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蒙城县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4-17 17:09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历史由来  
蒙城县历史长久,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据尉迟寺遗址开掘文物证明,4500多年前,即有古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自殷商以来,县名迭更,从属多变。唐代天宝元年(742),正式定名为蒙城县,沿用至今。以后从属和行政区划虽迭经变化,但辖区却无大的变卦。  
二、位置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东部,东邻蚌埠市怀远县,西靠利辛县、涡阳县,南接淮南市凤台县,北接淮北市濉溪县。全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约占安徽省总面积1.52%。介于北纬32°55′~33°29′,东经116°15′~116°49′之间。  
三、文化艺术  
截至2018年末,蒙城县有文物维护区25处,其中国度级2处、省级3处、市县级20处。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11.97万册,剧院1个。全年全县落实文化辅导点25个,新增文化意愿者效劳人员98名,在册文化辅导员364人,新增摸底村级大众文化辅导员200人。举行大众文化艺术讲习班、培训班22期、经历交流会8期、大型室内外文艺演出26场、走进基层社区乡村文化效劳500余场次,参与团队到达20余支,参与人数到达数万人次。共注销、上传尉迟寺遗址出土器物2059件,馆藏文物195件,宝贵文物107件。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56小时,订阅报纸25种、杂志210种。珍藏中央文献10种30册,新购图书210册,上架图书1000册。展开世界读书日和图书馆效劳宣传周等读者活动,举行各类讲座60场次,参与2800人次。春节期间组织读者参与网上和网下兴趣竞赛活动,参与5000人次。为留守儿童和乡村图书效劳点展开送书和图书交流5次计2000册,参与“三下乡”活动,送科技图书200余册。组织参与“亳州市读书学问电视大奖赛”系列活动,组织参与“第七届中部六省曲艺大赛”竞赛。  
四、方言俚语  
蒙城方言属中原官话。县东南境接近凤台方言,县西北境则受阜阳方言影响较大。境内词汇差异最大,语音略有差异,语法比拟分歧。蒙城方言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蒙城方言的调类和普通话相同,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是次第不同,而且调值悬殊较大。  
五、蒙城歌谣  
蒙城歌谣收录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歌谣,共分五卷:沧桑卷70首,风情卷98首,生活卷62首,处世卷48首,杂篇卷52首,补遗15首,合计345首。歌谣反映了旧时期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状况。从民俗角度看,它涵盖了整个皖北习俗习气;从思想意义方面来看,它是旧中国社会的缩影。民间歌谣是时期的镜子,理想性、针对性最强,随着时期政治气候的消逝,歌谣即消亡,只要生命力极强的,才干辗转传播,若不及时搜集,也要消亡。《蒙城歌谣》内容包括王克峰三个时期搜集整理的成果:1、1949-1960,这一时期搜集的老年人口中传播至今几千年的老歌谣。2、1984年在坛城中学发起师生搜集的传播至今几千年的一批老歌谣。3、2004年以来,走访蒙城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取得的一批传播至今几千年的老歌谣。《蒙城歌谣》是蒙城乃至皖北地域搜集内容最丰厚、涵盖面最广的、数量最多的民间歌谣集成。  
六、六洲棋(六国棋)  
六国棋又称六洲棋,以其便当、易学、充溢乐趣等优点在蒙城民间普遍传播并传承至今。由于六洲棋子在当地叫做“码”,所以当地人把下棋也称作“来码”。六洲棋共有36颗码,对弈双方各执18颗码,码路由六纵六横等距垂直穿插的直线组成,36个穿插点就是下码的位置。下棋分落子和运子两个步骤,落子为谋篇规划,运子是相互绞杀。下码的过程中,在本方的码“成方”、“成集”、“成洲”时,便能吃掉对方相应多的码,叫“打码”。当其中一方的码被打得剩下很少,缺乏以成集时即为失败。或其中一方无力回天时,也可投子认输。当双方战至最后,均无取胜时机,便能够宣布本局“和码”。  
六洲棋简单易学而又变化无量,展开六洲棋运动有益于人的身心安康和智力开发,对进步中央人群的智力程度和促进人的各方面素质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六洲棋的来源与开展值得进一步研讨,它是中华文化中一个组成局部,包含丰厚的历史、人文、民俗等方面的学问,研讨六洲棋、展开六洲棋运动就是在传承中华文化。  
七、庄子祭奠大典  
庄子祭奠大典程序简单,但庄严庄严。各类仪仗就位后,古典祭奠音乐起,乐声中100名参祭人员向庄子坐像行祭礼,敬献香、花、水、酒、五谷等,并依次宣读《香赞》、《花赞》、《水赞》、《酒赞》、《五谷赞》,主祭宣读祭庄文后,100名参祭人员盘腿席地而坐,鼓盆齐诵庄子《天道》。  
