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定远县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4-14 15:18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定远县地处安徽省东部的丘陵区,介于北纬32°13′~32°42′与东经117°13′~118°15′之间,北连凤阳,西接长丰、淮南,东与滁州市南谯区、明光市交界。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56公里,区域面积3001平方公里。  
二、文化事业  
2020年,定远县共有艺术扮演团体23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藏量54万册。播送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县城镇有线播送电视用户1.8万户,乡村有线播送电视用户2万户。年末播送综合人口掩盖率为100%,电视综合人口掩盖率为100%。  
三、凉亭锣鼓  
凉亭锣鼓是我县传播至今古老的打击乐,盛行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能仁乡境内。其共同的打击乐谱,从不外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能仁乡位于安徽省定远县西北约45公里处,该乡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南部为平原地带。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憨厚,物产丰厚,交通便利。合徐高速公路,省道S334至凤阳武店镇水泥公路穿境而过,南与省道S311和投资243亿元的炉桥盐化基地交界,北与凤阳、蚌埠交界、西临淮南铁道路。全乡总面积54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96个村民组,24053人。凉亭锣鼓(又称凉亭十八番锣鼓)盛行于能仁乡境内,相传民间艺人李训广老先生(已故)清朝后期在怀远县鼓棚中打鼓,后赶庙会至定远县能仁乡,后定居此地,他依据当地的民风、民俗开展、改编、完善成如今的凉亭锣鼓作风。凉亭锣鼓乐队编制在鼎盛时期30人为一班,有大鼓、中鼓、大沙锣、中锣、大钗、中钗、小锣、云锣、铛子等,每逢能仁寺庙会、锣山庙会会期、节庆、歉收之后,结集一同,纵情敲打,局面非常繁华。在演奏时,鼓手身着彩服,头系红巾,腰扎彩带,以首鼓指挥,大锣应和,小锣、云锣、铛子串在一同补填,节拍非常明显,局面非常威武雄壮,演奏时时走、时退,队形时聚时散,有时还围成大圈,大鼓、大锣、大钗在其中,动感十足,0时急似暴风骤雨,轻如良宵月夜,动作有静有动,粗暴潇洒。能够原地打,也能够跳着打,作风共同,充沛表达了江淮地域粗放的民风民俗作风,是我县传播至今古老民间打击乐。凉亭锣鼓只限于能仁乡凉亭村境内,不外传。但经过屡次谐和,组织专业人员已把鼓谱记载在册。1991年入选《中国民间音乐集成》,被国度珍藏。现已是滁州市市级、定远县县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定远凉亭锣鼓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历经数代传承,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财富,以生动质朴的方式内容综合反映了广阔民众的生活情境、思想感情和追求,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民间打击乐种类繁多。同时,凉亭锣鼓具有宝贵的艺术价值,具有较强的文娱性、兴趣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表现了广阔民众粗暴、豪迈的性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二龙戏蛛  
二龙戏蛛是我县传播至今原生态民间舞蹈,盛行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能仁乡境内。其共同舞蹈方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能仁乡位于安徽省定远县西北约45公里处,该乡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南部为平原地带。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憨厚,物产丰厚,交通便利。合徐高速公路,省道S334至凤阳武店镇水泥公路穿境而过,南与省道S311和投资243亿元的炉桥盐化基地交界,北与凤阳、蚌埠交界、西临淮南铁道路。全乡总面积54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96个村民组,24053人。