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与颍河交汇处、淮北平原最南端。南临淮河,中跨颍水。天文座标为东经115°56′—116°38′,北纬32°27′—32°54′。以县城为起点,东至江店孜镇蒋郢孜东27.1千米与凤台县交界;西到六十铺西五十铺大赵庄34.5千米与阜阳市颍州区、颍东区、阜南县毗连;南至淮河13千米与霍邱县、寿县隔河相望;北至陈桥镇毛沟桥29.4千米与利辛县接壤。全县东西长72.5千米,南北宽56.1千米,总面积1988.5平方千米。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占阜阳地域总面积的10.9%。县界周长261千米。
二、文化事业
截至2020年末,颍上县建成了86个村级文化活动广场,配套有体育器材和文化设备,农家书屋完成了行政村全掩盖,已建成332个村级综合文化效劳中心(乡村舞台)。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博物馆1个、文化站30个。全县阅读推行活动53场,参与读者活动总人次8.6万人次。完成对全县30个乡镇农家书屋巡回业务辅导,受众人次370余人。展开了“送戏进万村”、“送戏进乡村”等下基层、进乡村活动,全年演出490余场;盘绕县中心工作演出(扶贫攻坚、扫黑除恶、抗疫抗洪)、节庆演出等40余场,惠及大众数十万人。
三、推剧
推剧是安徽省中央戏之一,属于我国稀有剧种。推剧,又名“四句推子”。由民间歌舞花鼓灯吸收民歌、戏曲、曲艺开展而成。推剧艺术来源于民间小调,与当地人民大众生活习气、民风民俗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反映大众追求国泰民安、幸福生活的美妙愿望,讴歌民风纯朴、爱情自在、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美妙的社会次序,展示沿淮地域人民的礼仪风情,勤劳英勇的肉体风貌,表现沿淮地域人民对美妙生活的神往。推剧一个集戏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其原始音乐处于自然状态的中央民间小调,主要以生旦为主。推剧产生之初多为花鼓灯后场小戏,主要剧目有《小放牛》、《大扒缸》、《青蛇白蛇爱许仙》、《洞宾戏牡丹》等。后来随着推剧艺术的开展和丰厚,呈现了折子戏,如《送香茶》、《茶瓶记》、《李天宝借粮》等。解放初期推剧剧目多为讴歌新中国树立和各类英雄人物以及社会主义建立的作品。进入变革开放时期以来,现代小戏层出不穷,《新春对歌》、《送情郎》、《双回门》、《赶会》等常在民间传唱。推剧的唱腔原由五音阶组成,唱腔坦率抒情、流利明快;道白吐字采用中央言语;扮演传承了花鼓灯的动作、步法。大众易懂、易唱、易学。由于推剧普遍吸收中央民歌的艺术精髓,因此,对民间歌舞的演化和戏曲唱腔的研讨,特别是对影响其它剧种音乐开展的研讨,具有重要价值。推剧艺术的作风热情豪放、诙谐诙谐,其旋律唱腔、身段、手法,极为充沛地表现了淮河人民歌舞的特性,具有浓烈的中央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极大地丰厚了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宝库。
四、颍上琴书
颍上琴书在颍上境内传播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构成于清末民初,前期吸收了山东琴书,徐州琴书、豫东琴书、淮河琴书等琴书作风特性,后与当地民间老歌小调和花鼓灯歌舞等分离,并融进周边地域戏曲艺术,经过代代艺人传承,已构成了颍上地域独有的琴书扮演作风。
颍上琴书唱腔音乐为主曲体,代表性唱腔有四句腔(分慢四句腔、快四句腔)、垛子板(唱中有说),还有凤阳歌、梅花落等曲牌,艺人称其为九腔十八调。颍上琴书曲调婉转漂亮,唱腔舒缓淳厚,言语憨厚生动,演唱方式生动,在沿颍淮流区具有普遍影响。
颍上琴书用颍上乡音演唱,中央特征浓郁,伴奏乐器有扬琴、胡琴(坠胡)、檀板等。在扮演方式上,琴书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单口即一人扮演,手拉坠胡,脚踩檀板伴奏。对口为二人伙伴演唱,多为一男一女,男拉坠胡,女敲琴打板,对口说唱。群口琴书为三人以演出唱,一人敲琴打板,其他人拉坠胡,分角演唱。
五、颍上大鼓书