自宋代以来,蒙城不断都有祭奠庄子的活动。明万历《蒙城县志》记载:“名宦祠,规制学校详祀庄周、何道、段少连、苏舜钦……每祭文庙毕,即祭奠之,祭器同。”清同治年间蒙城县志记载:“祀乡贤庄周字子修蒙人也,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祭奠庄子的活动由于种种缘由被中缀。经各方不时努力,由蒙城县研讨老庄的学者和一些民间机构共同建议,社会各界共襄盛举,2012年,我国首届布衣祭奠庄子大典在庄子故里安徽蒙城县庄子祠举行。  
八、蒙城油酥烧饼制造技艺  
蒙城县的薛家油酥烧饼来源于清朝末年,距今曾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清末民初有一个姓宋的孤身老人在蒙城文庙西侧以卖油酥烧饼为生。十几岁的山东人薛延年逃荒至蒙城被宋氏老人收容,并传与他打油酥烧饼的技艺。薛延年艺成之后,传子、传女并广收学徒,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授,把薛家油酥烧饼的浓香飘满淮北大地,薛家油酥也随之名声鹊起,成为蒙城美食的一张名片,其色、香、味俱佳,出炉后色泽金黄,用火剪一挑层层叠叠,薄如竹纸,汪着油,透着香,吃起来让人回味留连。  
薛家油酥烧饼选用的面粉为强筋面,猪油需选猪肋处精密膘油。打烧饼的调味料含12种中草药,配大葱、芝麻及麻油后就能够做烧饼了。第一步是和面,和面要下力气重复揉搓半小时以上,活好醒透待用。制造饼坯时要拉的长,擀的薄,馅要抹的匀。粘贴烧饼是炉火炉温要控制好,炉壁太热或太凉,饼坯都贴不上,会形成落炉。烤的时分要控制好火候,火候不到烧饼不熟更不会酥,火候过了又会焦糊。  
九、陈氏锡包壶制造技艺  
锡包壶传统工艺源于民间的把碗补锅的锡匠活计,后来人们把受损的陶壶、酒壶也找锡匠修补,为了美观,锡匠们把修补处做成美观的花型,成了锡包壶的雏形。  
随着工艺开展,当前艺人在紫砂壶外层整体或壶底、壶嘴、壶盖、壶把等部分贴上锡片,经过凝结、压片、外型、尽打、打磨、锡焊等工序,组成寓意不祥的字画图案,在壶的边缘以及底部附以草叶纹、日光纹、花果纹、葡萄纹等中国传统花纹图案与包壶主要图案连城一个整体,从而到达遮盖残缺、美化壶体的目的。包好的紫砂壶加强了防潮、保温、耐酸、耐碱的功用,也可彰显具有者的才气、情怀、个性和品位,从而进步紫砂壶的适用价值、艺术价值。  
蒙城县锡包壶技艺随传承人于清朝末年从山东地域迁来,在蒙城县城漆园街巷里曾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目前程宝玉与聋哑的父亲陈兴海还在困难的传承着手工锡包壶技艺。据理解,目前在安徽省范围内,手工锡包壶传承人较少,锡包壶工艺仅存在于蒙城县。陈氏手工锡包壶技艺最重要的价值是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不祥图案,采用锡为原料用传统手工艺的办法持续了下来,陈氏壶艺中的蝙蝠、金蟾、元宝、中国结等主图案以及边底处运用的花果纹、葡萄纹、日光纹等纹饰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不祥元素,具有无量魅力和文化价值。  
十、庄子的传说  
据《史记》记载:“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蒙城殷称冡,或曰北冡,甲骨文曰“冡侯”,即冡国。周为蒙国,内有漆园,汉为山桑县,,后称山桑、蒙郡、蒙县、涡州等。直到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为蒙城县,不断沿用至今。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开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开创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基本肉体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要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以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以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限差异的),属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以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而他否认学问,否认一切事物的实质区别,竭力否认理想,梦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客观肉体境地,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抛弃一切文化学问。蒙城作为庄子生活终身的中央,自然留下了很多庄子的故事传说。经过历代人无数次重复讲述,在传播中得以丰厚和完善,这便构成了今日庄子的传说。  
十一、淮北大鼓(亳州市蒙城县)  
