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余姚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3-19 11:18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余姚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宁绍平原,东经120至121度,北纬29至30度,中心肠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30′。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区、嵊州市交界,西连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接壤。  
二、名字由来  
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另一说,《越绝书》裁,夏少康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故曰余姚。《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而为名云,此为第三种说法。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近有人主张,余姚为越语地名,其义不明。  
三、余姚陆埠豆酥糖制造技艺  
豆酥糖是一种绿色环保食品,香酥可口,老少咸宜。余姚陆埠镇传统食品豆酥糖历史长久,以其选料考究、做工精密、口味共同著称,被誉为宁绍地域四大糕点(陆埠豆酥糖、绍兴大香糕、奉化千层饼、三北藕酥糖)之一。  
陆埠镇在清咸丰七年(1857)曾经消费、运营豆酥糖,400多年来,豆酥糖不断是该地的主打产品,到1955年有8家专营店转入消费协作社。如今个人分散运营的有7家。目前,五星级酒店安定洋酒店指定为涉外特产,每月提供豆酥糖400包左右,深受外商欢送。  
豆酥糖的主料为黄豆粉、面粉、芝麻粉,配料为饴糖。其工艺流程五道:一、选料;二、磨粉;三、烘粉;四、做糕:把四种原料放在台板上,拌合平均,擀成片状,然后四角折叠,折一层,擀一层,共折12层,生长条形,用夹板夹齐,再用铗刀切成小块,用小包装纸包成四方;五、烘干。  
豆酥糖的制造时间要枯燥时节,普通在农历八月初三到次年四月十五这段时间最宜。  
由于主要工序为手工操作,年轻一代从艺的很少,面临传承断档风险。2008年起,此项目曾经列入余姚市“文化燎原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项目。  
四、一人戏班  
“一人戏班”又称“一人乐队”、“阿耀戏班”等,是小曹娥镇现年85岁的阮德耀老人于1951年后所开创。它是以木棒、铅丝等物制造成一个器乐架子,架子上挂京鼓、笃鼓、大锣、小锣、钹等五种响器,架子旁放二胡、扳胡、唢呐等三种乐器。这八样乐器全由一人击打演奏,双手、双脚和嘴谐和并用,自伴自唱一个剧目或一本戏,还能按男女或角色需求用真假嗓分口来饰演人物,故而得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演唱脚印普及浙东许多中央,他能演唱包括越剧、姚剧、绍剧等的多个剧种,剧目有《后朱砂》、《战长沙》、《斩李广》、《回窑》、《双玉蝉》等等,直至“文革”时才中止演唱。1977年后,他的演唱又活泼起来,左近各地约请不时,有一次他仅在慈溪建塘一带,就连演了45场而场场爆满,有位老先生曾特地为他写了幅对联道:一人敲打锣鼓满场,单口说唱戏文闹猛。然后因年事渐高,嗓音不济,他不演唱了,便改成为单人乐队,俗称“八样头”、“八音乐架”和“一人民族鼓乐队”等,为一些民间小戏班伴奏。但随着人们文化文娱方式的多样化,他的“一人乐队”也很快失去了市场。直至2003年11月,余姚市举行首届村落文化艺术节,他被当地文化站引荐在落幕式演出奏,才重受欢送。2006年起,央视七套、四川卫视、宁波电视台等都先后采访和播放了他的演奏,当地有关部门也在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拨出相关维护经费、树立传承基地、为他选拔了承传人停止拜师学艺等等,让这朵民间音乐之花能永葆芳香。  
五、雀冬冬  
雀冬冬是余姚已失传了半个多世纪的一种中央曲种,它盛行于姚北一带,据有关志书和民间调查考证标明雀冬冬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这是由于,余姚姚剧来源于雀冬冬,而余姚姚剧成熟于明末清初,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既然来源于雀冬冬的姚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那么,作为一种曲种,雀冬冬也有一个来源、开展、完善、成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不可能是短时间内即可构成的、因此,以此来推算,雀冬冬应该有300以上的历史了。  
雀冬冬是一种似唱似念、不衬弦管、伴以击乐、擅长叙事的民间小调。开端时是一些乞讨艺人依据所见所闻道听途说的一些风闻和趣事编唱,后逐步构成有认识的编排故事停止说唱。曲目有长有短,渐渐开成有较好的保存曲目,如:《阿阿姑娘》、《雷姐》、《徐阿长谋媳妇》、《邬玉林》、《三县开审》、《四姑娘》、《三篙恨》、《华姐》等,其中尤以《华姐》和《三篙恨》等节目传播时间更长、传播地域更为广,不少曲目后改动成有关剧团的戏剧演出剧目。  
雀冬冬由于姚剧(余姚滩簧)的兴起和民间艺人的连续而一度失传了。1955年余姚县文化馆曾约请过一位雀冬冬民间艺人演唱过《只撩衣衫玉撩人》的全本书目并整理成册,构成章回体民间故事本《三篙恨》。1963年姚剧团将其改编成八场同名姚剧演出过;1979年,宁波甬剧团移植成同名甬剧搬上平台;1981年,浙江越剧团又将其改编移槙成越剧《龙凤怨》,后又易名《花烛泪》,并拍戏戏曲电影片发行全国。  
六、谢阁老传说  
谢国老名迁字于乔号木斋,1449年生于慈溪泗门,明宪宗朝状元,历经成化(宪宗)弘治(孝宗)正德(武)宗)嘉靖(世宗)四代皇帝,时称“天下三贤相”之一。正德间,户部尚书谢迁见奸臣当道,朝廷糜烂告老还乡,潜心著作,嘉靖间,79岁的阁老再次出山执《明论大典》总裁。由于谢阁老心系民众,处事公正、深受百姓爱戴,当地民间特别在余姚一带传播着大量关于他的故事。代表性的故事有:《谢迁戒邪淫得福报》、《谢阁老解哑对》、《状元点出韩应龙》、《谢阁老家乡账粮》、《巧劝皇帝不同行》、《谢阁老维护余姚-桥》、《谢阁老与余姚笙竹》、《谢阁老与赵文华的故事》、《奉旨免皇粮》、《谢阁老造承恩第》、《谢阁老童年时期的故事》、等等。余姚文化部门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开端搜集关于谢阁老的民间故事,触及9个乡镇街道,充沛表现谢迁在故土的影响力以及人们对耿直的官吏的尊崇。至今关于谢阁老的故事已整理70多则,是余姚人民一大笔肉体财富。  
此项目的主要传承人是诸焕灿、黄长根、谢建龙等。现已得到当地政府充沛注重,与此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故居遗址、谢氏祠堂、宗谱等均予以修缮或维护。  
七、木偶摔跤  
《木偶摔跤》就是用竹木扎成一对与真人大小的联体木偶人,给其穿上长袍服饰,一个民间艺人在场侧锣鼓的伴奏下,钻入其中操作着停止摔跤动作的扮演艺术方式,故又称“掼木头人”。据现年86岁的老艺人戚水新说,其已故的师傅王学庆为当地的第一代传人,就是他年轻时在当时的上海城隍庙,看到苏北人的木偶摔跤扮演后,暗中自已学会并传入泗门的,后来便成了深受当地人欢送的一种新的民间艺术款式,至今约有七、八十年历史了。  
《木偶摔跤》是在锣鼓经“急急风”中开端的,随着锣鼓声越来越急促,人们看到的是两个木偶人缠臂搭肩,睁目相向,扭、打、撕、摔在一同。而扮演者则在木偶人所穿长袍的罩掩下,两手套着鞋,俯伏身子,爬行着前后左右地进、退、翻、滚,让上面的木偶人做出诸如“两虎对峙”、“苍鹰噙雏”、“仙鹤甩嘴”、“独立金鸡”、“凤凰晒衣”、“乌风扫地”、“擂地十八滚”等等既惊险剧烈又幽默诙谐的摔跤套路和动作。要等到全套扮演完毕,扮演者掀开衣罩,站起身亮相谢幕时,人们才反响过来,原来仅仅是一个人却扮演了两个木偶的动作。  