颍上大鼓书,本地俗称“打鼓说书”,是一种一人说唱并重的扮演方式。是安徽大鼓在开展传播中在颍上构成并开展和影响周边的一种曲艺方式,这种民间曲艺从清朝中期根本构成至今已近二百年,是颍淮大地上荡气回肠意悠远的艺术奇葩。“颍上大鼓书”源于颍上,盛行于颍河淮河之间的颍上、阜阳、阜南、霍邱等地。据《国度曲艺志•安徽卷》记载:李家生,颖上县人。…十八岁时投师艺人朱华庭,分心学艺,二十岁即出师平话。经常活动于阜阳、霍邱、颖上、阜南县城演出。…后久居在颖上。”《安徽大鼓的历史开展研讨》文中这样描绘颍上大鼓书的降生和传承:“李家生以颖上为中间,活动在左近地域平话,发动了左近地域大鼓的展开。就象地动有一个震中同样,从这其中心向四周传播开,象石头投人水中惹起的海浪同样,这类形式的传播也称为波式传播。在大鼓传播中李家生像一个资讯源,伴随他的活动,发动大鼓书艺以他为中间向四周地域分散。颍上大鼓书也正是以此时孕育而生。颍上大鼓的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响板。一张嘴,两片板,三釵竹架支上鼓,便是颍上大鼓的全部家当,但是这种唱说兼容的艺术方式,却由于其高亢婉转的唱腔、诙谐诙谐的言语以及浓郁的中央特征,成为颍上百姓的粮食,成为一种肉体寄予。颍上大鼓书起初大多说唱,是“见风采柳”,触景生情编成故事,后来为了迎合听众,遂说唱历史故事,逐步构成内容具有了宝贵的民间文学价值,而且颍上大鼓书的传统曲目都富有中央特征和民族特征。雅俗共赏的颍上大鼓书唱腔粗暴,唱词严谨,考究平仄相对、文雅调和、构造标准,特别考究“扣帽”(悬念),情节无动于衷,多为战争局面为主,一场书大扣子套小扣,小扣连大扣,一个扣子还未解开,另一扣又套上,使听众一直扣在书的情节之中。无论是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历史演义、武侠、公案之类小说。还是建国后多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英雄人物等题材的故事、小说对宣传正气、集聚正能量都有共同的作用。上个世纪8、90年代,简直颍上一切集镇逢集时都有大鼓艺人设场扮演,大众誉之为“集胆”。特别是关于交通闭塞、信息封锁的颍上乡村,颍上大鼓书无疑成为了农民肉体上的大餐。在鼓书艺人那添油加醋的叙说演义中乡村农民树立了本人的历史观,在鼓书艺人关于忠孝节义矫情的渲染中乡村农民树立了本人的道德观。颍上乡村农民都将鼓书艺人尊称为先生,更充沛阐明颍上大鼓书艺人简直成为乡村农民意目中道德的代言人,更可见颍上大鼓书对占领乡村文化阵地,活泼乡村基层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调和都具有其他艺术方式不可替代的共同作用。
六、管仲的传说
管子是我国出色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管子的德政、文章、功业是千古奇观,许多学者将其称为淮河文化(文化)的巨大开辟者和奠基人,管子做为中华四十名文化历史人物的第一人其雕像塑于中华世纪坛内。司马迁《史记》记载:“管保夷吾者颍上人也。”晋代张湛(处度)《<列子>注》以为“管仲鲍叔并颍上人也”。“颍上”不只是西周既有的古老的地名,而且与管仲和鲍叔出身地管谷湾地貌特征也是分歧的。管谷位于颍河(古称颍水)右岸,颍河“在这里拐个弯”,假如乘船逆流而下,管谷似乎位于颍水之中。古诗文中历有“在水一方”、某某“东海上人”、“海上升明月”、“江上数峰青”之说。“上”者,指“中央”或“基于……之上”之意,“颍上”即“颍水中央”之意。颍河是淮河第一大主流。在管子故里今天的颍上县建颍乡管谷左近有一人文景观,叫“文地春风”,因孔子由陆路来过此地而得名,历史上列为“颍上八景”之一。管子先于孔子160多年,是孔子的先辈。管子是齐鲁文化的祖师。管仲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抢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保举,任其为卿。他在齐停止变革,分国都为15个士乡和六个工商乡,分鄙野为五属,设各级官吏管理。设选拔人才的制度,士经三次审选,可作上卿的辅佐。将士乡按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的军事编制停止组织。征税按土地好坏分等,恰当征发力役,制止掠取牲畜。由官府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因而国力富强。遂在此根底上协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使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因而管子又有“天下第一相”的佳誉。关于管仲的传说,在其故里颍上民间代代传播。
七、淮河锣鼓