安徽大鼓盛行于苏鲁豫皖,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之间的广阔乡村和城镇,是广阔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剧种。来源于南宋时期,元朝时得到蓬勃开展,盛兴于明清。创派祖师王重阳,收徒七位,称为“全真七子”掌教真人为王重阳祖师的首徒丘处机,后构成七支八派,九九八十一门。记辈份为一百辈,分红一百个字,每字为一个辈份,分别为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园、明,至、理、忠、诚、信,崇、高、司、发、兴,世、景、荣、为、茂,希、微、衍、百、宁,禾、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花、献、宝、鼎,行、舟、满、沼、书,月、盈、祥、光、生,万、古、继、仙、号,三、界、都、是、新。中原大地最盛行的门派为高、刘、柴、桂、张、沙、杨。有的中央鼓书艺人收徒众多,且又盛名于时者,便另设立门派。其书艺作风,起初分“南口”,“北口”;后又有“花口”,兼南北书艺之长而称之。在运用噪音办法上,又是统一的称“卧嗓”,“立嗓”两种。“卧嗓”出音沙哑、刚健,“立嗓”出音柔润,又谓之“本嗓”,为男女鼓书艺人共同爱用之。主要唱段,皆用板腔体,有时于开书前,与结尾后,或偶而在唱段中,插唱几支曲牌。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大鼓开展很快,广阔艺人除演唱传统书目,还积极编演新书目,特别是,张桂银先生在唱腔和扮演艺术上停止了大量的变革、创新和进步,演出场地,也从单一的“撂地”,走上了舞台和专业的录音棚。他将安徽大鼓唱响苏、鲁、豫、皖及周边省市,作品被制造成唱片、磁带、VCD光盘,出版发行,畅销全国各地,以至港澳台。如今,他一边忙着开掘整理安徽大鼓曲目,一边忙着开班带徒,一边还忙着新创作、扮演,不畏余力的努力于曲艺的学习和研讨,发扬、传承、传播、创新、开展安徽大鼓这一门艺术。安徽大鼓是安徽人民在长期消费生活理论中发明出的丰厚多彩的文艺方式的一种,是人民聪慧与文化的结晶。安徽大鼓曾经是安徽曲艺艺术中传播面最广、最具有知名度的曲艺品种,在安徽省的曲艺开展历史上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安徽大鼓的开展历史和安徽大鼓的现状代表了整个安徽省的曲艺历史和现状。安徽大鼓源自民间,长期扎根于人民大众中,为活泼和丰厚大众的文化生活作出了很大的奉献。安徽大鼓书目丰厚,远至三皇五帝,近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包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书目中表扬忠臣良将,讴歌英雄俊杰,抨击奸臣贼子,善恶清楚,人们借助听书,在文娱中盲目地承受道德教育、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和自创历史。因而,安徽大鼓不但有艺术价值、文娱价值,而且有宣传教育价值和历史研讨价值,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十二、卢家笙制造技艺  
笙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在簧乐器。对中华民族文化及其西洋文化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1978年河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千多年前的几支匏(páo)笙,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笙,南北朝时期笙、竽并用。明、清时期笙在民间传播,我国目前的笙有19簧、17簧、13簧,大小各异。安徽省蒙城县乐土镇卢庄、全庄十几户人家,家家做笙,人称“响庄”。相传清朝末年,从北方逃荒要饭的卢立,拿着一个破笙,在淮北一带吹笙要饭,并在蒙城县乐土镇卢庄安了家。后来,笙坏了,不能吹了,他就想法本人做笙,当时涡河北岸盛产竹子,做笙管,找来枣用做笙斗,找来破锣做簧片,从此,他的后代卢万昌、卢景友、卢俊军、卢沙沙等代代做笙,且笙越做越好,在淮北地域远近出名。新中国成立后,卢家笙开展很快,卢庄家家做笙,笙已成为他们的生活来源。从六十年代起,中央歌舞团、中国杂技团、中国煤炭文工团、南京、上海及其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的专业、业余吹笙者都到“响庄”订做笙。卢氏的笙很有特征。与众不同,14簧,紫竹杆,上锅蒸煮后上火烤,晾干取直后做笙管。檀木做笙斗(用风钢刀挖斗),请求笙管对缝,管管节对节。用筒锣心分割做簧片。卢俊军制造的簧片,薄如纸,簧面看不到缝,顶风簧搧(shan)动。卢俊军最拿手的工艺是做拃(zha)笙。(拃是手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间隔称一拃长)和榻(ta)笙。拃笙,约15厘米长,笙片小而薄,声音洪亮、悦耳;榻(ta)笙,也就是倍低音笙,笙管长约90厘米,簧片长约3厘米,很有运用价值,这两种笙在我们国度根本上绝迹,只要卢俊军父子能做。  
十三、送大雁  
在中国的历法上,农历把一年定为354天或355天,将所余的时间约每三年积聚成一个月加在一年里,这样的年份叫“闰年”。这原本是一件正常的历法纪年,可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却赋予了它不祥的内容,把普通的年份叫做“闰年”(寓意安全之年),把闰年叫做“滑年”(寓意“下滑之年”),以为这样的年份青年男女不宜婚嫁,闰年里晚辈老人安康有碍等等。  
赶上闰年的二月初二,那更是老年人避而不及的日子。据传,农历二月初二老龙王升天,所以,二月初二又被称作“青龙节”,在龙王升天的时分,就会有老人随之升天(逝世)。据传,很久以前,在涡河两岸,每到二月初二,常有大雁落于此地,人们以为老年人的逝世是大雁哀鸣召唤所致,所以在蒙城又有“五更闻雁叫,老人遭劫数”的说法。  
二月初二,青龙节,大雁落,老人有劫难,这就不能不让子女们为父母的安康操心担忧,那么,如何才干为老人消灾避祸呢?作为“父母小棉袄”之称的出嫁的女儿,想出了许许多多的方式办法,送红伞,送红袄,送布鞋,希望以此来保佑父母除凶去疾、祛瘟辟邪,祝愿父母安康安全、福寿延年。在蒙城,就有“二月二送雁馍”的风俗,每当农历二月初二降临之际,出嫁的女儿都要为爹娘送一对“大雁”,听说老人吃了大雁便能够避凶化吉,这叫做“吃了雁,活一万。”听,多么美妙的祝愿!  
