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常熟市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3-15 16:19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长三角腹地,天文坐标介于东经120°33′-121°03′,北纬31°33′-31°50′之间。东邻太仓,距上海100千米;南接昆山、苏州市区;西接无锡市区、江阴;东北濒长江黄金水道,与南通隔江相望;西北境与张家港交界。全境东西间最长间隔49千米,南北间最长间隔37千米。总面积1276.32平方千米。  
二、方言  
常熟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常熟话古老特殊,有33个声母、50个韵母、8个腔调,八腔调(平上去入各分阴阳)接近唐朝发音。  
常熟话清浊、尖团、平翘有别,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吴语次方言。  
常熟人属汉族江浙民系。  
三、尚湖竹编  
竹编工艺是一种遍及南方各省的民间工艺。我国南方地域竹种丰厚多彩,有淡竹、水竹、慈竹、黄姑竹、刚竹、山竹、毛竹等约二百多种。劳动人民用竹材制造家具,编制用品,发明了具有不同艺术特征的多种编织工艺。  
竹编有“扁竹”和“圆竹”之分。“扁竹”是把用竹篾、竹片等扁行竹材制造用具。“圆竹”是把指用圆形竹制造的竹制品。扁竹主要制造畚箕、箩筐、匾子、筛子、凉席等竹器农具及生活用品。手艺传子带徒,做“出门工”,为农户制造竹器家什、农具及生活用品。  
抗日战争时期,练塘镇上来了扬中县的竹匠姚长才、丁开文、朱昌林等在练塘东街定居,开设竹匠店,自购毛竹制造竹器农具。建国初期,由扬中丁氏兄弟(丁昌松、丁昌范、丁昌连、丁福根),姚氏叔侄(姚长发、姚怀民),以及祖籍张桥的吴坤顺,在镇上开设竹匠店。1956年初,各乡相继树立手工业联社,练塘成立了铁业、木业、竹业、花边四个消费协作社。练塘竹器消费协作社的担任人是吴坤顺。  
通常技术较好的师傅是五级工,主要表现在劈撕薄竹篾的工艺上及竹器的美观耐用上,一年后学徒工可定一级工。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五级工工资,每工1.20元,以后逐年进步。产品销往上海、浙江、无锡等地。  
80年代以来,随同着塑料日用制品的提高,传统手工业制品的生存环境遭到冲击,原有竹匠纷繁改行他业,年轻人嫌它学习难、收入少而不愿意传承。这一行业逐渐衰落。  
四、玻璃画工艺  
玻璃艺术在我国曾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玻璃呈现。但在历史传统文化中,玉和陶瓷的材质特性更契合人们审美和价值规范。因而我国持久以来玻璃艺术在艺术理念和制造技术上未有所开展。但到了清初,当欧洲制造的晶莹的玻璃制品传入我国后,颇受统治者的喜欢。乐于承受外来科学技术的康熙皇帝决计消费和制造中国本人的优质玻璃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请来德国传教士兼技师纪理安作技术指导,树立了清宫玻璃厂,从此,我国的玻璃画工艺也渐渐开端逐渐构成。  
玻璃画工艺来源于清代末期,主要是由几个民间绘画艺术家一同探究用运中国画的绘画手法去制造玻璃画,起初的技艺是比拟低级的,逐渐开展到如今,玻璃画艺术已相当成熟、精致,在外观上近似刺绣台屏,由红木雕琢底座配上玻璃雕绘画而完成的。  
远看是刺绣,近看似刺绣,细看才发现是玻璃画艺术,玻璃画工艺就是这么独具艺术魅力,渐已成为常熟独具中央特征的民间工艺精品。  
玻璃画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利亚,其父亲王永安(1936—2010)、祖父王永昌、曾祖父王耀祖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书画家和玻璃画师。王利亚从小受家庭的艺术熏陶,小学就读时便随父学画和玻璃画技艺。初中毕业考入常熟市工艺美术学校,师从顾纯学、沙沁等当地著名的艺术家,1986年8月被分配到常熟市工艺美术研讨所,特地从事玻璃画的研讨与开发,经过王利亚多年的研讨、探究、理论,以她深沉的绘画外型功底,终于在老一辈的根底上,发明出了特殊的技艺和艺术超越,成就了共同工艺的“玻璃画”艺术,谱写了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的新篇章。  
由于玻璃画工艺作品共同的艺术效果,深受中外艺术珍藏家喜欢,作品曾被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著名珍藏家珍藏。  
五、常熟“三月三拜香”风俗  
“三月三进香”,俗称“拜香”,在常熟传播已久,是常熟特有的一种民间文化风俗。  
常熟“三月三拜香”的渊源来自于古代的上巳节。据《史记•外戚传》、《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当时上巳节都以修禊为主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巳节的内容发作了变化。延至唐宋时期,上巳节逐步演化为以求神拜佛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了。  
相传三月初三为真武诞辰,人们为了留念其诞辰,都相约每年三月初三前往虞山祖师庙拜香,这在明代嘉靖年间尤为盛行。后因藏海寺玉林国师还山建塔葬母的故事感人至深香火愈加旺盛,拜香的人数愈发增加,拜香活动愈发盛行,拜香活动因而也被称为“报娘恩”。  
每年三月初三,常熟各镇的善男信女及游春之众纷繁倾城而出,香客如云,游客如织。临近无锡、苏州、江阴、昆山、太仓等地的香客这天也专程前来进香。  
文革期间,拜香被视为迷信活动一度被制止,变革开放后,人们又恢复了此活动,但在方式上已有所不同。比如说以前三月三拜香队伍中常见的“肉身灯”、“臂锣臂香”等演示如今已不复见。一些服饰旗伞、节日食品、忌讳事项等也都有变卦。就近年来的粗略估量,三月初三日上山的人数,都在十万人以上。  
“三月三,上祖师山”,已成儿歌构成,被人代代传唱。三月三,以致柔而至刚的生命力,坚韧传承。三月三是民间的自发庆典,三月三是与春天俱来的绵长记忆。三月三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社会学、民俗学研讨价值。  
六、常熟海虞镇福山庙会  
福山庙会定期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海虞镇福山中央传统庙会节场。当地又称“看三月二十八”。相传宋至和年间(1054——1056年),殿山建东岳庙,为泰山东岳离宫,供东岳大帝黄飞虎神像。三月二十八正值大帝诞日。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福山江滨又建起褚太尉庙,留念捍卫中央平叛殉难的福山人伴哥。三月二十八。恰恰又是褚太尉忌日。  
里人每年于此日抬神像到东岳朝圣,到褚太尉庙祭奠,年复一年,逐步构成传统。明代顾鼎臣曾有《福山观社》诗,盛赞福山三月二十八庙会盛况。当年的解会队伍依次有压道社、开脸社、土地社、内班社、臂锣社、銮社、神像香轿、顶马扛头号。  
新中国成立后,三月二十八带有祭奠颜色的宗教典礼不再停止,但于是日举行民间文艺活动和物资买卖的习俗却仍然持续下来。  
1996年开端,由福江禅寺牵头,于三月二十八日在殿山脚下恢复了传统佛道分离的宗教活动,民间自发组织的数十支近千人的扮演队伍一同参与巡游活动,福山周边乡镇学校、企事业单位都要放假一到二天,游人如蚁,摊贩云集,合计参与人数,常常超越10万。  
七、常熟东乡元宵节上鹞灯风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大人小孩兴致高。“照田财”,唱歌谣,裹馄饨,吃元宵,上鹞灯,放鞭炮,敲锣打鼓双脚跳。天上放鹞灯,地上舞龙灯,家家户户挂彩灯。这就是常熟东乡一带民间传播下来的农民百姓过元宵节的欢乐局面。  