“二龙戏蛛”又名耍龙灯,是定远县能仁乡独有的民间传说构成的,以锣鼓伴奏的民间传统舞蹈;是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的集体舞蹈;也是老百姓最喜欢欣赏的民间艺术之一。“二龙戏蛛”从称号上看就有神秘的故事。传说东汉末年的某天,适逢能仁寺庙会,冷冷清清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喊:“快看天上……”只见在能仁寺上空,祥云旋绕,两条巨龙和一位美少女(蜘蛛精)在空中嬉戏游玩,翩翩起舞……。这一美景的骤然消逝,人们叹息不已。为了留下这一美妙的记忆,后人便用“二龙戏蛛”这一民间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来展现和重现当时现象,人们自发组织一批青年人把当时见的情形再现,定远能仁乡的“二龙戏蛛”由此而来,与众不同的是“戏蜘蛛精”。“二龙戏蛛”龙长21米,共9节。25人为一班,龙头、龙尾各2人,一套舞下来约13分钟左右。舞蹈动作有“立玉柱”、“戏蛛”、“翻水”、“出水”、“蛟龙”等,环环相扣、动作幅度大,具有与众不同的扮演特征和方式,特别在广场扮演,气势庞大,刚中有柔,踩街亮灯也具有一定特征,深受广阔大众喜欢。舞龙表现的是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结共进的肉体。舞龙扮演,感遭到的是肉体,是一个民族团结向上,相互帮扶的博大胸襟。二龙戏蛛历经数代传承,为我们留下的是丰厚的历史文化财富,经过“二龙戏蛛”这一舞蹈方式,能够理解到当时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情况、生活方式及消费开展程度。也代表和寄予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味和美妙追求。  
五、藕塘民俗文化节  
据明嘉靖年间所修《定远县志》记载,东汉人令狐子伯流落藕塘,寄宿山上寺庙中。当地百姓送衣送食,僧侣授其学业,子伯后官至楚国丞相,为感恩藕塘父老重修庙宇,塑寺中所供碧霞元君(俗称黑奶奶)金身并立塔为志。四乡八里村民纷繁拜谒,祷告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后来便慢慢构成了三月十五藕塘庙会。2012年定远县委、县政府将藕塘令狐山庙会升格为民俗文化节。  
六、池河梅白鱼美食文化节  
梅白鱼是池河流域特有的鱼种,鱼色如银,浆汁似奶,肉嫩味鲜,可谓鱼类一绝;每年的梅雨时节大量的鱼群从洪泽湖逆流而上到池河流域繁衍产卵生衍,漫游在池河水域,共同的池河水质盛产出出名遐迩的梅白鱼。  
七、能仁庙会  
元朝末年,苏州民女和玉凤(即十三妹)投靠能仁中央义侠邓九公,劫富济贫,出名天下。大明永乐九年,大殿重修,能仁寺成为远近香客进香拜佛的圣地。特别是二月初八这一天,方圆几十里的百姓,纷繁来到能仁寺烧香拜佛,敲锣打鼓、玩灯。是以商品买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八、民乐  
民间传播的器乐曲甚多,有维妙维肖的《百鸟朝凤》,有细吹细打的《抱妆台》,有欢乐明快的《小开门》,有行云流水的《溪流情》等。打击乐方面有《小五番》《十八番》《喜鹊登枝》《兔子扒窝》等。每逢婚丧寿诞、逢年过节之际,喜好乐器的农民们或数人组班或数十人汇集,笙萧管笛,喇叭锣鼓,吹吹打打,繁华特殊。在锣鼓音乐中,以能仁乡凉亭班子为优,他们除双套大鼓、大锣、大堂锣外,还配有20至30面手锣(又名哈叭狗),演奏时轻如良霄月夜,急似暴风骤雨,作风共同,是定远县民间器乐曲中的一朵奇葩。  
九、民间舞蹈  
兰花灯:也称《扭兰花》,泛称《花鼓灯》,盛行于全县境内。舞蹈中有“兰花”4至6人,“鞑子”、“岔伞”各1人,皆为男角。“兰花”上穿红,下着绿,头扎红色绸球,绸带披垂两旁,脑后梳独辫,双手持红巾,装扮俊俏;“岔伞”上穿镶绿边对襟白褂,下穿红颜色裤,头扎红巾,手持岔伞;“鞑子”上穿淡黄大襟便衣,袖口镶红边,外穿翻毛皮袄,头戴草帽圈,下穿茶色马裤,足蹬黑色长筒马靴,手拿芭蕉扇。《兰花灯》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了,相传在元朝以前,定远境内就有《兰花灯》班子,不过那时只要“兰花”和“岔伞”,由于在封建社会女子不准玩灯,所以,那时“兰花”皆由青少年男子扮演。抗日战争时期,在藕塘抗日民主依据地,逢年过节和开庆功大会,人民大众自发地掀起玩《兰花灯》的热潮,老百姓、政府干部、新四军官兵都参与扭跳,并在唱词上赋予新的内容。建国后,人民又自发地将男扮女装的“兰花”改为女性扮演,每逢佳节,都有好几班,以至几十班《兰花灯》争相扮演,在锣鼓伴奏中,且歌且舞,借以欢庆歉收,喜庆佳节,深受广阔大众欢送。  
狮子舞:盛行在站岗、东兴、九梓一带,表现劳动人民聪慧、英勇和大无畏肉体。  
龙舞:盛行于仓镇、池河、九梓、能仁等地,每遇天旱,人们舞龙祈雨,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新春佳节舞龙灯,常表达农民喜悦心情和祁求神龙福佑来年国泰民安。  