建国后的十年“文革”,使该项艺术简直失传。1982年始,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抢救发掘下,经尚在世的老艺人指导,这一艺术又重新焕发了青春,现已有了第五代传人,在受邀参与各种中央性文艺扮演活动外,2008年还参与了央视7套的《乡村大世界》、3套《欢乐中国行》等等的民俗扮演,“泗门木偶摔跤”这一特征艺术之花亦随之盛誉四方。  
八、木称制造技艺  
木杆称的制造和运用在我国有长久的历史,听说在秦代以前就有,但称制不一,后由秦朝统一了度量衡,就不断因循了下来,至上世纪80年代前尚是我国最普遍运用的称量工具。然其称制在建国后已从16两制被改动为10两制,木杆称的刻度也从16两刻度改成10两制刻度。本世纪初开端电子称逐步提高,但木杆称因不受电源限制,识字少的人也能操作,故还有运用的市场。同时,如今还有相当一局部中药店的称重运用着这种木杆称。  
以前的木杆称型制有大有小,大的可称重二三百斤,中的可称数十或一百多斤,小的可称几斤几十斤,最小的以至可称几两几钱几分几毫的,但大多家用木杆称称重在百斤以下。制造称杆的资料有红木、花梨木、铜藻木、红藻木以至用骨料(多为中药房或金银楼、铺、店定制和运用)。其整个制造程序均由手工完成,分采购毛坯料、按已预定的称重量大小将选中的毛坯料刨润滑、钻眼、包头(铜或铁皮)、造纽、用称砣定准星矫好尺寸、钉称花、最后打磨、上油、擦石灰,其当选称杆和定准星等环节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一支木杆称完成的时间大多在4个小时左右。制造的主要工具有榔头、剪刀、钳子、钻子、铨刀、割刀等。当前电子称普遍运用,制木杆称业生意惨淡,制称艺人多已改行,整个业界面临消亡,当地已将此技艺列为“非遗”维护项目,给予展现和一定的经济补助,使之传承。  
九、精武拳(械)技  
精武拳械源于霍元甲,他为了强国强种,把家传武学公诸于世,在上海成立“精武体育会”,团结各门各派,创始了武林一代新风。余姚姚电侠当时在上海一家印刷厂当学徒,经人引见,成为上海精武体育会会员。1938年,姚电侠回余姚,把精武拳术传授给符永江。符永江之子符飞云向父学武,父子两在余姚普遍授徒约万余人次,余姚精武体育会亦应运而生(1988年成立)。  
余姚精武体育会在不时变革、开展根底上,创新了精武套路和绝技,它们有以下几个招式:  
电侠短打。姚电侠1947年在余姚中学传授武术时创编,有短小精悍、以短制长、近身快攻、发劲刚猛、灵敏矫捷、速战速决的特性;  
姚江太极快剑38式。以太极原理,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攻防相顾;  
飞龙阴阳指43式。是一套以指功点穴技击为主的武术套路,在世界精武中为无独有偶的绝技套路,在武术史上填补了一项推进点穴套路的空白;  
神速二指禅。符永江创编,把少林“大易经筋”的内功原理,与其自己的理论经历分离,重点突出指功,吸收增加静功、内劲功。使练成速度比常规提速十倍;  
还有手掌劈石、二指断石等绝技。  
截止2008年,余姚精武体育会下有精武小组15个,会员800人,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专业杂志发表5篇,出版书籍4册,合编一册。  
十、车子灯  
《车子灯》是一种以唱带舞,唱舞分离的民间舞蹈,一说其起始于隋代的隋炀帝来杨州看琼花时,下令天下设灯庆祝,陆埠地处山区,便创制了车子灯的方式,既能挂灯,又利行走;二说是宋高宗为迎娶南逃宁波时救他的那个村姑进宫为妃未成,就留下凤辇以谢,后人便以此仿制并演化成为车子灯了。至明清代更趋成熟,从以往的即兴舞蹈扮演开展成为有伴奏、有歌唱、有叙事情节和有语汇的民间舞蹈了。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八,扮演车子灯已成为当地一大文娱风俗,持续到上世纪“文革”时废弃。1987年后,当地重组车子灯舞,并停止了一定的创新,屡次参与过宁波市及本市的各项大型文艺竞赛或扮演活动并屡次获奖,1996年被宁波市命名为“车子灯之乡”,2000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  
车子灯用木或竹扎制,外型四角八方,并被各种色布、纸花、丝头、排须、人物偶像、图片等装饰得多姿多彩,“龙凤呈祥”、“年年有余”以及鹤、鹿、蝙蝠等各种不祥物、历史和戏剧人物装缀其间,整个车子灯尢如一座花亭。其扮演普通大约由锣鼓4人、弦乐5人、演唱2人、提灯1人、调车子灯2人、后勤1人共15组成,如车子灯多了,演出人员也相应增加。其中操作车子灯的是一对10岁左右男女少年,扮演程式多为在锣鼓的导引下起舞,有“三碰头”、“原转地”、“调四角”等多种套路、队形和动作,扮演的寓意是一对对青年男女由相识、相知到相爱的过程;接着由弦乐伴奏着演唱,曲调均取自民间小调、山歌等曲牌,如“四季红”、“五更调”、“无锡景”等,唱词也系因地因时因事而自编,可套用各种场所。  
经努力,如今的车子灯已继承有人,但仍需创新和维护,不时地培育新人,让它长行而不衰。  
十一、余姚花轿迎亲风俗  
余姚当地有着花轿迎(娶)亲的风俗,源于南宋,听说是宋高宗赵构为报答浙东一民女相救之恩,下旨让浙江的姑娘以皇后的銮驾仪仗(即花轿)乘坐着出嫁,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有关花轿乘坐的民间风俗。但姑娘出嫁终身仅一次,不可能家家都制造花轿,于是又呈现了“轿彩店”制造和出租花轿的行业。梁弄镇69岁的邵永富老人世代制造和运营轿彩店,已有200多年历史,除“文革”时被禁外,迄今尚在运营。  
邵家的花轿为全木长方型构造,高180公分,宽90多公分,宝塔顶、四角出檐,五岳朝天饰件,轿周罩红绫绸帷并绘不祥图案,底垂红彩球,前门悬一花纹轿帘,需四至八个人抬动。花轿娶亲须一早先将轿抬到男方家,俗称“亮轿”;后需用一灯在花轿内晃几下,称“照轿”,含以火祛晦之意,才动轿去女方家;到女家后,女家有人会用一镜子将花轿内外通照一次,以示避邪呈祥,称为“搜轿”;接着在轿前按排6岁以下童男童女一对,手提彩灯作“引路”,放三响鞭炮,新娘进轿坐定后“起轿”往男家;到男家后新娘出轿称“下轿”,抬轿者和迎亲者要待新人拜堂进入洞房后才干回去,花轿娶亲整个过程才算完毕。还有,旧时再嫁的女子是不能乘坐花轿的,而是坐一种青色的“小青轿”。  
目前,邵永富已将花轿制造技艺和相应风俗传承于其43岁的儿子,当地政府也将它列入维护方案,并将给予邵家的轿彩店一定的扶持资金,使这一项目不致失传。  
十二、余姚风筝制造技艺  
清明前后放风筝,已成为千年不变的风俗。历代余姚县志也都有关于放风筝风俗的记载。风筝是集构思、绘图、制造、放飞为一体的综合工艺作品,制造者既要有深沉的美术功底,也要有削竹劈篾的手工技艺和仔细的裱糊技术,还要懂得上下左右的对称原理,否则做好的鹞飞不上去,也是堆废品。余姚风筝制造的代表人叶静,自小喜好风筝,扎制的风筝颜色艳丽,形象逼真。他在1986年余姚市第一次举行城镇职工风筝竞赛中崭露头角,获全能(制造、放飞)二等奖;1987年获一等奖,同年,经过选拔,代表宁波市参与省竞赛,获两个一等奖;尔后一发而不可收,1990-1999年,每年参与一次全国级的风筝竞赛,计获金奖二枚、银奖二枚、铜奖五枚,人称“余姚鹞子王”。2006年12月,余姚风筝制造技艺被列入首批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三、余姚盘纽技艺  
过去,余姚人的服装朴素,式样古朴,以中式为主,无论是小孩的拜岁衣、新郎的唐装、妇女的罩衫,还是老年的寿衣,都是用大襟或对襟的式样缝制。大襟衣或对襟衣衣着时,襟与襟或襟与布之间均用布纽扣衔接。这布纽扣既是服装的配属品,更是传统中式服装带有标志性的装饰品,传达了一种纯朴的审美信息,使衣服映托出古典型的美感。制造布纽扣俗称“盘纽”,是一项传统的女红技艺。盘纽的资料比拟简单,每副布纽扣只需求二条一尺长、2寸宽的布条即可(依据衣服大小,布条长短也恰当增减),布条颜色要与整件衣服的颜色谐和或相配。布纽扣式样很多,有一字扣、蝴蝶扣、双钱结、凤尾结等,但一件衣上的布纽扣要统一。每副纽扣有雌雄二结,雌结的特性是布辫中间弯一个纽扣眼,雄结的特性是布辫中间盘一个半寸左右的圆珠形,圆珠大小与扣眼相配。但不论任何式样,雌雄二结的花纹一定要对称,使纽扣不但有花纹美,也有对称美。随着时期的开展,时髦服装纷繁取代了中式服装,除了唐装旗袍和老年寿衣尚需布纽扣,盘纽工艺已根本上失去了用武之地。只要少数几个老年妇女还守护着这一技艺。  
十四、水碓年糕制造技艺  
年糕是我国传统的季节食品,糕谐音“高”,春节舂年糕,除了尝新外,主要还是为了讨口彩,取“年年高”之意。春节舂年糕之俗,反响了人们对美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年糕不只有南北风味之别,在宁波地域,亦因各地制造的办法不同而各具特征,但普遍分歧的观念是“机器年糕不如手工年糕好吃,手工年糕不如水碓年糕美”。而余姚市陆埠镇石门村制造的水碓年糕,可说是年糕中的佼佼者。  
