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上虞区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3-24 11:17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上虞区位于浙江省东部、绍兴市东北部,钱塘江南岸。东邻宁波市余姚市,南交嵊州市,西靠柯桥区、越城区,北濒钱塘江,与海宁市、海盐县相望。全境根本轮廓呈南北向长方形,地跨东经120°38′26″~121°06′12″,北纬29°43′59″~30°15′56″,东西跨度44千米,南北跨度59.01千米,面积1403平方公里。  
二、秆编织技艺  
清王廷鼎《杖扇新录》:“麦扇:以麦秆编成扁带,广寸余,圈作规形,如盆大,用竹片两面夹之为柄,中心贴五色绫缎一小圆,绣山水、人物,极细,麦色金黄而润,轻灵便利,两浙人多用以燕居。”他所说的麦扇就是麦秆扇,又称麦秸扇、麦草扇。  
这种麦秆扇盛产于浙江绍兴、诸暨、宁波、金华等地。上虞乡村曾有这样的习俗:假如姑娘与小伙子相爱了,在夏季降临时,小伙子就会收到一把精致漂亮的麦秆扇,这是姑娘向心上人流露真诚的心意。姑娘出嫁以后,第一年的端午节,娘家会担着礼物去探望女儿,礼物中必需有麦秆扇,分送给公爷叔伯、婆婶妯娌、邻居亲友,表示尊崇、友好的心意。  
虞南山区盛产大麦、毛竹、蚕丝,这些都为麦秆扇的制造,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料。而看似简单的麦秆扇,其制造工艺却复杂得很。编扇的麦秆,当以未经雨水淋过的白净细匀的二菱大麦秆之穗颈为上,穗颈又当以取剑叶包裹局部为优。为防日久发黄,民间多用淘米水将其浸泡一天一夜,后再经烧煮晾干。  
当七根麦秆系成一把以后,妇女们将左右两边第一根麦秆各依次上下编压内侧麦秆编成一条白练,用白线将它缝合起来,便成了麦秆扇的母体。为了美观,扇面外围还得缝上一圈用染过红、绿颜色的由四根麦秆编织而成的“狗牙”花边。圆贴的缝绣,便是“点睛”之作。圆贴,由把戏剪纸、刺绣、扎盘等工艺组成。把戏剪纸,其花鸟、人物、历史掌故,皆可入画。刺绣,虽是依样画葫芦但终须耐烦。扎盘,则最见功夫,活儿亦最为精密。小小一只扎盘,用丝线配劈开的细麦秆片,自可扎出变化无量的精巧图案。扇柄的制造稍烦琐些。普通选用节长、质细的优质毛竹削制,并刻上不祥文字、花纹等,式样五花八门,可谓各领-。  
就是这样一把普普统统的麦秆扇,至少曾经传送了两千多个年头。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市场经济需求的改动、种植构造的调整,传承了几千年的主要作为乘凉、赶蚊蝇工具的麦秆扇,已失去一定的民间生活功用和资料来源。但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品,特别是作为旅游工艺品和出口传统手工艺品,仍有着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和经济价值,应该继续传承和维护。  
2008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东关玉雕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琢种类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晚期,中华民族就有了玉制工具。上虞市东关玉雕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南宋时期,由蒙古边陲人们南迁引入,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东关玉雕艺术随同着古老的生活习俗,世代相传。变革开放后,东关人吸收外地经历,引进现代机械雕琢,使玉雕业迎来了一次又一次新的开展。  
1992至今,以东关彭家堰村为代表的玉雕艺术已向周边的前村、马家村、炼塘、新建庄、王家径等12个村扩展。就彭家堰本村而言,从事玉雕行业的人员占村民一半以上。同时,还树立了玉雕协会,玉雕辅导网,培育了大批玉器审定师,该村现有7位玉雕行家成为省市兼职鉴评师。还搜集了大批历史材料,开拓了玉器材料室和陈列室。有了玉雕块状工艺,东关一带成了全省有名的“玉雕之乡”。2000年7月,省珍藏协会以东关彭家堰村为根本组织成员的“玉器委员会”在上虞成立。  
东关玉雕的资料主要是新疆的和阗玉、阳昆仑山的昆仑玉、陕西的蓝田玉、河南的南阳玉、辽宁岫岩玉等。由制画、雕琢、打磨、抛光等组成。工艺流程经过割料——取块——描画——切割——车床加工(雕琢)——手工刀雕补(精摹细琢)——打磨——抛光——定型等,制造出精巧的器物。玉雕工具有切割机、车床、细砂、檫布、各种刀具等。传统题材的作品,普通为动物、植物、人物微风景印刻、用具类。  
东关玉雕历史长久,在漫长的雕琢作业中,涌现和培育出一批优秀的玉雕巨匠。清末有位严长根,不但识玉入木三分,而且雕琢技艺名扬江浙一带。清末民初李金马、严阿张接代成名,许多玉雕喜好者纷繁前来拜师学艺。现当代林小根、陈新元、陈国泰、李国成等一批行家峥嵘于行内。  
东关彭家堰是一个玉器产业地,是玉器巨匠的摇篮,是一块玉质宝地。该村的玉雕师、鉴评家撰写的专业文章,常发表在相关报刊上,有的被入编在专业的鉴赏工具书内。据不完整统计,这种专业的学术文章编入进册的就有12篇之多,有近百件作品的成像相片作为材料向外宣传,约二百多件作品被各级博物馆珍藏。陈新元在2001年撰写的《山岳精英中华珍宝》的玉器论文以整版篇幅全文刊载在《浙江珍藏》报上,得到行家分歧首肯。  
代表作品主要有:“龙凤呈祥”、“观音赐福”、“如意在手”、“生龙活虎”等,曾在全国、省市农产品工艺品展览会展出,在庆贺建国五十周年市建立成果展览会上展出。2002年由绍兴电视台拍摄的《走进玉雕村》专题片曾在中央电视台展播,影响很大。  
2008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崧厦章家耙棒会  
北宋末年,世祖章衡(宰相章惇之侄)任越州知州,因战祸,其子章奎文定居于崧厦,后子孙繁衍,垦种曹娥江畔沙地为生,构成章家村落。因曹娥江道变化,江水不时将垦种之地淹没,涨滩时又成为沙涂,与邻村抢夺新涨沙涂,惹起武斗,为斗胜对方,章氏祖先外地延师习武,拳棒会(耙棒会)应运而生。章家耙棒会(全城国术团)初建时,族规则男丁16岁以上,均需参与习武,以应急需。在武斗时,只准伤对方身,不能丧对方命,代代相传。农闲时则在道地、塘路上,有拳师指导,边练习,边扮演,边指正,并演习对阵,由三人打头阵。当然,扮演时也六亲不认,宁可娘舅打伤外甥,明天登门探望……  
清末民初,武斗已止。由原男丁人人习武,变为习武喜好者。多数为袋头帮(搬运),学习各种拳、腿、肩、腰根本功夫外,还学会黑虎拳、小洪拳、大洪拳等套路。练习的器械由鎲、耙、棒、棍、刀、戟、锏、钗、锤和流星等。“九·一八”事故后,国难当头,拳棒会组织松散。抗打败利,袋头帮头脑、拳棒会主干章金木着手整理,招收百名以上青年入会,由章炳友、章周通、章水成等老会员传授,入会者交归入会费一斗小麦。章氏族长、族董积极支持,以族产蒲泊荡收入作基金,添置新器械,为顺应新潮流改章家拳棒会为全城国术团(全城是留念先祖章仔钧练氏夫人维护全城人的性命,成为章姓代号)。十里方园逢庙会,必赶去上台扮演。动身的前一天,召-议,宣布纪律,不能闯祸,后半夜派出专人赶去扮演台上插旗,谓之抢台基,谁先插旗谁先扮演。扮演开端时闹台(敲头场),闹台毕,拳术、器械扮演交叉停止。所扮演的都有名堂,如武松起解、关公走麦城、蝮蛇出洞、海底捞月、活捉刁刘氏、大闹天宫、力夺四虎、罗通扫北、醉打蒋门神等等。扮演者在简单锣鼓伴奏下,上台先是绕台数圈,谓之走台,接着正式扮演节目。为确保扮演平安,还有一批年青力壮者为扮演者“护驾”;为扮演有序停止,还有专人报幕,向观众报告演出者姓名、所扮演的拳术和戏耍的器械以及所冠的名堂等。  
解放后,迎神赛会简直绝迹,1957年有所复生,一批青年习武者应运而生,主要为父子叔侄、邻里相传,但人员不多。至今全城国术团成员幸存的有章同波、章火云、章振宇、郑开祥、章吉夫、章志方等,并皆年老体弱,不再组织任何活动。现只要从叔伯处学会拳术的章锡寿(个体医生)也已65岁,如有村镇组织牵头,传授后代尚有施教才能。  
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上虞高跷  
高跷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重中央特征的民间艺术,作风喜庆热烈,扮演技术精深,令人叹绝,深受民间喜欢。高跷在虞南山区下管等地由来已久,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高跷的道具主要是两根脚架。脚架有上下之分,高的有一丈多,人站上去能碰到民间住宅的屋檐,适合于青年人扮演;低的仅一尺上下,适合于年长者与年少者扮演。脚架有绑在腿上扮演的,也有握在手里扮演的。  
高跷的走法有前走、后退走、侧旁走、跨栏走、腾跃走、阶梯走、单跳走、绕圈走、三角走、把戏走等。高跷的品种有竹制高跷和木制高跷两种。高跷的高度上下不一,依据本身技艺程度而定制。高跷的扮演方式多样,要依据不同的情形配置服装,排演动作。如:《水漫金山》、《白蛇传》等。高跷扮演服饰普通依据不同情形而定。如:丑角服饰、跷头服饰、鬃帽、大带、马鞭、丝套、老渔翁帽子、女跷头服饰、手绢、腰箍等。伴奏乐器主要为锣、鼓、锁呐。  
高跷在下管的传承没有特别清楚的谱系,第一代应该算是潘家岭顶的夏荣昌;第二代是以他儿子为代表的夏顺贵,他在解放初的几十年中享有盛誉,所带的徒弟有十多人,个个艺高胆大;当时还有安定山高跷班、生畈高跷队、泾芦高跷队、溪底高跷班和张溪高跷班。解放后,高跷的传承没有特别的代表人物,但高跷作为一种民间文娱项目,不断坚持着它旺盛的生命力。下管镇小作为高跷传承基地,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培育了不少少年高跷队员。  
在1998年上虞市民间文艺大会串中,下管镇小组织的高跷扮演荣获特别奖。2008年,下管镇小又被肯定为上虞市首批非遗学校传承基地(高跷)。  
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梁湖水磨年糕制造技艺  
梁湖水磨年糕是上虞的传统特产,它来源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曾是献给慈溪太后的贡品。年糕消费历史长久,早时的年糕是用燥粉加水拌和蒸舂手捏而成的,易开裂、口感粗糙、外观色泽昏暗。清末梁湖洪山湖村有个农民陈培基(1883年出生),他见豆腐又白又细又嫩,从豆腐制造办法中得到启示。于是在制造年糕时,先用水把米渗透,水磨后压榨,蒸熟搓揉,揉成的年糕果真白色如玉、晶莹剔透、坚软相宜、糥而不粘。食之滑溜上口,水磨年糕从此知名。  
梁湖年糕之所以成为传统特产,其主要缘由是它具有共同的制造办法。它必需选用优质的白粳米,人称“泥鳅粳米”,米要经过屡次碾轧,只剩米心作为原料,然后用清水淘洁净,在水缸里用水质明澈的洪山湖水或皂李湖水,将米渗透。15-20天后,再有清水冲洁净,用绍兴罗山石磨将米夹水磨成粉状,装入特制的布袋,用石块压紧榨干水份,直至压成粉块。用刨刀将粉块刨成碎粉放入蒸桶,蒸熟为粉花后放入捣臼,用木对捣之,一人搡一人拔。揉搡三十余下后取出放至木板上,木板上方一人积糕团,几人将糕团揉成条形,用印糕板印上花纹,下方一人叠年糕。听说上方下方两人是主人家请过来的巨匠傅,一天酬金各得一石米,因此积出来的糕团特别匀称,根本没有大小,叠出来的年糕划一、美观。梁湖水磨年糕制造的详细工艺流程为:选、淘、浸、洗、磨、榨、刨、蒸、舂、制。  
