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
姑苏区,地处苏州市中部,东与苏州工业园区相接,南与吴中区相邻,西与虎丘区隔京杭大运河相望,北与相城区相连。介于北纬31°15'25"~31°22'51,东经120°31'29"~120°39’03"之间。东西长11.5千米,南北宽13千米,总面积83.4平方千米。
二、苏州剪纸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即有运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气。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此风不断传播到清代。顾禄《清嘉录》中也说:“二月十二日为百花华诞,闺中女郎剪五颜色缯,黏花枝上,谓之‘赏红’。”古人在立春和花朝两大节日中应用了大量剪纸作品,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可见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之花在吴地习俗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苏州的灯彩自古有名。旧时,腊后春前,阊门一带,货郎出卖各色花灯,斑驳陆离,精奇百出,令人琳琅满目。有一种灯彩,用剪纸人、马粘贴在竹制的轮子上,一点上蜡烛,就会转动,曰“走马灯”。梅里人用彩笺镂出细巧人物扎灯,人称梅里灯,很有名气。又有一种夹纱灯,是用彩纸刻出花鸟禽兽之状,随浓淡晕色,熔蜡涂染,再用轻纱夹起来,点燃灯烛后,则见“芳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
我在童年时,看见市上出卖的各式苏灯,方式多种多样,人物花果、禽兽水族、亭台楼阁,应有尽有。这些灯彩,全用绢绸糊制灯身,上面均有彩绘或粘贴用五光十色的蜡纸镂刻的纹样,衬以金灿灿的底纸,显得华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苏灯的可贵之处,不但外型变化无常,无论在晚上点灯或白昼悬挂,都很耐看,这显然同剪纸装饰很有关系。
苏州过去还有一种纸扎店,专售制造祭奠用的穿着、家具和生活用品,均用竹料、纸品扎制糊成,几可乱真,俗称“巧小巧”。这些用具上都有剪纸装饰,其中以花鸟图案为多,有些花纹上还缀有“福、寿”等不祥字样。它的特性,是以黑纸剪出花纹,再衬以各种颜色的蜡光纸,给人以一种鲜明而冷静的觉得。
阳春三月,吴地有放风筝的风俗,纸扎店和灯彩作坊就制造大量风筝出卖。风筝上的装饰图案,有的用镂刻的纹板用色水喷洒而成,有的用套色剪纸贴在上面,使得风筝愈加飘逸秀美,惹人喜欢。
苏州自古就是丝绸之乡。在丝绸印染中,唐代有一种“夹缬”的办法,文献上说是用镂空花板覆于绸面,涂刷染料成花。苏州虎丘塔出土的北宋印花绢包袱,在绿色底子上,印出黄色双鹦鹉团花。古代还有一种豆灰印花,是以石灰和黄豆粉拌和成糊,用镂空印板刷于棉布上,待干后,投入染液染色,去除豆灰,此处即因豆灰处拒染而呈白色。这种防染印花,俗称“药斑布”。以上两种印花法,应该说是刻花技艺在织物上的应用。
旧时,苏州城乡妇女大多会绣花,未出嫁的姑娘,把刺绣看作是一种必学的手艺,由于封建时期权衡少女才气的高低,显现其聪明聪慧,非绣花莫属。那时,新娘嫁到婆家,孝敬晚辈的礼物,全是绣有花纹的日用品,如荷包、粉扑、枕头、眼镜套、帽子、鞋子,以及挂在床上的发禄袋等等。这些绣品的把戏,许多妇女都能剪出来。它的内容大多是花鸟、虫鱼之类,如“鸳鸯戏水”、“孔雀开屏”、“喜上眉梢”、“竹报安全”、“年年如意”、“福寿双全”等等,都是不祥喜庆的口彩。这种刺绣的制造,大多先用白纸剪成图案,贴在绣面上,然后用绣线将纸样绣没,绣好后用缝针仔细地将纸样剔出,绣品才算告成。过去苏州街头闹市区,人们常常能够见到一些乡村妇女坐在小凳上,在许多看客面前左手捏着不时转动的小白纸,右手的剪刀口就在纸上弯弯曲曲,上下挪动,只觉“嚓嚓”有声,一瞬间便剪出了龙、凤、花、鸟之类的图案,神态生动,呼之欲出,观者莫不暗暗称奇。剪花艺人把把戏剪好后就放在地上的竹匾中,任人选择。那时一张把戏不过二三文钱,真是最低价的艺术品了。
过去苏州剪纸在生活上的应用非常普遍,它不只是刺绣的把戏,有的就是一幅独立的艺术品,它能够是贴在窗上的“窗花”、放在礼品上的“礼花”、挂在门楣上的“门笺”、贴在灶山上的“灶花”、放在祭品上的“供花”,还有一种是结婚时装饰各种用品上的“喜花”。喜花的方式最富变化,有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等,也有桃子形、石榴形、葫芦形、花瓶形、如意形等等。
苏州有个剪纸老艺人张钧昌,他从小就爱剪纸,他有一手绝妙的剪纸技巧,他剪的龙凤、白鹤、花鸟、鱼虫等装饰图案,细腻秀美、生动传神,谁见了都会赞赏不已。他说:一个好的剪纸艺人,不但要有纯熟的剪技,更要有画图的根底,擅长自创各种工艺美术的精粹,为我所用。剪纸生发了刺绣和丝绸纹样,反过来,刺绣和丝绸的锦上添花、不时变化,也影响着剪纸装饰艺术的外型和神韵,从而产生了一种有别于淳厚见称的北方剪纸的共同作风。
