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
湾沚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南与宣城市宣州区交界,西与南陵县、芜湖市镜湖区接壤,北与芜湖市鸠江区、马鞍山市当涂县毗邻,地处北纬30°57′—30°24′、东经118°17′—118°44′。区境南北长约45千米、东西宽约40千米,总面积667平方千米。
二、湾沚区春节风俗
1、腊月二十三祭灶
我国春节,普通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传播极广的风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意图是要把一切穷运、倒霉通通扫出门。这一风俗寄予着人们陈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降临,家家户户都要清扫环境,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四处弥漫着欢欢欣喜搞卫生、干洁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氛围。
3、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以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身下界,查察人世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慎重,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倒霉,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元旦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元旦的意义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义,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盘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习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用。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习俗和信仰,寄予着人们对将来的希望。
守岁,我国民间在元旦有守岁的习气,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端,这顿年夜饭要渐渐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不断要吃到深夜。依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风俗。守岁的风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降临的新年寄以美妙希望之意。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来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能够发明出喜庆繁华的氛围,是节日的一种文娱活动,能够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诗: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画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浩大的喜庆情形。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繁华高兴的时分。大年夜.丰富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聚会,围坐桌旁,共吃团聚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晚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晚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出息,好好做人。
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方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次第上香跪拜。
6、正月初一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得意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恭喜新春,旧称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装扮得整划一齐,出门去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率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同互相恭喜,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运用各贴互相投贺,由此开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晚辈拜年,祝晚辈人短命安康,晚辈可将事前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听说压岁钱能够压住邪祟,由于“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能够平安全安渡过一岁。
7、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典礼,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奠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扮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长久深受老百姓喜欢的传统项目,比方,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8、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长久的年节文娱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开展奠定了物质根底。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开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想以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构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奠社与火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开展,祭奠社火的典礼逐步成为范围浩大,内容丰厚,方式多样的民间文娱活动。
9、舞龙
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汉民族传统的舞蹈方式之一。每逢喜庆节日,各地都有舞龙的风俗。
舞龙来源于汉代,阅历代而不衰。舞龙最初是作为祭奠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典礼,后来逐步成为一种文娱活动。到了唐宋时期,舞龙已是逢年过节经常见的表现方式。
关于舞龙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龙王腰痛难忍,龙宫中的一切药物都吃了,仍不奏效。只好变成老头来到人世求医。大夫摸脉后甚觉奇特,问道:「你不是人吧!」龙王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于是大夫让他变回原形,从腰间的鳞甲中捉出一条蜈蚣。经过拨毒、敷药,龙王完整康复了。为了答谢治疗之恩,龙王向大夫说:「只需照我的样子扎龙舞耍,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这件事传出后,人们便以为龙能兴云布雨,每逢乾旱便舞龙祈雨,并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10、舞狮
舞狮,也叫「耍狮子」、「狮子舞」,它与舞龙一样,是我国的传统舞蹈方式,也是一种盛行很广的民间体育活动。又会在春节或庆典活动舞狮。
舞狮开端于南北朝。在我国,舞狮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能够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两种。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掩盖,舞狮者(普通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
南方舞狮主要盛行在广东。这种舞狮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狮子的外型、式样、颜色多与北方狮不同。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妞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可见舞狮者全身。
三、湾沚区结婚风俗
1、说亲
男方请媒人至女方家中求上生庚(即出身年月日时),经女方家长同意后,用红纸誊写给男方,请乡绅或者专业的算命先生合婚。如算命先生告知男女八字合婚上等,能合卯,男方则遣媒人与女方家长商酌聘金。
2、押庚(即定婚)
古称纳采,又鸣缠红。择定吉日,男方办定婚酒,行聘礼。常常礼物有鱼、肉、禽、蛋、欢团、粽子等。还有给女方买衣服、金饰等,女方则需归敬男方鞋、帽,表示亲事曾经定。
3、迎娶
男方择吉日,用红纸帖誊写迎娶日期送至女家,谓送日子。如获女方家长同意,届时男方则备彩礼、抬花轿上门迎娶新娘。每一有富户或者书喷鼻门第,在轿门上贴对联的上半联,要女方家自己或者请人往对下半联,对不出,阐发女方姓中没有文人,则引以为耻。民国时期,此举曾经免,平常轿门改写郡名、堂名,女方也写上郡名、堂名即可。轿子将到女方家,女家姑嫂闩上大门,讨取开门礼,门里门外互放爆仗,讨价讨价,直至男方拿出姑嫂快意的喷鼻烟、糖果、喜钱等礼品,方开门迎入。
