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濉溪县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4-07 17:12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濉溪县位于安徽省北部,东临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蒙城县、怀远县,西连涡阳县和河南省的永城市,北靠淮北市市区。县城驻濉溪镇,人民政府驻沱河路92号,距省会合肥300公里。濉溪县辖区南端从双堆集镇赵元村王小庄至北端刘桥镇任圩村徐庄南北最大间隔95公里。东端四铺镇新庄村大刘家至西端铁佛镇朱暗楼村吴庄最大间隔50公里。全县总面积1987平方平方公里,其中陆空中积1918.6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2.99平方公里。水域中河流面积21.13平方公里,塌陷湖泊、坑塘等面积41.86平方公里。  
二、名字由来  
因古濉河和溪河在此交汇而得名。  
三、濉溪纺织画  
纺织画是用胶水和纺织颜料在普通布料上直接作出的画,它不受绘画工具、布料、尺寸的限制,且防水、不褪色、不掉色,是我县画家马泰先生和李凌女士共同创作的。创作纺织画源于一次偶尔的发现,在1997年的一次运动会上因急需一幅队旗,图案为起飞的巨龙,当时,呆板印刷太慢,用水粉怕掉色,用油漆不能干,急中生智中,用纺织颜料替代了作画资料,而且作画效果较好。于是,用纺织颜料在布上作画成了马泰夫妇多年来孜孜不怠的追求,他们潜心研究,在各种布料上尝试作画,研讨出一套经过纺织颜料来表达绘画的颜色和肌理效果的新技法。  
四、濉溪刻绫画  
刻绫画是画家贺馥女士在民间剪纸根底上与版画等各类绘画分离,在创作题材和内容上加以深层拓展,并在资料、技法、装裱上加以打破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其表现手法是刀刻,非剪;是绫,非纸,在装裱前方集大成。画面打破了剪纸的尺寸、表现内容的局限性,不只有版画、国画的视觉效果,也有着装饰画的特殊美感。  
贺馥在不时汲取国画传统精华的同时,又慢慢把版画的技法运用到剪纸中去。国画、油画经过干湿浓淡、颜色的丰厚变化及明暗来表现画面的层次和平面效果,而剪纸只能在阴刻阳刻两度空间上起刀、行刀,贺馥凭仗厚实的美术专业功底,大胆想象,巧妙构思,采用圆中套圆、方中有方等构图方式,把不同时空、不同时期的人物层层组合在一幅画里,从而使画面到达出奇制胜的效果。以往剪纸大都用光亮纸、红纸,但装裱较为艰难。贺馥大胆尝试,寻求打破,先在宣纸上刻,像国画那样装裱。经过探究,她改换刀具,改用纹线小的花绫,行刀气与力相分离,探究出了共同的技艺--刻绫画。  
五、濉溪书画  
由于历史、地缘、商贸和文化的共同作用,濉溪书画有着共同的生长开展的沃土深基。在煤城、酒乡之外,濉溪书画成了濉溪又一个代表性符号,一个在传播、更新中闪烁聪慧火花,产生凝聚作用的魅力源。  
长久的历史孕育了绚烂的文化,在丰厚的民间书画根底上,濉溪涌现出一批书画名家。濉溪人民自古就有崇尚书画之美德,习书好画者层出不穷。长久的历史,众多的古迹,美丽的平原,憨厚的民风,共同的民俗哺育了一代代书画艺术家。早在魏晋时期,濉溪人戴逵、戴勃、戴颙父子就是著名的大艺术家,在书画艺术上都颇有造诣,对后代影响极深。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刘伶也擅长书法和绘画,其书画艺术都到达相当高的程度,其作品为当时书画珍藏家珍藏之珍品。  
濉溪深沉的文化沉淀,滋养和熏陶了濉溪书画事业的开展。书画传统绵亘至明代,乡村呈现了乡土书画家群体,清中晚期构成民间中国画水墨写意的濉溪书画,享誉徐淮大地。自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从濉溪走出了一批书画家,活泼在全国各地。  
六、临涣茶饮风俗  
古城临涣坐落在浍河北岸,明、清时期,临涣茶馆日趋兴旺,成为临涣地域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一大景观。清末,临涣茶馆已达十几家,并衍生至今,老茶馆大都近水临街,多依家舍而设。沿南阁遗址向北的大街两侧,茶铺林立,最鼎盛的时分,临涣有大小茶馆二十多家。  
临涣茶馆的门面粗陋陈朴,乡土气很浓,用当地泉水冲泡当地人称之为“棒棒茶”的低廉六安茶梗。老茶客带着烟袋悠然到来,运用土瓷或粗砂茶具,在茶馆里喝茶、打牌和聊天,享用闲适光阴。  
临涣人饮茶不是仅仅停留在止渴的生理满足上,而是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情调糅进了每一个日子。空气里洋溢着呛人的烟叶味,渗和着茶水味,混在一同让人觉得奇特而古老。就是茶馆里的这种滋味,才是老茶客们最感亲切的气息,缺了它,他们会感到生活单调又乏味。这些老人哪儿都能够喝茶,但独独喜欢来到茶馆里,主要享用的是一种气氛、一种情味、一种滋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十几年以至几十年如一日,大清早赶来,摸着黑回去。  