花车、花船:用竹篾扎制彩纸糊成,船心坐一美女,周围4-6人,船头渔翁撑篙,船尾老夫掌舵,在鼓乐声中,见风采柳,边歌边舞,非常活泼。  
其他还有花挑、蚌舞、跑驴、大头和尚戏柳翠、五马破曹等。  
十、曲艺  
定远境内盛行的曲种有大鼓、琴书、评书、快板书、反动歌等,但主要的是大鼓、琴书。  
解放前,曲艺艺人没有固定演出场地,没有组织,各自拜师求艺。在乡村集镇和庙会上设摊演唱,有时也到大的自然村庄或富有人家说唱。解放初,县文化部门设立活动艺人管理组,管理曲艺队伍。1956年,县成立曲艺协会。至1960年,曲艺协会会员由解放初期的30人开展到67人。每个会员发一枚金属会员证章和一张会员证书,按月交纳会费,凭证在县内外活动演出。1964年至“文革”期间,曲艺协会被迫解散,曲艺艺人也遭到不公正待遇。1974年10月,又重新考核、批准69人恢复说唱活动。1978年10月恢复定远曲艺协会,对全县167名曲艺人员停止考核,择优吸收69名艺人入会。为增强管理,制定了新的《协会章程》和《演唱守则》。1979年2月22日,县文化局正式下文成立曲艺管理小组。80—90年代,乡村曲艺活动逐步减少,曲艺组织名存实亡。  
定远曲艺艺人大局部识字不多,没有定型曲目,说唱内容较乱。为此,县文化馆曾协助曲艺协会对《杨家将》、《瓦岗寨》、《包公陈州放粮》、《烈火金钢》、《平原枪声》等新、老书篇,停止加工、改编,并屡次参与省、地曲艺会演。  
定远曲艺分南北两大派,南派以李学圣为首,运用木质搭板,以大鼓为主。北派以王家珍为首,运用金属钢板,以琴书为主。较有影响的曲艺艺人有甘华福、刘正先,后被调入省曲艺团工作。此外还有琴书艺人柏芳珊(女)、陶家英(女)、陈庆余(盲人),大鼓艺人庞玉芳等。庞玉芳熔南北两派大鼓艺术于一身,演唱时有声有色,在大众中影响很大。  
(1)鼓书:鼓书即《安徽大鼓》。演唱者一手执鼓槌,一手执搭板或鸳鸯板,边槌,边打板,边唱,边说,夹唱夹叙,神韵很浓,非常动听。  
(2)评词:说书者面前放一张条桌,桌上放一惊堂木,以文言方式叙说故事,绘声绘色。  
(3)琴书:一男一女两人协作,男人手操坠胡,女人一手执搭板,一手敲杨琴,有说有唱,有弹有敲。普通女的唱得多,音色甜美,娓娓动听,氛围热烈,节拍感很强,大众非常喜欢。  
十一、名人  
定远县名人辈出。如东吴名将鲁肃、南宋名相董槐、明朝开国名将蓝玉、明朝开国重臣李善长[、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李克强和现任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部长、党组书记王志刚等均出于此。老一辈无产阶级反动家刘少奇、罗炳辉、张云逸、谭震林、徐海东等,曾在这里战役和生活过。  
十二、消费风俗  
1、敬土地  
旧时,农历正月初一清晨,农家用公鸡、猪头、鲤鱼等“三牲”供品敬土地神,祈求当年风调雨顺。祭奠终了,带回供品留春节期间食用,建国后,此俗逐步绝迹。  
2、开秧门  
农家每年初次栽秧,称之“开秧门”,东家主人请人栽插,并以酒宴款待。秧田栽插完时,留下两撮秧,一撮撂在放牛打汪的塘里,一撮撂到房顶,以预测年景(秧苗朝上为丰年,秧根朝上为荒年,横在房顶年景普通)。同时,栽秧竣工那天,还要“糊粮仓”,也称“糊秧门”。即参与栽秧的人们,两手抓捧稀泥相互追撵糊泥或捧水互泼,直至将东家媳妇或消费队长、妇女队长等人从头糊到脚,成为泥人,方在欢笑中完毕闹剧。农民以此欢祝歉收在即,稻谷满仓。  
3、嗷牛号子  
农民使牛在田间耕地、场头打场脱谷时,爱好嗷喊悠扬昂扬、深情动听的调子,俗称“嗷牛”,以此消弭寂寞、劳累;挑抬搬运或打夯时,人们随着步伐或石夯上下等节拍用幽默、俏皮、生动的言语呼喊号子,以鼓舞干劲、振奋肉体、消弭疲倦。如耕田时,牛到田头主人便喊:“噢!—回—来—了!”同时拖犁调头,再边赶牛边喊号子。  
4、结堆顶吃糍粑  
农民堆最后一场稻草,结完堆顶那天,吃一顿糍粑,行将糯米饭分团滚上糖和磕碎的炒芝麻,意为糍粑粘性大,草堆不会被风雨吹歪淋透。同时,也是对参与堆草的人们的犒赏。  
5、遛牛试牛  
冬闲,农家每隔数日,即牵出耕牛到野外遛达或短暂奔跑,让牛晒晒太阳,吸些新颖空气,活动肌腱,加强体质,俗称“遛牛”。元宵节之后,农民选一吉日动土试牛。试牛行将犁索套系牛颈,在村庄左近田里或场地上背向当年太岁犁一犁土,在犁土处烧香、放炮,预祝当年“五谷丰收”。  
十三、定远方言  
1:丧(凶猛)2:板的了(扔掉)3:七屁八磨(骗人)4:狗狗的(一点点)5:基都不基(一声不响)6:鳖户子(蝙蝠)7:喝雀雀(黑乎乎)8。缺精(有什么了不起的)9:吵(第四声)话,吵空(讲空话)10:骚狗子(夏天灯光下的飞虫)  
11:歪歪子(河蚌)12:靠你嘎的(骗你干吗呢)13:意歪人不拉的(恶心人)14:恶厌人、脏人(恶心人)15:悟掉了(疯了不得了了)16:日冈冈跑掉了(快速跑步)17:一奔子跑过来(一口吻跑过来)18:杭杭叫(气势不小)19:好盏子(什么时分)20:岗家、克家(回家)  
21:勺道、勺道经(这不用解释了)22:粑粑、死面粑粑、死面疙瘩(面食)23:麻个、麻后个(明天)24:易歪(恶心)25:一雄、一雄二十三(算了)26:十三点(神经病)27:郭蓝蛋(多管闲事)28:蝈蝈(聊天)29:锅锅(哥哥)30:紫紫大紫二紫。。。(姐姐)  