石门村有丰厚的地域水资源,早在300多年前的明清时期,勤劳聪明的石门山民就在落差较大的溪流上装置水碓,最多时有72座水碓,用于舂年糕。  
由于历史长久,石门水碓年糕对每道工序都有一套严厉的请求,引成共同的传统制造技艺,如选择米粒,选择水质并对浸泡的时间,舂捣的办法,筛粉的规范等都很有考究,制造出来的年糕有柔韧糯软,燥而不裂,久浸不糊的特性,口感糯不沾牙,韧而带香,是深受男女老小欢送的时令食品。  
十五、余姚犴舞  
犴舞是越地先民在社会消费和生活中,为表达对犴的崇拜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来源于先民对犴神话的崇敬,是河姆渡稻作文化的产物。依据《四(泗)门谢氏二房谱》(始修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2)中记载,舞犴为秦朝时的一种习俗,阐明余姚犴舞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集先民们古朴的哲学思想——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和祈神、娱神民俗内涵于一体的一种共同的民间舞蹈。余姚犴舞具有传播古老、形象共同、传播较远、舞法共同的显著特征。  
犴舞的开展有三个阶段,一是静态图腾阶段,秦以前皆属于此类,二是初动阶段开展于秦代,三是有阵有法、可舞可逗阶段,构成于明代。  
犴源于古犴,与龙相象,头、身、尾共七节,头似狗似狐,无鳞片。犴舞由犴、犴珠、犴令旗、犴字旗、五色长杆旗等道具组成,犴身长约15米,由头、身、尾7节组成。犴舞队员在锣鼓和招军的伴奏下起舞,其阵法有拉场、吃珠、转身、三跳、进桩、串阵、甩尾、收场等八个阵法组成。其中“三跳”是犴舞特有的一绝。犴舞动作粗暴、局面壮观。从舞蹈语汇来看,犴舞是盘绕祈神、求神、娱神的思想为目标停止的,它是一种“俏神”的拟态和演绎,具有我国传统美学中“形似”和“神似”的圆满统一性。  
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省一个文化代表团访问日本时,看到了由东道主布置的犴舞扮演,对方言明这种犴舞来源在中国,是从中国浙江一个叫张村的中央传来的。后经多方查实(见2006年1月10日青年时报网——《南方龙舞——犴舞的前世今生》一文),肯定张村就是今天的余姚市泗门镇东蒲村的张家。1984年,在展开民间舞蹈普查时,余姚市文化馆普查人员发现了犴舞;1991年依据老艺人的回想,重新制造并恢复了犴舞。犴舞由于来源古老,地域性很强,舞法共同,面世后惹起了专家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以及浙江日报、浙江中新网、中国青年时报等纷繁予以报道。有关省内专家也专程来到犴舞所在的张家村访问犴舞老艺人张申裕。它的古老,为研讨调查当时当地的文化生存环境和生存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十六、姚剧  
姚剧是滩簧类中央剧种,用余姚方言演唱。其前身为“余姚滩簧”,又曾被称为“鹦哥戏”。来源于十八世纪上叶,构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脱胎于当地雀冬冬、文言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始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域。据史料考察,最早姚滩班社为清乾隆年间余姚横河匡堰(今属慈溪)艺人虞才气为班主的“才气班”。十九世纪中叶至清末民初为姚滩之鼎盛时期,时有民间班社近50副。盛行于宁绍平原,并传播至舟山、杭嘉湖、上海等地域。  
姚剧传统剧目计有72出,多为反映平民生活、男女爱情的“对子戏”、“三小戏”和少数多角“同场戏”。内容浅显易懂,贴近民众心理,民间语汇丰厚,乡土气息浓郁;音乐声腔(“根本调”)有“平四”和“紧板”两种,均属“起、平、落”或“起、落”式构造的板腔体唱腔,既能独立运用,又能互相转换,抒情叙说兼备,生旦同宫异腔(注:“姚滩”时期,旦角多由男性扮演,用真假嗓分离演唱)。另有数十种小调杂曲作为辅助性曲调,音乐唱腔以节拍明快、生动流利见长而极具民间性;扮演作风不受戏曲程式的严厉约束,注重人物性格描写和真情实感的表现,并寓诙谐、幽默、诙谐于唱、念、扮演之中,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故尤擅扮演理想生活题材。  
1953年2月,在当地文化行政部门培植下,成立“余姚滩簧小组”,经开展壮大,于1956年6月,“姚滩”定名为“姚剧”,同年11月,经浙江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专业“余姚姚剧团”(现为“浙江省余姚市艺术剧院姚剧团”),系该剧种迄今独一之专业扮演团体,被列入“天下第一团”。  
十七、胡氏中医外科  
余姚胡氏中医外科始于清末民初,始祖胡钧刚因幼患骨髓炎久治不愈而发愤学习行医,首创了“活骨散”等方剂,在治愈了本人痼疾的同时,也救治了其他许多病人而名声大起。  
第二代传人系其弟弟胡益平,现年109岁,更是博采众长,医术精深,曾将数十年行医经历整理成外科《八纲》手稿,传于长子胡庆祥。胡庆祥在继承了前二代的医术的根底上,不时加以创新,并系统地于以总结、梳理和编写了《胡氏中医外科临床心得》一书,其另有多篇医学论文发表于《法江中医杂志》、《浙江中医临床经历选辑》等书刊上。现其子胡为民已成为了-传人,挑起了光大胡氏中医外科的大梁。  
历经百余年承传,胡氏中医外科内容已包括“创伤、疮毒、皮肤病、-病、蛇伤、烫伤”等常见的外科疾病。他们运用中医天人合一、辨证施治的传统理论,用本人总结出来的“三因、四诊、八法、八纲”等准绳,以内服(如无味消毒散等)和外敷(如四神丹等)传统中药来治疗病人,其中“活骨线石”方剂,对治疗轻、中型慢性骨髓炎有特效,且药物价钱低,病人痛苦少,费用省,是胡氏中医外科的一大亮点。  
胡氏中医外科先是兄弟,后为父子传承关系,但由于中医难于控制和学习,且有许多中医药原资料短缺,有效的外用药审批和装备艰难,已趋于后继无人的断层状态。目前,二个医院曾经制定了维护规划,让该项目得以承传和发扬。  
十八、余姚笋干菜腌制技艺  
余姚笋干菜在明代就作为贡品进贡京城,色泽黄亮,肉质鲜嫩,味甘,香郁,被誉为“珍稀菜肴”。它的特性是贮存耐久、携带便当,鲜嫩可口,四季皆宜。余姚笋干菜的主要原料是雪里蕻和春笋,原资料的优劣会影响到质量,用冯村出产的原料做成的笋干菜口味最好,由于那中央水土特别适合毛笋生长。余姚笋干菜可制造很多富有特征的菜肴,如泡汤、清蒸、烧鱼、炖鸡、煮豆腐、烤肉等等,荤素皆适,食之不嫌。听说,周恩来总理来杭州时,总要让厨师炼制具宁波风味的特征菜――笋干菜烤肉。  
余姚笋干菜的制造工序请求:选用鲜嫩毛笋,100市斤鲜笋切片后2日内晒干为4――5斤;雪里蕻也要嫩,洗净后当天晒燥,按100比3――4比例腌上若干天,然后晒干;用大锅,锅内放适量水,置笋干于底,舖干菜于上,先旺火烧,再文火烧,中间拌和平均,待水干即可出锅。再用太阳晒至全干,放入酒甏贮存。  
余姚笋干菜大批量消费始于20世纪30年代,品牌为“独一”,50年代后笋干菜制造普及余姚各地,著名的品牌有“独一”、“冯村”、“菜心园”、“牟山湖”、“过泡饭”等。  
十九、余姚土布制造技艺  
余姚土布,又称“余姚老布”“小江布”“细布”“越布”,以历史长久、工艺细致、花色美观、适用结实而出名。余姚土布是余姚棉区极具特征的家庭纺织产品,其品种繁多,有:紫花布、净白布、元色布、青花布、茄花布、方格布、斜纹布、各色条子布等,制造分纺纱、织布前的准备、经布、织布等几大环节,需求用到20多项制造工具。  
余姚地处浙东沿海,濒临杭州湾,过去是全国重要产棉基地,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称“浙花出余姚”。历史上余姚棉花种植面积曾一度占到浙江省的40%,故浙棉又称“姚花”。余姚土布自南宋后以此为主要原料,因历史长久、工艺细致、花色繁多、适用美观、用处普遍而出名全国,民国以来不断为外销之大宗。  
余姚旧属绍兴(会稽)越地,故余姚土布史称“越布”。南宋之前余姚土布以麻、葛为主要原料,范晔《后汉书》载余姚土布(越布)为东汉贡品。宋之后余姚普种棉花,1146年产土布7.7万匹。元时全国设四大木棉提举司,其中浙东木棉提举司便设在余姚,当时余姚“小江布”流行全国。当地自古以来百姓达贵不断有着土布的传统,《余姚六仓志》载“明季清初,服尚布素,平民不管贫富,皆衣粗布,贵族亦不盛饰。”直至变革开放前,姚北乡村“家家纺纱织布,村村机杼相闻”。变革开放后,手工土布制造逐步被现代棉纺企业所取代,传统作坊日渐衰微。  
