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字来源
京口是镇江古称,西周时属宜的封地,“宜”是吴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春秋时京口时属朱方邑,后朱方改谷阳。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途经京岘山见有王者气,命三千赭衣徒凿断龙脉,以败王气,故改名丹徒县。
京岘山西北有宏伟的北固山,那个时期它的后峰伸入江中,北固山的后峰、中峰、前峰起伏连绵,前峰环抱着开阔高平地块,古人把前峰一带称之为京,取义为《尔雅》的“丘绝高曰京”,口指北固山下的江口。东汉末年,孙权称霸江东,于公元209年将苏州的依据地迁至京口,在北固山前峰筑铁瓮城,号称“京”通称京口。
二、位置
京口区位于东经119°28′,北纬32°13′。东近京岘山,南依南郊诸山,西望五洲山,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穿越城区腹部,面积124.69平方公里。东接镇江新区,南和丹徒区为邻,西与润州区隔古运河相望,北接扬州市邗江区。
三、京口区著名诗词
1、芙蓉楼送辛渐
诗人: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京口怀古
诗人:戴叔伦
大江横千里,古渡渺千秋。浩浩波声险,苍苍天色愁。
三方归汉鼎,一水限吴州。霸国今何在?清波长自流。
3、泊船瓜洲
诗人: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葬妻京岘山·结庐龙目湖上
诗人:宗泽
一对龙湖青睐开,乾坤倚剑独彷徨。
白云是处堪埋骨,京岘山头梦未回。
5、京岘山
诗人:郑胜利
黄叶古祠里,秋风古殿开。
沈沈松柏老,暝暝鸟飞回。
碑碣空埋地,废阶尽杂台。
此地行人少,尘世转堪哀。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诗人: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雄姿英才,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博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烟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诗人: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几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8、京口竹枝词·梦溪园
诗人:戴守梧
溪水潺潺入郑湖,花如覆锦满平芜。
梦中山水萦情处,沈括风流绝世无。
四、京口区过节风俗
在年元旦,家家户户贴春联——驱年。年夜饭:家家都炒安豆苗——安安稳稳。每桌都有水芹菜——路路通。红烧鱼不动筷——年年有鱼(余)。饭后晚辈讨压岁钱——守岁。金山寺撞钟——祈求安全。
年初一:开门鞭炮——高升。吃红枣、汤圆——早发、圆通。忌动刀、剪、扫帚、忌碎碗破坛、忌打骂伢子家(小孩)。走四方,拜新年。
年初二:回娘家,拜泰山。年初五:财神日子,踏金(骑毛驴上金山),拜财神。
正月十一或十三上花灯,十五元宵节:有娘家给新嫁女儿送灯之俗。十八或二十落灯,上灯圆子落灯面。
二月二:龙抬头。民谣:二月二,家家接女儿,接得家来吹笛子,接不家来哭鼻子。二月八:家家包饺子,民谣: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
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乡村妇女多以荠菜花插鬓角。清明节:上坟祭祖,门插柳、放断鹞。端午节:家家包粽子,悬挂钟馗像,门上插艾草、菖蒲,午时烧艾熏屋,用雄黄、蒜头、菖蒲根泡酒洒墙跟,中午肴食“十二红”,小孩穿老虎鞋,额头上用雄黄酒点“王”字,脖子上系五彩线编织的蛋网,午后看赛龙舟。六月六:民谣:六月六(镇江方言六读作LAO),家家门口晒红绿(镇江方言绿读作LAO)。
七月七:俗称“七巧节”,看巧云,搭七巧板,女儿家穿针乞线。七月半:城乡居民轮番举行“盂兰会”街上放焰口,河里放花灯——敬祖宗。中秋节:家家要团聚,炕饼子,吃月饼。入晚,供桌上摆放老菱、全藕、石榴、月饼,点宝塔斗香,焚香拜月。
重阳节:重阳糕送老人,白昼登高(登金山、南山),晚饮“重阳酒”,持鳌(螃蟹)赏菊。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为下元节,俗称“十月朝”,上坟、祭祖、送寒衣。吃红豆糯米饭、菠菜豆腐汤,民谣:红豆饭、豆腐汤,老奶奶吃了上火箱。意义是此时已到烘火时节了。
腊八:每年腊月初八,金山寺、焦山定慧寺必用大锅,选上好的芋头、花生米、红枣、白果、莲子、栗子、青菜、豆腐、胡萝卜等煮粥,捐赠善男信女。
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灶”,剪纸马、扎竹桥,供灶老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全。冬至:又称小年,这天要祭祖,塾馆都放假,“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教师不放假,学生不把钱”。
五、京口区结婚风俗
这里引见的有些风俗曾经不存了,现时的婚嫁已随着时期的进步而有了新的含义。大约的程序是:庚帖,由女方用红纸写明姑娘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男方也写明了一同去“合婚”,然后开端“议婚”、下聘、择日、迎娶、回门、会亲。
其中的过程有许多考究,如:婚礼的日子要逢六,接嫁妆需求六个人,暖房要有童男子压床,开门要有开门封(红包),进门要喝三早茶,鞭炮不时催轿,姑娘出门要换鞋,舅舅背外甥女出门,到男方要新郎官背进门,近郊乡村在大门前还要铺上新麦草——意为走金光大道,挑馒头——江河日下,闹公太爷——不闹不发的风俗,等等。
六、京口区华诞风俗
小孩满月,百露,抓周,逢十、二十、三十大庆,俗语:三十不做,四十不发,花甲以上大寿要闹寿,中面晚酒,送寿幛、寿面,讨寿桃、寿碗,寓意:讨寿添岁。
七、京口区结婚风俗
婚礼的日子尤为重要,因而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就愈加具有意义,父母们便会翻看日历,看看哪天不宜嫁娶,哪天宜嫁娶,家里的老人们则会将两人的生辰八字交给算命巨匠,让其算个最为适中的日子,在镇江东乡的习俗里,不论是订婚或是办酒,日子一定要逢双(寓意:好事成双),除此之外,东乡人还特别喜欢“六”这个数字,六越多则越好,寓意着婚后的生活六六大顺,顺心如意。除了却婚的日子外,镇江东乡的风俗中,还有很多环节与“六”有关,例如:前天晚上去新娘子家里挑娘俬(娘俬:嫁妆),男方家也要去六个人!多一人、少一人都不行!日子一但肯定下来,便会由媒人牵头,置办嫁妆、三金(金手镯、金项链、金戒指)等。
父母则会大致预算参与婚礼的人数及桌数,订好饭店,我们便依据父母的约请,填写喜帖,提早准备好大红喜字(包括单喜、双喜、)拉花装饰、气球,喜帖则会在婚礼前半个月送至亲朋好友手中。在婚礼筹备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婚庆公司、试礼服以及购置婚礼的必需品(香烟、糖),镇江东乡的风俗里,香烟由男方家买好送至女方家,香烟的数量则是依据女方家的亲戚人数购置,男方条件好的则是软中华,条件普通的,则会用硬中华替代。
婚礼:暖房、压床
结婚前一天,新郎与新娘是不能见面的,布置好新房,男方家要办一桌暖房酒,一来呢是感激亲朋好友一天的辛劳繁忙,二来呢是庆贺本人的最后一个独身夜。暖房酒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亲情、友谊的交流!来吃暖房酒的普通都是男方的亲朋好友!酒饱饭足后,在镇江东乡的习俗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童子压床,新婚前一夜,需求未婚的男子在婚床上滚一圈,寓意着婚后子孙满堂,阳刚安康!为什么会有这个风俗呢?相传新婚之床常常有灵气攀附,男性儿童则坚持原始的阳刚之气,安康的男童有不祥之气,寓意着持续后代,多生贵子。童子压床,难免尿床,镇江东乡习俗以为尿一床,更兴隆,但不能有意为之!
