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泰顺县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3-20 11:30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泰顺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温州市西南部,为浙南闽东山区。天文坐标为东经119°37′-120°15′,北纬27°17′-27°50′(中心:北纬27°33′,东经119°42′)。东南邻苍南县、福建省的福鼎、柘荣,西南接福建省的福安、寿宁,西北靠景宁,东北毗文成。东西宽61.5千米,南北长56.55千米,县域总面积1768平方公里。  
二、历史人文  
泰顺历史文化底蕴深沉,共同的山区天文环境,培养了厚重鲜明的人文沉淀,具有廊桥文化、茶文化、泰顺石文化、竹木文化、红色文化、民俗乡土文化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大篆刻巨匠之一的方介堪、温州首位状元徐奭等都是泰顺著名历史人物。  
三、泰顺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俗称嘉礼,又名线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唐朝末年王审知入闽称王时,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泉州民间广为传播。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片断、杂技扮演的“弄傀儡”方式,可以演范围庞大的历史戏了。  
泰顺木偶戏已有800多年历史,和泰顺廊桥、古民居一样,博得了世人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和喜爱,往常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浙江省重要的汉族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和文化文娱项目,泰顺县提线木偶戏在现代社会和人民大众中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泰顺木偶戏源于宋代,盛于明清,后来有了“木偶戏之乡”的佳誉。泰顺木偶艺人演技高超,引人入胜;演出普及闽东、浙南一带乡村集镇,并且出访过美国、日本等。至今泰顺的民间木偶戏班仍有30多个,艺术风采照旧,随时随地唱响村村落落。普通泰顺民间提线木偶戏班由7至10人组成,演员都是农民,道具笨重简单,农忙种田,农闲演木偶。不少戏班一年要演上100场次。  
据理解,在我国各类木偶戏中,提线木偶是独一具有本人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木偶戏种。“傀儡调”声腔刚健质朴、粗暴高亢,至今仍保存着300多个曲牌的旋律曲调。提线木偶形象完好,制造精巧,特别是木偶头的雕琢与粉彩工艺,独具匠心、鬼斧神工。提线木偶扮演难度较大,每个木偶形象都设置有16条至30余条纤细的提线。历代艺人凭仗精深的传统线规和娴熟的扮演技巧,发明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角色,表现了提线木偶细腻逼真、生动传神的艺术特征。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由木偶头、腹笼(竹制,俗称蔑笼、蔑篓)、四肢、线牌头(俗称琵琶头)等组成,高约2尺左右。木偶头用樟木或其它纹质较细腻的杂木雕琢而成的,特制木偶头内设机关,经过丝线控制,使眼、鼻、口、舌活动。木偶头脖子局部上尖下细,由两根线与腹笼相连。腹笼用竹蔑编织而成,胸部、臀部稍大,腰部稍细。手用木料雕琢,右手为活入手,其掌指关节与腕关节经过线控活动,可做执剑、挥刀、持杯、把盏等动作。脚有“靴脚”和“旦脚”之分,从前均用木制,以后又让木脚套上鞋靴,更显逼真。“旦脚”从前用小脚,五、六十年代改为普通女脚。线牌头用竹制,前半部长5寸,宽2,2,后半部长5寸,宽0.3寸,中间有竹枝挂钩。制造木偶先用丝绳将四肢与腹笼相连,再用青黑色丝线上端衔接线牌头,下端衔接身首四肢。丝线根数几不一,视角色动作需求而定,根本线通常为10根,头部2根,背部1根,左手2根,右手3根。亦有多达三十余根者,用于要停止特技扮演的木偶。如丑角小和尚,头部2根,背部直根,前胸1根,肩部2根,臀部2根,上肢8根,下肢6根,共22根。提线木偶头部2根线和背部1根线十分重要,3根线将木偶头与腹笼连成一个整体,既能使木偶稳定,坚持均衡,又可支配木偶,使木偶能作前后俯仰、左右摆动等动作。提线木偶以其共同的圆满形象,细腻传神的扮演技艺,赢得广阔观众的赞扬。  
2015年3月,泰顺木偶在土耳其的埃斯基谢希尔市举行的世界木材日·国际木文化节上亮相,取得了当地市民的啧啧称誉。  
四、泰顺万排抽狮  
狮子被以为是一种威严不祥的动物,历代视为祥瑞,一副木架上,7根细绳紧牵一只小狮子,随着扮演者的不同抽线手势,狮子在架空的木杠上翻腾着做出各种动作,这就是在泰顺万排持续了200年的民俗扮演——万排抽狮。  
抽狮从福建传入万排上排村,与万排所处的天文位置有关。万排位于泰顺东北角,东南面简直与福建省的福鼎、柘荣相毗连。在200年的时光里,抽狮扮演的队伍大多都是沿着这条线路,深化闽东沿海一带,走村串户去扮演。每年正月初一动身,走遍闽东沿海的几个县城,直到正月十五才回来。  
万排抽狮其实是15个人的集体“舞蹈”。主要道具为狮架上面的一只小狮子。人员的详细布置主要如下,抽绳3人(轮番交换),抬杠4人,舞狮2人,吹奏8人。抽狮的扮演中心是靠绳线牵引小狮子。整场抽狮扮演的时间普通为15分钟左右。不扮演时,狮架的重量并非很重;但是一旦扮演开端,随着小狮子的舞动,整副道具的重量也陡然增加。有时分,四个抬架者每人所需分担的重量各达80多斤,边走边舞,一场演出完毕下来,人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抽狮的技巧在于牵动狮子做出各种动作的7根绳子,这些绳子散布在小狮子的身体部位,一根球绳、一根头绳、一根头二绳、一根尾绳、两根边绳、一根肚绳。它们牢牢地系在小狮子身上,扮演者正是经过料理这7根绳子,赋予了小狮子生命的生机。外人常常小看了这7根绳子,他们基本不晓得绳子虽小,但实践操作难度却很大。  
抽狮扮演胜利的关键在于最后一个动作——抢球。扮演到了最后,只见鼓乐声中,小狮子的动作也开端加快起来,绳索牵引的过程中,说时迟,那时快,猛然间腾空跃起,一口将悬挂在数米之外的球抢进了口里,疾速退回到木架中的尾部,预示着整个演出正式完毕。  
五、泰顺百家宴  
