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文成县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3-20 16:28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文成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温州市西南部,飞云江中上游,东经119°46’~120°15’,北纬27°34’~27°59’。东邻瑞安市,南界平阳、苍南县,西倚泰顺、景宁县,北接青田县。总面积1292.16平方千米。  
二、太公祭  
太公祭是浙南人民尊明开国元勋、政治家、文学家刘基为“太公”,在其出生地文成县南田镇举行的以家族祭奠为主,间偶有由中央政府公祭,持续时间长、范围大、范围广、影响深远、方式共同的传统民俗活动。  
文成南地步处温州市西南山区,与丽水市青田县毗连。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古称“天下第六福地”。  
自明正德九年(1514年)六月十五日刘基诞辰公祭始,刘氏宗族固定每年大年初一、六月十五日举行春秋二祭。公祭时有时无,家族祭绵亘数百年而极少中缀,仅因史无前例的“文革”一度中止,1986年恢复。现今范围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在南田镇,每年有-民党刘劲持将军后嗣和旅居海外的刘氏族人特地赶回参与祭奠;在文成县,每年有政府组织举行“刘基文化节”;在温州市下辖的平阳、苍南两县以及周边的青田县,以至欧洲一些国度,凡有刘氏后嗣聚居中央届时都有举行相应活动。  
价值和影响:1、太公祭历史沉淀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厚,在民俗学等方面颇具深层次研讨价值;2、刘基是在世界上有影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太公祭是一种文化旅游资源;更是维系海峡-的重要肉体纽带之一,团结国际友好人士、华人华裔,促进祖国统一,发挥重要影响的有效载体。  
三、刘伯温传说  
刘伯温传说是以浙1田、文成等浙南地域为中心传播地,并流布浙东辐射全国的关于历史人物刘基的传统民间口头文学。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出生于浙1田南田山武阳村(今属文成县),为明朝开国元勋。关于他的传说,在他在世时就已产生,而见诸书面的的最早记载,要算明初黄伯生《刘公行状》里的有关内容。600多年来,刘伯温传说经民间口头创作传播以及历代文人记载加工,内容不时丰厚。目前,在青田、文成等地搜集到的传说故事合计不下数百种,大多数为口头传承。  
内容包括刘基生平家世、聪颖好学、锦囊妙计、除暴安良,开国勋绩,及其家乡的风土人情等许多方面。  
传承价值  
刘伯温传说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在我国民间文学史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的聪慧故事,有着重要的认知价值;传说中的刘伯温,是传统道德的模范,他的故事又有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传说包含的一些历史要素,能补偿正史对刘基记载的缺乏,因此具有一定的史学研讨价值。  
传承现状  
有关刘伯温的传说故事集,过去已有多种不同版本问世,但仍有许多相关传说没有得到很好的记载和整理,而有关讲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越来越少,假如不及时抢救维护,这些口头传播的民间文学极有可能就此失传。  
2008年6月7日,刘伯温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文成修谱风俗  
修谱风俗古即有之,每个姓氏的宗谱都记载了一个宗族的迁移、繁衍、兴衰全过程中的许多大事,以及寓居地的人文历史、天文、环境等状况,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之一,包含着丰厚的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内容。  