郭沫若曾对南方剪纸作过如下评语:“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淳厚;今见南方之剪纸,小巧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世永不朽。”这是对江南剪纸最恰当的评价,苏州剪纸亦当“美在人世永不朽"。
三、苏州端午风俗
端午节(苏州端午风俗)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国名将伍子胥,是苏州历代民众崇拜先贤的结果。苏州先民为“荆蛮族”,生活于水乡泽国,“断发文身”,自以为是“龙子”。据《吕氏春秋》记载,“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让位季历,偕奔‘荆蛮’,依当地民俗断发纹身,自称句吴……”吴国的树立及吴国名将伍子胥的故事正是苏州端午风俗的源头。
作为苏州端午风俗重要内容的“龙舟竞渡”与伍子胥也有关联。据《事物原始》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五月胥江怒,水戏欢竞渡”等诗能够印证“苏州端午风俗”之“龙舟竞渡”,是越王勾践为贬责伍子胥而倡导的留念活动。这一同源的时间,比其他地域端午节以留念屈原于公元前278年投身汩罗江为来源的时间,提早了300年。这阐明传播于苏州地域的端午风俗渊源之特殊性。
苏州端午风俗既包含普通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也有本身特殊的一些内容。除了举行“龙舟竞渡”、采草药、挂艾叶和菖蒲等和别处相同的内容外,“苏州端午风俗”还有一些共同的内容,如名为“亲水”的清晨水边洗脸;到伍子胥庙烧香;家中堂悬掛钟馗像、小孩穿老虎衫老虎鞋、贴五毒剪纸;食用包括黄鱼、黄瓜、黄泥鸭蛋、黄金花菜、烧黄鳝等在内的吃“五黄饭”;以白芍等五味中草药烟熏居室;观赏以《白蛇传》为题材的戏文和弹词等等。苏州端午风俗不断传承不绝,直到当代依然遗风犹存。苏州端午风俗的特征是历史长久,内容众多,大众参与面广。详细表现为传承性、季节性、综合性、中央性、文娱性等等。
苏州端午风俗既具有持续不绝的传承性,也因时期的变化而时有起伏。“龙舟竞渡”等大型民俗活动在解放后就很少举行了,近几年作为竞技性体育活动逐渐恢复;祛毒辟邪等民间风俗在老苏州人中还保存着。
由于苏州端午风俗诸多内容的构成与吴地的气候情况、天文条件相关,其地域性特征尤为鲜明,对当地许多季节性民俗的构成起到了推进作用。苏州端午风俗来源的特殊性,关于我国季节文化的研讨具有一定的实证意义。其丰厚的内容,关于研讨当地的人文历史、习俗民情具有一定的价值。苏州端午风俗对强化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感,丰厚当地大众文化生活,构建调和社会具有一定的理想意义。
四、苏州酒俗“说三道四”
很多人晓得苏州人喝茶的历史很长久,也留下了很深沉的茶文化。即便到如今,各种茶馆遍及苏州的街头巷尾。其实,苏州人在喝酒方面也有很长的历史,只是由于苏州人的性格比拟温和,所以和其他一些中央相比,在酒方面相比照较“低调”,而且由于喝的多是米酒之类的甜酒,所以苏州人的“酒俗”更是为外人所无视。
酒
和其他中央一样,在苏州,酒同样被普遍应用在一年的季节民俗中。春节时,亲朋好友要相互约请喝上几杯的,这杯酒就叫“年节酒”,普通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而到每年的端午时节,民间就有喝-酒的风俗,由于过去人们以为喝了-酒能驱蛇虫、解五毒的。九九重阳之际,正是江南菊花怒放之时,苏州人这时就会喝上几杯菊花酒,由于菊花有祛风、除热、养肝等成效。当然到了冬至时,苏州人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冬酿酒了,里面放点桂花,又香又甜,“滋味好极了”。
不过和喝茶相比,苏州人的喝酒还是要略逊一筹。一位“老苏州”通知记者,解放前苏州很少有特地的“酒馆”或“酒楼”,大多数都是其他商店“兼职”的,如有的酱油店辟出一小块中央,放上三五张桌子,就叫做“酒堂”,酒客们来了之后,要几两暖洋洋的黄酒,就着一小碟花生或者豆腐干之类的下酒菜,便开端边喝酒,边谈谈“山海经”。“要是还想省的话,一根萝卜干就能下一顿酒了,”他笑着说。
不过随着生死水平的进步,往常在苏州这种特地的酒馆也越来越多,记者在苏州的十全街上,就看见两边开着许多酒吧,不过到里面去的多是年轻人。闲暇的时分,几个朋友找上一家酒吧,喝上几杯,倒也是很惬意的。不过往常走进酒吧的苏州年轻人曾经不大像他们的晚辈那样喝米酒或黄酒,而是更喜爱于啤酒或是葡萄酒。
五、山塘水乡婚礼风俗
婚礼一:泛-舟,水乡婚礼清爽典雅
山塘街举行的水乡式婚礼,是粉墙黛瓦下的中式婚礼风俗。新人将穿戴着极具中国特征的凤冠霞帔,坐上姑苏小船,穿过座座小桥,徜徉于典雅的江南水乡,纵情体验传统婚俗古朴的喜庆文化、感受苏州作为“东方水城”的共同魅力。河畔路人送上的真诚祝愿,伴着快乐的喝彩,一路荡漾爱的讯息。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烘衬下,婚礼进程繁华特殊。新郎、新娘、傧相、媒婆、伴郎、伴娘和娶亲队伍伴着喜悦的乐曲,汹涌澎湃迈向玉涵堂。整个婚礼典礼凸显了传统婚礼的古朴、欢庆、繁华和张扬。