泰顺县元宵节百家宴是一项共同又古老的闹元宵风俗,由最初的“做春福”开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祷告典礼,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歉收,保安全”。始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相传南宋时,三魁镇张宅村祖先为规避战乱,从河北清河逃难到此,张氏祖先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一同同饮团聚酒。“百家宴”的前身为“祠堂酒”,范围仅限于当地本家汇集一同共进午餐。慢慢的,后来逐步演绎为联谊性质的聚餐--百家宴。据称在明清时极为盛行。  
关于祠堂酒,这在浙闽一带民间是再普遍不过了。每个姓氏,每年均有一次或两次的祭祖,之后都会在祠堂里办几桌酒席以供族人聚聚。只是参与人员一直局限在本族之间,普通地外姓人也不会主动介入,范围也就几桌十几桌而已。但泰顺百家宴的特殊即在此处--外姓人加盟了这个“酒会”,而且范围逐年上升。此次百家宴上,坐在张宅祠堂里吃饭的已不尽是张宅张氏的族人,也不全是三魁的本地民众。  
行花年  
由古至今,百家宴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厚,但该终没有脱离举行活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举行浩大的仪式祭拜中央神祉陈十四娘娘和木偶戏神王乞佬。  
举行百家宴之前,当地人还要祭奠张宅祠堂左近临水宫的陈十四娘娘,所以对祭奠用的糯米酒与猪有特殊的请求。用于酿造糯米酒的稻谷,是不可选择路边的稻田来种植,而是选择相对较为偏远的山田。此外,在整个稻谷的生长期中,不允许施肥、喷药、除虫,而是顺其自然。用现代盛行的词语来表达,那是地道的绿色食品。采用这种糯米酿造的酒,酿造人本人不允许事前品味;关于猪的饲养,也有相当严厉的规矩,首先必需选择经过阉割的公猪,第二,猪仔在饲养的过程中,不可运用饲料停止喂养,而是吃一些菜或米糠。这两样为来年祭奠所用的供品,由专人担任,一年一养或一年一酿。在当地人看来,只能这样才显得圣洁,才干用以祭奠。  
陈圣母  
临水宫的陈十四娘娘是民间传说中的神性英雄,由于擅长“医病、除妖、扶危、解厄、保胎、送子”等善举,护国佑民,功德无量,圣迹远播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台湾和东南亚等等许多中央,广为传诵和崇拜。  
陈十四娘娘在泰顺境内的传说是:观世音天庭斗法招致两根青丝,下界化为雌雄二蛇为害人世,手指上渗出三滴血化为红雨来临陈家,于是陈十四出生。陈家世代习茅山道法,百姓恳请陈家出山收伏蛇妖,陈因患病难以成行,遣二子法通、法青降蛇,法通被蛇公吞食,法青幸免逃归。南极仙翁荐陈十四至庐山学法,三年后学成归来,陈十四手持庐山镇山牛角,经过屡次斗战,终于除灭了蛇妖。期间陈十四由于在降妖过程中,屡次冒犯“天条”,廿七岁阳寿便终。于是在民间取得了众人的拥护。  
在元宵当天举行的出宫踩街-过程中,当地的善男信女甚是忠诚,她们持香列队相迎不说,佛像每到一处,人们放鞭炮烟花。-队伍中的华盖下,不少男女手持香把拼命往华盖下挤。佛像边上更是挤满了人。大家似乎觉得与神灵挨得近一些更近一些,更能得到她的佑护。  
六、泰顺畲族民歌  
浙江省的畲族主要散布在丽水、温州各地域与衢州、杭州境内。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独一的县级畲族自治区。唱山歌是畲族人民劳动和生活中一种最为重要的文化活动方式,男女老少,大都善歌。畲族有“盘歌”(对歌)的风俗,屡屡长夜盘歌,夜以继日。其曲调与汉族颇有不同,极富畲族特性。曲调形态,全国共有约八种,浙江就有六种,即:“丽水调”、“景宁调”、“平阳调”、“泰顺调”、“龙泉调”、“文成调”(其中两种与闽共有)。能够以为,浙江的畲族民歌,在全国畲族民歌中具有代表性。民歌的歌词,极为丰厚。除浩瀚的短歌外,有长篇史诗歌《高皇歌》,以及长篇叙事歌“小说歌”数十部,成套的“婚仪歌”、“祭祖歌”、“功德歌”等等。畲歌词格,有一种“三条变”,这种词格与先秦《诗经·国风》中的“三叠”有渊源关系。又,其以“子、丑、寅、卯……”十二时辰为序的词格,在唐代民歌汇编《敦煌歌辞总编》(任半圹编)中,可觅其踪。  
畲族民歌随处可见,以畲语歌唱的方式表达。每逢佳节喜庆之日便歌声飞扬,即便在山间田野劳动,省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畲族的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其中无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最喜欢的一种民歌方式。“双音”是畲族人擅长的二声部重唱的唱法,又称“双条落”。  
畲族有本民族本人的风俗和言语,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活动方式。山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消费、生活等各种社会学问和停止文化文娱活动的重要手腕和工具。唱山歌成为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管男女老少大都善歌,并构成了一些共同的民族歌俗歌会。  
畲族人民喜欢唱歌,内容丰厚多彩,最为普遍传唱的是长篇叙事《高皇歌》(亦称《盘瓠王歌》)。歌中叙说盘瓠特殊身世及其阅历业绩和民族来源。畲族民歌的唱腔、曲调均受各自寓居地域汉族方言的影响,日渐地域化。  
上山劳动,单人时常常以歌驱寂寞,远处有人听到,听出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就常常接上,开展成谈情说爱的对唱。山上常有人对歌,所以有人称畲乡是歌的海洋,故也有人把畲歌称为山歌。  
畲族民歌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叙事歌(含神话传说歌和小说歌)、杂歌(含爱情、劳动生活、传授学问、伦理道德、文娱生活等内容)、典礼歌(含婚仪歌、祭祖歌和功德歌等)。  
畲族民歌的曲调大致可分为山歌调和师公调两大类。山歌调包括:福宁调、福鼎调、霞浦调、罗连调、丽水调、景宁调、龙泉调、文成调等。师公调包括念诵调和配合做公德动作的歌唱。  
畲族山歌多用假声歌唱,按唱法的不同,有平讲调、假声唱、放高音等三种变化。还有一种"双音"的歌唱方式,由男女二人用同一歌词演唱,曲调之间构成支声式、模拟式或和音式关系。此种唱歌方式曾有一段时期盛行,代表曲目有《风吹竹叶尾提提》等。现已濒危,亟待抢救。  
畲民喜唱山歌,不只婚嫁喜庆,逢年过节唱,而且在消费劳动、款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以至在丧葬悲痛时也以歌代哭倾吐衷情。畲族民歌普通以四言、七言体韵文为一条,四句为一首,也有少数歌词第一句为三个字或五个字,考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仄声。畲族民歌很多,方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品种有叙事歌、习俗歌、劳动歌、时令歌、小说歌、反动歌、儿歌、杂歌等。编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卷》畲族婚俗歌935首,哀歌642首,还有用外乡史实编成的《打酒局》、《打盐霸》、《古老歌》和《汤夫人歌》等4-联歌。  
