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来安县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4-13 17:50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滁州市东部,介于长江、淮河之间。天文坐标:东经118°20′~118°40′,北纬32°10′~32°45′。南北最优点55千米,东西最宽处30千米。总面积1481平方千米,县境东邻天长市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接滁州市、明光市,南连南京市浦口区,北与江苏省盱眙县比邻。  
二、手狮灯  
手狮灯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山乡“手狮灯”(原名“狮子灯”)历史长久。始于清代康熙年间,盛行于县内及江苏的-、江浦一带。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手狮灯”狮身长四尺半,高三尺余,用篾扎纸糊,彩绘而成。狮子两前足捧一绣球,绣球用竹篾扎制,糊以白色透明纸,内点蜡烛。狮子肚皮下安有两根木棍,舞狮者两手各持一根木棍,将狮子举起舞动。每只狮子重约50斤,由一名舞狮者和一个副手,轮番配合舞动扮演。来安“手狮灯”由六只狮子组成,玩灯人着一色服装,远观近望,气势雄伟,繁华特殊。“手狮灯”的扮演方式有“抖狮”、“摇狮”、“睡狮”、“盘球”、“狮子坐肩”、“狮子理毛”、“双狮推磨”、“狮子拜门”、“逗猴”等十余种动作。扮演吸收了杂技扮演艺术,难度较大。扮演者均是刚武有力的男性农民。“手狮灯”的传承,具有一定的中央特征和宗教颜色。当地农民每年正月初八起灯,十五拜庙,已构成定式。“手狮灯”出彩之处在于夜间玩灯,艺人们称之为“玩红灯”。就是在绣球内点上蜡烛,夜间舞动起来,红光闪闪。五张方桌,摆设香案。灯头率先登上方桌,然后狮子依次攀爬上桌,祭天拜地,祷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充溢了忠诚的宗教颜色。  
三、来安白曲  
来安县“白曲”是稀有曲种。发源于来安县大英乡和文山乡一带,是盛行于苏皖两省,来安、-、江浦三县的一种说唱艺术。白曲始于清末民初,历史长久。白曲以曲调多样,曲目丰厚而得名。民间艺人称它有百种曲调,百部曲目,故又称之为“百曲”。白曲艺术产生于民间,开展于民间。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开展自我,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初期人员阵容小,多则3—5人,少则1—2人即可演出。乐器简单,主要有胡琴、瓷碟、钢丝、小锣小鼓。扮演方式不拘一格,灵敏多变,既能够坐唱,又可在场中扮演,演员化出化入,接近于评书、评弹之类。其说白构成了韵白体,押韵、俏皮,相似现代的小品。并用中央方言扮演说唱,诙谐、诙谐,乡土气息浓郁。多为民间婚丧喜庆、庙会提供效劳。在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中,白曲艺人积极创作,宣传抗日主张和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英雄模范事迹,因而除传统曲目外,也留下一些经典的现代曲目。  
四、秧歌灯  
明朝末年发源于来安县广阔乡,是由农民对“神灵”的祷告活动开展起来的。起初以唱为主,伴以极简单的动作,后来构成了秧歌灯雏形。清代,秧歌灯歌曲曲调和演唱内容较前丰厚得多,伴奏乐器已有笛子、二胡、四胡、琵琶、三弦和民间锣鼓。  
秧歌灯的曲调丰厚多彩,抒情悦耳,舞蹈动作优美质朴,轻松高兴,歌词浅显流利,动人以情。由于以上特性,秧歌灯很快传播到滁州、全椒和江苏省-、江浦、浦口一带乡间。大众自诩秧歌灯“有九腔十八调,调调有花色,三天三夜唱不完,唱转头不算本领高。”  