七、商派面塑  
商派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一种用面粉加彩以后捏塑成各种人物、动物等形态的民间手工艺,构成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作品来源普遍、丰厚多彩、独具作风。  
商派面塑具有淮北中央性特征,大多数作品反映的都是淮北民间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传说,作品十分合适随身携带和随手把玩,得到了淮北广阔人民大众的认可。  
商派面塑所用的资料主要是面。调制办法是:先将面粉及糯米粉在盆中混合,再参加盐、糖、甘油及防腐剂。用适量的开水,将其和匀成块,醒面24小时,然后按成大约2厘米的厚饼,在锅中蒸约30分钟,蒸好后,把面取出冷到50度后,分红数块,趁热揉搓平均,参加所需的颜料,放在面塑盒子即可随时运用。作品在制造前要构思设计好,做到胸中有数,按步骤停止,普通从上到下,由里向外渐渐添加捏制而成。  
八、临涣唢呐  
皖北南派临涣唢呐降生于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这里历史名人荟萃,民间文化资源丰厚。  
临涣唢呐自清朝中期就初具雏形,演奏方式为一人吹奏,加一笙和一小釵伴奏。临涣唢呐的哨片宽大且厚,呈布袋状,这种哨片在演奏乐曲时能在同一音孔上向上借音3---5度的音程高度,向下借也能借到3度的音程;唢呐芯子前端则用棉线缠成一个疙瘩,演奏时全凭这嘴唇的力度来控制哨片,对演奏者的请求极高。  
临涣唢呐演奏的传统乐曲有《凡字调》、《叫句子》、《大开门》、《小开门》、《柳金子》、《八句娃子》、《五字开门》、《六字开门》、《百鸟朝凤》和一些戏曲剧种的曲牌等。  
用把攥子吹奏大戏是临涣唢呐必不可少的组成局部,把攥是用铜皮或不锈钢皮卷成圆锥形的管体,有大、小两种之分。大把攥子普通用于吹奏戏曲中红脸、花脸和黑脸角色的声音,如豫剧《打金枝》中唐王和郭子仪的声音;小把攥子所吹奏的则是一些女性角色的声音,如泗州戏《拾棉花》中大姐和二姐的声音,模拟起来活灵活现,生趣盎然。  
九、夏派唢呐  
夏派唢呐源于苏北,盛传于苏、鲁、豫、皖的接壤地域,在淮北、宿州、永城、徐州等县市最为盛行。夏派唢呐作风共同,具有高亢、棉柔、愉快、悲愤、经渭清楚等特性,在用具应用方面,注重多种用具的交替运用,促成音韵逼真、似鸣、似唤、似吟、似歌,似悲、似㖒等作风,加之“闷、咔、咪”等吹奏技巧的合理运用,使曲目的音韵愈加沁人心脾,把听众带入理想情境之中,使听众情感随音韵的跌荡起伏变化而变化。  
夏派唢呐祖师爷夏洛宏,原籍徐州,后因战乱移居安徽萧县,为传承光大夏派唢呐艺术,夏洛宏在淮北地域广招门徒,口传心授,先后培育出在本地域较有影响的徒弟近百名,使夏派唢呐逐渐开展成淮北地域颇具影响力的民间文化款式。  
文化体制变革和民间艺术开展,给唢呐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濉溪夏派唢呐四十多年来长期活泼在乡村、城镇,深受广阔大众的欢送,唢呐班的范围逐步壮大,也带动了其他门派的唢呐班子的开展。目前濉溪全县合计有100多个唢呐班子,构成了一支具相当范围的民间文艺队伍,县、市电视台等媒体屡次专题报道。  
十、淮北泥塑  
民间泥塑又称传统泥塑,有着六千多年的历史,又以塑庙神为主要方式传承下来,解放前,在民间有着宽广的市场,深受大众的欢送和乐见。作为地处苏鲁豫皖接壤处的淮北大平原,特别是濉溪县国度级文化之乡临涣镇地表下(约两米左右)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泥塑主要原资料——纯粘土。由于它呈黄色,有着和胶一样的粘性,故取名黄胶泥,它具备着特有的纯、细、粘和硬的质地,据父辈言传我家上溯就有近两百年历史,从祖师爷到我父亲都是当中央圆百里的塑神名匠。至今我还完好地传承和效仿着他们民间泥塑工艺的每一道制造流程和技法,特别是选土和做泥尤为重要。在选、晒、泡、砸的根底上又加上摔和揉两道工序,把泥做得像蒸馒头面一样柔韧,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使作品润滑坚硬少出裂痕,可保千百年不变形,其次就是扎骨架,骨架是作品形体、比例和巩固最重要的环节,是关系到一件作品成败最根本的要素。为了更有把握,最好先做“小样”,再按比例放大,最为牢靠。接着才干缠扎草绳或稻草,缠草的作用一是给泥的收缩留余地,二者是减轻重量和易粘连泥巴等。上粗泥也很关键,首先用粗泥把作品的雏形粗略而精确地做出来,为做细泥做根底,但粗厚的部位要屡次上,伸出体外的肢体或飘逸的衣襟处要设置支撑,如宽袍大袖要用稻草或蔴拉成泥条缠上去以防下坠或断裂。在粗泥干到用手指按觉得较硬(要把握火口不可太硬)时就上细泥了,让其跟粗泥同步收缩少出裂痕。