这其中,东张一带乡村每年元宵节“上鹞灯”的风俗,特别值得称道。所谓“上鹞灯”,就是将灯笼挂在放鹞子的绳上,随鹞子飞上天空。这意味着不祥如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妙将来的向往,让心中的祝福和祷告飞上天……  
“上鹞灯”是一场精彩展现,村与村就自然地会展开一些竞赛,一是比谁的鹞子扎得大,二是比谁的鹞子放得高,三是比谁的鹞灯挂得多,四是比谁的鹞灯挂的时间长。为了竞赛,为了多挂鹞灯,村里请老年人作参谋,青壮年入手,将鹞子扎得很大,最大的直径在一丈以上,宽度在二丈以上,用面筋纸或牛皮纸糊上,如浆糊粘性缺乏,要用麻线将牛皮纸缝在骨子上。放飞时,有“二领鹞”、“三领鹞”的考究(就是用一只或两只小一点的副鹞协助、引领较大的主鹞起飞),即二只或三只鹞子在一根绳子上一同放,每只鹞子间距一至二丈。由于“上鹞灯”这种活动方式大多在傍晚天亮以后,在1000公尺以上鹞线放出的鹞子,天亮以后是基本看不见的,所以在正式上鹞灯之前,首先要放一盏“飞灯”(把一盏特制的灯的挂圈穿在鹞线上,一放手,灯就自动随风沿线往上飞,飞到距鹞子1至2丈的中央自动中止),用这盏“飞灯”来判别鹞子的位置。正式“上鹞灯”是用人工将鹞线费很大的力气压下来后,把鹞灯一盏一盏挂上去的,因而,挂的盏数越多,难度越大。  
傍晚时分,村上青壮年出动,齐心协力,将鹞子放飞上天,挂上鹞灯30至50盏。最多的在60盏以上。是夜,在田野里极目瞭望,东南西北,但见数十串、乃至数百串的鹞灯,上下相间,长短不一,好似一群群火龙在空中游动,鹞灯与星光互相辉映,闪闪烁烁,风光奇丽。有的在鹞子上用篾片或滕皮攀成“鹞琴”,鹞子升空后,在风力的作用下,发出悦耳的琴声,有的还在鹞灯边挂上烟花,烟花点燃时,流星在天空飞舞,划破长空,甚是壮观。其时,村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群情激奋,繁华异常,看鹞灯到达了0,成了一种商定俗成的生活仪式和全民的狂欢。  
近几十年来,随着乡村文娱的多元呈现,这一民间风俗逐步淡出节庆舞台。目前,尚有一些高龄老人能够提供一些制造以及放飞流程,再不及时抢救,那么动听的鹞琴很快将成绝响,上鹞灯这个美丽的场景也将一去难再而成为永远的回想。  
八、杨园爊制熟食技艺  
相传明末清初,杨园地域有一猎户,捕得甚多野味,取其一,煨之烧熟,奇香四溢,实为极品美食之上品。后常取其所捕野味而烹之.清代童岳荐于《调鼎集》中有云:“家禽取其肥,野禽取其香”。《调鼎集》为清代手抄食谱,厨艺秘籍孤本。一朝一夕,杨园野味因而而得名。  
杨园爊制熟食可谓山珍,在洞港泾、杨树园有百年以上历史。当地东项、西项、桃园特地有一批猎户,开船到丹阳地域、浙江山里及吴江水域狩猎野鸡、野鸭、野兔和各种山鸟,回来后自制爊锅,精密烹饪,上市出卖。有的送到饭店再精加工,成为独具中央风味的名菜。  
随着历史变化,山珍野味越来越少,逐渐由农场散养的半野生鸡替代,熝鸡就是在杨园爊制熟食根底上这样开展起来的,同样具有特征的佳肴。杨园爊制熟食色、香、味、形俱佳,合适男女老少食,令人耐人寻味。更是逢年过节时髦安康的捐赠佳品。因而不断有许多外地的食客(上海、无锡、苏州以及周边等)慕名前来购置,种类有爊鸡、鸡爪、鸡尖、鹌鹑等,还有猪头肉,猪耳朵等。  
九、常熟尚湖锅浴习俗  
锅浴,一种江南农家沐浴习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盛行于常熟低乡一带。锅浴的外形如单眼灶头,砖砌,四方,高不及三尺,筑于偏房下屋(如柴间、磨房等)之屋角。灶口一面砌起一堵砖墙,使“浴缸”隐于三面墙构成的凹宕内。浴缸即四尺以上对径的生铁锅,不配锅盖,只备一个一尺左右对径的木块。木块用整块木料制成,圆形,一面平,一面凸,俗称“乌龟板”。  
把锅内水烧热,即可沐浴。入浴者觉得水温不够,就喊“加火”。守在灶口的人就往灶膛里添柴。灶膛火集中在锅底,浴者踩着“乌龟板”,不会烫倒。边浴边烧,能坚持水温和室温,浴者一边沉着泡澡,一边与灶口的人聊天,真实是一种享用。  
洗澡并不换汤,男的洗完女的洗。只是泡澡,不运用肥皂,澡汤并不见得怎样浊。不换汤,能省燃料。听说还能“葆元气”,有利安康。浴缸旁砌有出水口,澡后可经过出水口把水排到屋外,相当便当。  
比拟殷实的家农才有锅浴设备,考究一点的还隔一点空间用作更衣之用。没有设备的人家会闻讯而至,乘便冼个浴,叫“乘汤”。乘汤的人会带一点柴来,普通会带菜花棋、芝麻杆、干稞之类好柴火。不带柴的被戏称为“撩白水”,主家也不会计较。每次烧浴汤,主家都会把音讯分布进来,有的还会遣小孩去叫东家伯伯、西家好婆来乘汤,叫“喊落浴”。没有设备的人家遇到婚嫁喜事,会带足燃料来借锅烧浴汤,称“借锅”。关于“乘汤”和“借锅”,主家都是欢送的,这阐明他们家人缘好。  
乡邻隔壁发作龃龉,“乘汤”和“喊落浴”常常是一种表示和解的姿势。洗个澡,不用再说什么的,就“一浴泯恩怨”了。  
有的人家会在腊月廿四的傍晚,烧好浴汤泡好茶水呼朋唤友来家里小聚。洗澡的人多,不时地投柴添火,屋外天寒地冻,屋里暖和如春,那一份乡情,亲亲近热袒心袒肺,真得很好!锅浴就这样成了一种农家风俗,成了一种社交方式,成了一种沐浴文化。  
十、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盛行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境白茆镇的传统民歌,开创时间无考。明嘉靖间山东副使白茆人顾玉柱,已在其所立《行乐歌》碑中,以山歌方式叙事。明代冯梦龙编《山歌》10卷,收录有白茆山歌。所传播山歌,内容丰厚多彩,主要分劳动、古人名、地名、物名、季节、私情、摇船、长工、典礼、佛偈、叙事、儿歌等品种。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组合唱等。近年又创新出一种与民间舞蹈相分离的方式,深受大众喜欢。曾数次进京汇报演出。  
十一、常熟沙家浜水乡婚俗  
沙家浜镇地处江南水乡,地势低洼,河流成网,南临阳澄湖,北靠昆承湖,境内有十大低洼圩田,水面占全镇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旧时陆路交通闭塞,水上交通非常兴旺。自古以来在沙家浜便留传有“36个浜”,如湖家浜、晏家浜、徐家浜等,和“72个滃”,如潘家滃、谢家滃、倪家滃等,还有“泾”,如周泾、新泾、张泾、蛇泾等,素有“开门就见水,抬脚就动橹”之说。所以,沙家浜镇自古以来每家每户都具有自已的船,不论是走亲戚、逛集市、还是田间地头干农活或是结婚走亲,都离不开船,就连小贩都要划着小船沿着河滩挨家挨户停止叫卖。所以沙家浜水乡的共同“水”文化也由此孕育而生。正是有了这共同的水上交通,才培养了共同的“沙家浜水乡婚俗”,除了常规的婚俗礼节之外,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水。所以必需用到迎亲船。  
水乡婚俗是中央文化的组成局部,从婚俗演化中能够看出人类从愚味走向文化的过程。研讨水乡婚俗,展现水乡婚俗实践就是展现一个中央的中央文化。  
水乡婚俗是一种民间文化,它凝聚着水乡民众在生活中的高度聪慧与共同魅力。对水乡特征的中央文化的构成与开展起着耐久的促进作用。沙家浜镇也因而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常熟沙家浜水乡婚俗  
沙家浜水乡婚俗除了具有江南普遍特征外,另有四个显著特性:  
(1)具备迎亲船、嫁妆船,用于接新娘、接嫁妆。  
(2)迎亲时扮演“摇出水”、“外出跳”,充沛表现迎娶新娘时摇船人的欢乐喜庆和高超技艺。  
(3)“公爹抢水落团聚”意味新人进门,老相公要在迎亲船抵达之前抢住这一路不祥之水用于落团聚,寓意一家人团团聚圆。  
(4)特邀堂名鼓手在婚礼过程中演奏乐曲,衬托喜庆平和。  
(5)有茶担艺人为结亲新人担任司仪。  
(6)待到新郎娶到新娘准备从女方家出门时,新娘上轿时哭哭啼啼,亲娘同时也要哭哭啼啼,此时哭反以为大吉大利,哭得越响,婆家越有财。  
十二、梅李灯会  
梅李灯会已有百余年历史了,是在民间传播的一种群众文化活动。其内容是充溢生活气息,浅显易懂,其方式常常是开门见山,充溢中央人文颜色,能直接感遭到来自民间能工巧匠们的聪明才智。  