起初,只在闰年二月二给父母“送雁馍”,后来变成每年都送了。二月二将至,新媳妇们、老媳妇们都开端忙活起来,纷繁为本人的父母准备蒸雁馍。如今好了,集镇街头上有特地卖雁馍的,花上几块钱,买上一对,便能够为父母送上祝愿了。  
“雁馍”,望文生义,一种大雁外形的馍馍(馒头)。它的做法是:用上等的小麦面粉发酵后和成较硬的面团,再将面团分红一斤左右的面剂,将面剂揉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棒槌外形,一端捏成大雁的脖子和头部,脖子和头部紧贴着身体,然后用两颗黑豆作为大雁的眼睛,用剪刀剪出漂亮的嘴;另一端捏出大雁尾部,用剪刀剪出尾巴;身体的两边捏出翅部,用剪刀剪出两个翅膀,用木梳在大雁身上摁出羽毛状花纹,再把大雁身上装点红、蓝两种食用色料,放在锅内蒸熟,一只彩色的大雁便带着人们美妙的祝愿应运而生了。  
一只只美丽的“大雁”放在篮子里十分喜庆。与其说这些是“雁馍”,不如说是“鸽馍”或“鸳鸯馍”更精确,由于它们具有大雁不具有的彩色的“羽毛”,却没有大雁应有的高昂奋飞的气势。不过,这也挺好,这就完整能够依据农家妇女的朴素美学对“大雁”形象停止传统艺术加工,让“大雁”变得愈加详细,愈加生动,愈加心爱,把心中对父母的真诚深沉的爱经过这群心爱的“大雁”表达出来,传送开去……  
在蒙城,人们还会在“大雁”的肚子里放上一只鸡蛋,鸡蛋也就成了大雁的蛋了。吃雁馍的时分,母亲会用刀从中间将大雁切成对称的两半,那只“雁蛋”便会展示在人们面前,固然大家早已晓得雁馍里面有一只“雁蛋”,但它的呈现还是会带来一份特别的“惊喜”和幸福感,特别是关于昔日平常很少吃到鸡蛋的孩子们,总能惹出许多口水来。  
有的中央做的雁馍,更像蒙城当地的另一种叫“菜角子”的食品。做法是用发酵小麦面粉和面,把面擀成薄厚适中的面皮,然后放馅,用肉末、粉丝、韭菜、芹菜、馓子、鸡蛋等做馅,参加食盐、辣椒面、酱油、味精、香油等作料,然后捏成大雁的外形蒸熟,等候着父母及亲人们品味。  
二月二这一天,出嫁的女儿换上漂亮的新衣,用心梳妆装扮一番,挎上崭新的竹篮,篮子里放着为父母蒸好的大雁馍,欢欢欣喜回娘家。此时此刻,爹娘早已立在村头,翘首远望,盼望着那个熟习的身影早早进入视野之中。当闺女将那盛放着一对雁馍的竹篮递给爹娘手中的时分,换来的是两位老人满脸的笑容。  
其实呀,“五更闻雁叫,老人遭劫数”的说法纯属迷信,二月二送雁馍的风俗完整是女儿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和美妙祝愿。之所以要送“雁馍”,是人们巧妙天时用了“大雁”的意味意义,更好地表达出女儿们与父母之间的怀念挂念之情。大雁南飞了,有再回来的时分;女儿出嫁了,但她们不会遗忘父母的哺育之恩,更希望应用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常回家看看”。  
记得我很小的时分,看到他人送大雁馍,我还特别开心肠跟我爸妈说,等我大了点会做馍了,我也给你们做。结果把我爸妈逗着说“等你出嫁了才干给我们送呢”。  
“大雁馍”,不只是人们难得的美餐,也是一种重要的民俗物象,它给人们带来美的艺术享用,传达了当地人们的生存聪慧。借助于“大雁馍”,人们品味到了人世浓浓的温馨、幸福、调和……  
十四、蒙城县丧葬风俗  
送终、报丧  
老者临终,家眷到场送别,咽气(“咽气”又称“落气”)后,即烧化纸箔,渭之“烧落地纸”或叫“落气纸”。替死者抹身、梳头、更衣后,将尸体移至堂前(靠左边),覆以被单,同时烧香焚纸点油灯。门上贴白纸,门前插自幡,以示邻里,然后向亲友报丧。  
奔丧  
死者的亲友接到报丧后,要及时到死者家中吊唁,至亲好友去时多给死者扎纸物(即社火);死者为男,则扎纸马、纸人;死者为女,则扎彩轿、纸人。另扎4筒彩幡,亲友奠仪以纸箔为主,交厚者多送挽幛(6尺黑布)。如今扎纸物、请响班的多为孝女。  
入殓、守灵  
棺木停放屋正中,将死者放入棺木叫“入殓”,死者脸蒙黄裱纸,背垫铜钱,口含铜钱,称“噙口钱”,手拿饼子,称“打狗饼子”。意义是人死了,灵魂要到地府报道,魂灵路过恶狗坡时,恶狗会上来咬,死者手里拿的饼子,是留给狗吃的,狗见了饼子,就不咬了。棺头点长明灯,置一小罐,插一双筷子,谓之“密封罐”。地上放一个土盆,谓之“老盆”,以备亲属吊唁烧纸之用,棺侧有孝子轮番侍守,朝夕不离,谓之“守灵”。亲友前来吊孝,由孝子,跪迎、跪送。若来女眷,则由死者儿媳或女儿至孝堂跪迎。  
送汤(“烧铺”、“髃铺”)  
死者逝世的第二天日晚上,由两人抬土罐(木桶),内装面汤,带上端菜托盘,全家人及亲朋好友随之,哭入左近神庙,或村外十字路口,俗称“送汤”。在路口燃烧死者被褥、衣服、鞋袜、席草之类,叫“烧铺”或“髃铺”。孝子等绕燃烧火堆三圈祈祷,打碎土罐,举家痛哭,尽哀始还。  
亲棺和封材口  
出殡前,翻开棺盖,让全家与至亲好友一睹死者遗容,孝子及孙男弟女围棺痛苦,然后用铁钉把棺木封在一同,封棺时,孝子、孝女要高声呼叫,让死者躲钉。  
