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洞头区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3-20 15:51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温州市洞头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总面积2862平方千米。  
二、东岙普度节  
东岙村地处洞头区东部,西临国度一级渔港——洞头渔港,其域内有红黑石滩沙滩、狮身人面像镇海而坐。该村具有浓重的民俗风情,每年的“普度节”会举行放“水灯”、“迎头鬃”等活动。共同的自然、人文景观深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在酷热的夏季,海风冉冉吹来,空气里弥散着海岛共同的咸湿气息,海岛渔村纯朴、宁静的气息让游客耐人寻味。  
三、洞头八大巧  
木头船为什么用火烧?驾舟怎样要靠双脚?东海之滨,瓯江口外,“百岛洞头”除了具有丰厚的海洋资源外,由于岛上居民的先辈,三分之二来自福建的泉州、厦门、漳州等地,三分之一来自温州的周边县,闽南文化和东瓯文化融合,使得这里有着浓郁的海洋民情习俗,而其中“洞头八大巧”尤为有趣——“木船用火烤,驾舟靠双脚,纸灯浪上漂,动物满船跑。鸡鸭桌上叫,熟饭用粉包,猫耳朵下水煮,美人儿任你咬。”这是长期以来在洞头海岛因循的消费、生活习俗,用一曲民谣传唱,前四句是渔业消费中的“巧”,然后四句是指渔村生活中的“巧”。  
周末无妨来洞头探寻巧妙的“洞头八大巧”海洋民俗吧,不只能够体验海岛渔家风情,还能够租艘船出海,本人入手捕捞,吃上一顿海鲜大餐。  
“木船用火烤”  
木头船怎样能用火烧呢?而且是好好的一条船。其实,这是渔民在给船做“美容颐养”呢!木质船在海上飞行的时间长,船底会附生海藻、藤壶,以至滋生船蛀虫,既影响航速,船的“寿命”也会缩短。渔民要先用扫帚打扫,在船底铺上稻草,再用火熏烧,就把船底的杂物和船蛀虫肃清,再刷上油漆,省钱又省力。歇渔时节到洞头的海滩,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假如你看到了千万不要惊呼“救火”哦。  
“驾舟靠双脚”  
洞头具有大量的海涂资源,每当潮水退后,渔民们纷繁下海涂抓蛤蜊、蛏子、娃娃鱼,但在宽广的海涂里每走一步都深陷泥涂,非常费力,于是渔民便创造了“用脚驾舟”的“泥涂船”,借用这种工具渔民们便能在海涂上快步疾行。这种小船一米多长,不用桨和帆,驾船人一脚跪在船内,一脚在海涂上用力蹬,船便飞快地行驶,当地人将其称为“泥艋”、“泥马”、“泥涂自行车”,已传播千年。  
“纸灯水上漂”  
入夜退潮时,点燃灯芯,放灯下水,巧妙的是火灯遇水不会熄灭,纸灯随着潮涌飘向大海,慢慢远去。洞头的纸灯,用油光纸扎糊成小碗外形,碗中粘贴菜油浸过的纸芯,在制造手法和放灯方式上都要讲技“巧”,这样纸灯飘在海面上,才久久不会熄灭。过去放灯是为送走孤魂野鬼,后来这种灯成了海蜇丰产的祝福灯。  
“动物满船跑”  
过去的渔民一年到头在船上奔走,生活清冷得很,渔民们就颇有情味地把船上的部件、用具用十二生肖以及别的动物称号来命名。船底最粗长的木料叫龙骨,龙骨与船尾交接部叫虎尾,升降船帆的滑轮叫猴头,船桅的风向标-旗,船头置放船锚的竖桩叫鹿角,船老大和船员休息舱的舱面叫龟壳等,有满船的动物为伴,单调的海上生活也变得温馨。  
“鸡鸭桌上叫”  
这里的鸡鸭可不是一桌鸡鸭鱼肉哦,而是冬至时节渔妇们制造的米塑小吃,闽南语叫“鸡母狗馃(guǒ)”,寄予来年鸡鸭牛羊成群。大米磨粉后加食用色素停止糅合,用手捏成鸡、鸭、猪、狗、兔等外形,其中母鸡孵小鸡是必做的,外形也最为传神。  
“熟饭用粉包”  
洞头人有吃“红圆”的风俗,在新屋上梁、孩子满月、老人寿诞等喜事时它可是重要“角色”。把糯米煮熟后,拌花生米、葡萄干、芝麻等为馅,糯米和粳米按比例混合磨粉糅合为皮,参加食用色素,包成后再在蒸笼内蒸熟即可,蒸好的“红圆”是艳丽的粉红色,肥嘟嘟、圆滚滚的,食用时切片油煎或隔水蒸热,吃起来甜丝丝的,于是便有“熟饭用粉包”的叫法。  
“猫耳朵下水煮”  
这可不是真猫的耳朵呀,而是用番薯淀粉作表皮,花生、芝麻、白糖拌和为内馅制造的“小甜点”,加生姜丝、红糖下水煮10分钟,外皮微韧,内馅香脆,因外形呈三角形,中间凹陷,长得像猫耳朵而得名。如今猫耳朵仍是洞头极受欢送的特征小吃。  
“美人儿任你咬”  
这是一种用米粉做成的“巧人儿馃”。在洞头,当地人年年在“七夕”节制造,祭拜七仙女。“巧人儿馃”以米磨粉为原料,加上白糖和食用红色素,糅合后在木刻印模上印出美女、状元郎的外形,也有印鱼和龟的,祭拜终了,分给孩子作零食,软糯香甜。所以在洞头,“七夕”不只是“情人节”,还是“少儿节”。如今街上还能找到卖“美人”的,你若看到,就纵情地咬上一口吧。  
四、陈十四信俗  
陈十四娘娘名“进姑”,亦名靖姑,福建古田县临水村人。生而聪颖,幼悟玄机。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正月十四日出生,故名陈十四。生前由于除妖护民,催生扶幼,人们膜拜为女神。  
洞头全区有12座陈十四庙宇,霓屿太阴宫是洞头区历史最长久的陈十四庙宇。数百年来,洞头海岛祭奠陈十四娘娘曾经构成当地人们的信仰风俗。每年正月十四日陈十四娘娘诞辰之日均有信男信女形单影只前往宫庙祭奠。而霓屿逢60年一届的“太阴圣母陈十四娘娘安全出巡”活动,盛况更是绝后。出巡普通定在正月十五左右。先要在太阴宫内演七天七夜的《南游》大戏,内容即“陈十四收妖”,大门、三盘等乡镇称“唱灵经”。期间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典礼“坐金旦(坛)”,先将陈十四娘娘金身请出神龛,安顿在大殿中央的圣位,再选择一位本地最有福气的最年长者坐“金旦”。出巡队伍约300多人,动身时吹起号角,大锣开道,礼炮齐鸣,整个出巡队伍汹涌澎湃,局面非常壮观,所到之处,家家户户像过年过节普通,张灯挂红,燃地火相迎,并选一广场,集中承受缘金,祈求神灵保佑。  
据老人讲:过去出巡人员就二三十人,但道路普及浙南地域,先经鹿城区,再沿龙湾、瓯海、平阳、苍南、文成、泰顺、青田、丽水等县(市、区)的乡村乡镇前行。一届的出巡祭奠活动持续三年,方宣布完毕。其出巡道路和持续时间之长,在国内甚为稀有。  
陈十四信仰内容十分丰厚,对其积极引导、科学管理,将有利于调和社会建立,并对祖国统一大业产生严重影响。  
五、洞头贝雕  
在洞头海岛五彩缤纷的民间工艺中,贝雕作品最为绚丽多姿,它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被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专项维护名录。  
