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贵池区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4-18 16:27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贵池区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临长江,介于东经117°06′—117°50′、北纬30°15′—30°48′之间。东北与铜陵交界,南连黄山、九华山,西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南与东南分别和本市东至县、石台县和青阳县相接。总面积2516平方千米。  
二、红茶制造技艺(池州润思)  
池州祁红茶精制技艺的历史能够追溯到清末光绪年间,构成于皖南地域的祁红茶创制胜利之后,主要外销销往西方国度,为到达整洁美观和外销船运时茶叶体积减小的目的,祁红茶有了精制的需求,在此根底上,池州祁红茶的手工精制技艺日臻成熟并根本固定成型。  
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机械制茶的兴起,祁红茶精制开端由单纯的手工向机械化转变,根据手工制造原理,构成了一套祁红茶机械化精制工艺用于范围化消费,但祁红茶的手工精制技艺不断持续至今,并主要散布在池州市的石台、东至、贵池以及黄山市的祁门、黟县等地。制造时普通采用毛茶单级付制多级收回的方式停止,毛茶付制毛火烘干取料后,依照自身路、长身路、圆身路、轻身路四路制造。各路头尾茶单独处置。整个作业流程大致包括投料付制、毛火烘干、取料(破碎、毛筛、抖筛)、筛分(园筛、紧门、撩筛)、风选、拣剔、清风补火、拼和匀堆、废品装箱等十多道工序,这一科学完好的工艺,是制造纯粹祁红茶的质量保证,对祁红茶文化的传播和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着共同而深远的意义。  
三、茅坦杜祭茅镰  
茅坦杜祭茅镰典礼是池州市墩上街道办事处茅坦村杜氏家族所独有的一个古老的民间祭奠活动。明初,茅坦杜氏家族的祖先一家人从安定县来到茅坦,挥镰拓荒,栖息茅庐,他们用镰刀割芦苇,以芦苇搭茅庐,在芦苇滩上拓荒种地,开端了世世代代的艰辛创业,生息繁衍。  
后来,杜氏人丁逐兴,家业渐盛,为铭刻这段历史,族人就在当年祖先搭建茅庐的原址上,盖起了神坛,里面供奉着意味一世祖初来茅坦祖孙三代七口人拓荒创业运用的七把茅镰。并在每年腊月二十四小年夜,经过祭奠这七把镰刀来缅怀和祭奠先祖。后逐步演化成一种期盼驱灾避狱,祷告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民间风俗,经过祭奠茅镰刀,不只表达了族人对先祖艰辛创业肉体的缅怀,同时也是想表达族人趋利避害的愿望,对农业歉收的期盼,更对增强宗族团结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四、梅街目连戏  
梅街目连戏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由目连戏艺人潘双贵教师傅传授而来,主要流布于梅街镇长垅村周边。目连戏以劝世还愿、超度亡魂为目的,因而在贵池也被称为“愿戏”。  
目连大会分目连清醮和唱目连戏两项。经济富有的家族打清醮与唱目连同时举行,搭两座台,一台供做法事,一台供唱目连大戏。有的家族为显盛大,以至搭台三层,分天上、人世、公开三界,称“花台”。目连戏普通需演三天,每天都要从黄昏太阳落山唱到第二天太阳升起,称“三日红”。  
按当地习俗,目连戏演唱完之后或演出期间的白昼,要唱“平台”,即皮黄戏。这种目连大会耗资宏大,如遇天灾-常常不能如期举行。产业微薄的家族无力举行目连大会,但又需求演出目连戏来超度亡魂、消灾辟邪,因而呈现“穿会”(亦写作“串会”)的方式。穿会是一种相对简化的演出,只演唱一夜。普通目连戏剧本为上、中、下三本,108出,而穿会只演一本。穿会目连戏有两种演出方式:一为人扮演;二为“托喽罗连”,是用木雕头像,由人托木头雕像按目连戏剧目、唱腔演出,所以叫“托菩头戏”。  
五、池州傩戏  