年糕在当地素有“年高”之说,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是江浙一带传统迎春节日的不祥食品,因而每逢过节,家家户户都要舂年糕。年糕又是一种手工艺品,可捏成“如意元宝”、“五牲”、“十二生肖”,也可捏成不同的人物、动物、水果等。  
年糕制造技艺属群体传承。目前梁湖镇开设10余家年糕店,范围较大的有“祝家庄水磨年糕”、“梁湖水磨年糕”、“顾大嫂水磨年糕”等。每到下半年,水磨年糕销售势旺,远销香港、台湾等地,是上虞的知名传统特产。  
2013年1月,被列入第五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虞舜传说  
舜,姚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父系氏族社会部落首领。虞舜出身清贫,胸襟开阔,自幼以孝德名世,是“二十四孝”之首。执政期间,以民为本,以德为先,位列“三皇五帝”之一。  
上虞,史载乃虞舜的出生地。《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载:“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文娱,故曰上娱(娱通虞)。”西汉史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会稽旧志》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  
上虞是虞舜生活和生长的故土,虞舜是上虞的自豪。几千年来,关于虞舜的事迹、孝行、美德等传说故事,不断在上虞民间代代传播。主要分为四类:1.虞舜出生和出生地遗址的传说。2.虞舜生活和生长的传说;3.虞舜擅长耕种、渔猎、制陶的传说;4.虞舜执政治国的传说。包括重华降世、四岁学琴、五岁丧母、兄弟种豆、象耕鸟耘、捕鱼制陶、四岳荐舜、修廪遭焚、淘井遇险、酒中阴谋、舜会百官、惩治四凶、杀鲧羽山、举禹治水、狴犴犯罪、安慰三苗、象庙象棋、选禹接班、南巡苍梧、崩葬九嶷等。  
上虞民间传播下来的虞舜传说,表现形态呈现多元性,主要有:1.口头传播的虞舜传说;2.留存的虞舜历史遗址;3.有关虞舜传说的历史文献材料;4.关于虞舜传说的各类说唱艺术作品。如1997年阮其龙《虞舜文化》、2006年俞日霞《绍兴虞舜文化研讨》、1985年钟毓龙《上古神话演义》、2012年吴宝炎《虞舜传说·吴宝炎曲艺作品选》、2009年彭尚德《虞舜传说》(《上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等。  
固然上古时期的历史尚无文字记载,全靠人们的口耳相传才干停止传承,但是历史从不曾断代,虞舜的才干、品德、德行都给后世带来极大的影响。《孟子·公孙丑上》曰:“舜为法于天下,能够传于后世。”千百年来,虞舜传说代代相传,故事历久弥新,传说愈加动人。  
虞舜传说,是研讨古典神话和传说的珍贵材料,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是研讨上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自然环境的重要根据,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同时,虞舜传说中的孝道、德治、勤政、廉洁和亲民、重民、任人唯亲思想,具有厚重的思想和文化价值。  
2009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漆画  
传统民间油漆彩画传播很久,用处及盛行范围普及整个中国,上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隋唐,因循至今,每家每户婚嫁用具、楼台亭阁、庄园豪宅中的油漆墙画及宗教寺庙中佛像壁画等,都离不开民间油漆彩画。  
上虞在二十世纪70年代以前,城乡各地婚庆嫁娶,男家的新房眠床、箱柜、脚盆、斗桶等都要经过特地油漆加工,并绘上鲜艳的油漆画,表示喜气不祥。  
油漆彩画是以各种颜料油漆或从局部矿植物中提炼而成的颜色为主要资料,经过油漆工屡次上色打磨而成。彩画题材普通以梅兰竹菊、喜鹊、葡萄、松鹤、鲤鱼为多,寓意为喜气不祥、中途夭折、高风亮节等。  
油漆彩画普通工序为四道:第一道是把要作画的中央打磨润滑,依据画面需求,上好底色(底色有单一色和多彩色二种),让其自然晾干;第二道是画远景、配景;第三道是主要工艺,画主景、近景,全面谐和画面。最后一道工艺是在所画颜料全干后,刷上透明清漆,这一步是起到维护画面及进步光亮度的作用。  
假如在玻璃上作画,技术请求更高,还应控制反画技艺,先画主景,再画配景,然后上底色。这种绘画技艺必需经过长期理论才干控制。比拟简单的漆画一种是直接在油漆家具原色上用墨汁画好所需内容等其干后上清漆维护即可,这种操作较简单,但对画工技术素质请求很高,必需一步到位。绘画工具普通就是由油漆刷子、棉花等组成。  
在百官县城较有影响的,有上虞县城位于凤山路上的汽车站候车大厅一幅长7米、高4米,名叫《源远流长》的大型壁画,由张关卣于80年代完成;解放路东风饭店二楼壁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和门口两幅对柱画《十二白鹤图》,以及工人文化宫《迎客松》、《报春图》等,也均由张关卣绘就。1966年,张关卣拜上虞市东关街道保驾山村民间老艺人孟森林为师父,从事油漆彩画工作(孟森林师父系原杭州市园林管理局油漆彩画技师,五十年代曾参与杭州岳王庙、灵隐寺等景色区油漆彩画修复工作)。尔后,张关卣收了很多徒弟,如夏林忠、沈关均、秦新法、张关鑫等,均在张的指导下从事油漆及彩画工作,如今他们都各自有开展。  
随着社会开展,目前这样的油漆彩画已很少在家庭0现了,能控制油漆彩画技术的工匠也屈指可数了,原来油漆彩画的作品也大量减少,这些都是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局部。  
2013年1月,被列入第五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上虞特征豆制品制造技艺  
上虞土地肥美,物产丰厚,农产种类类众多。以豆制品为例,在当地乃至江浙一带有较大知名度的两大豆制品品牌——崧厦霉千张和谢塘五香豆腐干。他们的消费运营地主要为上虞的崧厦镇和谢塘镇。  
霉千张是崧厦镇的著名特产,制造历史长远。早在200多年前(清代)崧厦镇有家“蔡万盛水作坊”开端消费霉千张。200余年来,崧厦霉千张消费流程日益开展,工艺日趋改良,构成了选材优质、制造精深、废品上佳等显著特征。崧厦霉千张外观黄净,干湿适中,闻之霉香,食之幽香素净,实可用“亦霉、亦臭、亦醇、亦香”来形容。  
谢塘五香豆腐干,早在解放前,已是谢塘市场抢手的土特产之一了。它以传统工艺制造而成,色呈棕红,滋味鲜香醇美,略有甜味,是人们饮酒消闲的最佳食品之一;同时,它属素类,是念佛者必食之品,不断来深受消费者喜欢。崧厦霉千张、谢塘五香豆腐干,是必备的佐酒菜肴,原汁原味,渐渐品味,真是实足实的享用,也是实足实的年味。  
崧厦霉千张较之其他地域的同一产品,工艺更为精深,滋味更为纯粹。它的制造大致有取材、浸豆、磨汁、打花、废品、霉化等几道工序。  
谢塘五香豆腐干开创人张长生从小拜师学艺,并在理论中不时探索,逐渐有了一套共同制造配料手艺。豆腐干含水率为豆腐的40%—50%。其制造流程如下:备料——磨浆——煮浆——点花(凝固的意义)——划脑——上包——上榨——焐。取出即成为五香干。  
2009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上虞吹打  
上虞历史长久,文化昌盛。扎根于这块古老土地上的民间吹打,更是源远流长,沉淀丰厚。从上虞出土的春秋陶扁钟、汉六朝的埙、五谷瓶上堆塑乐俑及青瓷谷仓上的弹瑟堆塑俑等文物,都见证了上虞民间吹打长远的历史。  
早在汉代,曹娥江上赛龙舟,以鼓乐谐和节拍,鼓舞士气。曹娥之父曹盱即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曹娥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上虞民间吹打不时丰厚开展。南宋已较盛行。明、清日趋繁华,到达鼎盛,这是上虞民间吹打的成熟时期。  
上虞民间吹打乐方式多样,特征纷呈。其组织方式称为“十番班”。上虞县志载:“迎神赛会中的宣扬之人为‘十番’”。“十番”者就是“用十个手指头翻动”的意义。“十番班”演奏的人数可多可少,从六七人到十五六人不等。演奏乐器以唢呐、招军和锣、鼓等打击乐为主,锣、鼓等打击乐也与丝竹为伍,组合成“细吹细敲”等演奏方式。演奏的曲牌称大敲,或十番锣鼓,俗称吹敲。有龙船大敲棚、背敲棚(小敲棚)、细吹细敲,婚丧寿庆吹敲、锣鼓乐、道士吹敲等多种方式。  
大敲古朴雄壮,粗暴豪放,热烈淳厚,装束精巧共同;细吹细敲,古朴清爽,细腻抒情,文静幽雅;婚丧寿庆吹敲,短小生动,精致清韵,喜乐稳健;锣鼓乐,节拍丰厚,音色淳厚,豪放激越;道士吹敲,古朴清绮,宏厚凝重,纯洁玄渊。十番锣鼓多在迎神赛会、斋堂坐唱、婚丧寿庆等场所演奏。依据地域散布、演奏场所、演奏方式、乐队组合、装束道具等的不同,又各有不同的内容、方式和扮演手法。  
上虞吹打主要代表曲目有:《花二场》、《文武辕门》、《噶嗒志》、《大敲》、《步步高》、《搜轿吹》、《马上吹》、《拜笛》、《花烛吹》、《行路调》、《太极祭奠》、《扬州》、《调龙》、《三敲》、《水底鱼》、《干打》、《五场》、《春、夏、秋、冬》等。上虞民间吹打的优秀曲目有24首被编入民器集成。  
新中国成立以后,上虞民间吹打不时开展,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为维护上虞民间吹打,自八十年代开端,连续二十余年,分三个阶段,展开了持续的维护工作。1998年上虞市被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吹打乐)”,1999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吹打乐)”。新世纪初,“上虞民间吹打”被列入浙江省民间艺术维护工程。  
2007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一、曹娥庙会  
曹娥庙,是为彰扬东汉上虞孝女曹娥而建的一处留念性建筑,位于曹娥江西岸孝女庙村。  
曹娥(130-143),上虞曹家堡村人。母早亡,父曹盱于汉安二年(143年)五月五日在舜江落水失踪。年仅14岁的曹娥痛失慈父,昼夜不停地哭喊着沿江寻觅,无果。到十七天时曹娥投江寻父,三日后,已溺水身亡的曹娥竟背负父尸浮出了水面,以生命的代价谱写了一曲孝义赞歌。曹娥的孝行打动乡里,惊动朝野。人们把曹娥殉父的舜江改名为曹娥江;元嘉元年(151年)上虞县令度尚改葬曹娥于“江南道旁”,报奏朝廷表为孝女,并为其立碑建庙——曹娥庙,尊她为“孝女娘娘”。以后每逢曹娥救父这一日(五月廿二日),人们集聚曹娥庙祭奠。一朝一夕,祭奠孝女曹娥、传承曹娥孝节,逐步构成了定期举行的民俗文化活动方式。  
民间商定俗成,每年农历五月十五至廿二这七天为曹娥庙会期,远远近近、五湖四海的香客,捧着一颗真心,沐着一路风雨,形单影只前来烧香和宿山(彻夜念经)。庙内烛光融融,香烟缥绕,善男信女济济一殿,钟罄念经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颇具中央特征的曹娥庙会,绵亘1800多年历史,至今传播,家喻户晓。  
曹娥庙会除了有崇尚孝德、发扬孝道的信仰特征,还表现出颇具地域特征的乐舞和商贸颜色。旧时,庙内三个戏台和左近相公殿、大王庙,以及庙北的露天空地上,总有上虞外乡的民间音舞与外来的戏曲、杂耍争奇斗艳!与此同时,绍兴、余姚、嵊州等各地商贾也接踵而至,在庙廊、沿街、沿塘摆摊设点,兜售生意,非常火爆!  