贝壳是大海对人类的一份捐赠,贝雕则是海岛人民聪慧和发明力的结晶。从贝串、贝堆、贝雕画到圆雕,洞头一些固执于贝雕工艺创作的民间艺人,吸收了木雕、石雕等姐妹雕琢艺术的优点,创作了一批贝类圆雕的艺术品。这些作品打破了原来贝雕画屏依附于底板、外框的局限,着眼于贝壳的整体外型,以透、镂等创作手法,精摹细琢,呈现平面形、全方位的艺术美,遭到行家和消费者的推崇。  
比之贝堆工艺品,贝雕画屏的创作技法和消费工艺更为复杂。光是图纸,就分设计总图、白描组合图、贴料合成图多种。而严厉按图纸请求停止的消费加工,则需在贝壳原料选定后,先经砂轮割磨打粗坯,再停止面块粗雕,继之以线刻、点刻、劈刻等多种技法精凿,还需经过水磨和细砂纸细磨,才干进入抛光、上色等工序。最后依照设计总图,把精心制造的一片片贝雕块面,组装粘搭在事前加工上色的底板上,周围配上以红木等名贵木料制成的外框,再蒙上玻璃。这种贝雕挂屏如画作,颜色艳丽;似雕塑,平面感强;尺寸可大可小,摆法可立可挂,令人觉得新颖别致。  
六、洞头七夕成人节  
七夕成人节,是洞头民间在七月七为年满16岁的丁口举行的成人节。洞头的七夕成人节有请七星亭、祭拜七星夫人,做巧人儿饼、红圆、红龟和姑娘乞巧、拜床母和十六岁成丁等内容,当晚的祭拜也有特指的含义和固定的程式。“七夕”成人节不但是海岛居民的传统节日,它还包括民间手工纸艺(扎七星亭)、民间木刻(巧人儿印模)、刺绣、等工艺的展现。尤以16岁成人典礼为其特征。  
“七夕”成人节在洞头已有300年历史。早期应追溯到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在民间的传播。300多年前洞头区操闽南语居民的祖先从闽南入迁,由此带来了这种风俗因循至今,成了洞头民间独具特征、文化意蕴丰厚的节日风俗。近年来,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维护、传承十分注重,屡次举行“渔家乐”民俗风情节,把“巧人儿”饼作为特征小吃推出,把该风俗保存较完好的东岙渔村作为七月七传统活动基地,一展开年一度七夕成人祭拜活动。  
七、海岛六月六  
每到农历六月初六,海岛居民都会把家里的被褥和棉衣裤等拿出来晒太阳,有的人家还把备吃的干品也拿出来晒,说是经这一天太阳晒过,物什就不会发霉。说也奇异,六月六这一天大多艳阳高照,极少下雨或阴天,就像老天特意布置好,要让大家心满意足似的。  
关于六月六,洞头海岛传播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很早以前的一个六月初六,太阳火辣辣的。小渔岙的阿花和邻居阿柳嫂结伴下海挖牡蛎,两人年岁轻腿力好,商定多跑点路,到他人没到过的岩礁去。当两人走到一个不知名的岩头时,忽见眼前一片亮闪闪,原来平整的石滩上摊着一大片金灿灿的金子、雪亮亮的银子。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正一五一十地在清点着。  
阿花和阿柳嫂看得发愣,一问才晓得,这老人是土地公。土地公掌管人世的金银财宝,每年六月初六,他都要分批翻晒、清点金银。土地公说了:“六月初六好日子,晒晒金子和银子。我晒了三千年金银没让人碰上,今天你们算是有缘分。好,就破个例,你们要什么,虽然拿!”  
阿柳嫂一听快乐啊,拿了银子拿金子,装了篮子装衣兜,还嫌不够,急匆匆回家去拿箩筐。阿花呢,红着脸站在一旁什么也不拿。土地公说:“好孩子,你帮着把金银数一数吧!”阿花开端细细点数,数得眼睛昏花了也没数清。土地公笑眯眯地说:“让你受累了,拿一点回去吧,这是我付给你的工钱,可不要再推托了。”阿花这才拿了一小锭银子。刚要道谢,只听得“呼呼呼”一阵风起,石滩上金子、银子都随着土地公飞了起来,一眨眼就无影无踪了。  
阿柳嫂挑着箩筐急急赶来,看到石滩上光溜溜的什么也没有,气得直跺脚。回到家,左邻右舍过来探问,阿花把袋里的小锭银子拿出来,怪呀,怎样变成一大锭金子了?阿柳嫂也把衣袋、篮子里的金银倒出来,一看竟是灰黑黑的海卵石,还有张字条写着:“为人心太贪,黄金变石蛋。”阿柳嫂羞愧地哭了。  
人们纷繁到那不知名的石滩看稀奇,只见石滩上海卵石的颜色明显分红三种:一种赤红色,那是晒过金子的中央;一种银青色,是晒过银子的;没晒过金银的卵石,坚持原先的灰黑色。于是,大家便把变色的石滩分别叫作“红石滩”和“青石滩”,统称“金银滩”。后来又因滩礁上盛产珠螺,螺盖像珍珠,所以又把它叫作“珍珠礁”,地点就在洞头著名景色区仙叠岩下。  
温州方言还有一句很幽默的谚语,叫“六月六,狗洗浴”。这与闽南民谚“六月六,牵狗下厕所”有异曲同工之处,说的都是六月六这一天酷热难当,连狗都受不了。在这种天气晒物件,水分蒸发得彻底,不会返潮,便于保管。  
这一天除了晒被褥,海岛操闽南语的居民还有一个风俗,“六月六,煎麦”。“”闽南语读音如普通话的“德”,是一种用麦粉调和后经油摊煎的吃食,比薄饼稍厚,分甜、咸两式。海岛多山坡地,麦子是主要农作物,冬播种,春收成。到了六月六,男人上山下海干活,小孩在屋外看守翻晒衣物,主妇便忙着煎麦。其实这活挺简单,麦粉和水揉匀,要吃甜的加点糖,要尝咸的加点虾皮蔬菜,然后在放了油的锅里摊平,双面翻煎。不一会儿,一股麦饼的香味便洋溢开来。全家人围桌一坐,细细品味,这关于过去打鱼人家一天三餐番薯丝汤的日子,也算是一次改善了。  
六月六,单是听听有关它的民间谚语和传说,就会觉出它同普通的日子不一样。  
八、渔船高挂“头鬃”旗  
洞头海岛的渔船上,过去悬挂着好几面旗子:有从神庙许愿后请来的令旗,祈求护佑海上安全的;有在风向标上挂的乌鸦旗或鸡旗,辨识风向的;还有一种旗很特殊,叫“头鬃”旗,是对年度高产船的奖赏。“头鬃”旗为长三角形,红色,绣黄色波浪状的滚边,上有“独占鳌头”四字。这种旗的取得,来自“举头鬃”的渔业消费风俗。  
“头鬃”,在闽南语中最早的原意指头发,后引申为领头、第一。“举头鬃”即争到第一名。所以,能悬挂这种旗,船上的老大会被人高看一眼,非常光彩。  
过去打渔人家庭贫穷,消费和生活材料匮乏。每逢汛期出海,只得向某个固定的渔行借贷资金或柴米盐等实物,有的以至租用渔行的渔船。这些渔船每次打来的海货,都必需经这家渔行卖出。汛期完毕后,除归还贷本外,再按事前商定的佣金比例结总账。每家渔行都有一批数量不等的有借贷关系的渔船,有的多达30多只。渔行主为了刺激渔民多打鱼,也避免渔船把海货卖给别的渔行,便采用了“举头鬃”的方法:每年汛期完毕后,从这些与本人渔行有借贷关系的众多渔船中评出产量最高的船,送旗赠物,以示奖励。每个渔行都如此,便构成了风俗。  
头鬃船评出后,便举行“迎头鬃”典礼。迎,在闽南语中是游、巡,让人观看的意义,相似此意的还有“迎渔灯”、“迎龙”等风俗活动。据一位年已八旬、曾在渔行干过小伙计的老人回想,“迎头鬃”是很盛大的渔事活动。渔行主选择吉日,率领行内伙计,举着头鬃旗,拿着“红包”钱,端着用红纸粘贴的大猪头,一路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热繁华闹地送进举到头鬃的船老大家。  