婚礼停止时
婚礼当天,但凡来接亲的亲朋好友进门都要喝三早茶(枣子、桂圆、莲子),除此之外,开门要有开门红包,这里的开门是指大门和房间门,大门普通是晚辈们拦着,房间门则由伴娘们扼守,新郎将打破“重重难关”,找到藏在最神秘中央的婚鞋,替新娘子穿上。给父母敬完茶后,再由舅舅背上婚车,在鞭炮声中渐行远去!接完新娘回到新房时,要绕村串庄,不可走原路,寓意不走回头路。
一路上爆竹声声,好不繁华。婚车至男方家门口时,新娘下车要踩着云片糕(寓意:步步高升),新郎则需下车抱着新娘子回到房间,镇江东乡习俗中,新娘子脚不可落地。进了男方家门的新娘,紧接着就是停止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改口”,一声爸、一声妈,爸妈听了乐开花,父母也会把早早准备好的改口红包递给新人,礼成!至此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婚礼:礼成
幸福
每个中央都有本人特有的结婚习俗,时期在进步,科技在开展,西式礼节正在渐渐替代这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并不在意那么多,一切从简即可!最重要就是:往后余生,是你就好!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
八、京口区饮食风俗与特产
1、镇江肴肉
镇江肴肉又名水晶肴肉,亦叫水晶肴蹄,是举世闻名的镇江名菜。肴肉虽是凉菜,但非同于普通熏腊。它精肉绯红,虽凉但酥嫩易化,食不塞牙。肥肉去脂,食之不腻。胶冻透明晶亮,柔韧不拗口,不肥不腻。爽口开胃、色雅味佳、颇振食欲。
2、麻油馓子
镇江的麻油馓子,油用的是特产小磨麻油,所以又脆又酥,越嚼越香。今天,不少镇江老年人还有吃麻油馓子搭茶。有些人煮馓子像是下面条,将麻油馓子放在开水锅里煮沸,盛在碗里,或加盐或加糖调味;有些人很简单,将麻油馓子折断放在一只大碗里,放上白糖,倒入开水,盖好盖子焖上一会儿。
3、清炖蟹肉狮子头
清炖蟹肉狮子头又称斩肉,为镇扬传统名菜。此菜主料为蟹肉和猪肉,斩切作成肉丸,因烹调时不用酱油着色,故称清炖,又因外型大而圆,夸大比喻为狮子头。此菜以刀工火工见长,宜用砂锅炖制。
4、白汁鮰鱼
鮰鱼肥嫩香鲜且无刺,白汁鮰鱼,烹时不加酱油,配以春笋,用旺火烧沸,移文火焖煮,汤汁浓重,色白如奶,肉肥嫩,味鲜美,尤以三四月间的鮰鱼最为肥美。
5、镇江酱菜
镇江“金山”牌罐头酱菜有乳黄瓜、什锦菜、萝卜头、香菜芯、嫩姜、辣油香菜芯、糖醋蒜头、糖醋萝卜、糖醋芽姜、宝塔菜、甜瓜等10多个种类。
九、京口区著名景点
(一)焦山
焦山位于镇江东北的扬子江中,山高71米,又名樵山,狮子山,双峰山,海门山等,自东汉名士焦光隐居此山后,至今称为焦山。它耸立于大江激流之中,“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故人称“中流抵柱”。
由于扬子江的北坍南涨,如今的焦山已接近南岸。从镇焦路至江边,乘轮渡至焦山南麓的码头,上岸北行缺乏50米,即抵焦山的主建筑定慧寺。定慧寺又名普济寺、焦山寺。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1700余年。康熙帝南巡时,为之改名“定慧寺”。寺内亭台楼阁掩映于绿荫丛树之中,故有“焦山山裹寺”之谚。定慧寺的山门庄严典雅,古色古香,门前有一对明代的石狮镇守,门楣上有“焦山定慧寺”匾额,照壁上“海不扬波”四个大字,显现了佛教世界清平之意。
走进山门,穿过天王殿,院中有一御碑亭,亭内石碑上刻着乾隆帝下江南时作的《游焦山歌》。迎面的大雄宝殿,魄力雄伟,具有明代作风。屋顶雕龙塑凤,殿内金壁辉煌。在高悬的长明灯后,和蔼慈祥的释迦牟尼、药师、弥陀三尊大佛高踞在莲花宝座之上。两旁的十八罗汉外型逼真,神态各异。主佛反面的海岛上,观音大士、善财、龙女和诸位菩萨的塑像栩栩如生,形象地表现了佛教“五十三参”的故事。大殿前的院中,有两棵千年古银杏,枝叶婆娑;大殿西院内有一口井,名曰“东泠泉”,相传为焦光取水炼丹之处,故亦称“炼丹井”。由定慧寺东的观澜阁往北,越小桥过假山,便到了焦山碑林宝墨轩,这是北宋初年润州太守钱子高所建。轩内收藏着460余方碑刻,仅次于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其中最灿烂耀眼的价值连城是《瘗鹤铭》,被誉为碑中之王,历代书法家称之为“大字之祖”、“书家冠冕”。
宝墨轩之东不远处是古炮台遗址。炮台呈马蹄形排列,面对大江。它是我国人民抗英反帝斗争的重要遗址。从古炮台北登山西上,就到了焦山东麓的绝顶吸江楼。因亭内四面有木雕佛像,所以又叫四面佛亭。此亭八角形,两层,水泥仿木构造,有梯可回旋而上。登楼远眺,大江南北,旖旎风光,尽收眼底。在吸江楼之西不远的绿竹幽林中,掩映着一座四合庭院,门额写着“郑板桥读书处”,又叫别峰庵。郑板桥曾在此读过书,因此名噪一时。由此向西,经百寿亭婉蜒南下,就到了焦光三拒御诏不肯出仕的三诏洞。洞内有焦光的塑像
。自三诏洞往东南可至壮观亭;往南可到摩崖石刻,这里的崖壁间遍及历代名家的诗词题刻,上至六朝,下到明清;正、草、隶、篆无不具备。美不胜收,美不胜收。其中陆游和米芾的真迹尤为宝贵。由摩崖石刻向东可至华严阁。此阁二层,北倚石壁,南临大江,东近定慧寺。焦山的“华严月色”,诗意最浓。
镇江三山,历来为游客所钟情,但是,除此之外,城南山林中的招隐寺、读书台,增华阁、竹林寺,以及鹤林寺、莲花洞等,亦不失为寻幽探胜的好去处。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83号
(二)北固山
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由于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高约58米,长约200米。山壁峻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甘露寺,雄居山巅,建于东吴甘露年间,有许多有关三国时期吴国的传说和遗址。游人至此,不由要以刘备招亲的故事为线索去寻觅有关胜迹和传说。北固山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三山鼎立,在控楚负吴方面北固山更显出雄壮险要。明代郡守为了抗倭守城,将前峰与中峰凿断。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和后峰三局部组成,主峰即后峰,是景色最佳处。前峰原为东吴古宫殿遗址,现已辟为镇江烈士陵园;中峰上原有气候楼,现改为国画馆;后峰为北固山主峰,北临扬子江(长江),三面悬崖,地势险峻,山上四处都是树木,名胜古迹多在其上。素以“天下第一江山”出名于世。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景色最佳的中央。登上山顶,东看焦山,西望金山,隔江相望,扬州平山堂明晰可见,确使人感到“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过去曾有一名人作打油诗一首:“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以此赞誉北固山的绚丽风光。