典礼流程:
新娘家:新郎入场(鞭炮锣鼓,大红花轿配合)——新郎接新娘动身(新郎抛糖、抛红包)——新娘新郎上花船(新郎踢轿、新娘抛扇子)——小船遨游——放生小鱼——新娘下船入轿去夫家。
新郎家:新郎新娘入厅堂——跨火盆——跨马鞍——跨米袋——拜堂(傧相掌管)——挑喜帕(三挑喜帕)——同心结发——新人交流香书美玉做信物——合卺酒(寓意白头偕老)——谢媒(赠送蹄髈)——新人回新房休息(礼毕)。
婚礼二:三礼九拜,昆曲婚礼浓墨重彩
遭到众多新人喜爱的昆曲式婚礼,是一场由昆曲博物馆的专家为新人量身定制的集体婚礼,极具地域特征。众所周知,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备受世人推崇。婚礼当天,新人将穿戴华美的昆曲戏服,在充溢古典气息的民俗气氛中举行拜堂典礼。新人似乎置身于古代,完成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恋。现场观看的市民能够纵情感受昆曲这一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诱人魅力,新人也将会留下终身中最宝贵、最美妙的回想。
典礼流程:
沃盥礼(伴郎伴娘为新郎新娘浇水盥洗)——同牢礼(新郎、新娘同席而坐,同器而食)——合卺礼(新郎、新娘交流举杯共饮)——拜礼(三礼九拜,忠诚以待)——结发礼(解缨结发,彼此纪念)——送入洞房(至此礼成)。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8年,姑苏区共有7大类7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度和省、市、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世界级1项(苏州端午风俗);国度级2项(“轧神仙”庙会和制扇技艺);省级8项:吴歌(白洋湾山歌)、苏绣(发绣)、苏州织造官府菜制造技艺、苏州仿古铜器制造技艺、苏派鸟笼制造技艺、闵氏伤科、宋氏耳针、灯会(古胥门元宵灯会);
市级17项;区级44项。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其中国度级1人(制扇技艺徐义林)、省级3人(制扇技艺陈琴、制扇技艺王健、漳缎织造技艺王晨)、市级16人(其中3名已被评为市荣誉传承人)、区级49人。
七、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地域的民间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消费而得名。它和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的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
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化而来,到明代开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饱满,颜色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氛围,根本全用套色制造,刻工、颜色和外型具有精密秀雅的江南地域民间艺术作风,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方言
姑苏区通行吴语,运用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苏州话。
九、宗教
姑苏区内有寒山寺、西园寺、石路清真寺、杨家桥天主堂、使徒堂、玄妙观、神仙庙等各类宗教场所22个,其中佛教9个、道教6个、基督教4个、天主教2个、伊斯兰教1个。区管宗教活动场所5个,配合效劳市管宗教活动场所17个。宗教教职人员334人,有宗教信众11.5万余人,其中天主教5000余人、基督教3万余人、佛教5万余人、道教2万余人、伊斯兰教1万余人。每年有各重要宗教节庆活动10余项。
十、姑苏区名人
贝聿铭,1917年生,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土木专家。设计华盛顿国度艺术馆、卢浮宫、香山饭店,努力探究一条把现代建筑特征与中国民族特征相统一的可行之路,为丰厚中国新建筑开展道路方面做了重要奉献,为北京城市建立规划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1996年,中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十一、姑苏区饮食风俗与特产
1、姑苏豆腐花