文成族谱分宗谱、房谱、支谱等,宗谱又称正谱,包含姓氏封面、红封、修谱目录、首事名录、历次修谱人姓名、行弟、凡例、族规、家训、旧序、新序、坟山基图、山场、墓道、艺文(传、赞、像赞、墓志、碑记、迁移史、寻祖记、祠堂记、郡号、堂号)、祖图、像图、世系支图等内容,其中传又分内传(内纪)和外传(外纪)。谱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含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关于家谱的来源,固然目前学术界众口一词,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来源的考证,家谱的来源至少能够追溯到先秦时期。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炫耀。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如今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称号很多,大致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称号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修谱风俗在中国广为传播,族谱的内容有定规,文成族谱分宗谱、房谱、支谱等,宗谱又称正谱,包含姓氏封面、红封、修谱目录、首事名录、历次修谱人姓名、行弟、凡例、族规、家训、旧序、新序、坟山基图、山场、墓道、艺文(传、赞、像赞、墓志、碑记、迁移史、寻祖记、祠堂记、郡号、堂号)、祖图、像图、世系支图等内容,其中传又分内传(内纪)和外传(外纪)。谱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含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各地修谱风俗之间却存在很大的不同,文成民间修谱距离普通有定制,但各个宗族距离时间不分歧,小修十年到三十年、大修二十年到五十年不等。以嘉庆六年《夏氏宗谱》为例,其谱中规则:“三十年一小修,五十年一大造”。每次修谱要阅历开祠堂议事、择吉、请谱师、启谱、立誓、采丁、誊清、祭祖、开印、择吉牵红基、圆谱等程序,每个程序均有共同的祭奠典礼,每个典礼均包含着丰厚的文化艺内容,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  
普通采用木刻印刷。  
相关用具制品及作品等  
各姓氏族谱。  
根本特征  
一、共同的地域民俗性,中国修谱风俗非常普遍,文成修谱风俗具有共同性,其修谱的祭奠典礼等表现了本地共同的文化。  
二是谱序,它是极有价值的纲要性内容。用极具概括的文字,阐述修谱意义、修谱历史、本族源流。  
三是是字派。即制定字辈、派名、派行。是民间一种独白的传统取名办法,其功用是同族人走启蒙天下,都能区别长幼世序辈份的大小。每届修新谱时,老谱中的字派必印载谱内,若老字汽船接近末尾,则又要续增新字派,表现绵亘不时,长衍不祥。  
四是立有家规。这是家谱中必不可少的,而称号有族规、族约、家范、家训、祖训、族戒等不同称谓。  
主要价值  
1、该遗产关于各宗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修谱是每个宗族的大事,每家每户都参与,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能够起到和宗、睦族的作用,关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文肉体,有重要价值。  
2、促进海外华裔华人认祖归宗、推进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修谱表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即认祖归宗,关于海外华裔、华人有激烈的吸收力,激起了他们的爱国爱乡之情,关于推进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理想意义。  
3、共同的民俗学价值,修谱过程中的各种典礼,表现了民众的心灵状态,对民俗学研讨有重要价值。  
濒危情况  
近年来,由于人民大众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化观设备的运用,至使该项目的传承面临濒危。  
五、浙江省文成县有哪些中央的风俗是需求留意的?  
我男朋友家是那里的而我是北方的想讯问大家一下心里好有个准备  
我就是文成人,文成是著名的侨乡,简直家家户户都有国外的亲人,不可思议开放的水平,不可思议文成人好客和待人热情随和的水平,也没有要特别留意的习俗,你能够放心起的来文成做客,在这里我先欢送你来文成,同时也希望你能够成为文成人的媳妇,呵呵,我本人也有好几年没回去了,不能给你更多更好的倡议了!  
姑娘..  