从北固山中峰南麓登山,过气候台,沿山脊北行至清晖亭。亭东有一座铁塔,此塔系唐卫公李德裕于宝历元年(825年)所建,故又名卫公塔。原为石塔,后毁。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改建成九级铁塔,平面,八角形。明代重修正为七级,高约13米。后经海啸、雷击、战火等劫难,至1949年仅存塔座两层。现经修整为四层,约8米高,塔基及一、二层为宋代原物,三、四层为原塔的五、六层,系明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及塔身均有精巧图案,外型别致,生动逼真。
自清晖亭往北,在甘露寺东侧山坡的墙壁上,嵌有一块条石,上镌“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相传为梁武帝所书。条石对面通往甘露寺的拱门上,镌有“南徐净域”题额。东晋时改镇江为徐州,故名“南徐”。
穿过拱门,即抵北峰之巅的甘露寺。相传这里是刘备招亲之处,京剧《龙凤呈祥》即以此为背景。其实古甘露寺建于梁代,原在山下,至唐李德裕始改建于山上。寺内有大殿、老君殿、观音殿和江声阁等建筑,构成了“寺冠山”的特征。听说明清时为其全盛时期,康熙、乾隆二帝曾在此建过行宫,留有御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古刹之一。如今寺后留有刘备、孙权同坐过的“狠石”,其状如无角伏羊:寺西有一条砖砌坡路,传为孙、刘并肩赛马的“溜马涧”。甘露寺后面的多景楼,是北固山景色的最佳处。此楼二层,面对大江,楼名取自唐李德裕诗句“多景悬窗牖”,为古代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米芾所书“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匾额,高悬在楼额之上。宋元以来,历代文人名士,达官显贵,在此诗酒唱和,欧阳修、苏轼、米芾、辛弃疾和陆游等,都曾留下许多著名的诗作。登上多景楼,凭栏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异姿,尽入视线。
多景楼之东的凌云亭,又称祭江亭,传说刘夫人孙尚香在听到刘备逝世的音讯后,曾在此遥祭,然后投江自尽。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登此亭时,触景生情,慨叹系之,写下了名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几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由于刘备招亲的种种传说,今天的北固山已成为到镇江旅游的朋友们不可不到的一个抢手景点。
传阐明太祖朱元璋曾临池召选儒生古时他水经甘露港通江池中的那座亭名叫凤凰亭。
在凤凰池右边,有一块平直一分为二的巨石,这就是试剑石,又名恨石石为两块,高的一块约1.5米,矮的一块减半,中间都有裂痕,平整如削,石上“试剑石”3字明晰可辨。
试剑石,还有这么一段故事:相传孙刘联姻,弄假成真。有一天,孙权和刘备同游凤凰池,刘备见池边有一块巨石,即拨下随从身上的佩剑,仰天暗自默祷:“我若能顺利返回荆州,成霸主之业,剑下石裂;着死于此地,剁石不开。”手起剑落,只见火花飞溅,巨石应声而裂。孙权见此即问刘备:
“你为何恨这块石头?”刘备假意地答复说:“我年近五十,不能为国肃清贼党,心中异常气愤。现蒙国太招我为婿,是我终身幸事。我向天门卦,如能破曹兴汉,就劈开这块石头,现果真如愿。”这时孙权暗想,“刘备莫非用此话来蒙骗我的?”也将宝剑拔出对刘备说:“我也来问问天意,如能彼得曹操,也将石头劈开。”暗中祷告:“如能再取荆州,兴隆东吴,石头也裂为两半。”随即挥剑劈开另一块石头。两人暗暗自喜,于是就这样留下了两块试剑石。
其实,试剑石的构成来源于地质的演化:距今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因火山迸发岩浆喷溢出地表而构成了火山岩,由于其质地坚硬,且多裂痕,再经风化剥蚀成为现今的外形,这些石头并非什么钢刀利剑能劈开。
北固山后峰东南,清晖亭旁,有一座四层铁塔。铁塔又名“卫公塔”,是北固山的重要文物。它是我国仅存的六座铁塔之一,也是江苏省境内唯一的铁塔,为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铁塔始建于唐朝定历元年(825年),是唐代润州刺史李德裕为“资穆皇(唐穆宗)之冥福”所建。后屡毁屡建,现塔为四层,一二层是宋代制品,三四层系明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即莲花座)和塔身均有精巧的图案,如云水纹、莲瓣双雀、游龙戏珠、佛像等,外型精巧,生动逼真。铁塔为北固山添加了庄严绮丽的颜色,显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冶铁技艺的高超。
铁塔向西,有《望月望乡》诗碑,碑上诗文系日本使臣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所作。他生于698年,卒。
北固山阿倍仲麻吕诗碑(2张)于770年,自幼聪明好学,于717年被选为遣唐留学生,次年在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多治比县守的带领下从大阪动身来华。晁衡在中国长安进唐太学读书,后考中进士,与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李白等交谊甚深。唐太宗对他的才气十分重视,先后任命他为唐王朝秘书监卫财卿、镇南都护等职。753年晁衡授命为唐使,与鉴真巨匠及日本使臣东渡,途中船泊扬子江畔,夜晚月光皎洁,晁衡思绪万千,想到36年未回故土,欣然命笔,写下了著名五言诗《望月望乡》,诗中写道:“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晁行汉学造诣很深。他的《望月望乡》诗已收入《全唐诗》,在日本众所周知,广为传唱。此碑是1990年底建成的。诗碑上的日文碑文由日本书道院院长田中冻云执笔,中文碑文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所书,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为诗碑题写了碑额。
