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凤阳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4-14 16:39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地处北纬32°37′—33°03′,东经117°19′—117°57′之间,东与明光市、南与定远县毗邻,西部、西北部与淮南市、蚌埠市交界,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东西长74.64千米,南北宽49.6千米,县域面积1949.5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地府城镇距省会合肥公路里程147千米。  
二、文化事业  
2018年,凤阳县建成3个乡镇综合文化效劳中心、2个文化乐园。  
2018年,凤阳县举行各类文艺活动223场,举行小岗村首届农民歉收节、全国五个一集中采访、全国暨安徽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留念变革开放40周年原创歌曲《感激那一年》《小岗·小岗》《又唱花鼓》《浩然正气》首映式、留念邮票首发式、电影《岗上花开》首映式等严重活动;扶贫微电影《东陵村》获全国一等奖,《凤阳花鼓全书》获省社会科学一等奖,凤阳花鼓《得儿隆咚飘一飘》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三、楼西回民锣鼓  
凤阳楼西回民锣鼓历史长久,早在清初时期就在凤阳传播,是从凤阳锣鼓中脱胎出的民间打击乐。演奏班子人员可多可少,普通在10—20人左右。打击乐器主要是鼓、大锣、大镲、小镲、小锣等;旧时还配一只五六尺长,形如唢呐的长管铜号。  
凤阳楼西的回民锣鼓班子,成员全是楼西街道回民,以常姓为主,数代承袭不时,大多在当地民间庙会、庆典及年节时分活动,演奏乐曲构造特性为锣鼓牌子的联缀,复杂多变,悦耳动听。经常演奏的曲目有“大十番”、“小十番”、“小五番”、“老五番”、“十八番”、“花鼓灯锣鼓”等数套。一番锣鼓即为一种曲牌,每套锣鼓的曲牌能够自在组合变化,交替演奏。  
四、凤画  
即凤凰画,是凤阳独有的民间绘画艺术,来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外型新颖美观,设色鲜明艳丽,技法细腻严谨,具有固定的规格和形式。  
其外型必需是:“蛇头、龟背、九尾十八翅,鹰嘴、鸡爪、如意冠”。颜色为“水墨、素彩、五彩”三法;技法有画骨、披毛、勾线、头道墨、二道墨、三道墨、上彩、描粉、构黄、点金10道工序;传统品种有《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阁》、《麒麟凤》、《带子还巢》、《四扇屏(飞、鸣、食、宿)》、《五凤楼》、《百鸟献寿》8种。《丹凤朝阳》、《百鸟朝凤》最为人喜欢。  
凤画作为凤阳民间艺术特产,在国内外广为传播。2006年凤阳凤画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凤阳花鼓  
凤阳在安徽省东北部、淮河南岸。该县的花鼓说唱,历史长久。每逢节日、农闲或田间小憩,随时随地敲打说唱。繁华有趣。凤阳享有“花鼓之乡”的称号。  
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也很有影响。说起凤阳花鼓,凤阳人有一段悲喜交集的阅历。  
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方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歌词都是悲悲切切的内容:“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中央,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九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时,许多人家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贫穷讨饭的意味。  
中国变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方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乡愈加提高,但凡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扮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坚持浓郁的中央特征的同时,方式愈加生动多样,氛围愈加热烈愉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屡次参与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扮演和竞赛活动,参与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扮演,取得赞誉。  
六、凤阳民歌  
凤阳民歌是安徽省的汉族民歌。凤阳花鼓中的凤阳歌是凤阳民歌重要组成局部之一。在明初移民文化的影响下,凤阳民歌得以历史性更新和很大开展,随之出名中外。最早以文字方式记载凤阳民歌,见明嘉靖万历年间周朝俊《红梅记》传奇。  