梅李灯会,俗称“调龙灯”,盛名长远。最初是在元宵节前后,孩童牵兔子灯、举彩灯嬉戏于街头。后为成人替代,愈调愈盛,三月到达0,故民间有“梅李调龙灯三月兴”的说法。  
梅李灯会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每年调龙灯,东南西北街商铺富户备了烟茶、蜡烛和鞭炮等物,分批“犒赏”,名曰“接龙”。四街各有掌管者,挨户捐献,凑集巨资,参加戏名台阁,各扮各的,相互竞争。  
目前,“梅李灯会”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注和注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每年的春节都要组织“梅李灯会”,特别在2000年以后,每年应用暑假创办“灯艺制造”培训班。梅李灯会在传承的根底上不时开展、创新。如:2008年,正值梅李镇开埠1100周年之际,“梅李灯会”作为整个系列留念活动中的重要项目,以全新的相貌迎来了全国各地的宾朋好友,真个是好友如云、万人空巷。  
十三、常熟湖甸龙舟会风俗  
划龙舟风俗,在荆楚是为祭奠灵均,在吴越是为祭奠子胥,而在常熟是为祭奠李王。李王即宋代的-,他在生前就为民驱瘟免灾、救民于倒悬,特别是“卫海漕”有功于世,俨然水神,死后为当地的老百姓所思念,特别是湖甸地域更是顶礼膜拜。  
常熟湖甸位于虞山南麓、尚湖之东。湖甸人家傍水而居,日常出没风云里,在水中讨生活,他们祈福于传说中的水神李王,于每年农历的春秋两季停止湖甸龙舟会。常熟湖甸龙舟会的共同处:除了祭奠李王外,再一个就是一年两度——第一次是“划青苗”,第二次是“秋报”。这在中央志中都有记载。  
湖甸龙舟会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农本思想的产物,为研讨江南水乡的农耕文化提供了范例,有“活化石”之谓。它还是中国外乡宗教——“道教”思想日常浸透的一个标本。李王神像供奉于常熟虞山南麓致道观。据《艺文类聚》载,致道观初名“招真治”,由张道裕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梁简文帝亲撰《招真治碑记》。湖甸龙舟会的一系列典礼唯道教是尊。如它的祭拜、开路、护佑、服饰、供品……都是道教法事活动所做“斋醮”、“道场”等的套路。  
湖甸龙舟会从宋元始,阅历明、清、民国,到解放初期,不断昌盛不衰。后因“文革”而中缀。《常昭合志》、《常熟市志》、《虞山镇志》、《虞山林场志》等中央志中对此都有详述。近几年,当地做了大量恢复工作,努力使湖甸龙舟会这一传统文化的载体得于持续。  
湖甸龙舟会的程式标准,影响了湖甸周边乡镇纷繁效仿。以至苏州一带的龙舟赛事都以租用常熟湖甸的赛舟和约请到常熟湖甸的划手为荣。极富中央特征的“湖甸龙舟会”,是常熟民俗活动的重要节日。  
十四、常熟“看杨梅,烧莳香”民间风俗  
看杨梅,烧莳香”是常熟民间一项传统的中央习俗,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元至正二十四年(1365年)《重修琴川志》已有宝岩栽杨梅的记载。元代《琴川志》、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常熟县志》也记载了常熟看杨梅的盛况。清代诗人翁春孙在诗作《西山看杨梅》中写到:“一经穿蒙密,鲜红万绿兜。山深跨捷足,树矮笑低头。堆刺莺难啄,垂球鹊莫偷。携归频饷客,粲粲白瓷瓯。”  
由于看杨梅和烧莳香之间的种种渊源联络,以及两者同处宝岩湾,所以常熟民间通常把看杨梅和烧莳香联络起来,或看完杨梅烧莳香,或烧完莳香看杨梅。  
宝岩湾有个宝岩寺,吴越时期,隐居延福禅院(现宝岩寺)的希辩和尚上京讲演佛法,带回杨梅树种,分给当地农民种植。宋太宗时期希辩再度上京讲授,并被封为“惠明巨匠”,回寺后大兴土木。杨梅也在此时被大量种植。  
到了民国时期,潭月僧人重新修建宝岩寺。尔后寺中香火终年不绝。到宝岩寺烧莳香的人大都是祈求来年歉收。人们莳完秧后,习气上都要去宝岩寺进香。由于当时宝岩杨梅极盛,一些香头借进香之际,也组织善男信女到宝岩看杨梅。临近县市如江阴、沙洲、昆山、吴县等的民众也都争相前来。常熟每年“看杨梅,烧莳香”的人数近12万。  
“文革”期间寺毁。2000年,经市政府批准,重建宝岩寺列入“宝岩生态观光园”的总体建立规划。如今,宝岩生态观光园成了常熟民间“看杨梅,烧莳香”的中央。目前为止,观光园曾经举行了十届“宝岩杨梅节”,使“到宝岩,看杨梅”的民间风俗重放异彩。  
十五、常熟沙家浜水乡服饰风俗  
沙家浜水乡服饰是沙家浜人在长期的消费劳动理论中聪慧的结晶,由于地处湖泊湿地,水陆两栖的劳作强度,使其服饰坚持了一向的“短打”、“合身”,便当劳动和起居。  
沙家浜水乡服饰的构成,除了环境要素之外,还与当地的物产亲密相关。据史料记载,当地出产的白苎历来有名。白苎这种纺织原料,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喜雨喜肥,怕冻怕旱怕渍,而沙家浜水乡地域最适合种植。沙家浜水乡服饰的古朴气息持续了以白苎作为原料的纺织物固有质量。  
沙家浜水乡服饰以男、女服饰为根本格局,依据年龄、时节等要素又派生出老年服饰、儿童服饰和时节装。  
沙家浜水乡服饰在栽缝办法上,有一整套步骤和针法,如:拼、滚、镶、贴、盘、绣、钉、缝、行、包、撬、拷等。  
沙家浜水乡服饰在颜色、构造上,考究适用和美观相分离,师法自然,有浓郁的水乡中央特征。曾经被戏剧工作者采用,如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  
沙家浜水乡服饰的构成,阅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才定型,它有汉民族劳动人民之服饰的根本形制,如“上衣下裳”和“衣裳连属”;如汉代就有的“穿插领”,这在老人服饰和儿童服饰上特别明显。但沙家浜服饰也吸收了清代满人服饰的一些优点,如小领、大襟等。我们不说源头的历史如何长,由于服饰不可能原封不动的,一种款式能穿几千年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尊重客观,只说其定型的历史,当在两百年左右。  
沙家浜水乡服饰反映了历史进程中服饰文化的绚烂,内涵丰厚,有研讨和维护价值。  
十六、常熟白雀寺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至唐宋佛教开展到达了鼎盛时期,由此呈现了项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各派宗教在每年的一定日期把-塑像装上车在城乡巡行,称为“行像”,后来又增加了舞蹈、戏剧扮演、杂技等内容,促进了商业贸易交流,成为左近百姓的浩大节日。  
常熟的白雀寺庙会,在大义寺基原是祭奠小王老爷神位的,在明朝佛教十分盛行的一个时期,庙会也由此而开端。白雀寺庙会在每年农历三月的十三、十四这两天,村民们自发停止“行像”,即把各路的佛像从社中抬出,集中聚集到寺基白雀寺停止一定的宗教活动,所以也称为“寺基庙会”,这在中央志中有记载。  
白雀寺庙会是中国古代传统农本思想的产物,为研讨江南水乡的农耕文化提供了范例,同时也是佛教思想日常浸透的一个标本。白雀寺庙会的共同之处在于:抬各社神像必需经过香花桥,谁先到谁就占到“仙气”,并且占领看戏好位置;村民们赶集停止物质交流,停止各种民间文娱扮演和体育竞技。  
白雀寺庙会从明朝开端,历经清、民国,到解放初期,不断昌盛不衰。后因“文革”影响停办,1997年经常熟市人民政府批准重建白雀寺后恢复举行,每年庙会各地香客、商贩云集,繁华特殊,成为大义周边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  
十七、七峰碧螺春制造技艺  
海虞茶叶有限公司位于海虞镇境内的七峰山中部,这里七座山丘连缀成串,山势平缓、土质肥美;山上修竹茂林,植被丰茂。七峰北濒长江,常年受长江水气、雾气润泽,年均匀温度在16℃以上,更兼雨量充分,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  