淮河锣鼓是盛行在颖上沿淮一带的一种锣鼓音乐,历史长久,有史料根据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就曾把鼓运用在战争中,明清时期锣鼓在淮河流域非常普遍,它是安徽省优秀的民间艺术,在淮河流域广为传播,是典型的淮河文化之一。淮河锣鼓的演奏办法是鼓指挥,锣主奏,铙和钹分红两个声部,交替对奏。曲牌有“长流水”、“十八翻”等多种曲牌,淮河锣鼓时而坦率流利,时而铿锵有力,锣鼓点变换多样。在花鼓灯锣鼓演奏中“连槌锣”和“丁丁仓”就是依据鼓点的特性而命名的。“长锣”具有连续性,起着过度衔接的作用。“长流水”普通用在大场中的跑场,可同长锣交替运用,使节拍富有变化。“蹬步锣”具有推进力,在大场中与“长锣”、“长流水”交替运用。而“后蹬步锣”的鼓点则从“蹬步锣”中变化而来,这种鼓点用的不多,但运用得当,有较好的效果。淮河锣鼓方式多样,各具特征。如传播于颍上鲁口镇的威风锣鼓、新集镇的锣鼓棚子、慎城镇的花鼓灯锣鼓等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锣鼓音乐。近年来涌现了许多锣鼓作品,如《长流水》、《十八翻》、《小十点》《五锤锣》、《小五翻》、《兔子扒窝》、《收场锣鼓》等等。
八、颍上花鼓灯
颍上花鼓灯是由劳动人民发明且世代相传的艺术方式,产生于淮河流域广阔乡村,主要盛行于淮河沿岸的颍上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域。
颍上花鼓灯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繁荣昌盛的良好愿望,展示淮河儿女的礼义风情、勤劳英勇,表现青年男女纯真、质朴的爱情,表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固执与向往。
颍上花鼓灯除在题材、方式、音乐、舞蹈等方面与淮南、蚌埠两地域的花鼓灯有类似之处外,亦有本身的特性。它舞蹈动感特强,节拍紧促有力,动作神韵十足,速度快捷敏锐,架势变换频繁,扮演局面火热欢跃,演员心情愉快激昂,唱腔粗暴高亢,整个演出氛围堂皇华丽,中央特征浓郁。
颍上花鼓灯扮演者由数名鼓橛子、腊花对偶组成,通常由领首的第一个鼓橛子(叫杈伞把)领舞出场,主要有大花场(跑大场)和小花场(跑小场)等段落。
颍上花鼓灯大多即兴演唱,多用锣鼓敲击(常用鼓、锣、镲、小锣等四件),锣鼓经无谱,常用凤凰0头、长流水、小五番、十八番、大刹点、小刹点等,大多即兴变奏,随舞蹈变化而变化。音乐多采用民族五声音阶,常用宫和羽、徵混合调式。
颍上花鼓灯有《抢板凳》、《抢手绢》、《游春》等一批有人物有情节的传统舞蹈节目和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
颍上花鼓灯艺术热情、豪放、漂亮、细腻,充沛表现了汉民族民间歌舞的特性。近年来屡次应邀参与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产生了普遍的影响。
九、历史文化
颍上县东临吴越,西接中原,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融合。这里孕育出了“相桓公,霸诸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出色政治家管仲,此外这里还孕育了常任侠、戴厚英、杨多良、郑守仁、陈国良、李增智等一代名流。
颍上县古迹有慎县古城遗址、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管鲍祠、河洲书院,名胜有八里河国度景色区、迪沟生态旅游景色区、尤家花园、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等。有“东方芭蕾”之称的颍上县花鼓灯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民歌
颍上民歌是劳动人民在消费和生活过程中,口头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央颜色的歌曲,有特殊的节拍、音韵、章句和曲调方式。有随同劳动节拍歌唱,具有谐和的鼓舞心情动作的,属于“劳动歌”;有反映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生活歌”;有劳动人民用来诉说灾难、祈求幸福、抨击丑恶和赞誉光明的“时政歌”;有表达青年男女相恋而激起出的悲欢离合思想感情的“情歌”。如民歌《小小鲤鱼红红腮》(慢赶牛调)、《过千山渡万水东京城头奔》(四句推调)、《花鼓灯》(鼓架子调、兰花调)、《小小旱船头朝南》、《栀子花六瓣子开》、《五更治淮河》(男女对唱)等。
十一、民乐
解放前后,颍上县民间唢呐班较多,主要是为民间婚丧嫁娶停业性效劳。唢呐吹奏时配有笙、笛、锣、鼓,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乃是吹“百鸟朝凤”及一些中央戏曲和歌曲;武场则是边吹奏边玩魔术,如唢呐筒里取纸条,耳、目、口、鼻吸烟等。
十二、马叉