凤阳民歌具有普遍的平民性,它所表达的内容是汉族劳动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凤阳花鼓为载体的《打花鼓》等曲目,对我国许多曲种的音乐唱腔有着严重的影响。明初以后,凤阳民歌随着移民四处乞讨卖艺而响遍华夏的大江南北,尤以江南、北京、山西为多。据史料记载,除新疆、西藏外,中国其他地域都飘荡过凤阳民歌的旋律。  
清末以后,经常传播的凤阳民歌达300多首。二十世纪初,凤阳民歌是当时步入唱片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据不完整统计,当时有10多首曲目被灌成唱片,风行一时。其中,金嗓子周旋演唱的歌曲《凤阳花鼓》唱遍神州大地。  
凤阳民歌除娱民的功用外,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时政有着严重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安娥编词,任光作曲,黎莉莉演唱的《新凤阳歌》传唱一时。1949年前后,为配合当地中心工作,凤阳人民创作了大量的为时政效劳的新民歌,如:《五骂蒋介石》、《土改号子》、《送郎从军》、《五更治淮》等曲目,起到很大的宣传煽动作用。  
民歌是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百花园中的一束芬芳的奇葩。凤阳民歌唱腔共同、音域宽广、音韵纯朴、淳厚、高亢、抑扬跌宕,婉转动听,基调神韵和凤阳花鼓戏味调是一个母体。歌词内容比拟丰厚,以反映青年男女爱情和反封建的题材较多。歌词在创作手法上,比拟浪漫,不拘一格,粗暴,诙谐,带着浓郁的乡土风味;歌词节拍严紧,读之铿锵入口,唱之韵律感很强。有的歌词,意味深长,读后兴趣横生,久久不能忘却,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  
凤阳“山歌”的音浪曾在凤阳地域和沿淮两岸上空回荡了几百年。解放前在春节期间,有一些集镇和较大的村庄,总是有一些喜好者和老玩友,自行相聚,自编、自导、自演、自我文娱。但是从未见女子参与演出,演女角色的,都是男扮女装,身着彩色女服,用彩色绸带,凑簇成大花球,冠顶在头上,脸上简单的涂一些姻脂粉,配合打击乐器,在广场平地停止演唱。依据歌词内容,有的是独唱,有的是男女对唱。只需锣鼓等打击乐器一响,就会招来很多观众,有时观众听到热潮处,就会高声喝彩,掌声不时,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方式。  
中国的民歌历史长久,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口头诗歌创作,是歌谣加音乐的艺术方式,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情感、思想、生活,是劳动人民真情的表述,来源阶段不断是口头传唱,直到《诗经》中才有文字记载。凤阳民歌和中国其它中央的民歌一样,在开展中遭到本地历史文化的影响,它以凤阳花鼓、钱杆子、杈垃机为载体,发源于安徽凤阳境内,传播于我国大局部地域及东南亚一带,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对我国许多曲种的音乐唱腔都有影响,且协助史学家更好的理解凤阳及安徽的过去。  
最早以文字记载凤阳民歌的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周朝俊的《红梅记》传奇,凤阳民歌的传播与明朝开国皇帝有着亲密关系,在明初移民政策的影响下,凤阳民歌得以历史性的更新和开展,移民们由于种种缘由流落他乡,他们走到哪儿就把那儿最盛行的小调学会,经过加工变为本人的歌调,于是凤阳民歌在移民们乞讨卖艺过程中逐步成熟,成为一种融南北文化的中央民歌,遭到中国各族人民的喜欢。  
七、民间文艺  
凤阳县内盛行民歌多以小调、秧歌、号子为主,其中《说凤阳》传播最广。1958年4月,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搜集和编选民歌”的通知后,全县掀起一个搜集和创作新民歌的高潮,全年写出民歌200万首,县文教局曾编印《凤阳民歌》3辑。1959年又写出民歌300万首,县建国十周年献礼办公室编印了《凤阳民歌选集》等。20世纪60年代后,民歌小调唱者较少。20世纪70年代起,县文化部门和文艺工作者屡次搜集整理大量民歌。1979年12月,县文化馆油印了《凤阳民歌》第一辑,共收录“凤阳花鼓”、山歌、号子等35首。1982年,整理加工的6首民歌被中国民歌出版社录制唱片销往国外。1984年,县文化局编辑出版了《凤阳新歌选》。  
八、方言  
凤阳方言属官话方言区。从凤阳方言中古入声字的分类来看,全县方言又可划分为“武(店)考(城)”和“凤(城)红(心)”两个方言片。“武考片”主要包括县西部的武店、考城一带的话。这个片的方言有5个腔调,除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外,还保管着独立的入声,其调值为低降急促调。  
九、泗州戏  