秧歌灯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型歌舞,以前均在广场演出,上场人数多则82人,少则32人,角色分为“主伞”、“鞑子”、“包头”。主伞为灯头,持串铃领舞;鞑子为男角,服饰为箭衣、马褂、圆顶卷边黑色帽,脑后垂长辫,脚穿短筒靴;包头为女角,身着彩色大衣襟褂子,脚穿彩鞋。主伞服饰与鞑子相同。其他男女扮演者均手持纸扇和荸荠形彩灯。  
秧歌灯扮演方式有“大场子”和“小场子”之分。“大场子”中的队形有“串花阵”、“金龙盘柱”、“二龙戏水”、“剪子交股”和“叠罗汉”等;“小场子”的节目有“姜太公钓鱼”、“小放牛”、“对花名”、“看灯”、“卖杂货”等。无论是“大场子”还是“小场子”,都具有“灯中有戏,戏中有灯,边唱边舞”的特性,故秧歌灯又叫“雨夹雪”。  
1957年1月,来安县排演的《秧歌灯》作为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节目,取得扮演奖和发掘整理奖。1959年,该节目经过加工,又参与省第二届音乐舞蹈会演,并赴北京为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等16个国度的外交使节演出。  
秧歌灯的根本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秧歌灯的道具由串铃,“头伞”(也称万民伞)以及形如水乡特产的荸荠的红绿灯,外加折扇组成:其作用是串铃为全场跑阵扮演的总指挥。“头伞”是紧随其后的领灯人。  
服装:男角(亦称鞑子)头戴翻沿帽,黑纠缎料制成,帽顶和穗为红色、缎料绣花清代装束,薄衣快靴。主伞:胸前佩大红彩球。女角(亦乐包头,明末清初均为男扮女装)。脑后梳一独辫,浅绿色大衣禁褂裤,短围腰、布鞋。伞用竹做成骨架,外蒙五彩伞衣,下沿缀五彩丝穗。  
手灯扎成椭荸荠形灯架,蒙红绿色灯衣,顶上有绿色花朵装饰。  
建国后新陈代谢的秧歌灯,剔除了串铃,保存了“头伞”、“手灯”和折扇,演员的服装改为现代歌舞服装。  
2、秧歌灯的演唱方式及内容  
秧歌灯的内容有“大场子”和“小场子”之分大场子中的队形有“串花阵”、“金龙盘柱”、“二龙戏水”、“剪子交股”以及“叠罗汉”等。小场子的节目有“姜太公钩鱼”、“小放牛”、“对花名”、“看灯”、“卖杂货”等。小场子实践上是扮演唱。演唱的曲调有“金垛子”、“九连环”、“鲜花调”、“八段锦”、“采莲”等民间小调。  
秧歌灯的唱词:一是“祷告类”二是“说事类”三是“抒情类”。如说事类的歌词有“阳雀喳喳满天飞,小满处处秧歌声”。祷告类的有:“秧歌一唱心花开,万粒归仓庆歉收”。抒情类有“十里水乡十里歌,万亩良田万担粮”。  
秧歌灯伴奏的乐器以锣鼓打击和丝弦伴奏为主,有笛子、二胡、四胡、琵琶、三弦等。  
不同的历史时期秧歌灯有不同的唱调,建国后的秧歌灯唱词有反映社会主义建立总道路辉煌成果,农业大歉收的歌词。如“公社粮仓园又尖,社员堆谷上了天,扯把云彩擦擦汗,凑着太阳吸袋烟”等新讴歌词。以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类的歌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秧歌灯以喜悦愉快的方式展示在舞台上,其唱词充沛反映和表达了广阔水乡农民在实行消费义务制后的愉悦心情“百花捧出秧歌灯,春风引来玩灯人,绿柳黄莺唱新歌,千家万户开秧门”。  
原生态的秧歌灯服饰、道具  
包头:淡绿色汉族大襟短便装,脑后梳一根独辫,头戴花。  
鞑子:缎绣清装,腰系绸带拖于腰两侧,脚穿黑色短靴,主伞胸前佩大红绸彩球。五鞑子服装可一色,亦可多色,除黄色皆可着。  
帽子:黑缎制成,帽顶及穗为大红色。  
扇子:即普通白纸折扇,扇面上一面绘“凤”,一面绘“龙”意味龙凤呈祥,扇轴系大红扇坐。  