颍上马叉演员6—10人,扮古代武士状,头扎英雄巾,身着筒衣,袖口、领口均绣有图案花纹,腰缠绦带,脚登武士靴,通身以蓝色为主,手执马叉。杠杆两端各装三股铁叉。挥舞起来马叉在演员身上各部位上下翻腾,有时马叉骤然腾空,演员再用身体某部位承接,极为精彩。
十三、肘阁
颍上肘阁主角多以少儿扮演。以特制的铁杆,下端固定在强有力的男子肩、臂、腰间,上端固定在扮演的少儿肋下、腰、腿各部位,避免晃动,保证平安。扮演传统剧目《白蛇传》中的《断桥会》、《借雨伞》、《水漫金山》等片断。
十四、颍上二月二风俗
农历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听说在这一天“剪龙头”,会使人鸿运当头、万事顺利。颍上“剪龙头”的历史传统传承多年。此次“安徽颍上首届民俗文化节”的举行,意在让民众理解传统、尊重传统,注重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特征的传承。八里河旅游区将“二月二”民俗活动以节庆方式停止传承,为此修建了十二生肖放生区,以后坚持每年都会在农历二月二举行民俗文化节,将此打造为八里河旅游区的一项旅游盛事,引领人们共承传统,共存善念。
十五、颍上县结婚风俗
求亲。古代考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首先由男方父母找媒人,向媒人引见状况、提出寻觅请求、给媒人媒礼和展现本人的聘礼才能。古代媒人都是专业的,媒人依据男方状况到女方家里引见男方状况。如女方父母同意,男方前往女方家里相亲。双方都是由父母出面,但有的地域会让姑娘藏在一个中央偷偷观看男方状况,比方安徽建筑普通是一圈小楼盘绕一个院子,男方进来时,姑娘就站在楼上看(估量只能看父亲猜测儿子了),楼有很高的围栏,下面的人看不到上面的,假如中意就通知父母。因而,其实中国古代并不是完整掀了盖头两个人才认识的盲婚。毕竟哪个父母都希望本人女儿今后过的好。
双方假如觉得门当户对、条件恰当,两家就会互赠订婚的信物(有的中央是玉佩,有的中央是大雁)。有趣的是,有的中央假如女方看中男方会给男方送一盏茶,男方若称心喝完茶后会在桌子上放若干茶钱(必需是双数),这样婚事就算定了。
接下来是定亲。双方交流八字,互赠写着名字、八字、年龄等的庚贴。假如八字不相冲,就开端纳亲。
“纳亲”就是双方表示彼此接纳,男方选定婚前15到20天的黄道吉日来女方送聘礼、聘钗、婚书,来求婚,即所谓过大礼。
在婚礼前几天,由公认命好的妇女将婚床安放到恰当的位置。并由此人在婚礼前一天铺床,将床褥床单龙凤被等铺好,然后撒上各种意味吉利的果品(红枣花生:早生贵子,桂圆:圆满,及荔枝豆子等)。这就是“安床”。安床终了后,任何人都不能再进入新房和接触新床了。
这是男方。女方要准备嫁妆。嫁妆会在婚礼当天随姑娘带过去。古代嫁妆是女子娘家身份和财富的意味,嫁妆缺乏的女子很可能会在婆家受欺负,反之则能协助本人确立在婆家的位置。这方面的小说描绘还是挺多,比方红楼梦里王熙凤常拿本人和王夫人(其姑母)嫁到贾府时的陪嫁压贾琏,总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最后才到压轴的成礼。就是我们所说的婚礼了。呼!看来还是现代人轻松阿。
首先是迎亲。古代婚礼都在黄昏举行。这跟现代婚礼不太一样。仿佛现代的婚礼必需在中午前将新娘接走到晚上就成二婚了。新郎出门前首先要祭祖,新娘要由母亲亲身为其梳洗装扮,盖上红盖头。新郎抵达后,新娘由姐姐或伴娘带出闺房交给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新人双双向岳父母叩别后,新娘就坐上花轿由新郎护送来到男方家。
新郎家的女眷翻开轿门请出新娘,再由男方一位有福气的女性晚辈将打成同心结的红绸带交给新人,两人牵着红带走进堂前。此时,忌踩门槛,由于门槛代表门面,新娘必需从门槛上跨过去,并由一女童手持铜镜照在两人身上以求圆满。
终于到了传说中的拜堂环节了。由礼宾司仪掌管,新人在堂前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然后鼓乐齐鸣送入洞房。
第二天早上,新郎新娘要早起共同拜见公婆,新郎要把本人家里的一切亲属引见给妻子,然后由新娘向这些晚辈奉茶
第三天是新人共同祭拜祖先,这样新娘就正式成为这家人了。
最后还要给媒人准备谢媒礼
整个婚礼就正式完毕了。
十六、颍上县春节风俗
“新年到,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块大黏糕。”唱着得意洋洋的歌谣,又一个新年热繁华闹地向我们走来。贴春联、放鞭炮、办年货,逛庙会,每个春节民俗都有着共同的传统年味儿,在这新旧交替之际阖家团聚之时,让我们一同体味中国年俗里那些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我是民俗控,我爱春节也爱民俗!