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认识,主要传播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特别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它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祭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以戴面具为扮演特征。  
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方式。整台“正戏”,饰演既有戏剧情节、扮演程式,又有脚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本戏”。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宗族师承,世代因循,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停止,“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停止,平常不演出。  
池州傩戏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触及多种学科、多个范畴,内涵非常丰厚,躲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和极高的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学术研讨价值,仍坚持着古朴、粗暴的原始风貌,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典礼,是中国最具民族特征的文化意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古戏曲之一。  
六、贵池民歌  
1、项目引见  
贵池地域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当地大众自古素歌善舞,人人都有“见景生情,出口成歌”的习性。贵池民歌分为山歌、号子和小调3大类。其中“秧歌”、“慢赶牛”方式共同,她以山、茶、水等为内容,反映民间劳动和生活情形,具有浓郁的江南乡土风情和神韵,且兼有歌舞说唱,方式生动、生动,节拍自在,曲调悠长。  
2、开展与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贵池民歌的创作、整理、改编和演唱得到蓬勃开展。各地涌现出在全省、全国享有名誉的优秀名歌手,姜秀珍是其中出色代表,她把贵池罗城民歌唱到了中南海,遭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党和国度指导人的亲切接见。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贵池民歌30屡次参与各类赛歌、赛诗会,曾屡次参与安徽省和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许多歌手在全国和省市会演中获奖,中央和安徽人民播送电台亦录音播放,贵池民歌蜚声海内外。  
贵池民歌是民间文艺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具有较高的艺术研讨价值。但由于人们消费、生活方式的改动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贵池民歌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冲击,亟需抢救性传承维护。  
七、贵池区春节风俗  