手灯:灯为椭圆的荸荠灯形,灯衣为绿色,灯顶上有红色鲜花装饰,并间有水稻叶子。高度25厘米。直径20厘米。  
伞:用竹做成骨架,外蒙五彩伞衣,下端缀五彩丝穗  
变革后的秧歌灯服饰、道具  
1、服饰:一概为现代装,男角为白色舞衣;女角为粉红颜色衣。  
2、道具:手灯(为荸荠形灯笼)、彩扇。  
五、洪山戏  
洪山戏是盛行于皖东稀有剧种,它来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开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根底上构成了洪山戏。洪山戏历史长久,神韵共同,乡土气息浓重,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中央戏。洪山戏的前称为“香火戏”,是香火会请神祷告时演的戏。香火会分内坛与外坛两派,外坛做会时称“五岳”,内坛唱戏名“洪山”,洪山戏从内坛得名。洪山戏的剧目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唱本和局部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目。剧目有200余个。洪山戏的唱腔分三类,即“锣鼓伴奏类”、“祈神类”和“民间小调类”。起初洪山戏伴奏只用锣鼓,且唱且舞,后期加丝弦管笛。唱腔质朴粗暴,高亢响亮,朗朗上口,乡土气息浓重。洪山戏扮演从“二小戏”逐渐开展为“三小戏”,人物扮演逐渐程式化,演出逐渐从乡村场地过渡到城镇舞台。洪山戏得以重生,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全国中央戏曲演现代戏、演反动戏最早的剧种之一。四十年代初,随着新四军指导的淮南抗日依据地的不时稳固和扩展。现代洪山戏的创始者王永泉,1941年秋,他将淮南文协编印的反映民兵抗日斗争的《三字经》,改动成清唱洪山戏,接着他又把传统小唱本《刘文龙赶考》改动成《参军记》(摘引自《淮南抗日依据地文艺史》—袁德龙、郭仁怀编著),不久,洪山戏在以半塔为中心的淮南抗日依据地十六个县提高开来,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张劲夫在从属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导的群众剧团(内注: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前身),设洪山实验剧团。时任嘉山县委书记的汪道涵亲身指导洪山戏的剧目改编。刘少奇屡次观看洪山戏的演出。解放后,为发扬和传承洪山戏这一剧种,来安县1957年组建了洪山戏剧队。1958年,成立了专业洪山戏剧团。整理创作了以《赶山塞海》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剧目。还创作演出了《远征高歌》、《万山红遍》等一批现代戏。洪山戏深化山乡圩区演出,在华东地域影响很大。洪山戏源于民间,开展于淮南抗日依据地,繁荣于建国后的50年代,。萧条于文革前。但多年来,乡村中的业余剧团、半职业剧团,民间艺人仍经常演唱洪山戏,洪山戏已深深扎根于民众之间。  
六、来安县过年风俗  
民俗闹新春,幸福更不祥。春节期间,来安县各色民俗活动竞相亮相、各显神通,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不只满足了广阔大众的春节文化活动,更为新春添一份浓浓的年味。  
一声锣鼓启灯,五颜色旗引路。1月30日上午,来安县独山镇的非遗手狮灯闪亮退场。6只“雄狮”气势汹汹、活灵敏现,随同着喧天锣鼓,在扮演者的手中翻舞飞扬栩栩如生。“抖狮”“摇狮”“睡狮”“盘球”“逗猴”“狮子坐肩”“狮子理毛”“狮子推磨”“狮子拜门”……每一个动作都被扮演者拿捏得恰如其分。“狮灯”雄狮跨过永安古桥、行走乡间小道,吸收了大批左近村民前来欣赏,并纷繁上前摸狮祈福。  