泗州戏,俗称“拉魂腔”,清宣统二年(1910年)传入凤阳,构成一个具有中央特征的剧种。泗州戏传入初期,演戏的多系夫妻或父女,1人抱着柳叶琴(土琵琶),1人敲打云板或木梆,不着行头,在乡村里以“唱门子”替代乞讨。其内容多半取自民间故事。唱腔也多是民间小调、号子及妇女哭腔等。其后,逐步开展为半职业兼有专业艺人“跑坡”的班社,常应用乡村堤坡居高临下演出。生角身穿大褂,头戴礼帽,佩带麻制的髯口,以示角色的年龄。旦角多在头上扎个彩球,腰间系裙,自我表白角色。除保存说唱方式外,也间或演出“独角戏”、“两小戏”(小生、小旦)或“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等。建国后,“拉魂腔”艺人登上县舞台。1951年,县成立了群众剧团,城乡业余泗州戏剧团也相继成立。许多老艺人和戏剧工作者严密配合,改编、创作剧目,改造、发明唱腔和扮演艺术。对一些剧目,特别是表现现代生活的剧目,采用定腔定谱,不只保存了原有的漂亮唱腔,而且开展和创制了新的唱腔。扮演以“压花场”为根底,开展成多种舞蹈身段和步法;音乐为板腔本,保存了说唱音乐的特征;剧目丰厚,道白唱词质朴幽默,形象生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为泗州戏的盛行时期。此间,专业和业余泗州戏剧团先后培育培养了一些知名演员和青年演员,经常活泼于省内外的城乡舞台,给广阔观众留下深入的印象。与此同时,在历届省、地戏曲会演中,都曾取得较好的荣誉。县泗州戏剧团演员左运前主演的《拾棉花》,还被选入《安徽戏曲集锦》,拍成电影。“文化大反动”开端后,泗州戏遭厄运,服装道具俱毁,继而大唱“语录歌”,推行“榜样戏”,县泗州戏剧团被改为文工团。1976年,文工团又复名为“泗州戏剧团”,从1977年开端,排演了《白蛇传》、《济公传》等几出大型传统剧目,上座率较高。1980年演出255场,1981年演出353场。但自1982起,由于城乡电视、电影的提高,戏剧的上座率明显降落,县泗州戏剧团已难以在城市立足。  
十、京剧  
京剧,县人称“大戏”,在境内不断盛行。民国二年(1913年)津浦铁路通车,在临淮关,京剧已成为该地大众文化生活组成局部。尔后,临淮关、府城两地街头巷尾、饭馆、旅社,人们常闻京剧之声,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县民众教育馆”与“安徽省东亚青年协会”结合组成的艺术研讨会,下设有京剧组,经常组织清唱。建国前夕,临淮关大戏院、露天戏园常接待外地京剧戏班停止演出。1949年,府城解放,刘士栋等人兴办县业余京剧团,经常在鼓楼洞、升堂庙、天后宫等处搭台演出,吸收了众多的京剧喜好者,相继呈现“票友”。1950年,成立了县京剧团,屡次在县人民大会场登台演唱;同时,临淮关成立了重生京剧团,演职员共41人。1953年,县京剧团交给定远县,临淮关重生京剧团调至嘉山县。尔后,县业余京剧团常组织“票友”清唱。“文化大反动”期间,其他剧种堕入窘境,唯京剧“榜样戏”在凤阳城乡风行一时,县曾举行“百人榜样戏学习班”,局部机关、学校、厂矿,以至乡村社队,都组织过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唱京剧“榜样戏”。“文化大反动”以后,京剧喜好者组成业余京剧小组,经常演出京剧片段。凤阳影剧院也屡次接待外地京剧团登台献艺。1985年,县文化馆还创办京剧清唱茶座等。  
十一、倒七戏  
倒七戏,凤阳县内人称“小戏”,又称仿庐剧,主要盛行于境内南部和西南部。建国前,这一带农民自行组织戏班,多数农忙务农,农闲唱戏。建国初,武店区成立了倒七戏剧团。1952年,有演员13人,职员5人,活动于境内乡村集镇。后因其它中央戏兴起,倒七戏剧团解散,从此,县内倒七戏一蹶不振。  
十二、宗教  
佛教传入凤阳县始于隋唐,宋元两代有所开展,盛于明代。县内最早的佛教寺庙是唐朝开元年间建的开元寺。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在家乡凤阳兴建龙兴寺。占地1280亩,僧人400余名。朱元璋下令高僧文彬与翰林院学士整理佛经,编成科仪,定为成规,命天下诸山寺院永为恪守,并定期考核。四周数百里僧人常云集龙兴寺受戒,寺庙建立也随之兴起。到明万历年间,寺庙普及城乡。全县大小寺庙132座(处),其中僧寺91处,尼庵47处,男僧700余人,女尼210人。  
十三、时令节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又称“过年”,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浩大的节日。家家户户精心筹办,在外地工作或商贾的人,都要按时赶回家与家人团聚。这天焚香、鸣放鞭*,叫“接年”,又叫“迎春”。初一早晨吃扁食(水饺),饭后晚辈向晚辈拜年,平辈互拜,然后到亲族邻里相互恭喜。主人用*、茶、瓜籽、花生、糖果等款待。乡邻、亲友见面拱手互祝“祝贺发财”、“新年如意”等吉利话。妇女不动剪*、不泼水、不扫地。初二早晨吃汤圆,互请“年酒”,又称“春酒”。从初一始,一连三天不做新颖饭菜。青壮年*练锣鼓或参与民族方式的文娱活动。大年初一不出门,全家聚会。年初二,出嫁的闺女给父母送“旬头”,也称“垫缺”。依照父母的年龄(59岁至66岁)包与岁数相等的水饺,另外再包些水饺,在去娘家路上,经过塘、沟、涵等处丢一个水饺,意为“沟缺”,垫平,父母免灾害而短命。除此还送一条鲤鱼或一块猪肉,有“六十六吃肉”、“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此俗至今犹存。建国后。国度规则春节为法定假日,机关、团体、厂矿等单位放假三日。节日期间,城乡还组织团拜、慰劳烈、*属、联欢、书画展览、猜灯谜和举行球、棋类竞赛等安康有益的活动。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也叫“过小年”。晚上家家户户都吃元宵,门首皆挂红灯笼。城郊和乡村儿童、青年集在一同,点燃篝火,用旧帚头或柴草扎的把子,燃着向天投掷,名曰“撂火把”。边撂边呼喊:“正月十五撂火把,地里不长草,全部长庄稼。”“正月十五撂火把,往东撂,结冬瓜,往西撂,结西瓜”,非常壮观。这天,成年人敲锣打鼓、玩狮子、跑旱船、跑驴、四老爷坐独杆轿、踩高跷。