过去余姚农家姑娘从小就要学习纺纱织布,织布技艺是评价姑娘能否心灵手巧的重要规范。余姚土布式样种类繁多,有数十类,上百种花色,畅销省内外。传统土布制造工艺复杂,分棉加工、纺纱、调纱、染色、浆纱、经布等十多个环节,上百道工序,需用到50多项织布工具。目前从事土布消费的民间作坊曾经很少,主要以代表性传承人王桂凤老人的土布作坊为代表。  
余姚土布制造技艺是我市传统纺织文化活着的历史见证,传统织布工艺随同着许多相关的民俗民习,对研讨江南一带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传统商业文化具有很高的研讨价值。  
二十、余姚草编技艺  
余姚草编历史长久,早在明清时,就已在余姚乡村提高,成为当地妇女的一项重要手艺。  
余姚草编业的开展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明清时期。草编原料多为因地制宜的早稻草和麦秆芯。用早稻草编织的有草鞋、草包等,用麦秆芯编织的有扇、帽等,麦秆扇是新女婿在第一个端午节前送岳父家的必备礼品,而且数量要数十把至上百把,岳父家的亲友邻舍都要分到,以此夸耀女婿的孝心。草帽更是余姚的传统产品。据《余姚六仓志》记载:“草帽俗名凉帽,女工所制,曲塘、庙后桥、潮塘、长河市皆有凉帽行”。当时有民谣说:“姚北三件宝,棉花白盐草凉帽”。  
第二阶段为民国至解放初期。是编织金丝草帽的顶峰时期,1925年,法商永兴洋行闻知余姚一带有编织草帽的传统,且技术精深手艺高超,就将菲律宾所产的金丝草运到余姚长河,发放给左近农妇编织草帽,收买后销往欧美国度。随后美商坤和商行等也纷繁在长河一带设立草帽行,多达数十家,构成姚北金丝草帽商业网,呈现“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织帽人”的兴隆现象。  
第三阶段为变革开放后至今。随着金丝草帽消费的衰退,余姚草编已向工艺化和多样化开展,原料已从金丝草开展到银丝草、咸草、南特草、龙须草等10多种草料,种类从帽、扇开展到篮、盆、垫、画帘、拖鞋、玩具、提包等数十种,花式有各种花卉、鸟兽和图案近2000种,除了满足国内消费,还远销70多个国度和地域。  
二十一、余姚剪纸  
余姚民间剪纸活动自南宋以来,历久不衰,影响深远。  
有“山野之花”的民间剪纸,深受北俗南移文化影响,每逢过年过节、结婚华诞、以至丧事,城乡妇女都能剪一手,都能依据不同的需求剪出形形色色的图案,以供实践运用。至明清之际,姚城邻居、虞宦街口、下海头布摊,里山头布贩子,兼售“剪鞋样”、“剪绣把戏”、招徕顾客、兜揽生意,在马渚、临山、陆埠、浒山、慈城一带乡村妇女剪绣把戏,成为妇女日常生活一种不可短少的适用工艺,姚西云楼,曾传播“一把剪刀、一张纸、跟着太婆学剪纸,剪只黄牛耕湖田,气煞财主赵矮子”的民谣。  
近代余姚的民间剪纸制种类繁多,既有以婚礼为中心的“喜花”,红纸剪出各种不祥图案,用于摆在嫁妆上作装饰,张贴在婚房里作窗花,又有又日常生活为主的乡土味浓郁的“剪花”,剪出十二生肖、花鸟虫鱼、飞禽走曾、人物果蔬,送人文娱,贴在农家居室。既有红纸剪成的节日“灯笼花”,旧时在元旦贴遍居室内外、门上、墙上、水缸上、衣柜上、谷柜上、鸡窝上、牛棚上,用于避邪,使处处都有红光、讨个彩口;又有华诞祝愿的“礼花”、“寿花”,为重生儿驱邪的有“百福短命”礼花,为老年祝愿的有“百岁短命图”。还有丧事专用宗教“剪花”,配合时政宣传的剪纸等。  
旧时城乡民间姑娘,自幼受家庭薰陶,或邻里传授,看惯了剪纸、潜移默化、普通七、八岁就开端学习剪纸,学着大人的样子。继承母辈传统把戏的剪纸技巧和传统剪纸题材,这是乡村自古持续下来的生活亲密相关的技艺。他们运用本人的聪明才智,剪出种种精致的图案,绷在绣花架上,用七彩丝线,绣在衣服、鞋子、枕巾、床上用品布上,有的还发明把戏;谁家的剪纸好,阐明谁家的姑娘聪明,以吸收求婚者。同时,剪纸又与民间节日有着较亲密的关系,农历正月十五,我市旧俗有祭“屙缸姑娘”习俗,姑嫂、姑娘相约于粪缸边、猪舍锭祭紫姑,未婚姑娘卜婚姻,红纸剪成鸡、鹅、猪、人,祭民间厕神,厕神名为何媚,为山东寿阳李景之妾;新年第一节气“立春日”,马渚、临山民间“报春牛”、红纸剪“春牛图”,张贴于门庭,保一年风调雨顺;二月初二闺女吃露天米饭、剪纸麻雀、纸牡丹花,捎信给百花姑娘,祈求聪明;二月十二“花朝节”,全市境内有“剪纸日”之称,妇女中止针钱活,相邀姑嫂太婆,在庭院剪春柳夏荷、秋菊冬梅“四季花卉图”,拜百花神,女孩开端穿耳孔、缠足;立夏称人重量、剪纸小人图。骑坐门槛,以免疰夏;剪“十二生肖图”,特别剪成一只大花猫,在耳朵扎上红头绳,挂于谷柜、米缸,避免老鼠偷米。  
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新陈代谢”方针的指引下,市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和有关学校经常开端民间传统剪纸活动,一方面搜集整理传统民间剪纸作品,举行展览;另一方面辅导培训民间剪纸能手,而以1997年和2000年由市文化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华联大厦举行、市教育局分别举行的“余姚市华联杯首届民间剪作大展演”和“余姚市校园剪纸大奖赛”范围最大,宁波市文联、市文化局和我市有关指导列席了开幕典礼,展出期间,万人空巷,前往华联大厦和新建路观看剪纸艺术精品,重放光荣的民间剪纸艺术使姚城大众一饱眼福,它使人们在传统剪纸艺术中感遭到时期的脉膊,从而成为当今余姚民间文化艺术的一大亮色,显现了变革开放年代安定盛世的现象,显现了余姚人民在党的指导下年丰岁熟的欢乐现象。  
当前,涌现出了一批富有代表性的民间剪纸能手和剪纸代表作品,构成三种新的剪纸作风。一是传统型剪纸。我市临山、湖堤、大岚、陆埠、鹿亭等地,仍有一批老年妇女,剪纸成为她们一种割舍不时的爱。湖堤村有二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妈自幼剪纸、继续母业,还应亲友婚事、邻里相约而剪一些日常生活“剪花”,她们所剪的“剪花”大多是25厘米见方的大幅,外型有方、圆、对角款式,图案有石榴、莲花、头、花、叶等,代表作有“榴开百子”、“连生贯子”,反映了姚北乡村社会旧有多子多福的一向传统。陆埠的三位老大妈剪纸题材各异、方式不同,有剪绣把戏见长的、有剪四角窗花见长的,代表作有“喜鹊登梅”,专用于婚礼“喜花”。二是传统与现代分离的剪纸。马渚镇后周村杨毓华,是我市众剪纸妇女的代表。八十年代从学校退休后,空余时间应村中亲朋好友,教员同行的婚事,华诞而剪“喜花”,剪出的图案既有四角配对的窗花,又有即兴创作不祥寓意的“小花”,主要代表作有“十二生肖”、“迎澳门回归”,其中“十二生肖”剪纸入选1997年浙江民意剪纸大展。三是文人画创作剪纸。余姚镇城涨小学青年教员胡国君,是我市年轻一代剪纸能手的代表。近年来多幅剪纸见诸于报刊,这是与我市六、七十年代配合时政宣传而创作的艺术剪纸一脉相承,在原有根底上,她在文人化剪纸作品中,分离师范所学的美术根底,停止艺术再创作,主要代表作有“舜江楼”等,她的文人画创作剪纸艺术,顺应了社会开展的必然。  
历史的车轮跨入了2000年,随着新民俗的兴起,我国古老民间剪纸的民俗事象处在逐步消亡过程,特别是传统的民间剪纸随着时期相伴的民俗事象已在大中城市走向萧条,主要是人们的生活构造发作了极大的变化;余姚民间剪纸根植于古越丰厚的民俗文化之中,每一幅作品都与一种民俗事象发作关系,抢救发掘是主题,培育新人是目的,使民间剪纸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为社会主义肉体文化建立效劳。  
二十二、四明内家拳  
四明内家拳是一门内涵丰厚,作风共同,锻炼办法自成体系的优秀拳种。也称剑术,俗名鹅头颈拳。明末清初浙东学派的著名学问大家黄宗羲以"内家"二字名之。古往今来,素有养身修道,御敌防侮的美称,是中华武术范畴里的珍宝之一。16世纪中叶后盛行于浙东四明一带。今人将近似于内家拳的太极、形意、八卦等拳术归为“内家拳”,传播在四明的原始内家拳则被称为“四明内家拳”。而有上乘大成之说的四明内家拳,是当今各派内家拳的公认始源。  
四明内家拳以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根底,以拳道为介质,实肉体,修身心提升自我,洞明世事为一体。  