31:坚固呆乖、活弄头、呆儿不乖(孬子)32:上该(上街)33:该手(解手)34:矛缸(厕所)35:大票车(大客车)36:毛敌卡(摩托车)37:自杠居(自行车)38:各对(口头语是的吧)39:就菜(吃菜)40:搭搭(叔叔)  
41。打郎一下:清扫一下42。往后疼)四声((后退)43:麻叉(×)44:得味(有意义)45:瞌睡的引心(瞌睡的很)46:死面巴巴(面饼)47:臊裆(快一点)48:日八(说谎)49:毛五子(神经病)50:我的光当(我的天阿)  
51:把水当当,凉了喝52:匹匹流流(满满的)53:带药(吃药)54:不论(不行)55:肉(慢)56:角儿巴(脚丫子)57:煽精(侃空)58:外外(外公)59:洒罗,勺道(爱出风头)60:随(三声)劲:用力  
61:操四(找茬)62:嘎肉(精肉)63:甩熊(笨蛋)64:耳把的(挖耳勺)65:啊咋人、糟匹人(丑化人)66:小得得冒、小得得秋(臭小子)67:脏形样的(不顺眼)68:掏麻雀、哈你(咯吱人)69:屁精秧的(精神过剩)70:豁你(讨好你)  
71:骚颜犟(脾气犟)72:作掏(想挨打)73:砍头鬼(要死阿你)74:霸意的(成心的)75:巴曾{第三声}(贪婪。)76:情死(找死自杀)77:噶<;第三声>;的(怎样搞的)78:日败(作弄)79:把灯背掉(把灯关了)80:板掉(扔掉)  
81:搅屎棍子(捣蛋鬼)82:热厌人(厌恶人)83:高头(上面)84:低瞎(下面)85:左榜的,右榜的(左边右边)86:拐的、墙拐的(角落)87:桑<;第四声>;(凶猛)89:你败快乐(你不要快乐)90:你是乃个(你是哪个)  
91:你家在哪怀(你家在哪里)92:锅仅(厨房)93:渣be头(砖头)94:擦个(昨天)95:大擦个(前天)96:麻个(明天)97:站的(如今)98:这名个(等以后)99:巴着、巴望(希望的意义)100:郭白、日不拉刮(聊天)  
101:咱(漂亮、好)102:磕七头、磕老头(膝盖)103:上人(晚辈)104:条把、条走(扫帚)105:搓拨(簸箕)106:挑子、挑挑(调羹)107:文痞戳臭(显摆)108:房干里(卧室里面)109:无吊味(没意义、无聊)110:靠喽(糟糕)  
111:闷头机子、怂人(泛指没出气的人)112:沙码神道(神经一类的)113:歪一会、歪一觉(睡一会觉、休息一会)114:挺尸、晒尸(泛指睡懒觉)115:炮筒子、炮冲的(心里藏不住话的人)116:小包车(小汽车)117:抽地(抽屉)118:老瓜子、脑袋瓜子、头脑壳子(脑袋)119:胳肢窝胳老肢(腋下)120:啦瓜、啦里啦瓜(不考究)  
121:乌漆嘛黑、黑洞洞(夜晚乌黑或物体十分黑)122:鞋色子(拖鞋)123:一笔雕凿(一塌懵懂)124:该因(邪门,或指某件事情很奇异、很巧)125:作孽(做了不该做的万恶的事情)126;B罗、B不罗嗦(罗嗦)127:散板(彻底完蛋,解体的意义)128:各管汉、各照汉(行不行)129:火、火水(水溢出来了)130:吊了(完了)  
131:洒罗(逞能)132:辟脸扇你(要打你脸)133:调货(舒适、快乐)134:过劲(凶猛)135:杠家(回家)136:三枪的、二尾的(蟋蟀)137:代月(吃药)138:骚抛(超越)139:巴意(成心)140:猴斗(然后、等一会)  
141:则但、家败)糟糕)142:二干不朝(弱智)143:谁谁咯咯(不稳健)144:扫(第四声,快)145:萨(第二声)罗(脑子不够用)146:所抓的)钥匙(147:毛五的(神经病)148:来来猴(蟾蜍)149:老花豹(青蛙)150:老米港(泥鳅)  
151:老草单(长腿蚂蚱)152:了毛的(毛毛雨)153:黄节奔(黄鼠狼)154:郭懒蛋(多事)155:一拖的(一下子)156:黄节奔(黄鼠狼)157:老米港(泥鳅)158:魏大蒜(窝窝囊囊)159:调货(舒适、快乐)160:正三(道貌岸然的人)  
161:晒觉(睡觉)162.:来来猴(蟾蛤)163:活赢得)衣服的口袋(164:抄(第四声)空:瞎讲嘛165:该因(邪门,或指某件事情很奇异、很巧)166:搞什的、搞幌网子(搞什么东西(炉桥方向))167:魏大蒜(窝窝囊囊)如:你看你搞的就像味大蒜168:小得得猫(感慨词)如:小得得猫,我终于逮到你了!169:鼻子拉呼,批题拉忽地(十分脏,小孩终年流鼻涕的样子)170:后(这个字读第一声)、后死人(指甜得让人受不了,也有人说是咸得让人受不了)  
171:务掉了(1。多、乱2。出风头,勺道)如:1。厕所里的苍蝇务掉了!2。就看你务掉了!172:家败、家败篓子(口头语,完了的意义。但语意不好,后简成一个字口语“家”)同“靠了”。  
十四、定远县过年风俗  
(1)定远县过春节俗称过年,节日氛围浓重,无论家人在何处,都要在元旦前赶回家与亲人聚会。  
(2)元旦的年夜饭是全年最丰富的一餐。皖北人吃饺子,皖中和皖南人则在吃饭前要放鞭炮、贴春联、祭祖。祭祖典礼相当考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需有鸡有鱼。  
(3)吃饭之前,晚辈要用红纸包钱给每个孩子,称为“压岁钱”.饭后,全家人围在一同,边吃瓜子、花生、糖果边聊天,看着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天明,这就是“守岁”.  