据《常昭合志》记载,明清之际,福山大慈教寺政治鼎盛时期,“有免粮田120多亩”。僧人在殿山南麓种植茶树,有专人管理,采摘、炒制,名“寺前茶”。供寺内僧众和香客、游客饮用。明相国邑人严讷曾题诗:“山中老树旧槎桠,再茂重将古刹遮。新杆含风翻贝叶,繁枝积雨润袈裟。菩提妙语三生石,天女经常四散花。道是空门空不尽,客来扫叶为烹茶。  
后来,“寺前茶“的种植和炒制工艺慢慢流入民间。民国时期,殿山东岳庙、界宇庙的僧人及当地窦家宕、寺前村等地的村民以“宕播式”将茶籽直接播于山坡空地,听之任之生长,成树成丛。每春采摘嫩芽,本人炒制成“毛茶”饮用。  
变革开放后,种茶面积不时扩展,“寺前茶”更名为“七峰茶”。2000年又改名为“沙家浜绿茶”。目前,沙家浜绿茶分为特种茶和炒青两大类,共5个种类。其中特种茶有“茗毫”,“沙家浜碧螺春”。  
碧螺春茶的采摘和制造工艺请求极高,采摘的时间须在春分至谷雨期间,采一茶一芽为原料。每天清晨踏露采摘,然后停止拣选,去除鱼叶,老叶,过长茎梗,下午至晚上才可炒制。炒制采用传统的手工办法,其工艺流程为摊晾——杀青——揉捻——搓团焙干。炒制与“火候”亲密相关,锅膛以传统办法烧柴火,严控锅温,旺则焦,灭则腥。而手指在锅底翻炒的频率,揉搓的力度也都有考究:轻则系索粗松,重则叶芽碎折。每锅茶叶的炒焙须一挥而就,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有过失。  
以传统手工工艺炒制的“沙家浜碧螺春”色泽嫩绿、白毫毕露、条索紧细、卷曲如螺。品茶时,于玻璃杯中倒入70-80度的温开水约三分之一,将4-5克碧螺春茶悄悄投入杯中,茶条渐渐下沉至杯底。少顷,条索慢慢展开,沁出浅绿,再冲入开水至七成,茶芽在杯中上下翻舞,通杯呈嫩绿,抿上一口,香气清芳文雅,满口鲜爽甘醇,为茶中极品。  
“碧螺春”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苏州洞庭。而海虞茶叶公司炒制的碧螺春,在色、香、味、形、养诸方面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2000年,经国度工商局核准海虞茶叶有限公司消费的碧螺春茶运用“沙家浜牌”。  
近年来,随着七峰茶局面积的不时扩展,在手工炒制“沙家浜碧螺春”的根底上,又采用高科技名优茶机械加工碧螺春,到达半机械化程度,从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地进步了废品茶的产量。由于沙家浜绿茶色、香、味、养俱佳,多年来遭到了上级部门和广阔消费者的分歧好评。  
十八、支塘篮制造技艺  
支塘篮,是以地名命名的一种特定竹篮。它以巩固耐用、美观大方、经济环保而出名于世。  
支塘篮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民国初期。花兴司、花荣叔侄在支塘南街陈家开设篾作场,持续30多年,出名四乡。抗战前,里人杨友卿独资开设了竹行,为本地竹匠、农户提供毛竹、山竹、篾竹等原资料。1951年4月成立的支塘供销社,依据市场需求,设立了化肥农药竹木、五金交电、小农具等供给门市部。化肥农药竹木部设在东街张青莲故居后面木行场一带,店面里陈列着本地竹匠制造的多种优质竹制品,远销常熟、太仓、昆山等地的乡镇。  
支塘篮很有名,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支塘本地人常常不知支塘篮为“何物”。外乡的老百姓喜欢把这种四四方方的上市篮呼作“支塘篮”。它是支塘竹制品的出色代表。  
随着生死水平的进步,传统的手工竹篾制品逐步被机械化消费的塑料、木制品和金属制品所替代,一些篾匠纷繁改行,年青人无人再愿意学习这一门古老的手艺,传统手艺传承的脱节,经济环保的支塘篮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面临无人继承的为难场面。  
十九、碧溪老土布制造技艺  
碧溪老土布是几千年来本地域劳动人民以简易的工具纺织的一种纯棉手工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征。  
碧溪老土布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机织布、了机等有大大小小72道工序。分小布、大布两种,小布门幅8寸,长1丈6尺;大布门幅1尺1寸,长1丈6尺。白坯布经染坊染色后废品更坚固耐用,美观,柔软温馨。  
碧溪老土布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远销广、浙、闽、东北等地,还出口南洋诸地。民国初年,洋纱问世,土布也有局部起线打格子的彩线用洋纱,抗打败利后,物资匮乏,土布大有开展,种类也逐步增加,从单色布转为花色布,格子布,直条花色布,缂纱布等。解放后,土布工艺得到了改良,脚踏机替代了老式手拉小布机,门幅也增加到2尺以上。碧溪土布60年代进入最盛期,70年代起盛行机纺线加人工纺线混合织布,这样织出的图案更精致,就是在原来全部由人工纺纱线的根底上,增加了局部机器纺的纱线作为彩色起线打格子,条件好的人家还参加原色白蚕丝和彩色纱线二根胶在一同织出的缂纱布。  
目前碧溪由于房屋拆迁,土布制造已屈指可数,一些纺织用具也随着房屋的搬迁而被人们遗弃。但是,当地的百姓还是割舍不了对老土布的情感,仍应用自家以前所织的土布,供结婚的儿女起妆绑扎嫁妆用,行个便当,讨个口彩。  
二十、徐市羊肉制造技艺  
徐市羊肉始盛于清代道光年间,以本地产山羊、湖羊为原料,其烹调办法共同,技艺祖代相传,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是苏、锡、沪一带著名的土特产。  
徐市人吃羊肉的历史比拟长久,据明代《里睦小志》阐述,徐市地域就有一些农民从事杀羊、烧羊和卖羊肉。由于地处江南水乡,冬天天气阴冷湿润,雨雪较多,湿气重,容易致病,羊肉具有抵御冰冷,加强体质,增加人体热量的特性。因而,当时很多人生病后,医生除配中药外,还特别关注冬季多吃羊肉。所以,农家有冬食羊肉进补的习气。  
据《常熟食府》记载:在清代中叶,据徐市左近的智林,沈巷一带,有许多农家饲养肥山羊,肉质鲜嫩无比。每到冬天,开刀宰杀,煮肉上市,以此做小本运营营生。当时,徐市镇东街、西街羊庄林立,繁华特殊,刚开端“沈记”、“王氏”两家羊庄生意最好。  
随着年代的推移,到解放后,徐市镇上有好几家羊庄,七八十年代,以“沈记羊庄”、“哑巴羊庄”最为著名,普通以白烧为主,也有红烧,汆汤等。羊肉选择肉质肥瘦适中的本地湖羊,这样做出的羊肉肉质细嫩,膻味不沉。普通当天宰杀,当天烧制,滋味更是鲜美,是群众冬令品味的最佳食品,也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  
目前,哑巴羊庄和沈记羊庄在每年阳历8月16号左右开业,不断到来年的元月阴历20歇业,其它时间不开业。开业期间,每天销售3--4只羊的肉,停业额在6000-7000元,全年销售700只羊左右。  
二十一、虞山琴派  
在长达3000年的古琴艺术的开展过程中,在多种艺术观念和演奏作风的琴人中间,称某些具有共同特性者为琴派。其共同特性普通取决于中央颜色、师承渊源和所据传谱。  
从唐代的“吴”、“蜀”声到“沈”、“祝”声,再到宋代的阁谱、江西谱,记载着琴派产生以前的开展进程,为构成琴派积聚了日渐成熟的条件。由于琴派指的是一批琴人,所以早期的“声”或“谱”都还不是正式的琴派,只能说是它的雏形,历史上著名的琴派主要是浙派、虞山派和广陵派。元末明初,浙派名师,被琴界称为“徐门正传”的开创人徐天民之孙徐梦吉(号晓山中人),长期在常熟讲学,故能够说,他为常熟呈现虞山派准备了条件,而一代宗师,虞山派开创人严澄(字道澈,号天池)和徐上瀛(号青山)共同的教师—一著名琴师陈爱桐和子陈星源则为虞山派的降生奠定了根底。  