内家拳的主要套路有:七十二加一的变法、三十九打法、二十四加一的正侧,以及最精髓的小九天(阴阳十八法)和十二成一(即十三丹功);其中又有贯气诀、文十段、武十段、十二段锦、以及强硬拳术的四明长剑技和伤科易算等。以及后来剡源夏氏编创的落路架、顺风锤、推扮手、南兵拳、内家醉八仙拳势、七十二行拳、雷公飞心腿、三十六计拳、小九天(阴阳十八法),玄功绝技(分贯气诀、文十段、武十段、十二段锦)、十二乘一、龙行圣手(分靠打、缠打、脱打)、四明兵谱(分短棍、盘龙刀、四明剑谱、暗器类)等。在内家拳的传播过程中,涌现了众多内家拳师的代表人物,如张松溪、叶继美、王征南等人,传至如今宁波有夏龙本夏必贤一脉。  
2004年4月28日,以内家拳张松溪第十一代传人夏明土先生之孙子夏宝峰师傅为会长的宁波武术协会四明内家拳分会正式成立。  
二十三、方言  
余姚话属于吴语的一种方言,保存浊音和入声。  
二十四、学派  
1、姚江学派  
明王守仁创建心学。因其出生余姚姚江之滨,又因初学者多为邑中之士,因此称为“姚江学派”,又王守仁号“阳明”,又称“阳明学派”。简称“心学”。学派宗旨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就是以为事物之理取决于吾心之理。“吾心”宇宙万物的根源,心是宇宙之天渊。这是王守仁继承陆象山之学而加以开展,为客观唯心主义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与朱熹学说的“论先后,知为先”这一说相颉顽。王守仁的“致良知”是他的哲学中心,以为“良知”是“人先天具有”,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人入井,自然知怜悯。“致良知”即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请求每人经过反求内心,消绝人欲涵养办法,到达“万物一体”的境地。王守仁的良知并非学问的规范,而是判别善恶、道德的规范。即以“致良知”为认识和实行封建道德途径到达道德涵养的目的。王学以反传统面目,冲击着当时被封建统治者定于一尊的程朱理学,给僵化的思想界注入生机,对后来明清启蒙思想的构成、开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王学后来分为七派,余姚子弟徐爱、钱德洪、孙应奎、闻人诠等属“浙中派”。  
2、浙东史学派  
简称浙东学派,为区别南宋浙东学派,也称清代浙东学派。学派理论奠基人和开创人是余姚黄宗羲,其他主要人物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黄宗炎、黄宗含、黄百家、章学诚、邵晋涵均为浙籍人士。他们普通主治学先穷经而求证于史,并提出“六经皆史”等命题,倡导一种研讨史料,而通经致用的习尚。  
二十五、余姚过年风俗  
十二月廿三夜前后,做年糕,办年货,准备菜肴过年.“三十年夜”,设影堂祭祖,剪贴春联和元宝、双喜字,家家户户布置一新.黄昏分岁,吃年夜饭,家家聚会,因故未到者,须设一盅一筷,以示“团聚”.后晚辈向晚辈分“压岁钱”.是夜,火烛高照,放鞭炮,合家聚会欢娱,称之“守岁”.解放以后,此俗尚存,但迷信活动逐步减少,春联亦新陈代谢.80年代以来时兴放鞭炮,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节目.  
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为元旦,俗称“三十年夜”、“过年”.旧时,农历十二月二十至三十,称日为夜,俗称“二十夜、廿一夜、廿三夜……三十夜(月小,廿九称三十年夜)”.廿三夜送灶君上天,此日前要“掸尘”(今称大扫除).“廿三夜”晚饭前于灶龛前设供祭灶君,撕下灶君像朝天燃烧,称送灶君上天,至元旦换上灶君新像.此俗在余姚乡村一些地域尚保存.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零时正,放“开门炮”,祭“天地神”,早食豆茶、汤圆、年糕、粽子,谓之“头头逆流,团团聚圆,年年高升.”祭祖、拜坟岁.逢人拱手护道“祝贺发财”.忌用剪刀、扫帚、秤杆、点灯(未昏即眠);忌说“死”、“输”、“光”等.死了人不报丧,不办丧事,过初五再料理.席上忌食整条鱼,谓之“自始自终,吃剩有余.”大岚一带还忌早晨打喷嚏,以为一岁不键;忌白昼突破碗盏,若突破,则念“大碗生小碗,明年生小倌”,以讨彩解魇.次日开端走亲戚,百年,互赠礼品,给小孩拜岁钱,到正月十八止.解放以后,国度规则春节例假三天,时兴向烈军属拜年和捐赠礼品.迷信活动逐步减少,走亲戚、拜坟岁尚存.  
二十六、余姚市丧葬风俗  
在余姚,旧时丧葬,礼仪繁琐,送终老人弥留之际,子女亲属静候床前,一断气即下跪,嚎啕大哭。停尸俗称“摊板头”。为死者沐浴、理发、更衣,放在门板上,脸遮白布,身盖殓被,安顿中堂。脚后点一盏油灯,头前挂耗帘。报丧即向亲友报死讯。报丧人腋下夹雨伞,低头急行,进门吃点烟火食即走,亲友在门前要摔破一张瓦片或一只碗。守灵耗帘前设灵台,子女披麻戴孝,日夜守护,直至出殡。期间,请道士做法事,招魂、超度亡灵,俗称“做道场”、“敲傍晚”。  
入殓普通死后第三天(出殡前夜),把遗体安放灵柩内。入殓时由亲属扶体,子女捧头。盖殓被时,逐个报名送者,由一人执斗桶,向柩内佯量黄金、白银、白米,各量3次,至“九斗九升”加盖“上榫头”,大哭,俗称“量斗”。  
出殡俗称送葬。时间普通死后第四天上午。单声破锣开道,二男童执幡引导,沿途撒“烧纸”,长子捧牌位,一男撑伞。中间灵柩,四人抬,两旁由子、女、媳守护、哀哭,众亲友送葬。后道士吹打送行。灵柩过桥,孝子在桥堍跪接,或爬行桥上让灵柩抬过桥,至墓地安葬,设供祭奠。后迎回牌位,请吃“斋饭”。“做七”死后每过七天祭奠一次,称“做七”,共7次。其中“五七”最盛,众亲友到场,做道场,吃“五七酒”。  
而今丧葬礼仪从简,兴追悼会,挂死者遗像,子女、亲属好友赠送花圈、挽联,戴黑纱、白花以示哀悼。但一些中央还是盛行这个丧葬风俗。此外,对死者的祭奠,尚有死后100天的“做百日”,满一年的“做周年”,死者百岁时“做百岁”等等。  
二十七、余姚市饮食风俗与特产  
1、桂花肉  
猪肉切碎加蛋液、面粉调和后炸制金黄,原料和桂花一点关系也没有。也有说法说是由于要炸制到呈桂花色时方可捞出,所以取名桂花肉。废品后的桂花肉块外形漂亮、色泽金黄、肉质酥松。  
2、陆埠豆酥糖  
陆埠豆酥糖,余姚市陆埠镇的传统糕点,它的色、香、味俱居上乘,素有"胜似三北藕丝糖"的美称。陆埠豆酥糖的制造技艺,已被列入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深受老幼喜欢的时令食品。  
3、梁弄大糕  
梁弄大糕,余姚市梁弄镇的传统糕点、香甜柔糯、百尝不厌,博得了众人的口碑。意味红红火火、甜甘美蜜的梁弄大糕那时是已订婚但还未结婚的“毛脚女婿”端午节上门访问岳父、岳母时的必备物品,少则几十箱,多则上百箱。  
4、朗霞豆浆  
朗霞豆浆是余姚市朗霞街道的特征名点。它选料考究、做工精密、口味共同,其特征是色泽清白、浆汁肥润、外观醇厚、入口香鲜、营养丰厚、四季皆宜。  
5、余姚笋干菜  
余姚笋干菜在明代就作为贡品进贡京城,色泽黄亮,肉质鲜嫩,味甘,香郁,被誉为“珍稀菜肴”。它的特性是贮存耐久、携带便当,鲜嫩可口,四季皆宜。  
6、杨梅  
为余姚传统名产,历史长久。现有荸荠种、荔枝种、凤欢种、粉红种、水晶种等种类。产地在三七市、丈亭、汇头、梅溪、双河、湖山等地,建国初产1500多吨,1956年超5000吨。以后陆续扩种,1987年面积达5.9万亩。产鲜果5293.4吨。1981年,宁波罐头食品厂加工杨梅出口,获国度银质奖。  
7、茶叶  
姚南山区盛产茶叶,汉时开端制茶,唐宋时负有盛名。唐《陆羽茶经》记载,姚南瀑布岭出“仙茗”。另据旧志记载清乾隆间余姚年产茶3400担。民国4年产茶5000担,徽州、绍兴茶商前来设站收买。民国21年产茶9636担。后受战争影响,产量降落。1982年茶园开展至4.74万亩。成为宁波地域第一个年产茶2500吨的基地县。茶的种类有珠茶、烘青(条干)花茶。余姚历史名茶有“四明十二雷”产于陆埠化安山,宋、元、明时作为贡茶。1987年获省上等名茶奖。“瀑布仙茗”又名“瀑布茶”,产于梁弄让贤乡道士山,为省内最早名茶之一。1987年在雁荡山省名茶评选会上获一类名茶奖。  
8、榨菜  
60年代引进,产于泗门、临山棉区,菜棉套种,经济效益高,开展快。1965年开展至4000余亩,废品菜2500吨。1984年5.2万亩,废品菜4.47万吨,产值2800万元。为“浙式榨菜主要产区”。1987年种植7.35万亩,废品菜12.87万吨,产值7200万元。全市有榨菜加工厂91家,其中精制小包装工厂33家。产操行销中国,外销日本、东南亚及香港等地。2008年3月28日,举行首届中国榨菜文化节。  
9、草编  