姑苏豆腐花是一种制造得比炖鸡蛋汁还要鲜嫩的豆制品。这种豆制品,普通都是在高约65公分,直径约50公分的圆木桶中制造。制造时,在桶中注入豆浆点浆成形,然后用一把极扁的铜勺,把那豆腐,一片一片地舀入事前准备好的水、盐、酱油混和的汤料锅中,汤料锅用文火煨之,在蓝边敞口白瓷碗中放入榨菜末、虾米、蛋丝、味精、大蒜叶等调味品,连汤连水地将锅中煨熟的豆腐片盛进碗中,最后滴入几滴香油即可。
2、酱汁肉
酱汁肉原本叫做酒焖汁肉,是用红胭脂作为着色原料,后来改用红米着色,进而改称为酱汁肉。酱汁肉制造时先将新颖、肥瘦适合的肋条猪肉,剔去骨头,除掉奶脯,切成方块,接着下锅加水和红米同煮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将肉捞起,用清水冲洗洁净,再放入另一空锅内,这时锅内周围和锅底要放有蔑垫,垫上则放一层猪头肉,放的比例是10斤肋条肉用一只猪头肉作垫,垫边周围再放猪舌和排骨,等到把桂皮、茴香、姜、葱、盐等调味品也垫上后,就能够把猪肉放在锅的中间,再把汤汁倒人锅中,直到肉都浸入汤中为止,把锅盖盖严,用急火烧沸20分钟后,将酱油和绍兴酒放入,再以急火烧1小时40分钟,从锅中取出二钵头卤,把白糖参加锅中,再用急火烧30分钟就即可。
3、西瓜鸡
将西瓜的上端切下一块作盖子,挖出瓜瓤后将整个瓜壳用开水泡一泡,用干净布揩干,将鸡宰杀后,去毛去肚杂,洗净,放入瓦罐,加火腿片、姜片、笋尖、酒、盐和清汤,放在炭火上煨到鸡将烂时,取去姜,将鸡和汤倒入西瓜内,盖上瓜盖,再蒸到瓜皮呈现黄色时,即可翻开西瓜取食。
4、细露蹄筋
细露蹄筋是宴席中一道必备的中高档炒菜。蹄筋有鲜、干两种,鲜蹄筋用清水浸泡即可运用,干蹄筋需经过水发、油发、盐发三种办法泡发才干运用。细露蹄筋以水发蹄筋为佳。先将鸡脯丁、火腿丁、香茹丁、熟笋丁、青豆丁等辅料在炒锅中用熟猪油炒一下,然后加绍酒、精盐、高汤及蹄筋再炒,烧沸后移小火烧,最后转旺火勾芡,淋麻油起锅装盘即可。
5、松鼠桂鱼
松鼠桂鱼由松鼠鱼鲤鱼演化而来。当初乾隆皇帝下江南,闲逛至松鹤楼,为应酬皇帝硬要吃鱼,厨师急中生智,将供于赵公元帅神案上的鲤鱼,炸烹而成。后来以骨疏刺少、肉质细嫩的桂鱼替代了鲤鱼,松鼠桂鱼成为宴席名菜。苏州名厨又在烹饪上锦上添花,光是佐料调料就有河虾仁、熟笋丁、得菇丁、青豌豆、猪肉汤及酒、醋、盐、糖、猪油、麻油、葱段、蒜瓣、干淀粉等达十五六种之多。
6、苏扇
苏扇,起于宋代,昌盛于明清,最先传播的是绢宫扇,也称团扇,明代后折扇、檀香扇兴起。折扇、檀香扇的制造工艺较团扇更为复杂。团扇扇面灵敏小巧,绘画将“寡中见众、内中见外、近中见远、物中见情”的构图艺术发挥到极致。檀香扇从折扇开展演化而来。以檀香木为原料,制造出小巧精致的檀香扇。
十二、姑苏区著名景点
截至2020年,姑苏区共有平江路、山塘街等2条历史文化名街,沧浪亭、狮子林等8处园林和大运河5个中心点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各级文物维护单位174处,其中国度级24处、省级37处;控保建筑255处和古构筑物790处;现有松鹤楼等“中华老字号”30家,昆曲、苏绣、苏扇、玉雕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6项,其中世界级4项,国度级18项,省级17项。
1、寒山寺妙利普明塔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占空中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寒山、希迁创立寒山寺。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2、盘门景区
盘门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占地24.86公顷,为国度4A级景区。景区内瑞光塔、水陆古城门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吴门桥为江苏省文物维护单位。盘门,是苏州古城的意味与城徽标志,也是我国现存最典型最完好的水陆并列的古城门。
3、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征。分为东、中、西三局部,1961年3月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1991年被国度计委、旅游局、建立部列为国度级特殊旅游参观念。1997年结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度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度AAAAA级旅游景区。
4、网师园