距《望月望乡》碑西行不远,有一座圆拱门写有“南徐净域”题额。相传西晋末年,北方紊乱,东晋偏安江南,建都于建业(今南京)。当时北方人士纷繁南下,东晋为此设置了徐州,州治即在京口(今镇江)。至刘宋时,正式定名为南徐州,以后“南徐”不断为镇江的别名。
在尔后的廊壁上,一块长方形条石上刻着雄壮有力的“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魄力特殊。相传在三国时,刘备来东吴招亲,孙权宴罢陪刘备欣赏江景,刘备见北固山雄峙江滨,大江东去,一望无边,气势宏伟,不由赞道:“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后来南北朝时,梁武帝登北固山时,见北固山风光极为壮观,兴高采烈地挥笔书写了一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留在山上,可惜已无从寻觅。到了南宋,润州(镇江)刺史、著名书法家吴据将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清康熙年间,由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从此,北固山就名正言顺地有了“天下第一江山”之称。
北固山北峰之巅有甘露寺。甘露寺始建于东吴甘露年间(265—266年),故名“甘露寺”。寺额为张飞的亲笔。如今山上的甘露寺,是在唐代宝历年间由润州刺史李德裕所建,他为了留念镇江曾作过东吴都城,使人们永远不会遗忘三国鼎立的史实,故将三国时刘孙联盟的史迹、孙刘联姻的传说及遗物移上山来,从此,北固山便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胜境了。至今京剧中《甘露寺》(又名《龙凤呈祥》)这一传统剧目,已深化民间。因而,但凡来镇江的游客,都要到此一游,登北固山,访甘露寺,看看刘备结婚的大殿,联想孙尚香出嫁的往事,耐人寻味。
古甘露寺范围庞大,宋代有僧侣500多人。明、清是全盛时期,寺宇、殿堂、僧屋计有200多问。康熙、乾隆二帝曾在此建有行宫。甘露寺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刹之一,其建筑特性与金山、焦山不同,采用了“以寺镇山”的手法,故有飞阁腾空之势,构成了“夺冠山”的特征。
穿过甘露寺,向西,有一座石柱方亭,就是祭江亭,古称北固亭,还有凌云亭、摩云亭、临江亭、江山第一亭、天下第一亭等称号。
凌云亭和摩云亭是由于该亭位于北固山的最高点,上接蓝天而得名。由于此亭建造在北固山的面江石壁之巅,故又名“临江亭”。相传三国时孙刘联姻后,夫人孙氏随刘备去荆州,又被孙权骗归强行留住江东。孙刘联盟决裂,彝陵大战,刘备兵败,夫人孙氏听到讹传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欣喜若狂,便登上此亭,设奠望西遥祭后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名“祭江亭”。而“江山第一亭”相传是康有为在星夜登亭看到北固山的胜境后题写的。
此亭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石柱上刻有槛联两副:“客心洗流水,荡胸生层云”;“此身不觉出飞鸟,垂手还堪钓巨鳌”。亭外有围墙、廊路,内设石桌、石凳。亭下石壁悬江,登亭放目,周围的水色山光尽收眼底,月夜风光愈加诱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登北固亭,见万里长江滚滚东去,即兴抒怀,借古讽今,谴责南宋统治者的昏庸偷安,不图收复中原失地,写下了对国度出路寄予殷切希望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传播千古的佳作。
在甘露寺的背后,有一座画梁飞檐楼阁,名叫“多景楼”。古名“北固楼”,又称“春秋楼”、“相婿楼”、“梳妆楼”。是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武汉市的“黄鹤楼”齐名。把它叫作“相婿楼”和“梳妆楼”,与刘备东吴招亲这个传说有关。听说刘备借得东吴的荆州后,没有出借之意,周瑜便定下了美人计,企图乘刘备过江之机,把刘备拘留起来作为人质,以攫取荆州。可是这一阴谋,却被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所识破,就将计就计,派大将赵子龙陪刘备过江到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招亲,并授以神机妙算,策划乔国老来促使权母吴国大到甘露寺多景楼相婿。吴国太一见刘备“方面大耳,猿臂过膝”,“一副天子相”,甚合心意,大为喜悦,当即容许将女儿孙尚香嫁给刘备。当日郡主孙尚香在楼上布置洞房,梳妆装扮,楼下列刀排-捍卫刘备。刘备一见提心吊胆,孙尚香见此情形,只好下令撤了刀-,刘备才敢上楼进入洞房。以后,人们就把多景楼叫做“相婚楼”,或叫“梳妆楼”。这样,孙刘联姻便弄假成真,这便是民间传播很广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其实,刘备招亲在多景楼与孙尚香相会是后人依据《三国演义》的故事添加上去的。多景楼创立于唐代,楼名取自李德裕《临江亭》“多景悬窗精”的诗句。多景楼为两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登上多景楼凭栏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多姿,真有腾空翱翔之感。东面滔滔江流,一泻千里,青翠的焦山在万顷碧波之中缥缈;西边千峰万岭,山峦堆叠,与碧空融为一体;近处的金山,由于背景鲜明,益发显得清丽;江对岸扬州的文峰塔隐约可见。当年陈毅元帅登临多景楼时曾慨叹地说:“不要看画了,这里就是万里长江画卷!”