出殡、安葬  
出殡时,死者全家孝子及直系亲属以下都穿白色孝服,棺起身,长孙持白幡引路,孝子摔碎“老盆”,持哀棍(俗称丧棒)领棺下地,亲属亲友持纸人、纸马、幡幛等随后。至墓地,长子引棺先绕墓穴向左向右各转3圈,然后引棺入穴。葬毕回家,宴谢吊唁亲朋,次日,孝子到送礼各家叩头“谢孝”。到墓地送殡的多为男性,本地有女眷不能随棺下地的风俗,如今也有女宾跟随送殡的。  
圆坟  
葬后第三日,全家同往墓地,添土筑墓,并燃烧纸箔,围坟跪哭,称为“圆坟”。如今也有当天下午就圆坟的。  
守孝  
老人死后,儿女要穿孝3年,百天之中,孝子见人不分长晚辈,均向人叩头,以示行孝。守孝期间有3忌:百日内不剃头、3年元宵节不蒸灯、3年春节不贴红对联(当年不贴、第二年贴蓝或紫对联、第三年贴绿或黄对联)。  
建国初期,民间仍沿用旧的丧葬风俗。1966年后,旧葬被废弃,各种活动根本禁绝。民问虽仍土葬,但必需深埋。20世纪70年代,实行了丧葬变革,吊唁死者普遍采用送花圈、开追悼会的方式,亲友左臂戴黑纱,向死者致哀。国度工作人员逝世,大都火葬,城镇居民也有少数效法者,但仍以土葬居多。90年代后,城乡死者根本火葬后又土葬,丧葬礼俗局部恢复。  
十五、蒙城县结婚风俗  
每一次过年回家,必然是大家扎堆儿办喜事的日子,原本嘛,过年就很喜庆,而且那时分亲戚朋友都在家,这时分办婚事当然也是再好不过啦。记得上个寒假在家吃喜酒,就遇见了一些新颖事。虽说新郎新娘都是一个县的,彼此间隔不远;但“十里改规矩”,有些事就说不准了。比方说“过轿”啦,接新娘子要八辆车啦,等等,过去,婚姻考究门当户对,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虽不那么板滞,但多数还有一点要素。以前就光晓得读书,对家里的很多习俗习气什么的理解很少,本人理解再加上老妈给我补的“课”,认真想一想、看一看,我们蒙城的婚嫁里面的门道程序真不少哪。  
第一步,说媒。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龄,父母就开端张罗着谈婚论嫁了。普通,先由看好另—方的一方请人作媒(引见人),通报状况,通常男方主动些;征得双方家长同意、自己称心,请算命先生排合算一下生辰八字。无大碍后约双方自己见面。  
第二步,下帖(传帖)。八字相合后,男家择吉日延聘四大红媒(四男性作媒),携庚帖和花红聘礼(手饰.衣料)送往女家,女家交流庚帖,捐赠鞋帽及文房四宝作回礼<称“传帖”).婚约始定。  
第三步,要生时。结婚前,男家备礼品托媒要女家“生时”(华诞时辰),待女家同意后卜吉日迎娶。  
第四步,迎亲。吉日晨,男家以彩轿(贫家以牛车代轿)、高灯、泡罩子(枝叶俱全青竹竿)、盒子(内盛鱼、肉、糕点)、坛酒,着男孩压轿,吹鼓手前导迎娶。双涧等地域实行过轿,即迎亲的队伍头天下午即汹涌澎湃地开到女方家,在那里住上一晚,第二天一早待女方亲友吃过送行酒后再启程。新娘顶“蒙头红”,着吉服(红袄、虹棉裤),由父兄背上轿,新娘要哭(俗称“哭嫁”).弟弟或侄子扶轿相送出庄。妆奁(富家“双八件”或“单八件”。贫家灯、盆)随后。嫁客。新娘出嫁,要由一近亲晚辈充任“嫁客”(雅称“大宾”)同往,是喜日当天女方的全权代表。午宴时要坐首席。  
第五步,婚典。结婚需求一定的典礼。新娘到新家,新郎一行来迎接,仪式开端,要燃花烛、放爆竹,吹奏唢呐;仪式上的花活可多可少,拜天地、拜父母、双方对拜必不可少,三拜才干礼成。  
第六步,入洞房。礼成,新婚夫妇入洞房。撤床妇女要父母双全、子女成行,穿虹插花.用红枣、栗子、麦麸子及染红花生,撒在新人床上(双涧等地拜堂时撒向新人)。边撒边唱(意取早生贵子富贵满门)。新娘入了洞房普通不许动,所以当天的新娘子很遭罪,有的以至前几天就不敢吃饭喝水。假如在迎亲路上、婚礼停止中、入洞房时,新娘子却要如廁,可是件为难事,也是以后多年的话题笑料。  
第七步,喝喜酒。前来贺喜的亲友不能空手,要送彩礼,又叫上份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份子钱是一块两块不少、三块五块不多,往常已是数百上千了)。礼成后亲友入席喝酒用餐。  
第八步,闹洞房。吉日当晚,由两名父母俱全的姑娘给洞房送“长寿灯”,亲友闹房(有三天不分大和小之习)、入夜,还有听悄然话的,新郎新娘的甜言蜜语很可能成为日后的笑柄。  
翌晨,行“堂拜”礼,先拜天地、祖先,后按辈分上下依次展拜至兄嫂。年,新娘入厨做饭,饭后拜祖坟(上喜坟)。娘家3天瞧.6天按(称“回门”),日落前送归<风俗不空房),12天接女归宁,留宿数日。以后就轮回到正常过日子,不需赘言了。  
这些年,婚嫁风俗有所改良,大同小异。同者,程序;异者,生死水平进步了,彩礼、份子、价码进步了,费用大大增加。这样,办婚事的、贺喜的,都感到一个“累”;每年婚丧嫁娶,加上庆生祝寿等,经济上都感到一个“紧”。累归累,紧归紧,想象会有哪对父母由于这个就不嫁闺女,不给儿子娶媳妇儿呢?哈哈!  