有草帽、草席等。民国初由宁波引进。民国17年(1928)余姚草帽编织户2.5万户,女工7.2万人,年产金丝草帽120万顶,玻璃草帽4万顶,席草帽4万顶,产值508万元。金丝、玻璃草帽由美、英、法等商行收买外销,民国23年出口210万顶。1950年余姚县有1.4万户编织。外销12万顶。1955年金丝草帽18.26万顶,产值54.78万元。1959年产68.48万顶,产值542.15万元。1987年编纸草帽119.2万顶,南特草帽56.22万顶,金丝草帽5407顶。另有麦秆草帽等远销日本、美国、香港等地。  
草席:机织花席始于民国9年。16年有民华、新成两家席厂。资本2.15万元,职工244人,织席机220架。年产粗细花席15.5万条,产值6万余银圆。1971年罗江草席厂建成,消费枕席、沙发席。1987年有职工291人,产值172万元,利润10万元。  
10、竹编  
境内盛产毛竹,竹编历史长久,以加工农具、日用器为主,山区的竹椅、淘箩、饭篮、箩络、扫帚等,产品远近出名。平原地域的方桥、泗门一带,香篮、幢篮、挂篮、箱箧、篾席,制品精巧,远销京、津、沪一带。竹器业衰落,局部竹器已非今所需,一局部为塑料制品替代,且手工制造,消费落后。1972年洪山乡工艺竹编厂建成,编织飞禽走兽、小鸭、小鸡等工艺品。  
11、佛雕  
始于明代,集中在陆埠,代代相传,名手辈出。构成中国佛雕两大派(宁波派与福建派)之一,被宗教、艺术界奉为珍品。清代为最鼎盛时期,从东北到台湾、香港、南洋等成百上千寺庙都有陆埠艺人的精深杰作。1962年佛雕名匠黄炳荣从上海回乡,授徒传艺,佛雕工艺得到复兴,共雕塑佛像100余尊。并修缮宁波七塔寺、龙华寺佛像。1977年工艺美术雕琢厂建成,产种类类增加,有观音、罗汉、西方三圣、韦驮、弥勒、关公等朱金佛雕,小者6寸,大者2丈。产品运销美国、新加坡、澳门、香港。1992年逝世的美国旧金山中华总商会声誉会长王泰生。50年代去香港,先后为菲律宾普渡寺、华藏寺、香港宝莲寺、华严寺、新加坡昆卢寺精雕佛像。满誉港、澳、东南亚,70年代定居美国旧金山。为美东佛教会雕塑丈六全身十一面千足、千手、千眼观世音一尊,为美佛教界、华裔、华裔高度赞扬。  
12、豆酥糖  
豆酥糖是浙江宁式汉族小吃,茶食。开创于清代,是宁波“三北”名点,又称三北豆酥糖。特性是香、甜、松,进口酥而易化,具有浓郁的黄豆香味,酥松,易溶化,无糖渣,不粘牙,有黄豆香味。  
13、梁弄大糕  
梁弄大糕制造精良,工艺独到,味香粉糯,甜而不腻,老少咸宜而遭到大众欢送。梁弄大糕又叫印糕、方糕,方方正正的一块,雪白的大糕上面有可食用红粉印的祝愿。  
14、灶画  
是大灶打好用石灰刷白后,由泥水匠用墨水毛笔画成,不敷色,或着色淡彩。普通画得比拟粗简,但它所表现的意象,像民歌一样凝聚着人们对生活的酷爱,对幸福的祝福,对美妙的追求。它不只是仅为普通的民俗事象,也是提高到千家万户、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二十八、余姚市著名景点  
1、龙泉山  
龙泉山在城区西隅,滨姚江。余姚古为浅海,山系浅海小岛,因名屿山,一名灵绪山。山腰有微泉,干旱不涸。晋时改为龙泉山。四周千余米,海拔67.4米。  
2、龙泉古刹  
位于山东部。建于晋咸康二年(336),为浙东古刹。以后屡毁屡建。至元始祖元贞二年(1295)重建有3阁5院,3亭1寺,占山之一半。明代,为学者、名宦聚集之所。王阳明曾二次讲学于寺之中天阁。清鸦片战争时,英侵略者在道光二十一年秋占宁波,派舰艇掠余姚烧寺。光绪元年(1876)重建,范围小于元代。建国后,文革期间,殿宇移作他用,佛像荡然无存。1990年重修整理。现已恢复古貌,重放光荣。  
3、中天阁  
原为龙泉寺中一局部,五代时建。取意于唐朝诗人方干《登龙山绝顶》诗中:“中天气爽近是河一句”。明王阳明两次讲学于此。嘉靖间立阳明牌位祀之,曰新建伯祠,东建海日祠祀文成父尚书王华,二祠统称曰二王祠。万历间,以冠带袍笏塑像。阳阴脸青,以门人徐爱、钱德洪配亲。清乾隆间设龙山书院。1954年迄今借作“梨洲文献馆”。  
4、龙泉石井  
位于中天阁东北处,茂林修竹间,古井终年不涸,因曰龙泉井。北宋王安石任鄞县令,与余姚县令谢景初为同科进士,时来余姚。作《龙泉寺石井》诗:“天下苍生望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以潜龙自比,抒政治志向。南宋高宗赵构避金兵,经余姚去宁波下海,金兵北退,又重临余姚龙泉山,驻跸七天,饮龙泉井水,觉得非常甜美,取十瓮以去,山名益振。  
5、祭忠台  
位于龙山绝顶。明正统间,邑人成器等在此遥祭为宦官王振所杀害之刘球。故名。台旁石刻有王阳明书祭忠台三字,早已废。  
6、四先贤故里碑亭  
位于龙泉山南坡,坐北朝南,为留念严光、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四位先贤的风节、思想和历史功劳。严、王两碑亭树立清乾隆十九年(1754),朱、黄两碑建于清末。四亭原置于接宫官处(今龙山剧院前),后两迁至现址。1982年重建,四亭各有楹联、亭额碑名。  
龙山景点,历经沧桑,1941年4月—1945年8月,余姚陷敌,日军占领期间,划山为戒备区,驻日警备队,禁民上山。原有明清时所建之严子陵祠,谢文正(迁)祠,孙忠烈(大燧)祠,以及二王祠、朱黄合祠等悉遭毁坏,仅剩房屋。二王祠中王阳明冠带袍笏塑像,亦遭日寇盗去日本。  
建国后1963年辟龙山公园、建园中园、天风园、花木圃、动物园,并建有四贤严子陵、王守仁、朱舜水、黄梨洲留念亭,分别由当代书法家舒同、沈定庵、周而复、郭绍虞题额。舜水亭南有“朱舜水留念碑”,为1982年日本朱舜水留念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建,沙孟海书。其旁有滑寿亭为留念元末旅居余姚之名医滑寿。1986年建。  
7、胜归山摩崖石刻  
位于城北郊,海拔147米,原名圣龟山。晋刘牢之打败孙恩屯兵于此,改名胜归山,又称打石山。少林多石,陡崖深潭。明嘉靖间胡宗宪任县令,出公羡银赎民山地,制止开山采石,树木成荫,于是渐成形胜之地。以后胡宗宪任浙江总督,胜倭寇归饮在山下,立有胜归山碑,吕本撰管见,书徐九皋篆,嘉靖三十四年(1555)杨珂摹丹入山,镌刻胡公岩三字,实其遗址。后又在岩穴崖壁石刻胡公半身浮雕像。及至民国时已改为观音像,后又湮灭。解放前后,东西山崖雕琢佛像十四个,依山势凿雕,排列有致。  
8、客星山  
位于余姚东北十里的安山桥北,与慈溪市接壤处。原名陈山,为汉严光隐居与墓葬之地。宋乾道间,史浩知绍兴府事命县令蔡宪于严光墓下建客星庵,立严子陵墓道。客星庵碑邑人虞似良书。嘉定时于山巅建高节书院,明洪武时湮废。墓有题石曰汉严光墓,明正德时立石镌曰:“汉徵士严公墓”。墓以上有高风亭。清郑仕诗云:“姚邑东偏耸客星,非常孤秀非常清。”客星山又为“汉三老碑”的出土地。清咸丰二年山民上山掘得。1922年杭州西泠印社专辟“汉三老石室”收存。  
9、黄宗羲墓道  
位于陆埠镇十五岙村化安山,墓盖瓦如人字,呈圆弧山墙状。墓前设石桌、石凳。墓内无棺,遗体安顿石床上,以期速朽。东南与忠端公墓两相对照。墓碣为四明(宁波)万经隶书。全祖望撰神道碑、毛奇龄撰墓志铭。后神道碑等湮灭。1956年省发布为浙江省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1966年文革中遭毁坏。1981年修复,1995年修建墓道,两旁植梅花百株,并建有龙虎草堂。  
10、四明湖  
位于梁弄镇西北,系人工水库,有八字桥山、玉兔岛、野猫湾、丁山等5岛。岛上植杨梅,湖中鱼虾捕捞量100多万斤。湖南畔狮子山顶建有“反动烈士碑”,碑高20余米,碑文“反动烈士永垂不朽,郭沫若书”。现四明湖以玉兔岛为中心,开发成为四明湖度假村,由香港张宇先生投资。  
11、白水冲  
位于梁弄南云根山与石屋之间。又名潺缓洞。瀑布高30米,飞流直泻,声如雷鸣,历代诗人多探胜吟唱,岸崖上刻“白水潺缓”四字。洞外原有祠宇观,为东汉刘、樊云翘夫妇向白道人学仙之处。得仙术升天后,后人在飞升处建祠观。后来唐玄宗遣使移观于此。宋徽宗御书为“丹山赤水洞天”。成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瀑布茶”产于此,唐陆羽名“瀑布仙茗”载入《茶经》。  
12、丹山赤水  
位于余姚大岚山柿林村溪边。沿溪悬崖峭壁数里,高数十米,石呈红褐色。岩缝中间生杂树,岩树花草,红绿相间,古名杀羊岩,相传仙人“杀羊渍血”于此。溪名赤水,因名丹山赤水,上有赤水桥。  
13、余姚四岩窗  
位于华山乡大俞山巅。系一长方形悬崖。腰部列四洞穴,岩高30余米,长约60米,如四个窗户。唐刘长卿诗云:“苍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小巧开户牖,落落明四目”,四明山因而得名。岩下深谷有清泉碧潭,旁有屏风岩,上刻“四明山心”。  
14、余姚芦山禅寺  