在人群蜂拥下,从五湖四海到寺庙烧香祭神,有的中央还走村串乡到集市竞赛,名曰“踩街”,又叫闹元宵。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为儿童整容之日。俗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的说法。旧时男孩出生后第一次剃头,在脑门或脑后部位留一撮胎毛,长长蓄辫。到12岁的二月初二这天,将发辫剃去,亲朋备礼庆祝,此习至今尚存。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是清明节。家人到祖坟上培土,烧纸奠祭,名曰“培坟”、“扫墓”。农家有清明戴柳的风俗,谚曰“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这天妇女折柳枝*在发髻上,小孩用柳枝编圈戴在头上,各家门口均*柳枝,清明以晴天为好,农谚曰:“清明要晴,谷雨要淋。清明晒干柳,一铺麦子打一斗。”旧时还把清明做为春游的日子,称“踏青”。建国后,机关学校和*团体组织学生、团员青年,前往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圈,缅怀先烈。同时组织春游活动。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这天吃粽子,喝雄黄酒,并用雄黄酒擦小孩耳、鼻、脚心、手心、肚脐等处,以解毒祛邪,肃清秽气。有的人家把菖莆、车前草、艾等枝条挂在屋檐下风干,俟暑天烧茶喝去暑解热。端午节时捕捉蟾蜍,将优质墨块塞入肚中,檐下风干后,研磨的墨汁可治疗痄腮(腮腺炎)。因传正午蛤蟆最难找,故有“癞蛤蟆躲端午,躲过一时是一时”的说法。家人为小孩缝制香荷包、香袋。用五**线拴在小孩的脚、手上,叫“耍线子”,传说能够“免灾”。端午各家门上*艾,妇女、小孩戴艾。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相传巨大诗人屈原投汩罗*而死,后人为留念他,用苇叶包米,投入*河之中喂鱼虾,以免其伤害屈原躯体。是日龙舟竞赛,锣鼓喧哗,以惊走水中鱼鳝之类。凤阳每年此日龙舟竞赛大多在临淮镇北淮河上停止。来自各乡镇的龙舟,在淮河里一字排开,每条龙舟上有10余个青年,身穿*衣,头扎红巾,手摇木桨,展开竞技竞赛。锣鼓声、号子声、两岸观众的喝*声,直到竞赛完毕刚才中止。建国后,仍有此活动,时间是在晚上,名曰“龙舟荷花灯展”。1978年后,县内每年举行一次,淮河左近各乡镇参与,展出各不相同的龙舟荷花灯,观众多达10万人次。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若天气晴朗,家家晒衣物、书画,去湿润、防虫蛀,谚有“六月六、晒红绿”之说。  
七巧农历七月初七,是神话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相传这天晚上蹲在辣椒地里可看见牛郎会织女的情形。过去每逢此日,各戏班子都演唱《天河配》。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又称“盂兰节”,俗称“鬼节”,家家祭祖烧纸,旧时请和尚念《瑜珈经》,祭奠无祀的孤鬼,请城隍出巡,以免野鬼作崇。晚上,城镇在淮河放荷花灯,称“盂兰盆会”。即用纸扎荷花灯,点油捻,投入河中,顺水漂流,成为一片灯海。此活动止于建国前夕。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在庭院内设案焚香,列月饼、水果等供品,敬月祭祖。全家人围坐一同,边吃边赏月,享用天伦之乐。因而,又曰“团聚节”。旧时年轻人多乘夜间偷摘瓜、果、枣等物戏称“摸秋”,主人不得追查。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避灾”之说。旧时,文人学士等在此日备酒登高遣兴,意谓“避灾”。秋收终了,牛驴能够散放,谚云:“九月重阳、散放牛羊”。在旧社会,一年农事终了,也是辞退长工的日子。  
寒衣节也称鬼节,农历十月初一,死葬异乡的人,亲属为其糊寒衣,晚上于十字路口烧掉,谓之“送寒衣”,此习延至今日。这天,凤阳大众有上坟的风俗。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民俗用米、面、菜、豆等8样混煮粥吃,谓之吃“腊八粥”。相传食此饭能够“免灾”。农家在这天腌渍荤菜,久放不坏。俗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80年代后,人们食腊八粥渐少。  
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有的家族或地域二十四日,有“君祭三、民祭四”之说)。是送灶君老爷上西天向玉皇大帝述职的日子。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烙糖饼、烧香、放*、叩头,把“灶神”烧掉,并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全”,名曰“祭灶”,从这天到元旦,家家“扫尘”,干洁净净过新年。  
十四、凤阳县结婚风俗  
定亲  
旧时婚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要门当户对,程序繁琐。县内各地婚嫁习俗大同小异。男女双方先央请媒人各二,称“四大红媒”。经过媒人交流“庚帖”,即“生辰八字”,也叫“合口八”。媒人将书写的男方生辰八字送与女方以合属相,男方红帖面书“敬请金诺”四字,如无相克,女方即回“恭允玉音”绿帖,表示正式婚约已成。男方赠女方首饰,布匹、衣服做订婚之物。庚贴由男家保管,至此,男女两家的婚姻关系正式确立,这就是俗称的“结发夫妻”。正式婚姻关系确立后,人情之事,互相往来,家长第一次见到将来的婿、媳,都赠送见面礼,皆以钱为主。  