渔行的人一进门,便把一条长长的红布披挂在船老大项脖上,热情致贺。船老大和同船的船员先把头鬃旗和大猪头供在土地爷神龛和祖宗牌位前祭拜,以告慰、答谢神佛和祖先的庇佑。祭拜之后,船老大设宴招待众人。吃这顿饭可大有考究:一定要由船老大先举第一筷子,众人才干随之;特别是由整条鱼烧成的“全鱼”这道菜上桌时,鱼头一定要对向船老大,船老大先吃鱼头,然后众人才分享鱼的其他部位(往常在洞头上这道菜时,鱼头对准席上最尊贵者,由他先动筷子,其源即出自此)。宴席上要多讲“头”字,如猪头、鱼头、船头、头家(即船老大),以祝船老大独占鳌头。即便上桌的是一条鱼,也要说“一头鱼”,千万不能说是“一尾鱼”———这“尾”字,是头的反义,对举头鬃的船是一大讳忌。宴会完毕后,船老大和船员又一路敲锣打鼓,把头鬃旗送上渔船,祭拜船上供奉的妈祖神位,再把旗升到桅上。年成好的时分,举到头鬃的渔船和渔行还会出资请外地戏班来渔港演出,与大家同乐。  
举头鬃是争第一,迎头鬃是对第一的惩处和奖赏。这一风俗激起竞争认识,加强荣誉感,对消费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曾持续了几十年。进入上世纪50年代,渔区信誉社、供销协作社相继树立,渔民的消费资金和渔需材料供给有了保证,渔行崩溃,这风俗也消逝了。  
上世纪90年代末,洞头县委县政府在加快海洋经济开展中,注入海岛特征文化的成分,着力改造了举头鬃风俗,赋予它以新时期的内容,为渔业消费助威。每年冬汛完毕后至元宵节前,县里召开一年一度的大型渔业工作会议,惩处渔业先进单位和个人,给高产船老大和他的爱人披挂大红花,奖给先进渔船绣有黄色滚边的“先进消费单位”大红三角旗以及猪肉、烧酒等,然后敲锣打鼓,从会场一路送到渔港。渔港码头更是鞭炮震天,彩龙飞旋,繁华特殊。腰鼓队、彩环队翩翩起舞。在一片喝彩声中,县指导下到渔船,和船老大一同将先进红旗高高升上主桅。  
去年的惩处会,不送猪肉烧酒了,送船用卫星导航仪,用现代化配备武装渔轮;也不集中送到渔港了,改为县指导带队分别进村入户,更大范围地扩展影响。正巧,《厦门晚报》的两名记者为采写《天南地北闽南人》来到洞头,他俩跟着欢迎队伍走,看到人们手舞足蹈为先进庆祝的热烈局面,为之打动,回去后在发表的文章中特列一节《过去送猪头如今送卫导》,赞赏这新式的、现代意义的迎头鬃,是对闽南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九、洞头吹打乐《龙头龙尾》  
百年传承结出硕果  
吹打乐《龙头龙尾》,由《水波浪》《龙头》《龙尾》《状元游》四首民间曲牌连缀而成。这些曲牌,在洞头曾经盛行了200多年。  
洞头闽南方言区住民的祭典,主要有俗称“做敬”和“做功德”两大类。“做敬”是喜庆类活动,为结婚、祝寿、还愿等典礼专用,为之伴奏的是喜庆曲牌,如《龙头》《龙尾》《状元游》《拜观音》等。《龙头》《龙尾》都脱胎于戏曲,前者为张公义戏本的一段曲子,后者则是郭子仪祝寿一场的配乐。“做功德”大多寄予哀悲追思,为超度亡魂所停止的典礼,与之相配的是哀伤曲牌,如《青蛙哭》《哀调》等。另有一批曲牌喜丧兼用,界线并不明显。据调查统计,在洞头,带有明显闽南特征的曲牌,多达近百首。  
民间曲牌演奏的因循,有家传和师徒传授等方式。民间艺人施书宝,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龙头龙尾》的传承人(今年上半年已谢世,享年80岁)。他早年因家境穷困,10岁时读了三个月的书,11岁被送进“鼓乐班”学做道士。据他生前回想,那时洞头的民间艺人中名气较大的,有唱布袋戏的张昌炽、吹奏福建曲的叶卿、会按曲调编创词句的周鸣歧,后来还有演提线木偶的彭正元、彭乌娒等。施书宝的师父叫洪岩,鼓钹都会,教了他许多曲牌。那时分他看师父他们敲鼓,敲着敲着,会把脚搁在鼓面上,觉得猎奇。师父悄然通知他,这种敲法大有微妙:一方面以脚压鼓来控制鼓音的轻重缓急,配合道士念唱经文的节拍;另一方面有时也是休憩的时机。过去有钱人家“做敬”或“做功德”,大庙寺举行庙会,少则两三天,多达七天,夜以继日,时断时续,敲鼓的人累了,就会用这种方法敷衍,也算是放松一下。他们不会意料到,这种击鼓技法,在20多年之后会被提炼成特殊的手法,在吹打乐《龙头龙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运用。传承的定力、创新的魅力可见一斑。  
百花齐放催生奇葩  
《龙头龙尾》成为一曲完好的吹打乐曲,成型于1956年的下半年。  
上世纪50年代初,文化部门贯彻党的“百花齐放,新陈代谢”的文艺方针,着力抓民族民间文艺的开掘整理工作。洞头县政府的所在地北岙镇,也组建了一支业余民乐队,集中了一批当时全县民间吹打乐演奏的佼佼者。那时,洞头的人民大众还沉浸在翻身解放的喜悦中,他们被许多见所未见、不足为奇的新颖事所冲动,激起了民乐队队员们的创作灵感。他们商议,用愉快的吹打乐演奏,把海岛人民欢乐喜庆再现出来,这才是新社会的新艺术!他们受渔区民间节庆活动中龙灯舞扮演的启示,选择喜庆曲牌,想象以龙的腾跃飞舞为情节,以《水波浪》作导引,《龙头》《龙尾》为中心,《状元游》结尾,连缀成一首完好的吹打乐曲。  
乐曲按曲牌的不同,很自然地分为4小节。第一小节先以较舒缓的旋律展示海阔天空、惊涛骇浪的情形,此后节拍稍为加快,风生浪起,为祥龙出水作铺垫;第二小节以雄阔宽广的曲调,描写祥龙出海,它时而腾云跨风,忽远忽近,时而潜水戏跃,或高或低,整个局面喜庆欢跃;第三小节以重复的急促音型展开,展现祥龙为渔村送不祥,风生而不恶,浪起而不凶,带来风调雨顺的福祉;最后一节的曲调愉快豪迈,预示人逢盛世时值丰年的愿景。整首乐曲昂扬畅舒,热情豪放,把渔村劳动大众悲观向上的肉体状态和祈盼幸福生活的美妙愿望艺术地展示出来。  
在乐器的布置上,思索到民乐队人员的实践,组成了精悍的五人小乐队,吴白、洪喜吹唢呐,郑坤击鼓,施书宝打小钹,彭正元操铜钟和中锣。他们配合默契,硬是把这首后来需10多人演奏的吹打乐扮演得非常圆满。  
《龙头龙尾》开掘整理出来后,当即参与全县第三次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一炮打响,取得最高奖。这以后,这条出自洞头民间的祥龙,一路起飞,在1957年1月温州地域民间音乐舞蹈选拔大赛中拔得头筹,于同年2月参与全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演出,荣获演出一等奖。同时获奖的洞头参赛节目还有民间舞蹈《贝壳舞》、器乐合奏《梆子头通》。一个建县时间不到4年,人口缺乏6万的海岛小县,在同一届竞赛中有这么多节目获奖,在当时惹起惊动。  