只需有骨架呈现裂痕是必然的,但修补是门学问,在没水泥资料之前,多用砂礓做成细粉末,再加少量石膏粉同砸好的细胶泥和成硬块,按需搓成细条用力塞进裂痕,干后磨光,一次即成永不再裂,很小的裂纹就用调好的腻子一次抹平即可,最后就是磨光上彩,普通民间泥塑多为彩塑。较大致型的作品,磨光后首先要用洋干漆或熟桐油停止封锁,然后贴棉纸做底色,较小的作品用蛋清调-刷上去,这样使作品更光亮更鲜艳,其颜料用国画色更好,可保数十年不褪色。泥塑工具既简单又特殊,多为按需用竹木自制的,如木棒、木锤、木棒槌、木齿,蛇头(曲形)刀等均用枣木、楮木或棠梨木刻制,细小的部位就用竹子刻制竹刀、竹铲和竹锥等,当然,工具的精巧与否常常表现一个工匠的程度,不可轻视,特别是在作品上做立粉浮雕线难度更大,在泥塑行业中做立粉可谓一绝。在做庙神工程中,我父亲还创造了木制人头像转向架必不可缺,由于普通庙堂内光线很暗,位置之高,为了精确无误,必将头像预先做好装置上去再往下做,既省时又省力。当时在师兄弟中常为效仿和借用。几十年来,在完本钱职工作之余屡次为本地域举行的大型展会和庙会塑造大量泥塑作品,遭到广阔观众和指导以及媒体的普遍关注,在大众中也传颂着“泥塑李”的称号。近些年来,以传统的泥塑制造流程和技法创作出反映时期生活的鲜活人物、民间传播的寓言故事小作品以及反映淮海战役严重题材的人物和场景,为反动传统教育,为现代文化建立都收到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充沛表现民间泥塑艺术的和传承维护的价值。固然如此,由于在上世纪呈现60多年的断层所形成的濒危情况,必需培育新的人才和市场停止产业化运营方可持续开展,目前急待政府的高度注重和资金的投入,停止抢救性的发掘,维护与传承。否则,民间泥塑艺术就将面临失传和消亡的危机。  
十一、口子窖酒酿造技艺  
口子窖酒的原产地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其工艺特征是:以地产小麦、大麦、豌豆、糯高粱为主要原料,以濉溪“枕头伏曲”、高温曲为糖化、发酵、生香剂,应用口子百年窖池酿造,精心勾兑而成。口子窖酒酿造工艺复杂,对原料、水、窖池、气候、储存时间等请求极高。口子窖酒的酿造工艺是在汲取了濉溪古秘酿工艺“大蒸大回”之精髓根底上,停止研制整理归结构成的一套共同的制酒工艺,分为制曲、发酵、分级储存等三个主要阶段,整个消费工艺有30多道工序。由于特殊天文位置和采用多种优秀工艺之精髓,口子窖酒明澈透明(或微黄),芳香幽雅,醇厚绵净,香味谐和,酒体细腻饱满,空杯留香,作风显著,是一种作风共同的白酒。  
十二、临涣酱培包瓜制造工艺  
清光绪初年(1875年),南京人潘孝武父子降临涣集开设“元昌斋”酱园店,制成酱培包瓜这种共同酱菜。潘孝武父子初到临涣,就发现当地的女儿瓜很有开发价值,经过一番揣摩试制,酱培包瓜终于面世。它以香、脆、嫩以及酱味浓郁等共同风味而出名。清末有诗人题诗赞日:“瓜风送香气,蜂蝶乱飞云,食之包瓜后,忘却故土人。”包瓜原名女儿瓜,其种系是由2000多年前相传下来。包瓜的种植非常考究。择其特定的土壤,仅施以农家肥和草木灰,春季播种,农历7月采摘,鲜瓜华润饱满,呈青黄色。酿造包瓜所用鲜瓜每个500克,呈鼓形,青黄色,滑润饱满。随采摘随加工,不过夜,以坚持瓜的鲜度和脆嫩。制造时将鲜瓜切盖去瓤,入缸初腌,日晒夜露30余天后复酱(一层瓜一层甜酱),培40天后制造成琥珀色的瓜壳待用。然后将加工好的酱杏仁、酱花生仁、酱黄瓜、酱品兰、酱苔、酱生姜、酱培瓜、咸豆角、石花菜、陈皮等10余种优质酱菜配料切碎分配,装入酱培成熟的瓜壳内,盖上瓜盖。捆扎仍为原鲜瓜形,故名包瓜。废品包瓜瓜型似鼓,色泽光亮,脆嫩幽香,入口清新,咸甜适度,酱味浓郁,南北皆宜。临涣酱培包瓜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糖类和矿物质,是纯自然食品。1981年在杭州举行的华东地域调味品协作会上,铚城牌培包瓜中选最佳产品。1985年被国度评为最佳调味食品,包瓜产品远销海内外。  
十三、淮北大鼓  
淮北大鼓传播于苏鲁豫皖交界地域,明末清初已具雏形。始以手鼓伴奏,以半说半唱的顺口溜方式演唱。清末中期艺人们改手鼓为简单支架固定鼓位固定场演唱。淮北大鼓的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板。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打板,亦说亦唱。唱腔有慢板、快板、垛子板三种方式。演唱时多用“活口”,俗称“片子”、“赞赋”,以灵敏运用于描摹各种场景、局面等。演唱作品有《三国演义》、《封神榜》、《杨家将》、《岳飞传》等传统和现代书目。淮北大鼓以唱为主,说为辅,唱腔高亢婉转,中央特征浓郁,多采用中央小调或吸收其他中央戏曲剧种曲调,言语诙谐诙谐,深受淮北地域广阔大众的喜欢。  
十四、濉溪县过年风俗  