“手狮灯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镇里过年期间都会舞上几场,热繁华闹,欢欢欣喜。”独山镇白露村村民陆孝飞说,只要看到手狮灯开灯了,我们才有过年的觉得,才干找到原汁原味、充溢乡情的年味。  
据“手狮灯”省级非遗传承人傅国先引见,来安县“手狮灯”历史长久,可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盛行于安徽来安及江苏六合、江浦一带,传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2008年12月,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名录。“手狮灯”本来是村民祭天拜地,祷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带有浓重的宗教颜色,后来经过不时演化改进,已剔除了封建糟粕,成为春节期间丰厚大众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场文化盛宴。  
打起震天锣鼓,舞动金色雄狮。在水口镇呇味街,一支传统的舞狮队正在踩街,不一样的狮灯,却有着一样的欢欣年味。“咚咚”“锵锵”随同着该镇非遗十番锣鼓的震天鼓声,两只雄狮时而跳、转、腾、扑,时而搔痒、舔毛、打滚、抖毛、弓腰、啃爪、掏耳朵、打伸展,经过一个个细小的动作,把狮子的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得心花怒放。  
两只雄狮很“接地气”,翻腾累了就卧在地上和小朋友做起了游戏,合起了影。“往狮子中间站站,好好好,一、二、三,茄子。”该镇水西村村民吕荣正在给双胞胎女儿拍照,她快乐地说:“带着两个孩子来赶集找年味,没有想到能看到这么喜庆的传统舞狮扮演,孩子们十分喜欢。”  
“过年期间,我县为广阔大众准备了丰厚多彩的民俗文化盛宴,把年味‘熬制’得浓浓的,为广阔大众献上一道独具中央特征的文化大餐,让大众过一个记忆中的传统中国年。”据县委宣传部部长沈洪引见,该县充沛应用村民中心、文化广场、乡镇文化站等阵地,展开春节线上猜灯谜、民俗扮演、非遗扮演等一系列丰厚多彩的“线上+线下”民俗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厚了大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更是为虎年春节添加了浓浓的年味。  
七、来安县结婚风俗  
婚嫁民国时期,本县婚嫁多承袭封建婚姻制度,男女结婚,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此而形成的婚姻悲剧不胜枚举。旧时结婚程序如下:  
订亲:男女双方长大后,由父母作主,央媒人说合,双方父母假如认可或达成默契,便可初步定亲。也有指腹为婚或订娃娃亲的。  
下礼:俗称“拿八字”或“合八字”,即在草纸或红纸上写明男女生辰年月送至对方。内尚写“苏才郭福,姬子彭年”(苏东坡才学,郭子仪福气,姬子众多儿女,彭祖高寿)字样,经“算命先生”卜卦后,肯定“下礼”。普通送女方四对布料及其它“茶食”。礼物多寡视家庭经济位置而定,富者多,穷者少。本县北部山区,男方下礼时,还须携带公鸡一只。  
下通牒:即肯定双方结婚日期。男女双方的草纸“八字”换成红纸“八字”。通牒时,男家仍要送布料、糕点。富户则另备蹄子肉、礼条子(猪肋条)、公鸡“三牲礼”,并鼓乐相伴送至对方,女家闻声放鞭炮出迎。若有异议,女方或推延婚期或借机讨取钱物,直至媒人出面解和。本县旧俗,婚期多定“双日”,普通选在农历逢六(寓意福、禄、寿俱全)、逢二(意为成双成对)。  
结婚:婚期,双方均请客收礼。特别富家子女结婚,更是宾客盈门,宾客接踵。迎娶这天,称为“正期”,前日为“暖房”,翌日则为“回门”。  