多景楼下山向西,有块形似伏羊,大小与真羊相仿,无角的石头,左侧腹部刻有“狠石”二字,狠石又名“石羊”。相传孙权曾骑在狠石背上和刘备共商破曹大计,定下了赤壁之战的妙计。而如今我们见到的狠石,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从镇江市碌碌巷(今绿竹巷)南荒场路口移来,经石匠加工雕制而成的一只无角伏羊。狠石山下石壁上刻着红色“溜马涧”三个大字。溜马涧位于北固山后峰后测的峭壁上,两面云崖夹峙,中通一线小径,地形十分险峻,又名“走马涧”、“跑马坡”。
相传这里是孙权与刘备在此赛马比能争胜的中央。听说,一天刘备与孙权在甘露寺中饮酒,只见江风浩荡,白浪滔天,波峰上有一只小船,舟人驾驶自若,如登平地,刘备不由赞赏道:“南人善驾舟,北人善骑马,信之有也。”孙权听了此话自思道:“刘备莫非是讪笑我不会骑马?”就命左右牵过马来,飞身上马,驰骋下山,又加鞭回到岭上来,对刘备说:“难道南人真不会骑马?”刘备听了便敞衣上马,飞奔下山,又回上山来。两个人将马停在山坡上,扬鞭大笑。后人就将此称为“溜马涧”、“走马涧”、“驻马坡”。在其悬崖石壁上有明代所刻“勒马”二字。
交通火车站乘4路车直达。
(三)北固山铁塔
位于清晖亭旁的铁塔是北固山的主要文物,也是全国仅存的六座古铁塔之一。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建成,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由于天灾-,到解放时铁塔已残破不堪,仅存两层。
1960年铁塔得到了整修,整修时,在塔基下发掘出一大批文物,内有金棺、银椁、舍利子,以及唐代著名政治家李德裕书写的题记石刻等;从文物中得悉,该塔于唐朝宝历元年(825年)为曾三次任润州刺史的宰相李德裕创立,乾符年间被毁,铁塔是宋代元丰年间在原有石塔的原址上建成的。
铁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下有塔基(即莲座),每层有四门,每层都铸有精致的佛像和飞天像,姿势生动。宏大的莲座上铸有漂亮的云水纹和龙戏珠纹。塔身东南面还铸有“国界安宁”、“常转’’两行北魏体字,东北面排列着九行题名。铁塔不只艺术价值很高,而且表现了我国古代冶铁工匠的精深铸造技术。
(四)焦山摩崖题记及石刻
江苏省省级文物维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发布焦山摩崖题记及石刻六朝至唐宋镇江市焦山1988年,“焦山碑林”被发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又名宝墨轩,位于镇江焦山定慧寺东,由摩崖石刻与碑林石刻组成。摩崖石刻环集于焦山西侧峭壁,绵亘200余米,气势磅礴,存有六朝以来石刻一百余方,真草篆隶,各具风采。历代书家尊称“大字之祖”的《瘗鹤铭》旧址,即位于此。摩崖上现存唐刻《金刚经偈句》、宋刻《壮观亭址瘗鹤铭》、《米芾题名题刻》、《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等,均属上品,弥足宝贵。碑林陈列始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所建宝墨亭,明代扩建为宝墨轩。镇江市于1991年在此设焦山碑刻博物馆,占地7000平方米,藏碑300余方。著名碑刻有《瘗鹤铭》、唐《魏法师碑》、《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宋《蓄狸说》等。
(五)焦山炮台遗址
焦山炮台遗址位于焦山东北角,从南步入,首先看到的是门楼一座,上有横匾,刻有“焦山炮台”四字。门楼西侧有弹药库一座,外为黄泥石灰资料,内层为水泥砂石资料。门楼内有平地约3000平方米。平地东面是炮台基地,它长约80米,宽在55米左右,呈扇形,有暗堡式炮位8个,块石根底,黄泥石灰质地。该炮台严重失修,1978年以来,国度屡次拨款整修,现4号,5号炮堡已修复,重修了六间一披营房。
对焦山炮台建造年限问题,学术界有两种见地:一种以为是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另一种以为是同治13年(1874年)。假如是第一种,该炮台则是参与抗英的,假如是第二种,则不是,那就是另外的炮台。
(六)华严阁
华严阁位于定慧寺西南的华严阁,面临大江,背倚峭壁,是一座两层楼临水建筑。华严二字出于《华严经》,比喻这里是“百花齐放,应有尽有”的胜境。楼上厅堂正中原是一副“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对联,对登楼观景有画龙点睛之妙。现已换成“一片浮玉,非常江景”。楼下为“浮玉斋”素菜馆,颇具特征。
华严阁是赏月的好中央,“华严月色”是焦山最富诗意的十六景之一。每当皓月当空,江上银涛万顷,波光粼粼,天空一碧如洗,交辉相映。如置身于玻璃水晶世界,恍若进入仙境。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居士在此挥毫题写“无尽藏”,寓意双关,耐人寻味。
华严洞:华严阁东侧,又名“安隐岩”,是一个不大的山洞。洞口石壁上嵌有苏东坡的石描写像和焦山十六景咏诗,可见焦山风光之胜。焦山十六景为:山门松影、定慧潮音、枯木品泉、华严月色、香林花圃、海云墨宝、自然问道、危楼观日、别峰果园、岩洞寻仙、石屋藏铭、庵院槐荫。
(七)吸江楼
吸江楼始建于宋代,原名吸江亭。清同治年间翻建为楼。楼高两层,呈八角形,有回廊相通,八面有景。因亭内四面有木雕佛像,遂又名四面佛亭。
吸江楼位于焦山山顶(东峰绝顶处),晨观日出,夜赏月色,目送碧空止境的孤帆远影,别有一番情味。郑板桥登楼有感道:“吸来江水煮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与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可谓异曲同工。
(八)郑板桥读书处
郑板桥读书处,设于别峰庵内,系清雍正年间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读书之所在。郑板桥诗、书、画可谓“三绝”,笔下之竹尤为世人称道,焦山随处可见形态万千的修竹,察看入微的郑板桥自是得心应手。郑氏墨宝在此处美不胜收,“难得懵懂”、“吃亏是福”之类警句拓片更是令南来北往的游人心向往之。
别峰庵呈四合院形制,一方花坛,数株桂花修竹,环境幽雅宜人,门上保存着郑氏当年手书对联:“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正表达了对读书处的钟爱溢于言表。
(九)张云鹏故居
张云鹏故居紧挨五柳堂,占地近600平方米,建于光绪年间,前后四进九间,周围围墙,正门朝南。进门见小池,左首为雅室,内置古物字画,右进回廊与后院相连,后院有半亭、亭台、月亮门等建筑。
主建筑面阔三间,砖木构造,雕花门窗,花园内置元宝石、八仙门墩、双龙戏珠条石、石桌、石凳、假山等,种植花草树木数十种,如紫藤、爬山虎、翠竹、腊梅、桂花、月季、黄杨等。特别是一棵百年香圆树与古井构成“橘井流香”意境以及一个半亭与芭蕉构成的“听蕉小筑”景观,格外地引人入胜。
进入这座老宅,给人一种曲径通幽、小巧小巧、俗气委婉,文化底蕴深沉的觉得。
张云鹏(1900—1958),又名翼元,镇江名医,出生于中医世家,1923年参加中央国医馆医学改良会,著有《温病辩证十三篇》等著作。张云鹏故居不断由其后人停止维修和维护,2000年被结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亚太地域文化遗产维护出色项目奖,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获此殊荣的古建筑。
2006年6月5日,张云鹏故居被发布为第六批江苏省文物维护单位。
(十)焦山定慧寺