畲族歌唱方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其中无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民最喜欢的一种音乐方式。畲族人民擅长二声部重唱的唱法,人们称之为"双音",畲族称"双条落"。在演唱上,带有轮唱性质。  
畲族民歌考究畲语押韵,不少人能即兴编唱,有的歌手对唱一两夜而不反复。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唱,平常学歌时不夹假音唱叫"平唱"。唱喜歌每个县有一种曲调,唱哀歌全民族统逐个个曲调。唱歌的方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很少伴有动作与器乐。  
畲族民歌按首数几可分为短歌和长联歌,独立一首为短歌,平常多唱短歌;几首、几十首以至上百首为一个整体内容的民歌称长联歌(或叙事歌),如《高王歌》、《封金山》、《时辰歌》等,景宁一带还有《打盐霸》、《打酒局》、《汤夫人歌》等长联歌。《高王歌》是记叙畲族源传播说的长联歌,畲族人民视为传世之宝,民族史诗,畲族众所周知,世代传唱,全诗共112首。  
劳动歌是以歌唱方式表达各项消费劳动须遵照的农事时节,引见消费学问,如何争取歉收,完成美妙生活等。普遍传播的有:二十四节气歌、十二时辰歌、种田歌、勤耕歌、采茶歌等。《砍柴歌》是在畲族地域普遍传播的劳动歌之一,畲民男女老少人人会唱,详细构成年代不详。该歌是畲族姑娘在山上、田间劳动时,相遇砍柴青年即兴编唱的劳动歌曲,内容富有哲理,又具男情女爱的情调。  
情歌又称缘歌,是畲族民歌中数量最多,传播最广,最动人心弦的民歌。情歌大局部是以某种事物为烘托,表达男女间爱情的,青年男女经过情歌谈情说爱,相互倾吐真诚情感,扫除一切阻力,完成男女结为夫妻的目的,即便中老年歌手对歌,亦善交叉无动于衷的情歌来助兴。《情歌对唱》畲语称唠歌,即男女互相对唱,是具有共同民族作风的文化生活方式,只需你走进畲村,就可听到山上、田间的男女对歌声。情歌对唱,根本上是一男一女对唱,各唱一首,遥相呼应,男女青年相遇时,普通由女的主唱,男的依据主唱者的歌词内容应对,所以和唱者要随编随唱,难度较大。情歌除野外劳动时对唱外,也有夜间对唱,晚饭后开端,天明完毕。一是无妨碍劳动时间;二可吸收众多听众。  
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在消费、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人民聪慧的结晶,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多数民歌作品贮存于畲民头脑之中,经过口头代代相传,局部民歌以汉字畲语记载的手抄本传播民间。畲族歌言主要表现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完好性和多样性。另外,畲族歌言文化具有较高的学术研讨价值。  
国度十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2006年5月20日,畲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泰顺药发木偶戏  
泰顺位于浙南边陲,被誉为“木偶之乡”。药发木偶是一种独具一格的传统方式,其木偶扮演由火药带动,在其他木偶扮演中无独有偶;在烟花扮演中分离木偶扮演,在其他烟花扮演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泰顺药发木偶”是将烟花与木偶相分离的木偶戏。在泰顺称之为琼花木偶。艺人将戏曲人物、神话人物等木偶外型混于烟花之中燃放,在烟花的带动下,焰光中木偶腾空飞舞、五彩纷呈、栩栩如生。它常常在庙会、祭奠、民间节日等活动中扮演。据调查考证,泰顺药发木偶在泰顺兴起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中国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主要有悬丝木偶、杖头木偶、水木偶、药发木偶、肉木偶五大类,其中水木偶和药发木偶一度被以为在国内早已失传。但据泰顺有关部门考证后以为长期以来存在于泰顺民间的琼花木偶就是药发木偶。几百年承传不时的药发木偶在泰顺发现,为我国木偶戏研讨提供了珍贵的例证。  
但由于许多民俗的淡化、文娱方式的改动和公共平安的思索,药发木偶赖以生存的空间逐渐减少,加之其工艺复杂、精密,现阶段已少有新人传承。药发木偶制造艺人都年事已高,这一珍贵的传统戏曲方式已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亟待维护。  
八、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顺被列入国度和省市非遗名录116项,其中“国遗”项目6项。其中“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结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急需维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顺还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浙江省第一批传统戏剧之乡”“第二批浙江省传统节日维护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浙江省畲族文化生态维护试点县”“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试点县”等。  
九、畲族风情节  
2013年4月2日(农历三月初三),浙江首届泰顺畲族风情旅游文化节暨温州市第五届瓯越“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在泰顺县举行。本届节庆以“中国梦·山哈情”为主题,向人们多样化展现了泰顺浓郁的地域文化。  
十、县歌  
《采茶舞曲》(2005年确立)这首源自浙南茶叶之乡泰顺的歌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盛行于大江南北,为周大风所作,因其浓郁的江南特征,1983年被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亚太地域作风的优秀音乐教材”。  