位于余姚河姆渡镇姚江之北,芦山北麓。西邻河姆渡遗址,交通便利。寺创立于唐乾元元年(785),南宋时赐额“芦山普光院”,隆盛一时,为文人学士旅游探胜之地,陆游、范成大、史浩等俱有吟咏之作,传播后世。以后屡圮屡建。现存建筑多为光绪十三年重修迨至民国。建国后,60年代,宁波、舟山等地僧众徙居于此。1992年修复开放。  
15、河姆渡文化遗址  
位于河姆渡镇,1973年6月底发现。经两期开掘、专家剖析研讨和放射性碳14科学测定,距今已有6900多年历史,为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之一。开掘面积约占4万平方米,互相迭压为四个文化层组成,共出土文物7000件,第四层最为重要。  
(1)发现大量稻谷堆积。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水稻发源地之一。  
(2)发现大批木构造建筑遗址。房屋为木构造干栏式长屋,修建技术,已控制伐木,加工成桩、柱、梁板。并用榫卯接合。  
(3)出土刀、匕、锤、铲、矛、碗等木器。牲畜遗骸数量繁多,哺乳类有灵长目2种,偶蹄目9种,啮齿目2种,食肉目11种,长鼻、奇蹄目各1种。此外匍匐类3种,鱼类8种,并有犀牛、象等骸骨发现。  
(4)夹炭黑陶,主要有釜、罐、盆、盘、钵5种。  
(5)出土耜、镰、哨、箭、镞骨器等20种。  
(6)墓葬27座,随葬品42件,及数十具河姆渡人遗骸。1982年2月,国务院发布河姆渡遗址为国度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16、鲻山遗址  
位于余姚市丈亭镇西岳村鲻山东麓。遗址南北约100米,东西约25米,出土石器有斧、凿;陶片夹炭黑陶为主。夹砂灰红陶次之,从各种器型综合调查,相当于河姆渡遗址第三层。距今六千年。  
17、通济桥  
位于余姚城区舜江楼南。全长90多米,共106级,石砌3孔拱桥,桥身连两边桥堍,其长43.39米,中孔净跨14.2米。桥面宽5.61米,两侧石板22块,望柱24根,其中桥顶4根雕琢着狮首莲花座。东侧曰:“千里遥吞沧海月,万年独砥大江流。”西侧联曰:“一曲蕙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始建于宋庆历七年(1047)为木桥,称德惠桥,后易名虹桥。元至顺三年(1332)改建石桥,易名通济桥。现存之桥为清雍正七年重建。古时海船沿甬江入姚江西上,此桥为第一座桥,故称“浙东第一桥”。  
18、舜江楼  
位于余姚通济桥北堍旧城墙上。坐北朝南,二层五间,抬梁式穿斗式分离木构造,下层周围有围廊,连城墙高11.86米。元至元年间(1335~1340)建。后屡毁屡建。1982年遭火,同年修复。  
二十九、余姚市名人  
虞世南,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余姚人。  
严光,又名严遵,字子陵,汉元帝建昭二年八月十二日出生于姚北黄清堰村(现下河严家村),是一位历代传颂的高风亮节之士。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明成化八年(1472年)出生于余姚瑞云楼,是心学巨匠,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  
朱之瑜,字鲁屿,号舜水,出生于余姚,是中国明清之际的学者,教育家,中日文化交流先驱。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称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史学家、学问家。  
虞国,汉代人。是孝义传世、德行远著的学者名宦。  
董袭,余姚人中难得的一员骁勇的武将,为运营江东(长江下游地域),树立孙吴政权的基业立下丰功伟绩。  
虞翻(164年—233年),是三国时期的经学家。  
虞喜(281年—356年),字仲宁,是东晋时期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  
虞预(约285年—340年),字叔宁,东晋的历史学家,是天文学家虞喜之弟。  
胡沂(1107年—1174年),字周伯,是南宋时期学者,有胆略的谏臣。  
孙介,字不朋,余姚烛湖人,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学者。因著《雪斋野语》一书被人们尊称为“雪斋先生”。  
王逨(1116年—1178年),字致君,祖籍宛丘(今河南淮阳),幼年随父迁居姚江,是为余姚人,南宋学者。  
赵善誉(1143年—1189年),字精之,祖籍浚都(今河南开封),生于余姚。是宋太宗赵光义后嗣。  
孙应时(1154年—1206年),字季和。是南宋前期的儒家名臣。  
高翥(1170年—1241年),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余姚石山樟树人(今属慈溪)。是南宋时期“江湖派”诗人中的诗家。  
杨璲,字元度,号西园,元末明初人,终身崇尚儒学,是宋代理学在姚江的传人。王纲(1302—1371),字性常,一字德常,以文学知名,是思想家王阳明的六世祖。  
谢迁(1449年—1531年),字于乔,号木斋。是明代前期秉节直谅的大臣,为当时世称的“天下三贤相”之一。  
孙燧(1460年—1519年),字德成,号一川。出生于横河孙家境一个世代官宦之家。是一位为维护国度统一,反对谋判团结,不惜以身殉难的忠烈之士。  
倪宗正(1471年—1537年),字本端,号小野,出生于余姚北城武胜门内清晖佳气楼。是明代的文章家。  
徐爱(1487年—1517年),字日仁,号横山,余姚马堰(现属慈溪)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最先及门弟子,妹夫。是王学的主要传人。  
徐珊(1487年—1548年),字汝佩,号三溪,王阳明学生,是一位不畏权贵的志士,严尊师说的王学传人。  
韩应龙(1498年—1536年),字汝化,是明代余姚三状元之一。  
钱德洪(1496年—1574年),名宽,字德洪,以字行,又字洪甫。出生于余姚绪山(即龙泉山)北麓的瑞云楼,又曾在绪山就学,因而取名绪山,学者尊称他为绪山先生。是五代吴越国君钱镠的第十九世裔孙,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高足弟子,嘉靖十一年进士。  
赵锦(1516年—1591年),字元朴,号麟阳,是王阳明弟子中最年轻的学生,明代的学者型官员。  
诸燮(1522年—1566年),字子相,明代余姚人,历官兵部主事、邵武同知,俱有惠政。曾守山海关,忠贞为国。精理学,一洗陈言。  
谢志望(1528年—1555年),字见甫,系谢迁之长玄孙,是明嘉靖年间浙东地域的抗倭英雄。  
何良臣,字际明,号惟圣,生活于明正德至万历年间,是明代的军事家。  
叶宪祖(1566年—1641年),字美度,一字相攸,号六桐、桐柏,园居士、紫金道人,是明代的戏曲作家。  
沈国模(1575年—1656年),字叔则,号求如,暮年寓居横岙之石浪山,又号石浪老樵,是晚明王学传人,姚江书院的首创者。  
史孝咸(1582年—1659年),字子虚,号拙修,出生于城南半霖史家村,是南宋臣相史浩之后嗣,是姚江书院首创者之一。  
黄尊素(1584年—1626年),字真长,号白安,城东黄竹浦人,明季东林党主干人物,思想家黄宗羲的父亲。  
朱启明(1590年—1671年),原名之琦,字伯球,号苍曙,出生于余姚龙泉山麓。他是明军将领,明末清初学者朱舜水的胞兄。  
韩孔当(1599年—1671年),字仁甫,是姚江书院第二代主讲。  
孙嘉绩(1604年—1646年),字硕肤,天启年间阁老孙如游之孙。是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著有《五世传赞》、《存直录》等作。  
吕章成,字裁之,号馀民,是明末清初余姚的一位身怀奇才的时令之士。  
熊汝霖,字雨殷,姚北天华街(今朗霞街道天华)人,明末抗清志士。  
郑遵谦,字履恭,余姚临山卫人,少年时即有侠义心肠,轻财好义,是明末一位坚持民族时令,为大义而隔绝亲情的抗清英烈。  
史标(1616年—1693年),字显臣,是沈国模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是姚江书院第三代主讲。  
王翊(1616年—1651年),字完勋,号笃庵,是明末清初的抗清将领,民族英雄。  
黄宗炎(1616年—1689年),字晦木,号立溪,学者称鹧鸪先生,通德乡黄竹浦人,黄宗羲胞弟,抗清义士、学者。  
黄宗会(1618年—1663年),字泽望,号缩斋,世称石田先生,黄宗羲二弟,清初学者。  