定慧寺始建于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初名普济庵,距今已1800余年,是全国著名寺庙之一。宋代普济寺曾易名善济寺,清康熙改称定慧寺至今,取“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之意。
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宝寂和鉴真巨匠的弟子神邕在此创立了大雄宝殿和佛堂;宋代佛印、枯木、无门等高僧先后扩建了寺庙,谈禅说法,研讨佛事,使其声名大振;明清以来阅历代住持的不时修缮构成了“一寺十三房”的大丛林和“禅净双修”的宗风。
定慧寺以研讨佛学著称于世。1981年鉴真巨匠真身从日本归国探亲,日本森本长老专程前往定慧寺礼佛,并书赠“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幅,住持茗山法师酬以“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此偈说的是唐朝日本长屋王太子来中国学佛,学成回国后制成袈裟千件、并在每件衣服上均绣上了这四句话,托请遣唐使带到长安赠送教师和同窗们。千年之后,中日两位高僧续起了前缘,表达了两位高僧共祝中日友好的良好愿望。
现今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有不少曾求学于此。依照茗山法师的遗愿,2002年有关方面沿寺庙的中轴线兴建了新的山门。几经兴废的定慧寺如今仍根本坚持着明代的建筑作风。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京江路
(十一)镇江焦山碑林
焦山满山苍翠,宛若碧玉飘浮在烟波浩渺的扬子江心,素有“浮玉”的美称。出名于国内外的焦山碑林就座落在这座江心岛山上,焦山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存有南朝、唐、宋、元、明、清碑刻一批,共有460余方,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焦山碑林按其碑刻内容,分三类重新排列。第一类为艺术类,有南朝《瘗鹤铭》,宋绍圣《畜狸说碑》,米芾书《城市山林》横额,宋刻《瘗鹤铭》,明翻刻《开皇兰亭碑》,清王延龄重摹《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碑>》等。其中《瘗鹤铭》,是我国保管价值极高的二铭之一,所谓南有镇江《瘗鹤铭》,北有洛阳《石门铭》。相传《瘗鹤铭》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他生平爱鹤,到焦山旅游时带来两只仙鹤,后来两只鹤均死去,非常悲伤,把鹤埋在焦山后山,并在山岩上写刻下著名的《瘗鹤铭》。后因岩石崩裂,坠入江中。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镇江知府派人从江中捞起5块原石,仅存下86个字,字体潇洒苍劲,为稀世珍品。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推崇为“大字之祖”。第二类为文苑类,有宋佚名《苏东坡<游招隐寺唱和诗碑>》,宋冯福多《题鹤林寺碑》,南宋王埜《游鹤林寺用-韵二绝碑》,明杨继盛《与唐荆川游焦山诗碑》,清代上石《澄鉴堂法帖》四十二石。第三类为叙事类,有唐《魏法师碑,宋《使府蠲免大港镇税帖碑,元《镇江路学复田记碑》,明《镇江府学对山碑》,清《重浚丹徒县城河记碑》,清《陶澍立印心石屋碑》,此外还有杭州、南京、扬州、苏州等地名胜线刻图,都是很好的历史材料。
碑林中历代书法家的碑刻甚多,其中不少是珍品,最著者为宝墨轩碑林中被誉为“碑中之王”的《瘗鹤铭》,署名为“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这里一篇哀悼家鹤的留念文章,内容虽缺乏道,而其书法艺术诚然可贵。此铭终究是何人所书?历来就有争议。宋人黄长睿考证它为梁代陶宏景所书。陶宏景隶书、行书均佳,当时他已解官归隐道教圣地镇江茅山华阳洞,故以为属于他的墨迹。另一说,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他生平极爱养鹤,在家门口有“鹅池”。他常以池水洗笔,以鹤的漂亮舞姿来丰厚他的书法。传说此铭是王羲之吊唁他死去的两只仙鹤而作。还有以为唐代王瓒、顾况所作,但均无确据、由于书法绝妙,后被人镌刻在焦山后山的岩石上,因被雷轰崩而坠江中。至宋代淳熙年间(1174一1189)石碑显露水面,有人将它从江中捞起,仍在原处竖立起来,许多人前来观摩摹拓,有的以至凿几字带走,学者们也来研讨它,因此远近出名。不意数十年后,其碑又坠入江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镇江知府陈鹏年募工再度从江中捞出,粘合为一,仅存残字九十余个,移置焦山观音庵。如今,在宝墨轩仍有《重立瘗鹤铭碑记》,碑记文中说到:“盖兹铭在焦山著称,殆千有余年,没于江者又七百年。”叙说了这段经过。碑文存字虽少而气势宏逸,神态飞动,读之令人耐人寻味。北宋黄庭坚以为“大字无过《瘗鹤铭》”、“其胜乃不可貌”,誉之为“大字之祖”。宋曹士冕则推崇其“笔法之妙,书家冠冕”。此碑之所以被推崇,因其为南朝时期书法气韵,特别是篆书的中锋用笔的渗入;加之风雨剥蚀的效果,还加强了线条的雄健凝重及深沉的神韵。此碑的拓本及字贴久传国际,名震海内外,是研讨书法艺术之代表。它既是成熟的楷书,而又可从中体会楷书开展过程中之篆、隶笔势遗踪开展史的重要实物材料。
焦山碑林在宋代就出名全国,到清代传至海外,日本书法界称赞焦山为“书法之山”,成为国内外书法喜好者的朝圣之地。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焦山景色区内
(十二)滨江旅游风光带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假设辛弃疾再登北固山赏景览胜,当被今日“山水镇江”之美景再催诗兴——三山相望千百载,今朝玉带一线连。这“玉带”就是将金山、北固山连为一体的被誉为“珍珠项链”的长江路,和串起北固山、焦山的正在建立中的滨江旅游风光带。美景领先赏。不说名气日盛的“珍珠项链”,单表渐成市民关注热点的滨江旅游风光带。
美丽的滨江旅游风光带莫道我行早,更有早行人。风光带上先睹美景的众多市民,有的漫步、有的遛狗、有的放风筝……人们都沉醉在美景之中。滨江旅游专线建立管理处副主任张玉龙引见说:滨江旅游风光带是我市2005年城建重点工程,由2002年开工建立的主城区防洪墙、2004年建立的滨江旅游专线,一路变化至今。风光带工程全长3.5公里,西起北固山,东至焦山。规划设计建立理念是,紧扣“山水镇江、生态镇江、园林镇江、人文镇江”主题,依托长江,将北固山、焦山连为一体,充沛展现镇江人文历史和水域文化,并融入现代休闲理念。目前,美景初成的滨江旅游风光带为一期工程,全长1.7公里,西起大东造纸厂东侧,东至虹桥港。将来还将建立滨江风光带二期、三期工程。
(十三)多景楼
在甘露寺北后,北临大江的一座画粱飞檐楼阁,这便是多景楼,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长江中下游三座名楼。
多景楼创立于唐代,楼名取自于唐朝宰相李德裕《临江亭》中“多景悬窗牖”的诗意。多景楼为两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多景楼又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因宋大书画家米策作《多景楼》诗中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句,米芾还手书这七个字作为楼的匾额,现仍在多景楼底层门上。
多景楼还有不少别名,相传三国时刘备甘露寺招亲,吴国太曾在此相亲,又称相婿楼。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出嫁前在此梳妆,故又名梳妆楼。宋代赵汝曾赋多景楼诗一首,将多景楼风光渲染得淋漓尽致:北固楼登最上层,身浮霄汉手扪星江南淮海东南胜,山出金焦左右青天水肉体清雁骨,风烟图画入秋屏萧萧古意凭栏久,目尽斜阳没远汀而今多景楼修缮一新,装潢古雅华美,登楼赏景,使人恋恋不舍。