2012年6月,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二、狴犴龙舞  
狴犴龙舞,又名“犴龙舞”,是上虞市上浦镇冯浦村传承下来的民间民俗舞蹈,主要传播在上虞南乡的上浦镇一带。虞舜的出生地虹漾、舜训象耕田的象田、舜捕渔的渔浦村,大禹治水率狴犴除五毒等众多的民间故事,至今仍在上浦镇一带广为传播。狴犴龙舞就是在祭舜时扮演的龙舞,因与虞舜有关而在这一带世代相传。  
渔浦村(即今冯浦村),相传是虞舜捕渔之地,村里有座渔捕庙,为祭奠虞舜大帝而建。每当庙会之时,狴犴龙舞就在祭舜的场所中扮演,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中央特征的民间广场龙舞。南宋年间,冯姓迁居渔浦村。狴犴龙舞由始居的王、胡两姓传于冯姓,至今已有800余年。二、三十年代,因战乱一度中止庙会活动,狴犴龙寄存在冯晋传家中。  
1945年8月,浙东新四军庆贺章镇解放,冯浦村的狴犴龙舞在军-欢会上的精彩扮演,惹起当时章镇中心区委书记钟林的高度注重,指示冯浦村农会对狴犴龙舞停止维护性传承。当年锻炼的最后一代舞龙手,现只剩下一位80高龄的冯占龙。  
狴犴龙为9节布龙,长16米左右。犴龙形象奇特,与传说中的狴犴类似。扮演时,由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旗手,执4面三角旗和1面印有“犴龙”两字的幡旗,组成梅花阵构造规划,停止纵横、圆转、缠绕、起伏等活动调度。另有蜈蚣、毒蝎、毒蜂、毒蛇、毒蜘蛛的扮演者和画有五毒图形的龙珠扮演者组合互动,共20人扮演。又有8人左右的民间吹打乐队伴奏。扮演方式丰厚多样,扮演手法灵敏多变。  
1945年的最后一次公开扮演,至今己相隔60余年。2006年历史文化资源普查中,由冯晋传的孙子——76岁的冯昭煜先生提供相关材料,并由当年的龙头扮演者冯占龙传授,在上浦镇中组织无道具试排,才使狴犴龙舞的扮演程式死路逢生。因狴犴龙及其道具均在文革中破坏,完好再现发作艰难。  
狴犴龙舞是具有上虞中央特征的民间舞蹈,而且与留念虞舜,发扬、传承虞舜肉体亲密相关,因而做好狴犴龙舞的抢救、传承、维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09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三、上虞剪纸  
上虞剪纸,历史长久,唐宋时已盛行,特别是作为绣花剪纸母本图样,绣花剪纸就与鞋帽服饰以及各种绣品物件结下不懈之缘。由于绣花剪纸作品难以保管,所以历史年代很难考证。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立春日郊行》诗,记叙了迎春风俗——鞭春牛与戴金幡彩胜。“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幕帆多。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金幡彩胜“之俗,是每逢立春日,妇女们用纸绢等剪成饰物或小幡(长幡下垂的旗)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用以欢庆春天降临,并相互捐赠。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在春日祭奠青神典礼中,就有丝织的“春幡”,民间盛行丝织品剪刻成小幡戴在头上,称为“剪彩”。到南宋时呈现绣花剪纸,清代剌绣把戏极为盛行。  
我市的民间剪纸分为四大局部,一是剌绣剪纸;二是道教剪纸;三是民间婚庆寿喜剪纸;四是现代创作剪纸。其中剌绣剪纸盛行民间,种类繁多,作风各异,其作品经过剌绣品保管下来。道教剪纸用于特定的法事典礼,用后消毁,作品程式化,但作风各异。喜庆剪纸多为“双喜”、“凤凰”、“喜雀”、“凤彩牡丹”、“福禄寿喜”,以及动物、花卉、文字图案等。解放后,一些业余美术工作者,在民间剪纸的根底上,又创作了具有思想性、艺术性、主题性的剪(刻)纸品,进一步丰厚了民间剪纸的表现力。  
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四、曹娥形意拳  
据《形意拳论》云:形者、形象也。意者、心意也。人为万物之灵,能感通诸事之应,是以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意者,心之所发也,是故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内外总是一气之盛行也,其目的在养气益力,动作简而功无量,故称“形意拳”也。  
形意拳是我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形意、太极、八卦),位列中国四大名拳。据传形意拳是南宋名将岳飞所创,原为“意拳”。至清分为“山西派”、“河南派”、“河北派”。形意拳以三体式桩功(混元桩、趟泥步、三体式)为根底,有五行拳(即以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代表劈、钻、崩、炮、横的五行拳法)和十二形拳(即龙、虎、猴、马、鸡、蛇、燕、鹞、台、鹰、熊等十二种动物汲取其专长的十二形拳法)以及演练相生相克,连环八式,十二洪锤,正色锤等综合套路,又有形意散手、翻五行拳和分离形意的八卦掌等。形意拳在崇尚武艺的同时更崇尚武德。以“心德”、“眼德”、“口德”、“手德”、“身德”教育为先导,突出强身健体、护身自卫的习武目标。  
上虞曹娥形意拳自清未光绪年间传入,抗战时期曾传播于浙沪一带,由武师张炳炎所创,系河北派形意拳。武师张炳炎,家住浙江省绍兴市曹娥乡缸甏弄张家道地(现上虞区曹娥街道娥一村)。他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农历八月十五,自幼喜好武术,曾拜形意拳名师韩友三为师学习形意拳,学成后曾在上海,上虞等地传艺授徒,有门生百余人。  
张炳炎除在上海传授外,极大局部是在家乡曹娥传授弟子,有陈仁坤、任苗根、沈才山、沈培根、任水根、任友灿、林宝友、屠鹤年、郭如信、刘雪炎等。现有门生弟子任苗根等人在曹娥民丰村开设形意武馆,招徕爱习武者传授和发扬曹娥形意拳。到目前为止已收授学员31名,并终年开设培训班,还在曹娥小学树立了传承基地,还依据形意拳编制了《五行拳操》在学校的早操和体育课推行。任苗根率他的弟子在参与浙江省第五届国际传统武术竞赛的37个项目中,共取得27块金牌,5块银牌,2块铜牌的好成果。  
上虞形意拳经过政府的扶持维护,民间的传承发扬,在曹娥江畔习尚水起,它的拳艺正闪烁出耀眼的光荣,愈加成为广阔民众所喜欢的活动项目。  
2008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五、道教音乐(太极祭炼音乐)  
太极祭炼音乐,又称正一派道教音乐,在上虞的渊源流变已不可考,但在明、清时期曾威猛一时,当时正一派道教尚可分为东教、西教、南教、北教,并有正一派的道观,如我市原有明德观(已毁),道士胡叔眉称为东教第15代传人;原有元贞观(已毁),道士王浩泉自称为西教第17代传人。  
太极祭炼音乐,来源于东汉中叶,盛行于明清时期,是我市上浦镇石浦、小坞道士班先辈留传下来的一套祭奠性的吹打演唱套曲。据现石浦村道士班班主董连根引见,他家世代以道士为业,祖辈师承“长安文锦锈”道士班,传至董连根辈已六、七代了。原先道场神坛前总要挂一幅先辈传下来的对联:“神明通彻乾坤气,道教真传龙虎山”,横批“汉代留风”。听说他们所传承的道教派系属正一派龙虎山派。  
《太极祭炼》是做较大范围道场最后一夜的诵唱,整个过程需四小时左右。分为:[起头鼓]、[梅花香赞]、[小香赞]、[大香赞]、[三界符官]、[救苦赞]、[五供养]、[遣魔咒]、[三召请]、[十三类]、[渔樵耕读]、[三十六殇]、[收场]等十三个段落。“长安文锦绣”道士班后人至今仍有完好的《太极祭炼》-手抄本保管。  
旧时乡村每逢农历七月半“鬼节”也总要举行祭奠典礼,称为“赐食”或“放焰口”。道士们身披道袍,头戴方巾,手执法器,诵唱《太极祭炼》,超度三十六种非正常死亡的亡灵,祭奠无嗣无后的孤魂野鬼,以保佑人世安定,消弭阳间灾患。诵唱人员少则六七人,多则十几人不等。  
《太极祭炼》唱腔与全真派道观中的《玄门日诵》完整不同,与其他县市道士班也不尽相同。而是以本地古老的“调腔”为主,间有绍剧声腔,用上虞方言演唱,是上虞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局部。  
目前,《太极祭炼》这套完好的道教器乐曲收编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浙江卷》。  
2012年6月,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名录。  
十六、木头人掼跤  
自古以来,在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大众性体育盛会上,都要停止称为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射箭)的竞技竞赛。英勇、彪悍的青年牧民自由自在,自在欢乐地参与各项竞赛,依照传统习气:摔跤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  
据史料记载:金兵入侵中原,元朝忽必烈以及清王朝统治者将游牧文化、中原文化输入南方,为越文化所包融,从而发明出新型共同的文艺款式。民间舞蹈《木头人摔跤》。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古老文化在江南展现的缩影,这也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透过舞蹈,不难看出,北方游牧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的影子。  
相传《木头人摔跤》在绍兴市(五县一区)及周边地域一带盛行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在每年乡村举行的浩大的庙会,和迎神赛会众多踩街节目中是最吸收人眼球的。其共同的诙谐、幽默、诙谐的艺术扮演方式,在沿途演出时备受村民大众喜爱,为大众喜闻乐见。扮演者背负两个形态逼真的木偶(木偶头像由艺人雕琢,大小同真人普通),上身前俯,双手执假脚着地停止扮演。当二个木头人缠臂搭肩,扭在一同,互相对峙时,你推我搡,时而左右翻腾,时而进退拉锯;在慌张剧烈的锣声中,又以极快的节拍作小园场转旋,犹如困兽决斗,你来我往,互相搏杀。经过几个回合之后,最后一方以奇招制胜。这时扮演者撩起长袍,亮出真身,观众憣然醒悟,方知这个节目是由一人所扮演。  
该舞演出不受场地限制,扮演时须控制快节拍,按部就班,环环相扣,一直坚持着一种非常慌张格斗氛围来吸收观众。整个扮演全由演员应用地形、环境,即兴发挥形成惊惶、慌张的气氛,扣住围观者的心弦。  
2008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七、哑目连  
上虞民间舞蹈“哑目连”亦称“哑鬼戏”,是一种以手势、身段、武技相分离扮演故事情节的哑舞剧。哑目连曾普遍盛行于上虞百官、上浦、湖田、叶家埭、南湖、崧厦、章家、陆家、西华、沥东、沥海一带。普通在庙会戏台演出。演出组织称“台上安定会”,与“台下安定会”的调无常相照应。  
上虞历来盛行迎神赛会,“哑目连”源于当地祈禳安全的“安定会”民俗活动。历史能够追溯到南宋的哑杂剧,与南宋陆游所述绍兴“乡傩”、“村巫”、“村伶”的社日演出一脉相承。《东京梦华录》和清光绪《上虞县志》等文献均有哑目连旧时演出盛况的生动叙说。  
“哑目连”整个舞蹈内容取材于浙东目连戏中“阎王发牌,拘捉刘氏”,鼓吹因果报应、惩恶扬善,反映了人民的是非观,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哑目连”演员的服装外型比拟独到,绝大局部演员请求赤脚上台扮演,裤子大都为红色半长裤,以驱鬼除邪。“哑目莲”的音乐是绍兴特有的“目莲号子”(也称先锋号子),加上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伴奏,是上虞吹打乐的一种重要演奏方式。  
哑目连演出组织大多以村为单位,均为男性农民参与演出。原先的演出主要是为祭奠当地的土谷神,后扩展到其他神,是一种业余性的演出活动,从不收费,至多只是得到一席素斋的招待。旧时,曾有大小几十支安定会组织活泼在乡村民间舞台。哑鬼戏的传承,除了一张牌文(内系演出目标等)相传外,没有文字剧本,而是靠一些老艺人的口传身教或者局部演员的耳闻目濡代代相传。  
1983年底,30多名业余演员和文化馆一切人员,在上虞县人武部大院,停止为期一个星期的封锁式排演,整理演出了包括《女吊》、《送夜羹饭》、《夜魃过河》等三场大戏的完好“哑目连”戏目,约请省电视台停止录像,并上报文化部。1985年,上虞文化馆再次开掘整理出剧本(包括面谱、曲谱、道具、服装、外型、伴奏音乐等),由省艺术研讨所录像,作为材料保管下来。被录入《中国民俗民间艺术集成·民间舞蹈浙江卷》。“哑目连”中的《哑鬼戏》、《调无常》等十个编入《绍兴市卷》,同时将“哑目连”的材料编成专辑《上虞民舞》。  
2007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八、乌金纸制造技艺  
明末清初,有一个叫魏良再的人创造了乌金纸。原先这种纸称“熏金纸”,后改名为“乌金纸”,并且只要浙江才干制造,所以当时曾有“天下浙有乌金纸”的说法。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从事乌金纸消费的朱赵炎,从桐乡县(今桐乡市)石门镇,迁回崧厦蔡林老家。为求生计办起了乌金纸了乌金纸家庭作坊。新中国成立后,招亲属、邻居为工人,以身作则,逐渐开展壮大,从而崧厦镇有的制造行业。崧厦蔡林乌金纸具有纸张既韧又薄,墨匀无斑块、色泽漆黑铮亮的特性,主要用于制造金、银、铝箔时的垫铺。在当时,不断遭到省内外,乃至国外有关制造业的喜爱。  
乌金纸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要把一张普通的黄纸制成精良的乌金纸要经过三大环节、七十二道工序。所谓“三大环节”,第一就是要把黄纸经过浸纸、榨纸、晾纸、夹纸、发纸、敲纸、揭纸、剪纸等为后续工序作准备;第二就是制造熏纸的墨水,经过熏煤、刮煤、蒸牛皮膏、挨烟、放水等工序制成墨水;第三就是把制成的墨水,在准备好了的黄纸上经过刷煤、烘干、理纸、敲纸、捉纸、数纸、剪纸等工序完成整个作业。每道工序都要严厉依照操作规程,做到力大、心细、手轻。  