1957年3月,《龙头龙尾》作为浙江省的优秀节目,赴京参与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施书宝、郑坤、彭正元、吴白被选调参赛,唢呐手洪喜因故未成行,省里另选择了建德县的一民间艺人参加。在北京的演出同样取得胜利,好评如潮。在京期间,他们被请进了录音室,把《龙头龙尾》灌成了唱片,后来又传到苏联。不久,总政歌舞团还派人前来学习,小乐队的民间艺人们喜滋滋地手把手教会了他们。  
继承创新彰显特征  
《龙头龙尾》一路获奖,广受好评,被誉为是对传统民间艺术继承、创新的胜利范例。  
表现内容的继承创新是这首吹打乐曲胜利的关键。组成《龙头龙尾》的4首曲牌,在连缀的过程中,其根本旋律并没有变化,只是由于曲牌之间需转换调式,所以在衔接处作了恰如其分的处置,这是继承,表现了对传统艺术的尊重。过去,这些各自独立的曲牌并无统一的主题。民间艺人们在整理时,赋予了整首乐曲全新的思想内容,使这些孤立的曲牌担负起原先单支曲牌无法承当的重担,成了有角色、有情节、有时期肉体的整体,这是创新。这一切,又不是僵硬外加的,而是对乐曲旋律内在蕴涵的开掘。  
演奏技巧上的继承和创新更是令人注目。《龙头龙尾》最为人称道的是大鼓的“足擂法”:演奏时,击鼓人的一只脚搁在鼓面,随着全曲的节拍擂动。关于这一创新,鼓手郑坤做出了奉献。据他回想,当年刚开掘这个节目时,为了使鼓音顺应内容表达需求,他在几处参加了老一辈的“足擂鼓”动作。有一次在县文化馆租用民房的三楼排演,恰逢省群艺馆的同志来县指导,他们在二楼听完演奏,觉得鼓声很特别,便上楼问明状况,再一次听了现场演奏,大加赞扬:“好,好,鼓就这么打,争取上杭州,上北京!”经这一点拨,大家更用心了,依照情节的开展,把祥龙从出海到隐身的全过程作了合成,龙何时腾远,何时跃近;鼓哪里该急,哪里该低;脚随着乐曲情节的开展,以搁、提、压、旋等不同办法,使鼓发出昂扬、宏远、消沉、舒缓的不同声响,整个演奏过程,脚简直没分开鼓。郑坤在演奏时,更把全身心扑在这上面,手和足配合得非常默契。  
鼓的打法有了创新,钹的创新打法也跟了上来。打钹的艺人施书宝初识文字,平常点子也多,为了使钹能打出新技巧,圆满地表现主题,他揣摩了许久,尝试着把钹打得旋转起来。办法是:先把钹击响,此后把右手的钹旋转后顺势悄悄向左手钹的边缘旋过,使之产生摩擦,发作特殊的碰击声。钹在不旋、少旋、多旋、重旋的不同手法下发出飞扬、轰响、低闷、轻擦等不同的声响效果,与足擂鼓亲密配合,恰如其分地把情节的开展圆满地呈现给了听众。  
非遗维护任重道远  
《龙头龙尾》从开掘整理到如今,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进程,虽饱经风雨,却风姿照旧。洞头县的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为此付出了勤劳劳动。  
去年,《龙头龙尾》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名录。县文化局、文化馆愈加注重对这一吹打乐的维护和传承。不久前,由县文化馆组织,民间艺人们重整旗鼓,经过短时间的突击排演,《龙头龙尾》在洞头县第六届“渔家乐”民俗风情旅游节上再度亮相,其划一的阵容,娴熟的技巧,默契的配合,使人们再次感遭到这一妙曲的风采。不只如此,县文化馆还提炼了“足擂鼓”的中心元素,为原生态歌曲《乞鸟歌》的演唱作伴奏,并排演演出独具渔家特征的“女子擂鼓”,令人耳目一新。  
十、洞头节庆灯会  
洞头的节庆灯会,活动范围广,灯的品种多,过去大多集中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展现,如今还在民俗文化节、旅游节等新的节庆活动中停止。  
【龙灯】  
洞头的龙灯活动,始于清道光年间,已有近200年历史。制造龙灯,龙头龙尾大多以篾编纸糊彩绘而成,龙身则用布制,彩绘龙鳞。龙灯内原用蜡烛点燃,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改用干电池照明。龙灯队以龙为中心,辅以各种彩灯,也有扮古代戏剧人物的,组成汹涌澎湃的舞龙队,走乡串户,时游时舞,所到之处,观众如潮,有的家庭还焚香燃鞭炮相迎,繁华异常。  
【鱼灯】  
洞头的鱼灯活动历史长久,提高面广。操闽南语的区域所扎的鱼灯,大多为写实型,按海生动物的外形,扎成各种鱼、虾、蟹、海蜇、螺贝等,大小各异,形象逼真。操温州方言的区域所扎的鱼灯,主要为神幻型,如三盘岛大岙村的神鱼灯,始于清雍正年间,以龙、虎、豹、狮、象等陆上动物的头面替代鱼头,扎连在鱼身上,颜色斑斓,神趣十足。  
洞头的鱼灯,大多用竹篾扎系,纸糊彩绘而成,中间插蜡烛以照明。也有少数以铁丝扎成鱼虾轮廓再用布缝制,以期保管得持久一些。鱼灯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元宵节,其方式有单独组织鱼灯会的,也有配合龙灯、马灯、狮灯停止游舞活动的。三盘大岙村的神鱼灯,开展到30多种,按“牌九”称号来“布阵”扮演,分别有元宝阵、梅花阵、吆五阵等多种阵式,扮演伸展,局面活泼。  
【马灯】  
马灯活动从福建永春县传入。永春县建有白马寺,庙会时有马灯游艺,以留念为当地百姓祈得甘霖解除干旱的白色神马。清乾隆年间,颜、林两姓从永春迁到洞头的小朴村,因循老家风俗,也建造了白马寺,举行马灯游艺。临近的小三盘村也有马灯活动。  
马灯原用篾扎纸糊而成,现已改为竹扎布缝;马头和马尾分为两局部,分别捆缚在舞马人的腰前和背后;马队原为8匹马,6匹白色,2匹胭脂色;现增至16匹,以白色为主,辅以其它颜色的马匹,再加上各式鱼灯、锣鼓队和腰鼓队,约150多人。舞动时有龙滚水、马蹄奔、五角花等多种舞阵,变化无常。马灯活动在元旦夜的称“迎春发财灯”,在元宵夜的叫“风调雨顺灯”,在八月初六配合白马寺庙会活动的叫“绝处逢生灯”,也叫“化马安全灯”,活动后焚化祭庙。如今改用布缝后,只意味性焚化纸扎的马灯,其他的作保管,来年再用。  
【水灯】  
水灯又称海蜇灯,从福建泉州传入,约有200多年历史。其活动方式已在《洞头八大巧》中引见。  
【空明灯】  
空明灯也从福建传入,迄今约有200多年;上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本地人改装创新,成为大型灯艺活动。  
空明灯高1米余,宽60cm,用有色油光纸紧密折糊,不留漏缝,也不扎骨架,仅在下部预留一个小碗大的圆孔,孔口以铅丝扎成圆圈,圈上紧扎一上尖下大的铅丝三脚架,以备点燃火种。灯的下端扎一条纸带,使空明灯升空后,重心能得到固定。放灯时,把经过菜油浸泡的毛边纸叠放在三脚架上,点燃火种,待灯内空气饱和,灯即冉冉上升。  
空明灯放飞活动大多在广场、原野或海港,以避开树木和线杆,由于空明灯像风筝一样飞得高,如一颗颗星星在夜空游动,看到的人多,所以遭到人们喜欢。  
空明灯传说为诸葛亮首创,所以有的中央也写成“孔明灯”的。  
【迎火鼎】  