这个问题怎样答复呢。。  
由于我不晓得你们北方的风俗是怎样样的  
那我又怎样晓得有什么差别  
不过能够通知你的是  
文成是个好中央  
文成的男人都是好男人  
你要好好珍惜啊!~  
祝愿你幸福  
文成人挺随和的,没什么特别风俗  
六、文成县饮食风俗  
1、文成拉面  
文成拉面曾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以风味共同享誉。将白面粉倒入面盆或木板上,渐渐加水,拌匀,再用双手重复揉至粘性成团。然后切成1厘米宽,上盖湿毛巾防枯燥。约过15至20分钟,双手将其两端提起,边拉边抖,即可恣意延长。有些人拉至近一米长时,再兼并重新拉细至棉纱普通,抛入滚汤中,稍煮即熟,捞起参加调味辅料,便可食用。  
2、文成豆腐  
文成豆腐,看上去卖相粗糙,吃到嘴里却很嫩,原汁原味。听说,只需横切豆腐,假如豆腐里面的小孔多,就阐明这个豆腐肯定是纯豆制造的。这种豆腐是当地的一大特征,当然好吃还离不开厨艺,要做得不咸不淡,汤汁鲜美。  
3、文成兔肉松  
文成是肉兔的养殖大县,所制造的兔肉松是本县的一大特产,纤维细长,肉质柔软,富有弹性,鲜而不骚,香味纯粹,营养丰厚,助食解腻,实为旅游、野餐的便当食品。  
4、糯米山药  
文成糯米山药软糯香甜,营养丰厚,为大家带来味蕾与身体的安康享用,广受好评,为文废品牌农产品之一。  
5、文成番薯粉丝  
番薯粉丝经厨师配上海鲜时蔬等佐料精心烹饪,摆上餐桌的粉丝晶莹纯洁、根根筋斗、不时条、不浑汤,柔韧适度,非常可口,属于低热能、低脂肪的安康食品。  
七、风土人情  
畲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厚,包括山歌、民族来源和诸天神传说、民间故事、谚语、儿歌等。在畲族文学中,山歌是它的主要局部。山歌大都在大众中以畲语唱方式代代相传,并不时得到丰厚与开展,所以他们的文学根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固然也有一些汉文的手抄本,但那是借汉字记间,只供唱用。因而,在歌本上发明了许多土俗字。  
传统的文学作品,有些已流失无传,传播下来的,约有一千多篇,四、五万行。有追述本民族来源、迁移和历史大事的长篇叙事诗歌,有富有艺术魅力的讴歌劳动和爱情的杂歌,有取材于汉族民间神话故事、章回小说、评话唱本等编成的小说歌。特别是有关历史传说的山歌,更是众所周知,人人会唱。浙江畲歌按歌词内容分,除上述几种外还有习俗歌、功德歌等。  
(一)长篇叙事诗歌,歌词篇幅较长,有“高皇歌“、“麟豹王歌“、“来朝歌“、“元朝十八帝“、“盘古歌“、“长毛歌“等,其中以“高皇歌“传播最广。  
(二)杂歌,方式自在,可长可短,数量极多,内容丰厚,富有艺术魅力,多是畲族人民即兴创作的。  
(三)小说歌,又称“全连本“或“戏出“,畲民叫作“大段“,约有一百多种。多取材于汉族民间的神话故事、传说、章回小说、评话唱本等编成。  
(四)习俗歌,主要有“嫁女歌“和“哭丧歌“。在畲族婚姻嫁娶中,无论是嫁女或入赘,都要长夜盘歌。男方请来好歌手“赤郎“和“行郎“(抬花轿的),与女方歌手夜以继日的对歌,经过对唱“敬酒歌“、“对盏歌“、“度亲歌“、“撬蛙歌“、“嫁女歌“彼此调查对方的唱歌才能。  
(五)功德歌,又称祭祖歌,做功德分“做阴“、“做阳“两种,死人丧事追荐亡魂的叫“做阴“,平常祈福禳灾的叫“做阳“。  
八、名人  
施昌东(1931--1983),又名施昌骥,当代著名美学家,中华全国美学会理事,中国作协会员,复旦大学副研讨员、副教授。  
周桢(1889--1972),字邦垣,出生于西坑鳌里的一个农业世家。著成中国第一部《森林经理学》。  
周必大(1126~1204)中国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官至左丞相,封益国公。  
赵超构(1910--1992),出生于文成县龙川乡,幼年随父在北平、南京生活。小学毕业后,就读于温州艺文中学,担任过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辞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等职。  
刘基,字伯温,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人。生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明武宗誉基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  