春节是一年中最主要最盛大的节日,素有“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之说。节前,人们忙于打扫房屋,洗濯衣被,置办年货。大年三十即“元旦”这天,家家户户忙做年夜饭,贴春联,还有传统的“祭祖”、“辞年”同日并举,显得年味浓厚、繁忙绝后。待到丰富的年饭摆上餐桌,一家人围坐一同,把酒言欢,其乐融融,温馨平和。往昔生活贫团,人们对年夜饭的丰富水平极为看重,随着变革开放后生死水平的大幅进步,人们对春节的企盼注入了新的肉体内涵,吃的愿望己然不大,注重的乃是这种传统方式的亲情、孝心和团聚感。近年在城区,有的家庭为珍惜一年一度难得的聚会和亲情,也为防止繁忙,悄然兴起在餐馆订吃年夜饭的时髦。同时,守岁己被观看春节晚会所取代。初一拜年也把戏创新,许多家庭在大年午夜零点即用电话、手机互相拜年,且不分辈份年龄,互道祝愿。“开门鞭”大部己不再等到鸡鸣时燃放,中央电视台零点钟声刚敲,无论城乡万家齐鸣,争相燃放。大年初一,除乡村还有少数家庭因循女性不走亲戚习俗外,大多是夫妻双双携孩子一同,提上礼品走亲访友。  
旧时,从正月初一至十五均为“过年”期,“有吃无吃,玩过上七;有烧无烧,玩过元宵”(贵池民谚)。期司,除彼此走访宴请外,“打麻将”、“推牌九”、“摇单双”等赌博之风盛行。建国后至80年代前,这些赌博现象曾一度偃旗息鼓。近年来,“打麻将”、“斗地主”之风又有所抬头,但大多数居民还是以文娱为主。春节假期也因人而异,个体、私营商店、旅馆、饭店运营者大多年三十关门,正月初二、三即开业,外出打工人员从正月初四、五即开端陆续踏上离乡的旅途,少数企业职工以至在节日期间还要加班加点。  
八、贵池区中秋节风俗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地称“八月节”。各户节日早餐均吃月饼。孩子喜棒圆石榴。传统风俗重团聚、聚晚宴,即所谓“宴中秋”。板栗炒子鸡为应节必备的佳肴。合家欢宴之后,随即摆出果品、月饼,遥祭“月神”,是谓“赏月”。“每逢佳节倍思亲”。昔日,远游未归而成亲人之思,或游子在外牵动思乡情怀,难免在把酒赏月之余留下伤感和缺憾,而今仅需致电问候,即便远隔重洋或海峡两岸,亦近在天涯,别有一番情味和惬意。  
九、贵池区重阳节风俗  
农历九月九日是一年中较晚的一个节日,当地有民谚“过了重阳无甚节,不是雨来就是雪”。旧时在家大部用糯米粘芝麻制成糯粑,俗称“花糯”,并以此捐赠亲友。一些文人雅士喜重阳登高,饮茱萸酒,赏菊吟诗。  
十、贵池区端午节风俗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阳节,当地称“端午节”。旧时晨起,各户门上插艾条、浦叶,室内贴“钟馗像”等,意为避凶驱邪。各家早餐吃粽子、绿豆糕。中餐备上丰富的菜肴,饮雄黄酒,喻可消灾灭病。餐毕,全家赶到县城南门外或圩区秋浦河观看“划龙船”竞赛,尽兴方归。进入80年代后期,“龙舟”竞事己不多见,饮雄黄酒亦为数甚少。但各家各户腌咸蛋、裹粽子、吃绿豆糕等风俗持续至今。  
十一、贵池区清明节风俗  
清明为传统扫墓日。在节前(不含寒食节)或节后3天举行,俗称“做清明”,各家各户备祭品、香纸、鞭炮到祖坟前祭奠,并在坟头插纸标。祭毕,有的还培土加厚坟墓。旧时,清明当天,还有家家门上插柳的风俗。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端,每逢清明节,全市人民即到新建城西反动烈士留念塔、各地反动留念碑前敬献花圈与挽联,以表吊唁和敬意。近年来,许多机关学校的入团、入队宣誓典礼在反动烈士留念塔、留念碑前举行,以增强爱国主义和反动传统教育。  
十二、贵池区丧葬风俗  
丧葬风俗多沿旧制,且城乡之间也不尽相同。70年代中后期推行火葬后,殡葬礼仪虽有所变革,但在诸民俗中依然最为激进。人死后,普通仍依循烧纸马、入殓、出殡、掩埋等程序,封建迷信颜色尚浓。  
亡者断气前,其子嗣在正房门口燃烧草纸或纸扎马等。亡者断气后,即备棺木,做“寿衣”,布置灵堂,请吹鼓手等。接着报丧、吊丧,子嗣亲友“披麻戴孝”,特别是孝男、孝女,在亲友邻里吊丧期间不分长幼一概屈膝跪拜,哭号举哀,精疲力竭。旧时,亡者下葬,家人要请“天文先生”谋择吉时吉地。然后,在下葬的当天或头天夜晚将亡者入殓。市境内有的乡村对亡者入殓后不立刻下葬,晏塘等地至今仍保存“停棺”三年再下葬的风俗。有的中央在亡者出殡前还做“家祭”、“开吊”,下葬时先“开穴”、后“暖矿”,掩埋后“做七”(共“七七”49天,每“七”必做)等,繁文缛节,劳民伤财。中间一度虽有改造,麻衣孝服、挽联曾被臂缠黑纱和花圈所取代,但丧葬典礼仍未有几简化,有的以至大操大办,丧宴范围日盛。  
至90年代开端,国度公职人员死后火葬已在城区构成制度。其普通程序为:由殡仪馆工作人员对尸体停止整容,死者所在单位到组织部门查档拟写“讣告”,并张贴于有关场所,举行遗体辞别典礼,然后火化,开追悼会,再葬于政府统一划拨墓地齐山(90年代前称“红旗山”)或子女自购的墓地。这对全市丧葬讲排场陋习虽有所净化,但厚养薄丧之风气未被普遍认同。  