“迎火鼎”系闽南语,“迎”为游、巡;“鼎”即锅子。迎火鼎是渔村特有的与灯会一同停止的祈祥活动。  
在大铁锅内盛放柴爿,以火点燃即成“火鼎”。活动时,两人抬火鼎,后随的人时而添柴,使火不致熄灭。元宵佳节,扮古代戏剧人物的戏队、各种灯彩队与火鼎队一同巡游,鼓乐相配,鞭炮助兴;游到大众门前,人们自动往火鼎添柴。火鼎意味兴隆、红火,经过迎火鼎活动,祈求不祥、安全。  
十一、抬花轿  
洞头民俗抬花轿,民间传说是从福建传入洞头的一种婚嫁典礼,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当时在洞头,不管是富有的家庭还是穷人家庭,在举行婚嫁之时,都要抬花轿。普通新郎在迎娶新娘时,都有两顶花轿,一顶是梁轿,里面坐着媒婆,另一顶才是坐着新娘的花轿。梁轿只要两个轿夫,一前一后,而花轿有四个轿夫。花轿上有绣花装饰,比拟盛大,提亲时,要带着一个十七岁的小男孩,挑一担丝灯,而且要用两根甘蔗扎上红丝,甘蔗代表甘美和节节高,然后就是放鞭炮代表繁华喜庆,再带上十六红妆代表嫁妆。抬花轿传入洞头后,不断作为海岛老百姓的婚嫁典礼,到解放后,这种婚嫁典礼才渐渐消逝。  
十二、海神信仰  
洞头的民间神祇信仰,佛道兼有,除观音等以外,主要的还有妈祖、杨府爷、陈府爷等。因海岛以从事海上消费的居民为多,所以这些信仰,逐步与海洋消费相交融,演化成海神信仰。  
【妈祖】  
关于妈祖,我们在旅游东沙景区的妈祖宫时,曾经作了扼要引见。洞头的九座妈祖宫,在妈祖的诞辰日和升天日都要举行浩大的庙会活动;居民们逢初一、十五进庙焚香祭奠,渔民们则大多在出海前、汛期完毕时入庙烧香许愿、还愿,祈求安全。过去新船形成,要请“师公”(道士)掌管,举行“安船”典礼,要唱《安船歌》:“船头造起船头镜,船尾造起尾后庭;当中造起有五堵,湄州妈祖坐中厅。”然后把妈祖雕像供奉在船中,祈求新船下海顺风顺水,安全吉利。  
【杨府爷】  
洞头诸岛有24座杨府庙,供奉的是北宋名将杨六郎即杨延昭。  
杨延昭(958—1014)本名延郎,陕西神木县人。年轻时随父杨业出征,常为先锋,后守边20余年,治军严明,作战骁勇,屡破契丹军,契丹军闻其名而畏退。他逝世100余年后,北宋京城为金兵所破,徽宗、钦宗被掳,高宗退至临安(今杭州)建都,是为南宋。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在洞头县的大门、鹿西岛设寨,寨兵对朝廷偏安一偶非常绝望。为鼓励土气,兵寨内设立杨六郎牌位,祈望靠他的神威保佑战事安全。以后朝代更替,兵撤寨毁,但敬奉杨六郎的庙宇及风俗却保存下来了。  
洞头渔港的杨府庙保管得较完好,是县重点文物维护单位。过去一些渔民出海前,要进庙祭拜,并从庙中领来“令旗”,以保出海安全。农历五月二十三为杨六郎寿日,各杨府庙有祭奠活动。其中供品之一为炒豆,意为作弹药,以备杨六郎御海寇时之所需。  
【陈府爷】  
洞头诸岛的陈府庙也有24座,供奉的是唐代开漳(州)先祖陈元光。  
唐代总章二年(669年),泉州、潮州之间的蛮荒地带发作“蛮獠啸乱”,归德将军陈政奉命率唐府兵将共45姓5000多人(连同随军眷属)南下平乱。其间陈政病故,他的儿子鹰扬将军陈元光袭父职率部平定了啸乱。经过多年的开荒建立,陈元光上奏朝廷,在这块蛮荒之地设立州郡,称“漳州”,陈元光为首任剌史。以后,陈元光和他带领的中原将士的后代,又从漳州向台湾乃至更远中央开展。这些人称本人是唐代南下将士的子孙,所以叫“唐人”,把祖居地叫“唐山”。景云二年(711年),陈元光在一次征战中殉难,后人思念他的功劳,设庙留念。以后,凡从漳州迁移出来的陈氏族人,都在后来的寓居地设庙祭奠。  
洞头的陈府庙大多设置海船模型,洞头本岛垅头村、东岙村的陈府庙范围较大,保管也较为完好。平常渔民出海之前和归来之后常进庙祭拜;农历十一月初五为陈元光殉难日,有庙会活动。  
十三、贝壳舞  
今年元宵节的夜晚,洞头海岛一片欢声。在“火鼎”的引领下,舞龙队、渔灯队、贝壳队激情弥漫边走边舞,从渔村的山间小路不断舞到县城大街。特别是贝壳队的风采颇具海洋神韵。  
回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一个由洞头县文化部门开掘、民间艺人搜集改编的民间舞蹈《贝壳舞》,在观众和舞蹈行家的阵阵喝彩声中,从县里演到地域、从地域演到省里,不断演到了首都北京。一时间,好评如潮,奖掖不时。时至今日,透过漫长50年的历史尘埃,我们仍能感遭到她骄人的风采。  
源起“迎火鼎”  
《贝壳舞》是在民间“迎火鼎”活动游灯队伍的根底上开展而来的民间舞蹈,主要传播在洞头县操闽南语的村岙,距今大约有200多年历史。  
闽南一带,特别是泉州地域,长期传播着“迎火鼎”这一游神踩街活动。闽南语中,“迎”是巡游、让人欣赏的意义;“鼎”即锅子。当地人停止这类民俗活动时,人们敲锣打鼓巡走,队伍的前头必有两人抬着一口烧着柴火的大铁锅,即出名遐迩的泉州“火鼎公火鼎婆”。由两人分扮老公公、老婆婆,用长竹竿抬着铁锅,在游神队伍中穿行起舞,即兴扮演;后面一人扮渔姑,挑着柴担、踏着舞步紧紧跟随,不时地往铁锅里添柴,使锅内的火势更旺。其意图在驱邪除污、祈吉降福。  
洞头操闽南语居民的先祖迁自福建,承袭并开展了这一风俗。每年的元宵节都举行“迎火鼎”活动。春节至元宵正是歇渔时节,渔业年成稍好时,渔民为庆祝佳节,范围较大的活动除了舞龙,便是“迎火鼎”了。这一活动以火鼎为主,或领头,或殿后,锅内的柴爿烧得“哔啪”作响,火势红旺。长长的队伍中,有依鱼虾蟹贝外形做成的鱼灯队和贝灯队,有按传统戏曲故事打扮的古装人物队,也有举彩旗提元宵灯的随行队等等。巡游时,沿村岙,绕山路,每逢人多处,便边游边舞。  
巡游队伍中,贝壳灯很受人喜欢。海洋贝类原本就外形各异、颜色斑斓,民间艺匠又用心制造:以细竹篾扎出框架,外蒙白纸,再涂上不同颜色,制成了蛏子、蛤蜊、泥蚶、西施舌、淡菜、小海螺等,栩栩如生。扮演者将贝壳系在背上,手握壳内的凭据,在音乐声中双手一张一合,身子时转时蹲,脚步亦碎亦趋。音乐旋律的悠扬婉转,贝壳道具的多姿多彩,人体舞动的明快生动,组成了调和漂亮的舞蹈局面,非常抢人眼球。  
“迎火鼎”这种大型民俗文化活动,表现了人们欢度节日庆祝渔业消费歉收的喜悦心情,寄予着对岁月太安定平、生活红红火火的美妙愿望,因此成了男女老幼都积极参与的活动。有全村齐出动的,有村岙间暗中竞赛的。其中,原北沙乡大王殿村的贝壳灯在当年较有名气。  
植根大众文化  
贝壳舞从巡游踩街到登演出出舞台,从无情节的即兴随队扮演到成为主题鲜明的舞蹈,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事。  