乌金纸所用资料有上乘的黄纸、煤油、骨胶;工具包括楠木制成的木榔头、大铁锤、白碳炉(煤炉)、烘箱、器皿(殿子)、刷笔(用羊毛、山羊胡子制造)、铜钿(数纸用)、压块(条)、瓦片、敲纸用的特制石块(石墩)。  
用乌金纸夹住(垫铺)可打压出很薄的金、银、铝箔,被许多工厂用作制造商标,比方缝纫机上的商标。其次,乌金纸打出的金、银、铝箔用作许多物件上的装饰装点,在许多工艺品上首推应用,以至在塑雕人物时的装饰品也多用金箔、金线。  
2009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九、麦秆编织技艺  
清王廷鼎《杖扇新录》:“麦扇:以麦秆编成扁带,广寸余,圈作规形,如盆大,用竹片两面夹之为柄,中心贴五色绫缎一小圆,绣山水、人物,极细,麦色金黄而润,轻灵便利,两浙人多用以燕居。”他所说的麦扇就是麦秆扇,又称麦秸扇、麦草扇。  
这种麦秆扇盛产于浙江绍兴、诸暨、宁波、金华等地。上虞乡村曾有这样的习俗:假如姑娘与小伙子相爱了,在夏季降临时,小伙子就会收到一把精致漂亮的麦秆扇,这是姑娘向心上人流露真诚的心意。姑娘出嫁以后,第一年的端午节,娘家会担着礼物去探望女儿,礼物中必需有麦秆扇,分送给公爷叔伯、婆婶妯娌、邻居亲友,表示尊崇、友好的心意。  
虞南山区盛产大麦、毛竹、蚕丝,这些都为麦秆扇的制造,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料。而看似简单的麦秆扇,其制造工艺却复杂得很。编扇的麦秆,当以未经雨水淋过的白净细匀的二菱大麦秆之穗颈为上,穗颈又当以取剑叶包裹局部为优。为防日久发黄,民间多用淘米水将其浸泡一天一夜,后再经烧煮晾干。  
当七根麦秆系成一把以后,妇女们将左右两边第一根麦秆各依次上下编压内侧麦秆编成一条白练,用白线将它缝合起来,便成了麦秆扇的母体。为了美观,扇面外围还得缝上一圈用染过红、绿颜色的由四根麦秆编织而成的“狗牙”花边。圆贴的缝绣,便是“点睛”之作。圆贴,由把戏剪纸、刺绣、扎盘等工艺组成。把戏剪纸,其花鸟、人物、历史掌故,皆可入画。刺绣,虽是依样画葫芦但终须耐烦。扎盘,则最见功夫,活儿亦最为精密。小小一只扎盘,用丝线配劈开的细麦秆片,自可扎出变化无量的精巧图案。扇柄的制造稍烦琐些。普通选用节长、质细的优质毛竹削制,并刻上不祥文字、花纹等,式样五花八门,可谓各领-。  
就是这样一把普普统统的麦秆扇,至少曾经传送了两千多个年头。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市场经济需求的改动、种植构造的调整,传承了几千年的主要作为乘凉、赶蚊蝇工具的麦秆扇,已失去一定的民间生活功用和资料来源。但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品,特别是作为旅游工艺品和出口传统手工艺品,仍有着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和经济价值,应该继续传承和维护。  
2008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道墟蒸羊肉技艺  
民间手工技艺--道墟蒸羊肉,取材于民间,相传清年间道墟一带乡绅的上等菜肴,用农民家羊的羊羔,经过文火慢蒸,制造成色泽水晶,幽香可口的“蒸羊肉”。传承至今,很受上虞区局部乡镇市民喜爱。传承人阮德夫己向国度商标局胜利申请“道墟”牌水晶蒸羊肉商标。  
道墟镇位于上虞市西北部,西邻绍兴县,北濒曹娥江入海口。全镇地域面积46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个居委,总人口5.0万余人。道墟镇是典型的水乡古镇,水陆交通便利,杭甬运河、杭甬高速、104国道、上三高速等穿境而过,行将开工的跨海大桥、诸绍高速和329复线在此交接,成为交通枢纽。  
道墟镇历史长久,人文资源丰厚。鲁迅先生笔下“闰土”的故土,享有“有道之墟”的佳誉。  
乾隆年间,道墟民间有“三宝”,即“羊肉,官枣,柏枝鸟。”羊肉是一种做工讲究的上等菜肴,当时,是大户人家的专用品。蒸羊肉选用当地家养山羊为原料,配以上等佐料,精工慢蒸的办法,使之色泽鲜嫩,幽香宜人,油而不腻,促进食欲。  
当时,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绍兴,不吃官菜,爱吃农家小吃,绍兴府把道墟羊肉引荐享用,乾隆吃后大开眼界,把蒸羊肉的师傅传进皇宫,特地为他制造蒸羊肉,作为“御菜”,于时,道墟蒸羊肉也名声大振。  
随着变革开放的深化,特别是大田承包后,养殖业和第三产业的开展,道墟镇联江村有几位农户看准市场,把家用蒸羊肉技术作为推向市场的第三产业,注重农产品加工,几位农户特地加工消费蒸羊肉,供给绍兴、东关、百官、道墟等市场。春节前夕,很多外地客户前来团购,作为捐赠佳品。  
“道墟蒸羊肉技艺”于2015年11月入选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一、盖北榨菜制造技艺  
盖北五香榨菜是上虞的著名特产,制造历史较为长远。七十多年前,处于盖北西侧的隆昌丘(兴昌村)村民就开端手工制造五香榨菜。  
盖北五香榨菜其妙处在于香脆可口,美味至极,常食而不厌,它不但是布衣百姓的必备之菜,亦是各种酒席上必不可少的菜肴。  
变革开放以后,盖北成了特征农业名乡,以种植“一果两菜”(葡萄、榨菜、芥菜)出名长三角地域。全镇村民普遍种植榨菜,2015年全镇种植13200亩,亩产7500斤。特别是盖北的兴昌村,不但本村近1000亩土地种植榨菜,还外包土地两千余亩种植榨菜,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的榨菜大户就有36户,远销浙江周边各省,被誉为上虞榨菜第一村。一九九二年,兴昌村被评为“绍兴市优高农业龙头企业”,二00三年被评为“绍兴市科普村”。  
五香榨菜的制造看似简单,其实技艺非常精深,要真正控制也很不容易。它要经过精心取材,腌制,压榨,再腌制,再压榨,剥根,拌佐料,装袋,封口等十来道工序。  
“盖北榨菜制造技艺”于2015年11月入选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二、夹塘大糕制造技艺  
夹塘大糕是享誉上虞的著名美食,由夹塘姚廷煊开创于民国初年的“义泰昌”号南货店专业制造,相继开展到“德源馆”的呈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大糕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每年上市大约在农历二月初一开端,至五月初五完毕,前后历时百天左右。它是新老女婿去女方家里必备的礼物。在当地毛脚女婿订婚后第一年,都要定做几十箱到百余箱大糕送礼到岳父家,再转送给邻居、亲友分享,意为自家女儿已有亲事一门。大糕的主料是选用本地产的粳米、糯米,馅料为乌豇豆、芝麻、赤砂糖、过冬猪板油等,要控制米粉的湿润度,红色印花字号盖面,蒸煮适时,出笼后每块中嵌上一粒核桃肉或葡萄干。大糕红白颜色清楚、柔软可口、香甜油润。也是当地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捐赠的时令糕点,盛行于时。目前,在丰惠镇夹塘市场有四家点心店、谢桥市场有三家店在制造时令大糕。  
“夹塘大糕制造技艺”于2015年11月入选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三、绍兴臭豆腐制造技艺  
绍兴豆制品民间传统工艺作为一项历史长久、文化底蕴浓郁的民间传统工艺,在省、市及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其中上虞崧厦霉千张和谢塘香干已列入浙江省非遗项目,除此外具有国内外较大影响的豆制品消费项目中的绍兴臭豆腐,其中最正宗的绍兴臭豆腐要属上虞崧厦消费的绍字坊臭豆腐,上虞崧厦消费的臭豆腐与崧厦霉千张一样同根同源,其传承历史也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间。  
为将历史传统项目传承开展,拓展市场,停止消费性维护,现将具有绍兴中央特征、外形、色泽、口味和制造工艺别具一格的崧厦臭豆腐统称绍兴臭豆腐。  
绍兴臭豆腐照旧依照传统手工技艺停止消费,用苋菜梗卤浸制,所消费的臭豆腐外酥内嫩、清咸奇鲜,味美无以伦比,亦臭亦香的特征更是独领-。绍兴鱼米之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传承绍兴崧厦民间文化,发扬传统技艺为目标,从小作坊运营逐步进入国际市场的开展轨道,产品照旧依照传统手工技艺停止消费,运用传统技艺所消费的产品坚持原有传统风味和特征,依托这些传统技艺博得了现代社会的认可,绍兴臭豆腐以绍字坊臭豆腐品牌产品曾经成为了全国各大城市包括东南亚多个国度的市场连锁店的开展和配供。公司并发明性地采用“公司+农户”方式扩展消费,在臭豆腐运营完成了上百亩臭豆腐原资料种植基地和1000㎡的臭豆腐原资料消费基地,使企业得到新的开展空间并造福农户致富。  
绍兴鱼米之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同时被绍兴文艺家协会认定为“传统技艺传承基地”,公司相继被: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绍兴电视台、上虞电视台;浙江日报、绍兴日报、上虞日报、天天商报;三月风、娥江商潮、新农民、打工杂志等新闻媒体屡次报道。  
“绍兴臭豆腐制造技艺”于2015年11月入选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四、王充的故事  
王充(27~约97),字仲任。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祖上曾因军功受封,后失封爵,以农桑为业。祖父名汛,受豪族欺凌,“举家担载,就安会稽”,汛“留钱塘县(今杭州市),以贾贩为事”。充父名诵,因与豪门结怨,迁居上虞。  
充“为小儿,不好狎侮”,“八岁授《论语》、《尚书》,日诵千字”。及长,以孝出名乡里,被送到京城洛阳太学学习,曾师事班彪。做过郡功曹、治中等小官。  
王充办事认真,有本人的政见,常与当政者不合,终致离任家居,闭门谢客,潜心著作。汉章帝时,会稽郡太守谢夷吾上书引荐王充之才:“充之天才,非学所加,虽前世孟轲、孙卿,近世扬雄、刘向、司马迁,不能过也”,章帝特诏公车征召,充因病不行。王充终身尽力保卫和开展古代唯物主义,乡人称其“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其思想与著作活动,受当时社会言论责难,被视为妖言惑众。  
《论衡》是其主要著作,确立了一个比拟完好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具有划时期的作用,对后世唯物主义、无神论都产生了严重影响。《论衡》原有一百余篇,20余万字,传世85篇,还被译成英、俄文出版,世人誉王充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  
王充年近古稀时,又著有《养性》一书,凡16篇,主张“裁节嗜欲,颐神自守”,此书已流失。  
在本地,至今还传播着王充的许多故事,不只有水蛭治病、雷公打人,还有王充破天师、捉“鬼”、破菩萨、戏道士等,极大地丰厚了王充平民生活印象,也从小故事中表现了王充作为一位出色的思想家在废除迷信,宣传科学方面的思想根底。王充墓园位于在章镇林岙乌石山,(曾在1981年重修),现为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王充的故事”于2015年11月入选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五、上虞梁祝传说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自东晋以来,传播千年。在我国可谓众所周知,家喻户晓。梁祝传说以浙江绍兴上虞市为最初源头,遍及浙江其他地域及江苏、河南、山东、广西、安徽和东南亚、东北亚及欧洲局部地域。“梁祝传说”是以祝英台对梁山伯的“情和义”为中心,以英台故里上虞为传说的“原生地”,以好学、明理、重情和大胆追求爱情幸福为主线,叙说了东晋时期青年男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故事。  
梁祝传说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全国大多地域都有各自不同的“源传”和传承体系,但因故事主角祝英台是上虞人,故上虞是“梁祝传说”的主要产生地。旧时上虞民间对梁祝故事耳熟能详,特别是祝家庄村民简直人人都会传讲,但由于年代长远,加之当时条件,历史上的传承谱系已难以追溯和查考。据调查,现代能传讲完好梁祝故事的人已为数不多,祝家庄当地老人也只能零星地讲出一些依附在祝家庄园中“千金河”(玉水河)、“井空泛”、“祝九娘”(祝英台)的传说故事,因而也就无确切脉络可寻。  
“梁祝传说”是一则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称为“东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唐代志书对梁祝传说已有文字记载,上虞是英台故里,梁祝传说在民间不断传播不息。至今在上虞传播的梁祝传说包括英台出世、井孔洞、英台思读、“仙家”算命、牡丹为记、草桥结拜、水杯为界、先生立规、赋诗分手、马家说媒、英台拒婚、山伯访友、病榻传书、哭祭山伯、裂墓化蝶等16个比拟系统、完好的梁祝传说故事,其他还有四则零星的片段故事片段,分别为敕封“义妇冢”自许终身、一句气话毁姻缘、三世不团聚、梁巷村里有个梁山伯。  
梁祝传说自东晋构成以来,分别有历史文献,故事歌谣,戏剧曲艺,影视网络、音乐舞蹈、绘画小说等各种方式,其表现方式极为丰厚。  
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六、罗隐的故事  
长塘历史长久,文化绚烂,这里传播着一个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就像一个个美丽的音符跳动在我们的心中。其中“罗隐的故事”是我们长塘所传播的民间故事中的一组传说,由罗隐出世、乌云遮日、菩萨迎驾、讨饭骨头圣旨口、为啥勿出山、田蜂与蚂蝗、蚊子和三百担水田的故事、松树为啥不会抽芽、罗隐归天、大将黄鳝张的故事等多个小故事组成。其内容是传说在长塘罗村出过一个叫罗隐的人,他不同凡人,是个真命天子,有一张很灵验的圣旨口,说什么应验什么。就连坐着的菩萨也会起立迎驾,却由于他母亲的一个口误,惹怒了玉皇大帝,被拆了龙骨;同时又让刘国师来长塘破风水、断龙脉。让他成为一个不出山的皇帝。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但故事都以长塘的山水地域作背景,以长塘的风土人情为叙说内容,把人们对打败大自然的盼望寄予在故事的情节里和主人公身上,将人们对发明美妙生活的向往从故事的主题中表现出来。使故事具有浓重的中央物点和神奇颜色。  