十三、贵池区婚嫁风俗  
婚嫁礼仪依传统,普通分为相亲、定亲、迎娶、出嫁、婚礼等程式。旧时,婚姻全由父母包办,尽听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贵池民谚)。如今青年男女,大都经人引见搭桥后相识理解,再肯定恋爱关系;也有的经过婚姻引见所或报刊征婚。随着社会交往增加,自在恋爱互订终身的渐多。男女双方肯定恋爱关系后,其家人还要相互到对方“相亲”和“察亲”。双方家长均无异议后,即可定亲。定亲时,男方要办定亲酒,送定亲礼。尔后逢年过节,男方均要送一定数额的节礼给女方。  
男女双方及家庭感到机遇成熟,便商定日期到政府部门办理结婚证书。90年代后,盛行拍订婚照;领结婚证时双方还要到指定医院做婚前安康检查。在婚前,男方家长须盖新房,置备家具等一应物品,还要给女方一笔不菲的钱财,购置衣物和首饰等。娘家要为嫁女置办嫁妆。嫁妆也随时期演进而变化,90年代前多为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老三件”,90年代后改为彩电、冰箱、洗衣机“新三件”。但有时也随男女双方家庭经济情况而定。  
迎亲当天,男方亲属携引见人乘迎亲车辆前往迎娶新娘。80年代末90年代初,乡村迎亲车辆主要是拖拉机;90年代中后期,无论城乡,轿车迎亲已然普遍。婚事讲排场之风亦因互相攀比而日盛,简短婚礼之后,即大宴宾朋。乡村婚宴普通在男女双方家庭举行,城镇则大多在饭店举行,一次办三、五十桌亦不稀奇。近年来,婚宴大办之风渐成扩展之势,婚嫁消费徒涨,使一些家庭不堪重负,为之举债者甚多。但同时也有不少青年相应政府号召,节省办婚事。有的不送彩礼,不办酒席,用茶话会替代婚礼;有的新婚夫妇双双到名山大川、著名景色区旅游,即所谓“旅游结婚”;有的经团市委、市妇联倡导组织,举行“集体婚礼”,最多的一次达20对新婚夫妇,既倡导了节省之风,又净化了社会习尚。  
十四、贵池区饮食风俗与特产  
1、贵池小粑  
贵池城区居民必备的早餐之一,其主料为精制面粉,馅料主要为腌白菜、萝卜丝,后逐步开展为猪肉、粉丝、白菜、豆角(豇豆)、豆腐、海带、牛肉等,色泽金黄、浓香四溢。  
2、阮桥板鸭  
产自秋江街道,因其产地而得名。正宗的阮桥板鸭采用传统配方纯手工制造,经过十二道工序加工而成,风味共同。废品板鸭具有“干、板、酥、香”的特性,其外观金黄丰满,肉质细嫩严密,蒸、煮、煲后食之,觉得肥而不腻,松嫩可口,咸淡适中、香鲜味美。  
3、合兴冬笋  
产于里山街道合兴村。表面润滑,色泽金黄;肉质细嫩,洁白如玉;幽香纯粹,滋味鲜美,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绝”之佳誉,为纯自然、原生态、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4、西山焦枣  
其色如紫金,形如玛瑙,柔软鲜嫩,甜美溢香,可谓色、香、味、形、质俱全,营养价值远远高于普通的红枣、蜜枣和金丝琥珀枣。  
5、小花生  
产于乌沙镇,因果型小巧小巧,果壳润滑亮泽,果仁厚实丰满,果味醇正地道,而被广阔消费者亲切地称为“乌沙小花生”。炒食则酥脆可口,唇齿留香;煮食则绵软嫩糯,回味悠长。  
6、乌沙交切  
是当地民间的传统糕点,以麻仁、白糖、饴糖及麻油等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纯手工制造而成,具有香、甜、薄、脆的特性。  
十五、贵池区著名景点  
妙因塔  
妙因塔俗称清溪塔。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江口街道办事处流坡村的长江岸边,与百牙山塔遥遥相对。明朝万历十九年(1601年)池州知府钱贾始建,至万历四十年知府金本高迄工。崇祯十五年(1642年)夏,塔刹遭雷击毁,2003年池州市人民政府修复。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制,高55.7米,周长37.69米。底层设砖制须弥座,束腰处有砖雕。塔身上下均有栏额和普柏枋,砖雕为卷云纹饰。有石、砖阶从复壁中回旋而上,塔内诸层有佛龛,石质匾额。纵观塔的外型,粗暴苍劲,严肃古朴。现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百牙山塔  