(4)年初一清早起床后,开门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中央称接门神。家人团拜,相互恭喜,吃枣、栗、茶叶、鸡蛋、短命面,然后出门向其他晚辈们拜年。  
(5)初一这天不能扫地,茶水也要倒在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意义是不把财气扫(泼)进来。这天普通不劳动,因此有“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的说法。  
PS:更多定远县的风俗如下:  
定远县春节风俗一、过年只吃一顿饭  
在定远县,大年三十一天全家谁也不准吃早饭和午饭,只准吃一顿年夜饭。  
吃年夜饭,必需要有一盘鲜鱼,但这盘鲜鱼任何人不准吃(意味着年年有余),只要过完大年初三才干动筷吃这盘鱼,人人都要吃上一口。吃年夜饭时不准说话(意味着埋头大发财),吃年夜饭一定要留点饭在碗中。  
年三十、初一、初二、初三,四天不许重新开锅做饭,这也是定远县当地一特征的年俗。所以,大年三十晚间的每家年夜饭做得很多,有的家庭锅能做几饭就做几饭。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做得也很有特征。一切人吃罢年夜饭后,年龄最长者将剩下的饭盛出,然后在灶上渐渐烹制锅巴,大约半个多小时后,一个整体锅状的锅巴就新颖出炉了。这时,老人忠诚地用双手将它放在稻屯上(任何人不准吃),意味着来年大歉收。  
定远县春节风俗二、“元宝”放在门槛上  
开门大发财,“元宝”滚进来,在肥西、六安一带被当地百姓演绎得活灵敏现。  
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后,“守岁”的人们都打开了大门。当地习俗是,打开大门后就不能再开了,即便外面有人敲门也不行,不断到年初一早上,烧上香,燃了烛,再开门放炮。在这段时间内,当地一些好事者将平常用黄土捏成的、与真元宝大小外形一样的假元宝放到大门的门槛上。年初一早上,主人把门翻开的一刹那,“元宝”骨碌碌地滚了进来,该户主人见到“元宝”心花怒放,将这个“元宝”恭恭敬敬地放到香案上,前来拜年的人都要说上几句不祥祝愿的话语。但是这个“元宝”也不是白送的,正月十五后,送“元宝”的人会挨家挨户讨“吉利钱”.  
定远县春节风俗三、年饭是在中午吃  
在定远县的很多乡村,年的过法各不相同。在这里,人们常说的“年夜饭”却是大年三十中午吃。  
在定远县很多乡村,不断以来都是大年三十中午吃年饭。很多家庭为了“抢早”,有的上午11点不到,就开端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了。很多做生意的有时由于生意好,才很无法地把“年夜饭”改在晚上吃。有些做生意的,为了赶在中午吃年夜饭,痛快在大年三十便把生意停了,一家人从早上便开端准备中午的“年夜饭”.  
定远县春节风俗四、清晨四点就“完年”  
在定远县,腊月中下旬,年味就慢慢浓了。  
定远县有段民谣,孩子们很小就会唱。“天哪天,莫起风,二十四里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杀鸡又杀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讲好话,初一初二不挨骂。”定远县做的粑是用米粉和成的,用蒸笼蒸熟,凉了干了,就用水浸着,能够吃到春耕插秧。粑用桃木雕花外型,有万字印,有喜字印,有寿字印,还有春字、福字等印。孩子多的人家还雕桃子印。  
在吃年饭的时间上,定远县大多数中央与全国其他中央一样,但定远县湖区,靠东洪、下仓一带却有些特别:大年三十早上,天刚破晓,就有人家炸起了鞭炮“过年”,一家人围桌吃起了“年早饭”.性急的人家以至四点多钟就“完年”了。  
定远县人的“小年”在正月初七过。小年过得很随意,常常是在傍晚放一挂鞭炮就算过了小年。而元宵节却很盛大。过去有“吃了元宵肉,农夫脱赤足”,即意味着春耕消费又开端了。  
定远县春节风俗五、吃饭之前先祭祖  
定远县在那里过年,依然能感触到富有浓郁中央特征的年俗。  
大年三十中饭一吃过,大人们便带着小孩到祖坟上烧纸。在吃年夜饭之前,同姓年岁最长的再召集儿孙们到祠堂祭祖,意寓过年时不遗忘祖宗,先摆上一桌菜,倒上酒,然后,按家族中辈份大小挨个磕头,忙完了这一切,才干回各自家中吃年夜饭。  
定远县春节风俗六、团团聚圆“团聚饼”  
定远县地域有一个风俗,过年了家家蒸大馍,蒸了一锅又一锅,蒸好了放在盛粮食的笆斗里。年前蒸馍时各家都会蒸上一个一尺方圆的饼,当地人叫团聚饼。饼普通连续摞三四层,上面用面粉做一对小龙,预示着子女都能成龙成凤;配上莲子、红枣等装点,有早生贵子、红红火火之意。蒸团聚饼时,小孩子是绝不允许插手的,蒸好后,要放在自家的粮囤上,也有庆歉收的意义。  