择日  
选择结婚日期,也称“看日子”、“看喜期”。到结婚的年龄,男方初步择好迎娶的日期,因忌讳较多,托媒人征求女家意见,经协商后,定下结婚日子。日期普通都选择二、四、六“双头日子”,不用“八”,意在“吞吞吐吐”不吉利;三十也不用,说是一个月的“止境日子”。  
下聘  
又称“过礼”、“下礼”,有大礼和水礼之分。迎娶前,男家要备礼送给女家,大礼多为衣料、衣服、聘金等,衣服数目取双忌单,此礼也有同“过贴礼”一并办理的。水礼是猪半个、鲤鱼2条、鸡2只、酒1坛、大馒头24个、衣物若干等。女方置嫁妆,婚期送往男家,称为“陪送”、“陪嫁”。陪嫁品有箱柜、桌椅、衣料、桶、盆、灯、化装品、日用品等。  
迎娶  
旧时迎娶多用花轿,男为“带亲”,女称“出嫁”,伴有民族乐队和仪仗。贫困人家的闺女骑毛驴或坐二人抬小轿,或本人走到男家。喜期前二、三日,新娘扣茶饭,喜期日,新娘哭泣辞别亲人,头戴“红盖头”,由兄弟或叔伯背上轿抬往男家。花轿临近男家门时,绕过一段,俗说“新人不走旧路”。花轿到门前放下,放鞭炮。开轿后,由搀亲的扶持下轿,快步走在连续、传送的布袋或席子上,取“代代相传”之意。至于堂前,与新郎并肩站立,新郎用秤杆揭去“红盖头”,叩拜祖先、公婆、对拜、饮交杯酒、入洞房。搀亲者、新郎退出,亲友、小孩纷繁直入抢花生、喜果、要手帕。男家选“全命人”(公婆、丈夫、儿女俱全的人)搀亲、布置新房,将红枣、花生(染红色)、栗子、钱等撒在新人床上,以求早生、多子、富贵,俗称“撒床”。送亲者宴席后到新房中探望。房中备有茶点。新郎、公婆迎接,送亲者托以照顾、原谅之辞,名为“瞧房”。送亲者离去之后,邻里亲友进入洞房,恭喜取闹,称为“闹房”。闹房不分辈份老小,俗称“三天不分大小”。次日,新娘绞去脸上汗毛,以示与未婚女子的区别,称为“开脸”。上坟祭祖,到宗堂前叩拜,称为认亲。  
回门  
婚后第三日,新娘回娘家探亲,称为“回门”。与丈夫同往,称为“双回门”,娘家以酒宴款待,新娘不吃饭。婚后第六日,娘家还接一次,当日返回,不得过夜。一个月后,娘家来人接回,住满一个整月,称为“住对月”,俗语有“三天回门六天接,一个月回去住对月”。20年代初至建国前,遭到一定教育的公职人员,倡导婚姻自主、自在恋爱,实行“文化结婚”,新娘披纱戴墨色眼镜,手捧宝瓶,端坐敞门轿内,抬至婆家。婆家约请与新人相仿的一对青年男女,做为“傧相”迎接,行鞠躬礼,减少旧婚礼的繁文缛节。  
建国前,境内的婚姻风俗还有如下类型:  
指腹婚、襁褓婚  
婴儿出生以前,双方父母相互许下诺言,指腹为约,产后如是一男一女,即结成婚姻关系,叫“指腹婚”。襁褓婚即婴儿出生以后,按婚俗央媒说合而定,俗叫“包尿布做亲”。前种婚俗,双方非常注重门第,多为世交亲友,也有的是恩德相报。  
童养媳  
俗称“团媳妇”,自婴幼收养家境清贫无力抚育的女孩,待养成人后作儿媳。也有10岁左右女孩,因生活所迫或婆家缺劳力,提早过门,叫“小给”。成人后择日完婚,称之为“圆房”,也有称“叩头”的。童养媳在家庭中位置低,干粗活、笨活,劳务繁重,备受折磨和优待,有中途被娘家领回的。  
换亲  
两家男儿因家庭贫穷或者智低残疾难以娶妻,托媒说合,相互交流其姐妹为妻,俗称“换亲”。此俗多盛行于偏远乡村。这种婚配双方差别较大,常常有毁婚或酿成悲剧的。  
招亲  
俗称“倒站门”,即“入赘”。为传宗接代,养老送终,无儿有女之家,将无力娶妻的青年招入家中为婿,生男育女随女姓。  
建国后,国度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清除了封建婚姻制度,倡导男女对等、自在恋爱、婚姻自主。60年代,婚事从简,新娘出嫁不要彩礼,步行、骑自行车、坐拖拉机到婆家,双方到当地政府注销领取结婚证,实行法律手续。70年代后期,经济普遍好转,逐渐走向富有,婚娶的规格有所进步,姑娘出嫁坐上了吉普车、面包车或小轿车,电视机、电风扇、自行车、组合家具等进入新婚家庭。中、老年丧偶而再婚者时有所闻。游览结婚的也为数不少。80年代,由中央政府、妇联、共青团于严重节日,组织数对青年男女举行集体婚礼,婚事新办已蔚然成风。  
十五、凤阳县丧葬风俗  
旧时丧葬,实行棺木土葬,典礼冗杂。在人将要中止呼吸时,速移正屋穿上妆老衣,中止呼吸不叫“死”,叫“咽气”或“老了”(指老年)。死者脚缠苘麻,叫“绊脚索”,有挽留之意。孝子立刻为死者烧纸,名曰“倒头纸”,捏死一只鸡捋毛供在灵前,叫“送魂鸡”。孝子披麻戴孝,前往亲友家报丧,告知开丧日期。  
入殓  
尸体装入棺内,称“入殓”。棺盖不抿便于亲友瞻仰死者的遗容,把棺盖钉起来叫“封棺”,又叫“抿材口”,封棺时孝子跪棺前按辈份呼“××躲钉”。棺前摆供品,点油灯,称“长寿灯”。放个小瓦壶,曰“倒头壶”,壶口用红布包扎,内装米饭,插竹筷一双、葱两棵。棺前放一化纸瓦盆,名曰“老盆”。入殓时遗体下塞灰包,数与生年相等,垫以被褥,材口划出中线,按死者咽气时的“噙口钱”安放平稳,用棉球蘸酒为死者整容称“开光”。死者生前衣物,拿至十字路口烧掉,叫“烧件”。夜间,死者晚辈宿于棺侧守灵,俗叫“焐材”。亲友则携挽联、挽幛、烧纸前来吊唁,孝子叩首迎接,俗称“接纸”。  
破孝  
俗称“撕孝手巾”,死者子女和同辈弟、妹及晚辈亲属,按礼制分等,不得逾越。孝子穿粗针缝制孝衣,麻系孝帽。孝手巾、蒙白鞋的长短,以房份的远近而不同。重孙孝帽上钉一块红布,表示死者的“福、寿”。  
开吊  
请和尚、尼姑、道士(也有女儿奉赠)吹奏哀乐、念经超度亡魂,俗称“放焰口”。至亲好友按时到灵前公祭,俗称“拜材”。请中央有功名的人士当主官“点主”,后主盒供在家堂上。穷苦家庭不开吊,丧事粗陋,中产者只要喇叭吹奏下地。开吊期间,死者直系亲属每日早、晚两次上土地庙,叫“送汤”,丧宴普通三餐(二餐便席)。死者若是高寿,客人把食具(匙、碗)拿走一件,留家中小孩运用,传说能够“免灾”。  