腊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称元旦,含除旧布新之意。早上,户户贴春联、年画,放鞭炮。旧时春联内容多为不祥喜庆词句,不同的人家贴不同内容的春联。年画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更多的是“不祥如意”、“五谷丰收’’等不祥画,颜色鲜艳,乡土气息浓郁。建国后,春联和年画多换为赞颂共产党和祖国大好河山的内容。元旦中午,置佳肴美酒,合家聚会吃“团聚饭”。旧时,门口大都横置一根“拦门棍”,意为“拦财外流”。负债的穷人门口置棍,意义是希望债主今天不要来讨债,让他家过个安稳年。晚饭后,妇女忙着包扁  
食、饺子,家人们围火聊天,品味瓜子、点心,或者打麻将、玩扑克,彻夜不眠,谓之“守岁”。是夜,要给牲口喂饭,以示“犒劳”。建国前,穷苦人家苦于财主逼债,视过年如过关,常常外出躲债。建国后,人人自食其力,家家饥寒交迫,再无躲债之虞。  
正月初一称“春节”,旧称诸神下界之日。家家都起得很早,力争第一,鸣放爆竹,意为“万事大吉,家泰人安”。大人小孩穿上时新服装,一派欢乐气候。早餐多沏糖茶、下“扁食”,取其甜美吉利之意。旧时要先置三碗于主堂香案上,敬过天地、灶神、祖先之后,全家才可进餐。也有人家在包“扁食”时放入馅中一枚铜钱,说谁吃了这个扁食便一年顺随。餐后,晚辈分别给晚辈拜年,晚辈赐与“压岁钱”。  
年初二为吉日,开端走亲访友,大人们则带着小孩到亲友处拜年。出门相遇,不管亲疏,相互致意。家家备有糖果、花生、瓜子、糕点及烟茶。客至,互相拜年问好,盛情招待。城乡处处,你我交往,甚是繁华。此俗至今尚盛。  
年初三,各家早餐多吃“扁食”,有“初三吃顿扁,一不咳嗽二不喘”之说。  
年初四,新婚男子多偕妻往岳父家中拜年,岳父以丰富的酒席招待“贵客”。当天夫妻二人要返回,不得留宿,谓之“正月媳妇不空房”。  
年初五为“小年节”,像初逐个样放炮、宴乐,只是节日氛围稍逊。是日,集市店铺开业,各店家燃放爆竹,互祝“财源繁茂,生意兴隆”。  
建国后过年,各业均休息3至5天,废弃了各种跪、揖之俗。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反动”期间。曾倡导过“反动化”春节,各业均要加班消费,吞没了节日喜庆氛围。1979年以后,旧俗大都免除,各机关、团体渐以“团拜”取代走街串户的“户拜”,并组织拥军优属活动,创始了一代新风。  
十五、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节前几日,大人们便为儿童扎制各式花灯,并准备蜡烛、烟花。同时家家用麦、豆掺合面粉蒸成面灯,并按家人属相蒸上“龙、狗、鸡、兔”之类。居丧之家头一年不蒸灯,由乡邻送灯。晚上,各家则用杆草缠上棉花插于面灯中间作为灯芯,参加少许食油点燃。放于门旁、灶间、粮仓等处,另外每人一盏放于床头前。晚餐,各家食用糯米粉做的汤圆,乡间现改作吃扁食和水饺。入夜,孩子们提着灯笼,青年人端着面灯齐集村头、街道。燃放烟花,有时还玩龙灯、踩高跷、跑旱船,繁华十分。乡间少年还有到村外田头点燃草把向空中抛投的风俗。是日,出过嫁的女子均不得在娘家过夜,有“正月十五看娘家灯,死得娘家人干洁净净”的迷信说法。  
十六、归宁节  
农历正月十六日称“归宁节”,是娘家接回出嫁女儿的日子。俗话说:“过罢十五到十六,家家都接连心肉。”是日,出嫁的女子多和女婿一道回娘家赴宴。民间称此日为“好日子”,多择该日结婚。至今境内仍传播“正月十六下雨雪,新娶的媳妇把嘴撅,一是不能走娘家,二来不能穿花靴”的歌谣。  
十七、腊八节  
腊八节为农历腊月初八日,古称“腊日”,是祭奠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歉收与不祥的节日。旧时也称为“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日,佛寺僧众煮多味粥以供佛,其粥以小米、大米、红豆、江米、菱角米、栗子、红枣煮成,加桃仁、瓜子米、花生米等点染,取名“七宝粥”。后此俗传至民间,是日,家家早起用米、豆皮、菠菜、馓子、粉丝熬粥,谓之“腊八饭”。  
十八、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按旧习,双日为阴,单日为阳,故名“重阳节”。时值秋末,庄稼大都收获归仓,已无活计可干。旧时,地主于此日开端解雇长工,民谣说:“九月重阳十月一,杀大领(即长工)配小鸡。”建国后,城镇有些学校组织学生野游,登高赏秋,领略大好风光。  
十九、中秋节  
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日,秋高气爽,年成已定,民谚说“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年成”,为农民庆歉收之节日。家家备月饼、苹果、石榴、梨等节日食品、礼品,互赠亲友。置丰富的午餐,饮酒欢宴。至夜,庭院设案,摆上月饼、瓜果,全家聚会赏月。这天回娘家省亲的妇人,必需回婆家过节,同吃“赏月饭”。而今,中秋佳节仍为传统浩大节日。  