办法
1.贴春联.春联,每逢春节人们都会贴春贴,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其中写成对联的又叫春联。传统春贴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但亦有机器印制的春贴。春联的品种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但不是每幅春联都有横批。
2.剪窗花.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如今南方只结婚时才贴,春节普通不贴了。而北方贴窗花还盛行,在河北丰宁,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人们就会猜想这个家庭能否出了事。剪纸种类之一。为衬托节日氛围,广阔乡村春节前在窗子上张贴的剪纸。窗花的款式,普通比拟自在,除了贴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团花”之外,其外轮廓都没有什么限制。窗花的题材内容十分普遍,以戏曲故事数量较大。窗花北方较为普遍。
3.放爆竹.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燃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春节放鞭炮,作为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风俗,历史长久,这种活动,固然能够给节日添加欢乐的氛围,但放鞭炮释放的烟尘,溅出的火星,容易形成环境污染,惹起火灾,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会形成一些人员伤亡。随着社会和人们的文化进步,对春节放鞭炮这种风俗的弊端,已惹起各界的注重。如今我国许多城市都制定了制止放烟花爆竹的规则。局部城市已解除。
4.逛庙会.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左近聚会,停止祭神、文娱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习俗。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传播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民俗是一个国度或民族中被广阔民众所发明、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局部,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化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5.办年货.年货是过年前买一些好的物品,而采购过程则称为办年货,例如贵价的鲍参翅肚用来煮一顿好的饭菜,来慰劳一下辛劳工作了一年的日子,庆贺新年的降临。有些中央的人会买糖果瓜子的年货放在全盒里,亲戚朋友来拜年时,就请他们吃糖果和瓜子等。另外办的年货就是拜年时送的礼物,城市地域盛行送巧克力、曲奇饼等,这是由于到亲戚朋友家拜年时,传统风俗是要带一些礼物。
十七、颍上县丧葬风俗
举仲
方言读音:jǘzhòng
简明释义:为故去的人抬棺下葬。
颍淮乡间,为故去的人抬棺下葬,称之为“举重”。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举重”源于“举仲”,为颍淮独有的方言,可能晓得的人就不多了。
公元前723年,管仲出生于今颍上县北的管谷村。从颍淮之滨走进来的管仲,在齐鲁大地建功立业。齐桓公任他为相,尊称他为“仲父”;后世则称他为“管子”。他治齐40年,全面变革内政、经济、军事,制定施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方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清颍长淮孕育了管仲这样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的功业遭到世代尊崇,家乡人尤甚。颍淮大地,就把给丧家抬棺下葬称为“举仲”,抬棺的人尊为“仲上”,约请亲邻抬棺需求孝子“跪求”。
丧事期间,“举仲”是最为盛大的事项,“仲上”是最为尊贵的人。由于棺木在运往墓地途中,一定要平稳行进,绝不允许有上下颤抖、左右摇晃的状况,所以要“仲上”步伐分歧,稳步行进。这对“仲上”是很高的请求:有膂力,还要有团队肉体、协作认识。
“仲上”的人数,普通是8个人。官宦富豪之家,有的用16个人,少数也有32个人(16人为一组,轮班倒)。他们都是由孝子披麻戴孝,挨家挨户“求”来的。孝子到一户人家,给你磕了头,你就是有天大的事,都不能推托。“仲上”的职责主要包括在墓地挖坑,为故人入殓,抬棺,下葬,封土。这些都是丧事中的中心事项。因而,他们在丧期中的一日三餐,跟普通前来吊唁的人比起来,特殊不少:要在孝东家的堂屋里吃饭,而且每一样菜都是双份。
通常,故人入殓后,抬棺前,孝子要逐一向他们磕头。在墓公开葬前,孝子还要逐一向他们磕头。丧事已毕,客人散尽,孝子还需请他们在左近集市上澡堂子洗澡。这些,都是孝东家必需思索周全的。
鸾火
方言读音:luānhuó
简明释义:颍淮丧俗之一.