1952年1月,洞头全境解放。随着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因之进步。县文化部门发挥海岛民间文化蕴藏丰厚的优势,着力抓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的开掘整理工作。从1955年1月至1956年12月,连续三次举行全县民间音乐舞蹈和渔村业余剧团会演,一批优秀节目如民间器乐曲《龙头龙尾》、《梆子头通》、《海洋歉收》,民间舞蹈《鱼灯舞》、《红虾与舌鳎》等脱颖而出,《贝壳舞》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施书宝是《贝壳舞》的主要整理者之一。这位当年不到30岁的青年民间艺人,熟习当地民俗,又有民间音乐演奏的理论。他从“海蚌仙子变人成亲”和“寄生蟹的生成”等渔村民间传说中撷取营养,和其他艺人一同几经整理提炼,使《贝壳舞》成了发扬仁慈、讴歌正义、抨击邪恶的童话式舞蹈。当时的县文化馆馆长占博智以及杨继影、郑德友等人也做了大量的指导、辅佐工作。  
《贝壳舞》的根本情节是: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金光闪烁的海滩上,一群海贝纵情地欢舞,为相恋已久的蛤蜊和花蚶筹备婚礼。忽然,善良的螃蟹来了,掳走并摧残了幼弱的小海螺,钻进螺壳混进贝群,乘机再次逞凶。机灵的蛏大姐识破了螃蟹的假装,率领贝群与它停止了殊死斗争。海贝们抱成一团,英勇斗敌,终于打败螃蟹,海滩重又恢复了宁静。  
《贝壳舞》在舞蹈语汇的设计方面颇有创新:既保存了传统的“圆场”步法,又依据贝类不同的生活习性,新创了“跳走”、“游走”、“横走”等动作;既保存了背着贝壳张合蹲转的原有身段,又从舞台扮演的需求动身,设计了脱下壳伸展曼舞的新场景。而其伴奏音乐,则大量采用民间音乐如《哪吒走云》、《朝天子》、《黄蜂出洞》等传统曲牌,使整个舞蹈弥漫浓郁的海洋神韵和生活气息。上世纪90年代,浙江歌舞团把《贝壳舞》的伴奏音乐改编成器乐演奏曲,悠扬伸展,非常悦耳,令人听得如痴如醉。当然,这是后话了。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洞头的大众性文化活动展开得很红火。1960年10月,浙江省大众艺术馆舞蹈室在国度级刊物《舞蹈》发表文章,回忆全省大众舞蹈展开状况时,曾三次提到洞头、两处举例《贝壳舞》,赞扬洞头“不断是本省展开大众舞蹈活动的一面红旗”。同年,温州市文化馆在《大众舞蹈活动蓬勃展开》一文中写道:“洞头是全市大众舞蹈活动的先进地域……我们抓住不放,当作标兵学习,鼓舞各公社树立雄心大志,学洞头,赶洞头。”  
《贝壳舞》这朵鲜花,正是在党的“双百”方针雨露滋养下,在海岛大众文化的花圃里取得培育和开放。  
炫彩首都舞台  
1957年1月8日,温州地域举行民间音乐舞蹈选拔大赛。初出县门的《贝壳舞》一炮打响,以生动的形象、漂亮的舞姿、悠扬的音乐倾倒了观众。《浙南群众报》1月11日头版刊发音讯:《专区举行大会演,贝壳舞全场喊彩》,同日第3版又发表了《一首漂亮动人的神话诗》一文,以抒情的笔调细致引见了这个舞蹈。不久,作为地域的优秀节目,《贝壳舞》赴杭州参与全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演出,荣获演出一等奖。《浙南群众报》又在2月23日头版向大家报告喜讯:《歌舞会演,贝壳舞上京》!  
但是好事多磨,省里最后肯定参与全国会演的节目单里,洞头县只要民间器乐合奏《龙头龙尾》,却没有《贝壳舞》。  
1959年4月29日至5月5日,全省举行音乐舞蹈会演,参演的40个节目中,民间舞蹈仅有7个。《贝壳舞》有幸入选,演出后再次惹起惊动。5月8日,《浙江日报》在报道会演音讯的同时,发表了上海实验歌剧院舞蹈队队长的观后感文章,特别提到:“温州专区代表队演出的《贝壳舞》,生动地以海洋中的贝壳生活暗示出人类生活中善与恶的斗争……假如要问我,对会演的感受是什么,一句话,民间艺术永远是我们专业工作者的学习典范。”当月出版的《浙江画报》也刊发了《贝壳舞》的大幅演出照片。同年7月,《舞蹈》杂志在《浙江省举行歌舞会演》的总标题下刊载了三篇文章,其中一篇题为《富有海洋特征的舞蹈》,从鲜明的主题、简约的构造、胜利的音乐等方面,对《贝壳舞》作了高度的评析。还有一篇文章则以《贝壳舞》为例,论述了一个优秀的舞蹈节目,需求重复整理加工。《贝壳舞》再次得到肯定。  
在舞蹈行家关注的眼光下,在洞头人民热切的期冀中,《贝壳舞》终于登上首都北京的文艺大舞台。1959年7月底,文化部主办的八省、自治区音乐舞蹈汇报演出在北京举行,来自云南、贵州、广西、浙江、新疆、西藏、福建、安徽的演员们演出了3台56个优秀节目,《贝壳舞》大放异彩。《舞蹈》杂志于当年9月报道了这次演出,发表了题为《继承和开展——八省、自治区汇报演出观感》的署名文章,全文不到5000字,却以近五分之二的篇幅评论《贝壳舞》,以为这个舞蹈的胜利,是舞蹈工作者值得研讨的例子。  
《贝壳舞》载誉归来,从此成了洞头县文艺演出的保存节目。196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洞头举行三军结合演习,1962年1月庆贺洞头解放10周年,这些严重活动的文艺晚会上,都有《贝壳舞》的美丽身姿。  
存活于遗产维护  
《贝壳舞》负载着200多年海洋民俗文化的沉淀,向我们踉跄走来。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端,她走过辉煌、禁锢和寂静。期间,作为民间文艺七大集成的普查成果,县文化馆搜集的《贝壳舞》材料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省温州卷》。1997年,国度文化部把编纂民间舞蹈志作为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的任务下达,《中华舞蹈志•浙江卷》编成出版,《贝壳舞》名列其中。  
1997年7月,洞头县举行首届“渔家乐”民俗风情旅游节,《贝壳舞》被列为首选节目。县文化部门克制艰难重新编排,以广场舞的扮演方式,使她重现昔日风采,博得了广阔游客的赞扬。  
在各级政府鼎力倡导维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今天,《贝壳舞》是侥幸的。2003年,经县里申报,她被列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维护项目。往常在洞头,一些大型民俗庆典、文艺晚会上,又能看到《贝壳舞》演出,靓姿不减当年。  
维护《贝壳舞》,同时也维护了海岛多项民间艺术:贝壳道具属民间工艺制造,其用材从竹篾到铅丝,从纸糊到布绷,从外部蜡烛照明到内设闪光安装……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促进了民间工艺制造的开展。舞蹈伴奏属民间音乐,其乐器运用从纯民乐到参加西洋乐器,从只为舞蹈伴奏到成为独立的器乐合奏曲……与时俱进的开展,对姐妹艺术大有裨益。  