十六、蒙城县春节风俗  
元旦之夜,人们常常一夜无眠,这就是我们所成的“守岁”,然后就将迎来最重要的日子---农历大年初一。我生活在蒙城乡村,记得小的时分乡村地域很多时分没有电,没有电视,更没有春节联欢晚会。晴朗的元旦之夜,我们这些孩子们则痛快淋漓地停止着“老鹰捉小鸡”、“藏老猫”、“跳皮筋”等各种传统游戏,把过年的欢乐与幸福洒满整个村庄……大人们则聚在一同玩纸牌。孩子们“疯”够了,大人们玩累了,时间也接近了零点,回家放炮去!听说谁家年初一放炮早,财神爷就到谁家去,早放炮就能得到财神爷的保佑,你想谁能不力争上游呢?  
如今的人们“守岁”就简单多了,,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与朱军、董卿等人一道共同迎接零点钟声敲响。  
以前燃放的鞭炮大都是传统手工制造的,个头儿是如今“机器炮”的三四倍,但响声比如今的“机器炮”差多了,更没有如今“机器炮”的电光效果。如今的“机器炮”个个都炸,而以前的“手工炮”,一挂鞭炮中会有非常之一、五分之一以至更大比例的鞭炮是不炸的,有的捻子熄灭后火药直接从捻子部位窜出来熄灭而炮不炸,这样的炮叫“窜筒”;有的捻子燃完了,但火药却没被点燃,这样的炮叫“哑巴吼子”;有的痛快就带着捻子完好无损地落到地上。不过,人们并不怎样抱怨鞭炮的质量,相反还有点自得,这叫“落得多”,标志着这一年内收成好,生意兴隆,谁不喜欢呢?  
“拾炮”是那个年代孩子们过年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如今放炮,炮声一响,孩子们便躲得远远的;以前恰恰相反,谁家一放炮,孩子们便蜂拥而至,把“火车头”帽子的“帽耳巴”向下一放,遮住耳朵盖住脸,一猫腰就是一个“战利品”。有时,为了一个鞭炮,不惜蹅湿了鞋子,弄脏了衣服,炸伤了手指,搞伤了和气,但拍拍那衣裤口袋里鼓鼓的鞭炮,心里弥漫的全是快乐和幸福。  
吃早饭的时分,拾炮方告一个段落,小同伴们各自回家,掏出鞭炮,整划一齐地摆放在桌面上,纵情向家人展现本人的成果。然后,从堂屋香烛中取一支正在熄灭的香,先把带捻子的炮放了,再把“哑巴吼子”折断点燃“刺花”,不断玩到父母责怪两三次才告罢休,依依不舍地端起饭碗。  
饭碗里盛的一定是扁食(饺子),那是前一天下午包好的。以前,年初一忌讳多,这一天不动刀,不动针,不扫地,不洗衣服,早餐不吃荤,吃蒸馒头、素饺子,意味着日子江河日下,素素净净过一年,预祝一年不祥如意。包饺子时,在其中几个饺子中塞入硬币,谁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就意味着谁在这一年内财运亨通。所以,吃到包着硬币饺子的人都会异常兴奋,管他发财不发财,至少这是个好兆头。  
早饭好做,在锅内馏一些素包子和馒头,下几碗饺子即可。吃得也快,也不能不吃快,由于吃过饭要上祖坟,一个家门的老老少少都在等着你,你哪有时间细嚼慢咽呢。吃过早饭,各自从家里拿出几刀火纸和一盘炮,都拿到家门中的长者家中,把一切的火纸铺开,用“纸梳”打印上古代铜钱的痕迹,然后把火纸花成扇形,装进筐内,孩子们蹦蹦跳跳在前,大人们带着火纸、鞭炮和放炮用的长竹竿,一同向祖坟方向动身。  
上祖坟是一件十分盛大的事情,能走动路的男人都要去。到了坟地以后,由长者按已故先辈的辈分把火纸分发到各位先辈的坟前点燃,然后将鞭炮挂在长长的竹竿上端点燃,让洪亮的炮声回荡于空阔的田野,通知九泉之下的祖先们,后人们来探望他们了。孩子们不懂得这些含义,只晓得争抢落下的鞭炮。烧纸放炮之后,在长者指挥下一切的人后退站成一排,跪下向祖先三叩首。  
姑娘媳妇们普通不参与上祖坟,(所以我真的一次都没有去过)她们在家里拾掇好家务后,就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装扮得整划一齐,聚在一同,给晚辈们拜年去了。男人们上祖坟回来后,立刻组织起来给庄上的晚辈拜年。从健在的最高辈分的老人开端,进门高喊:“俺老太(或其他称谓),给您拜年来了。”晚辈赶忙答道:“年跑远了。”然后,晚辈依次跪地给晚辈磕头,祝晚辈安康短命,晚辈则端出来馃叶子、馓子、炒花生、炒瓜子、爆米花、梨膏糖等食品分给晚辈,孩子们不在意馃叶子、馓子等,更在意炒花生、炒瓜子、糖果之类,拜年归来,身上一切的口袋都装得鼓鼓的。关于本家的晚辈,晚辈还要发红包给他们,这叫做“压岁钱”。  
“压岁钱”其实是晚辈对晚辈的一种心疼,一种祝愿,祝福晚辈孩子们生活幸福。随着时期的变化,“压岁钱”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了,而孩子们纷繁用这笔钱买来图书和学惯用具,把晚辈的祝愿与期盼化作努力学习的无限动力,在学问的天地里快乐生活,健壮生长!  