作为颍淮丧俗之一,“luān火”是少不得的。但写起来,我十分纠结,不晓得这个“luān”字,终究该用哪个字。查字典,找到了“鸾”字。就用它了。
故去的人下葬之后,第三天,家人要到坟地或者墓地去“鸾火”,俗称“三天鸾火”,也就是为逝者烧些纸钱,至亲者再哭一场。我不断觉得,这几有些“补哭”的意义。由于整个丧事期间,人多事乱,自家人很难表达死亡分手的痛苦。“鸾火”,不失为一个“补偿”的时机。
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这个“鸾”字?由于这是个好字,不祥字。字典上说,“鸾”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凤凰有多种异名,“鸾”可能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种。汉、晋小说中,常把鸾鸟——玄鸟——青鸟视为春神的使者,以及东王公与西王母的意味。《山海经》载,“女床之山,有鸟,其状如翟,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说文》云,“鸾,神灵之精也赤色五彩,鸡形,鸣中五音。”《禽经》说,“鸾,瑞鸟,一名鸡趣,首翼赤,曰丹凤。”颍淮所谓“鸾火”,抑或寄予了人们对逝者的一种美妙情感?
而听乡间上了年岁的人说,“鸾火”其实是“暖火”的谐音。但简直没人晓得,其中有着怎样样的说道。
当然,颍淮的“三天鸾火”,已是旧俗了。随着人们生活节拍加快,今天很少有人等“三天”。更多的则是下葬之后,立刻“鸾火”。至此,丧事完毕,人们的生活随即回归常态。
老堂屋
方言读音:láotāngwǔ
简明释义:棺材的代称.
字面上,“老堂屋”就是年代长远一些的堂屋。但旧时颍淮乡间上了年岁的人口中,“老堂屋”则是别有所指的。他们之间,说起“老堂屋”,完整是一副“你懂的”神色。
堂屋是颍淮农家最为重要的居所。上首(左侧卧室)通常由老人寓居;儿子成家,娶了媳妇,小两口住在另一侧的卧室。中间的“当门子”,既是日常的客厅,也用来款待尊贵的客人。比方办理丧喜事宜,“老姥娘家”也就是一家之主的姥娘家来的人,都在堂屋看座。
但旧时老人之间所说的“老堂屋”,则是棺材的代称。我估摸着,一个活生生的人说棺材不吉利,而用“老堂屋”,有些避讳的意义,而且又极为形象。
普通而言,颍淮人到了五六十岁的年岁,就该为本人的“后事”算计了。其中之一,就是念念不忘“老堂屋”。此时,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老人也一步步走向人生的晚年。为了给本人置办面子一点的“老堂屋”,老人们都是越老越节省,越老越抠门。衣食起居上,一分半毫都舍不得糜费的。他们就是经过这样的方式,来减轻儿孙后代办理他的“后事”时的担负。
十八、名人
(一)古代名人
管仲
鲍叔牙
甘罗
甘茂
张大本
张路斯
卜谦
杜遵道
(二)近现代名人
金才
宋日昌
尤荫轩
官俊亭
吕文远
张会亭
张星桥
汪炳璋
郭传义
苏廷海
蒋法武
郑守仁
陈国良
李增智
胡悦谦
唐佩金
杨多良
胡铁鹏
王万龙
常任侠
李会亭
马鲁廷
高翰府
戴厚英
金杨善
肖瑟若
曹冷泉
王克勤
释永信
刘丽
张宏
十九、颍上县饮食风俗与特产
1、八里河野生鱼头汤
早年间,当地居民民风憨厚,亲朋好友左亲右邻家有喜事或盖房上梁等,都自发前去帮助,由于八里河水产丰厚,屡屡宴席之上必有鱼类美食,这其中鲢鱼肉质肥美,头大无肉,丢弃可惜,所以厨师将鱼头一切两半,冲洗洁净,煎至两面金黄,再下锅加油盐葱姜等作料,参加豆腐或面皮,配以高汤炖制,滋味鲜美,成了八里河的一道特征名菜。
2、“江口一绝”马来煎饼面筋
颍上的西北部,江口,有一种共同的传统美食,煎饼面筋,其中马来煎饼面筋最为正宗,老辈祖传秘方制造的煎饼面筋,劲道爽口,味美艺精,马来师傅煎饼面筋不只是江口的特征,也是颍上县的传统美食,在阜阳一代可谓小有名气。
3、淮河鱼鲜大锅炖鱼
来历:漕运河工,渔夫纤夫又是需求力气的工种,关于饮食中能量的需求便非常旺盛。随手易得的淮河鱼便是食谱中的首选。
特性:河边野生野葱,东部的海盐,还有新颖现捞上船的淮河杂鱼,兑淮河水,大锅一煮,带着浓烈的江湖气,鱼汤奶白,滋味鲜甜,鱼肉鲜嫩,吃完鱼肉,鱼汤继续下面条,保证物尽其用。