维护《贝壳舞》,还维护了学习、继承优秀民间文化的优秀传统。海岛文艺工作者从《贝壳舞》的胜利经历中得到启示,努力从海洋民俗文化中吸收营养,改编、创作出了一批独具海洋特征的文艺作品,单从音乐舞蹈方面说,远一点的有《海蜇舞》、《捕鲨鱼》、《洗衣舞》、《满载而归海螺响》等;近一些的,有依据渔民出海壮行酒习俗创作的舞蹈《送船风》,以海洋民间传说改编的舞蹈《龙宫探宝》、《女儿礁》;还有歌曲《渔歌对唱》、《戒赌谣》等等。这些节目,在省市演出中都有不俗的成果。  
十四、洞头习俗谚语  
1、事理类  
船无碇,人无命。  
树根牢,不怕风打倒。  
一样米喂百样人。  
人有十上九落,蝤蛑汛汛脱壳。  
犯天狗也不要犯众口。  
一时风驶一时船。  
有神无神看眼形,有蠢无蠢看行动。  
打赌蚶壳起,做贼偷把米。  
2、涵养类  
有志气,穷一时;无志气,穷一世。  
人无计,车无轮;猪母无计吃臭烹。  
岁无吃到六十六,不要笑人缺脚减一目。  
劈柴看纹路,生意看路径。  
跟好有布织,跟歹有囝生。  
忍一忍,吃不尽。  
当心无蚀本。  
紧走无好步,慢走好步数。  
3、社交类  
一台戏大家唱,一只船大家撑。  
瞒天瞒地,瞒不着隔壁邻舍。  
千年亲戚,万年厝边。  
落难全靠亲兄弟,驶船全靠四边风。  
海水阔阔,总有一日会流拢。  
人靠嘴水,船靠潮水。  
唇和舌也会相碍。  
亲兄弟,明账目。  
4、生活类  
勤讨有鱼,勤读有书。  
靠海吃海,靠山吃山,死坐活吃,山塌海干。  
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对万世穷。  
爸亲母亲,不如本人脚手轻。  
十二月冷死懒散人。  
罩鸡不成孵,婚姻要自在。  
一男一女是朵花,三男四女受拖磨。  
差猪托狗,不如本人走。  
5、自然类  
初一十五,吃饱下涂。  
月上山,潮涨滩;月光正,潮涨平。  
春分、秋分,日夜平分。  
未吃端午粽,破衣破袄不愿放。  
初八甘三“半晡”平。  
清明谷雨,大小做母。  
三月洋,海水当眼床。  
初三“帝”,“帝”到无水洗脚白。(“帝”:闽南话方言、退潮。)  
6、消费类  
行船不等爸。  
三个早起抵一工,三个夏海抵一冬。  
张网人盼南流,小商贩盼秤头。  
牛囝不识虎,鲳鱼直头攻。  
儿要亲生,田要冬耕。  
人误天一时,天误人一年。  
十一同流东,张网人好挂网。  
种蕃薯没肥粪,不如倒去捆。  
7、气候类  
鱼鳞斑,明朝晒谷不用翻。  
鱼鳞天,不雨亦风颠。  
乌云接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乌头风,白头雨。  
天上豆荚云,天下雨淋人。  
云向东,刮阵风;云向南,雨绵绵;云向西,带蓑衣;云向北,晒不歇。  
钩钩云,雨淋人。  
天现鲤鱼肚,没风就是雨。  
重阳无雨望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未到惊蛰先响雷,四十九天云不开。  
冬寒水无泉,春寒雨连绵。  
西风不过午,过午会闯祸。  
十二月南风眼前暴,六月南风晴又燥。  
风未到,浪带头。  
落水暴,难得晴;起水风,天快晴。  
云蔽中秋月,雨打上元灯。  
冬至在月头,黑冷在年兜;冬至在月尾,黑冷正二月。  
清明谷雨,冻死虎母。  
六月立秋快溜溜,七月立秋秋流油。  
春雾雪,冬雾火。  
夏至刮南风,连着十八日。  
日画圈怕雨压,月画圈怕日晒。  
西闪断半滴,东闪抱子走不离。  
南闪北动,北闪调南风。  
海水分路,不是风总是雨。  
水鸡叫,风暴到。  
蛤蟆叫,大雨到。  
十五、洞头百岛水灯风俗  
我国一些中央在农历七月十五,即传统的“中元节”有放流水灯祭亲人的风俗。而在百岛洞头,过去放流水灯的时间却是在农历的七月二十九,其意图也与祭亲大相径庭。  
农历七月二十九,是传说中地藏王(鬼王)的诞辰日,也是所谓的“鬼门关”行将关闭,一切外出的“鬼魂”都必需返回阴曹的最后时限。为保村岙四境安全,渔民们便在当夜将供品摆在村口滩头停止“布施”,燃烧印有衣裤图案的冥纸,放流点亮的水灯,让那些“孤魂野鬼”与水灯一同,顺着潮流漂到远洋外海。  
洞头放流水灯的风俗是从闽南传入的,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水灯的制造和运用办法很烦琐:把彩色的油光纸裁为7cm×10cm大小,折糊成小碗(闽南语叫“瓯”)外形;用菜油渗透的毛边纸捻搓成上尖下大形似锥状的灯芯,粘贴在小碗当中;然后把小碗依次排列在一块块薄木板上。入夜退潮时分,点燃灯芯,放木板下水,水灯趁着潮流漂出海口,慢慢远去。放流时,灯多,人更多,过去有的中央还搞祭祷,局面颇为壮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废除迷信,摒弃陋习,渔民们不再于七月二十九放水灯了。不过,农历七月正是洞头洋海蜇消费时节,有的中央便把水灯改叫海蜇灯,选风微浪静时在港口漂放。以后,随着海蜇资源的衰退,这种活动也渐趋式微了。  
90年代以后,洞头县文化部门努力于海岛特征文化建立,开掘、扬弃海岛传统风俗。为繁荣渔村文化,把水灯作为渔村文娱活动———大型渔村灯会的一个项目加以重新包装,并赋予它崭新的含义。活动时间改在每年的元宵节,当晚举行的海岛民俗灯会扮演中,龙灯、鱼灯、马灯、空明灯、水灯各显神通。在码头海滩,岸上龙灯鱼灯马灯穿越腾跃;天上空明灯乘风冉冉升起;海上水灯成片成簇漂浮。红的、黄的、白的……各色水灯在亮光下熠熠生辉,汇成彩色的灯之海洋。锣鼓声鞭炮声伴和着男女老少的欢笑声,沸腾了整个渔村。置身其间,令人赞赏海岛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彩。浙江电视台曾专程上岛,拍录了灯会的专题片。  
近几年,水灯的运用办法也改良了,不再排列在木板上,而是置放在竹筛子里,用时只需把竹筛在水上一捺,海水从筛孔涌上,逆流把水灯带走,愈加便利了。  
水灯,从驱鬼保安全到祈祝海产歉收,直到演化成为往常心旷神怡欢度良宵的文娱活动项目,见证着海岛渔村的社会开展和文化进步,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岛人民肉体生死水平的进步。  
十六、旧时童养媳风俗  
旧时洞头海岛操闽南语的渔村,曾经传播着这样一首民间歌谣:  
赤米螺,赤丹丹,  
做了媳妇仔真困难:  
五更起早嫌我晚,  
滚汤洗面嫌我寒,  
银鱼烧汤嫌我粗,  
白米煮饭嫌我乌。  
唉,快快剃头做尼姑。  
这是旧时期童养媳的哀叹歌。闽南话把童养媳叫作“媳妇仔”,赤米螺,是一种外壳呈褐红色的小螺。听听这些苦命女子叹的苦:五更天起床干活,婆家嫌起得太晚;把滚烫的热水端给公婆洗脸,公婆还说是太凉;细嫩的银鱼熬汤,嫌太粗糙;以至连白米煮的饭,都嫌太漆黑。真是鸡蛋里挑骨头啊!最后是童养媳的对天长叹:与其受苦挨骂挪时光,不如赶紧剃了光头去做尼姑!  