4、出嫁
女方在出嫁前三天,要办待嫁酒,请祖宗,拜宗堂。临嫁要洗浴、更衣、坐床,花轿临门母亲为女儿哭嫁,哭的全是喜庆之词,女方上轿时脚不落地,由兄弟伯叔违至轿门口。轿门口放筛子,新娘从筛子长入轿。富户租凤冠霞帔给女方穿戴。发轿前,出嫁女人站在方桌之上,撒一把筷子,意为留下饭碗给兄弟,发轿时光要到天亮不见娘家屋脊,意在由黑夜走向天亮。
5、陪嫁
巨室陪嫁,满房家具,穷汉家陪嫁,平常是打扮,洗脚盆,子孙桶,名曰一头一尾。
6、成亲
男女双方同在中堂,先拜寰宇,后拜家堂,夫妻交拜,新郎新娘入洞房,用麻布口袋垫地,由搀亲人轮替传送麻袋,新郎新娘走在袋上,鸣做传袋(代),并由搀亲人丁念传代祝辞。新郎新娘进房后男左女右,站在床双侧,新郎用秤杆给新娘挑下盖头(新娘遮面方巾),由搀亲人念挑盖头祝词,新郎新娘吃交杯酒,再至堂屋,从来宾敬酒,酒后,新郎新娘吃聚会饭,成亲之日,亲朋宾客,三天不分大小,长晚辈均可到新房中玩笑,要喜糖,谓之闹洞房。
7、归门
成亲三之后,新郎拜见岳父母,鸣三朝归门。遥道也有婚后一月归门或者至春节归门的。
民国时期,受新思潮影响,学问青年对旧婚俗有所变换,发起男女双方闲暇恋爱,文化成亲。是时,仍以经办婚姻采用旧礼节办婚事为多。
建国后,青年男女依照国度婚姻法,再也不由父母经办。男女到法定年齿后,恋爱成熟,自愿成亲,在中心肠方经管成亲注册,领取成亲证,择日成亲。7O年代后,轨则男女双方婚前须至卫生部份完毕体魄查抄,无遗传病者,方可领取成亲证。国度提讲以及怂恿晚婚。婚礼仪式平常有三种:家庭婚礼、团体婚礼、旅游成亲。
四、湾沚区丧葬风俗
旧时,采用木棺土葬,富者停放多日出丧;如事前未择好风水地,先行厝棺,后安葬。贫者只需择上吉日,赶紧安葬。丧葬礼俗繁多,平常有送终、归床、入材、停丧、点主、出柩、安葬、复山、做七等。建国后,丧葬完毕改不雅,中央发起火葬,1972年,县内建火葬场。火化前,出讣告,举行向遗体分手仪式;火化后,骨灰盒放进灵堂,亲友去吊,或者送花圈或者送挽幛,亲属臂黑纱,佩白花,开悲悼会,寄予哀痛。骨灰盒安葬进土,也有存放在殡仪馆的。80年代,村落中尚有按旧民风办丧事。
五、湾沚区喜庆风俗
旧时芜湖地域凡遇到搬家、新屋完工、店摊开张、华诞、诞辰、考取功名等,都视为喜事,并以庆祝。
1、搬迁
又曰搬场,旧时平常都要择良辰美景,天方平旦时初阶搬场具,取吉利义,越搬越亮。搬迁后亲友送匾额、对联,表示祝贺,主人办酒酬金。
2、生育
女儿分娩前,娘家送往营养品以及婴儿衣服,谓之催生。孩子降生,男标的目的亲友报喜,捐赠喜蛋,又曰红蛋。亲朋前去贺喜,捐赠营养品或者小孩衣帽等礼品,名曰送祝命。产妇未满月,不获上人家串门,说是不利。小孩满周岁,家人以及亲友祝贺一番后,举行抓周:将桌上摆劳动玩具以及文房四宝等物,让孩子往抓,如抓上文字,意谓小孩将来可读书成才,如抓到劳开器械,意谓将来小孩是膂力劳动者。
六、湾沚区饮食风俗与特产
(一)酒酿水子
有人说芜湖最有名的小吃是小笼汤包,但是我在别的中央也见过,固然滋味不如芜湖,但是总归是有啊,而酒酿水子,在一些中央还真的是没有。外地朋友来,我总是要带他们去尝尝皖南医学院门口的那家酒酿水子,朋友们都说好吃。水子去除了酒味的冲气,保存了酒的香味,吃一口甜美爽滑,夏天还有冰酒酿,来了芜湖,不吃芜湖的酒酿水子,那您可真的白来拉~
(二)芜湖牛肉面
固然每个中央都有牛肉面,但芜湖的牛肉面您绝对不该错过,在步行街的双桐巷里有家老奶奶牛肉面馆,当属芜湖牛肉面的老字号了,从记事起我就爱吃那家的牛肉面,到如今几天不吃了还是会嘴谗,来芜湖您肯定会来步行街,来了步行街就去尝尝老奶奶的牛肉面吧~~另外北门来凤市场旁边那巷子的第一家牛肉面滋味也相当的好。
(三)濮家凉粉
炒粉和刨粉两种,炒粉里放上好的麻油和虾皮,在众多的凉粉摊子中以质量取胜,目前是由老上的儿了小上运营的,他家隔壁的老王家凉粉也一样吃,有一阵了名气以至超了濮家凉粉。
(四)芥菜圆子
芜湖有着浓浓的江南特征,饮食考究、精致、清新,凤凰美食街小吃夜市很有名。这个时节,清蒸刀鱼刚刚能够吃到,但芥菜圆子的盛行也很疾速。
(五)芜湖煮干丝
芜湖煮干丝是安徽省芜湖市的特征小吃。煮干丝是芜湖著名的传统早茶菜点。
煮干丝是有80多年历史的淮扬风味老店“耿福兴菜馆”的看家名馔。煮干丝,在清乾隆时称“九丝汤”。清《调鼎集》说,当时煮干丝用料非常讲究,常用原料有火腿丝、笋丝、银鱼丝、木耳丝、口蘑丝、千张丝、腐干丝、蛏干丝、燕窝丝等,为名贵肴馔,四季均宜入席,而以夏季最相宜。
(六)芜湖腊味鸭肫
很多安徽人都喜欢吃腊鸭肫,芜湖腊味鸭肫是安徽芜湖传统腊味菜,口味咸鲜,营养丰厚,滋味鲜美,做法也简单。
原料:
鸭肫500克,盐25克,酱油35克,白酒50克,白砂糖15克。
制造办法:
选用划一肥大鲜鸭肫,沿进食孔中间剖开,除去内容物,刮去黄皮和肫外附着的油皮。再用少量食盐停止抹擦,搓揉,清水漂洗,直至无污物,无异味,沥水。用局部精盐将鸭肫逐一擦抹,放入容器中,腌制1天。取出沥去卤水,再放入另容器中,参加盐、酱油、酒、糖、-(2.5克),腌制2天,期间翻几次,起卤。腌好的鸭肫,再用清水漂洗,去净杂质和污物,沥干水分。
沥好水分的鸭肫每10个穿成1串,晒至七成干,取下,整型。将鸭肫平放在案上,用右手掌后部用力压搓2~3次,使鸭肫两片的肌肉压平。再放阴凉通风处保管,普通小雪后制品可晾挂半年,过长会干缩变味即可。
(七)芜湖虾子面
芜湖虾子面是安徽省芜湖市的特征小吃。芜湖虾子面是采用长江中青虾的籽,配以多种佐料,制成膏汤,再加手工揉制的小刀面,煮制而成。面有韧性,味极鲜美,营养价值高。