百牙山塔位于贵池城北百牙山处,塔取山名。明朝嘉靖十七年(1538年)池州知府陆冈建,是一座风水塔。据清光绪《贵池县志》记载,百牙山塔是“取天文补短益卑之象”,“大培池州风水之缺乏”而建。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制,高34.4米,直径6.68米。  
兴济桥  
兴济桥又名七孔桥,俗称“东门桥”。位于贵池城东济川河上。明朝万历十三年(1585年)池州知府刘孟雷建造,清朝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池州知府重修,1990年贵池市人民政府全面整修。桥长239米,宽9.4米。整个桥体均用花岗岩石构成,七拱连跨,拱以条石框式纵联券起。桥墩逆水面垒有水分金刚雁翅。桥面铺有条石,两侧设有石质望柱、栏板。整个桥梁砌缝相错,造形别致,布置巧妙,构造稳定,是贵池现存最长的古代桥梁。
双溪桥  
双溪桥俗称胭脂桥,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棠溪乡花庙村双溪口,桥以地名取名。始建年代失考。为拱形单孔石桥,长31.2米,宽5米,高6米。桥拱为纵联分节并列式,桥面铺以条石,两侧立望柱、栏板、素面。整个桥体留有明代建筑作风。  
义兴桥  
义兴桥又名华阳阁义兴桥。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涓桥镇叶管村。相传,为元代绩溪县令叶楠为家乡捐奉义建。桥为抬梁架木质构造,桥之两端用青石垒墩,单孔,桥面为7根直径0.4米的古桕横跨两端,桕木上铺木板,桥上建廊,两端筑室,其上建亭。桥长21.2米,宽4米,孔径8米。  
杜氏宗祠  
杜氏宗祠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茅坦乡茅坦村。明清建筑,系唐代诗人杜荀鹤后人所建。祠为三进,平面呈长方形,建筑规划以门厅、天井、正厅、天井,祭祖祠相属。整体为台梁架砖木构造,硕大的月梁纵横交织,木雕、画枋交叉其间;柱础石精雕细琢繁缛的花卉、禽兽图案,砖雕、石刻设于后进天井处,整个宗祠建筑标准庞大,古朴状观。祠前为广场,广场端有排列对称的旗鼓石。  
俞村章氏宗祠  
俞村章氏宗祠又名仲德公祠,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解放乡俞村村,明清建筑,座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三进,以门厅、天井、正厅、祭祖祠相属。宗祠进深长46.7米,宽20.3米。为抬梁式砖木构造,青石垒基,周围立砌不荷重墙,每根立柱均垫有青石质柱础,柱础石既有圆形,也有八方形,通体刻有暗八仙、飞禽走兽、缠枝花卉图案。整体平面配置对称,中进与后进两侧设有厢房、配房,以槛窗格扇相隔。祠内仍悬挂有清代“钦命督储”、“径国储猷”、“名宿雍升”等木质匾额。祠前为广场,广场前置旗鼓石两对。  
高氏宗祠  
高氏宗祠又名归隐堂,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棠溪乡石门村。明清建筑,坐北朝南,进深长65米,宽15米至17米。据《高氏宗谱》记载,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原有7进,现存6进,依次建筑为门厅、中下厅、中上厅、香火堂、孝思堂、祭拜堂、祭祖祠。其建筑方式为抬梁架砖木构造,周围立砌不荷重墙。整体木质构架雕琢较少,柱础石既有鼓腹形,也有八面状,通体凿有禽兽、花卉图案。祠内仍悬挂“瑶池冰雪”、“思眷在德”等木质匾额。祠前设有广场,广场端筑有半月形放生池。  
姚氏宗祠  
位于池州市贵池区刘街乡姚街村。明清建筑,祠为三进,面宽12.8米,进深长58.9米,门厅早年倒塌,白色大理石门罩仍存。整体建筑为砖木抬梁架构造,梁枋雕琢较少。祭祖祠左右两侧墙体立有明朝“来龙碑记”和清朝“重修建祠实录”碑记,祠内悬挂“鳌峰目跻”木质匾额。祠前为广场,并立有唐朝李白游虾湖时而作的《宿虾湖》诗句碑记,广场端筑有半月形放生池。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