民间歌谣是人民大众心声的自然流露,是时期生活微风土人情的真实反映。这首歌谣,就是从一个侧面倾吐了旧时期不合理社会制度下畸形婚姻给妇女形成的灾难。过去,穷苦渔家生活潦倒,为生活所迫,只得将未成年的女孩早早地给人家当童养媳。这样,家里既少一个挨饿的,手头又几得到一点聘礼。而这些做童养媳的女孩,从本人家到公婆家,是出了穷窝,跌进苦海。她们年岁尚小不能成婚,实践上是婆家的仆人和出气筒,干的是累活脏活,吃的是剩饭剩菜,还常常被公婆厌弃和打骂。诚如民间俗语所说:“不称婆婆意,时时有是非”,婆婆的嘴,那是“舌头无骨,翻入复出”。家里的是和非,童养媳的对与错,全凭婆婆的一句话,所以才会呈现滚汤嫌凉白米饭嫌黑这样是非颠倒、黑白混杂的怪事。这首歌,是童养媳灾难遭遇的形象写照。  
其实,生活的凄苦、公婆的厌弃,还仅仅是童养媳灾难日子的开端,更惨的遭遇还在后头。不少娶童养媳的人家,大多有个中隐情,如有的是儿子有缺陷,怕日后娶不到媳妇,先娶个童养媳备着;也有的是儿子年岁幼小,娶个年岁大的童养媳过门来“伴大”。洞头闽南歌谣就有这样的唱述:  
一只金雀飞落塘,  
十二岁囝当新郎。  
阿爸阿娘收钱笑纹纹,  
我目屎当汤咽下肠。  
闽南语中,囝是儿子的俗称,目屎即眼泪;笑纹纹,眉开眼笑的容貌。歌谣唱述的便是童养媳嫁小丈夫的境遇。童养媳入门后长到十六七岁,婆家便要她成婚,俗称“圆房”,可新郎呢,才12岁!童养媳这只小金雀,掉落进了深水塘,悲伤的泪水只能当作汤水,单独默默地吞咽了。  
民间歌谣大多篇幅短小,但形象生动,一语中的,以上举的两例便是明证。不过,童养媳的哀叹曲,也有较长的。有一首也在洞头传播的《童养媳歌》,按12个月分为12段共48句。头一段是:  
正月梅花带雪开,  
想起前情真苦哀,  
七岁做了媳妇仔,  
从此骨肉两分开。  
以后各段都以花名作比兴,把童养媳的灾难逐个诉说:“公婆待我几凶,敲打诅咒过春冬。”“病倒床上真苦痛,嘴干无人问茶水。”做牛做马累死累活还吃不饱:“五月牡丹多鲜艳,肚子饿得似锅煎,偷吃冷粥一小碗,婆婆罚我饿两天。”如此被优待真实不堪忍耐,童养媳要逃回娘家去,可结果更凄惨:“七月凤仙朵朵开,心想逃回娘家来,路上一把被抓住,绳索把我吊起来。”真是字字血,行行泪!  
从相关歌谣材料来看,这首歌谣在温州及浙江各地都有传播。可见童养媳现象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并不稀有。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公布了婚姻法,规则了却婚必需男女双方完整自愿,制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预婚姻自在的行为,保证了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不合理的童养媳婚姻得以废弃。这首歌谣的后3段作了修正:“十月芙蓉花开红,来了救星共产党,倡导婚姻要自在,指导妇女求解放。”此后的唱述是,童养媳离婚跳出火坑,在消费劳动中找到了心满意足的丈夫,两人努力消费,夫妻和睦,幸福圆满。歌谣的结尾是:“十二月花名唱停当,姐姐妹妹听我讲,大家反对婚姻法,人民政府做得好。”据老一辈人说,这首歌谣在当年宣传贯彻婚姻法时普遍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童养媳这种畸形婚姻,曾经随着旧制度的推翻而不再复返。不过,重温这些民间歌谣,对婚姻、家庭、夫妻关系的认知和处置,对当前调和社会的构建,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十七、洞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丧葬风俗  
洞头丧祭礼仪,闽南语区因循福建泉州、漳州、厦门诸地风俗,温州方言区则因循乐清、永嘉等地传统。三百多年,两大语区风俗传承互相融合,相辅相成,便构成了洞头海岛共同的丧祭礼俗融亲情、友谊、人情于一体,孝道、世道、佛道相交织的丧祭礼俗。洞头的丧祭典礼,普通为“三祭”,即灵堂祭、出殡祭、人矿(坟)祭。丧葬风俗在洞头传承数百年,众所周知。  
丧葬风俗,是丧事祭奠礼仪在民间传承而构成的风俗。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丧祭礼俗不尽相同。洞头丧祭礼仪,闽南语区因循福建泉州、漳洲、厦门诸地风俗,温州方言区则因循乐清、永嘉等地传统。三百多年来,两大语区风俗传承互相融合,相辅相成,便构成了洞头海岛共同的丧祭礼俗——融亲情、友谊、人情于一体,孝道、世道、佛道相交织的丧祭礼俗。洞头的丧祭典礼,普通为“三祭”,即灵堂祭、出殡祭、入矿(坟)祭。丧葬风俗在洞头传承数百年,家家户户都是如此。  
十八、洞头区饮食风俗  
1、三丝敲鱼  
将海鱼绞细加淀粉,用木槌敲打成薄圆形,采用蒸煮、杀菌、包装、速冻等工序制成。  
2、洞头黄金卷  
由鳗鱼炮胶、竹荪、墨鱼饼三种原料套成圆卷制成。  
3、松炸虾球  
以虾仁、核桃、荸荠鸡蛋清等为原料制成虾糊,挤成球状入油锅小火文煎,再用中火翻炒,至色泽淡黄时带番茄酱上席。  
4、鸡翅海参  
以水发剌参、鸡翅中节为主料红烧而成,鸡翅酥嫩、海参柔滑、香鲜入味、色泽红亮。  
5、蒜泥凤爪  
将鸡爪煮熟拆骨,重用蒜泥,佐以辣椒油、芝麻油等多种调料拌制,微辣开胃、香脆爽口,为佐酒佳肴。  
6、洞头蛏子羹  
将蛏子洗净去壳,蘸上调成糊状的番薯粉,放在烧开的水中煮沸,即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蛏子羹。  
7、金钱鲜贝合  
以鲜贝、虾泥、咸蛋黄、生猪肥膘、荸荠碎、葱白等为原料,外沾面包屑,炸制成菜,形似金钱,食之香脆鲜嫩。  
十九、洞头区著名景点  
大门景区  
大门景区以马岙潭沙滩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大门岛东南延伸,包括大门山脊游步道、小荆山森林公园、石和尚、龟岩峰、观音礁、舢舨岩、寨楼东川采摘园、西浪大沙岙等十多个景点。享有“温州夏威夷”的佳誉。  
鹿西景区  
鹿西岛是洞头区的离岛建制乡。其东北面的北爿山屿、南爿山屿,合称南北鸟岛,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海鸟在此安家筑巢,繁衍生息。  
竹屿景区  
竹屿景区面临东海,由大竹屿、小竹屿、虎头屿、北猫屿、笔架屿等数十座岛礁组成,景区面积约3.8平方千米。大竹屿有数千平方米的自然大草坪,被誉为东海第一大自然草坪。  
大瞿景区  
大瞿岛与左近的双峰山、南摆屿、北摆屿、鸟岛等组成大瞿景区,有“七十二胜景”。被誉为“海上绿洲”,有”千佛山”、大卫岩,以及百鱼图、石佛观海、仙童击鼓、大象吸水等景观。大瞿山顶有明末抗清名将郑胜利练兵的校场遗址。位于大瞿岛东南方的双峰山、北摆山、南摆山为鸥鸟、鹭鸶等留鸟的汇集地。  
东岙景区  
东岙村是国度3A级景区,东岙村保存了闽南传统的节日风俗、地域民歌、方言俚语等地道的闽南符号。还有渔灯、贝壳画、渔民画、瓦石画东岙特有的传承工艺品。  
望海楼景区  
望海楼位于洞头本岛海拔227米的烟墩山,为东南沿海最高楼,是洞头旅游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公元434年,后因故塌毁,望海楼于2005年重建,2012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主楼内的海洋民俗文化展厅以现代多媒体手腕,再现“民俗八大巧”、“百岛十二鲜”、“妈祖祭典”、“七夕风情节”等洞头特征文化;五楼设有观景廊,2019年,望海楼夜游项目正式开放,望海楼是洞头历史文化的窗口和百岛旅游第一景。  
仙叠岩景区  
景区内设有临海悬崖栈道,沿途观音训狮、海天独径、祭海石猪、金鹰迎客、蛤蟆欲仙、仙童戴帽、十二生肖等景观,沙滩呈半环抱形,沙质属铁板砂,景区内南炮台山是东海海防要塞,戚继光雕像记载了抵御倭寇的峥嵘岁月。  
半屏山景区  
景区为一个岛屿,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景区设有临海悬崖栈道,全长1.5千米,串联起娘娘洞,观景廊,百龙广场,盼归亭、同源同根碑等景点。  
半屏山还有沙滩运动项目,韭菜岙沙滩岸线长663米,是浙南沿海最大的人工沙滩;有半屏山民宿一条街,共64条间,21家民宿有金岙101项目。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