随着故事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新一代的演讲者又会把自已对故事的了解和想象给人物赋予神奇的才能,给情节添枝加叶。使人物愈加饱满,内容愈加活灵敏现。而且还衍生出把另外的民间故事人物串连进来的状况,例如:说“大将黄鳝张的故事”中的黄鳝将军是罗隐的大将,说“康家湖”传说中的康九姑娘是罗隐的正宫娘娘,更有说绍兴的徐文长是罗隐的宰相等等。把民间故事故得贴近人心,增加可信度和亲切感。  
“罗隐的故事”于2015年11月入选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七、崧厦霉千张制造技艺  
崧厦霉千张是崧厦镇的著名特产,也是上虞土特产中的一张金名片。它制造历史长远,早在200多年前(清代)崧厦镇有家“蔡万盛水作坊”就开端消费霉千张。  
关于崧厦霉千张的来历,还得上溯到清代。听说有一年立秋时节,“秋老虎”甚为猖獗,因时值崧厦镇迎神庙会,“蔡万盛水作坊”老板王绍荣制造了大批千张供给寺庙,由于数量过多而有剩余,他只好用豆腐布盖住放在一旁。第二天,他发现千张已泛黄点,还分发出一股霉味,但弃之感到可惜,于是就把这些千张切成小段,并用稻草捆扎,分给四邻“消货”。谁知邻居们食之,顿觉特有口味,然后“蔡万盛水作坊”试着消费,才有了霉千张这个种类。  
崧厦霉千张其巧妙在于,闻霉臭,食而香醇,让人欲罢不能,故被布衣百姓摆上餐桌,备受人们喜爱。就连东海普陀山的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院也经常派员来崧厦购置,以招待香客和云游的高僧。据传乾隆皇帝南游至绍兴,品味了崧厦霉千张,顿感醇香无比,耐人寻味,故曾被誉为宫廷“奇菜”,因而崧厦霉千张名声大作。  
崧厦霉千张的制造,粗看似乎并不复杂,其实技艺非常精深。它要经过精心取材、浸泡、磨汁、打花、压平、分张、切块等诸多工序,最后到废品、扎捆、霉化,整个工序多达10余道。所选资料:优质黄豆、上等盐卤。所用工具:缸——浸泡黄豆用;石磨——磨豆浆用,往常被磨浆机替代;粗布袋、豆腐板——压干水分用;刀具——分切千张用;灶具——豆浆打花用;籼稻稻草——垫铺和捆扎千张用。  
现崧厦霉千张制造传承人田长林、朱鹤鸣等年事较高。田长林,家住崧厦镇严巷头村,其手艺公认超群。朱鹤鸣,家住崧厦镇严巷头村,其产品曾于1986年在省展览馆展出。陆大龙,家住崧厦镇陆家村。陆勤炎,家住崧厦镇陆家村。  
不过霉千张制造后继有人,从业人员不时扩展,而且霉千张成了崧厦镇的特产之一。它不只摆上了全市千家万户的餐桌,而且产品畅销上海、杭州、宁波、北京乃至香港、印尼、新加坡等地。迄今上虞市境内消费霉千张的水作坊多达500余家,仅崧厦镇就有近百户,每天消费的霉千张可达一吨之多。  
2008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八、蚕花娘娘传说  
“蚕花娘娘的传说”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故事,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虞舜时期,当时有一位美丽、仁慈的姑娘,出生在宁绍(今浙江省上虞县境内)小山村一户人家。姑娘每天都要外出采集野果来赡养二老,远近的野果都采完了,拿啥来赡养二老呢?生活的困难使姑娘靠在一棵桑树下伤心肠哭起来。这哭声震动了天庭,玉皇大帝便把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天虫。马头娘将桑果落在她的嘴边,姑娘00嘴边又酸又甜,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二老吃,老人吃后肉体一天比一天好。一天,姑娘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时地吐着丝,做茧子。姑娘从茧子里把丝拉出来,发现这丝又柔又韧,于是把丝编织成衣服给父母穿,热天凉快、冬天暖和。后来姑娘把天虫捉回家喂养,取名为“蚕”。经过长期的经历积聚,姑娘控制了蚕的生活规律和缫丝织绸技艺。  
当时舜之妹名嫘,听闻此事,就虚心学习,同当地人们一同养蚕织绸。上虞崧厦籍的桑姓后生与嫘结为夫妻,他们用尽一生的精神栽树养蚕,奠定了上虞蚕桑历史文化的根底。  
后来人们为了留念他们,尊称聪明、勤劳的嫘为“蚕花娘娘”,每年设坛祭奠。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地的人们还保存着原始神话式的民间信仰,到了养蚕时节,每家每户都要放上香烛、纸钱、汤团、水果等祭品把“蚕花娘娘”请进本人的家门,祈求娘娘保佑一方风调雨顺,桑壮蚕肥。  
“蚕花娘娘的传说”主要散布于上虞南部山区,现今主要传播于丁宅乡境内。历因由人们口耳相传,传承谱系较为含糊,目前可查证的传承人主要有丁林春、丁世英、丁传荣、丁寿土、丁国林、史舟明等。  
2010年4月,由丁宅乡小学以“蚕花娘娘”的传说为题材,衍生创编的舞蹈《春蚕》,曾屡次参与市级竞赛、演出,其中在“市级中小学生歌舞竞赛”中获三等奖。2010年5月由丁宅乡文化站(市文化馆辅佐)歌曲《桑椹铺成江南画》,在上虞市电视台滚动播出。2010年8月已规划落实建立一个蚕桑文化民俗馆(建立图纸已设计),把“蚕花娘娘的传说”所衍生的系列文学作品停止陈列。  
2010年10月,被列入第四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九、东关五猖会  
旧时,东关有座五猖庙,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庙内供奉着青、黄、红、花、黑五种面孔的五个神像,另外还有一尊白面神像配享,庙内匾额上书有“六府修治”的字样。据传,“五猖”又称“五通”,即马、猴、狗、鸡、蛇五种动物之精。他们曾屡屡骚扰中央,上天派了天神雷公电母在四月十五那天追杀他们。五猖急中生智,躲到海塘上正在修塘一青年身边,伪装修塘,在闪电雷轰中天神看到的是六个壮丁在修塘。修塘是保境安民的好事,岂能是五猖所为,况且人数也不符,于是雷公电母只得收兵而回。从此五猖改恶从善,被百姓饶恕,还敬之为神。  
为留念“五猖神”维护一方,故定四月十五为庙会会期。五猖会并非年年迎赛,普通数年迎赛一次。四月十五日那天,天将放光,五猖庙外就挤挤攘攘,到了天色平明,五尊神像便被抬出殿来。先到前街“驻跸”,停放下来受人祭拜,此时各路会货便可大致到齐。“五猖神”在前街受祭终了,迎赛正式开端。此时万锣齐鸣,队伍有条有理地向东关左近各村进发。会货的序列大致先是“塘报”、“高照”。其次是铳呀、锣呀,旗呀,伞呀,抬阁呀。再次是三十六行,杂耍、高跷……接下去是鼓乐,有大敲、小敲等。随后是五乘神轿,轿后还有一批因病在神前许过愿而此时衣着罪衣罪裤、戴枷带铐的“犯人”。一路巡游,一路是持香跪拜的善男信女。神轿到了每一个祭棚前,便须停下来受祭。会货们趁此时机便要赛一番,竞献技艺。最美观的是杂耍中的戏彩瓶、哑背疯、掼跌打、跳无常等,特别精彩的是跳白神。这样的迎神赛会要到中午时才完毕。下午至晚上,东关街上还有十多台戏文收场演出。岸上船上,观众如山似海,非常繁华。难怪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五猖会》中写道:“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由于那是全县中最盛的会……”  
“五猖会”除“绍兴府志”和“会稽志”记载外尚无新发现。它历史长远,但自宣统元年迎赛至今,尚无迎过,故除了一些高寿老人以外,已很少有人知晓五猖会的范围,方式和会伙的组成。但五猖神改恶从善、造福百姓的肉体还在人们心目中永存,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东关大通超市总经理潘高友等人在原五猖庙庙址举行祭典典礼和物质交流活动。五猖会具有浓重的文化沉淀,其文化价值已远远超越其它庙会(包括当时的曹娥庙会),其迎会盛况深藏民间亦永难磨灭。  
2010年10月,被列入第四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十、魏伯阳故事  
魏伯阳,名笃,字恪斋,道号伯阳先生,别号云霞子,世袭籫裙,惟公不仕,通贯诗律,文学瞻博,性好道术,是民间传说的上虞“三仙六奇人”之一。他在继承古《龙虎经》炼丹的根底上,重复理论,终于到达了当时炼丹术的高峰。籍上虞丰惠,出身缙绅之家。丰惠镇城南的金罍山上的金罍观为魏氏故居,观内有一八卦井,为魏氏炼丹之水源。镇东南的凤鸣山是道教文化“第九小洞天”所在地,有魏伯阳炼丹遗址。东晋葛洪的《神仙传》和现代《辞海》中均有记载魏伯阳曾率三弟子(汝南周燮、南阳冯良虞巡)在凤鸣山炼丹的故事。  
魏伯阳是世界级名人,他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是世界炼丹史上最早的一部理论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不只是道家养生学的理论源头,也是中国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算学等学科的发轫之作,是全世界为之注目的研讨课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开展,全国各地到上虞前来寻觅“魏伯阳”脚印的游客不时增加。加上凤鸣山是道教文化“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又有森林、瀑布等生态景观,愈发诱人。随着上虞旅游工作渐入佳境,“魏伯阳”的旅游价值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  
至今在丰惠及周边地域还传播着许多有关魏伯阳的传说故事,如“凤鸣遇道”、“无极图”、“观井济贫”、“以水代酒”、“鸡犬升天”、“凤来亭”和“神龙穴小桥”、“观梅亭”、“悬石飞瀑”等。  
近年来,在上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下,为进一步发掘《周易参同契》深沉内涵,发扬伯阳道文化,丰厚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2009年8月7日,上虞市乡贤研讨会魏伯阳道教文化研讨中心在魏伯阳故里丰惠镇凤鸣山景区成立,以魏伯阳的名字命名的道观——伯阳宫也正在积极筹建中。  
魏伯阳的系列故事自产生以来,在丰惠民间口耳相传,传播极为普遍,古时的传承人已无法考证。目前能考证的代表性传承人为:第一代:庆福师傅、范北震等(已过世)。第二代:周渭球(1946年—)。第三代:张大荣(1954年—)、葛国铨(1952年—)。-:叶芳(1983年—)。  
2010年10月,被列入第四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十一、五龙庙会  
相传,明宣德年间,五龙庙所在的村落是一个渔村,村民以渔业为生,因而信奉以龙滋民、以龙造福的说法。当时,村里的一个潭中被发现有五条龙在嬉水,当地村民为防五条龙逃走,而建造五龙庙镇龙,并把这个潭叫做五龙潭。自建庙起,民间商定俗成,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至二十日举行传统庙会,届时五湖四海善男信女纷繁云集于此,念经、祷告、烧香、点烛,停止民间祭奠,组织大型迎神活动,以保佑一方风调雨顺和家人安全。庙会期间,村民还请来各路戏班扮演助兴,繁华特殊。此庙会活动绵亘数百年,直至新中国解放。  
五龙庙位于崧厦镇镇北前庄村(前庄、汤家埠、五龙庙三个自然村组成),庙前道地与村道南即是庙沥。每逢五龙庙会,崧厦镇周边的村民会不谋而合汇集于五龙庙。广阔善男信女来庙念经、烧香、点烛、祷告,并将庙内主要神像——温大元帅请出殿外,供百姓朝拜;还有文艺演出活动。原传统演出分两局部,即庙内戏台和庙外搭台各自演出,剧目普通以绍剧、越剧等中央戏曲为主。演出按台次计算,费用普通由大众自行包场,按注销次第依次停止。现思索到观看人数较多和平安要素,庙内戏台普通不再停止演出,仅庙外搭台演出。  
还举行文艺踩街活动,在辖区范围内所涉4个村主要道路行进:长度约10华里,主要队伍有民间吹打、腰鼓、铜管乐、舞龙、舞狮、木兰扇等。原踩街队伍前有一名谓“小班会”打前场,并伴“炮担会”(鸣炮开路),现行进队伍前多为镇村干部、公安、城管开道。庙会所用的用具是温大元帅塑像、铜管乐、香烛、灯笼、民间器乐、绸龙、彩狮、腰鼓、供台等。  
历史上庙会主要由姜、王、金、陈、吕、范六姓族长掌管,其中最大姓为姜,由姜氏老太爷为庙会最高统帅,不断沿延至解放前。1993年恢复庙会后,传承谱系为:王张潮(原掌管者);姜云芳(现掌管者);金炳康(后任接班人)。  
1993年,五龙庙恢复对外开放,五龙庙会活动也得以继续。特别自2000年五龙庙被命名为市级文物维护单位以后,庙会活动在发扬民族文化方面得以新的传承和开展。自2000年起,庙会活动已构成每年一届的定式。2010年,是五龙庙会十周年庆典,在九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九日,举行了十周年庆贺活动,组织民间祭奠和大型文艺踩街、文艺演出等活动。  
2010年10月,被列入第四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十二、谢安故事  
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于名门世家,从小受家庭的影响有良好的涵养。谢安曾官居桓温的司马,因他正直敢言,看不惯朝政的糜烂,愤而辞官。谢安辞官后,隐居到上虞东山,经常与王羲之、支遁、许询等人一同游山玩水,吟诗咏文,过着逸士普通的悠闲生活。一次,他到东山寺郊游,遭到当家和尚的招待。便和他结成一面之交,以师友相待。谢安隐居东山六、七年,在东山寺高僧的影响下,心胸韬略都大为出息。当时胡兵屡犯中原,晋朝国势日危,朝廷这才想到谢安,降旨起用,官恢复职。临行前,谢安把私人田宅,全部赠给东山寺作为寺产,与寺僧依依惜别,成语“东山再起”源出于此。谢安赴京,官居太保,因屡建奇功,死后追赠为太傅。  
“谢安故事”历来为人们口耳相传,传播极为普遍,传播的中心肠为上浦镇东山村,普及上虞及嵊州、余姚、绍兴等周边县市,“东山再起”的成语可谓人人皆知,众所周知。还有谢安的许多故事传说,如:谢安孝母、谢安判字、谢玄投师、指石山鳊鱼、谢安用烧饼买山姓、谢憩地名的因由、马聚岙和谢憩上下堡、倒穿木屐、当境土地谢安。现存“谢安故事”中的“东山十景”即:指石弹琵琶、四美女听琴、谢安钓鱼台、三板桥下桃花水、百牛山、蔷薇洞、洗屐池、始宁泉、龟蛇二将、调马路等。  