二十、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旧称中元节,是祭祖上坟之日。因而,各家都到祖坟上燃烧纸钱,或以“三牲”(鸡、鱼、肉)礼品祭奠祖先。建国后,此俗渐被抛弃。  
二十一、六月六  
农历六月六,旧时为晚辈66岁大寿庆祝之日,至亲好友,多备上酒肉、果品前往祝寿,晚辈则设宴款待。是日,大人们则把孩童“端午节”时扎的长寿缕剪下,丢于水中,俗说“能成龙”。娇惯的男孩小时戴的“狗脖项”,12岁的今日,请来舅舅给剪下,投于井内,意为“望子成龙”。并请来一切的至亲好友,备上丰富的酒宴,共贺儿子长大成人。  
二十二、端午节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日,正是夏季之中太阳正合于正阳的位置,又称“端阳节”。相传为留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家家屋檐下都要插上艾枝,有“端午不插艾,死了变鳖盖”之说。节日食品除鱼肉之类,还有糯米裹红枣做成的粽子和油炸糖糕。相传旧时以粽子、糖糕投入江湖,让鱼鳖食粽糕而不食屈原尸体。未婚女子多用红、绿、黄多色丝线和花绸布缝制香袋,内装艾叶、樟脑等香料药物,挂于胸前或分赠亲朋好友,有避邪之说。幼儿耳窟多用雄黄酒搽擦,以避虫害。大人们则用五色花线为孩童扎彩圈套于手脖、脚脖之上,谓之“长寿缕”,此俗,相传至今。  
二十三、清明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这天,家家屋檐下插柳枝,有“清明不插柳,来生变黄狗”之谚。境内还有早上吃煮鸡蛋的习气,说“清明不吃蛋,穷得乱打颤”。是日,各家都为已故亲人上坟扫墓,表示对亡灵的哀悼和缅怀。建国后,坟墓逐步根除,上坟祭奠之俗逐步消弭。各大众团体多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敬献花圈,以此停止反动传统教育。同时普遍展开植树造林活动。这一天,人们还习气踏青玩耍,青少年喜欢放风筝。  
二十四、二月二  
俗说“二月二龙抬头”,旧称为祭龙之日,人们祈求天龙及时降雨,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清晨,家家早起,在庭院间用草木灰围上大小不等的圆圈,中间挖穴,置放少许五谷杂粮,谓之“围仓”,以示歉收在望。各家用玉米炸花子或炒糖豆、花生、瓜子食用。早餐不吃下面的饭,说是糊了龙眼无法降雨,只喝“灯汤”,即把正月十五日蒸的面灯切成片做成清汤。至今乡间多数人家仍沿此俗。旧时这天,各地庙会香火旺盛,前往寺庙焚香朝拜者不绝于途。  
是日,出过嫁的女子不准在娘家过夜,俗说:“二月二吃了娘家的花,死老婆婆啪嗒。”此说因循至今。  
二十五、濉溪县结婚风俗  
1、说媒  
旧社会男女婚姻全听命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成婚,先由男家父母经过媒人持庚贴至女家说亲,谓之“求婚”。女家同意后行将庚贴留下,并把女儿的年庚八字交于媒人带回,以便请算命先生占算二人能否合婚。  
2、过启  
过启古称“纳采”。男女年庚八字占算合婚,双方同意结亲后,男方即可向女家“过启”。启上写有“白玉种良田,千年合好;红丝牵绣幕,百世良缘”字句,以示诚意。遣媒人择定吉日带丝带2副、针2包、线2团、红布6尺、银耳坠2副及酒、鱼、肉、鸡、糕点等聘礼送至女家。女家收下聘礼,除回送男家笔、帽等物外,另写“回启”。启贴上写有“兰桂同荣,山河永固;阴阳定位,地久天长”的语句,以示许诺。  
3、看日子  
过启之后,男方请来“算命先生”按双方生辰停止“推算”,择定迎娶吉日,俗说“看日子”。大都选择二、四、六双日。喜日定后,用红纸写上书贴,再遣媒人送至女家求娶。尔后,双方家中则忙于筹备结婚事宜:男家备新房,置衣物,给新娘做红衣(谓之“上轿红”),并约好鼓乐、彩轿等。女家为女儿做嫁妆,添置衣物等。嫁妆几随家庭条件各异,多为4件、8件、13件。  
4、迎娶  
成婚前一天,男家门前张彩挂红,贴上喜对联。鼓乐、彩轿发至女家,谓之“过轿”。有一男孩压轿前往,后面跟着两个抱鸡的,先抱去一只公鸡,回时女家送一只母鸡一同抱回,以求吉利。轿杆上挂猪肉一块,谓之“离娘肉”。富豪之家还备有三洋枪、对子马、金瓜钺斧朝天蹬,鸡鸭鹅笼高提灯等。女方亲朋都到女家送礼,俗称“添箱”。出嫁女子则少吃饭食,谓之“饿嫁”,母亲还要向女儿交待一些婆家规矩。晚饭后,唢呐鼓乐齐奏,至中夜。  
次日清晨,出嫁女子则梳妆装扮,穿上男方送来的“上轿红”,谓之“上头”。由女方叔伯或兄长背上轿子,也有用椅子抬到轿前上轿的。打开轿门后,嫂子要端来一碗面水泼向轿腿,俗谓:“泼进来的水,嫁出门的女”,以示能循规蹈矩过日子。这时?女家要送给轿夫“上轿礼”,否则,轿夫迟迟不发轿。轿起登程,要鸣炮奏乐,新娘常常放声哭出村外。女之兄弟两人随轿左右送行,谓之“押轿”,半途方回。陪办的嫁妆由人抬着一溜排开跟随其后。沿途遇村、桥、庙宇、岔路口则燃放爆竹驱邪。  
5、拜堂  