十一、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泰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以传承人对环境以及构造力学的认知体系为根底,采用原木资料,运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梁等中心技术,以榫卯衔接并构筑成十分稳定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编梁木拱桥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建筑款式。该技艺体系于2009年列入结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维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名录代表作。泰顺境内至今较完好地保管着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木拱廊桥,是宝贵的建筑工艺遗存,被人们称为古代木构造桥梁的活化石。  
十二、碇步龙  
碇步龙系泰顺独具一格的民间舞龙艺术。始创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道具用竹篾编成圆形笼子,笼外蒙以布匹并绘上龙鳞图案,节节相连,每节均装有木手柄用来把持。舞蹈从开龙门到关龙门共六十多套动作,全部动作均可在碇步上扮演。2009年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列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三、木偶头雕琢  
泰顺木偶头雕琢技艺自南宋末年于杭州传入,明清时期到达很高程度,以“雕工精密精练、机巧构思巧妙、开相文静秀美、脸谱描画简约朴素、粉彩工艺细致考究、木偶人物性格各异”而著称。其外型特性是在头像比例的根底上加以夸大和变形,线条明快洗练、舞台形象俊美,生、旦、净、末、丑,忠、奸、贤、愚各具特性。泰顺木偶头有180多种外型,脸谱近300种。泰顺木偶头雕琢主要散布在罗阳镇,艺人以季桂芳、季天渊为代表。2009年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度级非遗项目名录。  
十四、泰顺方言  
1、百丈口话  
百丈口话属方言孤岛,是变了调的文成话,俗称“下路话”。它受四周莒江话的影响很大,有被莒江话异化的趋向。  
2、汀州话  
汀州话来源地是闽南,方言特性介于闽南话和客家话之明。讲汀州话的中央有:上排村(许氏)、林垟村(赖氏)、大岗背(赖氏)、下塔村(赖氏)、秀溪边(邱氏)和碗窑村(江氏、杨氏、华氏)。目前能讲汀州话的仅属老年人和局部中年人,估数为2000人。  
3、畲话  
泰顺境内畲族人运用汉语,他们讲的汉语叫做畲话,又叫少姓话。畲话只在畲族内部通行,属客家话系统,含有闽语成分。境内畲族人普通能讲一种以上别的方言,因而畲话受四周方言影响很大,一些畲族年轻人已不会畲话。目前约1.6万余人讲畲话。由于所处的言语环境不同,境内畲话的内中也有较大的分歧。  
4、彭溪话  
彭溪话俗称平阳话,属闽南语。详细散布在东南角的彭溪镇、峰文乡、月湖乡和西南部垟溪乡。另外,散居在仕阳镇的个别村落也讲闽南话。目前近3万人讲闽南话。  
5、莒江话  
莒江话详细散布在东北部的莒江、新浦、包垟、连云、翁山、百丈、峰门、筱村(局部)、洪口(局部)和横坑(局部)等乡镇。莒江话区东接文成话区,言语深受文成话影响。目前近五万人讲莒江话。  
6、罗阳话  
罗阳话原只限城内居民运用,后逐步扩散到左近村落。散布在司前、竹里、黄桥和碑排等乡镇的司前话和罗阳话同是丽水话的分支。二者虽稍有差别,但内部较为统一。目前约5万人讲罗阳、司前话。  
7、蛮讲话  
蛮讲主要散布在南部的广阔地域,目前约18万人讲蛮讲。内部有一定的差别。从言语历史开展的角度看,蛮讲可分北蛮讲和南蛮讲。筱村镇、下洪乡、南院乡及以北为北蛮讲,以南为南蛮讲。北蛮讲因受吴语影响很大,语音上与南蛮讲已有较大的不同。  
十五、传统节庆  
泰顺具有丰厚的乡土民俗文化,畲乡风情、百家宴、木偶戏、斗牛、舞龙、舞狮等享誉甚远。特别是逢岁时节气,泰顺民间有着乡镇赶集的传统风俗,元宵节百家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畲族风情节、禳神节等传统节庆文化,沉淀了山里人“聚宗亲、商族事、祈上苍、保安全”传统文化内涵,构成了泰顺“非遗赶大集”的共同人文景观。近年来,泰顺依托本地深沉的山水文化、茶文化、廊桥文化以及丰厚的民俗文化,又相继发掘和举行了廊桥文化节、木偶文化节、泰顺石文化节、“三杯香”茶文化节、古镇文化节、红曲酒酿制节等新兴节庆活动,打响了“一镇一节庆、月月有节庆、节节有特征”的乡土文化品牌,八方游客慕名而来,极大地带动了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兴隆开展。  
十六、“三月三”畲族风情节  
“三月三”畲族风情节是畲族传统节日,又称“乌饭节”或“对歌节”。活动以畲民留念祖先为主题,活动方式主要是唱山歌、对山歌,一些年青人则选这一节日谈情说爱,用歌声和舞蹈表达对生活的赞誉,对劳动的酷爱,对爱情的固执追求,氛围愉快热烈,令人沉醉。2006年开端,泰顺县内的司前畲族镇、竹里畲族乡、彭溪玉塔畲族村等地每年举行“三月三”畲族风情节。2013年,浙江省首届畲族风情旅游文化节暨温州市第五届瓯越“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在泰顺县举行。每年农历三月三,广阔游客就会纷至沓来,品畲味、听畲歌、赏畲舞,还有万人入席的“乌饭宴”,成为展现泰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张“金名片”,为推进山区乡村旅游注入了强大动力。2012年,“三月三”畲族风情节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七、廊桥文化旅游节  
自古廊桥遗梦处、历来泰顺盛情时,“廊桥”是泰顺最具特征、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金名片”。自2009年开端,泰顺县连续举行了六届廊桥文化旅游节,五届廊桥文化论坛,应用多途径、多渠道加大泰顺的廊桥文化的宣传推介,充沛发挥廊桥等外乡文化在全县旅游开展中的支撑作用,让世人理解泰顺、熟习泰顺,提升泰顺廊桥文化的影响力和掩盖面。廊桥文化旅游节通常在“世界最美廊桥”北涧桥所在地泗溪镇举行,时间布置在11月,时隔2年举行一次,活动内容突出泰顺廊桥文化主题,组织民间民俗文化、美食小吃、特征文化展现、世界廊桥文化论坛等,推出了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活动,经过举行廊桥文化旅游节、中国廊桥文化论坛、建立廊桥文化长廊等,全面拓展泰顺廊桥文化知名度,塑造风情共同的“泰顺廊桥故事”。  
十八、泰顺结婚习俗习气  
泰顺结婚普通都有什么习俗啊?  