网师园,位于苏州市城区东南部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是苏州园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清乾隆年间(约1770年),定园名为“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是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5、苏州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博物馆,最早位于拙政园住宅区域内,1992年秋天建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新馆位于拙政园西侧,始建于2005年10月,建筑面积3390平方米。
6、苏州丝绸博物馆
苏州丝绸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北寿塔景色区内,是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1991年9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10月1日起对公众免费开放。
苏州丝绸博物馆占地9500平方米,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苏州丝绸博物馆设有六大展区,其中历史馆包括古代厅、蚕桑居、织染坊、贡织院、民国街和非遗厅六局部。具有重新石器时期到明清时期的文物级藏品700余件,各类标本及材料藏品3000余件。2009年,苏州丝绸博物馆被评为国度三级博物馆,并被授予可挪动文物〔织绣类〕修复一级资质。
7、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齐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园内除沧浪亭自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观。
沧浪亭于1982年列为江苏省文物维护单位,2000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项目》被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8、平江历史街区
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内保管最为完好、范围最大的历史街区,是我国最早开端维护的历史街区之一。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具有现存世界文化遗产1处耦园(内设中国世界遗产培训与研讨中心),国度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2处,省市级文物维护单位18处,控保建筑45处以及普查新发现文物点70处,还有众多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散落其中。
2005年,街区取得结合国亚太地域世界文化遗产维护荣誉奖。
9、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
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是世界第一座生肖邮票专题博物馆,为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特地性分馆。馆内藏有1950年以来世界100多个国度和地域发行的全部生肖邮票9575枚,生肖封片931枚,贺年生肖邮资封片538枚以及一批有关生肖邮票、生肖集邮方面的出版物。
博物馆位于苏州市山塘街历史文化维护街区,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550平方米。
10、留园
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空中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作风,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度5A级旅游景区。
11、狮子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国度AAAA级旅游景区。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
12、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安定天国忠王府,是国内保管完好的安定天国历史建筑物。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空中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缮的安定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2017年11月,获评为第五届全国文化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