4、溜孜口腊肉
在淮河、颍河大堤上,很多人家门前,都在晒腊肉。寒风中,一吊一吊的腊肉,泛黄,还是褐色——那局面,颇为壮观。在溜孜口人眼中,稀松平常的晒腊肉,成为他们眼中不多见的景观。
2019年元旦假期,央视栏目组拍了一期美食节目,在央视《滋味》栏目播出后,溜孜口腊肉一下子知名了。包括当地“网红”在内的很多人慕名而来,为的是一睹溜孜口晒腊肉场景的风采,尝一尝溜孜口腊肉的美味。
溜孜口腌腊肉的传统,最早能追溯到清代。那时分贫穷,普通人家在过年过节时才干见到荤腥。为了能在平常也饱一下口福,溜孜口人就想点子,采取腌制晾晒的方法,把猪肉贮存起来。
5、农家扣碗
此菜历史长久,是乡村宴席上的必备大菜“八大碗”之一。历来婚丧嫁娶,升学办寿,均是宴中主角。扣碗的选材内容丰厚,不拘于以上几种食材,近来,随着生死水平进步,食材也有蘑菇,豆腐,白菜等参加。但方式与做法大致相似,变化不大。
6、谢桥羊肉汤
谢桥羊肉汤选用上,食材采集好新颖羊肉,剔除骨头,用清水浸泡,然后用自家秘制配方卤的卤锅药,卤好羊肉。切成薄如纸片的羊肉片。食用时,先把配料(粉丝、豆皮等)用笊篱在一个配有各种香料的老汤锅里来回浸烫,普通是烫四次捞出四次即可,配料烫好后,放入切好的卤制羊肉,各种辅料,即可食用。
二十、颍上县著名景点
八里河景色区(AAAAA级)
位于颍上县南部的八里河镇,南临淮水,东濒颍河,北距颍城8千米,西迄阜阳58千米,东南距合肥170多千米。景区是在1991年特大洪水后充沛应用低湖沼泽洼地,综合管理而成,1996年对外开放。主园区“世界风光”、“锦绣中华”、“鸟语林”、“碧波旅游区”,占地3600亩,被结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全球500佳”,被安徽省列为省级自然维护区,并成为国度AAAA级景色区。2013年,颍上县成为阜阳市乃至皖北地域第一家、安徽省第七家国度5A级景区。
尤家花园景区(AAAA级)
尤家花园,又称“淮上公园”,是安徽省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坐落在颍上县城西五里湖畔,占地84公顷。建于民国三十四年(1923年),原来是当地乡绅尤荫轩的私人花园,名叫“游园”。人们又习气以姓命其园,故欲称“尤家花园”。解放后,才改为“淮上公园”。1954年公园曾被洪水吞没,后经政府拨款整修,根本恢复了原貌。尤家花园三面绿水环绕,北面花墙高峙,园内3条溪水横贯东西,公园分为四个景区。
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AAAA级)
位于颍上县城区西侧,北起三岔沟,南至八里河马砖桥,规划总长度为9.8千米,规划面积6平方千米,总投资5亿元钱。依据五里湖的地形地貌,共分为三大局部,北段城市森林、中段印象水乡、南段湿地天堂和六大景观节点构成。从北至南,由城市森林公园、迎宾公园、尤家花园及故居,民俗展览馆、文化馆、体育场区、低碳接待中心及湿地鸟岛等景观节点组成。
江心洲滨河公园
位于颍上县城北新区东旁,闸西居民安顿西旁,占地22公顷。是一个集文化、休闲、绿化、美化等功用于一体的生态型景观公园,以人文、自然、调和为主题停止设计构思。滨河公园分为五大功用区。一是正在建立中的中国管园,二是文化教育功用区,三是治水文化功用区,四是祈雨文化功用区,五是沿河地域民俗文化功用区。功用区之间互相衔接,又各具特征。每个功用区都有配套的效劳设备,比方广场、超市、餐馆、停车场、公厕等。
迪沟生态旅游景色区(AAAA级)
迪沟生态旅游景色区位于安徽颍上县东北部的迪沟镇,地处济河、西肥河交汇处,东临凤台,北与利辛相交界,224省道纵穿南北。1994年以前,迪沟还是一条荒芜的湾地,后来因势利导,分离旅游业开展的趋向在600亩58年遗留下来的小农场的根底,边规划,边施行,建成了生态旅游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色区。整个景色区由竹音寺,五百罗汉堂和生态园组成。
小张庄公园