花轿来至男家村前,要放炮迎轿。轿至大门口,男家还要给新娘“下轿礼”。新郎至轿前,朝之三揖,谓“拜轿神”。然后由女傧两人扶持新娘出轿,由“胭粉客”引路,渐渐走在由两条芦席轮番铺垫的路上,使之脚不沾土。此间,由男家兄长抓着盛放在竹筛中的红枣、花生、核桃、栗子、杆草等物不住往新娘头上、身上抛撒,谓之“撒帐”。至香案前,新郎、新娘分左右站定,由赞礼掌管先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入洞房。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蒙头红”,意为“新人见面、心满意足”。  
待亲朋满座、宾客盈庭之际,新郎、新娘再同到香案前,向亲朋尊长逐个跪拜,大家送给“磕头礼”。礼毕,再酒宴开端,亲朋欢聚一堂。  
6、洞房  
酒宴过后,由两个儿女双全的妇女为新郎新娘铺床,把早已准备好的红枣、栗子等物置于铺盖之下,意为“早立子”。然后为新娘“开脸”,由妯娌们用红丝线将新娘脸上不规则的毛发揪掉,边揪边唱:“揪脸人不怠慢,揪脸还得红鸡蛋。红鸡蛋,满脸转,今年喝喜酒,明年吃喜面。”妯娌嬉闹,煞是有趣。晚上,不管晚辈、晚辈、年龄大小,均可闹新房,谓之“三天不分大小”。待闹房人退后,新郎拜过双亲及晚辈才可回房就寝。好事者,常藏于室内或门外窃听窃看二人说话与举措,以资谈笑。  
7、认祖拜三朝  
新婚第三天,新郎新娘由妯娌们陪同前往男家祖坟祭拜,谓之“认祖”。然后回家拜见晚辈、平辈,受拜者均需送新娘“磕头钱”,称“拜三朝”。是日,新娘兄弟多前来会晤,告知回门日期。  
8、回门  
三朝后,大都选择婚后第六天,新郎、新娘同往女家拜见岳父母和女方亲友,谓之“回门”,女家盛宴款待“贵客”。午后则回,不准在娘家过夜。至此,婚嫁即告完毕。  
以上系建国前后县境内婚嫁礼俗之大概。除此之外,境内还有其他婚姻杂俗。  
童养媳。俗称“团儿媳妇”。旧时,穷苦人家将无力抚育的童年女孩许给人家为妻,因年小不能举行婚事,故养在男家。待女孩长至16岁后,便完婚,谓之“圆房”。建国以后,此俗禁绝。  
寡妇改嫁。旧时,寡妇改嫁倍受谴责,以为有失贞操。要遭到婆家各种刁难、欺侮,连各式礼仪也被废弃,不能坐轿,不放炮,不宴请宾客。有的被公婆转卖别人,如不从则实施抢亲。  
招女婿。旧称“入赘”,俗称“招养老女婿”。有女无男孩之家,为传宗接代,继承家业,故招婿为子。旧社会,应招为婿者多被人歧视,特别是女家父母死后,女方叔伯多给予刁难,无法继承家业,以至有的被赶出家  
两换亲。两家男子因家贫无力娶妻,又均有姐妹未嫁,则互换成亲,称“两换亲”。这种婚姻多不遂心愿,为此哭闹者甚多,有的则以死抗婚。后此俗渐除,但未绝迹。  
民国以来,机关、学校少数人中始兴自在结婚。婚仪较简单,新郎新娘以鞠躬答谢来宾,然后宴客。但民间多数仍沿用旧习。自从国度公布了婚姻法,男女婚姻才得到自主。普通经人引见,双方先见面,再互到家中相看,中意后,再定亲。有些青年不须他人引见,双方在共同的生活劳动中,树立了感情,自在恋爱。包办婚姻的风俗已逐步清除,寡妇再嫁为政府所倡导,不再受人歧视。今日男女恋爱婚姻,不计钱财,重在品德,重在相敬相爱。婚礼也不遵照旧俗,坐轿逐渐改为徒步和坐车。呈现了茶话结婚、游览结婚和举行集体婚礼的新风气。80年代以后,又倡导“女娶男嫁”,男至女家落户遭到欢送,权益对等,不再遭到歧视和刁难。  
近几年,少数家庭呈现了父母干预儿女婚事的不良现象,而且索要彩礼之风渐盛。彩礼,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还要男方置办高级衣物、盖新房。男方为娶亲常常负债累累,“喜”事故成了“愁事”。  
二十六、濉溪县降生风俗  
1、催生  
女子婚后第一胎,临产前一月,娘家备上红糖、鸡蛋送至婆家,名日“催生”。婆家以红鸡蛋捐赠。  
2、报喜  
孩子生后第三天(也有七天的),父亲即去孩子外婆家报喜。生男孩则带书1本(红绳系之)、红糖2斤、单数红鸡蛋若干;生女孩则带红花1朵、红糖2斤、双数红鸡蛋若干。外婆见到礼物即知生男生女。然后回赠红糖2斤、母鸡1只,称“开生”。  
3、送米面  
孩子生后12天,外婆家则备上小孩衣物及红糖、鸡蛋、米花、馓子和几段彩幛等,装在特地用来送米面的盒子里,贴上写有“×月×日喜封”的红对联抬着送去,以示贺喜。外婆和亲朋数人同去。尊辈要逐个送给婴儿“见面礼”。主人将所送衣服、彩幛悬挂于门楣之上。中午,点燃炮竹,设宴招待来客。宾客去时,要送馒头和红鸡蛋之类,以示谢意。婴儿外婆普通留下住几日,如若有事不能留住,须脱一件褂子留下。  
4、接满月  
婴儿满月,外婆家要去人把女儿和婴儿一同接回住上10天半月,谓之“接满月”。去时,婴儿脸上要抹点黑灰,回时脸上搽点白粉,俗称“黑脸去,白脸来,婴儿越养越富态”。外婆还要送一只“铰头鸡”,用一块红布挖孔套在鸡脖子上。也有送“铰头羊”的。不论是鸡是羊,只许饲养,不兴宰杀。旧时,头胎生女孩,娘家多在28天“接满月”,有“接得早,生个小(指男孩)”之说。  
5、揭花疤  
婴儿多在年内种花,即种牛痘。旧时种花为险期,要用红布条挂于门前避邪。伤疤愈后,外婆家送红糖和红点馒头恭喜婴儿平安“过关”,俗称“揭花疤”。  