如今能考证的代表性传承人:第一代传承人是搜集谢安故事的董明大先生,他搜集、记载了上浦东山十景的传说和谢安的许多故事。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是徐景荣先生,他特地成立了东山文化研讨会,对谢安的系列故事都十分熟习并展开深化地研讨。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是上浦镇文化站干部虞建元先生,他对谢安的许多故事停止整理和维护。-代表性传承人是虞泽佳,他从小听父亲讲谢安故事,潜移默化,也能讲“东山十景”和许多谢安、谢灵运、谢道韫等的故事,应用各种时机讲给身边的人听。  
2004年,著名导演谢晋组织国内外千余名谢氏著名人士来上浦东山举行祭奠典礼。2006年在中央7台《搜索天下》栏目中,播放了《谢安故事》约15分钟左右。“谢安故事”系列故事被收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上虞卷》。近年来,陆续出版了《灿烂的上浦文化》、《守望上浦的肉体家园》、《历代名人咏东山》等书籍,对谢安故事停止了文字记载。还树立了东山文化传承基地,并开设了东山文化民俗馆。  
2010年10月,被列入第四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十三、曹娥庙壁画和雕琢技艺  
曹娥庙,早年又叫灵孝庙、孝女庙,是为彰扬东汉上虞孝女曹娥而建的一处留念性建筑。曹娥庙始建于公元151年,几经迁移、扩建、修缮,奠定了现有庙宇规划严谨、参差有致、气势恢宏的建筑基调。  
曹娥庙坐西朝东,背依凤凰山,面向曹娥江,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40米。曹娥庙近二千年的文化沉淀厚重,艺术品位颇高,以雕琢、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饮誉海内外。  
曹娥庙的雕琢以质地分,有木雕、石雕、砖雕,以技法分,有圆雕、透雕、浮雕。木雕,遍及庙内的门窗栋梁,简直是无处不见,所涉题材极端普遍,有“福禄寿”等不祥寓意,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唐诗名句意境,雕琢技艺精深,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曹娥庙的壁画以连环画的方式叙说了曹娥生前及死后传说的全过程,线条圆润流利,构图简括,极具表现力,对研讨民国绘画史极具价值。  
曹娥庙的楹联数量之多,为其它庙宇所稀有。并且,楹联作者层次颇高,于右任、居正、刘春霖、熊希龄、王震、李生翁、马一浮、邓散木等都属民国文坛盛名人物。  
曹娥庙的第四绝是蔡卞书的宋碑,碑书为行楷体,笔法灵动,神采飞扬,被誉为宋代行楷的模范。此碑历经千年,可谓镇庙之宝,历代书坛名流视作珍宝。  
曹娥庙左侧厢,有浙江省著名的天香楼藏帖碑廊。天香楼藏帖是清代嘉庆元年至九年,由上虞人王望霖撰集、仁和县范圣传镌刻。分别收有宋苏轼和米芾的行书,元赵孟頫的行草书,称为“明末四书家”的邢、张、米、董的书法,明“吴中四才子”的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周文彬及会稽徐渭的书法真迹等80多位书法家的墨宝,真行草隶诸体皆备,蔚为大观。原刻碑藏于梁湖天香楼,1987年整修曹娥庙时移设于此。  
曹娥庙的整座建筑框架采用穿斗式、抬梁式构筑,选材考究。高宇巍峨绚丽,庙内一切石柱、木柱、桁、梁、轩、雀替、门窗等处,布满了绰约多姿、美不胜收的雕琢,誉为“江南第一庙”。  
2000年-2007年,市文化部门连续举行八届曹娥庙会文化活动,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并对曹娥庙的壁画、楹联、雕琢和书法停止普查整理。  
2009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绍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十四、桌凳农具花  
绍兴市上虞区的民间传统武术,从古至今都十分繁盛,且项目众多,各具特征。目前在上虞曹娥街道尚存的桌花、凳花、扁担花、棍花、豆凿花等民间的武术,特别作风共同。  
上虞地处浙东沿海,贯串其中的曹娥江,两岸与出海口有着丰厚的滩涂资源,这样给上虞人民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的条件。随着人口的增加,自然资源的不时减少,抢夺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公平分配这些资源,人们就开端以比武的方式来公平竞争,他们以常用的农具作为武器,一朝一夕,就讨论出一整套的武术套路,在平常消费时加以练习,到竞争时可作一比,这样在当地逐步构成了学武习武的风气,这就是桌凳农具花的最早来源。  
到了明朝,倭寇经常侵犯我东南沿海,时任浙江督军的戚继光发动沿海居民练武抗倭,在原来日常习武的根底上再作提升,没有军械,就用常用的农具作为器械,以床单作为旗帜,以铜锣击鼓作为进军号令,与来犯之敌停止英勇的战役,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尔后,上虞从乡村到城镇,特别是多坝头的曹娥堤岸,更是习桌凳农具花成风。  
桌凳农具花主要是以家具如八仙桌、长条凳和农具如扁担、铁耙、柴叉、刮子等为主要器械,有一字长蛇阵、二仪九宫阵、三倚-阵、四象八卦阵、五行十绝阵和七星阵等阵法,可谓攻守自若,进退快捷,前后左右统筹之特性,而当时由戚继光教授的十绝布阵法和阴阳布阵法特别具有强大的攻击性和杀伤力。  
经过千百年的沧海沧海,这一民间传统武术保管了下来,固然失去了备战之功,但人们在农闲时,照旧没有涣散桌凳农具花的习练,以强身健体,故男女老少习之者众。而在庙会-时,桌凳农具花也作为一项文娱扮演颇受欢送,久盛不衰,且因循成俗,代代相传。这项独具中央特征、乡土特征和生活气息的民间传统风俗,将以新的活力和生机继续传承下去。  
“桌凳农具花”于2013年1月入选第五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2月入选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十五、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古时统属越州管辖,故名越窑青瓷。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自东汉开端至宋,持续千余年,有10多道工序,从选土、拉坯、修坯、上釉到烧制,全凭手工艺人常年积聚下来的经历和手感。为了维护和光大越窑青瓷传统烧制工艺,2011年5月国务院并将其列入第三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消费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深时期,居全国之冠。隋、初唐继承南朝作风,消费碗、盘、盘口四系壶、四耳罐、鸡头壶等产品。盛唐以后产品精巧,博得名誉。产品都做得很规整,一丝不苟。常将口沿做成花口、荷叶口、葵口,底部加宽,作成玉璧形、玉环形或多曲构造,非常美观。胎体为灰胎,细腻坚致;釉为青釉,晶莹滋养,如玉似冰。唐朝文学家陆羽,在所著《茶经》中评价全国各地消费的茶碗,将越窑产品排在首位。许多文人还在作品中赞颂越窑瓷器,如陆龟蒙的《秘色越器》,施肩吾的《蜀茗词》,顾况的《茶赋》。表现出越窑青瓷的秀雅。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越瓷类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而越窑是指座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着称,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域的窑场,虽然消费越窑作风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  
越窑自东汉开端消费,经三国、两晋、南朝、唐,不断到宋,持续千余年,阅历了发明、成熟、开展、繁荣和衰落几个大的段落,它是我国南方青瓷消费的重要产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三国时期的越窑产品,胎质坚致细密,胎骨多为淡灰色,釉层平均,釉汁干净,早期纹饰俭朴,纹样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晚期装饰趋向繁复,呈现斜方格纹,还呈现了堆塑办法,器物可分为日用品和明器(陪葬品)两类。  
西晋越窑瓷业剧增,瓷业渐趋繁荣,这时所制青瓷胎体较厚重,胎色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润平均,釉色以青灰为主,装饰精致繁复,用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后期呈现褐色加彩的装饰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随葬用品为主,熏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产品。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外型趋向俭朴,装饰精练,纹样以弦纹为主。  
在东晋晚期呈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开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程度,特别是所谓的“秘色”瓷,更是当时越窑青瓷的非常引人瞩目的产品。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黄色。晚唐时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密而轻盈,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运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办法。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的办法,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征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特别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风行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  
五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胎壁较薄,外表光泽,胎色呈灰或浇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装饰初期以素面为主,后期堆贴特别是刻花大为盛行,题材多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艺术方式多种多样,艺术作风丰厚多彩。  
直到宋时越窑逐步衰落。越窑青瓷,以胎质细腻、外型典雅、青釉莹莹、质如碧玉而着称于世。这种如冰似玉的美丽釉色,深受诗人的赞扬和喜欢。有不少诗人都描绘和歌咏过种美丽,如顾况、孟郊、陆龟蒙、徐夤、施肩吾、郑谷等。  
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气关系非常亲密,其瓷质外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欢。饮茶风气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  
唐代陆羽曾在《茶经》一书中有此评价:“碗,越州上……”。对当时盛行的越窑青瓷茶瓯,陆羽评曰:“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而已”。在同样一本书中,陆羽对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作了比拟,他评道:“越瓷类玉,邢瓷类银,越瓷类冰,邢瓷类雪”以类玉似冰来评价越瓷的美。  
唐代的越窑青瓷,深得当时的诗人喜欢,不少诗人都描绘和歌咏过越窑青瓷的美,如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咏秘色瓷器》)徐夤的“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贡余秘色茶盏》),就连日本明治时期的日自己石川鸿斋也曾作诗赞颂余姚上林湖的越窑瓷器“:上林之窑盛天下,宋社已屋陶亦罢。遗珍谁得雉鸡山,久埋土中犹未化,馀姚沈君藏一瓶,釉色莹澈凝貌青。相携万里来扶桑,割爱贻我何厚情……”。  
关于越窑,还有一点需求阐明,越窑青瓷在晚唐五代时被称为“秘色瓷”。这从唐代几位诗人的诗作中能够看出在史籍中也有“秘色瓷器”的记载。但“秘色”之说,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秘色”一说,缺乏实物支撑。在1987年,终于解开了这个谜。1987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0土了唐懿宗用来供奉释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巧供器,同时出土了记载这些器物称号的石刻“物帐”。据此物帐,专家们判定该地宫出土的16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所谓的“秘色”瓷,从而揭开了“秘色”瓷的谜底。关于“秘色”瓷也有两说。一说是广义的,越窑青瓷就是“秘色瓷”;一说是狭义的,越窑青瓷中的上好之品才干称之为“秘色瓷”。狭义中的“秘色瓷”,曾是越窑中烧制的供御之物。  
三十六、上虞民风民俗  
急急急急!!!  