明代末年,虞山派兴于常熟,因当地有虞山而得名,也称熟派、琴川派,其开创人严天池,在常熟组织了中国第一个琴社组织——琴川琴社。他师承了陈爱桐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京师琴派沈音的发明,构成了“清、微、淡、远”的琴风。严天池在所编《松弦馆琴谱》的序文中强调音乐自身的艺术表现,严词驳斥了当时滥填曲辞的习尚。加之严天池又是文靖公严讷之子,做过知府,显赫的位置愈加遭到注重。陈爱桐另一个再传弟子徐青山则更有建树,他把琴曲演奏的美学观念总结为24条逐条阐述,即中国美学史上的重镇《溪山琴况》。他补偿了严天池片面强调“迟”的缺陷,主张有迟有速,如四时之有寒暑,还把严氏排挤的快速曲目《雉朝飞》、《乌夜啼》、《潇湘水云》收入他的《大还阁琴谱》,因而能够说他全面继承而又丰厚了虞山派的琴学。  
三百多年来,虞山琴派弟子云集,名家辈出,比方当代琴家吴景略先生。吴景略先生有深沉的江南民间音乐根底,有广采博纳的气魄,有勇于进取的发明肉体。他的演奏作风连接流利,华美多姿,有中国南方特有的抒情、优美、如歌的特性,而在优美之中,又常常交织有跌宕起伏,激昂遒劲的神韵,风格新颖,今人憧憬。他既诠释了虞山派古琴艺术的美学精髓,又把古琴推到了专业学院的层面,培育出了如吴文光、李祥霆等一批当代名家,在古琴范畴之奉献和影响可谓宏大而深远。  
2005年,常熟市人民政府在明代著名藏书楼“脉望馆”树立了“虞山派古琴艺术馆”。  
二十二、书法  
唐人张固的《幽闲宣扬》中即记叙有“书圣”之称的草书大家张旭与常熟老翁论书的故事。据《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统计,入选其中的常熟籍书法家就有近200人。如此众多的书法人才在全国同类城市屈指可数。张旭虽不是常熟人,但其书法却因在任常熟县尉时,结识了一位擅书者才得于日臻精进,从而获得了极为突出的个人成就,到达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也为常熟开启了以书法熏陶素养的习尚。至今城内留有醉尉街、洗砚池等张旭学书的古迹与传说。  
自元以后,常熟书法名家累世不绝,尤以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涌现的杨沂孙、翁同龢、萧蜕三位常熟籍书法家最负盛名。杨沂孙自幼潜心研讨书法,尤嗜篆籀之学,所作篆书,吸收金文、石鼓文、秦权量诏版、汉碑篆书而自成一格。近代大书法家吴大澄、吴昌硕、罗振玉等,都曾临习过杨氏篆书。萧蜕幼年即勤于学书练字,盛年时期书法造诣名闻远近。篆书丰盈而不臃肿,隶书浑秀见长,草书纯粹自然,行书圆润生动,可谓四书皆精,被誉为“江南第一书家”。两朝帝师翁同龢,早年学欧、褚、柳、赵。中年学颜,得其风骨,更出入苏米,时称“孩儿体”。暮年学隶,回腕作书,力追静穆。时人得其片纸只字,辙视为珍宝。《清史稿》等文献称翁之书法“独树一帜,又为世所宗”、“同治、光绪间推为天下第一”、“为乾、嘉以后一人。”常熟博物馆藏有杨沂孙、翁同龢、萧蜕书法墨宝多幅,可供欣赏。  
二十三、绘画  
国度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画家迭出。据不完整统计至清末,即有画家一千余人之多,可谓群星灿烂,代有传人。其中尤以熔南北宗于一炉的“虞山画派”,流风遗韵,于今不衰。  
常熟绘画,可追溯到元代的黄公望。黄氏多才多艺,工书法、诗词、散曲,尤精于山水画。创作注重写生,取材多以虞山、富春一带山水为主,或以浅绛或以水墨设色。构图气势雄厚,笔下山水,“峰峦淳厚,草木华滋”被誉为“元四家”之首,对明清山水画影响深远。黄公望传世作品约有二十余幅,被世人视为珍宝。其中《富春山居图》卷最为著名,现此画一半藏于大陆,一半藏于台湾。黄氏殁后,墓葬于虞山西麓。明代江南名画家周之冕,所绘花卉,勾染点簇,兼工带写,自成一派,被画史称为“勾花夹叶派”。周氏有传世作品三十余幅,主要珍藏于京、津、宁等地,常熟博物馆藏有《松梅芝兔图》。清初是常熟绘画的鼎盛时期,其代表人物首推王石谷。王氏祖上四世皆善画,少时专访黄公望作品,二十岁后得王鉴、王时敏悉心指授。五十岁后画风成熟,为社会推崇,有“画圣”之誉。王氏画风宗学者甚众,渐成“虞山画派”。其传世作品除藏于故宫、上海等博物馆外,常熟博物馆藏有《芳洲图》。王石谷墓在虞山西麓。王氏之后,尚有吴历、杨晋、黄鼎、马之驭、蒋延锡、蒋宝龄等,均为名重一时的画家。  
二十四、篆刻  
常熟篆刻,自元代缪仲素始,至今印人辈出,不乏名家,且留下大批金石,为世注目。1976年在古里铁琴铜剑楼公开,即开掘得一批名家藏印,计564枚,其中铜印479枚,石印58枚,半残石印27枚,至为珍宝,现藏于市博物馆。  
自号乌目山樵之缪贞(字仲素),善八分书、小篆,正楷尤为高古,名重三吴,著有《书学明辩》。后人称其篆刻“以正为变,以变为正,极乎精微,夺乎天造,殆不能够形迹求也。”明代戈汕(字庄乐)王篆籀,善镌刻,《小石山房印谱》等收入其朱印。清初沈龢、林皋、王瑾之篆刻,师古创新,精妙绝伦,时称“虞山派”。  
二十五、常熟市丧葬风俗  
旧社会,常熟的丧葬、仪俗繁琐,迷信颜色浓重。人死后,称“过世”、“益处扣(去)”、“坏脱”,要烧纸锭,并着人分头飞报有关亲友,称“报丧”。开丧之日,请吹鼓手奏哀乐,亲属恸哭举哀。是日,对前来吊唁的亲友宾客,各给白布一方,称“利市布”。要请吃素饭,菜肴中必有豆腐,称“吃豆腐”。旧行棺木土葬制,入殓前做好“寿材”(即棺材),死者经理发整容,抹身净体,然后由仵作代穿寿衣,佩饰物,将尸体放入棺内,上覆被褥,填以石灰,用大铁钉把棺盖钉上。入殓时,直系亲属要披麻戴孝,白衣白扎头,痛哭呼号,绕棺三周;晚辈对晚辈行跪拜礼,以示辞别。吹鼓手哀乐齐奏,氛围悲戚庄严。入殓后,或停柩在家,并设灵堂供人吊奠;或入殓后即行出殡安葬。棺至墓地入坑,先由家眷绕圈撮土撒在棺木上,然后正式封土堆坟,旋又结队“回丧”。丧家设寿台牌位,每日供奉,逢七(自死后每过七天)要请道士、和尚念经,须至七七四十九日“终七”。其间,特别是“五七”要做“道场”,也称打醮做斋,须请道士、僧尼为死者诵经超度。  
建国后,殡葬典礼逐渐变革,封建迷信风俗逐步废止。人死之后,先报丧,发“讣告”。“讣告”简述死者生平、死因及追悼会(或与遗体辞别典礼)地点、时间。亲支吊唁,普通赠送花圈、挽联、挽障、现金等。丧家发给亲支以黑布袖套、黑布条、小白花。追悼会或向遗体辞别典礼,普通由死者工作单位、村民委员会担任人致悼词,生前友好致词,家眷致答词。然后依次绕遗体一圈,以示辞别。最后,遗体送火葬场火化,并于当天或另行择日,将骨灰盒葬在集体坟地或公墓之内。1965年7月建成火葬场后,县内普遍推行遗体火化,死后目困棺材的已根本绝迹。  
近几年,也有一些中央封建迷信复生,举丧铺张糜费现象又在抬头,有的中央还有恢复做“七”的旧习。  
二十六、喜庆  
贺生子旧俗新妇生儿女要庆祝。临产前,由娘家备彩蛋、大粉团和婴儿所需衣服送往男家,称“催生”。男家将粉团分赠亲友,预告喜讯。产妇分娩后,要染红蛋,先送往娘家报喜,亲友也备贺蛋和四色(火腿、桂圆、枣子、赤砂糖)或八色礼品(称“舍姆羹”),慰劳产妇,叫“吊舍姆”。生儿三日,敬神祀祖,设筵请客,称“做三朝”。婴儿满月,再设“满月酒”清客,为婴儿剃除胎发,外婆家也要送礼。做过“满月”,产妇方可出房。此外,小儿满百日,要做“百日”。满周岁,外婆家又要馈送衣物,并在厅上设“日卒盘”,摆设书画笔砚,刀剑弓夭、算盘秤尺等各类玩具,任小儿选择拈取,以预卜日后志向成就,此名唤“试日卒”。但普通贫寒人家都没有这许多考究,多数劳动妇女为生活年逼,以至产后几天就要做工种田。  
建国后,“试日卒”之举已废,其他旧俗也简化。生儿育女为一家喜事,晚辈、亲友赠送衣服、礼品、玩具者较多,特别是倡导“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以来,不管生男生女,亲友均送礼庆祝,主家办酒筵请客,并染红蛋或做团子赠送邻里、亲友。  
二十七、祝寿  
又叫“做华诞”。普通自50岁开端,逢十做寿,称“正寿”,但也有男子逢九做寿的。做寿前先向亲友发柬帖,亲友捐赠寿面、金字寿烛、寿桃、寿联、寿幛,也有用红纸包钱作为寿礼的。寿诞之日,主家布置寿堂,中挂寿星画像或用大幅红绸寿幛,上缀金色“寿”字,左右挂贺联,案上置寿桃,果品、寿面等。亲友要在堂上给寿主拜寿恭喜。富有人家要吃寿酒,普通贫苦人家,无上述排场,仅能吃一次寿面,以为恭喜。  
建国后至70年代,祝寿之举,已不多见。80年代,由于生死水平的进步,社会上为老年人祝寿和为小孩子祝诞又渐流行。寿礼日趋新颖,如捐赠高级奶油蛋糕、寿面等。主家设筵宴请,也有拍“合家欢”照作为留念。  