“暖房”这天,男方须“送茶”(茶壶1对,茶杯10个,寓意“十全十美”),女方也“回茶”,数量同等。“正期”,男方发轿,彩轿左右伴有两位丈夫健在儿孙满堂的“搀亲太太”,路上鼓乐齐鸣。至女方家后,酒席招待。黄昏时分,新娘红装(红衣、红裤、红盖头)着身,乘坐彩轿至男家,轿至,笙吹鼓乐三起三落,男家大门紧闭不开,谓之“捺性”。新娘新郎见面后要进新房“坐富贵”(同坐床沿,男饮糖水,女仅沾唇)。“拜堂”时,先拜天地,次拜高堂(父母),再夫妻对拜,继而“闹新房”。回门这天,夫妻二人携礼偕行,回到女方娘家。  
此外,本县还有其他结婚风俗。南部地域,当高龄老人逝世时,遂将孙媳迎娶回来。谓之“红白”喜事同办,俗称“一网兜”。一些贫穷地域,穷人孩子无力成婚,则多谈好条件,将各自妹妹交流为媳,称之“换亲”,也有三家连换亲的。旧社会,来安还有“冲喜”的恶俗:男方生病卧床,经过媒人将女方提早娶回,以图吉利,谓之“冲喜”。男方丧命后,女便当被迫守“进门寡”。  
建国后,施行《婚姻法》,废弃买卖婚姻,规则婚姻自主。婚嫁程序简化,自在恋爱普遍增加。婚期也部选在“五·一”、“七·一”、“十·一”或“元旦”。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县内(特别是乡村)结婚要彩礼、图阔气、讲排场之风较盛,有关部门积极宣传教育,倡导节俭办婚事,一些青年或旅游结婚或参与盛大简朴的集体婚礼。  
解放前盛行的“冲喜”恶习,建国后即被废止。“换亲”婚姻少见。  
八、来安县丧葬风俗  
1.穿寿衣  
人病危时,绝气之前,先穿寿衣。夫妇先亡一方的,穿寿衣为单数;夫妇双亡的,穿寿衣为双数。两头见棉,取“以棉(眠)为安”之意。  
2.丢噙口鱼  
噙口鱼是一枚小鱼工艺品,系着一根红线,由长子丢入死者口内,红线挂在一只耳朵上,寓给子孙余下口食之意。  
3.放饼子和麸子  
亡人已逝,包一包麸子和一包小圆饼分别放在死者左右手中,同时念歌:“走到蚂蚁山,麸子撒两边。走到恶狗山,饼子撒两边。”使死者在去阴司的路上一路安全。  
4.系绊脚绳  
人死后停尸在屋当门灵床上,用一条麻绳捆住两脚,以防炸尸。到辞灵或入殓时,再解开去掉。  
5.盖蒙脸纸  
用一张白纸盖上脸,从头部向下盖。因死后脸色难看,以免亲人伤心或惧怕。  
6.放隐身草  
隐身草就是一把谷草,呈三角形放在尸体上面。  
7.烧倒头纸  
意为给死者送钱,亲人痛哭一场。  
8.做倒头面  
做一碗面条,放在棺头前面,叫倒头面,斜插一双筷子,备死者食用。  
9.点长明灯  
在棺材前面放一盏油灯,为死者照路,从点上不断到油尽自灭,不能添油。  
10.挂衣服  
在堂屋北墙立一把扫帚,把死者生前穿的一件衣服挂在扫帚上,烧轿时搭在轿上烧掉。  
11.放粮食  
棺后放一袋粮食,敞开袋口,斜靠棺上,抬棺时使粮食自然倾洒,向前洒得越长越好。  
12.剪岁数纸  
按死者岁数,有几岁就剪几对,用死者拐棍挂在胡同口,男左女右,以示家中亡人,邻居邻居前来吊纸。第二天晚上辞灵时烧掉。  
13.做孝服  
孝家主要成员,用麻系腰,戴孝帽,系孝带。  
14.搭灵棚  
在灵堂门外搭灵棚,设香案,摆祭品,立牌位。正中间挂竹帘,安放遗像,像下用白纸写一大“奠”字,像侧写丧联。  
15.写素联  
挽父:  
一天雨雪凋椿树,满目云山惨棘人(薤露兴悲)  
泪洒冰天悲失怙,父归东土痛无依(蓼莪抱痛)  
挽母:  
莫报春晖伤寸草,空余血泪泣萱花(遗爱千秋)  
终天唯有思亲泪,百草痛无益母灵(慈云缥缈)  
三年:  
一腔思亲恩未报,三年无改孝常存(于今三年)  
亲恩难报终身恸,礼制有定三年遵(永言孝思)  
十年:  
想见音容空有泪,欲闻经验杳无声(音容宛在)  
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冰清永怀)  
注释:  
①椿树:短命之木,后世称代父亲。  
②棘人:老人死去孝子的自称,意谓因哀痛而消瘦如柴。  
③薤露:薤叶上的露水,比喻泪水。薤,读音同泻。  
④失怙:指父亲谢世,失去依托。怙,读音同护。  