(十四)镇江五峰山
五峰山位于大港、大路镇境内。圌山高258米,五峰山高208.7米,两山总面积为11953.19亩。
圌山景色名胜有圌山关、绍隆寺、七十二洞、圌山塔、圌山塔原名报恩塔。因位于丹徒县圌山上,故名。建成于明崇份元年(1628年)。平面八角形,7层,每层有砖叠砌的腰檐,塔端屹立着葫芦铜页。左近大众有“清明”登圌山旅游的习气。传说建塔时因山高路远,建筑资料运输艰难,乃命登山者每人携带塔砖上山,因此又有‘万人塔”之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侵略军窜犯镇江时,当地人民曾应用此塔监视英国兵船的意向。
(十五)招隐寺
招隐寺在江苏省镇江市南山景色区招隐山(亦称兽窟山)上,最初由南北朝著名艺术家戴顒的私宅改建而成,寺内现存读书台、增华阁、虎跑泉、万古常清亭、鹿跑泉、如斯亭、玉蕊亭、鸟外亭等名胜。
左近环境清幽,树木茂盛,鸟类众多,历代文士名流在此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群贤在此编纂了中国第一部文学选集《文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寓居此地四十余年,自创“米氏云山”画派;东晋、南朝刘宋两代间著名雕塑家、音乐家戴顒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游弦》、《广陵》、《止息》三部千古绝唱,宋武帝刘裕屡招他出山为仕,戴顒均拒诏不出,此即为招隐寺寺名由来。招隐山展现了古城镇江特有的隐士文化风采,成为中国隐士文化的圣殿。
(十六)云台山景色区
云台山原与金山隔江对峙,故又称银山、银台山,以后由于音变而称云台山。
鸦片战争以后,云台山区域被划为英租界,建有英国领事馆。
云台山景色区由伯先公园和伯先路近代建筑群组成。伯先公园坐落在树林葱郁、风光秀美的云台山上。1926年,镇江人民为留念辛亥反动先烈赵伯先,由知名人士冷御秋建议筹建,辟云台山为赵伯先公园,由园艺专家陈养材精心设计,历时5年,至1931年6月落成开放。
公园门前有石狮一对,形象生动,雕工精深。大门两侧墙上嵌有两块汉白玉金字刻石。右侧的“伯先公园”四个大字为已故国度声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左侧为“烈士事迹简介”,是孙中山秘书田恒老人在80高龄时所书。
进园迎面是绿篱屏障,正中有赵伯先烈士铜像:双手握望远镜,腰挎指挥刀,挺胸正视前方,威武感人,栩栩如生。塑像后为荷花池,池中有喷泉,池周有石砌假山,峰峦壁洞,小巧嵯峨,参差有致。“五卅”演讲厅位于伯先公园内,北靠云台山,西临荷花池。为重檐歇山式顶,四檐角飞出上翘,全长28米,宽19米,屋脊两端置吻兽,两山墙有雕花图案,为两层砖木构造,四面墙壁有玻璃窗,底层四面有环廊,廊柱高3.7米,廊宽2.2米,室内东端为讲台,楼上周围有楼座,整个建筑古朴严肃、幽雅大方。该厅于1925年8月奠基,1926年落成,墙基南北两面各有白石题刻一方,题有相同的字样:“中华民国十四年八月镇江各界留念五卅惨案建筑此厅永志不忘。”厅内设有镇江“五卅”运动文物材料陈列馆。1925年5月20日始,镇江城西仁章、新华、光新绸厂、荧昌火柴厂、人力车夫、驳船码头工人先后举行-,抗议上海日本纱厂杀害顾正红。5月30日,五卅惨案在上海发作,各地民众在中国0的指导下掀起了反帝爱国热潮。6月2日开端,镇江各界--并成立了“镇江外交后援会”,于5日举行了范围庞大的--。6月下旬,镇江各界掀起了-的活动,组织清查队销毁日货,对藏有日货的0商处以罚金数万元。经各界会商,用罚款建造“五卅”演讲厅,以留念镇江人民的爱国壮举。“五卅”演讲厅于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十七)沈括故居梦溪园
沈括故居梦溪园位于市区梦溪园巷,是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暮年寓居的中央。他在此写成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现代研讨中国科技史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称赞《梦溪笔谈》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我国当代科学家钱伟长说:“这座坐标就耸立在镇江。”该书现已被英、法、德、美、日等国度翻译出版。
梦溪园原有面积约十亩左右,园里有岸老堂、萧萧堂、壳轩、深斋、远亭、苍峡亭等建筑,还有一条溪水流经园内。如今的梦溪园是原梦溪园的一局部,由市政府于1985年恢复,占地2亩,计2幢建筑。前幢为清代修建的硬山顶平瓦房,坐东朝西,当中设正门入园,门上方嵌有茅以升题写的“梦溪园”大理石横额。后幢为清式厅房,坐北朝南,内有沈括全身座像和文字图片、模型、实物,展示了沈括在天文、天文、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质、医学等方面的科研成就。室内两对抱柱上的对联是沈括终身的高度概括和评价:“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川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绚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议论纵横”。“数卷奇文物志无心匀翠墨;一钧初月南航北驾为苍生”。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梦溪园巷21号
(十八)米芾墓
原米芾墓在丹徒长山下,后埋没难寻。明崇祯年间建留念墓于今镇江市鹤林寺前黄鹤山下,“文革-”中被毁。1986年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于1987年元月完工,重修后的米芾墓位于黄鹤山北麓,包括石驳墓圹,墓直径11米,坟包直径4米,-护墓石,台阶四段共60级,两边有玉带坡,平台3座,两边各有路牙,均宽为3.3米,在两边各置大理石制造的长条凳3个。墓的整个走向由上而下向北延伸,全长60米,绝大局部采用大理石预制而成。坟前立巨型石碑,上镌刻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所书碑文:“1987年春日重修,宋礼部员外郎米芾元章之墓,曼殊后学启功敬题”。墓门两侧各有一下方上圆雕琢云朵纹的大理石柱。墓前方50多米处平台上恢复石牌坊一座,上部中央横石额镌启功所题“米芾墓”三个大字,内柱一对系旧有牌坊柱,上刻联语“坯土足千秋襄阳文史宣和笔,丛林才数武宋朝郎署米家山”。
重修后的米芾墓,耸立在黄鹤山麓,为南郊名胜之一。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羹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北宋书画家,擅书画,能诗文,精鉴别。画史上有“米家山”、“米派”之称,与苏武、黄庭坚、蔡襄合称为“宋四家”。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及《山林集》(已佚),有后人辑本《宝晋英光集》。
(十九)和县镇淮楼
淮楼,又称鼓角楼、鼓楼、谯楼,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境内。始建于南宋宁宗年间(1195-1224年);元末明初,朱元璋驻师和州期间与将领登镇淮楼饮酒赋诗,留下《登镇淮楼》一诗;明朝弘治、嘉靖年间,知州陈宪、宋继先均予修建;清朝乾隆、道光、光绪年间,知州徐元修、李煜、罗锡畴先后掌管重修。