二十八、贺造房  
旧时凡新建房屋的人家,在破土开工前,要先请阴阳先生“看风水”、择吉日,或请道士在宅基上走一圈,说是请土地老爷、祖宗让一让,称作“发”预告,房屋落成后还要“收”预告。上梁之日,亲友送馒头、糕点、鸡、肉等礼物,乡邻好友也有送现金红纸包,登门道贺。上梁要选定吉时良辰,敬神祭祖,鸣放鞭炮,并由工匠登梁说吉利话,在上面撒馒头、米花、糕点或糖果,称为“抛梁”,在正梁上贴红纸,上书“三星高照”等语,并将一个贮有梁米的青布袋和“发禄”,万年青系在梁上,称“代代青”。晚上,宴请宾客和工匠,称吃“竖屋酒”。  
建国后,建房“看风水”迷信活动已废弃。“文化大反动”期间,建房工地上多插红旗,挂毛主席像。近几年,建房户大多只插红旗,而亲友捐赠礼物,主家办“竖屋酒”,仍竞相因循、攀比,酒筵日趋丰富。  
二十九、贺店铺开张  
旧时城镇铺开业,要办“开店酒”,供财神,放爆竹,亲友和同业者馈送贺礼,如镜屏之类,店家宴请宾客,并多在开张头几天,以减价来招徕顾客。建国后,此风渐息。近几年新厂、新店开业,或楼堂馆所落成,又有“落成仪式”和“剪彩”等新的典礼。应邀前往恭喜者,有送镜屏及贺联、书画的,东道主普通举行“茶话会”或宴请来宾,并以新产品相赠或低价出卖或另赠留念品等。也有的趁机大吃大喝,慷公家之慨讲排场,铺张糜费。  
三十、服饰  
民国初至20年代,常熟居民的穿着,男性以衫为常服,冬着棉袍、皮袍,春秋着夹袍,均罩以长衫,也有少数人穿中山装。工人、农民为了便当消费劳动,均以穿短装为主,普通为青布对襟短衫、短袄。女性以大襟青布衫居多,仕女小姐则多着旗袍。中小学生普通穿学生装。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少数士绅渐有穿西装革履。衣料的地质则因阶级百异,富者绸缎绫罗,贫民多为粗纱土布。  
自30年代至解放前夕,城乡人民的衣料逐步以洋布为主,时行斜纹布、卡叽、线呢、花格布等。乡村的样式变化不大。城市中则有香港衫、西装短裤、麻胶布西装、白府绸衬衫、黑纺绸裙子及茄克衫、春秋衫等。冬季,富有者男子穿呢料长袍或西装大衣,女子穿海虎绒旗袍、皮毛大衣等,内穿毛线衣;穷人则大多仍穿布棉袄棉裤,少数内衬卫生衫。  
解放初期,苏俄式服装如列宁装、乌兰克衫、翻领棉大衣等相继游行。50年代的衣料以棉布为主、职工和较殷实的农民家庭,开端穿毛线衣,冬季普遍内穿卫生衫、洋绒衫。  
60年代,服装的样式比拟单一,男子以中山装、人民装为主,(女子也间有衣着),色彩多为蓝色和藏青。“文化大反动”期间,绿色军便服,成一时风气。70年代后期起,服装原料转向以化纤织物为主,丝绸、毛呢的需求也大增,棉织品已退居次位。服装的样式向多样化开展,传统的中山装、旗袍同牛仔裤、滑雪衫并存,各式尼龙彩衫裙子、真假毛大衣和针织衣衫等时装争妍斗艳,层出不穷。鞋帽的式样与质地也不同昔日。以前常熟男女普通穿千层布底鞋,式样大致有梁尖头鞋,小圆口、方口、松紧口鞋、蚌壳棉鞋及雨天穿的油钉鞋、木屐等,仅有少数男子穿皮鞋,少数妇女空锈花鞋、搭襻鞋。随着橡胶、塑料工业的开展,塑料底布鞋逐渐取代了布底鞋,橡胶套鞋取代了油钉鞋。解放后盛行胶鞋(又称跑鞋、解放鞋),男女都穿。  
80年代,鞋子品种日趋多样化,有各种塑料鞋、橡胶鞋、牛皮鞋、猪皮鞋、牛筋底鞋、登山鞋等等。皮鞋以盛行高跟、中跟,花色繁多。帽饰方面,旧时乡村妇女普通用白花布、毛巾、蓝青花布作为帽饰称“兜头”。年老男子多戴罗宋帽、西瓜皮帽、礼帽(所谓铜盆帽)。解放后至60年代,时行戴八角帽、解放帽,妇女以颜色鲜明的方格巾兜头。“文化大反动”期间,青年男女流行戴草绿色军帽。80年代,帽子作为送化人民生活的装饰品,样式面料不时创新,各式太阳帽、运动帽、珍珠帽、工人帽等种类繁多。  
三十一、发型与容饰  
民国期间,男子的发型初时为平顶短发或剃光头。继又多三七开西发型,城乡已婚女子普通留长辫,用红线编结嵌于中间,盘髻脑后,并用压发、如意等装饰品束髻,黑色丝网包裹,称为“膨膨头”、“头发团”。青年妇子则有刘海顶、牛角辫,一刀齐等。30年代,城镇妇女始盛行钳烫及烫头发。  
建国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发型由少到多,逐渐创新。男的主要是平顶头、“青年式”,一边倒,女的剪发有“游泳式”、“运动式”,烫发有“香蕉式”、“扇子式”、“双花式”、“牡丹式”、“刘海式”、“满天星”等,“文化大反动”期间,发型单一,男子以平顶、“一面侧”为多;女子多为短发、长辫。80年代,青年男女的发型一日千里,男青年中以留髻角、长发为时兴,女子烫发的日见增加,较之50、60年代更为多姿多彩。同时,对容饰、首饰的需求日增。普通工人、农民戴金戒指已为常见;女性并考究戴耳环、耳坠,较富有的还佩朋金色项链、钻戒等,金质首饰商品常常供不应求。  
三十二、常熟节日风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新年伊始,自此五天内均有商定俗成的节日活动,叫过新年。  
年初一,家家户户帖春联,男女老幼穿新衣,意味万象更新。清晨须燃放爆竹,叫“开门炮仗”。小辈要向晚辈“拜年”,亲友见面,要互道“恭禧”。早餐吃糕团汤、团聚面或馄饨,以取“高升”、“团聚”和“兜财”的吉利。入夜,各家提早就寝(称“关日头困”)。是日,举凡起居饮食,都用不祥词语,读书人家则在红纸条上书写“岁朝执笔诸事大吉”、“元旦书红万事亨通”等吉利话。全天不借火、不汲水、不扫地。商店休业。街上多设摊出卖年画和儿童玩具。城区北大街经及大田岸、石梅场上有跑马戏、变戏法、套泥人等游乐活动。  
初二,各家开端走亲戚,拜年贺禧,俗称“跑亲眷”,彼此应酬。  
初三,称“小年”,吃“百岁圆”。农民则把节日里积存的渣滓,倒在田角上,称“滑田财”。  
初五,传为“路头(财神)华诞”。自初四深夜起,家家户户先焚香点独,迎接财神。至初五日,吃“兜财馄饨”,商家举行“接财神”祭仪后。在店内吃“路头酒”,祈求财源繁茂,生意兴隆。但商店老板常常就在此时,宣布店员去留,弄得几人欢乐几人愁。  
节日中泡茶,多放一枚青橄榄,以橄榄拟金元宝,称“元宝茶”,预祝进宝发财。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上元之夜,叫“元夜”,也叫“无宵”。是日,各家吃元宵(汤园)。入夜,街头巷尾,燃放鞭炮焰火。家家户户,焚香点烛,摆设供品,迎接“灶神”(腊月廿四送“灶神”)。城乡各地还举行灯市,儿童牵兔子玩乐。  
清明  
民间有“上坟”、“扫墓”、“踏青”的风俗。普通人家,先在家祭奠祖先,俗称“过节”。然后,举家携带酒肴、锭帛、纸钱,前往祖坟祭扫(上坟)。春光明丽,虞山山麓,游人“踏青”,纷至沓来。是日,家家做“青团”当点心。  
上巳  
农历三月初三日,称“上巳”节,传为真武诞辰。虞山祖师庙(供真武)香火鼎盛,善男信女形单影只,登山烧香“报娘恩”完愿。是日,西门外山麓和城市闹市,游客如云,茶楼酒肆,济济一堂。官绅豪富人家,还携眷约友,乘画舫,设华筵,去西门外尚湖中,饮酒作乐。也有游客合雇小船,荡漾湖上,称“摇出水”。  
立夏是日,普通人家有吃草头(苜蓿)摊面衣和咸鸭蛋之习,并有“称人”(称体重)风俗,祈求在夏季无灾无难,不减体重。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是日,各家门上县挂艾、蒲、蒜,有的帖神符,挂钟馗像,以示“辟邪”、“驱鬼”。室内用苍术、白芷等药物烟熏,驱赶虫蛇。饮雄黄酒。给小孩穿“五毒”衣,并用雄黄涂抹小孩耳、鼻,于额部书“王”字。妇女用彩绸丝绒制成粽子、老虎等外形的“香囊”挂在小孩肩头或胸前,以祛恶邪、避百毒,并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气,传说为留念爱国诗人屈原。  
夏至  
是日,有吃夏至粥之风俗。粥以糯米掺小麦、赤豆、蚕豆、玉米、红枣、糖等煮成。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日,相传是夕为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之期。是夕,妇女以瓜果、香烛供奉,并盛清水一碗将针投入,向织女星哀求智巧,谓“乞巧”。是日,人家多以面粉、芝麻制成油炸食品,谓“巧果”,分食家人,并馈送亲友。  