徐景范,字文亦,号正庵,是清代中兴“姚江书院”的王学传人。著有《四勿徽录》、《学问偶存》、《五经疑》、《纪史》、《正庵诗稿》等作。  
黄百家(1643年—1709年),黄宗羲第三子,字主一,号不失,别号黄竹农家,通德乡黄竹浦人,清初史学家,是近代西方科学学问的传播者。  
邵廷采(1648年—1711年),原名行中,字允斯,后改名廷采,字念鲁。余姚城区人,是清朝初期浙东地域的重要史学家。  
劳史(1655年—1713年),字麟书,号馀山,是清康熙至雍正年间的平民学者。  
陈梓(1683年—1759年),字敷公,字右民,号一斋,又号客星山人。姚北临山人,是清代康熙至乾隆间的诗人。著有《四书质疑》、《经义质疑》、《删后诗文存》、《客星零草》、《寓峡草》、《九九乐府》、《一知杂著》、《定泉诗话》等作。  
邵昂霄,字子政,清朝的天文历算学家。  
卢文弨(1717年—1795年),字绍弓,好矶渔,人称抱经先生,是清代的经籍校勘学家、藏书家。  
邵晋涵(1743年—1796年),字与桐,又字二云,号南江,是的历史学家,浙东史学的殿军。  
翁元圻(1751年—1825年),字载青,号凤西。清代学者,书法家。  
黄澄量(生卒年未详),字式筌,号石泉。梁弄人,诸生,清乾嘉时藏书家。  
叶樊(1791年—1836年),字季卫,号槿圃,余姚北城武胜门人。是清代余姚地域的桥梁建筑师。好土木修建,尤长桥梁建筑,相继督造修建余姚东门外皇山桥(今改建混凝土闸桥)、跨舜江的通济桥(今存,为余姚市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南城石巍桥(今河填桥废)、转良桥(今称最良桥)。又捐资3万缗,扩建北门外候青桥,改3孔为5孔,民感其德,改名季卫桥。桥成,越年卒。建宅寿山堂即今王阳明故居  
朱兰(1800年—1873年),字久香,号耐庵,文治先生之子,姚城东门外酱园街人。清中晚期出名全国的考试官。  
黄春生(1811年—1861年),郑巷黄李鲍村人,是清咸丰年间余姚“十八局”佃农起义的首领。  
黄炳垕(1815年—1893年),字慰亭,号了翁,是清代后期的天文、历算、史地学家,是黄宗羲的七世孙。  
翁庆龙,初名琳,字巳兰,号解虚心室主人。清代学者翁元圻曾孙,晚清的书法家。  
虞悰(434年—499年),字景豫,出生于虞氏豪强大族之家,是南北朝时期的贵官巨宦。  
阮令瀛(474年—540年),原姓石,是南北朝时期萧梁朝的文宣皇太后。  
保全武(866年—930年),少年时曾做过和尚,故又名顾和尚。是五代时期余姚人中的吴越王钱镠胡名将。  
孙子秀(1212年—1266年),字元实,号静见,梁弄汪巷人。是宋代较有才气,注重儒学的官员。  
谢丕,字以中,号汝湖,泗门人,明大学士谢迁之子。又是奸相严嵩的知心朋友。  
吕本(1504年—1587年),字汝立,号南渠、期斋,出生于余姚南城的玉兰堂。明代余姚三阁老之一,亦是依附严嵩奸党的心腹之一。  
翁大立(1517年—1597年),字儒参,明代中期为管理洪水作出严重奉献的大臣。  
孙如游(1549年—1624年),字景文,是忠烈公孙燧的曾孙,明代余姚三阁老之一。  
王喜姐,祖籍余姚双雁乡上王村(今东南街道茭湖上王村),为明神宗的皇后,世称孝端皇后。  
骆尚志,号云谷,浙江余姚人,明万历年间神机营参将,臂力惊人,能举千斤,且擅长剑术。参与明军入朝作战,获得不错战绩。  
高士奇(1645年—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江村,原籍余姚匡堰乡(今属慈溪市)。是清代的书画、古董鉴赏家、珍藏家、历史学家。  
邵友濂(1840年—1901年),原名维诞,字小村,是清末的外交大臣。  
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原籍鄞县,暮年迁居余姚。是宋代的方志学家和目录学家。  
朱然(181年—249年),字义封,三国时期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是余姚有史籍可查的首任行政长官。  
宋汉章,余姚丰南郎霞宋家人。近代银行家,上海中国银行担任人。  
黄楚九,名承乾,字楚九,号磋玖,清同治十一年出生于余姚通德乡黄竹浦(今属梁辉镇)医药世家,为上海大世界的开创人。对近代医药业和文娱业的开展作出过奉献。  
蒋梦麟(1886年—1964年),原名梦然,后改梦麟,字兆贤、少贤,号孟邻,笔名唯心。1886年1月20日降生于余姚老蒋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西南结合大学主要指导人、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台湾行政部门秘书长、台湾行政部门乡村复兴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是教育活动家。  
杨贤江,余姚云和乡杨家村人。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一代青年的导师、坚决的共产主义战士。  
沈宗瀚,乳名修年,字海槎,别号克难居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2月15日)生于余姚凤亭乡,为中国农学家。  
吴耕民,1896年3月17日出生于余姚镇精忠乡东溜场村(今属慈溪),现代园艺学奠基人,逝世前为中国园艺学会声誉理事、浙江农业大学一级教授。  
谷镜,公历1896年9月26日生于浙江余姚梁辉乡杨梅潭村,为中国现代病理学开创人,病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黄云眉,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出生于余姚笋行弄锈衣坊。字子亭,以“半坡”为号,教育家、历史学家,现代史学界公认的明史专家。1965年曾将旧籍245种,3130册赠送给梨洲文献馆及余姚梨洲中学。  
严景耀,1905年7月24日出生于余姚低塘姆湖严家村。社会学家,中国立功学的开辟者。严景耀、雷洁琼夫妇俱为民主促进会的开创人。  
胡考,祖籍余姚。1912年12月23日生于上海。1994年6月23日逝世于北京。是集画家、小说家、诗人于一身的艺术家。  
王仲荦,1913年11月9日生于余姚(一说生于上海),一名颂平,又名元崇,为中国现代史学家。  
杨积芳(1856年—1938年),字馥笙,号福荪、寄篁,又取号东渔,下沙畈人。曾在朗霞篁封桥住过。编纂有《六仓志》,留有《东渔印存》。  
郭静唐(1903年—1952年)幼名寅生,又名挹青,字琴堂。姚北周巷人。与楼适夷合办《余姚评论》、《余姚青年》等刊物。  
高培良(1894年—1967年)余姚候青门高家弄人。与亲戚郭永泉合资兴办“余姚独一特产制造厂”,消费笋干菜,以“独一”商标向政府注册。  
裘树堂(1906年—1990年),又名柱常,笔名裘重,出生于余姚龙泉山北麓的邬家道地。为上海《新闻日报》的编委,中国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另著有《黄宾虹传记年谱合编》。  
楼适夷(1905年—2001年),中共余姚第一任支部书记。1944年12月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浙东行政公署担任文教处副处长。参与过抗美援朝。1980年写有散文《夸我的故土》《适夷散文选》。  
陆一飞,又名瑞云,字挹斐,1931年出生于余姚桐江桥。中国山水画家,有不少画是余姚山水,出版过专集三本。  
胡景耀,1937年出生于余姚镇,北京天文台研讨员。1989年在欧洲南方天文台发现一颗闪烁绿色光环的行星状星云,被国际天文界命名为“胡星”。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属慈溪桥头镇)。大陆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校长。  
沈君山,1932年8月29日生,浙江余姚人,家世显赫,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博士,曾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太空总署太空研讨所及普度大学。1973年回台湾后,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兼理学院院长,后曾担任行院政务委员,并于1993年中选第一届民选校长。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