欲。  
2、野菜饼  
选用石台当地自然荠菜、苦蒿、马兰头、蒲公英等野菜,焯水后,将菜泥与糯米粉混合做成面饼即可。野菜饼即可作为主食饱腹,也可当作下酒菜。食之有味,满口生香。  
3、富硒茶香虾  
选用秋浦河野生清水虾为原料,过油后佐以蒜泥、姜汁、淀粉等配料,趁热置于开汤后的富硒绿茶之上蒸熟即可,茶香溶于虾味,虾肉兼含微硒,营养丰厚,颜色鲜明。  
4、茶乡竹林  
选用散养竹林的土鸡、猪蹄,将土鸡和猪蹄腌制上色,配上香料烧至酥烂,另起锅炒葱姜蒜,文火焗香即可。一荤一素,既富营养,又利肠胃。  
5、红烧仔鸡  
选用农家散养土鸡,先将生姜、大蒜炒出香味,放入鸡块爆炒,配上香料,文火慢炖而成,肉嫩而不腻,色香而味浓。  
6、富硒土猪肉  
精选石台县富硒土猪五花肉,切方块划十字刀,配以秘制酱料,文火慢炖数小时入味即可,废品肥而不腻,清爽爽口。  
7、芙蓉糕  
芙蓉糕是石台县有名的小吃之一,其香甜味美,酥软爽口,主要用精密的糯米粉做成,其制造工艺复杂,需将做成的米糕切片,再经过油炸,然后拌和白糖或蜂蜜吃,具有浓郁的蜂蜜香味。  
8、玫瑰酥  
玫瑰酥是石台县有名的小吃,其选用上等的面粉,加上白糖、芝麻、玫瑰花瓣等为资料制成,具有浓重的玫瑰花香味,滋味香甜。  
9、石台杨梅  
石台县盛产大量的杨梅,果型硕大,肉质细软,汁液丰满,甜酸适度,不只可鲜食,而且是食品罐头工业的上好原料。  
二十、石台县著名景点  
牯牛降(4A)  
牯牛降古称“西黄山”,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以雄、奇、险、秀著称,山岳风光秀美瑰丽。境内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  
怪潭(4A)  
怪潭漂流区位于秋浦河最上游,有三埭石、周文王庙遗址、奇石园、人世瑶池、自然古董奇石滩等景点。  
蓬莱仙洞(4A)  
蓬莱仙洞位于石台县仁里镇,被分为迎宾厅、探海长廊、东海龙宫、通明宫、迷仙宫、玉蟾宫、银河长廊、瑶池、南海、朝音殿、送客厅10个景点。  
蓬莱仙洞  
蓬莱仙洞  
秋浦河(4A)  
秋浦河沿途可欣赏灯盏渡、板桥分月、老鹰扑鱼、恐龙渡河、元宝山、燕子洞、虎头庙、河马观鱼、大草甸、古树、古桥、古道、狮子潭、李白钓台、日军飞机坠毁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址等景点。河中水清碧绿见底,河道迂回回环,滩险水急。  
醉山野(4A)  
醉山野旅游度假区规划区内以自然资源为主体、兼具人文资源。主要开发建立“天佛花园”礼佛休闲观光区、“黄崖峡谷”运动体验旅游区、“杉山胜境”高山休闲度假区三个旅游功用片区。以山、水绿色生态环境为基底,以休闲度假为中心功用,以山水观光、山野休闲、文化体验、康体运动为重要补充的山野生态文化休闲度假胜地。  
鱼龙洞(4A)  
鱼龙洞全长5000余米,有东海、南海、北海、西海四海,及莲花宫、月宫、庆喜宫、鲤鱼宫、玉寝宫、白鳝宫、点将宫、犀牛宫、藏乐宫、天宫、聚宝宫十一宫。  
仙寓山(4A)  
仙寓山景色区是一个集漂亮的自然生态和长久的古址文化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已开发开放的景区有仙寓山景区、大山富硒村景区。仙寓山景区主要景点有古徽道、榉根关及石长城、七彩玉谷。  
黄岩大狭谷  
黄岩大狭谷距石台县城5.5千米,主要景点有慈云潭、姻缘谷、千石滩、叠缘泉、求缘瀑、青龙潭、水帘飞雪、黄岩瀑布等。  
大山富硒村  
大山富硒村,地处石台县仙寓镇境内的崇山峻岭之中,东面与牯牛降相接,西面与仙寓山相连,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海拔高度1000余米,有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富硒神泉、富硒茶园、神龙谷、将军岩、老虎岩、青蛙石、观音洞、天方湖等。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