旧时,贫穷人家子女多无力抚育,加之重男轻女,故有弃婴和溺婴的现象存在。建国后,人民生活改善,妇女、儿童遭到法律维护,这种现象已不多见。降生风俗,民间仍然盛行。  
二十七、濉溪县庆寿风俗  
旧时,人到60岁便可称“寿”。华诞那天要庆祝一番。建国前,富家祝寿较为盛大。做寿时,家中设寿堂,张灯结彩,悬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对联。堂中置案,摆供果,燃烛焚香。拜寿时,寿者坐予正堂,子女亲朋依次礼拜。普通人家做寿,多为送礼品恭喜,不举行典礼。穷苦人家普通不做寿。而中央豪绅常以庆寿为名,广发寿帖,讨取财礼。建国后,境内仍保存为老人做寿的风俗,但不是每年都做,多在66岁、71岁、73岁时做寿。  
1、六十六  
老人66岁华诞时,女儿和至亲好友备上66个红点馒头、66个扁食或水饺、6斤6两猪肉,以及糕点、酒之类礼物前往祝寿。俗称“六十六吃块肉”。女儿所送数量普通超越66个,以祝老人中途夭折。另外还给老人添新衣。老人家中设宴款待亲朋。  
2、七十一  
“人活七十古来稀”,老人活到70岁即为大寿了。本地大都在老人71岁华诞时为其祝寿,因有“七十一吃只鸡”之说。所以女儿和亲朋前来祝寿必备鸡1只,馒头、扁食各71个。  
3、七十三  
俗说“七十三,吃个鲤鱼猛一窜。”旧称“七十三不死鬼来缠”,老人吃条鲤鱼,即可渡过生死关。因之老人73岁华诞时,女儿和亲朋都备鲤鱼1条及馒头、扁食各73个为老人祝寿。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本地为老人祝寿已构成习尚。现时城乡祝寿礼物已时兴蛋糕、短命面,少数乡村仍沿用旧俗。  
二十八、濉溪县丧葬风俗  
老人死去,称“正寝”,丧事则称“白事情”。旧时均用棺葬,俗称“坟葬”,丧礼甚是繁琐。  
1、送终报丧  
老者临终,家眷到场送别,咽气后,即烧纸箔,谓之“烧落地纸”。替死者抹身、梳头、更衣后,将尸体移至堂前(靠左边),覆以被单,同时烧香焚纸点油灯。在路口烧毁死者被褥、席草之类,门上贴白纸,门前插白幡,以示邻里。然后向亲友报丧。  
2、人殓守灵  
棺木放置屋正中,将死者殓入棺木。入殓时,死者背垫铜钱,口含铜钱,手拿饼子,脸蒙1纸。棺头点长明灯,置1小罐,插筷1双,谓之“密封罐”。地上放1土盆,谓之“老盆”,以备亲属吊唁烧纸之用。孝子轮番侍守棺侧,朝夕不离。亲友前来吊孝,由孝子跪迎,跪送。若来者为女眷,则由死者儿媳或女儿至孝堂跪迎。  
3、出殡安葬  
死者全家都穿白色孝服,亲属多给死者扎纸物;死者为男,则扎纸马、纸人;为女,则扎彩轿、纸人。另扎4筒彩幡。亲友奠仪以纸箔为主,交厚者多送挽幛(6尺黑布)。至第三日晚上,由两人抬土罐,内装面汤,带上端菜托盘,全家人随之,哭入左近神庙,或村外十字路口,俗称“送汤”。祈祷后,打碎土罐,举家痛哭,尽哀始还。出殡前,翻开棺盖,让全家与至亲围棺一睹死者遗容,然后封棺出殡。棺起身,长孙持白幡引路,孝子摔碎“老盆”,持哀棍领棺下地。家眷亲友持纸人、纸马、幡幛等随后。本地有女眷不能随棺下地的风俗。至墓地,长子引棺先绕墓穴向左向右各转3圈,然后引棺入穴。葬毕回家,宴谢吊唁亲朋。次日,孝子到送礼各家叩头“谢孝”。  
4、圆坟  
葬后第三日,全家同往墓地,添土筑墓,并燃烧纸箔,围坟跪哭,称为“圆坟”。  
5、守孝  
老人死后,儿女要穿孝3年。百天之中,孝子见人不分长晚辈,均向人叩头,以示行孝。守孝期间有3忌:百日内不剃头;3年元宵节不蒸灯;3年春节不贴红对联<当年不贴,第二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黄对联)。  
二十九、濉溪县饮食风俗与特产  
1、临涣马蹄烧饼  
第一个肯定是当地的早餐了:临涣马蹄烧饼。  
临涣古街的马蹄烧饼最地道。制造马蹄烧饼,最难的就是火候的掌控,其他用料、揉制就不用多说了。  
做好的马蹄烧饼色泽金黄泛光,香气十足。口感是外酥里嫩,滋味咸香可口。搭配一碗油茶,早上这一餐绝对满分。  
2、临涣培乳肉  
临涣古街除了马蹄烧饼,培乳肉也得尝尝。  
当地人引荐的必吃菜品!制造培乳肉很是冗杂。得先煮,后蒸,去两遍油。然后冷藏,吃时再加热。  
蒸过的培乳肉特别入味。而且,滋味鲜美,油而不腻,悄悄一抿,就在口中化开了。  
3、濉溪酱包瓜  
比起培乳肉,濉溪酱包瓜更多了一份食趣。  
首创于清朝的酱包瓜。先将包瓜处置好去盖。再把各类杏仁、花生米、丝瓜等酱制配料塞进去。最后盖上瓜皮即可。  
这道小吃可谓是五味俱全。酸、甜、咸、辣、鲜,每种食物滋味都各有不同。  
4、南坪响肚  
除了酱包瓜,南坪响肚,食、味也同样共同。  
响肚的制造比酱包瓜简单许多。新颖猪肚加盐、醋重复清洗。煮的时分留意火候,煮好后参加调料便能食用了。  
汤碗里的猪肚色泽清亮,汤水白透,口感脆韧,滋味鲜甜。  
5、双堆面鱼  
最后一道有意义的濉溪美食——双堆面鱼。  
双堆面鱼制造并不复杂。调好的面糊,一筷一筷拨入开水中,面糊凝固后。参加适量调味料就能吃了。  
煮好的面鱼,在翻腾的水中,很像一尾尾灵动的鱼儿。柔韧弹牙的口感,咸香微甜的滋味,越吃越停不下来!  