定远县春节风俗七、硬币放进扁食里  
在定远县地域,从腊月二十四开端,百姓就开端准备年货。还要蒸馒头、炸出各式的面制小糕点。第一锅馒头出炉后要燃放鞭炮以祭灶神。在大年三十的中午吃团聚饭,饭前会放一串鞭炮,菜相当丰富,但不一定有米饭也能够是稀饭,晚饭却很简单,只是吃些面条或元宵,晚饭后开端捏扁食,全家入手。扁食是作为年初一的早饭,素馅,主要以青菜、鸡蛋末、粉丝末作为原料,包制时随机放进一些硬币、一元、一角、五角等。扁食竣工后,会有一个自愿“守岁”的家人照看。初一早饭时,谁吃到包有硬币的扁食,就代表谁会在这一年里财运亨通,而且硬币面值越大,就证明赚的钱越多。  
在定远县地域,拜年是在年底停止,大家提着礼品探望亲戚。而在正月初二、四、六等双日期的日子里,晚辈再到晚辈家,这时还会收到晚辈事前准备好的压岁钱。  
定远县春节风俗八、红蜡烛不许灭掉  
在定远县地域的乡村,人们过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自古因循下来的传统民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端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两支红蜡烛,红蜡烛的中间摆上一些贡品,像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绝对不许灭掉。  
十五、定远县结婚风俗  
旧时,婚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要门当户对。男女青年没有自在选择配偶的权益。媒人(俗称“老红”)依据男女两家条件相当,压服双方父母同意后,开端实行传庚、过礼、送期、开剪、迎亲等程序。  
传庚男家把庚贴(在印有龙凤图案的红绿纸上分别写上男女的出生年月日时干支八字)放入拜盒(1尺长、4寸宽的红色盒子),并放入银元、银器和万年青植物,由媒人带到女家。女家若同意,就回赠笔、墨、帽子,连同从女孩头上剪下的一撮头发一齐放入拜盒,并互换庚贴,由媒人带回男家,男方父母从男孩头上剪下一撮头发和女孩的头发缠在一同连同庚贴都由男家保管。至此,男女两家的婚姻关系便正式肯定。这就是俗称的“结发夫妻”。  
过礼婚姻关系肯定以后,便过礼。男方除了要给女方送大量的彩礼外,还要给女家送边猪(半个猪)、对鹅(女家退一只回来,叫做“一个丫头换下嗄喽”)、对鸭、对鱼、坛酒等。  
送期男家择出完婚的吉日,普通择两个日子,分写在两个贴子上,由媒人将贴子送至女家,女家若愿意嫁女,则收下其中的一个贴子,表示同意此日完婚。  
开剪婚期肯定以后,男家就要为迎娶新娘做准备。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开剪,为女方做四套暖轿衣。开剪普通在婚期前10天停止。  
迎亲新娘于婚前二三日“扣茶饭”,结婚当日,卧床啼哭,俗称“哭嫁”(有“出嫁不哭对娘家不利”的说法)。男家备好花轿将新娘抬到自家门口,男家关闭大门,新娘等一会才许进,称为“育性子”。开门后由伴娘扶持从轮番交替的两条口袋上经过(意即代代相传)。到正堂屋,新娘和新郎共同拜天地、祖宗、公婆,然后进入洞房。在欢乐的说好声中,新郎揭下新娘头上的“红盖头”,喝交杯酒,众人狂繁华房。说好词皆为吉利语,领说者可触景生情,见机行事。  
第二天,新郎新娘回门,第三天会亲。  
建国后,人民政府鼎力宣传《婚姻法》,废弃了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对等,恋爱自在,婚姻自主。各级青年组织号召广阔青年团员“移风易俗,婚事新办”,抛弃旧时婚姻一系列弊病,旧社会的指腹为婚、箩窝亲、童养媳等包办婚姻已根本绝迹。八十年代,老人丧偶后续偶者比拟普遍。回汉通婚现象也逐步增加。  
十六、丧葬  
旧社会,丧葬典礼冗杂,充溢迷信颜色。病人咽气后,家人要到城隍庙烧纸轿、纸马等以备死者“升天”乘坐。死者刚咽气,要放爆竹(俗称“断气炮”)、烧落气纸钱。为死者洗脸穿送老衣,然后入棺。此时邻居邻居闻讯纷繁前来磕头烧纸,俗称送“倒头纸”,孝子披麻戴孝,前往亲友家报丧。  
第二天为吊丧日。死者棺木放在正堂屋,棺木前用香油点一盏长明灯,摆上由女儿送来的十碗菜和一碗饭,饭上直插一双筷子,称曰:“倒头饭”。并设置一钵,供烧纸用。正堂屋内还设有孝堂,孝子全进孝堂守孝,不得随意走动。家里一切事务由请来的“支客师”统一布置。  