十七、服饰  
民国时期,蒙城县富人冬戴风帽,身着长袍马褂,下穿直筒大腰棉裤,足着棉袜,穿三道云棉鞋;春、秋戴礼帽,着夹袄夹裤,出门穿长衫。—般百姓冬戴线帽,上着土布右开襟过膝大棉袄,下穿棉裤,脚穿麻窝(麻、草结的鞋);春、秋穿土布对襟单褂,腰系青布巾,穿草鞋或撒鞋(鞋脸较深,上面缝着皮梁或三角形皮子);盛夏敞头赤膊。家境稍裕的青年,冬戴“火车头”(东北棉帽),春、秋戴“帽垫”,顶缀红疙瘩(父母新丧为白色),外出穿海昌蓝大褂,少数人穿西服,着皮鞋。老年妇女冬戴头箍或顶包头,上穿棉袄(瘦削宽大,右开襟,大陀襟镶边,领口、袖口饰花边,钉布扣五、七枚),下穿大腰直筒棉裤(裤角镶滚边,扎腿)。中青年妇女,出门穿海昌蓝褂,着荷花色袜,吊带,红绣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蒙城县境内居民喜列宁装,男青年戴蓝军帽。女青年上穿站领盘香扣对襟短褂,夏穿瘦削仅及膝盖的二蓝色裤,柿黄色袜,带袢鞋。1955年前后,流行苏联花布。“文化大反动”初期.盛行草绿色军装。70年代,服装以蓝、灰、黑三色为主,男性普通穿“二五大衣”、中山装、西装、衬衫,松紧口鞋。20世纪80年代后,青年男女服装样式新颖,花色绚丽。男上衣有呢子大衣、西装、港衫、茄克、猎装、青年装、击剑装、香槟衫等,下着西装裤、喇叭裤、牛仔裤。女性着西装、连衣裙、丝绸绣花时装、滑雪衫、羊毛衫和各种纹饰的毛线织物。城镇居民穿皮鞋,乡村人穿运动鞋。旅游鞋城乡居民都爰穿。  
十八、建房  
盖房上梁选双头日子(忌二、五、八)上午,放鞭炮、撒红点馒头、花生等,亲友持酒肉或现金来贺,称“压风”。主人设宴待客和建房工匠。建国后此俗仍存,此等贺仪日趋丰渥,酬往报还,不胜其苦。  
十九、饮食  
蒙城县居民以面食为主,每日三餐,干、稀两类。干有馒头、卷千、杷粑、锅贴、烙馍、干饭等,稀有红芋饭,面条、面片、面疙瘩、莱汤等。素常以咸菜、辣椒、蒜瓣佐食。20世纪80年代后,生死水平进步,城镇居民喜食甜、淡、低脂肪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二十、名人  
庄周(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宋国蒙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思想的开创人之一。  
陈亢(前511—前430)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名原亢,蒙城县小辛集乡人。孔子弟子中名列第68位。  
高琼(935—1006年),字宝臣,小名军保,北宋大将。《宋史》称:“真宗澶渊之役,高琼之功亦盛矣”。  
刘金定(941──1010年),蒙城小涧镇刘庄人,巾帼英雄,高琼之妻。  
高滔滔(1032—1093年),蒙城县漆园街道十里井庄人,曾祖高琼,史称宣仁圣烈皇后。  
王竞(1032—1095年),字彦履,曹州人。熙宁末年任蒙城知县,曾主张修建庄子祠。  
任化邦(1837—1867年).又名怀帮,乳名柱。坛城西南小任庄人。捻军名将,安定天国封其为鲁王。  
马玉昆(1837—1908年),字荆山,亦作景山,蒙城县马集镇人,清末将领。  
马金叙(1848—1912年),字丽生,淮军将领,晚清名臣。  
陆建章(1862—1918年),字朗斋,立仓区陆瓦房村人,北洋军第四镇第七协统领。  
葛昆山(1890—1979年),字玉斋,历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副官、亳县、凤台等县县长等职。  
孟兆贵(1874—1914年),乐土镇李家村孟庄(今三义乡孟庄)人,农民起义领袖。  
时白林,原名石盛昌,民国十六年(1927年)生,蒙城县岳坊镇人,国度一级作曲家。  
段树民,神经生物学家,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  
二十一、蒙城县饮食风俗与特产  
1、牛肉馍  
牛肉馍是一种特征小吃,颜色金黄色、外脆里嫩。每日早晨,市区每个牛肉馍的摊位都香气扑鼻,好像芬芳香气扑鼻的鲜花开满城区的角角落落。  
2、干扣面  
涡阳干扣面是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地域的一种独具一格口味的特性传统式面点,以煮开的绿豆芽作埋下伏笔,配上蒜汁、葱段、鸡精、胡椒粉、食用醋、芝麻油、生抽等为火锅底料,煮开的鲜面条如雀巢咖啡一样遮盖其上,再以油炸辣椒作上料,充足拌和之后就能够。  
3、阚疃板鸡  