芜湖人最爱吃虾子面,以前在艰难时期,能吃上一碗虾子面绝对是真正的朴素享用,常有人在生病或华诞时慨叹一句:“要是有碗虾子面吃就好了。”而如今虾子面成了人人能吃得起的平价小吃,但质量和细节一如既往的考究,因而成为江城老百姓心中的代表美食,并且还入选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碗地道的虾子面,只能选用长江流域的青虾子作为资料。而面汤是纯骨头熬制,滋味固然没有加了添加剂的高汤香,但是喝完之后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润”;面条要用质量上乘的优质面粉压制三次,就连撒在面上的葱花,也必需要用细小的香葱末,绝对不能用大葱、蒜或金葱替代。
(八)芜湖腐乳
种类:有红方、青方、糟方等,各具风味。红方腐乳参加红曲,色泽红艳,咸辣醇香;糟方腐乳参加黄酒精,色泽乳白,有浓重的糟香和氨基酸的复合香味;青方腐乳色泽青白,臭中有奇香,十分鲜美。新创制的桂花腐乳、芝麻腐乳和多味腐乳都有特异风味。
特性:芜湖腐乳块形划一,色泽艳丽,香味浓郁,滋味鲜美,回味悠长。
成效:桂花腐乳芳香芬芳,具有化痰散瘀、暖胃止痛的成效;芝麻腐乳香浓味鲜,能补中健身,抗病延寿;多味腐乳由于参加多种香料,具有咸、甜、酸、辣、麻、香等多种味感,颇为消费者喜欢。
工艺:先将豆腐切成小方块,压去一些水分,置于室内竹笼中,撒上经过人工扶植提纯的毛霉菌种,加盖保温,让其发酵。当豆腐块发霉,腐面上的白绒毛长至二、三厘米厚时,装入坛中,配以辅料,倒入配制好的盐水(每一百毫升水加食盐二十克)浸渍,盐水以吞没最上层豆腐块一、二厘米为适度。再用湿泥密封坛口,让其融去菌毛,继续发酵,促使大豆蛋白进一步合成为氨基酸,使辅料的鲜香味汁浸透进腐乳坯块中。数月之后,即成熟为腐乳。发酵期越长,质量越好,滋味越美。装坛时,参加不同辅料,又制成了多种风味的腐乳。
(九)芜湖瓜子
芜湖市被人们称为“瓜子城”,瓜子品种繁多,其中最有名的数“傻子瓜子”。这种瓜子采苏州、上海、南京、无锡等地众家之长,熔南北口味于一炉,炒制办法因时节而不同,深受消费者欢送。此外,以奶油味为主的“迎春瓜子”也同样博得南北各地的顾客好评。
七、湾沚区著名景点
1、敏灵观
南唐时期,花桥镇的富户人家为求神灵保佑,希冀风调雨顺,共同捐资建造了道教庙宇——敏灵观,供奉“治水英雄”祠山大帝张渤等神像。北宋以后,九十殿已成为南北交通之要冲,九十殿日趋香火鼎盛、人气兴隆。那一时期,纷繁赶来做生意买卖的也越聚越多,这里自但是然就构成了一条小街,村落由此渐具范围,人们借庙宇之名给起了个村名叫九十殿村。九十殿为晚清重建,芜湖县道教协会就设在这里。是安徽省道教活动场所之一,又是苏南、沪、浙北、皖南、赣北等地域仅存的祠山庙宇,在建筑史上亦占有一席之地。
2、陶辛水韵
芜湖市十景之一的“陶辛水韵”,现为AA级景区,省农家乐示范点。陶辛境内万亩迷宫般古水系,加上多处神奇、诱人的人文景观,构成江南特有的水韵风光。主要景区香湖岛,建有木屋、长廊、竹亭、曲桥,供游人休闲、散步,还有古代农具展现、民间技术扮演、垂钓等让游人参与的活动项目。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重修于清咸丰年间。位于湾沚区陶辛镇胡湾村。祠堂前面阔15米、进深8.8米,廊前的青石柱高3.10米;中有方形天井,两侧各有4间厢房,前后廊为重檐;后进面阔15米、进深8.8米,高8.2米,重檐的檐底伸出2.2米,回廊镂空,伴有半浮雕。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这里培育出大批优秀学生,就读于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学子达100人。其中67人获得副教授以上的职称,因而,宗祠所在的胡湾村被誉为“芜湖教授村”。2012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其为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3、官巷村
六郎镇官巷村历史上曾经有13人同朝为官,由此得名的十三官巷遗址尚存。传说陶氏于明初一连三朝出了十三位官员,同在朝中为官,平常就住在衙门,各司其职,极少见面。只是逢年过节时都要回家探亲,这时就遇上为难事儿了。按朝中礼数,官阶低的应先对阶高者施拜礼;若按族中规矩,晚辈该现行跪拜尊长。而问题是,常常是辈分小的官阶高,谁先拜还真是个问题,这种礼仪上伦理上规矩都不可逾越也不可或缺。后经议定,各修一条大街直通大道,以便避让。大街因是官员进出走道,便叫官巷,十三位官员就有了十三官巷。
4、战争生态园
被誉为芜湖“自然动植物园”的战争生态公园,位于湾沚区南部的红杨镇境内,距湾沚城区中心十余公里,青弋江、湾西公路贯串全境,东衔敬亭山、西跨青弋江、南界珩琅山、北止九连山。这里半山半圩,山清水秀,杉木林连着松杉混交林,景色区内有万余亩森林植被,掩盖率达90%以上,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6万2千多个,有“自然氧吧、绿色空调”之佳誉,动植物种类繁多,各类植物460余种,就各类名稀树木近百种,战争生态公园现为国度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珩琅山南北走向,海拔301.4米,是湾沚区最顶峰,这里群山拥聚,风光怡人,冬暖夏凉,泉水叮咚悠扬,早在北宋英宗年代,珩琅佛教盛行,寺庙林立,已开发珩琅“十景”为:珩琅塔影、灵龟探道、华严寺、南山绝壁、弋江漂流、神蟆拜天、刀山火海、走马回声、丞相冡、孤鸟望月。每年有数万计的游客来此朝拜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