送殡  
俗称出棺。普通平三发引,典礼为抿材口前,亲友绕棺一周,向遗体辞别,后钉合棺盖,亲友到棺前祭奠,孝子跪着陪拜。长子或长孙执幡摔老盆。八人抬起绑好龙杠的棺木,发向阴阳先生预先择好的墓茔地。抬棺叫“抬重的”。抬棺途中休息,俗称“打肩”,孝子迎棺而跪。沿路丢纸钱、放炮,遇桥涵孝子呼亲人过桥。到墓地转一周,俗称“抢茔地”,放炮、打坑、下棺,孝子先撮一锹土放在坑内,脱下孝鞋兜一点回家。坟培好后,插上幡条,点火烧纸掩埋终了,善后还吃一顿“回丧酒”。  
葬后  
祭奠当天黄昏到坟上烧纸曰“送烟火”。第三天上午全家到坟上去培土,烧纸祭奠,俗称“圆坟”。以后就是“烧七”,每七天都到坟前烧纸祭奠,共烧五次,惟第五个“七”比拟注重,烧前不烧后,挚亲好友都来祭奠,儿女要为死者扎糊童男、童女、车轿、楼阁等,祭后烧掉。再后烧百天纸、周年纸。孝子要“守孝”三年。贫困百姓丧葬比拟简单,有的连棺材都买不起,用芦席卷尸,俗称“实埋”。建国后,丧葬方式和礼节不时变革,办丧事逐步从简。1980年县树立殡仪馆,倡导火葬,开追悼会来哀悼死者。亲友们送花圈、挽联、幛子,参与追悼会的胸佩白花,臂戴黑纱,在哀乐声中向死者遗体鞠躬、默哀、辞别。乡村仍保存土葬的习气。  
回民死后,普通不超越三天即行安葬,临终要做“讨白”,为死者沐浴净身后,以白布缠裹全身,由阿訇念经。行葬礼时,将尸身装入“卡八”(经匣),抬到墓地,抽掉底部,尸体落入坑中。坟为长方形,土葬终了,将“卡八”抬回。死后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都举行祭奠典礼。  
十六、出生  
送奶堂  
婴儿出生后三天,婴儿父亲携带红鸡蛋到女方娘家报喜,由女方家再转送给其近房。红鸡蛋数为男单女双。生后十二天,娘家亲友前来送礼,叫“奶堂礼”,俗叫“送祝命”。礼品普通为母鸡、鸡蛋、馓子、挂面、红糖、猪蹄、包被、布料等。亲友到家,每人先泡一碗馓子吃,然后酒宴招待。席罢客回,再赠以鸡蛋、馓子做为回礼,鸡蛋4—6个,馓子2—4把。女儿怀孕,预产期前,母亲要去瞧一次,俗叫“催生”。  
接满月  
婴儿满月,娘家把女儿、外孙(女)接回,谓“接满月”,俗称“离尿窝”,说是以后小孩好长。回来时,外婆家给小孩添衣,并送鸡一只,男孩送公鸡,女孩送母鸡,鸡颈系红布喂养,不可杀食。  
抓周  
婴儿满周岁,外婆、亲友前往恭喜,礼品为衣帽、布料、鞋袜、项圈、手镯、长寿锁(现有童车、玩具)等,婴儿家备酒席招待宾朋,并在筛子里放上书、笔、算盘、食品(乡村放鞭子)等物,让婴儿随意抓取,以此预示婴儿成人后的职业趣向,俗称“抓周”。  
十七、做寿  
旧时,人到50岁华诞开端做寿,往后每10年做寿一次。做寿人被称为“寿星”,祝寿时,晚辈及亲友赠送礼品,有寿幛、寿联、寿匾、寿桃、寿烛、短命面等。晚辈依次给寿星磕头,点寿烛数与年龄相等,合家欢聚。早晨吃面条,称为“短命面”,午间设宴招待。县境内乡间还有女儿、侄女为晚辈做“旬头”的风俗,50岁后择九,送双刀菜,鲤鱼、酒等,建国后做寿者逐步减少,礼节也较简单,祝寿礼品多送华诞蛋糕,做寿者年龄多在60岁以上。  
十八、凤阳县饮食风俗与特产  
凤阳县特产有凤阳花生、梅市盐水鹅、凤阳藤茶、凤阳黑豆、花园湖大闸蟹、黄泥铺葡萄、总铺蓝莓等。  
1、凤阳酿豆腐  
选用嫩豆腐为原料,辅以猪肉、虾仁炸制而成,色泽奶黄、外脆里嫩、酸甜可口。  
2、梅市咸水鹅  
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其味纯爽口、肉质紧实、肥而不腻。  
3、梅河梅鱼  
梅雨时节捕捞的鱼,产于池河红心镇梅市段,据传在清乾隆年间被定为贡鱼,清蒸、红烧、油炸皆可,肉质细嫩。  
4、官塘鱼煮饭  
饭里有鱼肉的香、鲜、软,锅底还有一层锅巴,焦黄透亮、入口酥香,  
5、黄湾千张  
水质上乘,采用纯手工制造,黄湾的千张豆香味浓、色泽鲜亮、口感共同、久吃不腻。  
6、刘府猪蹄  
色泽红润、香味扑鼻、入口味美,猪蹄劲道、有弹性、满满的胶原蛋白。  
十九、名人  
1、历史人物  
崔白、姜才、徐达、汤和、朱元璋、田淑扬、田激扬、吴家泰、骈锦芳、柳汝士、赵德胜[45]  
2、近代人物  
赵连轩、邵登山、梅竹樵、梅福星、刘利民、路士敏、周传学、赵传典、李凤鸣、黄光华、孙传家、左银芝、李剑秋  
3、现代人物  
陈学孟  
二十、凤阳县著名景点  
(一)凤阳明古楼  
明中都鼓楼位于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府城镇花布郎街鼓楼广场,是中都城重要隶属建筑,和西边的钟楼相距六里,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  
凤阳明古楼是我国最大的鼓楼。它的构造、方向与其他鼓楼不同。普通鼓楼大多是南北方向,而凤阳鼓楼却是东西方向。鼓楼由台基和殿楼两局部组成。台基正中间开三个门洞,中门略大,中上有朱元璋亲书的“万世基本”四个楷书大字。  
(二)禅窟寺  
禅窟寺休闲度假胜位置于韭山国度森林公园内,距凤阳县城35公里,占空中积8.5平方公里,共有森林浴场、禅窟寺、禅窟洞、摩崖石刻等大小景点五十多个。  
整个景区群山奔凑,叠嶂连云;山下幽谷深邃,溪流潺潺;山间鸟语花香,藤树缠绕;山上流云雾海,岚气渺弥。寺庙亭洞掩映于浓荫翠绿之间,具有“深、奇、幽、秀、野”的特征,“深山藏古寺”的神韵。是人们休闲度假、访古拜佛、溶洞观奇的绝佳之地。  
(三)大包干留念馆  
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包括展览室、报告厅、门厅、餐厅和相关辅助设备。展览馆共分溯源、抉择、剧变、崛起、关爱等五大局部,全面引见了大包干发作、开展的进程。馆名是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同志题写的。  