第三天出殡。出殡普通在上午,出殡之前举行典礼,亲友按远近和长幼由掌管人布置,分别到棺头祭奠,鞠躬或叩头。孝子跪守棺前。出殡时孝子端起“老盆”摔掉;同时,将一只公鸡头斩掉。八人抬着死者的灵柩,长子捧死者牌位,长孙打幡,其他亲属随后,送到事前请天文先生择定的墓地安葬。送葬的人回来,要从在大门前烧的一堆火上跨过,表示家庭轰轰烈烈。天亮前,孝子要到坟地烧一堆火,称曰“送火”。安葬后第三天,孝子要到坟地用衣襟兜土放到坟上,谓之“圆坟”。死后还有“头七”(死后第七天)和“五七”等哀吊活动。如是“丘坟”,三年后,挖坑葬埋,称为“落茔”或“落土”。  
建国后,人民政府鼎力倡导移风易俗,丧事从简。但是戴孝、亲友吊唁、圆坟等风俗在民间依然存在。1978年,本县树立“殡仪馆”,人民政府鼎力倡导火葬。死者如是干部或对国度有奉献者由政府出面开追悼会或举行遗体辞别典礼。死者家眷也只承受亲朋好友送的挽联、挽词和花圈等。这样既废除了迷信,又节约了土地,既文化又卫生。但是,在一些乡村,仍以实行土葬为主。关于回族同胞,国度有政策规则可实行土葬。主要依据回民自愿。政府部门还协助回民布置有一定的墓地,充沛贯彻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十七、生育  
旧时,对生儿育女特别注重。家境富有的人家都要向亲朋好友送发红鸡蛋。若生的是男孩,则更是大喜事,女婿还要带上公鸡、红鸡蛋等到岳母家报喜。岳母家回赠一只母鸡,俗称“扎根鸡”。孩子出生十二天,娘家备厚礼去看产妇,礼物有挂面、散子、鸡、鸡蛋、红糖等,还要给小孩带去衣服、包被等。女婿家则在这一天大宴宾客。孩子满月后,产妇被接回娘家吃“满月饭”。小孩一周岁,要由外婆家“抓周”。在孩子面前摆上许多食物、用品、玩具等,让孩子本人抓,以此来占卜孩子将来的命运。若生的是女孩则这些礼仪要简化许多,还有的穷人家因养活不了而将女婴丢弃。  
建国后,人民政府鼎力宣传男女对等,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现象根本得到了纠正。但在乡村弃女婴现象还时有发作。近年因由于人们生死水平的进步,不论生男生女都还保存了一些传统礼仪,如“报喜”、“送礼”、“过十二天”、“抓周”等。  
旧时,青年男女婚后多年不孕,或者生有女孩短少男孩,生有男孩短少女孩,一些热心的年轻人从田里选摘一个美观的冬瓜,画上男孩或女孩的像,用红布包裹,于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夜晚背到青年夫妇家,放进被窝里。事后,妇女将此冬瓜一顿吃下,若“灵验”,这对青年夫妇则要设宴感激送冬瓜的人。建国后,夫妇不孕大多请医生诊治,送冬瓜之俗渐衰。  
十八、祝寿  
旧社会,人到五十岁华诞开端做寿。往后,每增十年做寿一次。普通人家,逢到家人做寿,全家聚在一同,吃点寿面、寿桃(面做的,外形象桃,意味短命),表示庆祝。富有人家逢到晚辈做寿,则比拟盛大。头天晚上亲戚朋友到家拜寿,称作“暖寿”。做寿当天,做寿者自己不过问,到他人家串门闲谈,家里大小事务,全由下人忙做。来拜寿者礼品繁多,有香烛、寿联、衣料、食品等,还有的送匾。送匾者普通都是有身份的人,东家也以盛大礼仪迎接送匾者。迎接时,燃放爆竹,用红毡铺地接匾放家堂上,送匾者对匾跪拜;东家儿子也分站两边一同跪拜。下一块匾到,上一块匾则悬挂到梁头上,接匾礼仪如前。中午,东家大宴宾客,晚上吃寿面、寿桃。东家吃饭用的碗大都被拜寿的人拿走(东家毫不介意),俗称“讨寿碗”,意味长寿百岁。  
建国后,祝寿铺张之风渐少,逢老年人整十岁数华诞,亲朋、晚辈给老人买点礼品,做套衣服,以表尊崇之心。近十年来,祝寿之风又兴,有的人家大宴宾客,常常形成很大糜费,同时给亲戚朋友也形成担负。  
每年逢润月,已出嫁的女儿要给父母亲各买一双鞋,称为“润月鞋”。听说“润月鞋”能使父母永保安全,安康短命。在乡村,每逢父母亲接近整十岁数如六十九岁、七十九岁等,还有“垫缺”的风俗。所谓“垫缺”即出嫁的女儿依照父母的年龄包上相同数目的饺子,送到娘家。同时还带上糕。出门遇到第一条小沟(常常就是路上的一个小坎),就把糕铺在上面,称为“垫缺”。走过以后,这些糕就给围观的孩子捡去吃掉。听说女儿“垫缺”,父母就会免去灾难,永远短命。  
十九、定远县饮食风俗与特产  
1、炉桥鸡丝面  
炉桥鸡丝面是北方面食,南方吃法。鸡胸肉撕成细丝,搭配各类配菜和调味料炒熟。盖在煮好的面条上,最后淋上灵魂鸡汤即可。  
2、三和千张  
三和千张是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三和集镇的特产。三和千张历史长久,质量优秀,其特性是:单页薄如纸,色泽微淡黄,质细如豆腐,咀嚼筋而香,物美价廉。  
3、池河雪片糕  