⑤蓼莪(liǎo’é):两种草名,代指追慕双亲抚育之德。  
⑥萱花:称代母亲。传说食萱草能令人忘忧。  
16.讣告  
派人报丧,亲友前来吊纸。假如发丧,还需发帖。  
17.烧关门纸  
每晚关门时烧关门纸,早晨开门时烧开门纸。  
18.上林请神  
在辞灵当天的下午,执事领孝子抱牌位上林请神。到林上烧纸时,执事曰:“点香神知,闻香神现,请神入位,回家受奠。敢告。”孝子一揖四叩,起身一揖,抱牌位回家。  
19.安神  
请神到家,与新丧合牌位,孝家行安神礼,一揖四叩。  
20.盛殓  
在辞灵的当天黄昏,客到齐后,特别是要经过主要亲友看罢无有异议之后,方可入殓。入殓之前,先要铺棺。首先用箩在棺底从前往后筛洒一层细灰,只洒一遍。然后从前往后铺一层棉绒,共用手撕七把棉绒,前头铺得稍厚,后头稍薄。棉绒上面再放条麻丝,并弯成七弯,每弯处摆放1枚铜钱,叫“垫背钱”。然后放好枕头,抬尸入棺。揭开蒙脸纸,解开绊脚绳,对死者正衣正冠,做全身最后检查。最后在头部放金元宝,脚部放银元宝,念歌曰:“头顶金,脚蹬银,子孙后代出贵人。”  
21.净面照面  
舀一碗净水,意味性给死者洗脸,同时念净面歌:“浇花浇根,留子留孙,吃三分,留三分,留下三分给儿孙。”终了,把碗扣在棺前,出丧时由抬棺人用脚跺烂。然后用一面镜子意味性照一照死者面容,让死者称心,然后用力摔碎镜子。  
22.封棺口  
盖上棺盖,镶上棺扣,扣上系五色线。合扣后孝子在棺上洒五色粮,儿媳拿笤帚将粮食从棺前往棺后扫一下,用小簸箕在棺尾接住。孝家就地大哭一场。  
23.辞灵  
在出殡头一天晚上,在灵棚举行祭奠典礼,叫辞灵。先由孝家行辞灵十二拜礼,然后亲友带祭礼行辞灵礼。  
24.女儿叩头  
假如父母逝世,曾经出嫁的女儿要身披重孝,回婆家给公婆叩头,以示恳求供礼,由于婆家第二天要前去吊唁。在街上走过时,旧礼逢人叩头,街人这时要赶忙拿钱,表示给死者买纸赠送纸钱。  
25.祭祖泼坟  
出殡当天早上,孝子抱公鸡上林破土,破土前先行祭祖礼。孝子一揖后跪于祖坟前上香、奠酒、焚纸,一揖四叩首。执事曰:“林堂阴宅肃静,今天是××府(太)君仙逝大祭,安葬于祖茔侧,归茔之前,先告礼知,共安九泉,敢告。”  
26.刨坟  
孝家抱公鸡破土,先在墓穴上画个长方形坑样,烧香焚纸,孝子抱着公鸡,用鸡爪在墓穴中心与四角挠土。回家时向刨坟人一揖三叩首,以谢代劳。  
坟墓埋法:翁不见媳,女不守门;雁行排列,近祖为上;闪开神路,不可阻挠。只要祖坟用夹棺葬(夹棺葬指一夫多妻者,男居中,妻居两边),其子孙只能用排棺葬(排棺葬指一夫多妻者,男居内,妻全居外)。夫妻坟两棺材头要齐,两棺侧距前为一竖脚,后为一横脚。两世之间棺头接棺尾,不可脱气;也有按“勾三股四弦五”而定。头的朝向称“大向”,脚的朝向称“小向”,小向又习称“行穴”、“向口”。  
九、来安县饮食风俗与特产  
1、水口鹅煲  
水口鹅煲是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水口镇的特征美食,是以农家散养的2—3年年龄土鹅为主料而制成的,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遭到当地人们的喜欢。  
2、小鱼锅贴  
用刚捕到的小鱼,洗净后去鳞剖腹,取出肠胆等内脏,随即用明澈的湖水烧煮。同时和上一些面糊,在锅的中部周围贴上一层簿饼,饼底平水,或入水半寸,火烧水沸、汤汁四溅,故熟后饼底边有一溜子沾有鱼汤。乍一揭去锅盖,面饼沾着鱼鲜,鱼儿带着饼香,鲜香美味扑面而来。  
3、雷官麻鸭  
雷官板鸭是来安县水乡小镇雷官久负盛名的传统名菜,来源于清同治年间,制造采用宰、卤、晾、煮四道工序,色泽光亮,肥而不腻,松嫩可口,味美鲜香。  
4、来安春卷  
春卷又称春饼、薄饼。来安春卷由江浙的抹油子、饺饼筒演化而来,经过做工的不时改良,如今的来安春卷是用干面皮包馅心,经煎、炸而成,为全身金黄色的长条面食。  