(四)岗村大包干发源地原址  
岗村大包干发源地原址位于滁州市凤阳县,年代为1978年。  
2019年,岗村大包干发源地原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五)玉蟹泉摩崖石刻  
玉蟹泉摩崖石刻位于凤阳县殷涧镇,时期为唐、宋、清。摩崖石刻镌于玉蟹泉左近的岩石上,据调查,共有17处,其中唐刻4处、宋刻7处、清刻4处。这些石刻多为游记之作,或为诗刻、题咏、题名等,其书法作风各异,流派纷呈,真、草、隶、篆、行、魏碑等皆有,可谓书法艺术宝库。  
蟹泉摩崖石刻为唐至清代游人题刻。位于宋集乡境内三峰山玉蟹泉四周壁上。石刻共27处。有的在高达5米之处,有的在清泓水际之旁;有的直接镌于岩表,有的稍修整岩面刊刻;小者长、宽数寸,大者数尺见方。这些石刻中有7处因风雨剥蚀或人为破坏,字迹已埋没无存;尚有20处文字全部或大局部可识。其中唐代5处,宋代7处,清代3处,未署年代的5处。石刻均为阴刻,少者两字,多者百字,或题诗,或题记,或题名。书体真、草、隶、篆、行、魏碑完备,作风各异,流派纷呈。最早的一处石刻为唐元和三年(808年)的题名:“崔昶、郑综、孙华、高君度、郑绚、管康侯,唐元和三年十月八日草题。”最晚的一处石刻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题记:“唐会昌乙丑五年(845年)至大清康熙庚午年(二十九年,1690年),计八百八十二年。前贤石刻,代远字蚀,余鸠工錾之,后览者幸如余志。朱桐庵识。”可是他将最早一处“唐元和三年(808年),”误为“唐会昌乙丑(845年)”,所记起讫年代为“八百八十二年”,不误。在字迹湮灭不存的石刻中,有2处为宋苏轼遗碣。一是康熙《凤阳府志》载清人程羽丰诗并引:泉产白蟹莹洁如玉,苏子瞻因以玉蟹名之,石碣虽存,惜字为风雨所蚀;一是泉右壁现存一方未署名的石刻云:“顺治□年记,洞右东坡回字韵数余字,虽全章残缺,存名贤遗韵,山川生色,为庶子磨去,笑谈今古。”  
(六)钟离城遗址  
钟离城遗址位于凤阳县临淮镇东1.5公里处凤阳至明光公路北的望城岗上。  
是安徽省现存最完好的春秋古城遗址,为春秋钟离子国故城遗址,后为吴、楚兵争之地。该城南接丘陵、北凭淮河、左依濠水、右拂花园湖主流。  
公元前538年,楚箴尹宜咎筑此城。秦建县、晋置郡于此,隋移治至城西称濠州,即今临淮关,该城废圮。史书载,周代在此设方国钟离子国,并筑钟离城。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楚攻占钟离,钟离为楚属邑。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吴、钟离边邑儿童争桑,致两家相攻,互有死伤,吴王发兵攻楚,钟离城又被吴王夺去。越王勾践灭吴后,钟离城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2年)楚灭越,钟离城又属楚。秦统一中国后,钟离城属九江郡,秦汉时均在此设郡县。至唐代武德年间移至城西今临淮镇,故城遂废。  
钟离城自建至弃,沿用时间长达1200多年。现城址保管尚好,钟离城原有四方形夯土城墙,南北长约380米,东西宽约360米。夯土城墙历经千年风雨和农业耕作,今已颓成土垅,城垣基部宽18米,顶宽6米,城垣残高3至5米,城四角高5米。东南西北4个城门缺口和局部护城河仍然可见,城墙由黄土夯筑,厚30厘米。城内外遍及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文化堆积。  
(七)鼓楼基座  
凤阳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八年,曾屡遭兵火损毁,但被专家称为中国之最的鼓楼基座仍完好地保管了下来。鼓楼由台基和殿楼两局部组成。台基正中间开三个门洞,中门略大,中上方有朱元璋亲书的“万世基本”四个楷书大字,这四个御笔大字,其意旨至今仍为明史专家未能破解之谜。鼓楼上有楼房九间,“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  
(八)陈德墓石刻  
陈德墓石刻位于凤阳县城西乡西陈府村。  
陈德,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出生于濠州(今凤阳)安定乡孟家庄。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归朱元璋,为树立朱明王朝身经百战,明洪武三年(1370年)以功封临江侯。十一年(1378年)死后"葬其里鲁山之原"(今城西乡西陈府村东南),追封杞国公,谥定襄。其子陈镛(1357-1387年),于洪武十四年袭嗣临江侯,洪武二十年从征纳哈出战死,归葬先茔。至建国后,两墓于1973年平坟时被毁坏,墓前神道的石刻尚在,现今保管完好。石刻自南向北排列,依次为:东侧碑座1块,石马及控马人、虎、羊各1对。碑座呈龟外形,其背中间碑座槽、碑身已不存;石马与控马人连体;虎皆自颈部以下没入土中;羊呈跪卧式。这些石刻均用整块青石料雕成,外型古朴,刀法精深,神态生动、逼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维护范围:神道中轴线中心点,东33米至水泥道路,南30米至高速公路北侧路基,西28米至民房东墙,北由原墓室遗址向北30米。  
建立控制地带:维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00米。  
(九)潘家庄西岗遗址  