刘劲持(1904--1988),南田人,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厦门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参与浙沪战役、南京守城战、武汉会战,失职尽责。  
吴成七(?—1357),黄坦人,幼居吴庄(属今文成金炉乡),后入赘新凉堂毛家(属今文成黄坦黄羊茶堂),从事家耕,兼贩私盐。  
九、文成县著名景点  
(一)辞岭亭  
辞岭亭位于文成县南田镇南田村。明崇祯元年(1628)始建,民国十一年(1922)族人集资重修。亭面阔三间,木构筑,重檐歇山顶。坐北朝南,东西两侧檐柱外用块石垒砌山墙,北面后墙明间开拱券式门,天耳山山道从亭中穿过。明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登上皇位,刘基次子刘璟不服,弃官归隐华阳,强诏不仕,被逮入京,与乡人在此告别,至京被害致死。乡人思念刘璟高风亮节,在当年告别之地建亭留念,名“辞岭亭”。  
(二)石竹寮灵隐寺  
灵隐寺位于文成县富岙乡石竹寮村。元至正三年(1343)始建,清康熙(1662-1722)间被山洪冲毁。当地人嫌址狭溪窄,劈溪并砌石拱桥10座,通阔32米,净跨8米,添作基面重建。从西而东,以巨墙隔成两纵轴式:南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顶式。正面建有戏台,并由两廊衔接构成合院式。北系护国高明侯徐三相公神庙,建筑庞大,后毁,1982年当地集资重建。寺庙建于桥上,方式奇特,又处层峦叠嶂、清溪潺流、竹木掩翠之中,风光尤为幽雅。  
(三)樟山摩崖造像  
樟山摩崖造像位于文成县城西北龙川乡樟山村岩壁上。造像两处,相隔30米。一处朝南,线刻坐式人像一尊,年方弱冠,双手合十胸前,作默经态,线条勾勒精练,画面面积0.49米×0.30米。一处坐西朝东,画面面积4平方米。构图布置在线刻屋檐下,浅浮雕,跣脚走势人像三尊:前为男性,高1.31米,目注右手经卷,左手执朝笏;中似女性,高1.35米,右手擎燃灯小钵,左手置胸前作膜拜状;后为短衣袒怀侍童,高1.24米,双手执长竿幢幡。造像姿势逼真,面部表情形象生动,衣褶线条流利多变。据像旁题铭,当属元泰定三年(1326)之作。  
(四)碗岗山窑址  
碗岗山窑址位于文成县珊溪镇坦岐村后山。散布范围1200平方米。堆积层厚1-3米。产品主要有碗、洗、盘、盆、壶、碟,胎质细腻、坚硬。釉色以青绿、青黄为主,釉质润厚,晶莹透亮。产品以素面为主,局部描写篦纹、弦纹、莲瓣纹和双鱼纹。另外有少量黑褐瓷,器形仅见罐、壶两类。窑具有圆筒形匣钵和矮足喇叭形垫具两式,表面明显保存窑汗。烧制时间为南宋至元代。  
(五)圣泉洞  
圣泉洞位于文成县龙川乡过山村。原属自然奇洞,高3米,顶面平整,面阔约10米,进深6.8米。相传北宋崇宁元年(1102),汤氏生女名理,字妙玄,母女结茅于此。元至正二年(1342),自然和尚开山募缘,在洞前加筑大门、隔墙、飞檐。因洞内左右二角有清泉长流,故大门上悬“圣泉洞”匾额。距洞右上方260米另有一洞,高约5米,深3.5米,宽3.3米,称“观音洞”。内有青石雕琢神龛,供奉观音塑像。  
(六)七甲寺  
七甲寺位于文成县大峃镇西四公里玉泉山中。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唐末遭兵乱烧毁。不久,闽僧石屋和尚重建僧院。北宋端拱二年(989)复建大殿,祥符元年(1008)修整圣门,元末毁于兵燹。明代当山住持法林徒弟能全、能亮募缘重建,沿名净慧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嘉庆八年(1803)、光绪三十三年(1907)相继修建。后毁。1984年,当地人与华裔共同集资,按原建筑范围再度重建圣门、金刚殿、大雄宝殿和西方殿,占空中积约7000平方米。现存遗物有宋代石柱、柱础、石雕佛座和碑刻等。  
(七)栖真寺  
栖真寺位于文成县黄坦镇严土本村。始建于唐元和七年(812),北宋治平四年(1067)扩建,元、明、清几经修建,后毁,仅存山门和僧房。1990年当地人集资重建,中轴线上建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占空中积3060平方米,建筑面积969平方米。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梁架构造,重檐歇山造。大雄宝殿前东西两翼分建观音殿、地藏殿。山门、金刚殿、观音殿、地藏殿、三圣殿穿斗式梁架构造,单檐歇山造。  