镇淮楼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楼基内部夯土,外部砌砖。东西长55米,南北宽21米,高11米。楼基下中央有拱门,楼基平台上建造两层楼阁,均为四檐斗拱支撑飞出,下层三间,周围为18柱回廊,上层飞楼,四壁为木板,皆雕梁画栋、通花窗格。“镇淮楼”隶书碑额镶嵌于朝南门楼之上,“橹门”楷书碑额镶嵌于朝北门楣上。整体气势宏伟,古色古香,蔚为壮观。
据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知州徐元留下的《镇淮楼诗碑》首句“宋宁遗构镇江关”来考,镇淮楼是在宋朝镇江关的遗留构造旧基上建造的。从楼下层中间4根长柱及其础石看,技术人员审定出是宋代的木石构件。据进一步考证,镇淮楼始建于北宋时期。
明朝弘治、嘉靖年间,知州陈宪、宋继先均修建。
清朝乾隆、道光年间(1821-1850年),知州徐元、李煜先后重修。
清光绪十七年(1881年),知州罗锡畴采用砖砌夯土的方法又一次修缮(由于在此之前,镇淮楼是土木构造),楼高11米,宽21米,平台长55米,内筑土,外砌砖,无梁,构成高楼。楼基城墙用一尺长方的古砖砌成,砖上记有“光绪辛卯春”“知州罗锡畴督造”字迹,悬楼北门额为“南来第一”,并将原“江淮重镇”匾额换上“江天一柱”。楼下正中拱形门洞,宛如城门。平台两边,有登楼石级。
1960年以后,西路石级被毁,改由楼东穿道登高,平台中央建成一座两层楼阁,周围为12根朱红木柱所环抱;楼上两层八角飞翘,勾指蓝天。上层楼阁,明代悬有“江淮重镇”;清代悬有“江天一柱”匾额,中杆宽阔,可设十余筵。楼东有横杆,七曲带以修廊,势随屋转;廊尽又屋三楹,其西三楹为包厨之室。东西两珥对出,可为广庭杂植花木。登其上凭栏远眺,大江千里滔滔,江外诸山,风姿各异,极目无边,景收眼底。
新中国成立后,镇淮楼得到重点维护和维修。198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二十)镇江市烈士陵园
镇江市烈士陵园坐落于景色如画的北固山前峰,建于1966年,现占空中积近百亩。鸦片战争时期,这里是当年镇江捍卫战十三门古战场的遗址所在地;第二次国内反动战争时期,这里是江苏省省会和国民党军法会审处所在地。北固山下作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人的刑场,洒满了数百名反动志士的鲜血,故素有“小雨花台”之称。同时,这里也是1937年镇江陷落的见证地。作为镇江市重要历史反动留念地,建园46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陵园先后建成烈士留念碑、烈士陵墓、烈士留念馆、镇江反动斗争史浮雕墙、警示碑、“北固英烈”群雕、忠烈祠碑亭、北固英烈殉难地、“北固英烈”烈士诗文碑墙等多处反动留念景点,值得一提的是烈士留念馆内陈展了牺牲在镇江或牺牲在异地他乡的镇江籍烈士3000余位中的230余位烈士的先进事迹,其中赵声、李超时、郭纲琳、许杏虎等都是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烈士。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鼓楼一村119号
(二十一)镇江甘露寺
雄踞于北固山后峰,寺宇若青龙之蜿蜒,故而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说。甘露寺始建于东吴,后阅历朝扩建,始成今日范围。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中的“佛寺”指的就是甘露寺这里。
故事说的是东汉建安十四年(209)火烧赤壁后,刘备不愿将荆州出借东吴。周瑜和孙权遂定下“美人计”,以孙权之妹孙尚香为诱饵将刘备骗来京口联姻,企图拘留刘备逼还荆州。殊料诸葛亮锦囊妙计,刘备不只迎娶了如花似玉的孙尚香,且顺利地返回了荆州。
这便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由来。古今游人来此,忆及这段趣事,不由兴味盎然。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北固山景色区内
(二十二)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兼并组建。原江苏理工大学的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建校,1978年被国务院肯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2年及1994年先后更名为江苏工学院和江苏理工大学,综合实力不断位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学校坐落在景色秀丽的国度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在南京兴办的三江师范学堂。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24个学院,88个本科专业;学校博士学位受权点涵盖13个一级学科,设有13个博士后科研活动站;硕士学位受权点涵盖42个一级学科,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工程硕士受权范畴。现有2个国度重点学科,1个国度重点(培育)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学校的工程学、资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和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并列全国高校第34位)。2015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第三届金砖国度和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学校列第181位。中国管文科学研讨院《2016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高校第48位。
校园占空中积2822亩,各类建筑面积128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藏书305余万册,电子图书173余万册,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具有一所集医疗、教育、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隶属医院。设有江苏大学出版社。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二十三)银山公园
银山公园座落在镇江新区大港中心区域,北眺气势如虹的长江,南邻新区行政中心,西近海德社区及中心商贸区,是大港目前范围最大的、供人们休闲、文娱、健身、具有现代作风的开敞式公园,公园以翠绿秀丽的自然山峦、植物为主体,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亭台楼阁,浮光耀金,奇石嶙峋,碧波闪银,嘉木幽竹,静影沉碧,鸟语花香,芬芳怡人。它既是一座现代化港口城市园林,又显露出浓重的文化底蕴,铭刻着镇江三千年历史的绵亘。园内有中心广场景区、银湖水景区、银台欣赏区和文化博览区,使整个公园颇得生态格局多元新颖,园林神韵心旷神怡,登高眺远,极目吴天,人与自然清馨调和。公园主要景点有:昌平广场、园碑、映山湖、喷泉、临湖水榭、大港之恋——江南少女雕塑、和合亭、银台、凤凰阁、凤凰雕塑、放歌亭廓、江南小院、三让堂、健身广场、儿童乐园、风情街、园林绿化等。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镇江新区大港中心区域