潘家庄西岗遗址位于凤阳县板桥镇,时期为秦汉,类别为古遗址,面积为300000平方米。为凤阳县第二批文物维护单位,发布文号为凤政[2016]6号。  
维护范围:遗址区域边缘周围外放东、西各50米;南、北各20米。  
建立控制地带:维护范围内向东、西延伸各100米处;南至京沪铁路;北至小东关新村。  
(十)古堆桥遗址  
古堆桥遗址位于凤阳县府城镇,时期为商周,类别为古遗址,面积为16800平方米。为凤阳县第二批文物维护单位,发布文号为凤政[2016]6号。  
维护范围:土堆状遗址向外延伸东、南、西、北各30米。  
建立控制地带:维护范围区域内周围外放各50米。  
(十一)明中都朝阳门及东城埂遗址  
明中都朝阳门及东城埂遗址位于凤阳县府城镇,时期为明代,类别为古遗址,面积为50000平方米。为凤阳县第二批文物维护单位,发布文号为凤政[2016]6号。  
维护范围:现保管的城墙遗址边缘向周围外放各10米。  
建立控制地带:维护范围内向东、西各50米处;南、北向外延伸各30米。  
(十二)明中都北左甲第门及两侧城墙遗址  
明中都北左甲第门及两侧城墙遗址位于凤阳县门台工业园区,时期为明代,类别为古遗址,面积为45000平方米。为天长市第二批文物维护单位,发布文号为凤政[2016]6号。  
维护范围:遗址南、北各外扩10米;东外扩50米;西外扩10米。  
建立控制地带:维护范围内南、北各向外延伸20米;向东延伸50米;向西延伸20米。  
(十三)韭山寨址  
韭山寨址位于凤阳县殷涧镇,时期为南宋,类别为古遗址,面积为5500平方米。为凤阳县第二批文物维护单位,发布文号为凤政[2016]6号。  
维护范围:遗址内、外各扩10米。  
建立控制地带:维护范围向外延伸东、南、西、北各50米。  
(十四)於皇寺遗址  
於皇寺遗址位于凤阳县府城镇,时期为元代,类别为古遗址,面积为13000平方米。为凤阳县第二批文物维护单位,发布文号为凤政[2016]6号。  
维护范围:遗址外边缘周围外扩30米处。  
建立控制地带:维护范围内向东延伸100米;向南延伸150米;向西延伸150米;向北延伸30米至高速公路。  
(十五)赤栏桥  
赤栏桥位于凤阳县红心镇,时期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216平方米。为凤阳县第二批文物维护单位,发布文号为凤政[2016]6号。  
维护范围:遗址本体向东南外放5米;西南外放20米;西北外放10米;东北外放20米处。  
建立控制地带:维护范围内周围外放各30米。  
(十六)淮宁桥  
淮宁桥位于凤阳县临淮镇,时期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为凤阳县第二批文物维护单位,发布文号为凤政[2016]6号。  
维护范围:整体桥面东、西各延伸5米;南、北各延伸50米(水面区域)。  
建立控制地带:维护范围内东、西外放10米;南、北同维护范围。  
(十七)凤阳白衣庵  
凤阳白衣庵位于凤阳县临淮镇,时期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为凤阳县第二批文物维护单位,发布文号为凤政[2016]6号。  
维护范围:寺庙院落周围外放5米。  
建立控制地带:维护范围内南18米处至京沪铁路;东、西、北各20米。  
(十八)考城张氏宗祠  
考城张氏宗祠位于凤阳县西泉镇考城村(考城老街北),时期为清,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为凤阳县第四批文物维护单位,发布文号为滁政[2012]44号。  
维护范围:建筑东5米至民居;南5米至考城老街南端;西2米至民居;北10米至民居的范围。  
建立控制地带:词堂维护范围外阔50米。  
(十九)门台复烤烟厂原址  
门台复烤烟厂原址位于凤阳县门台镇陈咀村南(现门台工业园区新城社区),时期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面积为23000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五批文物维护单位,发布文号为滁政秘[2017]122号。  
维护范围:每栋建筑四面外扩5米的范围面积。  
建立控制地带:西花园处建筑主体所在的西花园一周院墙内及厂区处厂区院墙周围外放50米的范围面积。  
(二十)凤阳县博物馆  
凤阳县博物馆位于县图书馆东侧。北为人民广场和政务大楼,东侧、南侧分别与明中都皇故城、明中都钟楼遗址遥遥相望,构成凤阳新区规划的重要轴线。县博物馆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总投资7000余万元,为中国建筑设计院设计,安徽元鼎建筑公司承建,展陈由河南田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装饰制造。设计以“城墙和民房”为根本理念,南北两组板楼是城墙,其间层层叠叠的坡顶是民房,城墙坚实厚重,构成对内的维护;民房参差有致,发明出多个庭院;两者互相交叉和浸透,营造出丰厚的内外空间。  
凤阳县博物馆的展陈,依照突出重点、彰显特征的请求,在一楼设置了历史文化厅、钟离厅、中都厅三个陈列展览。二楼设置了两个暂时陈列。展陈采取陈列凤阳各个历史时期出土文物的方式,对凤阳五千年瓜瓞相继、传承有续的历史过程停止了概括性描绘,对凤阳历史文化与淮河文化乃至华夏文化中的共同位置停止了客观评价和总结。县博物馆开馆后,前来参观的观众纷至沓来,年接待人次达15万人,较好的发挥了历史文物宣传社会、教育民众的作用。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