上虞民性素称敦厚,“习节俭,安耕织;勤诵读,尊师友;廉耻为尚,时令相高”。旧俗礼仪与绍属各县大致相同。  
耕作  
解放前,农民靠天种田,农事中诸多迷信风俗。每年元旦去田头祭田公田姆(即土地神),以求来年歉收。收割新稻,新米饭先祭祖宗、祭灶神。正月十四晚上,村民手执火把、扫帚去田边烧茅草,谓“迎神驱虫”。村中第一家拔秧种田(俗称开秧门)忌“地火日”(也称土旺日),以防地火烧死。播种时忌递秧,以为递秧易发手掌风。视妇女逾越农具为不吉利。妇女遇到放置在道路上的农具须绕道而行。遇久旱不雨,农民即群集向龙神求雨。遇虫灾,迎神驱虫;亦有把破扫帚倒插田中,意为“请扫帚神驱虫”。解放后,以上旧俗根本上被清除,科学种田逐步提高。  
主食  
以食稻米为主,大小麦、玉米(俗称六谷)、番薯等杂粮为辅,崇尚节省,有“吃3年烂饭起幢屋”的俗语。平常一日三餐,乡村农忙时增加一、二餐点心。遇灾年水稻歉收则吃麦粞饭、瓜菜饭,以至挖采野生植物蕨根、马兰头号充饥。乡村多食涨性好、出饭率高的早米,晚米用作舂年糕。糯米多用来做酒和制点心。吃饭时忌用筷子敲碗,忌用脚踩饭粒,忌吃镬心饭,镬心饭留待下餐煮饭时做“饭娘”,进步出饭率,款待客人或做重活时才烧煮不掺冷饭的纯米饭(又叫光棍米饭)。70年代以来,县内粮食连年歉收,大众用粮程度不时进步。  
服装  
清末民初,乡村普通大众多用自治土布手工缝制服装,城镇开端呈现“洋布”(机织布)。天热时服饰为大襟短衫,上层人士多穿中式长衫,外套背心或马褂,素有“潮烟煤头纸,长衫马褂子,头戴红顶子”的俗语。妇女穿大襟衫,有的外套背心,下系围裙。所用衣料贫富相差悬殊,富者多穿绢纱绸缎。20年代以后,城镇青年女子曾盛行穿旗袍。30年代起,城镇青壮男子中盛行中山装、学生装。男女服色以蓝、黑、藏青、驼灰为主,儿童衣着大红大绿,较为鲜艳。解放后,男女均盛行穿列宁装、中山装、工人装、青年装。70年代末以来,中外各式时装传入县内,服装开端向多色彩、多式样方向开展,棉布已为化纤、毛料取代。  
寓居  
乡村大都聚族而居,村落朝阳背阴,住房有泥木构造、砖木构造、石木构造等。大多坐北朝南,坐西朝东,坐北朝南谓之“朝南享福”,但忌朝正南,以为正南与南极星相冲克,要绝后,只要庵堂、庙宇、祠堂才朝正南。平房、楼房多为三间一体或三间两居头,楼房前后有窗称“双启齿”,只前面有的称“畚斗楼”。有的堂屋无楼板,以备红白两事。豪富人家深宅大院,有台门天井。沿海沙地多为草房,通常二间一披,俗称“稻桶屋”。旧时造屋颇多忌讳,先请风水先生定向,择日开工。新屋右侧不能高出或突出于邻居的老屋,称为“左青龙,右白虎”,否则左边人家要丧丁破败。上梁时要披红避邪。上梁后梁上挂一只麻袋,内放一只活雄鸡及秤、斗谷麦等避邪物和祭品,梁上贴横联,上书“紫微高照”等。抛上梁馒头,第一双馒头由户主晚辈用被单布接住。晚上办上梁酒庆祝。以为“青龙怕灸,白虎怕臭”,故灶间建在右边。80年代以来,建房以砖混(混凝土)构造为主,且多为二层晒台楼屋,考究宽阔亮堂,美观适用,造屋时求吉利的风俗根本沿用不变。  
每年元旦去田头祭土地神,以求来年歉收。收割新稻,新米饭先祭祖宗、祭灶神。正月十四晚上,村民手执火把、扫帚去田边烧茅草,谓“迎神驱虫”。村中第一家拔秧种田(俗称开秧门)忌“地火日”,以防地火烧死。播种时忌递秧,以为递秧易发手掌风。视妇女逾越农具为不吉利。妇女遇到放置在道路上的农具须绕道而行。遇久旱不雨,农民即群集向龙神求雨。遇虫灾,迎神驱虫;亦有把破扫帚倒插田中,意为“请扫帚神驱虫”。解放后,以上旧俗根本上被清除,科学种田逐步提高。  
乡村大都聚族而居,村落朝阳背阴,住房有泥木构造、砖木构造、石木构造等。大多坐北朝南,坐西朝东,坐北朝南谓之“朝南享福”,但忌朝正南,以为正南与南极星相冲克,要绝后,只要庵堂、庙宇、祠堂才朝正南。平房、楼房多为三间一体或三间两居头,楼房前后有窗称“双启齿”,只前面有的称“畚斗楼”。有的堂屋无楼板,以备红白两事。豪富人家深宅大院,有台门天井。沿海沙地多为草房,通常二间一披,俗称“稻桶屋”。旧时造屋颇多忌讳,先请风水先生定向,择日开工。新屋右侧不能高出或突出于邻居的老屋,称为“左青龙,右白虎”,否则左边人家要丧丁破败。上梁时要披红避邪。上梁后梁上挂一只麻袋,内放一只活雄鸡及秤、斗谷麦等避邪物和祭品,梁上贴横联,上书“紫微高照”等。抛上梁馒头,第一双馒头由户主晚辈用被单布接住。晚上办上梁酒庆祝。以为“青龙怕灸,白虎怕臭”,故灶间建在右边。80年代以来,建房以混凝土构造为主,且多为二层晒台楼屋,考究宽阔亮堂,美观适用,造屋时求吉利的风俗根本沿用不变。  
三十七、上虞区过年风俗  
带着妈妈的一大堆叮嘱,我早早地拾掇好行李,向着奶奶家动身了。奶奶家位于上虞东部平原和丘陵接壤处,是上虞四季鲜果的重要旅游区。由于曾经临近年关,一进家门我就感遭到了浓浓的年味,但从奶奶的讲述中,我也对过去新年的风俗有了更多的理解。  
奶奶说,以前上虞乡村过年,进入腊月下旬家家都忙起来了,要置办年货、掸尘、贴春联,舂年糕、裹粽子,以前难得有猪肉吃,养猪的人家会请来师傅杀猪,猪肉除了自家吃,还会卖给四周邻里,那时分的猪要吃自家杂粮养上半年才好杀,肉煮了特别香。到腊月廿三夜叫“小年夜”,要做汤团送灶精菩萨上天,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灶精菩萨的,他平常看着每家人做的事情,请他吃了汤团,封住了嘴巴,不会到玉皇大帝那里去说坏话了。汤团都是本人家里做的,叫“团子”,与如今超市买的不同,用晚米粉掺一些糯米粉做原料,吃起来没有那么粘,每个都带一条细细的尾巴,里面的馅有豆沙馅,也有猪油白糖馅的,“元旦”夜祭祖先、吃团聚饭也要吃团子,平常很少吃。廿五夜大人小孩都要洗老虎脚,洗了老虎脚,保佑大家来年身体安康,还要炒罗汉豆,以前小孩子的零食少,香喷喷的罗汉豆,小衣服口袋里放上一小把,馋得邻居同伴们直流口水,如今曾经很少有人家炒了。  
奶奶还说,正月里,许多村子会请来戏班做戏,那时分没有大老板,钱都是一家一户凑陇来的`,有余姚滩簧、越剧、绍剧,每天下午一场、晚上一场,一演就是三天、五天,亲戚朋友都来,相当繁华。  
老家还有一个好玩的传统节目,正月十四“照坏虫”。十四晚上,小孩子们点起火把,到田野、空道地上去舞入手里的火把,相互追逐,远远望去象条条长长的火龙,村村之间还要相互比拟夸耀。做火把的资料常常是家里的旧竹扫帚、旧油布雨伞,裹上破布条、稻草,浇上煤油,举过头顶后,舞成圆弧,转的速度越快,火把也烧得也越旺,很是美观。  
三十八、上虞区丧葬风俗  
丧葬俗成白事,又叫“吃大豆腐”。通行棺葬,佛教用缸葬。墓多为砖砌,松厦地域多为石椁。生前预做的棺材、墓穴称“寿材”、“寿椁”。暂时赶做的则称“忙材”、“忙坟”。贫困人家无椁而葬称“土压”。亦有用稻草包裹任其风化腐朽的“草包棺材”。死后暂不落土,砌椁置放称“殡坟”。丧事礼仪多迷信颜色。临死弥留之际,家眷守候在旁称“送终”。死后派人给亲属通报死讯谓之“报丧”。报丧者须倒挟雨伞,并在伞头悬挂灯笼,至死者亲友家要将雨伞倒置大门前,不得带入。以汤团、鸡蛋招待报丧者,鸡蛋个数务必成单。报丧人走后,立刻摔破瓷碗,以避“倒霉”。如亲友在外地,丧家写焦口信(信口烧焦)报丧。给死者换好衣裤,移尸至堂前门板上,谓之“起床”。头南脚北,脚后点脚头灯,外挂白布,立起孝堂,请僧道做“法事”。由女儿、媳妇轮番守灵,奔丧者到来,守灵者要嚎哭,以“告慰亡灵”。凡客死在外,遗体不得入屋,要在门前搭棚办丧事。入殓前,孝子需去河、进中“买水”替死者净身。死者穿衣时,必由孝子捧头,为忌“丧事成双”,入殓衣衫务必成单。棺底垫草灰、石灰包、在死者口中塞入三枚铜钱,称“启齿钱”,挂“招魂袋”,袋中置少量五谷或铜钱,谓让死者入阴府后“有吃有用”。死于五丧(吊、溺、口跌、烧、做产),有钱之家要翻九楼以“超度冤魂”,用四十九张桌子堆叠九层,翻楼者头包红布,面涂油彩,下着绛裤,翻腾而上,甚为惊险。操此业者大都为嵊县人。出殡俗称“出丧”,普通在早晨。出丧时,幡幢引路,鸣锣烧纸,由长子或长孙捧灵位(又称牌位、木主),过桥要倒退引路,逢十字路口要烧黄纸,谓之“撒买路钱”。孝子、孝孙要披麻,头上戴“三梁冠”(白帽上扎草绳结)、腰系草绳,脚穿草鞋,手持哭丧棒。女儿、媳妇头戴“孝斗”,穿白衣裙,梳“8”字头。入椁时要请风水先生定向点穴,以为“点”着了“发子发孙”、“财源繁茂”。棺材进穴时要放得不偏不倚,意为对子孙“不偏袒”。送丧回转要逾越门前熄灭的烟堆,人人洗脸、梳头、吃糖茶以示“脱晦”。转丧饭必有大豆腐、长生果(罗汉豆或花生)。死者寿长,全村都有讨“短命饭”,以讨“短命”的彩头。对来送丧的亲友,送一块白布,称“顺油溜”。死后第七日起每七日一祭,至七七止(共49日),谓之“做七”。尔后尚有“百日祭”、“周年祭”等。解放后,丧葬旧俗多有变革,以追悼会替代吊孝,遗像替代牌位,戴黑纱、白花替代披麻戴孝,以送花圈表示哀悼,播放哀乐替代吹打乐队。局部乡村已组织起红白喜事理事会和树立了公墓。但丧葬旧俗仍较普遍。  
三十九、上虞区结婚风俗  
1.接亲,新郎去接新娘的时分,男方去女方家里的人数,要是双数。车队的数量也要双数,包括坐在车里的人也一样。  
2.新房里的新床被子要整理,在被子里,要放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以及红蛋等等,这些都要放在床上,寓意是祝新人们,早生贵子。  
3.新郎抵达女方家里,进大门前,要童男拿火把迎接,新郎要分烟(开门用),进门要洗脸,要带一床红被子,新娘出嫁前要洗澡,由哥哥、弟弟或者堂弟抱出门,出门前要在大堂里坐一会,凳子上铺上红被子(新娘坐前需求福气好的女性晚辈坐一会),进婚车前要撑伞,上车后要换新鞋。  
4.上婚车前女方爸妈喂新郎新娘剥一颗糖,并吩咐小俩口一些话,当然之后新娘一路都不能启齿说话,要到男方家吃过汤圆才干说话。  
5.女方带两个红箱子,里面放上穿的衣服,最后在衣服最上面要铺上一层棉花,到男方家翻开时讨个彩头叫“开箱花”。进夫家的时分要带上子孙灯、火把,子孙桶,子孙桶里面装桂圆,红枣,花生,红鸡蛋,还有7.8或78元的钱,寓意七子八孙,也有带着女儿红的。  
6.新娘快到男方家的时分,要放礼炮。到家的时分,新娘要踩着麻袋进家,寓意传宗接代、代代相传。(如今可能更多的是踩红毯)也有新娘坐在藤椅上,两个“舅爷”搬进门,之后下地拜天地走麻袋上楼吃汤圆的。  
7.新娘到夫家,要洗脸。也有奶奶辈帮助洗脸的。  
8.在婚宴当天,男方家需求准备好新娘的头花、手捧花、重要人物的胸花和婚车装饰的鲜花。酒店装饰的饰品要提早在酒店放置好,不能有一点忽略,才干安装一个圆满的婚宴酒店。  
四十、名人  
上虞区历史底蕴深沉,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是梁祝传说中的英台故里。公元前222年设县,1992年撤县设市,2013年撤市设区。上虞历史长久、名人辈出。古时有提出唯物结论的王充,投江救父的孝曹娥,在上虞隐居后东山再起的谢安;近代有气候学家竺可桢,当代茶圣吴觉农;现今又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奥运之子何振梁,著名导演谢晋,章氏父子,六龄童故土等。兴办于1921年的春晖中学,早年享有“北南开、南春晖”佳誉,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李叔同、朱光潜、叶圣陶等一代名师名家都曾在这里任教或讲学,构成了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白马湖作家群”,“与时俱进”当年就是它的校训。  