阚疃王氏板鸡创建于清朝时期,承袭迄今已具几百年的历史时间,世世代代享有盛名。用秘方加二十余味宝贵中草药材配制,以高质量上千年古山泉水侵泡、清洗、多道加工工艺细致消费加工、酱卤出的板鸡肉质地细嫩、香气醇正、脆响可口、耐人寻味唇齿留香长远,称得上江准一绝。  
4、蒙城撒汤  
撒汤,是广为传播于民俗的一种特征小吃,始于安徽蒙城等苏鲁豫皖接壤处地域。撒汤,古通"潵",潵为骨头汤、肉杂之意,因其字冷僻,人误写为"撒汤"、"杀汤"等。现往常撒汤普及江准空中,变成口味与众不同的安徽省有名的小吃。  
5、展沟烧饼  
展沟烧饼是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展沟镇的特征美食。利辛展沟烧饼外酥里嫩,香酥可口,美味可口,美得不可方物,遭受愈来愈多的人的钟爱。  
6、狼山黑陶  
狼山黑陶产于蒙城县小涧镇狼山一带,产品具有"古"、"拙"感,纯黑色。狼山黑陶畅销上海、苏、杭一带,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  
7、油酥烧饼  
油酥烧饼是蒙城颇具特征的风味食品,层层迭迭,薄如竹纸,汪着油。刚烤好挑起的油酥烧饼拿上餐桌时,要一个一个地分开摆放。  
8、楚村粉丝  
粉丝是楚村镇的一大特产,该镇大范围消费粉丝是在1970年以后,盛于1990年前后。红薯是加工粉丝的主要原料。  
9、蒙城Sa汤  
Sa汤是蒙城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有麦仁、鸡汤、鸡蛋、麻油、胡椒等。  
10、板桥无籽西瓜  
板桥无籽西瓜采用“靠接”技术培育而成,“金帅”、“蜜桂”、“绿宝”等种类为彩色无籽西瓜,黑皮黄瓤,黄皮红瓤。  
11、秋黄瓜  
秋黄瓜主要产于小涧镇潘刘于庄,多数在半斤重以上,最大的可达2斤多重,长约40厘米,且皮薄、子稀、肉厚。  
12、火腿腐乳  
火腿腐乳分火腿腐乳及火腿醉腐乳两类,消费历史在百年以上。火腿腐乳色泽红润,滋味咸鲜,略带酸甜。火腿醉腐乳色白淡雅,汤清发绿。  
二十二、蒙城县著名景点  
九顶灵山寺  
九顶灵山寺位于蒙城县城西北16公里小涧镇狼山山顶,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寺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共十三间,分两进院落,有院墙围护,总体为砖石构造。  
马公府  
马公府坐落在蒙城县马集镇境内,为晚清一品当朝马玉昆府邸。马公府存房屋46间,分前后两进院子,后院又分为东西两院,整个建筑为“品”字型,砖木框架构造,房梁普通为三层垛梁,存有大量砖雕、木雕。  
板桥集战役留念馆  
板桥集战役留念馆位于蒙城县板桥集镇雪枫公园内,留念馆是为留念板桥集战役而建,占空中积1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0平方米。馆内展现了100多幅图片和局部实物,同时珍藏了120名将军的题字,为国度AAA级旅游景区。  
万佛塔  
万佛塔又名插花塔、兴化寺塔、慈氏寺塔,位于蒙城县城中心。因塔身内外嵌砌琉璃小佛近万尊而得名。万佛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塔的四正面辟门,其他四面砌作假窗,上檐第二、第三层用砖砌作塔檐平座。  
蒙城县文庙  
蒙城文庙又名蒙城孔庙,始建于元至元21年(1284年),是祭孔、演礼和办学的中央,为安徽省重点文物维护单位。主要建筑有灵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和大成殿。  
尉迟寺史前文化遗址  
尉迟寺史前文化遗址位于蒙城县东北20公里处,面积约十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期遣址,为大汶口文化演化中的一种新的类型,是父系氏族晚期部落联盟最高领袖所寓居的村寨或城堡,距今5000年左右。  
双公庙  
双公庙位于蒙城县吕望镇,始建于唐,清末重修,是安徽省少有的唐代庙宇。尚存前殿3间,供奉庄子,后殿3间,供奉姜子牙。双公庙为砖木构造,建筑面积约140平方米。  
庄子祠  
1995年6月,蒙城在明代庄子祠原址上重建庄子祠。2008年后,该县增设了梦蝶楼、南华经阁、东西碑廊、庄子草堂、庄子养生院、五五池、逍遥池等新景观。全祠占地52亩,由仿汉代祠堂建筑群和东西万树园等景观构成,为国度AAA级旅游景区。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