看你扮演什么角色了,假如你是新郎/新娘,或是新郎/新娘的朋友,家里的亲戚都不一样。如今也大多移风易俗顺应了新时期。就保存了闹洞房的一些老传统。  
看你扮演什么角色了,假如你是新郎/新娘,或是新郎/新娘的朋友,家里的亲戚都不一样。如今也大多移风易俗顺应了新时期。就保存了闹洞房的一些老传统。  
纵所不一...大局部是摆出10至40桌的酒宴然后请邻居.亲戚朋友...有些中央会办1天或以上有些就正午或者晚上吃一顿...  
纵所不一...大局部是摆出10至40桌的酒宴然后请邻居.亲戚朋友...有些中央会办1天或以上有些就正午一顿...(结婚也赚钱)  
泰顺你在哪里?罗阳或境外?罗阳相对较重。罗阳1000出500  
十九、泰顺春节风俗  
在我们泰顺民间,顺天圣母陈靖姑被奉为维护神,简直各个乡镇都建有陈夫人神祇的宫庙。每年正月初一,人们一大早就带着香烛茶酒、果品糕点到临水宫中祭拜陈靖姑。庙宇中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纷至沓来,人们在神灵面前恭敬地点上一柱幽香,忠诚礼拜,默许愿望,祈愿家人能在新的一年里安全顺利。新年伊始,有些人也会为本人或家人求签问问吉凶,慈祥的陈圣母也是有求必应的。普通摇到第一仟和最后一仟是最吉利的。比方最后一仟的诗句里就有“顺天圣母”的字眼,签诗云:“三十二仟诗相连,顺天圣母求周全。千年蟠桃重结子,八仙过海大团聚。”这是圆满和美之意,求到此签者会对家庭和事业怀着美妙的神往。  
陈靖姑又名陈十四,她的称号极多,又称临水夫人,顺懿夫人……我们泰顺百姓普通亲切地尊称她为“佛姨奶”。陈靖姑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她原是唐朝人,生前济世救人,死后英灵得道。百姓感其恩德,树立宫庙神位祭奠她,历代帝王对其加封敕赐,南宋理宗帝追赐为“慈靖夫人”,清代乾隆皇帝封赐她为“太后”。可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对陈靖姑都是很敬重的。  
关于顺天圣母的传说有许多版本,我们泰顺的传说是:观世音菩萨在天庭的蟠桃会与众仙斗法,她留在木梳上的两根头发化为雌雄南蛇为害人世,观世音念及民间疾苦,为了补偿差错将手指上渗出的三滴血化为红雨降世福建陈家生陈十四。陈十四长大后上庐山学法,作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她秉承了观世音的慈善心胸。为了斩妖除魔,救民于水火,她几次冒犯天条,被减阳寿。在泰顺境内的有些临水宫里,陈夫人站立的神像手持宝剑与庐山镇山牛角,这是她与蛇妖斗战的姿态,她慈眉善目,仪态端庄,眉宇间又有一股凛然不可冒犯的威严。  
陈十四的故事在闽浙一带众所周知,家喻户晓。泰顺民间把陈十四的传说编成木偶戏《陈十四娘娘收妖》,每年正月各地常会演出这部“神戏”。以前每逢这时分村里人就会携老挈幼前来观看,如今看木偶戏的大多是老人。固然这部戏他们曾经看过几十遍,有些台词都会背了,可是并不会因而厌倦,一则是怀旧,二则是对陈十四娘娘的敬重之情。  
听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陈靖姑的诞辰。这一天,泰顺民间除了百家宴、赏花灯,看烟花等活动外,还会举行祭奠临水夫人的活动。人们事前要选择出数位福寿的老妇人,为圣母神像沐浴更衣,然后以古代的典礼行礼。到夜晚时,大家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抬着圣母神像巡行街上,这意味着陈圣母出宫踩街,信徒们持香列队相迎,神像所到之处,鞭炮声声,烟花闪闪,前来观看的人塞满道路,应该说这是一年中山间小镇最繁华的夜晚。  
陈靖姑在民间传说中是陆上维护神,与海上维护神妈祖林默娘齐名,她们都是生前行善积德,身后享百代之光彩,得万民之崇仰。信仰神明有时不止是为了祷告安全幸福,也是百姓敬重她们的美德,对她们心存感恩。泰顺民间信仰陈夫人,比方祈福、求雨、求嗣都会祈求陈夫人,并由此构成了许多风俗。这种风俗分离了泰顺的百家宴、木偶戏、廊桥文化等,构成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乡土人文景观。这丰厚了百姓的生活,使传统节日氛围愈加浓重。  
二十、泰顺县饮食风俗与特产  
(一)泰顺小吃  
泰顺小吃独具特征,源远流长。多数采用当地新颖食材,考究本性原味,是名不虚传的“山珍野味”。泰顺小吃遍及街头巷尾和农家小院,大多是滋味厚重的民间土菜——土豆煎饼、地瓜丝团、泥鳅汤等;有的制造办法简单,有的做工考究,比方米面层、烟熏腊兔、绿豆腐、药膳炖鸡鸭等,都是最草根的美味。品味泰顺小吃,味蕾满足的同时,难忘的是浓浓的乡愁。来到泰顺,千万别让美食擦肩而过,徜徉美丽山水之间,更要任性享用泰顺小吃在舌尖上悲欢离合的腾跃。  
1、五味煎蟹  
圆脐梭子蟹,斩大螯去脚尖,每只切成八块,撒上面粉,加咖喱、辣椒油、番茄酱等多种调料烹制而成。此菜色泽红亮,肉质鲜嫩,五味俱全。  
2、炸蛏筒  
此菜系用鸡蛋皮卷包蛏肉和姜、葱、挂糊炸制而成。其特性是蛏肉鲜嫩,外层酥松香脆。配辣酱油上席。  
3、鸽蛋鱼脑  
水发鱼脑切块入碗,加高能清汤和姜酒等调料,用旺火笼蒸后取出,盛于荷叶碗中。另用10把调羹,抹上冻鸡油,磕入鸽蛋,缀上香菜叶和火腿末,用小火蒸熟后脱离调羹,置于鱼脑四周。然后将烧沸并加调料的高级清汤倒入碗中即成。  
4、龙头鱼  
龙头鱼,俗称水潺。将其鱼身切成数段,加调味品拌匀腌渍;过非常钟拍上面粉,拖挂蛋液,逐段下锅油炸。炸好捞出,再入炒锅加料烹制,用小火焖至汤汁收浓时,淋上芝麻即成。  
5、香蕉黄鱼夹  
黄鱼肉片加调味品腌渍入味,放进月牙形香蕉厚片,似饺子般包合成,拍上面粉,蘸鸡蛋液投入花生油中,炸至结壳捞出。鱼头尾亦如法炸制。然后用调料及沸水将其焖熟,按整鱼状装盘。再将炒锅中卤汁用旺火收浓,放入青豆和花生油,推匀浇于鱼上。此菜融鱼香、果香于一体,咸中有甜,略带酸味,口感爽适。  