5、汊河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出自于来安县镇,其前身为龙袍蟹黄汤包,由江苏省六合区引进而来。蟹黄汤包的制造原料非常考究,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造工艺精妙绝伦。河蟹黄汤包因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制造“绝”、形态“美”、吃法“奇”而盛誉于来安境内,并成为来安人民在汊河用餐过后必点的一道主食。  
6、来安大肉面  
大肉来安人称为扣肉,当地人称为虎皮大肉。虎皮大肉,精选上等猪前胛肉经首创配方和12道烹饪工艺炸煮而成,肉质鲜美,口感细腻,咸甜适中,肥而不腻。  
7、酥糖  
酥糖,早期名为董糖,相传在一百多年前从六合县传入,主要以面粉、白糖、芝麻、饴糖四种资料制成,其味香。8、雷官板鸭  
雷官板鸭系选用当地麻鸭或瘦肉型樱桃谷鸭,经陈年老卤、传统配方加现代工艺精密制造而成。  
9、复兴茶叶  
复兴茶叶出产于来安县舜山镇复兴茶场,该茶场始建于是1964年,位于来安县城北10千米处,紧邻白鹭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和来安县新乡村示范点林桥苗木生态园。  
10、半塔芝麻油  
来安县半塔麻油厂创立于五十年代初1950年,地处皖、苏两省四县商贸繁荣、交通兴旺的红色旅游基地半塔镇,该镇地处江淮分水岭的丘陵地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合适芝麻生长。  
11、来安花红  
“花红”学名“林檎”,是中国最古老的水果种类之一。“花红”果皮薄而肉脆,汁多渣少,生食酸甜爽口,满口生香。花红果子不只好吃,而且还能开胃解暑,泡酒饮用可止泻、治痢疾,是人们健身防病的营养果品。据史书记载,花红自清朝嘉庆年间便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普遍种植,并作为贡品年年向朝廷纳贡,属于来安中央特产之一。  
十、名人  
古代名人:  
李崇、李平、李谐。吴亮、丁士美、张纲、常道、胡松、郝孔昭、王化振、赵礼、参谋、魏大用、周之冕、汤斌、周球、严治元、曹寅、伍斯瑸、王士杰、刘瓒、韩梦周、伍士超、戴宗沅、欧阳泉。  
近代名人:  
刘福连、王教成、王传友、余同杰、宋明武、陆元九、朱皖来、唐笑宜、武蕴藻、朱寿安、董彬、郭祥、刘恕、赵家俊、郑芳、赵孝庵、金启华、陆子修、李开亚、刘景龙、濮德祥、陈树良、曹玉模、林协、吕祖珩、史宗俊、唐后启、杨福宗、陈积中、杨金槐、朱焘、史正富、王唯、冯健、汪敏、陈帮萍、刘小妹。  
十一、历史文化  
顿丘山遗址  
顿丘山遗址位于来安城东村赵坝消费队,呈台形。南北长200米,东西长120米,文化层均匀厚度约2.5米。因是东晋侨置的顿丘郡治所,故名顿丘山。1975年大水以后,该遗址成为居民住宅区。1972年5月,经安徽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开掘,该遗址出土一批石器、陶器、蚌器、骨器和铜镞、卜甲等宝贵文物,其中卜甲在安徽省江淮地域为初次发现。经考证,肯定该遗址为殷商早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均被省博物馆运回。该遗址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井王遗址  
井王遗址位于来安东22.5千米处的磁山乡井王村井王消费队,呈长方形。南北长70米,东西宽60米,遗址原有古井7口,现仅存2口。其南面为井东、井北和井王消费队的农民集居区。遗址已废为农田。1986年,县文物工作组在对该遗址停止调查时,采集到新石器时期石器2件及汉代砖瓦、唐宋瓷片等。该遗址内涵丰厚,有待进一步开掘考证。  
高山县城遗址  