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是日,城乡人民祭奠祖先,称“过七月半”。道士于节日夜在虞城南门外坛上“放焰口”,诵经施食,超度亡魂,称“中元普渡”。还有举行盂兰盆会,以大篮贮百味,供奉诸佛。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日,仕女出游,名为“踏八步”,以社疾;走三桥,谓之“过运”。家家吃月饼、鲜藕、糖烧芋艿。入夜,各户庭中供“香斗”、月饼、瓜果,斋奉月宫。有些“香斗”扎成楼台亭阁,争奇斗胜。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又名“重九”。是日,吃重阳糕,饮菊花菊。市上出卖的“重阳糕”上插有五彩小纸旗。传有登高“避祸”之说,城区人民多登虞山,兼赏秋色。  
冬至  
家家要祭祖,邀亲友吃“冬至夜饭”,俗有“冬至大于年”之说。  
元旦农历一年最末的一天,称“元旦”,也称“大年夜”。是夕,各家祭奠祖先,称“接真”。合家聚会,围坐一席,吃“年夜饭”。“年夜饭”的质量。贫富悬殊。贫民但求一饱,略有荤腥已足。富有人家,席上摆设冷盘、点心、水果外,必备“四帽子一伞”(即四热炒一暖锅)的丰富菜肴。另备一碗青菜,称“长庚菜”,以祈中途夭折;一碗黄豆芽,称“如意菜”,意味心满意足。年夜饭要特意多备使之有余,饭中要放黄豆及荸荠若干。饭后,晚辈持“压岁盘”给儿孙,内装茶食、糖果,并有红纸袋,袋中贮钱币,称“压岁钱”。室内放一盆炭火,称“旺盆”,取“兴隆”之意。堂上点“守岁烛”。半夜不寝,称“守岁”。是夜,各店铺遣人手持灯笼向债主收债,贫困人家则躲外方,须至清晨始能回家。深夜,各家就寝前,多鸣放鞭炮,称“关门炮仗”。此外还有如下风俗:以蚕豆升许,入锅爆炒,“毕剥”有声,称“炒发禄”;将连根青葱和瘦长木炭用红纸封束,倚门枢间,称“撑门炭”;取脚炉盖装石灰,筛于户外阶前,累累如串月,称“印宅基”;以冬青、柏枝集束,悬挂大门楣上,以祈不祥。  
建国后,移风易俗,旧时节日有的已渐废止,有的保存传统,清除了其中封建迷信等不安康的颜色,赋予了新的内容。“元旦”和“春节”相连,仍是全民性的传统节日。元旦之日,家家户户大搞卫生,合家聚会吃“年夜饭”。春节期间,国度规则放假三天,各单位举行各种团拜见、座谈会、联欢会、送春联等丰厚多彩的节日活动。机关、团体、工厂、乡村、学校展开拥军优属活动,慰劳烈、军属和孤寡老人。“清明”节,人们祭扫祖茔,并展开祭扫烈士陵墓等活动,缅怀先烈,向青少年停止反动传统教育。“端午”节,除保存了吃粽子的风俗外,每年都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除害灭病。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花好月圆,金桂飘香,民间仍有吃月饼和糖烧芋艿,以及赏花、赏月的习气,并逐步盛行赏月晚会等活动,主题多为“团聚”和“思亲”。九月初九日“重九登高”则逐步演化为老年强身和中小学生分离体育锻练的秋游登山活动。  
三十三、常熟市饮食风俗与特产  
1、叫花鸡  
又称煨鸡,是江苏省传统的中央名菜,属于苏菜系。产于中国江苏常熟。制造资料有鸡肉、荷叶等等。常熟叫花鸡色泽棕红,油润光亮,鲜香扑鼻,鸡香浓郁,鸡肉酥嫩,营养丰厚,风味共同。  
2、梅花糕  
源于明朝,开展到清朝时就成为江南地域最着名的传统特征糕类小吃。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耐人寻味。  
3、炒浇面  
以炒制的浇头浇面而得名,属于常熟当地的特征小吃。  
4、桂花糖藕  
桂花糖藕就是常熟人最喜欢的一道小食。  
5、扯蓬豆腐干  
甜肥软韧、滋味清楚,深受当地人喜欢。  
6、蕈油面  
虞山蕈油面是江苏常熟传统的特征面点,有"素中之王"之称,兴福蕈油面在常熟是出了名的。蕈(xùn)是一种野生菌,而松树蕈则是常熟虞山的一种特产。用蕈油作为面"浇头"的蕈油面,鲜美异常,非普通蘑菇可比。  
7、沙家浜爊鸡  
爊鸡的皮色不加酱油却是油黄锃亮,香气扑鼻,吃起来嫩而不烂,丰腴肥美,手留余香久久不散。  
8、大闸蟹  
蟹肉鲜甜,肉质软嫩、鲜美可口。  
9、花边  
常熟花边又称常熟雕绣,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著名的手工雕绣抽纱制品之一,也是常熟传统的出口手工艺品。常熟花边花色繁多,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装饰品。常熟花边曾荣获国度金质奖,。  
10、红木雕琢  
被誉为“红木之乡”的常熟,红木雕琢历史长久,著名的雕琢技艺师众多,有明故宫建筑设计师蔡思诚,有以雕琢“苏东坡游赤壁图”核舟而出名于世的王毅,有精于剔漆的杨士谦、顾思云。  
11、河豚  
常熟长江口区,除盛产鲥鱼、黄鱼、刀鱼等美味海产外,还能捕到一种形如滚筒、眼小肥实的河豚。此种海产品固然鲜美无比,旧时有“吃了河豚百样无味”之说。  
12、鸭血糯  
常熟特产鸭血糯,别名红莲糯、血糯、补血糯,是清康熙年间栽培稻中变异而来的一个籼型糯稻种类。鸭血糯粗蛋白含量为13.3%,并含有生物吡咯素,有强身补血之功用。  
13、桂花栗子  
桂花栗子原产于虞山支峰顶山,故以顶山栗子为贵,后遍及虞山。据《常熟指南》记载:“顶山之栗,质软而香囊,自古著名,其嫩时剥而食之,犹带有桂花香也”。  
14、桂花酒  
桂花酒源自常熟虞山脚下百年老店王四酒家,是取上等糯米,集秋后之丹桂精心酿制而成。该酒家经过多年酿制积聚了丰厚的经历,构成前店后坊共同的酿造工艺。  
15、黄花鱼  
黄花鱼是海鲜的一种。每年春季,渔民出海捕捞,把活鱼从网中撒入舱内,用盐腌渍,因而又称为咸黄鱼。  
16、杨梅  
虞山之麓面临尚湖的宝岩湾,栽种杨梅历史长久,果实汁多甘美。有“小甜山”、“荷叶盘”、“毛滴滴”、“老酸头”、“大叶细蒂”、“小叶细蒂”、“东魁”、“桃红”、“早红”、“螳螂子”、“水晶”等16个种类。  
17、支塘酒酿饼  
常熟支塘酒酿饼,是春天的时令食品,以当地的冬小麦和酒酿为主要原料。酒酿用以作药,可活血行经,散结消肿。  
18、莲子血糯饭  
血糯米为常熟特产,米粒殷红如血。莲子血糯饭制造时佐以桂花、蜜枣,衬以白糖莲芯。糯饭紫红,莲芯洁白,入口肥润香甜,且具补血成效。被列入《中国小吃——江苏风味》。  
19、爆炒黄鳝  
爆炒黄鳝爆鳝丝、炒鳝片和响油鳝糊等都是苏式菜肴中炙人口的名菜。响油鳝糊,因鳝糊上桌后盘中油还在辟叭作响而得名。  
三十四、常熟市著名景点  
1、沙家浜景色区  
沙家浜景色区位于阳澄湖畔,交通便利,已建成反动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欣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美食购物区等功用区域和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等一批景点。  
2013年4月11日,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经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被正式批准为“国度5A级旅游景区”。  
2、尚湖景色区  
尚湖景色区位于常熟古城西,虞山之南,是国度级太湖景色旅游区的一个组成局部,建有荷香洲、桔香洲、桃花洲、枫林洲、鸣禽洲、渔乐洲、烟雨洲等7个景点。  
3、虞山景区  
虞山景区位于常熟市,由虞山、尚湖组成,是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古迹和石景、寺观园林著称的山水景色名胜区。辟辛峰、维摩朝阳、剑门、兴福寺、尚湖、小石洞等6个景点,其中以辛峰、剑门为主景点。  
4、虞山公园  
江苏虞山国度森林公园其南部与尚湖相依,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这里不只森林景观独具特征,而且文脉史迹极为丰厚。1982年被列为国度重点景色名胜区,1989年3月经国度计委和国度林业部批准为国度级森林公园。  