(二)泰顺特产  
泰顺有许多特产,如:茶叶,婆饼,烟熏腊兔等。泰顺茶园多依山傍林而建,其土壤、水、大气干净无污染。茶树长期受云雾覆盖,漫射光照时间长,山区昼夜温差大,芽叶生长时间富余,持嫩性好,内含物积聚丰厚,古以“黄汤”、“白毫银针”著名。“天坛”牌特级珍眉取得世界第25届食品博览会金奖,“三杯香”、“承天雪龙”等名优茶。  
1、雪龙茶  
雪龙茶产自中国生态示范县、中国茶叶之乡--浙江泰顺。雪龙茶精选一芽一、二叶初展鲜叶为原料,采用机械和手工相分离,精心炒制而成。雪龙茶屡次被中国国际茶博览会、农博会评为“金奖”和“国际名茶奖”,一九九九年荣获IMO国际“有机茶证书”。  
2、高山云雾茶  
高山云雾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  
3、自然山珍  
泰顺自产的山友牌系列自然山珍,均采用国度级生态县境内野生野长的自然野菜为原料。本系列产品在传统加工工艺根底之上应用再现代微波技术精制而成。炒、熘、凉拌或佐以各种火锅,滋味鲜美。  
产品:菜花、大刀豆、皇帝豆、葫芦片、芥菜。  
4、三杯香  
泰顺产茶历史长久,是全国和浙江省茶叶消费优势区域之一,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眉茶出口基地县、“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明崇祯六年,《泰顺县志》记载:“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明清时期,泰顺“黄汤”“白毫银针”等茶叶畅销天津、上海、营口等地,并远销东南亚国度和地域。解放后,泰顺炒青绿茶不断作为上海口岸公司和浙江茶叶公司出口眉茶的拼配原料,被誉为“浙江绿茶的味精”,产品销往四十多个国度和地域。泰顺的“三杯香”茶被评为中国著名商标、中国天文标志证明商标,“三杯香”品牌价值达10.94亿元。2016年,全县茶叶总产量3200吨,总产值3.3亿元,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已成为泰顺生态农业的支柱产业。  
5、杨梅  
泰顺杨梅栽培历史长久,据记载已有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温州府志》载:“杨梅,泰顺尤盛”。清朝光绪年间《分疆录》亦有记载。泰顺杨梅,果实外形美观、果大汁多;成熟最早的百丈产区在6月初就能成熟(浙江省最早),最晚的九峰产区在7月下旬落市(温州地域最迟),上市期长达50多天。现有杨梅面积3.8万亩,全县杨梅产量12500吨,产值近亿元。独具特征的泰顺杨梅屡次荣获“全国十大精品杨梅”“温州名牌产品”“温州市精品杨梅”等称号,在市场具有较高的信誉度与佳誉度。2015年胜利注册为天文标志证明商标,这是泰顺县继“三杯香”后又一张天文证明商标的国度级“名片”。  
6、竹制品  
泰顺具有丰厚的竹资源,是全省、全市的竹资源大县,全县竹林总面积23.3万亩,立竹量5701万株,年产竹材242万支。近年来,泰顺鼎力推进竹产业转型开展,竹产品从传统的餐具、工艺品、板材等制品向竹炭、竹活性炭、竹纤维等新型环保资料开展,构成竹餐具、竹工艺品、竹胶板、竹炭等产品200多种,销往欧美10多个国度。竹产品注册商标6个,各类专利技术60个。  
7、猕猴桃  
泰顺猕猴桃生长地域终年云雾旋绕,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构成有利于猕猴桃生长的小气候条件。现有猕猴桃种植面积1.4万亩,年产鲜果7000余吨、年销售额近亿元,带动1400余户6000多人从业。注册商标70多枚,已获得浙江著名商标2枚、浙江名牌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等绿色认证20余项。主栽种类有华特猕猴桃和布鲁诺猕猴桃,其中华特猕猴桃是本地选育的新种类,具有高维生素C、易剥皮、耐贮藏、质量优良等特性;布鲁诺猕猴桃是仅适合泰顺主栽30多年的老种类,其他中央极少种植,具有风味浓郁、糖度高、果肉翠绿等特性。  
8、葡萄  
泰顺系国度生态县,共同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风味共同的泰顺葡萄。泰顺葡萄栽培面积960亩,产量700吨,产值1000万元。种类有寒香蜜(珍珠葡萄)、醉金香、宇选1号、美人指、巨玫瑰、夏黑、阳光玫瑰、信农笑、红提、黄蜜等10多个种类,成熟期从7月上旬到9月初,主要散布在司前、罗阳、泗溪、三魁等地,其中司前镇葡萄栽培面积占全县的70%,产量和产值占全县的80%。泰顺葡萄依托当地共同的溪流小盆地气候条件和砂质土壤,成熟早、糖度高、香气浓郁、滋味清纯,深受市民喜欢。泰顺县红月亮葡萄专业协作社和左溪葡萄专业协作社有300多亩葡萄经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月亮红”葡萄和“畲乡明珠”葡萄分别取得2014和2017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金奖。  
9、梅花鹿  
三魁镇现有养鹿场三个:1、浙江省泰顺县劳务养鹿场,属集体企业,建场於1982年;2、金钟山养鹿场;3、曲尺潭养鹿场。全镇年产鹿茸角750斤,干鹿茸片250斤,并供给梅花鹿种。  
10、官洋黑豚  
官洋黑豚产自泰顺县三魁镇官洋特征养殖示范村,是一种集野味、滋补、药用于一体的食草动物。其产品无污染,是一种纯自然的绿色、第四代自然功用食品。官洋黑豚是老少、孕妇、病后体虚理想的营养、滋补保健食品。对胃病、冠心病、高血压的病患者具有明显的食疗效果。并且还有抗癌的成效。  