6、口子酒  
口子酒产于淮北市濉溪县,系浓香型白酒。口子酒酿造历史长久。据传,战国时期,宋国迁都相山,就大量酿造。口子酒历时千年,素有“名驰冀北三千里,昧占江南第一家”之誉。口子酒以优质高粱、小麦、大麦、豌豆为原料,在汲取传统工艺的根底上,用现代技术酿造,长期陈储,精心勾兑而成,被誉为酒中珍品。  
7、口子糕点  
口子糕点是一种以面粉或米粉、糖、油脂、蛋、乳品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馅料和调味料,初制成型,再经蒸、烤、炸、炒等方式加工制成的食品。糕点,在淮北地域俗称“果子”。口子糕点种类多,质量好,销路广,是濉溪的土特名产之一。  
8、土型西瓜  
土型西瓜产于濉溪县土型,已有多年栽培历史,出名淮海地域,风销淮北、徐州、宿州、蚌埠、合肥等地。该瓜质量优秀,皮薄肉厚,脆嫩多汁。幽香爽口,甜美文蜜。熟透之瓜,刀划其皮,自动裂开,瓜瓤突起,不可复合。主要种类是青核桃纹,属中熟种,果型较大,为椭圆形;皮青绿色,有细网纹,厚约1厘米;瓤红、质沙、籽黑。单瓜重约20斤,大的30余斤,亩产4000斤左右,最高达7000斤,每年栽培面积约300亩。  
9、百善硬面大卷  
百善硬面大卷以外形美观看见舒心,麦香筋道吃起来掉渣,方圆百里出名遐迩。过往的客商路人,常品味硬面大卷以饱口福。百善硬面大卷不同于普通的大卷。首先是它的“硬”;用手按不出凹坑,攥在拳中不变形,像砖头块似的。再者是“大”:正宗的大卷普通长7厘米,宽3厘米,高15厘米,一个足有四两多。其次是它的外形:上方为桥拱圆弧形,下边为四方形。仅这三个特性,非普通大卷能媲美也。百善硬面大卷,几经昌盛沉浮。往常在百善镇只要谢家独家运营。百善硬面大卷已濒于失传的边缘。  
10、王憨子油茶  
油茶是濉溪小吃中的滋补精品,人们常说“老城油茶喷喷香”。在街头的饮食摊子上,摆把大壶,外用棉布包着用作保温,壶内有做好的油茶。食用时,加醋、酱油、麻油,酸辣鲜香,美味可口。其口感滑腻油润,略感糊口,且酥油香气浓郁。  
三十、濉溪县著名景点  
濉溪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华元、秦相蹇叔、东汉哲学家桓谭、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首嵇康的故里。文物古迹鳞次栉比,具有国度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5处,其中柳孜隋唐大运河码头遗址胜利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老城石板街  
老城石板街,东起老濉河西岸,西至关帝庙巷南头,全长1公里,街宽5米。街面青石铺砌,润滑如镜。其建筑古朴典雅,呈明清作风,现为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临涣古城  
临涣古城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处,古为铚城,是浍水、涣水的接壤处。由于临涣历史长久、人文荟萃、民风憨厚,留下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旧有两庵四寺、九阁十八庙、二堂对两馆、二十景地配四泉之记载,临涣古城遗址与城内古建筑城隍庙、天主教堂、文昌宫、慈云庵、山西会馆、袁氏宅院及城外的张晋亨墓、李沃孜汉墓群、孙氏墓群等共同被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维护区。  
临涣文昌宫  
文昌宫位于临涣镇文昌路北头,始建于唐代。具有庞大的古建筑群,前后三进庭院。北院为总前委指挥部会议室、秘书处及刘伯承、陈毅、邓小对等首长住处,东跨院为伙房和后勤处,南院是顾问处、作战处、机要处、通讯处原址。留念馆占空中积5436平方米,馆内开设总前委原址原状陈列、史料陈列、实物陈列等三大块内容,馆藏反动文物200余件。  
双堆集烈士陵园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位于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南面,东西长368米,南北宽292米,面积10.6公顷,陵园大门朝东,门内两侧各有一个面积为1250平方米的池塘。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留念碑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留念碑位于陵园中部,1980年5月开工兴建。翌年10月1日落成。碑高22.5米,白色花岗岩砌成。碑基分为两层,第一层南北长31米,东西宽31米;第二层长宽各为25米;四面各有18级台阶,并有青松环绕。留念碑座正面镌刻留念碑文,碑身正面刻有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上下两端环万年青图案。碑冠镶嵌淮海战役成功留念章浮雕。留念碑前铺设水泥构造的广场,面积约2100平方米。  
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留念馆  
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留念馆位于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内,改扩建工程总投资约1500万元,留念馆陈展面积1860平方米。陈列分为序厅、战前形势、血战双堆、支前厅、忠烈厅五个局部,共展出宝贵文物、照片和制造品近500件。  
乾隆湖景色区  
乾隆湖景色区位于濉溪县城南端,由塌陷复垦的环湖景色区、步行龙图街、老城石板街3块构成,面积约5平方公里。  
三十一、名人  
濉溪历代不乏俊才名士,历史名人有春秋时期政治家华元,秦相蹇叔,东汉哲学家桓谭,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嵇康,东晋著名的军事家、音乐家桓伊以及东晋三戴(戴逵、戴勃、戴颙)、西晋嵇含、金代二武(武祯、武亢)等。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在此结庐,有《广陵散》。  
近代有早期反动家朱务平、徐凤笑、刘之芜等。  
华督(?—前745年),字华父,因又称华父督,商汤的后代之一,周朝宋戴公的孙子,好父说的儿子,东周时期宋国相(今安徽省濉溪县)人,官至宋国太宰,位及“六卿”之首,后代子孙世掌宋国政权达二百多年。  
薛广德,生卒年月不详,字长卿,西汉沛郡相(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北)人,是被汉高祖刘邦封为千户侯的薛鉴的第5代子孙,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曾任博士、谏大夫、谏议大夫、淮阳太守、长信少府等职。后来又继贡禹之后任御史大夫,位及三公。  
夏侯夔(476年—532年),字季龙,夏侯亶的弟弟,梁国谯郡铚(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历任吴兴太守、征远将军、西阳武昌二郡太守、持节、督司州诸军事、信武将军、司州刺史、右卫将军、云麾将军、督南豫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豫州刺史等职。  
吕圻(1517年—1589年),曾任镇抚、参将,封为镇国将军。原籍河南汝阳,后迁濉溪县东赵集山南吕村寓居。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沿海人民纷繁组织武装抗倭,嘉靖皇帝亦兴师动众相助。吕圻是当时的一员战将,与戚继光同期抗倭,曾在通州(今江苏南通)、海门、泰兴、奉化等地与倭血战。  
朱务平(1898年—1932年),化名朱大生、焕明、人和、大春等,安徽省濉溪县临涣四里朱小楼人。少时读了几年私塾,后转到临涣、芜湖、徐州等地读书。1924年4月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下半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上中学时,指导徐州培心中学学生停止反对美国传教士的斗争。大反动时期,在宿县从事农民运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是宿县中共组织的创立者之一。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