钟山,男,汉族,1955年10月生,浙江上虞人。曾任浙江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党组书记。现任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沈晓明,男,汉族,1963年5月生,浙江绍兴上虞人。现任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海南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四十一、上虞区饮食风俗与特产  
1、上虞四鲜:上虞四鲜中指的是沥海鲚鱼、白虾干、蛏子、梅鱼,其肉质鲜嫩,色泽亮堂剔透,吃起来滑嫩洪亮,令人咋舌。  
2、羊鲞冻:羊鲞冻是上虞的传统名菜,它由文火细煮,又由鲞肉配伍,鲜咸合一,红亮晶莹,色泽红润。  
3、霉千张:霉千张又名霉千层,是绍兴上虞的著名特产,以崧厦一带最负盛名。崧厦霉千张以香酥鲜美,色如玉黄而出名。  
4、梁湖水磨年糕:梁湖水磨年糕产于绍兴市上虞区梁湖,是上虞区的传统特产。梁湖年糕以润滑、细嫩、柔软、可口而出名,曾远销多地。  
5、白斩呆鹅:白斩呆鹅是上虞的特征小吃,遭到当地百姓的喜欢。白斩呆鹅是用特殊的香料,旺火慢炖上一个小时而成,其肉鲜嫩可口,滋味极佳。  
6、白马湖鱼头:白马湖鱼头是上虞有名的特征吃食。制造时将上好的白马湖鱼头在锅中煸好,再炖一小会儿,然后倒入米醋勾芡,放些五香粉即可。废品不只肉质鲜嫩,滋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厚。  
7、上虞魁栗:上虞魁栗为板栗之一种,以粒大而名曰“魁栗”。散布于上虞境内31个乡镇,尤以岭南、陈溪、下管、清潭、覆卮五地最为集中。魁栗果肉味美,且富粳性,宜作菜,亦可加工成罐头、糕点等副食品,风味佳美,出名中外。  
8、上虞豆酥糖:豆酥糖是上虞民间的传统特产,该县大多数食品厂均有消费,但以上虞县食品厂消费的质量为上乘。上虞食品厂消费的豆酥糖,选料考究,工艺严厉,制造精密,在沪、杭、甬一带颇有名气。  
9、特产:越红酒、崧厦榨菜、梁湖水磨年糕、上虞黄瓜、上虞柳编、越瓷、盖北葡萄、青梅、崧厦霉千张、上虞魁栗、二都杨梅。  
四季鲜果:草莓、樱桃、杨梅、葡萄、水蜜桃、黄花梨、柿子、板栗、猕猴桃。  
四十二、上虞区著名景点  
1、凤鸣山景色区  
凤鸣山景区(又称仙姑洞)座落于上虞区丰惠镇东南4公里,距上虞中心区17公里,为国度2A级景区,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以山陡谷深、急流叠瀑、苍山翠绿、小桥流水的自然美而出名,其中“悬石飞瀑”、“千年古藤”二景区点可谓奇迹。凤鸣山文化历史沉淀丰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东汉炼丹术家道教祖师魏伯阳炼丹遗址。魏伯阳终身在凤鸣山炼丹修性并留下《周易参同契》一书,后被尊为“万古丹经王”。该书在养生学古化学所历学方面有其共同的奉献,在国外称此书为全球第一本科技方面的书籍。景区内凤鸣真人祠始于汉代之最,至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东晋谢安、宋朝朱熹、明朝潘府、叶经等文人墨客均到此一游。  
2、白马湖、春晖名人园  
“白马湖、春晖名人园”位于距距市区4公里的省级文保单位——绍兴市春晖中学内,那里三面环山,湖泊众多、幽静恬雅、自然风光非常怡人。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刘薰宇、刘淑琴等前来执教,何香凝、蔡元培、叶圣陶、李叔同、胡愈之等前来讲学,吸收了大批莘莘学子前来求学,一时名扬四海,博得了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佳誉。“春晖名人园”就是当初一批名人的居家办公之处,其中有夏丏尊的“平屋”,丰子恺的“小杨柳屋”,李叔同(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经亨颐的“长松山房”等名人故居,历年吸收了无数的名流前来参观瞻仰。  
3、东山景区  
东山,又名谢安山。自从东晋名士谢安隐居此山后,引出了许多令人憧憬的故事,便慢慢成了中国东南的一座名山。李白、贺知章、刘长卿、方平、苏东坡、陆游等,都曾盘桓其间,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  
4、称山景色区  
称山景色区,位于上虞区西北部,离上虞市区7公里.相传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为复国雪耻,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曾在此山称炭铸剑,大炼兵器,称山由此而得名。景区集旅游;休闲文娱,餐饮,德教,礼佛为一体,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5、桃花源景区  
桃花源生态旅游区,地处上虞市中西部,位于长塘镇桃园村,距上虞市区12公里,上三高速东关道口及104国道五里牌路口往南6公里直达景区。桃花源生态旅游区面积为2.6平方公里,中心区面积为0.8平方公里,园区内除满目青山和桃、李、柿、竹等5000余亩竹林外,还有封锁安静的桃源湖、龙潭湖,水域面积近400余亩。  
6、堆高山景区  
堆高山景区,地处浙东黄金旅游带,景区内有建于明代中叶的秀峰庵,历史长久。传说庵内的梵香颇有灵气,吸收了众多善男信女纷繁前来。现经少林高僧释行吉巨匠扩建为"秀峰寺",建筑群相贯三万八千平方米,高达2.8米的缅甸玉佛为镇山之宝。堆高山景区苍山翠岭、延绵起伏,小溪流水、飞瀑直流,其中雨娘瀑高60米,水势磅礴,小龙瀑古藤横锁,冬来老藤悬雪,颇具古意,胜龙瀑更是林木参天,青藤挂壁,石洞幽静。一条玉凤溪蜿蜒3800米,有石阶随溪而行、依山起伏。溪边有盛长樱桃、柿树等野生群落,有百年榆庄、紫微、高达4米的枸骨等,沿途拾级登高、步移景换,以山、水、林为特征的秀丽风光美不胜收,今人心旷神怡,为"都市族"盼望返朴归真、回归自但是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处。  
7、卧龙山景区  
坐落于绍兴市蒿坝镇,卧龙山山势起伏,自东向西连绵数十里,迂回起伏宛如长友踞卧,主峰金刚峰海拔高320米,山岙有座普净寺(始称普净莲社),建于南宋年间,屡经废兴,清乾嘉年间重加修复,八十年代修复三圣殿、大悲殿、地藏殿、新塑释迦文佛玉佛及千手观音、弥勒、普贤等诸菩萨,寺庙现占空中积50亩,庙内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和念佛堂,建有特地的图书馆、伽蓝殿等,建筑门类齐全,环境幽静,现已成为对外开发宗教活动场所。站立寺内高处远眺,曹娥江绕出山右,如一条银带蜿蜒东流,归入钱塘江口,实乃避暑之佳境,修净之圣地。  
8、峰山灵迹景色区  
日该国教的发源地——峰山道场,据考证,日本宗教界的鼻祖最澄法师于唐初来华学法,终于在绍兴峰山灌顶授法,后回国创建日本第一大教派——日本天台宗。峰山道场由此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为日本宗教朝拜的圣地。  
9、覆卮山冰川  
覆卮山位于绍兴市区、嵊州、余姚接壤地带,海拔861.3米,因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而得名,这儿山峦起伏,云雾旋绕,更有一条石河巨石滚滚,顺坡而下,气势壮观。  
关于覆卮山的世纪冰川,中国权威地质专家韩同林教授在著名专业杂志《地质论评》07年第2期上发表的重要文章《浙江绍兴发现稀有第四纪石冰川群地貌及冰川遗址》对此是这样评价的:“浙江绍兴第四纪石冰川范围之大,古冰川遗址类型之丰厚,且位于低纬度、低海拔地域,在国内外均属稀有,可谓世界奇迹。我们的发现证明距今约2.9~3.5百万年的第四纪早期,该区的确曾发作过大范围古冰川运动,可为研讨东亚乃至全球第四纪地质历史变化、气候、环境演化等提供重要实践材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由于石冰川群地貌和冰斗梯田的独有风光,具极高欣赏性和美学价值,既神奇,又奥妙,可给人们极大的视觉冲击和美学享用,因而是开发旅游和展开科学提高教育的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  
10、曹娥景区—舜耕公园  
舜耕公园为曹娥景区主景之一,位于绍兴市区城东,舜耕公园以舜耕群雕、大舜庙及舜桥、舜井为主要景点,反映舜帝出生绍兴,后因避丹朱于此,故以其名的历史。渲染舜帝以孝为先,勤政为民的辉煌终身。园内舜耕群雕由中国艺术巨匠韩美林创作,以花岗岩为主资料的象队群雕长68米,高27米,总重约800余吨,气势恢弘,体量之大,可谓亚洲之最。  
11、曹娥景区—曹娥庙  
曹娥景区—曹娥庙,位于曹娥江西岸孝女庙村,距市区3公里。是为留念东汉时孝女曹娥投江寻父而建。曹娥庙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几经兴废,屡经重建,现建筑为民国二十三年重建。曹娥庙文化沉淀厚重,艺术品位高雅,尤以庙内雕琢、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而饮誉海内外,被誉为“江南第一庙”。庙内现存一“曹娥碑”为“中国最早的字谜”。  
12、“英台故里”—祝家庄  
“英台故里”祝家庄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祝英台的故土,位于绍兴市区东南,距市区7.3公里。祝家庄地处半山区,南、西、北三面环山,庄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长条形,与开凿于西晋的四十里河贯穿。现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药师寺等与英台文化相关古迹。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