5、宝岩景区  
景区内尚有小云栖寺、石洞冷泉、连城石壁、帝师园、虞山印象和生态科普馆等展现虞山人文与自然资源的新老景点多处。  
6、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是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位于常熟市区以东古里镇。藏书楼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曾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7、辛峰亭  
辛峰亭位于常熟虞山东岭之巅,为虞山上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南宋嘉泰初名“望湖亭”,后更名为“极目亭”。明初废。嘉靖年重建,取名“达观亭”又废。万历间再重建,因地处城之西,取名“辛峰亭”。  
8、兴福寺  
破山寺,又称兴福寺,号称江南四大名刹(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常熟兴福寺)之一,位于虞山北岭下。南朝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  
9、方塔  
原名“崇教兴福寺塔”,俗名方塔,全国重点维护文物单位。塔为四面九层盔形顶砖木构造,逐层递收,立面的轮廓吴抛物线状。面阔三间,明间设门洞,底层为拱圈形,其他均为壶状、每层平座深0.9至1.1米不等,檐口用擎柱支撑,每边设几何形栏杆三扇,曲线温和流利。从平地到刹顶总高67.14米。  
10、读书台  
读书台位于虞山东南麓,相传为六朝梁代明太子萧统读书的中央。今辟为公园。园中奇石突兀,古木参天,分为内外两园。读书台在内园中央,上建“读书台亭”,亭内有文物石刻。全园构造,苍劲而古朴,严整而疏放。  
11、曾赵园  
曾园、赵园是互相毗连的原虚廓园、水吾园的合称。两园皆以水景环池而筑,整齐参差,规划得体,以水景取胜。  
12、拂水山庄  
拂水山庄古典园林,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宝贵的艺术明珠。  
13、梅李聚沙园  
聚沙园位于梅李中心镇区东侧,占空中积55668平方米,因全园主体为始建于南宋的“聚沙百福宝塔”而得名。  
14、翁同龢留念馆  
翁同龢留念馆坐落在常熟古城区翁家巷门,系由翁氏故居修缮辟设而成,并于1991年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翁氏故居是一所保管比拟完善、具有典型江南建筑作风的官僚住宅。其中的主体建筑“彩衣堂”于1996年被国务院发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15、仲雍墓  
仲雍墓位于虞山东麓,是常熟有历史考证的最老古墓,距今约有3000余年1956年10月18日列为江苏省文物维护单位。  
16、言子墓  
言子墓位于常熟虞山东麓。言子,名偃,字子游,常熟人,曾到鲁国就学于孔子,勤奋好学,以文学见长,学成南归,道启东南,被尊为“南方夫子”。墓门面对北门大街,墓道延伸至半山腰,长达142米,自下而上有牌坊三道,均有匾额柱联,第三道牌坊为雍正江苏布政使额书“南方夫子”,墓道还有石亭三座、有康熙御书横额“文开吴会”等。1956年10月18日言子墓被发布为江苏省文物维护单位。  
三十五、名人  
(一)古代  
仲雍:又称虞仲、吴仲、孰哉,商末周族首领古公父(后称周太王)之次子。  
周章:周朝诸侯国吴国第五任国君。  
言偃:字子游,春秋时孔子学生,为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  
常建:唐代诗人,寓居常熟,《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  
陆器: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状元。  
周虎:南宋状元,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丙辰科武举第一人。  
黄公望:元代著名画家,早年寓居常熟,代表作《富春山居图》,卒葬虞山。  
严天池:晚明著名琴学理论家,虞山琴派开创人。  
顾大章: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位列天启年间前六君子之一。  
瞿式耜:晚明诗人、官员、民族英雄。  
柳如是:明末清初女诗人,秦淮八艳之一,寓居常熟,葬虞山拂水山庄。  
钱谦益:明末著名历史人物,称虞山先生,明末东林党首领。  
徐祯卿:明代文学家,祖籍常熟梅李镇,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清代著名画家,位列清初画圣之一。  
孙承恩:清朝顺治时期状元,著有《映雪山居集》。  
归允肃:清代官员、学者,康熙十八年(1679年)状元。  
汪绎:清代诗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汪应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二)近代  
翁心存:晚清大臣、藏书家,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  
翁同龢:晚清著名政治家,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谥文恭。  
翁曾源:翁同龢之侄,同治二年(1863年)状元。  
曾朴:清末民初小说家、出版家,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孽海花》作者。  
宋清如: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朱生豪的爱人。  
(三)现代  
张光斗:生于江苏常熟,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  
王淦昌: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辟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奖章取得者。  
张青莲: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时钧: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范滇元:激光与光电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戴松恩:常熟县东唐市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作物育种和细胞遗传学家。  
吕达仁: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讨所研讨员。  
田禾: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副主任,中科院院士,开展中国度科学院院士。  
曹楚南:腐蚀科学与电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宗白华:美学家、哲学家、诗人,南大哲学系代表人物。  
夏坚白:中国当代测绘事业开辟者,大地丈量学家,曾任同济大学校长。  
李强:中国科学院院士,无线电专家。  
徐国均:中国著名生药学家,药学教育家。  
钱仲联:诗人、词人、古典文学研讨专家,国学巨匠,苏州大学终身教授。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