11、官洋绿头野鸭  
泰顺县三魁镇官洋特征养殖示范村驯养的绿头野鸭具有野味香浓,肉嫩而鲜美,瘦肉多。  
12、鳟鱼  
鳟鱼普通栖息在比拟凉的淡水中,特别是湍急的溪流和较深的池塘里。而泰顺的自然气候和天文环境比拟适合合适鳟鱼产卵和生存,因此鳟鱼也是泰顺特产之一。  
13、鹧鸪  
泰顺的鹧鸪也非常有名。鹧鸪又名石鸡,飞龙,是一种集野味、欣赏、保健、药疗为一体的珍禽新种类。具有良好的药用作用和滋补作用。  
14、石蛙  
石蛙的学称号棘胸蛙,又名石蛙的学称号棘胸蛙,又名石坑,石鸡,石坑泰顺蛮讲叫“石冻”。主要散布在我国南方诸省的深山密林的山涧溪流中,长期以来处于野生状态。因此具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痞瘦、化毒疮之成效,所以石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15、鸳鸯梨南瓜  
属欣赏型南瓜。梨形小果,果实底部为深绿色,上方为金黄色,并有淡黄色纵纹相间,呈现明显黄绿双色果。果径4—6厘米,果高8—10厘米,单果重100克左右。  
16、烟熏腊兔  
腊兔采用山区农民青料饲养的肉兔经特别烟熏而成,兔身焦黄外观好,肉质鲜嫩,并有烟熏后特有的焦味,无腥味。在当地,烟熏后的兔肉加如笋干佐以黄酒、醋、辣椒做菜。  
二十一、泰顺县著名景点  
1、旅游资源  
泰顺是生态旅游资源大县,全县共有旅游聚合区10个、旅游单体总数295个,其中五级资源单体3个、四级资源单体13个、三级资源单体66个。其“泉桥山水石”的特征资源集成,具有明显的稀缺性、共同性和独一性。  
“泉”即“承天氡泉”,为浙江省两个4A级温泉之一,并且是全省独一的主动上升泉,被誉为“神水宝地”“天下第一氡”。“桥”即泰顺廊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准备名单,其传统营造技艺列入“世界人类急需维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即乌岩岭,系国度级自然维护区,主峰白云尖为温州第一顶峰,具有浙江50%以上的动植物种,被誉为“自然生物基因库”“绿色生态博物馆”。“水”即飞云湖,位于飞云江中游,是浙江南部最大的湖泊,是一处集湖光山色之大成,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集避暑、疗养、度假、观光的旅游胜地。“石”即泰顺石,是与国内“四大名石”同等优秀的工艺叶腊石,理论储量1亿吨以上,极具文化艺术发明价值和珍藏价值,旅游文化开发前景宽广。  
2、旅游开发  
泰顺将依照“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开展思绪,把旅游作为最大的供应侧构造性变革和富民产业来抓,加快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全面施行“旅游百亿工程”,创新理论“旅游业+”开展形式,做好旅游业“乘法”,推进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迈进,全力打造浙南闽北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国度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力打响“中国氧吧·康旅泰顺”品牌,全力提升“中国最佳生态、世界最美廊桥”旅游形象。方案至2020年,创成1个国度5A级景区,4个国度4A级景区,完成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旅游综合产值4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到达30%以上。  
3、旅游景点  
泰顺旅游景点有凤垟云海、泰顺廊桥、徐岙村、包氏宗祠、胡氏大院、仕水碇步、荣西油菜花、承天氡泉、中国最长铁索桥等等。  
廊桥文化园:泰顺廊桥文化园位于泰顺县泗溪镇,总体规划面积1.09平方公里,人文景观丰厚,自然景观漂亮,以展现廊桥文化历史为主要开展定位,表现浙南地域风情和民俗特征,打造小桥流水、良田炊烟的世外桃源现象。园区内有北涧桥、溪东桥、陈十四娘娘庙、宋代十八学士原址、汤氏宗祠、林家大院等多处人文景观,以及险峻挺拔的将军山、泗水洄澜等自然景观。2014年底,廊桥文化园创成国度4A级景区,完成了泰顺县4A级旅游景区零的打破。  
乌岩岭国度自然维护区:乌岩岭国度自然维护区原生态系统完好、山岳风光绚丽,森林植被构造完好、典型,山峻地广、复杂的地形地貌及原始森林构成了共同多样的自然景观,被誉为“自然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乌岩岭还是世界独一的黄腹角雉保种基地和科研基地,被命名为“中国黄腹角雉之乡”。乌岩岭现存黄腹角雉种群数量600多只,是已知的野生黄腹角雉最高种群密度区。2012年创成国度3A级旅游景区,2016年创成国度4A级旅游景区。  
仕水碇步位于浙江泰顺县仕阳镇溪东村,横跨仕水溪。乾隆六十年(1795)建,嘉庆廿五年(1820)重建。1989年列为浙江省第三批文物维护单位。  
白云尖海拔1611.1米,是温州第一顶峰。  