(八)珊门白云庵  
白云庵位于文成县大峃镇珊门村云峰山,又称岩庵。唐代始建,明永乐十五年(1417)重建,现存主体建筑,建于清代。大雄宝殿坐北朝南,依悬崖洞壁而筑,半露脊檐,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塑三宝佛,左右为僧房,墙壁绘有壁画。大殿前为阔深各4.5米、0-式歇山造韦驮殿;西首简建山门;东向过石梯步附建地藏殿、观音阁;另距20米处为许真君庙,进深与面阔各三间。大殿内外存有明至民国间碑刻10方。周围有青云梯、双石烛、晴雨瀑、滴水岩、仙人桥、龙嘴岩、透天洞、迎客僧等美景,为著名旅游胜地。古谣谚云:“高空岩洞一佛亭,半边落雨半边晴。温州五县寻勿到,只要岩庵知名胜。”  
(九)刘伯温故里景区  
以大明第一谋臣刘基(字伯温)得名,由百丈漈、刘基庙和天圣山文化园(安福寺)三大中心片区组成,总面积5.81平方公里。该景区旅游资源丰厚,主要单体资源涵盖8个主类,22个亚类,46个根本类型,优秀级以上旅游资源单体数量108种,尤以“一庙、一瀑、一寺”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山水文化、佛教文化最具特征。景区于2020年12月经公告确以为国度5A级旅游景区。  
刘伯温故里景区—百丈漈景点:百丈漈地处海拔300米至638米的高山上,镶嵌在“V”形山谷中,纵深约3公里,以“瀑奇、湖美、洞怪、潭多、峰秀”而著称。瀑布总高度达287米,由三级瀑布组成瀑布群,构成“一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漈百丈宽”的奇特景观。一漈单级落差为207.38米,2013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现场宣布百丈漈为“中华第一高瀑”,百丈漈也因而入选“中国十大名瀑”。  
刘伯温故里景区—刘基庙景点:“刘基庙”位于南田镇,明英宗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12月落成,距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整座庙堂占空中积近3000平方米,系七间四进五重单檐二合院式木构造,两侧有庑廊,周围有围墙。1989年12月12日,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刘伯温故里景区—天圣山文化园(安福寺)景点:天圣山文化园(安福寺)位于西坑畲族镇天圣山脚下,相传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琉璃光如来佛的道场。安福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可惜清末民初时被毁。2003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旧址重建,2008年4月2日举行奠基仪式,2011年1月11日举行上梁法会。寺院总占空中积约1400多亩,总投资超5亿。  
(十)铜铃山国度森林公园  
铜铃山国度森林公园位于文成县境内,因境内有一巨崖形似“铜铃”而得名,由铜铃峡、铜铃寨、小瑶池三大景区组成。公园总面积2755公顷,森林掩盖率96%。境内植物动物资源非常丰厚,森林公园内山峦叠翠,峡谷幽静,飞瀑碧潭,神奇万千:特别是以因激流旋冲而构成的系列“壶穴景观”最为著名,享有“铜铃壶穴,华夏一绝”之佳誉。铜铃山具共同的自然山水,完好的森林植被,漂亮的生态环境,宜人的森林小气侯,是人们回归自然、“森林沐浴”、避暑度假、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  
(十一)飞云湖景区  
百丈漈-飞云湖国度级景色名胜区景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西南部,飞云江中上游的文成县。景区位于海拔300米至638米的高山之巅百丈漈镇篁庄村,纵深约3公里,面积为4.75平方公里,有着一漈雄、二漈奇、三漈幽等特征。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