定远县池河雪片糕历史长远,相传最早是由古安定桥头张姓人家最早制造,到清朝乾隆帝下江南,此品作为贡品迎驾而名声日隆。因糕片透明,又名“云片”,又因入口即化而称“雪片”。此糕乃传统手工做法,选用上等糕糯米,优质庶粮,小磨麻油精制而成。  
4、板栗炖土鸡  
将土鸡宰杀洗净剁成块,入沸水中焯过,捞出洗净。将栗子去掉外壳,大枣用水洗净。把焯好的鸡块、栗子、大枣放入沙锅内,参加适量水,烧开,撇去浮沫,小火炖2小时左右。至鸡块熟烂时,放入精盐、味精调即成。土鸡炖制时间要长,去栗子外皮膜前可先炸一下。  
5、定远卤鹅  
定远卤鹅肉质肥美、肥而不腻,是定远家庭餐桌上最常见的菜式。  
6、定远狮子头  
定远狮子头狮子头食之酥脆、味香,经济实惠,为群众化早点。先将面粉发酵好,将发酵的面下碱,比馒头碱要多些,揉搓好分红20个,每个下点姜、葱、盐,做好狮子头形。第一天下午做好,第二天早晨油炸,妙就妙在要炸两次,第一次文火炸成金黄色,捞出沥油后再进旺火油锅炸酥,捞出沥油即成。  
二十、定远县著名景点  
定远古城  
定远古城位于城东新区永康路,占空中积1500亩,依水系而建,划分为红色文化街、民族和外国风情街、演艺街、休闲文娱街、酒吧街、小吃街等。  
令狐山  
令狐山旅游景色区位于定远县藕塘镇东南的皇甫山西麓,东依将军峰、西接东园民居、面连营盘山、北滨大沙河,与藕塘老街隔水相望。总面积3300亩,海拔94米,风光宜人,分为四个景区:清流湖景区,塔山景区,南苑景区,东湖景区。集湖光山色、流水、花卉、果林等自然景观为一体,融宝塔、寺庙、诗词瀚墨和现代建筑等人文景观于一身的多功用生态型的国度森林公园。相传汉代,令狐山上就建有寺庙;唐宗相继增建子伯祠、碧霞宫、庙宇辉弘、香火颇盛。千百年来,农历每年三月十五,碧霞元君(俗称黑奶奶)神座前,纷至沓来的八方香客,顶礼膜拜。东汉楚相令狐子伯,少年避难读书于此,其称相后为酬报藕塘父老和僧人教养之恩,于庙后山巅兴建七级浮屠,名曰“文峰塔”,后人为思念子伯而易名“令狐塔”。  
朗峰湖  
朗峰湖(朗峰水库)位于藕塘镇南3公里处,群山环抱,碧波荡漾,湖水明澈,风光潋滟,四周松树四季长青。环境漂亮,朗峰水库被称为朗峰湖。  
花园湖  
花园湖位于定城西部,景区内地势起伏,河湖交织,自然构成了“五洲三岛”景观。景区内树木葱葱,环境漂亮。2006年10月,投资约800万元重建花园湖公园。公花园湖景区内还有定远名人馆、定远博物馆等景点,系统展示了定远文化和历史。  
中九华寺  
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别姬处。”中九华寺,又名五峰禅院,系南北朝时宗本僧修建。因毁于兵燹,宋时重建。明朝诗人王哀登中九华寺时题诗一首:“偶经栖佛地,碧草冷云峰,梵宇清尘虑,龙宫起拜容,拈花初见月,隔水忽闻钟。独坐山房静,潜风度竹松。”  
现中九华胜地有一高2.4米,宽0.8米的青石碑。据调查,中九华寺,是阴陵古城四周诸多庙群中范围最大、景色最美的一座古刹。寺前有“灵润殿”,寺后有“霸王寨”,与霸王寨隔水相望的有“虞姬祠”,相传当年项羽垓下败逃,渡淮后驻于此。寺左侧有水月庵,山腰有明泉、楚泉、汉泉、珍珠泉。  
金山滴水寺  
金山滴水寺庙位于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大金山深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该寺与凤阳禅窟寺,定远莫邪寺等齐名,系中九华系列文化中心之一。金山滴水寺遗址所在地海拔100—400米,四季清楚,暖和潮湿,并且有山泉、水库,山青水秀,周边山体相连,原生植被维护较为完好。千百年来,香火旺盛。  
红石峡  
定远县黎明乡境内有一座山叫大洪山,又名大横山,山高海拔234米。其山东南处有一处特殊地貌——“丹霞地貌”,面积约2平方公里。定远“丹霞地貌”地貌外形各异,如黄山的72峰。色泽呈赭红色,构造非土非砂亦非岩石,又似乎兼而有之。有的中央因常年风吹日晒,显得板结、坚硬,叩之有声;有的地段被岁月的凿刀雕琢成某些物体外形。愈往上攀,沟壁愈松软。每有山洪冲击,山体还会继续垮塌、剥落,使“红沙沟”向前向上伸延。山坡的另一面剥脱了一切的植被,敞显露丹红色的山体,充溢了野性和粗暴之姿,犹如“赤壁”。  
谷堆王汉墓群  
谷堆王汉墓群位于定远县城西39公里的青洛乡谷堆王村西南角,墓地距地表不深,地表早垦为农耕田。1977年4月,省考古研讨所曾开掘9座,其中4座有盗洞,两座被折砖毁坏。墓均为长方形墓室,有耳室,具有东汉早期特征。出土物以陶器为主,有釜、甄、灶、井等;适用物有五铢钱、剑、斧、矛等。一切出土文物均存于安徽省考古研讨所。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