位于谢桥镇,1991年被结合国授予环境维护“全球500佳”。党和国度指导人乔石、万里、田纪云、温家宝等先后亲临小张庄视察,结合国官员及十多个国度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和调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在视察时题词:“开展生态农业,利国利民”。小张庄农业生态旅游以张庄公园为主线,环保塔、张庄温室、韩西新村、张庄广场和小张庄度假村等散布在公园周围,是公园风光的延伸,共同构成小张庄生态旅游体系。
管鲍祠文化馆
管鲍祠是安徽省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原名管子祠,祠内有管鲍享殿和管仲衣冠冢和管仲父墓。始建年月已不可考,因同时留念管仲、鲍叔牙两位贤人,改名为管鲍祠。明万历六年(1578年),由文学家、戏曲作家屠隆在颍上县令任上重建,并作名文《管鲍祠碑记》。管鲍祠修成后,明末毁于战乱,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现存的享殿与管仲墓,为民国年间重修。
清凉寺
清凉寺位于颍上县城南17.5千米,邱家湖北坡半岗镇南,寺庙占地5000平方米,四周清溪盘绕,院内绿荫掩映,有玉塔龙井,砖砌花墙,现存泥金颜体楹联一副,桐邱鸣鹤、淮渚潜龙立于主殿二旁。清凉寺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大明成化年间,西蜀富顺名僧祖云禅师,游抵清凉寺,见寺颓丧,慨然以兴废为己任,建大雄宝殿5间,天王殿山门,如来金碧争辉,然师疾驾鹤西归,清同治年间掌管们茂林禅师又募资重修。
南照景色区
位于颍上县西南南照镇。南照古镇最早始于水台,明正德《颍州志》载,水台在颍州(今阜阳)南50千米,相传楚平王荒滩筑台,以为游观之计。南照建镇确实切年代,据清同治九年(1870年)《颍上县志》东岳庙碑记记载,南照即古港口镇也,临淮水,水之阳有东岳神庙敕建于唐,是南照镇创立远在李唐之前证。古迹遗址有楚平王观水台,铜台子、古板桥、明代双塔、浆洗塘、南照寺、东岳庙、文昌宫、清真寺,文物有兰亭石刻,大小铁钟、石龟等。
管仲老街
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解放路辅路,颍上县新城和老城接壤地带,紧邻解放路繁华商业区,是一个以文化旅游为特征,具有浓郁的皖北水乡家园记忆和人文情怀的商业街区。经过仿古建筑、天井式设计、绿化园艺、休闲业态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将传统人文和现代商业停止了有机交融,打形成一个集餐饮、购物、文娱、文化等功用为一体的时髦旅游街区。
明清苑
位于颍上县迎宾大道北,城北江心洲滨河公园旁,是一座明清古建筑群。占地38亩,总面积为13000平方米,分八大外院、五大内院共13个院落。明清苑把建筑文化、管子文化、民俗文化、颍淮文化有机交融,打造皖北地域独具特征的建筑博物馆,是皖北地域形制完好、范围最大的古建筑群。
八里河水世界
位于颍上县八里河景区东北方八里河镇政府门口公路向东直行2千米处颍上高速出口出来向南直行8千米处。八里河水世界是集文娱性、休闲性、互动性、欣赏性为一体的主题水上乐园。
永兴古镇
位于颍上县新集镇与颍东区杨楼孜镇接壤处,颍河岸边。这里孕育了永兴古镇,而且还留下了县级重点文保单位——李家祠堂,以及与这座集镇有关的土地庙、江踏子、过街排坊等文物遗址,供后人凭吊、叹惋。沿着新集镇街道向东走,翻过颍右堤就能看到一块刻有“永兴古镇”的石碑,竖立在堤坝东侧的高台上。这里是第五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
花园小镇
位于颍上县城西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西侧,以十八里铺镇花园村为中心,东至五里湖大沟,西至尤家花园西侧,南至慎城镇大武村,北至迎宾大道,人口近6872人,面积4平方千米。花园小镇以百年名园“尤家花园”为依托,规规改建民国风情特征文化街,打造万亩紫薇园,充沛应用互联网+技术,打形成具有花园特征的聪慧型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