承天氡泉位于泰顺雅阳会甲溪峡谷底部的承天氡泉,因出水量大、出水温度高、医疗价值高而被誉为“浙南大温泉”。浙江省水文地质大队测定,承天氡泉泉水是在地层下经过38年循环增温而成的公开水,并从5000多米深处的地层冒出,出露地表水温为62至68℃,日出量500多吨。氡泉于2001年5月被列入国度级浴用医疗矿泉水名单。氡泉景区坐落于泰顺县雅阳镇承天村会甲溪峡谷中,是浙南著名的温泉治疗、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胜地,总面积5.71平方公里,距同三高速分水关出口20公里。景区最著名的景点就是“承天氡泉”,为国内稀有的高热含氡矿泉,氡泉流露水温54-62℃,含氡量21.4埃曼,具有4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极为显著的医疗、美肤和养生成效,先后荣获“神水宝地”“天下第一氡”“温州四大王牌景区”“温州十大避暑胜地”等佳誉,氡泉国度4A级景区创立经过省级评价。  
百岛飞云湖由百丈湖、莒江湖、洪口湖三大湖及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森林掩盖率为74.4%。  
泰顺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境内保管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达30余座。  
溪东桥,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浙江省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重表。道光七年(1827)重修。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  
毓文桥,位于泰顺西部的洲岭乡。始建于清,位于两山缺口处,全长23米,高4米,单跨7.6米,有桥屋6间,三屋楼阁,二楼为文冒阁,系石拱木廊桥。拱卷青石筑砌,呈半月状,与四周古松,溪水溶为一体。  
永庆桥,位于三魁镇的下溪坪,始建于清,桥长36米,宽5米,高5.2米,二孔跨径19.12米,桥屋12间,桥中有神龛。  
仙居桥,位于罗阳镇东北的仙稔。始建于明,是泰顺跨径最大的木拱桥。桥长41.83米,宽4.89米,高12.6米,跨径34.14米,桥屋18间,以往扼为温州大路的要冲。  
文兴桥,位于筱村镇以西。始建于清,横跨玉溪之上,全长46.2米,宽5米,单孔净跨29.6米,距水面高1.5米,桥屋16间,系叠梁木拱廊桥。  
薛宅桥,在三魁镇以北。始建于明,长51米,宽5.2米,高10.5米,单跨29米,桥屋14间,此桥梁长而斜度大,桥头坡度30多度,外型古朴,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一书。  
二十二、泰顺县名人  
吴畦(840年-923年),字祯祥,山阴(今绍兴)人,泰顺早期开发始祖之一。出身书香门第,咸通元年(861年)进士,官太子太保,兼职谏议大夫。乾宁三年(896年),隐居安固县卓小阳(今泰顺南浦溪后坪);三年后,移居库村。嗣后,筑寺院以正教化,开学馆以兴学问,给当地带来先进文化,为泰顺境内两宋时期文化高潮的到来奠定了根底。  
徐奭(985年-1030年),字武卿,瑞安县木棉(今泰顺司前墩头)人。自幼随父旅居瓯宁,后返迁故里。徐奭智质聪颖,博学多闻。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殿试作《铸鼎象物赋》,举进士第一,成为温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初授官著作郎,任职集贤院。祥符八年(1015年)升任直隶侍郎。天圣元年(1023年),改任两浙转运使。时苏州多水患,奭筑石堤,架桥梁,民乐其便,因功受朝廷贬责。天圣四年(1026年)八月,以起居郎知制诰,出使契丹。天圣八年(1030年)四月,受封翰林学士,署理开封知府,未到半年,猝死任上,年仅46岁,墓葬泰顺仙居岭下。  
蔡起辛(1228年—1301年)字若金,号絜矩,平阳县章峰里(今泰顺县雪溪富头)人。通书史,谙兵法。宋景定三年(1262年)武科殿试第一,是泰顺历史上独一的武状元。登第后,相继担任督府计议、翰林院侍讲、知韶州军等职。咸淳十年(1274年)辞官归里。宋亡后,同僚好友多入仕元朝,蔡起辛坚持民族时令,隐姓埋名,遨游浙西,历时十七年。大德五年(1301年),卒于苏州,墓葬泰顺稗岭隘门近处。据《蔡氏宗谱》记载:蔡起辛与其兄遇壬同年登第,为惩处兄弟双双中举,稗岭隘门内曾建有“双桂坊”。  
潘鼎(1775年~1836年),字彝长,罗阳人。少即聪颖,被誉为神童。十三岁考中秀才,十五岁考取癝生资历,三十六岁考取副榜举人。潘鼎擅长诗歌、古文和笔记文章;书法集晋唐之精华,雄秀流丽,独树一帜;水墨写意,皆得天趣,所画花、竹、荷,为人所钟。暮年宦游京城,与直隶总督那彦成、尚书穆崔舫交往,名驰都下,授官直隶州州判,未仕卒。  
方介堪(1901年-1987年),名严,字介堪、原名文榘,浙江泰顺人。工书,能画,尤善于篆刻。曾延为故宫博物院编辑。四十岁后写松梅竹石,有瞿山遗意。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全国书法家协会声誉理事、中日兰亭书会声誉参谋、上海美专、新华艺专、中国艺校教授、教育部二次全国美展会检查委员。一生从事艺术创作,擅长金石,先后治印2万余方,郭沫若评其印章“出神入化”,可谓篆刻巨匠。遗著有《方介堪篆刻》《介堪刻晶玉印》《介堪印存》《玺印文字别异》等。  
二十三、泰顺石雕  
泰顺石雕,全称泰顺石写意雕琢,简称“泰顺石雕”。是以中国画(写意)理论为指导,吸取工艺美术各门类艺术传统技法和文化精华,在长期不时探究、理论和创新中构成的以传统玉石雕琢技法为根底,富有中国写意画艺术内涵的一种新的泰顺石雕艺术作风。是一种主题突出,比例合理,颜色丰美,雕琢与自然调和,意境深邃,具有中国画的大写意和小写意艺术特征,由泰顺青石雕、泰顺印雕、泰顺石写意雕琢构成一脉相传的泰顺石雕艺术文化理论体系。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