高山县城遗址位于来安东北26千米处的王集乡高山村内的高山岗上,呈方形。长70米,宽60米。城址内散存大量碎砖瓦。旧城废于何时待考。据《汉书》记载,原高山县地秦时属东海郡,汉时属临淮郡,后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更为下邳国高山县。1985年,本县文物工作组在对该遗址停止调查时,发现大量唐宋瓷片,并在遗址左近一农民家里发现明代青花瓷瓶一件(为1983年出土)。  
建阳县城遗址  
建阳县城遗址位于来安南15千米处的水口镇东面,俗称东城埂。建阳县建于西汉,县城废于何时不详。遗址正南方向300米处为两汉时期墓葬群。县文物工作组在此开掘时,发现木廓墓棺木完好,随葬品有铜器、陶器和漆器等。  
吴王城遗址  
吴王城遗址位于来安东南35千米处的烟陈乡姜渡村姜东消费队。遗址呈方台形,古城垣尚存,边长120米。遗址内残存大量瓦砾,均匀文化层厚度约80厘米。据江苏省六合县民国版县志记载,吴王城为三国东吴所建,因吴王孙权而得名。北齐瓦梁郡治所置于吴王城故墓之上,南唐时废。该遗址为县文物工作组于1985年普查文物时发现,其时遗址东部已被毁坏,截面文化层整齐外露。该遗址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来安县旧城址  
来安县旧城址位于今来安县城新安镇中心区。来安县建于五代南唐时,县城于南宋时迁至大雍镇(今新安镇)。城内地势东低西高,主要街道呈“十”字形,东西南北四方原有宾阳、庆成、迎薰、拱极四个城门,此外还有崇文小南门和耀武小西门。旧城城墙于民国27年(1938年)被拆,之后护城河被墙土填平。  
来安县旧城面积不大,但建筑物颇多,有县衙署、儒学宫、开元观、大成殿、明伦堂、东壁楼(鼓楼)、城隍庙、龙王庙、观音庵、老君祠、奎光祠、洗心亭、漱芳亭等,这些建筑因兵火战乱、年久失修而先后倾圮撤除。往常城内尚存硫璃井、县署井、北门井、东门开元观井等4口古井。1984年,县文物工作组在县城东部青龙街西原八面塘(今县防疫站南墙外)左近发现新石器时期石器2件。  
万山遗址  
万山遗址位于来安东北25千米处的大余郢村万山消费队北,海拔130米。该山顶部平整,面积约7万平方米。万山山势险峻,南宋时用于屯兵,山腰修有跑马道,山顶有垒石围墙。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滁州守将赵葵曾命赵必胜部驻守万山,以御金兵。万山故垒曾经倾圮,除饮马塘、古井和跑马道外,别无所存。明人张维恕曾为建于万山之上的古刹龙泉寺题诗:“万山堆叠吐虹光,微雨初收天外凉。聪马一鞭风色好,草虫吟处百花香。”  
石固山遗址  
石固山遗址位于来安北15千米处的舜山乡石固村,海拔166.7米,与对面的尖山构成县境北端门户。山呈圆台形,顶部面积约8万平方米,山腰有跑马道环绕。山势陡险,易守难攻。南宋绍兴时,居民曾在山上构筑墙垒,以御金兵。清咸丰年间,安庆棚民葛必泉、葛高培和刘万元带领的数千名义军曾踞守该山。山上的建筑后来全部毁于战火。  
韩王将台遗址  
韩王将台遗址位于来安东22.5千米处的磁山乡井王村井王消费队西南300米处,呈长方台形,长80米,宽30米。东南——西北走向。遗址北30米处尚存一祭台,传说韩信(一说韩世忠)曾在此点将。该遗址已废为农田。1986年,县文物工作组在文物调查中初次发现该遗址表层耕土中有大量红烧土块,继而在此采集到新石器时期红陶质和夹砂红陶质鬲足4只,以及商周时期残陶片10余种。经考证,该遗址为商周文化遗址。该遗址的下层文化有待进一步勘查。  
大庵山遗址  
大庵山遗址位于来安新安镇北12千米处的大庵山林场场部左近。元至正年间(1341~1367年)在此处创立尊胜禅院(后又称不祥禅院)。禅院毁于何时不详。《红楼梦》主要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七月十六日撰写的《尊胜院碑记》,记载了该禅院的范围及兴衰过程。遗址尚存甘泉(观音泉)和桂树等自然景物。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